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人文科学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的优势

第1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首先,小学语文是重要的语言文化载体,而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通过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实现对人的教育。在人类社会中,人们把语言作为思维交流和交际的信息载体,继而不断传播历史和文化,努力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又是文化内容必不可少的表现形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汉语语言,不仅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更孕育着无数的文质优美的诗文篇章。作为生活学习、交际交流的语言工具,小学语文同时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承载着育人的责任,其人文特色尤为突出。

其次,语文是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学科。打好了这个学习、交流和表达的基础,有了语文知识和能力,就会成为继续学习深造甚至发明创造的工具。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学科知识可以作为交际的教育工具而存在,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可以在与其他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从语言这个角度看,思想内容不能离开语言文字孤立存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只有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之中,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中,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心理及成长的环境,讲究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现实阶段性目标,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先具体形象,富有情趣,再升华到抽象的认识,最根本的是培养他们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的外部环境和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班级文化的设计更要体现教育性、时代性、育人性的完美结合,要选择又有激励性和感染穿透力的中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校风校训等条幅悬挂于校园内或者教室和走廊里,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校园的好人好事,使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幢建筑物都会“说话”。学生每天都处于这种氛围中,就能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和激励、鞭策作用,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效果。

其次,小学教师要结合中华经典诵读和读书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素质并感受人生的美好,以充分发挥读书育人的作用。学校应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尤其应提供相应的读书资料,使全校学生有书读、有好书读、读好书、好读书。因此,学校保证有供师生锻炼和阅读的时间与场所,不仅有阅览室,更应建立班级学生读书角,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使全体学生的读书活动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同时,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健康的教育氛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耳濡目染,感受并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教育事业的源动力,教师的魅力主要是从其人格特征表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是什么推动了学生追求学尚的美感?是教师精神和道德的表率作用。教师的生活目的和生活准则能使学生为之倾倒和激动。”因为学生要成人成才,其中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社会的典范、权威的代言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在一定程度,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困难。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表,就会“亲其师”“听其言”“信其遵”。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理了其根本功能。教师应发挥教师的高尚人格塑造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第2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是必修三的第三课,展示了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①基本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体会古代中国文学的多姿多彩,感受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②说明:……关注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创造了中国古代辉煌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家。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明古国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本课适当的问题设置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对话中认识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悟民族文化的优秀。

一、核心材料设置问题引领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良好的设问,往往是学生进人学习状态的良好开端,将会使学生产生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保持较强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为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与本课结合的设问呈现出来,助推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上《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课时让学生听一首较熟悉的歌曲,你听到的是什么歌?作的词来自哪里?这首词是什么朝代的?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其他的朝代呢?引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 接着围绕这段材料进行有效性的问题设置:结合本课内容,请回答“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哪些文学,它们有哪些代表人物的哪些代表作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指什么,它们的地位影响如何? 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带着这些设问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引导学生掌握将材料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论由史出的辩证方法。

二、重视设问的课外拓展,提升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历史学研究的方法有基本方法:史料的搜集、考订和编次;分析方法:①结构分析和阶级分析;②其他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基因分析方法、考古学方法、地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民族学方法、民俗学方法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证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又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设置问题:你能结合教材中的原句论证这句话吗?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我国古典文学有何特点?引导学生透过感性的认识理解我国古典文学特点之一就是时代特色性。接着展示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结合材料请你归纳出文学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即为什么会“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通过解决以上这些材料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因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特征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学生的视野被大大拓展,也理解了结构分析方法,提升了史论结合论证的能力。

三、强化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再引“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思考: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有类似的历史背景却出现不同文学特色的原因是什么(即出现不同文学体裁的原因)?通过这部分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探讨的过程中懂得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高峰难以被逾越时,继承的后人往往会突破原有的体裁而另创新的体裁去发展文学。这样也推动了学生在感悟知识的广博性和思辨性的同时理解文学格式是与时代相关的理性认识。接着展示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一个共性就是无论是哪代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文学风格。通过以上问题的强化,学生在感受不同时期文学美感的同时对历史问题的敏感度也大大增强,得出我国古典文学特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延续、继承创新性。然后让学生再一次阅读这一组历代描述爱情的作品片断,设置问题:你发现这一组作品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一设问引导思考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从高雅、贵族化到通俗、平民化的过程。同时强调发展的是主要趋势、主要潮流,并不意味着高雅文学的存在就没有通俗的文学存在,反之同理,两者是并存的关系。最后教师提问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主要发展趋势?教师再次展示“二、”中的三则相关的典型材料,调动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反思,最终使学生全面理解了仍是时代中的商品经济,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统治者的政治因素(尤其是后者)起作用的结果,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的理性认识。既然文学格式(体裁)与时代相关,文学主流与人有关,学生也就彻底地领悟了“后世莫能继焉者”的真正内涵。

