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技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晴隆县地处我国西南,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一九九一年时被国家定为全国最贫困的山区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的极端落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处于全国的最低点,地形、地貌被严重破坏,是我国珠江流域的重要水土防护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珠防工程的实施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县域内的广大农业生产者,由于长期的耕作习惯和地域封闭性的影响,农民对现代科技的接受力表现出特定的特征性。
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推动下,晴隆县牢牢抓住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不放,把发展作为新阶段的历史机遇,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大局,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整体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创建经济强县的重大举措来抓,目前已建立了大批优势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广大农村来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还很慢,严重滞后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对科技的接受能力有着巨大的关系,同农民对科技的心态有必然的联系,本文就此问题作浅显简单的分析。
1 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心态
当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看不准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层出不穷,各种农业信息铺天盖地,农资,农副产品市场千变万化,而农民的素质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许多农民凭以往的经验已无法判断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知如何是好。如沙子镇的农民在种植早熟蔬菜生产中,在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下,认为市场好销,盲目地大家一起上,家家户户一起种,结果是一哄而上,种出来后小瓜只卖0.3元/公斤,农民吃了大亏;而搞复杂一点的长期调整,如栽果树、种花卉、苗木,又由于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且不知市场发展情况,担心自己的心血和投入得不到回报。如在晴隆县的鸡场镇发展农民种植脐橙时,1986年-1989年是政府出资购买种苗送给农户种,但很多农民都是互相观望,犹豫不决,错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1.2 信心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自然、市场和社会三重风险。在贫困地区中,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连续几年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的承受能力差,就承受不了考验,对社会风险农民的心理更加脆弱。在结构调整中,政府的引导,指导和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但做任何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也会因决策失误而误导,让农民吃了苦头,或者是大张旗鼓办的示范不成功,而产生了负面效益。如1989年在晴隆县光照镇盲目地大面积种植草莓,由于当年的霜特别大,又没及早采取防霜措施,致使所种草莓几乎无收,正是这些不轻意的伤害和影响,使有的老百姓失去了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形成了一种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以后对某一项调整也只信一、二,不会全信。
1.3 拿不出
高效农业,也是一种高投入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必须有一定的投入,才会有相应的产出。一个标准高一点的大棚种蔬菜、西瓜、草莓等,每亩能赚3000~5000元,甚至更多,但是一次性投入也不少于2万元,许多农民想干而苦于一时拿不出资金,当然也有人指望政府投入而不想拿,即使是各级政府大力扶持而获得成功的项目,一旦断奶,也可能因投入不足而出现滑坡甚至随之夭折。
1.4 干不了
这是许多农民想干而又怕干不了的又一心理障碍,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和操作管理稍微复杂一点的项目,看到别人干得好好的,自己真要动手干,还真有点摸头不知脑,加之现有的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怕劳神费力不讨好而打退堂鼓。
1.5 跟不上
晴隆县究竟如何调整农业结构还处于摸索阶段,一年一个新思路,一年一个新方案,对以往推广的东西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掌握的农民,要他改种其它,他一无思想准备,二无技术储备,真是无所适从。思维上的惯性让他转不过弯来,即使原有的模式效益稍差,也不肯轻音放弃。如晴隆县碧痕镇的农民种植薏仁,1991年以前每公斤薏仁米在本地就可卖10-15元左右,而1992年、93、94年连续三年在广州交货每公斤就只能卖4-4.5元左右,政府一再宣传、发动、推广种植烤烟,农民始终愿种薏仁而不愿种烤烟。
2 促使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接受农业科技的对策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在贫困地区,农业调整结构必须要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对他们的不同态度政府只有一要理解,二要宽容,三要检查政府的宏观指导思想,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要从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思想后顾之忧入手,动员、帮助他们投身到农业结构调整中去,采取各种方法,对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2.1 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脉络,科学制定农业结构调整规划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大家都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搞产业化,茶、果、蔬、花、鱼、禽逐步代替了传统的粮,乡野平添了许多四季风景园。尽管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不尽相同,但思路基本相似,那就是抢抓机遇,将农业结构调顺、调优。但主观想法与客观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同一产品的市场空间总是有限的,当我们丢掉计划种植拐杖之后,“种什么、种多少”似乎是跟着市场走;实际上是跟着感觉走,跟着迟钝而盲目的感觉走,其结果是“价扬时扩种,上市时跌价”。因而,在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抓住市场是关键,就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但这条牛必须扣牢了才能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必要的,但却不能套用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否则易产生误导,导致农民吃亏,政府失信。
