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品牌策略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牌策略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牌策略体系

第1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运动品牌;广告创意;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10-02

体育传播可以借助多种载体,赛事直播,体育新闻,网络论坛等等,但是广告被看做是体育传播最好的载体。一支创意十足,画面律动,音乐激昂的广告往往会让人被体育的热情所感染,产生深刻的印象。人的想象力无可限量,应用到广告中能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体育品牌倡导自信,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来源于人类最原始的冲动,这也使得体育品牌广告具有天然的传播力。

1.体育广告创意

广告创意在整个广告策划过程中及其重要,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传播效果。它处于广告活动的开始阶段,而且影响着整个广告作品中一切其他要素的使用。广告创意是一个及其缜密的创造思维过程,因为广告创意要把既定的广告目标完成,表现预先设定好的产品形象等等。广告策划人在创意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并不只是想出一个天马行空的idea这么简单,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这支广告是否能达成既定广告目标。可以说,在所有广告之中,体育品牌的广告由于其传播力特性,特别容易发挥出创意,成为最具创意的广告类型之一。说到这,国际体育品牌耐克与阿迪达斯也就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头两把交椅。发展到今天,耐克与阿迪已经不再扮演体育用品制造的角色了,这两大业内霸主已经砍掉了自己的制造部门,他们采用贴牌生产的方式制造产品,也就是需找代工工厂加工。而自己只负责产品的销售,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产品的设计固然重要,但是,重中之重还是市场营销与推广。这也是他们之间竞争的最大武器。谁能在广告营销之中占据上风,谁就很有可能占据更多地市场份额。因此他们尽最大努力去设计品牌形象定位,采用广告的方式,通过别具匠心的创意,烘托出产品的优良特性,去打动消费者,形成了强大了品牌生命力。

耐克、阿迪达斯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将自己的品牌定位为专业的体育品牌。要塑造品牌的专业性,就必须从产品和推广两个方向出发。首先要做到产品的专业性,保证技术研发与产品设计的力度;然后就是要做到推广的专业性,这需要与专业的顶级体育赛事合作,并借助专业的体育传播媒介去传播自身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在这个方向不遗余力,一直用源源不断的创意在专业化媒介上做文章。 例如网络媒介,以其便捷性迎合了很多体育品牌广告厂商的需要。以耐克为例,在2012年,为了迎合伦敦奥运会,Nike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一项名为 # Mike It Count的线上活动。先是在Twitter上消息,之后推出系列短视频,再让有名的病毒视频制作者拍摄病毒视频--耐克的一系列动作印证了近几个月来传播甚广的一组数字。它基于耐克开发的一项名为Nike +的技术,它具有定位功能,能记录一系列人体运动数据,结合其移动终端上的APP,能为Nike运动装备的使用者提供了最专业的服务。耐克在Facebook这样一个社交平台上创建了可以进行鞋类产品拍卖的APP,每位客户对中意的鞋款进行竞价拍卖。但是这里的竞价中所使用的货币并不是真正的钱,而是使用已有Nike +产品跑步后所积累的里程数目。因此,在这一活动之中,可以说是谁跑得远谁就越有钱,谁就更有可能赢得鞋子。这一方案鼓励用户去运动去超越,不仅宣传了产品的科技内涵,也宣传了自身品牌的内涵。

2012年,阿迪达斯同样为旗下的新科技鞋款Adizero做了一个推广活动。这项活动的主题名为"Light you up" ,作为Adizero Crazy Light宣传计划的一部分,"Light you up"这项大型户外campaign结合社交媒体,分别在阿根廷对战巴西的热身赛以及NBA波士顿凯尔特人与迈阿密热火的东部决赛之前,亮相于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和波士顿。

Facebook用户被邀请登入Adidas在Facebook推出的app,同时回答'What does light get you?' 的问题。每个提交了答案的用户名字,都会出现在大屏幕上。而一连串的名字则会组成足球巨星梅西,或是Adizero Crazy Light战靴的巨大电子形象。每个名字成为了力量的象征,让参与者能够体会到自己就是他们运动时的一个细胞。(摘自4Abrief创意简报)阿迪达斯依靠这样的具有创想的营销方式,使自身的品牌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在体育品牌市场上,正是由于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样的激烈的竞争,使得这一市场充满了活力。各大体育品牌都在推广营销上注入了大量精力,观念上也有了长足进步。我们相信。今后我们本土体育品牌也能产生更多好的创意,更多成功的案例。

2.体育明星效应

明星代言是各种品牌常用的一种推广手段。所谓明星代言,是指利用名人 、明星的平面肖像或录像,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载体让产品的终端受众广为知晓的一种营销工具。目前已被各个行业及企业主所广为接受。明星代言借助明星的个人魅力和知名度,以其人格魅力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推广,这样能吸引许多年轻的追星族产生购买行为,满足自己的追星愿望。这种效应在体育品牌的推广之中作用尤甚。Nike在1984年签约了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后,而后乔丹凭借其神乎其神的球技,温文尔雅的场下性格,场上所表现出了的自信与领导力,让其成为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巨星。其个人魅力让全世界人们都开始重新审视篮球这一运动,也让NBA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最初与乔丹签约的小公司耐克也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大品牌,耐克与篮球的情缘可以说是从始至终的。乔丹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荣誉,他还对于篮球这项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他让体育品牌的营销推广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体育巨星的经济效应,他为全世界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100亿美元,巨星的号召力、经济效益可见一斑。

我们国内的体育品牌也有过比较成功的明星代言推广案例。例如2006年李宁就曾与当时红极一时的NBA巨星沙奎尔•奥尼尔签约,并为其推出了系列鞋款,就在那几年,李宁的品牌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2010年,安踏签下了NBA巨星凯文•加内特,实行其全球巨星战略,并在之后为其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营销推广方案,而后相继签约了斯科拉、隆多等球星, 他们的个人品质与安踏的品牌理念有着众多相通之处。

实际情况是,目前已经有很多中国的体育用品厂商在借助体育明星提升品牌影响力,甚至签约体育明星已经蔚然成风,但是成功者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这得追溯到产品层面。虽说体育明星能为品牌带来许多经济效益,能提高广告的传播效力。但是归根结底也需要有质量过硬,性能良好,且具有设计优势的产品作为支撑。不然明星的效益也会大打折扣。纵观现在国内体育品牌的广告推广,无论从情感诉求上出发,或是理性诉求出发,都摆脱不了主题过于单一的问题。要么单纯介绍自己若有若无的品牌理念,要么仅仅解释自己为产品新推出的科技的运作原理。在产品设计上,也存在也模仿痕迹严重的问题,这中硬伤也会让消费者产生抵触。国产体育品牌应更多地找到自身的竞争力所在,从企业文化,品牌吸引力,产品设计等方面去寻找突破。

3.对于本土品牌的设想

现代广告业发展迅速,广告更多地与时尚元素结合的案例屡见不鲜。广告有时不仅仅只是推广产品,更多地透露着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文化积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让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传播。中国元素也成了设计领域一个热门材料。例如奥运火炬祥云、世博中国馆等都是中国元素的重要体现。然而这些元素却被许多国外的设计师用来包装自身的品牌,提升了其品牌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在这方面,我们的体育品牌设计师们做得还不如外国人。作为中国的广告人,首先要做到对本国文化产生认同感、自信力,然后才能提高自身品牌的文化含量。比如耐克与黑人文化几乎有着100%的契合度,他们崇尚竞争与超越,追求力量和速度。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应用到体育品牌的构筑上来,才是本土品牌崛起的时候,这也是本土品牌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2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 品牌竞争力 提升策略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162-02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时期,品牌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和关注。伴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差异变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竞争的主体出现从商品转向品牌的趋势,拥有良好的企业品牌可以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号召力。因此,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成为广大企业立足市场赢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向。

1 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和延伸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竞争力可以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出来,企业是否拥有具备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决定了能否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发展壮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品牌,不仅仅局限于改企业市场的商品的质量,还会和相关服务紧密关联。围绕商品展开的相关服务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代表了消费者对于这种品牌接受的程度,因此,服务的质量实际上可以视作企业品牌内涵的一种延伸。消费者看待某个企业品牌,更多关注的是这种商品带来的使用感受和消费体验,商品的品质、代表的档次、是否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都会从各个方面推动消费者的最终购买意愿。著名的企业品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精神层面的效应感觉,从而能够强势地占有市场份额。

企业品牌的持久竞争力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积淀深远的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面的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商品的名称和徽记等有形部分构成品牌的物质文化部分,品牌所赋予的经营理念和倡导思想,则可以看作是品牌的精神文化部分,引导广大消费者在认知和感受方面对这种企业品牌产生强烈的共鸣,精神层面的文化更容易凝聚企业的向心力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品牌文化越悠久底蕴越深厚,企业品牌的竞争力越强大,影响到消费者的品牌偏好越明显。由此可以延伸出企业品牌的营销,当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升到一定阶段后,综合运用营销手法推广企业品牌,向消费者传输宣传企业品牌的品质定位和文化理念。企业品牌营销的持久进行和良性循环,反过来又可以推动企业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尺寸提升。

