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的兴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91-02
基于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4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过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4例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男56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2.51±1.08岁;患者病程为1.9―11年,平均病程为6.45±0.61年;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支持方法进行治疗,医护人员给以患者γ干扰素及抗纤丸治疗。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况进行纠正,指引患者多休息,饮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的食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次10mg的阿德福韦酯。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8周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及Child-Pugh分级[1]。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对比患者治疗效果患者在实施4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为80.95%(34/42),HBV DNA转阴率为59.52%(25/42),HBeAg 转阴率为33.33%(14/42),Child-Pugh分级,37例为A级,3例为B级,2例为C级;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为38.10%(16/42),HBV DNA转阴率为9.52%(4/42),HBeAg 转阴率为7.14%(3/42),Child-Pugh分级,20例为A级,17例为B级,5例为C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及Child-Pugh分级A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其中,1例患者出现头痛现象,1例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现象,1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1例患者出现咽痛现象;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11/42),其中,2例患者出现头痛现象,3例患者出现腹痛、腹胀现象,3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1例患者出现咽痛现象,2例患者出现乏力现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肝硬化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该疾病主要是由一种或者是多种病因反复发作或者是长期发作而出现的弥漫性肝损伤[2]。其病理学组织上存在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进而破坏患者肝小叶结构,并形成假小叶,导致患者肝脏变形、变硬,出现肝硬化疾病[3]。在该疾病早期,患者肝脏代偿功能没有出现较强的症状,后期患者肝功能受到破坏,且出现门脉高压现象,同时累及其他系统。阿德福韦酯为一种单磷酸腺苷无环核苷类似药物,其在患者细胞中可转变为阿德福韦二磷酸盐,对患者机体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阿德福韦酯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效果显著,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4]。研究结果显示,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支持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且治疗组患者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 转阴率及Child-Pugh分级A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P
参考文献
[1]姜坚红,赵震宇.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05):101-102.
[2]桂亚萍.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05):210-21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30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复杂且高危性的大血管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多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临床上同期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复杂、技术要求高、风险性大,这类手术无疑增加了护理的难度。2008年1月~2010年9月同期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8例,通过术后护理,认为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预防移植的冠状动脉再栓塞及人工血管吻合口破裂和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并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和监护,可有效减少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5~76岁,平均64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示:3支血管病变3例,双支血管病变3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所有血管狭窄均>70%。均同期实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非停跳CABG 5例,体外循环下CABG 3例;均伴高血压,伴糖尿病2例。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过精心的护理均康复出院。
术后监护
认真做好手术室-ICU交接班:患者术毕回ICU后,即刻连接好各项监测连线和管道,听诊呼吸音,了解术中情况如搭桥支数及名称、人工血管置换情况、用药情况、皮肤完整状态及末稍循环、个体特点、输血及体外循环下心脏是否复跳顺利等。
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术前高血压、手术低温、术后疼痛、意识不清等都可引起术后血压升高,血压高容易引起手术吻合口渗血、缝线撕脱,所以术后血压高必须予以控制。可以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常用硝酸甘油。术后血压应控制在不低于术前血压的20~30mmHg,以保持良好的心、脑、肾灌注同时减少出血[1]。
严密监测心电图:心电监测选择一个R波向上的导联,每日定时做标准的十二导联心电图1次。观察有无ST-T弓背上抬、T波改变和心肌缺血有助于及早发现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动脉痉挛、血运重建不完全等情况。注意心率、心律改变,维持心率在80~110次/分,心率过快增加心肌耗氧,影响冠脉血液灌注;室性心律则直接影响心排出量,导致心输出量下降[2]。本组2例发生心律失常,其中1例为室上性,1例为室性。发生室早时首选利多卡因,效果不佳时使用乙胺碘呋酮;快速房颤时首选洋地黄和乙胺碘呋酮,以控制心律失常。同时还应严格监测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
