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废气治理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废气治理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废气治理报告

第1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造纸废水 高密度澄清池 纯氧曝气 臭氧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78-2

苏州工业园区某造纸厂主要生产无碳复写纸、双胶纸、铜版卡和办公用纸等系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过滤液、水洗水、涂布废弃原液等,这些废水和工厂的生活用水构成了待处理的纸厂废水。公司原有一套废水处理设施,因生产扩建,废水量增大,超过原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因此公司拟扩建一套废水处理系统。

1 废水水量水质

新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30000m3/d。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2 处理工艺

2.1工艺流程

该废水其主要成分是纸浆纤维、碳酸钙填料、工业淀粉、有机高分子助剂、增白剂、荧光剂、表面分散剂等,可生化性一般,本工程采用图1所示处理工艺。

2.2工艺简述

(1)快慢混池

由于该废水含有大量纸浆纤维、淀粉、碳酸钙等,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将对其产生很大的冲击负荷,因此设置了混凝沉淀工艺,通过在快慢混池内投加PAC及PAM,使废水中胶体物质脱稳并形成较大絮体颗粒,然后通过后续初沉池沉淀去除。大大减轻了后续生化系统压力。

(2)高密度澄清池

本工程初沉池采用了高密度澄清池,高密度澄清池是将高效剪切增稠与污泥浓缩技术结合到混凝沉淀工艺中的一种高效污泥浓缩澄清池,其集合了颗粒增稠,斜管沉淀及污泥浓缩等功能,占地面积小,运行效果好,运行费用低。高密度澄清池由两部分组成:反应区和澄清区,反应区由混合反应区及推流反应区组成,澄清区由入口、斜管沉淀区及浓缩区组成。其主要工艺特点:①设有外部污泥循环系统把沉淀污泥从污泥浓缩区提升到反应池进水管,与原水混合;②凝聚-絮凝在两个反应区中进行,首先通过搅拌的混合反应区,接着进入推流式反应区;③从低速反应区到斜管沉淀区矾花完整、颗粒大、密度高;④采用高效的斜管沉淀,沉淀区上升速度可达到20~40m/h,高密度矾花在此得到很好的沉淀;⑤能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

(3)曝气池

本项目采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其与空气曝气活性污泥法机理基本相同,都是通过好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区别在于:前者向废水中充纯氧,后者向废水中充空气。氧气法的一大优点是处理效率明显高于空气法,将同一废水处理到同一水平,氧气法所需曝气时间一般仅为空气法的1 /3 左右,氧的转移速率显著提高,从而使好氧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都提高,明显改善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不足。

本工程纯氧曝气设备采用了6套法国液化空气TURBOXAL高效纯氧曝气设备,该设备传输效率高,电耗低,当氧气流量达到140 Kg/h时,动力效率可以达到3.5 KgO2/kW。

同时为提高曝气池处理效果及污泥沉降性能,系统设置了臭氧投加系统。

(4)二沉池

本工程采用辐流沉淀池,由于采用了纯氧曝气工艺,并在曝气池内投加了臭氧,污泥活性及沉降性能好,二沉池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较常规工艺可减少30%以上。

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3.1 快慢混合池

快混池:共2座,池体尺寸3.0m×3.0m×6.1m,有效水深5.6m,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停留时间5min,池内设1台混凝搅拌机,功率4.0kW ,池内投加PAC,加药量50mg/L。

慢混池:共2座,池体尺寸13.5m×5.0m×7.5m,有效水深6.9m,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力停留时间40min,池内设2台絮凝搅拌机,功率2.2kW ,池内投加PAM,加药量3mg/L。

3.2 高密度澄清池

共2座,尺寸为13.5m×13.5m×7.5m,表面负荷3.4m3/m2.h,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设置Φ80*1500斜管填料,每池采用0.3m×0.3m×6.0m出水槽12套,池内设中心传动刮泥机。

4 调试及运行结果

本工程于2013年3月份开始调试,将原废水处理站污泥浓缩池浓度为9000mg/L的污泥40m3接种至新建曝气池,接种后闷曝1天即开始进水,运行2周后达到设计水量,1个月后连续监测数据见表2,各处理单元处理效果均达到设计指标。

注:表中所列数据为3天内多次测得的平均值

5 主要经济指标与环境效益

该工程总投资1368万元,总占地面积2800m2,总装机功率515.4kW,运行功率346.5kW,日耗电量8000kWh,电费以0.65元/kWh计,日运行电费5200元。

吨水运行成本0.6元,其中电费为0.17元,药剂费0.23元,液氧及液氧设备租赁费为0.19元,人员工资0.6元。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其主要污染物COD年消减量为1215吨,BOD消减量为495吨环境效益显著。

6 结论

(1)采用混凝-纯氧曝气工艺处理该造纸废水是可行的,废水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去除效率高,处理效果稳定。

(2)预处理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沉淀效率高,结构紧凑,运行成本低,与传统工艺比较可节约药剂量10~30%,且排放污泥浓度高(含固量可达3%),减少了输送及处置费用。

第2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舒适型护理;临床效果

对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较好,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给予患者舒适型护理的效果尤为显著[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对其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型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06年9月-2011年1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6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对其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数据记录。

1.2方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每次150mg,每天3次,在服药前后的两个小时内,患者不能进食,对患者持续治疗3天。然后再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每次0.6mg,服药前后禁食2个小时[2]。

在对患者实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型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并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都比较担心自己能够保留生育能力,由此容易产生焦躁、忧虑的心理情绪,从而对其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疑虑,医护人员要耐心为患者解答,并始终保持微笑,以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以消除内心的疑虑。此外,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以实现病情的完全改善,以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以确保其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3]。

1.2.2用药护理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感染、胃肠道反应等,从而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在服药期间,尽量保持口腔清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的饮食,以降低口腔感染的几率,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医护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医护人员要尽量保持环境的清洁,告诉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以有效预防感染。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按照医嘱配药,以保证患者用药剂量的正确性,从而促进其病情的改善[4]。

1.2.3出院指导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大力宣传相关的异位妊娠知识,以使患者对此有明确的了解,可以有效避免会导致其出现子宫瘢痕妊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在出现此种疾病的第一时间内就诊,以免做过最佳治疗时机[5]。

1.3疗效标准护理满意: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没有出现并发症。一般满意: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出现轻微的并发症。不满意:病情恶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第3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快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区环境质量1、全面开展医化企业废气规范化整治。作为市、区二级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之一,我区高度重视废气规范化整治。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今年以来,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整治步伐。一是限期治理。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分三批对12家废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提请区政府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

