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牌策略的优缺点范文

品牌策略的优缺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牌策略的优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品牌策略的优缺点范文

11月2日,联想集团CEO阿梅里奥表示,由于Lenovo品牌知名度的扩大,联想将提前两年至2008年停用IBM品牌,但仍然使用Think与Thinkpad品牌;12月4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将不再续约下一届奥运会TOP赞助计划;而后,联想推出以Think命名规则相近的全新品牌“Idea Pad”,于2008年1月8日在全球同步。

事实上,联想紧锣密鼓的推出这一系列决策背后,有着让联想和投资人双方满意的市场业绩来做支撑。联想去年11月1日正式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集团营业额上升20%至44亿美元;包括重组费用在内,净利润为1.05亿美元,上升178%联想个人电脑的销量连续第三个季度超过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平均增长水平,年比增长达到23%,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的15.7%。根据此业绩,联想也保住了全球老三的位置,以非常微弱的优势超过了紧跟其后排在第四位的宏基。

联想用业绩证明了第一阶段的成功,但是,已经占据国内市场近40%市场份额的联想清楚地知道,国内市场份额已经到顶,未来重点在于国际市场能否持续性高成长。“良好的业绩证明我们并购IBM获得了初步成功。下一步联想要面对发展的问题。”杨元庆说。

成熟新阶段

放弃,成为联想在2007年末的关键词。

联想这几年的国际化发展历程,每走出一步,总会引来众说纷纭的争论。去年12月4日,联想正式宣布不再续约下一届奥运会TOP赞助商。引来各种不同的揣测。虽然联想目前主要的业绩增长仍然主要是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带来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大联想”在美国、欧洲等市场的正向业绩,稳定运行的国际化公司架构和团队,联想国际化已经有了持续保持增长性业绩的根基。通过奥运TOP赞助权益,这几年持续的组合式宣传,联想达到了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有一家PC厂商叫联想的目的。在充分考量奥运会在传播上能力上的优缺点,自身品牌传播的区域特性,投入产出比等各方面的因素情况下,联想借势奥运完成初步的lenovo品牌知名度提升后,放弃也许比选择在商业上更为有利。经过20年市场洗礼的联想已经学会了做减法,已经构建起自己商业逻辑和国际性公司运营架构的联想,已经变成理性的成熟。

“联想不能永远躺在IBM品牌上。”杨元庆说。去年11月2日,联想宣布正式停用IBM品牌,这离原来的品牌使用权到期整整提前两年时间。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对于IBM这个金字招牌资源的浪费,再用两年又有什么坏处?联想方面对此的说法是:“我们曾认为可能需要5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标识转换工作,时间的提前无疑意味着Lenovo品牌在消费者以及商用客户中建立了强大的吸引力和信心。”IBM的品牌总是要还的,在联想已经连续3个季度报表盈利的利好环境下,现在用2季度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作为契机,成为放下IBM品牌最佳时机,不仅对外展示出一种自信,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国际化视野的理性主义。

而对于去年夏天和宏基争夺欧洲第四大PC生产商Packard Bell,如果拿下PB,联想就可以获得进入欧洲消费电子市场的一个通道。杨元庆自信联想的并购整合能力在同业中没有比他更强的。于此同时,联想也早已做了两手准备,什么条件采取什么样的市场进入策略。杨元庆表示,并购不过是锦上添花或者一条捷径,即便拿不到PB,联想也会在2008年初在欧美上市新的消费产品。

成为国际品牌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做成的事情,已经趋于理性的联想不会再像当年一样“不惜一切代价”的成为“世界的联想”。接下来杨元庆这位擅长营销的高手就要开始针对不同的市场和文化,精耕细作的进行区域营销工作。不过,在这之前的当务之急是理清联想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策略,否则不仅会让投入的巨额广告费用效率大减,也会让市场感到迷茫。

双品牌平衡术

在国内市场,没有人会混淆Lenovo、Thmkpad、IBM这三个品牌。可是,目前国际市场对联想认知度还比较有限,有着打造国际化品牌理想的联想,也必须要让中国市场以外的消费者清楚的知道这三个品牌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尤其是知道并要记得“Lenovo”这个品牌。

