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科研发展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

第1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计算机现在已经普及到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这种计算机资源的广泛分布下也催生了情景感知技术。情景感知技术是对信息的处理技术,而物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丰富性,情景感知技术利用物联网的特点为用户提供服务。2000年在全国各省、市成立的农业科技园区,就是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之中去,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搭建先进智能科技的致富平台。

1情景感知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

情景感知技术在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以情景感知计算为主,而情景感知计算又包括数据的获取、处理以及提供服务三个部分。本文以玉米的生长过程为例进行监测。首先进行数据的获取,在这一环节需要在田间装置各种湿度、温度、光照的传感器以及视频监控设备,并采用网络传输的方式把监测的实时数据进行传输;在信息处理环节,要把之前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识别并进行有用信息的提取,并将这些信息结合玉米生长的模型进行适应性的分析。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信息收集,大多是视频数据以及图像信息,这就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将收集到的视频、图像信息转化为语义理解,以此来分析玉米的具体长势,具体包括株高、整齐度、株行距等参数。最后就是将这些信息建立综合计算模式来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2情景感知技术的应用论述

2.1三维数据场和农业科学计算可视化

目前,在农业领域发展中,科学研究正在逐步向数字化、信息化方面进行转变,农业科研机构已经构建起农业科研发展环境,尤其是在大数据发展形式下,农业物联网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为展开农业科研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同时以数据为中心农业科研模式体系也在发展中,农业科学计算作为数字化农业科研发展中心,可视化作为计算科学的主要趋势,所以三维数据与农业科研计算可视化将会成为农业物联网感知情感与计算的主要发展形式。环境和作物作为科学计算和三维数据场所包括的两个对象。一方面,从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方面来讲,在采集过程中,主要采集土壤、光照、气候等各方面的信息,在一般状况下,传感器是以特殊形式展开设置的,所以根据其设置状况,与有关模型发展体系相结合,能够实现二维数据场的可视化。另一方面,根据农作物发展自身来讲,很多技术手段为支持农作物性状信息以及获取微观组织信息模式,也为农作物自身的三维数据发展提供基本信息保障。

2.2认知、感知的一体化

随着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的快速发展,农业物联网的情境感知也得到了发展,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采集传统信息与处理模式是对感知环节展开的,在采集数据过程中和处理数据过程中,主要包括视频图像、气候环境、遥感影像等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感知,但是根据在解析感知信息时以及认知信息时仍然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对认识环境这一环节需产生很大的作用和需求,在这一环节中,也会不同程度上推进感知信息认知环节的发展,主要包括科学计算、理解语义、融合信息、分析数据、知识转型等等方面上,可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与数据之间的转换。在采集物联网数据和传输数据中以及处理信息中,需要使感知体系与认知体系有效结合,从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中,可建立起数据准确性高、信息反馈机制强等机制。所以,需要以感知数据作为基础条件,以三维可视化物环境模型和数字化形式作为主要载体,实现感知与认知统一协调计算发展模式。

2.3网络三维交互式服务

从现代农业发展角度来讲,定位功能不但限制在生产环节上,而且还需要体现在农业园区、农业会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娱乐休闲等等服务上,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方面上的需求更大。提高网络的访问数量是为实现农业有关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应用目标提供了保障体系,在网络上发展起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应用程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网络三维交互的综合服务形式,俨然已经成为农业物联网情境的计算发展形式,也是对上文所讲的三维数据模型的融合以及植物数字为基本核心的综合计算统一应用。为依据网络三维交互的果树生产过程中仿真应用服务管理界面,此系统是以农业物联网情境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支点,对玉米真实环境的增长作为感知信息,实现网络三维的互动和展示。根据三维网络实景交互状况,在不同程度上为消费人员建设起在线虚拟环境,主要包括农事体验、认种认养、虚拟漫游等典型代表服务,这样可加强农业综合服务功能,同时也能提升农业的价值,推进农业快速转型。

