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

第1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数字媒体发展的历程

我们说人类的传播经历了几个阶段:身体语言和原始视觉传播阶段口语传播阶段纸质传媒阶段电子传媒阶段数字传媒阶段(我们现在经常称之为数字媒体)。通常所说的“数字媒体”主要就是依托网络核心的传播媒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以及大众传播业有着密切相关的历史。从最开始1946年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逐步出现了文本编码、图形编码、视音频编码、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为数字媒体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随后电脑又出现了局域网联合,这一切都宣告了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即将进入媒体舞台。1989年WorldWideWeb诞生与瑞士,1992年通过FTP以可以从CERN下载获得WWW浏览器。从1996年到2000年,多媒体计算机和因特网成为20世纪末最邻人瞩目的技术成果被载入史册,从此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数字媒体”时代。[2]那么数字媒体艺术,即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各种形式的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或信息产品,如虚拟现实、网络游戏、数字音乐、电脑动画、录像装置作品、多媒体光盘、人工智能等等。也可以说数字媒体就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载体。传统的艺术品依赖于纸张、颜料、石膏或者木头等,而新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表现在对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光盘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依赖。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计算机与艺术的联姻,它在过去的50多年也经历了从启蒙到成长和兴旺的过程,其大致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数字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为数字艺术,主要是对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数字艺术的实现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早期的计算机还是通过编程来实现大多数的动画和图形的,这些动画和图形不是出现于艺术工作室而是实验室,创作出这些作品的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培养,但是已经对艺术有了相当的敏感度和一定的创作想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图像和三维动画,这些技术至今有的仍然在使用。出现了专门的电脑绘图软件,表达图像和三维环境技术也更加成熟,所以吸引了很多专业的艺术家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他们的艺术创作,一些数字艺术作品、计算机动画很电影特技开始出现在娱乐商业电影市场。

2、数字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期这一时期电脑技术更加进步,数字媒体的软件也从无到有,功能也日趋复杂,出现了如photoshop,3dmax等专业图像软件,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环境设计的能力大大增强,进而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像我们熟悉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魔鬼终结者Ⅱ》中的液体机器人都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塑造出来的,给了当时的观众以极大的视觉震撼力。这标志着以计算机图形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电影时代的开始。

3、数字媒体艺术的深入发展期数字媒体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经成熟,“多媒体”、“互联网”、“电脑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并且互联网已经开始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桌面出版”浪潮使得设计、印刷、出版率先实现了电脑半自动化控制,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全面介入绘图、广告、包装、印刷、展览等服务行业。同时三维技术的发展也使它在环境设计、装潢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中充分的崭露头角,而且之后又出现了网络游戏电子游戏,这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职业叫电脑动画设计师。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一直都在跟传统艺术在互相的渗透中,传统的绘画、摄影、录像艺术通过计算机这个纽带可以完整的联系在一起。今天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完全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摄影、摄像、绘画、电影、电视、广告、包装、设计、电子、网络远程等等,可以说我们今天现代化中生活处处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3]与传统的媒介相比数字媒体具有更突出的兼容性、共享性和交互性。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互动性、共享性、即时性、非受控性、多媒体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而作为以数字媒体为基础形成的数字媒体艺术更是继承和发扬了数字媒体的这些图特品质,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1、参与性与互动性“互动”与“参与”已成为了时下流行的字眼。传统的艺术总有让大众感觉遥不可及的感觉,而互动与参与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可以上网就可以时刻参与到对艺术作品的讨论之中,参与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喜好。而且对于艺术传统的欣赏和鉴别只能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数字媒体艺术增加了触觉和嗅觉,例如现在流行的模拟游戏、3d影院、机器人艺术。这些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人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参与性与互动性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乐趣。

2、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出现了一个明显议题就是复制性,这就对艺术的真实性出现了质疑,很多艺术大师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机器复制只是复制了艺术品的外在,只是一种表象完全抹去了艺术品真正的韵味。然而数字媒体的艺术大师却创造出虚拟现实(CR),一个现实,一个虚拟,或者说是另类的现实,不仅可以复制也可以编辑,把虚拟和现实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如图1。也可以与后现代艺术相结合如图2。如果简单复制,是侵犯了艺术的原创性,利用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可以称其为一种高调的复制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的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在此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媒体集成性和综合性传统的艺术作品大多都是利用不同的材质和工具完成。而今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所以数字媒体的艺术大师们就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码技术来完成一些艺术作品。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油画、版画或者水墨画。而且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计算机可以记录每一步的操作,画家可以对记录下个任意步骤进行修改或重做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完成以后还可以加上字幕配上背景音乐。这样的艺术作品不仅超出了“模仿”的范围而且又给作品赋予了新的创意。还有像现在我们经常观看的电子地图、电子杂志以及电子图书等等,这些新兴的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使得他们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能取悦于大众。

4、商业服务性数字媒体艺术品的产生也带来了商业服务性。数字音乐、FLASH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这些特种产品都使数字媒体艺术的衍生产品,它们使数字媒体艺术品的内涵得到了升华,它们进入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大众艺术所特有的黑色幽默、无厘头、诙谐、调侃、讽刺、恶搞等特征在新媒体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不分贵贱”的大众化艺术特征。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展望