2 企业品牌竞争力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

拥有良好口碑的企业品牌,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而言意义深远,商品的市场推广过程中很容易赢得消费者的认知信任,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助于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需要

企业品牌竞争力可以看成是企业实力的表现,打造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价格上赢得更高利润,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品牌附加值可以体现在消费者购买商品降低风险的心理上,知名品牌商品更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消费者信任知名品牌商品的质量和售后保障等方面,更容易形成买的意愿,此时知名品牌的附加价值就得以充分体现出来了。面对商品竞争激烈的市场,消费者不仅仅追求商品的实用功能,还在意对消费过程中是否能够体现品位和身份,知名品牌商品能够极大满足这种消费心理,因此,消费者多付出更高价格也愿意购买名牌商品,希望得到比较高的消费体验,其中蕴藏的附加值。可见,知名品牌由于在附加值方面的优势,成为企业得到高额利润的有效工具。

2.2 有助于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

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商品市场中赢得优势地位。通常在某种新产品出现之后,很快就会出现模仿性质的相似商品,只要不是高技术的核心技术,很难阻止大量同类型的替代商品的共同竞争。而且各类商品的相似度越来越小,同质化成为普遍现象。对于企业来说,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至关重要,品牌无法被模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跳出同质化的竞争,利用品牌竞争力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凝聚特定群体的消费者,增强顾客对自身品牌商品的忠诚度。企业通过树立自身的品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在和同行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2.3 有助于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在市场立足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是长远的目标,持续赢得利润开拓市场。为了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企业打造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对于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开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品牌竞争力可以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是企业产品的外在市场代表,在精神层面能够提供无形的附加价值。如果企业能够有目标、有步骤部署品牌营销计划,把品牌营销看做是发展道路上的关键手段,利用自身的企业品牌竞争力进行市场开发运作,让消费者在心目中逐渐把推广的商品和代表的品牌有机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之中促成最终的购物行为,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3.1 制定创新发展的品牌战略

企业要想提升品牌竞争力,制定创新发展的品牌战略必不可少。没有目标长远规划明确的品牌战略,就很难有序部署市场开拓的相应措施。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思维才能支撑持久的发展。重视技术创新是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源泉,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应该重视对产品关键技术的投入,改进创新产品技术,调研市场的需求状况,细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找准市场开发定位,在产品的品质上持续创新,通过更新换代占得市场先机。在持续投入产品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优化内部管理配置,借助规模化市场经营有效重组资产整合资源。从现实条件出发,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目的性制定创新发展的品牌战略,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加大市场份额。

3.2 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产品质量是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根本,代表了企业品牌的核心,决定了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好选择。众多企业往往落入昙花一现,通常是因为刚步入市场时产品较好,打开销路之后就放松质量要求,自然无法树立强大的企业品牌。企业应该始终坚持质量意识,注重产品的质量尽善尽美,在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包装等细节用心制作,完善质量管理的监控流程和细微环节。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品牌的市场口碑,售后维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是否能够形成顾客长久的忠诚度与此息息相关。企业要想提升品牌竞争力,必须认真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努力提升精益求精,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企业品牌竞争力才能真正转化为市场利润,企业才能真正长久立足赢得市场优势。

3.3 提炼企业品牌文化

市场上的企业竞争,在更高层面往往是企业品牌文化的竞争,对于企业来说,提炼升华自己的企业品牌文化,挖掘内涵推陈出新,将极大增强自身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在经营开发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打造反映自己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形成企业员工共同的核心意识和思维理念,成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所在。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是扎根于自身企业的特点,同时也是用心考察消费者需求心理的水到渠成的结果。企业有意识提升华自己的企业品牌文化,能够有效地和消费者之间形成心理上的纽带,在文化上思维上和消费者产生认知上和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长久产品信任感和品牌忠诚度。企业对自身的品牌文化底蕴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将体现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拓展上,这对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期,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发展方向。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应该认真选择自己的市场定位,坚持创新发展的品牌战略,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面向市场,就可以逐步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成功赢得消费者的长久认可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雯霞,霍国庆.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构成[J].企业管理,2008(4):94-95.

第3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 浅析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 也谈“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塑造” 基于案例分析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事件营销策略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营销哲学 社会化媒体时代下的营销模式研究 社会化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品牌社区构建 浅析社会化媒体营销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沟通策略 NGO组织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及策略 COWMALS时代的社会化营销 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营销运作 营销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裂变 浅析品牌广告的创新策略 传统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下的品牌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在品牌服装商店中的应用 社会化媒体营销背景下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创新 社会化媒体营销思想、价值与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荣振环,《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红与黑——以微博营销为例》,《创意传播》,2011(3)

③葛洪波,《三屏联动——社会化媒体新营销传播模式研究》,《新闻界》,2012(1)

④董旭,《社会化媒体营销:困境与机遇同在》,《创意传播》,2012(1)

⑤张文阁、赵闯,《关注社会化媒体营销 抢得营销3.0 先机》,《世界电信》,2011(7)

⑥赵苑君,《社会化媒体的品牌营销》,《信息通信》,2011(3)

第4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 品牌 创新 品牌战略 品牌策略

作者简介:颜晓凤,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对创新系统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创新驱动体系的基本构成因素分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以及创新环境等四种。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驱动经济系统高效发展的良好合力。

创新主体,对资源配置有着主导力量,发挥着主动性作用。创新要素指各种创新来源的资源要素或其组合,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创新机制则是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之间的中介因素。创新环境是保障创新经济有序运行的条件。总的来说,创新驱动体系依托于创新环境,创新机制激励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驱动经济系统发展升级。本文将在创新驱动体系下,对企业的品牌战略框架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

一、基于创新驱动的企业品牌战略框架

(一)创新主体――培育具有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

企业研发团队的培育可以有效的促进自主品牌创新。因为,企业品牌的创新团队是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核心。各企业的内外情况各不相同,本文针对普遍的情况对企业研发团队的有效培育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共同的目标承诺。根据目标理论(Goal一setting theory),如果一个团队的目标若是不清晰,那它就无法激励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为群体目标,为之努力奋斗。

2.创建学习型品牌创新团队。一个品牌创新团队的知识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功效与业绩,因为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团队。知识的学习掌握对其十分重要。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成员努力学习,相互学习,可以深入地掌握品牌和技术的知识,从而培育一个优秀的品牌创新团队。

3.进行顺畅的团队沟通。品牌创新团队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顺畅的沟通必不可少。成员需要一个畅通的渠道来交换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二)创新要素――企业品牌创新来源的资源及其组合

总的来说,一个企业品牌的创新要素不胜枚举,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简单地叙述:

1.高质量的产品。一个品牌要想立足于市场,高质量的产品是其基石。毋庸置疑,一个优秀的品牌必然要有可靠的产品质量作支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

2.持续的技术创新。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品牌才有资格拥有市场,走向世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品牌竞争力,在行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变”。

3.优秀的人才。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为其创建优秀的知名品牌,还能保持其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吸收、培育优秀人才。现代企业至少应该拥有企业领导层、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专业人士等三个层次的优秀人才,才能很好的实施品牌战略,参与激烈的品牌竞争。

此外,消费者对于品牌忠诚度也非常重要。尽管消费者的文化、教育、经历等背景不同,对每一品牌的态度不同,但消费者忠诚度的基本构成大体一致。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总体评价与综合评价、对品牌的价值判断、消费者的满意度等等,这些都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三)创新机制――品牌创新的市场中介服务

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各种中介组织和服务活动有效地促进品牌创新能力系统在自身组织机构下运行。企业须从以下几点来增强企业品牌创新的市场中介服务:第一,发展品牌创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第二,提高品牌技术中介服务质量;第三,促进品牌技术中介服务活动的社会化、产业化;第四,加强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创新环境――创新驱动下的企业品牌战略环境

品牌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如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产业政策等。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为品牌的树立和扩张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及积极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行业品牌的迅速崛起。同时,为提高品牌创新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企业可以在产学研合作的基本原则下,积极促使与品牌创新有关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各个部门和子系统密切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品牌创新倍数式整体式效应为特征的合作创新网络体系。

二、基于创新驱动下的企业品牌策略

品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最大的作用就是以不同形式的创新来增强企业品牌的价值、生命力等,这包括树立品牌创新思想、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品牌定位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等。

(一)树立品牌创新理念,建立品牌创新机制

众所周知,保持品牌持续的生命力的唯一途径是品牌创新。因此,企业品牌管理部门必须树立品牌创新理念,建立品牌创新机制,力保品牌创新的实现。

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品牌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优化配置所需的财物资源,适时地制定详细、科学的行动方案,并细分量化创新目标,保证创新活动一步一步的顺利进行。创新活动对品牌战略来说,必不可少。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的品牌创新,都会为日后的品牌创新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使日后的创新可以更顺利的进行。