第2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第3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关键词]浅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多种促进科技进步措施。如国家科委负责实施生物技术、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五个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和开发。同时我国农业在实现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正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发展。但从研究领域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城市的传统工业,缺少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和探索。这严重阻滞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对农业的科技创新还不够快。但我国增加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投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问题都很重要。一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农业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1.1农业科研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地方(省和地市)、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单位等组成。他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范围。截止2003年底,全国从此业人员9.57万人,科研5.7万人,生产经营2.57万人,省属机构47186人,地市属37502人。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60余所。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涉面越来越广,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1.2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情况

50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理论结合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方针,不断努力,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查阅《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得知,从1964-2005年期间,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和综合性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部分企业等,共取得国家奖励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631项。其中种植业占的最多,1207项,74%。在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成果占49.2%,应用技术类32.3%,新产品类18.3%,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占27.5%,应用技术类45.6%,新产品类11.4%,软科学和应用基础类15.5%。结合获奖范围可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发展方向广,但不足的是大奖项较少,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获奖等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创新机制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1.3农业科研成果与转化

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根本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实际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就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作出相当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转化率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70%-80%,远远高于我国。分析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主要是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及农民对成果吸收转化的障碍因素等。

1.3.1农业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无效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利用周期短,导致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缺乏;农业科技成果低偿或无常偿转化,影响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生活转化的周期长,影响成果推广的速度。

1.3.2农业方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角色转换,留守人员多年纪偏大,妇女居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系,致使农业比较效益变差,农业科技投入缺乏外部刺激和内在动力。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2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创新走向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2.1信息化趋势

农业创新发展已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60年代开始,80年展,90年代,已成为时展趋势,与此相关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产生深刻影响,气象和病虫害测报预警、精细灌溉、精准施肥等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2.2智能化趋势

在农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量化和集成,综合和分析,达到科学认识和决策管理,基础是系统的模拟模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循环(SPAC)等模型研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农业专家系统(AE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置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农业应用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了虚拟土壤–植物系统实验室,在虚拟玉米方面得到很好应用。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成果,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3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趋势

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必形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使农业进入一个高生产率、高效率和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

2.4集成化趋势

随技术进步,农业技术分散性会减弱,慢慢走向规范化、集成化。

2.5可持续发展趋势

第4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农业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2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企业已经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大幅度提高,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对进入企业从事开发管理和研究工作的热情降低。尽管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管理人员比10年前增加了10%,但受当前企业整体研发条件和资金不足的困扰,科技人员主要还是依靠国家的项目资金开展研究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目前,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重点,还是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企业投入相对比较少。因此,大多数科技人员仍然愿意回到研究所、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科研骨干在研究所的待遇也有较大的提高。尽管这些科技人员也为企业从事研究工作,但仍然属于科研院所的人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建立“双创团队”[4],正是在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自有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适宜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一方面,依靠科研单位的条件开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目前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利用政策优势发展科技企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缺少积累,经济实力不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包括种子、农化产品、饲料、农药、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利润率都不是很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也远远低于其他工业产品,因此,企业利润率比较低。二是科研单位创办企业的目的是解决科研单位的发展问题,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水平,弥补发展资金不足。因此,企业的利润主要用于分配,而不重视积累。三是对企业的投入不足,或者投资不到位。特别是早期投资创办的科技企业,以知识产权、房产、土地投资入股,由于不能办理过户,导致投资不到位[5]。院属农业科技企业从创建到现在,销售收入还没有一家超过1亿元。由于科技企业积累少,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不足,因此,企业难以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没有人才,又何谈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主体,是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截至目前,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32家企业中,有11家企业为国有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其余21家为控股或者参股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策程序,进行股份制企业的管理,已经在农业科技企业中普遍实行。由于国有全资企业的数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完全市场化的产业,要进一步增加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个人股份;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要适当增加企业领导团队的持股比例。为了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科研院所持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的股份,通常可以到达50%~60%。如果科研院所持有的股份太少,在目前的体制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持股过多,又不利于调动企业领导团队和职工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在目前情况下,要依靠研究所的发展,要突出研究所的优势研究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研究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所与许多行业建立了企业创新联盟,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企业联盟,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公益性研究所责无旁贷的责任。然而,从研究所自身的发展和技术的可控性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则体现出研究所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不足。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一项新技术就有可能形成一个新兴产业[6]。一个研究所不能够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本身就说明其创新能力的不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

