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第1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要工业化和城镇化,而是在发展经济条件较好和适宜人居的区域形成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大部分国土空间保持自然状态或作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口密度较低的农业区。

主体功能区彰显新的发展理念

从全国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东部一些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但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容量已不很大,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发展之路,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西部多数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非常脆弱,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对生态环境好、资源承载能力强,经济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在产业集聚的同时,引导人口向这些区域流动。

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制订不同的区域政策进行引导,各区域也应根据国家区域政策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仅仅从宏观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一个区域内部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区域都有生态脆弱区,如《纲要》中明确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在东、中、西部都有。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既要见之于宏观,也要见之于微观,各省市县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按照《纲要》确定的原则进行划分。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核心问题是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享有的公共服务差距过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定位于人,而不是单纯地扩大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总值。应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

划分主体功能区在理论上很简单,但在实际中却非常复杂。不能在地图上划线,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并确定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一个区域,被划为重点开发地区和被划为限制开发地区,对于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来说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制订标准和规则,才能使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更科学,才能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才会使地区政府和当地居民更自觉地遵守和实施。

鉴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规划要体现国家战略意图,既要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又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各级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各地发展“冲动”,区域政策引导和生态补偿机制是重要保证

制订和完善区域政策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财政政策,要增加对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用于公共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

二是投资政策,要重点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产业政策,要引导发达地区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引导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

四是土地政策,要对优化开发地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地区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地区和禁止开发地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第2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转型、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直建区、先导区

21世纪全球进入社会和经济大转型时期,而全球金融危机则引发了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新一轮变化,我国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转型措施,并通过大力突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扩大区域内需求潜力,高密度(生产要素高度集聚)、近距离(生产要素近距移动和专业化)、浅分割(区域一体化)的巨型功能地域体不断涌现并趋于成熟,一系列区域规划争相出台,并纷纷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河南省而言,传统基于初级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不能满足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基于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的外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需要以及区域内生产要素整合升级的内生驱动,提出了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战略,构建区域竞争优势。

中原经济区肩负着地区发展与国家责任的双重重任,在这一格局下,形成以郑汴都市区为核心,主次序列、分工协作的城镇群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将漯河市置于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漯河市也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及城市功能转型和优化的迫切需求,如何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人文环境资源、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借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的载体作用,实现城市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并率先走出“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成为漯河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关键。鉴于上述背景,本文在解读国家、河南省及漯河市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漯河市发展的几点畅想。

一、 国家发展大背景解读:两个变与一个不变

1、发展阶段的坐标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长期以出口战略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而整个全球发展背景是处于全球经济危机催生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关键期,因此,国家迅速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转型措施,核心手段是以城镇化提供的市场需求接力出口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并通过区域一体化的推进扩大区域内需求潜力,任何城市发展战略思考脱离这个历史阶段的解读均是空谈,而正是这种危机与变革并存的时候才是城市实现超越发展的最佳时期。

2、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

基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愈加呈现出纵向的产业提升和横向的区域联合并重的趋势。自2009年以来,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频出,我国也由此进入区域战略新时代。因此,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市场分割,强化区域经济功能,成为近年来国家区域政策的一大发展趋势。国家通过政策推动的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全国全面发展的思路不断深化,一是由以前的沿海战略、沿江战略以及沿边战略由 “带状”战略格局向“面状”战略格局转变;二是由国家层面的区域性政策转向地方的实践探索,尤其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给予地方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希望重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框架。从这里可以解读到两层涵义:第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可向全国纵深推进,但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应该复制的是什么?这需要与各地区发展的基础相结合;第二,国家以政策推动的区域经济协调战略是以地区发展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中的责任为核心,这个国家战略是需要地区担负什么样的战略任务为前提。

3、经济发展亘古不变的核心

经济发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将劳动力红利变现,这是脱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争的客观实质,工业化是这种人口红利变现的最大舞台,产业不断升级、分工不断细化是工业化最大的特色,而产业集聚、分工专业化均是以规模化为基础,因此,工业化需要更多的劳动力、需要更多的市场需求;而城镇化正是提供劳动力,提供市场需求,两者的协调发展就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我国东部沿海的改革开放,就是吸引国际产业资本搭建工业化人口红利变现的平台,而选择在沿海正是因为其接近消费市场(国际贸易以海运为主),但东部的城镇化远远不能解决劳动力,国内劳动力力转移解决这个问题,东部依托其地理优势分享了内陆劳动力大省的人口红利。我国西部大开发更多的是基于资源禀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工业化,这种模式需要的劳动力非常有限,因此,西部大开发并没有显著推动城镇化,当然这与生态环境能支撑的人口也有比较重要的关系。

