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人文科学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的含义

第1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

第2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两型人文素养;湖湘文化;交错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81-02

一、“两型”人文素养的内涵

所谓“素养”,其含义有二:一是指平素的修养;二是指经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素养”又被称之为“人文素养”。素养对于人,是指人的素质和品质,我们通俗地理解是指一个人的秉性与教养。我们深入理解:“素养”就是指人的“素质能力”和“德育修养”,“人文”是指“人文科学”。因此,广义的人文素养涵括人们的人文科学和知识水平的发掘能力,狭义的人文素养则是指以某种精神动力为轴心的人的内在品质的具体体现。

我们今天对“两型”人文素养的索源,可以追索到西方的“生态教养”和“生态文化教养”。美国学者大卫・奥尔1992年提出“生态教养”[1]。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之所以对大自然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充分而科学的认知,包括缺少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深入探讨,因此他主张,应当进行全新的生态教育与培养,使每个社会成员养成必要的生态教养,以便人类能顺利进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后现代社会。另一位美国学者卡普拉在他的《生命之网》中,着力重申了奥尔提出的生态教养含义,强调每个社会个体应必备的生态教养对于人类重建生命与生态之网的极端重要性[2]。卡普拉强调在当代极其复杂的科学背景下,突出对生态和生命网络的深入理解,培育人们对生态知识教养的深入理解。因此,有人把它总结为“生态文化教养”。

结合当前我们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经过对以上对“素养”内涵的深入理解,我们便可以得出“两型”人文素养的真正含义。“两型”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现实中所体现的节约资源和对环境爱护的行为习惯,是以“两型”理念为核心的人的内在品质的集中展现;指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两型性”的秉性与教养。“两型”人文素养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的“两型”的社会素养和“两型”的个人素养的综合表现,这二者的关系,“两型”社会素养是“两型”个人素养的集合体现,“两型”个人素养是两型社会素养的最坚实基础。从构成上看,“两型”人文素养是“两型”行为素养、“两型”制度素养、“两型”道德素养和“两型”技术素养的总称。其中,行为素养是“两型”素养具体体现,制度素养是保障,道德素养是“两型”素养的根基,技术素养是推动力。我们今天建设“两型”社会的魂魄与脉络走向,就是培育“两型”人文素养。同时,培育“两型”人文素养,其宗旨在于实现两型社会构建的全民自觉参与,是“两型”社会建设走向自动自发的人文坚磐基石。

笔者认为,“两型”人文素养包括三大块:即“两型”市场素养、“两型”政务素养和“两型”社会素养。其中,“两型”市场素养是指市场交易中,市场主体(包括工商业主和普通员工)所具备的以“两型”理念为主导的修养和素质。“两型”市场素养在“两型”人文素养体系中起着中间关键性支撑作用。其包括生产中“两型”产值理念的坚固树立,产业与产品中“两型”产品和产业相关的市场机制的确立,市场活动中的“两型”行为模式等等。其次,“两型”政务素养是指执政的党和政府在行政和服务中所表现的“两型”的政务素质和修养。“两型”政务素养是“两型”人文素养构建的先决因素。“两型”政务素养包括“两型”政务消费、“两型”政务服务、“两型”政务考核、“两型”政务行为模式等方面。其中,在行政和服务中防止和杜绝奢侈、浪费型公款消费,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政务行为,政府绿色与“两型”GDP的考核机制的建立,构建当前政府“两型”政务行为模式,是当前“两型”政务素养培育的重点。在湖南乃至我国,“两型”政务素养还包括政府在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所起的示范倡导和带头作用。最后,“两型”社会素养是指社会大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在“两型”理念的支撑下所应备的修养。“两型”社会素养是“两型”人文素养构建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的“两型”人文理念、社会的“两型”行为习惯、社会的“两型”法律与制度体系等方面。

二、湖湘文化与“两型”人文素养的交错

(一)传统湖湘文化崇奉理学、倚重道统,具有浓烈的忧国忧民的御外情结,加上湖南内陆省份的闭塞,人们易于产生顽固保守、排斥外来新兴事物的心理,这与“两型”人文素养中要求开放创新精神不相融合

第3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本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31-03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它不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在于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非但需要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然也必须需要获得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只有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反思,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终极关怀的体认,才可使个体达到自觉的状态,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

(一)古汉语语境下的“人文”含义

当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既非古代汉语中所固有,也非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古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贲卦》的彖辞中:

《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曹魏的王弼之解:“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观天之文,则时变可知也;观人之文,则化成可为也。”[1]

唐代孔颖达诠释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者,言圣人当观视天文,刚柔交错,相饰成文,以察四时变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2]

宋代程颐认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3]