第2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一、交互媒体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陈玲教书在《新媒体体术史纲》中指出:“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书中的媒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词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它包含了各种技术和各种新的材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门以综合性和跨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学科。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不确定性,是利用相对于传统艺术交心的媒介,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和艺术形式。

(二)交互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交互媒体是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主要包括交互媒体和非交互媒体。一般信息理论中,交互媒体的定义是能够建立用户双向沟通的媒体,是指用户能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一种媒体形式,被定义为一种协同媒体。交互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开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其设计是针对交互式的数字媒体产品、软件、服务而进行设计的活动,交互媒体对传媒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现代网络系统中,交互媒体具有虚拟性,能够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空,同时要能借助电子影响、机械互动装置等,通过“虚拟展厅”的形式,呈现出虚拟的空间和环境。其次,在现代网络系统中,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的出现,扩大了受众浏览的自由度,使大众不再受制定的反馈信息和浏览路线的限制,使交互媒体具有了不受限性的特征。同时,由于交互媒体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来说,受众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具有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这与传统信息使用的模式不同。

二、数字媒体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关系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为了揭示自然和客观规律,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属于理智型活动。而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认知的同时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两者虽有不同,但艺术和科技两者都是在揭示人类进步的真理,不能相互取代。互为矛盾体的艺术和科技可以共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前进。

在新媒体中,数字媒体技术是为了使信息图、文、声并茂,能够输入、输出、传输、存储和处理多种文字、声音和多种图像信息,更加具有可视性。数字媒体技术具可以将人的理性思维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可以作为数字技术的表现手段。在表现形式、内容、传播形式上二者融为一体,都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以艺术学、设计学、视觉艺术、数字媒体文化以及传播、数字媒体的技术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数字媒体是它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主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的,如:互联网、手机等交互媒体。其内容主要是数字媒体形式下的美术作品和设计产品。

三、交互媒体应用下的科技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传统媒体设计中,艺术的表现只是为了单纯的装饰。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想赋予艺术更新的高度,开始批判这种矫揉造作的艺术。其次,虽然交互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用交互媒体设计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但是,它会把受众带入一个混乱的状态中,不能光依赖于技术的本身。另外,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中的交互媒体设计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软件界面设计、手机界面设计以及艺术馆、博物馆等触摸屏界面设计等等。

(一)交互手机媒体

早期,交互手机媒体是一种便捷的语言通信工具,而目前,交互手机媒体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媒体样式,如:apple把网络、购物、电影等集成一体。2009年,我国正式上市了3G技术,更加方便了多种媒体形式,如:图像处理、视频流、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2013年我国进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中。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手机层出不穷,手机已经成了一种消费符号。从传播学角度上来说,交互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受众角色地位变得模糊,但是却具有及时、定向、分众、互动的特征。同时,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变得模糊。手机屏幕和分辨率可以与计算机和电视屏幕不相上下。但是,交互手机媒体的吸引力最终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把购物和旅游更加完美的结合,如何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需要用户某种精神上得给予,如何能够把娱乐和移动更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用户愿意为这类服务买单,是交互手机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根据计算机的程序处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景技术、多通道交互,通过眼、数字摄像头、红外线感应等多种采集工具,借助机械数控装置打造出沉浸环境,将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或其他肢体语言等,实现与受众的对话。虚拟现实技术是以生产一个具体逼真的三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综合了多个领域的新成果,如: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模拟的现实环境。为了构成三位信息的人工环境,它以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各种传感器,使用户投入此环境中,即可与之交互作用,是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物理和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即虚拟环境。虚拟现实艺术常用于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艺术场馆等,是一种新兴的沉浸式交互设计。为了使受众沉浸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达到情感交流的用户体验活动,它通过计算机捕捉人的多种感觉和动作通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借助接触式,通过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

(三)网络媒体

第3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各方面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面临很大的挑战。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学籍档案数量也大幅增加,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加强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显得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及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

高校学籍档案是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及生活状况的记录,这些记录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升学都是比较重要的证明,所以加强对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就很重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其在学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比较关键,从而提高学籍档案管理效率。

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及主要特征

1.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籍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劳动的投入。由于高校学生学籍档案中存有学生比较丰富化的信息,加上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自然在学籍档案管理上带来很大麻烦,而数字化管理下能将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不仅如此,在数字化管理方式下对学生学籍档案在信息的完善性层面得到增强,数字化管理将不同学习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呈现,让学生的档案信息更完整。另外,学生的学籍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让学生的学籍档案为学生和学校及社会服务。

1.2高校学籍档案主要特征分析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有比较鲜明的特征体现,首先是在学生学籍档案形成过程中较分散化,是从各项活动及教务处和学生处等层面进行收集的,材料的分散性在具体搜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在人工劳动上的付出相对较多。再者就是学籍档案内容较广泛,从学生学籍档案的内容层面看,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奖惩情况等[2],而电子学籍信息则包含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所有基本信息内容。基于学籍档案的内容广泛性及材料搜集的困难性,使得档案形成在周期性问题上比较突出。

