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建设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XXXX人民政府:
根据《XXXX人民政府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XXXX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相关文件要求,我局对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保障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把法治政府建设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的行政问责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培训,提高效率
一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法制政府建设相关制度精神。
2017年度我局先后组织了两次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集中学习会,3月学习了党风廉洁建设相关文件;6月主题学习了《XXXX法制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0年)》。全局干部还进行了法制政府建设的自学活动,结合本职工作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二是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先后两次组织局全体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各类基本行政法律法规和职位需要的专门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从而使全局干部进一步掌握法制政府的相关内容,牢固树立了为民服务、便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公开政务,接受监督
我局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向社会公布发改局权力清单、行政执法办事指南、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等,印发了便民服务卡在政务服务中心发改行政审批窗口对外发放,让社会各界知晓本机关的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条件、需要提交材料和办理流程。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工作质量提升。
四、提高行政能力,做好档案整理
不断增强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性,提高按法律规定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真正落实到教育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继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和规范事务办理时限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当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优良的作风,上下齐心,团结一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法制政府制度,坚持以实现“优化机关作风、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权利运行、提高服务意识、促进和谐发展”为工作目标,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局以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为目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依法办事意识明显增强,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加强,财政执法水平持续提升,财政权力运行逐步规范,促进了财政职能发挥。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局连续三年获得法治财政标准化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
以“六五”普法为抓手,创新财政普法形式,持续推进财政普法工作。一是深化普法内容。按照规划纲要部署,深入宣传学习《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担保法》等基本法律,深入宣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行政法律制度,深入宣传学习《预算法》、《政府采购法》、《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财经法规,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和营造法治文化。二是突出普法重点。积极向领导干部普法,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培养;积极向财政干部尤其是基层财政干部、执法干部普法,提高财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事务的水平;积极向广大财会人员普法,增强遵守财税法规制度的自觉性。三是扩大普法方式。放大财政局网站宣传功能,全天候向社会公众宣传财政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对财政法规制度和财政政策的了解;继续做优“财政讲坛”,提升财政干部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运用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形式,组织财政执法实务观摩,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进行教育,以案说法,警示违法后果。开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研讨和征文活动,调动执法岗位人员思考进一步做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的积极性,以巩固普法活动成果。四是严格执行普法制度。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党组中心组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学法活动,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并积极参加省、市财政部门和县政府法制办组织的各类法律学习培训;落实好新录用人员岗前法律考试制度、中层干部任职前法律考试制度,对补考仍未过关的,一律不予上岗、任职,促进财政法治建设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五是健全普法架构。理顺普法机制,县财会教育中心负责财政普法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各业务科室负责明确综合培训和业务培训内容,形成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范围清晰的普法培训架构。
近年来省厅对我局考核提出的整改建议,都集中在完善相关制度、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预算执行到位率、开展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加强绩效评价工作等,这些既是法治财政建设的重点,也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薄弱点,这些整改要求固然有我县财力因素等客观原因,也有我们工作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进行超前思考,统筹谋划。
一、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情况
1、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我局根据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权力类别,对现有权力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规范,完成了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形成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8大类93项权力清单;整合全区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人员划转已全部到位,统一了登记窗口、办公场所、档案存放场所。
2、加强国土资源行政审批服务。重新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编印便民服务办事指南,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去除模糊条件和兜底条款,为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提供了保障。
