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新媒体是社会管理系统在创新和演化过程中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它通过影响社会的认知方式、组织方式以及表达方式,对社会管理的变革需求、主体完善、动力来源产生积极影响。
当今是媒体的时代,媒体重塑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整个社会形态。在众多的媒体当中,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系创新,新媒体如何影响和推进该过程,机制如何,本文将做初步分析。
一、新媒体及其特征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大众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卫星等信道连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传递信息或提供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当前又称数字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相比,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即时性、海量性、开放性、共享性、匿名性,以多媒体融合方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麦克卢汉将媒体视为人体的延伸,它能改变人的感知范围,提升人的感知能力,能引起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能塑造社会的组合方式和形态,促进社会结构的变迁。新媒体作为媒体的新秀和集大成者也不例外。
(一)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认知方式的变化
传统媒体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其信息客观性较难判别,动态性和时效性较差,且以被动接受为主。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接近权的实现,不仅使人的感知范围和能力空前的提升,更使个体的传播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加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再依赖单一、单向的信息来源,往往是在多信道中通过沟通和辨别来完成。
(二)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
随着单位型社会的解体,社会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人的原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小范围内社会成员的同质性越来越明显。他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和境遇,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有着近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他们没能联系和组织起来。新媒体提供的沟通联系平台,让陌生的人有了重建社会关系的可能,为群体价值观的重建和社会自组织提供了条件。很多民间组织和民间活动就是在互联网或手机上孕育、发酵、成熟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表达的变化
传统媒体化境下社会的声音并不强。新媒体通过技术手段清除了种种障碍,使社会的声音得到空前加强。
在网络公共空间,公众通过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等表达观点和意见,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压力,对公权力施行监督。这种在网络公共空间形成的压力被称为第五权,而且是唯一被社会自己所操控的权力。
三、新媒体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出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不断,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和国家提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要求。
新媒体作为社会管理系统的外在环境,对社会管理创新需求、社会管理主体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动力都有重要影响。
(一)社会认识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时代的到来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不少政府部门形成了gdp至上的理念,把gdp增长作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忽视社会管理创新。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新媒体在社会事件呈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逐步被社会了解和认识,使得更多不为人知的社会不公正现象、丑恶现象、不法暴力事件在网络上纷纷被曝光,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水平的真实情况开始为公众所了解,并引发了各方面的担忧,正是由于这些担忧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时代的到来。
(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社会管理主体的发育和完善
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社会组织在当前的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这既和社会组织的数量有关,又和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关。
影响社会组织数量的因素众多,就互联网来说,它为社会的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属于积极因素。
社会组织能否发展和壮大的一个根本性因素是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这与其管理水平、公开透明程度、是否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有很大关系。互联网为社会组织向社会公开其管理和运作提供了平台,也为广泛地接受监督、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多渠道获得社会支持提供了机会。
(三)社会表达方式的变化引导和约束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社会管理方法、创建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的正当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社会管理作为公共服务其消费者是社会公众,缺少社会期望的融入和公众参与,其生产和运行很容易陷入僵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社会管理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动态调整和改进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从现在的管理体制演化到理想的模式,需要方向和动力,方向应该包含社会公众的期望,动力应该来自公众的参与和国家的支持。就算将来的管理体制比较成熟,其运行仍需要社会的监督和约束,否则就会倒退。社会期望的表达、监督与约束,都离不开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行政管理也必须实现信息化,即政府信息化。政府的信息化将是提升国家和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各国向着信息化方向迈进的大潮下,我国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提出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思想。实现这一伟大战略,首先要推进政府信息化,这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而实现政府信息化关键在于电子政务建设。
1 电子政务推进政府信息化进程
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承担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发展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功能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是电子政务网络连接的末梢,具有信息化程度低、办事效能不高、地区发展差异大等特点。因而政府应该把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加强社会管理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督和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大力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网络的办公应用系统建设
电子政务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等技术的支撑下,政府机关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行政管理形式。基于电子政务的办公应用包括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依托电子政务网络构建起统一的公文传输平台,实现了部门与部门间相互公文的电子传输,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节约了政府办公成本。
1.2 完善政务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提高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
