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协调发展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调发展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1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就业;措施 

 

一、合理加快泸州市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 

当前,泸州市需着力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现实出发,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入城镇的门槛,和成本,加速城市化步伐。泸州市第三产业产值较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外来务工者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存在在外地挣钱,泸州消费,或者在泸州挣钱回乡消费,经济增长未能与本地消费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使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限制。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以及就业密切相关,服务业一被限制,其余两者也必然受影响。据有关资料显示,每6名农村居民转化为市民就能带来1名服务业人员就业,当服务业达到55%左右时,每1个工业人口就业大概带动3个服务业人口就业。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现有城市化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外来务工者转化为真正的市民。 

这不仅促进了泸州市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泸州市城市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良性互动。因此,即使在城市地区下岗工人有所增加,再就业出现困难以及城镇失业率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也不宜采取制约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的政策。 

二、加快泸州市空间规划建设,实现空间集约与协调发展 

根据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空间开发原则,应调整优化泸州市空间格局,实现空间集约与协调发展。采取积极政策,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只有做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才能实现泸州市空间格局的集约化,才能解决困扰泸州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城镇结构体系、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集聚经济的收益来源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来源:一是分工与专业化所产生的利益;二是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利益;三是外部性经济产生的利益;四是市场效率的提高。无论是哪一种来源,要素的集聚无疑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从而内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继续增强服务观念,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发展。要通过各类企业向城镇集中布局,带动从业人员向城镇集中居住,促进小城镇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就业。 

三、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提高就业吸纳力 

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保持其旺盛的就业吸纳能力,但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制造业资本的流动以及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的压力,必然会使制造业继续处于领先发展的优势。泸州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优先发展第二产业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必须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泸州目前经济增长仍属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模式,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经济增长终将失去其动力,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对就业的吸纳能力 

从目前来看,泸州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相对过剩,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己不大,第三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健康、有序地发展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效应,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今后5至10年,房地产业仍将成为第三产业中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泸州房地产业应由“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向以“质量提高的集约型方向发展。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应由价格竞争向以品牌竞争为转变,同时,房地产开发一定要与建设现代化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二)不失时机发展金融保险业 

金融是百业之首,金融保险业的活跃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兴旺程度。未来泸州金融业,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力度,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主体,形成布局合理、竞争充分、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在保险业方面,泸州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保险市场潜在需求巨大,要积极发展现代保险和保险市场,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和保险机构的发展。 

(三)大力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 

社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具有较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最终扩大居民收费需求的作用。而作为社会服务业中的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少、投资回报高等特点。泸州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后泸州旅游应进行产业组织结构的整合,把以数量扩大为目标的粗放型开发转变为以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型开发,将相对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以观光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特色旅游为补充的复合型、多功能旅游;要强化旅游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互动,从而构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网络。在积极发展好旅游业的同时,餐饮、商贸、交通等产业也能从旅游经济中获得更多收益,当然也就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早日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城市的就业潜力 

(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就业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坚持统筹城乡,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路子,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各种差别。城市化的推进要求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不仅是城镇在空间数量上增多、规模上扩大、功能上提升的过程,也是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城市在吸引投资者的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就业者。农民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城市劳动力产生了互补作用,成为增强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统筹城乡就业,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使城乡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特别是要给农民以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市民待遇。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影响泸州市农民和外来务工者收入的提高、确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泸州市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完善就业培训制度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模式,充分整合劳动、教育、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目前,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技能缺乏。因而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转岗再就业能力己成为当务之急。在加强失地农民的培训时,还应对其他农民进行培训,因为今天的有地农民可能就是明天的失地农民。加强教育培训,首先应建立健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多层面的县乡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其次是各级财政应拨出专款,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专项资金,以党校、职工学校、乡职业教育中心和农技推广中心、乡村成人学校等为载体,建立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开展免费培训。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农村和失地农民进行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和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四是把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体系。泸州市不但要加大本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征地农民职业培训力度,还要建立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制度,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和生活规则,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政府还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培训单位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就业、安置等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发展壮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要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联系,政府应当适时推出各项职业考核措施,通过一定的“门槛”,建立农村劳动力的用工流动和淘汰机制,通过职业化使农民工与城镇就业者逐步接轨,解决其城市融入问题。 

第2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协调发展;必要性;作用;措施;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like a raging fir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ighway as a travel infrastructure indispensable, its construction is more prominence. National and local investment in the road more, gradually expand the scale, but due to the neglect of the environ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also resulted in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goal,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must walk and the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embarks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ner Mongolia Xilinguole Meng,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eff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measures to explore.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necessity; effect; measures;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交通负荷的加重,促进了公路建设的加快,也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了周边的自然环境。比如对森林地段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使林中的水、热、气等相应地发生重新分布,进而使得外部的边界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温室效应的增加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的公路建设,也可以看出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锡林郭勒盟建设生态公路的必要性

