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人文科学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导论

第1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作;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78—02

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培育其科技创新精神,增强其科技实践能力,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校园氛围,需要多方面地予以教育和引导,其中给予学生人文上的指导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大学生科技创作的人文指导进行探讨论述,以期对促进大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作活动有所裨益。

一、积极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少年心事当拿云”的科技创作信心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大学时代是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时代,正是大学生们树立理想、培育信心的关键时期。为使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风尚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种主旋律、主格调,必须坚持不懈地鼓励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技创作的信心。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首先必须激发起他们“想创作”的自觉意识、自愿心理和自主热情。对此,负责学生科技创作的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应当一方面在课堂、班会、学生干部会议、党团主题活动和日常交流谈心中,对大学生重点进行奉献、责任、使命的意识教育,用科教兴国的理论知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创业的传统美德来引导、激励他们;另一方面经常性地宣讲和传播本校历届优秀校友或科技界杰出人士的事迹,把他们大学时代因热爱科技创作而步入社会后走向成功的典型事例,以图片展览、宣传报道、影视观看、集体座谈和成功人士报告等形式来感染、鼓舞大学生。用此教育方法来滋养、沁润大学生的心灵,积极鼓励、热情帮助他们牢固树立起“少年心事当拿云”的科技创作雄心和信心,促使他们长期保持“想创作”的意识,时常怀有“想创作”的激情,从而热情主动、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科技创作活动中来。

二、善于引导,培养爱好,帮助大学生养成“创作有成趣味始”的科技创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尤其需要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创作情趣。为此,指导教师和辅导员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予以引导。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主动和他们交朋友,真诚相待,热爱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以利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科技创作中变被动为主动。二要勤于鼓励、正确指引。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得到认可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因此,指导教师对学生要勤于鼓励,不管学生提出问题的程度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对待。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的问题,乃至钻牛角尖的问题都要耐心疏导,正确指引,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的轨道。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钻研解决。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创作上的进步无论大小,要利用适当形式当众给以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兴趣。三要依据学生的专业爱好分门别类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科技创作兴趣的培养,需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特点加以辨别,分门别类地给予恰当引导。例如计算机专业学生,有的喜爱网络技术,有的喜爱软件技术,有的喜爱多媒体技术,指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对他们这方面的兴趣予以加强引导,积极肯定,进而有力促进其专业特长的充分发挥。

三、把关定向,循序渐进,帮助大学生打好“不到火候不出炉”的科技创作基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件科技作品的创作成功,需要创作者具备正确的设计思维、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成熟的技术方法。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由于年轻气盛,好高骛远,往往会提出一些超出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创作想法,并为此兴致勃勃地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因技术知识欠缺和能力水平不够,最后无法实现。对此,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要发挥把关定向的作用,对于学生大胆冒进的创作思维,不要全盘给予否定,一方面对其敢闯敢试的精神加以肯定,另一方面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其分析,从其专业基础、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的角度来探讨该创作是否可行,耐心地指出各方面不足之处,积极纠正其冒进思想,并热情帮助其改正和完善创作思路,将创作基点立于其知识结构、专业基础之上。同时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告诫学生,在科技学习和创作的道路上,只有逐步积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基础,经过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和努力创作,形成“不到火候不出炉”的创作精神,才能走向成功。当然,对于学生那些虽然超出其实际能力的创作想法,但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帮助和学生的积极自学可以实现的创作,则要大胆鼓励,积极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创作。

四、提倡实践,检验能力,帮助大学生培育“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科技实践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和书本上学来的科技知识,学生真正掌握与否,还需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良好的创作想法和作品设计,学生能否真正实现,也需通过创作实践来衡量。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作上,对于学生的的创作设计,不能就设计谈设计,局限于纸上谈兵,更要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学生大胆地将设计付诸实践,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甚至在必要时手把手地给予技术指导和方法介绍,帮助他们完成创作。学生通过完成科技创作,既享受到实现成功创作的无比喜悦,同时还有效检验了自己的技术能力,也因此非常牢固地掌握了创作中所运用的科技知识,必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并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和示范效果,影响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作实践,进一步强化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校园氛围。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科技创作,要提倡大胆实践,热情鼓励实践,积极培育他们的科技实践精神,促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增强本领。

五、引人入胜,获取新知,帮助大学生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科技创作活力

第2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每件事情都应该知道一点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字面意思为自由教育,但其涵义却非常丰富。liberal edu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腊时期给区别于奴隶、工匠等那些听从他人命令进行工作的人的“自由人”教育,而自由人则往往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

到了近现代,liberal arts education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代名词,它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具广博的知识背景、能独立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的健康个体。它通过对学生在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沟通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博雅并非仅在西方有之,在中国也是存在的。像中国儒家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体现的是一种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之所以这样理解,那是因为博雅教育指的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精神,一种培养通识而非仅授予某项知识的学问。是以,这种教育可以超出国界的限定。

当年,去北京参加会试,点了翰林。这位湘乡来的“老农”(章太炎语)便踌躇满志,以为天下学问尽在于己。等到他遍拜当时北京的文化精英时,结果发现人家所谈的学问,竟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爽然若失的曾氏,这才知道以前所习的八股制艺,其实只是块用过后就该扔掉的敲门砖。他在家书中感叹道:“此中(指科举制艺)误人终身多矣”。曾氏从此发奋向学,转益多师,最终凝成了具有博通风范的“士大夫之学”。曾氏的士大夫之学,是一种“无用之学”,但是他以之治军,练成了一支所向披靡的湘军;以之从政,成为一代中兴名臣;以之治学,则蔚然成为儒宗。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

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博雅教育后是这样总结的,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认为所谓的博雅教育就是一种全人教育。

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里所讲的博学就是博雅,这里所讲的笃志就是专业。

由此观之,博雅体现的是博,博之后方能有雅。博雅教育传授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一种体现人生终极关怀的教育方式。

内在价值的终极性

谈到博雅教育,有一个概念无法逾越过去,这就是人文科学,什么是人文科学呢?