总体而言,这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局面在中部地区可以展望,成都、重庆依托政策优势先行启动的城乡统筹战略也是基于这种思路,中部地区尤其是河南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再清晰不过了,而另一方面河南省对国家粮食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影响的人口规模巨大,基于风险的考虑,优先启动成都、重庆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必然会对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模式选择和经验参照。

二、 河南省发展思路解读:地区发展与国家责任并重

河南省于2010年在中原城市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行动,这是对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的高度总结。

1、对接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

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开放导向、外向型经济拉动的发展中,地处内陆的河南省由于并不占据区位优势,因而一直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由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扩散、深化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外需快速增长势头受到一定阻碍。国家以扩内需的战略转型使得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经济地理重新调整。从地缘关系上看,河南省等中部地区可以更加灵敏地反映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而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逐渐加深,因此河南的地理区位、人口规模以及交通条件使得河南作为未来我国最接近内需市场的经济区位。基于此,河南省开展了一系列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举措,并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十二五”的总体战略,定位于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

2、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区域政策的出台一般基于两个出发点,一是针对区域问题,二是针对问题区域,对于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提出,目前看来,其着力点一是强调中原经济区既已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强调中原经济区对于国家区域协调战略的重要性所在,更明显的基调是为了弥补国家在中部或河南缺少国家战略的空白。这样看来,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框架在强化区域特征和国家责任上还不够突出。因此,省政府应更加从内生动力为着眼点,强调河南省这个农业大省在十二五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多重压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双重转型的迫切需求,战略实施的自下而上、内生的重要性。对接国家区域战略思路的方向:第一是推动沿海区域经济模式与河南地方基础特征的结合;第二是强化河南经济发展在整个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责任;第三是探索“三农”问题突出、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创新模式。中原经济区提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这个是在中原城市群的基础进一步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3、对经济发展的重新解读

河南是劳动力大省,也是未来巨大的内需市场,如何将巨大的劳动力存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成果,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化,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责任不可能复制沿海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必须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近几年启动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分三步走的思路是对于这种道理的诠释,首先产业园区化,这种用地集约利用的模式即是从空间上确保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安全格局,而后推动产业链化,最后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河南省已有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中部地区之首,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和土地的瓶颈束缚,进一步提升河南的劳动力、市场、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并有助于缩小与沿海城市在政策、机制、体制方面的差距。

三、 漯河市现有发展模式的战略分析:演绎双汇模式

1、对接国家经济发展的无助

漯河市被商务部认可为国家食品名城,双汇集团也成全国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看似在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然而对比内陆最早开放城市之一的国家政策,尽管被确定为内陆开发城市但仍没有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发展,凸显漯河在对接经济发展的思路及经验的空白。在整个获取人口红利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是工业化这一过程中的酶,城市的工作核心是搭建工业化的平台,整合劳动力市场,跟国家争取适合自身化学反应的酶,只有具备能够快速促进人口红利规模化转化的政策引导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应该主动与国家、省里申请适合自身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围绕食品产业、大物流展开。

2、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迷茫

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布局确定了核心区、主体区以及合作区,其中核心区以郑州为主的都市区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提升;合作区虽然发展并不显著,但政府层面的对接启动的非常火热,东面的金边七市、北面的中原协作区、西面的黄河金三角以及南面信阳与武汉都市圈的衔接,除核心区以外的主体区陷入政策洼地。虽然漯河新区被确定为副地级级别,但在与其他18个城市新区并没有优势,因此,只有联合周边城市形成城市联盟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

3、对接经济发展的困境

目前漯河市空间腹地在河南省仅大于济源市,这意味着面临经济发展两个困境:第一,劳动力规模有限,且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全省仅高于商丘市;第二,能够提供的内需市场规模有限。因此,通过工业化实现获取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只有突破这两种困境,而突破这种困境的模式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模式---双汇模式,即整合周边劳动力市场、整合全国需求市场。