四、质疑学习成果,促进认识深化

第3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中职;人文关怀;计算机;有效教学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是人文关怀。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它将知识的传承和灵魂的铸造完美融合。人文关怀就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予学生渴望得到的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已由传统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学模式,发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模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要实现有效教学,并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还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一、人文关怀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的背景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导致传统道德观下滑,具体表现在中职学生身上有:道德意识淡漠,道德水平下降,沉迷于娱乐游戏和物质享受,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差。除智力方面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外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导致他们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二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三是社会环境污染,网吧、游戏机室、手机、酒吧舞厅等对未成年人的屏蔽未到位,学生过早涉足又没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及时引导,导致他们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健全。我们在“怒其不争”的同时,也要担负起关心、引导和教育的责任。

现代职业教育倡导专业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重视教师专业能力提高,重视学生技能培养,而忽视教师德育工作能力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种现象在计算机等理科专业尤其突出。

二、人文关怀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精辟的论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的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应用的逐渐深入广泛,计算机犯罪层出不穷,计算机技术人员如果人文素养欠缺,职业道德水平低下,那技术也很容易被利益、偏执驱动,误入歧途,为国家和社会安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单一强调学生技能培养,没有厚重的人文底蕴做依托,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也无从谈起。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该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它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素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人文素养的升华。

(二) 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 探究性学习能力, 实现计算机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提高效率,兴趣是关键。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近年来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他们大多思想活跃、反应敏捷、聪明有余、耐力不足,没有学习的方向感也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电脑不是他们学习的工具,而是娱乐的玩具。要吸引他们学习,首先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尊重,倾听心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继而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如此,每一个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三、人文关怀下实现中职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一) 人文关怀下的师生关系: 平等交流, 和谐融洽。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为人机对话式,教师如果不注意与学生沟通,完全依赖机器,更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淡漠。师生间彼此缺乏了解与信任,不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就仅仅只是口号。

任何一门课,学期初师生间的自我介绍、课程介绍必不可少;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总结与反思,并对教法、学法提出改进意见;学期末,师生共同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明确努力的方向。在交流中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需要多余的说教,学生学习主动性、纪律性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当然也是有效的课堂。

(二) 人文关怀下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 爱生如子。

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用灵活的方法和策略区别对待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因材施教,爱生如子。

对待优等生:一要引导他们不骄不躁,全面发展;二要动员他们在自身进步的同时,多帮助其他同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家共同进步,也能让基础技能更扎实;三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省、市、校各级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更深层次地学习与提升。

对待中等生:一要认可他们踏实的学习态度;二要鼓励他们努力发掘自身的长处;三要给予他们表现自身才能与智慧的机会,为他们能转化为优等生创造条件。

对待后进生:一要多与他们沟通,端正其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教师的重视;二是适当降低任务操作难度,侧重赏识教育,让他们体会成功感,逐渐培养学习兴趣;三要适时一对一地教学,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高峰”只要掌握了技巧,一通百通,并不难“攀登”。

(三) 人文关怀下的教学过程: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教学目标,寓教于乐是有效途径。教学设计可以把技术性内容人文化,让学生乐学、易学。

当代学生思想成熟、见多识广,过多语言上的说教他们不一定欣然接受,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智力游戏、任务竞技、知识抢答等等,既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又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

例如在讲授理论概念性知识时,因为太过抽象,学生学起来“没劲”,教师讲起来也“头痛”,而理论知识又是实操学习的“基石”,无法回避,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经验,将重点知识点整理设计成选择题和问答题,采用知识抢答的形式组织教学,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加工成具体化的题目,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学习的过程也变得轻松。

(四) 人文关怀下的教学方法: 注重效果, 形式多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都是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各有特色。我们在运用时,不必划清界线,要让它们相辅相成,无论选用哪种或哪几种交替,有效教学是目的。

