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淡水资源危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危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淡水资源危机

第1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关键词:紫花苜蓿;氮素形态;不同部位;氮含量

中图分类号:S 143;S 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5)02-0009-06

氮是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被称为“生命元素”[1,2]。植物对无机氮的吸收主要有铵态氮和硝态氮2种形态,其对植物生长和代谢所产生的效应也不相同。Hannaway等[3]研究表明,土壤中的NO-3-N含量低于15 mg/kg时,施氮肥可以提高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形态的氮素对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也不同,硝态氮可促进休眠的苜蓿枝条分蘖,有利于增加苜蓿枝条的质量;铵态氮不仅能提高苜蓿产量,还可以改善苜蓿品质,减少苜蓿茎中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总含量,并能提高紫花苜蓿干物质的体外消化率[4]。有专家在其他豆科植物的研究上也表明,适时及适量的施氮能明显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且铵态氮和硝态氮均能被豆科植物吸收。沈明珠等[5]研究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大白菜全氮含量升高,硝态氮含量也升高。张春兰等[6]的水培试验表明,菠菜的硝态氮含量随全氮含量增加而增加。戴建军等[7]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大豆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也表明随施N水平的增加,全N积累均会增加,但达到最高峰后又会随施N水平增加而减少。上述都是由测定整株植株或地上部分混合样品所得到的结果,关于不同氮素形态在苜蓿不同部位中的氮含量报道较少。试验以“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2个品种为试材,采用完全营养液结合砂培盆栽法,探讨氮素形态及用量对两种紫花苜蓿不同部位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紫花苜蓿合理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为“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3)和“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cv.Longdong),供试菌株为中华根瘤菌(12531),来源苜蓿根瘤和诱变菌株,均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提供。

1.2试验方法

1.2.1根瘤菌培养

将中华根瘤菌(12531)采用平板划线培养,挑起单个菌落,将其接入YMA液体培养基[8]。在28 ℃下120 r/min的恒温摇床上培养至菌液的光密度值(D600nm)≥1.0时,再在10 000 r/min下离心10 min,除去上清液,用无菌水洗下根瘤菌体并配制成吸光值为0.6的菌悬液,备用。

1.2.2种子处理

选取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紫花苜蓿种子放入灭菌小三角瓶中,先用95%乙醇浸泡5 min,再用0.1% HgCl2溶液灭菌6~10 min,然后无菌水冲洗5~6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备用。

1.2.3粗砂处理

将粗砂经自来水冲洗若干次,直到冲洗用水不再浑浊为止,然后用蒸馏水冲2~3次。先经121 ℃灭菌,再经高温(150 ℃)烘干后,备用。

1.2.4营养液配制

(1)Fahraeus无氮植物营养液:Na2HPO4・12 H2O 0.15 g,MgSO4・7H2O 0.12 g,EDTA-Fe 0.007 5 g,CaCl2・2H2O 0.1 g,KH2PO4 0.1 g,Gibson 微量元素1 mL,H2O 1 000 mL,pH 6.5~7.0;

(2)Gibson微量元素液:H3BO3 2.86 g,ZnSO4・7H2O 0.22 g,CuSO4・5H2O 0.08 g,MnSO4・H2O 1.54 g,Na2MoO4・H2O 1.17 g,H2O 1 000 mL,pH 7.0[10]。

1.3试验设计

采用盆栽砂培试验,选用高15 cm,长20 cm,宽12 cm的花盆,装入经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并灭菌的粗砂3 kg。每盆播种50粒灭菌种子,播种7 d后间苗,每盆保苗30株,然后浇入营养液,置于塑料防雨棚内。根据前期试验结果[11],2个紫花苜蓿品种设2种氮素形态(NH+4-N、NO-3-N),5个浓度水平(0、105、210、315、420 mg/L)。共9个处理,分别以CK(氮素水平为0)、NO-3-105、NO-3-210、NO-3-315、NO-3-420、NH+4-105、NH+4-210、NH+4-315、NH+4-420表示,每处理重复3次,共2×9×3=54个处理,完全随机排列。

试验于2014年4月11日播种,以Fahraeus无氮植物营养液为基本营养液,分别以Ca(NO3)2和(NH4)2SO4配制所需营养液,调节营养液pH为7.0,结合无氮营养液一同施入。在种植紫花苜蓿7 d后开始浇营养液,每周浇250 mL,每7 d用蒸馏水淋洗盆栽1次以防止砂培中盐分积累,而后浇入新配置营养液。紫花苜蓿生长至三片复叶时,每盆浇入新培养的苜蓿根瘤菌液25 mL。处理50 d后,分别测定植株叶、茎、根中的NO-3-N含量、NH+4-N含量及全氮含量。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NO-3-N含量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测定[12],每个处理重复3次。

NH+4-N含量采用水杨酸法测定[13],每个处理重复3次。

全氮含量采用浓H2SO4-H2O2法测定[14],每个处理重复3 次。

1.5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应用SPSS17.0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O-3-N含量的影响

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O-3-N含量各不相同,2个不同品种叶片中的NO-3-N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表现为叶>根>茎(表1),说明叶片是氮素积累的主要器官。“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2个品种的各部位NO-3-N含量变化一致,均随施氮水平的增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施氮处理下各部位NO-3-N含量均显著高于CK(P

表1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下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O-3-N含量

Table 1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ogen forms and levels on content of NO-3-N in different parts of alfalfa μg/g

品种处理叶茎根

甘农3号CK245±6.12g203±7.8f226±4.91f

NO-3-105457±7.31b344±4.91b326±5.81e

NO-3-210490±4.1a383±5.57a463±6.17a

NO-3-315459±4.04b368±10.74a428±7.54b

NO-3-420376±7.21cd324±7.22c356±5.24d

NH+4-105321±3.48f249±5.69e324±5.36e

NH+4-210378±6.49c261±5.46e384±5.13c

NH+4-315357±8.11de306±6.57cd360±8.33d

NH+4-420350±8.41e290±5.24d334±4.48e

陇东苜蓿CK235±4.04g184±5.36f219±8.72g

NO-3-105408±6.08c285±7.31c313±6.94e

NO-3-210473±3.79a355±4.33a447±8.11a

NO-3-315453±8.01b336±7.31ab405±5.29b

NO-3-420438±7.13b324±5.49b383±4.91c

NH+4-105313±4.63f231±9.96e246±6.94f

NH+4-210360±5.69d257±13.86d366±4.36c

NH+4-315348±2.65de281±5.2c345±3.48d

NH+4-420334±3.48e254±8.08de322±4.98e

注:表中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2.2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H+4-N含量的影响

