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协调发展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协调发展理念

第1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矿产勘查;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并且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尤其是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有效融入生态环保工作理念,不仅可极大地提升当前矿物质开采行业的生态环保性,还可最大限度地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保护工作协调发展[1]。要想确保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要明确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针对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改进策略。

1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质矿产勘查管理人员已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保理念在各项工作的融入,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经过众多管理人员长时间不懈努力地研究发现,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较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周边地区的地表地貌会产生较严重的损害,诸多勘查方法都会对地表造成损伤,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槽探勘查方式,该种勘查方法应用所造成的破坏具有不可修复性[2]。其二,会破坏地质结构,钻探勘查方法的应用需要对地质的结构进行改变,并且还需铺路以及土石开挖等工序,在这种情况地质结构必然会遭受不良影响。

2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技术分析

2.1地质矿产勘查技术

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期间,必然离不开矿产勘查技术的支撑,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既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能改善矿山采掘的质量。由于先进的勘查技术可发掘更多矿山有用的东西,还能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利用地质勘查填图技术来开展工作,就算是偏远山区依旧可对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3]。当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如CIS、GPS、RS等技术,既有利于获取资源、环境、地质等信息,还能够对矿山采掘进行科学规划。

2.2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技术

近些年,矿山采掘工作的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性,所以在闭矿工作开展期间,需要严格按照我国有关闭坑及关闭矿山治理的具体报告来开展,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并在验收合格之后,方可结束[4]。

2.3废气处理技术

从矿山废气处理情况来看,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开展及矿山采掘期间都会产生一定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大治理难度,这就需在开采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端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的产生,以此对环境起到治理、保护作用.

3生态环保视域下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改进策略分析

3.1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矿产勘查人员是从事矿产勘查绿色环保改革工作的第一执行者,同时也是检验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否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一线勘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培训[5]。具体而言,首先勘查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自身环保工作能力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环保经验,积极努力地探寻一些优质且实用的环保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技巧,同时自身也必须树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其次,企业方面需加强对相关勘查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有效性,具体而言,需从培训内容及培训形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在培训内容方面添加一些关于环保化工作及环境保护技巧类的内容,在培训模式上需明确具体的培训周期以及培训人数,确保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接受培训,以此来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接收到系统地培训,并提升环保化工作能力,满足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需求[6]。

3.2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计划实施的关键保障性要素,同时也是影响该项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保障。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期间必须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制度的健全,添加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具体而言,首先需设置关于环保的责任制度,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行模块化划分,明确各个环节所对应的负责人,而负责人负责全权统领下层工作人员在完成既定工作目标,设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确定当前的环境标准,确保在完成任务后对环境不会造成较大影响[7]。其次,需有效制定出奖惩制度,在确定完工作保准以及环境保准后,相关的负责人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在阶段性工作完成之后,评选出优秀工作小组以及落后工作小组,评选标准要依照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环境保护程度等来进行评选,以此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高度重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计划的实施,进而有效提升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实现既定的环保工作目标。

3.3强化相关信息宣传力度

从现实角度分析,现阶段,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各行各业都逐渐与环保部门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尤其是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已逐渐开始朝着绿色环保化改革方向发展,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地质矿产勘查行业也必须进行绿色化改革,并且重视该项工作,从而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8]。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信息的宣传力度,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从内部进行有效宣传,地质矿产勘查企业自身需要成立专项信息宣传管理部门,对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进行全面的宣传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工作研讨会议,在会议中强调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环保化改革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关改革计划,这样既可提升相关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同时还可有效地提升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系统性。其次,需要与社会媒体部门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该项工作计划的实施是为更广的宣传相关信息,提升环保化工作信息的宣传范围及宣传深度,借助媒体部门的宣传优势,提升地质矿产勘查绿色化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率,最终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质量以及环保性能得到同时提升,实现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发展的目标,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地质矿产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要求严格也在不断地提升,不仅要求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要注重工作安全性,同时还要注重工作的环保性,确保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与生态环保工作协调发展。为有效实现这一工作目标,不仅可确保该行业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还可有效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的合理性。基于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要加强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研究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薛荣.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21(4):109-110.

[2]陈凡.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5):153-154.

