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第1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福祉,但也不断随之涌现出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感慨物质文明日益昌盛的同时,惋惜于人文精神的日渐衰落。而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就对教育以及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迫切的新要求。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职业高中 体育教学

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的丰富与飞跃。但步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精神世界却愈发贫瘠了,人类开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时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便已经明确地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竞争与合作,人文性与科学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都要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见,人文精神的弘扬早已被视为时代的主旋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全世界都在为进一步的飞跃与提升“整装待发”,我国也逐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时期人的地位和价值被置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人文精神的回归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教育领域的一大主题。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振兴民族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完美人格境界等方面,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本身所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是不容忽视。

(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袁远开同志提出了未来人的八方面素质要求:进取、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跟上时代的发展;更高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祖国、人类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扎实宽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合理知识;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某些个人特长;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在上述诸多所谓的人才标准中,除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外,更体现出一种对人才在人文精神方面的诉求。

(三)学生自我发展的根本需求

人文精神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曾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德商”等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即便这个“80%”或许有夸大其辞的成分,但我们无法否认人文精神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素质、社会适应性、个人竞争力乃至人生发展路径的巨大影响。

另外,目前我国在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人们口中所说的90后。他们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极具个性的一代,单纯的体育锻炼早已不能满足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理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更是无法使其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与释放。他们所需要的,是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氛围里,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全面提升。这都表明,人文精神的培养、特别是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融入,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根本需要。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着实的促进作用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这种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有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增加人与人接触或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人际交往,甚至有可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或习惯。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改善个人的生理健康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素质的完善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看待成功和荣誉、如何控制情绪、如何调整心态等都有机会一一得到真实的感悟与锻炼。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意识。诸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很多体育活动都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即便个人的技术水平再高,若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依然需要其他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正如俗语所说的“独木难成林”,现代社会更需要合作的精神,而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而体育教学(特别是集体性质的体育运动)恰恰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然,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促进作用并不局限于此,笔者在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只是“冰山一角”,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或补充。这里想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因为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着实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具有可行性。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自身独到的优势

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有其自身独到的优势,笔者亦将其概括地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寓教于动”,以肢体实践活动为其主要方式,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调和节奏、增添情趣、审美育德、寓教于乐等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能够自然地运用示范等直观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切磋也更为便利,切实体现出教育对人的主体性的关注等。

可见,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其内在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这更为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可行性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爱民.体育教学与人文精神[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

[2] 李迎春,陈帅.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精神与情感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

第2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089-02

人文素质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高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通过学习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临床实践、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医学生成为既掌握医学技术又有医学人文素质的医务工作者。然而在如今日益严峻的医患冲突下,“轻文化、重教育”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质并未改变,本文主要通过了解目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提出如何加强和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价值观较模糊,意识淡薄,人文知识不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现实社会的变迁、人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对医学知识的积累更加重视,却忽视了人文知识、人文修养的积累和培养,学校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偏向专业化,使得部分医学生的价值观渐渐偏离主流,以自我为中心,功利性思想倾向比较严重,未能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的崇高性及所需要承担的重任,社会责任感较弱。

2.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注重医学的专业课程教育,人文修养类的课程一般只是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在教育资源投入上也偏离了人文教育,很多高校都只是将它列为选修或辅修课程,从而导致医学生的总体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偏低,人文精神缺失,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有调查表明医学生普遍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讲座的质量太低或缺乏适合自己的讲座,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医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患者缺乏应有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3.专职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不足,意识不够。师资队伍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撑,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和人才的质量。如今,医学模式已经由原先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也逐渐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未来对医生的要求已不止局限于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然而我国现有的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拓展,以及各种人文知识的传递培养仍然达不到要求,医学院校专职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4.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够浓烈。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需要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氛围熏陶,这种氛围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潜移默化的,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能让学生自觉地、习惯性的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而如今我们很多高校都只是营造“知识的殿堂”,没有将人文情怀、人文知识真正的融入到课程中,使得整个高校、医学生都缺乏应有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981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素质。因为,一个科学家只具备自然科学素质,只能算是一个“残缺的人”。缺乏人文修养,很容易使人从简单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务,使自己的事业很难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2002年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也曾向我院题词:医德医术兼优,爱心奉献济世。这句话是对当今社会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的综合要求。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医生要求的不断重新定位,已显得日趋重要。众所周知,人文素质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医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医生,面对的是病人,是急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给予人性化治疗和人文关怀的群体,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更需要有一颗医者之心,认真用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自然科学技术的素质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素质是相互并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多年来医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良好深厚的人文素质,就不可能有卓越的医学成就,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必然会违背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必然导致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医学与医学教育只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关怀病人的高度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提升医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医患关系沟通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避免医疗纠纷。

三、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1.加强医学院教师的素质培训。高等医学院校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首先离不开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师队伍,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然而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任教师,特别是基础临床专业的授课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临床诊治疾病的经验,但大部分都缺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或培训,因此,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只能单一的对课本或疾病本身进行阐述,而无法加入人文科学知识的熏陶,仅仅靠学校开设的几节思想政治课程是远远达不到提升学生人文素质要求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具有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才,举办医学科学或医学人文精神的专题讲座研讨会、或者通过送出去进修学习的形式,鼓励医学专业教师参与到人文科学的教学中,并将相关的人文教育反过来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激活学生的思路和兴趣,成为具有交叉学科学术能力的教师,这样才能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人文素质也得到熏陶和提升。