呼吸道管理:术后早期因、肌松药的影响,术后患者循环呼吸状况不稳定,常规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功能,可以减少肺间质水肿,保证充分供氧,帮助调节内环境,并可减少心脏负担[3]。根据血气结果及X线胸片检查及时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观察胸廓起伏程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正确掌握吸痰时机和要领,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出现呼吸机报警声应及时检查处理。拔管后给予面罩或双鼻塞吸氧3~5L/分,雾化吸入3~4次/日,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进行肺功能锻炼,防止肺部感染。本组均未发生肺部感染。
观察出血情况:保持心包、纵隔、腹腔引流管通畅,术后负压吸引,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有无血凝块。若引流液持续增多>4ml/(kg•小时),则应及时通知医生输血补充血容量并判断是否须2次开胸止血[4]。
肾功能监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于术后48小时内发生。与术后低心排及腹主动脉瘤压迫肾动脉及术中阻断肾动脉等因素引起肾脏缺血有关[5]。因此应注意预防术后肾功能衰竭。术后每小时尿量测量记录1次尿量,>1ml/(kg•小时)表示循环良好。如果由于血容量少、血压低引起尿少,可以及时补充血容量。当血容量充足仍尿少时,可以静脉给予利尿剂,速尿最为常用。同时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及性状,定时监测肾功能,选择肾毒性小的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观察腹部症状与体征:因手术结扎肠系膜下动脉,术后可致腹腔脏器缺血坏死。因此应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腹膜刺激征。每班听诊腹部有无肠鸣音,观察腹壁张力,每4小时固定位置测量腹围,记录并与之前水平对比。注意有无黏液便及血便、次数及有无腹痛。也可通过生化检查及时发现内脏缺血的情况。
糖尿病护理:术前为伴有糖尿病,加之手术造成的应激性血糖增高,直接影响患者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定时监测血糖变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肢体护理:取大隐静脉的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卧位时患肢抬高15°~30°,利于静脉回流,减轻下肢水肿。术后24小时可拆除弹力绷带。由于术中有血栓脱落情况发生及术后卧床血流缓慢,可能出现下肢动脉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尤以动脉栓塞的机率高。术后应注意肢体皮肤色泽、温度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与术前比较,若患肢出现皮温下降,脉搏减弱或消失,提示有动脉栓塞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肢锻炼,如屈膝、踝关节背屈、按摩双下肢大腿及小腿肌肉,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患者在ICU陌生的设备和环境里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向其解释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告之医护人员随时守护在床旁,并鼓励配合治疗;与患者书写或示意交流,了解其心理负担及要求,满足其需要,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解除顾虑及恐惧心理,以利早日康复。
讨 论
对于腹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可减少患者分期手术的风险[6]。由于患者病情重,手术操作复杂等原因,因此术后治疗与监护尤其重要。通过对5例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监护,体会到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预防移植的冠状动脉再栓塞及人工血管吻合口破裂,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应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深静脉血栓等进行预防性护理和监护;对于术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邹春艳,彭静君,陈秋芳.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929.
2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护理部.心血管病护理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
3 刘岩,肖峰.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在ICU的治疗体会[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1):15.
4 刘红娟.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现状[J].护理研究,2004,18(11):1975-1976.
【关键词】异步电机驱动;矢量控制;并联
1.介绍
一般而言单一异步电机是由单个逆变器进行矢量控制。然而,像电气化铁路和钢材加工等工业应用场合,由于需要成本低、结构简洁、重量轻盈,一个逆变器可能驱动多个并行连接的感性电机。铁路牵引是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场合,它需要两个到四个感性电机并联运行,而且电机各自负载的不同导致驱动系统的不稳定[1]。许多电机驱动系统已经被提出去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电机参数的平均值和差异来更加准确的表述系统情况,并且为了实现无传感器控制,用磁通和速度观测器估计感性电机转子的磁通与速度。文中正是研究采用此方法由单台逆变器驱动两台电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2]。
2.双感性电机的矢量控制
3.系统结构
通过转子磁通观测器得到的相应电机的定子电流及电压来计算当前每个电机的速度和转子磁通[3].平均参考转矩见式(11)。用于决定平均转子参考磁通的参考电流依据式(14)由平均参考转矩计算得到。平均转子磁通的参考电流依据式(8)由平均参考磁通计算得到。感性电机依据这些参数进行控制,整个矢量控制系统通过反馈相应电机定子电流实现转子磁链和速度的观测,并以此为反馈,实现转矩内环调节和转速外环调节[4]。
4.实验结构
5.结论
本文讨论了不平衡负载下,异步电机并联运行时的调速特性。提出了新型的电机转速、磁等电机参数的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两台感应电机可以在不平衡负载下并联运行,验证了观测器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后续研究中,将在异步机T型等效电路的基础上,着重优化电机带不同的负载时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B.K.Bose,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C Drives.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Hall,2001:348-350.
[2]T.Inoue,K,Matsuse.Dynamic Performance of Sensorless Vector Controlled Multiple Induction Motor Drive Connected in Parallel Fed by Single Inverter[J].IAS 2011.
