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

第1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因此,探究这两大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就成为诸多经济学派别解答不尽的两难选择。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一般来说,追求公平往往要牺牲效率,而追求效率又往往要牺牲公平,似乎效率和公平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确,“鱼”和“熊掌”(效率和公平)兼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济学理论多以优化效率为基础,优化公平的很少,而把二者都考虑进来的更少。毋庸置疑,理论滞后与制度创新不足是阻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个主要因子。所以,钟昌标教授把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引入到公平和效率的分析框架,整合区域经济学与公平效率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把公平效率概念引入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中,而且将其从国家层面扩展到了区域层面;拓展了效率的内涵,把它拓展到非经济层面,并区分了短期效率与长期效率,强调如果只重视短期效率会失去长期效率;通过把效率与公平落到地区层面,拓展了效率与公平在宏观政策层面的可操作性。

本书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比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作出了新颖的解释。作者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并非片面追求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不是单纯为了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提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具有耦合性;把区域协调发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认为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仍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只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各个区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国绝大多数人才能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福音。

又比如,本书提出不管采取何种调控措施和解决方法,地区差距只能相对解决,而不能绝对解决和完全解决的观点,由此推演出我们的政策目标和调控任务就是把区域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内。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广袤、发展差异巨大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但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则是有可能。通过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利于为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创造条件,这是按照市场经济方式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有效手段。如果把宏观政策调整仅仅定位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即使短期得到缓和,长期看还将逆转。

再如,本书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切实落地的宏观政策,更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要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管理、宏观政策调整来实现。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2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资源系统观;协调发展度

引言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姚予龙,2002;汪云甲,2003;沈镭,2004;胡小平,2005;谷树忠,20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4)提出了“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分类标准、基本特征、资源观念、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资源安全”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陈毓川,2002;吴文盛,2002;张大超2003;孙永波,2005;邓光君,2006;马伟东,2008;代涛2009;乐毅,2009;冯进程,2010;田慧敏,2010;李铭,2010;贺庆平,2011;刘道信,2011;王宇,2013;张佳东,2013;姚建2014)的单一领域,只有(王礼茂,2002)对“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将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五个方面。纵观所有研究发现,“资源安全”和“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都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而立足国内、立足现有自身发展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我国区域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提高国内区域资源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合理高效使用国内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状况的持续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一、“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本文界定的“资源安全”概念

本文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对“资源安全”的解读为研究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区域资源安全的研究范围,提出本文资源安全的定义,指的是国家区域内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矿产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安全大系统下的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其中矿产资源安全是研究的出发点。

(二)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

资源安全状态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均衡、经济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数量。包括总量的充裕和人均量的充裕,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2)质量。资源质量越高,开发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则资源的安全程度越高。(3)结构。包括资源结构多样性和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多样性指一国或一个地区自身具有多样性结构的资源赋存;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提高资源供给稳定性的重要手段。(4)均衡。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5)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三)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是资源系统观。资源系统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二是使资源内各子系统之间功能耦合,建立良性互馈机制。因此,本文强调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区域内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建立系统和系统内的协调发展来增强抗衡风险的能力。

“资源安全”的研究目的是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为本的宗旨要考虑两个层次,既要突出人均资源数量、质量的安全,又要关注资源在各群体、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特别强调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社会弱势人群和后代人的资源权益。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强调人均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也可以称为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各子系统的共同联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资源安全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应该达到各自的安全状态,同时通过各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实现资源安全大系统的安全状态。

1.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矿产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评价的出发点,其他子系统的安全性是围绕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而建立的,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体系。本文根据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将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资源禀赋、资源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个主题层。矿产资源禀赋决定了矿产资源的供给量,矿产资源开发体现资源供给量的未来潜在价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少资源开采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资源开发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战略;资源开发水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程度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又促进了资源开发水平。

2.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以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结构和地区的不均衡,会阻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丰裕地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本文认为避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要考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明晰矿业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产业间关联程度、协调程度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明晰矿业产权有利于矿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短期效应。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包括规模与效益、经济结构、矿业市场、生产与消费四个主题层,主题层指标两两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

3.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社会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主题层,政策支持带来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完善。其中,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资源安全系统的决定因素,也是贯穿整个资源安全系统始终的关键因素,渗透到资源安全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地区的规划、鼓励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利用、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的投入、环保理念的推广等,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实施是资源安全发挥整体协调性的有力保障。