2.课程改革,增设人文科学类课程。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终身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作为一名未来职业有特殊性的医学生,更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此高等医学院校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的医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人文科学课堂,把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与医学教育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纳入到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大纲中,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将人文知识贯穿于医学专业教学的始终,实施完整意义上的医学教育,加深医学生对社会历史、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及医患关系等的认识和了解。现在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开设有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但基本上都为选修课,且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建议可以增设医学史、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甚至医患沟通学等与未来职业息息相关的人文知识丰富及艺术类的人文课程,并可以考虑作为必修课的内容,弥补医科院校由于专业特殊性导致的课程设置不足的弊端。在临床见习实习的同时也可以穿插人文教学的内容,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强化。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左右,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重视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同样也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的硬环境,如在校园内建立古今中外医学发展史上的名医名师雕塑、在图书馆、教室、壁报栏、宣传板等装饰张贴具有人文情怀的宣传资料等。也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人文科学知识讲座,如邀请医学相关专家,特别是心理学、伦理学和法学专家,或者思想政治学专家到校做学术讲座,传授行医心得,与学生交流医德等,使医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能在校园生活中受到人文知识的启迪和熏陶。还可以利用学校社团的力量,通过社团举办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人文沙龙等弘扬医德医风、传播普及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以此让医学生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在自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4.参加社会实践,拓宽教育平台。拓展教育平台,让医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感触,激励学生自觉提升人文素质。医学院校可以通过举办“三下乡”、“走进社区”、“义医义诊”、“健康查体”、“宁养服务”、“科普宣传”、“社会调查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的医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能提前感受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学会与患者沟通,初步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服务于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锻炼增长才干,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这种与社会密切接触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会让医学生感觉更加深刻、持久和丰富。

四、结语

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还偏低,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思想潮流中,必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对高校医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应该以培养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兼备的高水平医学生为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人文课程改革,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和谐的医学人文环境,多方面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为新世纪的医药卫生事业培养综合素质一流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第3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工科学生 提高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34-02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即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则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所谓人文素养,即具有的人文科学的一般知识水平和一般的人文科学领悟与研究能力,综合地体现为一个人由其人文科学知识底蕴而体现出来的精神实质――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品德情操、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等等。它是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形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求善求美的活动,具有理想性、价值性;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的追求,注重人的感性和情感,注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人文科学的对象并不是整个世界,而是世界的一个特殊领域,即属人的世界,重视人对自身本性特质和生存发展需要的体认,它有着自己特殊的逻辑和功能。历史上,苏格拉底就把这种原则作了普遍的贯彻,真正把关怀、研究和认识人类自己作为哲学的主题,并建立起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系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理论。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把这个原则作了身体力行的贯彻,达・芬奇等人既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奇迹又是人文领域的灯塔,成为那个时代从而也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仰慕的巨人。但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科学与人文便分道扬镳,科学踏上了快速发展来不及反思的火箭直奔现代社会,但当代人的人文修养对科学发展的掌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科学教育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我们国家的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也同样亟待改进。

如果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我国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中的文化陶冶过弱,使得大学生人文修养欠缺;第二,现在大学中的专业教育过于狭窄,使得学生的学术知识眼界不够开阔;第三,大学中的功利主义导向非常严重,表现为学生很多时候急功近利,很多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的素质培养与较为扎实的基础训练;第四,当今社会要素的共性制约太强,使得学生个性的发展极为不足。而且,从较为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会发现,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深浅以及技能的熟练与否,而且也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当前工科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亟待加强

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内在需求,也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对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基本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内涵,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不良现象。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是传统的体制、传统教育的模式特别是大学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大学中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直是在科学教育上花费大量心血,最后导致人文教育非常薄弱。高等院校工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使工科学生所受的教育始终偏重于科学教育,并且学生个人受功利主义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过多地关注专业学习,却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方面的提高,这样就使大多数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的状况更为明显。因此,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加强。

(二)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随着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各门学科不断高度分化的同时又不断高度综合,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就是:当今时代人才质量,不仅要看人才是否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看他们是否具有完善的个性、具有较高的伦理道德水平、与时代同步的现代观念意识、高度而全面的人文修养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对工科学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较高的人文情怀。然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和弱化使工科学生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被局限于某一专门的知识领域,缺乏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理解。因此,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加强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是培养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工科人才的极为迫切的需要,是当今时代世界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提高人文素养也是工科学生快速成长迎接新的挑战的需要