二是学习交流。先是组织医化企业去黄岩联化、天台药业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废气治理经验,后来又组织中小企业去海正、九洲等企业学习,请企业介绍治理情况,推广成功的治污经验。并建立了大企业每周例会和中小企业半月例会制度,进行技术和进度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三是标本兼治。即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都要兼顾。四是控新促治。始终坚持“先整治、后审批,先控制、后发展”的原则,全面落实项目审批与整治进度挂钩相结合,对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停止新、改、扩建医化项目。五是技术服务。整治期间,我们邀请了一些有资质的单位为企业设计治理方案,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帮助企业完善整治方案。对不符合整治要求的方案予以否决。六是加强督查。建立了周报制度,要求企业每周一上报废气整治进度。增加了督查频次,实行每日一查。局领导经常与执法人员一起在节假日和晚上到企业进行检查。七是公众监督。今年3、4月份,对列入限期治理的12家企业的废气整治情况在**日报上公布,并公开环保监督电话和企业法人电话,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废气整治。到目前为止,已有28家企业上报了设计方案,投资6000多万元,其中海正药业(外沙厂区)、海正化工、新东港、九洲、海翔、信友等6家企业已通过预验收,6家企业已完成进入调试,新东海、一洲已报告申请验收。

2、实施废水在线监控。针对外沙岩头化工区废水污染突出问题,我局在前几年抓企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的基础上,xx年重点抓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目前,化工区的废水在线监测网络已建成(36家企业39套装置投资1000多万元),区级自动监测平台正在建设;黄岩**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正在筹建。3、开展三山化工集中区整治。在历年整治的基础上,我局今年又多次召开三山区域医化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会议,督促企业开展全面整治。经过调查取证,我局对该区域5家医化企业中的4家企业提请区政府下达了废水限期治理决定。目前4家企业基本完成了废水整治。其中3家企业已提交了验收监测报告,另一家企业正在委托监测。4家企业的废气规范化整治工作尚在实施之中。并要求企业在废水、废气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抓清洁生产,厂容厂貌等工作,确保三山化工集中区年内顺利“摘帽”。

第4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2016年7月27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建言献策。

空气质量有所改观

2015年,浙江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21.4%和28.8%;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3%,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8.2%,比2014年上升2.7个百分点。2016年1―6月,11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5%;空气优良天数平均比例为82.3%,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

近年来,全省认真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制度逐步得到落实,空气质量有所改观。

“突出重点领域,全面深入开展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和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港口船舶污染治理等7大专项治理工作。”这几年,省政府加强对大气环境治理规划部署,在2015、2016年连续两年将治气列入十大民生实事首位,加重了大气治理的分量。

“把治气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各级领导治水治气的指导思想明确,治理思路清晰。”一些基层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加大了对治气工作的投入,做好了资金保障。省人大检查报告指出,2015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87.7亿元,社会投入416亿元。

“已经超额完成国家‘十二五’下达的减排任务。”检查组成员指出,根据中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要求,并结合浙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际,我省推出总量指标量化管理、排污权许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刷卡排污、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等一系列制度。

针对浙江的产业现状,颁布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等工作方案,出台工地与道路扬尘管理办法和12个重点地方产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整治规范,制定纺织染整工业和制鞋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车用汽油浙VI标准,而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责任落实和考核评价机制等也不断建立完善,使我省的治气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长效。

2015年12月,在用完最后一批坯料,结束了流水线上最后的一道工序,杭州钢铁集团位于杭州半山的钢铁基地生产线“熄火”,全线关停。这只是浙江通过大气污染防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过去,落后的产能和能源结构阻碍着治气工作向前迈进。为此,浙江注重标本兼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环境治理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生产业,提高绿色产业比重;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显。

2015年,全省淘汰20多个行业的落后、严重过剩产能,涉及2000多家企业;淘汰整治100多个“低小散”行业集中区块,涉及2.2万家企业(作坊);全年关停重污染高耗能企业1239家,原地整治提升2201家,搬迁入园358家。全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小于1.4亿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天然气使用量达到78亿立方米。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截至2016年6月底累计淘汰2.6万台。

同时,在工业废气、机动车污染、城市扬尘烟尘、农村废气等重点领域,注重问题导向,治理取得突破。

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火电、热电、钢铁、水泥、玻璃行业脱硫脱硝改造和限期治理,达到新标准要求;基本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调查摸底,石化行业完成了综合整治,涂装、印刷、化纤、医药化工等13个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启动;截至2016年6月底,累计淘汰黄标车、老旧车80万辆;建立“7个100%”长效监管机制,完成近1.3亿平方米的城市建筑工地扬尘防控;县以上城市主干路机械化清扫率达100%;2015年全省秸秆利用率达89.7%,秸秆焚烧次数逐年下降。

除了“治”,浙江更加注重严格监管,确保治理成效。目前,省、市、县基本形成多级联网、实时监控的监测网络。通过检查,浙江各市、县都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1个设区市全部形成工业废气实验室分析能力,15个重点工业园区完成自动监测体系建设。重点排污单位全面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同时,大气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联动机制日趋完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查处大气环境违法案件1206件。

污染排放突出,形势依然严峻

看到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大气环境质量仍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市的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9个县级以上城市只有13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秋冬季污染天气发生频率较高,臭氧污染问题日益显现。不少地市在执法检查中都反映,虽然大气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空气质量整体提高依然有难度。

“一些地方的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贯彻未完全到位,对依法治气的认识还不足,履行执法主体和监督主体职责的意识不够强。”检查组通过执法检查发现,在实践中,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仍有不足。在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不依法管理和执法不严的现象。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尚未真正落实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不积极治理、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等现象常有发生。

而各类生产生活污染仍然是治理的难点。“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还未得到根本性改观。”一些地方也反映,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改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偏低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工业领域,区域性、结构性、行业性污染仍然比较突出,脱硫脱硝深度治理难度较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重要行业还缺乏统一完整的排放标准和治理规范。

城市里的建筑工地和拆迁、道路施工多,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餐饮行业经营单位量多面广,又多处于居民集中区,油烟污染较多;一些农村地区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禁而不止,这些都给污染防治带来了阻力。

随着经济的加快发展,车船排放污染更为突出。调查显示,“我省机动车车辆总量增加较快,目前已经有1622万辆”,加之城市道路拥堵,造成汽车尾气排放量成倍增大。同时,还存在1.3万辆黄标车未淘汰、尾气检测弄虚作假等问题。据2015年杭州空气PM2.5源解析,机动车尾气成首要污染源,占市区本地源排放贡献的28%。而在河道、近海地区,船舶污染治理相对比较薄弱,如宁波、杭嘉湖等地集装箱车和船舶大部分以重柴油为燃料,废气排放对港口、河道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本次检查中,还发现一些地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治理进度。“11个工业园区中还有9个未实现集中供热。”检查组在温州检查时,发现了该市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影响了燃煤锅炉淘汰进程,而这也是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城市的通病。同时,原计划“十二五”实现天然气管网“县县通”,但由于政策协调等原因,管网工程选址落实滞后,目前全省还有近三分之二的县未通管道天然气。

