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第1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协调发展 二元结构 动力机制

城乡二元体制延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导致了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不协调。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如何正确地认识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质,对于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国内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阶段城乡关系的实际,客观认识各种理论的创新观点和不足之处,从而科学地运用各种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

国内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它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该体制人为的为城乡均衡发展设置许多政策障碍,如城市和工业的倾斜政策、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关系的演进。

2、城市化滞后。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缺少科学的、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城市体系发育不协调;三是认为中心城市功能的扭曲;四是认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

3、从三农的角度来看。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或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大;农业基础不稳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不同步,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缺乏对乡镇企业的宏观管理,农村工业水平低等导致城乡难以协调发展;思想观念上存在忽视农业的倾向,文化上传统的农业社会结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等都阻滞城乡协调发展。

4、经济发展滞后。某一区域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城乡资金投放上存在偏差;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发育水平低,城乡商品流通不畅等因素也都延缓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大多数学者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的最基本模式是: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而下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许学强在研究沿海开放地区时认为城乡协调的动力因素有计划经济体制(自上而下型)、乡镇企业(自下而上型)和外向型经济;二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种;三是大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四是制度创新;五是自“下”的机制;六是崔功豪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探讨了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和它的运行机制;七是薛凤旋和杨春认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是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并称之为“外向型城市化”;八是宁越敏的多元城市化动力;九是刘君德将郊区作为研究区域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刘秉镰和郑立波提出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的“四动”;十是张安录和曹广忠归纳城乡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自上而下的扩散力机制、自下而上的集聚力机制、外资注入的驱动力、自然生态动力或自上、自下、外引、内联动力机制等。

三、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我国大致从两个角度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进行研究。

1、从全国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吴楚材等建议我国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田明认为大、特大城市周围的扩展型模式、农村地域的集聚型模式、外资引起的外向型模式以及西部模式;南京农经学会从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入手,认为有先城市后农村模式、城乡分割优先发展城市工业模式、城乡开通协调发展模式;刘英群从小城镇角度提出了小城镇向大城市区域集中的模式等。

2、从区域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广东的“非农产业起步型”和“农业发展型”;广东的大、中、小城市融合、协调发展的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和“苏北模式”以及上海郊区的近郊扩展型和小城镇型及一般城镇发展型模式等。

四、城乡发展的对策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陆学艺、蔡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取消户籍制度、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协调城乡社会关系、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但是沈孔忠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制度创新与完善才是现实途径。

2、完善城镇体系。费洪平、陈烈等学者建议走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既充分发挥了大城市的优势,又积极发展了小城镇;叶文虎特别强调小城镇规划;纪晓岚和周志坚特别提出建设农民城的设想等。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多数学者建议从行政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协调城乡发展。

4、产业的协调发展。冯雷、叶忱等认为通过合理布局城乡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来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纪晓岚、周志坚等认为从乡镇企业的角度通过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规范乡镇企业、深化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等来探讨实现产业协调;孙自铎强调要大力发展农业,认为城乡经济协调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5、建设功能齐全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陈烈、石忆邵等认为共建城乡一体的商品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教育科技网络、经济信息网络和资金融通网络有助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6、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城乡生态设施建设。

7、从人口和劳动力方面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陈烈等学者通过研究特别强调要提高人口素质,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城乡对立的倾向,切实保障农民应有的国民待遇。

8、从耕地保护的角度来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

9、加大国家对农业的保护力度。农业是弱势产业,特别是面对国际农产品的竞争,我国应对农业实行“绿箱”政策。韩俊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科技推广、防病虫害研究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储备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切实落实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等。

五、对我国城乡发展研究的评价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学者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顺应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这些研究将城市与乡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纳入整个系统来研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为研究城市问题、乡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城乡协调发展课题,既加深了研究的深度,又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发展;因为地区差异,全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程度不一,引发了对各种城乡协调发展模式的探讨。