在这个信息急剧膨胀的时代,学生思维活跃,信息灵通,他们不喜欢传统、陈旧、呆板的事物,而是不断求新、求变、求挑战。所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特点不断调节、更新。

比如,实践证明生本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质量,但这不等于所有计算机课程都必须统一、始终地采用生本教学。又比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可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但小组并不是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相搭配、文静的学生和活跃的学生相搭配、男生和女生相搭配、懒惰的学生和积极的学生相搭配,能更有效地实现培优转差。而在采用案例教学时,选用的案例素材与学生的专业及日常生活体验紧密相关,难易程度一定要把握好: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否则,一开始就展示大而难的案例,会打击大部分实际上并不勤奋也不聪明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 人文关怀下的教学评价: 开放形式, 注重过程。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中职学生而言,学习的方法比成绩更重要。传统的着眼于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和手段显然不适用于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注重过程的开放式教学评价,评价方法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开放式教学评价尊重生命个体,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正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中强化了技能,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成功感,对新知识也有了探求的欲望,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开放式教学评价标准的定制和内容的实施,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做到评价到位并公正、公平。

师生彼此关爱、尊重、理解,在教师人文关怀理念下精心培育的中职学生,必将会成长为人文素质高的全面型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4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 关键词〕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C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

教育学在自然科学化的诉求失败之后,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蓬勃发展, 开始比过去更多地向社会科学的邻近学科开放, 并且发展出有关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原则, 教育学开始取向于成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康内尔 (Connell, WF) 在他 1980 年出版的《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的第四章开头就提到: “在 20 世纪初, 教育学渴望成为新兴的重要的社会科学之一, 而把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进行认真研究, 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作为这种努力的一种延续, 20世纪 50 年代末, 一部分比较年轻的教育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希望能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新兴学科来发展, 并进而萌发出必须把教育学发展成为涉及面更大的社会科学的设想。当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主要包括: 其一, 通过把教育的理论发展同社会理论的原则相结合, 来克服狄尔泰时代 (Diltheyscher Provenienz) 人文科学教育学不合理的人生哲学因素; 其二, 把当时主要作为思想史的教育学史朝着教育的政治和社会史方向发展; 其三, 吸收和促进社会学特别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而传统上以个人为方向的教育学则把它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心理学上; 其四, 以定量的经验研究为方向, 扩大方法论手段。

遗憾的是, “这些观点并未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相反, 在方法论的争论中, “唯理论和计划论的反击占了上风, 以致使发展严重受挫”。“60 年代初以来, 人文科学教育学越来越多地遭到了说它脱离实际的批评。”但事实上直到 60 年代末, “教育科学的发展特点是各种激进的, 很少经过经验检验的方法论观点快速的出现”。

源于 20 世纪初, 兴盛于 20 世纪 50、60 年代的将教育学建成新兴社会科学的伟大构想最终遭遇了挫折, 但并没有彻底失败。近年来, 随着教育学从“单数教育科学” ( educational sci-ence) 向“复数教育科学” ( educational seciences) 的转变, 教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思潮重新兴起, 目前在美国、日本已成为一股很大的力量。

二、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

作为一个科学分类概念, “人文科学”的说法迟至 20世纪才出现。但在人类知识的维度上, 教育学可能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学问之一。作为一门“人文知识”, “教育学”的历史非常漫长。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都可谓是最早的“教育学”著作。与西方相比, 中国古代的《论语》、《孟子》等书均较多地论及教育问题。尤其是形成于战国晚期的《学记》, 已被公认为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从根本上讲, 在学科制度化之前, 关于教育的研究一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人文知识。

