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1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乡协调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根据全国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各地具体情况,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功能区域;按开发内容划分,则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定位了城乡的各自功能和发展方向,准确的把握了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主体功能区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的规划下,解决当前城乡建设差距太大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步入正确的轨道。

1.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

城乡发展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从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的反复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达到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1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突破了3:1的比例,差距继续扩大。近年来虽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推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在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07和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点3.33:1,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2013年达到近年新低,3.03:1。造成农业劳动力收入和报酬低下的原因有: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专业型人才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资源的城乡流动障碍。

1.2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既是收入差距的结果,也是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农民看病问题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治病难,对一些疾病还要长途跋涉进城求医,期间要投入多少精力,给农民造成的不便难以想象。农村地区不仅医疗设备落后,而且医疗专家也非常稀少,很多病例都没法解决,甚至会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农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社会保障问题,部分农民受到了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保障,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企业参与度不够。同时,对于农村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基本的公路交通、信息等关系到农民正常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还比较落后。

2.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2.1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在城乡之间深深扎根,城乡是两个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各自都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利益考虑,为了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同城市间可以建立城市协调会这样的组织机构,那么城乡之间也可以建立具有这样职能的组织机构,况且城乡之间行政上是上下级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和乡村不仅是产业上的分工协作关系,资源的配置需要市场来调节,在文化交流、信息传递、技术推广等方面,城乡之间的组织机构也应该定期组织计划,开展交流。城乡之间毕竟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双方的利益分配需要由常设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并且根据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来对区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投资建设和生产运作,并且监督城乡协调建设的发展进度。

城乡协调组织可以由政府牵头,由城市和农村两级政府协商建立,代表城乡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协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组织机构建设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凡是涉及到城乡投资建设、利益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均等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要经过协调组织的协商而定。城乡协调组织的成员也应包括城乡的行业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他们可以根据城乡经济运行情况,社会发展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提出最切实的意见。同时,需要制定一定的行政组织规章制度,保证奖惩分明,而且城市和农村的行政管理机构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功能地位,市、县、镇、村四级政府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2统一要素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也比较频繁,城乡市场的分割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推进城乡市场的全面开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要素流动的平台。统一要素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障碍,保证要素在城乡流动时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重点开发的城市区域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乡村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在进入城市市场时不仅享受同薪同酬,而且在住房、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受到平等的待遇。同时还应鼓励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村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城乡在培育不同层次的人才时,既要开发城市的脑力劳动力资源,也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简单劳动力资源,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农村地区在吸收城市的信息与承接产业时可以得心应手。

另外,在城乡资本统一市场下,城市在尽可能的引入外资时,特别要尊重民营资本,鼓励指导民间资本在城乡市场的项目投资。另外,各乡镇拥有平等的招商引资机会,只要是具有开发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活动,带动地方劳动力就业的项目,应给予大力的资助和支持。由于农村在城乡的土地资源上具有优势地位,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的开发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主产区,农村土地是禁止开发的,并且在城乡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中,必须统一规划与平衡双方利益,最大限度的优化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既保证国家的“米袋子”,也能推动城乡的全面发展。

2.3 产业互动机制

由于长时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乡产业的相互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有了一定的互动合作,但是很多区域城乡产业还是隔离的状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应推动城乡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产业聚集在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的区域,要想实现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在城乡接合处或者在县域建立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区能够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实现工业聚集区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使城乡处于同一产业链的功能分工中。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同投资、共同使用,公共资源的共享,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另外,根据城乡的现有资源优势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并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城市作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信息营销中心,农村地区作为生产资料的来源地,生产加工的场所,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对于重大项目的建设,城乡应该通力合作,为了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城乡之间应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乡统一的现代服务业,让农村地区享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各种社会服务,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尊敬的张建星社长、朱从玖省长,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实施标准化战略 践行新发展理念”研讨会。在此,我谨代表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9月9日,为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发来贺信,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并向世界宣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关于标准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指出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方向,为开展好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建设、政府管理以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对“十三五”期间的标准化工作进行了部署,充分体现和贯彻了新发展理念。