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问题分析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主要是多媒体技术及通信网络的传输数据在速度上达不到标准要求,存在安全性问题,数字化程度还不是很充足,当前高校使用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法紧密结合。学校对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存在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这些方面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在对学生的学籍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不积极,在信息上没有完善化,尤其在时间编排和材料分类层面较混乱,以及在组卷装订方面没有得到规范化。另外,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系统层面没有得到完善,以及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因为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化,工作内容不容易量化,造成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管理队伍不稳定等[3]。除此之外,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及安全性需得到加强。

2.2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针对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要从多方面考虑,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将数字化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就是将协调统一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学籍和成绩管理是重点管理内容,在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与学校整体发展相结合,建立独立的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档案的科学收集及管理和共享[4]。另外,还要遵循学籍档案数字化的标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数据格式及数据库建立的规范统一,在兼容扩展的原则层面得到显著体现。第二,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强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着手,从具体措施实施来看要配置高容量及高服务器和刻录机、扫描仪的学籍档案管理软件,并要对学籍档案的资源网站等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完善化。还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及管理工作得到完善,在相关制度建立上进行加强和完善,使电子文件的归档安全性得到保障。第三,高校学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要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人员及学校学籍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结合实际开发出适合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软件,这样才能真正将数字化效果良好呈现[5]。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高水平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层面要加强,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专业化培训及考核层面严格按照要求,培养适合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的策略实施,要和实际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能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发展趋势,所以要充分重视。

作者:戴雷雷 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芳远,刘环琼.学生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

第4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四种类型,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八个主要特征,并讨论了手机媒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综观手机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轨迹。世界第一部手机于1973年在美国纽约诞生,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经历了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变迁。手机媒体由最初的单纯移动通信工具,逐步向增值服务(短信、彩信、WAP及多媒体视讯等)多元化媒体转变。去年初,国内3G牌照发放给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3家运营商,这标志着我国3G时代的到来。

一、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

早在2002年,搜狐CEO张朝阳在“搜狐时尚手机之旅”活动中,首次提出了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的概念,自此学界和业界开始了对于“第五媒体”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认为手机媒体即“第五媒体”者居多。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是被称为“第五媒体”专家、中国无线营销理论开创者的朱海松,他认为:“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即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在这一定义中,他明确指出了“第五媒体”即手机媒体。

二、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类型

手机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时就会产生新的媒体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即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网络。

手机报是指依托手机媒体,由报刊、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只需按手机键盘,新闻尽在“掌”握。手机报的表现形式最初级的是短信,只有文本,随着手机制造业和电信增值业务的发展,逐渐有了彩信、WAP等新的表现形式。彩信是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无线电技术平台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使用户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刊的内容,用户亦可离线观看;WAP形式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获取信息,它类似于人们上网浏览的方式。

手机广播指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以手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人们通常是通过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来收听广播的。也就是说手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才能收听广播:一是在手机中内置调频广播(FM)功能的可直接收听电台调频广播;二是依托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用手机上网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

手机电视指以手机为终端设备,进行电视内容传输的技术或应用。随着移动通信网向高速网推进和电视节目制作与传输的数字化,手机电视率先以流媒体的形式出现。手机电视通过移动网络流媒体和文件下载方式,为用户提供电视节目的多种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视直播,也可进行视频点播和下载。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信方式,利用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如3G,GPRS等)向手机点对点提供多媒体服务;二是利用卫星广播的方式,利用数字广播技术,通过卫星广播提供电视节目;三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的接收模块,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手机网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专门针对移动通信用户开发的WAP网络。但是,基于WAP的网站内容贫乏,多数网站大同小异,商业性过浓,没有得到用户的认可。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手机网络。在网络接人方面,已经能够和笔记本电脑相媲美。在实际应用中,手机访问开放互联网已很普遍,传统电脑在互联网上能做的事情,手机媒体都能做到,它将成为手机媒体的终极形式。

三、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的主要特征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相比较有哪些特征呢?有比较才有鉴别。首先,通过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传播特点、接受时间、便携程度及与受众沟通途径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手机媒体比报刊更互动,比广播更丰富,比电视更便携,比网络更普及。同时手机媒体的主要特征也凸显出来,其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随身性。手机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优势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的小巧、便携、无线移动使其成为与人们“形影不离”的媒体。二是互动性。传统的大众传媒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单向性。这一特点导致受众对媒体的信息反馈大部分是延时的。而手机媒体是人们通过与信息本身及信息者之间以互动的形式参与信息活动的。三是定向性。传统大众传播是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受众传播的,信息发送给谁、是否成功接收都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手机信息传播是点对点、点对多点,每一条信息的传播都是有针对性的具体传播过程,信息发送给谁,是否发送成功,都可以做出判断。四是即时性。手机与外界的联系真可谓随时随地,想与他人沟通,想获取信息,手机媒体比其他媒体都要来得及时、有效。五是强制性。传统媒体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需要读者主动地去获取信息,而一个手机用户经常是要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这种随身携带并保持开机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是自然而然的。手机的强制性还表现在它会通过铃声或振动等信号强制你接听或收看。六是易用性。手机的易用性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的,因为手机媒体的操作使用更为简单、方便,受年龄、文化程度制约较小,不需要掌握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七是延续性。手机媒体本身是个终端设备,但就手机的功能而言,手机媒体就不仅仅是信息接收终端了,它也是向外界发送信息的始端。因此,信息的流动往往并非在手机终端终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往下延续。八是私密性。手机是一种贴身媒体,用户在选择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形式时免受外界干扰。

