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教学理念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理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理念分析

第1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聆听

一、学会聆听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钢琴练习及演奏中,只管把乐谱扒下来,表现出的声音往往是机械的、缺乏感染力的。只奏出了骨架生硬却少了血肉的灵动。学会聆听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的耳朵,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以达到想要有的音色。首先,完善本身的技术技巧,包括连奏、断奏,双音、八度、和弦、装饰音等,过硬的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大量的练习及技术的提高是学会聆听的前提。其次,训练挑剔的耳朵,多听多思考。笔者建议在完善了技术技巧的基础上,多去搜索各种视频、音频资料,找寻不同版本的资料去聆听,钢琴演奏是个二度创作的过程,不同音乐家对同一首曲目的理解不同,因而表达的细节会有所不同,大学生们可以获取不同表达方式而辩证的选择自己喜爱的版本进行再加工,演奏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简单的作品临摹。最后,听而后能演,我们在有辨识的训练与练习后,最终是要展现给观众的。那么声音表达清晰,力量贯通--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即为演奏的精髓。我们所追求的是干净的声音,不造作,也不模棱两可。笔者认为,这是学会聆听的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难把握的。

二、遵循原谱

在遵循原谱的基础上,结合曲目背景,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这里说的遵循原谱(谱号、调号、节奏、节拍、指法、连线、连奏、断奏、装饰音、表情记号等)一定要严谨,对音乐史的把握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了解音乐史的分期,各时期的特色,把握其音乐风格。因材施教,争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有的放矢。布置不同时期的西方曲目,中国乐曲也相当重要。钢琴作为舶来品使我们偏爱西方乐曲,却常常忽略了我国大量优秀乐曲,水墨画般的中国乐曲特色更在于气韵与意境的烘托。难在把神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强大的理论根基与个人的理解力与表现力多方面的因素的结合。

三、精练与浏览相结合

高校学生往往只注重学期末考试,需要贮备的曲目并不多,但不利于其多样的发展。曲目的累积是必要的,教师可以选择精炼与浏览作品相结合的方式,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与表现部分乐曲,也能以浏览式的方式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曲目,增加学生的曲目量。适当的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后再做讲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诚然,高校的大学生们较多依赖教师讲,自己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缺乏一些自己的思考与独立完成作品的能力,因此,在学会聆听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细化处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过程。首先有自身的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再经过教师的指点,也许能碰撞出不同的新的火花来。

四、加强合作性与实用性

钢琴演奏,大多是独立的练习,个人的展现,这种形式孤独而自我,还需要一些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多布置四手联弹、钢琴协奏曲、双钢琴作品等,室内乐作品或其他器乐的协奏作品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钢琴的合作能力。此外,声乐作品的交流合作也不可忽视,学生担任艺术指导,丰富钢琴与人声的交流合作。实用性方面,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不可小觑,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弹正谱,简谱无从下手,这就需要学生多思考,勤练习。熟悉每个调的音阶、琶音、掌握常用的和弦连接与终止式,熟悉类型乐曲下的不同织体,这是个循序渐渐进的过程,急躁不来,多加练习多积累,假以时日,定会有所进步。举办师生音乐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增加音乐交流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不但是教师教学成果的展现,也是学生展现自我与相互提高,总结经验的过程。

五、多学科知识的借鉴与融合

音乐具有包容性,其内容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大学生们不仅要具备音乐理论知识,还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全方位发展,不同学科的知识借鉴与融会贯通绝对是高级与明智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众多钢琴音乐作品本身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关(美术、诗歌等),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灵感源于友人的画作,又如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灵感来自歌德的长篇诗作《浮士德》。

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学无止境,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已有的曲库和自我认知上,要多参加音乐大师课、音乐讲座、比赛等,加强音乐交流,总结积累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去参加各种演出与比赛,师生共同进步。

七、结语

高校钢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践行,笔者提出教学理念谨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产生共鸣也望能得到更多的建议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魏玲,余田.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大舞台,2013.06.