综合上述古人的阐释,本文认为古汉语“人文”一词是置于“天道”与“人道”、置于“文明”与“威武”对比之下而言的,在这种语境下,“天文”指日月星辰等之运行,“人文”则指以礼教文化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现象。

(二)西语语境下的“人文”含义

英文不存在与古汉语中“人文”一词相对应的词汇,反映西方人道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的词汇,英文为“humanism”,是从德语译过来的。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对humanism一词的解释是:(1)“system of belief that concentrates on human needs and seeks rational ways of solving human problems.”――关注普通人的需要并寻求通过理性而不是神学途径来解决人类问题的信仰体系,汉语译作“人道主义”,与“神道”相对。(2)“study of mankind and human affair (contrasted with theological subjects).”――研究人以及人的事情,以别于神学的研究,汉语译作“人本主义”。(3)“literary culture (esp in the renaissance )based on Greek and Roman learning.”――基于希腊和罗马学术思想的文学思潮,尤指文艺复兴时代的,汉语译作“人文主义”。其实,反映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学科为人文科学,源自拉丁文,即humanita,指人性、教养。文艺复兴时期所提出的人文科学教育,旨在对抗神本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强调扩大课程门类,如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因此人文科学简称HASS(Humanist ,Arts ,Social ,Sciences),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4]。

以上探源性研究,可以看出英语中“humanism”一词和“HASS”词组简称是反对神学的产物,它的前提是对人自身的关注。而在古汉语中,“人文”一词与“天文”、“天运”对举,它的前提是对道德意义的“天”的关注,其含义非常广泛。不难看出,中西方“人文”一词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差异。

(三)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

《辞海》《辞源》《现代汉语大辞典》《教育大辞典》皆无“人文素质教育”这一辞条。“人文素质教育”既不是古汉语词汇,也不是现代汉语词汇,它是教育理论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创造的一个新概念。至于这个概念的原创人是谁,已难以考证,不过,说它是近二十多年的社会思潮所催生的大概不会有错。这种社会思潮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现当代西方思想家对后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异化问题的反思。西方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洗礼,由此也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流行。教育思想家们警觉其潜在的危险,重新审视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建议调整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使教育重新回到人文的轨道上。在这种背景下,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对21世纪教育战略思考的行动建议:“人类不能没有对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教育的使命就是根据各国的传统和信念,在充分考虑文化多元的情况下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以获得普遍的价值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5]。

其二,面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我国教育思想界对科技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反思。现代化以来,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自身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但人类却愈发沉浸于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对完善人格的追求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造成价值取向偏轨,道德滑坡。科学的异化,还引发了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全球问题。这种现象反映到教育领域,使教育中的功利色彩日益浓厚,科学学科迅速占领了教学内容的主要阵地。于是,有学者提出了“人文教育”这一概念,试图用它来克服这些问题[6]。杨叔子院士倡导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永远受制于人,痛苦受人宰割;而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打自垮,自甘受制于人,宁愿为人奴隶。”[7]

其三,我国学者针对应试教育产生弊端的反思。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竞争日趋激烈、模式求同划一、偏重知识、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等问题,教育思想界诸多学者对人才质量进行深层次思考,强调在观念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种思考、这种转变,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氛围下,政府适时提出素质教育改革。

在三种社会思潮的推动下,许多学者界定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努力在大学生中提倡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8]“以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为前提,以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为目标,以发展学生正确处理本我和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合人道、合规律、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9]“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即通过教育使个体蕴涵人的内在精神,具有人的尊严,获得人格的独立与完整。[10]“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1]

确切地说,人文素质教育不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学术界所大体认同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黑格尔有过经典的论断:“教育的绝对工作就是解放或达到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工作。”[12]教育的本质是将人从自然质朴性中解放出来,造就有教养的人。“就是通过‘文化’过程,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13]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将人从自然状态中解放出来,非但需要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然也必须需要获得价值理性和终极关怀。只有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反思、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对终极关怀的体认,可使个体达到自觉的状态。而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价值理性主要是塑造道德人格,而人的道德人格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人的本质的成因。因为“人创造文化意味着人的出现,同时文化又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反过来规定着人性、人的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和主观精神感悟,认识、了解同化已客观化了的周围文化,把文化中的内在精神原则汲取和积淀着自己的人性中,形成人的本质”[14]。因此,“人文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一种变革,其关键是从知识教育走向文化育人”[15]。这里的“文化”意味着人文精神对道德人格的塑造。明确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高校文化素质课的地位与作用。

