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场教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场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实施现场教学法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第一,师资条件,从事现场教学法的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且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必须过硬,同时最好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第二,配套的教学环境,现场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授课,学生也不是坐在教室里一味的听,而是教室与学生同时进入企业或仿真实训基地,使学生对陌生的专业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所以教学环境的选择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合适的教材,现场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章节式的教学内容,而是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所以合适的教材也是必备条件之一。
2《微生物分析检测技术》课程中应用现场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我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于2003年开始对《微生物分析检验技术》这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通过实践证明,现场教学法直观、生动,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课堂气氛明显改善,学习热情显著增强,现场教学法实现了边做边学的教学模式,使学习环境变得灵活宽松了,学习内容与实践贴近,更加生动有趣了,师生间的互动明显增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第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学习成绩显著改善,通过具体的操作训练,提高了学生对各项微生物分析检测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团队精神明显增强,协作意识显著提升,现场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均以小组形式进行,通过无数次的讨论、争辩以及合作,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不知不觉的在学生心中生根了。
3结语
【关键词】CDIO维修电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校企合作
引言
教育部提倡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的重要载体;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讲解一些规范规定、条文, 缺乏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分析具体问题的实践,分配到单位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得茫然失措,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教学时实行校企合作联合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该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锻炼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CDIO及校企合作教学方法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 CDIO 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项目的设计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课程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教学框架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思想。校企合作教学方法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教学,在校教师讲授课本上理论知识,把企业上有经验的师傅、工程师请到学校讲授技能操作,学生定期下工地项目上进行实践,它以项目工程从测绘到施工建设、竣工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二. CDIO 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教学中,学校首先联系建筑单位进行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如2014年联系太原市一建集团),然后把课程内容分成四个项目来完成实施。下面是基于CDIO 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中的应用。
1.项目构思阶段
针对施工现场实际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筑单位领导、工程师及技术员讨论确定,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独立制定四个项目:
项目一:现场勘测、变压器容量核算。
合理编制临时用电方案是保障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可靠的首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技术要求。
项目二:施工现场配电及配电柜的安装。
配电箱内电器的选择与安装,是整个配电系统是否安全的关键。配电箱开关的配置,要遵守规定,并根据现场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案。
项目三:施工现场照明及安装。
对于施工照明包括室外照明、室外、地下室照明。
项目四:施工现场接地与接零及防雷保护。
施工现场塔吊、电梯、脚手架都应做防雷接地。
2.项目设计阶段
将学生分四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掌握每个项目完成的具体要求及所涉及的内容,收集查阅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完成本小组的任务。
3.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设计完成后各小组和工地的实际情况相对照,提出并仔细讨论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满足如下要求:
项目一:列出详细的用电设备清单,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施工现场负荷计算,即:用设备的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照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然后确定设备功率。 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的额定功率或者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 ,计算出视在功率的值。
项目二:电箱内电器选择
配电箱内电器的选择、开关的配置要遵守规定, 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对于漏电保护器的要求:额定漏电动作时间越短越好,宜采用高灵敏度、快速型装置,《规范》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超过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超过0.1s;施工用电系统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现场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置; 线路先经过闸刀电源开关,再到漏电保护器,不能反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不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的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项目三: 对于施工照明,室外照明我们多数选择大功率金卤灯。对于灯具的开关,制作开关箱,用接触器控制其开关,较为安全。地下室照明一般要求低压照明,设专门的照明箱,安装变压器,并在变压器后面的回路中设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才能对变压器和后续电路做充分的保护。 现场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应与动力线路分开,自设独立的线路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灯具有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项目四:施工电梯、井架、塔吊都要设置接闪装置,建议采用Φ12以上镀锌圆钢做接闪器。引下线可利用设备本身的通长构件,上与接闪器连结,下与接地极联结。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接质量。整个防雷系统施工完成后,务必测量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4Ω。每月都要测量一次接地电阻;保护接地系统必须采用TN-S系统;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所连接的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配电箱门、箱体接地措施齐全。
4.项目运行阶段
在项目实施时,做好项目的展示,推选主讲人,团队共同参与项目展示,对项目的设计思路、技术措施、工作过程等内容进行公开汇报,并把存在的问题、没有达到的预期目标等详细记录下来,使每个同学从“听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讲明白”;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5.项目评价与考核
教师组织学生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对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各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结合自己的侧重点写成项目报告总结学习心得。教师对小组中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对项目中的亮点进行表扬和推广,并给出成绩,考核方案可包括职业素质的考核和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三.结束语
