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调发展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我国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 前言
伴随人类经济生产分工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区域间市场依存度和空间紧密性不断提高,经济联系逐渐密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表明,区域之间能否建立起协调的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对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有直接影响。
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能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
进入新世纪,我们确立了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开始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而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特色日渐明显,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09年1至8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7.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7.0%,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2%,增速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50.4%,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00年到2008年,国家已安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00多亿元。
三.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诸多矛盾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就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二是区域利益主体形成带来的区域问恶性竞争;三是区域间缺乏合作,损失了区域整体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探寻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可行对策,实现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思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不同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除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之外,还包括区域中的社会、环境、文化等各系统内部及相关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比单纯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二者不能混用。同样,区域经济差距只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一个组成内容,不代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区域差距问题等同于社会公平问题,因为不同区域自然、社会条件不同,经济自组织过程中产生区域差距是必然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理性的“他组织”行为,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专业化生产使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提高,进而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专业化生产效率受到分工交易成本的限制,当分工组织有效率,分工带来的效率超过分工衍生的交易成本时,分工活动便自动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相反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分工活动就无法产生。分工的自发演进,分工链在空间范围内拓展、延伸,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经济空间格局,不同区域因生产分工关系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区域间的经济关系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影响着社会整体分工水平,因而影响了经济生产效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由此产生。我们首先要要敢于创新,突破体制束缚,提高区域经济协同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这些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体制不顺、地区分割、利益保护等也是束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敢于创新,从体制、机制、观念、利益等各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其次,要善于利用区域优势,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过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自身优势,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但是也有一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向中央要项目、要政策、要资金等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不明显。所以,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如何利用区域优势的工作,扬长避短,发展区域经济。第三,要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动作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确定区域相对优势产业,同时树立集群企业诚信观念、品牌意识,防止出现产品侵权和假冒伪劣现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杜艳.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30
[2] 高敬旗, 王东晖.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科教文汇(上旬刊) , 2008;7
[3] 张智勇. 城市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求索 , 2006;12
关键词: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和重要课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关系则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也是目前区域经济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研究领域。研究和探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就我国而言,从建国初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如今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已然经历了区域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差距逐渐加大、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区际矛盾日益突出,促进和加快实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颇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对概念的界定和认识
区域均衡发展,是指在区域间存在发展水平差距的背景下,继续发展先行地区经济的同时,逐步实施重点转移和政策倾斜,促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速”,趋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相关区域发展水平接近或收敛的过程和状态(郭甍,王少林,段晓华 2006)。“区域均衡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的发展结果和发展水平的格局和态势,要求各区域最终发展水平的平衡与相近,实现水平差异的最小化,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相互关系等范畴不做界定。
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距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李兴江,唐志强 2007);具有“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使区域分工趋向合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个标志(彭荣胜 2008)。“区域协调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角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区域差异逐步缩小的要求,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共同涉及的领域、相互关系等范畴做了界定。
笔者认为,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发展模式和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就是前一个强调宏观整体最终状态和最后结果的态势与格局;后一个强调整体中的个体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体现和路径追求。
“区域均衡”与“区域协调”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简单地说,均衡不一定协调,协调也不一定均衡;协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均衡的实现,比如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跨区流动、区际分工合作和专业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共享、先行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发展等等,实现差距缩小和发展均衡;均衡也只是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协调的实现,两个概念都提到了“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试想如果区域差距过大导致区域间失去互补的空间和联系的结点,那么协调就无法实现,因此均衡的过程和结果必然伴随着差距收敛从而为协调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针对“均衡”、“协调”、“发展”等相关概念,很多学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念,有助于我们从概念、关系和过程认识方面更好地切入和探讨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非均衡协调发展”:审慎地使区域发展不均衡,同时保证差距不致过大和相互间协调共进,是在发展推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宏观整体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发展中先实现保证协调和适度不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发展,然后以非均衡协调态势促进均衡与趋向均衡的实现
“发展中均衡”:与“均衡中发展”相对,前者是指以发展为首要目标、在发展中兼顾相对和动态均衡的过程与结果的强发展;后者通常是指单一的、平均的或者不合理的均衡下的弱发展。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可以借助非均衡发展过程,达到高水平、高效率的空间均衡;否则很可能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均衡发展和普遍贫穷。(曾菊新1996)
“动态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表现的均衡发展与一般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强调是一个动态过程。均衡是非均衡这一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均衡是动态的,它需要经过非均衡的运动上升和发展到新的均衡态,即旧的均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不断建立,经济运行的总体均衡中包含局部的非均衡。(陈秀山,石碧华 2000)