锡林郭勒盟位于的中部,我国的正北方,锡林浩特市是其驻地。锡林郭勒盟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同时也是我国畜产品的重要基地。作为与京津唐地区最近的草原牧区,锡林郭勒盟具有连接东西、南联北开的重要作用。锡林郭勒盟整体上以高原为主,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只是零星分布,海拔大约在800-1800m之间。锡林郭勒盟全盟的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5000千米,这些道路包括黑色路面、砂石路和草原自然路,其中又以砂石路为主。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国道有207、208、303,省道则包括101、204及207等。锡林郭勒盟目前开通的客运线路已经达到80条左右,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锡林郭勒盟的交通运输主体为公路交通运输。

随着锡林郭勒盟近几年来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公路通行量也随之增加,公路的大力建设,不仅日益影响到锡林郭勒盟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锡林郭勒盟周边生态环境变化有直接的影响。由于长时期的开垦、超载放牧传统游牧文化的消失和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各种原因,锡林郭勒盟的生态环境也开始走上恶化的道路,横贯锡林郭勒盟东西的浑善达克沙地尤其明显。浑善达克沙地离北京、天津等地较近、且海拔高出1500米左右,一旦有强气流浑善达克沙地的砂砾等便可直驱京津地区,给首都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北京地区连年发生的沙尘暴与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不无关系。浑善达克沙地中穿越的国省主干线很多,占据整个锡林郭勒盟公路总里程的4%以上,扬尘、风沙等天气经常堵塞路面,给公路通行带来很大不便,而且使公路建设和养护成本大大增加,不管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公路交通运输上都给锡林郭勒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且影响沿线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将公路建设与环境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是锡林郭勒盟公路建设的必然之路。

二、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对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保证公路交通安全有很大作用。在公路建设的两侧设置一定绿化带,是公路建设必须注意的问题,不仅能够对沙阻和雪阻有一定阻止,而且还能对雨水吸收,坚固土壤,改善植被,有效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同时还能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行吸收,阻止烟尘和粉尘等的吸附,而且其散射功能对汽车噪声污染能有效降低。此外,绿化带的设置还能引导驾驶员在道路上的前进方向,使其方向感更加明显,有利于行车的安全。公路建设中的环境绿化,不仅对公路两侧的环境有所改善,对公路景观进行美化,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公路灾害发生率,使公路更加畅通,对周边地区公路生态环境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还能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推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生态公路的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恢复和公路的养护,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与生存条件都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尽可能避免因人为的公路施工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三、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1.公路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公路绿化

要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要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加以遵循,还需要坚持科学设计、重点建设、环保为先的原则。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公路绿化大力推行,可以在公路的基边坡地实施植被防护,对乔灌木或草本花卉加以利用进行路肩外缘的相间绿化。在对路基边坡栽种树种的选择上,可以对适宜防风固沙、成活率较高且能涵养水源、固定土壤、对水土流失有效防止的树种加以选择。在路林建设上,可以对杨树、柳树等树种进行选择。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严重沙化地区,可以沿着公路两侧划出一定的区域,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专门进行治理,使公路两侧的区域形成绿色的生物屏障。也可以将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特色产业三者结合起来,在公路两侧制造出一定的经济带,在对公路旁的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对公路环境建设高度重视,进行综合治理

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多个行业,不能急于求成。面对这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必须要做好公路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工作,对公路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从这点出发,人们就应该了解到公路环境建设仅靠公路部门自身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对农业、林业、水利等各个相关部门进行总体的综合规划,将公路环境建设分担到各个部门之中,来完成环境治理。公路部门当然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率先做好对公路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实际调查以及可行性研究等,接着由农牧、林业、水利、环保部门进行综合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当地政府也必须要将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当成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将其纳入当地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对公路两侧的综合治理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对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加以组织,重点治理公路两侧的环境建设,并尽量提高其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

3.对有益于环保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推广,提高全民环保认识

对公路建设之于环境破坏最经济、有效的减少办法就是在公路建设之前做好合理选线,比如可以将公路路线选择在离环境敏感带稍远的位置,但也同样要重视公路建设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对环保方案进行制定,使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处于同步进行的位置,将公路环境建设看做重要的战略任务抓起。对一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比如公路防噪声屏障的设置以及对路面水与积土等处理的新材料加以应用等。除了这些外,要想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还必须要加强对群众的环保教育,对公民的公路环保意识进行加强,使人们对正确的资源观和环保关加以树立。只有每个人都将公路环境建设当成自己责任的一部分,才能使公路建设与环境发展更加协调。

生态工程是一种系统工程,虽然是公路建设中的新生事物,但却是我们必须要及时进行解决的问题。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要更好地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建设高度重视,进行综合治理,对有益于环保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推广,提高全民环保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辉.公路环境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20):98-99.