基于 CDIO 的项目教学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课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项目实施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要接受检查、考核,成绩评定注重过程考核,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在项目实现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任教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使教师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发教学项目的能力。本教学方法为工科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课的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l】《施亡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039-02
前言
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是:“要解决的问题出乎预料必须立即对该问题做出反应,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亲赴现场解决问题,由于必须及时地采取控制措施,故调查深度可能受限”情况下的流行病学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是方法学科,有些学习流行病学很好的博士、硕士,由于缺乏现场经验,面对实际发生的问题而手足无措,他们不善于征取得到当地人员的配合,不知道如何与群众、决策者沟通,这足以说明仅仅掌握流行病学方法,是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
虽然目前生物医学日益发达,生物医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分子基因水平,但这些仍然代替不了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群体现象,疾病的群体现象体现在现场人群中,因此必须让学生经历规范化的现场人群调查实践,才能认识疾病的群体现象,探索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然而,目前流行病学的教学重视理论,而实践教学开展的相对较少。
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科,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实践教学比较注重流行病学各种方法原理的应用,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采用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理论教学中流行病学方法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兴趣。许多在理论课堂上看起来较简单的流行病学设计思路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问题。因此通过现场调查实践,根据存在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还能够锻炼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现场实践教学是流行病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相关流行病学课题支撑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不愿意配合完成,学生实践现场难以获得。因此为了完成流行病学教学任务,现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必须加强,学校和代课教师要做好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及相关部门和社区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组织开展如个案调查、小规模的现况研究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生态学研究等现场实践教学。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特性,被喻为“医学中的哲学”,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流行病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疾病、防控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流行病学专业人才,是摆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面前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现况调查是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适合于慢性病调查,对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进行调查,描述资料的三间分布,以分析该人群中疾病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相关因素的联系,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也可以调查某特定人群对某医学知识领域的认知水平,以便对该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流行病学理论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流行病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趣贯穿于流行病学的课题设计、现场调查、案例讨论、统计分析之中,是每一位流行病学教师需要长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因此通过系统的现场调查研究设计、现场调查实施、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
流行病学现场实践教学步骤与方法
现场实践教学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计划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1.计划阶段
本课题,计划在南疆51团流行病学现场,该团不同连队包括美丽社区、和谐社区、6连、2连18周岁以上的村民(约100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体格测量法调查该地高血压、血脂异常、肝胆良性肿瘤的患病率和知晓率。学生在带教教师的严密组织和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准备、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等流行病学调查的全部实践过程。
2.准备阶段
实践教学4个阶段中,准备阶段尤为重要,如果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周全、完美,就能为现场实践教学工作的圆满成功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如果准备工作做得不扎实,有欠缺,就会为现场实践教学工作的成功埋下隐患,因此,本次现场实践教学开始实施之前,我们准备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保证本次现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密的教学设计和完善的教学准备是现场教学成败的关键,该过程的主要教学工作包括:①向学生解释说明现场教学的教学目标及其重要性、一般步骤和基本要求,使学生对现场教学的目的、内容、步骤及方法有一个整体了解;②指导学生复习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基本知识,及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肝胆良性腫瘤的患病率和知晓率与防治技术;③练习拟定调查计划,制定调查表,撰写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肝胆良性肿瘤的防治知识宣传册;④强化对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肝胆良性肿瘤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训练,统一检查和记录标准,并对学生规范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⑤将学生分成不同连队的流行病学调查组,分别参与各组的物质准备工作。
3.现场实践
进入现场教学之后,将学生按自然村分成4个大组,每一大组均由流行病学基本信息调查小组、体格检查小组组成,各小组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按调查设计有条不紊地开展流行病学现场实践工作。流行病学调查组在各村领导协助下,主要负责逐户宣传动员群众,收集流行病学基本人口学资料,采集研究对象血标本并送检。对调查表进行核对、充实之后进行整理,及时计算出不同人群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肝胆良性肿瘤的患病率。最后对流行病学现场场地进行清理,指导学生书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及现场教学体会之后结束现场教学。
4.总结阶段
现场教学结束之后,由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现场返回学校并由带教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现场教学学习后的体会,总结学生在现场教学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所撰写的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问卷调查表及调查报告的质量,最后综合评定现场教学目标达成度。
教学效果
学生在现场实践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对调查对象的宣传,由于有周密的教学计划、充分的准备、严密的组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得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能及时得到解决,顺利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保证了教学效果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同时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在工作中想要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强化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进取心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结语