3、强化国土资源保障和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管控作用,重点保障“六大攻坚战”等项目用地需求,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农地整治工作,重点保护基本农田和耕地。一是解决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以及主攻工业重点项目用地938.1465亩,二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确保全县42.583亩耕地保有量和35.493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划定城市周边基本农田1006.92亩。三是按照农地整治接续利用要求,全面推进南塘镇石院村等2个村沙地镇马口村等3个村土地开发项目及五云镇夏潭村等5个村土地整理项目等农地整治项目建设。四是依法依规做好土地供应。全县全年通过公开招拍挂供应土地23宗1076.01亩,实现出让收益16.4165亿元。五是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处置批而未用土地46宗4227.9亩,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获得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六是抓实土地执法监察。重典查处非法占用耕地案件,开展土地执法动态巡查108次,共梳理90条案件线索,立案查处68宗,面积8160平方米。七是全面完成“空心房”整治任务。2017年,全县农村“空心房”整治拆除任务为101885平方米。八是全面实行不动产登记。全县累计受理登记业务12978件,办理办结登记业务11869件,其中抵押登记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明5698份,实现融资抵押59.6亿元;发放不动产权证书6590件。
二、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执法监管
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理顺了公开流程,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行政执法透明度。全年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局门户网站公开各类信息余280条。同时,加强督查督办,严格按照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及时答复群众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2、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为了切实履行行政部门法定监管职责,促进我县国土资源领域执法检查和监管的公平、公正、有效、透明,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规范管理,制定并印发了《国土资源局行政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国土资字〔2017〕207号)。建立了
“一单两库”,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监管对象名录库,行政抽查人员名录库。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情况
1、强化了规范性文件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做到了先审查后经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重大事项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均能够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规范性文件规定的事项符合我局职权范围,没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没有发现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没有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
2、落实了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局重大行政决策行为,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凡是我局重大开支、重大项目等重大决策事项均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增加了重大决策透明度。
2、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分别聘请了张兆明、钟晓峰律师为县国土局和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法律顾问。充分发挥了法律顾问职能,促进了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诉讼、处理疑难行政案件、提供法律咨询认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推进了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开展国土资源普法宣传。充分利用3月份的综治宣传月、“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及“12·4”法制宣传日的有利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街头宣传、进村入户、悬挂横幅等形式大力宣传专业法律法规。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张贴或县挂横幅标语180多条、接受群众现场咨询500多人次。
2、落实了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推进了文明执法。全区国土系统执法人员通过考试办理了执法证,实行了持证执法。
3、健立了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充分认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开展了“两法衔接”平台建设,梳理了行政处罚职权、法律法规依据、办理流程等,并在省两法衔接网络平台进行了公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县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相关要求,建立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制度,从土地执法涉刑事司法移送的情形、移送程序、移送资料、移送交接、时间要求、工作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据可依,从而规范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有效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情况
1、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国土资源工作。严格执行接访制度,耐心理顺群众情绪,满足群众合理诉求,保障群众权益。积极开展积案化解活动,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的疑难复杂问题和重信重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确保问题得到化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县国土局还注重从源头上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达到标本兼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控制越级上访,积极化解集体上访,有效减少重复上访。一年来调处案件37件,其中办结37件,接受政策性咨询、解答200多人(次)。
2、深化工作制度改革,推动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的部署要求,全面开展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投诉请求工作,制定印发了《国土资源局工作制度》、《国土资源局维稳突发性群体性快速处置预案》、《国土资源领域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投诉请求清单及主要依据》等规范性文件。
社区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工作报告
沙头街道翠湾社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面,东起新洲路,西至金地七路,南起福荣路,北至福强路。辖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全海花园、金地海景花园、翠堤湾花园、金海丽名居花园等4个花园小区,4个花园小区先后荣获安全文明小区称号,其中全海花园、金地海景花园荣获了安全文明小区标兵称号。辖区内有福田区人力资源中心,此外还有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深圳市文化创意园。目前辖区常住居民为1.2万人。
开展情况:社区自2003年组建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创建无示范社区、市级平安和谐社区、区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区级人口计生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为适应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维护社区的社会政治稳定,近年来,我们根据上级部门指示要求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及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创建标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前期的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管理更民主、干群关系更融洽、辖区社会更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药监系统执法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药监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药监执法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树立药监执法的良好形象,意义重大。