联想在放弃使用IBM标识的同时,确实让联想Lenovo、Thmkpad、IBM这三个品牌之间的有了更简单的关系,正如联想方面在放弃IBM标识时也说到:“根据品牌策略、用户调查以及市场反馈,联想集团经磋商决定缩短对IBM标识的使用期,以避免给客户带来混淆。”由于联想自身品牌与IBM品牌存在落差,目前国际市场对联想认知度还比较有限,选择实行双品牌战略无疑是联想的理性选择。一直以来,联想的野心并不会真想把这两个品牌之间直接定义为高端和低端,这不符合联想对于打造“世界联想”企业的品牌价值观,更重要是,计算机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一个品牌有全线覆盖多个消费层次的纵向布局的可能行。联想还是希望在Lenovo和Thlnkpad两个品牌,两条线上同步发力,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只是,这种完美主义“先进带后进”的市场计划并没能真正推行,联想品牌国际化之路比想象中更难。在过去的两年,联想所推行的所品牌策略目前联想在海外笔记本市场基本上还是只有侧重于商用类客户Thinkpad品牌系列产品,联想关于Lenovo品牌此前在海外只推出过一款面对中小企业的“Lenov03000”型号产品。

联想在Lenovo品牌产品推出方面一直都很小心翼翼,随时在看市场的眼色。这种持续等待的现状,最终让很多人对于联想推行的品牌看不大清楚,反而拖累了Thmkpad品牌的品牌形象。

不过,随着刚刚的在今年1月8日推出面向中小产业和个人用户市场的Ideapad系列笔记本产品,这让人对于联想的新品牌策略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同时也说明,联想已经决定放弃过去一直推行的Lenovo即是产品品牌,又是企业品牌的双重身份,让Lenovo只做为企业品牌出现,集中现有优势充分利用好“Thinkpad”的品牌资源开发。记得去年底,杨元庆曾表示:“联想将于明年正式向海外推出消费类品牌。与商用品牌Thinkpad形成互补。当然,细心的人都会在产品上找到‘Lenovo’的标志。”这在当时还让人不_太明白的话语,此刻像是得到了印证。另外还有验证的就是,联想在去年底在美国推出的笔记本产品,仍然主推的是Thinkpad品牌产品,在广告中的显眼位置有着大大的Lenovo品牌logo。

复制“联想”

就目前来看,Thinkpad品牌在美洲和欧洲市场大概都是占到4%~5%的市场份额,并且基本上都是商用领域。Thinkpad品牌在商用笔记本电脑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这被联想称之为关系型业务的大企业级用户市场,是联想进行IBM PC业务后一直在努力维持和拓展的主要市场。这2年多以来,联想―直在忙于公司内部的融合和对接,并没有在市场方面有大刀阔斧的动作,在品牌传播方面大多只是在进行高空传播。“消费业务是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杨元庆表示说。就目前看来,短期内联想因为国内大本营市场的强劲增长拉动了整体业绩的增长,而在长期看来,联想更需要花费大力气去采用一些不同与以往的业务模式以此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中国市场耕耘20年的联想,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打造出了关系型和交易型两大业务模式,这成为联想一直以来占据市场终端的重要营销手段。杨元庆说,他要把这种业务模式复制到全球。在欧洲市场,联想排在惠普、宏基、戴尔、东芝等品牌之后,尤其是和联想不分伯仲的宏基收购Packard Bell后,联想更是需要拿出自己的特长和其进行竞争,保住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三的位置。

第2篇:品牌策略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合作营销;公共事业;企业;策略;组织

[作者简介]方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福建福州35000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040-03

一、我国公共事业进行合作营销的必要性

1966年艾德勒(Asler)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题为《共生营销》(symbioticmarketing)的文章,并将共生营销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开发一个营销机会”,被认为开创了合作营销之先河。合作营销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整合资源优势、增强市场开拓、渗透与竞争能力联合起来实现营销战略目标的营销行为。合作营销是以竞争―合作为基本指导原则,从社会经营大环境的视角看待市场营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互补者、中间商、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并利益共享的过程。合作营销既突破了传统营销活动孤立化的桎梏,又符合现代市场竞争的特点,充分整合相关企业资源,达到“双赢”的效果,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革命。合作营销在企业运作上的成功,为多年来困扰我国公共事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选择。