建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用技术研究所的发展方向。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地位正在进一步增强,通过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创新能力快速提升[7]。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5802亿元中,企业支出份额已超过70%;在近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67%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核所20世纪90年资创立的某农业科技企业,近年来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用企业的人才优势和国家的支持,共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同时,该企业也具有强大的研究创新能力,净资产从成立时的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万元。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宝贵的财富,自2000年以来,我国连续11年重奖科技精英。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更多地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提出,“再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大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深入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发挥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8]。农业科技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培养、学历培养,提高企业管理人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属于科研院所的企业科技人员或者管理骨干,纳入全院的统一管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都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宝贵人才,要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科研院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解决企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晋级、晋升问题,以调动在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9-10]。对于农业科技企业来讲,发展的动力是科技人才。近年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事企业管理生产的人员减少了50%,而高学历、高技术职务的人才增加了10%。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农业科技企业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不仅肩负着为全省提供农业技术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承担着追赶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重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科研单位,仍然按照这种运行机制,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项目。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研究机构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所通过投资入股建立科技人员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方式。这种股份制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家推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和资金,也可以有效利用研究所长期积累的科技资源。最重要的是,能够形成研究所和企业稳定协调的发展格局,能够平衡研究所、企业、科技人员的利益。科技体制改革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机制,农业科技企业要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在科研院所的支持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加快企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支撑我国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阚能才工作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第5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大体上农业科技成果的组成有三种,分别是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虽然在形态上这三种研究成果各有特点,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难度也各不同,不过这三种成果在转换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拥有着相同的特征。

1.1转化时间长周期性农业科技成果的形成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需经历几个阶段,农业科技项目的形成与提出;确定研究方案并进行试验探讨;对研究结果成果进行评价与证实;对农业科技成果可行性进行普及、推广和应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整个成果转化的完成时间,即从思想的提出到成果的应用,大致需要几年乃至几十年以上。

1.2转化过程复杂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的约束。这种转化涉及到的要素、环节、过程较多并且复杂,不仅需要在社会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参与、配合以及多种相关技术的协作,而且需经过不断完善和健全以及艰苦奋斗才能得以执行。

1.3转化环境选择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其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实验室或者试验田中所做的实验并不能很好的与真实的各种实际自然环境相匹配,所以这种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应用有局限性。第二,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不同的农业生产地区所进行的生产过程也不同,每一项农业科技成果不可能都具有普遍性。第三,我国农民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大部分的对象仍旧是农民。所以,要对于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要选择不同水平的农业科技成果。

1.4转化效用迟延性所谓的转化效用迟延性即农业科技成果所产生效果的在时间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延迟性。因此,对于某些农业科技成果在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否给农民或农业企业带来预期效益是不确定的。如农田改造,农业生态保护等技术是综合技术的组成部分,这些农业技术成果在宣传推广的数年之后才可以逐步发挥其作用。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即时发挥其效用。

2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我们可以主要抓住动力机制、学习机制、约束机制三方面来剖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体说来,动力机制主要由文化修养,技术改革与转变,人才引入和发展这三部分组成;学习机制主要指提供适宜的学习氛围展开良性竞争,确立学习小组和建立学习平台;约束机制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前两种机制的有效展开。但是这些机制的培育,还需要考虑包含供给、需求、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2.1供给因素当前,从供给层面分析,农业科研选题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成果结构失衡、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等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在科研选题与生产结合方面,两者结合不紧密,偏离市场需求,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选题过大,层次比较多,和生产需求不能有效连接。归根究底是目前全球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是各大农业学科互相交叉,进而产生不同的分支学科。但是对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研究却逐渐变得十分综合,这样两者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选题立项与生产和市场结合起来。而农业科技成果结构不够合理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原因。根据农业部关于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调查显示,在2006~2009年间,获奖成果诸多,总共有270项,不过行业内的成果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有着产前、产后出现的成果比较少,产中成果比较多的实际问题。数量多虽然是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但是成果的质量却比较差,单项成果虽然偏多,但可以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综合配套的成果不足,一般性成果偏多而突破性成果却偏少,导致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2需求因素在这方面,生产规模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等是主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总体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很少,相比而言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现代农民大多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单位,难于集中到一块形成一个整体,过于分散,生产规模都比较小,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而且农民拥有较低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会阻碍消化和吸收农业科技成果的进程。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当中的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近6.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7%。另外,我国农民先进技术培训还很落后,劳动力中很少接受过这种培训的,即使有一些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青年农民,他们大多到大城市发展了,留在在家的很少。这些剩余在农村的农民,凭借着自身的文化水平是很难能有效利用农业科技成果的,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更显不足。