4、对接城镇化的误区

目前漯河市围绕着高铁站启动了西城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二级开发获取城市发展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初始资金,在工业化发育不成熟的背景下,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即解决了人口居住问题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而对于漯河新区的建设,现有条件不允许沿用这种传统的土地财政模式,必须要从土地开发模式进行创新,以区别于西城区的开发建设,引导新区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 区域发展案例――合纵连横的战国机遇

借用战国时期的战略思想来解读目前区域协作与区域竞争的格局,战国时代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个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相对于漯河的区位特征,联合周边城市参与更高层次竞争是最好的选择。

1、省直建区――皖江城市带的经验

安徽依托自身劳动力优势及邻近长三角区位优势,争取国家战略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庆、池州以及铜陵这类小城市合作成立省直建区参与区域竞争。

省直管集中区“二区八园”将采取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模式,在选址上体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避免重复建设的规划思路,且大多位于具有较大产业承载能力、空间余量大、拆迁成本低、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市和现有开发园区内。同时,靠近沿江的地理优势将有助于降低大宗物资运输成本和用水成本,提升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2、先导区――长株潭城市群的经验

在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前,长株潭城市群就敲定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作为五大综改“先导区”,大力发展“两型”产业,积极探索行政审批体制、投融资体制、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土地管理体制、环境保护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作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社会的先行先试点。先导区的建设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特区和开发区的建设模式,把两型产业作为重要导向优先发展,加快功能集成配套、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建立新兴产业培育机制、产业升级促进机制、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加强节能减排机制,通过产业、投资、信贷和环境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的融合度和集中度,提升了资源的转化率和利用率,并探索出了一条城市发展的全新路径。

五、 漯河新区发展策划

1、对接国家战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

漯河市处于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发展战略的接合部,随着交通区位的大幅提升,向北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向东与皖江城市带及东部沿海进一步对接、向南与武汉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联系,可争取成为中原经济区与长江中游经济区的纽带、中原经济区对接长三角的关键前沿区位,从而促进其在多层次、多尺度、多方位的区域战略格局中的联动、协调作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联盟,形成更深层次的产业集聚与空间聚合,即在国家食品名城的基础上,联合周口、驻马店等市成立国家食品战略基地,取得国家发改委及经贸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与农业及食品类央企展开全面合作,不仅是建生产线,更要从研发、标准、生产、质监等生产链不断深化,形成产业集群。并依托食品产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探索实现全省“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路径,逐渐由政策、资金支持为依托,转向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形成经济增长、城市功能提升的内生动力机制。

2、建立中原经济区省直建区

联合周口、驻马店在现有漯河召陵区、驻马店西平县、周口上蔡县以及西华县交界处成立中原经济区省直建区,产业发展依托国家食品战略基地、空间发展依托省直建区。一来可以打破现有的行政分割,弱化三地的竞争,强化资源及市场的整合能力,降低要素流动的制度成本,并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由微观干预向宏观管理转变;二来可以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如创新地区政府间合作和联动发展的交流机制、协调机制、同域职能管理机制。积极争取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或先导区,并以合作联盟的方式参与更高层次的区域竞争、给予国家层面的保税、减税政策支持。远期打造河南省具有特定战略功能的国家特区。

3、对接长三角,共建飞地经济

在更为宏观的区域层面上,漯河市位于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及长江中游经济带的接合部,也是周边次区域城市群中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的城市,因此具有地理相近、优势互补、成本落差的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具有进一步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以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因此,可基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省级产业集聚区,推进飞地经济的建设,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如与上海市等长三角地区合作共建园区,主动承接相对高附加值、无污染的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商务服务和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从而解决投资、招商及管理瓶颈,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

4、投融资平台的创新

以人口和产业集聚为主导的城市化过程,需要城市本身建设的跟进。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及生态宜居水平的提升,更需要城市建设及其筹融资的可持续性。显然,目前以土地出让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难以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因此,需要探索和创新融资、管理的新模式,以建立健全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形成以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为一体的综合型投融资平台。产业资本则是工业化的血液,具有短期趋利的特征,国家政策扶植是人口红利规模化变现的化学酶,因此,国家战略基地肯定会吸引大量的产业资本,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创新融资平台,使得产业资本能够很好服务好工业化。引入风险投资企业,以利用国内外产业资本培育和扶持新区内中小型创新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围绕食品、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率先形成对外开放的示范区。

