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媒体技术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5年12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再一次明确提出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行进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力供给的源头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社会对数字媒体内容的消费需求空前旺盛,这就要求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人才输出能够做出及时和前瞻的反应。
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传播与体验
众所周知,当今的媒体和信息环境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的时代,并且已经以生态圈的形式渗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如同历史上发生过的技术载体对艺术本体的影响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必定也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传播工具和呈现工具的变革,数字媒体艺术中图形、图像、声音处理方式的改变,不断地给数字艺术本身带来新的内容,从而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体现在内容质量和传播速度上。随着移动数字技术和宽带条件的不断优化,以往对数字艺术内容和体量的限制逐渐变小,数字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再现、思索可以从更广更深的层面展开。以上作品的传播效率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观众和艺术家之间能建立即时甚至实时的艺术创作联系。
从体验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能创造出更丰富的综合体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展现和应用场景延伸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这正是传统艺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主题之一。传统艺术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或现实或抽象,都是希望观众能参与到艺术作品本身的表达之中和作品产生交流。而同时具备交互性、链接性、即时性特点的移动互联加上虚拟现实等技术,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在完成后实现作者和观众的互动体验,在创作过程中观众就能参与其中,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获得和作者极为一致的艺术情感体验。
2信息环境下技术手段与艺术形式的深度跨界融合
目前,在数字媒体教育领域内,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学科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两大类。这种兼顾文理的分类方式有别于其他艺术学科,从这点可以看出,数字媒体专业在学科整合上的跨界性,对于这种跨界性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挑战:
首先是观念的跨界。在数字媒体教育范畴下,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首先从观念上要跨界整合,虽然这两个分类看起来是横跨工科和文科两个大类,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不兼容性,但是,这恰恰是数字媒体艺术触类旁通、文理兼收的魅力所在。当数字媒体艺术出现的时候,我们认为打破传统意义上学科划分的时间节点已经来临,虽然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还不能从制度层面实现,但从观念上应该向前迈一步,塑造兼顾文理的复合性艺术人才,从培育兼顾文理感知能力的艺术人才人手,实现观念的整合。
其次是技法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现高度依赖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所以在表现技法上是在传统艺术形式基础上的扩大和衍生。这个概念中要避免两个倾向,其一是唯技术论倾向,其二是唯艺术论倾向,无论偏向哪种都会不可避免的导致最终艺术作品的畸变。因为现代媒体艺术是高度融合的艺术形式,从其表象来看,技术本身也已经是技法的内在基因,离开了电子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无从谈起,而离开艺术内容,数字技术又不具备艺术气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应当把所有信息技术手段纳入到艺术技法的范畴去理解和运用,才能真正从艺术创作的整体性上去宏观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再次是内容的跨界。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的诞生给艺术表现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也空前丰富。随着技术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内容已经在声光电等多媒体形式基础上,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带入到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领域,数字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对象也从传统文艺内容向精神和物质层面探索掘进。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感受距离在无限缩小,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已经能从互动的角度去和观众进行直接的艺术情感交流。因此,艺术家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人手,从全社会的精神和物质文化内容去考虑,内容更为丰富,创作更为自由,从艺术表现的角度实现文化内容的跨越。
3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当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趋丰富和广泛,媒介的途径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界限日益模糊。特别是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对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拓扑式的加速效果。如今,大众对媒体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渠道的媒体定义,这也要求我们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和从业者,从媒体观念上有所转变,培养具有媒体感知意识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传播从形式和内容上契合时代需求,符合时代气质。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特征;影响
新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主要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艺术形式,涉及虚拟设计、虚拟环境、游戏、广告、动画、数字网络、多媒体、信息传播、人机界面以及视觉艺术等多个领域,是艺术思维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新时期,新媒体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充分融合,是艺术设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更是一种现代化的理念,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其可以充分体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设计理念,并且具有虚拟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特点。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主要特征
1.综合性与虚拟性
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场景,进而为设计师准确表达创作意图提供便利。数字媒体通过魔幻般的软件工具,能够制作奇异夸张、色彩复杂的图形,各种新奇的画面都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设计师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为观众呈现虚幻而奇妙的世界。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设计师能够创造出以往媒介难以实现的作品,这种综合性与虚拟性可以提供给设计师更加丰富的元素,挖掘设计师的创意潜能。