[3]P.M.Kelecy and R.D.Lorenz.Control methodology for single inverter,parallel connected dual induction motor drives for electric vehicles[J].in Proc.IEEE PESC’94,1994:987-991.
[4]J.Okabe,A.Kumamoto,and Y.Hirane.Independent closed-loop control of two induction motors paralleled to a single invert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n automatically guided carrier vehicle[J].in Proc.IEEE IECON’84,1984:180-185.
关键词:移动支付;机遇;障碍
中图分类号:U172.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支付清算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讲话中表示:“央行支持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移动支付业务,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推动移动产业做强做大。”为此,刘士余认为接下来要尽快创新移动支付的模式构架,整合各方的资源和诉求实现共赢发展。
1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消费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排在首位,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正在悄然兴起。中国移动支付业务进入快速上升通道,移动支付市场前景光明。有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达到742亿元,移动支付用户达1.87亿,而到2014年,市场交易总额将达到3850亿元,用户达到3.87亿。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移动支付已经成为2012年中国网民最期待的支付方式,有28.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在2012年使用手机近端刷卡支付。易观国际(微博)的统计证实了这一点--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已经达到1.87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6.4%。来看看支付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支付宝数据表明,每天使用支付宝客户端进行支付的用户已经是去年同期的6倍,并且以每天激活6万用户的速度激增。”
移动电子商务与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在消费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眼下,手机淘宝、手机网购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包括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一卡通以及移动互联网支付在内的形式各异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商业银行对移动支付的支持,也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中国银行业认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移动支付化、网络化和全能一体化。中国银行业需要加快转型来适应这种趋势。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更是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商业银行改革转型也刻不容缓。
移动支付是一片广阔蓝海,对于中小银行尤为重要移动支付的开展将会撬动银行卡、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再次增长,为银行业带来巨大的手续费收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有助于弥补其营业网点少、大客户稀缺的缺陷,提升其竞争力,因此中小银行更应把握好发展机遇,积极布局产业链条。移动支付产业中,商业银行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移动支付产业有多种可能的商业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银行业都将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银行是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参与者,同时银行对移动支付应用和安全性的控制力最强。在支付领域,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也许会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但同时也会促使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2 移动支付发展的障碍
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移动支付面临许都问题如:安全、技术、终端以及法律规范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移动支付作为电子商务市场重要保障,也同样面临很多障碍。
2.1 行业标准与规范问题。移动支付的标准制定一直是电子商务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的成长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无规矩不成方圆”,移动支付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严重阻碍整个电子商务良性发展的进程。工信部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推动近距离通信(NFC)、机器到机器(M2M)等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应用,面向不同的行业应用,协调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同时,重点推动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普及,推动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和各应用领域的相关主体加强合作,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化协作机制创新。
在行业标准制定的层面,从国际标准上,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银联已经参加了这个组的工作,负责研究制定移动支付国际标准的ISO12812,这个标准也是与我国银联主导推动的13.56MHz技术是一致的。国家标准,在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目前也已经完成了公开的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也有望在2013年,这也明确了银联采用13.56MHz。