5、城乡统筹与行政管理对接的机制创新

中原经济区省直建区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新区建设,是一种产城复合、城乡一体的区域,应遵循产业协调、功能融合、城乡统筹、生态平衡的复合型新区建设的思路,在征用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需要形成一定的就业吸纳能力,如何实现机制创新,既要城乡土地的增减挂钩,又能实现土地征用与就业岗位提供的平衡,以新区建设来引领与示范新型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省直建区被赋予了一级地方政府的职责,但无法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社会事务,需要实现与现有区政府、镇政府、集聚区之间事权、财税权的清晰对接,既保障经济发展优先,又保障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R].2009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R].2009

[3]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R].2010

[4]漯河市城乡规划局.漯河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011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一、对知识结构的认识

此次接受了系统的、全方位的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和辅导后,让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在此过程中拓宽了人际关系,结交了许多极有丰富经验与良好技能的良师益友,并在课余时间的与其进行工作经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如何驾驭一个团体的运作机制,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效益,从而促使所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此次学习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知识面广,其主要涵盖了下列内容:

1、企业经营与管理

在此方面,此次培训进行了全面为的讲解与教导,主要讲述了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它的发展过程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等。

2、产业政策与优秀产业分析

在此方面,讲述了各大成功企业的相关政策以及其发展计划与过程,并举例分析当前差虐的竞争优势,例如:企业的物资管理是如何做到高效节约的,一家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根本命脉等。

3、当前宏观经济形式

在此方面,课程根据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综合性的全方位分析。主要介绍了当前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各个国家与各类企业在此形势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并引导学习者分析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以及指导学习者掌握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发现自身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制定策略巧妙运用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经营管理。

4、中国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

在此方面,主要讲述了举例讲述了中国著名产业在随中国发展脚步而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从而获取成功的方式方法分析,并引出中国产业发展的历史,与重要阶段以及其未来发展形势。同时还讲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以增强管理者对于当前以及未来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与战略部署性。

5、区域协调发展

在此方面,主要对学习者教授了经营管理者如何了解区域市场需求和区域消费者需求,如何促销产品并将产品打入企业区域市场,并教授了学习者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的配合当前形势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6、金融问题与金融创新

讲述了当前社会的金融状态,并细致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的重要性并指导学习者树立创新管理理念,教导学习者如何用创新创造成效,如何用创新解决问题。

二、对此次学习的领悟

1、经营管理素质

通过此次的培训,我认识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经营管理者不仅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经营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广博的知识成为特殊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同时也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要尽可能博览群书,知识是越广越好,这对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和提高修养都有好处。

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要有斟酌稳重的气度,实际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不管何时,一个经营管理人员都要做到遇事不乱,做好前提准备,平稳待事,平等待人。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严明,做好按制度按原则办事的带头作用。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不惧怕困境的。面对困境,要镇定从容,敢于面对。振作精神带动员工根据工作目标来协调行动、克服困难。并且身体力行放下身段做工作,全神贯注干事业。这样才能凝聚和号召公司人员共同克服困难,举步向前。

2、当年经营管理形式

通过学习在此次培训中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发展、金融问题以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学习与分析,使我更加深刻和清晰的了解到当前本企业的未开发展形势和趋势,使我改变了以往的思路,拓展了视野。在一家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名管理者要有前瞻性和敏感性的看清当下经济与企业相关的发展形势,要密切关注周边的态势,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否被边缘化,并要在此形势中逆向思维,创新管理,提高成效;此外还要注重与不同层次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改变认识,改变价值观,有新的理念指导工作。

3、深入分析管理创新

第4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

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

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

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空间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5]。主体功能区的新提法意味着我国政府政策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合作的导向变化。这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更加科学性、合理性。主体功能能区将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新途径。它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实质的影响。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协调。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构建初步设想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省级以下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国家和省两级主体功能区划体系,承担包括贯彻落实、具体执行、配合实施、数据统计、信息共享等方面职能。

2.2 主体功能区划影响因素

主体功能区划影响因素有:资源禀赋、生态状况、环境容量、区位特征、现有开发密度、人口集聚状况、经济结构特点、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等。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认真进行生态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析评价,现有开发密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的分析评价。