价值理性依托文史知识得以阐扬。它既表现为知识,又不只是知识;既通过知识建构,又不能停滞知识。就是说知识只是终极关怀的中介和现象形态,而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及其背后更为超越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训练,它必须更加直接、更加专注地指向人、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活[16]。确切地说,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以追求知识与技术为目的,而是通过对人的生存及其意义的探求,使人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据此,有理由说以人文精神实现道德人格的塑造,将人从自然质朴性中解放出来,从物欲中解放出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

人文素质教育有何价值?“批判、解构以往过时的价值体系,建立一个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的价值体系”[17]。或许表达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

步入21世纪以来,在唯科技主义、唯物质主义、唯功利主义和唯享乐主义的冲击下,大学生出现价值困惑,诸如:金钱与真理孰重孰轻?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自然科学无法解决。只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他人与自己的位置,正确地理解世界、理解动态发展的时代与社会,不断在超越自我中成熟。

(二)对于“人格心灵”的唤醒

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18]

人格心灵的唤醒,指人从自然的蒙昧状态走向对自身的哲学反思。人的存在状态有两种:一则自在的人,二则自为的人。在自在的状态下,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肩负何种使命等等,没有思索。只有在自觉的状态下,人才能对人生问题产生终极体认。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对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则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唤醒个人自觉即是表达了人文教育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它不像科学教育那样把被证明为真的知识体系强加给学生,从外部灌输给学生,而是从内部解放学生,解放其内部力量。“这种唤醒,恰好表明了人文教育超越因果规律之外的特性。个人在自觉状态中,最具鲜明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19]

(三)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思潮看来,新发展观将发展的重点逐渐从社会的客体因素转向社会主体――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新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内在的,基本含义就是注重理应受到尊重的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不可以忽视价值的追求,不可以忽视伦理学、美学和利他主义的精神。新发展观不仅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真正的、主要的动力,更主要的是还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但是,知识经济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技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基础,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20]。

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它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它的任务是学生正确处理本我和自我关系、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的潜能挖掘;它的途径是通过文化素质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的行为朝着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分析得好,他将教育作过两种划分:一种是生存技术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在于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

参考文献:

〔1〕〔2〕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BB/OL].http://www/xsxx/txt.asp?id=990.2001-10-12.

〔3〕黄寿棋.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89.

〔4〕〔7〕杨叔子.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9~42.

〔5〕蒋旋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11):94.

〔6〕〔9〕于康平.人文教育:概念解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

〔8〕李少琳.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67.

〔10〕梁显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教育,2009(7-8):92.

〔11〕张立娟.重塑素质教育之魂――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1.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

〔13〕〔16〕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育家研究,2005(8):11~15.

〔14〕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06.

〔15〕何祖健.文化育人:走出当下人文素质教育困境的选择[N].光明日报,2009-08-01.

〔17〕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9(2):31~35.

〔18〕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3.

第4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从对学生的影响上看,数学课程的人文性的特性也是比较浓厚的。总而言之,人文性其实是所有学科的共性,只是其表现的形式各有不同,并非是只有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小学数学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数学,但同样蕴含有比较丰富的人文性因素,只是我们有的人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而已。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也很有必要明确认识到这条规律,并且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开展好相应的人文性的教育。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性内涵

老实说,目前为止,尽管人们对人文性提得十分响亮,但实际上,人们对人文性的内涵的认识却是相当模糊的,这就使得人文性的含义显得十分的宽泛。人文性的这个特点,在小学数学这门课程里同样也有充分的表现。大致说来,数学这种人文性的宽泛性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与人类生活、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反映了它们的发展变化和与之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性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人文性的确也是小学数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在进行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的同时,也还必须切实对学生相机进行人文性的教育。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呢?基本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应用题的命制,应该以人类生活发生的变化为题材,多选择一些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素材来命题,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感知到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2.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3.让学生意识到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感恩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第5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狄尔泰;阐释循环;哲学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83-01

阐释学是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它产生于德、法两国,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欧美各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传播,而且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人文学科乃至科学哲学研究中去。

德国现代生命哲学家和“阐释学之父”狄尔泰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阐释学的循环包括相互依赖的三种关系;单个词与文本整体的循环;作品本身与作者心理状态的循环;作品与它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循环。他并把这种循环扩展到阐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上。狄尔泰的哲学深受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浪漫主义哲学以及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他给自己悬设的目标是要进行“历史理性批判”。他遵循的道路是“认识论之途”,而非“传统的形而上学之途”,也就是说,他要以认识论来证明人文科学特殊的方法论特征,为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划界”。作为精神科学方法论的解释学,主要研究人对一切历史文本的“理解”,而全部历史文献都是生命经验这一精神世界的显现,理解即生命的自我认识。