第2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6-03--01

本文选择2016级的两个高专护理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对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照研究,对比实施教学后,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级的两个高专护理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同时开课,其中2016级高专护理第一教学班作为观察组,2016级高专护理第二教学班作为对照组,每组均50人,两组的学生均通过参加全国高等院校考试进入学校学习,所有学生随机分班,且两组主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成绩无明显差别,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两组学生的总教学课时相同,授课教师均为本校病理教研室的骨干教师,教学进度和教学的主要内容保持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实践课内容以教师的展示为主,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后由教师进行解答。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1)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准备教学所用病例,精心设计问题,并对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要求。(2)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了解相关病理知识,并了解病例内容。(3)学生每10人结成1个学习小组,小组讨论后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书写学习方案。(4)对病理知识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小组内对资料进行评估整合,得出问题的初步结论。(5)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资料内容,对问题进行实验,并进行组间讨论,重新确定主要问题,并再次查阅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小组意见[1]。(6)课堂上,由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并阐述每个小组不同的观点,由小组内其他成员内进行补充,其他小组成员有疑问和其他观点时,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7)通过对讨论结果的整理,对病理知识以及对病例的认知达成共识,按照具体病例情况撰写讨论报告。教师在审阅报告后,对不同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关键知识点和知识难点进行统一的总结和讲解[2]。

1.3 评价指标

通过考试的最终成绩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效果,考试成绩分为理论成绩(70%)和实验成绩(30%)两大部分,考题内容在题库中进行随机抽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 t 和 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观察组中,有5人成绩在91分以上,有27人成绩在81分到90分之间,成绩优良率为64%,平均分为80.8;而对照组,有1人成绩在91分以上,有12人成绩在81分到90分之间,成绩优良率为26%,平均分为74。观察组的整体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2.1 满意度

观察组中有29人为非常满意,有19人为一般满意,有2人不满意,总满意率96%;对照组患者中有10人为非常满意,有21人为一般满意,有19人不满意,总满意率62%。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BL的教?W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的范畴,学习内容相对枯燥、抽象,而将FBL应用其中,通过具体分析典型的临床病例来进行抽象病理变化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内容由静变动,消除了课堂的沉闷气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PBL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了学生为主导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分组学习的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对于未来学生在医院团体中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3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价值;培训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些教育的基本问题都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这些问题的质疑和思考,可能是每一位教师获得深层发展的一个重要开端。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对幼儿园而言,在感受社会压力与竞争压力的同时,它也有了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强烈愿望。

一、目前幼教培训的价值缺失

很多的幼教培训成为了理念功利的摆设,培训形式及其内容跟不上 时展的要求,无法满足社会教环境变化所急迫期望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1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职务培训内容大多是主管部门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或根据现有教学条件确定的,这些内容不完全是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和教师的强烈需求,所以不太受幼儿教师的欢迎,培训内容一刀切是影响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另一重要原因。

2 培训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以参训教师为中心的多样化培训形式是制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因素”;

3 培训效果难如人意。培训内容被真正掌握的并不多,能用于实际工作的更少,长此以往,幼儿园及教师的抵触情绪会越来越大,培训工作将陷于走过场摆样子的尴尬境地,丧失其根本意义。

二、培训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革新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探索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实施体系

1 幼教师资的职后培训普遍应受到重视。知识在更新,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幼儿园要有办园特色,要有真正好的启蒙教育,要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自己的幼儿园来,就要有好的办园质量,这一切,都需要园长、教师甚至保育员不断进修提高。且幼教工作者绝大多数为女性,结婚、怀孕、养育孩子期间就会离开工作岗位,当她们再上岗时,接受培训就显得更为必要。

2 职后培训更倾向于追求实效

要达到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质量,实效成为很多幼教师资培训的价值追求。目前培训就形式来说,有园长、教师、保育员分类培训;有脱产的,也有不脱产的;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半天、一天,长的集中十天左右。

采用“菜单式”的培训方式,主要是针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经过凝炼,提出培训主题和培训目标,真正反映教师的培训需求。就内容来说,培训大都是主题式的,围绕实用的、热点的问题组织专家讲解、咨询和学员交流。如短期培训围绕的问题有:社区文化背景下孩子的教育;如何利用媒体进行教育;幼儿受到性骚扰怎么办;如何使价值观、伦理观教育更有效,等等。