依托电子政务系统,搭建政民互动的平台,为服务群众提供一个便捷的窗口,实现网上办事、便民办事。加快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建设,并对相关系统平台即时进行政府及各办事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和更新,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相关事情办理、咨询投诉、表格下载等。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各级领导可以在网上及时了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并向各部门做出各项指示。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实现政府部门的相关数据、文件等信息资源的共享,既提高了办事效率、质量,又节省了政府开支,起到反腐倡廉作用。这同时也是办公模式与行政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网络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程序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打造网上政府、阳光政府。
1.3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内部组织重构
电子政务一方面促使政府的内部组织重构,将市场机制的优势吸纳到缺乏活力的公共组织中,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将部分本属于审批范畴的公共服务过渡给非政府组织如行业、协会等承担,这些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化优势满足公公的需求。同时,这也降低了政府和公营部门的支出规模,节省了资金,这种制度设计最终会形成公众自助服务、中介机构服务和政府审批管理相结合的多中心公共事务管理体系。
2 电子政务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上网后,通过公开政府部门的机构组织、职能、办事程序等,能够大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开展网上办公,实现虚拟政府。同时,可以使政府部门掌握的大部分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共享,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在为工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营造基础网络环境、提供丰富信息资源、发挥政府有效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发挥极大作用。
3 电子政务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3.1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先导
电子政府将打破传统的政府办公管理方式,其工作机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思路都有很大改变。通过电子政务网,政府直接与人民群众沟通,收集群众意见,传达政府信息。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丰富网上信息资源,拉动IT产业的需求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政府和互联网互动过程中,最初是政府催生了互联网并推动了网络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又回过头来影响着政府。到了今天,上层建筑的电子化过程本身会极大地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促成社会革命性的进步。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领域中,电子政务被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3.2 电子政务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形成了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远程控制、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统等为主的城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近年来,又出现了以“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为龙头、全面规划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组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各级政府之间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和信息服务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直接面对百姓的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子政务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1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1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1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1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1现实。也就是说,1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1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1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3个基本阶段:1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2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3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1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2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般说来,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1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
1政府主导。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这种政府主导的特质,首先表现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之1就是公共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主导的特征还表现为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政府根据国情和本区域内的人口资源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水平、策略、原则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经同级权力部门机构批准实施。从公共服务过程来看,无论从目标设定到组织设计再到公共服务的机理运作,还是最终输出公共产品到收集社会反馈再到修正输入,政府始终是其中的主导者。换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意愿与政府能力。
2社会参与。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1个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首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有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与持续不断的支持。这不仅需要政府设置畅通的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而且更需要社会公众需求表达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因而在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最有发言权。如平新乔、赵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作了1项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并对公共服务需求事项作了1个排序。结果表明,解决户口需求排在第1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种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治安、卫生及其他。该项调研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部分人群的社会需求。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是不1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公共需求表达机制,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心声。当前全国各地的献计献策行动即是1个很好的佐证。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失去方向。不仅如此,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支持与资源性支持无疑是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美国的慈善捐助每年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我国香港地区的慈善捐助每年也达60亿港元。我国内地目前每年仅有10多亿元,只相当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扩大第3次分配的规模,这样既可弥补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应该说,政府不是唯1的公共服务供给者,私人部门和第3部门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当中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在治理公共事务方面,政府和市场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
