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规模经济;原因;对策前言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开始通过规模化经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企业单位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自身影响力,降低企业原材料的购入成本;甚至在一定阶段,会因规模化经营产生垄断的利润。但由于受到国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等因素综合制约,企业在进行规模经济发展中遇到诸多难题,企业规模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脚踏实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一步一步进行发展,最终达到竞争力提升和企业利润的增多。
一、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发展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集中程度增大,但企业的发展仍呈现规模小、产业分散、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对比,发现国内企业平均规模远远小于国际水平。通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00余家重点企业每年所创造的价值仅仅是沃尔玛和通用汽车年创价值总和,我国规模最大企业和世界五百强第一位相比,前者收入仅占后者的20%左右。一个国家经济规模情况和国内企业规模存在紧密的联系,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发展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分析
究其根源企业规模不经济原因在于企业经营和生产成本过高,企业无法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原因进行分析:
1、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出现乏力
创新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灵魂都是别人的,企业如何能独立、自主、健康的发展。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例,他们对创新的重视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全球接近75%的新技术都属于他们。
核心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我国进出口贸易,国内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成本低下、技术量不高,经常被东道主国家控诉反倾销。企业想加大自身综合实力,在激烈世界竞争热
2、对规模经济定位不准确
我国当前对规模经济认识不透彻,存在定位错误状况,即评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仅仅依靠企业所拥有的真实财富值。这种定位会从根本上制约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认定是复杂、严肃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单种因素,应由市场占有率、利润水平、销售增长率、新产品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共同制约,其中利润这个指标在对规模经济定位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许多企业盲目认为只要扩大企业规模,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于是国内出现很多企业通过收购来达到规模扩大目的,但是虽然企业规模变大,但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配置条件的缺失,如技术、管理理念、管理水平等,造成企业的平均经营成本很快出现升高情况,出现企业规模不经济状况
3、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企业也进行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金融制度、国家政策、法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如企业的收购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致使一些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在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由于法律建设的滞后性,企业发展中无法可依,使之多走弯路,造成资源的浪费,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三、我国企业摆脱规模不经济的对策
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内部和外部扩张,前者指依靠企业自身技术、资本积累等优势,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后者主要指通过兼并和收购方式达到企业规模扩大。下面针对企业规模不经济出现成因进行具体分析:
1、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同时强化横向发展
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时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完成,但企业发展道路选择却摆在企业面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专业化,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必须满足:在新行业是否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新行业和主业能否产生互补等。但由于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因此,企业收购和兼并要强化横向进行,使得企业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减少企业盲目进入其他行业,使得企业风险增加,不能形成有效规模经济。
2、完善资本市场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外发达国家的并购行为均是通过金融机构完成,主要适合于大企业的兼并和并购行为,加大资本市场完善,鼓励国内企业上市,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形成融资、并购机制;国内多数企业规模小、发展慢,还没有达到可通过金融机制实现并购的条件,这也更体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巨大潜力和空间,因此,加大对资本市场完善,解决企业发展、并购中存在的筹资问题,促进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企业购并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林燕.中小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2]董洪昌.对规模经济的几点再认识[J]商业研究,2000第1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规模效率;非参数法;拟凹DEA;Translog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029-08
一、引 言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对银行规模的重视则意味着要相机做出扩大或者缩减银行规模的决策,扩张或者收缩业务发展以及增加或者取消营业网点的决定等等。并且随着商业银行广泛地深入证券和保险的领域,并购战略的实施又为规模经济评价提出新的课题。于是对银行进行的规模经济评价将不得不包括:对银行规模有效性的判断(又包括整体规模有效性和局部规模有效性)、对银行规模收益状态的判断以及各项投入的产出弹性的判断等等。管理决策者往往需要参考这些评价结果做出判断,以确定或调整银行的经营战略。
虽然Berger、Humphrey(1994)和De Young(2001)等人的研究试图证明规模或范围不经济导致的低效率成本不超过总成本的5%,然而正如产业组织理论所揭示的那样,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张,最终将导致协调、监督和管理的更加艰难。也就是科斯所说的交易费用增加了,从而使得经营管理效率降低。
另外,即使Berger、Humphrey和De Young的研究没有低估这种因规模或范围不经济所导致的成本增加,也不能因此证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缺乏经济意义。因为,5%的成本节省实际上意味着一个无成本获利的机会,没有哪个立足发展的企业会愿意忽视它。
【关键词】规模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一、规模经济理论概述
(一)规模经济定义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兼并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兼并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通过兼并,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横向兼并,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纵向兼并,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等。兼并的外在规模经济在于:兼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巩固了市场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产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二)规模经济理论的产生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是规模经济理论的创始人。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1),张伯伦(E H Chamberin),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贝恩(J S Bain)等。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的理论与马歇尔关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派则从生产的边际成本出发,认为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能达到最佳规模。
二、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国企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据调查显示,国家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和其拥有的大公司的数量呈正相关。但从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国际上企业比较来看,我国企业的平均规模与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差距仍较大。从单个企业规模来看,将2010年世界500强的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中国500强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我国排名第一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营业收入的46%,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皇家壳牌石油的66%。在2013年,包含台湾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中国上榜企业的总收入达5.2万亿美元,占到了500强企业总收入的17%。我国企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在世界前500强中占据的比例仍然较低,企业规模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三、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目前,中国有一部分工业产品总产量在世界排名靠前,这说明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同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现象。这就使得企业生产分散,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过度竞争的状况得不到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一些产业部门规模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不能采取大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导致企业不能利用成本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市场,制约了整个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供需不平衡