2.交互性与高效性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蓬勃发展,设计师拥有更多的设计选择。数字技术具有容易传播、制作的特点,可以让画面产生更加神奇的效果,任何大胆而新奇的构想都可以呈现给受众。网络艺术具有瞬时传播和无限复制的功能,可以实现艺术设计的群体扩展,取代了以往烦琐而精细的劳作形式,减少了重复作业,提高了设计效率。设计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意构思、概念分析等工作。网络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设计师可以从中任意选择素材,而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设计师能够获取更多的交互式、多元化的资源,并从中获取创作灵感。数字媒体在艺术创作、数据形象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设计思路也能够随意更改。设计师通过数字媒体可以实现多领域、多层次以及超时空的交流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动。这种具备较强交互性的设计艺术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1.设计思维有效延伸
通过对数字技术的高效利用,设计师能够快速完成相关工作,为设计的表现形式、工作方法、组织方式、设计观念以及造型语言带来全新的改变,对传统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心理环境和设计对象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现代化的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传统设计也要积极吸纳信息元素,其产品也更加具有人情味,在科技环境下让人们感觉不再冰冷和陌生。同时,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设计思维的有效延伸,促进设计思路多元化,帮助设计师开启长期封闭或无法触及的灵感边缘。
2.设计内容更加丰富
在数字化背景下,新型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层出不穷,视觉艺术的内容获得了较大丰富。虚拟空间、交互游戏、互动媒体、数字电视以及网络媒体成为了数字信息的重要媒介和传播方式,以往的设计理念受到冲击,而数字化技术赋予了视觉艺术更加丰富的内容。数字媒体的美学范畴和设计理论在继承传统设计理论的同时完成了拓展与完善,两者在平面视觉设计、审美理论、表现内容方面具有一致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为新时期的科技产物,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具备较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其在继承以往理论的同时体现了数字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发挥了设计方面的优势。
3.设计手段得到提升
在以往的设计方式中,设计师主要利用双手绘制效果图、大样图、立面图、平面图和创作草图,制造和设计分别由不同的人具体完成。在完成设计产品后,设计师结合静态图和产品图,对设计功效进行综合分析。但是由于产品和使用者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设计制作模式导致使用与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出现设计、使用和制造不连续的情况。而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发挥数字技术设计效果优化、图纸修改简单以及保存方便等优势,在完成设计后结合动态图对产品效果进行检验,然后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反馈,对设计进行优化,进而防止设计、使用和制造不连续的问题,使设计更加稳定,提高设计和制造的连贯性。
结语
在数字时代,分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对传统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实现传统设计方式与数字媒体优势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设计效果,促进我国艺术设计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宏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3).
【论文摘要】数字媒体技术已成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因素。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健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随着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与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要求日渐提高。网络教学资源质量已成为影响高校网络教学发展和保障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源的高质量开发已成为了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全面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才能有效地发挥高校网络教学的整体优势,保证网络教学水平,推进网络教学发展。
本文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技术思路。
1研究的重要愈义
1. 1深入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是提升网络教学资源质量的保证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通过简单应用多媒体技术所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已无法适应高校网络教学发展要求,成为高校网络教学深人开展的一道障碍。只有系统地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才能高质量地实现资源内容的数字媒体化,和科学、规范地建立具有网络性、交互性、共享性、知识表示多样化、知识结构非线性、与人文艺术的有机融合等特点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优势。
1. 2数字媒体技术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将有助于网络教学研究角度的及时转变数字媒体技术是网络教学的支撑技术,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这种依赖关系变得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及其与人文艺术融合性;同时,也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概念界定
2. 1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是指数字化(即二进制数形式)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媒体;它是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特征。和多媒体比较而言,数字媒体强调了信息媒体的网络传播特性及其数字化特征。
2. 2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数字媒体的获取、创建、存储、检索、管理、转换、编码、播放、交互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技术,包括数字媒体表示、存储、创建、应用、管理等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概念的发展,不仅包含了多媒体技术的所有特性,还扩充了网络性、趣味性、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融合等特性,很好地适应了网络教学的特色。
3现有的研究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网络教学的逐步拓展,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研究得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多数研究者没有认清数字媒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差异,忽略了数字媒体技术具体特性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1)在研究思路方面。多数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到网络教学资源的自身特点和资源使用的网络客观环境,仅仅将面向传统教学的媒体素材资源“照搬”到网络教学中,使得资源的网络适应能力低、实际应用效果差。2)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研究仅仅面向某一种媒体素材作为研究对象,缺少整体性,研究成果没能充分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3)在研究人员组成方面。现有的研究缺少高校教学专家、技术专业人员、教务人员的三方参与,使得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没有得到全面保证。4)在研究数据源方面。鉴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因此,相关研究的最佳对象应是高级别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但是,现有研究很少以该类资源为数据源,使得研究的原始资源量不足、系统性不强、经典性差,影响了资源开发的整体质量。5)在研究角度方面。现有研究忽视了网络教学对数字媒体技术的强依赖关系,仅仅从教者角度开展研究。没能及时转变研究角度,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员角度出发,开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应用的深人研究,提高资源的数字媒体技术含量。