人文精神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人文精神可以引导科学发展的方向。科学是一项求真的活动,但科学的真不能保证科学方向的正确,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价值实现。其次,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创造性的想象力、联想等思想来源源头就是人文思想。此外,人文精神是科学实现开辟原创性的源泉。简而言之,也就是科学是用来告诉我们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做事,而人文却是用来修身养性的,它会使我们懂得一件事情的价值如何,该做或不该做。所以人文思想是科学发展之本,科学技术若脱离人文精神,将失去正确的方向。因此,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直接关系到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可避免地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出了新的考验,它使现代人类进入了一个网络社会。理工科大学生无疑是当今时代网络社会这一虚拟社会的主要群体。在网络世界里多元文化共生互渗,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并存共生中,网络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副作用也就充分显示出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对话和互渗、融合,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而且影响到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并导致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工科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在网络世界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第四,我们社会面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利益关系面临调整,必然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价值观念、利益冲突、行为方式的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中,工科学生如若并未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未来社会结构转型的负面效应,就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应对社会各种挑战的能力实属必要。

三、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对策

(一)改革教育理念,调整课程设置

要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工科院校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等都有必要作相应的改革,彻底扭转人文教育在工科院校遭遇冷漠、淡化的不良局面,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比如要重视和引导人文教育理念的创新;在各种教学计划中有必要增加人文课程的安排和课时,增加各种有关传统文化、生命哲学以及艺术欣赏等课程;增加人文专业的投入比重等。

(二)弘扬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校园

应在建设学校教学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不断加强“软环境”,也就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得整个大学校园能够浸润在多层次、高品位以及高格调的文化氛围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还要开展多种类型的社会活动,不断拓展人文教育的思想空间和思想内涵。在工科学生中开展各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突出的文化活动,课堂空间得以拓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一点点地接受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三)大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以此来引导学生

我国大学教师实际上担负着培养“社会人”的重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大学教师首先必须率先垂范,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进行知识传授和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是必需具备的先导条件。

(四)工科学生要自觉地多渠道汲取人文知识,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工科学生应当充分利用高等学府以及现代技术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学习丰富的人文知识,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领悟并转化为人文素养,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德有识的现代人才,勇于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自身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

[ 参 考 文 献 ]

第4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医学生;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热点,而医学院校图书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强化教育职能,是医学院校图书馆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一、当代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医学教育是面向生命、面向未来、面向全人类的事业,重视医学和学生素质教育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

1、当代医学教育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人们只认为医学是自然科学,医学教育也只重视属于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范畴的那一部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这种状况制约着医学的进步和医学教育发展。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人们重新认识到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在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医学进入了一个大综合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医学教育则涉及到更多领域,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医学教育发展必须遵循医学与医学教育自身特点和规律,其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体现医学特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当代医学教育应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综合人才为目的,应在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医学共同搭建的平台上发展,应以传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知识,训练应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和技术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内容。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医学与科学技术整体发展相适应的医学人文科学教育,培养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身的医学人才,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当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21世纪医学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因为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未来医学人才也必须是多层次、综合性、高素质。概括起来,医学人才的基本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又根据医学的双重属性对学生素质结构的要求,未来医学人才的素质还应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思想性。即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感以及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多极化世界错综复杂的激烈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的保证。

二是发展性。把握未来,不断进取,个性鲜明,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及突发紧急卫生事件,具有较强的适应、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是基础性。具有坚实的社会文化和业务技术基础理论,掌握丰富的高新科学知识,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体来讲就是外语水平一定要过四级,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能用外语进行交流;牢固掌握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技能;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及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能力。

四是创新性。有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评估性和前瞻性思维方式,有甘于奉献和通力合作的精神,等等。

二、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医学院校图书馆,她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履行其教育职能占有很大的优势。

1、“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和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为学生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年来,每个新学年开始后,对全院新生进行的“怎样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以班或年级为单位举办讲座或组织参观,内容除介绍图书馆的规模、部门设置、馆藏分布、服务内容和图书馆规章制度外,重点是讲解图书馆利用的基本知识,如文献类型和手工、机读目录的查询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地位及对其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培养他们最基本的获取信息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修养,以便在校期间逐步学会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目的是培养他们的专题调研能力和文献鉴别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利用计算机检索信息和获取网上信息,提高他们利用信息的能力,并不断更新获取最新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以使他们能从纷繁复杂的文献信息资料中“准、快、精”地获取有价值的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这些都是根据不同需要对学生开展的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是发现、获取、分析和使用信息的一组技能,是培养和增强其他素质的桥梁和纽带。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日益认识到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推理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构建学习框架,为将来事业生涯的持续成长打造坚实的基础。信息素质已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决条件,所以说信息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设备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医学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存储知识信息最丰富、学科门类最齐全、获取知识渠道最多最便捷的地方,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是知识之源、智慧之源。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医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新知识呈几何速度增长,使学生的头脑不能包容如此巨量的知识信息,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和“仓储式”的求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多读书多实践已是完成学业的关键,课余时间多光顾图书馆已是广大医学生的日常活动。在图书馆里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在博大有序的知识宝库里尽情吸取所需营养,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图书馆的复印转录设备,可向学生提供多种性质的文献信息服务;电子阅览室的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掌握计算机使用技能的实践机会,为将来能熟练地利用各种信息做好精神和能力的准备,经常上网还能充分感受到网络时代的惬意。