标准是创新发展之翼。创新与标准相结合,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能促进相关产业倍增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增长动力。

标准是协调发展之基。推进协调发展,需要发挥标准的协调、规制和导向作用,促进服务业与工业、农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标准是绿色发展之器。标准是环境保护的硬约束,是绿色制造的催化剂,要加强节能、节地、节水以及环境、质量、安全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是开放发展之桥。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是服务和货物交易的“通用语言”。推进开放发展,需要我们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化合作,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是共享发展之要。推进共享发展,需要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公平规范的市场秩序、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我们认为进一步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需要从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强化理论研究,抓好系统布局。以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为指导,探索掌握标准化发展规律,归纳总结我国标准化工作成功经验和方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理论体系和科研成果,指导全国标准化工作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要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以改革促进创新,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

注重协同推进,完善共同治理。坚持“放、管、服”相结合,发挥市场对标准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标准化共治新格局;广泛开展标准化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夯实标准化基础。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规则合力。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同发展,发挥标准对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作用,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则合力。

第3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变内蒙古“欠发达”区情,是我区长期奋斗的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同志在全区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了“三个着力”,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对我区经济建设重点工作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我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依托产业建设来实现,我区目前的产业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链条不长,总体发展还不够充分,效益有待提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既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又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还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继续做大做强畜牧业,努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实现产业规模扩大,产业素质提高,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发展后劲。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有力举措。党的十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于我们这个幅员辽阔、线长面广的西部地区来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在旗县、难点在旗县,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前,我区农村牧区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农牧民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问题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这一决策部署,将进一步引导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盟市把县域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也将进一步调动旗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增强我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明确提出: “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落后于沿海地区,而且与周边省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自治区党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党的十精神,抓住了我区经济工作的薄弱环节。随着这项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以及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我区经济发展活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三个着力”,事关我区经济发展大局,是开启我区新一轮发展的“钥匙”。产业结构调整见到成效了,我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就会有新的提高;县域经济搞上去了,城乡区域发展就会更为协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实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壮大了,就业多了渠道,收入多了来源,经济多了增长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活起来了。贯彻落实好“三个着力”的部署和要求,必将有力推动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富民强区进程。

第4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一)强化调控政策引导,努力实现促增长与控物价的双赢。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抓自有收入与争取国家支持并行,扩大收入总量与优化支出结构并重,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总财力进一步增加。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财政综合绩效管理,突出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继续压缩当年专项结转。加大金融资源调控力度。力争贷款增幅在全国保持领先位次、新增贷款加市场融资总量有明显增加。推进政银企合作,以多种方式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强化对农牧区金融支持,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优化区域布局,支持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在青开业,继续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小额担保、小贷公司、保险直投等非银行金融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特别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努力实现物价调控目标。加强牛羊肉和蔬菜购销工作,保障冬春市场供应。加大"菜篮子"建设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增加政府和商业储备,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及时查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我们深知,物价问题关系民生、关系全局。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承担起调控物价的责任,毫不动摇地坚持行之有效的一揽子打法,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严格问责,确保今年物价指数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让全省人民满意。