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两种秩序的2元思维,公民通过参与自主治理公共事务,改进公共服务。在传统意义上,私人部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不得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门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私人部门的角色和性质。它不仅使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回报,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改进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第3部门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观的公益性后果,以社会的自组织、自规则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权的行动方式,或者以跨国行动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门共同采取行动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局部性或专项性公共服务。
3体制创新。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缺少体制创新。这种体制创新首先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上。主体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与社会化,并继而间接带来了这样1种前景可观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产品的直接供给,且依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种类,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其次则表现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上。政府职能外包理论表明,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可借鉴经济部门有效的管理方式,用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利用招标、承包、租赁、委托、、拍卖等方式实现政府职能的对外转移,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样,政府通过职能外包降低了公共服务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甚至精简了政府机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大胆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比如,在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政府就已经借鉴并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BOT模式、合资模式、直接购并、纯民营模式、TOT模式以及PPP模式等等。
最后,体制创新表现在公共服务评估与监管体制创新上。检验公共服务体系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效果如何,需要公共服务评估与监管体制。公共服务评估与监管体制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开放性,可以通过1系列诸如制定居民公共服务评估卡监督制度、建立公共服务问责制、设立公共服务问题处理办公室与投诉电话以及新闻媒体公开曝光等方式来评估并监督公共服务质量,也可以通过消费者的公共服务自主选择、行业内部的自律性监督、竞争者间的牵制性监督以及政府自上而下的管制性监督来评估和监督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总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之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但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又要牢固确立其基本原则,既要正确把握其基本特征,又要科学设定建设路径。唯有如此,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得以实现。
目前,我们公司面临两个矿井全面开工,矿井的安全建设与安全生产成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结合公司现状,下面谈谈我对本安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矿井建设、生产方面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要做到,一是生产建设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和抗灾能力,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矿井生产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优化采掘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单产单进水平。二是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明确各类事故发生的预警行动及各类预警时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实现快速处置。企业要完善应急预案,并针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进行日常应急演练,按照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单纯救援向事前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质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五位一体的集成,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言之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升级版。风险预控管理是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拓展和升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具有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要求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风险以及避免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标准,而工作标准正体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二者的核心都是强调过程控制和持之以恒,强调安全与质量的统一,安全与管理的统一。所以,实施风险预控管理更要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要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还要深入、持久地加以推进。
三、强化班组建设,牢筑本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精神。
班组建设对我们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任务,需要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特别是要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从下到上,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争取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将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1、改进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查方法,着重培养职工判断与应对各种危险的能力,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2、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实行动态联保,切实落实安全互保制度。
3、建立班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内部分担制度,切实改变班组安全的松散管理局面。
4、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促进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四、加快安全文化建设步伐,安全文化随着企业文化同步快速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既要有硬件环境,又要有软件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价值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可分为理念系统、感觉系统、行为系统等,首先要将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其次,从感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后是将这些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内容渗透到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员工自觉行为。员工在这种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生命和健康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安全文化才能和企业文化同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基层 社会管理与服务 模式
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分析