由于现有研究存在上述缺陷,导致研究成果的系统性低、实用性差、资源质量不高、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低,没能充分体现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整体优势。
4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4. 1研究主要目标在多方专家的合作参与下,充分结合高校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提升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探索适合网络教学特点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质量间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4. 2研究主要内容以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素材为原始资源,全面系统地研究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存储、应用、管理等数字媒体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4. 2. 1基于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优化、创建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选定的经典课程原始媒体素材的具体情况,开展如下研究:1)原始媒体素材的数字媒体表示、创建;2)基于图像与主题关联性,数字图像素材的优化与输出;3)针对表达连续信息的图像,图像资源的数字动画设计与压缩处理;4)网络环境下,数字视频资源的流化处理与编/解码处理;5)数字音频的编辑及其与数字视频资源的同步优化设计。
4.2.2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研究具体包括:扮网络课件数字媒体素材的流化处理;2)网络课件的架构分析;3)流化素材的集成设计。
4. 2. 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具体包括:1)多媒体素材资源检索和分类规则的设计;2)微教学单元课件模块的设计;3)基于积件的网络教学多媒体素材资源库设计。
4. 3拟解决的关健问题1)依据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主要特点、形成的文件质量及其适用情况,进行网络教学资源中数字媒体素材类型与格式的定位。2)结合课程要求,进行图像中无关部分的分析和主要部分的颜色深度、注释等确定。3)面向网络环境,动画的脚本处理、帧数确定、色彩调和以及合成效果分析。4)结合网络环境要求,网络课件的素材流化要求、兼容性以及导航、查询功能分析。5)面向学生探究认知的学习环境设计。6)网络教学数字媒体资源存储的数据标准确定。7)数字音频/视频资源的内容条目确定及其语义层次分析。8)结合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单元划分,微教学单元的构建。
4. 4研究技术思路将数字媒体技术优势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以“如何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环境适应性、实用性、数字媒体技术含量”为研究重点,系统地、科学地、规范地开展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研究。研究技术路线图参见图1所示。
5讨论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 性质及学生特点 信息化教学 设计方法
引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众多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保障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主要采用的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使得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被重新进行设计,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众多新型高素质、高效率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性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
时代的发展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在增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来讲,它在新的形势下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方式、艺术类课程知识来进行融合性的教学,最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类型应用人才。原因在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与艺术类课程需要进行有效融合,使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内容获得丰富。但是,许多学校以及众多的教师没有开展好这种融合性的教学,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自己的才干和素养,使得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新型复合数字媒体人才[1]。
二、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2.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应用有效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习的质量和水平获得提高,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打好基础。比如:我们以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中的《版式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将众多的课程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学习中,使得学生不断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探究、拓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味,使得他们充分对于这些资源内容进行积累,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渐渐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版式设计》中知识的实践化应用。同时,良好实践化设计比赛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将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定期举办有关方面的比赛,使得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提高自身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的综合素质[2]。
2.2优化教学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应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最终使得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具体来讲,第一,有效的应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好微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应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才干。比如:我们以PPT的设计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应用以上的方式可以对于PPT设计中的风格、样式、首页、页面之间衔接的特点等进行有效性展现,如:设计的形式法则、编排设计的特点、视觉的流程等进行有效性展示,使得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实践化学习。这种方式的应用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和沟通,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从前到后、从简单到容易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教师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有效性学习,增强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实践化应用。
2.3调整课程的目标
教师需要对于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比如:充分的结合众多的实践例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如:我们同样以版式设计课程为例子进行具体说明。教师可以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方式将众多的影视剧和动漫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思考、然后进行这些素材的有效性版式设计实践,训练学生的实践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实践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性巩固,提高教学的效果,充分实现新型的教学目标,即培养数字媒体技术课程实践化人才。