2个品种相同处理叶片的NH+4-N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其含量表现为:叶>根>茎(表2)。“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各部位NH+4-N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且施氮处理均显著高于CK(P

表2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下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H+4-N含量

Table 2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ogen forms and levels on content of NH+4-N in different parts of alfalfa μg/g

品种处理叶茎根

甘农3号CK86±2.73f72±4.26f61±2.4e

NO-3-105132±3.84e113±4.7e121±3.38d

NO-3-210165±7.97cd156±4.41bc168±2.89b

NO-3-315185±3.84b167±5.61b159±4.1b

NO-3-420168±2.33cd145±5.04cd141±3.48c

NH+4-105163±3.93d134±4.51d140±1.15c

NH+4-210212±4.98a182±3.18a194±2.6a

NH+4-315191±3.53b144±6.69cd162±4.98b

NH+4-420178±5.2bc115±4.58e148±4.58c

陇东苜蓿CK66±2.33g55±1.86g56±2.73f

NO-3-105127±3.18f107±3.53f117±3.53e

NO-3-210148±3.93de152±2.31bc155±7.51b

NO-3-315181±4.62ab163±2.6b143±3.21bc

NO-3-420142±4.62e129±2.65e122±3.84de

NH+4-105140±6.89e112±4.63f136±4.58cd

NH+4-210171±4.16bc177±3.46a178±6.01a

NH+4-315189±4.37a142±2.6cd158±5.24b

NH+4-420159±3.18cd136±6.74de146±6.08bc

素水平为210 mg/L时有利于紫花苜蓿叶、茎、根中氮素的积累。除NH+4-420处理的茎,其他各处理在叶、茎、根中的NH+4-N含量均表现为“甘农3号”高于“陇东苜蓿”。在最优的NH+4-210水平下,“甘农3号”叶、茎、根NH+4-N含量分别为212、178、194 μg/g,与“陇东苜蓿”相比增加了24.0%、2.8%、9.0%。因此,对于同一部位来说,叶、茎、根中的NH+4-N含量以“甘农3号”高于“陇东苜蓿”。

2.3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对紫花苜蓿不同部位全氮含量的影响

2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在不同部位的全氮含量表现不一,叶片的全氮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其含量顺序表现为:叶>根>茎。“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各部位全氮含量变化一致,且各部位在施氮处理下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P

表3外源氮素形态及水平下紫花苜蓿不同部位全氮含量

Table 3Effects of exogenous nitrogen forms and levels on total nitrogen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alfalfa%

品种处理叶茎根

甘农3号CK2.26±0.03g0.65±0.02f1.68±0.01f

NO-3-1052.82±0.09e1.01±0.02e2.09±0.03e

NO-3-2102.48±0.02f1.27±0.03cd2.87±0.27b

NO-3-3153.02±0.03d1.42±0.01b2.83±0.03b

NO-3-4203.28±0.04c1.38±0.1bc2.26±0.01de

NH+4-1052.51±0.02f1.19±0.06d2.31±0.06de

NH+4-2103.75±0.04b1.25±0.04cd2.5±0.05cd

NH+4-3154.25±0.06a1.7±0.03a3.47±0.02a

NH+4-4203.88±0.06b1.26±0.03cd2.64±0.03bc

陇东苜蓿CK1.67±0.1f0.49±0.02g1.62±0.02f

NO-3-1051.92±0.01e1.2±0.03f1.93±0.03e

NO-3-2102.09±0.04e1.29±0.04ef2.03±0.02d

NO-3-3152.54±0.12d1.36±0.01e2.48±0.02b

NO-3-4202.06±0.03e1.52±0.09d1.95±0.01e

NH+4-1052.41±0.04d2.01±0.02b2.14±0.04c

NH+4-2103.42±0.03c2.33±0.02a2.38±0.05c

NH+4-3154.01±0.06a1.86±0.09c3.08±0.01a

NH+4-4203.81±0.03b1.81±0.02c2.5±0.01b

3讨论与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氮主要来源于土壤,组织中氮累积含量的变化与氮供应水平有密切关系,反映了植物本身的营养状况或养分需要量[15]。试验结果表明,施氮均能显著增加紫花苜蓿各部位的氮含量,这与李永孝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即施肥量对夏大豆植株氮素绝对含量有很大影响,施氮肥处理根系中氮素增加0.26~1.04倍,茎中氮素增加0.25~1.31倍,叶片中氮素

增加0.20~0.73倍。叶片是植物氮同化的主要部位[17],不同形态氮素在器官间的含量与比例可反映作物氮素营养状况和生理功能的强弱[18]。试验中,2个品种的紫花苜蓿NH+4-N含量、NO-3-N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为:叶>根>茎;可见营养生长阶段叶片是氮素的积累中心,根次之。赵建荣等[19]在菠菜的研究中表明,各器官硝态氮、全氮含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一直呈增加趋势,且在同一氮水平下叶的硝态氮含量明显高于根的含量。造成不同器官硝态氮累积百分数大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器官吸收与转移、还原之间的不平衡导致。史占忠[20]研究认为,大豆在其生长发育前期,全氮的相对含量较高,不同器官氮素含量表现为:叶片>荚皮>茎>叶柄;与此同时,王朝辉等[21]的研究也表明,菠菜、小白菜、莴笋不同器官的全氮含量相差很大,但从高到低遵循一致规律:心叶叶片>叶片>根>茎>叶柄。这与此次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灌区丰产品种,适应于西北内陆灌溉农业区和黄土高原地区[22],生产性能优良,品种优势明显。“陇东苜蓿”是旱作条件下的高产品种,宜在降水量适中的旱作地区推广[23],对氮肥更敏感[24]。试验中,除“陇东苜蓿”茎全氮含量高于“甘农3号”外,NO-3-N、NH+4-N及全氮含量在各部位均表现为“甘农3号”优于“陇东苜蓿”。说明“甘农3号”在西北灌区种植较有优势。

叶片和茎是家畜采食的主要部分,叶、茎含氮量越高,家畜的采食性越好,试验中NO-3-N含量、NH+4-N含量在浓度为210 mg/L达到最大值;全氮含量除茎以NH+4-210处理最大,叶、根均在NH+4-315处理下达到最大,但过多氮素会增加成本,且容易淋失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从家畜采食性及氮素利用方面来说,NH+4-210是紫花苜蓿生长较好的形态及水平。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不同部位NO-3-N含量、NH+4-N含量及全氮含量表现为:叶>根>茎,且在NH+4-N的浓度为210 mg/L时对氮素的利用能力较好。

参考文献:

[1]何亚清.作物氮素营养与土壤氮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105-106.