行政主导模式。行政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从多方面利用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来实现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有政府内部机制创新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两种途径。
第一,政府内部机制创新。内部机制创新是指改变政府内部的职能与结构,通过理顺部门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机制体制、强化业绩导向来创新基层管理和服务模式。
推动政府内部职能的转变。通过调整政府内部职能与结构,规范治理行为,提高管理和服务的供给效能。北京市清源街道办事处的参与式社区治理是政府内部机制创新的典型模式,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街道办事处在服务项目执行过程中逐步转变为为社区服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监督指导,实现了由原来的直接提供服务向为社会组织服务和提供服务资源的转变。二是推动社区服务中心从管理转向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从行政工作下派转变为与社区共同协作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承担服务项目管理的设计、咨询、监督以及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等职责,发挥沟通街道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桥梁作用,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三是服务项目从政府制定到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设置。服务项目根据社区特点并在需求调查基础上设置,由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街道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共同参与评选,确定社区项目。
健全内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通过给政府部门以压力,改善其服务意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欧盟国家推出的适用于公共组织的通用评估框架(Common Assessment Framework,缩写为CAF)吸纳了全面质量管理、平衡计分卡和卓越绩效模式等企业绩效管理工具中的合理要素,并融入了公共管理的管理经验,成为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先进工具。深圳市龙岗区2008年试点整体等效导入CAF,尤其是引入以公民为中心的导向,即以顾客群体确认的重要领域和组织能够改进的特定服务领域为基础,在职能转变、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改进管理方式和建立政府与社会平等合作关系等方面,实现事务性管理向愿景管理、从局部管理向系统管理、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
第二,管理信息技术创新。目前管理信息技术创新主要是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相结合。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技术,将社区细划为网格,形成精细化的管理单元。为每个网格整合配置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和网格消防员“七种力量”,并在基础数据平台基础上,运用移动智能终端,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类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准确掌握网格内的基础数据、民情民意。
数字化管理实质是政务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将电子流程管理与服务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对政府需要及拥有的信息资源、关键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利用和管理,以提升政府行政服务能力。
协同治理模式。协同治理模式是通过更新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形成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新格局,以此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根据基层组织内部创新的不同层次,协同治理大致可以分为管理组织协同化和运行机制协同化。
第一,管理组织协同化。管理组织协同化侧重于从组织架构方面创新基层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结构,构建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实现组织目标的重新定位和不同组织之间资源的重新配置。浙江省慈溪市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协同治理就是管理组织协同化的典型。2006年4月,慈溪市率先在坎墩五塘新村创设了“村级和谐促进会”,以人际和谐为目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由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引导推动,当地群众与外来建设者共同发起,把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基层自治范畴,解决村(居)两委会在外来人口管理上的缺位。随后,这一社会组织的功能由融合为主向参与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拓展,形成了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村(居)民委员会为主体、村(社区)经济合作社为支撑、和谐促进会为依托、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管理与服务模式。
第二,运行机制协同化。运行机制协同化是为原来独立的社会管理服务的政府组织(包括“条”上的职能部门和“块”的综合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建立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网络,形成资源共享、彼此依赖、合作互惠的组织结构和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作的机制。义乌市总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就是运行机制协同化的典型。义乌市总工会通过与新闻媒体、律师事务所、劳动部门、司法部门、兄弟市县工会、高等院校等先后实现社会性联合。一是发挥工会组织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和制度资源的作用,建构工会工作体系。二是把政府管理的过程性与社会团体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社区治理模式。从行政权力和基层民主变化的取向来看,社区治理出现了形式各异的模式。
第一,议行分设模式。议行分设是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将居委会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服务和自治职能归位于自治组织,形成“议”与“行”的并立同行。其代表是深圳盐田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社区服务站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付的社会公益服务资金、购买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以及服务站开展低偿社区服务项目的自收经费。社区居委会则履行社区自治功能,由居民依法民主选举产生,其功能是充当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将居民的权利要求转达给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并代表居民对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其经费来源于政府拨付的办公经费、资产的收益资金及向社区募集的资金。
第二,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相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模式。
宁波市海曙区构建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合作模式的典型代表。2004年3月,该区政府出台政策,试行为高龄、独居的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区政府以改革职能履行方式为出发点,将扩大社会参与作为重要内容,寻求与社会组织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养老工作。政府主要扮演服务规划者和购买者角色,形成了“政府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政府扶持”指区政府将购买服务的开支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向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非营利组织运作”指星光敬老协会负责项目运作。“社会参与”指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实施“义工银行”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整合社会企业资源,将居家养老和社会企业提供的信息服务平系起来。
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议
各种模式的实践经验表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增强社区治理能力等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为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下工夫。