结论: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探索,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课程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技术 发展趋势
广播电视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其具有新闻传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同时又具有传播方式快、覆盖范围广等多方面的特点。现如今,广播电视已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竞争力的大众传播媒体,其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的传输网络备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特点
(1)形象化:广播电视的主要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声音和图像相结合,具有内容丰富、形象逼真的特点。人们喜闻乐见,而且它不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普遍性。(2)及时性:广播电视传播信息非常及时,几乎是在信息播出的同时,观众就可看到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现场把某一地点、某一时间发生的事情及时有效的传播至世界各地,广播电视的这一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文字、纸张传播的方式,时效性非常强。(3)广泛性:广播电视传播的范围很广,从广播电台播出的信息,可以及时有效的传播到每户观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符合的内容,具有可选择性。
二、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电子集成技术、通讯技术逐渐渗入广播电视领域,广播电视迎来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其中,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基础条件,网络化是数字化的拓展延伸。数字技术和模拟信号相比还具有还原性、易复制性和抗干扰的优势,数字广播电视设备和模拟设备相比可获得更高的技术性能,逐渐还能开发出许多模拟技术不可能实现的新功能,极大的丰富电视节目的时效性和可视性。在技术的方面来说,广播数字技术有以下优点:(1)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通过再生技术和纠错编码技术可使噪声不会逐步积累,基本不会产生新的噪音,保持信噪比基本不变,接受端图像质量和发送端基本保持一致,适用环节比较多且长距离的传输。(2)数字信号在输出时比较稳定,能避免在模拟系统中非线性失真对图像的影响,消除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失真等引起的图像变形。(3)更加容易实现信号的存储,在各种数字处理方面,使屏幕艺术效果更加明显,数字电视信号的复制性比较强,在制作方面可以提高节目的画像质量。(4)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电视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操作。(5)采用时分多路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信道多工复用。(6)利用数字压缩技术使传输信道宽带比模拟电视明显减少,一般为模拟电视的四分之一左右,甚至可能会更小。 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数字化革命主要针对的环节为节目制作时、播出和发射等,这几个环节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及特点。
三、广播电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广电媒体全部走数字化:数字化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广电媒体的数字化已渐渐融入到节目的拍摄、存储、传输等等的过程,采用数字化技术方法包括基于磁带的数字化和基于硬盘的数字化,而基于硬盘的数字化是广电媒体最终的走向趋势。(2)数字媒体的网络化:网络化的优势是可以达到素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目的还可以发挥团队管理和分工协调的效果,提交节目的整体水平。(3)网络媒体的交互化:简单来说就是媒体互换,在未来是一个比较大市场,比如交互电视和流媒体广播等,这不仅可以带来全新的节目制作方式还是一种全新的节目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在以后必将推动新时代的发展。(4)交互媒体的智能化:所谓的智能媒体就是观众只需要设计出自己想看的节目单,系统将会自动给您提供符合您要求的节目,这也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市场。(5)智能媒体的多元化:智能媒体的多元化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的融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智能媒体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接受途径多元化如地面传播、卫星传播等多种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说广播电视行业需要更多的应用新技术,采用新的技术既能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也能减少节目制作的成本,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数字化时代,已改变了以前传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工作模式,既提高了节目的质量也节省了成本,因此要在数字化时代做出贡献就只有不断的学习计算机、网络等各方面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
一、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技术
1.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做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军事等领域,是一门艺术与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1]。它集成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广播等技术技术,同时与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数字媒体版权、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电子等领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如: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影像和动画等,它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主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如果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必将对高校的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并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主要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手段,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数字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来达到对数字媒体信息的表达、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目的,变抽象信息为可感知、可交互和可管理的一种软硬件综合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非常宽泛,如与处理、传播、存储、输出等环节相关理沦都有所交叉。因此可以说,数字媒体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
二、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