1、加强药监执法形象建设,是新时期药监执法工作的现实需要。郑晓萸、曹文庄之流腐败案对药监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当前重塑药监系统执法形象建设更具重大意义。没有良好的药监执法形象,药监执法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可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只有加强药监执法形象建设,才能造就出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合格的药监执法人员,才能从容应对并正确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药监执法部门应有的贡献。
2、加强药监执法形象建设,是“*”重要思想的体现。药监执法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要思想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形象建设,药监执法部门可以更好地为民、爱民,让人民满意。
3、加强药监执法形象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药监执法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执法人员的言行不当也越来越容易引起广大群众的误解或纠纷。因此,只有良好的药监执法形象,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二、药监执法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内强素质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一个部门的形象是自己树立的,因此,要塑造良好的药监执法形象最重要的是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
1、树立五个意识。服务意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群众利益为衡量标准;程序意识。药监执法工作,不仅要严格遵守执法纪律,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规定,追求程序规范;效率意识。药监执法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也是政府为社会服务的载体,强调效率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作为一名药监执法人员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形象意识。人民群众对药监执法人员的信任是从外表开始的,如果执法人员衣着不整,满嘴脏话、粗话,举止轻浮,蛮横无理,人民群众就会失去对药监执法的信任,药监执法形象建设就无从谈起。实施“形象工程”,给人民群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我们药监执法形象建设的良好开端。
2、增强四个能力。办案能力。一个职业能力强的执法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执行技巧,既要能够快办案,又要能够办好案,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执法效果;协调能力。药监执法工作对抗性较强,如简单地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引发矛盾,因此,执行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协调能力,通过多协商、多沟通来解决问题;写作能力。执法人员不光要善“动手”,还要会动笔,要具备必要的写作水平。既要写好法律文书,做到文字顺畅、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又要多写执法理论文章,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好的工作方法会起事半功倍的功效。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
3、加强机制建设。药监执法形象建设,必须从药监执法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抓起,在推行以执法为重点的业务规范化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准,以执法为重点的业务规范化建设核心就是药监职责规范化;二是明,规范药监职责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规范药监职责的根本目的在于便民、利民、为民;三是清,要明确责任主体,规范责任内容,强化责任监督,过错追究;四是新,从执法、执纪和内务管理等方面入手,确定符合药监执法机关实际的工作规范、内务规范、监督规范和考评规范,体现科学、规范、高效、廉洁、便民的药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运行的新机制。
(二)外树形象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要树立起良好的药监执法形象,除了执法人员自身表现要好外,更要借助外力,提高药监执法的影响力。外树形象,就是展示现代药监执法新形象,争取更多的公众支持,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1、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做好自身宣传。药监系统相对其他部门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尤其是食品综合监管职能的划入还是近几年的事,正是如此,很多老百姓对药监系统不太熟悉。因此,药监系统执法机关要把食品综合监管、药品、医疗机械主管的职能;要把执法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向社会传播,以获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药监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提高药监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药监执法人员的亲和力。其次是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各级药监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食品、药品、医疗机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张贴标语、设立网站、专家讲座、电视讲话、知识竞赛、法规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药品、医疗机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药监执法氛围,从而使广大群众能够自觉地理解、支持、接受、配合药监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侯。”法官队伍建设好坏是司法权力能否公正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而法院执行队伍建设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法院事业兴衰成败。如何抓好新时期法院执行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当前必须重视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法院的执行工作遇到了许多靠以往经验难以应对的新措施、新问题,特别是新实施的民事诉讼法赋予了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执行行为、执行措施监督的权利,为法院执行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面对新挑战,打造一支经得起监督考验的执行队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深化执行体制改革 优化执行管理体系
法院执行工作机动性、及时性、准确性、分散性、社会协等特点,决定着执行干警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而且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 执行队伍存在的问题。
人民法院执行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公认的事实,这与执行队伍的管理有一定的关系。随意伸长执行期限,几乎存在每个法院、每位执行人员。法律规定了审判案件的审结期限,如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了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而执行案件的结案期限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执行若干规定第107条虽然规定了一般民事执行案件应在6个月内执结。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执行工作不规范,仍然存在对申请执行人缺乏有效的调查财产的手段和途径,对法院调查当事人财产状况的权力不够明确;对被执行人利用法人资格或其他合法形式主义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缺乏相应的对策;对免除执行的财产范围缺乏明确的规定;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协助执行义务缺乏统一的规定;对中止、终结的法定情形界定不清等。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恰恰为执行人员消极执行或乱执行提供了理由,用一些执行人员的话说,这个案件我说执行不了,找谁也没有用。我要想执结,很快就会想办法执结的。目前,执行机构中执行人员之间仍然吃着“大锅饭”,干与不干都一样,执结多少都一样,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竞争,每个人都拿地方财政部门给开的那点工资,至于实行什么执行制度、执行方法、方式改革似乎同执行员没有关系,过分强调程序主义,只要按法定的程序走完每一步,即使一分钱没有执行到位,我的工作也干了,别人谁也没有办法。这种旧的管理模式如果不改,就不能充分发挥执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外部制度再健全也没有用,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只有设法充分调动执行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案件的执结率,才能使执行人员不断设法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二)执行队伍应实行垂直管理