较长一点的园长培训围绕的主题都是园长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类似于:如何调查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度;怎样与家长开展定期、有效的交流;如何编制幼儿园发展方案;如何根据标准自测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人事管理如何更有效等等。

培训期间,教师还要了解,如本地区出生率变化对未来几年的幼儿园生源的影响;有障碍儿童的比例和如何帮助的问题;幼儿园内部矛盾:承担者、园长、保教人员、家长协会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的问题,等等。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发展同步推进的办学理念

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却要求幼师学历不断升格,然而也传出不少虐待幼儿事件,学习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这是否需要作点反思?

的确,幼教与其它幼教、幼儿园与其它幼儿园之间可以比较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比学历,还要比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仅如此,在教学模式上是否重实践、重实效。

一个好的课堂,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艺术体育课,有两点特别明显:一是学生动手、动口,积极参与;二是教学内容瞄准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课堂里老师讲得很少,大部分时间是听学生讲、看学生做,教师只是偶尔作些引导、解答。艺术课上,老师重创意不重技法的教学观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体育课上,老师正在体育馆里与学生一起设计一个场景,以便训练幼儿的协调、平衡能力及胆量;音乐课上,老师讲解了一点和弦知识,然后师生用吉他和打击乐器一起练习演奏一首儿童歌曲;在专业理论课上,师生们正在讨论:幼儿牙齿的特点及牙病的预防,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怎么办,幼儿园老师如何与家长沟通等等。

因而,幼儿园必须树立这种办学理念并以此指导各项工作,促进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三) 有利于团队文化建设,改善幼儿园整体环境

1 从幼儿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研究者,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参与者。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也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提。

2 培训在为老师提供“改进了教学方法”、“ 教研知识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研究能力”等方面,使幼儿教师主动地将个人对专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信息的思考、困惑和对策和同行交流,以此获得更加合理的见解,并且与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向融合,运用到实践中去。

教师学习理念的转变,教师的自我发展、成长的根本在于学以致用,因而是否注重“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幼儿园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筱霞,创新幼师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J],贵州教育,2008年21期

第4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一、将教材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在高职英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地整理和把握,了解本堂课教材的核心内容,然后按照教学要求选择相对应的英语教学材料,将英语教材与补充的教学材料充分整合,形成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具有丰富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网路资源合理融入教学过程中,形成与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结构。教师所整合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相贴近,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协调,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但也不可以过度追求美感而搞形式主义。如在教学“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向学生展示搜集的各类知名大学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然后将教材知识框架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不断使学生掌握了教材的内容,还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英语知识面,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形式为学生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应该适当引入或者构建相关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到相关的英语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参与度。如在学习“Culture and Custom”一单元时,英语教师就可以事先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图片及影像,将图片与影像资料充分整理,在课堂上向学生有序地展示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和风俗,应该选取一些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民族风俗习惯向学生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向学生进行展示的同时,教师应该使用较为口语化的英语表达方式针对图片向学生讲解。在展示完相关的图片或影响后,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用口语描述一些中国的风俗习惯,大多数学生在听完老师讲解后都能学会使用一些相关的口语词句,并能对中国的某些风俗习惯进行良好的表达,在学生描述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第5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一、关于快乐教学的简介

目前虽然教育界的专家针对快乐教育给出了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定义,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以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为目的,采取的方式均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学生只有在快乐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目标。经过分析得出快乐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无尽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和目的,只有注重课堂的趣味性才能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充分的愉悦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效果应该满足师生心理愉悦性的同时,也要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只有积极并且快乐向上的课堂才能够带给学生充分的愉悦感。最后是课堂的开放性,教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开放性话题和素材,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愿望。