[2]杨艳丰,邢悦.关于公路建设及生态保护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5(15):72-73.

[3]庞小华,贺江洪.浅谈公路环境保护[J].科技资讯,2010,6(12):134-135.

[4]陈昌,胡文凯.浅析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科技资讯,2011,12(24):101-102.

第3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 “十二五”中期 问题 对策

政府作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如何正确认识“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对其加以解决,对我国“十二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在2015年最终得以实现,并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之一是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管理实现的目标之一,也即宏观经济管理是手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管理最终要实现的目的。这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控制国家经济总量平衡方面。经济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活动总成果的数量反映。最能够反映宏观经济活动的指标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宏观经济管理的短期目标主要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均衡增长。这恰恰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区域间平衡的目标。

第二,在国家经济结构方面优化。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个相关因素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及其数量对比关系,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宏观经济管理的中期目标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调整不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平衡作为判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这表示两者的目标具有统一性。

第三,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方面。宏观经济管理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引导,消除阻碍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隐患,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并保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意味两者的最终目的保持一致。

(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符合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以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从本质上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这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在计划手段方面。计划手段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被解决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完成。政府必须要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做出短期、长期以及宏观方面的计划。宏观经济管理的计划手段符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第二,在经济手段方面。宏观经济管理是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间接管理,就是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市场,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对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各主要经济变量施加影响,利用市场的传导机制,来引导和制约微观经济行为,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徐泰玲,200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以间接的方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作用。

第三,在行政手段方面。行政手段是行政机关依据被授予的管理宏观经济的行政权力,通过制定和下达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方式,来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的各种措施。行政机关采用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突发性的宏观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协调涉及到各区域经济的利益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行政的方式加以调节,打破行政壁垒。

我国“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的方式仍未改变

2011年期间,我国投资高增长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投资低增长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慢于其它地区。投资高增长地区是指2011年不包括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30%以上的11个地区(辽宁、吉林、湖北、重庆、宁夏、黑龙江、海南、甘肃、新疆、贵州、青海)。这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投资低增长地区是指2011年不包括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20%以下的地区,由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组成。这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潘 ,2012)。

2012年前三季度,东北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辽宁经济增长9.3%,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6.52个百分点;吉林经济增长12.1%,投资拉动经济增长31.93个百分点;黑龙江经济增长9.6%,投资拉动GDP18.19个百分点(丁晓燕等,2013)。2012年前11个月,中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1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2%。社会消费品零销总额37060.3亿元,同比增长15.54%。西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15亿元,同比增长25.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44.1亿元,同比增长15.57%。2012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拉动,说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较强(肖春梅,2013)。

(二) 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

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虽然生育率相对较高,但因为大量的人口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导致人口增长趋缓。人口外流是导致中部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从人口分布的变化看,西部地区人口的发展趋势依然是“孔雀东南飞”。大量劳动人口离开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发达省份,就是因为东部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蔡泳,2011)。 “十二五”初期,安徽、四川、湖南、河南、湖北、贵州、江西、重庆、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市、区)成为我国人口净流出最多的省份。其中,中部和西部人口净流出分别为5407万人和2106万人,中西部地区人口空心化趋势比较严重,80%左右的流出人口是务工经商。由于大量成年劳动力到省外务工,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区)工业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有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因工人短缺而出现开工不足。由于人口分布在短时间内难以调整,中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优势将被削弱(李平等,2012)。

(三)区域间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

2010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等5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12年国家又批设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示范区、兰州新区和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西部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呈现园区共建、产业链式、产业集群等方式。然而,这依然是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第一,是产业同质化和落后产能异地生根现象凸显。各地围绕产业转移展开异常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表现在省与省、甚至地市更小的范围内重复建设。由于产业转移关系到区域利益,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将产业转到省外,而是鼓励企业到本省落后地区设厂生产。第二,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存在配套建设不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条件较为薄弱,地方政务环境较差,物流成本较高。这无法充分使被转移产业在其区域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产能;第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有重走东部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而换取经济利益老路的势头,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开始出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2013)。