20 世纪以来, 面对日益工业化给人类所带来的技术化、操作化、工具化的发展现实, 教育学的人文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这种关注的一种学术反应, 德国的一批哲学家、教育家开始倡导一种“精神教育学”, 以期找回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呼应的人的精神世界。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狄尔泰将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统称为“精神科学”, 认为“精神科学”是一种与自然科学相对应的科学体系。狄尔泰从他的“精神科学”理论出发看待教育, 认为教育就是引导个体生活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狄尔泰之外, 另一位德国教育家布德 (G.Budde) 第一个撰写了《精神论的教育学》一书。在该书中, 他将人类精神生活分成三个部分: 自然的 ( 如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 , 心理的 ( 如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和社会的 ( 如道德、信念、价值、理想等) 。近年来,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反思, 从现象学、解释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来探讨“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的著作已经开始不断增多,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总之, 作为教育学“人文科学化”的某种努力, 从当年西方兴盛起的所谓“精神教育学”到今天所谓的“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 这一系列尝试重温了教育学的人文属性, 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揭示了教育学发展路径的多种可能性。不过, 可以肯定的是, 教育学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固然皆不成功, 人文科学化也绝非教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原因同样在于, 教育学并不完全符合人文学科的学科规定性。将教育学当科来研究或使用人文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教育观念, 只能反映教育的某一侧面, 而没有也不可能全面反映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学有教育学的特殊性, 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学科标准来规范与框定教育学的发展, 否则只能是削足适履。

三、教育学的超越

目前科学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类。如上所述, 历史上教育学“自然科学化”、“社会科学化”和“人文科学化”运动一直此起彼伏, 但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始终处于依附状态, 教育学的研究者甚至于一直期望教育学能够成功地依附于某一更为强势的科学或学科类型。然而, 由于教育学的学科特殊性, 这种依附往往只能是一厢情愿、无果而终。在学科或科学的三分法之中,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分别以客观性和价值性居于两端, 社会科学因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双重关联而居于二者之间。在这种知识分类框架下, 教育学的学科类型是模糊的。教育学不属于自然科学是肯定的, 但它也不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在于“社会”, 即“社会”之学; 人文科学的核心在于“人”, 即“人”学。教育学同时关注“社会”与“人”, 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 是教育学的永恒命题。可以说, 教育学是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 教育学的成熟必须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成熟为基础。这也正是教育学虽兴起较早, 却晚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成熟的真正原因所在。

今天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逐渐成熟以及教育学自身的发展, 学科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教育学从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学科分类模式中分离出来,充满自信地将其视为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种科学”。这种“独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科学”, 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位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外, 超越并整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种科学。只有沿着这个方向前进, 教育学才有希望成为一门成功整合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的新的综合性学科。作为这种发展趋势的某种预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开始引起更多教育学者的关注。人们开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不能仅仅通过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和测量的技术’来建立教育科学, 也不能一味套用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建构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教育学科需要建立的是以教育为起点和终点的独立科学, 只能有条件地汇集相关学科。”教育学应象地理学一样, 虽然需要相关学科的加入、综合相关学科的结论, 但其本身作为学科仍然是独立的。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不应受相关学科的介入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1-0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戈文鲁.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

第6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现代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扩展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

第7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1.逻辑的涵义

1.1 认识:思维的载体

人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的关于事物表面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的继续和深入,人们会对感性材料通过大脑反复的加工制作,最本文由收集整理后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理性认识。而思维就是人们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的过程,即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过程。

1.2 思维:抽象客观的规律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一切客观的事物及其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律,思维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自然也有规律。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在1980年发表的《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中对思维做了如下的划分:抽象思维(也称之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或称之为直感思维)和灵感思维(亦称之为顿悟思维)。

后来在1993年8月8号钱学森与夏军教授在书信往来中提到除了上述三种思维之外的另一种:梦。梦境属于心理学而不是逻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作为思维形式的完整形式,我个人认为应该划分为四种。只不过和该课程有关系的只有三种而已。

1.3 逻辑:研究思维的工具

上述提到思维是有规律的。而逻辑就是旨在研究关于思维形态的结构和规律。主要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思维的简单逻辑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各自的语言,如同代码之于计算机;图形之于几何学,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有能反映其特色的语言。逻辑学的语言就是论证。包括命题、断言等以及如何辨别其真伪等内容。

2.逻辑学中“命题”的思想

命题从范围上来讲主要分为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全称相当于整体,或者说是宏观角度。特称就相当与部分或者说是微观角度。这样的话,分析问题就会有两条思路:一是从全称到特称,即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它注重的是微观、局部与细节;另一种就是从特称到全称,即从部分到整体、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他注重的是宏观、整体与系统。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到:注重细节与微观会将客观事物的局部理解的更为深刻,但是反过来,局部的深刻理解不代表整体的明确把握。对部分有效的结论,不能说对整体也是有效的。