[2]张永亮,骆秀梅,高凯.施肥对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的产量影响[J].草原与草坪,2008(5):6-10.

[3]Hannaway D B,Shuler P E.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alfalfa production[J].prod Afric,1993(6):80-85.

[4]曾庆飞,贾志宽,韩清芳.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J].草业学报,2005,22(7):8-15.

[5]沈明珠,翟宝杰.蔬菜硝酸盐累积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2,9(4):41-48.

[6]张春兰,高祖明.氮素形态和NO-3-N与NH+4-N配比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3(3):70-74.

[7]戴建军,程岩.应用15N示踪技术对不同品种大豆的三种氮源吸收利用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30(3):255-299.

[8]李剑峰,张淑卿,师尚礼,等.解磷根瘤菌液体培养基类型、水平及透气条件的比较[J].草原与草坪,2010,30(1):28-31.

[9]张琴,张磊,魏世清,等.钙离子对紫花苜蓿及苜蓿根瘤菌耐酸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6):12-32.

[10]孙建光,张燕春,徐晶,等.高效固氮芽孢杆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6):20-45.

[11]蒯佳林,刘晓静,李文卿.不同氮素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0,31(3):56-59.

[12]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47-170.

[15]Chapin F S Ⅲ,Vitousek P M,Van Cleve K.Plant response to multiple environmental factors[J].Bioscience,1987,37:49-57.

[16]李永孝,李佩E.施肥量和追肥期对夏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1995,14(2):119-125.

[17]王志强,王春丽,王同朝,等.钙离子对盐胁迫小麦幼苗氮代谢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9(8):4339-4345.

[18]Ladha J K,Kirk G J D,Bennett J,et al.Opportunities for increase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from improved lowland rice germplasm[J].Field Crops Research,1998,56(12):41-71.

[19]赵建荣,秦改花.氮素水平对菠菜氮、钾累积与分配及硝酸盐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7(24):249-253.

[20]史占忠.大豆植株全氮磷钾含量变化分析[J].大豆科学,1989,4(2):369-374.

[21]王朝辉,李生秀.蔬菜不同器官的硝态氮与水分、全氮、全磷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2):145-152.

[22]曹致中.优质苜蓿栽培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第2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关键词】 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建议

一、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简述

1、瓦屋山水库简介

洪雅瓦屋山地处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同乐山市的峨嵋山市隔邻相望,同雅安市的荥经县、雨城区相邻为界。瓦屋山是省级地质公园,瓦屋山境内的瓦屋山水库即瓦山湖前身为青衣江支流周公河等河流于2007年4月,因修建瓦屋山水电站而拦坝蓄水,坝高为143米,形成瓦屋山水库,民间又俗称瓦山湖。库区水域面积13.6-15平方公里、库容蓄水量5.84-6亿立方米,相当于眉山境内两个3亿立方米的千岛湖黑龙滩水库。瓦屋山水库所处海拨大约1500米,属于高山出平湖,深山大湖泊境界。水库相邻的瓦屋山镇的关帝、李山等几个村庄以环绕形式分布在水库四周。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通过开闸发电后,注入周公河,沿途经过洪雅县瓦屋山镇,主要部分流经雅安市雨城区,最后于雨城区城区汇入青衣江内。

2、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主要来源简述

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山整体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顶海拔2800米到3500米,山顶平台约11平方公里,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被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山顶平台上,有15000亩冷铁杉林,大量古老植物群,如桫椤、水青树、连香树、珙桐、华西枫柏、大叶石栎、黄肉楠、银杏等,充满古朴、原始、翠绿、森郁的氛围。

在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植物的魔力造化下,高耸2800米的瓦屋山平台,像个伸向苍天的天盆,迎接着上天赐予大地的圣水。在夏季里,瓦屋山平台出现着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云雾缭绕,间或小雨浠浠沥沥;或烟雾弥漫,烟雨纷飞树丛间。如此的风雨连绵不断,一座永无休止的自然循环往复的天然水造水机制形成,形成许多林间小溪,及有上百亩的鸳鸯池。其中以兰溪、鸳鸯、鸯溪为三条最大的溪,在东岩形成三条高达三、四百米的大瀑布,瀑水汇入瓦屋水库,成为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地,誉为上天赐予大地的天然圣水。在秋冬春季,瓦屋山平台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夏季来临,冰雪消融之后,天然淡雪水再次融入瓦屋水库。这种大自然自然造化的天间圣水决定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为无污染的淡水资源的根本原因;也使瓦屋水库水资源誉为上天赐予人类的天然圣水基地称号。

类似的还有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其它支流水源,其形成机制同样地依靠瓦屋山的崇山峻岭、植被茂盛等特殊地理条件,由大自然循环往复形成天然的天降雨水,汇成地表水,流入瓦屋山水库。

二、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意义

1、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社会价值

目前,水资源的污染加剧和气候异常引发的干旱缺水;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导致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紧缺性,成为世界人民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当前四川省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面临着日益紧缺的情况与危机,眉山同样面临着人均水资源量低、水质性缺水严重,原生淡水资源缺乏和水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而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突现的社会价值显得尤为明显和重要。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淡水储备基地建设。作为人工的蓄水池,形成天然的淡水储备基地,可以为大中型城市或农村在自然灾害或环境保护危机情况下提供天然优质的淡水供应。二是调节水资源利用。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危机时,可以将瓦屋山水库淡水资源调节作为地方或周边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和生产耕种的引水基地。三是作为供水基地。直接作为洪雅县城、雨城区、荥经县城或周边乡镇居民的城市供水基地;或面向市场开发,以桶装、箱装、瓶装等多种形式,间接向全国市场销售供水。