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教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化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适当开设流行病学现场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同时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中的主导学科,在预防医学教学、防病控病以及科学研究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方向过渡,综合培养学生的流行病学思维和工作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高校社区流行病学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它在疾病预防、控制和促进健康方面有十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病学是一门方法学,利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很多重要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把流行病学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流行病学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疾病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尤其是现场调查研究和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等。说明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对流行病学的教学进行改革,尤其是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传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为主,有统一的实验课教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上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回答教材上所提出的问题。如疾病频率测量资料分析实验课,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所给出的案例计算出发病率、死亡率、罹患率等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则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定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统计学联系以及是何种关系等。该方法对巩固理论课教学内容,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培养学生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资料、发现并控制偏倚以及处理现场调查中突发问题的能力帮助甚小,更达不到启发思维、发挥其创造力的目的。
二、流行病学实验课开展设计性实验的必要性
鉴于传统流行病学实验教学的不足,国内许多高校都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如项目综合教学法、PBL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和开展设计性实验等。其中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仍然是一种以课堂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流行病学的思维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两种教学方式仍然缺乏学生实际的动手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实施调查设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应对现场调查各种问题的能力并无帮助。项目综合教学法是老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项目综合教学法如果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这种学生和老师团队合作的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变成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参与,而失去或减弱应有的作用。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主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项目综合教学法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的选题进行实施,能锻炼学生的调查设计、现场调查等能力。而“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能力”是疾病控制中心职工最看重的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设计性实验的作用很有必要。
三、高校社区作为流行病学现场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学的实验教学中实施设计性实验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适的现场和调查人群。流行病学现场依据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选择,可以选择普通社区,也可以选择医院、工厂和学校等。但用于教学的现场不仅要满足调查研究本身的要求,还要求便于实施,更重要的是能够绝对保证学生实验课期间的安全。安全问题也是许多学校不愿意变课堂讨论的实验课教学方式为现场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为流行病学实验课的调查现场能保证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高校社区里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组织的团体,活动范围相对比较集中,通过宣传发动,调查的应答率相对较高,便于设计性实验的实施。高校学生和教师分别有不同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贴近学生自身情况,往往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能基本满足选题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区是比较理想的流行病学实践教学现场。
四、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
以高校社区为现场的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可以选择现况调查、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甚至也可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尝试。其中现况调查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比较容易实施。
设计性实验的选题除了考虑学生自己的兴趣之外,还要考虑可行性,必须符合高校社区人群的特征。可以选择网络成瘾、吸烟及控烟知识、心理卫生状况、近视情况、营养知识和营养状况、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识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对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如以教师为调查对象,还可以进行慢性病发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选择进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般建议选择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评价。还可以选择高校教师人群进行慢性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五、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实施
为了保证设计性实验的正常进行,在安排教学进度的时候将实验课安排在全部理论课结束之后进行。实验课有一定的学时数,但实验的设计、实施等不受课时安排限制,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完成。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分组、选题、开题和结果报告等步骤。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实验分组
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集中讲授科研的基本步骤、文献检索方法以及设计性实验课的基本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愿组合,5~6人一组,指导教师可在不同组之间进行人员的微调,使每组都有1~2位能力较强的学生,保证整个设计性实验的顺利实施。每2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负责整个设计性实验过程的指导。
2.选题及设计实验方案
由实验小组根据兴趣自行选择一个研究内容,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几个研究方向,再由学生挑选。要求学生按所选题目自行查阅文献并设计实验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样本量和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表的设计、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难点等内容。要求选题不要太大,能够在1个月之内完成,尽可能不使用二手资料。
3.开题报告
实验在实施前需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全班同学和全部指导教师参加,根据实际选题情况邀请实验室老师参加。每个实验小组由1名学生报告,全部成员答辩。老师和同学向该组的成员提问、讨论,最后根据开题结果进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4.课题实施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调查。学生需要独立解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对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指导。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5.资料分析与总结
资料收集结束,实验小组共同讨论资料分析方法,并进入学校信息处理室进行资料分析,然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并在全班报告。
设计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能力,以高校社区为现场,又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顺利实施,以高校社区为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是流行病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声.常备不懈,磨砺以须,预防和控制传染病[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4):221-222.