(二)加强技术及产品创新,夯实品牌创新基础

产品的质量是品牌创新的基石,而产质量的产品依靠先进的技术。一个在行业内拥有领先技术,又与品牌核心理念一致的新产品,势必可以升华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给品牌注入高附加值。如先进的技术不断推动着海尔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使海尔以5469项申请专利(包括618项发明专利)雄居中国企业之首。因此,当今品牌创新的核心内容是加强技术和产品创新。

(三)品牌定位创新, 实现品牌的差异化

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定位是将本企业产品品牌与竞争对手品牌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手段,需要进行,进行品牌差异化建设,以实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如果品牌最初的定位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或其定位的产品属性不再适应市场,那就需要重新定位,或更新产品属性,以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知名品牌――娃哈哈,最初定位为儿童营养品,为适应市场的变化,娃哈哈转向饮品市场,并且在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可见定位准确,及根据企业和市场发展变化调整定位对创造知名品牌十分重要。

(四)传播方式创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品牌价值确立后,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传播品牌,使其为消费者所认知。好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可以快速的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形象。大多企业采用狂轰乱炸的广告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不仅浪费很多资源,也不讨消费者喜,这就需要企业在传播方式上有所改变。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品牌创新带来了不少新的宣传和广告方式,及不少沟通媒体的机会。

(五)利用品牌延伸进行品牌创新

一般来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有两种品牌策略可选择。一是单一品牌策略,如Sony公司,对不同产品仍然使用Sony这一品牌;二是多品牌策略,如宝洁公司,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分别推出“潘婷”、“海飞丝”、“飘柔”洗发水。

第5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企业在考察自己所拥有或控制的产品组合时,往往需要设计一个整体的品牌策略,即本企业名下的所有产品是如索尼公司那样,采用同一个品牌名称呢?亦或是更多地采用不同的品牌,像宝洁公司那样实施多品牌策略?实际上,单一品牌和多品牌策略都简单地假设一个产品只对应着一个品牌,而在现实中,每个具体产品在其包装上出现的品牌不只有一个。具体地,包装上需要显示哪些品牌,这些品牌被显示的显著性层次如何设计,即品牌层级问题,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在为产品设计品牌策略需要大力关注的课题。

品牌层级多样化

品牌层级(brand hierarchy)反映了企业对品牌包(brand portfolio)的管理。一般而言,按照所覆盖产品的宽度,每个公司由高到低可能有公司品牌(corporate brand),分部品牌(house brand)、产品线品牌(family brand),和个别品牌(mono brand),所以在为个别产品设计品牌策略时就可以将这些不同层次的品牌名称以特定方式集合在一起,形成个别产品的品牌层级体系。显然,公司在推出每一个具体产品时,都要考虑其品牌层级体系,包括各层次品牌名称的使用,和所显示的重要程度。前者说明的是使用频率,后者通过字体、字号、颜色、底色等设计元素显示出企业试图向顾客传达的该层次品牌的相对重要程度。

可以设想,各企业针对不同产品的品牌战略会有差异,企业可能会以某一层次的品牌名称为主,也可能对多个层次的品牌名称采取平均比重。1994年,英国学者Olins和Murphy分析了200种杂货产品的包装,内容分析表明,一些领先的欧杂货商在它们的产品包装上很少只显示一个品牌,只使用公司统一品牌或产品个别品牌的情况在所研究产品中仅占1/4,绝大多数产品的包装上面含有两种以上的品牌名称,具体情况分6种情形:

1.公司品牌主导(Corporate d-ominant):采用公司品牌作为产品品牌,这样有利于使公司的不同产品获得协同效用;

2.分部品牌主导(House domi-nant):采用公司分部的品牌作为产品品牌,分部通常是由于企业的并购而产生的,比如福特汽车(Ford)收购美洲豹(Jaguar),使后者成为针对某一特定市场的品牌;

3.双重品牌(Dual brand):两种品牌名称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

4.支持品牌(Endorsed brand-s):产品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公司或分部品牌名称以不显著的方式出现,对产品品牌起支持作用;

5.产品品牌主导(Brand domi-nant):以产品品牌为主,公司名称往往只作为地址的一部分出现;

6.隐藏品牌(Furtive brands):与产品品牌主导的情形一致,差别在于生产商的名称不出现在产品包装上。

以上6种情形又可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包含前两种情形,第二类含次两种情形,属于杂合品牌,只是公司或分部品牌与产品品牌相比的重要程度有所差别;第三类含最后两种情形,以产品的个别品牌为主导,公司品牌只以非常不显著的方式出现或者根本不出现。所以,以上6种情形是从公司品牌主导到产品品牌主导的连续渐变,从上到下,公司品牌的力量逐渐减弱,而个别品牌的力量逐步增强。利用公司品牌,是为了利用它们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利用个别品牌是为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和不同的市场定位创造条件;二者相混合的杂合形式,则取二者之长,在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用的同时体现个别产品的独特价值和定位。

品牌层级案例

醒目:1997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醒目”各种系列果味汽水,其产品包装设计集中体现了可口可乐公司在产品品牌层极方面的良苦用心。若观察醒目汽水的外包装,首先抓住观察者视线的就是巨大、醒目、生动的两个黄底蓝边大字“醒目”,在它的左上角,仿佛是一片树叶,面积不大,分上下两行写了“可口可乐公司,中外合作荣誉产品”,字体大小只有前者的1/10。在“醒目”的右下角有“苹果味(或其它)汽水”字样,在“醒目”的正下方写着“净含量:500毫升”,这些属于对产品的描述。在中文“醒目”的侧面,是同样醒目的英文品牌名称“SMART”。最后,是字体非常小,必须近距离仔细观察才能看清的标签内容,包括网站地址、产品成分、生厂商地址、消费者热线、生产日期等。产品的整个包装以亮黄和浅绿为主,体现了产品清凉爽快、活泼跃动的感觉。

如果采用第一部分的分类,我们可以认为“醒目”果味汽水的品牌策略属于第三种,即支持品牌,产品品牌“醒目”比公司品牌“可口可乐”更加突出显著,表明了产品所代表的独特定位和品牌形象;同时,公司品牌也出现在包装的正面,并靠近产品品牌,意在对新推出的该产品品牌起到强大的扶持作用。

进一步分析,公司品牌与公司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成立于1893年的世界饮料行业老大可口可乐公司长期经营的是可乐碳酸饮料,直到1960年才推出芬达汽水,次年又推出雪碧,健怡可乐至1982年才问世,所以碳酸饮料在消费者心目中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主导产品。再者,可口可乐曾经在历史上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而传播到全世界,是美国文化的载体之一。显然,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可口可乐公司品牌将不再适合公司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多元化扩展。这就是“醒目”着力淡化公司品牌的原因。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公司立足“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行动”,在世界各地都推出许多更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品牌。1997年,公司抓住中国市场上果味碳酸饮料的空白抢先进入,但并不希望消费者将“醒目”与可口可乐联系得太过密切。为了突出张扬的品牌个性和水果口味,“醒目”在包装上的品牌层级设计上突出了“醒目”这个产品品牌,而有意淡化了“可口可乐”这个公司品牌,希望顾客不要将对可口可乐品牌的联想转移到醒目汽水。

但是,虽然是以产品品牌为主导,“醒目”并没有隐藏公司品牌。产品首先依靠热烈醒目的产品品牌抓住顾客的视线,当顾客从货架上拿下产品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醒目”左上角的两行小字。此时,顾客就会意识到原来是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果味汽水。鉴于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闻名的大公司,公司旗下的可口可乐、芬达、雪碧、健怡可乐名列全球饮料之首,消费者会对公司持有信心,对公司产品的质量放心,因此就会更愿意去尝试。所以,在“醒目”汽水的案例中,产品品牌起着吸引消费者、塑造品牌形象的主导力量,而公司品牌更多地起到扶持信心的支持作用,两个层次的品牌名称被有效地结合,促进了新产品的推广。

酷儿:与“醒目”相对照,去年在中国市场上刚刚问世的“酷儿Qoo”的品牌策略又有不同。在它粉红色的外包装上,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大头小身、圆脸独角的滑稽角色酷儿,下面以幼稚的字体写着商标名称“酷儿Qoo”,仔细寻找,在整个产品包装上竟很难发现“可口可乐”字样,坚持下去终于在产品最下端看到“THE COCA-COLA COMPANY”,几乎难以辨认。因此,“酷儿Qoo”采用的是产品品牌主导的品牌策略。原因何在呢?