2.3资金因素长期以来,政府是唯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投资商”,致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投入存在单一的现象。根据农业部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全部由财政补助的占86.4%,自给自足的占4.7%,差额补助的占8.9%。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全部由财政补助的占69.8%,自给自足的占12.9%,差额补助的占17.4%。仅13.5%的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享受了财政补助。在财政全额补助的机构中,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均由财政拨款的仅占36.8%,只保证人员经费的占50%。从以上不难看出,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资金投入不但单一而且还严重短缺,这将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待遇不高、手段落后、工作环境差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2.4管理因素管理手段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了信息的传播、制度的调整以及体系的推广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均衡,推广队伍总体水平偏低,专业知识素养不到位,科技创新不足。这无疑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利于引导农民把先进技术引入市场,这同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这就亟需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在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之间相结合的科研机构、开发农业成果转化体系,真正达到从管理层面来加快我们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

总体来说,应该从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相应体制的完善程度和资金投入情况等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从整体出发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基本模式有四种,分别是中介组织带动型、市场机制主导型、政府主导型、科研教育主体型四种类型。

3.1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是指利用政府设立以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为主体的科技推广机构,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发展。它具有政府主导、服务对象广泛、具有社会公益性等基本特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是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为主体,从事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服务工作,这种模式能够跨越多个部门,结合多种学科进行联合开发应用,其方向具有针对性,研发成果具有创新性,并能够对研究成果进行及时追踪、开发直至新产品的形成、应用、推广,从而在根本上促进农业科技的稳定发展。

3.2市场机制主导型市场机制主导型是指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将涉及到农业的科研机构或企业集团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试验基地中应用到农田中。这里所指的涉农企业或机构主要是指龙头企业,与农业相关的跨国企业或组织等,利用这些企业公司进行农业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这些企业或组织是科学、教育、企业的结合体,他们相互结合、自主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采用最先进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立稳定的农副产品原料供应基地。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通过企业进行合作交流。一方面,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农业科技成果,企业进行试验并推广,另一方面,企业将农业科技成果提供给农业生产者,并提供相关服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企业发展。

3.3科研教育主体型科研教育主体型是指国家、省级科研机构和部分高等院校针对部分地区的农业需求,承担起国家或地区的重点难题,组织相关科研单位以科研教育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它通过实验基点、基地,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应用和推广,进而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研教育主体型转化模式采用试验、应用、推广的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的新技术介绍给广大农业生产者,从而实现大面积的种植,使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它为农业生产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它为各级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多地理论依据,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发展以及转化提供了交流平台。

3.4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是通过合作社、技术协会等推广单位和中介组织起到的带头作用,对农业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的产业化结构模式。利用中介组织当中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能够让农产业进一步实现跨地区联合的目标,扩大营销宣传的规模,进而增加市场比重。总体来说,以“协会农户”和“合作社农户”为主要转化模式就是所谓的中介组织带动型的农业技术成果转换模式。显而易见,由于中介机构的介入,中介组织带动型转化模式具有分工明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科研机构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农业生产者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两者相互配合,提高效率。总体来说,中介机构通过其完善的推广体系,在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将收集到的农业科技信息反馈给农业科研机构,为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农业科研提供科学依据。

4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在于应用农业生物技术,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实用技术,基于此提出迅速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过渡转化的对策建议。

4.1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为科技成果技术转化建立立法保障。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中,政府要做好宏观管理工作,制定促进产业的优惠措施与方针政策,并把政策优惠落实在技术咨询、创新、研发、服务等相关活动中,详细的制定并颁布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和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法律及其法规条例,重点完善并出台农民合作组织、科技方面的中介、风险投资和科研成果评估、知识产权方面政策法规,将科研成果转化率提升到最大值,增加科技对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4.2拓宽农业科技成果技术转化的支持资金渠道。完善的资金筹措机制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资金支持有着重大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提高政府的资金投入,国家相关部门要特意对农业进行资金拨款。另一方面,激励企业的资金投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应增强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权限,发挥科技成果转移中的优势,多渠道找寻发展的各种方式。

