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协调发展原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调发展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协调发展原则

第1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指标;区域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49-03

水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正在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而逐步减少。水资源短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用水的加剧,使得水资源之争变得日益严峻,农业用水空间受到极大的加压。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造成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如何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水资源利用和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显得紧迫并且重要。对此,本文重点结合协调度发展模型,就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探讨,并借助陕西礼泉县发展数据作为实证,从而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同时,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协调度概述

关于水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三者之间的高度和谐发展过程。对我们来讲,发展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增长,增长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总量在不断地上升。而所谓发展,是指随着总量的增加,其整个社会更加系统深化。而对于发展,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作为代价,而应该将三者进行统筹利用,以此实现发展的可持续和可循环。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引入协调度概念对其进行评价。

所谓协调度,就是指在系统内部及其要素之间从原始的无序向有序发展的一个过程,体现了这个系统发展的和谐程度和趋势,是对协调状况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定量评价指标。对协调度来讲,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某个时间点或者是某个时间段之内,其不能作为单独考虑的数据,而应该放在具体的时间序列之中进行综合考虑,即从某一个时间到另外一个时间的协调情况。同样,对于协调度的评价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空间区域对其协调度进行衡量,即空间序列协调度。由于篇幅限制,在本文中只考虑时间序列的协调度。

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我们必须要建立水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其具体的步骤如下。

(一)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应坚持的原则

对协调发展指标进行构建是第一步,也是衡量环境、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三者之前关系的重要步骤。张永凯和樊艳丽认为,对其指标的评价中需要严格按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对构建的指标中,必须要客观地反映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机制。第二,全面性原则。对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涉及面要广,并且指标必须具备代表性,从而可以全面地反映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动态性原则。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中,选取的指标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性,从而可反映发展的趋势和现状。第四,可操作性原则。即所选取的指标可很好地进行数据采集,并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本文中,一方面,采用时间序列协调度对指标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在指标的选取中,采用尽量涉及可较好反映经济、水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的指标,并且主要从农业用水的角度来进行选取。因此,本文一级指标选择环境、水资源和经济发展,具体(见下页图1所示)。

(三)权重计算方法

目前针对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很多,如主成分分析法、Delphi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和熵值法。上述不同的权重方法计算中,Delphi分析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利于结果的客观性;而如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数据的要求很高。对此,本文选择熵值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其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ω表示权重;e表示指标信息的熵值;d表示信息效用值;m表示样本数;K为常数,与样本数有关;yij表示样本的标准化值。

(四)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计算

通过上述权重的计算,可以得到不同指标的评价值。

因此,对于不同的子系统,其协调度可以表示为: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农业用水和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协调度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C的取值在[0,1]之间。该值越大,表示协调度越大,反之,表示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越小。

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问题,杨世琦(2007)则提出好几种方法,如几何平均法等。本文结合几何平均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

(五)协调度评价等级

通过上述的计算,需要对协调发展度的等级我进行划分,从而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本文则借助刘荣增的研究,将协调发展等级描述为下表所示。

三、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以2003―2014年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看出,陕西礼泉县在农业水资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度整体不高,在0.4~0.7的区间变动。由此可以说明,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并没有换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甘肃天祝县作为研究样本,得到陕西礼泉县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针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效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永凯,王蕾.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

(2):142-145.

[2] 王莉芳,贾晓猛,周妹和.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3):39-45.

[3] 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18-22.

[4] 王霞,王岩红,苏林,等.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因子分析及熵值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第2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一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电力行业的运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他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电力工业,对电力工业的生产、销售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电力部门的发展;同时电力部门的发展,又是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电力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二者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受到这一比例关系的制约。只有按比例的增长速度才是合理的,不按比例的快速度,只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保持与其它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因此,电力工业必须解决好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要实现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电量的要求,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充足、可靠的能源。

第二,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单位电力的产出,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努力开展节能工作,采用节能高新技术,建立高效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电力资源节约相统一。

第三,电力发展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

二 评价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1.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充分反映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电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与经济一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动态性原则。经济、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要求指标建立时,充分考虑动态变化的特点。

第三,简明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内容简单、准确、明了、具有代表性,经过加上处理后,能将问题清楚地反映出来。

第四,可比性原则。为了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比性,应尽可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概念与计算方法;同时,也可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资料具有延续性和可比性。

2.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含义

递阶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是研究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优结构,能最为贴切地模拟电力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因而利用这种结构指标体系所得的结果也十分真实。

根据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指标设计的原则构造出指标体系其一是目标层,所谓目标层就是整个体系的最高目标,即电力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

其二是指标层,在指标层层下共设立了三个指标。

第一,单位产值电耗。单位产值电耗,是指实现单位产值的平均电力消费量,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产值电耗=电力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

它可用来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值及其用电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位电力GDP产出。是指消耗单位电能所生产的产值,用公式表示即:

单位电力GDP产出=国内生产总值/总用电量

它反映了我国电力电能的利用效果,是衡量电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所做贡献的指标,一个国家的单位电力GDP产出越高,表明该国电能利用的效率越高。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得到我国电力的利用效率水平的高低。

第三,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弹性系数是电力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用公式表示即:

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工业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它反映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宏观性指标,它的意义是取得单位国民经济的增长所需要的电力生产及消费的相对增长幅度。

3.经济发展对电量的需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对电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越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大,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所以在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电力工业的作用。