在当前,由于农业的持续丰收和多种经营生产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总体一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多种经营中的一般传统产品也呈价格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市场需要的品种更多、更新、更丰富。因此,在传统农业转向市场农业的过程中,将面临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但市场是动态的,决定了的结构调整也是长期的。只有我们正确认识了市场规律,自觉地调整发展思路,克服在调整中的时间差,把农业结构调整变成广大农户的自觉行动,克服了认识和落实的时间差,才能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冲出一条路,走出自己的特色来,反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做到位,这正如同我们打乒乓球一样,等你判断准了球的来路,再换步,挪位,结果总是慢了半拍。如晴隆脐橙是晴隆县鸡场镇的特产,它的品质在全国橙类产品中排列第一,每年上市价格,每公斤不低于10元,但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这说明知道自己看准的事,到头来只抓了一条小鱼或者只抓了半截尾巴的原因所在,实践告诉我们,调整结构要农民有个好的心态,而我们的干部更应如此,即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循守旧,对自身优势要心中有数,对市场动态更应追踪了解,要识其利,避其弊,弃其短,扬其长。该一步一个坎,就一步一个坎,能跳跃式发展的也没有必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把个人和班子的政绩建立在实实在在为农民谋福利基础之上,不能搞花架子和急功冒进,衡量一个地方农业结构调整的好坏,不仅要看面积落实了多少,重要的要看调整后新增效益如何。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认识市场到把握市场,从眼前利益到长远利益,从快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做到科学决策在前,科学规化在前,科学组织在前,就能理性地做出充满可操作性的调整决策,实现调整农业结构的现实追求。
2.2 “以人为本”狠抓素质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执行者和直接受益者,但目前战略性调整农业结构与农民文化素质低有较大的反差。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结构调整的难易,一头热的调整和强行调整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培养一批科技的坚定信徒,造就一个层次较高的科技群体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强化意识
首先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大调整的氛围,使人们感觉到农业调整结构势在必行,时不待我;其二是搞好典型引路,应更多地有目的地引进外来单位和个人到农村承包土地搞项目开发,种植高效作物和搞名、特、优养殖,让老百姓亲眼看到自己撂荒的田地怎样在别人手里产出了金和银;其三是开展大规模的科技致富竞赛活动,大搞评先表模,一年一评,或者一季一评,一品一评,评出农口各行业的状元,为他们披红戴花,宣传介绍经验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让农民群众看到,同样的坡,同样的地,在这些模范状元手里也能产出高于几倍,几十倍的效益。如此激发广大农民投身到农业结构的调整热潮中去,社会一但有技术上的需要,则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农民的科学意识越浓,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欲望越强,其行为也就会越迅速。
2.2.2提高劳动者技能
意识的好坏并不代表技能的高低,科技是需要灌输的,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搞好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培训,现在许多地方在年初集中培训一次,这远远不够,要定期和不定期地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多次培训;其次,要加大田间指导的力度,多组织有权威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关键时刻到田间巡回指导和咨询,基层农技人员还应做到腿勤、口勤、农民需要时一找一个准;其三要组织精兵强将种出有一定规模和说服力的样板田、示范田;其四是推行农业技术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农业结构调整中所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编成简单的程序和模式,即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零乱的东西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标准,它就象一台“傻瓜”相机,尽管本身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原理,但农民朋友使用起来却感觉简单、方便。只有超前做好了农民的技术知识培训,让农民以农业结构调整思想上有准备,技术上有储备,使他们在认识上同市场农业的发展同步,才能有效地克服因循守旧心理,信心十足地加快调整结构的步伐。
2.2.3排忧解难
当前农民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资金,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怕的是保守。很多农民通过引导,培训以及自我实践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和自我决策能力,但有些问题不是农民单枪匹马和自身能力能够解决的。农行和信用社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简化贷款程序和担保手续,为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送上及时雨;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农资市场,即防假冒伪劣坑农,害农,又防高价伤农;农口各部门要加快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逐步形成农业集约化经营。改善过去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生产经营形式,发挥公司连接市场和农户的纽带作用。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等要素与乡镇企业,农业庄园和城市工商资本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农民逐步由土地的直接承包者转变成产业化集经营的企业员工。让农民一方面通过土地使用权胡偿转让获得土地承包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在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就业获得收益、学习技术。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51-01