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一)政府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政府应以扩大消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靠投资拉动问题的途径,具体为:第一,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市场化。区域经济协调市场化要求打破区域间人为的市场封锁,建立法律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平等竞争环境的协调互补的大市场,以确保生产资料、消费品等自由流通,最终提高消费拉动国家经济的增长率。这要求政府消除行政性的贸易壁垒,增育不同类型、具有互补性的区域市场;第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使产业优化升级。政府要以技术创新以基点,整合区域内的产业资源,建立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引导机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培育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在本区域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财政激励等方式,引导本地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走产业优化升级道路,增强现有产业的生产率;第三,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第三产业是借助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化的分工而兴起的,其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体的消费性支付,提高消费在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比率。这要求政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应做好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二)政府应对中西部人口空心化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中西部政府在应对人口空心化问题采用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时,应当坚持“留下来”和“引进来”的战略。“留下来”是将本地区年富力强的农民工以及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年青人留下来。“引进来”是将非本地区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这包括以下政府应当采取以下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第一,中西部政府应当开放户籍,增加农民转为市民的比例,使其享有城镇的公共服务,并根据城市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其待遇水平;第二,引外来优秀人才在中西部地区工作,鼓励优秀人才到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就业并定居,以产生人才流动的聚集效益。这就要求中西部政府在公共卫生、子女义务教育、就业扶持服务等继续加大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与东部地区的城市在医疗、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方面差距的减少;第三,切实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本地劳动力的技能与本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融合度。

(三)政府应对产业转移仍然面临障碍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当坚持产业技术选择适度、产业承接与吸收能力并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这三项基本的准则。中西部政府在以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选择最适合本地区条件的产业和相关的技术加以承接,并本土化承接转移过来的产业以及相关技术;第二,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当为产业的转移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中西部地区政府应当建立或者完善市场交易安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第三,中西部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当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转移的产业与本地区产业的优势互补。这是解决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同质化现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现“杠杆增长战略”,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第四,东部发达地区政府应当鼓励当地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这其中主要的措施是中西部政府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政府从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出发,建立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经济区。

参考文献

1.徐泰玲编著.宏观经济管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2.潘 主编.中国地区经济监测报告(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丁晓燕,徐卓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及对策分析[M],.梁昊光主编,杨维凤,游霭琼,王德利副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肖春梅.2012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分析[M].梁昊光主编,杨维凤,游霭琼,王德利副主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蔡泳.警惕人口分布空心化[J].中国改革,2011(7)

第4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环境与经济 节能减排 措施 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经济的加快发展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环境与经济的问题,我们实行了节能减排这一有效措施。本文就是讲述了我国的环境与经济的现状及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保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社会经济、能源与环境的现状

1.我国现在面临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的问题,我国是能源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口大国,人口的增加也加速了能源的消耗,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能源的消耗加剧。能源消耗的减缩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就在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中形成了恶性循环。

2.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也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前提

虽然我国的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能源的利用率较小,环境的承载能力衰退,这些都有可能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受环境的制约影响严重,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现有能源资源的利用和消耗,经济的增长势必会加剧能源的消耗率,而能源又是鉴定环境是否被污染的前提,这些矛盾看上去似乎不可调和。

3.环境制约能源发展主要表现在

3.1环境的承载容量的制约。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容量是鉴定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二氧化硫一定要控制在国家的二级标准范围内(100mg/Nm3),才能确保二氧化硫的浓度不违反国家二级标准。

3.2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影响全球气候和气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使得全球变暖,冰山融化,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全球变暖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3.3环境的质量的需求制约能源的发展。环境的质量的好坏是制约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先决条件,能源的使用率也是国家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关心的重要问题。

3.4节能减排在一些部门的发达城市和发展较快的工业企业中普遍开来,这将带动社会全面进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根据我国的环境保护做的很到位的城市的考察以及一些数据,我国可以对2020年的环境预测指标做简单的统计,也就是中国未来八年的环境的指标做一个预测。

3.5我国的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好趋势,工业企业功不可没,但是有的工业企业是以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作为代价的,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的消耗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群众对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持有强烈反对的态度,这种环境与经济的现状是不合理的,不加速协调经济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能源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只有坚持社会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进步。

二、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与表现

1.利用科技的进步,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用,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国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扶持政策,加强节能减排的科学化管理。

1.1在技能上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始终本着投入少,方案好,见效快,回报快的原则,贯彻一定要提高综合效果的战略方针,牢牢的围绕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的问题,找出降低能源消耗的突破点,培养节能的意识,避免因为减少能源消耗而引发的经济停滞的片面性改善。

1.2认真贯彻实施政策,精心为节能减排做工作。为了保证节能的效果,工业企业将能源的质量管理和能源消耗的控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机械质量的工作,严格为机械材料把关,不合格的机器设备不能进工业企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对于企业的外包工程,要进行公开透明的招标,要确定好对方的能源消耗的标准,信誉,机械的质量,本着谁承包工程谁要对能源的消耗负责的态度为工业企业招标严格把好质量关,绝不允许不合格的外包工程趁虚而入。