2.3 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是主体功能区研究的重点,是主体功能区具体实施的依据。由中央政府制定划分国家一级主体功能区的全国统一标准,省级政府制定划分省一级主体功能区的不同标准。

2.4 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

从中央的角度看,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设计上承担的职责是不同的。中央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配套政策措施,国务院各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细则和条例,共同形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体系,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和实施针对省级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政策,其政策设计首先必须要符合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对于该区域的政策要求,同时又能根据本省实际情况保持政策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3 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

3.1 分析评价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先要对国土空间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科学确定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技术和手段,对全国或本地区的所有国土空间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作为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分析评价采用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统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二是现有开发密度,三是发展潜力。即基于一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特定区域的潜在发展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科技教育水平、区位条件、历史和民族等地缘因素,以及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取向等。

3.2 确定主体功能区

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居住、交通和产业发展等对空间需求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国土空间变动趋势的分析,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确定主体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范围后,要根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明确各个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开发时序、管制原则等。

4 主体功能区划的战略意义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的推进,使得全国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将被打破,包括各类政策以及考核模式等都将以功能区为单位。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将施以不同的产业政策和政绩考核体系,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将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合理开发

主体功能区划打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与发展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根本理念[5]。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使原本不规范开发的区域,有了合理明确的开发路线。使原本杂乱无章的各类经济开发区得到治理和改进,并且改善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区别对待、分类引导,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配套实施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从而增强区域调控的有效性。

4.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不是单纯的地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就要引导发展条件欠缺和人口超载地区的人口转移;同时,对欠发达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当地人均财政收入。保障那里的人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并与全国同步不断提高水平。限制开发绝不等于限制发展,开发是指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活动,限制或禁止开发是限制或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4.4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增强区域调控能力

推进形成土体功能区,可以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中很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区域调控能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更好的对区域进行调控,管制区域开发强度,规范区域开发秩序,完善区域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一代空间开发格局。

5 小结

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5]。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能充分调动发挥不同地区各自功能中的“主体”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序有度开发,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参考文献:

[1] 刘艳芳.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6-1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EB/OL]:2008-11-23.

[3] 张莉,冯德显.河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导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30-34.

第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通过研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们可以看到四个新亮点:

一是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连续性,进一步明确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创新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完善创新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工作的战略主张和改革方向:第一是强调“缩小区域政策单元”“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中央对近年来区域政策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认可,为切实增强这一调控手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真正体现“区别对待、因地施策”原则,会议要求缩小区域政策施行适用的空间尺度,使更多地区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第二是强调“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这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新时期区域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是,在制定实施区域政策过程中,为促进不同地区的公平竞争,要严格控制专项性转移支付项目,切实加强对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三是强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工作。其用意是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推进形成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市场,切实加强不同区域间发展战略的对接与协调。

二是强调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性,进一步突出主体功能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这反映了中央对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坚定决心。围绕这一要求,下一步应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的界限,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开发的用途管制。会议同时强调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度的战略引导作用,提出要“使自然条件不同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区推动发展”,这充分反映出中央对不同区域承担主体功能的尊重,对提高国土空间开发效率、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的高度重视。

三是强调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部署了推进扶贫工作的目标和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要“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在这方面又对三个方面做了强调:第一是明确了扶贫攻坚的基本目标,那就是“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强调贫困地区要把提高贫困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这反映出扶贫开发“以人为本”的宗旨,也反映出中央对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具体要求。第二是强调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中央进一步强调了做好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结合地区实际和统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第三是强调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要求,那就是“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中央结合贫困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特点,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科学推进、持之以恒、注重实效。

第6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布局;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120.4

一、引言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新变化,必然带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和资源的全面整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继《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国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作为国家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布局,必会对中部地区各省市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是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充分体现了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首先,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东部地区、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正如刘易斯所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其次,中部地区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中部地区因为开发、开放滞后而有后发优势和潜力,实施中部崛起就能够挖掘这种潜力。最后,中部地区发展的带动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中部腹地,既承东又启西,既照南又顾北。中部地区发展的外溢效应能够同时惠及东部和西部。因此,综合分析就会发现,中部崛起具有“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如同在中部腹地安装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因此,可以说近几年国家关于中部地区的规划和政策的密集出台,是引领中部地区发展格局优化的需要,必将带来中部地区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乃至全国范围内资源的重新整合。在此背景下,滁州市必须认真思考滁州所在的皖江城市带与其他城市带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充分考虑中部地区发展格局变化给滁州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科学的战略定位和不断提高的核心竞争能力,参与到这场深刻的区域经济变革中去,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目标。