但是,学者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涉及面广,从目标、动力机制到各种城乡协调的模式及限制因素、对策措施,既有从政治上的协调进行研究,又有研究经济上、文化上、基础设施上以及景观上的协调,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有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研究深度不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虽多,但大多散落于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乡村城市化、城市化的研究之中,专门的、系统的研究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体系;虽然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研究较多,但实践上具有操作意义的较少。尤其是对特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并且缺少可操作模式。

(基金项目: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BJJ015)《河南新农村建设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平顶山学院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

第2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城乡协调 解释结构模型 城镇化

一、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的提出源于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建国以后,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采取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重工业化战略,以“剪刀差”和一系列城乡分治的制度和政策,人为的压低粮食价格,把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从而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分治的政策和制度,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却是日后导致我国城乡社会日益分化的根源。城乡发展的失衡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了相对落后农村的制约,城市接纳不了日益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许多国企举步维艰,城市问题繁多。因此,众多学者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不再只局限于城市,研究农村问题也会考虑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了客观要求和宏观背景。

二、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城市和农村构成了一个拥有多种子系统的复杂系统,该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必然是很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请教相关专家,我们总结出了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它们分别是:①乡镇企业的发展;②城镇化的进展;③农业现代化、产业化;④城乡二元体制的创新;⑤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⑥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7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多种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①能直接影响③,②能直接影响⑥⑦,③能直接影响①,④能直接影响②⑥⑦,⑤能直接影响①②⑥⑦,⑥能直接影响①②⑦,⑦能直接影响②③⑥。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构造一个只包括直接因果关系的邻接矩阵。按照布达尔法则,求出该邻接矩阵的可达矩阵,并进行级间分解的结果是:

L1=①③,L2=②⑥⑦,L3=④⑤

三、结果分析

1.从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创新。交通、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好的发挥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城乡经济协调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但是,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一方面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调;另一方面造成农民负担过重,农民增收缓慢。因此,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壁垒是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首先,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主要是农业的基础地位长期受到严重削弱,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就业严重不足,城乡差别制度化,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从总体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2.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依据的主要路径有城镇化的进展、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这几条路径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其中,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路径。城镇作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重要节点,是城乡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对周围的落后地区产生更强的吸附力和扩散力。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把大量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来支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城乡之间产品和要素的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之间的市场合作。

3.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因此,决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轻视农村建设。农村的发展,最终必然要通过农村的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来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资源和人口的集聚、集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为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是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我们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扶持农村加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使农民能够分享到城市化的利益,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徐明慧等:地区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ISM分析[J].价值工程,2005,10:84~86

[2]夏安桃等: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综述.人文地理[J],2003(18),5:57

[3]宋葛龙: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新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04(5):29~33

第3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第4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乡关系;城乡关联评价;川东北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42―03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围绕城乡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网络化”、“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等观点,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

1研究区概述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东、南邻重庆,北接陕西、甘肃两省。境内有涪江、嘉陵江等重要河流,其中,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在重庆市与长江汇合。该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元、广安、巴中六市,这六市地缘相邻,地多属丘陵,地貌相似,条件相近。六市自然、经济、文化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同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图1)。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该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的1/3,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目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值的63%,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各经济区后列。该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相对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2.1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诸多学者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2.2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3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3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3.2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四川农业经济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及研究区各个地市的统计资料等。

3.3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两个方面选取人均耕地、人均邮电业务量等18个分析指标来构建川东北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结合川东北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发展潜力;(2)简明性和全面性。指标既能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同时也要简明易于操作;(3)可获取性。所选指标应便于收集。

3.4评价步骤

对按照城乡关联发展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社会经济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水平前三个因子和社会经济水平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7.88%和80%,保留这几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别提取主成分个数为三个和两个。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9的关系式和Y4,Y5,Y6与Y10,X11…X18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川东北6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市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Y4,Y5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社会经济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Y4,Y5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市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因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4结果分析

4.1城乡关联空间分布分析

从川东北6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遂宁市、达州市、南充市相差不大,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3,将其划分为第Ⅰ级;广元市和广安市分别为第4和第5,巴中市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位居最后(图1)。