中央(99)1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高级人民法院对本辖区的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党的十三中全会也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这也是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主要是为了遏制和克服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现在感觉效果不明显,尽管通过采取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等方式执结一批积案,但是由地方法院执行机构的人、权、物归地方管理,因此没有从根本铲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思想的根源。高级法院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协调,实质就是统一领导,对执行人员业务的统一管理,对案件统计的统一管理。没有对执行机构、执行设备统一管理。笔者认为,要想实现高级法院对执行工作真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必须将中院、基层院两级法院人、权、物统一到省高院,执行员的工资由省财政支付,执行人员的任命、调动,由省高院从执行机构所在的法院审判人员中择优选择,地方人大可以任命审判员,但执行人员不需地方人大的任命。地方人大若免去执行人员的审判员资格,可以先由高级法院免去执行人员资格。执行机构的执行装备由省高级法院统一调配,统一管理。
高级法院对下两级法院执行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统一领导,并不意味执行机构脱离当地法院而独立。有人提出将执行机构从法院脱离出来交地方行政机关,独立于政府,这样对抗衡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执行的能力会大大降低,更不利解决执行难,也不利于执行机构内部执行权的行使。
高级法院对下两级法院执行机构统一领导,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执行机构内部应实行三权分离,即执行实施权、执行裁判权和执行监督权分离。建立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和互相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笔者建议,随着基层法院受案标的额的增加,中院执行一审案件的数量将逐渐减少。中院执行机构可不设实施庭,对受理执行案件可以将案件委托辖区内的任何一个基层院执行。中院执行机构可设裁判庭和监督庭,裁判庭主要对基层院裁判不服的裁决案件进行复议裁判。监督庭一是对基层院执行案件监督,执行人员监督,同时负责辖区内法院执行机构案件的协调、管理,如对于一些有重大影响执行案件统一调配辖区内的执行警力集中执行,以扩大影响。监督庭人员每年拿出大量时间制定对执行机构、执行人员、执行案件的考评细则,监督考评经过。为了体现考评公正、公开,监督庭在考评过程中可以邀请社会其他人员包括当事人在内,对执行机构、执行人员进行考评。
基层法院执行机构执行权分权,可以根据执行机构人员多少来灵活确定,执行人员少的执行局,可只设实施庭。裁决庭可以临时组成,也可以将裁决庭纳入院内审判庭,由其他庭审判人员进行听证裁决。中院可以对基层院执行案件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确定执行方法。基层法院执行人员的监督可由中院监督庭、本院审理委会、院党组和执行局长共同监督。
(三)、执行队伍要引入竞争机制
水无势差不会流动,社会 无竞争、无失业就不会前进。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执行队伍,开展好执行工作,更好地实现公正与效率,就必须打破现在大锅饭的现象,必须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将企业管理理念的项目管理机制引入执行队伍的管理。执行法官可以“承包”案件,包数量,包质量,包效率。以执行人员办案的公正、高效、快捷等标准来衡量办案能力的标尺。执行机构每年应留有待岗或下岗的名额,对于年终综合考评不合格的人员,高院要坚决实行末位淘汰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执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执行人员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有一种竞争感、责任感。那时执行工作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更好对面对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
规范执行行为 提高案件质量与效率
规范的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廉洁高效的生命线。人民法院管理执行队伍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确立规范执行,促进执法公正与效率的思想理
首先规范执行指导思想。司法权是至关重要的执政权,必须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手中。强化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要从理想信念入手。因此,执行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方向,正确处理好依法独立审判与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牢公正司法的政治思想基础。在践行依法治国理念上,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上,把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作为执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在践行公平正义理念上,坚持秉公执法,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以公开促公正;在践行服务大局理念上,正确处理好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关系。真正做到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动摇,始终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不动摇。
其次规范执行用语、执行行为。良言一句暖三冬,语言是开心的钥匙。现在一些执行案件当事人缠诉、闹事、上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部分也是由于我们执行人员的执行用语不文明,人文素养不高所造成的。工作中经常把自己的私愤发泄在当事人身上,冷言冷语刺痛他们,有的甚至恶语中伤,使本来是一件小事愈演愈烈。因此,执行人员不仅应当做到熟知法律业务知识、办案程序娴熟,而且还应当学习哲学、心理学,了解中国传统道德和法律文化的关系,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百姓疾苦,公序良俗,人情事理等。执行人员具备了充实的法律知识,同时具备以上丰富的人文知识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就会使司法工作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执行工作中就能有效克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等不良倾向,真正做到严格依法办案、以情办案。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规范执行行为的基础。
建立健全与执行工作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执行行为,加强对执行案件从立案、发执行通知书、查封、扣押、评估、拍卖等一直到结案审批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力求用规范的制度来规范各项执行工作,是开展好执行工作的重要前提。根据执行规律和相关程序可以将执行案件的整个流程,分为4个阶段,即执行案件受理审查阶段,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阶段,强制执行阶段和结案报批阶段。每一个阶段从工作流程、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和监督检查等再制定更具体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制定出来的各项制度的学习掌握,是每个执行干警业务整训的重点。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所有的管理措施都以被人接受为前提,因为在制定时已经让大家共同参与,允许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大家理解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人不理解,对一些规章制度的遵守不重视。这就要向大家讲明道理,增强监督与被监督的自觉性,强化监督本身是对大家的一种爱护,同时也是一项制度,所有的人都没有例外,它与对人的信任与否没有关系。规范执行行为不限于8小时之内,由于执行工作的特点,决定执行人员不能整日不离法院。这就要求落实制度可以变换形式,如通过交谈了解执行人员的思想;以家访或电话访问了解干警8小时以外活动,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同样可以起到监督制度的实施。