(二)积极有效扩大内需,增强投资消费协同拉动。这是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基点。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700亿元。加快续建工程进度,新开一批重点工程。青藏铁路至格尔木增建二线工程年内全线通车。开工建设格尔木至敦煌铁路、香日德至花石峡等公路。力争开工大武机场,加快祁连机场前期工作。加快玛尔挡水电站、神华格尔木火电厂建设,黄丰水电站年内建成发电,新建两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大力发展风能,今年再新建1000兆瓦光伏电站并安全上网运行,开工建设750千伏与联网等输变电工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0%以上,争取三产投资、藏区投资、民间投资有新的增长。加紧谋划3-5个投入和产出上百亿元的重大项目,确保“不断档”。实施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推进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取得新突破。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增加政府惠民支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措施,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落实购买首套商品房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扩大内需最大的产业支撑是服务业。全面落实已出台的促进旅游、商贸物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整体推进十大服务业加快发展,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提升服务业的引领作用,确保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推进朝阳物流园区、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组建航空投资管理公司,发展地方航空业。支持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新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通过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总量的不断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高自主增长能力。抓住战略机遇期,在调结构、转方式上迈出更大步子。加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整体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真实施应对工业经济下行的十项举措及配套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快“双百”行动步伐,促进三大工业园区错位发展。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实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全面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的比重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大幅提升重点骨干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实施煤基多联产、太阳能电池组件、锂动力电池、PVC复合材料、生物制品等重大产业升级项目。加快形成新兴产业高起点、高技术、高投入、高增长的发展格局,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基本产业链。继续推进科技“123”工程,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再创新,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禁高于行业能耗标准的项目上马,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实施落后产能淘汰计划,从源头上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农牧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启动“1020”科技支撑工程。促进设施农业和生态畜牧业上规模,新建农区日光节能温室3万栋、养殖小区100个,牧区畜用暖棚1万栋,实现生态畜牧业模式在纯牧业村的全覆盖。将林果、水产养殖等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市场开拓,提升产业化水平。在建设十大特色农牧业上实现新突破,促进农畜产品生产能力、综合效益和农牧民收入同步提高。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黄河谷地综合开发工程。启动湟水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和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项目。力争开工蓄积峡水利枢纽工程、引大济湟西干渠建前工程。扎实推进人畜饮水安全、小流域治理、草原节水灌溉及城镇水利保障工程。从今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用五年时间解决农灌工程老化失修问题,实现有效灌溉150万亩,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形成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强力支撑。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规划引领,搞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化布局体系的衔接,启动一批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供暖、燃气等基础设施项目,拓展工业园区社会服务能力,强化城市的产业发展、吸纳就业和人口集聚功能,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拉动作用。按照“四区两带一线”的总体布局,重点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海西城乡一体化试点,推动撤县设市工作。同时,统筹推进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积极破解城乡之间以及城镇内部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双二元结构”。支持藏区发展“飞地经济”,支持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块状经济增长点,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我省藏区工作,把无偿援助与合作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争取支援方扩大在青投资规模。同时,加大对省内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扶持力度。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将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第5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黔江;区域性中心城市;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6-02

重庆市黔江区既是全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武陵山片区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关系到重庆直辖市在湘、鄂、黔跨省界武陵山片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加强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黔江在区域中实现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径,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意义。

一、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区域竞争犹如百舸争流的新形势下,抢占发展先机,已成为各区县共识。从黔江发展的现有基础条件来看,黔江在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开放水平、区位条件等方面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开放程度不高,距主城的距离相对较远,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黔江也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特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峡谷峡江城市风貌独特,建设“宜居城市”条件好;从旅游景点分布看,黔江北有“长江三峡”,西有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南有铜仁“洞天福地”梵净山,东有张家界旅游胜地,借助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整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潜力大;占据全市“一大两小”机场之其一,为对接主城高技术新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黔江作为渝东南“翼”的中心,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政策“洼地”成为吸附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因此,黔江不能走传统的发展老路,必须立足区情实际,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错位发展的道路。

二、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以产业集聚为抓手

一是高起点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功能和特色,推动园区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积极争取将正阳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强化产业集聚。加快卷烟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培育。按照梯度开发、错位发展的思路,围绕“三大三特三新”产业,拓展扩大开放空间和平台,构筑新型工业空间体系。全力发展食品、新材料、化工三大百亿级产业;以家纺家居产业、机电及配件产业、电子及元器件产业为支撑,快速发展三大特色产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完善正阳片区、青杠片区、龚家坝片区三大片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黄山坝片区、李家沟片区开发建设。提升现有都市工业楼宇档次和配套服务功能,新建一批工业楼宇,布局建设一批镇乡工业集中区。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三大、三特、三新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发挥生态优势