由于一些产业的进入壁垒较低,大量的生产商加入到这一产业中,导致存在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集中度低、供给过剩的市场结构。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追求生存,增加销量,盲目降低产品价格,使得企业投资回报率很低,甚至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支出,长久循环下去企业走向破产的边界,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牟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经营发展成败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企业的研究经费和科技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现象,使得企业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无法占据技术优势,不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国内很多企业的创新停留在模仿创新的阶段,自主创新停滞不前。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我国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大多数企业普遍资金少,技术含量低,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
(四)并购重组的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
并购重组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是很多企业扩大规模的一个选择。但是,很多企业存在这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若干个企业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企业集团:即通过兼并、收购将企业简单合并在一起,或者将没有内在技术经济联系的企业简单的拼凑在一起,从账面上看企业集团的资产和收入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有形成,集团内成员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存在管理不善导致内耗严重,给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
(五)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不健全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并购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能有力的支持企业发展,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员工工作安排的问题,由于并购导致的岗位调整,如果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度保障,很可能导致很多员工失业,将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企业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障碍。
四、改善规模经济的对策
(一)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有效的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有力措施,合理通过内外部扩张达到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企业规模经济发展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强化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进行规模扩张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意识到规模风险的存在,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规模经济。当生产能力超过最优生产规模点时,边际产出将减少,此时规模报酬递减,表现为规模不经济;超出这个边界的规模只能使交易成本递增,结果与规模经济背道而驰。因此,尽管并购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的手段,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要有选择的进行。对不能专业化发展的市场不要强行进入,要学会适当的放弃,否则将会成为拖累。企业多元化发展要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同时多元化产业是否与企业现有产业相关。我国企业大多呈现规模小、竞争力匮乏,在并购时要在主业基础上建立规模经济,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并购风险。
(二)改善市场结构,供需趋于平衡
我国一些产业由于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所以对于新企业而言进入成本和压力就远低于其退出障碍,从而造成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过度进入。针对企业现有规模的大小,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并购,改善市场结构。对于国内市场已趋饱和、生产能力过程、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可以加快组建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企业集团与联合体,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市场容量和市场边界;对于不具备规模效益的中小企业,结合企业实际,按照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并购组建集团,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更有效的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在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打破区域界限,也要打破所有制界限;不仅与内资企业合作,还可以与相关的外资企业合作。由行业的优势企业并购相同类型的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产业的战略重组,淘汰一批劣势企业,加快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提高整个行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使市场的供需日趋平衡。
(三)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不衰,必须持续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不竭动力。除了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体系外,企业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创新,吸收引进先进人才,形成高效灵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目前,很多企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本质原因还是由于研发和技术手段落后。简单的模仿创新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根本。企业在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时,要学习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经验,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同时,企业内部要建立制度,合理规定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加大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促进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研发高科技产品,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降低无效供给和产品积压,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顺应市场变化,针对产品技术寿命越来越短的现状,不断开发新产品,引导技术进步进行技术创新,从而具备持续的新产品研制与开发能力,并转化为进入市场和开拓市场的强大力量,开发出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规模。
(四)建立大企业集团
建立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是我国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要想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是有效手段。首先,严格制定企业集团进入的相关法规制度,积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的企业集团的发展,限制规模过小和前景较小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手段要硬,该摘牌的就必须要摘。其次,对于同行业的企业集团,要支持具有较大优势的集团公司对其他集团公司进行并购或者强强联合,促进企业集团的合并,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增强企业集团的实力。
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专业化企业集团主要是指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集团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对我国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发展专业化企业集团就应对企业集团的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重点发展具有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业务,创造企业集团的品牌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由于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较强,跨国公司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业务发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能实现规模经济的目的。据调查显示,各国企业规模与跨国生产有直接关系。跨国公司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无疑要求其规模要大,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 因此,鼓励支持跨国公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投资能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发展。
(五)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努力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集团加以扶持、引导、协调,从而加快企业集团规模经济的发展。第一,政府要对产业结构的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政策并建立产业政策保证体系,对企业的并购进行积极的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产业进行有效的调控,重点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第二,改革政府管制模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模式,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现企业的“并”、“转”、破产退出,使社会资源源源不断地向优势企业集中,从而促进大企业、大集团的不断形成。第三,制定产业进入壁垒政策。根据不同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对规模经济要求,确定进入某个产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允许新建企业进入。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的合理规模,同时也达到了企业所应追求的规模经济效应。第四,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信息服务可以为企业的并购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往往能为企业并购提供完善的信息参考和信息指导,促进企业采取正确的并购方式。最后,完善健全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并购机制可以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创造有利的融资环境,拓展我国上市公司的的融资渠道,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企业并购的资金问题。