具体来讲,南充市是川东北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享有“川北心脏”之称。其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科技教育发达,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与成都、重庆主城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达州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遂宁市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三产比重分别为22%、51%、26%。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二、三产比重相近,分别为39%、37%。广安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二、三产比重分别为48%、31%。巴中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

4.2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比较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川东北6市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元市基础设施水平排第1,社会经济水平排序第5,表明该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遂宁市基础设施水平排名第4,而社会经济水平排名第1,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基础设施水平,表明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其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其余各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巴中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则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其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4.3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广元市、南充市和巴中市。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安市城乡关联度和城市化率位次分别为第5和第6,远低于人均GDP位次第1,表明该市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建设,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农村了的发展,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达州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人均GDP位次一致均为第2,远高于城市化率位次。表明这类区域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结语

(1)界定了研究区,并在概述其自然、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指出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915.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7681.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4]战金艳,鲁奇,邓祥征.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4):495501.

第5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

“三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机制

在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系统。“三化”协调就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它们既是争夺资源的竞争关系,也是相互推动、互为支撑的关系。农业发展支撑工业化,工业化发展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有效的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准确把握“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可以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之路。

“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导致“三化”发展失衡。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土地政策、产业结构、户籍制度等制度的存在,束缚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因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现代工业,进而影响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这就导致了我国“三化”发展失衡,也是目前中原地区面临“三化”协调发展的困境。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制约了“三化”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处于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运行状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粗放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的存在,长期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片面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制约了“三化”协调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工业化发展方面,市场化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原地区在新兴产业发展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步伐缓慢,一些产业主要是以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收益很低。在城镇化发展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像行政区划束缚城市扩张、规划滞后导致重复建设、户籍门槛阻碍人口聚集等。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中原地区是全国粮食增长核心区,农业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小,人地矛盾尤为突出。而且存在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以保护耕地、防治污染为重点的发展之路。我们要保护现有耕地资源用于发展农业,尽量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进行适量土地开发、闲散农地整理,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等,尽量保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同时,要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土地等。我们也不能牺牲生态和环境,要着力防治污染。在发展中,我们要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环境法治建设。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城镇化之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它以城镇化的理念来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覆盖农村,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农村,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实现农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发展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路径,要把它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环节,稳步推进、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仍然相对粗放,我们应该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二者深度融合。我们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应该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新兴的产业对我国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规模,在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走出一条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口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主要是小规模、分散式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对土地利用效率很低,也制约了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科技的应用,农业经营效率低下。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经营模式。规模化经营能够使土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种经营模式更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发展新型农业。

“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中原地区城镇化进程中,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要有明确的建设和发展蓝图,对不同类型的城镇应该有合理的功能、产业定位,对现有城镇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最终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另外,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的瓶颈。我们要改革城市间行政管理体制,降低设立城镇的标准,促进中小城镇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实现农村土地同权同价参与城镇化开发,还要不断改革户籍、医疗、社保等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融合。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中原地区的建设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我们要建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专门组织机构,大力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的载体建设,全面实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计划,还要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等。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振兴的着力点,对中原地区而言,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中原地区要下决心调整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实现结构减排,淘汰落后,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能耗问题、排放问题。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立项,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力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地区,中原地区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首先,由粗放型农业向精设型农业转变。在农业发展中突出效益产值提高、突出种植模式改革、突出经济作物发展、突出精品蔬菜建设等。其次,由高耗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良好局面。最后,从“感觉农业”向“理性农业”转变。“理性农业”能构建良性循环的高产、高效、优质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要加大农业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首先,坚持“三化”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们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困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中原经济区大格局中,必须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着眼现实,立足实践,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其次,坚持“三化”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是否富有活力的标志之一,就是它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产业升级是否后力强劲。所以,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就是要积极培育中原地区的战略新兴产业,创造条件,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和投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后,坚持“三化”协调发展,要发挥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对目前阶段的中原经济区而言,作为基础性的产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保障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力争做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巩固工业主导地位与发展新型城镇化相协调。

总之,我们要统筹兼顾,融合互动,协调并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打造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为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借鉴。