2.2 移动支付技术瓶颈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前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初期是将手机短信与后台账户捆绑在一起的支付模式。”初期:是将用户的手机号与后台中用户的支付资金账号进行捆绑,从而来完成支付过程。这种支付方式使用实现容易成本低,但是存在安全性欠缺、操作过程繁琐复杂及即时支付率低等问题。
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移动支付技术前后经历了几次换代,正在走向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模式。目前已经有近场数据交换(NFC)、SIMpass以及RFSIM等三种比较成熟的技术,近场数据交换(NFC)和SIMpass使用13.56MHz频率,该频率和协议已经广泛地在交通、金融等多个行业应用,是世界公认的标准,在我国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大型超市中已经实现NFC 技术。近场数据交换(NFC)经常能够在一些媒体杂志、电视广告语上被提及,而且当前一些诸如三星GALAXY Note Ⅱ、HTC One X、诺基亚Lumia 920等高端产品上也都已经搭载了NFC技术。
NFC具有工作稳定、支持主/被动通信模式、支持点对点通信、支持高加密、高安全性、产业链完整等特点,但是用户需更换手机,推广成本高。RFSIM更容易让运营商控制产业链,且用户使用门槛低,但是采用2.4GHz通信频率,推广的难度会较大。
2.3 支付安全。移动支付发展取决于移动平台的安全性。在线支付本身的安全问题由于其开放性就很多,如身份认证等,在手机终端进行的移动支付则具有着更大风险。移动终端性能的不稳定、应用软件与手机平台的兼容性,再加上大量的手机病毒的侵袭,都让移动支付过程障碍重重。
安全技术是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因素,安全包括很多环节,比如云存储安全、传输安全、身份认证安全等。从目前来看,加密问题和即时性问题是手机支付普及的主要障碍,虽然3G功能的手机支付时,能够采用移动网络的加密技术,并不能很有效的保证安全。如果引入短信确认实现手机支付的双重确认方式,又会因为短信的中继问题,有可能造成短信不能及时到达,影响支付的流程。身份识别的缺乏是限制移动支付应用的另一个原因。当手机仅仅当作通话工具时,密码保护并不是很重要。但作为支付工具时,移动信息化提高了手机等手持终端的重要程度,设备丢失、密码被攻破、病毒发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重大损失。信用体系的缺失是限制移动信息化应用的第三大原因。在手机支付中,一些小额支付可以捆绑在手机话费中,但手机话费透支、恶意拖欠十分常见,信用意识以及体系的不完善,也制约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最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取得了质的飞跃,通过市场和用户的反馈来看,中国的移动支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参考文献
为深化企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西城区在全区实行了企业职工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这项改革缓解了企业间大病医疗费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使职工在患大病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职工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政府的决定精神,这项改革要在全市推行,辖区内的企业都要参加所在区、县的大病统筹。为保证大病统筹基金能按时筹集和及时拨付,现对有关银行结算方式通知如下:
一、实行企业大病医疗社会统筹的资金结算,可参照退休统筹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的收费方式,采用“无付款期委托银行收款”结算。
二、“大病医疗”管理机构设在各区、县劳动局。在办理结算前,应与各相关企业签定“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协议”在协议中须注明“使用‘无付款期委托收款’方式结算”字样。
三、在使用此种结算方式前,收款单位应向开户银行提交开立“大病医疗基金”专户的“开户申请书”和一式两份使用“无付款期委托银行收款”结算的书面申请。“书面申请”上须注明,预计结算的周期、时间、笔数等项内容,以及“严格按照与企业签订的协议办理该项资金的结算,并对此负责”的字样,并附自制的、符合统一规格的“无付款期委托银行收款”结算凭证票样。
四、申请单位银行接此申请后,应审查该单位是否确系大病医疗费的管理机构;有无市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和签章;是否已同企业签定了“大病医疗费社会统筹协议”;凭证规格、联次是否符合银行的统一规定等。经审查无误,方可开立“大病医疗基金专户”,并在“书面申请”上批注意见。凡经银行审查同意的,由该行将一联注明“同意”字样并盖该行公章的“书面申请”及票样报送市人民银行会计处备案。
关键词:移动支付 运营模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7-0027-03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不断发展,手机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的兴起,金融支付手段的局限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移动支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业务涉及面广泛,是一个融合各个相关行业的新产业,商机无限的同时需要行业间的合作才能成功。但同时应当注意到,移动支付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其运营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和竞争无序的特点,要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对现存的各种运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满足用户需求、平衡各参与方利益且具有发展前景的运营模式。
一、移动支付业务的定义和分类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发展的历史并不长,技术实现模式也多样化,到目前为止,移动支付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准确定义。根据移动支付的一些基本特征,从广义上讲,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手持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络和广域网)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到接收方转移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从狭义上讲,移动支付的支付终端仅限于手机。本文主要集中于通过手机完成支付行为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分类,在安全性、支付成本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应用领域具有一定差异,最终支付的实现模式也各有不同。