4.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环境容量、“三废”排放和利用、政策支持三个主题层。环境容量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三废”的排放和利用改变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水平也影响“三废”的排放和利用,而相关政策支持是两者联系的纽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其中,环境容量考虑了人口、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资源等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包括了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政府资金投入情况和环保理念的推广。

5.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三个主题层,两两互相作用组成了技术资源安全。教育程度既强调人均受教育水平,又强调高层次学历的大学生数量,兼顾了总体和个体水平;技术水平突出了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创新能力体现了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并且将相关的政策支持能力融入了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比重和技术研发、应用的鼓励政策。

二、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区域资源安全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三个步骤,首先对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进行理论分析,梳理资源安全性结构中各子系统对安全的因果关系,找出影响资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再对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取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初步构建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向有关专家咨询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构建了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成

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主题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区域资源安全;准则层分为5个,分别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主题层共17个;指标层则由57个指标构成(见下页表)。

三、区域资源安全体系协调发展度测定

基于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视角,为了对资源安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完善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根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和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框架,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的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一)区域协调发展度的内涵

协调发展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一致的程度,协调发展度是不断变化的,本文研究的是区域某一时刻的协调发展度。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区域的协调和在区域协调基础上的发展。顾培亮(1998)提出,区域协调是指系统协调,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负效应,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协同效应。张敦福等(2001)提出,区域发展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本文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来定量测算。

(二)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

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分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发展度,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综合发展度;然后根据距离协调度模型,确定理想协调状态,计算区域协调度;最后用非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协调发展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发展度测算。子系统发展度:Ai=wijxij (1)

其中:wij=,λij是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的特征值,同时根据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j,xij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主因子的得分值。

区域发展度: V=αiAi (2)

其中:αi为各子系统的权重,且满足αi=1

2.协调度测算。区域协调度:W=()k (3)

其中:k为调节系数,S=

si为各评价变量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最大可能距离。

3.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协调发展度:D= (4)

协调发展度 D 的取值范围是介于0到1之间的,越接近于1,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用越好,反之越接近于0,子系统之间越不协调发展。

结论

本文以资源系统观和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以我国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因素分析法构建了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调增(减),以更好地满足所在地的资源安全构成。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了区域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度测定,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估框架,为提高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EB/OL].http://ieej.or.jp/aperc,2007-08-27.

[2] Auty R M.Natural resources,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resource curs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4):627-634.

[3] 陈毓川.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安全供应体系[J].国土资源,2002,(5):5-7.

[4] 谷树忠,姚予龙.国家资源安全及其系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42-148.

[5] 胡小平.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7):6-8.

[6] 沙景华,崔彬,佘延双,等.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7] 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5):6-12.

[8] 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2005,(4):36-37.

[9] 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J].科技导报,2003,(2):58-61.

[10] 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2,(4):401-407.

[11] 姚予龙,谷树忠.资源安全机理及其经济学解释[J].资源科学,2002,(5):46-50.

[12] 王晶,沙景华,周进生,等.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9):1-5.

[13] 俞D,沙景华,周进生.安徽省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4):1-6.

[14] 周进生,潘习平,吴青,等.矿业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矿业,2014,(8):67-70.

[15] 吴青,周进生,潘习平,等.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4,(9):50-52.

[16] 孙鹏,雷涯邻.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97-201.

[17] 朱晶,付爱华.国内外生态安全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78-279.

[18] 赵长城,王洲洋.基于主成分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41-242.

[19] 陈孝俊.美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11-213.

[20] 陈江波,汤杰.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防范与调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8):62-63.

[21] 乔丽,白中科.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属矿山,2009,(11):113-118.

Study on regional resource security index system of resource system view perspective

WU Qing1,2,SHA Jing-hua2

(1.Research Center of Geosciences Develop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区域集团化、建设中心城市等概念应运而生,经济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而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任重而道远。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打造城市群要做到优势互补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解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以及创新能力、产品服务的集中性。

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大城市正在从复杂的城市功能定位中分身出来,城市群也在一些地区发展起来。城市群对带动区域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珠三角与长三角。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城市群的积极作用。类似的城市群越多越好,因此就有了东北、中原、成渝的城市群规划。

规划当然重要,但城市群的发展更应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得到多方面因素的支持,比如,城市群有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成员之间是否可以优势互补与功能互补,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等等。造城简单,但是要维持这座城市、这个城市群的繁荣并不简单,很多问题在最初就需要理清楚。