尽管公共事业不同于企业的利润使命,但其仍有特殊的公共使命。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定群体,公共事业也有着生存压力和外界环境竞争压力。目前公共事业的生存基础主要依靠三种传统支持:政府补贴或资助、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大部分组织又过分依赖政府,缺乏独立筹款的能力,可政府的财政资源并不充裕,因此后两者成为公共事业的主要支柱。而争取企业或个人的支持,离不开公共事业的营销。目前我国公共事业通常预算不足,资源缺乏,其营销工作受主观因素影响,往往利用某种媒体或使用某种产品都受一定的影响。因此,相比于营利性企业,公共事业对于合作营销的选择更具有内在动力。

首先,合作营销可以拓展公共事业的融资渠道,弥补其营销资金的不足。目前虽然我国政府都拨给公共事业一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往往都有指定项目,必须遵循专款专用原则,这就使公共事业无法为其营销活动提供足够的营销资金,营销水平比较低。那么通过合作营销,公共事业可以借助搭便车的机会,借助合作伙伴的资金、技术,加强自身的宣传,加大与外界的沟通、联系,通过更丰富的项目设计吸引公众参加志愿活动,也让志愿者更多参与组织的决策过程和评估过程,培养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志愿者参与的持续性。

其次,合作营销可以实现政府、企业与公共事业之间的互动机制。作为社会的三种制度安排。可以说政府、企业和公共事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通过合作营销,可以让三者实现互补短长、各取所需。政府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多元化的公共需求,企业可以树立起更为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其信誉度与员工的忠诚度),而对于公共事业来说则可实现了自身的存续与发展。

第三,合作营销可以增强公共事业的竞争力。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资源短缺往往是制约各个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公共事业同样也面临着这一硬性约束,彼此之间为了争取共同的资源而竞争。特别是随着福利制度的失败和全球经济的衰退,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财政拮据问题。这样公共事业的传统支持逐渐削弱,则进一步加剧了公共事业之间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形势,公共事业有必要走出去,以合作营销为导向,积极寻求外部支持,争取生存资源和吸引公众的关注,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我国公共事业合作营销的特征

1.拥护群的多元化。公共事业至少有两大拥护群需要引起重视,一是顾客,二是捐助者。前者涉及资源吸引和资源配置问题,后者仅涉及资源吸引问题。除此之外,公共事业尚需借助营销原理来妥善处理与其他各种拥护群的关系。例如组织所面对的青年学生、离退休人员、政府公务员、企业雇员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等。

2.核心是双方达成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传统营销反映的是营销―竞争的导向观念,它既考虑满足顾客需要又考虑竞争者的经营战略,而合作营销则体现了营销―合作的导向观念,通过与经销商、供应商甚至竞争者的合作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公共事业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因此合作营销的中心内容是双方达成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而这种伙伴关系的确立是以双方核心能力的差异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这种互补性使得双方的合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3.合作双方要保持各自实体上的独立性。合作营销过程中的合作并不是指合作方在企业整体层面的共同运作,仅限于成员方的某些职能(如新产品开发、仓储、市场等)进行跨组织合作,合作双方保持各自实体上的独立性。因此与兼并和收购相比,合作营销仅表现为企业间较为松散的一种合作形式。尽管合作营销为公共事业带来了资金、市场,但这毕竟牵涉到不同制度结构、价值观念和管理方式的协调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如果公共事业过分依赖某个强大的竞争合作伙伴,往往会使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地带。不仅自己会失去开发其他合作伙伴和资源的机会,而且也会导致自己失去组织的独立性和机动性。这样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对方终结合作关系,组织就面临着解体的境地。因此,公共事业要自始至终地保持独立性。只有这样,其才能做到真正的持续发展。