2.促进节能减排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2.1加强工业的节能改革制度。明确节能的改革方向,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最严重的产业,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科学管理能源消耗,坚持经济节能效益好,坚持环境污染下滑趋势,人力资源要站在节能减排的队伍前面,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个不给能源带来消耗,不给社会环境带来压力的资源,工业经济向着新型的道路迈进。运用高科技实现节能减排措施,从旧的传统作业模式向新的作业模式目标前进,加速技术的改革,提升管理手段,确保节能减排的实现。

2.2鼓励节能减排机械产品的使用。在化工、建筑、发电等能源消耗大的企业推行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加大能源消耗大的大型企业对节能减排新产品的重视力度,促进节能减排措施的顺利实施。

2.3社会企业工作中的节能也要做到位,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设施设备的实施,大力宣传能源节约的意义,大力防止能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倡导人们创造节约型社会,提倡节约型文化,要维护节约型社会的形象,努力将社会经济和环境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

2.4企业用水用电也是企业能源浪费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增强企业施工人员的节水意识与节电意识,提倡科学用水电,在水电资源的利用上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加强企业用水用电的治理政策,加强企业员工间的水电能源消耗的监督。

结束语: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利用率,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对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重视节能减排文化的宣传,重视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重视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重视科学节能减排,都是我们现在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任华玉.徐兴科.孙莉婷.于鹤青.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发电厂. 文章编号: 1671- 0711 ( 2008) 07- 0020- 03.

第5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公路建设;环保

公路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彻底改变了地形地貌和该地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又对沿途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开始在生产生活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于是,公路建设的生态观就产生了。

1 公路建设生态观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的服务质量。既希望能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交通服务,又希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在实际的公路建设中,由于公路的设计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公路的技术指标而非生态指标上,因此很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忽视了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上。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往往会就近采用一些施工材料,就近开采料场等,于是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在环保观念的拷问下,公路建设开始反思其行为,公路建设生态观应运而生了。

所谓公路建设生态观,就是说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要将保护自然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服务放在同等地位上,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不影响后代子孙的利益。

在公路建设生态观的指导下,公路建设必须从全局出发,要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多采用可再生资源,严禁资源的浪费。在公路投入运营后的管理中,应充分利用道路条件来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减少尾气的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保护公路沿途的自然环境,并提高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后代子孙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公路建设生态观的指导下,公路建设必须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促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对公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努力降低公路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保证当地自然植被、物种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路生态建设的对策

公路建设的生态性有安全高效、整体性、协调性、对生态环境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的特点。简单来说,生态公路在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要保证人们行车的高效安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交通条件。生态公路既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要实现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路生态建设可以根据公路建设的阶段性来采取合适的阶段性措施,从而实现生态公路建设,实现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1 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

根据生态公路的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要通过各种措施实现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

第一,生态规划。尊重自然综合体的协调发展规律,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既要保护自然环境,也不能给另一个部门造成一定的损害。而生态规划的原则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资源的互补和相互利用,努力实现高效、和谐、可持续的公路建设。所以说,公路建设在实现生态规划时,首先要将公路规划设计与公路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努力减少公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维护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该公路要能促进经济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第二,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就是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设计时对沿途自然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公路走向,从而有效减少湿地、森林、草地、水源区等的占用,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计时可以适当在公路两旁栽种一定的植被,在边坡处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维持边坡的稳定,栽种合适的植被,固结水土,而在面积较大的边坡中则可以设置一定的节水沟,达到暴雨时有序排出雨水的目的,减少水土流失或是避免产生因大暴雨而带来的滑坡灾害。由于公路建设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因此在设计时还要注意保护周边的水资源,设计合理的污水排放方案。当公路穿越物种栖息地时,应为动物设置专门的通道,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减少物种的灭绝。

2.2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也要贯彻落实公路建设的生态观,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和控制,采用先进设备施工,降低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减少能源的消耗。采用质量优良的材料,确保公路建设质量。采用合理的取料场和弃料场,减少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同时,在工程建设中,要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减少对公路建设现场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2.3 公路的管理阶段

公路投入运营之后,还要有良好的管理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的安全。必须不断加大技术研发,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公路的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建设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相关人员都要重视公路建设的生态化。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中,在生态观的指导下,采用先进技术、工艺、材料等促进生态公路的建成,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黄东平.浅谈公路工程景观设计[J].商情,2011(5).

[2] 郑丰伟.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生态观[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2).