另外,在监管方面,也存在着短板。一些地方尚未建立大气污染源清单,有关部门对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和特征污染源研究有待深化;某些部门协调、区域联动还不够紧密,有效开展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个别地方还未建立机动车监管平台和环保监测专业机构,工业园区和建设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布网不够严密。“发现问题不及时、一罚了之简单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检查组指出,严格执法查处还有不少障碍,在部门衔接、调查取证突破上需做更多努力。

标本兼治,守望蓝天白云

大气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吹散雾霾,重现蓝天白云是全社会的共同期许,检查报告建议,要从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加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是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虽然,依靠燃煤的趋势改变很难,但依然要以钉钉子精神,寻求突破、改变。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围绕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目标,深入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政策,严格新建耗煤项目准入,重点限制水泥、钢铁、化工、化纤、造纸、塑料等耗煤行业规模,加强对重点煤炭消费企业的监管。

同时,应该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甬台温、金丽温等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天然气储运项目建设,保障“县县通”工程完成;加快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加大燃煤分散锅炉淘汰力度。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应该更加突出科技在治理中的作用,注重治理废气先进技术的研发利用,支持工业锅炉和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开展废气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加快化工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进程。

对于汽车尾气排放,“治理不能只是单纯地‘治气’,还应该结合拥堵治理。”检查报告指出,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科学治理汽车尾气污染,促进道路畅通和空气质量改善。

另外,还应该完善成品油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油品质量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低劣油品行为。积极开展港口船舶排放治理,落实鼓励靠岸停泊船舶使用低硫油的政策,推进港口“油改电”“油改气”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治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城市扬尘、餐饮油烟和农村秸秆焚烧方面,应该认真宣传贯彻《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严格执行《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场地“7个100%”要求,加强对城市餐饮业油烟排放的监管,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秸秆和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的物质,努力消除群众身边的空气污染。

最后,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也指出,应该依法依规治理,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管水平。

完备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是维护大气治理的重要屏障,各级政府要认真宣传贯彻实施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科学制定“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按照《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依法运用约谈、问责、免职等办法,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

监管也要精准发力,要重视数据库和监测网络的作用。检查组指出,要运用大数据、网络技术完善监管系统,特别要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监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布点密度和项目种类,建设覆盖全省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网络。同时,也应该通过社会各方的监督,加强监管。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向公众公开的环境监测数据平台。

第5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2012年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以“三个代表”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生态区建设为契机,强化环境专项治理,严格建设项目管理,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我区环保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二是学习交流。先是组织医化企业去黄岩联化、天台药业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废气治理经验,后来又组织中小企业去海正、九洲等企业学习,请企业介绍治理情况,推广成功的治污经验。并建立了大企业每周例会和中小企业半月例会制度,进行技术和进度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实施废水在线监控。针对外沙岩头化工区废水污染突出问题,我局在前几年抓企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的基础上,xx年重点抓在线监测设施建设。目前,化工区的废水在线监测网络已建成(36家企业39套装置投资1000多万元),区级自动监测平台正在建设;黄岩**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正在筹建。3、开展三山化工集中区整治。在历年整治的基础上,我局今年又多次召开三山区域医化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领导会议,督促企业开展全面整治。经过调查取证,我局对该区域5家医化企业中的4家企业提请区政府下达了废水限期治理决定。目前4家企业基本完成了废水整治。其中3家企业已提交了验收监测报告,另一家企业正在委托监测。4家企业的废气规范化整治工作尚在实施之中。并要求企业在废水、废气整治基础上,进一步抓清洁生产,厂容厂貌等工作,确保三山化工集中区年内顺利“摘帽”。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为完成全年任务打好基础 2、开展环保产业调查。为了掌握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现状,开展浙江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和制定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我局从xx年3月开始对辖区内的15家企业分别进行了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8家,环境服务业企业3家,洁净产品生产企业2家,环境保护产品生产企业2家。从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局的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第6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洛伦兹曲线;工业GDP;基尼系数;污染负担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9-0022-08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面临着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采取有效的环境政策是促进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工业废气排放的治理是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大气环境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一旦大气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害,而且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工业废气的排放与增加会直接带来大气环境的破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比如,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市民的普遍重视,霾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尤其是会使呼吸系统患病率显著增加[1]。各地区都在试图多途径、多种措施来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管理体制的建设[2]。针对治理大气污染工作,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断通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汽车尾气治理和新能源交通工具使用推广,等等,希望能够在环境污染的防治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效[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降低工业化污染,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普通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工业废气排放与控制现状

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在工业化发展中会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通过改善环保排放装置、对污染企业进行整顿等措施严格控制工业的废气排放,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图1所示,2002—2010年,包括工业二氧化硫和生活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自2002—2006年一直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2007—2010年排放总量呈现了下降趋势;2002—2010年,工业烟、粉尘的排放量呈现了整体下降的趋势,说明对烟粉尘的清洁控制技术水平较好,从整体来看,在这一阶段,我国废气排放量的规模有所下降。

从近两年废气排放量的变化来看,2010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519 168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 185.1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 864.4万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3 304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603.2万吨,生活烟尘排放量225.9万吨,工业烟尘去除量38 941.4万吨,粉尘排放量为448.7万吨;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 217.9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32.81万吨,烟(粉尘)排放量为1 278.83万吨,比上一年增加1.03万吨。从数据分析上看,我国在控制废气排放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2011年比2010年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量有所增加,这说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同时在增加,污染物的减排任务也随之增加,环境保护问题更应受到重视。

随着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能耗及工业总产值在逐年增长,工业废气的排放总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甚至是成倍增长[4]。因此,我们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和探讨降低单位工业总产值带来的废气负担率,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各地区废气排放量的变化及负担状况,研究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废气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废气排放的环境洛伦兹曲线

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会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加深,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特定水平之后,经济增长,产业技术进步或调整,会使得环境污染呈现降低的态势[5]。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6]。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然使得各地区的废气排放与控制水平存在差异,我们必须要对不同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对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波动与分布特点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对完善环境治理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各地区废气排放是否平均,首先选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洛伦兹曲线原本是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种曲线,在这里引用洛伦兹曲线的研究方法和基尼系数指标来分析各地区废气排放的负担状况与存在差异的原因。二氧化硫、烟(粉)尘是工业废气排放的主要物质,也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假定各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在GDP方面的贡献率会带来一定量的废气污染物的排放,用各地区的工业GDP占全国工业GDP的比重表示各地区工业生产贡献率,用各地区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量的比重表示各地区工业生产带来的气体污染负担率。将各地区的工业生产贡献率与大气污染负担率进行比较,用以衡量各地区污染气体排放带来的环境损失与生产贡献之间的差异。