黔江中心城市建设在规模上难以求“大”,重点要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立足“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休闲养生之地”的城市定位,打造成为主城人假期出行和度假纳凉的“后花园”。一是做优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修编调整,立足“高层次、高品位、有特色、做精品”的规划目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做靓城市环境。重点抓好新城建设,立足高品质和宜居生态特色目标,尽快建立完善新城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一批融购物休闲、娱乐观光、商务会所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在阿蓬江沿线和酉阳山麓规划布局一批具有投资和旅游双重概念的高品质别墅小区,助推城市旅游发展。提升改造老城,尽快完成核心C组团、南沟片区、城北片区改造,进一步增加城中绿地和亲水景观,加大工业、生活污染的处理,创造市民健身休闲的良好环境。三是打造主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围绕黔江中心城区“山、江、峡”相互呼应的构架特点,集中打造好“城市峡谷”和“城市绿心”两个主题公园。在注重峡江、峡谷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注入民族和宗教元素,如在峡谷绝壁上雕刻具有民族宗教题材的岩画,在酉阳山顶建设宗教机构,满足城市人“祈福求愿”要求。立足峡谷峡江和酉阳山等城市景观,集合小南海、濯水古镇和武陵仙山开发“魅力黔江一日游”项目,联动江三峡、仙女山、梵净山、凤凰古镇组成“一周游”菜单。依托濯水现代农业园区、阿蓬江花卉苗木基地,打造以乡土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

四、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承接产业链延伸

“十二五”期间,重庆主城将加快培育以笔记本电脑、离岸数据开发两大基地和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光源设备为重点的10大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材料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黔江应立足承接全市产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快产业配套发展,力争打造成为主城产业发展的“配件箱”。一是做优承接主城产业平台。加强与主城产业对接,首先需要平台承载。要优化调整正阳工业园区规划,围绕规划面积2015年达到20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25平方公里的目标,抓好园区的拓展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市级层面对土地利用及指标安排的支持。要立足把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目标,加强园区关联企业、产业的有效集中,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尽早把园区建设成为对接主城产业的“桥头堡”和“强支撑”。二是壮大“三大”产业集群。食品产业:积极争取市烟草公司支持,加快启动“烟厂退城入园”项目,推进现有设备、生产工艺等技术改造升级,提高配套卷烟生产份额;发展壮大雨润百发、朵朵润尔等食品企业,支持轻纺集团联盟嘉士伯启动黔江啤酒项目二期建设。材料方面:依托武陵硅业,引导主城企业投资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等深加工产品,积极衔接为主城及“1小时经济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化工方面:加快推进PVC一体化循环项目建设,将青杠拓展区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立足重庆主城电脑、打印机、监测器、手机等产业发展,配套提供相关建材及配件生产。三是推进产业项目和技术合作。抓住主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瞄准主城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当前,重点要加强与主城汽车摩托车企业、电脑生产企业和化工医药企业对接,争取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以及现代制药业半成品等项目落户黔江。