2、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社会意义

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来源和发源地的特殊性,决定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能成为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卫星城市的淡水供应地。在环保、饮用、旅游等方面创造出非常大的社会贡献,起着非常大的社会价值,造就重要的社会意义。即:为民众生活、生产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市场需求服务;在未来水资源危机下,抢夺淡水资源就是抢夺人类的生命之源,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基地,为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储备供应水资源支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的对策建议

1、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实施合理保护

(1)库区污水排放处理与控制农药施放的保护。一是采取措施处理库区污水排放。可以集中或分散建造、安装处理污水的现代化污水排放处理设备设施,对水库四周村庄居民、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排放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对水库水资源污染。二是对库区推进抗病菌强的农耕物种或减少农耕作物种植,减少农药施放或施放非残留或残留量低的农药,甚至于逐步杜绝在库区施放有害农药和杀虫剂。防止农药残留流入库区,污染库区水资源。

(2)除统一规划建立的旅游度假区外,禁止在水库区域进行企业商贸开发与经营。为长远保护水库,界定库区区域,禁止在水库区域及其上游区域或其它入库支流水区域进行企业商贸开发与经营;同时,禁止在库区及其上游、其它入库支流水区域放牧,以保护水土流失,於塞水库。

(3)可以建立鼓励人口外迁或转换劳动力机制。为保护库区生态系统,一方面减少农耕作物种植而转换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鼓励人口外迁机制。逐步将库区或库内水来源区域的人口外迁到洪雅柳江、余坪镇一带;或洪雅县城周围。给予外迁人员较高的就业、从商、社会福利等保障机制。

2、对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进行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开发为淡水渔场。可以在水库大坝的下游,利用水库发电排泄的淡水资源开发淡水人工渔场,饲养各类淡水鱼。特别是水库水资源发电后初始的无污染排泄阶段主要是瓦屋山到汇入雅安主城区青衣江之间段,该段是主要段区并途经雨城区多个乡镇,沿河乡镇具有开发淡水渔场的重要价值。

(2)开发为备用淡水供水基地。将水库水资源做为全省,甚至于全国的备用淡水供应基地,做为重大灾害事件的应急备用水资源。从瓦屋山到雅安市城区之间段是瓦屋山水库水资源无污染排泄阶段,如果雅安方面能做好沿河水资源无二次污染保护,可以将该段水资源做为途经雅安部份城镇区居民饮用和灌溉用水。

(3)开发为市场优质产品。可以将瓦屋山水库的天然生态自然水资源开发为桶装、箱装、瓶装,面向全国市场销售。直接在瓦屋山水库设置水资源加工基地,可以将加工成品输入市场,成为无污染优质产品,胜过当前市场的已有瓶装、桶装产品,能够形成强势竞争品牌。

(4)开发引水工程。根据社会需要或条件成熟后,将海拔较高的瓦屋山水库(海拔约1500米左右)水资源利用落差原理,采取梯级扬程式或涵道落差式引水工程越过吴庄乡到赵河乡之间的高山,将水库水资源引到洪雅平坝(洪雅平坝海拔约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能够解决成都平原眉山片区灌溉、饮用缺水问题。

(5)开发旅游度假区及水上观光项目。利用水库形成的优美环境,选择合理地段,打造旅游度假区;开发水上观光项目。瓦屋山风景区、瓦屋山水库地处海拨1500米以上,瓦屋山雪区平均每年长达6―8个月,夏季瓦屋山水库区平均温度比外界低3―5度,是夏季纳凉的好去处,形成非常好的休闲度假区域;同时瓦屋山水库结合瓦屋山风景区和库区的休闲度假,可以开发水上观光项目,形成各种水上娱乐。

3、保护与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淡水资源基地

日益变化多端的恶劣气候和环境污染,导致的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而且中国的淡水资源和无污染水源也降低到极点。虽然瓦屋山水库水资源远离成都。但随着成都天府新区的启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盆地城市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能够供给保障成都平原和周边盆地城市用水的黑龙滩、三岔湖、朝阳湖等水资源水库基地都面临着供应不足和水资源轻重度污染、水质质量低下等问题。

由此,从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天然生态属性所赋予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军事等社会意义看,保护与开发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四川重要淡水资源基地,赋予当地党委和政府重要的责任地位与要求。

(1)作为重要项目给予保护。可以将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作为四川、眉山重要淡水资源的重要基地项目予以打造和保护。在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洪雅县或眉山市相关部门编制项目报告,向四川省、国家有关部委申报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为国家级天然生态淡水资源的重要基地项目。力争以项目形式,争取民众拥护,国家支持,社会关注。寻求广泛的共同认识和支持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予以开发和保护。

(2)制定法规予以保护。建议眉山为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出台制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围绕如何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眉山市出台制定具体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法规层面上给予开发与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造福眉山人民,全川、全国人民。

(3)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将瓦屋山景区旅游发展同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互进互补。瓦屋山水库水资源增添了瓦屋山旅游景区的亮点,弥补了景区有山有水无湖的弱点。但是也为瓦屋山旅游景区带来挑战和责任,即发展旅游景区必须同时保护瓦屋山水库水资源;防止旅游景区的过度、过滥发展或治理人工残余物、污染物不到位,效率低下,破坏与污染水库水资源,损害水库水资源天然生态无污染的名声。

(4)重视经济与社会效益并重。瓦屋山风景区随着瓦屋山水库出现,旅游、休闲度假、娱乐等经济价值变得更为突出。瓦屋山水库的形成作为休闲度假与水上娱乐也呈现出突出的经济价值。瓦屋山水库水资源是作为瓦屋山风景区、瓦屋山水库两大重要构件之外的第三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并同时伴随着社会价值的宝贵资源。水库水资源本身用作发电创造经济价值,又同时将水资源开发为灌溉和饮用,不但创造出经济价值,还同时展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重视开发、发挥瓦屋山风景区和瓦屋山水库的经济价值,也要重视保护和开发其水资源潜在的社会效益。

第3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那么水和水资源是一回事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提出: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对某地为水的需要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而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一般是指可开发和利用的淡水。