可以说,产品鲜明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品牌策略。“酷儿”定位于儿童果汁饮料,儿童最需要引用富含维生素的果汁,但传统的果汁产品口味酸涩,浓度太大,不适合儿童饮用,因此这部分市场的发展空间很大。可口可乐公司为了突出产品的独特定位,在此市场上引领先机,紧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推出了卡通形象代言人并采用了“角色营销”手法。公司塑造了酷儿这个活泼有趣、笨拙又可爱的卡通形象,并让它在儿童电视节目中、在产品会等场合频频献身,使它具备了个性,成为“酷儿”品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容易形成儿童对“酷儿”品牌的依恋和忠诚。由于其独特的定位和独特的营销方式,“酷儿”以一种全新产品的面目出现,立意摆脱可口可乐这个公司品牌可能造成的对新产品内涵阐释上的混乱,所以在产品的品牌层级设计中隐藏了公司品牌,以突出个别产品的独特形象和定位。

如何进行品牌层级决策

为个别产品进行品牌层级决策,首先需要调查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识。众所周知,品牌权益的价值主要来自于消费者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而形成的品牌联想,对于不同层次的品牌,消费者会自然形成不同的品牌联想。公司品牌是公司本来具备的资产,公司形象(Corporate image)从20世纪60和70年代以来受到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极大关注,公司形象构成了公司品牌的关键部分。显然,顾客对公司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其产品的联想,尤其当顾客面对新产品,或者产品质量难以判断,或者顾客不具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价的知识技能时,会依靠公司品牌进行推断。此时公司的历史、已经有消费体验的公司其他产品、公司的知名度以及公众形象等与公司品牌相关的因素都能够影响顾客对新产品的评价。采用公司品牌主导的品牌策略,将使企业获得来自标准化的经济性和简约性优势,使企业的强势在众多产品间转移。既然如此,品牌决策中如何决定是否采用公司品牌呢?

Brown和Dacin(1997)将公司品牌联想分作某种特定能力(比如创新能力、质量控制等)与社会责任感两个方面,分别研究了它们对产品评价的影响。结果证明,前者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大于后者。在消费者对某些重要的产品特性无法在购买前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而且确实会使用公司联想来弥补缺省的信息。这说明,在是否使用公司品牌上首先需要调查消费者对于公司在具体能力和社会声望两个方面的形象得分,良好的公司形象是使用公司品牌的前提;然后,要考虑产品的特性,产品质量是否不透明(比如药品)或者难以判断(比如化妆品),是否需要借助公司品牌的力量;最后,要考虑产品的定位,公司品牌联想是否与新产品的定位一致?新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公司品牌所涵盖的原有产品的市场定位的距离有多大?正如“醒目”与“酷儿”所显示的,后者之所以更加突出产品品牌,是因为它明确针对儿童果汁饮料这一特定市场,突出其富含营养,与可口可乐的心理距离较大;而前者的目标人群相对宽泛,与可口可乐的心理距离相对较小,产品都突出凉爽刺激的感觉。

除了以上从顾客角度考虑产品品牌层级策略之外,Olins和Murphy认为品牌策略实际上还反映了公司的政策导向,并有一些客观因素,如:

1.公司历史:公司从创办到发展,可能经历多元化,或者与其他公司的并购,这些行为将使公司逐步脱离明确界定的某单一市场,从而倾向于采用分部品牌,甚至产品品牌。

2.公司结构:公司在组织结构上集中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采用统一的公司品牌或分部品牌。

3.公司理念:公司越注重统一的文化和宗旨,就越可能采用公司品牌。

4.公司战略:集权或分权的的领导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更多地使用公司品牌还是产品品牌。

第6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品牌策略;双重品牌;更换品牌;比较研究

一、两种品牌策略的概念理解

双重品牌(Dual Branding)又称为联合品牌(co-branding),Gary Armstrong和Philip Kotler 认为,联合品牌策略是指两个不同的公司将两个确定的品牌名称运用在了同一个产品身上。联合品牌策略其实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属各自不同的独立企业的品牌出现同一个产品身上。比如,日本柯尼卡和美能达两家公司于2003年10月8日在我国上海的《新民晚报》刊登出整版广告,宣告这两家公司在数码办公领域里携手合作,所有这两家公司在数码办公领域中的产品,诸如数码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产品,都采用一个新的品牌KONICA MINOLTA,并采用了原来的美能达公司以传统照相机镜头的圆形图案与光学镜头中镜片的横切面线条相组合的原有美能达品牌视觉形象作为联合品牌的新视觉标志。这样,一个双重品牌就诞生了。

而更换品牌策略,顾名思义则是指企业用新的品牌去取代原来产品的旧品牌。比如美国新泽西州标准石油公司原来在世界范围内用的是埃索(ESSO)品牌,其品牌标志是一只猛虎,它凶猛强健、奔跑如飞,体现出埃克森公司旺盛的竞争能力和不服输的毅力。后来,标准石油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公司在美国本土的产品从ESSO更改为一个新的品牌,以区别公司在国外的产品。经过慎重考虑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将其在美国的产品品牌更改为EXXON(埃克森)石油,并为其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名称性标志,将EXXON 中的两个XX叉在一起写,即两个字母共用一个具有负斜率的斜线。

二、从双重品牌策略角度来看两种品牌策略的比较

采用双重品牌策略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很想通过这样的品牌策略来取长补短,发挥联合优势,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优势。日本三洋公司所制造的照相机专用锂电池,号称是输出电流大、使用寿命长、电流恢复快、自放电率低、低温性能好以及一节电池能够拍摄30卷胶卷等优点,三洋锂电池与三洋充电器在中国销售时,却在其自控宣传品与广告中,采用了“SNAYO by Haier”的品牌标识。明明是三洋自己亲自生产的,却在宣传品中重点突出“现在为您推荐海尔集团与世界电池行业的领头军――三洋株式会社强强联合共同推出的几款高效超能电池、充电器……”等字样。从这个双重品牌的推广样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洋株式会社是想通过自己过硬的产品质量与性能,与海尔在中国强大的销售渠道、顾客资源、售后服务能力与品牌信誉相结合,从而发挥出自己产品更大的竞争优势。在这里,三洋具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但在中国市场内的锂电池和电池充电器销售方面,却缺乏经验与销售网点,而在这方面是海尔的强项,生产锂电池与充电器却是海尔的弱项,双方组成双重品牌后,其取长补短的效果显而易见。同样道理,在生产大功率空调方面,海尔又与日本三菱重工合作,推出了一个大功率空调的双重品牌“三菱重工海尔”空调,这个双重品牌使用的是三菱集团的视觉形象标志。在三菱重工海尔的广告中说:“三菱重工海尔汇聚了三菱重工先进的空调机生产技术和海尔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很明显,这又是一个立足于双方取长补短的双重品牌模式。菲利普•科特勒和加里•阿姆斯特朗认为,双重品牌策略还可以使得一个企业将其现有品牌扩展到一个新的产品类别,而如果不通过双重品牌试图单独进入新市场则可能困难重重。

通过双重品牌策略的实施,给原有的忠实消费者以新鲜感。采用双重品牌策略的一方或者双方,因为长期以来,坚持自己老的产品与老的特色,可能也会给自己充实的消费者产生厌倦感,觉得企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通过采用双重品牌以后,其产品类型、产品特色或者是在销售渠道方面的新特点,会给消费者以新意,让消费者看到企业在求新求变的进取精神,最终达到巩固已有消费者忠诚度的目的。KONICA公司如果长期一直坚持在传统感光胶卷领域里挖掘,可能就会给消费者一种垂垂老去的迟暮感觉,而如今与MINOLTA公司一起组成一个双重品牌并以此作为契机,突入崭新的数码办公领域,就会给消费者看到这个传统老公司与时俱进的开拓意识,同时也能创造公司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注目率。菲利普•科特勒和加里•阿姆斯特朗在谈到双重品牌的众多好处的时候认为,由于每个品牌在不同的产品类别分别占有优势,那么整合后品牌将创造出对消费者更强的吸引力和更大的品牌资产。

双重品牌中的一方陷入了某种危机,想通过一个双重品牌的策略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组成双重品牌中的某一方,企业出现了某种危机,于是通过组成双重品牌的方式,借助于另一家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合作伙伴,想方设法寻找转机与突破。这种做法,只有合作对象也能够在该企业身上找到对方所拥用而自己所缺乏的某种技术特长或资源优势,合作双方才具有组成双重品牌的可能性。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在其手机业务连续四年徘徊在亏损边缘的形势下,决定将其手机业务与TCL合作,并与后者成立了一个双重品牌TCL-阿尔卡特,随后在中国报纸上做出巨幅广告,标题是“TCL联手阿尔卡特,开创全球手机新时代”。在这里,法国阿尔卡特是向通过与中国一个有实力、有声誉的企业组成一个双重品牌来摆脱自己的手机生产领域中的困境。