企业并购在实现生产要素集中和规模经济发展时,也带来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失业问题不能妥善的解决,将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保障企业规模经济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失业问题,打击失业保险和其他保障基金被非法挪用的行为;开展再就业培训,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努力减少失业人员,使得失业人员切实得到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为企业并购和规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发展规模经济,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公路客运在与铁路客运进行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铁路客运给公路客运
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公路客运必须对自己的战略重新定位,找准适合自己并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目标市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公路客运要通过并购做强做大,取得规模效应。对目前的态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路客运并购的必然性,然后从公路客运自身的问题研究出发,结合公路客运的特点,指出横向并购应是公路客运并购选择的主要模式,并对公路客运并购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分析。
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是人们中短途出行的主要运输方式,两种运输方式一直以来保持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两种运输方式的需求也持续快速地增长,同时公路客运和铁路客运分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规划着自己的未来。2007年4月l8H零时,全国铁路实施第6次大面积提速,有超过6000km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200km/h,部分区段时速达250km/h。这些高速动车组的开行给公路客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J。从2009年4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增直达旅客列车89对,其中动车组4l对,直达特快列车6对,到2012年,铁路部门将在所有客运专线上开行800组以上的动车组。同时对铁路中长期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很多地方是重叠的。铁路的战略目标就是构建四纵四横和实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城际快速客运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战略对公路客运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意味着公路客运还将可能遭受全方位、深层次的更大冲击。公路客运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那么,公路客运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l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必然性
公路客运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机动灵活、直达性好、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但是近年来公路客运为什么在与其他客运方式竞争的过程中处在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呢?究其原因,一是在外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公路客运没能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不清晰。在现今的形势下,公路客运应该调整自己的战略,将目标定位在中短途和铁路延伸不到的线路,避开和铁路的正面接触,大力开发和挖掘这些线路的价值,是公路客运新的生存之道。二是公路客运行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运力与运量失衡,运力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人们对高速公路客运的特殊要求认识不足,对经营者的准入条件要求不足,进入门槛过低,使公路客运在一些区域市场陷入完全竞争的格局,使客车使用公路的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地体现,运输的整体效益不佳。
2)集约化程度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加上人们对竞争的理解偏重于形式,把“准入”作为放开市场的控制条件,这就造成经营者分散、独立。
3)客运组织秩序混乱,妨碍运输网络的形成由于运输经营主体众多、分散,利益主体很难统一不利于运输组织的统一调度,给公路客运的高效组织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公路客运存在的问题,以目前的市场结构和组织形式是很难解决上述问题的。公路运输是网络运输,只有网络化,集约化,才有规模经济。要做大做强客运行业,就必须走一条兼并重组的道路。并购引起产业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导致垄断,垄断产生市场竞争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改变。只有完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有成熟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公路客运行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现状决定了公路客运企业必须走并购集中的道路。
2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模式选择
一般来讲,按照行业相互关系,企业并购可以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3种并购模式。客运提供的是服务,按照客运服务特性和目前整个客运市场竞争的状况来看,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更多的应该是客运服务链上的上下游关系。铁路客运和航空客运经营的自然垄断性以及铁路和航空巨型集团公司的存在决定了公路客运没有实力进行上下游的纵向并购。况且,纵向并购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交易费用,在公路客运自身经营没有达到最有效配置和远离规模经济的情况下,纵向并购是不现实的。在混合并购方面,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存在多元化经营行为,并有扩大的趋势;但多元化经营的实施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值,相反很多情况下混合并购严重地损害了公司利益;公路客运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用性和公益性,所以其经营的专一性尤为重要。同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如果一个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的初期,那么在这个行业中的企业随着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和竞争压力的增加,进行横向并购来提升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可以为它争取到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如果一个行业处于成熟阶段,行业集中度已经很高,产品的供给能力过剩,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则该行业中的企业为了保证生存就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此时,如有进一步横向并购的空间,企业仍会选择横向并购。
增长率是判断一个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成长期产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产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整个产业系统的平均发展速度。该产业经过一段快速发展之后,其产出量趋于平稳,增速放缓,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同时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潜在作用也基本得到了发挥。此时,表明该产业己从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根据这一判别标准,借鉴文献[4]中的统计数据可以证明公路客运行业目前处在成长期的后期阶段。近10a以来我国公路客运总量和旅客周转量基本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另外,发达国家的资料显示,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前,公路客运运输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后,公路客运运输需求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阶段,2006年我国人均GDP2042美元,距公路客运运输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减缓的临界点4000美元还相差甚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引发公路客运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因此,通过对行业周期的分析可得出横向并购是公路客运企业并购的主要方向选择。
3并购的规模经济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横向并购一个最重要的动因是追求规模经济,其原理是谋求利润最大或者单位成本最小。按照现代运输经济学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撑,包括公路客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均具有规模经济性,而公路客运规模经济性更为明显一些。这是因为:公路客运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网体系具有四通八达、公用、高密度的特点,从而为公路客运网络化运营和不断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奠定了基础;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社会性使公路客运规模经济的实现条件得到简化和便利,运输企业可以不投资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仅从自身运输能力的提高、拓展与相关同类企业的合作,强化运输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适时采用现代运输组织技术和加强现代技术应用等方面,就可以形成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公路客运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如机动、灵活、方便、门到门运输等,其社会需要更具广泛性,运输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运输企业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灵活性要高。公路客运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并不是说公路客运企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形成规模经济。