从学科分类上来讲, 中国的学术界通常把学术领域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而人文科学则从属社会科学。 美国通常分为自然科学 (sciences)、人文科学(humanities) 和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三部分。 人文科学,即humanities,顾名思义,是有关人的学科。

《大英百科全书》对人文科学的界定是:“人文科学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人文科学是一门对人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定义最贴切、最直接的一种学问,一般人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学科包括如下研究范畴: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等。”照这个界定,人文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

自然科学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是不同的,是什么不代表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也不代表是什么。这个道理在英国哲学家休谟那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从工具性和功能性考虑,人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产生的影响是缓慢的,具有渐进性和积累性。一项技术的发明或者一个管理理论的产生,马上都会引起生产方式或者管理方式的变化。比如袁隆平的小麦改良,蓝海战略理论的应用等等。但是,文艺复兴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人文学科没有“用”。人文学科的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

既然人文科学是这样的价值追求,那么博雅教育的内在价值又是什么呢?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人文科学与博雅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挑战与出路

在市场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人文教育与博雅教育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可以发现,我们的博雅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夹攻,一个是从上到下的国家意志、另一个是从下至上的市场和风俗的力量。两者之间各自独立,还好对付一些。一旦它们整在一起,我们就更加艰难了,这就是博雅教育面对的问题。

既然现代社会都是倾向背离它的,我们为什么要守住博雅或者是人文的东西呢?因为现代社会,不管是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是工具主义、经济主义的,用经济的语言来定义社会制度,这就是我们的博雅教育处于守势的原因。我们不是要学哪个制度,也不是要经济自由主义,我们唯一的根基,就是人类生活固有的内在价值。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现实的力量,都有背离人类基本内在价值的倾向,从而总要有一部分人担当守护者的角色,这与古代、现代、后现代、东方、西方都没特殊的关系。我们的任务不是去顺应一时的潮流,而是要守住和激活人文内在价值的永恒的源流,防止此起彼伏的潮流变成泛滥的洪灾。

第3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一、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现状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他们热衷于考级拿证、热衷于上网冲浪,而阅读诗歌、欣赏高雅音乐的不多。鉴于以上情况,许多高校开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加快人文课程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医学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出现了一些可喜势头,但总体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数课程是依据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课程安排不够严密,随意性较强,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认识的重视,以及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较强,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医科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把人文教育曲解为人文学科教育,认为开设了人文课程、讲授了人文知识就是进行了人文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内化教育机制。人文知识被老师概念化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仅记忆这些知识的表面含义,而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人文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且考试结果与学分挂钩,学生为获得学分而学习。此外,医学人文课程归为一般素质教育范畴,没有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1]。

2.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在医学教育上,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长期对立的局面。医学教育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单纯追求专业技术的提高,虽然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选修课为多,课时相对偏少,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匮乏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但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医学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学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或医学教育管理者兼职,医学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教师缺乏医学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欠佳;较少开展对医学教育领域教师的人文课程培训,使得教师人文修养的后续培养不足。

三、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策略

1.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

按照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原则,分阶段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为人文课程基础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主要使医学生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医学及医学这个职业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导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第二阶段为人文课程综合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第三阶段为人文课程应用阶段,在大学四、五年级进行,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医疗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锻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集中见习、分散见习、案例讨论、实习等。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引进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的双领域人才、教师人文素质培训、聘请外校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等方法解决。此外,在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其继续教育和深造,避免医学人文专职教师人才流失。

3.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人文课程的管理,规范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对课程的质量控制;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为医学人文课程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规定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学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4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华森关怀理论 肿瘤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2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291-02

笔者通过《护理学导论》[1]了解到:吉恩・华森出生于1940年,获得护理学士学位、精神心理卫生护理硕士学位、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曾做过护士、临床咨询者、护士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的关怀与失落。

华森的理论以人本主义价值体系为基础,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导引出的关怀因素为核心。华森理论于1979年首先在“护理学”上发表,题目是《照顾的哲学与科学》,而后在1985年出版了其理论专着《人文科学与人类的照顾》。

华森认为,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的体验。人际关怀是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与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精神体验,这种体验使关怀的双方都能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都能从人格上得到升华,并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护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法则及义务,以保护和捍卫服务对象的人格及尊严。就是对护理服务的一种主观世界及人格的认可和尊重,从而使护理服务对象的思想及行为向积极的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同时也可以从护士思想及人格的升华中体现出来。

华森关怀理论模式以十个照顾性因素为框架,①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的形成。②激发信念与希望。③培养对自己及对他人的敏感性。④帮助与信任关系的建立。⑤情感的表达。⑥运用科学的方法决策。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⑧提供良好的环境。⑨帮助满足需求。⑩承认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力量的存在。

华森关怀理论提出之后,对临床护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台湾、香港等地区广泛应用该理论,并在护理本科学生中开设照护课程,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此理论,使护理专业学生和临床护理人员都可能成为照护自己和别人的专家[2]。

其理论被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如多伦多的Baycrest中心根据华森关怀理论模式发展一个老人照护的计划。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人性照护中心根据华森关怀理论模式启用“丹佛人性关怀护理计划”。这些对患者作出很大的贡献[3]。随着中外护理理念的不断交融,她的护理模式被引入国内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应用,如对患者不再号,而是尊称姓名或职务;以个人命名的护理组出现;手术患者迎候制度的出现;等级护理公示制度的出现;早晨问好制度的出现等。并把华森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为人性化护理[4]。

