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社科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成果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社会科学成果的影响或应用社会科学成果的过程。目前,高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4,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 以上,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据统计,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社科类成果数约占学校成果总数的1/3。近年来,国家通过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的现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在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但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在质量、数量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仅仅停留在发表的刊物上,即使有少量的成果进行了转化,也存在转化的层次偏低,影响力不够,不成体系的状况。由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不断凸显。许多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成果转化的效益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成果自身特点决定
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成果对于社会进步的作用方式和产生的影响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不相同。自然科学成果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像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从研发到投产,从生产到获利,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成果转化的效率。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与自然科学成果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它对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一般是间接的、伴随性的,这就增加了社科成果转化的难度。
(二)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
科研成果质量是市场转化的生命线。我国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少、转化难的现实,与高质量应用性人文社科成果较少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论文、论著和研究报告,一所综合性大学每年发表的人文社科类论文有上千篇,其中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上,但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些论文推广和转化的价值较低,真正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高校里有一部分文科类的教师主动与社会接触少,对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深、不透,难以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开展针对性、前瞻性科研。如某一地方性本科学院,在申报当年所在市下达的社科科研课题时,很少申报与当地省情、市情结合紧密的课题,80%以上的教师都热衷于那些比较务虚的纯理论课题。最终的成果能直接指导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高校文科科研中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转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谓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
(三)对人文社科类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是,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看, 谈到成果转化,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进行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国家设立的“成果转化基金”、“产业化项目”等资助的全是自然科学类的项目。 国家1996年颁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第二条中注明:“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排除在可转化的成果之外。可见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还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1]。
三、促进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人文社科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关键。社科成果一般不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经过转化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武装劳动者。与自然科学类科研成果转化相比,有着软件性、滞后性、受众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转化周期较长等特点。 这就要求: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官员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顾任期内短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指标。而应该高屋建瓴、具有前瞻性,如同重视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样,重视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精神”,克服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潜心研究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和指导作用精神产品。
(二)加强引导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质量是转化的前提。社会需要大量的切合社会实际的、有转化价值的精品科研成果,这类成果的产生,需要引导和激励,需要科学的、客观的、适应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与科研人员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措施。中国政法大学为了鼓励精品成果,制订的《文科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对在一定考核期内有一个精品成果的教师、科研人员即可以豁免其他科研成果项数,鼓励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准备高水平的成果, 起到了促进科研、激励精品的效果,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省市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主持社科类科研课题立项时,应加强引导和管理,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省情、市情紧密结合的课题,把纯理论性的、“空对空”的课题量规定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
(三)健全机制,搭建平台,畅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合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机制和体制改革,要变革那种纯学术、脱离实际的研究,而应将纯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综合性、开发性、应用性研究为主;研究方式从无偿研究转变为有偿研究;只有实现了科研导向、运行环节、队伍结构等方面机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探索建立社会科学成果的产权认定制度、价值评估制度和权益保护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社科研究机构与政府、党政、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社科研究的针对性、时效性,密切供求联系[2]。
要搭建起一个平台,全面调整产方—卖方—买方的关系,使成果的转化正规化、程序化。作为买方的决策人要用社会科学成果支持和检验自己决策,作为卖方的社会科学成果管理机构要承担起监督决策者的决策是否科学的职能,同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生产计划。作为产方的科研工作者和科研机构要分析市场动态,使自己的成果能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和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将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必将到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践教学;研究述评;英语实践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87-02
中国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到90年代,通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高校教学改革进入了系统化发展的阶段。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期,21世纪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一个以综合实力取胜的时代,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培养具备适应社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了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就使得高校实践教学更凸显其必要性。因此,近年各高校都开始尝试投入更多的物力和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综合能力。同时也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合述评并由此探讨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李爱齐、梁翎在《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一文中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09年收录有关“实践教学”的论文为依据,总结了国内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1)实践教学相关研究方面的文章呈逐年上升趋势;(2)实践教学研究重点地域仍然在一些教育大省,如江苏、湖南、辽宁等;(3)实践教学研究所涉及的4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与质量评价;(4)实践教学所涉及专业较多的是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市场营销、旅游等,而这些专业多是实践性较强的;(5)刊载有关“实践教学”50篇以上的刊物中有近一半属于职业教育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实践教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这类职业技术院校内。从以上研究可发现尽管国内理论界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但更多的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院校以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外语等“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这反映出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实践教学地位不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模糊。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形成清晰可循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不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但两者必然要以适当的比例配置才能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基本已经形成系统规范的理论实践教学比例,但人文社科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再加上课程性质等,很难就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定式。