四、手机媒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尽管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私人信息接收终端和信息平台,是人际传播的主流和大众传播的组成部分,但是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分析、去解决。

手机媒体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屏幕尺寸受限。手机是便携性的信息终端、贴身的媒体,尽管手机的屏幕尺寸做得越来越大,但它是在移动的环境中使用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手机的屏幕不可能做到和普通电视一样大。二是使用环境多变,使用时间不定。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环境相对嘈杂的公共场所使用手机的,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有固定的地点,使用时间上有时是断断续续的。三是原创内容不足。手机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来应该建立健全的采编体系和运作模式,向受众源源不断地传播信息,但手机媒体原创内容稀少,传播的主要信息与传统媒体雷同。四是社会控制力被弱化。尽管手机媒体受制于政策、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终端等因素,但是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媒体生态走向复杂,传播主体趋向多元,用户分化相对明显,这些均冲击舆论调控机制,导致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破坏信息安全等。

解决手机媒体问题的四种办法:一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从手机媒体过去一年的发展来看,手机媒体不再仅仅是手机新闻业务,还包括与之相关的信息业务(如手机搜索、手机游戏等)、信息服务(如手机支付、即时通信等)甚至社区沟通。只有把信息内容、服务和社区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用户与媒体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牢固关系,才能把手机的传播特性转化为手机媒体的综合效益。二是适应用户多层级细分的需求,即用户对手机媒体的需求从基本的通信联系、信息获取逐步向信息共享、娱乐互动、电子商务拓展。三是将用户原创内容作为手机媒体的重要内容来源,使更多的手机用户从原来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四是提供多媒体的内容表现形式,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结合。

第5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传统企业;品牌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传播环境的变化

1.受众的注意力逐渐向移动端转移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传统媒体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场景的丰富以及内容质量的提高,使得受众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逐渐向移动端转移,受众的注意力方向改变了,广告主营销的发力点也势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带来整个营销环境的变化。

2.从组织生产过渡到用户生产

在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传播内容的生产者是特定的媒介组织机构,媒介工作人员通过策划、采编、制作、编辑等环节完成传播内容的生产,然后通过相应的大众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传播展示自己的原创内容并提供给其他用户。用户(受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的接收者,而是变身为传播内容的生产者。

3.传者与受者之间可进行充分的交互

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交互性,凭借技术的优势,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的功能局限,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变革,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而且传者和受者之间还可以实现平等的交互传播,使得交流更顺畅、更及时、更深入。

4.从线性传播发展为病毒式传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传播者通过特定的媒介渠道向受传者传递信息,受传者被动地接收信息,是一种线性传播模式,而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用户的传播活动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征,让信息接收者同时成为信息的者和转发者,一旦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出现,在网络环境下就极可能引发“裂变效应”,使传播内容以超高的速度在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即“病毒式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传统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嬗变

和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传统企业往往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在旧的媒介环境和营销环境中形成的一些传统的品牌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无法完成与目标受众的有效沟通,必须在变革的道路上迈出积极的步伐。

1.在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上产生颠覆性的创意

在媒介变革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如今广告表现形式花样繁多,更具冲击力,但创意仍是广告的灵魂。戛纳创意节主席Terry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好创意对于品牌的影响力较之以前有巨大提升,因而对传统企业的广告营销人员来说,如何提高广告创意的水平依然是思考的重点和面临的挑战。随着广告业整体创意水平的提高,常规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这就需要广告创作人员敢于打破传统,大胆创新,创造出颠覆性的、全新的想法。而好的创意是建立在准确深入的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洞察来发掘目标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和动机,全面把握他们的消费心理,发现他们的“痛点”,进而准确找到与目标消费者沟通的切入点,采取针对性的广告宣传策略,将“痛点”转变为“痒点”和“兴奋点”,促进销售转化。

2.增加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比例,同时进行有效的媒介组合

在广告业,受众的注意力流向哪里,钱也会跟着流向哪里。各项权威的调查数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CTR媒介智讯数据显示,互联网媒体广告花费整体增长22%。其中,移动端广告发展迅猛,市场份额持续走高,而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市场份额却在逐年下跌,出现负增长,受众在持续流失。在这种背景下,传统企业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就必须顺应媒介环境的变化,增加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比例,同时根据目标受众的媒介偏好和媒介接触习惯,制定出最优化的媒介组合方案,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尽可能以低的成本增加品牌曝光率,提高广告宣传的效果。