应用华森关怀理论照顾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笔者应用此理论照顾过晚期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骨肉瘤并全身多脏器转移等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1)人性-利他主义价值体系的形成: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患者,要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诉,让其感觉自己被了解。患者反过来也会尊重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2)激发信念与希望: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激发其信念与希望能够鼓励患者更有勇气去面对疾病和死亡。当然希望的目标并不是疾病的痊愈,因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但希望的目标或许是多活一年,期盼与家庭修复关系,参加儿女的婚礼等,这些希望都会成为患者活着的动力。

(3)培养对自己及对他人的敏感性:我们与患者沟通时,表达我们的同感心,简单来说即是感同身受,不只是对患者的疾病或主诉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能体会到他的感受,体察他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同感是对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有如亲身体验的了解。

(4)帮助与信任关系的建立:我们应真挚地对待患者,让其感受我们是一个真实的人;通过帮助患者解决其困难,建立信任的关系。患者才会与我们表达他更多的感受。

(5)情感的表达:鼓励患者表达其情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而我们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想法。

(6)运用科学的方法决策:当然我们的解决办法必须是科学的。最好有循证的依据。

(7)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对待患者不正确的想法或行为时,我们应该加以纠正,指导和协助其建立健康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在患者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

(8)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现行的医疗环境中,我们尽力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如舒服、干净、安全的环境等。

(9)帮助满足需求:满足患者低层次和高层次的需要,如大小便的处理,或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10)承认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力量的存在: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了解患者的宗教或文化背景,可协助他完成他想做的事。有些患者相信死亡只是身体的腐朽,但灵性的生命将永存于天上,相信离世后会到天上,他日更能与家人相遇。我们如能针对患者的信仰需要而给予适当的转介,将会对患者更有帮助。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医学要适应“人与病”,而传统医学模式注重的是“病”而非“人”。因此护理人员要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从尊重、理解、关怀、体贴患者出发,用良好的人文关怀,充满“人情味”的为患者服务。癌症患者不仅生理上遭受到巨大的痛苦,心理上、精神上、情绪上也存在着悲伤绝望等。因此护理人员在为癌症患者服务时,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生理需求,更要注意患者的特殊心理及社会需求。

大部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已经不能根治,正接受纾缓性治疗和护理。治愈性治疗与纾缓性治疗的区别,治愈性治疗的焦点在于清除疾病,目标在于延长生命。纾缓治疗的焦点在于使患者舒适,目标是患者与家属的生活质量。这些患者的护理应该要“关心人胜于关心疾病”,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不以治疗疾病为主,而以支持患者,理解患者、体贴患者、控制症状,姑息治疗与全面照护为主。应该更加注重患者的尊严与价值,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主,而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使患者至死保持人的尊严,不要“人为的生命”,活着的质量与价值比生存时间的长短更为重要。

因此,笔者认为此理论模式比其他护理理论模式更适合护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M],2006,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庆华,林振涛等.人性照护理论在校园护理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和思考.护理杂志[J],2008,25(9A):66-68

第5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

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

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第6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知识;教育质量;原则;策略

美国学者索尔蒂斯说:“我们如何思考知识,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其实,知识、教学与教育质量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一方面,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一旦离开了知识,教学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与无源之水,教学也将不复存在,更谈不上教育质量之生成;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是知识遴选、重组、传播、积累、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获得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多种多样,但人们面对知识爆炸的知识型社会,他们必须有选择地、有系统地学习知识,而教育教学则为首选手段与途径。就学校教育而言,其教育质量的生成深度地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和制约。

一、大学教育的知识选择原则

知识传授质量包括两方面的质量:一是知识质量,二是传授质量。传授质量的研究较为丰富,而就知识质量问题人们思考得相对较少。传授质量研究尽管丰富,从本文的逻辑来说,必须对之进行探讨,而且应占较重的份额。但是作为逻辑起点——知识质量也是首先要弄清的。知识质量既指知识的广度,又指知识的深度,还指知识的规格。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又是专业教育,显然,我们不能用小学或高中的知识来进行大学教育,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知识的规格问题。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就某一专业而言也是极其丰富的,在有限大学学习时空内,面对无限的各种知识,必定要有一个知识的选择问题,选什么样的知识?根据什么原则去选择?等等,这里既涉及上面所谈的规格问题,又涉及知识的广度问题。小学、高中和大学里除了知识掌握的多少外,还有一个知识深浅问题。作为大学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又有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有教学大纲的硬性规定,凡此种种,这些目的、目标和规定都涵盖着知识掌握程度问题,即知识的深度问题。

大学教育中的所谓知识,它主要是以学科课程知识的面貌出现的。而且,郭晓明博士认为,从作为一般文化产品的知识,到作为课程的知识,再到教学的知识,最后到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知识,其知识在教育中是连续演化的,且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有的规定性。他还认为,知识在教育领域中的演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客观知识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不断走向生命化的过程。也就是使知识不断脱去尘土、恢复生机和变得鲜活即知识活化的过程[1]。这里我们再细分一下,学科知识又可分为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社会科学课程知识和人文科学课程知识。从目前大学教育知识的选择来看,它首先是在人才培养框架预设的前提下进行的,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类型,开设相应的专业并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具体来说,其知识选择的参照因素有四个:一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二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教学大纲;四是学生身心特点。但就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种学科课程而言,由于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在上述总体原则下,其选择又有自身的特点、要求和规律。

1-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是一种描述性知识,是对自然世界的说明或描述。而且这种知识的发展演进方式是线性的,遵循逻辑推理。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是实践或经验证实与逻辑证伪的知识。一方面,表现其存在客观现实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其在一定时期或范围的真理性。