3.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由于很多高校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因而很难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同时由于对实践教学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还不明确,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因而很难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4.社会对实践教学接受度不高,校外实习基地名不符实。目前社会上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再加上学生人数相对理工科专业更多,因而在接受学生实习时往往觉得是一种负担,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有一些高校与校外企业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经费等各种因素影响并没有按约定进行有效的基地建设。
二、国内外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吴国英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一文中从国内学者所做的一些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五条具有系统有效性的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1.按实践教学实现途径构建。
2.按实践教学要素构建。即根据实践教学相关要素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设施与基地、实践教学考核与质量控制等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按实践教学三级协调管理制度构建。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可实行以主管院长为中心、由各专业资深教师组成的实习小组、以主管系主任为中心各班导师为主体的三级协调管理制度,系为基础,整体规划,分头运作。
4.按实践教学领域和阶段(环节)构建。即根据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不同领域如课堂教学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按不同学期分阶段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5.按实践教学重点构建。国内有关实践教学重点并没有定论,主要涉及几个方面:时间配置、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估办法改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等。由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大学性质存在着根本区别,因此国外高等教育在设定高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办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与我国高校存在较大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国内外高校所共识的,那就是为了应对新世纪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改革之路,在重视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重视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欧美诸国纷纷倡导的“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显示了对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国外许多大学从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课程改革,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单纯教学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转变、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从科技教育到科技人文教育并重的转变。教育改革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国外各高校也着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也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CBE模式。CBE模式倡导在掌握学习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学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先导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学校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双元”是指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两种学生培养基地。在这一模式下,大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然后以职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分别在培训企业和职业学院双元结构中完成学业和实践任务。同时有美国学者也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应当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因为“技术性实践”往往只能解决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而“反思性实践”则能通过对活动过程的观察和思考,解决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从而促使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创新教育,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对更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相比较,国内的实践教学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虽然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当前最热门的主题,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文社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整体不高,缺乏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部分研究着重教育理念演变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对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具体意见;多数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导致指向性不明确;资源分布不均衡,相比较于重点院校,普通高等院校缺乏教学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三、国内外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外语专业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国际间交流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外语被纳入世界各国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各国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并视其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着力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如日本制定了《小学英语活动实践指南》,实行小、中、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教育体制;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制定了适合本国的外语教学策略,美国更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专门制定了《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目标。国内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既有政策的导向,也有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国内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没形成有效科学的系统,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对独立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大纲要求也给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有关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以及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应在优化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变为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持实践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因地制宜建立一套以外语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外语教学规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以确保外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爱齐,梁翎.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6).
[2]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段成.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3).
(1)调查对象: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2011-2014年毕业生225名。
(2)调查方法:自编《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成人教育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
(3)统计分析: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网络,由“问卷星”系统自动统计。
2结果
本调查发出问卷225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按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五个课程群进行学时调整意见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5。
3讨论
[关键词]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38 ― 03
[收稿日期]2014 ― 09 ― 24
[基金项目]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资助项目:1184513211):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陈晓雁(1989―),女,广东潮州人。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企业管理。