理解的本质在于,它不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的情感、理智的交流,它就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方式。它带动着我的意识和我的原始活力中的全部无意识而去追逐新的生命。在每一个瞬息,我都不再是我,但也不止是我的“你”,而是我与你,我与人类相融。因此,解释的理解,就是个人与普遍历史知识的融合,即个人的普遍化。

狄尔泰所用的“阐释的循环”这个概念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

1、人的现实有限存在与认识历史的关系;

2、传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解释活动中理解与经验的关系。

狄尔泰的解释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作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客观主义的阐释学。因此,他将恢复原意的客观性前提提到了首要地位,“阐释学方法的最终目标是:要比作者本人理解自己还要好地去理解这个作者。”

阐释学因狄尔泰的这些新原则而与心理学的推测和直觉形式发生了更密切的关系,亦因此与存在、生命及精神的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狄尔泰理论特别地求助于意图、心灵和移情作用,他被非难为“体验主义”,他探索作者灵魂的方法也被部分学者认为过于浪漫。于是,他的一些继承者在文本自身与作者及作者意图之中,选择了更关注文本自身。其实,这恰是狄尔泰的理论的最精彩处——他认为:一个文本,甚至于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其作者所生活时代及环境的文本,都是能够阅读和被理解的;而且,任何人都不需要完全以作者式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因为,理解的关键因素是生命的主观体验性,它也属于读者而非仅仅属于作者。

狄尔泰强调,阐释循环并非“恶性”循环,我们在逐层深入地领会全文含义的同时又不断地追忆分析每一局部文字的含义,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往返交错相互作用我们就能够得出正确的释义。海德格尔则认为,阐释不只是一种阐释技巧,他把阐释学由认识论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于是对阐释循环提出新的看法。在他看来,任何存在都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存在,即定在,超越自己历史环境而存在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历史性决定了理解的历史性:我们理解任何东西,都不是用空白的头脑去被动地接受,而是用活动的意识去积极参预,也就是说,阐释是以我们已经“先有”、“先见”、“先理解”的东西为基础。这种意识的“先结构”使理解和解释总带着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成分,所以不可避免地形成阐释的循环。

第6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法哲学

跟“法理学”一词密切相关的是“法哲学”。在英语世界,法哲学或者法律哲学一般指法理学的同义词。“法理学”一词在英语中通常的意义大体相当于“法律哲学”。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法律哲学和一般哲学具有某种必然联系或一致性而论,‘法律哲学’这一用语可能引起误解”;“只有将这里所称的哲学从它的最非专业性和最广义的意义来解释,‘法律哲学’这一名称才不是用词不当。”〔12〕一些学者努力区分“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理论”,但一般来说这些词语都是可以互换使用的。〔13〕《牛津法律大辞典》对法哲学的解释是:“过去常被用作狭义上的法理学的同义词,并且被视为法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它是用哲学的观点来检验法律或者将哲学的方法适用于法律问题,例如法律的定义和性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法律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服从法律,法律概念和词语的解释,法律推理的本质和效力等等。法律哲学必然与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联系密切,或有所重迭。”但是在欧陆国家,法哲学与法理学这两个词一般是明确区分的并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含义。英语“法理学”的用语在欧陆国家一般并不使用。这些国家一般采用诸如“法哲学”、“法的一般科学”、“法的百科全书”或者“法的一般理论”之类的用语来表示。〔14〕在中世纪,拉丁语“法学”一语,也以jurisprudence之构成,溶入到法语之中,用来表示“法学”、“法律解释”、“判例”等含义。随着近代法观念的出现,在法语Droit和jurisprudence的基础上,结合拉丁语词根Scientia(表示“知识”、“学问”、“科学”),又形成了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法律科学等词。在中世纪末期,以拉丁语jurisprudentia为词根的德语jurisprudenz(法学)和既表示权利,又表示法律,还表示权利与法律之学的recht就已经出现。正是在研究jurisprudenz和recht的基础上,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创造了法学、法律科学一词。〔15〕相比之下,“法哲学”一语出现得比较晚。虽然法哲学就其内容来说,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即已经存在,但是其名称却直到18、19世纪才逐渐盛行。据学者考证,德国的克乌一词的缔造者。〔16〕可见,法哲学一词在欧陆法学中也是经历了一定发展之后才确定下来的。至于法哲学究竟是哲学还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有学者以为:“法律哲学是法学而非哲学的一个分科这一命题,大体上只是指19世纪中后期,尤其是现代来说的,在此以前一般就不适用了。”〔17〕固然,19世纪中期之前的不少哲学家把法哲学甚至法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德语世界,法哲学依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如考夫曼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是法学的子学科。但人们也不可将法哲学视为(一般)哲学的一个特殊种类……法哲学与哲学的其他分支相区别,不在于其有什么特殊性,要害是,它以哲学的方式去反映、讨论法的原理、法的基本问题,并尽可能给出答案。通俗地说,法哲学是法学家问,哲学家答。因此,一位训练有素的法哲学家必须兼通法学和哲学两门学问。”〔18〕另外,德国《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对法哲学的解释也证明了这一点:“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科,它以一定的方式,有系统地从事法律和哲学的一般原理(意义和目的,起源和效力)。法哲学在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心理遗传学、社会人类学、理智理性的观点之下和在历史观点之下研究法律。然而,它是以一种抽象推理的或凭借经验获得的公正观念为基础的。撇开法律观念,法哲学就成为纯粹根据经验进行比较的‘一般的法律学说’,成为‘形式的法学逻辑’或研究法律的逻辑结构(形成,继续发展,内在解释)的‘法学理论’”。〔19〕国际法理学和法哲学会刊《法律与哲学》指出:“法哲学意味着对法律进行的具有法律知识内容的哲学思考,或说是根据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的法律分析。”〔20〕法哲学用语自产生后在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广为传播。〔21〕日本学者穗积陈重当年在翻译rechtsphilosophie时,嫌“法哲学”译法的形而上学气息过浓,而译为“法理学”。受其影响,中国人最早接受的也是“法理学”一词。台湾学者洪逊欣认为:“关于法及与法有关事项根本问题之研究,似应以‘法哲学’命名之。但在详察之下,余认为:‘法理学’之名辞,至少在现代吾国,仍为最允当。盖在我国古籍中,殊未见有‘法哲学’一词。”〔22〕洪氏亦自承认,“法理学”之名辞所指学问,实质上系外国学者所谓法哲学。他对法理学的界定是:“法理学系社会哲学之一特殊部门,乃综合研究关于法本身及法学认识活动之根本原理者也。”而法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法价值理念之探究、法概念之确定及法源之研究、与法学尤其法科学研究方法之检讨三种。〔23〕综上可见,法哲学概念的使用地域色彩很浓。在这个用语的域外传播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法律传统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德语法哲学用语用法的初衷已经不同程度地被改变了。