3、优雅的人文环境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最佳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与人文精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图书馆是文化的所在,人文属性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弘扬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必须体现的基本理念与根本使命。无论图书馆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文关怀永远是她的主旋律。特别是医学院图书馆,人文底蕴就更深厚,她的工作性质就是拉近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武装头脑,提高身心素质营造一个便利、亲切、温馨的氛围。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渗透在图书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图书馆员工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的一言一行之中,体现在馆内环境安静、整洁,室内设施富有文化韵味上。浓厚的人文气息给人的心灵以润物细无声的感受,优雅的人文环境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1世纪的中国,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医学院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更新观念,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强化自己的教育职能。

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应努力扩大马列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优秀人文科学文献的开架率,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有更便捷直观的选择机会,还可以大大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二是要不断发现和及时补充馆藏的不足,在文献采购中统筹兼顾,尽可能地扩大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要适当加大优秀人文科学各门类书刊的采购,保证人文科学书刊在馆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加大电子出版物的采购力度,发挥电子出版物方便快捷、存储量大、全方位检索的优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三是要经常注意收集分析学生的阅读倾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导读活动,经常宣传、推荐优秀书刊,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克服不良阅读倾向;四是要不断改进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文献检索课的开课率,使它成为各科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引起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和重视;五是要经常开展专题讲座,介绍有关专业和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以使广大师生在新的知识领域里不断充实自己。

当前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渐成规模,教学模式高速发展,教学手段与日更新,课堂教育的某些功能逐渐转移到图书馆来,这就迫切需要图书馆能直接介入到教学之中。由于各种出版物的急剧猛增和局域、远程网络的广泛使用,高校教学和科研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长,教师和学生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教育固然重要,而阅读、评价和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教育更为重要,作为信息资源和技术集成的图书馆,实施这种教育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所以医学院校图书馆承担医学信息课的教学任务是责无旁贷的。随之也就要求每个图书馆员必须尽快适应信息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意识,确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以人为本的教师行为理念,以知识信息资源导航者的身份,指导和帮助读者在茫茫无际的知识海洋里捕捞知识信息,并提高读者利用网络信息分析和解决与个人工作、学习、研究等有关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育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强化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把图书馆推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伟大工程的前沿,对于我们图书馆人来说,就是应与时俱进、抓住机遇,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把学生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始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苏春萍,李华,杨筠.谈图书馆期刊工作与素质教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7.

第5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俄语视听说教学

引言

20世纪50年代起,巴赫金的理论在前苏联、意大利、法国广泛传播,各种相关论著逐渐风靡市场。其研究涉及领域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人文科学,虽然涉及范围广,但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对话”,这种理论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可广泛运用于俄语视听说教学实践。

第一章巴赫金对话理论简介

米哈伊尔・巴赫金(1895~1975)对哲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颇有研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巴赫金在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问题》中,详细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以下简称陀氏)的小说,发现陀氏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并将其思维命名为“复调理论”。巴赫金指出,陀氏笔下的主要人物,不仅是作者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①。因此,“复调理论”又被称为“对话理论”,这一理论具有诸多特点:对话性、平等性、差异性等。

1、对话性

巴赫金认为“对话”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具有人类特性的人总是在表达,表达即创造文本的过程。人文科学区分于自然科学的主要依据是研究客体,从广义的材料上看,人文科学的客体就是作品②。

2、平等性

巴赫金认为陀氏的作品中出现了类似普通小说中作者本人的一种主人公,处理这人的声音同普通小说处理作者本人的声音一样。主人公对自己和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一段表述是对话者间的交流,即要求一段陈述中要至少有两个表述者,且表述者都是主动参与的个体,对话才能够有效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在对话中“主人公”之间相互依存,具有绝对平等性。

3、差异性

巴赫金认为,在各平等主体共存的情况下,要构成一段“对话”还需要各主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对话是同意或反对,肯定和补充等关系,两个声音才是生命和生存的最低条件。由此看来,对话只有在各个客体独立存在,相互依存,各有差异的情况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对话理论”中涉及到的“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读者与读者的关系”等范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这些概念一一对应指代相应客体:作者可以指代教科书的编者或所选材料的原作者,读者可以指代教师和学生等。这样这一理论就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第二章传统俄语视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俄语视听说教学借鉴了西方和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俄语人才,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

教师在学生的俄语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榜样作用。传统的课堂受师资和学生人数的制约,教师虽与学生有所互动,但人均次数有限。受课时及大纲限制,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不得不按照既定课本传授知识,因此“独白性”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学生们无法看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存在价值,与教师、同学、文本甚至文本作者有效“对话”缺失,不能自主进行“对话”,从而忽略了课上大量重要信息。

二、教材缺乏“对话性”与生活脱节

我国俄语视听说教材基本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但与科技发展要求仍有差距。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除原文译制外,多取材当代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词汇具有随机性、俗语性,缺乏普遍性和专业性,本科阶段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真正表达的思想。当代俄语学习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涉猎其他领域有关知识,切实提高俄语实践视听说能力。