4.合作营销的范围极为广泛。公共事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与性质相同的公益组织甚至制度以外的多家企业建立合作营销关系,通过选择与本组织自身形象和品牌定位一致的其他厂商,进行业务合作、广告宣传、联合传播等协同运作活动,在公众的认知领域内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品牌集合”,借此实现业务的共赢和品牌(组织形象)的延展。相比于政府、企业这一成熟的制度结构,公共事业在管理运作等技能方面还有待于提高。因此,公共事业应摆脱以往那种仅仅把自身定位为慈善机构的观念,应当“走”出去,主动与其他组织联系、合作,并在合作的基础上重视对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强化自身组织能力的培养。

三、公共事业合作营销实施的策略选择

1.品牌策略。相比于企业间的品牌竞争,公共事业在它的初期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竞争并非来自竞争对手一相似的公益性项目,而是来自公众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公益性项目成为品牌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取得广泛的公众信任度。如希望工程就是一个享有全国盛誉的品牌。从国内外企业在品牌策略的合作营销实践看,有以下两种策略可供

选择:(1)品牌共享策略。指若干家公共事业组织共同使用同一品牌。实施品牌共享策略,对财力不足的公益组织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即不仅可获得品牌宣传的规模效应,还可实现渠道共享。(2)品牌联盟策略。指多个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品牌组成协作联盟,相互配合以促进各自品牌价值的提高。品牌联盟可以是一个品牌借助另一个品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相互借助来提高各品牌的社会接受度。品牌联盟可以分摊费用,节省成本。联合推出各自品牌还可以克服单兵作战的资金壁垒。不同组织的不同品牌的产品联合推出,可以激发顾客新鲜感,形成更好的品牌联想,提升附加值,从而刺激公众的需求。

2.营销资源共享,实现组织能力的递增收益。合作营销使成员间彼此可以借用对方的能力。由于组织能力的内部培育是一个漫长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在大范围营销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经济的,必须开展合作营销充分整合现有的市场资源,叠加优势资源,实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功能。例如,可以将各自在市场定位、广告宣传、人员推销、渠道管理等环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交流、推广甚至可以直接克隆,在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采用内部的最优模式,最大幅度地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从而使合作企业依靠高效率和低成本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每个组织应该集中在其涉足的领域内培育和拓展自己的组织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公共事业间的合作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只有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合作的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更有效率地整合合作企业的营销资源,并有机地结合使之成为本企业营销资源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有用资源不同的是,营销资源作为知识产品,遵从收益递增规律,从而实现“1+1>2”的整合效果,合作营销渠道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使合作双方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对方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递增收益。

3.建立反馈机制。对于公共事业,具体合作项目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合作营销关系的必然终结。公共事业还要对合作营销活动进行评估,以此检验其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当然公共事业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事后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会员人数、募捐情况和媒体报道情况等等。那么组织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合作营销关系是继续还是终止。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V・菲兹.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

[2][美]罗伯特・沃森.美国最有效的组织[M],彭彩霞,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第3篇:品牌策略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保健品营销模式顾问营销模式

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保健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发展不规范的行业,企业在单一依靠广告促进销售的模式下发展之路越来越窄。具体情况如下:

保健品行业的低水平竞争

由于中西医理论的差别,整个社会对保健品行业的定位、归属缺乏明确、统一、合理的认识。我国保健品企业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能力,医药保健行业在国家的特殊地位使我国开放医药保健行业一直采用谨慎的态度。这样使得我国保健品行业一直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并且也一直在低水平竞争。

保健品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

一些企业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一次次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暴光,使保健品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不断降低。甚至有不法生产企业见利忘义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药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保健品的信誉危机已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消费者不仅对保健品的功效宣传产生怀疑,而且对使用保健品的安全性也心存疑虑。甚至对卫生部审批保健食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置疑。

企业重广告、轻研发

现在不少企业将保健产业作为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盼望着自己的企业“超常规成长”,投机心态严重,因此偏重对市场的广告和营销投入,不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保健品生产企业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保健品食品的广告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6%,而科研投入仅占1.67%,此外缺乏系统的专业论证和高水平的顶层设计,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和申报,致使部分企业因产品雷同而陷入恶性竞争。

保健品缺乏市场分工

中国保健品企业没有市场分工,生产和销售一体化,加大了销售成本,也造成了企业无资金能力进行新产品开发。目前市场上的1000多种保健品中,90%是第一代及第二代产品。