企业可以通过双重品牌的方式,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原先并不属于自己产品范畴的消费者群。双重品牌策略的实施,还能够使得企业能接触到其以前不曾接触到的新消费者群体。原来某种或者某些群体的消费者从来不是该企业的目标顾客,或者说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范围,永远与这些消费群体无关,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该企业很想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这些消费群体中去,也就是要将这些消费群体纳入到自己的目标顾客范畴。如果同另一个与自己原有产品范围相异的企业组成一个双重品牌,就能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范围拓展到自己产品与技术不曾拥有的领域,而那个领域的消费者群就会成为自己新的目标顾客。对SONY公司来说,手机领域的消费者原来并不是它的目标顾客,换句话说,手机消费者与SONY公司没有什么关系。SONY公司如果想将其触角伸到手机的消费者中去,一个迅速与简便的方法就是与一个专业的手机企业组成双重品牌,SONY公司最终找到了在一个曾经在手机领域里的佼佼者而目前却正陷入手机业务发展低谷的Ericsson公司,双方组成了双重品牌。SONY公司可以借助Ericsson公司在手机生产上这么所积累的经验与技术,而Ericsson公司则设法借助于SONY公司的强大企业形象、产品研发能力优势和技术开发优势,来使自己摆脱困境。SONY-Ericsson手机定位在年轻的男性,年龄在25岁至35岁之间,这些男性既酷又棒,既有时尚活力又有成熟魅力,并且追求有结果的创新。这就是索尼爱立信,这种既酷又棒的“新贵”风格的树立,成了索尼爱立信作为手机市场后来者杀出重围的成功策略。在2004年最具有品牌竞争力调查数据中,索尼爱立信从榜外一跃而入,迅速飚升,名次超过了众多知名品牌,在市场容量日趋饱和的中国手机市场,成为了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马。很显然,在索尼爱立信手机定位中所描绘的那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手机消费者群,索尼公司由于一个出色的双重品牌策略的成功地将其轻易地纳入到自己目标顾客的范畴。

企业采用双重品牌策略还有一个重大的战略意图,那就是促使成份品牌化。如果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是以一个最终产品的面貌出现,只是一个中间产品,也就是说,是作为一个最终完整产品的众多组成成分之一,那么,这个中间产品很可能永远被隐藏或者封存在最终产品的外壳里面,很难让消费者认识与知晓。比如,作为一家专门生产电脑内存条、声卡或者显示卡的厂商,由于其产品都是以电脑整机品牌厂商最终产品的中间成分的面貌而出现的,其所生产的内存条、声卡或者显示卡被深深地隐藏在电脑整机的金属外壳内部,一般消费者只看到并记住整机电脑的品牌,这些品牌还被以突出显示的方式标识在机箱正面的显著位置,不断地加深消费者的记忆。但是,作为中间产品的生产商就非常尴尬,因为,其产品因永远深藏在最终产品的结构内部而无人知晓。怎样让自己所生产的中间产品从幕后走向前台,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并记住,这是个问题。成份品牌化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份品牌化作为一种新的品牌策略的方式,发源于美国Intel公司的一种新的富有创意的做法。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芯片制造商,曾开发和生产8086、286、386和486等86系列芯片,由于86系列芯片没有得到商标保护,其竞争对手AMD和Cyrix等公司也大量生产86系列计算机芯片,大大损害了该公司的收益。因此,从1991年开始,英特尔公司决心逐步放弃86系列芯片的生产并推出奔腾系列芯片。随之制定了耗资巨大的促销计划,拟每年花1亿美元,鼓励计算机制造商在其产品上使用“Intel Inside”的标识。对参与这一计划的计算机制造商购买奔腾芯片给予3%的折扣,若在计算机整机的外壳上贴上Intel公司特意设计的注有“Intel inside”的专用标签的话,则给予5%的折扣。1992年,英特尔公司的销售额比上年增加63%。由于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使用的芯片,而英特尔一直是优良芯片的最大供应商,因此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印象,计算机就应该使用英特尔公司的芯片。迫于消费者和销售商的压力,几乎所有主要计算机制造商都参加了这个计划。一时间,市场上销售的IBM、Compaq、Dell、HP等名牌计算机,除企业原有品牌外,均在计算机的机箱整面的显著位置,贴上了Intel公司设计“Intel inside”的标识。

有人认为,Intel公司的做法,不是真正双重品牌。所谓成分品牌化指的是供应商为其下游产品中必需的原料、成分和部件建立品牌资产的过程。合作品牌是两个或多个不同主体的品牌联合起来进行营销的一种方式,常见的是最终产品品牌之间的合作。而成分品牌化则是成分供应商与产品制造商之间的品牌合作,也属于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从性质上讲,成分居于生产的中间投入,它隐藏在最终产品之中,不直接与最终用户接触,因而通常情况下,用户对成分并不会刻意留心。成分品牌化则打破了这一常规,其作用机制是:将成分从生产的后台推到销售的前台,让最终用户对产品所含的某品牌成分产生印象乃至偏好。最终可能形成的理想结局是:某品牌的成分将逐渐成为最终产品行业的标准成分,用户不会购买不含此成分的产品。所以,从根本上说,成分品牌化过程是试图营造一种行业标准的过程。

笔者不同意有关成份品牌化不是双重品牌策略的说法。从Intel公司的这个成分品牌化实践来看,最终产生的效果是,消费者在一个完整的最终产品的表面,即电脑外壳上,看到了两个公司的名称,一个是最终电脑整机生产商,比如HP,还有一个就是Intel,从一个消费者对品牌心理认知的角度看,这实际上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双重品牌的构造,而典型的双重品牌,通常都是由两个公司的品牌名称所共同构成的。因此,成份品牌化,可以被看作是双重品牌策略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什么说是特殊形式呢?当消费者看到一台电脑时,并不会将其称之为IBM-Intel电脑,也不会将其称之为HP-Intel电脑,而只会将其称之为IBM电脑和HP电脑。但是,有一点非常明确,当消费者看到无论是IBM电脑还是HP电脑时,通过看到的电脑机箱正面的“Intel Inside”的标签,同步印入脑海的是这台电脑使用的是Intel公司的芯片。从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来说,这实际上起到了双重品牌的作用,但是,这台电脑又确实不能称之为IBM-Intel电脑或者HP-Intel电脑。所以,我们说,成份品牌化是双重品牌或者说是双重品牌策略的一种特殊形式。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双重品牌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种是中间产品双重品牌(Ingredient Co-branding)。如富豪公司的广告,它使用米其林轮胎或贝帝•克罗卡的果仁蛋糕,包括一罐好事巧克力糖浆。

(2)同一公司双重品牌(Same-company Co-branding),如通用磨坊公司的特里克斯/约波兰特酸奶。

(3)合资双重品牌(joint venture Co-branding),如在日本的通用电气公司和日立公司的日光灯,由花旗银行和美国航空公司共同发行的花旗银行AA级信用卡。

(4)多个持有人双重品牌(multiple-sponsor Co-branding),例如托利金德(Taligent)是苹果公司、IBM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技术联盟下的品牌。

在这里,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中间产品双重品牌,实际上就是成分品牌化策略,至于菲利普•科特勒所说的富豪汽车与米其林轮胎之间以及贝帝•克罗卡的果仁蛋糕与好事巧克力糖浆之间是如何来具体进行品牌联合策略的,笔者不得而知,因此不好判断菲利普•科特勒在这里所举的例子,是否就是我们所论证的成份品牌化策略。菲利普•科特勒和加里•阿姆斯特朗曾对双重品牌的局限做过简要的总结,他们认为双重品牌的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双方需要签署复杂的协议和许可证书来达成;第二,必须周密协调双方在广告、销售促进以及其他营销活动;第三,双方必须信任对方能够精心呵护自己的品牌。

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独立的公司组成一个双重品牌,其实是有许多细节方面的内容也进行考虑与规范,如果这些细节内容没有充分协商与规定好,日后就会形成两家企业的不愉快、纠纷甚至最终导致双重品牌的破裂。比如在柯尼卡美能达这个双重品牌中,由于柯尼卡和美能达两家都是相对有实力的企业,柯尼卡和美能达两个品牌也都属于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组成双重品牌时,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就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柯尼卡的品牌名称放在前面,而整个双重品牌的视觉形象,即品牌标志,则采用美能达的那个著名的光学镜头的圆圈中间嵌有光学镜头镜片横剖面的图形标志,其两家著名公司在双重品牌合作的细节上,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

三、两种策略的共同点

上文我们详细地探讨了双重品牌策略与更换品牌策略的相异点,双重品牌策略与更换品牌策略虽然其具体做法不同,但是,仔细考虑,这两种品牌策略又有其相似的共性。

首先,两者都可能是因为原有的品牌陷入了某种危机,企业经营者很想摆脱这种危机的局面,从而采用双重品牌策略或者是更换品牌策略来达到某种目的。其次,当企业经营者有重大的产品或者企业经营思路的改变要告诉消费者,或者是企业的一个崭新形象要展现给公众,引起公众注目,这个时候,既可以采用双重品牌策略也可以采用更换品牌策略来完成任务。再次,当企业经营者想给消费者在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或者是产品形象上的一个新鲜感,以消除消费者对其固步自封、老气横秋的看法,这个时候采用双重品牌策略与更换品牌策略都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当某个或某类产品在市场上遭受失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时,并直接殃及其所冠名的品牌,这个时候,企业经营者为了扭转不良的影响与局面,可以采用双重品牌策略或者是更换品牌策略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Gary Armstrong,Philip Kotler.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7e)[M].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2003.241- 249.