当工业文明在欧洲大陆诞生以来,科学技术显示出无穷力量和无限魅力。反映在教育中,科学理性达到了极致。这种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通过细化了的自然学科课程出现在教学计划中。自然科学课程知识选择原则有三:一是科学性。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渐近深入的过程,例如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就经历了“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认识发展过程。因此,选择的知识都是科学工作者证实或证明的科学成果。二是前沿性。在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呈现“知识爆炸”态势。大学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列入教材之中,这要求我们应及时捕捉到新信息、新成果,走在科学研究前沿,否则,就会出现学到的知识要么陈旧要么过时。三是基础性。正因为自然科学知识发展方式的线性的、逻辑性特点,准确分析和把握某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或者说自然科学教材内容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科学事实的精要描述和对之进行的高度概括,进而形成的概念、命题、原理、公式、定理、定律等,并以此构成某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只有找准了某门学科的逻辑起点,学好该自然科学才会成为可能。

2-社会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社会科学课程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知识,它是根据传统文化惯性和价值及社会立场,对社会现象(包括社会事实或社会事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提出社会实践的有关建议、意见或策略,并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和类型化的知识体系。社会知识的演进和积累与社会发展演进密切相关,其发展方式是一种范式转换的“阶段性”的推进方式。库恩认为,科学是通过研究范式的转换而演进的,常规科学在经历一定时间的积累后,其原有的研究范式将出现危机,而危机的消解即意味着新的范式的建立。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用于社会科学的演进是再恰当不过了。社会知识是从一定的价值立场对其社会事件、事实的分析、解释与预测,因此,它往往深受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制约。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范式的转换,我们便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其社会知识的阶段性。社会知识还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民风、民俗等),在这种特定文化氛围里社会知识在空间上必定具有地域性,在个性上必定具有民族性。

选择社会科学课程知识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主导性。社会科学问题的提出、理论建构及其策略的形成无不受制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显然,只有符合主流价值的社会知识,才能得以生存,才能在社会的变革中发挥作用。从阿普尔和布迪厄等学者为代表的课程社会学研究表明:课程知识不是商店里出售的面包或纸牌,而是不同权力集团利益的代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渗透着权力的影子;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幸成为课程知识,只有那些符合社会的合法知识才能被纳入课程。课程知识既要关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又要关注是谁的知识。也就是说,课程知识是一种被规训了的知识。这点对于社会科学知识尤为是如此。如中国封建帝国时期,就是以儒家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以君权神授为特征的社会知识占据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并主宰着整个社会。一旦出现与之相佐的社会知识都会遭到其主导价值观念的挤压和打击。第二,和谐性。社会知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目的就是为了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只有在这种规范性的社会知识统领下,才能确保其社会的和谐。当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理想的和谐和“现实”的冲突并未完结,这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探求合乎社会演进的社会知识,这种知识必定要求和走进社会科学课程主阵地。第三,促进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尽管自然知识起了关键作用,但是社会知识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仍不可忽视。像中国“经世致用”的社会知识,在农耕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就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中国“文明古国”之称以及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在选用社会知识时,务必着眼于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3-人文科学课程知识的选择原则

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是学习者、认识者和思考者个体通过对历史上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和全面反思,反映出其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悟。根据此定义,人文知识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作品的创作者个体独特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的写照与结果,从人文知识本身来说,它具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而且对于人们在学习和理解这些人文知识时,一方面由于学习者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同,他(她)对其作品的了悟也会各有千秋,即学习者感知上亦是个体性的。另一方面,这些知识是作者在某时某地对自身生活和内心上的自我感悟与体验,由于时空的变化,它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性,即不能由他人来证实或证伪。而且,作为学习者要领悟作品的人文意蕴,必须回到原创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及其生活境遇中去理解、思考和领悟,从而在心灵深处悟出人生的意义与真谛。由于对人生意义的体验与表达,它并不遵循逻辑规律,而是潜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了悟,一般情况下,只能意会,不可言说,是潜隐的而非显性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知识的隐喻性。由于创作者和学习者感知的个体性,因此人们对同样的人生意义问题,会呈现多种多样的体验、感悟与答案,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文知识的多意性。人文知识的个体性、隐喻性和多意性,决定了人文知识以螺旋式的发展方式演进,即在突破时空、语言和价值观念的限制下,不断地回眸、重新阐释和解读、重新体验和反复感悟的螺旋式演进态势。

我们在选择人文知识时,应把握好如下三点:一是启迪性。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人生观如何来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尽管人们会各说一词,但很难说他们就已弄清。作为教育,我们选择的人文知识就是要有利于学习者对这些问题的求解,有利于其对人生观的建构,因此,选择的人文知识必须具有使其积极向上的启迪性,即在学习中理解,在体验中感悟,在思考中升华。一般来说,越典型的问题越具有启迪性。如典型的故事、文学艺术形象和生活经历等。二是时代性。尽管划分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其实,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人文知识:哲学、宗教、文学、历史、艺术等,哲学就离不开自然知识,历史中难免不会有社会知识,因此,三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人类知识功能不同,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各不相同。因此人们在选择人文知识时,学习者对之学习过程中所理解和建构的人生意义与态度必须有利于人自身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利于社会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尽管人文知识是“过去的”,但是它必定对现世人生有意义,即具有时代性。三是切身性。由于人文知识有个体性、生活的内在特性。因此,它是创作者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切身体验、感悟和人生意义的追问。但社会是发展的,人类也是在不断进化(如人类智慧的开发和智慧的增长与远古时代的人比较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如果人文知识一旦被视为外在于人的工具,被当成有待人去占有的对象,就势必被作客观化处理。对学习者而言,知识仿佛存在于那里:它客观而固定,遥远而冷漠,崇高而威严。基于此,这里的所谓切身性,一方面是学习者要“切身”于原创作者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即去回溯、体验与感悟原作者的心境和当时社会的情境;另一方面是“切身”于当下的自我。切身于当下就是去憧憬、展望与追问未来意蕴和人生意义。切身于前者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基础。但更要强调的或更重要的是后者,即当下人生态度的确立与人生意义的建构。也就