第6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程序理性 非理 区域发展 协调性

一、程序理性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程序理性是著名经济学家西蒙(Simon)提出的。他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他明确区分了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行为过程的理性,而结果理性则注重行为结果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并不注重产生这一结果的行为过程。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从而也就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因此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来进行经济学研究。

就发展环境而言,区域发展不仅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为显著。在这种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下,追求结果理性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就区域协调发展而言,程序理性是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理性。

二、非程序理性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的行为分析

1.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非理

从技术层面看,协调发展规划是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发展目标;围绕规划区内各区域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方案。通过发展规划规范性指导各区域发展,使区域发展具有协调性。但因协调发展规划仍是制定行为的结果,所以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将取决于其制定过程是否理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们所说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就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言,在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上至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能够充分表达经济发展之实质的知识存量不足。人们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与对其他领域的认识一样,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经济发展知识对新领域、新经济事项的掌握和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发展因素的变迁,出现认识滞后,不符合理性的要求,与客观实际发生背离。

(2)现存的经济发展知识运用不足。在现有的经济发展知识存量中只有一部分用于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另一部分却仍停留在理论上。

(3)区域发展与各地具体情况的有效结合难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了同一规划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是可行的,而在另一国家或地区则是不可行的。

2.协调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非理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是否能在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方面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该规划的执行过程是否理性,而执行过程的理性又取决于执行人员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是否恰当。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而言,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员对同一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此外,协调发展规划对新出现的经济发展事项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协调发展规划没有明示的情况下,就需要经济发展人员进行决策,而决策是主观的。

3.协调发展规划监督过程中的非理

在经济发展中普遍性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将会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会使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就技术层面而言,监督程序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理性:首先,因存在信息传导机制的缺陷,极易产生信息丢失、歪曲和过滤,如下级对上级隐瞒不利信息、虚报、假报等。其次,在监督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上,受成本与效益原则制约,监督机制通常对一些新出现的特殊的协调发展问题缺乏有效控制。

三、区域发展程序理性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1.完善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程序,制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

就我国的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而言,首先应加强区域发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对区域发展的理解与认识水平;其次是规划制定者要更加注意对我国国情的研究,把握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的特殊性;再次,规划制定机构应采取各种“选择性激励” 措施,激励各区域政府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提高规划制定过程的透明度。

2.设计和保证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程序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只为区域发展的协调提供了一套行为约束机制,但不能保证区域发展因此而协调,因此,治理区域发展不协调还必须设计一套监督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监管程序,它应是从宏观的立场,通过立法、司法程序及行政手段来规范与监督区域发展。

(2)社会公众监督程序,该程序是一种舆论监督,是一种非专业性监督形式,在政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区域发展的监督作用。

3.明确能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道德与伦理行为规范

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成本较高,包括了摩擦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以及无效规划所带来的损失等,其中,对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程序包括了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在内,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督体系,但监督程序越严密,监督成本就越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逃避义务、机会主义和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诺斯认为,意识形态就是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机制(诺斯,1981)。因此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区域发展规划制定过程更加理性提供意识形态上的保证,这既有利于降低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鲁宾斯坦著,倪晓宁译.有限理性建模[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杨耀坤:科学理性的沉思(上卷).科学创造理性的探求[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8.1

第7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 政策措施

前言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加速推进城镇化和加快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客观需要。能否做到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者的协调发展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率的高低。从根本上讲,要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综合措施,才能奏效,单靠哪一种措施都无法解决。其基本思路应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大就业比重,重点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化,而不是反过来,依靠加快城镇化来促进服务业发展。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产业“空壳”化。

对策之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传统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理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当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第三产业的地位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并不断上升,而工业化的作用则呈现递减的趋势,传统理论由此面临新的挑战。

城镇化、工业化与第三产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能够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也就越高,城镇化水平较低,表明第三产业不太发达。一方面,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托城镇化。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在工业化的后期,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会逐渐大于第二产业,对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要求也高于第二产业。只有城镇化才能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没有城镇化,第二、三次产业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和载体。城镇化与相关产业本当融为一体,没有产业支柱的城镇化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是发展不起来的。因为没有产业支持,城镇的人口就很难充分就业,就没有足够的收入,就很难刺激消费,而没有消费就没有再生产。发达国家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一般为0.8,而中国2002年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则为1.16。中国城镇第三产业比重也明显高于农村第三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对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近年来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高地”。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幅比重在60~8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超过35%,而中国2002年这一比重仅为33.7%。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中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GDP的增长,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其主要政策措施为:(1)尽可能地消除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现阶段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NP。经验表明,在人均GNP较低的情况下,消费产品的需求弹性低于物质产品,第三产业不可能有很高的发展速度。另外,制约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城镇化水平偏低和质量不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等。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和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就必须发展第三产业。(2)调整产业结构序列,变“二、三、一”不良型为“三、二、一”合理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一般为1:2或1:3,产业结构序列呈现“三、二、一”的合理态势。中国1990年城市工业与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为37.0:31.3即1:1.18,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1:41.6:31.3,产业结构序列呈现“二、三、一”的不良态势。到2002中国年城市工业与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发展为44.9:33.7即1:1.33,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4.5:51.7:33.7,产业结构序列仍呈现“二、三、一”的不良态势。也就是说,12年来城市工业与和第三产业的比例变化不大,上升了0.15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收缩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的聚集性,培育支柱产业,退二进三,发挥比较优势,努力使大多数城镇特别是大城市、沿海城市的产业结构,从“二、三、一”的不良型转变为“三、二、一”的合理型。(3)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中国资源禀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应当调整工业发展战略,适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机会。国家应当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乡镇企业应该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合理集聚。在城市工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在市场准入方面,消除各种形式的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歧视;在税收方面,纠正对中小企业各种形式的不公平待遇;在金融方面,大力发展能够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