4.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

一个国家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反映了该国电力的发展水平,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电力供应能力的。

三 如何做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及国内外的宏观环境、电力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本文所做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可以看出电力工业正在进入一个优化和调整电力结构、实现电力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和有利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导致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未来一段时期电力需求增幅是平稳的。因此,21世纪初期,电力工业发展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必须由以前重视数量扩展转到提高数量和效率上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也决定了电力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了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2015年远景目标,未来电力工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电力工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认清只有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电力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树立电力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电力部门自身发展,忽略与其他部门联系的状况。

第二,市场机制可以对电力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电力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自然形成,而要靠法律规范和政策导向,依靠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能源节约与开发的规划,制定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包括技术政策、经济政策等)。

第三,针对电力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低的问题,适应经济发展对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大,彻底改变电力过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的局面,要不断大力发展电力工业。

第四,加强电网规划建设,推进全国联网,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五,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不可能走发达国家高能源消费之路,为了实现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高效利用电力能源,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国民经济要向节能型发展,尤其要降低电力工业自身的单位产值电耗。

第3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我省正在推进的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战略,把四川经济放在了世界和全国经济的大背景中,各地不由得不重新审视乃至改变固有的发展方式。新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地区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强调在竞争中合作。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五大经济区将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主动适应和推动五大经济区建设,我们特邀请了五大经济区协调小组成员、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漆先望为我们解析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的主要思路。

如何引导区域协调发展?明确主体功能

[十七大报告表述]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专家解析]明确主体功能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面对产业结构的重型化,更需要通过明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划分各个区域中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确定不同的产业结构、人口管理和城市发展政策――优化开发区要提升产业结构,适度吸纳人口,城市组团发展;重点开发区要努力集聚产业,积极吸纳人口,城市规模扩展;限制开发区要发展绿色产业,适度外迁人口,城镇点状发展;禁止开发区要加强生态保护,积极外迁人口,城镇控制发展。

如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

[十七大报告表述]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专家解析]城乡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我省要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有利机遇,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变农民为市民。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以土地换社保,变农民为市民”。

要巩固农业基础。农民放弃的承包地原则上继续作为耕地,放弃的宅基地也要尽可能复垦为耕地。

要增加非农用地。对部分复垦的宅基地实行异地置换,相应增加城市郊区的非农用地,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住宅建设的迫切需要。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市场功能

[十七大报告表述]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专家解析]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首先要健全市场体系,在继续完善大型批发市场和农村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培育各类资本市场。其次要变现长远利益。以收归国有的非农用地为抵押,争取银行专项贷款,使土地的长期收益能够顺利变现,弥补社保资金的缺口。第三,要扩展产权交易。积极发展排污权交易,增强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第四,要加快税制改革。要通过有限型消费税逐步向中间型消费税乃至衍生型消费税转型,显著提高消费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在抑制奢侈消费的同时,根治地方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如何拓宽协调发展途径?坚持全面开放

[十七大报告表述]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专家解析]我国经济保持近30年高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我省与兄弟省区市之间,省内各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外开放的差异造成。所以,要通过资源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充分获取扩大分工的比较利益和规模效益,拓宽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

推动产业转移。所有工业同区都要突出产业特色,吸引同类和相关产业聚集,形成集群效应。

促进要素流动。在坚持互惠原则的前提下,推动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和资源异地转化。

发展飞地经济。在重点开发区建设飞地工业园,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异地办厂创造必要条件。

扩大对外合作。在继续扩大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重点扩大与重庆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积极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打开四川各区域对外开放的捷径。

如何强化协调发展纽带?改善基础设施

[十七大报告表述]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解析]基础设施是经济发震的重要条件。应利用基础设施引导生产力布局,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和沿江、沿路产业带,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纽带。

第4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06

1引言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作为物质的生产部门,不但负责社会生产、分配、交换跟消费,也是社会正常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区域社会基础产业当中,交通运输系统是其相当重要的一分子。不仅是各行各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区域投资环境中的重要部分。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加强其所支持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同样可以促使交通的发展。因此,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并且彼此影响。

交通运输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若与经济发展步伐一致或者说适度超前,都会促使经济更为迅速且良性的发展。如果其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的进步。反过来说,假如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过分优先于经济,那么庞大的,原本用于其他行业烦人建设资金将被侵占。同时其他行业的投入必然会变少,这势必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总而言之,交通和经济只有协调的发展才能使区域更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现有的评价模型并没有具体数值来反映经济对交通运输事业的促进和推动的作用。而仅计算出了运输系统对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这种评价模型还不够全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建立这种评价模型时,还应具体确定出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在本文中,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计算,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影响的适应度使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计算,结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两个系统之间的动静态协调发展度。此计算方法能更好的减少主观因素在评价过程当中对结果造成的影响。也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出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两者的契合程度。

2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内涵

2.1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JP+1]在社会经济这个大系统中,交通系统和经济系统是其十分重要的两个子系统。交通运输能帮助经济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大规模发展。二者协调发展指的是交通运输和经济之间彼此依赖、彼此适应、彼此促进,并且协调发展的过程及状态。[JP]

2.2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度

这个协调度是指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由于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不断变化,因此其协调关系也始终在不停改变当中。

[HJ0.9mm]

2.3交通运输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调控

当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度值超过某一范围时,就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介入,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使协调度值进入规定范围。这种政府宏观调控,促使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度值,并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过程就叫作协调发展管理。