是说,我们在人文知识选择中,更要注重选择那些切身当下人生心路里程中渴求的人文知识。

二、大学教育知识传授策略及质量生成

新颖、前沿、准确、恰当和科学的知识,只是知识传授质量保证的基础,这也是课堂教学前期的必要准备,它并不保证其教育成果的质量——学生质量的生成。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教学过程,即知识传授过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具备教育教学要求的知识是有其共性特征的,但从上述分析来看,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人文知识却各有其特点。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除了把握其共性规律外,务必要掌握好三类知识传授的个性规律:

1-自然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科学课程进入学校教育之时,其教学模式主要是借用先前人们惯用的古典人文教育之模式——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理论、原理和方法等)。由于科学知识可验证,为了让学生理解消化这些知识,教师往往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验证,并以此来证实或证伪,从而帮助学生来理解和消化。这种传授+演示=教学过程的模式,在早期的科学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也还在起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不断地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知识爆炸或知识社会发展的形势。于是,人们在改革中,总结出了适合科学知识传授的两种重要而实效的模式:探究模式和共同体模式。所谓探究发现模式,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的模拟演示,来发现、认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显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转移,即他的任务不再是讲授、演示或证明,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必要的服务,充当学生的助手,启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建构,主动地感悟。所谓共同体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讨论、合作与竞争方式来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这种模式要求师生、生生关系平等,二者都是学习共同体里的一员,师生、生生之间完全处于一种民主和谐关系之中,在共同的旨趣下互研互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共同发展,如科技创新小组以及各种兴趣小组。对于科学知识,按照石中英教授观点,不管是旧模式还是新模式,都要要求学生不仅要识记和理解一些既有的科学结论(概念、原理、公式等),而且还要求他们能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证实、验证或辩护,并要求他们能够使用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科学概念应用陈述形式表达“科学发现”的结果[2]。

2-社会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由于社会科学知识是以学科课程的形态呈现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学科课程模式教学,即依据教材以教师课堂讲授社会科学知识。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亦辅以社会问题、现象的相关讨论,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社会事件到实地参观、考察和调研,等等,但这种辅工作之目的:一是通过对社会事实或现象的参观、应用和调研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即在实际应用中消化知识;二是通过“现实”来验证教材中有关社会知识的结论,即所谓证实或证伪。从传统教学来看,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教材知识内容展开的,围绕教材而转;社会科学知识传授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接受者。尽管教材知识是人类社会前进中社会知识的精华,但是它是历史的“写照”,当然我们要在历史的“写照”中吸取营养,这是社会科学知识得以丰富、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过,我们不能只沉湎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回到鲜活的现实的世界和社会知识中去,即生机勃勃的现实中去。例如学法律,只讲过去历朝历代之法规而不涉及当今之法律,这就只能说他知晓古之律而不懂今之法,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当今现存的古之“先人”。这显然是当今教育所不愿看到的,也是有违社会知识传授之旨趣的,社会科学来源于现实社会,又要回归到社会中去。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拘泥于教室,拘泥于课堂,这种单向度的知识传送是难以做到:学生活灵活现社会知识的生成的。现实中,高分低能就是佐证。鉴于目前现状,针对社会知识之特性,其理想教学模式有两种:实践模式和研讨模式。所谓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室”、课堂移至社会中去,在师生共同的社会实践以及教材知识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对话与碰撞中学习社会知识、理解社会知识、感悟社会知识和体验社会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四个特点:一是师生平等民主,互帮互助;二是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交融;三是现实即课堂,社会即教室,世界即学校,事件即内容;四是突破学科知识传统框架,采用问题研习,以点带面。因此,我们只有采用实践教学模式才能确以达到社会科学课程知识传授之目的,即通过社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意识、态度和从事社会生活、工作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与一个国家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生活制度相一致的公民。所谓研讨模式,就是指针对共同关心的社会事件、问题等社会现象,通过研究、探讨和争鸣,各抒己见,以达成共识。老师作为研讨模式的一员亦参与其中,其形式既可以口述方式,又可采用笔谈方式。 3-人文科学课程知识的传授策略