[2]Don E. Schultz , Beth E. Barnes. Strategic Brand Communication Campaigns[M]. Chicago:NTC Business Books,1999.34-57

[3]Randall G. Chapman. BRANDMAPS(Third Edi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4.73-91

[4]Randall G. Chapman. BRANDS A MARKETING GAME[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1993.5-10.

[5]Sergio Zyman,Scott Miller. BUILDING BRANDWIDTH[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2000.276-284.

第7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品牌策略;古诺均衡;跨国公司;并购

伴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大规模进入,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它们对于对本土品牌的处理却呈现多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雪藏: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或直接禁止使用。(2)间接雪藏:先利用本土品牌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一旦本土品牌的销售渠道完全由外资品牌控制后,就将本土品牌弃置。(3)完善:如欧莱雅完成了对“小护士”的收购后,不断对“小护士”推陈出新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4)激活:如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后被打入冷宫数年,但由于中华牙膏几十年的品牌影响力根深蒂固,联合利华不得不进行“中华牙膏”的重新激活。本土知名品牌在当地有较高的认知度,并在当地的消费者心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本土品牌对当地人的偏好也有更灵活的反应,放弃本土品牌是否意味着放弃本土品牌持续多年的市场投资?跨国公司对不同的本土品牌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主要依据又是什么呢?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产业竞争环境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品牌处置策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然后又重点探讨了中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在华当地品牌响应策略变化的关系,并对跨国公司的当地品牌策略反应行为与选择模式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一、 基本模型

关于品牌选择策略,klemperer(1987)建立了一个存在品牌差异的hotelling两期博弈模型,认为消费者从一种品牌转移到另一种品牌需要花费转换成本、学习成本和契约成本。刘志忠等(2008)通过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本文主要借用horn和persson(2001)的产品差异化的横向兼并模型,来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对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影响,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兼并的协同效应。

某产业初始存在三家企业,一个国外企业,记为f,两家国内企业,记为d1、d2,每家企业生产一种品牌的产品,并在本国市场上进行古诺竞争,同时假定产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国外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f=1-qf-bq-f,其中pf,qf分别表示国外企业的价格和产量,q-f表示国内产业总产量减去企业f的产量之后的值,b∈[0,1],表示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常数。本国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di=1-qdi-bq-di,其中pdi,qdi,q-di表示的含义与国外企业类同。现在假设国外企业f与国内企业d1并购(与d2并购与此类同),如果并购后选择保留两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有三个品牌进行古诺竞争:f、d1和d2;如果并购后只保留一个品牌,则国内市场上只剩下两个品牌竞争fd1、d2。由兼并的协同效应,我们假设并购后的企业边际成本为c1,未被并购的国内企业d2的边际成本为c,且c1?燮c。

上述不等式等价于4b3-12b2-16b+b4+16?燮0,解不等式得b的一个临界值为b*=0.72…,即,b?叟b*时?仔ifd1?叟?仔sfd1。可以看出b越接近于1,也就是国内品牌的产品与国外品牌的产品替代性越强,并购后的公司越倾向于只保留一个品牌;当b?燮b*时,国内品牌的产品和国外品牌的产品差异性比较大,并购后的公司倾向于保留两个品牌。

二、 产业影响分析

上述的分析并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至少对某些竞争性产业如此。跨国公司在华主要是针对我国拥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这些企业一般是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之前,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影响力,跨国公司凭借资金、技术优势并购本土优势企业实际上是“强强联合”式的兼并行为。并购后跨国公司将借助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其市场强者的地位,而产业内其他企业基本上处于追随者的位置,这时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古诺寡头市场而是stackelberg寡头市场,博弈过程也转化为动态博弈,所以以静态分析为背景的古诺模型(将兼并产生的新企业同发生兼并前的企业等同起来),就不是一个均衡的结果。

既然一个国外企业吞并一个国内企业总是有利可图的,其他未参与兼并的国外企业也会纷纷兼并产业内其他国内企业,从而使得跨国公司在产业内的兼并行为成为具有持续性动机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国内品牌将消失,一部分国内品牌被国外企业控制,而整个产业均衡的结果将是若干个国外品牌(包括被国外企业控制的国内品牌)为主导的古诺均衡,而其余未被兼并的国内品牌则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目前日化、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的竞争状况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 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的调整

除了受本土品牌与国外品牌市场定位是否有差异的影响之外,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的变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品牌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个世纪80年代,以强调品牌来源国为特征的品牌策略。1978年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试探性地进入中国。虽然很多跨国公司水土不服,但外国的产品还是给很多中国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质量、极具吸引力的外观、更多的款式和更高的价格。跨国公司在这个时期往往以产品销售为核心,而其产品生产环节大多不在中国。故在产品销售时特别强调品牌的来源地,而不需要高强度地进行品牌推广;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强调品牌标准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此时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商品表现出真正的热情,从汽车到食品到服装,购买国外知名品牌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许多跨国公司相继在国内建立生产企业,它们彼此之间也展开了在高端市场的营销竞争,此时跨国公司大量进行广告宣传,以便塑造品牌价值、积累品牌资产,提高自身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第三阶段,中国加入wto以后,以强调品牌本土化为特征的品牌策略。这个时期,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特别是随着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本土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不再盲目地把国外品牌作为消费的首要选择。跨国公司则以全方位的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开展深层次的本土化经营,同时通过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宣传和品牌塑造活动,力求品牌内涵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获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

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经历了从产品到品牌,从标准化到本土化的过程,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此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变化的重要动因。1979年颁布的《中国合资企业法》限定了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因此成立合资企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最普遍的方式。由于对中国市场的不熟悉和中国政策的限制,跨国公司很难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品牌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借助本土品牌已有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快速进入和适应中国市场成为很多跨国公司进行合资的主要目的。并且为了控制中国品牌的使用,跨国公司经常的做法是买断本土品牌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它们买断这些民族品牌的使用权后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并不使用这些民族品牌,而是优先使用自己拥有的国际品牌,通过这种方式,使那些被束之高阁的民族品牌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厄运。如20世纪80年代,飞利浦买断了“孔雀”电视机的品牌使用权长达60年,“活力28”则被德国美洁时独营50年。

加入wto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取向更加明确,同时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市场知识和经营经验的不断丰富,投资信心的不断增强,在华投资的全球战略动机也日趋明朗。投资的目的也从早期的机会试探、战略投资转向谋求产业的主导地位。并购的主要目标也转向为选择产业内品牌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资产规模大的产业龙头企业,并谋求绝对控股,这样,既能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又能减少产业内的竞争对手。像著名的“徐工案”、“双汇案”、“南孚案”……但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斩首式”并购也引起了各方关于国家的产业安全方面的担忧。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六部委制定并于2006年9月8号施行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中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股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此时还出现了达能并购哇哈哈的产权纠纷、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的反垄断纠纷。而且从2005年以来外资品牌在产品和服务环节出现了一系列危机,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强生的“石蜡油”、高露洁、佳洁士的“三氯生”以及雀巢的“碘超标”等。跨国公司开始从文化价值观念、制度环境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战略,加快品牌本土化的进程,保持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如2003年,欧莱雅并购“小护士”,就是利用“小护士”本土化品牌的优势,弱化中国消费者对于自身品牌链的民族抗拒情绪,加速进入大众护肤品市场的步伐;可口可乐新建立的本土品牌名称“醒目”、“天与地”、“雪菲力”等也完全是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独立开发出来的……这都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品牌策略的变化。

四、 结论

本文分析表明,跨国公司控制当地品牌后的处置方式主要取决于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定位是否有差异、跨国公司对本土品牌的控制程度。本土品牌的处置方式在各个时期的倾向性变化是由我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相应的战略变化相互作用引起的。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品牌策略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前两个阶段,跨国公司对于其控制的本土品牌主要采取直接弃置的处理方式。在第三阶段收编或重新定位的方式也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虽然品牌处置是企业的微观决策行为,但是本土品牌的成长对于国内企业的成功与国际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因而国内企业应当强化品牌意识,在培育与建设本土品牌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品牌价值的保护,对于某些重要领域的并购活动的审查,除了审查并购可能引起的市场结构变化与垄断可能性外,本土品牌的存续也应当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horn,henrik,lars persson,the equilibrium own- ership of an international oligopol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april, 2001,53(2):307-333.

2. kamien m i,zang i.monopolization by sequential acquisition.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993,(3):205-229.

3. kjetil bjorvatn,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 isition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4,(48):1211- 1226

4. marinoso,begona garcia,technological incomp- atibility,endogenous switching costs and lock-i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1,(18):281-298.

5. 刘志忠,张超,王耀中.跨国并购后的品牌策略——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1).