(一)指标选择

各地区工业生产贡献率Ia=各地区的工业GDPa/全国工业GDP

各地区的废气排放负担率Max=各地区废气排放量Pax/全国废气排放总量P

废气排放负担率与生产贡献率之比Qax=Max/Ia

x=1,2,分别代表烟(粉)尘和二氧化硫;a=1,2,3…31,表示31个地区。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清洁技术提高会有助于实现工业废气的减排[7]。基于此特点,如果Q小于1时,数值越小,意味着该地区工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率越高于废气污染的增加率,表明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因工业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程度较低,或者是该地区的控制污染技术水平较高,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反之,如果Q大于1,则代表该地区工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率低于废气污染的增加率,表明该地区的生产会带来更多的废气排放,环境效益的损失大于经济效益的增加,若Q值越高,则表明该地区需要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或者通过强化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提高清洁技术水平,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

(二)绘制环境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通常是一条下凸的曲线,用以表示不平均的程度,下凸程度越大,代表越不平均[8]。如图2和图3所示,45度的对角线是表示绝对平等线,即各地区废气排放水平不存在差异,各地区的废气排放负担相同;横轴和右侧的纵轴所组成的折线是绝对不平等曲线,表示废气排放仅由一个地区释放,也就是基于工业生产的大气污染物的负担是由一个地区带来的;左侧的纵轴表示各地区不同气体排放量在全国中的比重,即各种废气排放的污染负担率,横轴表示各地区工业生产贡献率,即各地区的工业GDP在全国工业GDP中的比重。图中四条弯曲的曲线是将不同地区工业生产贡献率与气体污染的负担率确定的散点连接而绘制的,每条曲线与对角线组成的面积用A表示,曲线与折线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用A/(A+B)的数值即基尼系数来分析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该数值越大,则表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越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反之,则表示各地区的气体污染排放负担相同[9]。

由于实际中数据是离散的,为更准确地计算基尼系数,需要准确绘制洛伦兹曲线模型[10]。根据图2和图3中散点分布特点,经过模型的筛选与最优分析,最终选用二次曲线模型,对废气排放负担的环境洛伦兹曲线进行曲线估计,如表1所示,给出了两种气体污染的环境洛伦兹曲线的回归模型检验报告,从拟合优度、模型检验结果和各个参数值来看,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拟合优度很好。

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通过定积分进行计算,获得不同气体排放的基尼系数A/(A+B)的比值,2010年数据为:0.09 7(二氧化硫),0.266(烟粉尘);2011年数据为:0.241 7(二氧化硫),0.3280(烟粉尘)。一般情况下,如果基尼系数小于0.2,认为绝对公平,0.2~0.3,表明相对平均,0.3~0.4,表示较为合理,0.4~0.5,认为差距较大,0.5以上认为高度不平均[11]。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的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各地区因工业化生产带来的二氧化硫排放负担的差异不大;烟粉尘排放的基尼系数处于0.2~0.3,表示相对平均。2011年,二氧化硫排放的基尼系数处于0.2~0.3,表示相对平均;烟粉尘排放的基尼系数处于0.3~0.4,表示较为合理。由于得出的基尼系数较小,说明从各地区的工业发展生产水平来看,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分布是较为均衡的,废气的排放负担并不是由于一个或若干地区的工业集聚造成的。各地区工业生产所排放的烟粉尘,相对于二氧化硫的排放而言,各地区的差异要更明显一些;而从2010年与2011年废气排放的基尼系数变化来看,数值呈现增加的态势,说明我国各地区在废气减排工作上的成效存在速度上的差异,或者说各地区工业生产带来的废气排放负担率的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一些地方的废气减排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各地区废气负担状况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2011年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的差异,仅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贡献的前提下,将各地区由于生产贡献带来的废气污染负担状况进行比较。表2给出了2011年各地区生产贡献率与废气排放负担率比较状况,其中北京、天津、和甘肃等17个地区的各种工业废气的污染负担率都小于生产贡献率,显示出较高的工业生产水平或较低的工业废气排放水平,这表明在这31个地区中有1/2强的城市在工业生产中废气的排放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标准。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等9个地区,存在工业生产的贡献率小于废气排放的负担率的情况,气体污染负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数据分析上看,河北最为明显,烟粉尘的污染负担率是工业贡献率的3倍,二氧化硫的污染负担率是工业贡献率的近2倍。这表明,河北的工业废气排放亟待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而导致河北省废气排放负担较高的原因,更大的可能应该是重工业结构和较低的废气控制技术水平。该地区的工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清洁技术水平亟需提高[12]。

为进一步研究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的共性与差异,对数据做进一步的聚类分析。选择、山东、河北、云南和江苏作为初始类的中心点,这几个地区包括了31个地区中从高至低的不同的大气污染排放水平,但这不一定是最好的代表,需要再进行迭代过程寻找更好的类中心点代替初始类中心点。如表3所示,第一次迭代后,5个中心点分别变化为0.287、0.000、0.381、0.130和0.249,第二次迭代后,5个类的中心点变化均小于指定的收敛准则0.01,达到聚类结果要求。

表4为最终的聚类中心,可以看出,第1类的指标数据最低,包括的地区有6个:北京、天津、上海、海南、和青海,这些地区各项指标的数据较低,表明由于生产水平较高,生产贡献率远大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负担率,或者是该地区工业废气污染的排放率本身较低。但是在实践中,对于各地区的大气环境负担率进行分析,还要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例如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三个城市即使工业生产所带来的贡献率高于大气污染导致的环境损失率,但是引入土地面积、人口等因素,可能导致的结论会有所不同,比如:从单位土地面积上分析,北京地区所承担的气体污染负担可能是很高的,在此,我们仅考虑工业贡献率与废气污染负担程度。第2类、第3类和第5类的各指标数据较高,一共包括8个城市:山东自成一类;河北、山西归为第三类;广东、河南、内蒙古、辽宁、江苏归为第五类;其余17个地区归为第4类。在我国31个地区中,仅有不足1/3的城市的工业生产贡献率小于工业生产导致的废气排放负担率,这与各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各地区废气排放的控制程度有关。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废气排放量的变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各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不同,所处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上的阶段也是存在差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废气排放的控制效果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所承担的废气负担率也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随着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废气排放的增长速度高于工业贡献的增长速度,该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负担较重。对于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存在的差异,需要针对各地区工业发展的差异特点及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帮助这些地区提高控制废气排放的效果。