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缺乏。在强调知识本位而不是学生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为目的,只有采用灌输教学法才能增加知?R的传播数量,因此在极度缺乏趣味性并且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接收知识非常的被动。这样不感兴趣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变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整堂课上除了讲授没有别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下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和个性。第二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学语言的锤炼需要艺术化,鼓励性和温暖的教学语言能够为学生带来如沐春风、心情愉悦的感受。传统的批评式、严厉的教学语言只能加速学生失去对知识进行探索勇气和信心的速度。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课上的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可能会采用批评性和挖苦性的教学语言对其批评,这种严重忽视学生内心情感的教学行为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三点,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败,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缺乏调动课堂氛围的能力和意识便会呈现给学生一个压抑的课堂氛围,学生不仅不能集中注意力还会严重失去学习兴趣。

三、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等于创新一个教学载体,知识不变只是传播知识的方式发生改变,增强趣味学习的方法最终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坚持快乐教学理念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小学拼音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丰富起来,韵母和声母教学通过多媒体以动画和图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同时可以加配课件声效,学生可以自行或者一起跟读逐步掌握拼音知识。

(二)认真锤炼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传播教学情感的载体,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会将个人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在快乐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的锤炼教学语言,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一般鼓励性和积极性的语言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比如教学中学生对于《春晓》的背诵遇到困难,相关教师避开了以往的批评式教学语言,帮助学生与自己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并获得了自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快乐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为教学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通过教学环节的不断优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便可以摒弃以往的干枯式讲授教学,采取编故事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造字规律,课堂上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快乐教学的又一重要理念,小学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通过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擅长朗读的学生可以带领学生练习朗读,写字规范的学生可以带领学生练字,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为学生解决困难。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化,学生才能变得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下快乐学习语文知识。

第6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关键词:“做中学”;教育思想;核心理念01

“做中学”是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实践培养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中学”更加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产物,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做中学”的核心概念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界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方面进行变革。“经验”是杜威教学思想的核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目前,教育上主要存在两种教学目标的争议,第一种认为主要以培养精英学生为目标,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第二种认为应该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的认知关系上。“做中学”主要是以学生为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运用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不是进行科学家似精英培养。“做中学”主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科学素养的组成有那几个部分呢?有学者将科学素养的组成分成了三个部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方法以及科学能力;科学行为和习惯。

二、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分析

将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培养目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被美国的赫德提出。赫德认为科学教育并不是一种少数人拥有的 “智力上的奢侈品”,而应该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素质。随着时间的推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一步加强了社会需要的是全民的科学素质而不止是少数精英的科学技能的意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培养科学素质首次被作为教育目的提出,并且在1985年巴基斯坦的科学教育课程会议上,对科学教育做了实质的界定,明确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将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现代科学终于走下神坛,不再是精英的特殊学术,而是成为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我国全日制介于对科学课程的要求,除了对学生的全面科学素颜的教育之外,也要求考虑学生的个体优势,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赋和潜能。

“做中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科学。这个教育过程主要是给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机会,从中发现乐趣,引发他们对探究的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学生对科学的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既包括了科学家们对自然科学的解释,又包括了运用自然科学而做的各种活动。“做中学”主要是让学生探究科学的知识技能,将这些科学知识技能与自身的生活相关联,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科学态度的形成,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其根本在于使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国的科学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研究结果的理论学习,让学生误以为科学就是绝对真理。但是“做中学”更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理解科学成果的来源,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小组的问题提出、计划、决策,将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做中学”使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将我国长期停留在重知识、结果和轻技能、过程的教学安排打破了,使学生不再只关注标准答案,而是学会了思考的方法。

“做中学”贯彻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从学生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的的本质,而教师是作为一个知识引导者、支持者。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个探究知识的共同体。“做中学”主要是鼓励学生培养懂嗯那个能力,尊重科学事实,敢于对科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乐于解决问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适应社会。

“做中学”是一场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改革学生的接受科学知识的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反应,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对学习中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中学”主要是发现学习,也就是学生自己的实践的情景中获得答案的学习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遵循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再通过实践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改造。

三、结语

“做中学”这种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科学世界,用自己的脑袋去分析科学世界,再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使科学理论可以融于到学生的自我理解中。“做中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选择接受科学素质教育的方式,不仅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革,也推进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刘广利,汤慧丽.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08(05).