以前,城市群的发展依靠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与政策优惠;现在,市场化不断深化,而且公平更受重视,政策倾斜度不大可能达到彼时的力度,那么,新兴城市群的发展将更多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

二、打造城市群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的五大决定因素分别是资本、劳动力、资源、制度创新以及新技术创新,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褪去,环境资源约束力日益凸显,但我国的制度创新和新技术创新充满活力。

城市群发展好坏的标准是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的多中心一体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市场和投资的一体化与便利化,有助于产品、技术水平和包括劳动者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在不同地区之间趋同。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促进区域协调、缩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机制。而多中心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释放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当存在集聚优势时,要素和人口的空间集中一方面会导致高收入和高生产率相对集中于个别地理区域,并通过虹吸效应而自我强化这种高收入的地理集中和空间不平等,另一方面还会对集聚地点周围产生正面的溢出(辐射)效应。对于城市群而言,这种“个别区域”就是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将更多的人口、要素(尤其是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在单一的中心城市,集聚优势和溢出效应只能在这个中心城市及其附近存在。而多中心城市群可以将人口和要素更为平衡地分布在不止一个中心城市中,这样可以让空间集聚带来的高收入和高生产率出现在更多地点,然后通过多个城市同时产生的溢出效应,惠及区域内的更多中小城市(镇),提高中小城市的收入水平,缩小它们与中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中小城市辐射周边乡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城市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群要经历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以及最后的均衡型四个阶段,而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群正处于聚集型的阶段,因此向均衡型城市型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一点需要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世界级城市群的共同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生产要素实现自由流动。这就需要建设覆盖交通、能源以及公共服务的网络化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实现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必须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有效合作机制。

第4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

一、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

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公认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涉及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多从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等一系列的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协同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对于协同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我们认为,协同发展与均衡发展所强调的缩小差距相比,协同发展强调区域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体现为区域竞合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共赢,过程协同是发展的手段,发展是协同的目的。

二、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的背景及意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其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大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地区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

从协同发展背景看,北京市、天津市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和教育资源,但是也都面临着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进入新世纪,北京虽然开始弱化经济中心功能,但目前仍集聚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依然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金融、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和企业总部集聚中心。天津虽然着力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力图提升其功能地位和产业层次,在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但目前仍集聚有大量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无论是对北京还是天津、河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发展交通网络

与京津实现交通设施的全面对接,打造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从而带动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及人才的发展与转移,缩小与京津的贫富差距,缓解边缘化问题。

2.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京津冀三地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协同发展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绿色崛起。

4.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必将促进河北省人口的快速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三、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现状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受三地需求与利益共享、三地区域发展程度、三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以及同周边保定、衡水、沧州如何协调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要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河北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的动力最大,将全面承接京津产业和人口转移。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4年底,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全部财政收入超过680亿,自我发展能力在不断地提升。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石家庄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和石家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项目。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69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206平方公里。这些重要的举措,都为加快推进区域合作,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产业的协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与京津产业对接、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领域率先突破”的要求,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京津产业项目对接,大力优化生态环境,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1.多项产业项目对接成功

河北省积极与北京、天津及驻京央企进行产业对接,在交通、能源、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科技等方面引进了一批项目。石家庄、涿州、保定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截止到去年年底仅石家庄市就有京津协同发展产业项目103项,总投资1508.4 亿元。在产业项目对接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科技创新合作良性互动

在科技创新合作中,与京津形成了良性的交流互动。面向京津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京津部分科研院所等多家家工作机构入住河北。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产权交易所也与之开展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在河北省孵化、转化、产业化,打造区域经济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北大、清华、南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了研发在京津、生产在河北的良性互动。

3.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在生态环保上也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的防治工作中全力做好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六项工作并完成“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四、面临的问题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定问题和挑战。

1.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河北省虽然靠近北京,但是长期以来更多的是服务于北京和天津,省内城市发展不均衡。例如唐山、沧州和保定,近年发展的很快,但省会石家庄在各方面都比较滞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涉及河北最多的是环京的保定、廊坊,或者沿海的唐山。体量上和经济总量上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很尴尬,被边缘化问题也很突出,河北省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将其省会建设。