3.利用大数据开展数字营销和精准营销

新媒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数字化,当前,数字媒体已成为主流。所谓数字营销,就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而大数据则是数字营销的灵魂,如今广告营销人员对数据的需求越发迫切,用技术驱动更加精准的大数据营销,成为数字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核心立足点。消费者在和品牌的每一个接触点上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尖端的技术挖掘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消费者进行精准的“画像”,掌握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为企业实施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在数字时代,传统企业应该充分重视大数据和数字营销工具,利用大数据来构建营销洞察力,帮助企业实现营销层面和战略层面的多重目标,同时关注数字营销的发展趋势,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字营销平台和工具,让营销的效果更加精准和可以测控。

4.通过social营销来加强与目标受众的互动

我们处在一个社交媒体盛行、娱乐至死的时代,社会化媒体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且成本很低,同时广告主能够方便及时地与用户进行互动交流,营销人员敏锐意识到社会化媒体的传播价值,利用其来进行营销信息传播。当前,无论是一向神秘又高贵的故宫,还是严肃的老牌德企,都纷纷放下身段,玩起了social营销。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企业要积极适应沟通方式的变化,通过social营销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到品牌的传播当中,把品牌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用更接地气的、消费者喜爱的方式来加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5.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它强调与顾客进行多方面的接触,并通过这些接触点向消费者传播一致的清晰的企业形象。整合营销传播对于塑造品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各种品牌营销活动目不暇接,消费者时刻置于海量信息的包围圈中,依靠单一的传播渠道或品牌营销活动已经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有效传递产品或品牌信息,这就需要增加消费者和企业或品牌接触的机会,把消费者与企业或品牌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的渠道,彼此间互相配合,传播清晰一致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深度演绎品牌内涵,搭建品牌营销平台。在全方位、多层面的沟通中,建立起品牌和顾客间的深层关系。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企业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发展趋势

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来看,传统企业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将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大力发展移动营销。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直接向目标受众定向和精确地传递个性化即时信息,通过和目标受众的深度互动来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其次,坚持“内容为王”,打造高品质的传播内容,“好故事成就好营销”,传统企业需要思考如何来讲一个好的品牌故事,通过好故事来与目标受众沟通,通过内容营销来塑造品牌和挖掘需求。第三,将营销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将现实的生活场景与互联网虚拟的生活场景无缝整合,在特定的场景下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增强消费体验,发挥口碑效应。第四,通过品牌联合营销来整合资源,降低营销推广的费用,同时发挥不同品牌的协同效应,产生“1+1>2”的品牌传播效果。最后,面对越来越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传统企业要通过创新的娱乐营销方式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基因和独特魅力,用好玩有趣的说法和形式来引发群体围观和自发传播。

参考文献:

[1]周茂君.新媒体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

[2]曹伟.媒体碎片化时代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新闻知识,2014,(11).

[3]陈艳萍.营销人员的新利器--数字营销.新闻传播,2014,(5).

[4]大数据时代.品牌如何进行数字营销,2016-12-13.

[5]趋势观察:数字营销需要新大脑营销云时代.网易科技报道,2016-12-12.

[6]大数据,数字营销的灵魂.互联网周刊,2014-09-24.

[7]朱红燕.试论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第6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80-01

一、公共领域的经典描述以及特点

“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是由杰出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但是真正在英语世界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并随即波及中国学界的,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哈氏“公共领域”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由超脱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集团)私利之上亦不受国家或其他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约束或为其服务的私人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规模的“公众”。二是以批判意识为核心、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批评与监督、控制为主要特征与目标的“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三是公众赖以表达、传播自己意见并使之对以国家权力为主体的公共权力形成影响、约束乃至监督、控制的媒介和场所,可以统称为“公众媒介”与“公众场所”。哈氏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我国构建公共领域的愿景是有其正面的启发意义的,但哈氏这一理论诞生于18世纪末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和社会边线日益模糊化的语境之下,故而并不适用于数字时代下的中国社会。

二、数字时代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

以往,当人们需要社会关注的时候,首先是寻求政府或相关权力机构,其次才是寻求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公民自由而又公开发表言论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互联网而表达的公众舆论已经在中国的公共空间中占有的独特和显著的地位,这主要是处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现实中缺乏一套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并将民意反映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的机制。中国公民普遍害怕冒犯权势,因为权势阶层拥有破坏他们生活的力量。在互联网上,人们最终发现了相对可以免于恐惧和限制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便犹如洪水出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新媒体比起其它媒体来,更加缺乏平和与理性;同时,它也表明,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网络活动较之其他国家更具政治意义。由于较少受到社会习俗和制度化的政治权威的限制,互联网使得中国原本隐身的民意变得高度可见。二是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媒体的生态系统。在2003年以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彼此隔绝,但在此后,我们已看到两者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传统媒体迫于沉默所带来的公信力减弱的压力也不得不正视社会舆论,或是为了争夺话语权亦或是顺应民意,传统媒体终于介入对此事件的后续报道之中。

三、数字时代下我国网络“公共领域”遭遇的尴尬

1、网络的匿名性使进入公共空间的主体特征模糊,而这些模糊的主体是否就能代表公众,这值得怀疑。

哈贝马斯构想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并自由表达意见并且准入主体的社会特征是明确、可以获知的,因此了解公共空间的主体结构成为可能。但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参与主体的匿名性使上述指标都隐藏了起来,较容易获取的只有参与主体的数量,但仅凭数量的多寡无法建立起评判公共空间民主性、公共性的科学体系。