对策之二:通过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三产业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中 ,服务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服务业是否发展严重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第8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一、深化县情认识,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

XXXX族自治县建于1963年7月,位于XX省南部,因环抱县城群山如屏障、地处边疆而得名,是XX省唯一的XX族自治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6乡1镇,76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境内居住着XX、汉、彝、壮、瑶等民族,总人口14616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9.6%,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

XX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有丰富的水利、土地、矿藏和旅游资源。全县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6.9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81320千瓦。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区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坡54.16万亩,适宜种植热带经济林果,目前已种植龙眼、荔枝、芒果3万余亩,香(芭)蕉、菠萝5万余亩。境内矿藏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为无烟煤924万吨、大理石457万立方米,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硅石、煤、铅、锌、锑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以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的自然人文景观迤逦迷人,民族风情瑰丽多姿,融会了XX一道集科学考察、娱乐游览为一体的靓丽风景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590米,最低海拔154米,立体气候明显,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生物种类繁衍生息,全县有森林面积68.4万亩,其中用材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

XX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域内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缓慢。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6元,农民人均有粮仅184公斤,贫困人口11.8万人,教育、卫生、文化十分落后,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2002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面对落后现状,只有深化县情认识,找准贫困原因,才能制定应对措施,有效缓解“瓶劲”制约,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整合资源优势,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

为合理开发利用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XX县坚持“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注重整合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以产业培植为依托,实现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力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部分产业培植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次产业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96年的56.9:18.5:24.6调整为2003年的41.5:22.3:36.2。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产业内部打破了以粮食为主的格局,由单一的生产结构向多层次方向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内部轻重工业同步发展,重工业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内部金融保险业比重有所下降,运输、邮电、餐饮、商业、旅游等发展迅速。在产业培植方面,确立了着力培植生物药业、电冶、旅游、畜牧、八角、草果、竹子、肉桂产业的总体思路,并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已为支柱产业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培植奠定了基础。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整合了县境内自然资源优势,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953万元,比“九五”末增长31.96%;完成农业总产值23828万元,比“九五”末增长73.64%;完成财政收入3176万元,比“九五”末增长97.88%;实现农民人均吃粮358公斤,比“九五”末增长3.1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08元,比“九五”末增长39.2%。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两基”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并经国家教育部审查认定,公布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全县各乡镇实现了广播电视联网,实现了移动电话乡乡通,乡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提高到90.2%。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和0.86‰以内。累计建成沼气池13928口,全县农村沼气化率达48%。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条件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引进XX耀兴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大围山旅游资源,改善了景区景点布局,增加了旅游收入;引进福建桑成经贸有限公司、蒙自恒电有限公司投资近2亿元参与XX电力建设,开发水电装机容量3.6万千瓦;引进香港广畅集团投资建设曼地亚红豆杉基地,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

三、完善发展思路,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实践经验证明,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绩效,而正确的思路,则是引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目标和方向。XX自建县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政府立足地处山区实际,遵循“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增效益”的方针,围绕念好“山”字经,依靠“干引争”,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事业转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XX在40余年的发展中,正是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才取得了今天可喜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省、州的有关战略部署,XX县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专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确定了近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开放步伐,突出抓好以退耕还林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以电冶开发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大平田开发为主的城镇化建设、以大围山开发为主的旅游业建设、以白鹤山综合开发为主的农村扶贫开发五大重点,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围绕总体思路,提出了到2007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9600万元,年均递增10.86%;实现农业总产值27100万元,年均递增4.54%;完成财政总收入3570万元,年均递增8.2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年均递增9.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的奋斗目标。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四、强化工作措施,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XX要逐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最大的障碍在于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因此,XX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稳抓机遇,顺势而谋,强化工作措施,为实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坚持稳粮调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目标,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粮经结构调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加快粮食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抓好“绿色证书”培训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程”,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坚持把稳粮调结构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思路,加大对生物制药、青刀豆、茶叶加工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二)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以开发式扶贫为根本途径,采取智力扶贫、科教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劳务输出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以白鹤山综合开发为主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32个国家扶贫重点村扶贫工程建设。抓好扶贫安居工程,改造农村茅草房。继续抓好五家、马卫片区异地移民开发工程。继续做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三)狠抓产业培植,加快产业化进程