竞争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多、小、散、弱、服务替代性强等特征,非常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由于更多地表现为经营主体少、集中度高、服务差异性大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从动态的运输市场竞争过程来看,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期而言,其市场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企业为追求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战胜小企业,最终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从而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形成垄断性市场结构。客运企业追求市场份额、扩大企业规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运输规模经济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是实现垄断性运输市场结构的基本途径,而企业并购的重要动机之一就是要实现运输规模经济。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知识溢出、规模经济分析,探讨了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的关系,指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罗默(Romar,1983)对新古典派进行了批评,他在资本和劳力这两个生产要素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个生产要素——知识,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知识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生变量列入增长模式,知识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强调了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事实证明,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知识溢出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竞争力的提高,因而具有规模经济的效能。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增长(或技术进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
1.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
1.1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同一地区、行业内不同组织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隐性知识知识是创新的主导知识。知识溢出是知识的非自愿外溢,却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马歇尔认为:知识溢出使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知识溢出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特征。如果一个企业有了新思想,若能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就成为新的思想源泉。这不但会驱动本企业而且会带动行业、区域和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水平的上升。之后,庇古对知识的外部性特征作了清楚的阐述。阿罗(1962)最早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在阿罗的基础上,罗默(1986)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2]。而卢卡斯(1988)设计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3]。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罗默将知识分为专业化知识和一般知识。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给个别厂商带来垄断利润;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使全社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强调知识溢出发生在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这样便产生了规模经济[4]。
1.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通常用来衡量和描述企业的规模,说明企业或产业的规模是否合理。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概念,一般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函数表明,当投入均衡增加时,随着产出的增加可能出现三种情况: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严格的规模经济定义: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投入的均衡增加,在每一产出水平上所获得的产出增加比例大于投入的增加比例,同时,长期平均成本在每一产出水平上呈现处处下降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区间范围内,在任意产出水平上,只要增加投入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只要增加产出就可以降低成本。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最早研究规模经济的是卡尔?马克思。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他认为,内部规模经济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区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他还用外部规模经济来说明中小企业集群因何而存在。他认为,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业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正是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也认为规模经济是中小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他提出,任何一种产业都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即单个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经济;单个公司(联合企业体)的规模经济;一定产业在特定地区的企业集中的规模经济。最后一层次的规模经济正是中小企业集群具有的规模经济。
2.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因此突破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规模报酬递减的外生增长边界,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从总体上来看,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以技术、信息、经验等为特征的知识资产具有着公共品与非公共品的双重特性。而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公共物品的属性,一是使得某种知识(特别是技术知识)在一个企业的使用并不会妨碍其他企业的使用;二是它不仅不会在使用中受到损耗,恰恰相反,在使用中它会得以改进和深化。这与自然资源在传统物质经济形态中“越用越少”的特点相反。弗里曼认为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因此,知识是一种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资本要素。具体而言,知识溢出的规模经济主要源于知识的MAR外部性。Glaeser等将集群这种外部性归为三类(1992),其中一类为Marshall-Arrow-RomerEternalities(MAR外部性),它是指集群产业所存在的较高产业专业化促进了集群在某个技术领域中不断创新,也就是说集群中主导行业专业化程度高度发达,其创新主要来源于该行业,而其他行业发展则较为薄弱,这些行业对集群产业的创新作用影响较小。它关注的是同一产业相同或相似企业之间知识溢出。马歇尔(Marshall,1890)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指出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知识溢出,促进了经济发展。阿罗(Arrow,1962)把这种思想理论化。罗默(Romer,1986)用这种外部性思想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并得出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断。MAR外部性理论强调区域垄断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垄断的力量能够使知识生产者拥有创新的独占价值。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就是基于MAR外部性的创新性。知识在相同或相似的企业之间溢出,刺激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生产,企业增加了创新经济租,同时也降低了单位成本,产生了规模经济。
3.规模经济对知识溢出的影响
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中的技术学习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知识溢出促进了集群的技术学习,更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可能和强度;同时,规模经济中的企业集聚带来的集群技术又加速了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对规模经济中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降低了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知识溢出可以导致正的公共外部效应,使企业个体可以在投入很少资源的情况下获取必要的产业技术信息知识溢出还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缄默性知识,提高企业个体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的可能。由于知识溢出机制的存在,使成员企业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自身和其他成员的知识,而且也更容易使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结合,实现外部知识的内化,提高规模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规模经济使得知识得以更有效率的传播,这不仅是由于它拥有的更先进更准确的信息源,也是因为它所提供的更快捷通畅的传播渠道。规模经济内知识的外溢效应,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大程度、最低成本、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各种知识,从而使得企业的创新活动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提高了企业和集聚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了竞争优势。
4.结语
上述所讨论的知识溢出和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非是绝对,它是从一个角度来验证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的适用性。而知识溢出是存在对规模经济的负面影响的。当然,这个问题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作者简介:宋行(1980-),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2004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微观经济行为。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Arrow,K.TheEconomicImplicationofLearningByDoing[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62,29(80):155~173.
[4]Romer,P.M.Incear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5):1002~1037.
[5]Lucas,R.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1):3~42.