(三)以执行期限为主线,严格执限管理促进执行效率。
由于执行工作需要社会参与,有关部门协助,外加上我国公民财产不透明等因素,造成一些案件受人为因素影响久拖不结。因此,>:请记住我站域名/报告案件执行的流程情况并提出执结案件措施和方案;第二,当执行期限达6个月时须由承办人提前10天向局长提出书面报告,经局长审核同意后再由院长报批延长3个月执限。其次,为预防超执限发生,执行法院应设置案件执限预警制度,审判管理办公室在每月低前以书面形式对将近6个月的案件亮出黄牌警示。承办人无故超执行期限的,案件管理办公室在季度考核中对执行局予以扣分,执行局将扣分分解责任到人。执行法院可以将执行人员的联系方式及所承办的案件《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及执行人员违法处分办法和纪检监督部门监督电话张贴墙上,便于当事人对执行期限的监督。除此以外,应注重对工作中容易发生的一些环节,重申办 案过程应严格按照民诉法、最高院及高院关于执行程序方面的操作规定。例如,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强调承办人应在收案后3日内发出;对委托人权限事项要仔细查看委托权限,防止权限不清;送达回证上非当事人本人签收的,应在备注栏内写清代收人身份与当事人关系;在案件裁定中止前,承办人应将所有的证据材料向相关当事人公开,克服对案件中止的随意性。
(四) 抓住典型事例,开展执行法官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对执行队伍的管理一方面要通过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严格各项制度规范的执行和监督,做到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常查不怠,从而使全体执行干警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积极地工作。另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按照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针对少数执行人员作风粗糙拖拉、态度生硬粗暴、采取执行措施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等问题,要人人查摆问题,抓落实整改措施,抓制度规范建设,督促整改。要严格遵照“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官行为规范”的要求,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加强对重点案件、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督,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堵塞漏洞,防患未然。切实解决“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对查出问题的干警要公开处理,以警示他人,努力实现执行队伍不出事,案件不出错。
形象,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与之配套的法规相继出台后,如何使民警在日常交通管理中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并运用到执法当
中,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所以,加强交警队伍的法制化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是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的
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基层交警大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执法质量,促进基层法制化进程。
一、抓教育,增强执法意识
民警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其执法水平的高低,影响到是否能够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所以,加强民警的法制教育提高
执法水平,加强交管工作的关键。对民警法制教育要突出以下四个特点:
1、长期性。法制教育的长期性就是要求对民警的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形成较场的教育周期,同时要求对教育的内容处于不断变化
当中,决不能作表面文章或走过场、形式。
2、针对性。因多年来民警的录用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民警的文化知识、业务知识的参差不齐,就要求对民警的不同情况,采取不
同的手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3、反复性。法制教育的反复性就是要求把某些教育内容多次灌输给民警,使他们逐渐理解并接受所教育的内容。
4、灵活性。法制教育的内容一般都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对民警的教育就不能停留在课教式的学习,而要采取以老带新、以案
说法、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增强民警学习的趣味性。
二、抓培训,提高执法效率。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具全。同样,基层交警大队的工作也是如此,它囊括了交通管理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车管、事故、秩序
、宣传等多个科室、中队,这些科室中队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加强交警队伍的业务培训,是提高执法水平、
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交警队伍的业务培训方面,要抓好以下三个结合。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可以充分利用大队办公会、每周工作例会、党员集中学习日、民警集中学习日等,组织民警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等内容的学习
。同时,可以根据队伍中各科室、中队的分工不同、驻地分散等情况,采取以中队为单位的方式,组织民警进行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
。
2、定期与日常相结合。
交警系统每年都会组织几次专业知识培训班或先进经验交流会,想借此形式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执纪水平,所以,受训民警一定
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学、多看、多问,努力提高自己,同时也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民警的业务培训要适应素质教育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紧密结合*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来制定培训内容,加大实践性
教学,突出培训的实战性和实用性,并且内容要分层次,突出重点。
三、抓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一方面要坚持执法公开,强化外部监督。1、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积极与代表、委员沟通,主动听取他们对队伍
正规化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大队视察工作,针对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认真调查处理,并及时的反馈
处理结果。2、建立健全警风警纪监督员制度。从人大、政协、党政机关、新闻单位和广大群众中聘请监督员,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
,并不定期组织监督员深入各中队暗访,根据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3、建立队长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一为大队长
接待日,在办公场所接待来访群众,在解答业务咨询的同时,接受群众举报、投诉。4、建立走访群众制度,每月组织民警深入到辖区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中调查专访,通报大队的队伍建设情况,并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要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内部监督。1、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进一步建立政治学习、交通管理、业务培训等规章制度
,本着从严管理的要求,有计划地对民警进行法制和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培训,提高其依法办案的能力。2、建立内部监督小组。监督小
*运河管理局水利执法工作开始于*年,*年12月14日*运河管理局水政监察总队成立,是海河水利委员会直属的第一支水政监察总队。
目前,我局水政监察总队下设9个水政监察支队,1个采砂管理支队,35个水政监察大队,2个采砂管理大队,现有水政监察人员218人(含采砂管理执法人员)。
自从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以来。我局按照水利部、海委统一部署和要求,本着“边建设,边执法”的原则,狠抓了队伍建设。