法律科学

“法律科学”也是个与法理学相关的用语。在英语世界,人们最早可以找到的一本主要研讨法理学内容的著作是阿莫斯(Amos)的《法律科学》。而20世纪初期一些法学家的论述也有采用“法律科学”的名称。并且此时“法律科学”一语已经占据法理学讨论的前沿。法理学在英国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分析法学,“法律科学”一语此时亦被认为实质上相当于“分析法学”。而德语之“法学”或者“法律科学”意即对法律之内在结构及其更为广泛概念的分析。〔24〕德语中与法理学相当的jurisprudenz就是法学,就等于德文中之Rechtswissenchaft。〔25〕不过,随着社会学法学的兴起,上述研究进路已经不能满足法学家们对法律科学采取经验主义研究的需要。因此,在法律科学一语的旧的用法(即法律规范和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用法,即指对人的社会行为研究的经验科学。还有一种观点对法律科学的理解较为宽泛。如当代芬兰法学家阿尔尼奥(AulisAarnio)认为,法律科学的家族包括法教义学、法社会学、法的历史研究和法的比较研究。〔26〕《牛津法律大辞典》对法律科学的界定是:“有时称法律的科学,或广义上的法理学。指从哲学的、历史的、比较的、评注的和其他各个角度对法律的和有关法律的发展、变化、制定、评注、运用的系统化了的和经过组织加工了的知识。同其他科学一样,它主要有二大分支,即纯法律科学或理论法律科学……;应用法律科学……。”《牛津法律大辞典》还把法律科学的主要学科划分为7个部门,即法学理论和法哲学;法的历史和各法律体系的历史;法的比较研究;国际法;超国家法;各个地方可以被确认为独特体系的国家和国内法;附属法律的学科。在当代法学研究背景下,“法律科学”一词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其实,在以前,“科学”一词乃是一个冷峻的拉丁语用语。而“哲学”则是个热烈的希腊语用语。如今这种热情已然消退,只有很少人还在尊崇“哲学”,而更多的人推崇和钟情使用“科学”。〔27〕然而,法律之与科学相系,法学是否及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科学?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6世纪就被哲学家们和法学家们考究过。“当时一般科学学说的状况,自然对法学中的讨论不无影响。随着科学学科的不断专门化,虽然这种影响不是必然地失去了意义,的确失去了不言而喻的性质。”〔28〕法学的科学性之争端,首先源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科学概念。围绕着法学的科学性,人们看法各异。如法国《拉鲁斯大百科全书》的界定:“法学是关于法律的制订、实施、研究及教育等领域的各种科学性活动的总体。……法学确实是一门科学。”〔29〕法学显然不会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这一点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法学家的一种共识之见。对于法学的学科属性,学界依然有不同看法。如德国法学家科殷认为:“概括地说,人们将必须把法律科学称之为实践的人文科学,称之为应用的人文科学,它接近各种社会科学。”〔30〕意大利学者VittorioVilla则认为法律科学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31〕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亦有一定的研究。国内学界有一种强有力的观点,将法学主要定位于社会科学,试图努力推动法学的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推动法学与其他诸多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32〕不过也有学者认为,〔33〕法学的主流与基础是规范法学,正宗的法学是规范实证的法学。规范法学是作为职业知识的法学,所要研究的是“法是什么”;作为社会科学的法学,即社会法学所要研究的是“法实际上是什么”;而(新)自然法学所要研究的是“法应当是什么”,因而具有人文科学的属性。在当前中国法学现状及背景下,这种观点较为令人信服。可以说,法学首先以规范法学为典范,同时兼具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