[2]陶海萍. 论“从做中学”学习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 科技视界, 2014(16).

第7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关键词:终生体育理念;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097-02

现今,我国发展速度加快,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要人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我国政府长期关注的问题。因此各高校不能只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今,我国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宠溺,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学体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强健学生体魄,使学生有充足的精力进行学习。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尚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改革自身的体育课程,使得我国大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事实上,体育教学并未引起部分高校的重视,高校在安排课时的过程中,也并没有为体育教学安排过多的课时。通常情况下,高校只在大一以及大二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并且每周只有两个课时。不仅如此,高校对体育教学的学分安排也并不合理。体育课程虽然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并没有占据较高的学分,而且体育课课堂管理也不严格,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形成体育课可忽视的观念,便不会在体育课的学习当中投入精力。体育教学注重的是长期性与综合性,课程时间缩减,使得体育课程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大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不高。学生在步入大学生活之后,行为往往会变得散漫,部分学生虽然在进行体育锻炼,但并不能长期坚持。除体育特长生或爱好体育的同学之外,大部分学生只是间接性地进行体育活动,而这样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却并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学生步入大二之后,学习任务更为繁重,而高校安排的体育课时又偏少。大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能也因此逐渐下降,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将造成不良影响。

3.观念及教学方法落后。相比其他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时间,我国改革起步较晚,因此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以及使用的教学方式都相对落后,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高校应长期稳定地对大学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我国大部分高校以及教师认为大学体育课程只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只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便完成了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忽略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个人心理素质也关心较少。不仅如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待改变,部分大学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向学生灌输某一项目的技能,同时令学生机械地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被动地位,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树立与加强。

4.体育教学评价系统尚不完善。大学体育属实践性学科,应更为注重学生的能力,然而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体育的评价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现今,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依旧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考试过程中制定限制标准,根据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系统虽然看似公正公平,但事实上,该评价系统并不完善。高校需认识到,学生彼此各不相同,其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基础也存在差异。高校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并不公平。部分学生体重较重,部分学生身患残疾。高校如使用同一套标准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容易使上述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同时也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否定,部分学生可能认为自身永远不可能通过考试,而放弃坚持体育锻炼,对终生体育理念的树立产生的消极作用。

二、大学体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大学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帮助,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使其具备自我认知的意识以及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自觉进行锻炼,以便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强化自身体质,从而形成终生体育观念。学生一旦能够自觉坚持体育锻炼,对学生之后的生活与工作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令学生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将运动转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达到终生体育的效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日常生活转化为体育锻炼,例如学生可采用慢跑的形式前往教学楼,清晨的时候进行晨跑等活动。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如跳绳、篮球、足球等,并设立一定得到奖励。学生为获得奖励,便会在日常进行运动以及训练。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任务表,如要求学生按照实际情况填写800米的跑步用时,且每次填写的时间至少要短于上一时间,之后严格按照该任务表执行。学生为完成任务,自然会每天坚持运动。一旦学生形成习惯,无须教师督促,学生也会形成终生体育观念,自觉进行运动。由此可见,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能够使学生体育素质得到提高,对大学体育改革产生积极作用。

2.转变体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就目前而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渐引起高校的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应积极改变陈旧的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无论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是学校领导以及体育教师,都应对体育改革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精力令学生逐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还需改变落伍的教学观念,抛弃“教与学”的课堂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兴趣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富有人性化。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身为课堂主体的功能,令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全新课堂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赋予教学活动一定的趣味性。体育教学改革后的理念与教学方式应与现代体育教学保持一致,从而促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教师在授课时,可积极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篮球课程为例,教师在教授学生部分动作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篮球对抗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令学生在实际对战当中,运用教师所传授的技巧。学生在比赛过程当中,能够自然而然地领会动作技巧。教师在比赛结束后,对每一名队员进行评判,指出学生动作中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一方法还适用于足球等竞技项目。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余也会经常进行运动,帮助学生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3.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高校在大学体育课外举办多项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高校可定期举办比赛,并设置较为丰厚的奖项。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运动更为热爱,满足学生活动的身体需求,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比赛当中,不仅学生的体能得到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交际能力都能得到大幅提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举行关于体育知识的问答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有关体育方面的知识,将大学生生从繁重学业当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大学生活更为丰富,学生自身也更加具有活力。