2、网络形成的部落群易导致网络意见的非理性分化。

网络应证了目前媒介大范围分化而在此分化基础上的群体聚合之势。群体认同的形成可能会招致“我们—他们”的边界标记确立,对边界外的理念冲突者进行嘲讽,对生僻的外来者进行“围观”式排斥。正如梁文道品评网络集群文化一样:“原来开放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小教派,每一个教派的成员都在自己的团队里找到了归属,天天反刍同类人的意见,日日巩固原有的主张。最后,我们都成了不同俱乐部的‘网友’,看不见‘公共’的存在,却肯定各自真理的终极,和部落没什么两样”。

3、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现象并存。

公共领域的私人化是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侵犯,指的是公共领域不具有公共性,只是某些私人生活的投射。例如,现下名流的八卦充斥着网络版面,挤占着人们本应对涉及公共利益事件做出思考或回应的公共空间。英国威廉王子大婚的劲头就压过国内时政大事,不仅仅是网络媒体,就连国内著名的某卫视都放弃原本的节目单而对此给予长时段的直播。

小结:综上所述,目前网络媒体建构的所谓“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的理想型公共领域,也不是他基于对文化消费的批判而提出的“伪公共领域”,而只能称其为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即它与“公共领域”的核心内涵有部分重合,而另一部分则带着网络本身去不掉的本质与特性,因此极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第7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广告;受众行为

广告者、广告媒体和广告受众是广告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广告受众是最为关键的角色,它直接反映着广告投放的效果。现代社会以信息科技和网络为主要特征,广告的传播媒体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如手机、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广告传播媒体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受众的深层变革,同时也影响了广告受众的行为。

诸如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以数字科技为依托,它们的快速发展对于广告受众的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毫无疑问的是,与传统广告媒体环境下性比,新媒体广告的受众变得更为复杂。广告投放的目的是为商品生产商增强品牌和产品知名度、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给广告委托方带来商业利润。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这一点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所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受众的行为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不仅是广告学领域的新课题,同时也为现阶段广告提供发展策略。

一 新媒体的“再”定义

学术界对于“新媒体”有很多种定义,当然,新媒体是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而变化着的,我们也就要与时俱进的更新“新媒体”的定义,这也是本文提出新媒体“再”定义的原因。目前,对于新媒体定义较为全面的说法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新媒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新”是指新的媒体形态,即变革后的媒体形态,尤其是基于Wireless Telecom 技术和Internet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信息化变革,如网络媒体及其衍生出的博客、论坛等;其次是指那些早就在人们生活中存在,但一直未被利用成广告媒体的具有狭义的新媒体概念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如车载移动电视、户外新兴媒体等,他们被认为成新媒体,是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四大媒体相较而言的。这两层面的新媒体在广告消费者行为研究中,都被看成是新的媒体形态,即新媒体。

二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受众反应模式

传统媒体投放的广告,消费者是按部就班的来进行活动参与,是被动的;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反应模式可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注意-行动-参与-购买。现代信息社会,人们通过电脑和手机连接网络大量的接受信息,信息更新的速度比以往快了几十倍,尤其是微博等新的网络传播形式的出现,使得搜商与智商和情商并列成为新的衡量人的能力的标准。在这种环境中,消费者也就是广告受众会在等地铁时、在开会时等无聊的环境下主动的观看广告,现代广告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得广告也可以凭借网络在网民之间相互传播,扩大受众范围。这时候拍摄、制作精美的、富有艺术美感的广告无疑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减压释压的新的艺术形式。

新媒体广告相较于传统广告更容易更新和统计与受众有关的数据,得出分析结果后帮助下次广告投放的进行适当的策略修正。

三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受众行为

而今天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对广告受众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在以下几点。

(1)接受主动化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完全取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地位,二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消费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越来越游刃有余的能力,他们通过数字媒体来构建自己的社会群体关系,来购买生活用品,来获取信息,可以说人们通过新媒体获取到的信息量是呈几何数级增长的,而这些信息都是消费者主动接受的、主动索取的,并且在网络(包括通信网络)中将其向更多的受众传播。人们所传播的信息的选择性不再向以往那么狭窄,而是更为宽泛的,更为商业的。当你点击一个网页时,无论你是否注意到,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向你袭来,这其中总有能够吸引你注意力的,你阅读它,并且填写相关个人信息,甚至将他传达给你的朋友,这一连串的动作都可以用互动来形容,也就是消费者本身参与了广告的投放,也成为广告实施的一份子。尤其是个人网络媒体的出现,如微博、BBS等的出现,不仅停留在个人信息和群体信息共享,还涉及到将广告信息进行比较讨论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成功的网络搜索平台无疑已经成为广告宠儿,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择在百度投放广告,当消费者搜索相关关键词时,它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消费者的网页上,这使得广告能够投放给更加明晰和确定的潜在目标消费者。