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2.1 机制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何谓“机制”?“机制”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相关主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按照一定的路径和方式,达到一定结果的机理和制度。这里的“机理”是指运动、演变、联系与作用的原理;“制度”是指组织形式、运行规则、工作方式和演变路径。
在机制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和设计机制最初的驱动力或驱动主体、以及驱动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然后在已知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承受动力作用而运动变化的相关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路径,使其在动力、组织和路径的复合作用下达到目标状态;简单地讲,主要就是设计驱动主体和路径。
在设计中首先要遵循“机理指导下组织与路径设计”与“目标约束下组织与路径设计”双重兼顾的原则,注意驱动力及作用点、作用形式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可获得性,同时要遵循给予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保证相关主体自觉选择和步入已设计路径的原则。
2.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驱动主体与路径
根据驱动主体的不同,笔者认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四部分子机制:上级政府推动机制、先行地区拉动机制、落后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其它帮扶机制。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过刚才对相关领域重要理论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得出应当以政府行为作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主要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机制是一种非市场机制或者非完全市场机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市场机制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整个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应当是嵌套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行为驱动机制,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行为驱动机制为引导,实现机制的最终目标
任何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说都是产业部门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其本质是区域内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在机制设计中,应把产业系统作为首要作用点和影响层次,充分重视机制路径中对产业系统的作用和效果,之后再设计具体投资行为、收入与消费等作用层次。
3几点建议与思考
3.1 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置于战略高度
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将区域发展的均衡与协调摆在战略层面的高度上。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中体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谋略和规划。不仅上级政府和落后地区政府要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先行地区也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切忌贪图自身快速发展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收益。
3.2 正确认识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作为整个机制驱动主体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均衡与协调虽然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促进,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要以均衡为目标和结果、以协调为关系和过程将两者统一在区域发展的实践当中。既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静态的均衡而导致宏观区域的低水平发展与不协调,也不能只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忽视了区际差距和区域协调。在发展中求均衡、以非均衡协调的过程来实现最终高水平的区域均衡与协调。
3.3 清楚认识各级政府在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来看,本文设计的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应当是嵌套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行为驱动机制,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行为驱动机制为引导,实现机制的最终目标。各级政府都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自己的行政职权和社会经济干预能力,对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起到驱动作用。从各个子机制关系来看,上级政府、先行地区和落后地区要分别以主体关键作用、协助配合作用给自己定位。
关键词:水资源;协调发展度模型;评价指标
引言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随着人们的过度开发和使用,水资源的短缺便成为了社会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对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尤其是在工农业用水加剧的状况下,水资源使用之间的争夺更是变得越发的严峻,农业用水空间所受到的压力也十分的明显。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都会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要就水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经济协调性的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1协调度的概述
水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为了提升三者之间发展高度,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不能过于简单,其并不直接和增长保持一致,其增长主要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升其总量。让社会更具系统化的特性,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当做发展的代价,需要统筹规划,合理的使用水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让其发展更具可持续以及可循环的特性,将协调度概念放置到其中,对其进行更为精确合理的评价。了解协同发展的和谐趋势,对其协调的状况进行定量性的评价,该过程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状态,所以在某时间点以及某时间段都不能单独的考虑其数据的变化情况,需要把其放置在相应的时间序列之中,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分析时间段的协调状况,在协调度的评价内容中,合理的使用空间区域,对其进行精确的衡量。
2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2.1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首先,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在其所构建的指标内容中,需要严苛且精准的反馈出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找出水资源使用和环境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连接关系,设定好环境管理机制。其次,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之中,其所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所以其所设定的指标必须要带有代表性的特征,这样可以较为全面的反应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动态性的原则,水资源的使用以及环境经济的发展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构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需要分析系统的动态化特征,了解其发展的趋势以及变化的现状。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过量化的处理。
2.2指标体系的构建
使用时间序列协调度来正确的评价相关指标,同时还应当在选择指标时,尽可能的选择可以反馈出经济、水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的指标。站在农业用水的层面上选择指标。
2.3协调度评价等级
利用相关的公式去计算协调发展度的等级,并对协调发展度的等级进行精确合理的划分,深入的分析各个系统之间所存在的协调关系,对协调发展等级进行论述。
3水资源使用和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坚持系统、长期、全局的指导思想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在提升经济的同时,合理且高效的使用各类资源能源,切实的保障城市的生态环境,赋予其生态环境稳定性以及舒适性的特征。所有的城市发展都会和周边的城市地区相交流,其关系十分的紧密,对此,在制定可持续发展措施时,需要从全局的角度上出发,利用好各类经济发展的机遇以及条件,不断的提升水资源使用的高效性。
3.2尊重自然发展环境经济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的地形地貌、水源容量、地质分布状态、植被条件和气候特征等因素,都是影响城市规划非常重要的限制性条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在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必须慎重考虑这些自然条件。规划师与资源管理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山地城市等都是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结果。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与这种区域协调问题密不可分。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差异性、社会文化背景复杂性极大,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总体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更应受到重视。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区域差异衍生出来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而妨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强烈关注,因此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地理区位优势和财税机制改革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原因是地理区位的条件差别,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是财税机制改革。因此,促进财税机制改革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1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基本认识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财税机制的含义