五、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依托大通道建设

加快建设区域通枢纽,促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打造产品输出和资源输入的“物流集散地”。一是加强大通道建设。争取尽快开工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积极推进渝黔城际铁路、黔恩铁路、黔遵铁路前期工作,抓好黔恩、黔石高速公路建设,开展黔遵、黔张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全力抓好黔江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推进舟白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开通黔江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航线,努力构建武陵山区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力促黔江成为连接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南北运输大通道和连接长三角、成渝经济带东西运输大通道上的节点。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将黔江纳入全市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来规划布局,对我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有利。要抓好正阳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综合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化工、材料、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通过配套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市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来黔发展,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规划建设舟白空港物流基地,瞄准航空服务、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打造高端物流,努力建成重庆东南出海的物流枢纽。积极探索借助贵州丰富资源,建设黔江“贵电、贵煤入渝”中转站,成为重庆主城加快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三是着力构建大商圈、大市场。商贸业兴旺与否是体现商气、人气和开放程度的“晴雨表”。要立足打造渝东南地区消费中心,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升级改造,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入驻,着力培育老城50亿元级、新城100亿元级商圈。加快推进新城汽摩交易、机动车交易二期、农产品批发、商贸批发、工程机械交易、林业交易等六大区域性市场建设,努力增强对市场对区域商贸流通的辐射功能。切实加强渝东南会展中心建设,引导主城高端服务生产型企业入驻黔江发展建筑工程设计、法律仲裁和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或中介服务业。

第6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如何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局”,适应形势、做好规划、抓好落实,代表委员们围绕议题积极献计献策,共商我区发展大计。

“三次产业”上承发展大计,下接具体工作。李o恒书记在参加审议时说,农业方面,要解决好种植业玉米“一粮独大”和畜牧业“一羊独大”的结构性问题;紧紧抓住绿色消费升级和国家倡导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市场和政策机遇,抓好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追溯体系;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农畜产品品牌,打出“互联网+绿色”的王牌,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等。工业方面,要厚植工业发展优势,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各项工作;促进传统优势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坚持集中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服务业方面,要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打造全时全域黄金旅游带,做到产业围着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把旅游业与绿色产业、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创意开发旅游业态新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

关于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代表委员们与政府工作部门也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常青代表说,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要着眼于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去产能”重在化解以僵尸企业为代表的低效产能,“去库存”重在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打通供需渠道,“去杠杆”重在有扶有控、区别对待,“降成本”重在降低企业税负,“补短板”重在优化结构、创新发展。

张建民代表说,要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进一步提高项目筹划质量,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区分轻重缓急,统筹有效推进,确保投资精准有效,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

自治区发改委在向人代会所作的报告中也提出,在去产能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在去库存上,要灵活因城施策;在去杠杆上,要着重防范风险;在降成本上,要注重多措并举;在补短板上,要明确突出重点。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七网”建设、推动社会民生领域建设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未来我区将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一起做、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同步抓,做好资源转化增值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

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经济发展新支撑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坚持优化布局,形成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申报、规划等工作,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集聚、生态环保和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呼包鄂基础设施共联、产业建设互补、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工作共享;加强东部盟市优势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东部盟市加快发展。

这一内容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和林格尔的优势在于它是我区人才、资金、政策、技术、科技等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呼包鄂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已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东部盟市则有着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和自治区东部盟市跨越发展的政策叠加优势。

李杰翔代表说,我们要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全力把和林格尔新区打造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智慧区。3年后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要达到2000多亿元,5年后实现4000多亿元。充分利用好全区、全国乃至世界的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这个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好国家级新区这个平台,做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

王中和代表说,自治区对呼包鄂协同发展,尤其是对包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寄予厚望,同时也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相信包头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走在全区发展的前列。

杜梓代表说,要从适应国家东北振兴、自治区东部跨越的大局思考战略性大事,抓住国家东北振兴政策机遇、京沈高铁机遇、“产业大洗牌”等机遇,加快通辽发展,肩负起“东部振兴看通辽”的历史重任。建设以科尔沁区、开发区为重点的区域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体,主动接受辐射带动,打造东部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交通枢纽和产业高地。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牢牢把握区域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抓紧制定方案,完善推进计划,建立共建共享、联防联控、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区域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努力谱写协作共进、互惠共赢新篇章。

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大数据、“七网”建设、全域旅游、高铁经济……随着这些名词出现在自治区两会中,内蒙古营造新的发展优势的号角已经吹响。这里,有我区列入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机遇优势,有我区大力实施“七网”建设的政策优势,还有各地区特色资源所具备的比较优势。我区未来发展的增长极呼之欲出。