1.静态数字图型符号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二维,即在二维介质上通过相关设计规律呈现出静态的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以此来传达准确的信息数据,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视觉体验,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所表现的结果都是在静态的纸媒介上,受众极容易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另外传统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已无法准确、完整、全面地表达设计师们的意愿,人们开始对传统静态视觉信息传播形式表现出疲劳状态,因此人们非常渴望着一种全新的图文符号表现形式诞生。数字信息符号具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特征,同时也能诠释数字媒体技术方面的特点,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对其思考和理解,就会发现视觉信息传播数字化的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并且十分重要的视觉传播手段,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数字信息的有效传播已经变得十分重要。数字信息符号已经迅速成为交流的语言和信息传播媒介,充分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数字信息符号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信息可视化的主要形式。数字信息符号的准确、醒目、简洁等特征,让受众在与信息交互时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同时能够让受众更加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的主要内容。不仅如此,数字信息符号的交互性和娱乐性还能够大大提高受众的积极性。
2.动态数字图型符号
近几年,虚拟现实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传统的视觉设计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设计作品大都以静态形态进行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则是向多维多向传达信息,数字图型符号具有动态可视化,听觉化、感知化等特点,同时作品大都是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并且具有一定的交互性,沉浸性,实时性。计算机可以将传统图型符号设计所传达的信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传统复杂繁琐的图型符号设计已经无法阻碍信息的有效传播。动态图型符号表现形式是由艺术、技术和传播多个学科交叉影响发展而来的。其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能够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交流,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附加情感和观念。辅助设计工具和媒介的更新速度给传统的图型符号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传统图型符号从静态的展示方式逐渐转变为动态的展示方式,传播和表现方式也由单向过渡到多向多维交互方式。这些改变,可以让大众有目的性地、有选择性地去接受信。
三、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新要求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数字媒体技术,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让二者能够有效的融合;二是通过这种科学和艺术融合的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新的技术发展下,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媒介下,能够快速的适应,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相关视觉传达设计的任务,进而提高视觉传达设计质量;三是在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要重视各种因素的交互结合,从教材的基础要求出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
1.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育不是教授具体的事实,理论和法则,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门的技术人员。教育宁可拨乱他们固有的思想,而能促使学生开阔眼界,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数字化时代,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上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媒介特征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设计教育如果只注重专业的学习非常容易陷入孤立的教学模式,使学科领域变得专门化。因此,必须要打破“专业至上”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设计教育理念应该在整个教学的进程中体现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术氛围渗透,更多地体现出数字时代设计教育其交叉性与边缘性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艺术的理性与感性的体验和认识。
2.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广泛共享,使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与设计相关的理论学习资料。国内大多高校网站都提供了相关学科精品课程的教案和名师视频教学及课件。在这种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应该把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和消化知识作为首要教学目的,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探索、创新为主的实验教学。通过先进的辅助设计软件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效果。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数字手段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以便能及时了解设计及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根据最真实的现实需要来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设计水平。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
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无法及时更新,年年重复而缺乏探索性、实验性。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应该紧跟数字时代的步伐,反映时代特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延伸展开,从数字时代实际特点出发,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随着数字时代三维视觉表现的普及,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保证学生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在侧重于传统的二维视觉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入三维视觉课程内容,如3dsMax、AfterEffects、Cimema4D等三维软件课程,使以二维平面为主体的设计内容体系逐渐转变为增加动态视觉元素及听觉元素的具有三维交互功能的综合设计体系,将三维数字技术教学内容与传统二维设计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对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辅助设计工具、设计发法以及新的表现方式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五、数字媒体技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思考
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让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也能通过数字技术表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设想。多元化的表达和交互形式提升了设计者的创新能力,一种想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理念,能够更加具体和生动的诠释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教学中应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对视觉传达设计有一个三维的、立体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的依赖数字技术,不能让学生产生掌握了数字技术就能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想法,这种错误的观点往往促使一些学生注重技术却忽视艺术内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创新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要不断的探索,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手段,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智.浅谈数字媒体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1页.