[3]张克涛.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世界有色金属,2021(5):225-226.

[4]黄恒浪.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初探[J].大科技,2021(8):113-114.

[5]李芙蓉.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3):251-252.

[6]向承业,吴杰,蒋凯.简析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430.

[7]辛明明.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0(14):147-148.

第2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体育;中考体育加试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6.033

一、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简述

(一)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2.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化。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说,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提倡人性解放,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第二,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念一样,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提出顺应自然,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不难发现,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中考体育加试3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利益群体包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顺应教学自然,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紧密联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联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建设“一流院校、一流专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服务“三个陕西”的能力和水平。

用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要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其次,要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升学院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第三,要立足于国家骨干院校形成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基础与优势,以完善二级院系“混合制”办学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凝练和培育院系“四个一”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为载体(确立一个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个典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培养一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专业),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产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广泛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增强学院服务“三个陕西”建设的能力。

用协调发展理念推进教科研协调发展

五中全会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办学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学院各项建设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按照“专业和专业群同步发展,专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结合,校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和产业联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和历史文化融合”的理念,按照“一流院校、一流专业”标准和要求,编制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一章八制”和学院治理结构。坚持和突出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整合力量建设一流专业,打造重点优势专业,形成关联度高、互为支撑、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协调同步,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同步,着力解决“办学思路功利化、学科设置同质化、管理方式行政化”现象,实现学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大学校园建设

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教育的视角出发,校园的环境建设,可以分为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建设。用绿色发展理念,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校园、智慧校园”作为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按山地校园、历史校园、景区校园、开放校园、信息化校园、无障碍通行校园的标准和要求,确定建设目标和路径。紧紧围绕绿色、智慧、低碳、节能这一核心,加快老校区改造步伐,完善新校区功能设施建设,推进节能环保产品的使用。加强绿色校园建设,遵循自然规律,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低碳循环,科学进行绿化,将绿色环保、企业文化融入校园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育人效果,努力增强学生绿色环境保护的责任心,实现人与校园建筑的和谐统一。

用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开放办学和教育国际化

五中全会提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用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建立职教联盟与推进教育国际化,不仅能够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选择性教育需求,而且可以加快教育体制与机制创新进程,是多赢之举。一方面,通过引入第三方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实施人才培养,能够提升毕业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开放引进高素质创新创业团队、行业能工巧匠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改善师资结构,建设一流的“双师型”人才队伍;通过广泛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汇聚优秀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投入,缩短改革和创新周期;立足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开展教育服务输出,推进双向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多层次、宽领域、全口径的对外开放态势,不断提高学院开放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通过深化校企、校校联系与合作,扎实做好协同创新、协同培养、协同项目,以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进国际化步伐并实现新突破。

用共享发展理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谋划人民福祉。一方面,以白鹿原大学城高校联盟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白鹿原区域教育体系,完善从幼儿园到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服务体系,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赋予的职教研究和职教师资培训职能,联系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职业中学、职业中专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和培训活动。同时,把学院事业发展同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拓展教职工成长空间和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上,认真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努力营造学院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第4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全面提升公用公房管理服务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让创新贯穿在公用公房管理事业的各个环节。

第一,实现创新发展,根本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创新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要立足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继续深化公用公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7月天津市第7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公用公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该方案的出台实施,标志着估值为700多亿元的2000余处区县级公用公房的资产和管理权限实现了从市政府到区政府的下放,标志着延续了十几年的天津市公用公房从体制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此次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解决区级公用公房权利、义务和责任不统一的问题,但对于真正形成“资产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公用公房管理新体系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从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提升公用公房管理。

第二,创新登记政策,解决公用公房不动产登记问题。由于公用公房大部分建设年代久远,部分房屋存在土地界限不清、权源文件和规划、建设手续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权属登记情况较为复杂。这急需创新思路招法,研究提出破解制约公用公房不动产登记的政策瓶颈,全面开展补登补测工作,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实现凭证管房,完善房屋的基础管理工作,筑牢管理根基。