2.转型升级和生态治理矛盾突出

河北省资源消耗型、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尚未改变,从产业结构看,一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二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整机整车产品少,特色产业链不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仍然偏低;三产还是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重较大,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重,面临着调整结构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结构调整与社会稳定的矛盾、老产业退出和新产业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3.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低

河北省开放水平仍然偏低,与周边省相比,利用外资的总量仍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区域内部分工、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的局面也尚未形成。但在市场环节,由于省民营企业的影响力不够,在促进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合作中尚不能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十分薄弱,市场化程度也很低。

4.机制体制不健全

但在思想观念上与沿海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创新意识不强,开放思维不够,制约了全市在更高层次、更高领域上的开放合作,导致体制机制与政策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协同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

[2]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臧秀清.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5(01).

[4]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01).

第5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在十二五期间就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调整的5年,不单要在全国减小区域经济差距,而且在辽宁省省内也要关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逐渐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辽宁西部地区是辽宁省比较落后的区域,然而此区域的旅游资源一直都没有被充分的利用。所以辽西的旅游合作机制不但可以带动此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对辽宁省实现国家的十二五期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辽西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一)经济性需要

旅游消费是一项综合性的消费。由图上的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各地的经济排名,除了盘锦在前四以外,其他城市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辽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旅游不仅可以带动辽西地区的经济。

(二)提高就业人口

开发旅游不仅仅带动了旅游景点的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吃、住、行、购等行业的发展。可以增加辽西区域的就业率,让全民参与其中。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收纳就业量最大的行业之一,旅游直接就业达1100万人次;同时间接就业达6500万人次,相当于全国就业总量的9.6%,特别是在解决妇女、农民工、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等一系列问题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积极的作用。

(三)政策的需要

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战略。因此发展区域旅游完全贯彻了这点方针。

(四)环境保护得到提高

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之后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同时因为大家所得到的是环境的效益,所以要更加保护环境才能吸引大量游客,加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

二、辽西旅游合作机制的实施条件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辽西五市辖区内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功能齐全,差异互补,景区空间组合密度好,具有整合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开发与利用的价值,其整体优势在辽宁乃至东北亚的旅游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013年世界园林博览会在锦州举行。

锦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1处。笔架山“天桥”潮长隐,潮落现,是当今世界自然奇观之一。笔架山上的三清阁,同时集儒、道、释三教派于一阁之内,在诸多宗教场所中实属罕见;医巫闾山被称为辽宁省四大名山之一,同时也是辽西地区唯一的一个辽宁四大名山。

葫芦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其中兴城是集“城、泉、山、海、岛”于一体的旅游疗养度假区。兴城古城已有58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兴城海滨温泉出水温度为70℃;岛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号称“北方佛岛”;绥中九门口长城是万里长城上仅有的一段水上长城,“城在河上过,水在城下流”,是中国东北地区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

盘锦红海滩风景区以全球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景观;位于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市“辽河碑林”的兴建与落成,是近50年来中国书法界最大的一件盛事。

阜新境内有多处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的8000年前查海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堪称“东北一绝”的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260多尊藏传佛教摩崖造像。

朝阳是著名的辽西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全、品位高、特色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华民族史前圣地,东方文明世纪曙光”,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录;朝阳的古生物化石以其分布广、储量大、品种全而闻名世界;另外,作为拥有“中国楹联之市”、“古筝名城”、“皮影之乡”、“戏曲大市”等诸多美誉的朝阳,更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

辽西经济区由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五市组成。它东依辽宁东部经济区,南临渤海湾,西接河北省,北靠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内蒙腹地,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咽喉要道。

(三)政策的支持

辽宁省政协委员、民建锦州市委主委康杰在出席政协辽宁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说道:辽宁省有关部门要统筹辽西五市: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市的有关部门,研究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共同制定辽西旅游发展战略,要跳出各市自己的辖区,形成“辽西大旅游”的概念。打破传统观念,冲出权力划分的框框,统一编制辽西旅游规划、重新整合并综合利用旅游资源、统筹安排投资、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确定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五市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营造大旅游局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辽西区域发展现状

(一)经济环境

辽西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依靠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地区,石油开采和煤炭开采产业一直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已成为这个地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辽西5市基本上都是由一个或几个大型国企支撑的城市。2000年―2004年区域内国内生产总值由800亿元增加到128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17.2%增加到18.7%。尽管辽宁省属于东部沿海地区,但辽西地区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无论是在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方面都与全省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