人文素质是指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稳定、综合、整体的内在品质,特指涵养人的基本品质和人生态度。它具有启迪智慧、开发潜能和涵养文化之功效〔1〕。在西方国家,包括理工院校在内各类高校大体上都具有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教学体系,以加强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为例,这类高校除了具有明显的理工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之外,将人文素质教育赋予“全人”教育的地位,并通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制度强化人文素质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地位。近些年国内学界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等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成熟。这些成果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主要针对MIT的办学理念和原则的演变、人文学科设置等办学特点加以研究,并进一步探求其人文素质教育对中国高校相关办学特点提供借鉴意义〔2-4〕;二是结合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等西方名校的实例从整体上把握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办学特点,并在与中国的人文教育进行一番比较分析后,推导其可资借鉴之处〔5〕。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增进了我国高校对MIT等西方高校人文素质理念及其办学经验的理解,进而有利于我国高校从中挖掘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本文立足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历史,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从目的模式、内容模式和运作模式等三个维度梳理西方理工院校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探究该校为我国工科院校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模式。
一、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与历程
在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来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8〕。不过,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教育使命,人文教育则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倾向于在教育中赋予人文科学以自然学科同等的地位,并通过法律和政策引导等措施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在西方国家政策制度的推动下,各高校也相继进行课程改革,大力实施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在人文、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多领域的系统知识结构的培养。如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著名理工科学校,都规定学生进校后必须首先完成基础人文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取得包括管理、经济、会计、法律在内的广泛的人文学科双学士学位,以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
二、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与经验
教育模式指的是有教育目的、教育体制和课程组成的一个宏观控制的连续统一体,是对学校教育的宏观行为系统的概括。本文试图以教育模式作为切入点来窥探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全貌〔1〕。
(一) 目的模式: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以服务社会
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自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以来,历任校长都明确了其教育定位,提炼出MIT的教育理念和原则――有用知识的教育价值、社会责任、教育为生活做准备〔2〕。在MIT看来,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念、观念、思想体系的理解,认知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最终能够灵活艺术地进行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9〕。
为此,MIT通过STS ( Science,Technology & Social)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种模式使理工类学生能兼具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STS教育理论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倡导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此外,MIT也重视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和领导才能。学院从1970年开始,就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综合课程,并要求其理工科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10〕。
(二) 内容模式: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的交融,涵养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
MIT特别强调人文社科科学、管理科学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以及同教学的融合。相比设立新的院系,MIT更倾向于在发展人文社科的同时注重创设新的研究机构。MIT从心理学与通讯科学、经济学与工业管理等学科间都曾经开展过合作研究,相继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计划中心”和“城市研究联合中心”等综合性研究机构〔11〕。这些综合研究机构以文理学科的交叉与联合为平台,不但推进了本学科的纵深发展,也催生了不少边缘学科,培育学科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MIT也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性培养,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学习,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越少是越多”的方针指导下,MIT强调给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终身的自我教育,进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全方位人才。可见,MIT在强调人文社科教育与理工学科交融的同时,借力通识教育,在校园内部涵养支撑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科知识和人文精神。
(三) 运作模式:通过学术部门与非学术部门的联动建构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 通过课程设计强化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在课程设置上,MIT的设置重点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该学院认为,仅仅发展熟练的技术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应使个体有能力和有效地参与集体文化。所以,MIT一方面重视定量研究的严谨性,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社会等同比例的核心课程。
为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效果,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完善的人文社科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其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下设历史学、人类学、音乐戏剧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专业。这些专业课程分为五大类,共75门课程〔11〕。所有的本科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在学习期间必需修满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简称HASS,the Humanities,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拿到32个学分才能毕业。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还要求学生所选8门课程中的3或4门应集中在某一人文艺术或社科领域,称为“HASS集中学习”,这些领域包括人类学、美国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等26个学科,并要求学生应在二年级结束前确定“HASS集中学习”的学科领域〔3〕。此外,他们还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辅修课程,人文学科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0%。
2、通过设立人文教育专门机构,辅之名师授课,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办学层次
1950年MIT设立了人文社科学院,将人文社科科学提至理工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聘请一批著名的经济学、政治学大师任教。随后又创建了语言实验室、心理实验室、测试与观察室,并逐步创建建筑艺术、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社科专业,充分展现“强而精”的特色。
在师资方面,麻省理工学院投入大量资源,在保证优良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鼓励学院间联合培养,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感召力。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文学家威廉・格林、音乐家克劳斯・李卜曼等都曾在MIT学习和工作过,这些大师的主要成就也是在MIT的任教生涯中取得的〔3〕。他们深入学生课堂,组建学科队伍,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和联合培养。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这些以名师为带头人的学科队伍也推动了本校人文素质的多层次教育。
2、 依托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MIT的校训为“Mind and Hand”,即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它其实强调的是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在这种“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原则指引下,MIT鼓励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于是,作为非学术部门,学生事务管理部门配合学术部门共同推进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并且支持大学生与教职员之间的研究合作,1969年至今MIT每年一月份开展“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该计划邀请本科生作为教职员的小辈同事参与研究,学生在获取一定资助的情况下参加调研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从论坛会议、专题讲座、电影、旅行、演讲等竞赛活动中自主安排研究课题〔4〕。对于本科生而言,他们还有机会在学校40多个跨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同老师一同做实验和研究,通过“媒体艺术与科学新生计划”(MAS)等项目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西方理工院校对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根植于西方自由、理性的文化传统,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施动和法制的保障下,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秉承富有前瞻性地洞见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趋向。同时,MIT等西方理工学院树立起“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整合教育观,为了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一方面通过合作研究和名师授课来推动文理学科的交融;一方面通过课程设置完善人文社科教育体系,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来为社会输送青年精英。由此,西方理工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考虑到我国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以MIT为代表的西方理工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和办学经验无疑给我国工科院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首先,建立整合教育观,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国内工科院校不少学生认为人文课只是副课,专业课和科学课才是主课;学校也将主要资源投入到理工学科的建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人文教育对培养现代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科学技术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发挥正面作用,其中人文和社会科学是绝不可少的。因此,我国工科院校要正确认识人文学科的内在教育功能,发展人文教育,是我国高校必须承担的紧迫的历史使命〔3〕。