第6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示范基地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农业示范基地功能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带动等。科技创新主要由科研单位中的科研项目组承担,研发资金来源于各科研项目组承担的项目经费。农业科技企业是科研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都是以产品作为标识进入市场,示范带动,参与交易,从而获得市场利润。农业科技企业的产品从制作工艺、产品性能到外包装等都包含着多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在产品上的转化形式不是多项成果简单的堆积,而是根据产品研发的需要,科学配置后以产品为载体得到集成创新。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使多项科技成果在基地得到熟化、集成、创新、示范、推广,拓展了农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空间,促使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走向市场,为基地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农业科技企业是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辐射和展示功能的主力军农业科技企业凭借科研单位自身的优势,通过实施“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市场”、“专合组织+农户+市场”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特色产业生产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和展示作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为例,江苏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基地以来,根据市场需求,集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现有成果,大力推进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当地、周边及宿迁、扬州、盐城等其他市区的农村农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辐射与展示作用。目前,公司向市场推出了“方欣”牌系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其中,番茄、辣椒、黄瓜、南瓜等4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证书,空心菜、土豆、西兰花、青菜、苋菜、萝卜、菠菜、芹菜等8个产品获得有机转换证书。苏钟猪肉、即食玉米、有机蔬菜、山芋等产品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青睐,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该公司设有专门的质检机构,建立了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标识和追溯体系,辐射和带动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为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作出了贡献。

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在农业示范基地发展中壮大自己是近年来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新课题,必将面临着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阻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规范脱胎于农业科研单位的农业科技企业,目前大多数还是事企不分,与其母体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名为企业,实为事业,产权不清,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规范。由此必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是企业实质上负盈不负亏,其母体对企业承担无限经济责任,企业一旦亏损或破产,债务全部推给母体。由于有人承担债务,这种企业实难盈利。二是母体对企业干预过多,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致使企业对原单位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丧失了主人翁意识,降低了经营的积极性,缺乏发展的动力与压力。没有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三是企业员工一部分是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同母体其他事业编制的人员一样;一部分是企业编制人员,在人事上属于科研单位的在编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等由企业决定;还有一部分是企业向当地劳动部门招聘的合同制员工或临时工,这种多种成分组成的员工队伍,同工不同酬,相互攀比,导致员工缺乏责任心、积极性,吃“大锅饭”的现象十分突出。农业科技企业成了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没有多少活力的半经济半事业的组织[4]。基地各部门运行缺乏协调性农业示范基地的三个主要部门(科技研发部门、农业科技企业和基地办公室)各有分工,在基地发展的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部门各自利益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科技研发部门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基地办公室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但并不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这必然影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科技研发部门合作意识淡薄,基地办公室服务不到位,也将引起企业对他们的抱怨,最终导致基地的3个主要部门不能实现有效地合作,影响了整个基地的运行效率。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比例不合理,内部管理不规范农业科技企业来源于农业科研单位,所以在专业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销售人员、研发人员、示范推广人员比例较小,善经营、懂市场的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在市场经济面前,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这些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功能的改进,阻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阻碍了企业的业内地位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农业科技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整体盈利能力较差,员工薪金水平相对较低,科研环境和各方面福利又不及科研单位,难以吸引并留住有经验的管理和研发人才[5]。此外,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水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部分企业没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属于典型的粗放式管理,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农业科技企业产业化规模小,带动效应不强规模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农业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生产规模小,农户及农产品零星分散,增加了生产和流通成本,卖难、买难现象严重,打击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6];企业生产规模小,制约了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企业生产规模小,所拥有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数量就较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金量大、周期长、风险大,需要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企业的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5]。此外,由于经营理念落后,缺乏品牌意识,很多企业都没有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导致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缓慢,后劲不足,因而对农民的带动力不强[7]。