三、重视书面语多于口语

俄语语速快,变化丰富,初学阶段学生听说能力有限,课堂教学多基于文本,进行讲解,阅读逐渐发展为教学的主要方面。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训练。口语在视听说课程中不仅是教学目标,更是教学手段,通过结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更能发现“对话”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应加大“师生对话”,还应重视“生生对话”。

第三章巴赫金理论指导下大学俄语视听说教学的调整

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我们可以逐步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恢复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

一、恢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抛弃自己的“权威”地位,给学生思索空间,倾听学生观点,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价值。课堂教学应培养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帮助其摆脱被动学习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课前知识储备,查找相关资料,如:材料写作背景,作者创作风格等。

二、对话模式的大量使用

在教学中,要利用积极利用问答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问答形式多样,实践中主要使用师生问答和生生问答。在教学过程中,“对话”的参与者各具特点,教师要尊重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如: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检验学生知识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即自我对话,可分为:兴趣培养和课后反思。俄语作为屈折语,语法形式复杂多变,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就可以进行自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俄语视听说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执行力的形成。课后反思能够促使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充分的感悟,对自己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以便于加强自我管理,有效进行学习规划。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更是学生俄语基础知识的来源和兴趣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反思,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结论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精髓对与俄语视听说教学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本科俄语视听说教学应遵循“对话”的特性:将学生作为主体,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充分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互相理解,相互影响才能实现互惠共赢。(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托罗多夫著,蒋子华,张萍译.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巴赫金,白春仁,顾亚铃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璐.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通过对话彰显人的存在[J].黑河学刊.2010年8月总第156期第八期

[4]马琳.论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双主体性[J].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4卷第1期

[5]段建军.巴赫金复调理论的人学内涵[J].学术月刊.2009年8月第41卷8月号

注解:

①托罗多夫著,蒋子华,张萍译.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第6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难点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27-03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广义地说,也包含了社会科学的教育、美学艺术的教育,通常称为人文科学教育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主要就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之所在;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解放人性,体现人的价值,使人自身得到肯定。历史地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现代地看,两种教育在总体上仍处于相互排斥、相互对抗及在竞争中发展的势态,科学教育在总体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科学教育工具性的过分张扬,使人文教育逐渐被科学教育所压倒而旁落,出现了大量的科学教育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一系列的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已引起教育界的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或失调,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共同促进人自身素质提高与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针对我国提出的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全面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除了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还要开展人文教育,来弥补多年来轻视人文教育的缺陷,使两者协调发展。近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了综合办学能力,但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和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仍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面临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的难点

许多学者从理论的层面对人文教育的相容性、本质特征进行过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是必然的,但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尽管目前社会已意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融合,但因为多种原因如体制分裂、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不断诱发着人为的分裂,使得其融合步履维艰。

1.市场经济自发的利益导向,忽视了人文科学的价值

在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中,有用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市场经济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多元功能教育价值,形成了功利的价值趋向。在现实的教育行动中,就社会而言,更多地看到劳动力的价值;就学生而言,更多地看到应试和升学价值;就家长而言,更多地看到教育的社会职业选择价值。总之,强调的是教育的眼前价值、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长远价值、非工具价值。

人文知识自身具有非生产性、非直接实用性等特点,造成人们往往无视人文学科的潜在价值。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国民财富的教育投资中,科学教育占极大的比例,而对人文社科的研究和投入严重不足;从学校的角度来说,目前受现实功利性驱动,有许多高校倡导以就业为出发点的教育观念,甚至以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忙于考证比比皆是,再说学校的科研发展建设中,实用性技术研究日益成为科研的主体,人文科学研究却频遭冷遇,逐步边缘化,也造成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反向力量,即分离的因素。

2.未能切实构建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科学建立在人文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而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实际上,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虽然教育价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建立,也就是都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人意。我国在高中一年级后,就进行了文理分科,虽然近几年高考制度做了比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文理综合的考试,但就课程体系来讲,人文知识的教育内容是很狭窄的;大学文理工分校,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性,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表现出非常弱的人文素养:而文科学生又缺乏应有的科普知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缺少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追溯到更低层次的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各级升学考试对学生的甄别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再加上各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客观存在,造成教育者、家长、学生都趋向追求高分数、读名校,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一直未能有效构建,是造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不利的关键因素。

3.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

大学学科综合越来越强,对大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现在的大学教师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毕业的,由于受到原有教育模式的制约,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残缺现象。另外教师的教育思维也存在着问题:许多教师认为人文学科及其教学不过是告诉一些人文知识或让他们“记住”这些知识而已,不像科学需要创造性地培养;而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纯科学的,没能理解科学技术中也包含着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其实,成功的人文教育必须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并且必须富于想象和创造,从而拓展教育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既会追求真理(科学的思维方式),又会思考“精神”(人文思维方式),大学里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授,但存在多少人文知识分子,尤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否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三、对策

虽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存在诸多的困难,但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我们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克服片面地重视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错误思想,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及融合。前文已分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难点,给我们寻找两者融合的对策提供了一个平台,实现融合就要克服分裂,避免分裂,就要促进融合。两者的融合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里无法全面展开,只能有针对地谈几个方面。