高校可将两个学期作为一周期,每个周期举行一次“四球联赛”。“四球”包括: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全校学生均可参加四球联赛,且一名学生可以报名多个项目。高校举办四球联赛,能够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依旧坚持体育锻炼。同时,竞赛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令学生对运动更为喜爱。对获得奖项的学生来说,自身的努力得到承认,并获得荣誉,能够提高其自信心,同时也能使其更为热爱运功,保持状态。可见,高校举办课外体育活动,确实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4.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终生体育教学理念背景下,高校需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估系统。高校对学生的考核应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估,主要由学生自身与教师两方面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考试成绩,教师应抛弃传统的考试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并按照分类制定不同的考试标准。高校应根据以上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然而,高校不应仅对学生进行考核,对教师也应实施考核。高校可定期访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也应时常听课,考察教师讲解体育技巧的精细程度以及授课方式,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价,并指出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要求其进行改正,以便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教师可在在大一第一堂体育课当中进行体能测验,记录学生各个项目的成绩。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类,根据每一类学生能力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同时,教师应进行阶段性测验,测试难度不宜过高,从而令体能较差或身体有障碍的学生同样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完善的评估体系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帮助学升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结束语:

高校在对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以终生体育教学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戈.终生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56-157.

第8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1995年,联合国大会在南非召开了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会议中强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要保障人与自然和社会能够和谐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将教育作为基础,将人本思想作为核心理念来发展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因此,教育也必须要由单纯的理性工具变革为一种人文关怀。人本思想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当今时代的体操教学活动来说,也具有非凡的意义。体操教学的客体是学生,所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人来展开。它着重表现出了人自身的力量,要求要尊敬人、重视人、培养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使人充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体操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体操的意义在于将人置于锻炼以及竞技的环境中,让人体会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保证身体和心灵都健康发展。

二、体操教学中的人文理念理论基础

人文理念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礼教文化(就自然来说)。一种是是“人文”“、人道”“、人性”(就神学来说)。其核心就是人文理念的思想体系,反映的是人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尊重,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色的需要。无论是“以人为本”的说法,还是“人文精神”的概念,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致的。在体操教学中,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指导思想,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引入“人文性”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所谓体育文化(SportsCulture),就是所有体育运动集合起来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它涵盖了体育运动的物质、精神、规则以及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体育方面的理解认识、情感追求、价值理念和硬性条件等等。体育文化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有多种多样的需求,不但要维持生存,还有安全方面、思想意识方面、交际方面等等的需求,大众健美操符合人们很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高层的需求,比方社会交际的需求或者是展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三、实现体操教学过程中人文理念教学的措施

综合心理学、教育学中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抵抗心理,现将实施内容归纳如下几点:

(一)教学工作中,要将健康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过去的体操教学活动里,学生在安全以及健康方面的需求常常会被忽视掉。比方认为学生的冒险行为是勇敢的,并鼓励这种做法,开展教学工作时,做出超过学生能力的教学安排等等,反映了置学生健康于不顾的教学思想。将健康摆在首位的理念,要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人文性”也要求在开展体操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并提供相应的安全环境。为了充分贯彻以健康为首的理念,体操教学工作者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各种健康要求,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二)要让体操课展现出最大的人文关怀

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体操教学是比较特别的,其自身就拥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充分把握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并在训练和运动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潜能与热情。在体操课上,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动作编排和表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从中获得了对自我的认可和精神上的喜悦。

(三)要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及创新思维,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开展教学活动

在体操教学时,人文性反映在课程内容及形式上的多样性,也反映在课堂中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活动。尤其是通过让学生在通过对不同角色的体验,得知角色的艰辛从而对角色有更加透彻的领悟,并通过领悟展示个人个性和风格,与此也可以培养了学生组织领导的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提升。