我局各级水政机构通过加强水政监察队伍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水政监察人员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级水政监察队伍在法律、法规、水利政策的宣传,水事案件的查处,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水资源调查评价水量调度、取水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基本举措
近年来,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水利部的规章,按照建管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有效地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强了水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建设
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必须造就一支与之相适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提高一线执法骨干在执法办案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局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是组织水政监察人员参加水利部、海委组织的培训班;二是规定各级水政队伍每周抽出一定时间组织执法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三是支持和鼓励执法人员参加法律、水政水资源等专业大专函授学习。平时还注重水政监察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整个水政监察队伍中开展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目前,我局大部分专(兼职)职人员,持有所在地方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同时持有水利部的水政监察证。全部水政监察员达到中专(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加大水行政执法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强化水政执法人员的责任,我局制定了《水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水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水行政执法行政巡查制度》等一系列办法和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调动了水政监察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我局水行政执法工作迈进文明、规范、高效的新阶段。同时执法工作也得到广大群众、地方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3、执法装备逐步改善
配备执法必要的交通、通讯、勘查等工具对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执法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在水利部、海委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专项资金900多万元为基层执法单位配备了部分水政执法专用车,电脑、数码照相机、录像机、望远镜等一大批执法、听证工具和设备,使我局基层各级水政监察队伍日常巡查和执法交通装备不足的问题得到改善,水政执法反应能力得到提高。
4、水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得到加强
近几年,我局基层水政监察队伍坚持集中性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思路,通过周密的部署,在管辖范围内开展了水行政执法大联动活动,具体是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采取各单位上下、左右,以及与其他部门内外联合的形式,利用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查处破坏河道、堤防违章建筑案件,拆除了大量的涉河违章建筑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我局各级水行政执法单位充分发挥《防洪法》赋予职权,查处了一大批水事违法案件,据统计,20*-20*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952起,有效地维护了河道的正常管理秩序。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水行政执法依据欠缺,影响执法力
在现行的水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中,存在着缺陷,给执法工作带来严重阻碍,降低了水行政执法的威慑力。以漳河采砂为例,新《水法》对河道采砂的许可制度、禁采区和禁采区均作了明确规定,但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仅提出“由国务院规定”,至今国务院没有出相应配套的规定,可谓一片空白;《河道管理条例》由于出台较早,处罚规定相对较弱,主要是“警告”、“责令停止”、“责令改正”、“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没收不当收入”等,可操作性较差。比较管用的“罚款”,对有的违章采砂户来说也只是“罚我一千,我一天能赚回来,罚我一万,我一星期也能赚回来”。过小的罚款额度对暴利的采砂行业已威慑不大。导致不少业主宁可受罚,不惜铤而走险。因此,对于一些违法采砂,更是难以采取强硬措施。在实际执法管理过程中,只好打“球”,应用《防洪法》去“清障”,一旦提讼,没有胜算的把握。
2、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局各级水政队伍通过素质教育,执法水平虽然有了大幅提高,但离水政监察队伍规范化要求还有差距。目前队伍结构中,大专生、本科153人,占我局全体水政监察人员的70%,这些人员大部分工作在总队、支队,基层大队占的比例相对较少;队伍中懂业务的少,半路出家的多;执法水平总体不高,各单位之间存在差距;一部分水政监察员既无法律知识,也无水利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存在,即便有专业知识的水政人员有的也不具有独立办案能力、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导致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一些案件不能彻底查处。
3、水行政执法的外部环境还不尽人意
(1)我局基层执法工作存在执法战线长,执法环境差,暴力抗法时有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在去年邯郸河务局执法人员就曾经多次遭到暴力抗法,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被打断一根肋骨。
(2)地方政府干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3)违法案件执行困难。目前基层单位有一部分案件在调查处理终结移送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法院或者拒绝受理或者久拖不办,使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如我局的卫河河务局查处的案件中就有3起案件因为上述原因未能及时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是执行难度大,执行成本高。
4、执法主体地位残缺执法费用不足
我局各级水行政执法机构只能依据《防洪法》进行处罚,严重影响了水行政执法的权威和力度;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交叉等影响了水行政执法的正常进行和执法的严肃性;执法经费不足,多年来每年只有30万元的执法经费,对于全局45个执法单位来说是杯水车薪,使更多的水事案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水政监察人员便装执法,严重影响到执法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执法装备同一标准配置,没有考虑执法任务的区别,执法难度大、案件多的单位应适当增加装备。
四、加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对水政监察工作的领导
随着水利建设和水利改革的深入,水事活动中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面对水事活动中复杂的社会问题,必须加强对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配备到水政监察队伍中来。要根据国家对行政执法工作的要求和水利执法工作的特点,切实解决好队伍的编制和经费等突出问题。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法,把水政监察机构作为各级水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办公设备落实和执法装备落实,强化队伍建设。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水政监察肩负着水行政主管部门贯彻依法治水,维护正常水事秩序,建设现代化水利,营造良好水环境的重担。水政监察队伍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当前主要抓好水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执法巡查制度、执法办案制度、培训与考核制度以及水政监察员行为规范等制度的规范与落实,做到管理有序,执法有章可循。
3、敢于执法,勇于办案