地球之水知多少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总量多达13.86亿立方千米,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2%的水在海洋中,是无法直接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8%的淡水中,又有70%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陆地上的江河、淡水湖泊以及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不到万分之一。如果把地球上的水比作是一口大水缸,那么可以用的淡水只不过相当于一小杯。这真的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在不断循环中的。这种循环,主要是由于水蒸发上升形成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或海洋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凝结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海洋蒸发形成水汽在陆地降下一般叫大循环,这种循环是陆地淡水的最主要来源,但由于大气环流和气候带的影响,使降水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和时间的不均衡性;由陆地水面蒸发而在陆地的降水,或由海面蒸发仍在海洋的降水都称为小循环。地面水和浅层地下水可以连通而互为补充,这种循环称为水文循环。大循环和水文循环的合理利用,是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循环,淡水资源才能不断地再生。但是水的任何一种循环在某一环节上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循环的破坏,从而造成各种自然灾害。

我们通常认为水资源是一种不枯竭资源或者恒定性资源,但是这个恒定性是就全球范围而言的,地球上总的水量保持恒定,而从区域分布来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其实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就一个地区来看,若能合理利用这部分循环水,可以极大地缓解水资源紧缺性。

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21世纪许多社会和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尽管还没有全球水资源匮乏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越来越多的地区正长期受缺水困扰。据联合国的报告统计,大约12亿人,几乎是世界1/5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自然缺乏的区域,还有5亿人正接近这种状况。另外还有16亿人,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1/4,面临着与经济模式有关的水资源缺乏。

水资源的短缺既是自然造成的现象,也是人为的现象。在我们的星球上,有足够的淡水供60亿人使用,但是其分布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资源分布在两极冰川与雪盖、大陆高山冰川及地下深层、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这是先天存在的问题。而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太多的水资源被浪费、污染,甚至以不可持续的方法被使用。而且气候变暖、降雨减少的趋势将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据预测,随着现存的气候改变情况,到2030年,几乎会有将近一半的世界人口将会居住在水资源高压力地区。在一些干燥和半干燥地区,水资源短缺将会让几亿人背井离乡。

第4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人们常说,地球是一个水球,甚至对“地球”为什么不叫水球产生了质疑,可不是嘛,跨过几座城市,出现在眼前的是海;从太空回首,映入眼帘的又是地球那年轻的蓝。连“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这句话也果然是名不虚传。“地球上的水资源如此丰富,可以够一个地球的人喝一辈子的了,为什么现在用水却这么紧张?”记得这是我小时候最常问的问题,相信也是很多小孩子心中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现在看来并不难,只要有一个人代表世界的人说“我们喜欢喝咸水”,那么水资源的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但谁能够这么做?淡水资源是人类及大多数生物的依赖,而世界的淡水资源储量却是少之又少--地球表面有75%被海水覆盖,但海水却不能够被人直接饮用或用于灌溉。至于人类的生命源淡水,除去冰川及以特殊的储存方式的外,它的总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人类的生命活动及其他淡水生物的生命,只能依靠这唯有的“1%”,聪明的人不难体会到水资源的危机,但是真正去做的人又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几?浪费水的现象仍随处可见--滴水的龙头,被工业污水污染的河流,有几个人会制止这些现象的发生?

人们都知道水资源的缺乏给人类造成了多少损伤;人们都可以感受到水资源危机的来临;人们都能想象得到没有淡水时的惨况;人们都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眼泪”,但是不让泪变成水,只是几个人就能改变的事吗?

让我们从电视上看一看云南灾区的状况吧:那里的人是多么得想喝到一滴纯净的水--浑浊的河水是一家子人及牲畜的“救命水”,这是多么的可怕!但这却有可能成为地球人最终后果的写照,不同的是,那时我们唯一能喝得到的“纯净的水”只有“泪水”,那时候除了悔恨,我们还能做什么……

第5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从太空看,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它约有四分之三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海洋水占地球水储量的96.5%,但它却不能饮用,不能用之于生产和生活。分布在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占地球水储量的3.5%,它们才是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但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我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缺乏和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是世界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世界的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连连发生水荒,使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现在还不提倡和有效的实施节约用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市居民家庭用水量

调查家庭总数为91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注:有4份答卷未写明用水量)

家庭月收入</B><B>内容500~1000元1000~2000元2000~4000元

家庭总数为24(户)49(户)18(户)

≤10吨/月19户36户9户

%79%73%50%

10~20吨/月4户10户5户

%16.7%20,4%27.8%

>20吨/月0户2户2户

%0%4.1%1l%

三、目前市居民是否具有节水意识

1.对本校13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你家每月用水量的问题,只有10.5%的人知道,其中有写每月用水量为1吨的。

(2)就是否清楚当前北京市水价的问题,有26%的人知道,其余大部分持不能肯定的态度。

(3)关于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水的问题,有15%的人回答是可以的。

(4)关于目前节水是否有必要,有96.7%的青少年认为有必要。

(5)就将如何处理正在滴水的水管问题,有95.7%的人认为应马上拧紧。

(6)整个问卷统计下来,具有节水意识的人占2.26%。

2.对92名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目前市水价问题,有66.3%的家长知道。

(2)有33.7%的人认为北京市水资源很紧缺,有63%的人认为比较紧缺,也有3.3%的人认为丰富。

(3)当水价提高到平均每月为30元左右时,有70.7%的人认为自己可以节约用水,当水价提高到40元至70元时,有17.4%的人认为自己可节约用水。有1.09%的人水价需要提高到100元以上。

(4)有58%的人认为加强宣传节约用水就可人人增强节水意识,也有5%的人在问卷上注明节水意识的有无与水价无关。

通过调查表明,我们北京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很差,他们知道节约用水,但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这一点。多数人并不关心中国以及世界目前的淡水资源问题,认为只要多加宣传节约用水,就可实现。但毕竟人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的,尤其是还没有真正发生水危机的时刻,认为淡水是随处可见的资源。他们并不知道,淡水在某些极为缺乏的国家里已成为了商品。以前,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加强大力宣传这种手段,广告画也贴了不少,但作用并不是显著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和强制的手段来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这样,节水才不是一句空话。

只要在用水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就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用水量。因此,节水意识是节水的重要环节、先决条件。