3综合交通运输和经济协调性评价办法

3.1指标体系的功能

指标是说明总体现象的具体数字和特定概念,它具有比较、反应、检测、评价、计划及预测六个功能。将若干相关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可以反映某种一般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称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运用指标的评价功能,来完成协调性评价,其首要条件就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2指标的选取原则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守下面四个原则:

(1)科学性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的指标要能够全方位的反映选取的对象的特点,可以量化其特征。还要同时与已经被实践验证的科学结论相吻合。

(2)具有可比性。所选取的指标名称、单位应符合国际的通用标准。

(3)系统性原则。我们最终选择的指标应当是一个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并且逻辑性、层次性都很强,内在联系也十分紧密的整体。

(4)所建的指标体系不仅应鲜明反映出评价目标的全面发展水平,也应该能反映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的整体,这样才能使评价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切。

3.3指标体系的确定

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均是层次丰富,因素众多的系统。因此,指标的构建一方面要满足对其规模与功能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它们的结构与效益。以经验和专家评估为基础,在满足指标选取条件的情况下,对经济系统设定了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和效益指标,这三个一级指标下面还有17个二级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衡量跟评估出经济系统的发展情况。

而对交通运输系统来说,也可以设定了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16个二级指标,这样就可以衡量和评价出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如表1所示。

4评价步骤与相关数据的计算

4.1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1)首先将基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2)经济、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F

F=∑ni=1Fipi

其中,Fi为矩阵R的分量,R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Xij进行计算。

4.2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指数计算

4.2.1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发展指数计算Y′、X′

Y′=f(Y),Y=u(X);

X′=f(X),X=u(Y);

其中,X为交通运输系统因素,Y为经济系统的因素,f、f’、u、u,为回归拟合分析,Y′为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彼此作用的综合发展指数,X′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彼此作用的综合发展指数。

4.2.2协调性计算

U(i,j)=minu(i/j),u(j/i)maxu(i/j),u(j/i)

其中,发展协调性指数;u(i/j)为i系统对j系统协调发展的适应度;i为交通运输系统因素,j为经济系统因素。

u(i/j)=exp-(X-X′)2S2

其中,S2为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

可得:

u(j/i)=exp-(Y-Y′)2S2

若G(t+n)≥G(t),则说明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处于协调发展状态。

其中,G(t)为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静态协调度,n大于等于0。

5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运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中,避免了综合评价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影响,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情况。但本文对于协调性评价问题,并未做深入研究,只是在整体上解决了协调态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结合其它方法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评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文久.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武旭.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协调性发展评价问题的研究[J].铁道学报,2005,27(3):2025.

第5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开始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刘再兴(1993)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协调区域关系、改善生产力布局,将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但是关于协调发展的具体内涵和实施重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魏后凯(1995)提出了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即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可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实行适度的倾斜政策,但是必须以保持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为前提。而曾坤生(2000)则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观点,强调适度重点倾斜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李晓西(2000)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之前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协调发展的协调不是等同,也不是平均,协调承认差别,但要求缩小差距,要求配合,区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若干年后将可能进入均衡发展的阶段。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3.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标准的研究

第6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类型

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1017305

1引言

环境与经济本应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然而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人为地破坏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为了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人类开始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最终反过来严重制约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单一、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已渐渐落伍。如今,协调发展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它是保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1]。

位于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该州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州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矿产资源的滥施开采导致资源日益枯竭。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湘西州资源供给矛盾与生态压力日益增大,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最为凸显的瓶颈。本文在量化分析湘西州10年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湘西州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确定该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这对于制定湘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

2.1湘西州社会经济状况

在过去10年间,湘西州经济发展规模增长迅猛,每年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年均GDP增长率为1024%,到2012年湘西州实现GDP3977亿元,人均GDP由从2003年的3740元增加到2012年的15465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逐步调整和改善,整个产业结构更趋合理。10年来,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03年的224亿元、298亿元、3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92亿元、1586亿元、1799亿元。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272∶363∶365调整演变为2012年的149∶399∶452,第一产业在全州GDP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全州固定资产、社会事业投资大幅增加。2012年,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资92亿元,增长80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35亿元,增长822%,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3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59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38元增加到150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401元增加到2012年的4229元。

在湘西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改善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民收入虽逐年上升,但上升水平不明显,农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改善;其次,与全省的发展水平相比较,湘西州经济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如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21319元,而湘西州城镇可支配收入仅为15038元。

22湘西州环境质量状况

全州整体的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逐年上升,人均公共绿化地面积由2003年的38m2上升到2012年的67m2,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仅为723%,经过几年的努力,2012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100%。

近年来,湘西州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将节能降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GDP能耗值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8961万t标准煤,同比上年下降32%,净减295万t标准煤。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881t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73%。

在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虽然湘西州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尽管湘西州森林覆盖率很高,但从森林资源现状分析,森林质量却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天然阔叶林面积减少,人工针叶林及中、幼林面积增加,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的增长低于木材消耗量的增长等现象,导致森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不断下降。其次,湘西州规模工业因受到锰锌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工业企业电价过高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州停产企业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缓慢,能耗整体水平回落,如2012年锰锌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633%,同比下降38%,总量减少了535万t标准煤。然而,这些停产企业,一旦全面开工,全州的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将会大幅增加,这是影响湘西州节能降耗工作的一大隐患。最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状况总体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堆存、排放的比例比较高,部分危险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安全处置,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空气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污染。