二、滁州市在中部地区的地位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而广大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的必然要求。中部崛起战略提出后,中部各城市都希望能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把握机遇,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6大城市群是中部人口产业最为密集、基础设施最为完善、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增长潜力也最为巨大的地区。因此,要在新的一轮区域合作竞争中抢占先机,增强自身经济实力,首先就需要分析当前滁州在中部各城市当中的地位。

(一)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和GDP增速比较

地区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规模的重要变量。从中部所有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包括省会城市)近三年的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见表1-1),滁州年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26518万元,排名第45位(共81个城市),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滁州年均人均GDP为10247万元,排名第59位,也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但滁州近三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年均GDP增长率为14.87%,排名第28位,相对比较靠前。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滁州的经济总量以及人均经济规模在中部地区来看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这充分表明滁州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二)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见表1―2),滁州近三年第一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69%,比重较大,处于中部81个城市的第15名。第二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92%,比重较大,但与中部的其他城市相比,该比例有些偏小,仅处于各城市排名中的第61名。从第三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年平均产值占到滁州地区生产总值的34.39%,处于中部81个城市的中间水平,第42名。由此可以看出,就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滁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步入二、三、一结构比例的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但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规模相对比较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持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为实现滁州“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财政收入、固定投资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地方财政收入是体现城市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财政收入来看(见表1―3),滁州近三年年平均财政收入为120525万元,位于中部81个城市排名中的第52位,相对比较靠后,由此可以看出,滁州的城市经济实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是衡量我国一个城市或区域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滁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年均固定投资为2441332万元,处于中部各城市的第42名,接近中间水平,但随着近年来大滁州建设的推进,滁州的固定投资规模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从实际利用外资来看,滁州年均实际使用外资14570万美元,排名位于中部81个城市中的第32位,相对比较靠前,这主要是由于滁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随着东部城市产业转移的推进,滁州市的后发优势将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滁州在中部各城市中经济实力大体只处于中间水平,但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滁州市应充分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大好机遇,进一步发挥后发和区位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生产要素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滁州市的初级生产要素资源禀赋具有明显优势,而包括人才、技术、金融、专业性基础设施在内的高级生产要素则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逐渐下降,高级生产要素成为决定产业持续发展和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高端生产要素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和技术短缺、金融业发展滞后、专业性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

(二)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这一问题在滁州主要的优势产业中比较突出。处于产品结构低端的产品一般利润较低,市场准入门槛低,其他省市同类型产品对滁州企业形成很大竞争压力,行业竞争激烈进一步压低了产品利润。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低端产品的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不仅是利润降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结构逐渐由低端向高端转移,低端产品的市场也在逐渐缩小。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受利润和市场的双重挤压,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产业链不完整

滁州市主要产品有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简单制造和组装生产环节等产业价值链低端,而涉及到研发和创新的核心产业环节和终端销售环节发展不足,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以及生产无法快速响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升级。

(四)企业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战略不尽合理

滁州市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不多,战略定位趋同,同行业低端恶性竞争等问题比较突出。规模不大导致发展定位趋同和恶性竞争,进而导致品牌树立难,没有品牌则难以扩大规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并提高产业集聚度

首先,进一步加强产业配套的专项研究,着力解决配套中的技改和资金需求等难题,定期产业发展动态和上下游产品供求信息,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确定投资方向提供服务。其次,强化产业链招商。同时完善工业园区产业配套体系,推进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的互动发展。挖掘各工业园区的产业特色,扶持中小企业集聚配套能力建设,推动园区配套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引导本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道路,加强与引进企业的生产配套协作,将自身纳入引进企业分工协作链中,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和特色产业集群。同时,逐步扩大产业配套半径,通过搭建产业技术研究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内生技术创新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工业强市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资金要重点支持企业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开发。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进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立科技资源共享与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平台,加快企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三)提升生产配套水平

第一,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集群式发展。第二,促进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第三,扶持生产业企业走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打造一批知名服务业品牌。第四,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发挥其对生产业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生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民营化。第五,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