着力培植生物制药、电冶、旅游等产业,加快产业化进程。一是营造勃氏甜龙竹样板林,抓好八角、肉桂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15万亩八角、10万亩竹子、10万亩大黄藤、10万亩红豆杉、5万亩肉桂产业建设,积极开发铁皮石斛、红豆杉、金线莲等药物资源。二是实施“国债沼气”和“母亲沼气”建设,使全县农村沼气化率提高到70%以上。三是加快电站建设步伐,发展电冶配套产业,抓好香料和竹笋、竹材加工业前期引资工作。四是合理配置和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以大围山风景区为主的生态旅游区开发与管护力度,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强化配套服务,积极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开发旅游产品。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农田水利岁修排险工作,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抓好公路网络建设规划工作,加快乡村弹石路面改造,提升乡村公路路面等级,加快自然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自然村通路率。二是抓住省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机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三是扩大乡镇电话交换机容量,加快电话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四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要求,加快集镇建设,促进乡镇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为重点,以引进项目投资为突破口,以改善投资环境为保障,落实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全面出击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人文环境。积极探索多渠道的资金利用,引导各类资金参与项目建设,重点应抓紧大平田新区开发、电冶配套产业建设等引资工作。

第9篇: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84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1

能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简称3E复合系统,三个独立的系统均是该系统的子系统,并且该系统的协调发展在我国是热点问题。

1 3E复合系统的特征

3E复合系统是属于三个属性的环境、经济、能源子系统在相互的联系、作用、渗透下形成了存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动态复杂系统。该系统的协调性指的是能源、经济、环境各系统在发展中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以合理经济关系为纽带,高效利用能源并且充分地保护了环境。

和谐3E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动态性、自律组织性。整体性是指3E复合系统并非简单的组合能源、环境、经济等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都会被其他系统所影响。动态性是指这一系统是动态的并不是静置的,借助多种经济规律,持续自低转高,由混乱变为协调。自律组织性是指复合系统结构中各组成均存在协调能力,协调3E复合系统还有自我调节作用,不仅但具备自身的协整性,还有着独立整合的能动性能,有力推动了3E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2 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2.1 选择序参变量

基于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文选择的序参变量一共有三类。能源系统:万元GDP能耗、煤炭在总的能耗中的占比;环境系统:万元产值下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经济子系统,GDP增长的速度。

依据脱钩模式,针对能源和环境系统各序参变量上下限进行取值。3E复合系统理想化发展状态为脱钩,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不管GDP怎样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均不上升,达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公式为:,g是GDP年增长率,t为单位GDP能耗及环境负荷年下降率的临界值。如果tk=t,则能耗和环境负荷及经济增长为脱钩;如果tkt能耗与环境负荷随着GDP增长而上升,且两者差值越大,能耗和环境负荷上升速度就越快。

能源与环境子系统各序参变量下限值为中国当年的脱钩发展模式,上限是统计数据的最大值,煤炭和总能耗内比重下限值需要参考世界水平;GDP增速序参变量则代表着当年的协调发展程度。

2.2 子系统序参变量有序度

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内相关数据,调整和计算得出能源和环境数据相关数据,将原始数据代入上文的公式,算出能源、环境、经济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序参变量的有序度。最终得出,在能源子系统内我国在1999年至2016年,万元GDP能耗序参变量的有序度在逐渐提升。对能源子系统来讲,煤炭占总能耗内的比重长期小于序参变量的有序度,这是由于我国能源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我国环境子系统的万元产值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序参变量有序度较为稳定,且相对值比较大,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加大了治理环境的力度。

2.3 3E复合系统的协调度

从1991-2007年的3E符合系统发展的协调度的计算结果中得知,我国3E复合系统协调性发展的趋势如图1所示。

在图1内可知,近15年中国3E复合系统协调度均为正值,且在前协调向协调发展,但是近几年协调演化趋势放缓,甚至存在不协调发展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耗量涨速较快,但石油涨价后,导致煤炭消耗占比提高,能源子系统协调度降低。

3 针对3E复合系统的调控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能源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保证能源、环境、经济三者的安全,积极高效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形成环境友好社会等,在维持经济的增长中还要保证提升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并发展新型替代性能源,建立能源的清洁化使用机制,提升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低能耗第三产业及技术密集产业发展。针对环境可以制定对能源展开合理利用的强制政策,制定十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及能耗指标,针对环境和能效标志认证体系,制定对应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向着环境友好型以及能源节约型社会持续发展。

4 结 语

本文在对我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展开实证研究后得知,我国的3E系统在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但是偶尔还会存在速度放缓和波动的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了积极的调控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3E复合系统的协调性。

主要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