法律理论

近四十年来,在欧美学界逐渐兴起一门新的学科,即法律理论或者法理论。其实,“‘法律理论’这一名称由来已久,但将它用于表示法学的一个特别学科应不超过四十年。”〔34〕依照波兰法学家Opalek的说法,法律理论之研究,主要是在哲学实证主义的影响下,起源于俄国。这种法律理论强调的是经验研究,并不能包含分析法理学。〔35〕其实,“法律理论”这一学科也并不是那么新,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般法的学说”就跟今天所说的“法律理论”虽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极为相似。“法律理论”作为一门特定的学科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德国学界围绕法哲学与法律理论分合之辨析。从另一方面考夫曼曾经谈到“法哲学更关注内容,而法律理论对形式尤为看重。”但是其同时也认为,“由于不存在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所以并未廓清二者的界限”。〔36〕在过去的四十年间,法哲学中的一些特殊主题被分离出来,而被放到“法律理论”中来讨论:如法律规范理论、法律论证理论、法律判决理论,此外还有法律方法论、法律语义学、法律诠释学、法律词序学、法律修辞学、纯粹法学、法律的科学理论、系统理论、分析法学理论、法律语言理论和立法理论等。1970年由KarlPopper、凯尔森、哈特、KarlEngisch及UlrichKlug共同创办的学术期刊《法律理论》,就带有如下的副标题:“一份法逻辑、法方法论、法模控学及法社会学之期刊”。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法哲学中被视为重点的自然法论、正义理论等则在“法律理论”中不再被明显地提及。不过,上述“法律理论”问题依然属于法哲学,因为至今尚未有一个可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标准。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颜厥安曾尝试厘清法哲学与法律理论的关系:“(1)法理论的两大思想背景为分析哲学及实证社会科学,因此其理论进路上就有别于经常探讨法形上学与法存有论之法哲学;(2)法理论主要集中心力于有关于‘实证法’的理论,在此点上有别于‘哲思’方法探讨自然法,理性法及正义问题的法哲学;(3)在上述方法与对象两面向的条件下,法理论却不一定接受‘法实证主义’的立场。”〔37〕而德国学者魏德士在其编写的法学教材中认为,法理学要认知与表达法本身及其在各个法律系统中的实际作用过程;法哲学强调的是对法的理性的再思考。它涉及的是法“应当如何”。〔38〕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法学家们曾对法律理论的学科性质及其与法哲学的区分进行讨论,但未能达成一致看法。“‘法哲学’可能与‘法律理论’相反,然而‘法律理论’也可能被认为是‘法哲学’的一部分,‘法理学’可能是‘法哲学’的同义词,或者‘法哲学’可能构成‘法理学’的一部分。”〔39〕总之,法律理论和法哲学都是研究法律基础问题的学术领域。法律理论只是出于自立门户的缘故,才与法哲学有别。

第7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一、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从语文的功能看,其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它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了:(1)丰富的思想性。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2)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3)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

二、如何进行人文教育

当代社会无论经济如何飞速发展,如何培养打造各层次的人才方阵,道德、理想、人格品质等等这些内蕴的人文素质永远是教育的大前提。在实际教学中,从实际出发,通过选择有利于人格发展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通过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的源泉的教学模式、优化结构、优化过程、优化内容,提高效果。充分发挥教材中文本的载体作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注意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素材内容,引导学生纵览古今文学作品精粹。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让学生讨论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然后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列举出在我国历史进程中,还有哪些人如诗人范仲淹一样,以济天下苍生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而置个人利益生命不顾。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学生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样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自然不自然地受到了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美文欣赏培养人文情感