3.逻辑命题思想在技术经济学科研究方法的指导

3.1 还原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3.1.1 还原论的原理

对于自然科学,100多年来,笛卡尔、伽利略、牛顿和莱布尼茨所创立的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和观念——还原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还原论简单地说就是从整体向下分解,研究的越来越细。因此还原论相当于是全称到特称的过程。按照这个方法,生物学对生命的研究到达了基因层次,物理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已经到达了夸克的层次。也就是说,还原论方法由整体往下分解成部分并且研究部分,如果部分还研究不清楚就继续分解,直到研究清楚为止。

这种从全称到特称,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注重了微观、局部与细节,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新的学科、新的领域不断出现。人们一直认为这就是认识客观世界最有效的途径。

3.1.2 还原论的局限性

直到一位科学家的出现逐渐开始打破数百年来传统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这种观点。(当然,“打破”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

分子生物学家彼塔朗菲指出当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展到分子生物学的时候,对生物在分子层次的了解越多,对生物整体反而认识得越模糊。

所以,现实的情况却是:就算研究透了基因也不等于就明白了整个生命的一切,即使认识了基本粒子也不能保证完全可以解释大物质构造。不能否认还原论使得自然科学的研究得以深入到人类曾经无法想象到的程度,这是它的优势方面。但是,这种方法由下往上是回不去的。还原论并不能回答高层次和整体性的问题。

因为注重细节与微观会将客观事物的局部理解的更为深刻,但是反过来,局部的深刻理解不代表整体的明确把握。对部分有效的结论,不能说对整体也是有效的。

3.2 系统论: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

3.2.1 综合学科的特点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学科林立,(在还原论的指导下)虽然分工越来越细,新领域不断产生;但是另一方面是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结合,向综合性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技术经济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一门学科。它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所以也有很多人称之为“工程师的经济学”。

这种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常常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它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能反映事物这个特征最基本的重要概念就是系统。因此,对于技术经济与管理这样的学科,仅仅采用由上而下的还原论方法去研究局部与细节是远不能达到这门学科的要求,与此同时,必须还要以由下而上的整体与系统的方法来研究它。将其定义为系统论方法。

3.2.2 系统论在综合学科总的应用

在本文的开篇,提到了对思维的界定: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人脑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它是定量、微观处理信息的方法;形象思维是定性、宏观处理信息的方法,而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可以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也就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这是人脑创造性的源泉。

系统论方法既包括了从整体到部分由上而下的研究方式,满足了技术经济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需要,又以从部分到整体由下而上的研究思路满足了它作为交叉学科的要求。在效果上可以形象的概括为:还原论方法是要做到1+1小于等于2,系统论的方法是要实现1+1大于等于2。

第8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高校中十分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医学院校如何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特的育人功能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应该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现状

(一)重理轻文综合素质不高

医学院校大学生多为理科生,由于现行高考制度的特点决定其高中阶段阅读量少、重理轻文现象普遍。升入大学后,医学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人文科学知识面儿窄、思维不够活跃、交流沟通能力不足、语言逻辑性差、字迹潦草等问题,综合素质不高。

(二)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

在实施人文素质的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坚持认为医学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观念上的偏见。这种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培育的现象直接导致医学生普遍缺乏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怀,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的重要原因。

(三)重实用主义轻人文精神

现代医学的发展不仅要求医生具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其具备以人为本的人文关心和关怀。但教育实践中,往往急功近利,并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重“才”轻“人”,只重视片面的知识传授和狭窄的技能培养。这种教育训练出来的医学专家充其量是发育不全,单面的“技术人”、“ 功利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成因分析

造成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陈旧的教育理念

从古至今,西方的教育理念基本上都是在重视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和养成,强调完备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虽然这期间出现过认识上的偏差,但很快便加以调整。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却恰恰相反:过分偏重技能培养而舍弃人文素养的提升。据统计,我国多数院校人文课程仅占总课时的8.85%。而美国、德国则达到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并且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会贯穿始终,关联性差也是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消极的社会因素

首先,市场经济下医学生受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的现象,并且这种物质性、功利性在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导致其精神信仰缺失,人文关爱减少。其次,医学院校中的课程设置又迎合了这种现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人文学科和专业教学相互脱节,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也是了医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被动的个人接受

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多半为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医学生对人文社科的不认可态度也与我国现行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消极的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导致目前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凌驾于人文素养之上。