第一,根据交易过程中是否有商品或服务的传递,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交易性支付和非交易性支付。
第二,根据基于账户的不同,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基于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基于银行卡账户的移动支付和基于专有账户的移动支付。例如,目前中国银联开展的移动支付以及部分商业银行推广的手机银行就属于基于银行卡的移动支付,而移动运营商的小额支付主要是基于手机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
第三,根据是否事先指定受付方,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定向支付和非定向支付。例如,手机话费的支付属于定向支付,手机购物就属于非定向支付。
第四,根据支付方与受付方是否见面,移动支付可以分为移动远程支付和移动现场支付。例如,通过手机购买数字化产品就是移动远程支付,在自动售货机处购买饮料、支付停车费或加油费等就属于移动现场支付。
第五,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移动支付可以分为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和微支付。在不同的国家大额支付、小额支付和微支付的划分标准有所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各国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也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从海外该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的移动支付以微小支付和小额支付为主,采用的支付方式包括以下三种:通过手机话费账户支付、从用户信用卡或借记卡账户支付、以手机作为电子钱包。
二、移动支付业务的流程
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至少包含四个当事方:用户、商家、发行方及收款方。与传统的付款方式不同的是,整个交易过程是基于移动网络进行的。所以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网络提供商作为主要的当事方,其作用贯穿于整个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如下图所示,发行方通过银行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能力,发行方主要是金融机构;收款方根据具体的支付平台不同,可以是商家、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商等。
交易凭证包括账户信息、账户密码以及各种数字安全证书。交易的细节信息由网络提供商负责传递。在非接触式移动支付中,交易的细节信息利用基于浏览器的协议如WAP和HTML,或者信息系统如SMS和USSD进行传递;在接触式移动支付中,交易的细节信息可以通过红外、蓝牙或RFID等进行传递。
三、移动支付的四种运营模式
(一)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当移动运营商作为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时,移动运营商会以用户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移动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话费账户或小额账户中扣减。
优点:移动运营商拥有对移动用户及其话费账户、手机厂商、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强大控制力,并凭借这种资源优势在现阶段掌握了与商业银行或银联合作的话语权。
劣势: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最明显的劣势就是缺乏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和业务流程、财务制度、风险控制等金融行业的运营经验。其次,就基于话费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来看,这种模式的发展面临较多限制:一方面,话费账户每月有最高消费额度限制,这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额度需求;另一方面,话费账户的目标客户群多为后付费用户,而乐于尝试新业务的年轻群体多为预付费用户。另外,话费账户的支付成本高,结算周期较慢。再次,就基于银行账户或银行专业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来看,在这种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变成纯粹的通道提供商,失去产业发展的话语权。最后发生大额交易可能与国家金融政策发生抵触,运营商需承担部分金融机构的责任。
(二)银行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该模式下通过专线与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移动支付。
优点:该运营模式下银行的资本实力、营业网点规模和分布、营销宣传等方面比较强,仅把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当作一种类似互联网的信息通道,而且不受其他各方的制约,可以灵活开展支付业务。
劣势:该运营模式下移动支付业务不能够实现跨行互联互通,各银行只能为自己用户提供服务。另外如果不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持卡人若要实现银行卡的个人化,就只能本人亲自到不同银行的柜台办理。
(三)中国银联为运营主体的模式
中国银联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机构的各种支付卡,实现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通过中国银联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实现跨银行移动支付服务。
优点:该运营模式下中国银联的最大优势在于联结各发卡行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同时,中国银联拥有多样化的支付渠道,可以向行业客户和重要商户提供一揽子的支付解决方案,从而增加中国银联对商户的吸引力。另外该业务模式下移动运营商、银行和中国银联之间权责明确,提高了商务运作效率,简化了其他环节之间关系。
劣势:首先中国银联的产业定位使其无法直接掌握持卡人资源和商户资源,尽管他们都是中国银联的最终用户,但是,作为转接机构的中国银联并不拥有对这两个市场的直接影响力。其次,银联的体制使其不能和银行结成有效的利益共同体。中国银联的股东中,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处于控股地位。同时,中国银联人事任免等主要事务基本上由央行决定,因此长期以来,中国银联更像是一个政府机构。这种体制设计产生的一个重大负面影响就是,中国银联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较弱。再次,中国银联的资本实力较弱。对于初期需要较大投入的移动支付业务,中国银联仅仅依靠自身的实力难以推动市场的前进。