在以现有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在凝聚着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众多美文中,选取了以信念、坚持、感恩、奋进、超越为主题的五类文本,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讲义内容。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岳阳楼一记》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先,以人民为重而后私仇;《红楼梦》、《三国演义》、《孔子》、《上下五千年》等优秀作品,对于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受到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教育,成为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并引导学生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人格、气质、素养,使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在祖国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同时那些书写坚定信念的美文会帮助学生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那些拥有坚持美德的行动会成为鞭策学生努力进取的动力;那些知难而上的奋进脚步会带领学生无畏前行。所以说美文欣赏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凝聚着人类精神内核的字里行间,在以尊重和爱为前提的语文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摸索实践中,青春之树必将茁壮长。

(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关注人性,关注人的命运

文学作品能反映生活,直击社会问题。在讲授文学作品时,我力求让学生把目光放得更宽,更关注社会、关注人。如话剧《雷雨》,在分析人物形象,我采用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抛开阶级论,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对于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应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年轻时候的周朴园也有青春热血,也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个人理想,他对侍萍的爱是真挚的,否则,他就不会几十年一直痛苦、内疚。当他的社会、家庭与他的爱情发生冲突时,他脆弱的爱情溃败了,这就是他悲剧的性格,也是他人性弱点的体现。他几十年的感情生活一直不幸,也就使他更怀念年轻时的那段美好时光。但时光毕竟过去了,当年老色衰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冲动,加上他的负罪感,他不愿直面当年的感情,对年老色衰的侍萍呵斥也就不足为怪。如果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资本家对女性的玩弄、始乱终弃,那几十年后,侍萍在周家客厅细述周朴园旧衬衣上梅花的细节,岂不显得侍萍太没有觉悟,这一人物的刻画太没有价值。对于感情的不幸者、命运的不幸者侍萍,我们怎么能在她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那样,我们的良心何在,同情心何在。因此,我觉得让学生关注人性,关注人的命运,才能正视自我,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第8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新世纪,改革语文教学落后的面貌,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呼声渐高。这是我国教育界广大同仁和广大学生家长对教育领域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迫切希望,也是语文教学迈进21世纪的需要,改革语文教学落后于形势发展的现状,已是势在必行。改革将有利于我们圆满地完成新时期语文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21世纪高科技时代人才的培养。

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而长期的,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我觉得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必须转变观念,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含义和意义,不忘素质教育的大目标

目前,语文教育界内素质教育已有比较一致的认识。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并非指具体的思想知识技能,而是指具体的思想知识技能,是指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或可长期在某方面发挥作用的一些基本成分,也就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先天遗传基因基础上,经后天认为教育及环境熏陶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与质量水平。当代人良好素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教育。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其最终目的是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身心组织、结构与质量水平持续不断地向前,向上健康发展。换言之,教育的目的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所要追求和达到的最大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这个大目标的前提下,教育者应该转变观念,勇敢迎接未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世界人才激烈竞争的挑战,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高标准地把学生培养成立志为国家民族和全人类造福的一代新人,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一代社会精英。

不言而喻,处于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应面向新世纪,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始终坚持对受教育者个人内在身心全面发展负责,坚持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完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积极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摆正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位置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激烈转型期。高科技的发展,使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种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现在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要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各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知识爆炸,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用全人类的知识成果充实自己,新世纪要求博学广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要有更多专长,更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广阔的知识面,更强的体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语文教学根本不可能再延续过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了,更不可能通过削减其他学科教学时的方法来维护以往语文学科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地位。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积极改革语文教学,坚决打破以往学科中心主义,加大语文教学改革力度,实施语文教学的战略新转移。我认为,打破以往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结构,代之以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并举的全面教学模式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的教学结构,是素质教育的百年大计。在这种教学模式和结构中,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教学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三、语文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语文改革应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读、听、说、写运用能力为宗旨。教材的编写应该有趣味性、时代性和系统性;课堂教学应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主,应趣味化和人性化;考试和考核应以检验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主,不出偏题和死记硬背的题。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融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其基础功能和综合教育功能,全面地渗透于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和载体,这是公认的事实。没有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素质教育的改革应以语文学科的改革为先导,使其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从而使中国教育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9篇:人文科学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摄影 素质教育 作用