第7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1.1农业科技攻关力度强

近年来,潍坊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在农作物高产高效、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成果300多项。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47.7万t,实现“十连增”。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5%以上,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种子、苗木等的研发、推广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4个,其中蔬菜新品种12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成功收购荷兰亚细亚种业集团蔬菜种子研究所,实现了潍坊市蔬菜种业的新突破;肉鸡、肉鸭饲养量全国第一。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果品、水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潍坊在龙头企业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三大体系”的实施,使潍坊市一批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获得了通向市场的身份证和准入证。

1.2农业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大、标准高、后劲足的特点。目前,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85处,在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69个。这些园区汇集了全国乃至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和高科技人才。现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全省第一个农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诸城外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省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潍坊华裕实业有限公司,拥有最多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被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寿光建立了中国农业种子研究院。2012年,潍坊(寿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并入选2012年山东“蓝黄”两区十大新闻,与滨州、东营并称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三朵金花”。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对各类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集成、配套、研发和推广,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农业良种繁育推广水平高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种苗工程,农业良种繁育推广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网络初步形成,供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批花生、芦笋、蔬菜等新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高,市农科院培育的芦笋新品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花生新品种占全市种植面积的70%以上,品种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市小麦良种繁育田有5万多亩,玉米1万多亩、花生0.8亩、蔬菜3.5亩。年种子生产数量达到0.6亿kg,种苗10亿株,种子产值16亿元。已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先正达、瑞克斯旺、孟山都、海泽拉等世界知名种子公司纷纷落户潍坊,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市种养业良种率达到95%以上,而且90%以上的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80%以上的种苗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1.4农业科技服务范围广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潍坊市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全市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充分利用专家和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公益性职能,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覆盖全市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成。院企合作、校企合作、科技特派员等一批新型合作模式逐步完善,12316、科技咨询服务热线、远程视频网络系统等一批快捷高效的信息通道建立,公益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顺势而生,仅2012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26家;新增联合社26家,总量达87家;31个村成功注册登记为社区经济专业合作社;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50家,总量达119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注册资金占到全省的1/3以上。先后聘请上百名院士、教授级人才作为政府科技顾问,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近百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达成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2潍坊市农业科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虽然近年来,潍坊市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总体需求存在差距。农业科研财政投入占农业GDP比重仍然较低,导致科研基础条件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任务的需要。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除了政府的引导性科技投入外,最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但潍坊市农业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自身拥有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偏重于产中,产前和产后投入过少,一些长期性和基础性农业科技工作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

2.2生产环境改良难度较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与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无污染、安全、营养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近年来工业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超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严重,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营养失调,硝酸盐积累及农药和重金属污染,农业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潍坊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2.3农业科技人才分布结构不够合理

虽然潍坊市农业科技人员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农业科技力量配置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相对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企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种养业科技人员相对集中,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研究力量相对集中,技术推广应用力量相对分散薄弱。

2.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待提升

农业科技推广在农村的最直接表现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出现,潍坊市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广大农民和市场需求,一些农业科技项目通过有关科技主管部门的验收后,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造成很多项目成果的浪费。“产、学、研、用”的联系不紧密,导致新品种、新技术等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使得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实际应用还存在脱节现象。

3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目标及建议

3.1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增加总量、扩大范围、完善机制的要求,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强度,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水平。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潍坊市农业科技面临的现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建议尽早出台具有中长期规划性质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从增加投入、完善体系、整合资源、建设队伍、培养人才、政策扶持、扩大主体等多方面入手,分步骤解决农技推广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加强上下联动和部门协作,努力形成更为有力、更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行政管理模式和行政运行方式。

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一是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面向全市农业产业需求,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二是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良种培育、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农业科研评价机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四是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增加涉农领域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五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潍坊市优势产业发展为依托,建立潍坊自己的产业科研体系,每个产业确定1名首席专家,组建1支专家团队,建立1个研发中心,建立1批试验示范基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3.3突出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以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临朐果品等一批品牌产业为依托,完善种质资源库,加强品种收集及创新力度,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夯实潍坊市农业种业发展的基础,提供符合市场需要且丰富多样的良种。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3.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围绕质量安全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强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与监控技术研发,加强粮、油、肉、奶、蛋、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加工领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及食品化学农药污染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动物性食品残留检测技术、动物饲料有毒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同时建立农产品信息可追溯技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将产地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监测、投入物安全使用等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5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第8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一、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会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方面、农业经济出口贸易方面、科技发展方面以及相关的农业经济制度方面等,下面就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具体分析。