四、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的原因

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应该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技术因素,也有产业结构和制度差异等方面因素。从地区控制污染的差异性政策的制定方面来看,我们必须要对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梯度差异的根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造成地区废气排放负担梯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导致能耗水平不同,污染物排放负担会存在明显差异。从表5“2011年31个地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统计分析”来看,北京能源消耗指标最低,为0.459吨标准煤/万元,31个地区的总体均值为1.040 93吨标准煤/万元,中值为0.903 50吨标准煤/万元;而前面分析的废气负担较高的8个地区:河北为1.300吨标准煤/万元,山西为1.762吨标准煤/万元,内蒙古为1.405吨标准煤/万元,辽宁为1.096吨标准煤/万元,河南为0.895吨标准煤/万元,广东为0.563吨标准煤/万元,江苏为0.600吨标准煤/万元,山东为0.855吨标准煤/万元,除河南、广东、江苏和山东以外,其他地区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既超过了各地区的平均水平,也大于中值水平。这说明这些地区的废气负担较高的原因之一,是与这些地区的工业生产力或生产技术水平有关,同样水平的工业生产贡献所消耗的能源数量高于平均水平,自然地,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也会高于各地区平均水平,该地区的废气排放负担超出各地区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废气污染负担较高也会导致治理环境的投资增加,从2011年各地区完成的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投资按金额由少到多的排序结果来看,辽宁为第13位,广东为第23位,江苏、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和山东投资总额排名依次为26~31位,31个地区中山东省治气废气投资额最高,为244 688万元,由此可见,在评价各地区工业贡献时,必须要考虑环境成本;在工业发展中,工业废气总排放量既与工业总产值相关,也与能耗值相关;我们需要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尽可能使两者之差最小化,努力实现“环境优化增长”代替“环境换取增长”的发展方式。因此,各地区产业的生产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能耗水平存在区别,最终使得工业废气排放方面会出现梯度的差异。据此,在控制废气排放方面,废气排放负担较高的地区应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改善用能结构和改进技术等方面,努力降低能耗值,从根源上控制废气污染排放量。

2. 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会使得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工业分布数量高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可能会较重。我国地区发展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工业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一般特征,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发展主体;在工业水平低的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会相对较高;而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中间位置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相应地,这些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负担也会相对较高。把2011年各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结果显示:广东排名第11位,江苏排名第16位,山东排名第20位,河北、辽宁、内蒙古、河南、山西排名第22、25、28、29、31位(详见表6)。这些排名越靠后的地区,工业贡献更多的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而有些地区,如安徽、江西、重庆等,虽然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但是废气排放负担没有呈现较高的现象,是因为这些地区在污染产业生产中使用的清洁技术较高,或者是环境污染的控制效果更好。因此,有些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较高的另一原因,就是工业比重相对较高,污染物排放较多,甚至可能是污染工业的比重较大导致该地区废气排放负担较重,而且,这些地区对工业废气污染的控制效果较差。

3. 环境政策存在地区差异,导致高污染行业向环境成本低的地区转移,使得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地区环境成本的差异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区分布,污染产业的选址会倾向环境成本低的地区,因此,差异的环境标准成为影响地区污染产业分布的重要原因,也成为影响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地区的治理废气排放的政策与标准存在差异,会导致高污染行业实际成本存在地区差异,这必然使得产业由高环境成本的地区向低环境成本的地区转移。而对于环境成本高的地区,其污染状况会因完善的环境政策而受到抑制,产业的布局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国家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减少酸雨、灰霾现象;浙江、江苏两地就对环太湖区域实行了差别化环境政策,实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从源头上压减排污总量。这些差异化的环境政策必将导致相关地区的某些工业废气排放受到限制,而相对于没有实施严格管制措施的地区,某些污染较重的产业会继续存在甚至增加,最终导致该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加重。

综上所述,工业废气减排工作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各地区大气污染负担率与生产贡献率比较中,进一步证实:不同地区的工业生产贡献所带来的气体污染物排放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而对于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中,研究发现:地区废气负担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或者是由于地区产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是因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且污染控制水平较低,或者是因为污染产业分布较多等原因所导致的。而像北京、上海等经济水平较高、生产力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的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比率要比落后地区的明显低很多,这说明,提高生产力和清洁技术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五、控制工业废气的对策建议

经过前面地区废气排放存在差异的实证研究与原因分析,对于我国废气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我们既需要制定各地区都适宜的共性管理政策与措施,也需要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废气排放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性的管理措施。对于废气排放负担较高的地区,我们主要是通过多种措施与途径,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气体污染物的排放负担。为更好地提高我国废气排放的控制水平与取得较好的环境保护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 不断提高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清洁技术与促进清洁能源使用。第一,从长期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各地区都会面临工业废气排放负担加重的压力,为了实现长期有效地控制工业废气排放数量,通过提升废气处理的清洁技术和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收益。第二,从当前各地区的工业废气负担存在差异的原因来看,无论是对于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有些地区废气负担较重,还是由于自身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能耗较高导致的工业废气减排压力较大,提升清洁技术可以改善废气排放状况,促进清洁能源使用可以从根源上降低污染排放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有关地区的废气污染负担。因此,对于清洁技术的提升与清洁能源的使用,需要各主体共同努力。从政府方面,需要从宏观角度,对废气排放进行控制与管理,帮助企业从环境管理方面促进清洁技术的应用;从企业角度,需要加强清洁生产指导,促进企业节能增效;从市民角度,需要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清洁工程的自觉监督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来。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与提升清洁技术,是解决未来能源保障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对策,依靠清洁技术与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降低废气排放负担,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加快污染负担率较高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步伐。有些地区废气负担较高的重要原因是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关联的,而地区生产水平的差异,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和各地区的产业布局有关,而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阶段进入中后期,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应该逐步增强,在各地方区域发展中,需要更加重视最佳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存的产业结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负担的差异及原因,进一步说明了废气排放负担较高的地区应该在工业结构、技术设备和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废气排放负担较大的地区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努力提高废气控制技术水平,加快重工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技术支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围绕工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要求,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3. 按地区发展差异,制定差异化管理方案,分步骤、分主次地对环境污染加强综合治理控制。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各地区废气排放负担存在差异,针对各地区的特点应该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方案,有针对地解决地方污染物控制难题,提高减排成效。比如,对于工业废气污染负担较高的地区,可以以治理工业废气为主要方面,继续完善工业污染源的控制,强化管理措施与方案;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工业废气在大气污染源中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并不是处在第一位,机动车排放带来的污染影响明显高于落后地区,可以建议这些地区先以控制机动车减排工作为主。除此之外,从差异化的地区环境政策来看,我们还要注意,不仅要做到降低目前有些地区的污染水平,还应该防范因环境成本差异将导致的污染产业转移现象,杜绝因污染产业转移,导致相关地区新污染负担增加的现象,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防”与“治”两手一起抓。