保健品顾问营销模式基本内涵

保健品行业同质化现象极为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把服务与产品相结合,才能使企业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而顾问营销模式正迎合了这一趋势。

顾问营销模式的基本内容

顾问营销模式是借鉴服务营销的精髓,向目标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并配合广告传播,创造顾客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营销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满足目标顾客需求形成顾客忠诚、树立品牌形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顾问营销模式基本特征

顾问营销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正是向目标顾客提供全方位服务,与其他模式在增加独特顾客价值方面相比它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顾问营销能以新的或不同的方法帮助目标顾客理解存在的难题、问题;顾问营销能向目标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的或更好的方案;顾问营销有利于保留与维持现有的顾客;顾问营销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通过良好的服务可以使企业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顾问营销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顾问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较,它更注重市场细分,强调选择目标顾客,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开展营销,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产品差异化明显。我国保健品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同一种功效的产品有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原来主要通过大量的广告进行“概念”炒作以此突出产品差异化。但随着消费者消费的理性化,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产生。而整合顾问营销模式更侧重与提供健康咨询活动,进行一对一营销,了解顾客消费状况和信息反馈调整产品与服务,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同时,顾问营销模式注重树立企业形象,建立品牌忠诚。整合顾问营销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只注重产品销量,不注重品牌建设的弊端,通过和顾客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品牌忠诚,这样顾客就会反复购买,购买成本下降达到盈利目的。

顾问营销模式的产品适用性分析

顾问营销模式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要求以科学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锁定目标顾客,了解目标市场需求,进而研发出更加适合顾客的保健产品。要求产品注重功效,效果感要强。据统计2000年在全部保健品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从事新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仅占保健品从业人员的7%。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第二代产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明显。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和抗疲劳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

保健品未来竞争的核心已不在是广告,而是科技含量和产品功效,保健产品的科技含量将越来越重。而顾问营销模式中顾问咨询与顾客交流的特点将使消费者更易了解产品功效、性能,同时也便于企业了解产品使用情况。

顾问营销模式的顾客群体的适用性分析

需求是保健品行业生产的前提。保健品生产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前提就是要清楚的了解消费需求及消费偏好。随着消费者对保健品消费的成熟,“保健品不是药,服用保健品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治病”的观念已得到广泛认可,消费者群体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最终导致消费需求亦发生根本性变化。中青年保健人群在消费者结构变化中崛起,需要以“健康服务”为特点的整合顾问营销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社会压力、生存压力日渐加大,城市人口患有以“亚健康”为代表的现代病的比率越来越大,中青年是主要人群。以老三类人群(老人、小孩和女性)为对象的传统中医中药保健品,对于这类人群的引力不大。

顾问营销模式的企业适用性分析

保健品行业正处于营销模式变革时期,保健品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特点,自身条件,合理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保健品营销模式。顾问营销模式要求保健品企业有全新的保健概念,有细分化、系列化的产品。它是确保整合顾问营销模式得以贯彻的物质保障;同时要求保健企业要有一支高质量的能提供咨询服务的专业队伍,直接面向终端更好的实现终端拉动消费。顾客营销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树立企业形象建立品牌忠诚。传统的营销模式一般是做销量不做品牌,企业只顾市场利益进行短期的市场投机行为。

顾问营销模式要求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设。它是确保整合顾问营销模式得以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企业要想从做大到做强转变,就必须在完成市场资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设,进行系统营销,强化营销管理。

保健品企业对顾问营销模式的应用

保健品生产运营企业,要实施顾问营销模式开拓市场,赢得顾客,就必须要从产品、服务、分销渠道以及促销等方面,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

产品策略

注重产品研发,开发新产品。保持竞争产品的持续优势,保持产品对消费者的持续吸引力。企业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对产品进行科学定位,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研发产品。增加保健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功效.