(二)基础设施

辽西地区历来都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并且该地区临海优势明显,港口等交通设施比较齐全,物流支撑具备,宜于整合发展临港工业。锦州、朝阳两座机场通达全国27个城市。区内有锦州、葫芦岛2个港口。锦州港是中国最北部的一类开放口岸,东北第三大港口,年内将实现吞吐量3000万吨,集装箱15万箱,物流基地的作用日益显现。区内铁路有京哈、秦沈等12条干支线;公路有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多条主干道,锦朝、盘锦、盘海高速公路与京沈、沈丹高速公路实现了对接,村村通油路基本建成,地下输油管道直通港口;但是地区内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四、现存状况

(一)景观虽然丰富多样,但是开发力度还不够

在辽西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光,但是有很多景观还处于尚未利用的状态或者开发的还不完善。有一些景观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够或者规划开发的不完善变的毫无个性。

(二)发展规模较小

有的景区虽然相隔很近,但是还处于自己发展自己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还不是很大。

五、区域旅游合作实施对策

(一)建立区域旅游数据库

辽西地区旅游合作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首先需要在辽西五市之间进行信息的沟通互动。即分析整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信息,形成完整的可供参考使用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区域之间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区域之间交流合作,构建区域性的旅游路线,形成区域旅游客流,促进区域内的景区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旅游形象,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组织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的难度显而易见,,为了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就必须为之提供制度保障,及区域内的各县市质监必须写上推出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实施办法。办法中应包括区域旅游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应急管理办法。定期举行相关会议,商讨出现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前景,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等。

(三)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旅游作为新兴产业,人才短缺但需求量大,因此区域旅游合作必须实现人才的合作交流。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区域之间人才流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易行。因此,必须建立人才交流合作系统,例如通过建立区域间人员培训系统、深入搜集人才信息等手段,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政府的重点扶持

辽西地区的旅游发展需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显而易见无论是辽东、辽南地区的经济情况都要好于辽西地区。因此政府要从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且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认真实施发展战略,让辽西地区发展的更快更加辉煌。

(五)开拓旅游市场

第6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一、为什么地方金融问题会成为当前突出热点

地方金融成为当前的突出热点,归根结底有几方面原因。

第一,地方金融风险逐渐得到控制,金融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2000年以来,经过不断的规范发展和整顿,加上在股权结构、治理机制方面的改革,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都逐渐走上规范发展道路。曾经泛滥的地方金融风险也逐渐得到抑制。同时,中国经济迎来了高速增长期,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顺周期机遇,地方金融发展的空间也开始增加,地方金融再次成为各级政府眼中的“香饽饽”。

第二,金融业对于地方GDP的贡献度不断增加。在20世纪末的“八五”和“九五”计划期间,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市场化改革和转型的考验,同时在治理整顿的思路指导下,迎来了更加严格的监管与发展环境。在此期间,由于金融在以追求数量型增长为目标的模式中作用并不突出,加上金融体系发展初期的诸多风险缠身,因此并未真正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产业焦点。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金融业在此期间的作用,更多是为了服务于地方国有企业的融资需要。有鉴于此,直到2000年之前,各地根本没有出台过金融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偶尔出现的一些金融发展规划,如1992年北京出台的《“八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规划》,强调的也是“把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和支持农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贯彻‘扶优限劣’的信贷原则,支持和协助企业转到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到了“十五”期间,随着加入WTO和金融发展环境的优化,部分地方政府开始更重视当地金融产业对GDP的贡献。在“十五”末期,在各地的“十一五”规划中,突然涌现出大量的金融业专项规划,背后的原因,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变得让地方政府无法忽视。

第三,地方政府在金融管理中的干预能力增加。作为国内第一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上海金融办在2002年9月成立时,主要是为了处理地方政府的金融资产。此后10年间,金融办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出现,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283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大部分都成立了金融办,还有许多县市级别城市也成立了金融办。由于职责、功能、定位不清,各地情况差异较大,这些金融办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可以体现出的共同点是,地方政府在区域金融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四,地方融资需求加大与金融业支持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化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资金需求压力,地方国有企业也都具有突出的融资冲动。同时,对地方就业和社会稳定贡献较大的中小企业,同样也是金融资源稀缺的受害者。直到2007年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改革全面铺开之前,对于地方金融发展的管制仍然非常明显,金融创新与发展的权限基本上集中在中央,风险控制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而金融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却常常难以优先得到满足。