安徽省太和县实施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已经6年,大大推进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度和深度,农业科技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以及新型农民的素质,提升了农民使用科技的能力,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1],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科技对农业支撑贡献率提高了8~10个百分点。此外,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逐步带动农民应用科技的意识与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农业科技人员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锻炼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队伍[2]。
1 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迎合农民的需求
通过实施“最后一公里对接”,农民实施了科技人员提供的技术方法,如少用化肥,使用农业机械化技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用人,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最终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增强了农民用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012年6月3—28日,太和县高温无雨,空气干燥,天气炎热,土壤失墒快,旱情持续发展,据太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6月25日监测,0~5 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24.3%,无墒情可言,达极干旱状况,示范户承包的20 hm2夏甘薯因严重缺墒无法栽插,使用喷灌机洒喷,支架喷雾速度慢,浪费水,浇水不集中,效率低,在最适栽插期前,科技指导员研制无雨牌GJZ-4型高效节水栽插供水器后节水高效,甘薯成活率高,秋后测产对比使用无雨牌GJZ-4型高效节水栽插供水器栽插的夏甘薯比雨后栽插夏甘薯增产8 055 kg/hm2。
2012年小麦收获后,太和县的旱情持续到6月28日才下了一场小雨,旱情仍未解决,该县一科技示范户8.67 hm2的夏玉米仍然未播种,天气预报预测2012年7月1日以后将有降雨过程,经科技指导员督促,该示范户及时播种,避免了连阴雨的影响,秋后产量达11 025 kg/hm2,此对照田块增产1 875 kg/hm2。
太和县传统的玉米腾茬、整地时间为10月8日,2012年秋季一科技示范户经过科技指导员调查研究后建议可以晚收10~15 d,结果晚收的玉米比早收的玉米增产量达1 005 kg/hm2。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使大部分农民提高了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对农业科学技术需求倍增。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人员对“最后一公里对接”的职责不明确
农技(农机)推广工作是公益性的工作,维护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工作质量的好与差,不仅代表着部门形象,同时更代表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程度[3]。
2.2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要指导农民开展或实施某项技术,自身就必须对技术精通,还要学会掌握实施这项技术以外的相关知识。以使农机农艺相互融合,农民应用才能节省种子、化肥、劳动力,机械化效率提高,才能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因此,每个农技推广人员都要重视科技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3 对策
创新农业科技指导员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的有效路径[4]。建立科技指导员机制,关键在于创新,建议今后的科技指导员培训,更加重视贴近现实,贴近某个地区种植、养殖、深加工的特点。讲一些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尽可能地穿插一些现场实地教学,增强科技指导员的实干能力。
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宣传,力争把法律规定的事,办好落实好。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法》,首次把农业技术推广以法律确定为公益性事业。并依法对健全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队伍建设、机构工作运行机制、服务组织发展、推广与应用、保障措施,考核考评,分别做了详细地表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做大量的工作,宣传落实。争取全社会支持,争取地方财政、人事劳动编制、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落实好《农业技术推广法》任务艰巨,这就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人员不懈地努力工作。要把宣传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与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对接”贯穿始终,实施“最后一公里对接”是《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科技兴农、增粮稳农的重大决策,广大的农技科技人员是第一线的实施者,充分稳定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这一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到2020年增产千亿斤粮食计划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袁志勇.破解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另一种探索[N].科技日报,2012-11-08(006).
[2] 吴晓忠.浅谈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J].中国畜禽种业,2012(11):22.
>> 现代农业科技在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科技在金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鹤壁探索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特征及发展建议 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及机制选择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保障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浅谈加强农业设施园艺发展的措施及其发展方向 “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柞蚕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 生态农业科技,现代农业发展的选择 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1] 薇,韩振海,王德槟.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园艺科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51-54.