1.投资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业中,想要取得快速的增长,首先就需要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投资作为农业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好作用,同时对于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而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的经济投资来源有国家拨款、银行贷款、融资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投资来源中,银行贷款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加以支持的最为直接的手段。随着我国银行逐渐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银行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进行资金扶持的优惠政策已经不再具有原先的利率优势。从银行方面考虑,银行为了降低潜在的风险水平,不得不将农业相关贷款政策进行硬性规定,这样也就制约了来自银行方面的农业贷款,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消费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消费是推动各大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在农业中尤其如此。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导致粮食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进而使得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甚至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粮食价格的提高也间接提高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也较以前有所增长,然而由于我国的农民思想观念比较落伍,跟不上时展潮流,出现很多农民仅仅只是将经济收入存入银行,消费观念不足,消费水平低下,这样严重降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速率,同时对于扩大内需也毫无意义,无法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而城镇居民由于自身经济收入的增加,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样会导致农村与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出现的区域性、结构性发展趋势正逐渐促使我国的农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3.出口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同时贸易种类以及贸易数量都在不断提升。而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农业也一直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因此在农业出口贸易中,很多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农副产品贸易中,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来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逐渐朝着现代化方面发展。

4.科技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科学技术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农业发展中也是如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也是解决粮食危机的主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多农业科技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真正投入到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去,还需要不断加大农业研发力度,促使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的现代进程中,也不能盲目的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而是要结合我国的农业发展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同时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指引。在农业技术研发中,要注意产研学相结合,避免研究工作与生产应用相脱节,运用布局合理、层次明确、分工合理的研发体系,促进农业生产朝着可持续化方面发展,提高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5.制度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制度可以调节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如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出台的免除农业税政策可以极大地刺激我国的农业增长,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相关的法律措施,还可以更好地降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农业制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企业,进而影响到很多的产品生产加工,在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现在我国很多地区关于农业政策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缺陷,如政府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加重农民负担,再加上农民本来就处于社会的底层,自身教育水平低下,地域封闭性强,因此在各行业发展中明显处于劣势,我国需要尽快出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惠民政策,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逐渐向发达国家过渡,对传统的农业加工方式进行制度创新。

二、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水平的对策

目前,我国仍然要继续加大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强化现阶段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会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而对于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农业投资、农产品消费、农产品出口、相关制度、科学技术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等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相关的措施,以期提高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使得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优惠。

1.在农业投资方面

我国在农业发展的投资方面,渠道很广,同时投资数量也较大,其中主要的投资来源是银行方面。然而近些年由于各大银行逐渐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农业方面的优惠措施,先前在农业发展中的低利率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农民也无法在享受到先前的贷款优惠政策,自然也就限制了农民的贷款额度,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经济的投入力度,将农业方面的工作重点放在强化政府支持力度与银行贷款上来,对于农村的经济工作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要增强农民的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让农民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

2.在农产品消费方面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农民的消费观念却依旧不足,多数农民还停留在攒钱买房,结婚生子方面,无法刺激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消费水平低下,这样就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严重落后于城镇地区的经济增长幅度。此外还有一些农产品销售不平衡的现象,如有些地区的橘子、苹果出现严重滞销情况,而有些地区的橘子、苹果却供不应求。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要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刺激农村经济增长,同时要对于城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调现象。

3.在农产品出口方面

在我国的外贸出口中,农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很低,出口种类比较单一,缺少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也就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再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的粮食出口总量有所下降,降低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幅度。在国内农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下,加大出口份额,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对于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我国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加大农产品出口力度也有助于刺激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为农民工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要想增加农产品出口份额,就需要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出口国家的数量,扩大农产品出口种类,适当增加一些具备特色的农产品出口量。

4.在农业相关制度方面

由于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都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再加上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出台积极的农业制度来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更好,从而加大农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此外还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使得农村与城镇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对于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加工模式进行改革。由于农民的风险意识低下,农业发展不具备自身优势,因此政府要出台一定的政策来降低农业经济中的风险,提高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得农业生产尽快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5.在科学技术方面