不论社会科学课程知识,还是人文科学课程知识,其传授方式、模式均是传统惯用的“讲授灌输”式的,特别是到了近代,由于受自然科学课程知识教授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其灌输程度不仅未削弱反倒被强化。显然,这种“强化”与科学知识本身的特征是相背离的。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靠个体内心体悟、个体经验反省和历史经历的反思。因此,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适宜采用心得体会交流模式或者说思想交流模式。所谓思想交流模式,就是指师生在接受人文科学知识的熏陶和感染之后,把心所思所悟,把情所感所动,把智所启所发,通过交流如文字交流、研讨交流、座谈交流等方式呈现给大家,在交流中顿悟,在交流中启迪,在交流中完善。而且,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营造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和谐的。只有在这种氛围里,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所悟,而且敢于呈现、表达和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与体验。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强制、权威和伪装都是不允许存在的,也是无立身之地的。由此,灌输式的传授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灌输紧缩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封闭了学生心灵窗口,阻塞了学生个体经验参与的道路,使之与存在经验相关的人文知识变成僵化的教条、僵硬的命题和僵死的结论,最后导致失去人文教育的意蕴。二是科学构造教学环节。石中英教授认为,人文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五个环节:体验、移情、理解、对话和反思。所谓体验,既指对某人文知识得以产生人文需要或人文危机的体验,又指对与之相关的自身生活世界的一种精神感受,它是人文教学的起点。所谓移情,是指在体验基础上消除人文知识与自己之间的时空、社会和文化间距,在自己与人文知识之间建立一种息息相关的同感,它既不是放弃自我经验的独特性,也不是将自我经验投射到人文知识中代之说话,而是在自我经验与人文知识之间建立一种关联,为理解开辟道路。所谓理解,是在体验、移情基础上,对人文知识及其与自身存在状况之间关联方式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理解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性和个性。所谓对话,既指不同理解者之间的交流,又指学生对人文知识或作品的心灵沟通与交流。所谓反思,是指促使师生双方展开对自我存在方式和意义的批判性检验,以达到人文教学教育性之目的[3]。三是充分展开讨论与交流。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感受,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在诸如此类的共同中追求人生的真谛,探讨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针对三种类型的知识,分别提出了选择原则并叙说了各自的传授策略,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其知识选择和传授的科学性与效率,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的建构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生成——教育质量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6.

第7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美国斯坦福大学 电子工程专业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当前正处于课程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时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国人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冷静思考与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高校课程设置因其鲜明的特色与有效的培养,历年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借鉴与关注,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只是泛泛地了解其总体的课程方案,真正的研究与借鉴需要深入探索具体学校相应的具体专业,才能挖掘更具操作性的启示。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在全美电子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麻省理工大学,在全球享有美誉,笔者针对该校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1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探讨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在其学院网页上明确地公布了培养目标[1]:

(1)工程知识:提供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辅助的数学、科学、计算机知识。

(2)实验室技能与设计技能:培养展示和设计实验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发现问题与设计项目并利用技术设备、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技能:培养组织与呈现信息的技能,培养有效利用英语进行写作与演讲的技能。

(4)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为本科学习、研究生以及终身学习提供足够宽与深的学习项目。

(5)为专业化做准备:为专业化实践提供广泛的机会,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安全性、信仰、服务、经济和专业化的组织。

从上述培养目标可以看到,一方面,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不仅十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工程知识、实验室技能与设计技能,并且同样注重对未来工作、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例如将交流技能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专业培养目标,与基础知识、技能并列成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该专业在培养目标中专门指出,不仅局限于学校理论学习,还会为专业化实践提供广泛机会,从目标指引上便将学校学习与专业实践紧密联合为一体化的目标体系,值得我国借鉴。

在上述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上述五方面目标进一步分解,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学习结果的形式予以呈现:

(1)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能力;

(2)设计与操纵实验、分析与理解数据的能力;

(3)根据需要设计一个系统、部件或流程的能力;

(4)运作多学科小组的能力;

(5)识别、假设与解决工程学问题的能力;

(6)认识专业与道德责任;

(7)有效沟通的能力;

(8)广泛的教育需要,以认识我们能够在全球与全社会背景下对工程解决方案产生影响;

(9)重视终生学习的需要与能力;

(10)利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器具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l1)打好进入工程学或其他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所需的相关基础。

仔细剖析上述细致的学习结果目标,从宏观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培养指向上,落实到可观测、可评价的学习结果之上,为检验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素养高低和课程培养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在注重各方面专业能力,如应用数学、工程学知识的能力、设计与开展实验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认识专业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提出应认识到自身对全球、全社会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将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建立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公民意识,这是科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四年课表研究

研读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可以看到,该课程方案要求本科生四年取得至少180学分,其中数学和科学课程合起来不少于45学分(数学课程不少于30学分),科学课程不少于12学分,社会中的技术课程不少于3学分;工程学专业课程合计不少于68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写作课程、特殊领域课程、设计类课程和较高难度的选修课程;其他课程合计不少于60学分,包括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语言课程等。

为了帮助本科生更好地选择课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公布了各个二级培养方向的四年学习推荐课表,笔者以信号处理和通信专业方向推荐课表为例予以探讨(见表1)。

从上述信号处理和通信培养方向推荐课表可以看到以下特色:

(1)各学期学分数适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与实践时间。从表1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学每学年分为三个学期,每个学期四个年级所推荐的学分总数控制在12~18学分,即近似于每星期只上12~18节课,而其余的空余时间,则统一组织或各自参与研讨、自学、实践等活动。应当看到,培养方案和相应学习结果目标中涉及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仅仅通过课堂授课能够培养与达成的,更多的需要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予以消化、升华与应用,并在过程中得以锤炼相应的能力,适中的学分设置不过多地占用学生时间,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2)数学、科学课程与工程学专业课相配套,且专业课涉及面较广。仔细比对上述推荐课表可以看到,各门工程学专业课程开设之前,都有相应的数学课程提供数学工具,都有相应的科学课程提供知识基础,三类课程相互呼应。另者,工程学专业课程覆盖面较广,不仅包括常规的基础课程(如信号处理),还将生物医学成像导论、无线个人通信导论等课程内容予以开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综合的专业素养,发展更为全面的专业眼光。

(3)通识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方案中占据不可忽视的比例。从统计表1中的相关课程学分数可以看到,通识教育类课程共计32学分,占总学分近1/5的比重。斯坦福大学为学生开设了700多门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需要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人类和社会学四大领域,至少选择10门通识教育课程修读。该类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综合思维素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4)写作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不足。推荐课表显示,在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都在其中一个学期开设了写作课程,并且这些课程是针对专业写作,有利于提高理工科学生相对薄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所培养的写作技能,将会为今后工作中的工程方案设计、专业论文撰写提供重要的支持。