[12] 胡红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73-75.
关键词:农业;农业科技创业;农业现代化
1 农业科技创业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途径
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通过农业科技创业逐步推进。人多地少、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农业的最大国情,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我国的长期国策,农业现代化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完成转变。点燃人们对农业创业的激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依靠农业科技进行农业创业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不二选择,当代农业的创业活动应当是高科技含量的创业。我国的农业科技创业,必须让民营资本扮演主要角色,政府要为此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基地农业、特色养殖业等形式多样的农业项目大多是民营资本和农业科技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些创业活动,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很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使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我国农业科技创业瞄准的方向就是要不断向“大、高、外、新”方向发展。“大”,就是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种植业方面,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和专业化管理,产生规模效应;“高”,就是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这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外”,就是外向型,将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上去,努力使产品打出县外、市外甚至国外市场;“新”,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
2 我国农业科技创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2.1 农业科技创业主体缺失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才,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具有现代化素养的新型农民来推动。创业主体是农业科技创业的灵魂,各种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创业主体的努力下结合成农业经济体的。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变幻莫测、竞争激烈,对农业科技创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创业者具有扎根农村、专于农业的坚定志向。由于我国农村的条件还很艰苦,农业创业面临诸多风险和障碍,因此创业者必须具备独立性、敢为性和坚韧性,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创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农村状况和市场需求,懂管理、懂政策,具备从事某种农业创业活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三,创业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和关系协调能力。农业科技创业牵涉到资金、土地、科技、劳力等诸多因素,特别是资金问题,有了资金保障,还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将诸多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农业创业对创业者的高要求与我国务农农民的低素质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对农业既不熟悉,也不热情,很难成为科技创业的主体。农业类大学毕业生在观念上不愿回乡“务农”,也难成为农业科技创业的主体。因此,推动农业科技创业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好创业人才缺失的困境。
2.2 农业科技创业面临融资困难
创业资金是创业项目启动的前提条件,农业科技创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农村、农业融资困难由来已久,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问题。目前,我国城市人均贷款是农村的10倍,农村贷款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5.94%;金融机构全国平均每万人网点数,城市是农村的3.7倍。中国农民的主要融资渠道仍是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还不到五分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县范围内平均每年流出资金数额高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每年净流出3亿元左右。[1]现代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农村资金向城市净流出与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惜贷倾向并存,成为农业科技创业的主要瓶颈,当前农民经济很不宽裕,民间借贷数额有限,政府财政能用于扶持农业创业的资金也很有限。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创业贷款难的局面有所缓解,但额度小,限制多,无法满足大项目的需要。
2.3 农业科技创业受到土地流转困难的制约
农业科技创业必然牵涉到土地流转问题。我国农产品生产体系由2.4亿小农户组成,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不足0.6公顷。[2]没有土地的合理流转,就无法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当前土地流转面临着多重困境。第一,土地流转的机制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状态,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第二,相关政策不配套。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农民对土地流转有后顾之忧。第三,部分农民思想保守。一是不愿意转,虽然外出务工,仍不愿意放弃土地,担心生活没保障。二是舍不得转,由于国家不断推出惠农政策,增加了一些农民对农业种植的期待值。三是不容易转,一些农民对租金或承包费期待太高,转入方不能接受。四是不急于转,这个问题集中反映在城郊村和城中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土地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少农户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不急于流转。在土地流转意愿不统一的情况下,能够流转的土地难以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业规模化的步伐。
青海省三江源区农牧业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
传播者水平不够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工作者)在牧区主要是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和草原部门的工作人员。一项政策或技术的传播,由农牧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再由农牧工作人员或草原部门进行传播、宣传、落实,由于语言的障碍,对信息的准确传播程度直接取决于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传播方式还是依旧延续着世代的口耳相传、手把手教的传统传播模式,如没有好的示范,新方法、新技术很难推广下去。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在传播渠道研究方面,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电子媒介、纸质媒介、组织和人际传播4种渠道,将农业科技信息翻译成藏文、蒙文,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形式向农牧民传播的大众媒介形式逐渐成为三江源农技推广的主流模式。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的发展,在三江源牧民生活中得到了普及,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查询、下载和阅读大量农业科技信息。由于受民族语言和文化程度的影响,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都受到了很大制约。语言障碍及文化程度不高限制了传播受众的接受能力对农业科技传播来说,受众是指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江源区的受众就是在这一区域生活的农牧民,是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服务对象。决定传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受传播者,即当地农牧民能够理解和接受信息的多少。草原牧民居住零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是限制农业科技传播的因素,语言问题和文化程度更是农业传播的关键,诸多因素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青海省三江源区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