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变动,而且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现象,在农业发展中也要加强对于科技的重视。然而现在我国的农业科研情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加工,好多科研成果都无法投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出现了科研与生产相脱离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深化改革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要求以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科研工作。而且还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工作,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农业生产研发的投入力度,在经费上能够予以充足的保障,扩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更多地区的农民所服务。

6.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需要优化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促使我国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尽快建立起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水平,有效解决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农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进行配合,加大农产品中优良产品种植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实行退款还林政策,优化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不同地区的自然优势。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同时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不断的进行变动,以尽可能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9篇:农业科研发展方向范文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农业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从事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探索的重要基地,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知识传播的枢纽。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辽宁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科研、教学、管理和推广等方面的各类农科专业人才。同时,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农业继续教育以及举办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为辽宁现代农业、农村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员以及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骨干、规模管理者、企业家、各种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中间组织者。(四)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基地”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的源头,它既担负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责任,又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使命。近几年,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特点以及当地社会、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这些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网站的顺利实施,为实现高等农业院校进行科技兴农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等农业院校提高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模式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构筑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构成:(1)搭建农业创新基础平台。重点实验室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平台的重要基地,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是高水平基础研究、聚集和培育优秀科学家、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2)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区域内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企事业和检验检疫、质量标准检测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建立。(3)构建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共享平台。高等农业院校要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集成有关农业科技各方面现有的科技文献资源,提高科技文献的利用率。(4)创建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高等农业院校要逐步推进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加强自然科技资源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提高资源加工、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完善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技术平台的共享机制,扩大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数量和范围,提高自然科技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能力,建立“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创建“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将这些基地与省内外大学、科研院所挂靠,并与企业相关单位进行横向联合,把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及“高、新、特、绿”的生态产品向下辐射到农户。“学校+企业+农户”的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立主要包括:(1)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依据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优势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从师资队伍中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科研人员走进农村,分别作为基地的科技副县(市)长、副乡(镇)长,便于专家、学者与农村进行联系,这些人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经营理念,深入农业第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2)根据当地农业现状,优先选取当地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联合省内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区(点)推广最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现展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技术咨询与规划。(3)构建适应实际需求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多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实施“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一心双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是指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这种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其构成是:(1)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试验示范站,打通“大学+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科技推广新通道。(2)结合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培训对象,建立“大学—试验站—示范点”多层次技术培训体系,定向制定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3)组建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相互协同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团队。一是高等农业院校要以项目为纽带,组成一支高校科技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共同参与的推广队伍;二是在地方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4)高等农业院校和示范区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借助电视网络、电信、报刊、电台等信息传播媒介,构建全方位、多渠道、高覆盖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在实施科技特派行动的过程中,要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师资优势,结合院校自身学科建设特点,派出学校专家、教授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科教兴农工作。要不断完善以项目为纽带,由高校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科研机构所组成的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为主体的科技特派行动,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做出贡献。实施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特派行动主要包括:(1)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组织学校专家、教学科研人员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形成科技特派团,派驻到全省各市、县、乡,根据当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组织学校专家、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科技特派组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助企业开展科技龙头企业创建活动。(3)学校选派教学科研人员,毕业生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县(市、区)的农村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等活动。(4)选派村级示范户、特派科技员、农民技术员到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创建“一院三区”的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新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以科技为基础,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形成集“基础研究、科技开发与应用、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企业孵化、加工、物流、交易、会展”于一体的现代高水平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成国内创新能力最强,功能齐全的农业硅谷。“一院三区”,“一院”即创建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主要由区域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区域龙头企业组成,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主要负责基础性研究,龙头企业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商业开发及产业发展。“三区”即:(1)成立科技创新区,彰显科技资源聚焦效应。农业科技园区应创建依托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农业科技创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2)打造企业孵化区,实现科技资源最密集。孵化区内的农业企业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师资优势,搭建农业高新技术人才交流平台,技术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和农业技能人和培训中心,创建农业科技中试基地,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保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3)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形成科技资源有效配置。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主要实施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开展教学科研与商业生产结合的科技、推广和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核心区农民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