二、当前地方金融竞争的特点

第一,地方管理体制特色各异。目前,各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权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有的地方强调“金融协调”,有的则承担“金融国资委”的职能。有的甚至替代了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的部分职能。不管怎样,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则加以协调,目前各地方金融办在处理与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的关系时,普遍面临权责不清的矛盾。顺畅运行的地方金融办,能够给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创造更好的交流和发展的同业平台,反之则会制造问题并引起不满。基于此,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谈到要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问题。

第二,纷纷争夺区域金融中心。目前,至少有3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城市更在200个左右,一场区域金融中心的争夺战如火如荼。这场金融竞争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同质化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城市在金融规划中尽力根据区域优势明确自身定位,发展能突出自身特色的金融业态。在金融中心的“集聚”和“辐射”两大功能中,为了发挥“集聚”功能,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地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和更多的资金流入本地;为了发挥“辐射”功能,则一直致力于扶持本地金融机构的建设,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早期是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建设。

第三,满足地方建设融资功能。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建设资金缺乏问题,各级地方政府都大量设置融资平台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而发展地方金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向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这已成为近几年地方政府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为了促使地方企业拓宽融资来源,地方政府还不遗余力地支持和鼓励地方企业上市融资,不仅在沪深股市,很多地方还努力引导企业到香港甚至发达国家上市融资。

第四,建设金融软环境。自从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之后,“金融生态”就成为地方金融发展与金融竞争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金融生态”,代表了各地方金融发展所面临的体制机制政策“软环境”。通过建设各种金融功能集聚区、金融后台区、配套金融基础设施与条件,设置各种财税、土地、人才等优惠政策,进行各类金融形象宣传,地方政府也在进行一场无形的“金融战争”。

三、地方金融竞争带来的后果

地方金融竞争的加剧,虽然对于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使得区域金融发展差距逐渐拉大,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平衡更加严重。

第一,区域金融机构布局不均衡。就银行业机构来看,东部地区的分布数量与从业人数、资产总额都是占比最多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处于差不多的水平,而东北地区则最低。就证券业机构的情况来看,东中西部的数量和效率存在的差距也比较大,无论从发展层次、注册资本上,还是数量分布及市场占有额上看,东部地区都占有绝对优势并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基金公司基本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的基金公司数都为零。就保险业机构的分布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区域分布差距并不大,但就总部型保险机构来看,东部的分布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

第二,区域金融深化程度拉开。从金融相关率指标来看,1978年之前全国各区域之间其实相差不大,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各区域金融发展的不断深入,金融相关率指标在区域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东部区域与西部区域发展较快,而中部区域则发展较缓慢,目前东部地区已经远高于中西部。

第三,区域金融资产总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自2008年以来,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在资产规模方面的绝对差距在逐渐拉大。首先,从人均占有存款的情况来看,2008年东部区域的人均存款达5.07万元,中部区域为2.05万元,西部区域为2.17万元,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比较明显。其次,2008年末东部区域占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的61.2%,东部区域金融机构的存差为60044.14亿元,贷款余额占全国的65.4%,这些都反映了金融机构对东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第四,区域金融资产结构的比较。东部地区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比中西部地区要大得多,以2010年为例,根据央行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东北地区在股票融资总额中的占比为67.7%,在债券融资总额中的占比为75.1%。另外,目前东部的平均直接融资比重已达到20%左右。而西部地区的平均直接融资比重不足10%。这些都说明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发育已经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第五,区域金融改革开放程度的比较。从区域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看,中西部地区仍然远低于东部地区。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在华外资银行均设立在东部区域,其资产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另外,从区域金融的对内开放程度看,中西部地区也远低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由于存在庞大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比较高,另外民间金融活动客观上已经构成了正规金融的必要补充,政府对于民营资本的态度也相对比较开明,这是中西部地区所不可比的。

四、如何解决地方金融的低效竞争

第一,构造健全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应进一步研究按照地方特点或经济区域设立分层金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政府的相应作用。首先,合理划定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边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引导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行为,统一规范和明确地方金融办的职能,提高其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同时,把地方金融管理的重点放在规范和完善对准金融机构的监管上,重点防范各类民间金融组织的风险,从而逐步建立全国与地方多层次协调互补基础上的金融管理体制。