于立新代表说,呼伦贝尔今后将重点加强“七网”建设,公路、铁路、航空三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力,市政网、信息网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投资;加强旅游业发展,努力把呼伦贝尔打造成为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同时打造1―2个5A级旅游景区。

张院忠代表说,包头市今后将重点抓好“七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确保投资增长在15%以上;通过抓转型升级,改造提升工业园区,做大做强稀土产业,大力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商务会展、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

第7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十三五”时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强化政府的规划引导和宏观指导,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城市群、经济带、重点经济区等为支撑的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

加强群区耦合

提高城市群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长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在加强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网络化和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基础上,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强化城市群内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要顺应城市群和经济区相互耦合的趋势,推进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城市群为核心,形成东北、泛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海峡、中部、西南、西北经济区。这种空间组织模式,既能发挥各区域自组织、自协调、自调整的能动性,加强相邻各省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中央政府也能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消除区域壁垒,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缩小区域差距。

加强轴带引领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组合条件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一级开发轴带主要有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广京哈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包昆经济带等。这些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隆起带,对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具有重要意义。

除上述发展轴线外,沪昆经济带、沿边经济带、汉江经济带、胶济邯经济带、大(同)太(原)运(城)经济带、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经济带等可以作为国家二级轴带。

加强开放合作

“十三五”时期,不仅要继续深化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陆地区开放的带动能力,还要加快推进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开放,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合作、促发展。同时积极构建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全面促进国际国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

当前,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应以国际大通道为依托,通过珠江――西江经济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深化珠三角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把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连接起来,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并加强与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把新疆建成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通过深化东北亚的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核心区和重要枢纽。

在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国内区域合作。应通过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拉动或引领国内区域合作,通过国内区域合作支撑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

健全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积极推进区域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土地要素市场建设,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平台、技术和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推进城乡土地资产市场一体化,促进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推进区域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信用法规和标准,共同打造信用信息大平台,推进信用服务市场建设,共建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福利特权和针对非户籍人口的歧视性规定,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加快完善各类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加强对城市群、经济带和重点经济区的规划引导。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作用,重点对跨行政区、次区域进行规划引导。“十三五”期间,应启动若干重大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如编制城市群规划和重点经济区的规划。编制黄河、淮河、松花江、辽河、汉江等流域的发展与合作规划,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在市县层面,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避免规划之间的脱节和冲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全国,构建上下一体相互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全国性的空间规划、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市县层面的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应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第8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008年,广东本地生产总值35696亿元,增长10.1%,约为全国的八分之一;人均生产总值达37588亿元,增长8.7%,突破5000美元,其中,珠三角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财政总收入8470亿元,约占全国的1/7;进出口总额6833亿美元,占全国的26.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56119亿元,约占全国的1/8。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发展面临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难: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去年,广东经济增幅低于1979―2007年13.8%的平均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高于全国。二是出口持续下滑。去年出口增长9.4%,回落12.9个百分点。特别是去年第4季度出口加速回落,到今年1月单月降幅达到23.6%。三是企业经营困难。去年前11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3.1%,增速回落46.4个百分点,关闭、停产、歇业、转移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四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去年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76.08亿元,下降8.9%。五是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去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仅增长9.3%,增速回落42.2个百分点,今年1月则下降27.9%。

出现如此严峻的局面,一方面由于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来得更早、更直接、更明显。2007年广东外贸依存度155%,比全国高89个百分点,加工贸易约占2/3,近七成商品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三地。另一方面,2003年以来广东经济保持14.5%的高速增长,存在调整的必要。重要的是,广东省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条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制造业比重较大,产品技术来源60―70%属于外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二、广东抓改革、促调整、保增长的初步实践

我们深刻感受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极致。这场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去年,广东对新一轮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重要成效。

(一)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有效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供制度保障