3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对其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必须在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层次性等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湘西州的具体情况,构建一套完整的、从不同侧面反映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2]。

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组成。其中目标层是体现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由准则层综合环境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组成。在要素层中,主要从环境质量、污染控制、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4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来反映湘西州环境状况,从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来反映湘西州经济发展状况。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综合经济效益经济发展规模人均GDP、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经济发展速度GDP增长率、社会固定投资增长率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市化水平、城镇失业率、

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综合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污染控制万元工业产值废气排放量、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

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资源利用单位GDP能耗

环境治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

评价标准是衡量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对尺度。本文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与经济效益发展良好的城市以及湘西州“十二五”规划目标作为评价标准[3]。

4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41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依据2003~2012年《湘西州统计年鉴》、《湘西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湘西州环境状况公报》等资料,建立了2003~2012年10年时间序列的指标数据库。

42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421指标层单项指数的计算

422要素层指标指数的计算

要素层指标指数Cij为所属指标层各单项指数的算术平方值。其计算公式为:

Cij=∑m1i=1Xi/m(1)

Cij=∑n1i=1Yi/n(2)

依据要素层指标指数的计算方法,要素层指标指数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423准则层指标指数的计算

协调发展度是度量系统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其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综合环境效益函数与综合经济效益函数来进行定量分析[1]。若X1,X2,……,Xm为描述经济效益特征的m个要素指标;Y1,Y2,……,Yn为描述环境效益特征的n个要素指标,则综合经济效益函数与综合环境效益函数为:

f(x)=∑m1i=1ai×Xi(1)

g(y)=∑n1i=1bi×Yi(2)

其中ai、bi为各要素指标权重。根据专家意见,准则层综合经济效益与综合环境效益的各要素权重如表1~4所示。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表1指标层指数表

4.2.4目标层指数的计算

根据相关数学原理和离差分析原理[4],确定协调发展度D来衡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D=C×T,其中:T=αf(x)+βg(y),C=f(x)×g(y)1f(x)+g(y)122k。

在上述3式中,T为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评价指数,它反映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或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鉴于城市环境的保护、改善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等重要,因此取权重系数α=0.5,β=0.5[5]。C为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K≥2,在此,K取值为2。依据目标层指数的计算方法,目标层指标指数的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目标层指标指数表

指标12003120041200512006120071200812009120101201112012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发展度10.6110.6410.6510.6910.7210.7110.7410.7110.7610.76

4.2.5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及其评判标准

依据杨士弘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类三层次的划分方法,进行简化调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和评价标准如表7所示[6]。

表7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第一层次1第二层次1第三层次1类型1第一层次1第二层次1第三层次1类型0.90-1.001优质协调发展类1f(x)>g(y)1环境滞后型10.40~0.491濒临失调衰退类1f(x)>g(y)1环境滞后型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f(x)g(y)1环境滞后型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f(x)g(y)1环境滞后型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f(x)g(y)1环境滞后型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f(x)g(y)1环境滞后型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1f(x)=g(y)1环境经济同步型11f(x)

根据计算结果,并参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及其评价标准,湘西州过去十年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类型可以概括为表8所示。

表8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变化表

年份1类型1年份1类型20031初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12008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20041初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12009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20051初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12010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20061初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12011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2007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120121中级协调发展类 环境滞后型

5结语

在湘西州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原则,构建了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对2003年到2012年10年间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动态分析可知,湘西州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数有小幅波动,但总体水平是稳步上升的,2003~2006年间,该指数处于0.61~0.69之间,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型,2007~2012年间,该指数处于071~076之间,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型。从2003~2012年间,综合环境效益指数一直低于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即g(y)

此外,在2003年至2012年间,综合经济效益指数f(x)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这表明湘西州经济效益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这与该地区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工业实力日渐增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是吻合的。在此期间,综合环境效益指数g(y)也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增加,表明该地区环境状况呈现逐年改善的形势,这与州委、州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于生态州建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了实现将湘西州建成“绿色大本营”和“绿色宝库”的目标,近年来,湘西州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着力推进清洁、低耗生产,减少资源与原材料浪费、降低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的水土污染程度。

参考文献:

[1] 方一平,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5):21~23.

[2] 宁小莉.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31~35.

[3] 盛学良,彭补拙,王华,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极其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J].环境导报,2001(1):5~8.

[4]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26.

第7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关键词:人类发展;地区差距;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人类发展三个维度;经济增长;公共服务事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惩罚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F222;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6005309

一、引言

2011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标志着中国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显示了我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201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数据也显示,中国不仅是进步最神速的“创造经济增长神话”的国家之一,而且人类发展速度居世界首位。

人类发展报告首席撰稿人Krugman(2010)曾指出,“经济增长本身并不一定能自动带来医疗和教育的改善……”中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益者与落后者之间的鸿沟正逐渐拉大,尤其是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而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恰恰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差距上,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不同省份之间,城乡之间更加显著。有学者指出中国地区人类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教育、健康)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更为极端。其中发达地区,经济差距最为明显;而在不发达地区,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教育维度(杨永恒 等,2005)上。由此可见,中国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而非医疗卫生或者教育方面,经济增长本身并没有自动带来医疗和教育的改善。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列为重要内容。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重点和核心就是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恰恰与人类发展的主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那么,中国地区间的人类发展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地域之间和地区内部的协调度如何?