三、思政课教学中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其理论水平

1.加快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彻底转变“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培养倾向。只有学校和教师把培养目标从单纯的“技术人才” 转向具有道德观念、职业信仰、专业基础等方向才会切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并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要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的文学功底、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不可或缺。只有教师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并以深厚的感情去讲授党的理论;同时以科研带动教学,旁征博引,真正展现理论的魅力,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3.组织教师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所处部门多为边缘部门,导致其进修机会不多,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自豪感不强,教学无后劲儿。这种消极的信息又会通过教师传导给学生,因此,医学院校只有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经费投入,采取如进修访学、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学术交流、课程培训等形式让教师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将这些体会融入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厚重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1.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丰富教学形式。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及辩论会、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形式的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使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寓教于乐。

2.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制作精美的课件、图表,并选取与医学生专业背景相近的案例、音频、视频等作为媒介激发其求知欲。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的延伸功能用QQ、邮件、微信等形式来回复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利用与课程相关的影视片和纪录片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增强课程吸引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3.开展校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优势,医学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一些文科院校进行合作,优势互补。例如,校际间可相互选课、听课并承认学分。医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取本校未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充分利用外校的人文社科资源提升人文素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在政治理论课中培养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G201301019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苏碧芳, 毛良.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社科纵横,2010:(11).

[2]张玉梅.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

[3]达建.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J]. 医学与哲学,1999(4).

第9篇:人文科学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英语教学 交互式多媒体 素质教育

多媒体一词是英文MULTIMEDIA的中文译名,从英语教学的狭义角度来讲,是指计算机制约的交互式多媒体传送系统(INTEGRATED LEARNING SYSTEMS,简称ILSS)。事实上,其内涵和技术范围已超越了MULTIMEDIA一词,实质上是超文本信息(HYPERTEXT)和多媒体技术 的综合,即超媒体系统(HYPER―MEDIA SYSTEMS)。超媒体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综合使用的交互式大型数据库,其中包括文本文件、静止图像、实时电影及处理系统、语言功能、音乐和声效功能等。它对教学过程的制约功能及人机交互的功能是其它电教设备无法比拟的,是最优秀的现代教学媒体(张连仲,1998)。

一、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媒体的使用是分不开的。以教育本身的规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艺术家、系统创意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 而迅猛发展起来的交互式多媒体英语教学 系统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一场教育的大变革已在孕育之中。

(一)学生认知心理的必需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一生中获知的信息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其中88%通过视觉,12%通过听觉。可见,视觉器官是人类最重要的获知器官。1990年,耶鲁大学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释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媒介是可视图像而不单单是靠听觉时指出:“信息图像化本身就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进度来对图象化的信息进行个别化与理性化的筛选和理解。图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步进行的可控宽频带通道。而单纯口授是无法达到这一点的”(张连仲,1998)。在目前情况下,只有多媒体教学系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其它感觉器官,从而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

(二)变革传统教育的突破口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的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左右;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85%,3天后留存65%。可见,在英语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使学生视听觉并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育效果。而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实现了非常友好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即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它是在目前的大教育环境下,能充分施行个别化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传统教育模式由此而将面对一场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将由此而产生突破性变革。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先天优势

在中学阶段,英语课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无论教材的设置、课堂的教学以及课余的活动等都是动态型的。它必须根据英美国家英语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科研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地对教材和教法进行修订和改革,以尽量和国际上的同行保持同步。

任何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语言作基本描述载体的。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信息交流几乎都以英文作为首选的信息载体。我们的学生通过英语语言学习可以获得大量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最新信息,而反过来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获得又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水平。这就形成了英语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先天优势

二、多媒体英语教学对素质教育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形象教学,提高质量

多媒体英语教学能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活动影像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效地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模拟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知识的形象图片,如形容词的比较级的运用,又或是某一课文具体内容的发生场面的再现,从而解决了中学英语教学技术受时间、空间、条件等的限制的理由,表现了传统教学技术无法表现的内容。英语课中的许多课文的发生场景都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来表现或模拟。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使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一媒体信息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计算机集多种电教设备的功能于一体,教学时无需在多种设备中频频切换,降低了操作的复杂性和产生设备故障的机率,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在教师工作站上操作课件进行授课,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工作站上观察课件的运转,同时可以听教师的讲解或课件的语音讲解,每个学生可获得同样的听课效果,避开了传统教室中靠后坐的学生听课效果差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