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制度化发展。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政策的本质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以缩小社会成员初次分配差距,提高全体成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必须在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通过顶层设计勾勒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与国家社会政策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厘清政府、社会与市场的职能,将应当由市场、社会完成的治理功能交还给市场与社会之后,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其要件在于以组织方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制度化的途径完善政府的服务监管、资源支持等职能。
增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资源激励、合作互补的新型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机制,解决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居民参与不足、多样化社会需求难以满足的问题。一是形成制度化、有序化的公众参与渠道。政府应释放社会空间,要寻求“信息相关”、“业务相关”和“需要相关”等协同的粘合因素,推动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合作治理。二是推进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三是强化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使社会工作者能融他们所具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为一体。
明确社区服务管理目标。一方面要明确社区是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落脚点,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另一方面要解决好基层服务管理与社区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以“服务”来强化基层的社会网络,加强邻里互助、增强地区归属感,培养互济互助因素,培育基于互惠主义的服务机制。
增强社会资源动员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将资源下沉到基层,让基层真正有人力、有资源、有手段去为群众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根除基于政府提供服务管理资源的依赖性,着力解决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匮乏的问题,其重要的路径就是使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自发组织起来,通过理性的集体行动破解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困境,加强社会组织的资金筹集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本文分析了测绘档案的发展趋势;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
测绘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测绘档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对当前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有效方法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从而有效实现测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其实,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环境条件等都不同,测绘则是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测绘档案是指在大地测量和地图绘制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按照使用性质不同,测绘档案一般分为基本测绘档案、专业测绘档案、特业测绘档案和现势参考档案。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效地实现了档案现代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大方便。但是,在测绘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档案的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有关单位和机构应该高度重视起来,促进改革。
一、测绘档案的发展趋势
(一)纸质测绘档案的提供和使用呈下降趋势。纸质测绘档案由于保存时占用空间大、使用时间短、更新周期慢、产品单一等,逐渐不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它的提供和使用整体呈下降趋势。
(二)数字化档案现势性好。数字化档案的更新周期短、易于保存,并且能够结合计算机进行利用和管理,使得数据更加科学化、准确化,满足人类需求。并且近年来政府正在加大对测绘档案利用与管理的基础投资。有了政府的支持,相信数字测绘档案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三)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域的广阔和环境的复杂给测绘工作带来难度,而数字化测绘档案的发展与利用大大地降低了工作难度,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人工劳动,并且准确度很高,有效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当发生一些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测绘档案可作为辅助平台。
二、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一)缺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标准规范。当前,有些标准规范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只是对测绘行业或者档案管理进行规定,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充分发挥其可操作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测绘档案的利用与管理。
(二)归档过程不规范。在测绘档案归档过程中,有些项目人员没有很好的进行数据组织和数据命名,导致数据混乱繁杂,甚至存在重复的数据,加大了后期整理的难度。或者有些工作人员为了省去繁琐的归档步骤,简化归档步骤,可能导致档案的丢失。
(三)管理措施不到位。在测绘档案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不到位,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同,在工作中可能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档案的损坏与丢失。还有就是部分数字测绘档案和传统载体测绘档案混杂在一起保管,难以确保载体安全,也给利用带来不便。
三、促进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策略
(一)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有关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有计划地修改数字测绘档案的接收、整理、保管等标准,将测绘行业和档案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严格执行归档制度。有关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归档过程,严格执行归档制度,在归档测绘成果数据的同时,还必须同时归档其对应的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等技术因素和背景信息。还有就是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病毒查杀,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等。
(三)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有关机构应该注重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定期安排员工去优秀的其他测绘档案管理单位进行实习,学习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聘请专家为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知识讲解,帮助老员工学会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帮助新员工进行工作经验的积累。
(四)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归档工作的操作不当给数据完整性带来风险。所以有关人员应该注重数据的检查与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系统检查,或者对部门档案进行抽查,加强监督和管理,有效提高数据档案的完整性。
四、结语
数字测绘档案是测绘档案馆藏的核心,更是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多年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针对当前测绘档案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有关机构领导和员工应该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归档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做好数据检查和数据备份,确保其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最终有利于人类科学生产发展,信息服务面延伸到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花文博.测绘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档案.2011(7):40-41.