国外用HDI来分析地区差距的代表性文献有Hiranmoy等(2009)、Tridico(2009)、Morse(2003,2004)和Noorbakhsh(2003),这些文献选取了不同的国家,测算国家内部各个地区在人类发展方面的差距,并进行了相应的政策分析,突出了HDI指标在地区差距分析中的作用。关于中国地区差距的测度,国内的多数学者是从经济维度(GDP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的,对中国区域的划分大都是沿袭着传统的依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模式(或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如果只注重从经济方面探讨地区协调程度,不但不符合国际上通用的人类发展标准,而且导致得出的研究结论有失全面性和缺乏国际比较性。此外,中国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与人类发展的观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恰恰体现在人类发展的差距上。因此,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开始从人类发展角度分析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但多是利用HDI指数对地区差异进行解读性分析(许召元,2006;宋洪远,2004)。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和需要(“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地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要转化为教育和健康的同步发展),对HDI进行修正,尝试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重点强调其反映地区不均衡程度和协调发展的能力,并与现有的HD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从人类发展角度更加准确和全面地诠释中国的地区差距程度和地区协调发展走势。

二、人类发展思想与地区差距测度方法评述

UNDP自1990年以来,每年都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并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对各国人类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估和比较。迄今为止,HDI是测度和评估世界各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核心和通用指标。HDI主要衡量一个国家在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健康长寿的生活,知识的获取和体面的生活水平(UNDP,2004)。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学者和研究机构将HDI分析范式延伸到国家或地区内部,用来评估国家内部人类发展的地域差距,进而监控和分析不同时期国家政策的实施力度或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

自从1990年UNDP首次提出HDI指标以来,HDI的计算方法经过三次大的修改和完善。按照修改年限,我们分别称其为HDI1990、HDI1994和HDI2010。其中应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HDI1994。HDI1994编制方法简单、透明:对每一个维度而言,针对每项指标设定最小值及最大值,然后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出三个维度的分项指数,HDI就是三个分项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HDI1994出台后便饱受质疑。其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其各成分的等权重分配,这种等权重假设没有充分考虑三个分项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高度相关性据笔者计算,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中,三个分项指标的相关系数高达0.80以上。,而且主观认为三个分项指标对人类发展水平的贡献或影响总是恒定不变的,这种做法会掩盖人类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现象。其次,HDI的合成采用三个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值,意味着健康、生活质量和受教育这三个基本维度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UNDP为方便进行加权处理,而视三个指数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相同,这是缺乏理论根据的。

鉴于各界的争议和批评,在HDI诞生20周年之际,2010年UNDP对HDI从指标选取到方法合成上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HDI2010较之于以往,影响最大或称之为革命性变动的是合成方法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几何平均代替了简单算术平均①。

然而有学者采用HDI2010的计算方法,在计算中国各地区的混合人类发展指数(HDIh)②时发现,HDIh与原HDI1994(下文中的HDI0)的指数值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排名完全一致(汪毅霖,2011)。作者通过实证数据验证表明,利用HDIh作为分析地区差距和协调程度的指数,很难反映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例如假设A省的经济、健康和教育三个维度分别为0.8、0.8、0.4。算术平均方法计算的HDI0(HDI1994的方法)值为0.66。几何平均方法计算的HDIh为0.65。两者数据几乎相等,并不能反映出该省份某一方面(教育仅为0.4)没有协调发展的结果。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地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要转化为教育和健康的同步发展,那么中国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测评就应重点强调其反映地区不均衡程度和协调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地区各个维度的发展极不均衡,例如某方面的指标严重偏离其他指标,那么其人类发展的综合成果应该是很低,即其人类发展指数是很低的。

三、中国地区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基于乘积法的地区协调发展模型

本文借鉴Sagar和Najam(1998)关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③,本着协调均衡发展的原则,在人类发展指数HDI三个维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乘积法来测度中国省域尺度下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HDIr旨在更准确地体现地区之间的差距,符合协调发展的思想。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与原人类发展指数(HDI0)、混合人类发展指数(HDIh)的构成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

这种乘积原则使得HDIr对成就较低的指标比较敏感,受其影响最大。因此这就要求各地区将提高低绩效指标的成就作为发展重点,因为HDIr对其变化更为敏感。而且在乘积原则下,如果某一指标严重偏离其他指标,作为不均衡协调发展惩罚的代价,HDIr的值会非常低。这与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地区协调发展的主题是一致的。例如,用HDI计算方法中,任何一个指数成分提高0.1,都会使HDI指数提高0.033,不管这种改进结果是从0.8提高到0.9,还是从0.2提高到0.3;而在乘积法计算的原则下,一个分项指数从0.8提高到0.9,将会使最终的指数增加12.5%(0.1∶0.8),而从0.2提高到0.3,将会使最终指数增加50%(0.1∶0.2)。

四、中国的地区差距和地区协调度:HDIr和HDIh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本文利用2009和2010两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数据,采用上述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数HDIr,并与用混合法计算的混合人类发展指数HDIh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表1)。图2是根据中国各地区2009年和2010年HDI0、HDIh和HDIr数值所做折线图。从图2中不难看出,两年的三个指标几乎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HDI0与HDIh的值都非常相近,近乎一致,因此后续的分析我们只采用2010年的HDIh与HDIr进行对比分析。