(四)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合作的模式
该运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保证移动支付的安全和信用管理,使交易能够顺利、正常进行,移动运营商和银行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
优点:通过优势互补来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带动上游和下游企业健康运营,同时银行不需要支付巨额资金给移动运营商。
劣势:该运营模式中的竞争仅仅是一对一的关系,即移动运营商只能与某一个银行的信用卡号进行绑定,无法实现跨行支付。另外,不同银行的接口标准不同,运营商与不同的银行合作会造成成本增加。
四、主要参与方独立运营的可能性分析
(一)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难以单独经营移动支付业务
首先,我国移动用户众多,如果所有移动用户都使用手机购买商品,商业银行都将面临着过于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银行不会同意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经营移动支付业务。其次,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移动运营商在经营移动支付业务时为用户提供的信用度明显不如银行。再次,由于存在巨大的沉淀资金及其利息收入,基于预付费账户的移动支付业务将会受到金融监管。
(二)中国银联不能独立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中国银联不直接掌控用户和终端,而是通过合作者间接影响,同时,中国银联不直接掌握收单网络,没有做到从网络终端到转接核心的全网控制,只是控制支付网络的转接部分。由于没有全网控制的统一网络,没有直接的客户资源,中国银联也就难以直接地、大规模地将服务和商户资源导入到这个平台上,而必须通过各类合作者间接地接入。
(三)银行不会单独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银行独自经营移动支付业务需要在技术研发、设备采购上进行巨额投入,在未能看到明显的利润回报之前,银行仅仅将移动支付作为传统业务的补充及增加客户粘性的一种手段。而且,银行的业务重点在于向客户或商户提供金融业务,而不是支付服务,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出现以某个或某几个银行为主导的移动支付商业模式。目前在世界上也没有出现以银行为主导的模式。
五、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方支付机构平台效应带动移动支付迅猛发展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爆发式增长。据资料统计,央行自2011年以来,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央行已发放了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已有269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活跃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上。
纵观这269家机构,无论是企业类型、性质还是业务都包罗万象。他们中既有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也不乏行业巨头;既有直接跟支付相关的互联网电商企业,还有和支付终端相关的电信运营商,更有软件、地产、保险等看似没有多少关联度的企业。
他们间的鏖战促使了支付业务多元化的转变。据易观智库《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各2014》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2014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则达到7.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500%,延续了上一年的高增长率。与此同时,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支付市场竞争的加剧。目前看来,移动支付格局呈现三大势力交锋的局面,互联网系、电信系以及传统金融机构这三方势力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其中,支付宝作为互联网系第三方支付企业中的代表,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得益于移动支付产业在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上的不断探索,以及对应用场景的不断尝试,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的黏性得以提高。经过近两年发展,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已经逐渐养成,这为整个市场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
由移动支付带动的互联网金融热引发了业界关于移动支付未来的思考。一方面,以阿里支付宝和腾讯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机构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进军金融支付领域:另一方面,以银联和各银行为代表的传统支付机构又凭借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不断展开各项支付创新。而在这中间,通信运营商和终端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手握着移动支付和硬件的入口,在各方的角力和创新推动下,NFC近场支付、声波支付、二维码支付等电子支付开始呈现越来越多的创新形态。
有行业研究机构分析指出,未来几年将是移动支付产业取得突破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会迎来三个浪潮:一是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即基于移动互联网把PC端照搬过来的模式:二是020电子商务支付,未来或将出现一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形态,从而为移动支付产业带来一个短期的高速增长态势;三是非接近端支付。随着近场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基础条件的逐步成熟,移动支付将迎来大爆发期。
智能手机联姻移动支付科技巨头竞相布局
在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轰轰烈烈的“红包大战”背后,是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在抢夺移动支付入口。苹果公司在去年就推出了移动支付Apple Pay,加剧了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