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为: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机会平等、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相关学者对财税机制的基本认识理解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笔者界定的财税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以实现经济发展及其他政府职能的相关法律制度。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响条件是财税机制。因为国家调节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财税机制,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财税机制。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实:财税机制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陆续采取了促进中西部同东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实践也证明,给予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等手段,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问题分析
2.1财政支出结构不科学
长久以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的形势下,把东部区域和重点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区教育、科学、农业等发展较慢,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并且日后财政支出难以对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2.2财税权限机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财力与权力严重分离。“财税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实现紧密配合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地方财政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地方财政收入的上升没有给中西部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对于公共事业支出的权利“[1],这种财力和权力严重分离的情况,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困难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权力界限划分不清。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虽然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暂时没有以法律界定明确范围,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压力,地方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其承担的基础教育科技支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支出责任”[2],这种责任不仅加大了地方财力的困难,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3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
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转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国目前的财政补贴制度主要是转移支付,而在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优点是专款专用,资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专项转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资金上体现出资金投入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资金发展某一地区。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往往导致补贴政策难以和各地方实际相贴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不能准确的计算指标,不能完善的标明价格指标,影响了计算的结果及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并没有达到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设想。
3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
3.1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经济不协调的现状显而易见,有着武汉一城独大的现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个行政区的GDP差距悬殊并且不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呈现出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周边递减的变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长8.9%高于全国量两个点排全国第六,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其中武汉以10955.59亿元遥遥领先,宜昌和襄阳分别以3384.80亿元、3382.12亿元排名二三,神农架排名最后GDP22.50亿元。通过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来,湖北省行政区间的GDP差距仍较大但相比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改革财税支持措施
针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师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论,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省领导建议在全省进行“一主两副”布局实施“省域副中心战略”建设三个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圈、襄十随城市带。湖北省城市圈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工业布局,跨市实施产业布局,整合资源。第二,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净化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财税政策上防止恶性竞争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内财政体制,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保证各地切实获得经济发展的权利。第四,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转移支付时,将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同等对待,按实际应得给予各个市区。
3.3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支持取得成效
近几年,从经济和财税发展情况来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是全省GDP、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而且增长势头持续强劲,区域间的辐射力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资源的吸引,局部区域发展的同时带通更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以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形成鄂东钢铁走廊,以江汉平原三市为中心形成纺织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区GDP情况显示,“一主两副”继续引领全省地区生产发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建议
4.1完善财政支出结构
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力度,开创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向周边延伸,积极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对于西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加科研和开发补贴,建立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基金。
4.2调整财税权限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责任。双方的责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确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与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讨价还价”。第二,通过重新规划,中央财适度放权地方。给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权,使西部各个省能出台适合本省情况的税种或废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税种。第三,允许中西部地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公共基础建设,这一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因财政应该在普遍存在经济失衡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3完善财税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结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资金对农业投资力度,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予以调整,给予地方大量财力支持,推广农业良种、农业技术应用,建设实验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支持工业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跨省市实施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整合资源,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5结论
针对上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财税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关财税机制改革的建议。虽然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困难还有很多,但财税机制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的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期待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作者:刘爽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论文摘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重要条件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运行和发展是互动的,它能为社会运行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作用和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整合、内容整合、方法整合及资源整合,能有效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各部分之间紧密相关的整体。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包括作为社会构成主体的人,作为社会物质基础的物,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经济、政治活动,作为社会精神活动的社会思想,等等。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在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使社会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从一种生产方式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甚至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正是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社会运行及其状态。因此,考察社会运行状态,必须研究决定社会运行状况的基本条件及其相互作用。
一、社会运行的内涵与影响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