加快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对农业科技传播研究和学科建设来说,高水平人才队伍是信息传播的关键。三江源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事业和别的地区有很大差异,最主要的就是民族语言的差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青海省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科技工作人员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健康快速的发展亟需一支既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又精通农业科技知识,并且农业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金字塔”型的学科梯队。丰富传播媒介和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农业节目,将优秀的农业节目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使信息传播更直观、更容易接受。另外,开通的“12316青海省农牧服务热线”,多位专家教授在线为农牧民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惑。加强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针对青海省三江源区牧民的特点,为便于信息的传播,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近年来,农牧民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退牧还草和“两基”教育的实施,对信息传播和政策的传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健全、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现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已明显落后。因此,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为当前全省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一) 现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1.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
由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和其他科技推广力量,这些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和人员分属不同的部门指导或管理,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服务功能分散,使得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缺乏一个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技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服务机构设置单一,按专业分设的技术推广机构不具备技术综合功能,不能适应技术应用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本身也存在机构重叠、政事不分,运转成本高昂,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推行的农业科技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基本上将农业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责、权、利明确区分开来,但二者之间仍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行政机构干预事业单位具体工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仍然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去应付各种行政事务,极大地分散了从事科技服务的时间和精力。
2.经费投入力度不足
各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大,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困难重重,很难解决农技服务体系的运转经费问题,不仅影响办公、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束缚了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业科技服务仅仅依靠政府农业、科技部门的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一些企业、组织对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投入不多,政府、企业、专业技术协会、民间组织等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没有形成。
3.服务手段落后
目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公益性人员虽已定岗到位,公益性职能开始履行,但各级农业部门,特别是乡镇农技站(中心)仍以创办技物结合的农资经营型服务实体开展服务。在服务手段上,仍以典型示范为主,辅以培训、咨询、发放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等方式;信息化服务手段落后,农村现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突破。多数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水平不高,有些乡镇根本无法上网,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策略
1.创新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确立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构建县级机构的公益型服务模式。要加强领导,促进部门协调沟通,以利于公共服务机构公益职能的发挥。要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原则,建立和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技结合、上下联动的科技服务机制,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公益性推广和经营分离。由政府主导公益,给予稳定支持,提高公益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创办各类实体从事经营,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对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使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与其履行的依托职能相匹配,通过承担其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促使现代农业发展。
2.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
培育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推进服务队伍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组织,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组织。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组织,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中介服务市场,促进农民与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推动技术转让与合作。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核心科技示范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创新农业科技多样化服务方式
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要针对江苏农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全程多样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其中包括开展信息和农产品交易活动,尤其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等信息化手段,重视产前、产后的信息服务;注重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农民采用适合的技术。注重通过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选择、吸纳技术的能力。开展生产和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服务,尤其是利用物技结合、连锁经营服务等方法,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创新成果;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尤其是依靠科技示范园区(场)的科技孵化器作用,通过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承包,以园区为圆点、服务能力为半径,努力扩大示范效应,增加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1、信息形式问题。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网络用户稀少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
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
5、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信息不对称最经常地表现为“不懂”技术的使用者(包括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商、科技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和“不懂”市场的技术持有者之间的沟通困难。
6、信息的梯度转移问题。由于科技信息是一种知识商品,如果接受的一方没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很难接受、消化它。所以,科技成果是沿着应用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