其次,加强通识教育,提高人文学科的地位。在麻省理工学院,人文学科绝不是理工学科的附属品,从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等大师的任职可见一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缺少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没有根基。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一流理工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目的是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工程)教育的融合,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因此,中国理工科院校应将学科发展定位于理工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丰富和扩大理工科教育的内涵,寻获人文素质教育与理工科教育的嫁接点〔11〕。同时,争创条件,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艺术赏析、生命价值、人生与管理、科技文明等话题面向学生授课或定期开办讲座。
再次,加快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强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一方面,要完善学科结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由于历史原因,文理分科的思维惯性容易使工科院校的管理者忽略了人文社科的实质价值,表现在此类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类别少、比例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所占的比例较大;更有甚者,因人设置相关课程。因此,我国工科院校需增加人文学科的课程类别,做到丰富多样化,积极进行人文课程设置的改革,在课程门类、课程时数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确保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加合理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科交叉和联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相互交流与融合。我国工科院校可以设置跨学科研究项目和组织,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同时举办一些跨学科非常规学术活动,比如独立研究计划、高级计划和研究会实现学科间的沟通与合作,并且给予能够完成项目的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实现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更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最后,整合校园文化艺术和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内化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麻省理工教学经验表明:通过小班研讨,学生能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和教师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实现思想的碰撞,进而提出最可行的科学研究方案;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知识传授的传导力。因此,研讨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地方工科院校大多承担大学生扩招的任务,师生比例略显失调,而教学管理资源相对薄弱,讨论课的实际开展次数及其效果并不彰显。对此,工科院校一方面可以推动在读研究生,协助教师而加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大学生实训拓展和社会调研)的指导行列,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帮传带”作用,并推动大学生涵养人文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社团创办“读书文化节”和“读书会”等活动,塑造浓郁的学习风气。
四、结语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西方理工院校,其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经验及其成效也同其工程和科技教育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相得益彰。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成为它辉煌的坚实基础,更创造出可供我国借鉴的世界高水平理工大学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国内重点工科院校和一般工科院校正在探寻新规划周期的发展战略。这类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势必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所以,应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西方理工院校发展历程和办学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其成熟的人文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探寻理工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点,努力发展相关的特色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这既是我国工科院校跻身一流理工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也是事关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系统工程。
〔参 考 文 献〕
〔1〕金燕,张秀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3):27-29,38.
〔2〕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05,(03):79-81.
〔3〕何振海,王树林.MIT人文教育的传统、特征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5,(05):70-73.
〔4〕别敦荣,李晓婷.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1,(02):52-60.
〔5〕刘兆宇.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J〕.教育与职业,2005,(36).
〔6〕宫麟丰,温景文,于长东.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发展,2004,(08).
〔7〕马勤.学习借鉴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教育版,2011,(06).
〔8〕刘淑萍,张梅英.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56-58.
〔9〕方巍.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育与德育〔J〕.高教与经济,2000,(01):33-37.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师和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参阅《体育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新论》以及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期刊论文,为构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奠定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和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如何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进行评价以及由谁评价、应采用什么指标评价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学生问卷200份,分别收回46份、187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所有问卷经效度、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设计要求。
1.2.3访谈法对山西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导、师生进行访谈,了解国内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征
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技术科学三个方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合称,其研究任务在于揭示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一般规律。其与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技术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与任务、方法的不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侧重于揭示体育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体育生物科学侧重于揭示运动中的人体的生物机制与规律,而体育技术科学则倾向于探讨运动的技术规律。基于此,三者在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便具有了较大的差异。体育人文社科类科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2.2国内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从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侧重于学生评价,其次是专家评价。
2.2.1学生评价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效有认同和否定两种观点。认为学生评价有效的理由是: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对象,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直接接触,对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态度等都比较了解和熟悉,因此学生有权对教师进行评价;作为大学生,对社会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做出较为负责的评判;从使用统计学的理论来看,学生评价人数较多,评价结果比较可靠。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评价会根据师生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给予打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时或者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时,则给老师较高的评价;老师要求严格时或者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不满意时,则给老师较低的评价;有些评价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学生很难做出准确的评判;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评价会影响到师生关系。