所谓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社会运行大体上可以分为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是指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横向运行是指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系统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呈现为社会诸要素及系统之间的一系列关系。马克思曾经对这些关系作过经典性的表述,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三大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社会系统的一系列因素及其状况决定着社会运行的状况。社会运行和发展大体可分为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任何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理应是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即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则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低的程度之内。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它需要许多条件的相互促进与有机整合。
第一,人口条件。这里主要是指要有数量适度、素质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着人口数量大、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不高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策、法规和教育的导向来规范,其中需要解决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问题。
第二,生态环境。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社会是整个世界中的一个系统,一方面,社会是相对独立于自然界的;另一方面,社会又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当人们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时,也就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
第三,经济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各群体、阶层利益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如何摆正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政治条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状况对社会运行有直接影响。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由于执政资源的流失和政治腐败现象的存在,由于政治参与要求高涨与政治制度化水平较低的矛盾而导致的政治发展困境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政治文化形成的冲击,使我们正面临着政治建设的巨大压力,能否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政治体系,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五,文化与心理条件。文化心理条件是社会运行的精神构件。文化与心理状况影响社会运行的方向。社会心理、社会人格及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能够直接影响社会运行的状况。社会运行条件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物质条件也有精神条件。这些条件或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社会的运行状况,而在这些条件中有一个条件是“隐性条件”或者“隐性制度”在起作用,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它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二、社会运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运行出现过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三种状况,经历了四个阶段。大体上来说,自建国开始到50年代前期,我国社会处于良性运行阶段;1956-1959年处于中性运行阶段;1966-1976年处于恶性运行阶段;1978年后,处于中性运行向良性运行转化过程之中。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依据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方位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实矛盾,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把社会发展目标定位为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的运行状况,就会发现:每一种社会运行状况背后都有其复杂因素和条件,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运行及其状况。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动物,其行为受某种意义和价值的支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人们通过每个人追求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形成社会精神动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公民意识,形成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持社会主流价值的主导地位,整合公民的价值“多元化”取向。总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社会发展目标让公民认同、服从和内化。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保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政治统治、保证社会发展方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为了保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公民内化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观,保证各项政策与法规的落实。在当代中国要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正确的利益观念,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精神动力作用。“人类社会之所以异于一般动物,首先当然是在于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过着一般动物所没有的物质生活;其次也在于人们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精神财富,过着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反作用于其物质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自从人类诞生之后,它所特有的精神文化,也就成了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塑造人、激励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离不开个体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离不开个体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健康的人格心理,而这一切需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塑造人之外还能起到激励人的功能,“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必须重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引导作用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有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的机会,通过沟通人际关系来化解矛盾,协调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个体精神动力上升为群体精神动力和社会精神动力。
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要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把整合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一个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合理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大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对象。按照的观点,社会整合的基本对象乃社会利益。利益之所以成为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中心,是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社会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是为了不断实现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转型时期,这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的时期。有效整合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因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利益目标上的导向功能,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人们追求正当的合法利益;通过政策与法规教育,引导人们构建正确的利益表达、利益约束、利益激励、利益化解机制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现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路径选择。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就是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服务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整合功能,在目标定位上,要依据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考虑到公民思想政治品德现状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状况来加以选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时代性,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时代性最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转型、我国现代化“迟发展效应”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这集中表现为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明显。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选择要突出针对性,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选择必须做到理想和现实的有机统一。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层次的需要,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把它作为对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在内容安排上,应着重解决好结构协调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需要,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结构性矛盾。要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不同内容的结构调整,避免过去那种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单一化、片面化的做法。当前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再次,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最后,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此外,还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受教育者。