①无论是各维度指数的合成还是HDI综合指数的合成都采用了几何平均的方法。

②混合人类发展指数(HDIh)是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HDIh是采用以往年限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运用新方法合成的指数,目的是为了使得新指数与以往HDI具有可比性。

③Sagar和Najam(1998)指出,只有人类发展各维度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才意味着人类发展指数也较高,不均衡发展的地区应该受到惩罚,体现为更低的HDI水平。

1.“三分法”的地区分类结果

UNDP按照HDI值将样本国家分为三类(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三分法”):HDI值在0.8~1之间为高人类发展国家,HDI值在0.5~0.8之间为中等人类发展国家,HDI值在0.5以下为低人类发展国家。本文也采用相同的方法和分类标准,根据HDIh将中国各省分为三类(表2):高人类发展地区(HDR),中等人类发展地区(MDR)和低人类发展地区(LDR)。其中,高人类发展地区有14个省份,中等人类发展地区有17个省份,低人类发展地区的个数为零。

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对按照乘积法计算的HDIr进行分类。但鉴于乘积法计算公式的特殊性,分类标准不能完全照搬。由于HDIr的最大值0.748,小于0.8,在此我们把标准重新进行设定:HDIr值在0.6~1之间为高人类发展地区;HDIr值在0.4~0.6之间为中等人类发展地区,HDIr值在0.4以下为低人类发展地区。HDIr的分类结果与HDIh有很大的不同,只有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被列为高人类发展地区,广东、浙江、江苏等23个省区属于中等人类发展地区,而青海、云南、甘肃、贵州、5个省区则被归为低人类发展地区。从分类的结果直观地看,按HDIh指标分类的各个地区呈现“水桶型”,即“两头几乎一样大”;而按HDIr指标分类的各个地区呈现“纺锤型”,即“两头小,中间大”,这种结果更符合中国的地区差异现状。

2.聚类法的地区分类结果

UNDP采用的三分法饱受学者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其分类方法比较主观,尽管各个等级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一致。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中的聚类分析法①对中国31个省区的HDIh和HDIr进行了重新分类。

根据SPSS17.0软件输出结果中的R2统计量和

①聚类分析是研究样本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基本思想是依据样本的一个或多个观测指标,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将样本分成若干类别。聚类分析方法的优点非常明显,其分类结果和标准不像三分法那样主观,而是根据数据特征确定的,来源于数据本身,因此能够客观反映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和内在的结构关系,同时也避免了标准选择的争议和困难。半偏 R2统计量显示,当分类组别个数为3时,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异质性都得到了较好满足确定,此时的聚类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中国各个省区的差距。为了方便后续与三分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这里将聚类分析得到的三组称为 “三个梯队”(表3)。

表3结果显示,基于HDIh和HDIr两个指标的聚类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各个地区的聚类分析结果也呈现了“纺锤型”,与采用三分法的HDIr分类结果完全一致,HDR、MDR与LDR区域完全对应着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而HDIh的聚类结果和三分法结果则大相径庭。这也正说明HDIr与HDIh相比,计算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准确。“纺锤型”的人类发展地区分布更符合现实差距情况,因此实证结果也显示出HDIr在评价中国地区差距上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稳健性也是衡量统计指标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多元统计中,常常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来进行数据稳健性和抗耐性检验,统计量(M-estimators)是探索性数据分析所特有的稳健性统计量,具体包括Huber M统计量、Tukey M统计量、Hampel M统计量和Andrews 正弦波M统计量四个统计量。。本文利用SPSS17.0软件中的Explore模块对HDIh和HDIr的稳健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表4中列出了两个指数按照地区聚类后各组的M统计量值。从表3中可以看出:按HDIh分类的各组中,三个梯队的均值与四个M统计量大致相当,说明HDIh具有较强的统计稳健性;而按HDIr分类的三个梯队的均值和四个M统计量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说明HDIr不但具有方法上的优越性和实用性,而且在统计上的稳健性也要优于HDIh。

3.基于中国区域差距现实的分析结果

HDIr与HDIh在排名结果上虽然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表现的离散程度却显著不同。我们分别计算了HDIr与HDIh的全国平均水平、人类发展居前20%水平、人类发展居后20%水平以及按照聚类法得出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具体见表4和图3所示。

从HDIr与HDIh的对比结果来看,显然HDIh显示的中国地区差距形势是比较乐观的,而从HDIr显示的结果来看,情形却大不相同。按照UNDP的计算公式,全国HDIh的平均值0.782,标准差仅为0.06,远远小于HDIr的标准差,看起来形势大好:全国平均人类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极其微小。从图3可以看出,HDIr所计算的各种平均值均小于HDIh,这是由于乘积法公式的特性导致的。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对比HDIh和HDIr二者的差距,排名前20%的省区和第一梯队的两个指数的差距都比较小,而排名后20%的省区和第三梯队的两个指数的差距都比较大。详细情况可以通过表4中的下降幅度来解读:应用乘积法计算,排名前20%的省区和第一梯队下降的幅度比较小,说明处于第一梯队的样本,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而且各个维度发展比较协调;而排名后20%的省区和第三梯队下降的幅度非常大,甚至高达50%以上,说明这些省份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而且三个维度发展的不协调程度突出,最终结果受到了惩罚。通过HDIh和HDIr的三个维度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发达省区和落后省区人类发展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健康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差距相对较小。