2.2.2专家评价作为专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他们对各学科的研究比较深入,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内的研究,已经对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和最新的进展有深入的了解,对教学评价能够从更加合理的方面来进行把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专家评价法被很多高校采用。但是,专家评价法的缺点是:他们不能像学生一样长期听课,对教师的了解及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及某些方面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2.3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获悉,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经多年的教学评价工作,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主要采用学生评教,另外每年的四月、十一月由部分学校领导和专家对个别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经过调查,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学生评教方面看,学生评价会受师生关系、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学生对课堂气氛的认可度及自己获得知识和取得成绩等变量的影响。不同学期教师所获得的评价不能代表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是与所带学生及师生关系有关,因此,评价信度受到教师的质疑。获得差评教师的情绪受到评价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当把获得好评作为目的时,对学生的要求可能会降低,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科学的评价应该是评价理念科学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应注重评价结果的有益化,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同的评价主体在评价中应该各有侧重,找出适合于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当前多元课程评价理论相对成熟,为构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评价的多元化主体高校都已具备,更为全面、客观、合理并且能让教师看到自身进步的新课程评价新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因而构建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5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2.5.1基本理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因为评价体系构建不能依靠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完成,每一种评价方式都存在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在评价主体上看,多元化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由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共同来完成;在评价指标上看,多元化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需更加明确具体;在评价方式上看,应该将过程和结果结合,既可以对基本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又可以对教师素质、创新能力等不易测量的指标进行合理评价,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评价功能上,多元的评价不仅能选出优秀的教师,而且还能鼓励更多的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此外,评价的结果要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改进后再进行评价,就能使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使教学质量能得到更快的提升,最终促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更好地开展。
2.5.2指标体系
本次研究为了确定评价指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指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参照目前我国高校中已使用的评价指标,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并结合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2)作为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师,其基本素质应纳入本课题所确定的重要指标。(3)社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也是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要求。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探讨,初步编制了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的问卷。所设计的问卷采用Likert五点尺度评量法,依据调查要求把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程度;根据重要性程度给出相应的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2.5.3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用分数筛选的方法从初步设计的62项指标中选取分数较高的指标。最终得分在总分50%以上的作为入选的指标。其总分为265分,即得分在132.5分以上的可以作为入选的指标。对可以入选的指标进行归纳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参考权重。由表1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调查选出的重要评价指标基本涵盖了现行的评价指标,并且更加具体、全面。从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六方面进行评价,既注重了对教师基本能力方面的评价,也对教师素质和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比较全面合理。可以说是对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很好地补充和完善。
2.5.4评价的主体及其权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对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同意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教师自评、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在教学评价也占到一定比例。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应是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的多元化主体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学生评价。(1)专家主要应对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作为专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评价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学生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参与,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同行评价应侧重对教材处理和教学手段进行评价。同行教师对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等都非常了解,通过听课、互相交流等方式对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和教学手段选择是否合理做出评价,更能有效地促进被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4)教师自评应侧重对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方面作出评价。教师本人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认识比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彻底,因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构思最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对自己在教学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帮助困难学生,是否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习和有意识的创新,以及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有益于教师的自我提高。(5)领导评价应侧重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手段进行评价。领导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肯定优点,鼓励教师积极改进不足,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总之,不同评价主体,都有其最适合评价的内容,所以应该把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结合起来,以取得合理的评价效果。
2.5.5结合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效益。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初步建立了教学评价反馈模型,以18个工作周为例,列表见表3。在不同的时间点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再分别由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改进教学。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各个阶段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到改进,评价是否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并把最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现行的高师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2)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互相结合更合理。(3)多元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不同评价主体都应有其侧重点。
3.2建议
要:学科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显现。横向比较看,无论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基地,还是国家重点学科或博硕士点数量,都表明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从省内来看,学术队伍、科研发展以及已有学科基础等指标显示,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要从发展思路、学科培育和学术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发展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学科;江西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114-04
学科是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本平台,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两大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深刻反映了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本研究拟以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现状及发展对策,这无论是对江西高校的发展,还是对江西经济与管理英才的培养以及江西崛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意义与内涵