4. 加快推行排污权交易,深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工作。只有不断加强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有效消除污染产业的外部非经济性,体现环境公平。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途径。排污权交易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之一,促进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废气减排效率。排污权交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利用市场规律及环境资源的特有性质,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下,各个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微观主体在政策、法规的约束下对排污指标、排污权有偿进行转让或变更,它化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从经济学的视野解决了社会问题。为适应环境政策的发展步伐,我们需要在市场规则、排放交易系统建设和环境管理制度方面,尽早做好进行排污权交易的相应准备。一是制定严格的废气控制排放标准。对于有些地区超总量指标排放必须进行严惩,保证废气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努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加快建立污染源排放的统一监管机制和连续监测系统,可以进行联网并强化管理;三是应建立废气排放权交易中介和排放配额跟踪平台,合理制定排放总量指标的分配方案。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事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必须要不断完善有关法律体系、严格标准及执行制度,这样才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有为效的成绩。

5. 严格管理污染源流向,加强监管工作,强化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由于污染事实发生时,因果关系调查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一旦发生环境公害,我们再去研究它的因果关系,很难从法律上将之轻易地定性为某个微观主体的责任,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危害很大,治理污染时间周期很长,环境治理成本巨大,所以,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而言,应以更为有效地预防为主,这是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将环境污染风险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国家或地方政府应该对污染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登记,比如:对农药成分进行限定,对农药的生产、销售、流通和使用进行登记;对生产中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的企业进行登记与监管,严格管理企业中能带来污染的化学物质流向,及时进行申报,等等,努力降低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针对污染源的产业分布状况与特点,加强反污染措施的安置。对于一国环境的污染,只有有计划地对不同产业采取差异性的措施,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每个工业化发展的国家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环境污染和退化的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是巨大的,所以,每个国家都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尽可能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我们可以通过切实地采取环境污染预防措施,来尽可能地降低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保护和改善环境。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需要针对主要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有效方案。针对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需要我们根据各地区环境污染治理的阶段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各地区发展的差异化管理方案,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佳.霾未走远 提防烟尘再风浪[N].科技日报,2013-02-05.

[2]张铭贤.积极推进华北大气污染联防联控[N].河北经济日报,2013-03-04.

[3]傅年丰.合肥市多措并举治理大气污染[N].人民政协报,2013-03-01.

[4]郑敏敏,肖秀钦,陈庆华,张江山.福建省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因子分析与灰色预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4):4-7.

[5]刘铁鹰,李京梅.中国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8):42-48.

[6]Gene M. Grossman,Alan B. Krueger. Environment impact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Z/OL].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N0.3914.1991[2013- 04 - 01].http:///SO13/papers.cfm?abstract_id= 232073,pp1-57.

[7]林永生,马洪立.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以中国工业废气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9-135.

[8]张晶,封志明,杨艳昭.洛伦兹曲线及其在中国耕地、粮食、人口时空演变格局研究中的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63-66.

[9]谢健.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估计方法[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19-22.

[10]牛晓其.理想洛伦兹曲线拟合及其方程特性[J].安徽师范学院学报,2009,(2):19-22.

第7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绿色工作绿领工人三废治理区域比较

一、引言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广泛应用可再生资源系统和高效能源,可以通过创造就业机会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保护经济避免由于过分依赖有限的能源技术和燃料带来的政治和经济风险。在当前的中国,绿色经济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学知识,旨在平衡人类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

本文我们重点研究中国的绿色就业情况,因为当前尚欠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就业方面的研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研究绿领工人治理制造业废弃物的绩效角度,对中国各省绿色工作人员的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阐述显得尤为必要。

二、背景综述

“绿色工作”通常是指对减少企业和经济部门对环境的影响以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绿色经济促进绿领工人的产生,进而增加个人收入水平和企业利润,以推动经济发展。在过去两年里,很多报告和文献关注了绿色工作这一领域。

欧盟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是世界最进步的,所以其在可再生能源部门的投资水平很高,雇佣劳动力也较多。欧洲风能协会进一步声明过去五年创造了60000多个就业岗位,若按照一周工作七天的话,平均每天增加33个新就业(Ditlev EngelDaniel M,2009)。

李南哲博士分析分析2009年到2018年在诸如绿色技术产业、高科技和高产值服务业等新增长产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结果发现尽管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仍有766620个潜在就业机会出现,这些绿色工作多出现在新能源、低碳能源、高科技绿色城市等领域(Namchul Lee,2010)。

有的文献立足美国电力部门2009年到2030年数据,建立了一个分析创造就业岗位的模型,反映净就业影响,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了解各种绿色就业报告的架构,呈现一个标准化方法来比较各种能源供应来源的就业影响。但是该模型的工作乘数数据是针对于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绿色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地区不适合(Max Wei , ShanaPatadia , DanielM.Kammena,2010)。

2009年11月份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自然资源学院的一份报告得出这样的结论: 积极的促进能源市场的在需求方面的效率,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供应方面的发展,再结合碳减排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净就业岗位的创造。研究发现是气候政策越强,经济效益越大( Roland、Kahrl、Baka、Kahrl,2009)。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2―2008年全国各省绿领工人人数、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治理三废能力数据,并计算出各省绿领工人三废再利用产值效率,治理三废的效率,进行区域间和时间趋势上的分析。原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环境年鉴》。通过比较区域间的绿领工人绩效差异,考察不同省份的绿色就业应用情况,分析各省三废再利用产值、治理三废能力和绿色就业人员数的关系。

(二)数据描述

1.全国2001―2008年工业绿领工人在三废治理效率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值效率的变化趋势

从全国工业绿领工人的绩效趋势看,绿领工人循环利用三废产值的效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可见全国的循环利用三废的技术和水平有所提高,工业发展更加重视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性。2008年的绿领工人废物再利用效率达到了51.86万元/人,是2001年21.247万元/人这个基期水平的2.44倍。对三废的治理效率方面却显得不那么乐观,2001年到2008年的数据显示出较多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这是由于绿领工人数在2006年开始有个较小的下滑,而治理固体废弃物的能力也出现15960737吨/日的高水平造成的。绿领工人废气治理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2年出现了一个反弹达到了0.680万立方米/(人・时),2001年到2008年的平均水平为0.261万立方米/(人・时)。总体看来,绿领工人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治理三废的能力没有随之上升,仍然处于低水平,在增加绿领工人的同时,也需要相关的废弃物处理项目、设备、资金的配合,共同提高治理能力和环境保护水平。

2.当前各地区绿色工作效率的区域分布和比较

这部分分析了2008年各省份工业环境数据,包括绿色环保人员数、治理废水能力、治理废气能力、治理固体废弃物能力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数据。计算原始数据,我们得到绿领工人循环利用三废的产值效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除以绿领工人数)和治理三废的环境效率(三废治理数量除以绿领工人数)。