[2]沈磊.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120-121.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艺术;影响
动画是当前影视产业中主要的产品类型,我国的动画设计历经了60多年的变革,从水墨设计直到当前的三维动画设计,动画艺术一直在不断的进行改变。当前,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更是推动了动画艺术的变革,将其发展到了另一个艺术的高度,改变了动画艺术的设计理念、平台及形式等等。
一、数字媒体艺术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项专门用于生产创作影视系列作品的技术。它以现代的计算机设备和技术为载体,以传媒艺术和数字化科技为基础,将人的艺术思维、理念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现。它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人对影视动画作品的高端需求,改变了人们从事艺术设计的方式和理念,优化了艺术设计设备,让人们能够更好的传达和呈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艺术想法。
随着现代数字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断的翻滚前进,加深了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融合,这是一种与现代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艺术设计、数字化技术、艺术理念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科学,它既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新的艺术设计手法,它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乎自然的魅力,它所呈现的出来的作品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完全可以按照设计者的想法进行操作,立体的展现非现实世界当中的事物,因此,它也被广泛的用于影视作品设计、动画设计、广告设计以及一些艺术品、工艺品的设计当中。
二、动画艺术发展简介
我国影视产业起步较晚,动画艺术产业更是在影视产业兴起多年以后才开始出现。我国最初的动画艺术主要取材与传统的民间和国学艺术,例如剪纸、皮影以及水墨等,最初的动画作品以传统艺术形式为主,人们称当时的动画艺术为“中国学派”,其具有浓厚的中国风艺术韵味,民族特征鲜明而强烈。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外国的艺术逐渐的进入到了我国的动画产业当中,较为著名的作品有《海尔兄弟》、《人猿泰山》、《灰姑娘》等,外国动画作品的流入,推动着我国动画艺术的变革,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动画艺术开始大量的汲取国外动画艺术作品的特点,从最初的复制,走到了如今的自主创新。在很多的动画作品当中,呈现出了华丽的服饰、生动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神态、口吻、动作等都更加的接近于现实世界。动画片从二维动画逐渐的发展到了三维动画,直到现在的3D动画影片。在其发展过程中当中,动画艺术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三、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投入市场以后,传媒艺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尤其是它对于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数字媒体艺术在设计手段、设计平台以及设计理念上都有着崭新的地方,其所创作出现的动画艺术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总体而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艺术变革的影响如下:
(一)对动画传统光学胶片的影响
传统的动画艺术设计的后期制作一直是一大难题,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常常使得前期制作好的动画作品在进入后期制作后,出现了质量下降的问题,诸如作品中的色彩、特技、人物形态等,在后期制作呈现出来的效果往往与设计者最初了想法有着很大的差别。进入数字化媒体时代以后,人们运用数字媒体艺术相关技术进行动画作品的后期制作,可以完整的保留作品的当中的艺术特点,并将其放大,优化其艺术效果。现代的胶片可以更好的表现传统光学胶片无法呈现的化妆效果和机械模型,使得作品当中的特效镜头更具真实性。诸如恐龙追击、瀑布逃生、爆炸、火海等场面,不论是从其立体性、真实性,还是从其色彩、动作上来看,都更加的完美。
(二)对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动画艺术形式的创新与动画设计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出现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现代一种先进的动画设计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能够更好的帮助设计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传统的动画设计中,作品颜色、画稿绘制以及拍摄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设计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周期长、工作量大,出来的色彩和动作效果也不是尽如人意。而现代的数字媒体艺术则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大批量的进行上色、稿件绘制和镜头拍摄,色彩效果、机械动作、人物效果的表达都更加的鲜明立体,人们不再需要在纸张的反复绘制作品所需要的人物、动作和故事情节,只需要在计算机当中绘制出需要的人物和场景之后,借助动画软件,就可以让人物完成相应的动作或表情,这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动作更加具有连贯性,提升了动画作品的真实性。数字化媒体艺术的出现,推动了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精简了动画艺术设计过程,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设计效率,使得其表现形式更具灵活性、灵动性和操作性。
(三)对动画艺术设计理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动画艺术设计当中,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加之艺术文化闭塞的影响,使得人们在进行动画艺术创作的时候,只能够提出国内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进行创作。诸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作品,就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水墨画艺术理念而进行创作的。数字化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动画艺术设计在色彩、人物、机械以及特效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中都没有限制,设计者可以自由的发挥,即使是天马行空,数字化媒体艺术也能将其完整的呈现出来,人们对于动画设计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理念,而是大胆的创新,他们不但大量的吸收国外作品的艺术设计理念,更是进行了自我创作,不断的根据国内动画观众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特点,摒除了拘泥于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理念,采用了新的设计方式和表现形式,使得现代的动画艺术更具时代特征和现代气息。