3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暑期实践培养项目简介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除了常规课程外,还设置了学生暑期电子工程实践培养项目(REU Summer Program),时间是6月至8月,旨在为本科生提供平台和机会与电子工程人员和研究团队在前沿专题中一起工作,既深入探究某个特定主题,同时又广泛地亲历电子工程实践的各领域。

暑期实践项目除了跟随电子工程人员实习外,还专门为本科生设置了研讨会和实践结束前的汇报活动。其中研讨会每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主题既涵盖较广泛的电子工程领域专题内容,也涉及如研究生教育、职业规划、就职机遇等话题,并邀请电子工程职工和专家开设相应的讲座。而汇报活动则是在暑期项目的最后一个星期,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撰写一份报告,设计一份相关研究主题的海报,并向电子工程人员展示海报中的研究成果。

从上述暑期实践项目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暑期实践培养项目体现出三大特色,一是重视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工程领域的实践,亲身参与电子工程研究团队的工作过程,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兼顾学生的职业规划与教育培养,在暑期实践项目设的职业规划研讨、研究成果报告等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合理地利用暑假时间,在保证实践机会的同时,也避免因实习占用常规课程的课时而出现课程拥挤现象,值得借鉴。

4 若干启示

纵观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方案,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启示一:为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设置明确、全面的培养目标。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为学生明确列出了五大方面的培养目标,并将目标进一步细化为11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不仅涵盖专业技能,也包括关系未来发展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等目标。合理清晰的目标规划,不仅为评估教学效果提供了评价立足点,并且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指引着课程的设置,例如,写作、语言等课程,便是对应沟通表达能力培养目标的,这些对我国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具有借鉴价值。

启示二:适中的课程数量,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与合作学习的时间。

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推荐课表可以看到,每个学期四个年级所推荐的学分总数都控制在12~18学分,反思我国电子工程专业,较密集的课时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疲于上课而缺少独立思考、合作研讨、参与实践的时间,而显然,单纯依赖课堂听课对于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深思。

启示三:注重对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性课程设置。

应当看到,关系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十分重视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写作课程、语言课程等,都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开阔视野、锤炼必备的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数学和科学课程的合理搭配,也保证了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即便是具体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课程,从推荐课表中可以看到,也不仅仅是设置了信号处理、电路等经典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注重拓展学生在电子领域的视野,将相关的生物医学成像导论等课程予以开设,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拓展了本专业的视野与发展空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启示四:企校联合设置实践培养项目,并合理利用暑期时段。

笔者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暑期实践培养项目,通过与电子工程领域的相关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了较好接触一线实践与前沿研究的平台与机会,也为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而将实践培养项目置于暑假时段,既充分利用了暑期时间,也避免了占用常规课程进行实习带来的各种问题,对我国高校电子工程专业的实习具有较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8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 专业导论 专业学习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23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s as Starting Points to Stimulate Interest

XU Yuqio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The more concentrated the interest in learning, so the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Stimulating interest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learning can dramaticall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t is a very seriously problem that tackled by many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about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The outstanding problem in material science higher education is lack of professional interest.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practice, it proposes several views on professional content setting,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methods to stimulate professional interest in university stud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1 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最终目标就是服务社会,培养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等教育必然要以专业教育为重点。

专业要学好,兴趣很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浓则学业兴,兴趣浓则学业成。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专业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和授业解惑中的作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各学科的发展,我国各高校的专业设置门类繁多,方向细致。如果没有浓厚的专业兴趣,学生是难以深入专业,修成正果的。现在,高等教育的对象已经是成人,如果大学生对本专业没有足够的兴趣,不但难以学好专业课程,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大学专业教育的首先任务就是培育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专业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分析

2.1 “学习真空期”导致专业学习动力不够

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都有一个环境适应及自我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内容,制定了奋斗目标,才能有强大的后继学习动力。然而,目前大部分学生考进大学后,新奇的环境、全新的学校,往往带来了“学习真空期”。不少学生经过紧张的高中三年拼搏,进入大学后不能及时进入专业角色的转换,造成不明确努力的方向而迷茫,放松自我约束而松懈的现象,甚至有在大学休生养息、等毕业时再谈专业的错误想法。

2.2 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的偏差

目前的大学生高考志愿是按分数分批次填报,大部分的学生志愿由家长代为填报。家长往往从社会就业、工作性质、自身经验等方面,帮学生代为选择了自认为的“好专业”。或者有部分学生的专业因高考分数等原因被调配,这就造成学生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必然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学习势必导致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不理想。

2.3 诱惑太多影响了专业兴趣的培养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多人集中住宿。如果宿舍的学习气氛好,同学间则会相互影响、比学赶帮、孜孜以求、努力学习。反之,宿舍里的学生则会相互干扰,加上网络、游戏等各种诱惑的影响,一旦放任自流,势必造成大一、大二的学生产生“进校迷茫症”,专业学习动力明显欠缺,那就会贻误专业兴趣培养的良好时机。

2.4 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对专业理解不充分

目前专业课程的设置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有限,实训、实践环节占比较小,或实训内容不全,造成所学专业更多的是“书本知识”,与真正的专业应用脱节严重。这就会在学生中形成“新的学习无用论”,专业兴趣便无从谈起。

3 激发专业学习兴趣的思考

如何激发专业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引起了全国各高校的重视,很多高校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激励与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本文从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置方面,浅谈笔者的一些实践探索和思考。