在教育方法上,要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特点,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针对当前社会阶层多样化、群体利益差别不断扩大等现实问题,要重点采取预防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和冲突缓解法来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合达到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效果,为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增强“社会水泥”功能。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在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大教育观、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等视角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制约因素,并针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试图为全民健身的理论和实践,为实现体育的“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构建终身体育和体育社会化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学校体育在我国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投入亦是逐渐增多,学校体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迅速发展。而社区体育则是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两种重要途径。它们是大众体育发展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之协调发展,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探讨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切实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构建比较完善和谐的全民健身体系,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我国国民体质和健康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社区体育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
(3)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基础阶段,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发展和延伸。
二、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相互关系
(1)概念的界定。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实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2)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作用。①学校体育对社区体育的影响。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主体是社区内所有成员,包括学校的大、中、小学生。因此,学校体育是我国社区体育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②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人才资源。当前社区体育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而学校里拥有大量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能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 转贴于
(3)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①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社区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学校体育的补充。学生不但要参加校内的各种体育活动,而且要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是社区成员之一。因此,社区体育是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②社区体育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树立教育社会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校人才、知识、信息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学生个体最终要走出校园,成为社区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对于保持和延伸学校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社区体育功能的研究中,还停留在从体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从教育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这是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的缺陷。②在传统的观念中,研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互作用时,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的角度。③我国目前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教育化特征不明显。社区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与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四、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需要理论的研究作强有力支撑。从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现象来看,理论研究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特别是社区体育未能审时度势地意识到自身体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功能的发挥以及目的的实现。
(2)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和社区体育的教育化建设。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是体育体系和教育体系下的两个子系统,由于目前两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自为阵,不相往来,没有实现优势上互补的现象,所以加强两者的联系是协调发展的基础。
在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要求下,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必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即社区体育要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在这个时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对社区和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必然要求,是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在体育过程中,学校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全部,社区体育应该是学校体育的拓展和延续。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都应该在体育过程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可能地承担自己的任务。所以,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体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建亚.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地方经济要想飞速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高端人才的大力输送。面对现状,对于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地方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高校的资源提供,高校已经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军。同时,高校也有责任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以及技术上的支持,要通过不断努力,真正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1. 高校对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终极目标离不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服务于人民,实现振兴国家经济蓬勃发展。
首先,高校为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高端专业人才,成为智力支持的强大后盾。在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当中,发现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在学校驻地的就业率远远高于在其他地区的就业机率,这正是应为学生与学校驻地的单位企业联系便利,用人单位招聘信息也会就近到高校。每年地方接收驻地高校不同层次毕业生都能达到数万名,这不仅为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而且对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强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高校培育的高端专业人才与高校高尖端的科研条件更加为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大部分高校在与政府、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组,这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基地,在高校的科研成果中有许多被企业直本文由收集整理接应用到生产线中,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参照了高校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捷径。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其次,驻地高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高校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原材料的采购、应用、工人的聘用等等过程,都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就餐、娱乐等等相关社会服务也会直接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大力发展,这些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扩大中也为地方提供了较大的就业机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方文化水平较低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最后,高校学生的巨大消费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均一名大学生每年消费至少五千元来计算,地方如果四所大学为例,在校生就要在十万人左右,那地方经济产值就要高达六亿元人民币左右。这只是基础消费,各个高校还会承办各种考试以及学术研讨活动、会议等等,这些不仅给地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还带来了相当的社会效益。这些相关人员的直接、间接消费是可想而知的,这些都是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 推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首先,高校不断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输出。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旨在为社会发展需求提供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就要采用与经济发展相吻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在设置专业培养模式上就要以学生就业方向为指导方向,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磨合,并对及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前沿人才,这样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方式要清晰,要深入探究现状,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面对研究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术型研究要加大研究力度,为培养出优秀的教学人才以及科研人才为导向,学习内容要不断深入,探究其根本,为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明确方向,加大所学专业的专业实践内容的培训工作,让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与锻炼,踏入工作岗位就驾轻就熟,过渡阶段要在学校实习期内完成,完成毕业及入岗的学习目标。高校必须要深入探讨社会需求,分层次对人才进行目标培养。