1.克服功利思想,认识人文科学的价值性、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

(1)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体系;既是科学,又是意识形态。在我国,人文科学教育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以为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人文学科的专业人才,间接目的是有利于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1]。人文科学在整个人文文化结构中处于上层,固然它的直接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它能丰富和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和层次,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一个民族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让社会形成一种观念:人文社会科学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改变功利的价值取向,认为人文知识没多大用处是只看到眼前的短浅目光,美国学者费莱克斯纳就在他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中,比较深刻地揭示了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首先,“智力与精神生活在表面上是一种无用型的活动,但对这些无用满足的追求却往往能意外地得到梦想不到的有用效果”。也就是说,在现实的许多时候,有用和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次,他提出疑问,“我们关于有用之物的概念是否已变得太狭窄?”他认为,现在这样一个物质时代,人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习惯了从物质利益的广泛分配和世俗机会来衡量事物的用处,但忽视了从人的精神角度对事物用途的评价。最后,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使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应该说,费莱克斯纳关于有用知识与无用知识的论述即使在今天仍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为我们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提供了哲学思考。

(2)深刻理解人文的社会性,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智慧性”的,它试图解决的不是“头脑”问题而是“心灵”问题,是“精神问题”。既然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重塑人文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人文教育。大学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自当承担起培养人文精神的重担,但这不应仅仅是大学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需要引起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关注,因为人文精神建构具有不可替代性。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可以被允许不理解科学内容而享受科学的结果。比如我们有病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并由他对症下药开处方治病,我们可以不去理解病理及药物之间的作用,只管按医嘱服药就是了;机器可以用钱购得,而精神却购买不来的,精神的东西只能自己来积累、创生,人文精神的建构是每个人不可推脱的责任,不可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努力而替代普通大众的人文精神建设,可见,人文教育具有社会性、大众性,我们当然需要人文泰斗,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拥有人文精英而没有大众化,就决不可能耕耘出肥沃的人文土地,也没有真正的人文进步。人文进步只能通过大众战略才可以实现,所以营造全社会的人文氛围对建立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进步比物质文明的进步更为艰难[2]。

2.构建有效的人文、科学结合的教育体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应贯穿到教育的各个阶段。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不同层次学校教育的分工。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内容既包括人文社会知识,又包括科学知识;既呈现全民性,又凸显基础性。在教育这个层次上,我们可以说教育应当实现双重目标,即人文教育目标和科学教育目标。目前,大学生在基础性人文知识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欠缺,应该和普通教育有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制改革。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不是在大学阶段独有的,而是全程的,就应该从教育机制、教学内容上,从幼儿园到大学进行“全程”考虑,注重各教育阶段“相呼应”的教育改革,树立“教育一体观”的理念,以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使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能相互了解、相互参与、相互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全方位的改革,即要构建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应注意的是,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化合价”,并且整合的表现形态是不相同的,内容更是相异。就人文教育来讲,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对其伦理、道德价值的弘扬,而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应重视认知建构、哲理方面的知识。具体到大学阶段,专业教育可推迟到本科三年级,在一二年级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在美国的高等院校,通常本科生在前两年不分到各个院系,他们主要在文理学院接受通识教育,这种教育体制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推迟专业划分,实际上是对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一种折中选择,完全的专业教育已引出了弊端,而通才教育的开展难度又很大,那么这种折中选择就有了合理性的方面。台湾则通过规划设计一系列结构化课程来强化通识教育。

(2)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原动力。人类的思想追求是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同等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幸福体脸、幸福享受。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必须要人自己来解决,即靠人自身的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又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即通过这两种教育把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统一,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都不足以承担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只能并举,不能分清谁先谁后,谁轻谁重,这里并不强调平均,而是指协调发展。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mingto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to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态度;“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

3.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变革教育思维方式

教育的问题首先是教育者的问题,教师是学校的“常住人口”,学校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底蕴主要是由教师营造的,学校的传统和人文故事,教师的人文精神践履等都取决于教师对人文意义的阐释和守护的责任意识,教师有人文性才能孵化出学生的人文性。因此要追求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提高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认识,尤其是大学管理者应从思想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教育必须给人以理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其要形成赖以生活的“信念”,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如果不能导出一个清晰的理性――即我们的根本信念,它就不能教育任何人,理解这点是我们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关键所在[2];其次,必须从教师本身的教育着手,所以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其知识结构,清楚认识现代教育对教师、学生的更高要求。在此基础上,改变传授思维方式,教师在为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时候,应有责任把科学技术中蕴涵的人文内容体现出来。人文学科本身也不是纯人文的内容,在教师讲授人文知识的时候,必须遵照科学的要求,自觉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力求立论准确,论据清晰,言之有物。19世纪末产生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强调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杜威指出:“事实上,任何科目,如果在它最广阔的意义范围内理解它就具有文化的价值。”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意义,从而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杜威特别强调科学的实践性,即强调“从做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杜威以“纺织室”为例,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化的科学实践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杜威特别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做中学”,他说:“在那间纺织室里,基本的事实是在进行实际的纺纱和织布的车间,儿童得以直接与各种材料――各种丝织品、棉花、亚麻和羊毛发生联系。知识随着这些材料也就出现了:它们的产地、历史,它们对特殊用途的适应性,利用原料的各种机器。在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品格训练也因而产生了。”这个例子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很生动的借鉴作用,引导学生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既具备能力,又能自发地成为整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工作者。