第三,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根本标准,积极推动实施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方面,要根据公用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新情况,完善办事程序,再造服务流程,创新审核方式,简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结”的服务品牌。另一方面,公用公房的服务工作要跟上时展的需要,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创新服务载体和方式,打造“互联网+”公用公房管理服务模式,建立起集窗口服务、网上服务、手机智能客户端、政务微信等全方位的智能服务体系,以互联网为依托,全面拓展公用公房服务渠道,打造“指尖上的管房服务”。

二、坚持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公用公业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在公用公业的发展中,要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市、区两级公用公房的协调联动发展,促进房屋管理和基础性建设工作同步协调发展。

第一,在创新公用公房管理体制,做好区级公用公房资产下放、权利下放的同时,要研究建立区级公用公房的规范管理模式,以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市级公用公房管理部门要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区级公用公房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重点围绕机构设置、职能职责、经营管理、维修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规范区级的管理行为,并且建立检查、讲评、考核等制度,确保业务指导到位,跟踪服务到位,实现无缝对接,确保区级公用公房管理权限下放后,资产和权利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通过规范区级管理,形成市区两级公用公房均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坚持业务工作和基础性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在推进公用公房经租管理、修缮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公用公房管理法制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国家有关公用公房方面的法律法规还较少,天津市现行的《天津市直管公产房屋管理办法》(津政办发〔2014〕55号)、《天津市公用公房管理办法》(津国土房管〔2014〕216号)等文件规格较低,欠缺强制执行力,且内容也不适应公用公房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变化情况,亟需加大立法的力度,健全公用公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制度建设与时俱进。要突出政策的分类制定和落实,按照“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指导督促使用单位严格落实相关的公用公房管理政策,并针对经租和保管自修两种不同方式管理的公用公房,围绕加强公用公房资产管理、使用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工作程序。运用政策手段进一步厘清责任边界,量化产权人和承租人在房屋安全方面的具体责任,发挥政策的管理服务作用,确保制度执行到位、监管有力。

第三,加强基础信息建设,完善公用公房基础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聚焦绿色发展,提高公用公房房屋修缮的科技含量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公用公房的管理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将工作中涉及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工作做实。

在公用公房修缮工作中,注重绿色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历年来房屋修缮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修缮的工艺和标准,加大对历史风貌建筑的研究,深挖历史风貌建筑元素,注重对历史风貌建筑修缮工艺的总结提炼。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修缮工艺中加强远红外探测等新技术的应用,更精准地排查安全隐患,更精确地掌握工程细节,更精细地实施工程管理。在公用公房修缮工程中倡导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提升建筑的绿色化建造水平,通过多措并举的绿色办公环境建设,全力服务于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天津建设的决策部署。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研发房屋修缮的新材料和新工艺,形成科研引领、典型带动、便于推广的新模式。

四、注重开放发展,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公用公房的性质决定了房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局。因此,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出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要更新观念,注重学习,加大与全国同行业的交流,借鉴外省市直管公房的管理经验做法,联系天津实际,为我所用。研究具体措施,释放优质公用房产资源的活力,发挥好这部分房产的经济效益,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探讨、研究整合公用公房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资源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整体协调的整体布局和经济发展的新的物质载体,通过积极引进一批区域总部、物流中心、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中心、金融创新机构等高端项目,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使之成为助力经济发展、服务全市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建立信息公开服务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发挥网络信息技术高效、便捷、公开的优势,着力推进公用公房信息公开和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平台、手机APP、电子公告等方式,实现管理单位与使用单位就政策宣传、办件预审、服务评价、智能客服等方面的时互动。

五、提倡共享发展,解决公用公房使用单位关心的难点问题

第5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北部湾

一、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状况。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市所辖行政区构成,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加强,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200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区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有着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该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界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与地位日益提高的东盟地区既有海上通道,也有陆路连通,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沟通的桥梁,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核心纽带。

2.北部湾经济与环境的现状。随着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扰动强烈比较大,资源锐减和环境破坏恶化的趋势。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建设的规模的加大,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面临着空前的考验,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将会逐渐显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方面,北部湾经济区的局部区域已经出现了较为紧张的局面。产业的发展与工业项目的建设也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北部湾的海洋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严重地制约了整个北部湾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分析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制约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