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课程设置的方向决定了学生所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合理并且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课程设置。并且要在高校学习期间让学生不断接受实践课程的学习,不断根据现实要求,来更新实践内容,力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专业前沿知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的能力之内让学生既感受到肩上担子较重又能有一定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我学习,在实践中弥补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夯实理论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
高校在设置实习基地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高校不论各个学科都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习,学生通过四年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在通过走出校园切实的社会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提升。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注重实践参与的过程,而忽视实习的效果,必须要在社会实习之后,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素养的检测,可以采用的考试的方式,设置不同的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内容进行回答。通过试卷结果,来反馈学生在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再进行集中学习,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对专业领域内容精通。
其次,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还要依赖高校科研工作的智力支持。高校吸纳的高端人才比较集中,并且科研设施齐全,专业前沿信息灵通,学科优势非常突出,科研能力也在日益攀升,创新研发能力较强。所以,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还离不开高校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不仅在智力支持上还要在设备应用中给与帮助,要借助高校强大的科研能力深入的探析地方经济发展中所遇情况以及面临的新问题,让地方经济社会在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
转贴于
不断在高校中树立以地方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的服务理念。高校的科研工作切不可局限在校园之内,还要根据地方需求,服务地方来开展高校的工作。科研的同时要发挥其科研的实用以及应用性,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这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的快速发展,还能使高校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得到政府的支持,不断改善高校的办学环境与条件,加速高校的发展。
高校的科研内容必须要以地方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立足点,只有教师把观念转变为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与科研相联系,才能真正实现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并且通过科研人员的研究,地方政府可以清晰的看到目前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对策分析,借助于高校的智力支持,真正为地方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科研人员也要走出高校,到生产基地以及其他部门进行调研,这样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把握前沿知识,还能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完善,促成科研成果真正发挥其作用。
3.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不断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机制。信息互通是解决高校与地方经济之间的重要桥梁,高校要全面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人才培养调整方案,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地方政府也要对驻地高校的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解,科研进展进行分析,以谋求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产业信息。所以,构建信息互通的沟通机制势在必行,定期的进行交流,及时调整,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用人单位每年吸收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提供专业支持,最能切身感受到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这也能直接检测出高校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的评价信息应该及时的回馈到高校,以便高校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还可以让高校的科研范畴得到指导,及时的沟通,也让学生了解就业前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也可以通过这种评价机制,全国联网,让高校在对比中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完善自我。
大学生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基地的建设及发展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在地方政府与高校的沟通中,高校要提出政府提供实践基地,以及创业基地的支持。为驻地高校的各个学科提供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缩减地方的就业压力,也让学生能直接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协调度 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
引言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与规律,是我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配第―克拉克定理从产业结构方面清楚地描述了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揭示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即三次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流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转向第三产业(孙中和,2001)。这种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过程也自然地改变了其空间领域配置,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和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城镇化也应运而生(秦宪文,2004)。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虽然近年来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却并未与其同步进行。因此,促进城镇化与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可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两者之间由此形成一个互动发展的系统(高环,2004)。如果能够处于一种协调的关系,则整个系统将保持良性互动;如果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协调,则会造成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其中若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快于城镇化进程,超过了城市资源的承载力,则会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造成阻碍,若城镇化进程过快,没有相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也会导致“城市病”的发生。
(一)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析模型
1.指标体系的构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两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我们将其分为城镇化子系统与产业结构子系统,以便清楚的分析两者之间的规律性。其中,城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城镇化子系统主要从4个准则层,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以及环境城镇化方面共选取10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而产业结构子系统主要从两个准则层,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方面共选取6个指标来测度和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指标数据的选取及处理。根据表1所列指标,本文选取了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由于指标众多,各指标间的单位各不相同,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便于对各指标能够进行统一比较和综合汇总,需要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计算公式为:
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第i年第j指标的原始数据,Xij为第i年第j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max xij为第j指标的最大值。
3.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综合分析之前,需要对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本文在参考其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得出的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综合分析
协调发展指的是不同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低级、简单、无序到高级、复杂、有序的变化过程(廖重斌,1999)。不仅体现了协调的含义,也体现了发展的含义。而协调,指的是在外力的影响下,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始终保持均衡和稳定,并逐步达到理想状态的一个过程,一般用“协调度”来衡量。
1.系统协调度测算方法。对于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模型较多,廖重斌(1999)提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可以表达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本文采用此模型对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首先使用加权线性法来计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分别设为f(x)和g(y),其中f (x)= ai xi,g(y)= bi yi ;xi和yi表示各子系统中的指标值,ai和bi表示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f (x)和g(y)本身指标值越大,相对离差Cv越小,则两个系统越协调,其计算公式如下:。由于f (x)≥0,g(y)≥0,所以Cv最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取最大值。因此,定义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度为:,其中k为调整系数,k≥2,本文取k=4。