第二,促进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建设。无论是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还是上海、天津、深圳、重庆、武汉等区域发展规划中获得的金融“先行先试”权限,从本质上讲都只是获得国务院会议的行政机制认可,而且过多出现此类“示范先行”,实际上强化了地方金融的无序竞争。尤其是在金融资源高度管制的今天,也鼓励了地方政府“跑政策”的冲动。应该在主动促进多层次金融管理体制建设同时,使地方金融发展尽可能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以制度形式来明确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与管理中的职责范围。

第三,使货币政策机制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众多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同一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影响。为了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政策运行中,货币当局应充分考虑各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打造区域性货币政策运行平台,建立有效的、具有区域差异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具体包括: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区域化再贴现政策;加强中央银行再贷款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在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适度实行区域差别的存贷利率;加大信贷政策的区域支持力度等。

第7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互利共赢”。 海峡西岸经济区迅速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

一、海西概述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是指位于台湾海峡西岸,面对台湾,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

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能忽略台湾。海西经济区的实质,就是对台经济特区,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

二、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地缘关系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海峡西岸沿海地区被划分为国防一线,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在投资、城市建设和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海西经济发展滞后,成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凹地,这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

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华南”、90年代“发展华东”、20世纪末“开发西部”、21世纪初“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发展步骤之下,在新的台海形势下,国家决定大力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决策,符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际要求。

三、发展区位

1.自然区位

海西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厦门与台湾的金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到2000米。《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金厦关系密切,不可言喻,只是过去政治扭曲了地理接近性,使得海西与台湾咫尺相隔,其经济、政治距离远远大于地理上的空间距离。

海西与台湾的气候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海西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为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

海西地区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拥有众多天然港湾。

2.经济区位

福建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台湾面积不及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土地承载强度(平均每平方公里承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福建省15倍,土地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沿海有大量台地和海湾围垦滩地,适宜于作为工业用地。福建目前的工业地价与台湾相比要低十几倍,能够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海西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其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

第8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创新视角;交通运输行业;区域经济;联动研究;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两者互动关系进行多层次的定性、定量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形势分析

2.1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量的扩张作用

通常意义上区域经济量的扩张是指地区内的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IN(国民收入)的增长。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量的扩张作用有几种方法:一、运用生产函数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分析工厂产出的生产函数,发展经济中将它借鉴过来,表示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产出的函数,其基本形式是:Yj=AjKαjLβj。其中K表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A表示技术因子,也称经济技术管理水平,是外生变量;Y表示产出,通常指GDP。二、运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Aschauer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基础设施投资的下降与随后生产率的下降进行经济计量研究,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他计算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为0.39。研究成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在0.28~0.58之间。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丁以中通过构造交通―经济模型对交通与经济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他的模型有三个子模型组成,交通运输子模型、经济子模型和交通与其他行业子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仿真,从而得出模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2.2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质的改善。区域经济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质量的提高、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廉洁高效政府是区域经济腾飞的软环境,而交通运输系统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有助于改善企业生产条件,降低企业成本,放大地区经济吸引力,增加地区经济发展潜能,改善企业与周边地区关系,加速地区间、地区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活力。

2.3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迅速显出,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和作用,自我发展能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经济发展。

3区域经济对于交通运输系统反作用

3.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念性目标: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的“累计效应”和“辐射效应”,构建城市布局合理、市场高度开放、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增强整个区域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内货物、人员、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自由流动。而上述要素的流动又需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势必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反过来,综合运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优化,有利于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城市群空间区域结构合理发展。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综合运输体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3.2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环保、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同时它也反作用于交通运输系统:首先是资金供给,区域经济为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资金支持;其次是技术供给,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影响的制约,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新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第三是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不断促使运输业调整其内部结构,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就要求有安全、快速、便捷的系统来适应;第四是制度供给,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为交通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多融资方法,比如BOT模式、转让经营权模式和国际投资证券方式。

3.3区域经济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和命脉。区域综合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潜力充分发挥的基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客货运输量结构、空间结构、质量要求都会发生变化,综合运输体系急需优化、整合,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趋势。

3.4综合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和引导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内货物、人员、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自由流动。而上述要素的流动又需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支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优化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为客货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网格;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升级过程中,交通运输系统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交通运输管理要和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资金来源与投入,以解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要从发达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的发展看作综合、有机、补充而又制约的整体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4结语