当下,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移动支付方面快速地打开局面。仅拿Apple Pay为例。截至目前,Apple pay支持的银行和信用卡机构已经达到了60家左右,而据苹果CEO蒂姆库克曾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未来他们会和750家银行以及信用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种种迹象表明,苹果公司的进入,使大众进一步了解NFC近场支付,同时,苹果手机通过加入移动支付功能进入移动支付领域也是其市场竞争战略的必然选择。
对于发展日益多元化的支付领域而言,移动手机支付是一个对软件技术、、用户体验、硬件设施等各项条件依赖性很强的领域。苹果公司的介入,将很大程度上推动移动支付领域的快速普及,构建软、硬件和服务体系的全方位链条,加速产业竞争,用市场竞争的手段不断推动技术升级。这一战略举动将对全球移动支付领域带来不小的冲击,同时也将促进移动支付领域的快速发展。
而据韩国一家媒体的报道,三星电子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的新款智能手表中提供移动支付功能。报道称,三星将使用近场通讯(NFC)技术来支持其智能手表的移动支付功能。在此之前,谷歌也已收购了手机钱包公司Softcard的技术和专利,希望借助此次交易在移动支付领域挑战苹果和三星。随着行业的发展,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手机厂商会将布局移动支付领域的目标提到发展日程上来。
移动近场支付能够将手机变成广大消费者的钱包,解决了大量的小额现金交易和各种银行卡、会员卡带来的不便,能够极大地提升社会经济的效率。预计到今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总额将达到6700亿美元,远高于2014年的2400亿美元。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将为移动支付链条中的企业提供巨大的机遇。但是近场支付涉及电信运营商、银联银行等金融机构、终端硬件制造商、软硬件产品服务提供商等诸多产业链环节,目前的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用户使用习惯难于改变,使该项技术应用未能大量普及。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终端的普及、4G网络的推广、二维码技术的使用以及移动支付标准额确立和统一,特别是智能手机支付的便捷性提升了用户的支付体验,移动远程支付将会逐步摆脱技术束缚,进入高速成长期。
可穿戴设备加入角逐破局移动支付智能终端
日前,就在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纷纷使出补贴优惠杀手锏,线下商超争取用户使用自家支付平台时,两家生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公司却悄然把一卡通植入各自产品,推出具有健康和公交刷卡功能的刷刷手环和智能手表,这两款产品一经亮相,就受到市场热捧,在唯一官方销售平台京东商城上,曾经一度处于缺货状态。
其中,握奇公司战略规划与市场部总监叶新告诉记者,生产这款具有支付功能的“握奇智能手表”,对公司而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最早与一卡通合作的企业,叶新坦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给了他们一次转型的契机。“之前我们生产的卡都是作为工具而存在,但现在,移动互联网可以把服务置入我们的产品中,这加强了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加之一卡通庞大的用户基数,也让我们对产品的未来很有信心。 ”
自2006年推出以来,北京一卡通已经发行7000多万张,覆盖商家超过数千家,包括零售、餐饮、公园等多个领域都可以使用一卡通。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覆盖而较广的商家同样也是凤凰云科技CEO陈康宏所看重的,他所带领的创业团队所生产的刷刷手环在年初上线后,立即受到市场热捧。“很多人每天坐地铁或者公交都要拿出一卡通,我们的刷刷手环相比于其他主打健康监测的手环,多了另外一项光通支付功能,这对不少人而言是刚性需求,我觉得这是我们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他也表示,“虽然目前与北京一卡通签约的商家不少,但是一卡通用户很少去其他商户消费,基本上还是一个公交卡的功能。”这种情况在深圳也有。这些主打小额支付的可穿戴设备,在商户普及方面存在难点。而针对当中充值难的问题,两家公司都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此外,陈康宏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与百度地图合作,未来会把更多的着力点放在信息服务方面。“智能可穿戴设备上自带的GPS功能未来将为移动支付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如果用户同意我们给推荐信息,那么我们会根据用户的位置推荐商户信息,比如哪家美食离他更近,哪家商店正在进行折扣促销等等,更好地把用户和商家连接起来。”
从2月11日到2月19日,支付宝将和品牌商户派发6亿元的红包,其中现金超过1.56亿元,购物消费红包约为4.3亿元。而微信则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将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单个最大红包为4999元),以及超过30亿卡券红包。但如果让我来评判,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谁在这场红包大战中赢得了胜利,支付宝无疑拔得了头筹,但微信未来的爆发不容忽视。
抢支付宝红包的所有用户都需要“打开支付宝钱包”这个行为。你到底有没有抢到,对阿里巴巴来说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你打开或者下载支付宝钱包的行为对支付宝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红包的推出目的其实就为了增加移动支付的活跃用户,提高了阿里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同样的道理对腾讯当然也很合适。
从场景看效果,谁更胜一筹?
下面这张图是支付宝红包的场景,用户打开支付宝钱包就可以直接抢,简单明了而且极其粗暴。屏幕正中间的新春红包给用户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很容易引导用户进行红包消费。
而对比微信红包,其隐藏的入口无疑要深更多。通过摇一摇抢红包,微信钱包基本没有太大的曝光。简单梳理出一个流程图,一个从未接触过微信支付的新用户需要经历5个步骤的跳转才能到达微信钱包的主页面,进入移动支付场景。
新用户到达微信钱包的步骤非常繁琐,即使各种群里面微信红包抢的热火朝天,腾讯方面其实还是等于花钱买吆喝。因为最关键的微信支付没有获得曝光。要知道绝大多数用户只能到第二张图“抢到红包”这一步。
表面上双方提供的都是红包,但实际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支付宝红包很好的让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功能在广大用户面前得到了一次曝光。而微信支付呢,我不知道它获得了什么?去年微信红包大肆扩散的时候,其实早已有断言,这不会给微信支付带来太大的增长。当时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微信在当时没有构建出匹配支付宝的支付场景。