[6]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中国加入到WTO以后,我们国家面对的国际竞争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一点就是,实际上我们加入WTO以后,中国人在进入WTO之前的担心一扫而空,中国在走向自由贸易以后表现非常好,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包括很多国家,美国、日本,都在嚷嚷中国在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中国的人民币升值,我觉得这是第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一旦进入到自由贸易这样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中,中国的大国优势体现出来了。
所谓“大国优势”,就是说一个国家非常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它有非常大的市场,市场大能够养育大的企业,能够养育大的产业,而企业大和产业大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规模经济。规模大,成本就低。这样一种规模经济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是,较大的国家比较小的国家具有成本优势。这是我们加入WTO以后,中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非常重要的特点。这种特点也是被10几年以来的新贸易理论所证实,他们这种理论强调的是,今后在考虑贸易的时候不能光考虑古典的比较优势,还要考虑规模经济。
我刚才讲的特点,应该说中国很占便宜,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人口众多,我们的市场在不断得到扩大。但我们要清醒,这样一个特点并不能自动带来中国企业的迅猛发展,这是中国面对的国际竞争变化的第二个特点。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优势,能为中国企业所利用,也能为外国企业所利用。外国企业可以进到中国来,可以利用中国便宜的劳动力,还可以利用中国的市场,它们甚至还能获得比中国企业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所以,我们在在讨论竞争的时候,我们讨论的不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而是以企业为单位的竞争。在企业为单位的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和外国的企业处在同一条线上,中国的企业没有可以沾沾自喜的地方,中国企业实际上面临着更严峻的竞争。
第二点,我们就要考虑我们怎么面对这么一个新的国际竞争的特点,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企业要改变竞争战略。我们过去的竞争战略是什么呢?基本的战略是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就是中国人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利用这样低的劳动力成本,来打低成本的牌。用比较低的价格打入到国际市场当中。但是这样一种竞争战略越来越不管用了。应该说在前些年我们打到国际市场的很多产品,不是以中国的牌子出去的,我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略,叫做贴牌战略。就是中国的产品贴上外国的牌子,中国人只赚整个产品售价的几十分之一。剩下的绝大部分价值都被外国公司赚去了。这样一种情况从发展来看,越来越没有优势了。中国的企业事实上已经没有优势了。自从我们打开国门,走向自由贸易,允许外国的企业到中国来设厂,不仅允许他们来,甚至还给他们比中国的企业更优惠的政策。中国的企业怎么能竞争过这些企业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外国企业在做这样的事情。包括在家电业,应该说中国的企业表现不错,打向国际市场的势头非常迅猛。但是现在,很多国际上很大的家电企业,在实行一种反战略。就是到中国来设厂,就是像惠而浦,伊来克斯,这些大的企业到中国来设厂,利用中国的市场来养育他们,利用中国低成本劳动力来支持他们。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们降低了汽车进口关税率,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进口汽车增长了多少,而是大多数的外国汽车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来设厂。我觉得这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战略现在是没有什么优势了。第二就是我们的这些非品牌的产品,贴牌出口,我们这些企业相对来讲规模比较小,相对国外的拥有品牌的企业来讲,它们的谈判地位就处于劣势。在劣势的谈判地位下,谈判会导致一个对中国不利的价格。举一个例子,2002年的一个统计,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总值增长了17%,但是平均单价降低了11%。我们知道,中国的服装业,纺织业,是没有大品牌的。我们出口只能靠国外的品牌。那么这些小企业去贴别人的牌子到国外去出口,我们逐年地跟别人去谈判,逐年的会向品牌让步,对中国显然是不利的。
从这样意义上来看,对这种低成本的贴牌战略,应该说到了一个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的时候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就是,我们要从低成本的战略转向品牌竞争战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而品牌竞争的战略,不是以低成本作为它的支撑点,它的核心思想是重视市场价值。一个有品牌的产品和没有品牌的产品的区别在于,即使在外观上,在质量上,在所有方面都一样,但是品牌产品就可以卖得比非品牌产品的价格要高。完全是由于品牌本身拥有某种价值。这种价值包含了有关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它的售后服务的所有信息。人们可以比较放心地去买。而非品牌产品,即使你可能在这几个方面全跟这个品牌产品一样,但是别人不知道。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么这样一种品牌战略的意识,在中国的企业中,应该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有个别企业发现了这一点,应该说有个别企业比较成功地实施了品牌战略。比如像海尔,应该说海尔是打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的。这样一个比较少见的成功的中国企业,出于他们对这样一种国际竞争特点变化的认识。他们认识到了,只靠低成本是没有什么优势的,我们必须要靠打品牌。而海尔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他们这种品牌战略相对来讲是比较成功的。
第三点,就是中国的企业要从低成本战略走向品牌战略,对我们包装产业意味着什么?我觉得第一句话是,品牌需要包装。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打造品牌,但是品牌需要具体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这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包装。我们知道包装和品牌应该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要打品牌战略,就必须包装。不可能存在没有具体包装形式的品牌,品牌不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必须要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品牌战略恰恰意味着中国包装业的机遇。也就是说中国有多少企业要走向品牌战略?走向品牌战略又需要多少包装?而这些品牌,这个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一般都不会是小企业,都是大企业。向海尔这样的企业,一年几百亿的销售额,如果把这个定单的几分之一,给某一个包装企业,那么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了不起的定单了。更何况将来我预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采取品牌战略。那么采取品牌战略就会对我们的包装产业有巨大需求。所以说,这恰恰是我们包装业的非常大的一个机遇。第二点叫做包装需要品牌。也就是说,包装产业,目前的状态还没有走到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我们企业还比较小,比较散。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国外的包装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一点也借用不到中国本身的优势。因为这种本身的优势,也可以为外国企业所借用。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包装业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如果我们不改变战略,我们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打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叫作包装需要品牌。我们要实施品牌战略。
第四点,我要讲包装业要怎样打造品牌。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复杂。我就非常简要地讲一讲。首先是,品牌需要规模,一个小企业是不可能实施什么品牌战略的。那么实施品牌战略的企业一定是大企业。同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谓品牌的特点,品牌具有规模经济性,所谓规模经济性就是说,你在这方面的投资越大,它的规模回报越大。我觉得有这样一种含义,比如说,同样有一笔钱去打造品牌。如果你把这一笔钱用于打造一个品牌,他所带来的品牌价值,比你用这一笔钱去打造两个不同的品牌所带来的价值总和要高,这就是规模经济概念。那么同时,还有一点就是说,这个品牌的规模经济高于所有其他的规模经济。这个意思就是说,规模经济有几种不同的层次。一个层次叫做生产的规模经济,像一条汽车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最佳规模是多少?叫做生产的规模经济。第二种规模经济叫做技术的规模经济,或者叫技术创新或研发的规模经济。就是说我投入了资金,进行了一个新的产品设计,新的产品创新。这样一种新的产品设计出来以后,可以生产多少?生产的非常大,非常多,可能不止要一条生产流水线。每一个产品所包含的创新成本就会低,这就是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还有一个规模经济,就是品牌的规模经济。品牌的规模经济也就是打造出一个品牌,那么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打一个品牌,每一个产品,所分摊的一个品牌的成本就是非常低的。比如中国的海尔就很明显。它就一个海尔的牌子,但却有好几千种产品,一个非常大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每一个产品都叫海尔,每一个产品所分摊的海尔的品牌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品牌需要规模。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问题就在于如何做大规模。刚才曹远征教授也谈到了,就是我们的金融手段,我们的兼并收购的手段,这些手段应该说都是我们迅速实现企业的集中的相应手段。通过企业间的收购兼并,迅速扩大规模,也通过企业内部的正确战略实施,发现迅速成长的市场,而迅速向成长的市场中投入,迅速获得回报。这都是做大规模的重要方面。