[2]闫霜,李兵.浅谈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3):245-247.
[3]刘惠英.浅析测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科技资讯.2011(11):43-43.
1优化社会保险信息管理活动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险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我国,一系列的措施,条例出台之后,可见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本身发展的需求。再者,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开展效果来看,社会保险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开展价值,但在其开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漏洞,针对于这样发展实际情况,在对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发展与优化的时候,需要针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一一解决。
2优化社会保险信息管理活动的开展措施
2.1注重保险行业服务活动的流程性与统一性
想要在社会保险行业中,最大化地实现信息技术的价值,提高人们的参与满意度,需要建立完善、规范化的统一制度,通过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素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增强对工作流程的熟练程度,形成高度统一的服务流程,借助于这样的服务流程,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以及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时,由于部分保险办理机构受到经济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尚未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全方位使用,统一化保险服务流程的建立也就更加无所谈起,这样就影响到了保险服务行业的工作开展效率与社会的保险信息化管理活动的进步发展。
2.2实现局域网络的通达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说,无论是社会保险活动还是基层保险的办理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本上也实现对局域网办公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统一化的服务。但是,在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网络不顺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依旧存在着,一些新的数据无法正常地输入到信息系统中去,也就严重影响到业务的正常办理与进行,降低了保险工作的开展效率。针对于这样的存在,需要一方面,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确保局域网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遵守专线专用的原则,进而更好地保障网络线路的通达与顺畅。以此来进行服务工作,能够保证人们对其的满意程度,提高人们对其的信任度,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2.3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突出社保系统的联系作用
目前,虽然在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中,能够有效地确保局域网办公活动的开展,但是,存在着一些社保经办机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尚未完全实现社保系统互联互通。这也就导致了客户在办理相关保险业务的时候,只能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完成材料递交工作,这样一来提高了工作开展的成本,也降低了工作任务开展的效率,客户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保险工作,为此保险用户对其的满意程度也就不断的在降低,对其的信任也就无法进一步实现。因此,各级社保经办机构需要根据这样的问题存在,加强与上级社保机构之间的联系。即:在系统中建立客户端,让参与此类工作的人员能够做到直接的信息上传,借助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2.4对社保机构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提高
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需要根据自身机构的工作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进而实现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其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日常的计算机技术的管理与运用,也要包括对信息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针对于这样的培训内容,社保机构需要做好人才的有效储备,加强对社保工作人员的有效培养,为其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而实现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能力的发展,为社保机构的良好社会形象作出贡献。同时,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自身也要树立学习意识,做到积极进取,认真工作,进而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2.5对社保网络查询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在一般情况下,客户在参与到社会保险活动之后,会注重于对其参与情况的观察,因此,对社保网络查询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也是社保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其查询形式来说,主要指的是:通过身份证号码的输入来完成查询工作,但是这样的查询方式,既显得单一,也面临着极大的泄露风险。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社保机构在建立与完善社保查询系统的时候,需要做到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使得查询方式能够多样化、便捷化。同时,也要做到对社会保险活动的普及,社保机构可以借助于网络宣传来提高人们对其的关注与认识,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其开展的重要性,进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社会保险事业中去。
3结语
由于条块管理,各地在社会保险基础服务设施设备上投入不一,差别较大,影响社保服务功能发挥。一是部分社保经办机构及基层社保服务平台服务大厅场地面积建设未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群众办事拥堵。二是金保业务专网尚未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业务下沉、服务延伸难到末梢,群众办事不方便。三是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等现代化服务手段不足,影响服务效率。
二、完善区县社保经办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而进入新阶段。社会保险工作随之呈现出:粗放式扩面空间变窄、跨地区流动性增强,群众诉求多样化,对社保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公平性需求增强;新媒体发展,各种问题焦点扩散快,诱发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基层经办机构人少事多、“小马拉大车”矛盾愈加突出等新特点。要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宏伟目标,关键是要以改革的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加快破除当前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使之适应新常态。为此建议:
(一)加快整合经办资源,理顺管理体制。一是统一组织机构。将仍按险种分别设置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整合归并为一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名称、机构规格、机构职能职责、内设机构、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由市编制部门会同市人力社保等部门,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总要求,以适应五大功能区协调发展、适应五险城乡统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原则统一设定。二是变条块管理为垂直管理。在保持现有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经办体系框架不变前提下,将各乡镇、街道社保所以及村、社区社保平台的业务、经费和人员的管辖权上划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方面有利于各区县经办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配置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社保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基层社保经办队伍的充实和稳定,有利于服务向下延伸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统一业务流程规范,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搞好与市级业务经办流程的“蜂窝煤”对接,加强对基层服务网点的指导、培训,形成业务办理规则全市上下一致,减少因经办规则不统一、办理结果不一致造成的新矛盾。二是加快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推广。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我市市情相适应,涵盖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待遇发放、关系衔接转移、基金结算、稽核内控、权益告知等所有业务环节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体系,并在全市社保经办系统推广,促进社保经办依法、依规。三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畅通的人才成长通道,提高基层服务网点社保经办人员待遇水平,增强系统对人才的吸引力,使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有才可用、才尽其能。四是建立财力补偿机制。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要求,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机构提供的管理和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应按统一标准提供;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统筹区内社保经办机构的设施、设备也应按统一标准配置。由于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财力有强有弱,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在大型基础性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上存在不足。需结合各地情况,建立财力补偿机制,确保整个体系建设同步、成效一致。五是健全经办管理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经办管理服务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起刚性指标与柔性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把经办机构系统内考核与服务对象对经办管理服务水平认可度的评价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专项评价相结合。
(三)加强经办基础建设,提升管办能力。一是按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整合各级资源,加大基层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点设施、设备投入和建设,满足服务向下延伸条件,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加强经办队伍建设,结合各区县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缓解经办压力和矛盾;同时,加强信息、精算、医药审核、稽核等专业骨干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为管理精确化、服务精细化提供支撑。三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经办队伍素质,推动全市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四)用信息化创新管办模式,提高服务效能。全力打造电子社保城市,并逐步向智慧社保迈进,依靠信息化强壮“小马”,拉动“大车”。一是加快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内容,逐步达到网、厅一体化,将经办大厅办理的业务项目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延伸到每个参保单位和参保群众身边。二是将一些能够自助办理的社保服务项目和内容集成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中,广泛配置到各级经办服务大厅,村、社区社保平台和服务网点,以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方便群众查询信息、打印参保缴费证明、业务预约等,缓解各经办大厅和服务网点因场地、人员不足的压力。三是加快整合市级各部门的数据信息资源,建立跨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与公安、工商、卫生计生委、财政、金融、食药监等部门的数据横向比对,一方面进一步提高社保制度运行分析的科学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不断完善经办管理,堵塞各种“跑冒滴漏”提供有力措施。五是充分运用经办机构门户网站、智能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社保政策、经办流程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各方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主动引导舆论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产业之一,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和持续稳定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同时对于国家的长期健康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可以断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在国有企业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平稳安定,由此可见,保险管理工作与国计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保险管理工作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根据实际情况粗略的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对国企的保险管理工作在以后的发展中有帮助作用。
(一)社会保险制度内部中“二元”情况的存在