[2]王声.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3]郭小娟,余清,钟崇洲等.项目综合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1):70-72.
[4]苏虹,方雪晖,陈娟等.PBL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疾病控制杂志,2007,11(2):238-240.
[5]马莉,高晓虹,张翠莉等.实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1).
[6]朱红,谢娟,朱新民等.流行病学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及效果评价.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29-30.
关键词: 实践能力 现场教学 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 顶岗实训
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逐步结合起来的产物。实践教学,就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发挥创造性智慧的载体。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永远研究的课题。
理念知识不与实践相结合不等于能力,但无知识也很难谈能力。真正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教学质量是高职办学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做为专业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一、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康德说过:“一切知识都需要一个概念,哪怕这个概念是很不完备或者很不清楚的。但是这个概念从形式上看,永远是个普通的,起规则作用的东西。”
“实践”是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由“实践”和“能力”组成的“实践能力”,中外学者从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展开了研究。现只举出两个代表性的论点:
例1:美国的斯腾伯格教授认为:实践智力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能够确定和达到目标的,向周围世界展示自己意识的一种能力。这一观点,突破了心理学意义上的局限,对人的实践智力给予了价值上的判断。
例2:我国庞国斌教授对实践能力所做的解释,他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人的能动性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物质活动中所具备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动物所无法比拟的,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和途径。这项原则重点是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没有差异就没有正确的对策。
(二)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前提,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只有基础打得好,才能构建起自己合理的知识面结构和体系,才能站在高的起点去探求未知世界。
(三)创新性原则
在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理念,进而形成创新精神的源泉,把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当做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的扎实,学到真本领。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在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依据建设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了综合的实务模拟教学环节,可弥补建设类人才培养中由于建设工程本身周期长、无法复制、不可移动等带来的实践教学的缺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选择一本实用、工程案例多、实践项目多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是关键,教材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学生现场实践的过程。要求教材有工程案例分析,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把教材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内容编制出适合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优秀教材。
(二)以现场教学为重要方式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研究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涉及建筑结构、材料、管理工程等学科的综合运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为了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应在现场教学中加以深化与补充。在教学计划中,把各主要工种工程都安排一到两次的现场实践教学。将学生带领到现场前,布置任务要重点突出,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师生两个积极性,保证学习效果。例如:当介绍桩基础工程施工时,课堂上讲解了预制桩打入法的施工工艺、打桩设备的选择、打桩时遇到问题的处理等等,学生从没有见过,课堂上讲解,在学生脑海中总是形成不了完整的概念,只有死记硬背。而通过在现场工人师傅的操作和工地技术人员的讲解,学生自己观察询问,教师的指导,就可以把打桩机械组成、打桩施工过程、打桩顺序确定及最后贯入度等问题得到感性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学好建筑施工课程直接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现场教学和实习都是面对工程施工,与面对书本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对学好施工课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与验证,也是对理论认识的深化和理论教学的补充。
(三)、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直观性认识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余立峰,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饶伟峰、夏小岳,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刘必水及丽水市莲都区体育教研员江艺锋等参加此次活动。来自浙江省丽水市各区县的体育教师及丽水学院教育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活动并观摩体育课展示。
本次送教活动中,由《体育教学》杂志两名优秀社外编辑、骨干教师——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坎门一中叶海辉、江苏省南通中学潘雪峰担任执教教师,他们分别执教了小学《站立式起跑》和中学《毽球发球》两节体育课。两位名师的课堂为丽水体育课堂教学传递了全新的理念:课堂教学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游戏的教学形式来服务课堂教学,解决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教材一定要提炼出教材的核心价值,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让技能学习的过程变得快乐,从而促使学生喜爱体育课,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技能。两位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重难点突出,解决的方法手段巧妙有效,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来自丽水莲都区碧湖小学的姜乐美老师和丽水市莲都区花园中学的毛葳老师也分别执教了小学《跪跳起》和中学《交叉步篮球投篮》两节课。两位青年教师对教材、课堂把握住了关键,处理得当,得到了与会同仁的一致好评。丽水市优秀教师何健、徐峥、夏小岳、张瑞萍分别对四堂课做了现场点评。
《体育教学》骨干教师、浙江省台州市叶海辉还进行了体育游戏技能培训,充满激情的诱导充分调动了所有参加培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参培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培训氛围浓厚,培训效果突出,所有参培老师深刻体会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游戏对体育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作用,使与会人员再次领略了游戏的魅力,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莲都区“基于课堂观察行动改进”的教研模式在大会上推广,课题组成员现场编成不同的观察小组,分别对学生心率、课堂密度、教师讲解、队伍调动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形成调研报告,在随后的汇报中,花园中学的徐峥老师、莲都外国语学校的彭晓伟老师为广大教师做了四堂课的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是莲都区基于课堂观察行动改进的教研模式的重要特征,它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课堂,实现高效课堂。同时也为体育教研活动更好的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及时恰当的点评和详实细致的观察报告为执教活动植入了新鲜血液。