四、结语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从实质上讲,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实现教育最根本目的的手段,从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社会全面进步最基本的因素以及现代社会日益科学化的趋势来看,未来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基础;同时,未来教育必须以人文教育为价值导向,才能使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类寻求解决所面临的种种深刻危机的迫切需要。只有全方位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一)关注两者之间的相通性

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而人文和科学,都是人类思维的结果,现代研究表明,人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关系推理,属于科学教育的范畴,而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人的左脑和右脑显然密不可分,两者之间会互相传递信息,协同完成一些任务。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人的左脑和右脑不可能同时处于最佳水平,左脑发达的人右脑就会比正常人差,反之右脑发达的人左脑就比较差。[2]在这种理念人,人们提出了专才教育,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区分开来。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具有足够科学,缺乏相应的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

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起源来看,最初两者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受到古代科技水平的影响,主要采取人文教育,其中会夹杂科学教育,到了19世纪时期,西方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使其逐渐从人文教育的辅助位置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科学。现在的高等教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当时的七艺学习直到今天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3]这些大学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强调人的教养,而非现代的知识分子,科学教育独立的一个标志,是德国工科大学的出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都是人,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其本质都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只是针对问题的不同,分成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二)两者不可忽视的互补性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但是并不完全相通,两者都是教育的独立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不同:人文教育针对人文科学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具有处理人类自身内部关系的能力;而科学教育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让人们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科学教育大多以科研为主,技术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随着近些年工业社会的发展,科学教育划分的领域越来越多,出现了很多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类院校,即使是本科类院校中,也开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世界的构建,如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与合作精神等,而科学教育是培养人获得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以看出,人文教育相当于指导思想,而科学教育相当于工具,分别侧重于人性和人力。这是19世纪之前科学教育位置低下的重要原因,当时的生产力较差,人文教育是主流,工业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仅有一定的文化熏陶,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础

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知识和文化,与科学教育一样,承认和尊重客观实际,通过分析和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和揭示客观实际规律,两者都提倡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理,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去学习、感悟、创新,才能够剖开表象看到本质。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虽然是提升人性、陶冶心性,但是要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不能抛开社会现实的需求。而不同时期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同,美国学者的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人、群体、自然和天道,如何让这四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产生良好的互动,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4]而科学教育显然是一种良好的媒介,正是工业技术的发展,让人能够征服自然,但是多年的工业社会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环境污染问题等,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遭受破坏,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显然是在科学教育中,缺少了人文精神,人们不懂得如何与自然协调的发展,一味地去破坏自然,最终会完全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工具角质和目的价值,科学技术自身能够改造物质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还具有一定的教育职能,如近些年的科学发展中,更多强调人性化,这个人性化显然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科研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设计和生产的协调性,满足人类需要的基础上,又不会破坏自然。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显然需要具有足够的人文精神,自身富有人性。由此可以看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只有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互相促进,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教育观念的融合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学生、老师和大学的管理者等,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首先要在教育观念上,让人们意识到两者融合的必要性。我国很多学者已经意识到,科学和现实世界之间,既包含了人文科学,也包含了自然科学,两者对人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在20世纪之初,就有人预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终会走向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和人文追求的目标相同,他们都承认客观事实,通过表象看到本质,从而研究客观事实存在的某些规律。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综合素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包括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往我国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注重院系的划分,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很少。随着综合大学理念的发展,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个方面的培养,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念上,意识到两种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二)课程结构融合

大学课程结构的安排,是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课程结构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首先是院系的划分,使得课程结构单一化,职能培养专业的人才,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较窄,一味强调知识的深度,忽略了知识面的宽度,虽然大学在第三个学年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对于公共的必修课,除了国家强制规定的思想政治等,几乎都是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还有课程结构的封闭性很强,完全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离,在高中阶段就分文理的方式,显然是直接剥离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加上专业课程知识面狭窄,使得我国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是仅有科学知识或者人文素质这样不完整的人。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改进,打破文理分科的方式。在实际的课程结构设计中,充分借鉴国外综合大学的成功经验,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尽早将课程结构综合化,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同时选择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并且对不同课程比例做出了限定。

第8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审视现阶段的中小学学校管理状况,我们明显地发现,大多以经验性制度管理为主,有少许科学化管理,而采用人文管理的学校寥寥无几。这种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同时又是发人深省的。笔者拟就中小学管理的人文化作简要阐述。

一、学校人文化管理的内涵

学校管理的人文化,要求管理者(或谓领导机构)在整个管理过程的每一具体环节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条件下,创建一种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使整个学校随机应变、富于创新精神的良性机制。

二、人文化管理的理据

(一)人本主义思想

人是社会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更快地推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要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地尊重人的地位、作用、价值、需求以及情感。在学校工作中,管理者是人,工作者(员工)是人,工作的主体对象也是人(学生),这决定了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同时也意味着在学校管理中采用人文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人的需要的多层次性