(四)优化工业园区布局

第一,以现有的13个各类开发区为重点,整合分布在各县市区的规模小、效益差、土地利用率低的各类工业园,推进工业向经济开发区、各县市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集聚区转移。构筑“一核两片三带”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第二,加快编制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积极筹建150平方公里的滁州工业新区,全力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第三,全力推进县属11个省级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抓好扩权强镇试点镇发展,全力推进合作共建园区。第四,着力解决限制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继续抢抓土地置换的政策机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开展土地置换攻坚行动,解决堆场、货仓、码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环节。

(五)积极开展与其他区域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面向东部沿海区域的市场开拓,创新合作形式,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重点承接电子信息、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承接除长江三角洲以外的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地区的产业与技术转移。同时,要密切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中西部其他城市联动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可云.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分析[N].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2]肖金成.“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管理,2006,(15).

[3]李伟.中部崛起背景下安徽省招商引资战略思考[J].中国商贸,2009,(5).

[4]吕小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滁州经济崛起[N].滁州学院学报,2010,(1).

第7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第8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财政支出水平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一、序言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却呈不断扩大趋势,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矛盾不断突出。

在财政支出差异方面,罗丽英、汤薇(2007)用锡尔系数衡量了三大地区财政支出的差异程度。李凌、卢洪友(2007)揭示1980 年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差异的变化趋势, 以及这种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在财政支出的效应分析方面,曾明、华磊、刘耀彬(2014)从财政自给和转移支付角度进行论证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等化的关系。曾淑婉、刘向东、张宇(2015),从财政支出的时空效应角度,得出一般预算支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结论。

但是,目前我国学者缺乏对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的研究,而且也很少关于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章通过全国2004-2013年的省级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现实状况和影响因素。

二、计量经济模型假设及设计思路

1、基本假设

根据科学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文章以人均财政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全国财政支出水平。

区域经济水平差异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其直接后果是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地区才有能力承担优越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文章假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服务水平呈正相关。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效率存在重要影响。在集聚机理的作用下,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受人口聚集程度和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极大。因此,人口因素和区位因素是影响财政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人口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集聚效应,财政支出水平越高。因此,文章假设财政服务水平与人口数量存在正向关系。

2、数据来源及变量的数据应用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个省的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共31个省市数据。

其中被解释变量:财政支付水平,我们用财政支出来表示cz。

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用各省的人均GDP来表示,变量为gdp人口数量用省统计年鉴的户籍人口表示,变量为n。最后,文章将区位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进来。设东部为D1=1,中部为D2=1

3、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构建财政支出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区域因素的经济模型

iczi=β0+β1*gdpi+β2*n+β3D1+β4D2+εi

其中,czi表示财政支出水平。β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分别代表各变量弹性。gdpi、ni分别表示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人口数量,D1、D2分别表示东部地区省份、中部地区省份,当D1=D2=0时,代表西部省份。εi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全国财政支出水平差异分析

加权变异系数(CV)是对变异系数进行人口加权,以衡量人均财政支出的均等程度或差异程度。其数值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接近于0,表示财政支出水平地区差异越小;越接近于1,表示财政支出水平地区差异越大。

其计算公式为CV= ∑ N i (yi-y)2 Pi P y ,其中y是全国各年度人均财政支出,yi表示各地区各年度的人均财政支出。P表示全国各年度总人口(户籍人口),pi表示各年度各地区总人口。

通过统计我国2004-2013年的人均财政支出数据,得出我国2004年-2013年的财政支出差异变动趋势。

表一 2004-2013年中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加权变异系数

表一说明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不断减小,地区差异呈现收敛状态,而且变异系数减小幅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倒U型特征。在2004年,全国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高达0.55,随后变异系数呈现加速减小的趋势。2010年,变异系数为0.37,地区差异明显减小。2013年,加权变异系数达到10年来的最小值,为0.35。但是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减小趋势有所放缓。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对各地区的财政支出更加均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趋势不断加强。

四、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czi=β0+β1(gdpi)+β2(ni)+β3D1i+β4D2i+εi

(一)、计量经济模型的ols估计:

(1)检验表明,人均gdp、人口数量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非常显著,区位因素也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但是截距项P=0.546,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2)①此时β1=0.03,说明人均财政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系,符合经济假设。②β2=0.62,说明人口数量与财政支出存在正向关系,人口每增加1个,财政支出就增加0.62个单位,呈现出边际支出递减的规律。③D1、D2都远远小于0,其中D1=-670,说明东部地区的平均财政支出比西部地区平均财政支出规模少了-198-670=868个单位;D2=-564,说明中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平均比西部地区少了-198-564=762个单位。总体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西部大于东部,符合经济性检验。

(二)、计量经济模型的经济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财政支出规模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才有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文中人均gdp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证实了以前学者的结论,也符合我们的经济预期。2、人口规模是影响财政支出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数量前面的系数为0.63小于1,但却与人均财政支出呈现正向关系。其原因是人口规模一方面降低人均财政支出的水平,使得平摊在每个人的财政支出减少。另一方面,人口规模的增加,财政支出的规模随之增加。

3、区位因素是影响财政支出水平的关键因素。我国地区经济差异越来越突出,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财政支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体现在财政上就是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比重和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的转移比重越来越少。因此,我国财政支付有区域经济差距的收入分配效应,符合我国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结论

文章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得出我国地区差异依然很大,但收敛趋势明显。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分析,证实了文章的基本假设。人均gdp对财政支出产生了正的影响,促进了全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对财政支出产生了边际小于1的正向影响;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规模大于中部和东部。因此,继续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提高落后地区的人均gdp比重,提高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密度有利于缩小财政支出水平的区域发展差距。但是,影响财政支出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文章难免忽略重要因素的影响。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贾俊雪,高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9(12),

[2] 李凌, 卢洪友.我国省级建财政差异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7(8),

[3] 罗丽英,汤薇.我国财政支出地区差异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12)

[4] 曾明,华磊,刘耀彬.地方财政自给与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J]财贸研究.2014(3)

第9篇: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地区差距;青海省;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总体上看,青海省的六个州中发展最好的是海西州,其人均GDP水平以达到天津的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较高,已经主要是工业社会,农业所占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海北、黄南、海南三个州,人均GDP大体相当于江西、甘肃的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还略低于西部平均水平。最落后的属果洛玉树两个州,这两个州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受教育程度很低,农牧业依旧是这一区域的主体。另外,这两个州是全省生态重要性最高的地区,但同时又是经济最落后的区域。青海省的六个州的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还有一部分处于生态恶化区域,而这些生态条件恶劣的区域恰恰是贫困问题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高寒区域主要集中在三江源地区,贫困发生率达到36.7%;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贫困发生率达到33.22%;沙漠化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达到

13.66%。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贫困地区人口由于生产和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导致他们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严重。

二、知识发展水平有差异

地处西部偏远地区,青海省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全国落后水平。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青海省全省平均文盲率为18.03%,远高于同一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6.72%。青海省的六个州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更落后,玉树州的文盲率高达43.77%,是同一时期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果洛州、黄南州、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的文盲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但比较其他州而言海西州的文盲率略低一点。六州内存在的这种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大体相当,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高的州发展水平也高,教育水平和学生受教育程度低的州发展水平也低。各州人均受教育年限的长短,反映该地区基础教育、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普及程度的州际差异,也体现了各州的人口在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差别。就总体而言,一个地区的人口对教育的投资越多,人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适应和参与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差异明显

2007年青海省的基础设施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8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主要优势指标有人均公路长度、人均铁路长度和人均耗电量。对各州而言,除邮电业物总量、实施的科技项目数各州之间差距较大以外,其他各类学校总数和各类医疗机构总数等基础设建设规模基本与各州土地面积、人口规模相称。这表明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资政策总体上是均衡公平的,但基础设施的具体利用率各州各有不同,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州基础设施的利用率相对较好。如海西州共实施科技项目90项、投入科技经费3165万元,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5项,州级科技成果10项;虽然海南州只实施了27项科技项目,但全年(2009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8期,培训农牧民12620人(次)、科技咨询700人(次)、发放藏汉两文科技资料35134份、科普宣传87次,落实科技项目27项,资金732万元。

四、青海省各州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增加投资项目、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准入标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第二,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针对果洛玉树两个州继续进行组织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针对海北海南为主的其他州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紧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海西州则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第三,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四,缩小知识发展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知识发展水平,经济减贫依赖于知识减贫,通过知识扶贫,教育移民,逐步缩小各州的知识发展差距。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