1.环境污染严重。(1)海洋污染。北部湾海域生长的丰富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不仅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海生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繁衍之地,而且也是我国在南海的重要渔场。目前北部湾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渔民甚至感叹北部湾渔场成了一个“快扒光的饭碗”。同时一大批容易产生严重污染的重工业企业登陆北部湾,更是加剧了海域的污染,据统计目前北部湾海域有10%左右的海域水质属四类标准,70%左右的海域属三类标准。海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等。这对北海山口红树林、涠洲岛珊瑚礁及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了较大威胁。(2)酸雨。酸雨是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污染公告得知,2009 年全区城市降水酸度pH 平均值范围为4.70~6.82,平均值为5.20,较上年上升了0.37pH 值单位。年平均酸雨频率为25.5%,比上年(37.4%)下降了9.2%。作为一个工业区,北部湾的酸雨污染状况并不容乐观,北部湾大力发展的火电厂等项目产生的硫化物必然会造成环境危害。而酸雨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尤其是北部湾珍贵的红杉树。

2.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各产业产值及其各占总产值的比重情况如下: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第一,北部湾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较全国而言是偏重的。尤钦州市与北海市最为明显,但北部湾城市群农业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低,所以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第二,北部湾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达8.7个百分点。北部湾城市群工业增长依靠因素单一,多由大项目支撑,大型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普遍小规模,高档次或高附加值产品产值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竞争力不强。三是北部湾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表面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从四市各自水平来看,表面上的持平只是由于南宁市第三产业比重过高而导致,其余三市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北部湾城市群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

3.环境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北部湾地区的环境法规尚不够完善,加之一些主事者对环境法规的理解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打“球”,规避法律责任。关于海洋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比滞后,连续发生溢油事故和排入海洋的工业、生活废弃物,给北部湾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自北部湾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环保部门就努力全面部署了一些针对北部湾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但从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状况看,环境监管存在明显不足。现行的政绩考核主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考核自然资源成本与环境代价。因此,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经济的情况还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存在。同时环境监管需要依法办事,但根据现有法律,对企业违法行为主要是经济处罚,且处罚数额受到很大限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使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也不愿意进行环境治理。

三、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20世纪末以来,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北部湾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经济的增长以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相对于处于并不发达的北部湾的经济水平而言,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制约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北部湾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北部湾沿岸广布着大量的红树林,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集聚地。同时,保护牡蛎天然种源基地,周边海水养殖必须与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乱采捕天然种植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北部湾海域的白净能力,防止海洋污染,应认真执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开展北部湾海域环境保护活动,根据海洋环境容量,制订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海洋水动力特征,合理设置岸边工程及优化临海工业企业。组织制定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系列性规章,把北部湾海域及其依托陆域的环境、资源及其相互形成的开发利用格局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的系统,受制于法制管理体系内。推进海域及沿岸海洋建设项目的审议制度,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区利用统筹安排严格统一控制。

2.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向更新更深层次提升,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发展三大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同时,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降低第一产业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遵循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积极吸收外来投资资金,扶持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的载体,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企业作为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四市的功能定位,有效的安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城市自身的优势产业。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健全制度,真正实现依法监管。一方面要继续以环评法、“三同时”制度等为基础,监管关口前移,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到位。另一方面,要健全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环境监管体制,形成大监管的良好格局,改变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基层推行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环保考核分值作为基层评先创优的依据之一,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明确环境联合执法中各有关部门的义务和配合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各部门有章可循、监管有序,形成工作流程清晰、职责边界明确、任务操作简洁的监管格局。加强环保系统内部上下联动,形成环境监管的强大合力。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环境联合执法制度保障机制,相邻区域应建立定期互访、监测数据共享等制度,避免和及时解决跨界污染问题,并有步骤地推行县级行政单位间的生态补偿,以经济手段促进各方环保部门联动。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循环经济内涵、现有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和相关实践经验所决定。产业和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和载体,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问题。北部湾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该经济区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这是构建和谐北部湾的关键之所在。

四、结论

北部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好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北部湾“环境换增长”的模式普遍存在,存在着环境保护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北部湾地区首先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必须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处理人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应当扩展环境权益,提高环境意识,即把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同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的保护环境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真正实现北部湾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

[2]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关于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度评价[J].东岳论丛.2008(3)