据家庭一月平均用水量的资料表明,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与其用水量是比较相应地,也与有无不同程度上的节水意识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当家庭收入低时,用水量也会相应地减少,以致不使水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较大。相反,家庭收入较高时,用水量也会上升。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用水量的多少是有联系的。

五、培养节水意识的措施

(1)大范围的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这种方式可以有区域性,但方式要全国推广。:

(2)不仅仅以贴广告画作为宣传节水的手段,也可通过电视或在重要的场合内提出来,要使人们觉得节水也是一种义务。

(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居民用水的方式也可改成投币式或读卡式。将水表换成带有感光仪器的投币孔,投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硬币后,水管里会自动流出相应的用水量。这种硬币需要人们自己购买。也可将水表换成读卡机,读人磁卡内的信息后,才会流水直至磁卡上的水用完。

第6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前不久,亚洲协会和布鲁金斯学会印度项目部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亚洲水资源安全挑战的研讨会,邀请美国教育型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珍妮弗·特纳,以及印度老牌智库“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拉马·切拉尼,共同探讨亚洲水资源危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水资源安全问题。

特纳的研究团队长期关注中国水资源及其与能源关系问题;而切拉尼2012年出版了新作《水:亚洲新战场》,该书获得了亚洲协会伯纳·舒华士图书大奖。两位学者分别分析了中、印两国面临的水资源挑战,并对亚洲越发加剧的水资源危机达成共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危机,亚洲将无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安全和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水问题的挑战

特纳从最近北京的灰霾天气谈起,认为与污染有关的不仅是煤,还有水。“水的问题将会是未来中国最大的环境挑战,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都会阻碍经济发展。”

中国一直是缺水国。在过去10年里,3亿中国人仍然缺少获取清洁水源的渠道,而中国30%的水属于质量最差的3个级别(4,5,5+),按照国际标准处于无法使用范畴。“某种程度上,水的好坏标志着中国环境治理的成败。”她说道。

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这可以有效缓解北方缺水的现状。中线工程也将于2014年开始送水,而西线工程施工难度很大,要穿越山区,耗资巨大,仍需15年方可完工。

中国北方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而煤炭工业对水的需求量巨大。特纳认为,调水工程除了解决人口缺水外,实际上也解决燃“煤”之急。据统计,煤炭工业消耗了中国近1/5的水资源,而中国电能的70%要靠燃煤。尽管政府已经尝试利用多种能源发电,但风能、太阳能、核能对总供给量的贡献仍然有限。到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将翻一番,这意味着对水的需求将更加急迫。

特纳建议,中国可以考虑引入淡化海水。例如,在渤海湾建立海水淡化厂,脱盐后的水不仅可以用于核电,也可以输送到内蒙古地区用于采煤。如果此举奏效,还可以考虑引水入疆。

印度:农业用水全免费

印度的情况与中国类似,国家掌控能源供应和交通基础设施。而印度对于能源和农业生产尤其重视,投入了大量补贴。特纳的研究团队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发现,由于享受大量农业补贴,农民使用能源和水均是免费的,这有效地刺激了粮食产量。但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由于政策允许,人们在各处随心所欲地凿井,导致地下水位骤降。

印度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占能源总使用量的42%,其中80%用于发电。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尔地区存在大量煤矿,因为燃煤发电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设备和洗煤,政府向该地调水。而在旁遮普地区,30%~40%的电能用于农业生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烧更多煤——取更多水——产更多粮食。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切拉尼在书中指出,源于青藏高原的几大河流是世界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生命线,也是从阿富汗到越南这一弧形带上各国赖以生存的水源。这些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的46.3%。在所有可能受中国筑坝工程影响的国家中,印度是最为敏感的一个。从中国流往13个邻国的众多河流中,最终流往印度的占了40%。印度共有11条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占其水资源总量的1/3以上。

印度曾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与中国达成水资源合作协议,但收效甚微,目前两国仅建立了一个水文数据监测机制。水资源已经成为考验中印关系的新挑战。

亚洲水危机根源

在所有现代世界依赖的自然资源中,水无疑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发电、采矿还是加工石油、天然气,都离不开水,市场上几乎一切商品的生产都需要水。“油可以有替代品,但水无可替代。不幸的是,水资源却是世界上最不受重视、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商品。”切拉尼说。

切拉尼认为,亚洲的水资源危机正在加剧,原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用水压力。亚洲可用水量比较少,主要依靠冰川和山体融雪的固定流量,除了季风季节,全年的降水量都较少。而近30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带来了更大压力。未来几十年,随着气候变化,水资源很有可能更加稀缺。

第二,灌溉用水。“灌溉技术既是福音也是诅咒。”福音是因为它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1960-2000年的40年间,亚洲灌溉面积翻了一番,占全球灌溉总面积的72%。亚洲农产品基本实现自给,部分品种盈余出口。但灌溉使得亚洲82%的用水集中在农业,只有18%用于工业和城镇。从长远看,这种农业用水模式不可持续,因为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工业和城镇的需水量或将成爆炸式增长。

第三,消费增长。尽管亚洲的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但消费率却一路攀升。现在亚洲人均消费的水、能源、食品乃至金属都比以往更多。在过去几十年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肉制品的摄入量增加,而生产肉制品用水耗费巨大。肉禽饲养过程中,需要通过植物提供能量,但只有5%~15%的卡路里能够转化成肉类。同样是生产能量和蛋白,动物的耗水量远大于植物。

第四,大规模的筑坝工程使得河流支离破碎,破坏了栖息地、导致生物灭绝,并引发其他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亚洲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南美洲或大洋洲的1/10、北美洲或非洲的1/4以及欧洲的1/3。东亚和南亚的人口总数占世界的23%,而水资源只有7.9%和4.1%。但是,这里却是世界上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切拉尼认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水资源危机,亚洲经济无法实现持续增长,因为缺水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无法。

流域合作是唯一出路

多国依赖同一水源是亚洲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征。切拉尼以及特纳研究团队建议,解决亚洲水危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在安全方面,合作是唯一的出路。目前,水资源领域还没有一部国际法规,因此,应该建立国际性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区域合作或流域合作是最可行的一种选择。河流组织和其他水资源机构应该致力于为建设性对话创造平台,为合作提供结构性建议。这些组织的法律和咨询事务可以成为缓解谈判压力的安全阀,有效分担各国民众的情绪和担忧。