目前,有很多网站为网民提供了信息定制服务,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招聘网站中,现在在一些休闲娱乐网站也被广泛应用和推广。这种采用RSS技术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利用筛选功能,为受众提供更加具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受众在已经被自己认可的网站中标记信息,并定期登陆查看自己关心的相关内容,如知名网站-豆瓣网,其创始人最初的意图是创办一个供持有相同阅读爱好的读者的平台,目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帮助读者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的网站。

(2)消费个性化

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每一次新兴媒体的出现都将广告受众进行了一次新的细分,每个媒体都拥有特定的拥护者和使用者,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使用者能够获取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的信息,人们的教育和知识背景也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考验,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说的,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新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比以往更加的独立,生活中也面临到更多的选择,个体间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得到增强。个性化消费方式在与新技术、新媒介互动的基础上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期望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不一样、表现得超凡脱俗,这些个性同样转嫁到日常消费和使用的商品上。有那么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订购具有怀旧情绪的80后零食、国民床单等,或者在网上淘一件影视剧作品中的服装。标新立异的生活作风以及价值倾向使得某些商品完全成为一些小众群体自我标榜与界定的标签。譬如岩井俊二的电影,哈雷摩托,香奈儿5号。虽然新媒体购物和广告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个性化和定制的商品服务,其实在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消费潮流中,依然抹不掉消费趋同的痕迹,因此,现阶段的消费个性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只能称其为小众化。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下一次媒体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到来,真正的个性化消费以及个性化定制时代会到来。

(3)媒介接触多样化

“多任务处理”是对当下数字媒体时代年轻一代的能力的赞誉,他们可以一边在在线游戏中厮杀,同时利用腾讯软件等即时通讯软件与老同学沟通感情,另一边还在下载着最新最流行的音乐。他们的操作是如此的灵活,我们不得不称其为高效率,纷繁的数字新媒体,大大的加快了生活节奏,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媒介形式,同款商品的多渠道广告投放营造了立体的广告氛围,单一种类的广告效果虽然下降了,但是通过媒体种类的丰富,仍然巩固了应用的投放作用,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他们甚至能够对广告主的广告传播策略进行分析、积极去尝试了解、研究其广告意图,从而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受众对广告和广告信息的接触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的行为过程,较以往的传统消费过程是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的,是值得我们更为深入探讨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韩素华.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M].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3.

[2]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1999.

[4] 中国广告网,2010年中国最新媒介与消费趋势瞻[EB/OL].

第8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艺术家、网络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时不时地将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革新成果最先拿来为自己所用,并进行相应地改造,这同时也影响到了艺术的语言和艺术史本身。

在数字化设备和网络普及的国家,艺术家、批评家、艺术爱好者、策展人和艺术史家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数字化导向的思维结构和语汇库,尽管数字化资源都是通过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来实现的。

1991年由电脑制作的三维装置作品《视觉博物馆》(The Virtual Museum,图1)是一个先例,这件作品“在一个活动的旋转平台上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投影仪,一台电脑,以及一把椅子,观众坐在椅子上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旅行”。它(整个作品)“由五个房间组成,其外观看上去与真实的房间一样,而且就是放置这件装置的房间”。《视觉博物馆》由媒体艺术家杰弗里·肖(Jeffrey Shaw)所创作,他曾是卡尔斯鲁厄的新媒体艺术中心视觉媒体部的第一任负责人。

早在90年代初,杰弗里·肖就解释了“视觉博物馆”作为一件艺术作品的全新观念,他意识到了由导航员在虚拟空间中使用的一种概念上的电脑绘图装置所显示的东西与真实的一样。自那时起,对于“视觉博物馆”这一术语的解释就开始日益扩展,至今已经变得极为广泛和有用。20年后(2011年2月),谷歌公司推出了“谷歌艺术项目”,这是一个在线平台,能够提供高清的艺术作品图片,以及访问特定的博物馆展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对于真实场所进行视觉复制的浸润式观感。

鉴于数字化语言的某些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按照它们与某些概念的联系,比如:交互作用、视觉浸润、多媒体集合、连接性、移动性、扩张的真实、甚至数据库,以此来对很多当代媒体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将其列入到艺术史革新的序列之中),但前提是,只要——涉及到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图像还属于一种可触的界面(interface)。

从这些数字化语言的主要特征开始,我将对一些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史中出现的这种类似的作品实例做出解释,其中有些是我在当代艺术史和文化遗产电脑应用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所直接体验过的。尽管这些主要的方面并不能穷尽这一话题,而且它们常常是相互交叠的,但仍可以将其视作一种讨论的框架,并可以通过新的体验和实例来对其进行丰富。

作为可触界面的数字化图像

在最近的二十年间,与传统的二维图像(这是对于平面事物的大致印象)相似的一种数码图像得到了普及,这是由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图像所合成的,这类图像让我们的视野中充满了新的视觉对象,这些视觉对象由精致的元素和图层所构成,且可以脱离整体进行单独地分析,通过电脑的实时操作,它们可以与超媒体文件相连接,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事实上,全世界很多的当代艺术家都已经用电脑取代了画笔和颜色,他们通过综合使用电子或数码媒体,对照片、录像和声音,甚至触觉元素进行融合和处理来创作图像。1999年,日本网络设计师中村勇吾推出了《蒙娜丽莎的神经源头》(Nervous Matrix on Mona Lisa),通过借助于一种恰当的交互式反馈机制,这一创新界面可以让使用者仅仅通过操作自己的电脑键盘就能远程修改列奥纳多·达·芬奇这张肖像画的各个部分。对于杰作的再修改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界面,展现了一种在艺术遗产和新媒体之间的结合,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应用,所有这些都来自于数字化图像的周全特性。