其次,品牌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结果,在这里我讲的是企业制度的综合结果。一个品牌,它反映方方面面,反映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可靠性,产品的售后服务的方方面面的信息。而所有这些背后,又是企业制度,就是企业制度是协调企业内的人共同合作实现优质的生产、优质的服务的一套规则。那么,从企业的产权制度,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内部管理层次设置,工作组织到企业文化,应该是非常综合的。这样一个企业制度综合的结果,才能打造出非常优秀的团队。这个优秀的团队,才能打造出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实施品牌战略,应该说在企业制度的改进上,要花更大的工夫。那么反过来讲,如果任何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品牌也是非常脆弱的。举一个例子,像美国的安达信,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安达信是一个很好的品牌,但是因为安然事件,仅仅因为这个事情,安达信这个品牌就轰然倒塌,最后被人给吞并了。这个品牌不存在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制度这个东西是一种综合性的保证。
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台,一般人都是在经验的意义上理解,言语间多有分歧。有没有办法进行公理化的表述呢?本文试图从数理角度,给出一种客观描述。
设C轴为成本,Q轴为数量,N轴为品种。以Q代表企业组织规模,Q值越大,企业规模越大;N代表企业复杂程度,N值越大,企业越复杂。
在图1“从单一品种大规模到小批量多品种”中,规模经济特点是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规模Q越大,成本越低);范围经济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品种N越大,成本越低)。将(A)、 (B)坐标合并,以Q为纵坐标,N为横坐标,即形成(c)的长尾曲线,表示从单一品种(N=1)太规模生产(较大的Q值),转向小批量(较小的Q值)多品种(较大的N值)。这就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的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企业性质的转变趋势。
传统工业化性质的企业,呈规模经济而范围不经济的特点,如图2“传统工业化性质企业的成本模型”所示。这是著名的迪克西特一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的原理图。D―S模型第一次将品种概念内生进经济分析,使托夫勒指出的“从单一品种大规模到小批量多品种转变”趋势中的品种维度(单一品种、多品种)得以在数学模型中呈现。D-S模型虽然提供了对于品种多样化的分析工具,但结论却是品种不经济。如图所示,随着N值的加大,企业成本呈递增趋势。图中CC|||NOQ五点组成的立体空间为企业成本空间;其中QOC|||曲面,为数量与品种的等成本曲面。由图示可知,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点在Q,Q点是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
图3“两化融合性质企业的成本模型”与D-S模型的不同在于N平面上的成本曲线,斜率正负相反。它显示同时存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本形势。长尾曲线即为这一图形在QNO平面的投影。
在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复查中,中国电信在汇报中判断认为,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范围经济、体验经济和规模经济”。本图即表明了这一判断背后的原理。
图中CQNO四点组成的立体空间为企业成本空间。由图示可知,企业成本最小化的点在QN一线,QN线是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这是两化融合的突出特点。企业追求的成本目标,既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Q点,也不同于纯信鼠化的N点(见下图),而是介于Q与N之间。
大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关键是规模经济在发挥作用。较大规模的企业,资本实力雄厚,容易积聚技术力量,研究开发能力较强;规模大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研究开发活动本身的专业化和分工的效率会产生规模经济;较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将技术创新的固定费用分摊到许多研究课题;大规模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研究开发的成果。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有必要找寻出中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扩大经营和生产规模:企业规模经济的基本前提
规模经济性的存在驱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在不考虑产业市场总规模变化的条件下,这一行为将推动某个行业乃至整个工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要达到规模经济的形式有多种,规模经济既可以来自经营规模扩大,也可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
大型企业大多采用多样化经营方式,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广泛获得盈利及分散风险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都达到最佳规模。企业进行多样化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可以提高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的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组合生产中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上下游一体化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方式,企业不断向生产的前向阶段和后向阶段扩展,把依次对产品加工的各个工厂联合在企业内,实现产品纵向生产一体化,可大大降低成本、节约开支,获得统一的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产品差别化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手段,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产品差别化是企业根据某些消费者的特别偏好而产生的与其它企业产品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产品。企业推进产品差别化策略,如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改变外包装,其结果是企业最大限度地占领各个可能的市场,从而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单品种大规模生产,有利于迅速提高企业在这一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提高商标信誉,同时,企业产品占有率达到较高水平,有助于稳定企业市场地位,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国际著名咨询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对乙烯装置的调查表明:以75万吨/年产能成本为100%计,产能下降到50万吨/年,成本上升4~9%,产能下降到20~25万吨/年,成本上升14%~33%。
许多企业还将几套装置建在一个厂区,或者多个企业一个地区集中形成“城市化经济”。这种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原材料,节约运输费用,促使下游产品也达到规模经济的规模。美、日、韩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工业布局相对比较集中。
企业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提高开工率。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开工率几乎都在90%以上,如埃克森近年炼厂的开工率达89%,壳牌和BP炼厂的开工率更达到了98.4%,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100%。
关停并转低效企业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步骤。我国近几年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与大型企业争资源、争市场的“五小”企业采取关停的措施,对于我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企业装置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少、差别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如目前,我国16个乙烯生产企业的18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最大单系列只有48万吨,而世界平均规模1996年就已达到45万吨,最大单系列规模为116万吨。
改善产业组织:企业规模经济的关键环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集团都实行股份制,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规范开展经营活动。集团公司直接控股、集团公司间相互掺股、持股,构成了一个上下纵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各国企业集团持股形式不尽相同。如日本企业集团成员环向持股较普遍,而欧美等国单向持股、控股较为多见。杜邦公司是由总部对各子公司进行股权控制和领导。拜尔股份有限公司以控股形式在各子公司中参股,母公司不参加直接经营,而是以康采恩领导集团为核心对企业进行战略性指导,董事会负责从战略角度考虑发展规划和新市场的开发策略,而下属子部门可进行独立运营。