第6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协调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不仅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缓解了居民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但各项医保制度之间独立运行,不利于整体统筹规划与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的协调发展对待遇水平的平衡以及门诊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时间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它包括国营企业的劳保医疗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为了不断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形势发展,我国积极扩大医保范围,将混合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纳入了医保政策之中。它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1)共同缴费机制。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交付,体现了国家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2)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医保基金组成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可以结转继承和使用。(3)统账分离,明确支付机制。统筹基金用于大额医疗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小额医疗费用。

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作用于非就业城乡居民,其中包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托幼机构的在册儿童及其他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具有低起步水平的特点,坚持低费率、广覆盖、保大病的原则。其缴费主要是以个人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其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重度残疾人,个人不缴费,由政府按规定予以代缴,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待遇与缴费相挂钩原则,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于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以及减轻居民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起国务院决定进行试点,通过探索完善居民医保政策,从而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以及规范的运行机制。该要求规定:(1)建立合理的筹资水平以及保障标准;(2)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加大政府引导力度;(3)医保基金管理体制加强,保障基金安全问题;(4)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稳定筹资机制。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助于达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但切实减轻了居民医药费用的负担,而且还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在筹资机制和待遇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体现:第一,医疗机构现行体制与医保制度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医疗机构体制的利益化,如由于布局以及资源的安排不合理造成浪费现象,药物费用与检查费用过高与医疗技术费用,费用计算的不透明化。第二,职工异地就医报销难度大。由于各个政府政策实施的不统一,各个地方的报销比例以及药品目录均不同;医保基金的基础是由各地医疗水平决定的,各地的消费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的差异都会造成报销细则的不同。第三,由于医保实施的初期各地方医保信息系统没有统一要求,造成各地的医保卡在系统上存在差异性,从而导致各地区医保衔接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走向成熟和规范,但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参保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参保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居民缺乏忧患意识,认为医保资金投入是一种资源浪费,造成关注度不高;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居民对于该医保政策不够了解。第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社区服务模式不够完善。社区服务站由于定位系统较庞大,导致部门划分缺乏细致和全面性,影响服务水平;其次因为硬件设施的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要求;另外,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缺乏,致使民众的信任度降低。第三,医保平台具有滞后性。首先,存在平台硬件设施落后现象以及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够高的现象;其次,医保平台形式化。缺乏相关的医保政策规范以及医保法规,造成登记存在混乱;另外,缺乏相关监督机构,导致监管及处罚不到位,参与医保居民得不到有效的权益保护。

(三)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性

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首先体现在筹资机制上。职工的医保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交付的,而居民医保费用则是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相配合。二者进行比较,职工医保筹资水平远大于居民医保筹资水平。第二,职工与居民待遇水平存在差距。职工所选的就医机构三级和二级及以下各占约50%,而居民多选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职工的待遇水平较高,但次平均费用较居民高。第三,居民医保基金压力较大。由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实行全民参保,居民可以进行自主选择缴费档次。这一标准的实施,促进了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也保障了城乡居民待遇的公平性。但因为经济水平的增长,居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大了医疗费用的支出,使得医保基金产生较大的压力。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的差异性,影响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不利于医保制度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三、促进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协调发展措施

目前,由于各个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相互独立,不利于我国财政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医保和医疗之间的协调统一,全民参保实施困难。促进职工和居民医保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加强城乡就业与非就业居民的优惠保障,实现医保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医保资源整合

为了促进职工和居民医保的协调发展,首先我们要理清现今的管理和经办体制。努力改善医保工作分部门管理和工作分块的状态,建立由省进行直管的医保管理中心,改变多部门管理的现状。然后要突破城乡界限,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医保公平性。另外,创新大病保险制度也有助于建立公平、效率的医保制度,打破身份与地域的限制。其一可以将职工包括进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带来的医保基金结余减少现象。其二,可将大病医保融入基本医保中,改变我国医保体系矛盾的根源,解决基本医保的“碎片化”现象。城乡居民的医保管理统一,有利于政策和科学相统一;而多部门管理的整合则有助于政府的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高度的信息共享。