(四)调整原有的体操教学模式

在开展体操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以往以比赛为目的、以提高身体机能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舍弃掉,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及个性需求为核心,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追求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从心底爱上体操运动。在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色和自身能力,不断调整教学手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粉碎了人们的许多信仰。人们一方面欣慰于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比方信息媒介的多元化让青少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然而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也会广泛传播,他们接收到这些信息,自然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过去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众健美操的簇拥者的比重占到了八成,而且大都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社会青年。他们具有比较强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激情,经常会出现因感情不受控制而做出极端举动的情况,他们会随着自己的内心情感而做出不计后果的举动。

(五)在体操运动中,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体操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但会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会主导学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沟通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间增进了感情,学生间也能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自然就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大为提升,也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在体操教学中,树立全新的人才质量观

这就要求相关的工作者形成一种超前的人才意识,依据社会的具体需要培养人才,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还要注重责任感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协同性等方面的教育。

(七)注重学生的本质特性,还有自身的兴趣,通过形体的美来唤起心灵上的共鸣

由于对于学生来讲,教师是引路人,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关心和呵护自己的学生、诚实而友好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也会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并听从老师的教导,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实践显示,就算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生动,如果学生讨厌自己的老师,那么,由于情感的隔阂,学生也不会愿意配合。

四、结语

第9篇:教学理念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改进措施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高中学生只对物理理论知识给予关注,以追求高分,而对物理实验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便出现了有些学校将物理实验课取消,或学生对其并不重视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了,需及时革新,以满足人们对教育需要。高中物理实验课程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将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据此,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进行如下分析。

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反面:

1.学生对物理理论课程不感兴趣,感觉其枯燥无味,从而对实验课程也就不积极。虽然学校都针对教学大纲安排了相应的实验教程,但学生几乎都不太重视,在做实验的时候只是机械的搬照课本上的步骤,却并没有对每个步骤进行提问和更加深入的思考。所以,便表现出实验教学效率低下,形似虚设。另外,有些老师也对物理实验课程不重视,他们有的甚至将实验课程搬到黑板上,将考试中所需的步骤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记下,方便考试之中用到。出于学生和老师对高中物理实验的不重视的缘故,物理实验教学一直上不去。

2.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薄弱。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进行验证,以便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高中物理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对实验教学的不重视,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导致学生在面对物理实验时无从着手。有的学生虽然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但并不规范,并且经常出现操作错误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课堂效率低下。

二、新课标下高中试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在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培养上,老师应注意方法。只有采取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方式,才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应从三个方面着手:①在实验进行之前,老师就将要操作的实验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给学生,或利用幻灯片的画面效果将实验操作给他们展示一下。这样做能够使学生产生悬念,也能够使他们的操作欲望提升。②实验进行的时候,老师应更多的引导学生,教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实验的操作中去。对于操作中出现的操作错误,老师应当及时的给予讲解和分析,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出错的原因,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从实验中获得了快乐。③做完试验后,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的现象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

2.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对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也是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试验教学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如下:

(1)老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有关理论中或试验操作中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和老师多交流,多查资料,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2)老师在理论教学或实验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设置些问题,然后将问题贯彻到整个教学当中,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在实验课堂上,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应多思考,教他们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实验操作进行改进。针对操作改进,老师应给予积极和肯定的鼓励和评价。

3.对物理实验教学理念进行转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得跟随新课标下的革新步伐,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具体方式如下:

(1)学校领导要重视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并要求老师理会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严格要求学生,使实验教学和新课标教学理念相吻合。

(2)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实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从而达到高校教学的目的。

(3)提高老师对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的重视。要使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实施下去,老师首先要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够在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实验任务合理的贯彻下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试验兴趣。

4.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提高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老师要鼓励学生实验操作,并激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新的实验步骤。

(2)在实验进行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充分的理解,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以及时和老师交流。

(3)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并对一些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并给予思考。

(4)试验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高中实验教学已经不适合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了。在新课标下,物理老师应当深刻理解其教学理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肖健. 新课标下怎样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 素质教育版,2013.18(8):227.

[2] 刘建政.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