活动期间,参会人员还观摩了莲都区花园中学的大课间展示,全体教职工参与的整齐的广播操和学生们豪迈的跑操步伐引来与会代表的一片赞叹。在课后研讨环节,四位做课教师分别进行了上课思路阐述,并与现场教师互动。最后,《体育教学》杂志与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共同为上课教师颁发了证书,并赠送了杂志社为此次活动特别设计印制的精美T恤衫。
论文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定义及其结构,并指出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现实。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其中又包括若干课程,如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和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指导等)、幼儿园主题活动指导课程和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进行具体设计、实施与实际指导。然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归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相分离。再者,由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经验不足,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学习中,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两个方面的学习都表现出很大困难。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希望本研究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现场教学模式及其结构
(一)现场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就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设在模拟实训室或幼儿园中,将抽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幼儿园或模拟幼儿园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双重目的。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实际现场教学,即将课堂搬到幼儿园,通过园校结合的途径,高效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通过教师与学生同时面对真实的幼儿园场景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另一种是模拟现场教学,即在学校实训室中通过墙面布置、区角设计、小桌椅放置、室内装饰和多媒体辅助等形式创设模拟幼儿园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类型和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活动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现场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模式的结构一般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教学评价等五个因素[1]。
1.理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是人类进行认识或学习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2]。现场教学模式将知识学习搬到实际现场或模拟现场,使得理论与实际得到紧密的结合,不仅使知识学习变得易知易懂,也使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变得更加有效。另外,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教学应该遵循“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的原则[3]。
2.教学目标。现场教学模式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首先,知识学习转化为能力,即所教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其次,技能练习要科学有效,即在现场教学模式中所实训的技能能够在学生日后的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3.实施条件。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应当具备如下条
件:第一,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第二,模拟现场的创设或实际现场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第三,教师具备现场教学示范与指导能力;第四,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愿和行动,此四者缺一不可。
4.操作程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包括初步感知现场(模拟现场或实际现场)并讨论明确目标、学习理论设计幼儿游戏活动方案组织实施游戏活动(在实际现场或模拟现场中)评价与反思归纳总结等六个教学环节。下面以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课程中的 “角色游戏”为例[4],说明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第一步,播放《娃娃家游戏》录像片段,引导学生按小组讨论,重点讨论教学录像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针对情境中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设想。第二步,明确教学目标,并组织学习幼儿角色游戏基本理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为了解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理解角色游戏的作用,掌握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能力目标为能够科学地、恰当地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与自主游戏,并能够适时、恰当地介入游戏;情感目标是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和幼儿角色游戏观。理论学习可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和谈话法等。第三步,设计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方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分小组根据角色游戏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并形成文字简案。第四步,组织实施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教师现场提供课件或教具,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到模拟教学区(或在幼儿园)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或实际现场教学)。第五步,对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各学习小组对模拟现场教学(或实际现场教学)进行自评与互评,并进行反思。第六步,归纳与总结。学习小组根据模拟现场教学(或实际现场教学)归纳、总结出幼儿角色游戏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设计与组织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5.教学评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评促学”的评价原则,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侧重形成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主体看,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幼儿教师与园长的评价,目的是“找足学生的优点,找准学生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和完善,让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三、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现场教学模式将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设置在模拟现场或实际现场中,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实际展开,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了准幼儿教师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由于面对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幼儿活动第一现场,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双师”意识,加快了教师“双师素质”的成长。