[3]王松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

[5]邬沧萍,候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美丽乡村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5月,在舟山考察时,又专门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绿色”发展摆到了 “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并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中央“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都为岳麓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岳麓区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莲花两型特色示范镇和雨敞坪田园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表现,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初具雏形,发展前景十分宽阔。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要推动岳麓“十三五”新的发展,必须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努力加快实现城乡融合,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一、美丽乡村创建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过程。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讲话为新农村、美丽农村的建设以及城乡协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的发展,使其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共同繁荣。可见,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让农民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当前,岳麓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期,“五个新岳麓”建设期,是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关键期。创建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城乡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城市承载新的空间的释放,能够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对于促进岳麓“三融共进,五化同步”进程和品质长沙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可见,我国已经迈向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它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不仅要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也要同步进行。然而,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 的宗五大发展原则,又顺应和深化了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突出了生态文明理念,突出了“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理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可持续发展。美乡村的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可见,美丽中国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岳麓区生态环境良好,总面积552平方公里中涉农面积达422平方公里,占比76.5%,必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创建美丽乡村,打造“河西靓城”生态园的文明道路,才能开创岳麓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能实现建设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

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短板与重点都在农村。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也提出了要求,必须尽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推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绝对不能把农民落下。若是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存在大量的农民群众生活仍未脱贫,那么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不完整,质量肯定不够。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不仅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岳麓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限、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生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新台阶,才能让美丽、幸福、小康的光辉洒照全区人民群众。

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顶层设计尚待完善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才能有序进行。近几年来,岳麓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面也做了不少了努力,制定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各街镇也根据实际印发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够全面科学的问题。一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长期行动计划的科学制定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规划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突出特色鲜明的村庄文化,在自然、历史、文化等元素的挖掘上仍然有待加强;三是存在规划想法多元,没有统领,部门线条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

(二)特色品牌有待凸显

近年来,岳麓区在推进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投入较多,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而言,较多的是面上撒胡椒面,大多没有注重品质、打造精品,从而造成了涉农街镇没有形成特色化建设,同质化建设的现象较多的存在,乡镇各自特色不凸显。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光,科技创新不够、附加值不高,“乡土”“乡情”“乡味”挖掘不够,导致了特色品牌的形成还有所欠缺。

(三)产业培育有待加强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来规划,而且也需要产业支撑来赋予其内涵,丰满其骨肉。市委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五美”之一就是产业发展美。岳麓区农村基数较大,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区,但是也长期存在产业发展不强势、无特色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岳麓区瞄准短板发力,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动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步发展,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全面性的示范作用,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定好位、错好位,抓短板、见样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帮促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这是岳麓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三、美丽乡村创建的路径探析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做好美丽乡村发展规划

目前,岳麓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湘江新区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新目标,迫切需要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与规划。一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要注重美丽乡村发展的整体性,要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根据长沙市关于美丽乡村“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的建设要求,全区“两型引领、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编制具有我区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做好美丽乡村顶层设计。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规划理念上,要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全区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细化到每个镇、村、组、户的规划,使规划既起到高屋建瓴,做到自上而下既有统一规划,又和而不同,达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的优良效果。三是要坚持有序推进。在统一规划的框架范围内,先试点打造,后全面推开,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

(二)突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

要打造岳麓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政策保障必不可少,要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统筹机制和发展合力。一是要高度整合部门项目资源。要构建与湘江新区共推共建的领导机制,将“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的构建,变成新区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共识,实现湘江新区的政策、土地和资金的全覆盖;要成立区一级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构,并调整列入政府组成序列,强化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涉农项目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要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要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从而使各部门整体联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进入乡村的通达性,打造美丽乡村发达的交通体系。加强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整合通信资源,完善通信网络,确保辖域内所有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几大涉农片区的中心区域实现光纤到村,农村中心集镇、重要节点、龙头企业等重要区域实现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体系。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财政投入范围、投入标准和投入方式,保障资金专款专用;要持市场导向,积极借助外力,建立共建共享、多方融资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捐资、献策、出力,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三)注重产业支撑,助推岳麓产业融合与升级