近几年来,我局水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水事违法活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人口、资源、环境因素影响,非法占用河道现象依然比较严重,违法势头依然比较凶猛,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而我们的一些执法队伍却执法不到位,遇到困难不敢碰硬。因此,必须强调要大胆执法、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坚持运动性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思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积聚执法力量,在水利部门之间、水利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开展水行政执法大联动,增强执法力度,扩大执法影响,提高执法效果。强化执法同时要积极争取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要主动与法制、公安、法院等部门加强沟通。通过沟通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政执法在复议、诉讼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中的被动,另一方面也使各相关部门对水政执法案件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和执行。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按照水利部水政监察工作章程水政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八化”的要求,各级水政队伍一定要有专职的队伍、专职的人员、专用的装备,否则办案规范化、执法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要积极开展水政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一支执法队伍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接受再教育和培训情况。对水政监察员要开展经常性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充实相关理论知识,并督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建立起系统的业务培训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培训要从实际工作出发,从水政监察员的实际需要去组织,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打牢执法能力培养的基石。在加强培训工作的同时,也要严把队伍进人关,吸纳高素质人才进入执法队伍;对不适合在执法岗位工作的人员要调离执法岗位,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战斗力和执法水平。
加强基层水政队伍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基层河务局水政监察人员不足,有的只有2名或3名执法人员情况,加上执法战线点多面广,所以监督的效率较差、漏洞较多,往往出现水事违法行为已发生多时,而水政执法单位却迟迟未发现的现象。正是因为对违法发现较迟,不能及时予以制止及查处,也从一定程度造成了执法成本的增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基层水政队伍的建设,在水事违法行为多发、易发河段,逐步形成完善的水政执法网络体系、增加信息量,从而达到管理方式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的转变。
5、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
执法中,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执法的无效。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在执法中严格程序,公正处理每一起案件之外,还要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制度,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能促进水政执法工作和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防止执法过错,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执法人员的必要措施。今后,上级水政机构应加强对下级水政机构的监督和指导,建立起必要的备案审查制度,对下级执法单位的重大处罚案件和重大的水事活动,要及时报告、备案、审查。在年度考核中,有关的责任目标要进一步细化,切合工作实际,不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6、强化水法宣传力度,改善执法软环境
关键词:队伍建设 科学管理 报纸发行 整体效益
一、前言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报纸、电子杂志、数字报纸等大量涌现,报纸发行及其整体效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优化经营结构,加快产业拓展,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必须首先紧紧抓住人这个最根本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以建设懂管理善经营会沟通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以建设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提升发行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为目标,切实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使报纸发行队伍更好地适应加快发展、拓展产业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抵御市场风险、促进和谐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打造品牌、服务媒体的需要,不断提高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力。
二、转变观念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前提
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和报纸信息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只有思维和理念超前,只有方法和行动超前,才能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才能成为报纸发行的赢家。因此,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首先必须转变理念,不断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一是强化市场意识。面对报纸发行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格局,要把市场营销观念引入报纸业,引导发行工作者牢固树立市场第一、客户第一、绩效第一的观念,紧跟市场动态变化,明确市场定位,并结合自制实际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不断创新发行思维、创新发行手段,促进报纸发行由单纯追求报纸发行量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追求报纸的有效发行,不断开拓新市场,提高报纸发行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是立身之本。报纸发行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在思想上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主动策划、主动出击;在行为上主动发现读者需求、主动创造读者需求、主动发展读者需求。要注重改善发行本身的服务,提高投递时效和准确率;为读者提供便民服务及各种增值服务,使读者形成服务依赖,进而固化成忠诚读者;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对读者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增强发行产业链的张力,提高发行竞争力。要注重征求和吸纳社会意见,通过发放读者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办报、发行等意见,以真诚服务创造价值、拥有读者,以优质服务占有市场、促进营销,以高效服务升华发行、提升效益。三是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是报纸发行的必由之路。当代报纸发行正在进入品牌发行时代,打造服务品牌已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为此,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根据订阅数量多少等对不同读者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不断寻找新的增量空间,实现无缝隙覆盖,扩大发行份额;积极开展读者联谊会等活动,加强发行队伍与读者互动,增强读者对报纸的凝聚力、依赖感,塑造媒体与发行队伍的双品牌、双形象。