资本经营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重组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种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即企业集团是实现规模经济较为合适的产业组织形式。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的兼并就越频繁,规模就越大。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
未来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公司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公司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经营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优势领域更集中和更加依靠技术进步。大规模兼并、联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从而产生互补、协同效应。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企业改革的进程,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企业相继探索适应发展需要的组织形式和企业联合形式以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生产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普遍未能采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企业“小而全”、“大而全”,专业化水平低,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1998年,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之和为25853亿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年销售收入之和的98%。由此看来,我国在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国家要制定企业的生产规模标准,严格对新建企业的审批,要改变过去对新建企业只看资金不问生产规模的审批办法,完善企业的资金积累机制,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多种资金融资渠道,使产品有市场的企业能够迅速获得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使之克服企业的短期化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利用规模经济。
“十五”期间我国的工业企业应该调整行业布局,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淘汰或核减一部分落后、无效的企业。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对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按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有条件的小企业要发展特色产品,实现企业转型、转向。
开展跨国经营:企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随着各国企业联合化与集团化的发展,企业集团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协作网络,积极将其经营业务扩展到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资源,寻求最佳发展机会以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企业国际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市场国际化和投资国际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和销售收益;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或者通过合资合作在海外设立生产企业,建立企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流通网络,充分利用别国的优势资源,谋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有分析表明,企业平均规模与海外生产有直接联系。因为,企业投资海外生产要比产品出口投入更大的资本,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只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才具有直接投资、就地生产的能力。所以发达国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跨国公司的发展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化 科技创新
本文以SITC商品分类体系为标准,采用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同时运用公式(1)及公式(2)计算出我国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期用实证总结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进而对我国未来的贸易战略调整提出建议。
IIT=1- |X-M| /(X+M) (1)
IIT=1-∑|X-M| /∑(X+M) (2)
其中公式中,IIT表示某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M分别表示该产业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公式(2)表示:如果该产业有若干种商品时的产业内贸易的计算方法。公式(1)、(2)中的两个指数处于0到1之间,越接近1说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越大,当该值等于1时,说明该产业的产品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接近0说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越低,等于0时,说明该产业的产品贸易完全是产业间贸易。
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特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0类、1类、3类和4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走势向上,在国际市场上与贸易伙伴形成了竞争格局,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进一步说明该类产品的强劲竞争力。相比较而言,我国四大类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不是很大。5类化学品和6类纺织品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G-L指数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周边一些贸易伙伴进出口萎缩。金融危机过后,亚洲各国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这两类产品的G-L指数也转为上升态势。7类机械、机电设备等产业内贸易指数呈上扬趋势,说明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产品差异程度较大,规模经济不断发挥着报酬递增效应,其动态优势不可估量。
总的来说,我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业基本集中于制成品部门,制成品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和比重要大于初级产品部门。
(一)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情况
加拿大、中国香港、美国、日本等十四个国家或地区为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与这些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占到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因此我国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的贸易形态。
首先,如表2所示,就总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而言,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区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平均指标值为0.85,这主要是由于内地货物由香港转口的比较多,相应的产业内贸易也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低于0.5,与亚洲几个贸易伙伴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较高,其中与韩国和新加坡的平均指数超过了0.4,与马来西亚的超过了0.3。我国与美国和英国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0.35、0.33;与德国和法国的平均指数也在0.2以上,但是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只在0.1左右。
其次,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主要还是垂直产业内贸易,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垂直产业内贸易占总产业内贸易的比重都在80%以上,部分国家如德国、法国等平均都在90%以上,说明我国商品出口还主要是低级水平的出口,即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我国内地与香港特区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只在60%左右,这与前面所说的转口贸易有关;与印尼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这主要是因我国与印尼的收入水平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产品需求的质量、规格等相似性大。
(二)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特点