纵观全文,一方面,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协调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各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也是区域经济系统与外部进行互动的主要途径,它能为区域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并可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区域交通体系来支撑与引导。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当前交通运输部一直倡导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升级和转型”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例证。(作者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思伟.单车场多送货点车辆调度优化的一种改进禁忌算法[J].工业工程.2006年03期

2孟祥海.苗鑫..连续与离散相结合的单一物流中心选址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王纪勋.物流产业发展对江苏经济推动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张华.基于WebGIS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第9篇:区域协调发展概念范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产业策略 发展战略

一、引言

主体功能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空间主体功能区,必将优化我国的空间结构,提高开发效率,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将从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别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主要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壮大经济规模,集聚人口;限制开发主要是保护好自然生态,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禁止开发主要是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框架下,产业发展战略要根据各个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正确定位每个功能区的产业政策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功能区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利用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为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同时,加强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联系,使各自的比较优势都能充分的发挥;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强优势互补,还要充分利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资源;承担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剩余劳动力。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那么在这类地区,要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率,在地区发展道路上,必须走立体提升发展战略。优化开发区的立体提升战略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产业提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开发密度的潜能。优化开发地区在第一轮经济增长中,主要利用经济开发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目前这个空间的开发已趋向饱和。在此背景下,优化开发区促进产业升级,进行产业转移,把资本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转移,大力培育轻工业产业集群。在优化开发区推进城镇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吸引新的就业和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重化工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就业贡献率远低于轻工业,但服务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所以,优化区域的轻工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立体升级,也为限制开发区的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

(二)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这类区域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未来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虽然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边界有待进一步研究划定,但其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主体功能定位上应突出以下三点。

1,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区域经济率先崛起

要注重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大力承接优化开发区域和国际上的产业转移,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要合理引导产业布局,进一步壮大区域内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集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通过加快城市化吸纳和集聚更多人口

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创造条件,积极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力争形成若干城市新区。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和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3,创建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

重点开发区域要实现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尤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好耕地、水面、林地、湿地等绿色空间,减少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创造适宜人口集聚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口积聚和经济积聚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那么解决限制开发区矛盾,就是要重点解决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矛盾。在国土资源规划中专门划分出限制开发区,为这类地区发展模式提出了新思路。既然威胁这个地区发展的最大难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那么我们对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就应当从原来的产业开发思路,转向围绕减少人对自然压力上来。鉴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减少产业开发强度的出路,就是减少这个区域内居住的人:如何减少人,也不能通过简单移民来解决,而应当通过养育开发模式来解决。

所谓养育模式,包括对人和环境两方面的养育。通过对人的“养”和“育”,在对人的能力和观念的提升中实现人口流动和转移。通过对自然环境养育,使自然发挥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形成特定产业开发功能,如通过养育形成生态旅游集群等。具体构想如下:在养育中进行对限定产业的发展。凡是限制开发区,大都属于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地区,只能依靠当地资源禀赋进行旅游产业和特定能源产业的开发。为了保证这类地区因产业过度开发而失去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对这类地区所限定的产业开发。要走在养育中对限定产业开发的新路子。所谓养育开发,就要根据生态环境养育的程度和承载能力,确定产业开发范围、时间和强度。这个地区产业开发不能走完全市场化道路,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养育的程度进行有限制开发。

(四)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属于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等。与禁止开发相对应,必须建立一个保护主体明确、保护职能到位的管理体制。对具有特区性质的禁止开发区管理,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建立新的管理机构来履行职能。这是一种增加管理成本、导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摩擦的低效率管理模式。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将所在禁止开发区的政府实现职能转换,成为承担保护职能主体。禁开发区的政府要围绕保护职能,进行行政机构改革。保护区的政府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走出现行的完全与上级政府相对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撤销或精简原来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机构,将其转换为与履行保护职能有关的新机构,根据保护功能的需要,进行新的机构设计和调整。

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尽量不要通过移民办法来解决,这是一种弊端很大的做法。由于居住在禁止开发区的居民在长期封闭状态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强制性的移民使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的生活。经常出现移民的回流问题。为了减轻经济开发对禁止开发区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人口转移要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方法来解决。总的思路是,通过保障金把禁止开发区的第一代人养起来,通过身份转换,把第二代人用起来,通过教育使第三代人走出来。通过此方式,最终解决禁止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