第7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第8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村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福建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人力资源充裕,但人力资本不足: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农民仍不富裕: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还不协调。新时期福建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目前最繁重、最艰巨的目标任务在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逐步向农村区域转移、向农村经济社会倾斜,以达到工农、城乡两个“轮子”统筹、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在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探究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相互推进。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分析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了解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二、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

(一)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孙济中(1994)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从而把握主动,做好工作。白秀玉(1991)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宋明爽等(1997)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龚祖文等(1998)谈到,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2001)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

(三)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

彭冬阳等(2001)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1997)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T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四)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第9篇:关于协调发展理念范文

一、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

1.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没有技能硬实力,就无所谓“文化软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2.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

1.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是人类的灵魂。[4]文化一般是指人的知识、信仰、情感、价值、道德、法律和艺术等有组织的观念系统。[5]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文化实力体系。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多元组合文化实力体系。[6]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文化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文化目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道德文化力、价值文化力、法律文化力和职业文化力。技能硬实力虽然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文化软实力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实际上,决定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在“技能硬实力”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7]以哲学视角来看,技能硬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物质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精神因素。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是无形精神力,无法量化和测量。

2.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重外延建设,文化软实力重内涵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可以提升技能硬实力的软内涵实力,为施展技能硬实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技能硬实力是强硬的,但文化软实力却是致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终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打造文化软实力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8]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1.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技能硬实力决定和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硬实力作为支撑,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作为学生文化软实力的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多么优秀,学生也难以胜任职业岗位的复杂技能需求。只有以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为强大后盾,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培养强大技能硬实力的各种物质载体和物质条件,也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反,弱化培养技能硬实力也必将弱化打造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文化软实力也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升技能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为任何技能硬实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高职教育创造主体自觉 自为的创造结果,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共同追求的结果。[9]而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软实力的弱化会制约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硬实力的施展。因此,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就业能力提高和技能硬实力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为精神支撑,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才能得以升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形成将对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力,增加技能硬实力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1.制度建设保障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育制度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10]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重视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设,应设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的制定,统一指导和监督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设置和管理调控把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制度。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同等重要性,积极确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领域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评价制度。应依据相关要求,确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标准,合理确定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既兼顾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又兼顾教学数量与教育质量,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及教师的工作质量。

2.师资素质促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是技能的拥有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师资素质是促进高职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树立师资建设新理念。高职院校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强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赖,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切实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赋予双师素质新内涵。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双师素质应当是既有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稳定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双师素质即兼具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再次,应当建立教师评价新体系。改革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也要重视评价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建立鼓励教师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

3.教学改革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打造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学改革是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应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人文知识与人文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技能硬实力过程中渗透培养文化软实力,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平台。其次,应推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改革。树立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可行、高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既重技能硬实力,又重文化软实力;既重专业课程建设,又重人文课程建设;既重外延建设,又重内涵建设。人文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明确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再次,应推进高职教学的生产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实习和实训之中,在企业文化体验的基础上,在各生产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将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质。

4.校园文化推动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构建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氛围。首先,推动外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校容校貌、校训校风、名人名言、艺术雕塑、宣传橱窗、文化展览等各种形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其次,推动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通过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加强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图书建设,促进校园专业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成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朴素、求实创新的校园风尚;[11]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展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推动外在校园文化与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5.硬件建设助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硬件建设既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前提。高职院校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及校园设施建设等。首先,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硬设施”是指为专业 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技能硬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软设施”是指为人文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文化软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硬设施”和“软设施”对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的重要场所;其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校园“硬设施”和“软设施”的同步建设,必将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学和教育发展进行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兼顾采购专业技能性图书和人文教育类图书,丰富网络馆藏资源;校园设施建设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等需要,也要突出艺术雕塑、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建设助力协调发展。

五、结 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正确处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有利于矫正高职教育理念错位,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

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

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

路径[J].职教论坛,2008,(8下):5.

[4] 高占祥.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J].前线,2008,(2):

62.

[5] 胡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J].南阳理

工学院学报,2009,1(1):111-113.

[6] 王刚,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8.

[7] 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

职业圈,2007,(4):134.

[8] 郭丽,朱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

习,2008,(6):53.

[9] 武铁传.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理论

导刊,2009,(5):23-24.

[10] 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4-19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