选择恰当的时机扩展产品的深度、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广度。企业应不断挖掘产品深度,生产系列化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品牌策略

21世纪,是品牌营销的时代。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宝贵的资产。品牌形象成为最有力的营销手段、最具说服力的市场先锋。现代企业竞争已经从原始竞争、简单竞争、局部竞争进入整体竞争——品牌竞争时代。

服务策略

提供超值个性化的服务,不断满足目标顾客需求。售前服务提升销售效果,售后服务则提高顾客忠诚度。企业要经常保持与顾客的联系与沟通,建立顾客数据库,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使顾客有效利用企业产品。

促销策略

广告策略:广告投放要有的放矢,广告输出要实事求是,通过合适的广告致力于企业品牌建设。提高广告投放的准确率,找准广告诉求点,减少投放量,节省广告费,用于技术改进,让利于中间商,谋求渠道优势,回馈消费者。

销售促进:充分发挥销售促进活动的全部潜力,将销售促进的目的变为确保消费者忠诚,而不仅仅为了拉动和扩大短期的销售业绩。

公共关系:保健品生产运营企业,一定要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可以根据企业搜集信息的能力建立信息中心,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尽可能降低危机情况的发生概率,提高危机的处理能力。

分销策略

采取保健品企业现行的流通渠道——传统渠道,加强与销售商的合作,共享信息共同创造竞争优势。利用社区服务网络或会员网进行销售。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

保健品企业在应用顾问营销模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产品科技含量的不同,保健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的补品,比如西洋参、蜂王浆、维生素等产品。另一种是现代科技产品,像脑白金、珍奥核酸等是依托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保健产品。一般来说传统补品的差异化几乎为零,品质上也相差不多,并无本质区别,它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品牌取胜。而现代科技产品由于起步时间晚,其概念、配方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一般无法建立长期品牌。

据自身现有的相关产品、营销资源调整运用顾问营销模式。任何营销模式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不应全盘照搬,应创造性地发挥和使用。

保健品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风险,结合自身资源,进行全面市场调研。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生产顾客需求和满意的产品。要准确进行市场调研,尊重市场,尊重科学,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创造新产品。

保健品行业正经历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的核心是:从单纯的产品,转化为健康顾问服务,如果以前保健品营销拼的是广告轰炸,今天保健品比拼的则是企业掌握目标消费者资源,向目标消费者提供健康顾问服务的能力。相信顾问营销模式能够使保健品行业走出冬天,走向成熟。

参考资料:

1.唐德才、钱敏,《营销创新:知识经济下的市场营销》,东南大学出版社

2.(美)泽丝麦尔,《服务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品牌策略的优缺点范文

关键词:备课式学习;主题;效果

灌输式教学的方法在大学课堂内比较普遍,自觉性较好的学生虽然反映尚能接受,但测试、课堂提问反馈出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透彻、系统地理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更显薄弱。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课堂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在逐渐减弱。再加上校内学习期间其它事情的干扰,如各种课外赛事、交友、娱乐活动,“到课堂上学习”反而成为许多学生的负担,逃课也成为高校常见的现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成为高校教师不得不去认真思考的议题。虽然图书馆阅读、加入专业社团、课余自觉也成为专业学习的重要补充,但缺乏专业老师引导的这种散漫式的学习能够持续多久、效果如何均难以监测、衡量和控制,在学生群体中因个体自觉性、主动性的差异而参差不齐,因而也无法依赖。综上所述,加强高校课堂学习的效果的研究是确保人才培养效果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课下沟通,初步小结出了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且收效较好的“备齐式学习”方法,供大学参考。

一、拟定合适的学习主题供学生选择、备课

高校中的许多老师也进行过类似的尝试,鼓励学生任选课本中的一些章节来自主备课、继而进行课堂试讲、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选择的章节内容过多、主题过大。过大的主题难以展开且挖掘不深,教案像流水帐一样,平铺直叙、内容缺乏亮点,使备课者疲于应付过多知识点的理解与表达,使备课过程完全失去了趣味性。在规定的30 分钟至45分钟的授课时间内,听课者就像和尚念经、索然无味。有些教育工作者觉得对于大学的学生提出这样“备课”的要求极不合理,“毕竟是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堂讲课原本是老师的义务!”反对的声音也明显。殊不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收集信息的能力、自主思考、整合知识的能力、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取都还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长期的自觉的训练中才能取得。让学生备课的尝试也绝不是懒惰的老师在义务,它毕竟只是课堂授课中的点缀,拿64学时的课程来说,一般情况下只会使用4-8学时,约占总学时的5%左右,而恰恰是这5%的尝试,使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短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参与过讲授的学生津津乐道:“对于这个概念,我彻底地了解了,一辈子也不会忘掉”、“原来备课是这么辛苦的工作,点滴的知识整理都要花费那么的时间,要把它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反复酝酿”,这就对老师的工作有了更大的认同感。