第7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谁,人们的生命生产生活也离不开水。但是在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地都存在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九十多个国家和全球将近一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中。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的走向,水资源如果出现危机也会制约一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发展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之一。

1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探讨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多元化的,这就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多样化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要从以下三点入手;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三个方向。

1.1在经济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研究,主要就是对区域内开发、布置生产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物资平衡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边际效益对科技贡献率进行最大程度上的抵销和克服,这可以是经济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世界银行中的《世界发展报告》以及在莱布朗的《未来学家》之中,就有着非常直接的阐述。

1.2在社会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就是要对社会的发展、物质分配、利益平衡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其本质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效益与公正经济的互相结合,这是在社会学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向,在联合国颁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之中,对此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论述,这也是社会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1.3在生态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就是从生态保护、自然平衡、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方面的工作作为主要内容。其本质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护环境不受影响。在此方面,挪威的布伦特夫人以及巴信尔等权威人士人发表的文章中就有体现。

1.4在系统学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探讨

在此项理论的内部系统之中,有诸多的支持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实现的重要保障,发展、协调以及持续等等原则,三点也是可持续发展耦合时空制约和促进的方面,其最主要的就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有着具体的判断规则。

2在可持续发展下水资源的危机问题

一般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都是指淡水资源,也还包括大气层以内的水汽。淡水资源可分为三种,空中、地表以及地下三种淡水资源。在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之中,使用的往往都是地表以及地下的水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当前人类可正常使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地表以及地下水资源两种。水资源是可以循环再生的,但是在有限的空间之内,还是相当匮乏的。地球被人们称作是“蓝色星球”,水是肯定很多的,但是地球上97.5%的水是盐含量比较多的咸水,人们如果使用这部分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之后,才可以使用,造价成本高昂,除此之外,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情况也是十分复杂的,部分地区存在非常严重的水资源匮乏情况。当前,全球的淡水储量大约有3400万立方千米,并且88%是固态形式的,储存在冰川、积雪以及冰帽之中,其地理分布也主要趋向于地球的南北极,除此之外的淡水资源14%都是地下水。地表冻土、沼泽等等也占据了1%的淡水资源,人们生产生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与江河、湖泊和浅层的地下水等等,因此,当前能够通过简单处理就能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当前淡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也就是说只有35万立方千米,另外,蒸汽也占据了其中一部分。淡水资源的匮乏现状以及地区上的分布不均衡情况,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口的增长和淡水资源也呈现非常矛盾的现象。一个成长人身体60%以上都是由水构成的,缺乏食物人可以生存几周,但是没有水资源人只能够生存几天。同理,在城市之中,能源的匮乏还不至于使得一个城市彻底崩溃,但是如果没有水资源,一个城市就将彻底荒废下来。人口的增长、城镇增多、工业以及农业的发展等等,都使水资源的消耗被大大加剧了,随着社会更进一步的发展,此项问题也会更加的尖锐。除了此项原因之外,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根据文献显示,收各种化学肥料以及工业有害物质排放的影响,在当前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中,约有33%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全球每年要排放工业废水将近5000亿吨,这其中有大部分是没有经过相关工艺精华和处理。在当前的传染病中,约有一半是因为水资源污染的影响。

3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相关对策

3.1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社会节水性

在我国,加强社会节水性能够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非常有利的保障。所谓加强社会节水性,就是人们群众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节水意识。在进行关于水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能够融入相关的节水理念,逐渐的使得水资源的各种浪费现象消失,使。得能够使用最小的水量,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人民和国家创造更加多的物质财富,反之推进更加完善的水环境建设。

3.2在立法中融入相关的节水观念

在法律部门进行立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水资源保护的问题,有关这方面的法律,也要为循环水资源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强水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污染现象的的发生。结合水资源的发展循环理念,建设相关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此外,国家也要对此颁布相关的政策,鼓励关于水资源保护机制的平稳进行,采取这种方式,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社会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增长。

3.3鼓励生产清洁、降低工业废水量、加强农业节水

在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水资源污染问题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就需要加强城市污水收集以及净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工业废水的回收在利用,城镇用水和工业废水要相互结合,争取实现零排放,在城市居民中,要推行各项节水用具的使用。在进行农业的灌溉过程中,也要尽可能使用新型的节水灌溉用具,使农业用水节水效率大大提升。

3.4加强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以及水源的开发工作

各个地区都需要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储存工作,积极的对劣质水源进行优化并利用,沿海地区还要加强对海水的淡化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将雨水补充地下水工作的进行,此外,将洪水资源改造成生态水的工作等等,都是开发水源非常有效的措施。跨流域进行水资源的调整不仅能够解决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水资源不均衡带来各种矛盾问题,在我国,南水北调工作就是跨流域水资源调整非常成功的一项例子。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也能够优化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国家的农作物收成的稳定性、社会的稳定性等等也会得到保障,可以说跨流域水资源的调整是我国在水资源使用上非常有效的举措。

3.5政府部门要加强自身职能的使用

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是各行各业发展、各种产业优化以及循环经济整合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发展水资源循环体制经济,建设全新的水资源使用观念和制度,都需要政府先行推出相关的制度框架,明确水资源在发展过程中所占领的地位。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确认在一项工作过程中各机构的具体责任,使公平和效率能够同时实现。总之,在推进水资源循环使用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政府的职能使用,政府业绩和循环经济发展,将政府建设成为水资源循环体制发展的重要保障。

3.6加强科学技术在水资源循环中的作用

发展水资源循环体制经济,除了要按照相关的原则之外,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勘察工作,采取此方面的科学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开放和利用,使此方面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先进的科学手段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将污水、废水降低到最少,使得浪费现象消失。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的科学技术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推行绿色工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就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体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问题。同时也利于我国经济朝向好的方面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寻新的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各项模式。循环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污水和废水的清洁问题,争取实现零排放。不容置疑,只要在我国水资源能够处于得当,对保护和利用做到最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丰,郭怀成,刘永等.湿润区湖泊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7.02.017.

[2]潘淑萍,屈国栋,夏新华等.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金华市人口和城市化进程预测[J].科技通报2011.04.026.

[3]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

[4]杨廷锋.贵州岩溶石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08.066.