第8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关键词:剑南春酒业;品牌策略;SWOT分析;品牌重塑

白酒作为流传数千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饮品,千年发展形成了各种体系,品种繁多的白酒是文化的象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时候,更体现出了品牌的重要性,如茅台、五粮液、郎酒之类的就因为注重品牌效应而取得巨大成功。同属酒类产品,剑南春酒业要在众多白酒品牌的包围下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研究品牌策略。而对剑南春酒业品牌策略的探析不仅仅局限于剑南春本身,更要结合现在整个大的市场环境及同其他白酒企业作对比,以实际数据为依据,探析其在制定品牌策略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剑南春酒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

一、剑南春酒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是白酒的故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白酒的酿造工艺等趋于完善,且白酒作为一种饮品也融入到了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国的白酒行业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如金六福、洋河等崛起)。而在白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不少学者都认为开展品牌营销是一条有效途径。我国的白酒企业,尤其是川酒企业一直以来发展良好,如五粮液一直以来稳坐行业第一;泸州老窖推出国窖1573,取得非凡效果并借此向五粮液、茅台不断靠拢;至于郎酒,从世界品牌实验室得出的结果显示,郎酒的品牌价值直线上升,直逼五粮液、茅台,这些由从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得出的历年白酒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就可以看出来。

来自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数据显示出了川酒企业在整个行业中具有非凡的竞争力。而川酒的巨大成功,除了依赖其良好的品质之外,其品牌营销战略功不可没。

由以上数据可知,近年来,剑南春酒业的发展一直相对平缓稳定,但是相对于曾经“茅五剑”时期的辉煌,如今的剑南春暗淡不少,远远落后于五粮液和茅台两大白酒品牌,甚至被郎酒超越。在众多川酒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剑南春稍显无力。一提川酒,广大的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再然后才是剑南春,而这一切皆是因为消费者对剑南春的认知度不断下降。长期以来,剑南春酒业给业内的印象都比较稳健,但这种稳健似乎也代表了一种保守。业内的一位人士说,剑南春曾错过了几次提价的时机,这导致了目前其主打品牌剑南春价格难以上扬。当时的剑南春仅仅停留在开发低端品牌的思路上,已经被挤出了中国白酒的第一阵营,沦为了二线品牌领头兵。纵观剑南春酒业的发展轨迹,再对比国内白酒企业的发展状况,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外部原因

2004年以来我国的白酒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仅2012年上半年白酒的累计产量就高达610.5万吨。除此之外,各地还不断涌现出知名白酒企业,如洋河、金六福等;加之外地著名白酒产地区域性抱团发展,大力抢夺白酒市场。川酒企业占据大半白酒市场的同时,内部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可以说中国白酒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各大白酒企业、产地各出奇招,抢占市场,使得剑南春酒业的竞争压力巨大。

(二)内部原因

剑南春酒业发展相对迟缓的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剑南春酒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品牌策略不够重视。在其他白酒企业纷纷加大品牌策略筹码的时候,剑南春依然故我。不可否认,剑南春一直坚持的质量战略有其优势的地方,曾经剑南春就因为这一战略注重白酒的品质,使得其和五粮液、茅台一起被称为“茅五剑”三剑客,成为中国白酒三大领军企业之一,也因这一质量战略剑南春荣获了很多奖项。但是单靠这一战略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市场发展了,现在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在品牌充斥的年代里,品牌策略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剖析剑南春酒业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剑南春的品牌策略中问题最大的便是品牌的推广,或许是剑南春对自身太过自信,剑南春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力度大大低于郎酒集团,最主要的便是其广告的投放。不同于郎酒的随时更换广告,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广告投放量,剑南春的广告总是好久才在媒体上出现一次。广告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最初途径,很多白酒企业都了解到这一点,所以在广告投入上都花费巨资,每天都能从电视上看到多个白酒品牌的广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剑南春之前名声响亮,不重视品牌推广,也只会渐渐被其他企业取代,被消费者遗忘。

二、剑南春酒业集团的SWOT分析

(一)优势

在众多知名白酒品牌中,剑南春酒有一个其他白酒品牌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剑南春是最早被记入正史的白酒,剑南春产地绵竹在唐时属贞观十道之剑南道,其酒便因此得名,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更作为宫廷御酒而被载于《后唐书·德宗本记》。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剑南春可以说是中国白酒史上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三星堆出土文物额考证和史书的记载,都证实了绵竹产酒不晚于战国时期。剑南春作为流传了几千年的白酒,其先天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加之唐人好酒,李白还“斗酒诗百篇”,而他也为剑南美酒留下了 “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苏轼更赞其“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好酒的文人骚客都为剑南春所倾倒,足以见剑南春之酒醇品佳。

且剑南春之盛名在,20世纪70年代,剑南春已远销日本、港、澳,荣登全国名酒金榜;1989年荣获“国家质量金奖”;1999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奖牌;在2002年6月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收藏,成为茅台酒之后被收藏的白酒(即使是五粮液也没有这一殊荣);而2004年剑南春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更是入选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说,剑南春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不只是曾经的宫廷御酒,后来更是以“茅五剑”三巨头的形象成为中国白酒的领军企业。所以,剑南春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品牌形象。

(二)劣势

剑南春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它也具有不足的地方。剑南春早期的辉煌让其在发展过程中一度迷失,产生自大情绪,没有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营销策略,在其他企业都纷纷开始加大品牌投资力度的时候依然故我,导致如今许多知名白酒企业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剑南春却辉煌不再,在这一方面剑南春落后了其他白酒企业一大截。

(三)机会

1.消费者群体变动。现在整个白酒消费市场正处在一个变动时期,80后逐渐走入消费前台,这一代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牌性,品牌策略对这一代消费者的影响力比老一代消费者。且在整个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在不断提高,对品牌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就白酒行业来说,中高档白酒消费会是以后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在中高端白酒市场上,作为行业领军的川酒企业,其品质、口碑享誉国内,本身就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份额,所以在今天,剑南春作为知名的川酒品牌之一,本生就具有了相当的优势。

2.中国白酒金三角。近两年四川省通过整合名酒资源,打破地域界限,联合四川的名酒之乡宜宾、绵竹、泸州和贵州的遵义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区域性国际知名品牌,用以提高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的确定给剑南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中国白酒的几大知名品牌多在这一区域以联合的发展形式出现,更有利于剑南春酒业向其他诸如五粮液、茅台等学习其先进的管理和宣传推广方法,且通过个联合企业之间的良性的竞争关系,更有助于剑南春酒业提高自己。

3.行业危机—企业机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整个白酒行业都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各大知名白酒企业陆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导致了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信任危机。如“塑化剂”事件,让广大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的白酒质量产生严重怀疑;今年初又爆出了所谓的“勾兑门”更是使信任危机尚雪上加霜。去年年底郎酒集团为追求百亿销售额向经销商压货,导致许多经销商爆仓的新闻,特别是2013年伊始中央整治三公消费更让高端白酒市场受挫。

可以说,白酒行业在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再次遭遇寒冬,这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许多在快速发展中被忽视的问题都将暴露出来,这也督促我们白酒企业在发展的时候要更注重消费者的利益。行业的寒冬是危机,也是机遇,只要能摆脱负面消息的影响,重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其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那么其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所以,这次白酒行业的寒冷期是剑南春崛起的又一个契机,众多知名白酒企业都或多或少卷入各种问题之中,其原来良好的品牌形象均有所受损,这时候,剑南春重塑品牌形象,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要小得多。

(四)威胁

剑南春的为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集团内部对品牌策略不够坚持,还有一个就是来自其他知名白酒企业的冲击,如洋河、金六福等近年来发展都非常良好,郎酒集团更是赶超剑南春和泸州老窖,这些白酒企业的发展壮大给剑南春酒业带来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剑南春酒业具有非常不好的地理优势:所谓“巴蜀多好酒”,川酒在整个白酒市场上占有大半份额,川酒的知名品牌也有很多,如五粮液、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沱牌曲酒、舍得、全兴大曲等。由于知名品牌过多,川酒内部竞争非常激烈,互不相让,这种激烈的竞争关系时刻威胁着剑南春酒业。

三、剑南春酒业的品牌策略对策

剑南春酒业的最大问题是对品牌策略重视程度不够,在品牌推广上投入不够,使其品牌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宣传重心模糊、广告诉求凌乱、消费者对剑南春的认知模糊。剑南春要重新焕发生机,还需进行品牌重塑,加大其推广力度。

(一)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作为盛世唐朝的宫廷御酒且曾与茅台、五粮液比肩,之前剑南春酒业都采取的是质量战略。以质量取胜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在现在这个为各种品牌所充斥的市场,单单靠质量不足以让剑南春酒业取得更好的发展。要树立起剑南春酒业的良好的品牌形象,那就需要一个非常适宜的品牌策略。而做好品牌策略,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市场定位。