制定实施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颁布实施省政府第三轮第三批行政审批项目调整目录,下放管理权限102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信息系统实现全省网上备案。开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尤其是启动“新十项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决定统筹使用2009―2012年各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约1000亿元,安排重点工程投资3030亿元,集中投向公共交通网络、节能减排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领域自主创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等领域。去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0亿元,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9.4%和18.7%,高耗能工业投资下降7.1%。

(二)着力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支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省市共建先进制造业基地14个,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11个。出台实施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万亿元,增长15%,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全国第一。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全年共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50万吨、关停小火电300万千瓦以上。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00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全省“十一五”期间的任务。单位生产总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5.58%和5.28%,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启动省部合作共建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全省“招拍挂”出让土地数量占出让土地总量的80%。

(三)着力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全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新进展,省国资委监管的24家国有企业集团企业总资产达到4750.27万元,比2004年增长39.39%。完善和落实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着力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开展股权出资试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民营经济增加值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四)着力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制定《关于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试点,经营权流转面积占总数的14.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136个,成员达16.9万人。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将城镇化的农村地区居民,统一转为城市户口。

(五)着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协同发展

制定实施《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配套文件,以竞争方式安排资金择优扶持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东西北地区销售电价区域同网同价。

(六)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消费提供有利条件

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用于民生、公共服务、帮助市县增强发展后劲的省级财政资金852亿元,占总支出的73.7%。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量约占全国的1/5。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以上,参合率达95.4%。

三、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将抓住实施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围绕“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中心任务,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着力创新“六大机制”,为应对危机、优化结构、确保增长增添新动力。

(一)创新行政管理机制

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增强科学调控能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第四批审批制度改革,省本级争取减少一半审批事项。加快推进省、市、县和镇电子监察系统的四级联网。建立健全在专项资金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性机制的有效办法。开展乡镇财政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改革试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扩大地方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审批管理制度。

(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机制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经济竞争力。促进自主创新,探索完善政产学研商的创新推动机制,促进形成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拳头产品和销售收入超百过千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资源、基础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三)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实施细则,落实完善先行先试领域的综合配套政策,加快珠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突出建设好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珠三角企业加快向东西北地区转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支持东西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加强教育、就业、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选择1―2个市(县)按照主体功能规划开展试点。

(四)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建立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长效机制。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农村土地确权,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推动惠州、佛山、中山等市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村镇银行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现城乡规划“无缝对接,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市县同城”的行政整合,加大“并镇”、“并村”和“镇改街”、“村改居”的实施力度。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并对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进行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积分制”,有序吸收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

(五)创新资源和环境持续利用机制

综合运用法律、价格、财税、行政等手段,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完善电、油、气、水、土地等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改革。探索建立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市场,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环境与发展协商制度,解决区域、流域之间的重大问题。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统一区域环境政策和标准,统一规划区域环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节约能源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及修订。

第9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范文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发展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川南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城镇分布密集,且资源配套富集,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加快发展优越条件。

首先,它地处长江上游,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和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位于成渝经济区内部,横跨沿长江发展带和成内渝发展带,是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连接长江中下游与泛珠三角的重要门户。

第二,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以优质名酒为代表的饮料食品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机械制造、化工、能源等产业特色突出,这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川南经济区位于攀西-六盘水战略资源富集区,气候独特,土地资源丰富。煤炭、水能、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硫、磷、盐卤等资源富集配套。水系发达,拥有长江、岷江等优质岸线资源,具有发展临港经济的优越条件。蜀南竹海、兴文石海、自贡灯会和恐龙、大千文化、长江文明等旅游文化资源享誉国内外。高度富集且匹配天成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地区优势产业集聚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基础与潜力空间。

另外,川南地区紧邻市场容量巨大的成都城市群与重庆城市群,拥有川滇黔渝结合部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整合与产业协作前景良好,既具有与攀西、黔西北、滇东北等周边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整合潜力,又具有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空间。