不过随着近一年的发展,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方面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尤其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打车软件对线下用户的教育,使得移动支付迅速被普及。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微信红包一度占据了话题榜,但其并没有将用户、支付和真实场景紧密结合起来,对微信支付带来的助力其实并不大。
口碑和实惠,用户的看法不尽相同
红包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极度糟糕的用户体验,使得支付宝的品牌形象获得了不小的打击,此外缺乏社交关系的支付宝钱包,也使得即使有人抢到了大额红包也无法形成有效传播。这也无外乎为什么阿里巴巴方面要不遗余力的在微信朋友圈推广红包口令,虽然我们可能什么也抢不到,而用户对支付宝的积怨也伴随着这个过程在不断加深。但支付宝确实通过红包很好的让品牌得到了曝光。阿里巴巴通过红包很好的像新用户普及了支付宝钱包。
而微信方面,经历了与支付宝红包的对比之后,所有的用户一致认为微信红包体验更好,抢到的都是真金实银。但然后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然后了?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手Q红包,都没有强调腾讯移动支付本身。腾讯花费大力气推广红包,其目的本也是为了推广移动支付,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沉溺于去年红包带来的爆点,没有汲取教训。今年的红包和移动支付仍然没有太大的联动。
当然微信红包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其病毒式的传播效果已经被广告主认可。微信红包正通过和这些企业形成的广泛良好合作,逐步构建起支付场景。据悉,除夕当晚将会是微信派发红包的最高峰,而红包的最大出资方都将会由企业买单。相比阿里巴巴发放的优惠券,腾讯直接派发现金给用户无疑更加实惠。但电子优惠券给用户带来的影响将会是长期而不是短期的行为。红包只能带来一时的热情,但未来能否成功还需要看构建的支付场景。
未来的红包将会走向何方?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红包都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营销行为,正如打车软件对移动支付普及一样,红包的普及将会使移动支付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红包的广告营销价值也越来越被广告主认可,至少这次的红包大战中,就有不少企业参与的身影。企业把真金实银直接发放给消费者,减少营销过程中的浪费。借助红包,将会诞生出一个移动端的超级广告平台。
而在本次抢到支付宝红包过程中,我发现了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如果你想要使用非阿里巴巴生态之外商家的红包,那么必须去下载使用对方的App,并且必须使用支付宝付款。看上去对用户来说带来了不小的限制,但对商家来说,只是花费了一些虚拟的优惠券,就能够获得大量的优质新增用户,这无疑是一件很不错的生意。
而腾讯方面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但未来相信一定也会采取阿里巴巴类似的做法。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一方面极大的普及了旗下移动支付的服务场景,合作的商家App都会支持相对应的移动支付。这对刚刚兴起的微信支付来说尤为宝贵。而另一方面,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是两个高频应用,相比应用商店来说,它们拥有更为优质的流量,但之前很难找到有效的分发模式。商家—红包—平台—用户,这会大大提高转化率。
这肯定会对积分墙带来很大困扰,可以说成是最新形态的积分墙。红包的使用限制限制使得红包带来的下载绝大多数都会是真实用户,或许这将会成为一种新形态的应用分发模式。
西方可能发明了网购,但中国正在打造网购的未来。2013
>> 从打靶转向博弈:应对消费者漂移 从消费者受众转向公民受众 端到端,创新和消费者零距离 中移动用绿色营销打动消费者 从消费者动机谈移动增值业务营销 移动营销中消费者风险感知研究 移动营销消费者采纳行为动态演化研究 消费者移动支付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移动通信消费者行为研究 移动互联网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说 消费者决定 悲情消费者 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 消费者军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消费者转向移动端 消费者转向移动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维杰·维塞斯瓦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中国正崛起成为“社交商务”的全球中心
西方可能发明了网购,但中国正在打造网购的未来。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越美国。中国第一大电商阿里巴巴所处理的交易量,比亚马逊和eBay两者的总和还多。如今,中国正引领全球走向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
2016年,“移动商务”将首次占到中国网购总量的一半以上。据研究公司eMarketer估算,2014年,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的零售交易总额达1800亿美元,约占同年中国电子商务总额的38%。eMarketer预期2016年移动端零售交易额将飙升至5060亿美元,约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56%。
就连喜欢小型电子设备的美国人,其移动端支出也仅占电子商务支出的五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19年,美国移动电子商务将占到网上采购总额的30%。届时,中国移动电子商务销售额预计将占到本国网购总额的70%以上。
大多数中国人现在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由国有电信公司进行的大量投资正改善联通性能。腾讯和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正扩大移动服务,以跟上大批企业推出的针对小屏幕优化的购物网站。研究公司瞻博网络认为,公共交通工具上网络连接的改善正催生“通勤商务”的繁荣。
2016年,苹果公司将郑重加入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狂潮,在中国完全推出其Apple Pay移动支付系统。苹果公司十家业务最繁忙的零售门店中,有六家在中国,而且以美元计算,中国很快就将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苹果来得有些晚了,因为中国消费者使用强有力的本国企业提供的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已经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