随着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对人的价值和人的需求的提示越显深入。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划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与个体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除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外,还应鼓励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传统的管理模式(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是以物质经济手段对员工进行刺激,而在当代社会,员工的追求已不局限于生存与温饱,而已经发展到了自尊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能给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人文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人文化管理对学校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只有学校管理者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有可能真正实施管理的人文化。我们认为,要做到管理的人文化,学校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先进的观念

以人为本的观念,发展与创新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用人以才的观念,民主管理的观念等,都是高素质管理者所必须具备的。

(二)广博的知识

这包括比较精深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其中人文科学知识显得特别重要。

第9篇: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随着国家“大国工匠”口号的提出,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不光政策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开设的专业也越来越丰富,培养的方向也越来越广。不仅传统的技术类专业(比如机械、汽修、车床等)越来越完善,一些服务类相关专业也开始崛起,比如计算计、文秘、酒店、旅游等。而其中酒店旅游又是直面客户的典型第三产业,它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显然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而其中最刻不容缓的我认为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情商”人才;人文素养

其实人文素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百度百科上解释为确“人文”指“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中我们能看出人文素养是一种潜在的个人修养,有很大程度上的隐蔽性,所以在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中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之前的职业学校一直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定位为主要培养目标。虽然在技能培养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相对应的对学生潜在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则相对较弱,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态。而恰恰酒店管理这种专业对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内涵的要求很高,它不光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职业技能素养,还要求学生掌握尽量多的人文、地理、历史、风俗民情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我们从教者而言就显得任重而道远。除了职业学校的学校特性,学校老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很大方面的问题。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一提再提,特别是对于“重灾区”的职业学校,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一直在不断重申,但是受教育团队长期以来固有培养模式、开设课程、上课方式等的影响,教育实施者教师也没有很好地转变思想,对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一直处于比较轻视的状态。大部分职业学校开设的人文方面的课程较少,上课时间没保证,相关活动举行较少,缺乏相关考核机制,导致学生认知度也比较低,人文课程变成空洞的摆设课程,无用课程。另外学生对人文素养的理解也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在他们看来是无奈之举,“考得上高中谁还来上技校、中专”,“考的上好大学,谁会来上职业学校”是这个社会的普遍认知,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课成绩都有所差距,甚至很多学生被社会上的不部分人片面的定义为“渣子生”。这显然对学生造成了巨大伤害,使他们“望书生怯”,不愿意读书。而且受社会上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小小年纪就开始“斤斤计较”,“逼问”老师:“我是来学技术的,学这些对我以后的就业有用吗?”但是这个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长期的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于酒店管理这个专业而言,我们培养的是综合性的人才,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是简单地铺铺床,叠叠被子,摆摆碗筷这么简单,还牵扯到服务人员、大堂经理甚至是高级管理人才。这些职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面的、立体化的,要求从业者不光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得体的言行,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人格,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这些显然不是精准的职业技能培训所能满足的。简言之,酒店管理这个专业相应的要求从业者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而这些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加其潜在的素质与修养,最终增加其竞争力。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其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职业教育相对来说教育时间较短,技能训练比重较重,就一般的职业学校来说,一般专业课程的比重要打到50%到70%之间,而开设的文学、历史、法律、美学、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少,相对重要的礼仪、心理学等课程也不多。而且这为数不多的课程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认为是“无用课程”,上课权当休息,真正对知识的摄取不足。而此类课程的老师也被边缘化,而且一般作为公共课老师的身份出现,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不足,所讲授内容无法很好地与酒店专业融合在一起,容易造成课程空洞无物,晦涩难懂,课堂教学沦为“鸡肋”,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保障。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是对我们教师的巨大考验。其实可利用一些真实有效的职场案例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一些专业课我们也应该适时融入一些文化元素,例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使其成为职业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英语授课中,讲解各国不同的语言习惯、俚语等,让学生情景展示与各国客人的沟通;再比如在讲授酒店风格的时候,融入美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酒店等。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融会贯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增加学生实践,并严化考核制度。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而且对于年轻的孩子们而言,他们自身也更喜欢动态的活动教学,对以后从事的职业也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期望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增加实践课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并且教师制定完整严格的考核制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知识的掌握。例如如何接待不同地域、性格的客人,调度整个酒店的运行,如何对大型宴会进行掌控与协调等等。让学生意识到酒店管理工作的整体性与复杂性,也加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同时也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表现,优点和缺点都完整的表现出来,老师严格把关,全方面提升学生能力。再次,光是教师和学生还远远不够,要在全校范围内增加校园活动,甚至真正的走入社会去参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酒店管理相对其他传统技术专业而言,更多的考验的是人本身的技能与素质。所以作为学校而言,要建立良好的校园风气,陶冶学生情操。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搞一些酒店项目调查、酒店科技文化服务、酒店管理专讲座等活动,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搞一些酒店勤工助学、学生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学中不能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把人当成是会工作的机器,而是积极地全面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争取把学生培养成高情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工匠大国”的道路,并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双伟 单位:周口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