与平均值数据相比,标准差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HDIh各分组样本的标准差显示,中国整体以及各组内部的差距均比较小,看起来似乎很平等,而实际上,中国地区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不容忽视的事实。在以上所取各种样本中,HDIr的标准差均高于HDIh的标准差,甚至几乎相当于HDIh标准差的两倍,说明HDIr所反映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人类发展状况比HDIh数据显示的要更分散,表明除了全国整体的贫富差距以外,各个组间(地区内部)的差距也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非像HDIh显示的那样几乎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这恰恰是HDIr的意义所在:它能反映HDIh所掩盖的一些事实。

五、结论启示

本文借鉴Sagar和Najam(1998)的思想,采用乘积法对HDI进行了方法上的修正,提出了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这是对HDI指标进行的一个尝试性改进;同时,将这种新方法应用到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上,利用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各省区的HDIr值,并与按照UNDP方法计算的HDIh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对中国各省区人类发展的聚类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HDIr和HDIh两个指标的聚类结果是完全一致的,都呈现“纺锤型”分布,并与HDIr采用“三分法”的分类结果完全相同,这也恰恰说明在分析中国的地区差距时,HDIr更具有方法上的科学性和结果上的准确性,得出的结果也更符合现实。因此,HDIr不但统计上的稳健性优于HDIh,而且可以准确透视人类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对中国人类发展差距状况给出了一个更真实的描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传统的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东北的分类方法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使得区域发展差距在“数据”上表现出缩小,不利于发现不同区域存在的问题,掩盖了区域矛盾,不容易找到不同区域发展差异存在的原因,使得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往往以GDP作为衡量标准,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差距。本文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数HDIr能够洞悉中国区域间人类发展差距的现实情况,并且与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题是一致的,符合协调发展的思想。HDIr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地区差距的整体局势并不像HDIh显示的那么乐观,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HDIr反映出中国地区间(地区内)的人类发展差距更加分散,更符合实际,而用HDIh所反映出的微小差距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问题是相关政策研究和制定者所不能忽略的问题。

HDIr对中国人类发展差距状况给出的真实描绘需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在发达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而且各个维度发展比较协调,是真正的高人类发展。政府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让这些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人类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而且三个维度发展的不协调程度也较高。这些地区在提高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要积极推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HDIh与HDIr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发达省区和落后省区人类发展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维度,健康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差距相对较小。说明中国人类发展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经济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人类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经济发展差距,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政府过多地强调经济增长而容易导致片面、不协调的人类发展。

参考文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宋洪远,马永良.2004.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中国城乡差距的一种估计[J].经济研究(11):415.

汪毅霖.2011.人类发展指数测度方法的改进路径与方向[J].西部论坛(4):3545.

许召元,李善同.2006.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7):106116.

杨永恒,胡鞍钢,等.2005.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7):417.

HIRANMOY R,KAUSHIK B. 2009. Conve rgence of Human Development Across Indian States[R]. IGIDR Proceedings/Project Reports Series(PP06222).

MORSE S. 2003.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till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Do Us Part?[J]. Ecological Economics,45.

NOORBAKHSH F. 2003. Huma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India[R]. Poverty and Human Wellbeing.

第8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价值

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当代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理论总结,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包括教育价值观在内的整个社会价值观变革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包含三个基本要点,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发展观。这三种理念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论意义,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念的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在教育领域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提升生命价值和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最根本的起点也在于生命本身,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发生。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生命是短暂的,但可以创造生命价值的不朽;生命是脆弱的,但血肉之躯塑造了强大的历史。生命以其社会性、精神性超越自然性和个体性,获得生存的永恒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提升和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然而,被现实功利和扭曲的质量观迷惑了视线的教育,只是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把人异化成了工具和手段,学生成为了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教师则成为了制作这种机器的机器,漠视了生命及其价值的实现,致使本该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和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激情,甚至酿造出扭曲生命、残害生灵的种种悲剧。因此教育更应负起自己的使命,关注学生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的教育。

(二) 尊重生活,激发学生主体性

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是教育的现实基础和知识来源,教育是生活的表现方式之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教育的急功近利和形而上走捷径重灌输的教学模式,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单调的条文背诵,抹去了其中有丰实内容的思维过程。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但回归生活本身不是目的,回归生活还要穿越生活,培育具有主体性和价值感的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应在生活的层面上展开,要重构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学校即社会,要在教学活动中营造生活氛围。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情绪、情感、创造能力以及知识对于学生生活的意义,允许他们最大限度地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三) 尊重生存,培养完整意义的学生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在教育内容方面必然要求发展学生智育是重中之重,而这种传统的重学生智育发展而轻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整体发展的教育结果只能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其产生的不良教育结果是:学生的道德水准滑坡;学生身体健康的危机;学生心理健康危机。认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的人。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人既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个性化要以社会为基础,同时个性发展又是社会化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正是要求人的个性和社会性协调发展。

二、坚持生态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加强人与其他生命体关系的关注

以往的传统道德教育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其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是道德教育价值的唯一主体,教育只考虑人的需要和利益,人以外的其他生命都是人类的附庸,它们没有权利可言,没有自在价值。这种教育价值观是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相适应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他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 转贴于