一般认为,两国间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是国际产品的异质性、需求偏好相似及规模经济优势。但产业内贸易不能脱离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情况各不相同。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产业内贸易比重在不断提高,但主要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明显加深,产业内贸易指数由1990年的0.21提高到2005年的0.67,如表4所示。但通过对我国与经合组织国家产业内贸易中74%的进出口价格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在与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中,有75%的产品的出口价低于进口价;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在总的产业内贸易中只占7%-14%。
其次,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并非主要以规模经济为基础,而是主要依靠在劳动力上的比较优势来驱动,尤其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体现最为明显。所以虽然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在近十年发展较为迅速,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引起的(见表5所示),这部分属于“嵌入式”的,不是本国“原生性”的,因而不能如实反映我国实力。
我国贸易战略调整模式设计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更多地是强调各国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体现竞争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则更多地是强调各国优势的现实态势。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并面临不断增多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指控,这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动力和后劲的不足。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点,即要求我国转变思维方式,强调竞争优势,逐步改变以产业间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同时也说明我国强调比较优势的贸易战略需要向高级化转变。
(一)实施规模化经营战略,实现产业规模经济
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是相互联系的。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内分工高度细化,经济发展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要实现结构趋同的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两种途径:一是互相开放市场,为各国细化分工的产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市场空间;二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内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在区域内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规模经济。
世贸组织提倡的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国规模经济的追求。因而,我国为达到产业规模经济,可以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进而实现国际产业内贸易。凡是国内能够生产,而且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产品或工序,都可以通过国内垂直或水平产业内贸易在国内同一产业内进行交换,从而带来与国际产业内贸易相同的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同时,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是虽然可以生产,但是技术水平不过关的产品还需要进口。主动适量进口部分先进的产品既可以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也可以更好的引导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二)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促进与国际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一般地说,对垂直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受到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制约,而对水平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则受消费者偏好影响。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均,这就造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部分需求的重叠。因此,即使从同一产业的不同层次来看,发展中国家也可同发达国家开展垂直型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尤其是产品差异的内涵相当广泛,它不只是产品在档次、质量、款式、颜色和商标等方面的差别,而且包括广告、包装、售后服务,乃至人们主观感知上的差别。
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差异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即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进口又出口。因此,对他国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我国也可以通过开发更新的差异产品或其他种类、型号的产品,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并向国外出口,从而促进我国与国际间产业内贸易发展。
(三)进行科技创新,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目前,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发展高新技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战略,以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对于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可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结构简单化。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是我国产业内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所以发展高新技术在我国当前显得非常迫切。我国要进入未来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创造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因此,我国应实行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战略,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保护和扶持我国那些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保存并发展其技术力量,大大加快整个国家技术能力的提升速度;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政策保护高技术产品的国内市场,为国家将来达到发达水平时的经济准备好支柱性的产业部门。
(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增强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工厂和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我国正在由经济大国成为经济强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规模都为建造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经济的强大需要一批民族工业的“产业巨人”,需要驶入国际竞争海洋的企业“航母”。
为此,应通过开展国际横向并购和跨国兼并,实现资本迅速扩展和集中。并充分利用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获得资本、技术和产业的升级效应,从而增加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时,通过深化国有产权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可以通过实施行业资产重组、企业兼并以及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等途径,促使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企业组织规范化,增加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系列的研究证明,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映了一国在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促使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所以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仅仅按照静态的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开展贸易是远远不够的,只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因此,调整贸易战略,逐步实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发展高层次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我国现阶段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杨.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4(2)
2.王云飞,朱钟棣.论产业内贸易的测量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