重大战略意义: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加快川南地区发展,对于促进四川省和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形成“四川第二增长极”,实现成渝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川南地区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互呼应,带动川滇黔渝结合部加快发展,更好地支撑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战略的纵深推进。

第三,推进川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对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探索,同时在集中整合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等方面共有示范作用。将探出索西部城市群绿色转型的新模式,也将为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提供范例。

现状: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方面,国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更加强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加快培育南部城市群,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为南部城市群突破长期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难得机遇。另一方面,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支持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扶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南部城市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转型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面临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的挑战。从发展现状来看,川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既肩负着加快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使命,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的挑战。

首先,城市群总体规模偏小、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育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尚未呈现出成熟的城市群形态。其次,南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最后,它还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开放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等严峻挑战。其中,川南经济区优势主导产业主要为化工产业和白酒产业,其产业带特别是白酒产业带主要是沿江分布。白酒对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化工产业对环境形成较大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川南经济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

未来发展道路:打造四川经济增长第二极

川南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大城市密集区和多中心城市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优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尽快打造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第二极,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在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方针,着重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完善其城镇体系及现代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谋发展,以开放合作促发展,努力建成四川和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优化空间布局

川南经济区优化空间布局,必须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城市群的基础条件,良好地对接上位规思想,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以达到构建科学空间格局的目的,最终促进城市群紧凑发展。

对接上位规思想。面临国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等重大机遇,川南经济区作为成渝经济区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主要载体,必须良好地对接上位规思想,才能快速有序地推动城市群自身发展。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大力促进包括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的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明确了城市群主要包括的城市及其范围,并且规划了“五带”空间结构。

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充分了解城市群发展现状,立足自身发展基础,是城市群优化空间结构的前提条件。拥有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其中,内江、自贡是成内渝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泸州、宜宾是沿长江发展带重要的港口城市。区域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乌蒙山区等特殊性地理环境,分布有成自泸赤高速、宜泸渝沿江高速、内昆铁路等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些具有差异性并客观存在的基础条件,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了有力依据。

构建科学空间格局。结合上位规思想,立足自身发展基础,构建“四核四轴三片区”的空间格局。结合点状发展理论,强化“四核”,即以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建立并完善以四个特大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支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城镇发展体系。开发带状发展模式,拓展“四轴”,即沿长江发展带横轴、成内渝发展带横轴、成渝经济区至滇中地区纵轴、成渝经济区至黔中地区纵轴。协调“三片”,推进北部浅丘地区、中部沿江地区、南部山区协调联动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群空间紧凑发展。

加强城镇化建设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川南经济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于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发展特色小城镇,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推动城市群内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是体现社会文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建设中,应不断提高建设标准,融入现代元素和先进理念,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城市发展要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尤其是新区的建设应广泛吸收国内外新区建设经验,按照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要求,以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不断优化新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老城区的改造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优化老城区的空间结构,实施老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和老工业企业搬迁,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同时结合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的建设,促进老城区功能调整和人口疏解,重点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转型发展,增强老城区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功能,促进老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转型跨越。

除此之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并充分发挥自贡、泸州、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整合南部城市群文化资源,注重保护城市历史建筑景观和历史文化街区,塑造文化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现代城市风貌。

促进小城镇发展。作为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联系纽带,小城镇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和集聚农村生产要素,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至关重要。在城市群建设中,应依据当地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条件,注重追求时代特色与地方风格,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集聚、辐射、带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统筹城乡。除了现代化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发展更要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积极总结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的工作经验,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统筹城乡新模式,在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产业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川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产业的发展应遵循“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形成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特色优势产业突出,饮料食品(白酒)、机械装备、化工、能源等产业基础良好,今后应大力推进产业深度集聚整合,优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同时,要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创新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增加就业吸纳能力的重要抓手,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创新发展和转型跨越,必须以产业创新为支撑,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同时,在产业布局上要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川南经济区在未来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川南经济区重化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白酒产业的发展。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完全限制工业如重化工业、资源开采加工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是川南经济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