“最古老的行当,而最时兴的职业”,这是陈岱孙先生对经济与管理工作的定义。正在发生迅速而深刻变化的中国呼唤着众多经济类、管理类英才,而这又取决于高校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学科建设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科水平和竞争力,而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规模、结构和影响力是评价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等领军人物的数量,是评价学科队伍水平的基础指标。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研究生教育规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度、的数量和质量,全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等是评价学科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是最能代表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些也都可以作为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判断标准。
弄清楚学科的划分与界定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学科的门类也不尽相同。我国现行的学科分类主要有三种:(1)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的学科划分,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学科门类、二级类和相应专业的划分,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关于学科的分类。本文采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划分方法。依据该标准,学科门类分为12种,经济学和管理学就是该分类方法下的两个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包括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管理学包括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2009年许多大学按大类招生,即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这有利于学生奠定更坚实的经济学、数学和英语的基础,具备更强的发展潜力。此外,许多高校也都在实行经、管融合式的改革,从部分重点高校学院命名(例如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可略见一斑。凡此种种,都显示出经济学、管理学交互融合的趋势。
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1、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下称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95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51项、在国外学术刊物上2413篇,人均在CSSCI期刊上6篇、以基地名义出版的学术专著人均两部。因此,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管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名称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见表1),重点研究基地70%以上都集中在东部地区高校,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具体就管理学而言,东部地区高校占了六个。中部地区仅有一个,西部地区为零。就经济学而言,东部所占比例仍然占绝对优势;中部为四个,其中包括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区有四个。
不难看出,中部地区人文社科总体实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人文社科领域内,中部地区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实力相对更弱,基本与西部地区持平,这与中西部地区亟需经济学、管理学人才现状极不相符。
具体就江西而言,在中部八个省份中,共有一个管理学重点基地,四个经济学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各占两个,南昌大学一个,即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江西仅在研究中部经济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2、国家重点学科
由于在学科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条件建设等方面,国家重点学科都具有风向标意义。因此,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及学科门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高校和地区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中包括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于一小部分一级学科下只有一个二级学科(即此一级学科等同于二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有若干个二级学科;考虑到可比性,也不失参考意义,我们以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为指标度量各省份的学科地位和影响力。
从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前三十名的高校来看,位于中部地区的高校有六个,分别为:武汉大学(排名第7位,46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8位、45个)、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12位,40个)、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南大学(排名第18位、33个)、吉林大学(排名第19位、32个);位于西部地区的高校有两个,为四川大学(排名第10位,43个)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16位、37个)。中部八省份除江西、山西、河南没有外、其他各省都有,其中湖北还有两所高校。
具体从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来看(见表2),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理论经济学东部高校有5所,中部仅为武汉大学一所;应用经济学东部高校有4所,中西部均没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东部高校有6所,中部高校有4所,分布在安徽、黑龙江和湖南(2所);工商管理东部高校有4所,中部没有,西部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可见,对中部地区而言,在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领域处于绝对劣势,在理论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尚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遗憾的是,目前江西均无缘于上述国家重点经济与管理学科,在全国甚至在中西部地区都处于一个急需进步的地位。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见表3),经济学中,东部地区有20个,中部地区有六个,分为为华中科
技大学的西方经济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和金融学,武汉大学的金融学,湖南大学的国际贸易,吉林大学的数量经济学;西部地区有七个。管理学中,东部地区有16个;中部地区有三个,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会计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与管理,武汉大学的社会保障;西部地区有三个。可见,中部地区在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社会保障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湖北、湖南、吉林等省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在中部地区处于前列,江西省在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上都没有国家重点学科,这更凸显了江西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博、硕士点数量及排名
博士点、硕士点数量是衡量经济与管理学科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里以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大文科为例进行说明(见表4)。江西高校现学位点名次在全国排名第23位,排在其后的8个省份除海南为东部地区外,其他均为西部省份。也就是说,江西在中部地区排在最后。从博士点数量看,江西省远低于其他中部省份;硕士点数量比山西和安徽多,比其他省份都少。
总体来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有限。从重点研究基地看,江西仅有一个,为南昌大学的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且颇具区域特色。然而从国家重点学科看,江西的重点研究基地并没有相应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的支持。大文科的博、硕士数量及学位点排名,江西更是处在中部地区的落后位置。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江西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比较分析
省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的不足.而省内之间的比较则有利于摸清家底,有针对性地进行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这里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所列出的江西15所高校为例进行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以社科活动人员指标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三个学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社科活动人员总数的44.5%。从发表学术论文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论文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论文总数的50.5%。从研究发展经费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其经费总和占江西15所高校经费总额的60.3%。从课题总数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其课题总数占江西15所高校课题总数的58.8%。也就是说,这三所学校人文社科资源及成果占了江西高校的半壁江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是江西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心。
进一步从职称结构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在江西15所高校中,江西财经大学无疑是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大本营。从经济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正高、副高和讲师分别占江西15所高校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5.2%、44.7%和19.9%;从管理学科讲,江西财经大学所占上述比例依次为36.2%、33.0%和36.9%。这意味着,在现有江西15所高校中,经济学和管理学各层次学术队伍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江西财经大学。
从江西省重点学科来看,江西高校“十五”重点学科共72个(给经费的46个和自筹经费建设学科26个),共安排经费750万元。其中,经济与管理学科有14个,经费共100万。14个省级重点学科中,江西财经大学9个。“十一五”江西省重点学科经济与管理类中,江西财经大学又新增西方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共11个,在江西高校中名列第一,产业经济学且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总之,无论从现有学术队伍、科研发展,还是已有重点学科基础来看,江西省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呈积聚江西财经大学的明显趋势。而从省际之间的比较看,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弱,与江西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不相符合。为了更好培育经济与管理英才,服务江西经济发展,江西有必要建设和发展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江西财经大学的相关优势学科.努力建设成江西首个经济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