因此,协调度C的取值范围介于0到1之间,协调度值越接近1,则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两者发展水平越协调,协调度值越接近于0,则两者越不协调。
2.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度。依据确定的指标权重,本文首先计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然后通过上述模型计算得出2000~2011年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以下信息:
从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12年间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总体水平来看:到2011年,所有地区的协调度值都在0.9以上,表明自2000年以来,河北省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各市始终坚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从2011年省内各个城市之间协调度的横向比较来看:唐山、石家庄和邯郸等经济总量较大的城市的协调度水平排在省内前列,而张家口和衡水等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城市,协调度水平也排在后几位,低于全省水平。由此可以说明,经济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从各个城市纵向的变化趋势来看:张家口、廊坊、保定和衡水4个城市最近3年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原始数据看出,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城镇化发展较快,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因而导致整体协调度降低。
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和谐发展度包括系统协调度与综合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协调度只是测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两者的协调水平高低。高协调度可能是高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可能是低水平的发展程度。因此,为了反映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水平,定义协调发展度为:。其中,D为协调发展度,T为综合评价指数,表示整体绩效,T=αf (x)+βg(y),α、β分别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待定权重,且α+β=1,本文取α=β= 0.5,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同等重要。
协调发展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0到1之间,协调度值越接近1,则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两者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协调度值越接近0,则两者协调发展水平越低。在综合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吴文恒等,2006),本文设定如下协调发展度的划分标准(如表4所示)。
依据协调发展度公式,计算2000~ 2011年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得到以下结论:
从河北省整体情况来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呈现上升趋势, 2000~ 2011年的上升幅度较大,为0.279。根据协调发展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为初级协调阶段;2005~2007为中级协调阶段;2008~2011为良好协调阶段。中级协调阶段停留时间较短,说明河北省在由初级协调阶段提高到良好协调阶段时,受经济发展与政府鼓励等多方面利好因素影响,发展速度较快。
从各城市情况来看,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邯郸、廊坊、唐山和沧州的上升幅度排在省内前4位,说明这4个城市在12年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速度较快。张家口、衡水和秦皇岛3个城市的上升幅度最低,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增长速度较慢,需在注重系统协调度的基础上,提升发展速度。
根据协调发展等级划分标准,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协调发展等级还较低;2003~2006年逐步上升为中级协调水平;2007~2011年为良好协调水平。虽然等级进一步提高,但数据显示,协调发展度在近5年一直处于良好协调水平,始终没有提升到优质协调,说明大部分城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在近几年处于相对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三)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1.在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水平方面,全省及各市普遍较高,并且大部分地区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体现了各地区近些年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所做的努力。但不同城市之间协调度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城市协调度近两年有所下降。综合来看,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沧州协调度较高且较稳定,张家口、秦皇岛、保定和衡水4个城市的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调整力度。
2.在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方面,全省及各市在2011年的协调发展度虽然已经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但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要向更高水平的优质协调发展,困难将会更大。核心问题依然是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度的社会进步和高效率的发展要求,需要政府不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加快城镇化发展。
3.资源与环境矛盾的不断加剧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年来,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一直不合理。工业产业中,以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业、化工业、造纸业和纺织业为主的高耗能、高投入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被污染的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也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治理土地、大气和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关系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积极推进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对策
(一)强化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相对较高的城市而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促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农业的作用,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培育和壮大一批乡镇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与当地资源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将农产品种植、加工、贮藏和销售联为一体,延长产业链,构建各地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各个环节实现基地规模化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集聚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
(二)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努力提高工业化质量
在现阶段依然是工业为主导模式的背景下,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亟需继续改变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一,要加大科研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传统工业型城市要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之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毛广雄,2006),以提高工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其二,对于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在客观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继续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就一批具有优势的产业,不仅为河北省的产业调整积蓄能量,也能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
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其具有的知识、技术和劳动密集的综合特征,使其能够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潜在并且巨大的作用。而多数城市的第三产业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较为落后。要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改善非生产业占比过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效率低下和产业关联性弱的问题。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品零售、信息咨询以及旅游业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张丽,2010),增强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包括产值结构的优化,也包括就业结构的优化。产值结构的改变如果不能对就业结构产生正向带动作用,或者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那么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也难以提升。而城镇化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和推动力,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调整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途径,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才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
(五)以低碳经济理念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转型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着眼于未来的、长远的利益,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明确和坚持的一个理念。第一,工业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不达标的“三高”企业不予准入。第二,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生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第三,政府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实施低碳产业项目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第四,根据地域自然资源,有条件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努力创造和培育一批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
2.秦宪文.城市化与产业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1)
3.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
5.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