1、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制定政策,健全民间科技推广体系。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它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第三,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消除噪音,提高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消除噪音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信息源的信息行为。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推广转化组织(包括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户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完善法律、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是消除人为信息噪音的根本。同时,缩短信息传输路径,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直线传递,是减少信息噪音的技术手段。
3、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要结合国情,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采用多种信息手段,尤其是农业生产者喜闻乐见、易于采用的信息手段来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通过政府和民间、国内和国外等多种投资渠道,加大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促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
4、遵循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要求,精心选择技术信息对象,因地制宜地做好科技成果和成果形式的选择工作,以提高产业化效率。同时,根据各地的经济、文化、自然等资源禀赋条件,以提升经济层次为目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适用科技成果,积极进行尝试,努力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5、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由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寻求自我保护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其彼此间互相进行信息的封锁,以确保自己处于信息垄断者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由于彼此间的不合作,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使大家的利益都受到损害,而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者成为这一行为的最大牺牲者。建立完善、开放的科技信息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科技成果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利益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保障。
近日,11家中央媒体奔赴内蒙古进行“走转改,春耕赴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耙栅乡前不塔气村蔬菜基地,《经济》记者不仅看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更看到了应用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成功案例。
永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仝宝生对记者说,“在春耕期间,农民要种植,我们就要把产品的技术、使用方法传播给农民,尤其是教会农民正确地使用喷施技术。根据现在的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的长势,农技人员会给农民讲解技术并推荐适合的农资产品。比如,永业的强根宝,是用来蘸根的,让农作物的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提高;永业的种宝生,是用来浸种拌种的,使种子发芽率齐苗率提高。我们非常重视春耕,因为早春农作物的施肥、植保,包括田间管理,对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来讲至关重要。”
观念转变带来绝对差异
前不塔气村,呼和浩特市第一家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有菜地4000多亩,其中设施农田1460亩,温室大棚900多栋,每年向呼和浩特地区提供商品菜1.3亿公斤。
过去,农资商只是单一推销农资产品,在赚取利润后,并不管农民是否能够增产增收;而很多时候农民在花钱买了产品后,由于不会科学使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而在前不塔气村,这一现象却因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到来而改变。
2007年4月,永业集团在前不塔气村建立了永业科技服务站,进行高科技产品永业生命素的推广,引导农资商帮助农民科学地使用农资产品。
对于这一行为,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告诉记者,这源于他们观念上的改变。农资商会由先前的坐商,转变成现在的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服务商,真正帮助农民科技致富。农民最需要什么呢?农民最需要的就是能赚钱,能致富。而永业集团在前不塔气村蔬菜基地的实验证明,使用永业生命素,农民投一块钱能够赚到十块钱,这是一个财富公式。
永业集团通过对用户、客户跟厂家之间的链条关系进行重新梳理,产生了商业内容交给厂商,科研内容交给科研机构,其他的交给农民。永业集团的商业逻辑是使其产品的整条产业链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或者是命运共同体,永业集团带着大家共同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把帮助农民致富的想法落实到田间地头,同时,尽可能地帮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得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永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技术服务助推知识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其中蕴含着诸多的科学的元素,不仅包含有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还囊括了工程、基因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力量开始在农业发展中掀起更大的浪潮。
为了拥有知识农业的话语权,永业集团成立了永业科学研究院,并在全国建立了三万多家科技服务站。这些永业科技服务站,深入到乡镇村庄,田间地头,不仅为农民提供高科技产品和农业技术指导服务,而且搭建了永业科学院的科技工作者了解基层种植情况、进行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永业科技服务站的站长都是懂农资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些科技服务站还会协助安排配备农业大学生,以及联系当地专家做定期培训。永业的农技人员会不定期在科技服务站巡回检查指导工作,经常会派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农作物的“疑难杂症”。
此外,据吴子申介绍,每年特别是在春耕之前,永业集团都要组织永业科学研究院的农技人员、研发人员以及专家教授对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等重点作物的种植进行气候条件研究、施肥研究、病虫害研究,并且增加技术储备和人力储备,保障春耕期间的农技服务需求。
打造农民综合服务平台
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永业科技服务站在作为农民学习、经验交流、生产经营信息交流等场所的同时,还具有其他的社会功能。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53-02
摘要:
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原则。要重视政府的作用,要遵循转变观念、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加工和节约增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理念。提倡以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在我国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则显得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研究课题。
1创建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1.1当前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通过现代工业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对食品安全性造成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执所必然。
1.2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1.3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平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耗能、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减量化原则,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应包括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等环节。
2.2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副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3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2.4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形成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的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