剑南春作为高端白酒品牌存在价值是肯定的,剑南春宫廷长期御用酒的身份,奠定了剑南春“大唐国酒”的历史地位,更为剑南春深深的烙上了盛唐文明的印记。在国人心目宫廷御酒不仅代表品质,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且盛世唐朝在国人心中有着非凡地位。唐装、唐人街,都是我们盛唐情结的体现,国人都在期待着中国能重现盛唐的辉煌。剑南春走盛唐御酒的路线能巧妙地击中国人的强国情结。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先生都曾为剑南春“盛唐御酒”之名而倾倒,专程参观剑南春酒厂并成为收藏“珍藏级剑南春”的第一人,足以见“宫廷御酒”产品定位的正确性。剑南春现在应重拾并坚守“宫廷御酒”这一品牌定位,因为这是流传千年的宫廷御酒,这就是品质、身份,这就是高端,就如剑南春的广告词“尊贵与生俱来”,这就是剑南春最好的名片。

(二)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非常重要,过去剑南春酒业就是在这个地方吃亏,更应该引以为戒。而宣传推广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广告的投放。

1.广告宣传。广告可以提升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对于品牌个性的形成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广告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通过广告来了解品牌,进而记住品牌。拿郎酒集团来说,他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排名中能从2004年的第十名到如今的第三名,和它密集的广告投放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是密集的广告投放,郎酒集团却非常重视广告的创新,新颖的广告加上密集的投放,成功吸引消费者。在这一点上来看,剑南春之前做得很不如人意,相隔很久才有一次广告投放,且就广告内容来说与其他二线白酒企业差别不大,这样非常容易让人将剑南春与二线白酒联系在一起,也非常容易被遗忘。

广告宣传是剑南春在消费者心目中重塑品牌形象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确定了“盛世唐朝 宫廷御酒”的产品定位,那么我们所有的广告设计与宣传方式就都应该围绕着这个核心,轻易不可更改,务必让这一产品形象深入人心。除了坚定广告的宣传核心之外,剑南春还应该加大广告的投放力度。收益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大力的广告投入能够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到剑南春这一白酒品牌。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广告,尤其是现在这个新老消费者群体交替的时候,年轻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广告中时常出现的产品。

2.网络推广。在21世纪品牌的宣传推广还有一个方向不能忘记,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短时间内让大众知晓,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网络浏览者众,信息传播迅速,网络推广可以很快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剑南春。

(三)品牌维护

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剑南春还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品牌形象的维护。这是一个信息社会,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会引发巨大反响。近两年来白酒企业陆续暴露出各种问题,其实就是白酒企业不注意品牌维护的结果,剑南春酒业应该吸取教训。

作为白酒企业,剑南春在品牌维护方面最主要需做到两点,一个是自身产品品质,一个是防止假冒伪劣。近两年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问题产生了巨大的怀疑,但是剑南春在自身品质方面问题不大,之前的“勾兑门”、“塑化剂”等问题对剑南春的影响不大,而且剑南春之前一直就走的是以质量取胜的战略,这一战略在现在也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其次就是防伪问题,白酒行业的造假能力一直很强,剑南春在这一方面要下重功夫,多重防伪设计不能少。

除此之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展现剑南春的正面的品牌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做好品牌的宣传推广的时候,也要注意细节的问题,要做好品牌形象的巩固与维护。

四、结束语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企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其品牌策略尤为重要。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的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品牌良多的中国白酒市场,其竞争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现在国家政策对酒类产品的限制,且正面临着消费者年龄层次的改变,80后逐渐占据市场主体,使得白酒的品牌策略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桂华,石青辉.白酒行业对营销环境的调试及其启示[J].财经论丛,2011(4).

[2]马斐.川酒有多少思考可以重来[J].中国品牌,2010(4).

[3]陈于后.基于科学发展的川酒行业规制[J].酿酒科技,2012(10).

[4]龙坪.剑南春的品牌之道[J].中国品牌,2007(3).

第9篇:品牌策略体系范文

1.品牌策略诊断

品牌策略诊断主要是对食品企业产品品牌定位等方面的诊断。比如品牌有没有定位,品牌定位的对不对,品牌定位是否清晰、准确。品牌策略诊断除了品牌定位:还包括品牌位置、品牌利益点、品牌机会、品牌形象和品牌发展目标等方面的诊断。

举例:广东有一家保健饮料的品牌定位是商务人士的滋补饮料。从品牌定位的角度对该保健饮料进行营销诊断发现,商务人士的概念太宽,而且该饮料是人参、灵芝类高端饮料,商务人士的品牌定位偏低。通过专业的营销诊断,该保健饮料品牌定位为成功人士的滋补饮料更精准一些。

2.市场策略诊断

市场策略诊断重点是对食品企业市场策略全过程进行诊断。主要包括市场状况、消费需求、竞争状况、本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市场机会和市场营销规划等。

举例:山东有一家做花生类休闲食品的企业,老板很努力,学习能力也很强。但该类产品做了近10年,每年产品销量都不超过2千万,而且利润在不断下滑。通过比较详细了解该企业的情况,发现该食品企业的营销数据,依据基本来自企业老板的主观市场经验,没有做过专业的市场调查,也没有制定产品推广的市场策略。采用专业市场策略诊断的方式找出了该休闲食品企业产品销量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3.目标市场诊断

主要是指对企业产品是如何对市场进行细分的、目标消费群体是哪些人群、现在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诊断。

举例:在我们接触的食品客户中有一家河北的食品企业,产品的标识、包装的风格都是适合小孩吃,结果购买该产品的多数是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可见这家食品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界定有误。这样的产品既不可能是年轻女性的首选,也不会成为小孩的首选产品。

4.市场定位诊断

市场定位诊断主要是指对产品品牌在该品类市场中选择的市场位置正确与否,以及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位置与产品预定的市场定位是否一致等进行诊断。

举例:有一家饮料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是450、用PET包装的植物饮料,颜色为淡黑色。企业对该产品的定位是饮料,但产品的口味比药还难喝,消费者喝一口后都认为是药。通过市场定位诊断的结论是产品当饮料卖就不能做成药的口味,哪怕是“货真价实”也不行。

5,产品策略诊断

产品策略诊断主要是对产品的口感、包装、容量、色泽等涉及产品本身是否符合消费需求方面的诊断,检测消费者对产品以上各方面的满意度,确定是否需要做调整。

举例:有一家食品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将企业的主力产品鱼皮花生里的花生降低等级,结果鱼皮花生几乎全是面粉,里面的花生小得找都找不到。这种质量的产品连企业的员工都不愿吃,你想谁还愿意花钱买呢?

6,价格策略诊断

主要诊断产品的价位是否能与消费者接受该产品的心理价位对接、产品价格定位是否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价格对产品销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

举例:有一家天津食品企业生产薯类休闲产品,每袋150克,零售价2,5~3,0元,计划通过超市和流通渠道销售。产品的口味还不错,但产品的包装跟农村小卖店的产品包装差不多。这样的产品在城市超市销售没法与可比克、上好佳竞争;在城市郊区或农村销售,价格又太高。不难看出,该食品企业产品的价格策略存在比较严重的偏差。

7.销售渠道诊断

销售渠道诊断是指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否和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渠道一致、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终端的展示是否能直接触动购买等。

举例:江苏一家做糕饼的食品企业,出了一种新产品,2D0克一盒,零售价5.6元。由于该企业以前所有的产品都是通过大流通渠道销售,而且到现在每年做到了近2个亿的规模,因此也将这个定位在中高端的新品通过以前的流通渠道走货,结果是产品在经销商和零售商手中大量积压,真正卖出去的产品很少。通过对产品销售渠道进行诊断,发现中高端产品不适合走大流通渠道,超市应该是该类产品主要的销售终端。

8.广告策略诊断

广告策略诊断主要针对广告的诉求点是否与目标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点能有效对接、传播口号和广告画面是否能吸引目标受众、选择媒体是否合理有效、传播的广度和力度够不够等。

举例:在浙江干岛湖附近有一家天然水食品企业,拥有非常好的水源,但每年桶装水和瓶装水加起来的销售额还不到一千万元,被戏称坐在金山上叫穷。该企业完全没有广告策略,品牌传播等于零,几年来只是自然走货,没有像同一区域的农夫山泉那样提炼出产品的利益点和广告口号。

9,促销策略诊断

促销策略主要是指食品企业在销售渠道和销售终端执行的促销政策,采用了哪些促销方式、是否能有效地促进销售、每年促销的次数多少、促销的方式是否有效等。

举例:陕西的一家企业,凭借非常过硬的产品力和销售力,几乎没有做过任何促销活动,成为该区域市场的领导品牌。但由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仅靠产品的差异很难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时刻面临竞争的压力。通过对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实地市场调研发现,大客户强烈要求这家企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否则会有流失这些大客户的危险。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年度促销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0,销售管理体系诊断

包括诊断企业自身销售队伍的管理、培训,对经销商的销售政策,对各销售区域的划分与管理,是否存在串货现象,各区域的销售策略是否统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