(四)对动画艺术设计平台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对动画艺术设计平台的改革和影响是必然的。现代动画艺术设计几乎都是运用计算机操作平台进行创作,稿件绘制只停留于初期的创作阶段。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平台被广泛的运用于动画艺术设计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当中,整个动画艺术设计的平台都在进行更新。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诞生和使用,对国内动画艺术革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人们对于动画作品的赏析理念和角度也在发生这变化,动画艺术也就迎合着这样的变化,借助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念和平台,大胆的进行创新设计。当前三维立体创作设备、虚拟现实设备及其技术已经被逐渐的运用到了动画艺术设计当中,尤其是一些大型网络游戏和商业动画广告设计,这一系列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在不断的推动着动画艺术的变革、发展和创新。(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飞.数字媒体艺术对于动画设计的影响[J].北方文学旬刊,2014(02):133-134.
[2] 肖洁.对于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体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分析CJ]中国新通信,2014(25):336-338.
【关键词】数字媒体 艺术 教学探索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背景
1.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当传统的艺术不能满足当今时展的需求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紧随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应运而生。我国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新型的学科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发展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的空缺无法立刻弥补,各学院自定义的招生方针使得本专业学生的基础良莠不齐。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无论是在教学资料、设备、师资等许多方面都太不成熟,目前,我国都还没有专门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完整教学方案。这对各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2. 结合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特点及产业需求确定本学院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计算机技术及多种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学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不仅仅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积累量。公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要求也越苛刻,产业所需求人才不仅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行为态度,同时更渴望得到有较高艺术修养,又能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拘一格地创新设计,为企业公司牟利的实践性人才。广西财经学院在2010年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并面向全国招生也逐步完善出一套对本学院本专业较稳定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能够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影视动画、影视剪辑、广告设计和计算机游戏等数字媒体产业领域的专业设计与技术创新的职业。
二、针对本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改进的建议
1. 改变生源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数字媒体专业招生只面向于艺术生,我们学院只招理科生,考虑更多偏向于技术,建议改变生源模式文理生都招收,从而将数字媒体艺术对学生的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择选中,使文理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突破单一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校在后期教学安排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计算机软件的熟练运用,达到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2. 优化课程设置,凸显本学院特色
目前,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美术基础、动画设计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媒体导论等课程,旨在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在艺术上的修养和计算机软件的熟练程度,为专业深入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专业主干课程:平面设计与创意、计算机图形学、二维造型与动画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动画、影视包装特效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运用软件和设备创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能力;掌握影视广告、影视动画的综合创作理论与技能;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开展网站设计、多媒体设计的能力;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这三大类课程的综合教课,使学生在专业思想上有更好的悟性,在学习中有更强的恒心,在实践中有更爆发的动力和创新能力,做到“眼明手快”,跟上时代快速前进步伐。
3. 注重实践并与行业接轨以及整合师资队伍建设