因此在学生选择备课主题的过程中老师要悉心地给予引导,尽量提供与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兴趣的、较小的主题,并帮助他们深入挖掘该知识点的应用面。比如,30分钟的授课时间内,我建议学生不要选择“品牌策略”或“包装设计原理”等较大的主题,而建议选取“商标设计趋势——由繁入简”之类的小主题,强调将一个现象或一个问题分析清楚即可,学生会广泛收集、深入挖掘该主题相关的内容,许多创新型见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又比如在刚刚结束的《包装策略》一章中,我让同学们任选一种产品的包装图样,以介绍包装—分析设计元素—结合消费心理行为总结设计中的优缺点—提出包装设计的新设想的模式,让大家自主备课、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授。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带着紧迫感来主动学习、思考课本上的理论,为了把一条信息、一个观念向观众解释清楚,同学们会两三斟酌词句,甚至查阅相关文献以确保表达的严谨性、科学性。为调动听众的情绪,他们会想方设法增加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的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包装设计的基本原理不仅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现有的包装设计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比如,有同学在展示了牙膏与洗面奶包装的图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牙膏条外面有个纸盒包装而许多洗面奶就没有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分析了以下几个原因:牙膏是每个人必需的日用品,它的购买频率、购买量远大于洗面奶。在卖场,牙膏销售得很快,洗面奶销售得较慢。牙膏外面的纸盒使牙膏可以堆砌起来,充分地利用卖场的空间,而洗面奶的立式陈列更显示出它的偏重于选购品的物质,且兼顾了优雅的设计。如果牙膏也做成大头盖、立式,无疑会增加其生产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无此必要。另外,又有一些同学提出了新的发现:绝大多数牙膏出口处有密封设计,而洗面奶却没有,许多牙膏上的标注是生产日期,而洗面奶上标注的多是使用截止日期。通过这样的思考,大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对包装相关的课程也有了更深厚的兴趣。

二、及时对学生的授课内容加以点拨、增进学习效果

每次课堂讲授以后,我会对学生讲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小结,对其优点及努力会加以肯定,对其讲解欠全面及深入之处加以说明。我们允许台下的听众对“老师”现场提问,并由“老师”作答。也鼓励大家就某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如在上述的“包装设计”作业的展示之后,经过自主思考,很多同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与建议。如:牛奶的纸盒包装在使用者不小心捏压的情况下,牛奶会突然溢出,弄脏手、衣服,造成尴尬的场景。是否可以通过吸管的改进设计来解决呢?大家讨论后,有学生建议说,可以在吸管的中部增加一个卡通类的空间,如大肚子的小熊,有了这样一个缓冲的空间,牛奶就不会迅速溢出,并且增加了产品消费过程中的趣味性。另外有学生提出,将牛奶并口处设置一个小“饮嘴“增加饮用的方便性。更有学生对现有的咖啡、木梳等产品的包装材料、图案、文字设计提出了创新性的个人建议。大家都觉得十分新颖。

三、增设互动环节、提倡灵活多样的备课方式

1、在学生的课堂讲授之前,我们会要求听众仔细倾听,并在授课结束后随机抽取几位听众对“老师”的授课进行点评或提问,这样会促使听众自主地去做书面记录并留心发现“老师”授课中的漏洞,避免了听众听讲过程中的完全放松及袖手旁观状态,反过来也促使“老师”会在备课环节仔细斟酌、反复推敲,确保知识点的正确与全面性。在这种互动中,由于“老师”并非“绝对”权威,也使提问者更勇于质疑,针对所学内容大胆提出自己不同见解,互动的双方彼此启发,常常使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一些创新型见解也在此过程中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