四、促进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建议
1、发展思路上,对于现有江西高校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要进行改造、调整和拓展,形成经济与管理交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济与管理优势学科的发展要“有扬有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依托现有基础,保持特色和传统,又要敢于高瞻远瞩,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找准突破口,拓展学科发展领域和空间,还要打破学科壁垒,面向科学问题凝炼优势学科方向。
2、学科培育上,在研究国家重大需求、判断学科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和前景的基础上,明确学科发展重点领域。以发展重点为核心,引导学科建设资源的配置。可考虑把产业经济学发展培育为国家重点学科,这样既能与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遥相呼应,更能满足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之客观需求。
3、学术队伍上,凝聚现有经济与管理学科尤其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在大批引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同时,以拓展出国进修、优化在职培训、强化科研激励等多种形式进行存量师资的国际化转型,造就一支在中部领先、在全国有影响的经管研究团队,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朝栋.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2.(5)
[2]霍天强,樊桂清.关于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U].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吴航。梁星,刘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及经济学学科建设[J];经济纵横,2009,(1)
[4]焦新.制度设计激发活力基地建设成绩斐然[N1.中国教育报.2007-01-19
1、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实施导师制的基本情况
“导师”一词来源于英文的“tutor”,指为了某一个或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导师制在我国的《教育大词典》的定义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业、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制度。
西安邮电大学于2010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距今5年,在校领导的重视,学院的积极组织下,导师制得以顺利的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可见,西安邮电大学导师制的实施在学院管理、学生指导、导师分配等方面都严格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开展。
2、研究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10级、11级、12级、13级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各年级25份,能针对不同年级对导师制实施的看法做分析,数据更可靠。
3、结果
3.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谈及有无必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一年级学生高达83.3%,反而高年级学生认为导师制有50%学生认为有必要,30%学生认为无所谓,20%学生认为无所谓。
一年级学生50%的学生认为,学院重视,有相应的管理,应该推行,四年级次之,其次是二年级和三年级。B选项在各年级所占比例基本均衡。50%的三年级学生认为导师制学院重视,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D选项形式主义,没有效果二年级所占比例较大,最少的是一年级。
从导师指导学生频率来看,四年级学生每周一次无人选择,基本一学期1次左右,可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频繁甚至缺少对自己学生的指导。在谈及导师活动的出勤情况,一年级至四年级各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都会每次参加并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只有个别学生很少参加或视情况而定。
3.2导师问卷调查结果
导师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比重为38.9%,说明很多老师还是比较年轻,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年轻老师也有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在指导学生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50岁以上的导师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学校应该重视导师的工作经验和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调查中得知,100%的老师都担任着本科生导师,包括助教。
4、导师问卷与学生问卷主要问题的对比
从学生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期望自己的导师指导数量不超过15人,而实际导师指导学生数量远远超过这个数,指导有的导师指导学生高达40几人。这种差距,表明我院导师数量缺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更期望得到导师的重视和关心,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在学生调查中得知,29.3%的学生喜欢与导师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而且所占比例最大,和在导师调查一致,导师小组讨论所占比例最大。可见,小组讨论方式在学生、导师双方都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应继续保持和不断改进。其次,双方都认为单独交流也是促进沟通的方式,只是由于导师工作量大,平时比较忙,而忽略了这点。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
5、总结与思考
5.1存在的问题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第一,学校管理不到位。学校虽然认识到导师制在高校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资金的投入不够,对导师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很多导师基于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第二,导师资源比较匮乏,很多导师指导学生数量高达50个,根本没有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就有悖于导师制的初衷。第三,导师工作态度不积极,指导学生数量过多,次数较少。并且学生参与不主动,主动联系导师的意识浅薄。
5.2建议
5.2.1导师资源多样化
聘用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师、教授等来担任本科生导师,他们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牢固,又没有教学和科研任务,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对本科生给予辅导和帮助。只有保证了导师的数量,才能有效的为学生配备相应导师,给学生帮助和指导。
5.2.2明确导师职责、学生义务
作为本科生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地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注重为人师表,并有能力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特别要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高校的学生管理不只是辅导员,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及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身上。由于导师所带学生处于不同的年级,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有所偏重。对于低年级学生,应着重指导学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对自己所学专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证等考试,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安排。而相对于高年级学生,导师更应偏重于职业选择、考研等对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5.2.3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管理方面还缺少经验和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部分导师和学生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应该建立一套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导师的积极性。把导师的工作与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享受导师津贴。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选、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和导师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
6、结束语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从整体来看,西安邮电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导师制的实施是成功的,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本人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还不深入,对于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因此,本文还远未完结。
作者简介
关键词:校园文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9.073