社会需要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仅能创造新型数字媒体产品,更要求兼备社会实践能力。针对大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而不能快速融入社会的问题建议教研室老师成立一个小的工作组,为学生物色适合的参赛项目带领学生参赛,让学生自行分配任务由老师担任指导作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更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体验到社会团体项目的大致流程。当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接下来就要考虑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否真的能与行业接轨,邀请本专业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学生交流社会经验,了解到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要求有更好的认识。注重引企入校招收实习生能使许多学生对行业有更快捷、更准确的认识,提供学生与行业接轨的机遇。整合师资,注重专业教师走出校门进企业考察,定期会议交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联合改进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更新理论和软件技术。艺术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师交流互补,共同合作。
三、结语和展望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我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在探索过程中,在教学模式上并不完善,但我校仍将致力于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学生个性培养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师资、教学方案、教学资料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来探索,用科学的方式开垦一条适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教学路线,总结出更完整的教学体系使数字媒体艺术走向成熟,成为推动我国的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夏少琼. 独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8(12).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广播 互联网 数字化 卫星技术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传统的数字广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新媒体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正确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总结数字广播的特点与规律,发挥数字广播优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推进数字广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1%)。城镇和农村电脑拥有量为每百户62.6台和3.6台(2000年分别是9.7台和0.5台)。宽带网民达2.7亿,占总网民数的90.6%。手机网民达到1.176亿,较07年增长了133%。特别是3G网络的应用,使手机流媒体传输技术产生极大的飞跃,流畅地无线上网已不再是奢望。
信息传播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就迫使传统数字广播必须面对数字多媒体的挑战。网络上文字、声音和视频的获取已非常容易,而传统数字广播受频率资源和发射功率的限制使听众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因此数字广播也必须开阔视野,基于互联网发展网络数字广播,使受众全球化。所谓网络数字广播,就是以Internet网为传播平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服务的网络媒体,是传统数字广播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使网络(视频)数字广播的听众越来越多。网络数字广播具有许多特有的优势:
一、随着各种终端接收设备的普及,受众参与数字广播的活动也将增强。“互动性”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性听数字广播, 使听众可主动与传播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人们还可以随时自由选择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具有自由的选择权,在保存、查询、历史回顾等方面发生飞跃性的变化。
二、不再受传统数字广播覆盖面的局限,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哪里有互联网,哪里就能收听数字广播,使数字广播覆盖全球。
三、通过相应的技术发展建设,可方便地实现视频数字广播,充分发挥数字广播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迅速的特点。视频数字广播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收听数字广播的方式,数字广播也可以“收看”了。
我台紧跟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8年年初对我台播出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应用于数字广播,使数字广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此次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一、 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播出控制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专业设备与网络化路由器、数字音频接口设备等为核心,分别组成播出信号传输通道,互为备份。系统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数字广播技术,以保证系统在数字广播节目制作、播出和监控等方面与当今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潮流同步。同时充分考虑今后数字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数字广播、数据数字广播、网络数字广播、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大屏幕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监控、报警、日志系统;慢录系统;监听系统; 信号路由控制系统;辅助管理系统;同步系统;网络系统;时钟系统。
二、 建立一个集数字广播电台生产、运营和管理等综合业务为一体,适应现代数字广播的网络化平台。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广播数字技术。通过上述技术,将数字广播电台各功能网安全有效的互联起来,形成全台统一数字广播台网,以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多元化数字广播电台的发展需要。我台已建成了数字广播制播网,播控传输网,综合业务网三个功能网。新系统采用扩展性共享性好、集中管理度和网络带宽利用率高的"星形网络结构"为主体的网络结构。根据业务种类、网络规模、安全级别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实现内/外网、各功能网之间的安全互联和信息共享。
三、 设计构建数字化音、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该系统由大小两步转播车、车载数字广播制播设备、车载卫星系统、地面卫星系统、应急发电系统、辅助控制系统组成。转播车基于卫星传输技术,搭建起一套移动的数字音、视频演播系统。日前该系统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功能完善,达到设计要求。这套卫星转播车系统在国内尚属首例。该转播车除了配备完整的音、视频数字广播播出设备,车辆本身经过改造,可搭建一套小型演播舞台系统,适合各种转播、直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