三、注重创新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提高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动力源泉,也是增强报纸发行市场竞争力、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的第一构成要素。面对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唯有强化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才能破解影响和制约报纸发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报纸发行部门要创新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发行策略,为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提供载体,为促进报纸发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创新多元经营模式。当代报纸发行是“大市场、大投入、大回报”的时代,单一的报纸发行业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不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延伸发行产业链,变单一的报纸发行为多元化的物流配送,实现由“发行经营”到“经营发行”的转型。报纸发行部门要在不影响发行主业的同时,合理利用发行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如将旧报回收业务、夹递广告业务、代销大桶水业务纳入发行产业链条,形成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深度挖掘和整合报纸发行网络资源,开展代送酒水、饮料、牛奶、代销票卡等相关增值业务,实现多渠道增产创收,增加发行员的收入,稳定发行员队伍,防止人员流失。二是创新高效业务流程。报纸发行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从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内部培训宣传推广、内部控制人员激励到营销效果评估、成本核算等,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专门研究的课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控制的流程结点。因此,要把报纸发行业置于“大营销”的环境中,积极创新高效的业务流程,使之互相衔接、高效运转。单就发行来说,要从制度上规范报纸分发、运输、套报、投递、征订等工作,形成制度化操作和监督保障体系,并引导和鼓励发行队伍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从而促进业务流程高效运转,降低报纸发行成本,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三是创新发行营销策略。营销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对报业发行而言,它意味着更加受订户导向和市场驱使。目前,报纸发行业已进入了以订户为中心、以满足订户的需要为前提的发行营销时代。报纸发行业要准确把握市场变化的脉搏,改变传统的手工模式以及业务流程,适时制定合理的发行营销组合策略,从“泛众营销”转为“特殊群体营销”,从“初级营销”转向“品牌营销”,实现客户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采编、广告和发行的良性互动,努力为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完善制度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离不开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报纸发行部门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推动报纸发行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完善培训机制是报纸发行业面向未来开展竞争、培植创新力的孵化器。要坚持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按照不同的岗位要求、岗位目标等,通过组织发行业务研讨会、发行业务案例研究、业务拓展等方式,对报纸发行队伍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发行队伍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观念,提高报纸发行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推动发行工作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二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是提高发行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要科学制定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择与任用机制,积极为优秀人才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舞台;科学制定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报纸发行队伍的创造潜能;科学制定奖惩机制,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环境,促进各类人才竞相成长和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报纸发行工作具有站点分布广、员工数量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对此,发行部门要注重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投递质量管理、发行统计和财务管理、分片承包管理、巡回检查、报告分析等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责任制管理,从部门领导、科室负责人到员工,层层制定责任制,有机统一责、权、利,既明确共同责任又明确具体职责,增强发行工作人员的自觉性,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五、强化服务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涵
竭诚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报纸发行业的宗旨,也是加强报纸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目标和重要内容。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报纸发行部门要注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注重打造和谐环境,注重实施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挖掘发行队伍的创造潜力,为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促进报纸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注重建设组织文化。良好的组织文化不仅对发行组织的运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剂,而且也是发行组织发行队伍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报纸发行部门要应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注重总结、提炼和培育发行工作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发行工作者把超越自我、创造价值作为人生追求,把天天送报、天天服务作为行为规范,把让订户满意、让读者欢迎作为工作目标,切实把发行组织文化转化为发行工作者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二是注重打造和谐环境。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需要打造和谐的环境。如果组织文化是报纸发行业的软件环境,那么报纸发行业的基础设施和外在形象则是硬件环境。发行部门要立足于长远,科学规划和建设硬件环境建设,如净化美化亮化发行部门内外环境,优化和改善办公条件,统一发行组织标志、统一发行人员服装、统一发行站站容站貌等,把发行组织文化有机融合其中,使发行工作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励和升华。三是注重实施人文关怀。关心爱护员工的企业才能获得员工的忠诚与拥戴。报纸发行部门要深入了解发行工作者的心理需求,千方百计解决好、实现好、发展好发行工作者的各种权益。如通过采取待遇奖金、薪酬激励、适时合理地调整工作时间等方式满足发行工作者的心理需要,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交纳养老保险金、建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措施解决发行工作者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定落实激励奖金制度、表彰制度、晋升制度等帮助发行工作者实现自我价值等,这些都能够很好地增强发行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激励发行工作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报纸发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六、结语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发行工作队伍,提高发行工作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发行队伍的创造潜力,是提高报纸整体发行效益、促进报纸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最有力的支撑。报纸发行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发行队伍建设和管理,使之转化为报纸整体发行效益,转化为报纸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胡雪.报纸发行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报业,2004.7
[2]吴峰,陈伟.报纸发行营销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君聪.建立效益型报纸发行模式[J].新闻战线,2002.5
[4] [美]D.E.舒尔兹.吴怡国译.整合营销传播:谋霸21世纪市场竞争优势[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