(二)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的专业成长
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增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真实性、生动性和丰富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准幼儿教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其次,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现场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模拟解决或现场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解决幼儿游戏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场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往往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鼓励学生学会交流,共享学习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张扬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现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真正平等的交往与沟通,资源和观点可以共享,人人可参加讨论、设计和活动实施。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学好了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学会了关心关注幼儿教育,学会了团队协作,为日后的幼教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开展现场教学,对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提高教师的培养效率、提高幼教师资的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推动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园校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的开展对高职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来说是双赢的、互利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需要“园校合作”,促进高校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使高校和幼儿园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一方面,幼儿园提供教学现场,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的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提供了可观察、可模仿学习的榜样,拉近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上岗工作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也给幼儿园带来了最新的幼教发展资讯,为在岗幼教工作者更新专业知识和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推动教学改革,丰富学前教学模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纸上谈兵”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的开放性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它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其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刁维国.关于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再认识——兼论多元统一的教学过程模式观[J].教育探索,2008,(12).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4-227.
关键词:高职;电子技术;现场教学
电子技术是高职电类、机械类等理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今后学生学好后继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奠基石,也是其就业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或继续深造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目前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常出现学生对电子技术等理论性较强、结构性较紧密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总结为两点:一是电子技术课程本身有许多概念和规律初学者不易理解,单一的理论教学往往使学生在一些关键知识点上理解困难而失去学习兴趣;二是由于受总课时的限制,实验实训课安排相对偏少,远不能满足电子技术课程对实践的需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场教学对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作用
现场教学又称现场实验教学,即把课程中理论性较强,课堂上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搬入实验室,教师通过现场实验展示和讲解,并让学生亲手操作,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若在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现场教学,将一些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理论概念和规律借助于直观、具体的实验来展示给学生观察,再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现场讲解,就能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加深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现场教学的优势。
三、现场教学实例
1.实例一: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教学
在这一节教学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共射放大器静态工作点(Q点)的设置可能对输出信号造成的非线性失真。在课堂上教师要讲解如何通过计算和图解法确定Q点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和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并画出集电极输出电流、电压的波形图,然后分析Q点在不同位置可能出现的波形失真。但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于输出电流、电压波形出现的“削顶”“削底”现象哪个属于截止失真、哪个属于饱和失真较难理解,容易搞混淆。如果本次课到实验室采用现场教学,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同时还让学生亲自操作,就很容易从示波器中观察到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削顶”的原因:因Q点设置过于靠近截止区,造成电压信号进入截止区的部分(顶部)被截掉了一部分,因此这种失真属于截止失真;而“削底”则刚好相反,属于饱和失真。
2.实例二:RS触发器逻辑功能分析的教学
此节的教学要求是要学生掌握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学会画工作时序波形图。以基本RS触发器为例,其逻辑功能为:①当■=0、■=1时,触发器置0;②当■=1、■=0时,触发器置1;③当■=1、■=1时,触发器将保持原状态不变;④当■=0、■=0
时,触发器的两个互补输出端Qn+1=■n+1=1。第④种情况属于“不符合触发器逻辑定义”的状态,且由于构成触发器电路的逻辑门延迟时间不可能完全相等,当两输入端的0同时被撤掉后,触发器将不能确定所处状态是1还是0,称为“状态不定”,这种情况在使用中是不允许的,即RS触发器存在着约束条件。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第④种情况“状态不定”理解有一定困难,多数学生只好死记硬背,因而在应用中出现错误较多。若利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解完触发器功能特征后,即让学生进行分组试验,学生在实验台上组建基本RS触发器电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第④种情况没有规律,有的组结果为1,有的组结果为0,且重测后结果也不相同,这时学生就能对RS触发器的“不定”状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应用现场教学方法的注意事项