[5]李理,张兴文,李付林等.海水利用: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环境保护2008.24.023.

[6]高云,谢莉.甘肃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0.01.131.

[7]张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对策[J].科学时代,2015.

第8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我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的缺乏和生态危机的问题,也是世界淡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3。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同样,世界的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连连发生水荒,使淡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如果现在还不提倡和有效的实施节约用水,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市居民家庭用水量

调查家庭总数为91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注:有4份答卷未写明用水量)

家庭月收入</B><B>内容500~1000元1000~2000元2000~4000元

家庭总数为24(户)49(户)18(户)

三、目前市居民是否具有节水意识

1.对本校13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你家每月用水量的问题,只有10.5%的人知道,其中有写每月用水量为1吨的。

(2)就是否清楚当前北京市水价的问题,有26%的人知道,其余大部分持不能肯定的态度。

(3)关于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水的问题,有15%的人回答是可以的。

(4)关于目前节水是否有必要,有96.7%的青少年认为有必要。

(5)就将如何处理正在滴水的水管问题,有95.7%的人认为应马上拧紧。

(6)整个问卷统计下来,具有节水意识的人占2.26%。

2.对92名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

(1)就是否知道目前市水价问题,有66.3%的家长知道。

(2)有33.7%的人认为北京市水资源很紧缺,有63%的人认为比较紧缺,也有3.3%的人认为丰富。

(3)当水价提高到平均每月为30元左右时,有70.7%的人认为自己可以节约用水,当水价提高到40元至70元时,有17.4%的人认为自己可节约用水。有1.09%的人水价需要提高到100元以上。

(4)有58%的人认为加强宣传节约用水就可人人增强节水意识,也有5%的人在问卷上注明节水意识的有无与水价无关。

通过调查表明,我们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很差,他们知道节约用水,但实际生活中却做不到这一点。多数人并不关心中国以及世界目前的淡水资源问题,认为只要多加宣传节约用水,就可实现。但毕竟人的自觉性还是比较差的,尤其是还没有真正发生水危机的时刻,认为淡水是随处可见的资源。他们并不知道,淡水在某些极为缺乏的国家里已成为了商品。以前,我们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加强大力宣传这种手段,广告画也贴了不少,但作用并不是显著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必须采取强硬的措施和强制的手段来提醒人们要节约用水。这样,节水才不是一句空话。

只要在用水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就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用水量。因此,节水意识是节水的重要环节、先决条件。

据家庭一月平均用水量的资料表明,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与其用水量是比较相应地,也与有无不同程度上的节水意识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当家庭收入低时,用水量也会相应地减少,以致不使水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较大。相反,家庭收入较高时,用水量也会上升。所以说,一个家庭的收入与用水量的多少是有联系的。

四、培养节水意识的措施

(1)大范围的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这种方式可以有区域性,但方式要全国推广。

(2)不仅仅以贴广告画作为宣传节水的手段,也可通过电视或在重要的场合内提出来,要使人们觉得节水也是一种义务。

(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居民用水的方式也可改成投币式或读卡式。将水表换成带有感光仪器的投币孔,投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硬币后,水管里会自动流出相应的用水量。这种硬币需要人们自己购买。也可将水表换成读卡机,读人磁卡内的信息后,才会流水直至磁卡上的水用完。

第9篇:淡水资源危机范文

关键词:北方缺水城市;绿地建设;建设性措施

水,是宝贵的生命之源,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正面临着水资源的危机。

世界水资源状况: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资源状况: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的形势更为严峻。一是呼和浩特市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在1200毫米以上,基本属于“10年9旱,年年春旱”的气候特点。2011年,呼和浩特市夏季降雨量为7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了约71%。二是呼和浩特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00立方米,不足全区人均占有量的1/5,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最低警戒线1700立方米,呼和浩特市已成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来,由于城市用水量、灌溉用水量逐年增加,而地表径流量及地下水补给量逐年减少,只能靠严重超采地下优质水的办法来弥补不足。据统计,呼和浩特市近几年的超采率达83%以上,这一现象导致城区地下水的水位不断下降,并近几年迅速增加,其中,绿地占了一定的比例。

城市雨水利用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是指在城市范围内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等。城市绿地雨水渗透利用就是通过地表渗透使雨水下渗至浅表土壤以及地下水层,使雨水得以利用的方式。城市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只要增加绿地,就可加大雨水的利用量。

城市绿地中道路广场占地面积较大,能够收集较多的雨水。适当降低绿地的高程,使之低于周围的道路广场,形成“下凹式绿地”(50――100mm),就可将极大部分的雨水径流蓄渗在绿地中,蓄渗效果极为明显。

在雨水汇流面积较大时,可选择地势低洼且不影响游人活动的地方,大力规划建设为蓄水的“渗透绿地”,这种蓄水低洼地在非雨季和周围的绿地保持一致的风貌,在雨季则可以汇集周围广场绿地的地表径流,雨水入渗后又可恢复绿地的外貌和功能,

大力规划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渗透绿地”,充分利用天然降水(雨水和雪水)资源就地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同时可节省大量绿地用自来水和浇水工作量,有效缓解城市缺水的紧张状况,有利于尽快恢复城区地下水采补平衡。大片下凹式绿地、渗透绿地可根据地形和周边建筑规划因势利导也可建成人工湖沼泽地,平添一派江南水乡园林风貌;冬季又可作为居民就近充分利用的滑冰场和储雪厂,有益身心健康和减轻大量除运雪工作量,并且雪资源可物尽其用。量大面广的住宅小区成片林地绿地下面则可建设天然水汇集池,收集楼房雨水和开春融化雪水,可大幅度缓解城市汛期排水压力,并减轻了下游地区的洪涝威胁。由于路面雨水依靠标高差自流进入下凹式绿地,以往道路必备的大量配套雨水井和雨水管可大量减少。结合不同城市的水系,融合地方特色,充分利用自然形成的天然水体打造自己城市的名片,形成丰富的四季水景。低洼蓄水绿地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以保证游人安全和环境卫生。

在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于2000年启动的“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是我国开展得比较早的城市雨水利用项目之一,被列入“首都248重大创新工程”。 城市雨水的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更广泛的意义。”

北方缺水城市在规划建设绿地时,应大力规划建设下凹式绿地和渗透绿地,必将一举数得,大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