也就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伴随着私人设备进入人们的家庭,一些欧洲艺术出版人开始使用一种(在当时来说是)新的形式:CD光盘,这使得艺术资料从艺术出版的传统形式转向了一种新的交互式出版形式。可缩放的图像和超文本的精品能够以高水平的学术水准呈现出来,与之相伴的还有叙事方式的革新。然而即使是CD光盘的时代也并没有延续多久,因为它很快就被网络和新设备所取代了,至今我们仍能在很多网站、DVD,或交互式的博物馆导览中发现由这些新设备所带来的新奇,无论是以屏幕呈现的方式,还是以书面的方式,老师们也开始把其对于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带来的极大影响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教授给学生们。这也对艺术项目产生了影响。

第9篇: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馆 特性 发展 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也从传统模式开始朝着数字化模式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新模式、新概念也从而诞生,并被视为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解决如何建设一个全方面、实用的数字化图书馆工程的问题,也成为了世界范围性图书馆事业的当务之急。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的概论

1. 定义

数字化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储存各种文献的图书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组织用户访问馆内文献数据,包括电子期刊、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1]。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利用其网络连接的特征,连接到世界各地,人们可以方便的同享文献资料等资源信息。这种新的模式让我国图书馆事业迎来一次革命。

2. 特征

2.1存储功能强大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纸质文献资料,而在数字化图书馆的环境下,不仅可以收藏纸质文献,同时还可以收藏图片、声音以及纯数字文本模式的资料信息,这是数字化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主要特征。数字化图书馆的存储方式通常为以多媒体形式来进行保存,因此其所占容量要远大于传统纯文本形式的资料,由此数字化图书馆的收藏量也较之增长许多。

2.2智能化检索

传统图书馆的检索方法大多基于逻辑论,比如加权检索方法。但此种方式已经无法服务于数字化图书馆如此海量的文献资料的检索工作。数字化图书馆如今使用的检索方式已广泛使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更能满足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快捷方便。

2.3管理更加有效

数字化图书馆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使得其与用户之间更加的亲近,用户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进入图书馆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而这主要是依托于优良的网络环境来实现。同时也让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加倍简便并且有效。

2.4更多样的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集收藏、服务、组织、共享为一身,可以生成信息,传播信息甚至应用信息,拥有馆藏、虚拟馆藏的功能,这使得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较传统图书馆更加多样广泛,使之具备电子商务的功能。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对文献资料以及各样信息进行智能的管理,及时更新、发掘信息,创造更加快捷丰富的电子信息分享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扶植与成长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价值

数字化图书馆结联系虚拟和现实,将大量的信息数字化,贮存于电脑或者网络的存储器之中,并且经由网络连接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其所占物理空间远小于传统图书馆。许多十分珍贵的资料通过数字化手段处理之后存储于拥有更加适宜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中,更加便于保护,同时不影响查阅。

数字化图书馆扩大的用户范围,传统图书馆因为受到空间限制,只能为部分人服务,而数字化图书馆则打破此种限制,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查阅调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使得用户量增多,用户范围扩大。

数字化图书馆除了可保藏纸媒介的文献资料之外,还可以收录更多的数字化信息,例如声音、视频和软件程序等,收藏量较之传统图书馆更加大,同时也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文献资料等信息的存储、生产、使用,数字化图书馆所收录的各类大量文献资料对于整个知识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2],还同时促进了关于知识的经济,数字化文献凭借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可以迅速、经济地为人们所用,从而促进人们知识的交流,激发人们创造力与想象力,推动国家文化,增强综合国力。

因此,数字化图书馆是如今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

2.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现状与建设趋势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脚步正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始注重数字化数据资源,我国已建立了许多图书馆网站,并且将许多文献资料上传其中,例如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但这些网站大多与图书馆没有合作联系,多是自主运营,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缺少共享,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财力资源,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没有将其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工作,造成许多图书馆建设重复,降低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速度。

因此对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2.1应向资源建设多样化方向生长。

2.2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将图书馆资源进行大范围共建与同享。进一步造成数字化图书馆直接的互助,保证数字化数据的资源有效被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率。

2.3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拟制与世界接轨的建设要求。现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各行各业与世界紧密结合,国际间学术交流变得频繁[3],因此要求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与国际接轨,打破地域限制,为国际化学术交流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利用资源,加快全球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建设水平。

怎样建设好数字化图书馆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迫切并且重要的问题,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数字化图书馆,是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现代图书馆事业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一步,关系着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尽管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甚或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增多,数字化图书馆将来将在图书馆事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质量也将以是否拥有服务特色即电子化服务来决定。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问题,已然成为当下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去加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吕晓辉,李铄,刘庆红.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思考[J]. 现代情报,2006,09:7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