(二)优化医保筹资机制

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以收入决定支出,使得收支达到平衡状态的政策,优化筹资机制从而达到职工与居民筹资水平的平衡。政府应该适当调整医保的报销方案,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补贴,提高居民的医疗待遇水平。另外,对城镇职工的医保制度进行优化,将职工医保中的遗漏人员纳入其中。完善医疗支付方式,推动支付方式的改革,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共同提升。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职工和居民因收支问题而产生的待遇水平差异,减轻居民的医保基金压力。职工与居民筹资机制的调整,居民待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医保制度的协调发展。

(三)强化医疗服务管理

强化医疗服务,首先需要加强医疗保障监督体系,完善的医保监督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保险工作的运行效率。为了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监控力度,应进行付费方式的深入改革,加强对医保基金及医疗费用增长的约束。此外,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与责任意识,采取相关的奖惩制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对个人账户制度进行完善,增强大病救治对居民的保障功能。其次,政府应加大基层卫生医疗水平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增加城乡居民的报销力度。另外,实施基层机构就医支付比例提高,将基层医疗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从而推动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医疗保险制度的存在有效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着医疗经济压力,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保制度中,职工与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有效缓解了居民经济压力,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有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医疗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全民参保以及医保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世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的探索和实践[J].时代经贸,2015(14).

[2]陈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3]郭林.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结构整合与体系完善[J].人文杂志,2014(4).

[4]王俊华,柏雪.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思考与路径构想[J].苏州大学学报,2015(05).

第7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一、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

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

二、主观题的出题模式及答题方法

(1)“是什么”

经济类主观题经常会以图标类题形式出现,因此“是什么”类型题目通常都是此类主观题的第一问,即“图表中反映了那些经济现象”

①找出核心问题,一般在图表的标题中会指出本图表反应的核心问题。

②提取有效信息:重比较。一方面注意比较核心问题的不同方面是否不同,反应了什么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比较某一方面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何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③正确解读图表信息

先整体(总体)后部分(但折线图一定要注意对拐点要单独分析并加以强调)

先肯定成绩后指出问题

先描述现象后揭示本质(现象的描述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信息解读的全面性,同时要注意思维的连贯性和辩证性)。

例题:图1:2005―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

问题:指出材料中图表的经济信息。(6分)

答案: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2分)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在增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2分)

本题考察“是什么”

首先找到图表反应的核心问题。本题图中反映的是“我国财政收入及支出情况”,表中反映的是“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其次,比较。

图1:一方面比较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各方面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得出“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都较快增长;2005年--2011年,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都有所增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比较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关系。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属于财政赤字的状况”,

表1:一方面比较我国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得出“2005年--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收入都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比较财政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比重大小,得出“财政收入的增速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不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

(2)“为什么”――“依据”、“原因”、“意义”“作用”

(3)“怎么办”――“措施”“对策”、“建议”

此类题通常在图表题之后出现,根据图表反应的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分析其原因。

例题:材料二:2012年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政府一方面要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注重分类指导,统筹处理好增长、结构、物价关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通过办实事、好事、难事,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展成果。关键是政府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更好协调起来。

问题:依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阐明“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的理由。

答案: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稳增长与保民生”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答题方法:

①读懂提议。弄清出题意图,考察“是什么”还是“为什么”;找出回答的核心问题。如例题中,通过读题,可以得知本题考察“为什么”,问为什么要““稳增长与保民生”要协调发展”,并且要求结合“生产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

②答案要有层次,多角度回答。

组织答案的过程要有逻辑,有层次,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比较常用的思考方法。

第一,从不同主体,由小及大进行分析。个人、他人、自己、企业、社会、国家……

第二,由近及远,由微观到宏观。目前来看(意义、措施是),从长远来看(意义、措施是);局部,整体。

③阅读材料,根据关键词有选择的套用。

通过对材料的认真阅读,为答题提供思路,使得答题更加全面。

④结合时政热点,方针政策。

⑤组织答案应使用学科术语,忌口语化。

三、答案模式

(1)“意义”类型题,“有利于……”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5、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

6、构建和谐社会等。

7、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2)“怎么做”类型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机构优化升级。