从地区企业专职绿色工作的人员数来看,各地区平均绿领工人数为8960人,超过平均数的省份有9个。但是绿领工人的数量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有一定关系,各地区差异比较大。全国绿领工人对三废循环利用产值效率是57.34万元/人,各地区的平均水平为72.99万元/人,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有11个,其中,除了浙江省外,绿领工人三废利用产值效率高的多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或者中部地区,存在绿领工人区域间分布不合理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提高绿领工人的三废循环利用效率,以充分利用当地绿色就业资源,增加产业经济效益。关于三废治理能力方面,全国绿领工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分别是64.54吨/人/日,0.14万立方米/(人・时), 6.29吨/(人・日)。各省绿领工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治理效率的平均水平分别是94.63吨/(人・日),0.19万立方米/(人・时),12吨/(人・日)。在三废治理效率方面,各省市的绿领工人的绩效差异也比较大,大部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绿领工人治理三废的效率比较低,相比之下,西部中部省份的绿色工作三废治理效率较高,尤其是四川、广西两省的绿领工人三废治理效率显示极高的水平。其他省份应该借鉴这两省的环境治理方法,同时,也应该适当增加西部中部的绿色工作人员,以分担环境治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我们看到同期不同地区绿色就业人数和绩效差异比较大,存在绿领工人区域间分布不合理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提高绿领工人的三废循环利用效率,以充分利用当地绿色就业资源,增加产业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提供更多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绿色就业岗位,发挥绿色工作的环境和经济效应。三废治理效率方面,各省市的绿领工人的绩效差异也比较大,大部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绿领工人治理三废的效率比较低,表现在的一方面绿领工人数占全国比重较大,投放比较多的人力和项目治理三废,另一方面治理效果不理想,没有充分利用绿色就业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配合力度不足,导致绿领工人的治理效率不高。

纵观2003年到2008年三个地区的绿领工人绩效数据,应该增加治理和再利用三废的项目和资金,降低运行治理设备的费用,提高治理技术水平,给经济带来长期的环境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MaxWei,ShanaPatadia,DanielM.Kammena,Putting renewabl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to work:How many jobs can the clean energy industry generate in the US?, Energy Policy 38(2010)pp919931.

[2] Ditlev Engel, Daniel M. Kammen ,Green Jobs and the Clean Energy Economy,ThoughtLeadership Series 4.

[3] Monica Potts,Green Job Search,The American Prospect; Dec 2010; 21, 10; ABI/INFORM Global pg. 12.

第8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分析

Abstract: The matters in side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re discussed, combine with working practice. Technological fields consist of clean water monitoring fact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vestigation, andproduction conditions, etc. Managerial aspects are composed of management and inspection, emissioncharge, and width of sanitary protection zon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 construction project;acceptance monitoring;analysi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acceptance monitor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大致可分为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监测部门主要负责技术层面,其成果主要体现在验收监测报告(验收调查报告)中,验收监测报告一方面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给企业提供了处理设施的性能,同时也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但在运行中,还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2]

1.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1.1 清净下水监测因子

清净下水是指装置区排出的未被污染废水,如间接冷却水的排水、溢流水等。按照来源,此类水质应较为洁净,项目验收监测中,清净下水常经雨水管网外排,由于环评批复一般不对此类水质提出排放标准,在方案编制中,存在不布点情况,忽视对清净下水监测,即使布点监测,监测因子多为pH、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个人认为,为了考核企业清污分流建设情况,清净下水排放口应布点,监测因子应结合该项目主要原料和主要污染产物共同考虑。例如某项目在清净下水排口布设二氯乙烷、氯乙烯和总铜三种因子,监测结果显示,此三种物质浓度均检出。

环评批复和报告书常未对清净下水和雨水排口给出排放标准限值,此类排口水质情况是否评价、如何评价、采用何种标准来评价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此问题,常见做法是只监测不评价,但不评价使监测失去了意义,对企业也未起到约束作用。

1.2 生态恢复调查

验收监测项目常见分为工业污染类和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类项目明确按照技术规范开展污染影响调查和生态影响调查。但是部分项目,主体工程为工业污染类项目,同时配套部分为生态影响类项目,对于此类项目,不能仅关注污染源治理部分,忽视生态类部分。[3]

1.3 生产工况

为了保证验收监测期间的数据有限性,规范要求现场监测期间,企业的生产负荷必须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水泥厂>80%)以上,但规范并未细化评判方式和标准,以至于某些行业很难操作,如农药、化工等行业,从原料合成中间体,再到制成所需时间较长,且所验收产品存在共用同一套生产设施等情况。码头和仓储罐区类项目经营货种较多,每次吞吐作业仅为其中部分货种,很难在一次且短时间内涵盖所有货种,同时还存在一次性吞吐量不可控等特点,此类项目如何考核其生产负荷值得商榷。

1.4 加快新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验收项目中废水、废气排放标准多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1996实行,分年限规定了69种因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迅速发展,验收项目范围越来越广,碰到的特征污染物越来越多,但某些特征因子无明确排放标准,如化工和农药类项目的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烯等,由于企业与污水接管单位之间的特殊关系,接管标准存在可变性,导致此类因子仅停留在只监测不评价,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排放标准内容,使其更加丰富。

1.5 方案中环评数据引用

环评阶段以项目整体进行预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项目实际分期、分阶段建设,环评报告书(表)中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污染物仅对该项目整体进行预测分析,并未预测各期、各阶段污染物排放量。此类情况,在编制验收监测方案时,项目负责人不能简单地照搬环评报告书(表)中污染物产生量,应该在方案中给出固体废物实际产生量,废气和废水注明实际引风量和废水实际排放量,为现场监测人员判断生产运行情况提供参考。

1.6 监测点位布设

验收监测考核点多位于总排口,但废水和废气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也是验收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时不能仅在废水和废气总排口布设采样点,同时要结合环评报告书(表)和批复要求,在处理设施前后布设采样点,计算其实际处理效率。

噪声点位不能采取厂界外均匀布点的原则,现场踏勘时要重点关注厂区噪声源分布情况以及与厂界距离,在验收监测方案中应明确标注噪声源位置,同时距离噪声源较近的厂界处应加密布点。在取样期间,要安排专人查看厂内高噪声设施运行情况。

对于位于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厂界周边多为道路和其他企业,考虑无法消除周边客观情况对该项目噪声取样的影响,此类项目是否可以考虑不布设噪声监测点。

2.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检查内容

环评批复常涉及环境管理检查内容,如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环境风险体系和施工期环境管理检查等,对于此类问题,由于规范并未对此制定检查细则,常见做法为企业提供相关资料,监测报告中不做文字描述。这样做不仅给项目负责人带来了潜在责任风险,同时也不利于环境管理要求。个人认为,验收监测报告是否可以弱化或者不涉及环境管理检查内容,由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检查方式和评判方式执行。[4]

2.2 排污收费

验收监测多在提前告知企业和污染物治理设施最佳状态下实施,并不能够反映其日常运行状况,其代表性较低,以至于验收监测结果常优于日常监测结果。验收监测与随机性监督监测在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验收监测报告不能作为排污收费的依据,排污收费还是应该依据企业排污申报和监测部门的监督监测结果为准。另一方面,在此前提下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评批复排放量进行达标对比也存在同样问题。[5]