现代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科学也在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医学行业正面临着更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多重挑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开始了相互交融的过程,医学中的人文特性逐渐的显现了出来。这就要求医疗工作者在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越来越高的人文素质。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疗工作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这一课题的解决离不开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1 校园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疗行业工作质量,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医疗工作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成为了病患的强烈需求。这对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医疗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即高等医学院校不仅承担着医学生的专业技术教育,还肩负着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简单地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针对人文素质进行的教育。而人文素质则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文知识及其所反映的人文精神转化为人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性格品质。针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在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医德医术以及人文知识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形成全面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教育效果,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等。但其中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深远,不仅是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也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文化是在一所院校中,教师、学生、员工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体现。它从高等院校的育人环境、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师资队伍水平、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入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素质以及行为模式,进而也成为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2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在不断加强重视医学专业技术能力的氛围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却呈现出发展滞后的特点。然而现阶段医疗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诸多矛盾恰恰是需要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来进行协调的。
从医学生自身认识层面看,虽然医学生普遍认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这种认同感并没有内化为其自身成长的动力,反而是个人利益得失仍占主要方面。目前,在价值取向上,多数医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素质的提高对其自身个人文化修养的影响,并希望更多的学习和掌握人文知识。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医学生为了个人未来发展,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就是学习外语和计算机的相关内容,而对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习则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从高等医学教育层面来看,在教育理念上,高等医学院校的“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仍占主流。由于我国在教育政策上实行文理分科,而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性较强,所以对于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多于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方面,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较弱,缺乏实用性,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也在不断探寻教学方法改革,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医学生更容易接受人文类课程,并运用到自身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过程中;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一方面专业水平的高低是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另一方面人文课程的评价方式多以笔试为主。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医学生为了“优秀”自然把主要的学习精力就集中在了专业课程上,人文科学的学习多是以“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对待。
从医疗工作者的发展需求来看,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医学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了医疗服务行业更重视的层面,而医学人文素质却逐渐被淡忘。医疗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层面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更多的医疗工作者仅仅是用工作态度医治病患,没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医学高新技术的推广使得医疗服务越来越商业化。医疗费用逐年增长,病患成为了医疗机构盈利的主要来源。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当下重物质和金钱的环境下,医德医风严重缺失,缺乏对待病患的深层次人文关怀。医疗工作者的发展需求出现了异化。与此同时,医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特殊,需要跟随医生在医院进行很长的时间临床实习工作。这种情况下,对于未来的医疗工作者,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价值观念都会间接的受到这种发展需求异化的不良影响。
可见,现阶段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文素质教育危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越来越紧迫。
3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技师院校职业教育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技术教育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逻辑性、理性、认识性较强,工具价值高。人文教育更多的体现在情感意志和非理性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侧重,二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任何单方面教学都无法实现真正的技师教学,只有将二者完美的融合起来,做到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2.技师院校课程结构问题
实现教学目的主要依靠课程开展来实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对其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进行理解。按照学校教学目的进行所开展的各学科教学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系统就是狭义上的课程,教学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就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将技术教育同人文教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技师院校教学水平。就当前技师院校课程教学现状而言,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技师院校整体课程比重偏低,且大多数技师院校不断加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比重、延长实习实训时间,有的甚至侵占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时间,人文教育课程的比例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这种技能教育和知识能力、精神培养完全失衡的状况完全违背了教学全面发展的本质。我们必须要权力弥补这种教育缺失,实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间的相互融合。
3.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方法
3.1更新课程设置
人文教育思想在技师院校中的渗透离不开相关课程的设置,才有希望实现人文教育同技术教育的相互融合。首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力、创造力,为学生日常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笔者认为课程设置应从以下几点入手:调整人文学科教学比重,结合专业教学,适当增加人文课程教学比重,优化课程结构,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构建健全的人文素质教学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文科学生要适当增加自然学科方面的教学,工科学生就要增加人文社科方面的教学。技师院校应当重视课程选择,根据专业需要适当增加人文学科教学课程,避免繁杂的学科分散学生学习精力、增加学生负担,应当选择对专业课程有辅、对学生长期发展有所助益的课程,使其不流于形式,提高课程教学成效。在人文教学当中,我们不应一味否定或延续传统教学方法,应在其基础上不断发展、突破,创造出更符合时展要求、市场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利用讨论式、问题发现式和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身人文知识到人文素质上的提升。
3.2有目的性的开设人文教育选修课
选修课的开设,应以学生兴趣爱好、给予学生充足的选择空间,建立完善的选修课制度,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学习选修课,也可以对人文选修课选修数量进行规定。只有在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下才能开设选修课:能够弥补技师院校人文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学生兴之所在、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师资配备齐全;结合技师院校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开发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工作。
3.3贯彻落实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课程
贯彻落实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使其成为人文教学理念中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人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是提高学生人格品质,使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我们必须要狠抓落实,将人文教育更好的融入到专业技术教育课程当中,开展全方位、综合性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思维想象空间。我们应当以全新的、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人文教育,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找到更加适合技师院校职业教学的人文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文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到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关性,不以强制教学的方式开展人文教学,而以学生兴趣和专业技术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人文教育课程,使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减少教师教学难度,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教改委也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提出了以就业为指导、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改革观念。总的来说,就是要使技师院校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传统技术教育教学理念,加大人文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教学比重,科学合理安排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