摄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交汇的结晶,是了解、认识、反映社会现实的形象化手段,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摄影者通过画面的构思、色调的均衡、场景的剪裁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使观赏者真正得到心灵的满足。与此同时,通过对摄影器材的了解,我们可以接触到现代科学各个领域,拓宽知识范围,提高艺术修养。因此,摄影不仅仅是会摆弄照相机,而是一种包括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的综合过程。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说,是一场革命,它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将摄影艺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对高校学生进行摄影知识和摄影艺术的教育,既是一种科技活动,又是一种美学教育。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摄影艺术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一、摄影教学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据近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素质调查发现,现在不少大学生外语好、数理化好、经济头脑好,但对地理、历史、传统文化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也没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摄影教学有着趣味性极强的愉悦式的教学过程,它可以使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它以形象展示,以情动人,学生在赏心悦目的视觉语言中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消除一般教学中的枯燥与乏味。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改变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缺乏兴趣的局面,在没有压力和强迫感的情况下,增强学生自觉学习人文科学和审美知识的内在动力。

其次,综合性强。“以人为本”的摄影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懂得人生,用反映先进文化的摄影艺术美的瞬间去显示学生张扬个性的绚丽色彩和精神世界,而且在客观上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地培养、加强人文与审美方面的素养。因为人文素质的高低、文化底蕴的厚薄、美学素养的差异都将制约着学生摄影作品的水平,这不仅仅是靠精通技法和造型元素就能解决的。唯有提高各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重视文学、哲学、美学方面的修养,了解历史和社会现状及时代特征,了解社会文化、审美习惯、传统道德,才能够用照相机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唯有深入了解社会文化艺术,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文化功底、文化积淀、人文素养才能拍摄出寓意深刻的艺术佳作。

二、摄影教学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由于近年来信息、数字、传播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摄影不仅是艺术创作和记录历史的依托,更是商业价值的创造者、人们工作学习的帮手、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培养创新能力是摄影教学优越于其他学科教育的功能。这是因为其它学科教育多属于认识、记忆、抽象地接受前人经验模式的教育,而摄影教学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不可变的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个体的创新思维,是一种生动的、灵活的、室内室外摄影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又间接地促进了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拍摄中训练出一种对生活多侧面、深层次的洞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探索摄影中的意境、构图及审美方面的奥秘,从而激发出推陈出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和创造潜能,并时时处处处在有创新思维伴随的过程中。摄影教学中的后期计算机运用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借助于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开展数码影像的二次创作实践。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大胆尝试,尽可能将一些看似普通的数码影像素材,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色调、不同语境和表达不同含义的新作品,由此促进创新能力和意识大大提升。

三、摄影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摄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对象是人、自然与社会,每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性格等,表达了作者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摄影教学手段,以美的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为特点,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感之以形,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实现对美的事物从感知到理解再到欣赏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摄影能让学生主动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美,留意在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关注现实世界并发掘它具有的价值,尤其是审美的价值。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可以提炼的、可以感动人的美好的事物。虽然我们所处的现实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是实在的、活生生的,在各种矛盾中、在现实的冲突与撞击中,才更会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真实朴素的美。在摄影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学生时代的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校园文化生活。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举办一些摄影的观摹展示,或是拍摄活动,如以“校园”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摄影从多方面多角度来体现自己的生活学习、文体活动,去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发掘有价值的事物。

四、摄影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

在摄影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摄影实践采风活动能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走进大自然的群体活动,学生能放松心情,增进友爱,在增进友谊的同时也使拍摄技术得到提高。课外组织的摄影讲座、论坛、博客等,客观上鼓励大学生多以摄影作品为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在摄影教学中,也可以渗透思想品质教育。通过介绍中外优秀摄影家的生平事迹,鼓励学生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为勇担社会责任、追求敬业奉献的人。如在战争年代,许多战地摄影记者怀着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一幅幅纪实照片,表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歌颂为正义而战的英雄精神。这些生动事例让大学生从中解读到可贵的奉献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找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激励自己胸怀大志,积极进取,努力开发蕴藏在自身的创造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摄影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当今,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独生子女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从小被呵护太多,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误区。另外,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大学生缺少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从多方面努力,而积极开展摄影活动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好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欣赏好的作品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从风光摄影作品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秀丽、壮观之美时,会引起由衷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摄影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增强了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学生积极参加摄影实践活动,可以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摄影实践中,成员的互相帮助和个人体力、意志的磨练,克服了困难,加深了团队中同学间的友谊,既陶冶了情操,培养了乐观开朗的性格,又培养了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潜移默化中个人的心理障碍也会逐步得到消除和矫正,也更好地为毕业后适应社会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摄影艺术教学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把摄影艺术教学纳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内容,是时代的呼唤,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拓展,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目前的摄影艺术教学还存在很多主客观的发展制约因素,为了能真正发挥摄影艺术教学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当更多地吸引摄影方面的教育人才,完善教学设备,充实教学内容,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摄影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不应成为摄影的门外汉,而应把摄影作为工具,创造性地投入到各项工作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彭国平.大学摄影基础教程[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