近些年来,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不懈努力,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情况正在被逐渐打破。我国目前存在国有企业人员流动难,人员流动缺乏保障等问题,这一原因的出现是由于国有企业在不断对改革进行推进的过程中,忽视了保险制度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在保险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仍然对企业进行不断的改革,使问题严重化,从而导致改革的推进和人民的利益出现冲突,最终对国有企业改革形成阻碍。通过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它们之间的有效衔接工作出现了不融洽的情况,从而在企业和事业人员的待遇方面产生了较大差距,最终造成流动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维持产生困难,“二元”情况随之出现。
(二)社会保险资金的短缺导致了收支矛盾加剧
现在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中出现了许多的收支不平等的矛盾,其原因之一是多方面的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在历史上背负了接近50年的债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保险资金的扩展,从而导致了这一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筹资渠道过窄,再加上对一些企业里参保征缴的办法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政策,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这一系列不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某些严格意义上来说缺乏立法保障,这便造成一些企业有机可乘,严重欠缴社会保险费,从而引起了社会保险资金的短缺进而激化了各企业间的收支矛盾。
(三)社会保险管理在国企的改革中出现了空缺
国有企业因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与支柱地位,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的改革,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好的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不同层次中的各种相关矛盾也渐渐浮现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企业的大量裁员与被裁员后的员工失业的经济矛盾。这一类经济上的矛盾都是社会保险管理在改革中出现的空缺,这一个空缺就决定了在企业改革之后,下岗的那些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能否妥善的解决。
二、政府应帮助国有企业保险管理制度的改革
(一)立法: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在国有企业面临一系列改革的情况下应该重视对其法律法规的相关建立和完善,对制度进行保障,帮助企业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并将其引入正常轨道中,实现社会保险制度新旧体制的顺利转换。(二)破产担保:国家应该对参保人的损失进行担保,必要时进行补偿,比如在某管理公司破产对参保人利益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国家就要对责任进行承担,并给予补偿。(三)监管:政府应对于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起到监管作用,也可以通过了解它们经管的社会基金的最低盈利水平来判断社会保险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另外在对社会保险的运转过程中实施监督,对企业的改革动向和进展进行了解和把握。
三、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优化
(一)逐步实现职工基本社会保险一体化
国有企业的保险制度实现统一,既可以体现国有企业的特点又可以使得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险能够得到保障,在规划制度和试行过程中避免另起炉灶的现象,充分实现保险制度的统一化。以权力和义务的对等为基调,构建统一的计划发展制度。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确保保险待遇根据计划发展的前提下,通过保险对参保人员的工作经历进行反应,从而使人员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进行流动的过程中,增加保险待遇的灵活性和公平性。保险制度要实现统筹,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全国性统筹,从而实现高起点的保险统筹,进而对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进行提高,对各个地区的负担进行均衡。
(二)构建多方共同负担的社会保险机制
在进行保险制度的实施中,国有企业要充分对企业职工的基本社会保险改革经验进行借鉴,再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到新的经验和方法。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对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进行统筹和测算,以“支定收,略有结余,部分积累”为基本原则,实现企业职工基本社会保险的统一。强调社会保险权力和义务的相对等原则,实现多方对保险机制建立的共同承担,同时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对保险制度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提高国企服务质量,强化参保意识
国有企业要对于保险机构的队伍建设进行强化,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对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和问责机制,使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加强专业化队伍的建设,突出企业的良好风气。这一系列举措对于国有企业总体质量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要加强宣传工作,着力提供企业职工的参保意识,通过具体的措施对参保知识进行宣传,通过各种保险管理活动对职工的参保热情进行激发,深入贯彻全面参保的意识。
(四)创办一系列惠民措施逐步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对各相关机构进行调查,民众对于社会保险的参保意识比较成熟,普遍认为社会保险更加合算,但其对于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政府的补贴相对不够,中国社会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还存在制度方面的较大欠缺,基于此种情况,要对地方财政在参保人员的补贴方面进行明确,特别是针对困难群体的补贴要着力提高,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予以提高,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五)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
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建设,建设学习型团队,通过专业的团队带动企业人员的学习氛围和主动的学习热情,使人才队伍逐步实现高素质,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国有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学习水平的提高对于社会保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保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更好的解决,还能够根据国家政策的改变,及时的调整自身来改变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管理策略。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