5、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6、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7、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8、依靠科技、自主创新。

9、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8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问题 模式 协调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农村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受产业发展与布局、城镇建设、农民素质、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制度障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安徽又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绝大比重的农业大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发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而导致这些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人口占有重大比例,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突出,进而使得整体人均收入不高。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名义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22个百分点,实际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近10个百分点,2008年,人均gdp高者达19000元,低者不足2500元,亳州、池州等农村人口占市总人口近70%的地区的人均gdp不足5000元。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省农村城镇化速度相对较慢,目前农村城镇化仅为40%,农村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巨大瓶颈”。因此,从我省省情出发,分析我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构建正确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更是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的迫切要求。

一、安徽省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城镇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从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不平衡

我省一些地方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使得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城镇规划、设置与建设盲目跟随,盲目效仿,没有做到一切从当地实情出发,导致城镇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规模不大、城市首位度低、劳动力素质低。此外,我省城镇化地域反差较大,沿江城市群的马芜铜地区及合肥是城镇化水平较高区域,但安庆、滁州、六安等后撤区并市的地区城镇化水平靠后。

2.各级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经济中心职能较弱

全省在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镇化”的片面认识,没有做到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合并,而且很多县城及其以下的城镇总体外观仍是“一条街、一个集市、几幢机关办公楼”,部分中小城市也仅是“低层次”的政府驻地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忽视了供水、供电、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因此,从建筑表像看起来是“城镇化”了,但实质没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无论是城镇管理者还是居民,都没有在意识上实现从“县”到“市”、从“乡”到“镇”的根本性转变。城镇职能体系不完善甚至得不到任何体现,经济中心职能较弱。安徽省会城市合肥即使是相对处于全省城镇体系核心地位,其城市行政中心职能也要大于经济中心职能,对全省经济的带动力不强,马鞍山等这样的工矿城市经济职能单一,不具备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条件,其它诸如阜阳、宿州、巢湖、宣城、池州等城市工业职能更显薄弱。

3.城市之间的联动效应不突出,难以形成经济聚集效应

从全省总体来看,虽然合巢芜、马芜铜一线已经形成城镇集群式发展,蚌埠、淮南、淮北、宿州初步形成城镇群,但其它多数地级城市与周边的县城经济联系疏远,没有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城市之间、县城之间的竞争性大于合作性,联动效应较弱,迫切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产业特色、布局形态、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塑造,构建集群发展、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应难以充分发挥。

4.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待加强

城镇尤其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而目前的财税政策严重弱化了地方政府的投入能力。比如我省的铜陵市,工业在经济中比重接近60%,财政收入上缴也接近60%,可用财力有限。安徽县及县以下地方财政则更加困难,多数仅够维持正常运转,难以挤出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如此一来,本身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造成投入不足的同时,产生了乡镇政府沉重负债的问题。此外,一些地方挪用国家和省、市规定收缴的小城镇建设资金,一些本该返还用于建设小城镇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市场管理费等不能全额返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情况,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的现象,严重影响城镇的正常管理和维护。

经过课题组初步分析得知,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1)观念方面。长期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对立的鸿沟、习惯地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咎于进城农民身上,农民进城可能会加剧城市基础设施负担甚至造成对基础设施破坏、农民素质低下、进城农民抢城里人的饭碗等观念一直存在,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采取不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严重制约了安徽及全国城镇化的发展,使其被迫走上了一条非城镇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2)产业方面。产业规划起点不高,千遍一律、特色不明显等,没有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各地的不同经验,发展不同农业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效率底下,农村劳动力主义缓慢,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3)投资方面。从以上分析安徽区位劣势可以发现,安徽这样的内陆省份有效投资明显低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国家投资不足,外资投资更是有限,这就使这些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缓慢,从而影响其城镇化进程。

(4)制度方面。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1958年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项政策严格制约着农村居民向城市、尤其是向大城市迁入,导致农民“进厂不进城”。尽管这种制度在最近几年开始放松,但仍存在诸多条件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使城乡居民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福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此外,在土地制度、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等也存在很多问题。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模式探析