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归口机械与动力学院进行教学管理,是一个科学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专业。专业方向重点是材料制造、成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培养具有扎实而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本领域内较强的技术与工程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面向企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我们的专业导论就是将本专业学科做全景式、概括性介绍的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概况,在大一开设,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专业的学习提神鼓劲、做好准备。

3.1 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增强对本专业的认识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按照培养方案的计划进行。通常在大一以基础学科的学习为主,大二以后甚至大三才逐渐接触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专业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于是,我们充分发挥专业导论贵在引导的功能性作用,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作为大学生专业生涯规划的第一节课。

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导论课作为必修课开设,定为16学时,每周1次课,主要是明确专业的学科特点、研究领域、现实意义和发展方向,旨在让学生初步构建专业思想、增强目标认同,培养热爱本专业的感情和责任,激发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专业导论课程就是以此为起点指明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学生自己的发展方向,即将要达到的标准和就业趋势。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让学生在对专业系统认知的基础上,踊跃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中,有利于学生从全局掌握个人成长方向,形成专业兴趣;也有利于提升专业的社会适应力,甚至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3.2 更新专业导论教育教学理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涉及材料、机械、冶金和控制等多个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工程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结构力学等。因此,在专业导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秉持融智、融入、融纳、融合的教学理念,在融中激发兴趣、在融中深化学习。如:举办专题系列讲座,开展“少而精”、“点到面”的发散式教学,以抛砖引玉、开拓视野、引起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座谈讨论等手段,突出讲授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通俗易懂地阐述涉及到力学、机械基本原理和材料成型工艺,以讲为主、重在交流、教学互动,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用最短的课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焕发导论课的课堂活力,让学生直观、快捷地认识本专业性质和发展前景,提升学习兴趣。

3.3 将专业相关辅助软件的学习提前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要求及就业方向,本专业涉及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主要有CAD、PRO/E、Origin、Ansys等设计、模拟专业分析软件。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我们紧跟发展趋势,除了基本的计算机应用外,这些辅助软件的应用也列入到专业导论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对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到材料成型、结构连接的过程、力学行为的基本原理及控制过程的要点,而且以互动的形式学会模型建立的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这样,一方面将无形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形数值模型,从信息技术方面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具备了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专业学习。

3.4 从专业导论到专业特色,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课程的特殊性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能力要求。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大胆启用青年骨干教师,以专题研究讨论的形式,结合现有的科研方向,阐明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先进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再以德高望重的教授、学科带头人进行工程实践的讲解,使务虚与务实有机统一;以“一专题一课时、一特色一讨论”的方式,既讲解专业知识又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大一就对专业发展和应用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知。这种多形式、多层面、多途径的教学方法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融洽和谐了师生关系,打消了学生对专业的神秘感,自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以本学科在焊接、胶接、铸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与发展为基础,将身边最真实的生活实例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让大一的新生感到深奥的专业学习,也是生动有趣、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的。有的学生在专业导论课程结束后,就主动与青年教师联系,“亲其师而信其道”,提前进入到专业学习中,这样就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方向的同频共振,由内而外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从而为专业课程的深入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9篇:人文科学导论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后,在相关专家学者的建议下,去过各大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使汉语不断发扬光大继进而影响世界。大学语文的作用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基础性作用,其他学科无法取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大学语文面临现实的困境。

一、高校大学语文勉励的困境

1.师资力量不够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00所高校在2004年语文教师中的教授及副教授的比例是10.78%和39.92%,到2006年下降为9.1%和36.99%。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在科研和晋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多是一些年轻的、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流动性很大,因而很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虽然设有固定的教研室,师资队伍也很稳定,可是语文教师在科研及论文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心理压力较大,没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让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授大学语文,这些教师也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份过渡性工作来做,有的学校甚至让研究生教授大学语文,所以教学效果根本无法保证。大学语文教师兼职现象普遍,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所以师资问题比较严重。

2.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课程性质不明确

自从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课程的性质就一直没有确定,没有统一的理论认识,所以就造成了混乱的教学实践。对语文二字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语文就是人文,所以人文素养是高效大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主要责任。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就是夏中一的《大学人文读本》。此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语文的传统内涵,与高中语文注重知识传授严格区分开来,可其缺点就是使大学语文没有清晰的边界,丧失了这一学科的独立性。

(2)语文就是文学,相信文学远远大于语文,注重对经典文学现场的再现,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语文教师开放的、多元的讲解促进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体验、人文情操和文化认知。此观点注重强调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它的界限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很难划清。

(3)语文就是语言文学,此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汉语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通常被称作“高四语文”。

3.教材的选编不够科学合理

首先,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同中学语文教材有所重复,因而很难提起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基本上属于一种“高四语文”。其次,大学语文的教材比较多,可是质量比较低下,很多都是受利益驱动编撰的。最后,很多语文教师喜欢用比较熟悉的老教材,所以比较优秀的新教材就难以推广,因而很难转移新的教研成果。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学语文通过学习我国汉语进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教育对于社会而言,主要起着引领方向、提升品质的作用。高校不断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术业有专攻,但共同点是有教养、有思想、有境界,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秉持人文情怀,进而成为精英。如果高校单纯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教育,那么就放弃了对社会的引导责任,使自身变得被动。

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定时期,所以高等教育对于人的综合素养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由自然人转化为优秀的社会人,可以使人有效抑制个人私欲,进而同他人、社会、自然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浮躁的社会当中,大学只有坚持一颗淡定的教书育人之心,才能不被世俗所污染,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三、结论

高等教育担负着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担负着培育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人才的责任,而大学语文正是具体落实这一责任的重要工具。面对纷扰的经济市场,大学只有重视语文教育,突围当前的困境,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美).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文,袁明,唐汛等.实现大学语文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科技,2007(4)

[4]陈洪,李瑞山 .“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