然而,在面临大自然的强烈报复行动的当代,随着全球性的物种、能源、环境等生态问题的产生和不断恶化,人类已逐步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危害性,开始反思和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生态主义的自然观应运而生。这种自然观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要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界生存发展权利相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自然观的转变相适应,教育必须确立生态人文主义价值观。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是否讲求生态伦理,有无环境道德,能否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现代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既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片面性,又恰当地肯定了人类伟大的能动作用。生态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当代存在操作上的可能模式,就是生态素质教育。

三、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1)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确保各方面的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价值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党和政府在处理教育与非教育的相互关系时,主动采取优先考虑教育、超前发展教育的这一原则。确立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1、教育优先发展基于关于社会化生产和消费的理论。认为,人作为生产的主体,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必须依靠科学文化和人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社会化生产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无论是实现社会化生产,还是实现对社会产品的消费,都离不开具有高度文明的高素质的人。这种人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接受社会的培养,而教育则是完成这种培养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形式;2、教育优先发展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等生产发展了再发展教育,而是使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于生产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是长期性的、超前性的;3、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生产力的发展则有赖于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单纯依靠引进资金、设备搞建设,而是要自力更生,依靠人民的力量,依靠发展教育、开发巨大的人力资源,使之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 统筹教育内部协调发展

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在于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城区薄弱学校改造,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其次在于统筹区域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扩大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地域范围。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也是需要我们整体推进的工作。

第9篇:协调发展原则范文

[关键词]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075 — 03

鉴于能源与经济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专家学者都深刻的认识到将能源、经济、环境三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建立能源(Energy)、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3E 系统研究框架体系来分析三者内部以及三者之间的发展规律与内在关系。

1 3E系统灰色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1.1 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

对一个大型复杂系统来说,系统具有多层次和多属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递阶的层次结构图。〔1〕所谓递阶层次结构就是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称之元素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按不同属性分成若干组成以不同层次。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参考国内外 3E 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设计的 3E 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根据针对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确定3E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其中有星号的表示成本型指标。

表1 3E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1.2 指标值的规范化

由于指标按其自身的内涵可以分为:效益型、成本型和适中型。〔2〕为了解决指标之间不可公度和数值上相差悬殊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指标采用不同的规范化方法,将其规范化为隶属于〔0,1〕区间的极大型指标。指标值的规范化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每个指标来说,对象全体在规范化前后次序不变,即满足保序性条件。

下面列出指标值规范化的公式,设n为评价年数,m为指标数,yij为第i个对象的第j个指标值,并记zij为yij的规范化指标值,Jk(k=1,2,3)分别为效益型、成本型和适中型指标的下标集。

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得到如下矩阵:

1.3 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的确定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为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采取客观赋权的离差权法。由于离差权法的原理较为简单,在此不再赘述。

1.4 确定各个子系统发展水平E

将经规范化处理后的最优指标集z0=( z01,z02,…,z0m)作为参考数列,经规范化处理后备方案指标值zij=(zi1,zi2,…,zim)作为被比较数列,则可用下述关联度系数公式分别求得第i个方案第j年与第j年最优指标的关联度系数。

式中?籽为分辨系数。取值的大小可以控制对数据转化的影响。在经济评价中, 在 (0,1) 内取值,意在弱化最大差值的失真影响,一般情况下取0.5。

关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指标越靠近最优指标,发展水平越高。由此可以计算出各个子系统在各年的发展水平。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计算如

E1表示能源子系统发展水平,用E2、E3表示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一致。E*表示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1.5确定综合系统协调度

在均匀时间序列1~N上,按照“2.4”中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在不同时间点上3E系统各自的发展水平及整体发展水平。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各子系统和系统整体的发展速度,以能源系统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表示能源系统在时间点t的发展速度;(Ee)t和(Ee)t-1分别表示能源系统在时间点t和t-1的发展水平。用公式(7)计算各子系统发展速度及系统整体发展速度。应用如下公式计算各子系统协调度和系统整体协调度。

式中,Hi为单系统协调度;HS为3E系统协调度。

2 山东省2000年-2010年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度实证分析

2.1 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上述3E系统灰色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计算了山东省2000年至2010年的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度。本文数据全部从《2011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获得。其中GDP万元能耗标,在统计年鉴中未给出2000年—2004年的数据,所以不进行计算。然后将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按公式(1)、(2)、(3)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利用离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灰色关联度,最后得出各子系统各年发展水平。由于篇幅有限,数据处理过程省略,直接给出各子系统各年发展水平。

由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山东省三个子系统除能源系统在2005年出现波动之外,其他子系统发展水平都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能源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发展水平增长快于环境子系统的增长。证明山东省在抓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发展有所滞后,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协调。

由上表和上图可以看出,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协调度高,2000年至2005年山东省3E综合协调度发展呈明显下降趋势,2006年略有上升,2008年至2010年综合协调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山东省能源系统和经济系统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并且明显快于 3E 系统整体的发展速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山东省要一方面适度放慢能源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 减少能源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污染物排放, 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促进环境系统的修复和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达到和谐统一, 协调发展。

3 结论

从上文的测算与分析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目前能源、经济、环境三者处于弱协调状态,综合协调度在处于0.2-0.3。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以及能源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问题,已明显影响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质量。因此,要对不协调方面加以调节和控制,在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寻求最佳组合状态,从而实现整体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建议从多方面进行积极调控,建立有效的综合决策机制。

〔参 考 文 献〕

〔1〕邓玉勇,杜铭华,雷仲敏.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模型方法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6,(03):209—2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