从以上对我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们得出,在当前我省的农村城镇化滞后的情况下,仅用单一的模式难以解决问题。目前城镇化模式是理论界争论的中心,有“小城镇论”、“中等城镇论”、“大城市论”。本课题的重点是就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对理论的争论并不做任何评论。我们认为,大中小城市同时发展是解决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逐步构成以三大城镇群为核心,当地中心城市为龙头,小城镇为基础,以小村镇向周边地区辐射、比例协调、合理布局、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体系。

1.以三大中心城镇群为核心,整合省、市、县域优势资源,促进更大范围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对沿江城镇带的关注力度,加上合肥省会经济圈、沿淮城镇群,我省的城镇体系是以皖江城镇带、合肥经济圈、沿淮城镇群三大城镇群为核心来构成安徽省22个城市这样一个城镇群,最新规划显示,到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5%。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应该做到科学规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形象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制约因素、面临的机遇、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经济结构、人口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要素进行合理定位,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在产业结构上,要充分利用城镇的集聚效应,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可以为提高第一、第二产业的效率服务。二是可以促进劳动力利用和农村劳动力才转移。三是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对拉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发挥起带头作用,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点:(1)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支撑上。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工业基地建设,突出高科技和无污染,加快产业聚集;要继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招商引资队伍;坚持和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各地领导联系制度、建立健全落地项目服务单位责任制。(2)必须大力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产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能有效产生竞争优势。一方面为了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另一面为了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须选择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大农产品的附属加工,形成更长一条拉长产业链条,转变现有农户分散、小规模的经营和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而使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3)必须坚持扶优扶强,突出重点,强调特色。对已经发展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小城镇,要集中力量,重点扶持, 使其迅速发展,力争建成经济强镇和中心镇,带动其他小城镇发展。

3.以小城镇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功能

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连接城乡、接收和传递城市辐射的重要枢纽,起着传播城市文明,诱导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双重作用。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带动功能,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重点提升重点小城镇的功能。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软、硬件建设力度,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提高小城镇规划起点,必须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繁荣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的实际,合理制订和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规划和发展的位置。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主要应做好硬化“两道”,即进出小城镇的公路主干道和镇区内的主街道;装备“三电”,即输变电站、程控电话和电子网络;解决“三水”,即供水、排水和节约用水;搞好“四化”,即按照规划要求,对小城镇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和优化。同时,还要着力搞好文教、卫生设施配套,增加娱乐设施,配套建设影剧院、有线电视和宣传专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设施,以确保居民防病就医,解除后顾之忧。充分考虑居民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因素,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产业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何申明,高亳洲,王永明,王林.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省情省力,2005,1.

[3]仇保兴.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之辨——“c模式”:超越“a模式”的诱惑和“b模式”的泥掉[j].区域与城市经济学,2009,5.

[4]高强.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模式及措施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5]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调研组.安徽城镇化发展调研报告[z]. 2007,7.

[6]张亚敏.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3.

第9篇: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范文

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统筹战略,坚持“五大优先”(城乡建设规划优先、破除体制障碍优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优先、农业结构调整优先)原则,围绕破解制约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基本形成了“城乡建设规划优先、产业发展协同、投入机制配套、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共享、社会管理有序、党的建设共建互促”的良好格局,至20xx年**已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被推选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去年跃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14位,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成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近日出台了《**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因地制宜提出了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纲要》指出,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更加和谐的新**”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分步实施”原则,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主线,以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以五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统筹城乡设施、产业、人口布局;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为动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为支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努力实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人均gtp达到83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先进县市行列,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力进入全国“百强”。

《纲要》强调,当前要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实施“七大工程”(即精一壮二活三的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的宜居生态工程,城乡居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信用水平的素质提升工程,就业养老医疗救助一体化的改善民生工程,城乡矛盾排查治安防控一体化的平安工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建立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的组织保障工程)为抓手,推进“七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政府社区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建立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劳动保障机制,健全增加“三农”投入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四大服务中心(即便民服务中心、维权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财务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市的便民服务网络,推进市乡政府职能转变,增强乡镇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