1.现场教学更适合于一些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但较易用实验直观展示出规律特性的知识点
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做好准备,包括实验项目的选取、操作方法、内容设计、提出的问题等,并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结论,培养其观察和理解能力。
2.现场教学有别于实验实训课
实验实训课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动手能力为目的的专项实践训练课,而现场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现场授课,力图通过直观的实验过程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理论性强、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在进行现场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掌控好课堂秩序和上课节奏,避免因到实验室上课分散学生注意力,或过于自由而影响到课堂纪律和上课质量。
总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可通过多种途径,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合理、有效地利用现场教学,对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蓉蓉.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6).
[2]田丽萍.浅谈触发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6).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动手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一定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差距,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下面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要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时间
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如果学生们对专业知识一点都不懂,就到生产车间或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对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所讲到的专业术语、设备或构配件名称及作用,学生一无所知,实践教学只是走马观花,一则无法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二则无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三则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例如,工民建专业学生的现场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此时学生们只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测量》并没有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当学生去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构件厂进行认识实习时,他们对工程技术人员所讲的混凝土的配料要求、上料顺序及混凝土搅拌过程等内容非常感兴趣,听得也很认真,并不时提出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而对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名称、类型及作用却知之甚少,学生们听起来不但没有兴趣,而且提不出任何问题,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认识实习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们学习了《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实习效果大大提高。所以,实践教学一定要在学生们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再进行,才能把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指导教师要在实习前给予学生必要的实习指导
学生下厂实习前,实习指导教师或任课教师要根据实习内容和要求及所去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习指导,让学生知道下厂时主要做什么、怎样做,有哪些注意事项。否则,学生进入实习现场,由于生产车间或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噪音较大,加之学生多,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讲解使跟在后面的许多学生听不太清楚,从而使实习走马观花,达不到实习目的。比如,建筑系的学生在下厂实习之前,实习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什么,所要参观的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形式、所用材料、构件组成、特点、连接方法、钢筋配置,等等,进入施工现场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实习指导教师都应该在学生实习之前向学生讲明,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实习,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练习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场地,也是师生进行科学试验研究的重要阵地。学校必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围绕培养目标搞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到2012年底,我院共建立包括现代物流模拟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沙盘演练实验室、电气传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PLC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液压实验室、钳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实训车间及网络中心实验室等各类实习实训基地共30多个,大大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要提高校内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不但要有各项管理制度,而且要定期检查、督促,并具体落实。教学的管理应科学化、规范化,要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管理的落实到位。要落实学生实践教学的考勤制度,有奖有罚,建立档案,良好的教学管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四、“校企合作”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为了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许多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增加幅度较大,学生在企业真实现场中进行实习,较之在学校模拟现场或实验室中进行的实习,在培养生产一线职业能力上,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学生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或设备陈旧而跟不上现代企业步伐的问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职业环境,使学生有机会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现场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学生还可获得部分资金补助,解决了学生生活费问题,减少了企业雇佣临时工付出的劳务费和培训费,对学生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好事。
根据我院的发展需要和各学科的专业需要,本着“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互相协作、互惠互利”这一基本思路,我院共确定了包钢炼铁厂、炼钢厂、无缝厂、焦化厂、机制公司、电修厂、计量处、供电厂、物资供应公司、技术中心、凯捷公司、稀土高科、焦化厂、轨梁厂、建筑研究院等二十多家企业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既为本院高职学生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也将我们与企业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