第9篇:废气治理报告范文

关键词:环境治理 政府政绩考核 差异化

一、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

对于环境治理,政府担任着两种角色,即治理者和监管者。

(一)政府是环境的治理者。环境治理的主体有民众、社会团体、企业以及政府等。环境治理需要大量资源和资金投入,民众、社会团体与企业的资源能力有限,因此政府必须担任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政府可投资于三废治理及噪声治理等项目,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以废气治理为例, 政府治理投入如表1所示,废气排放量如表2所示,政府对废气治理的投入及投入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上升,在政府的治理下,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下降,可见政府的治理卓有成效。而2014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平均天数从上年的234天下降到229天,说明政府仍需要加大废气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表1、表2分析,政府治理废气的投入与有害物排放趋势如图1所示,随着政府投入的增长幅度上升,污染物减少的幅度也更明显。

(二)政府是环境的监管者。民众、媒体和政府是环境的监管者,监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媒体与民众分别利用各种媒介与舆论的力量监管企业的环境行为,但无法采取强制性措施,而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等方式对企业实施有效监管。2010 年,环保部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制药业等十余个重污染行业环境报告,由于《指南》的约束,大部分重污染企业公布了环境信息,尽管披露的方式和质量存在差异,却已证明了政府对环境监管的重要作用。另外,政府也可监管企业废水、废气等排放物的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根据达标情况对企业实施奖惩。

二、环境治理对政府政绩考核的诉求

当政绩考核以GDP为主导时,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一致,政府希望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提高财政收入,而企业在追逐高额利润时可能会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维护短期收益却无视长期收益,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将环境因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后,政府与企业的利益产生分歧,企业仍然追求高利润,而政府则追求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这时,政府与企业之间产生的博弈如下:

(一)博弈基本假设。

1.参与者集合:博弈中有两个博弈方,博弈方1 是各级政府,博弈方2是企业,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

2.策略集合: 政府的策略集合是S1={ 监管,不监管} ,企业的策略集合是S2={ 污染,不污染}。

(二)博弈矩阵。由基本假设得到博弈矩阵,见表3。

其中,F代表政府从企业收取的罚款,E代表监管企业需要的费用,C代表政府因监管不力受到的处罚,I代表企业因滥用资源而获得的额外收益,R代表企业因污染环境而丧失的声誉。博弈中的四种情况如图3所示。

设政府监管的概率是P,不监管的概率是1-P;若企业污染的概率为Q,则企业不污染的概率为1-Q。U1为政府收益,U2为企业收益。

则U1=P[(F-E)Q+(-E)(1-Q)]+(1-P)[(-C)Q+0(1-Q)]

U2=Q[P(I-F-R)+(1-P)I]

分别对U1,U2求导:dU1/dP=(C+F)Q-E,dU2/dQ=I-PF-PR

当政府和企业的收益最大化时,即dU1/dP=0,dU2/dQ=0时,P*=I/(F+R),q*=E/(C+F)。

因此政府与企业间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p*=I/(F+R),q*=E/(C+F)。

博弈结果的经济意义在于,当政府监管的概率为p*=I/(F+R)时,企业选择污染的概率是 q*=E/(C+F)。当政府监管的概率大于I/(F+R)时,企业的最佳选择是不污染,反之,企业的最佳选择是污染。类似地,当企业选择污染的概率大于E/(C+F)时,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监管,反之,政府的最佳选择是不监管。

通过博弈得出,企业污染的概率是q*=E/(C+F),通过q*可知,降低E(政府监管费用),提高F(政府从企业收取的罚款)以及提高C(政府因监管不力受到的处罚)能降低污染概率。因此,建议将环境治理因素纳入政绩考核体系,运行机制如图4所示,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使得各级政府明确责任,充分利用其资源与能力,实现环境永续发展。

三、引入环境治理的政府政绩差异化考核体系

为确保引入环境因素的政绩考核有客观公正的奖惩依据,应设置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不同区域的特征不同,功能不同,定位不同,应针对不同区域设置差异化的环境治理考核标准,各有侧重。考核体系中的指标应尽量采用相对数形式,使指标具备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便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进行比较。另外,指标的计算方式应简便明确,相关数据容易获取。

(一)优化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开发区经济发达,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减弱,应当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部分产业向重点开发区转移。笔者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优化开发区环境治理的根本,应当从产业结构变化、环境治理与环境质量三个方面考核优化开发区的环境治理(见表4)。

(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开发区的经济状况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较强。应当致力于如何承接好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努力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重点开发区的环境治理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治理指标和环境质量指肆讲糠帧T诨肪持卫碇副攴矫妫相对于优化开发区的指标体系,重点开发区指标体系增添了工业废水废气处理指标。在环境质量指标方面,二者大致相同。具体见表5。

(三)限制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限制开发区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尤为重要,要对大规模的工业开发活动实施约束。对其环境治理政绩考核,应从政府支出以及环境状况两方面考虑,主要关注政府的投入和环境保护状况(见表6)。

(四)禁止开发区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禁止开发区,要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同时要减少区域内的人口,主要目标是保护区域环境。可以从政府支出、设施与人员和环境状况三个方面考核(见表7)。

四、保障措施

为保证引入环境治理因素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能切实发挥作用,需要实施一系列保障措施对考核体系进行支持。

(一)加快配套数据库建设。考核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作为支撑,建立健全配套数据库是政绩考核的基础,统计部门应尽快建设相关数据库。可以利用互联网将指标体系涉及的数据在第一时间汇总至数据库,便于及时进行各指标的计算与比较。

(二)正确处理环境因素与整体考核的关系。任何地区的发展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政府政绩考核时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包含多个模块,如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人民生活及环境治理等,处理好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各模块所占比例尤为重要。环境治理是评价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部分,权重过低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过高则会湮没其他因素,应当为其设定恰当的权重,确保政府兼顾各方面的发展。

(三) 建立科学的奖惩升迁制度。根据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任用、升迁与奖惩官员可以将政府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全社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约束政府行为并调动政府官员的积极性,使政绩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提高。

(四) 加强监督。民众与媒体应对政府行为与政绩考核体系的应用实施监督。政府应公布管辖区域的各项考核指标具体数值与奖惩制度,方便民众与媒体实施监督。此外,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民众主动履行监督责任。

在环境治理的众多主体中,政府作为核心主体,应当承担核心责任。并且,政府有能力通过投资、监管等一系列行为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将环境治理因素引入到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中,形成一套差异化的政府政绩评价体系。不同区域的功能、任务不同,制定考核标准时不应一概而论,差异化的考核体系有助于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切实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X

参考文献:

[1]Dascalu C,Caraiani C,Lungu C I,etal.The externalities in social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0,18(1):19-30.

[2]张劲松.试析环境治理与政府政绩考核关系[J].中国农业会计,2016,(0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