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第1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壁垒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125-02

一、公共管理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公共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增强,各国为了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全球化时代是高风险的时代,对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和协商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推动着政府管理创新。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现政府职能市场化和公共管理法治化。其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企业化为导向再造政府内部的管理。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运用企业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服务质量,是改进政府内部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3.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成效明显。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政府追求无限权力,形成无限政府,权力较少受到制约也难以制约,政府习惯于用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处理复杂多样的社会事物,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和调动个人、企业与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公共管理创新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管理创新,有利于为构建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面对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我国政府只有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公共管理创新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并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为他们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人们越来越期望建设一个公开、透明、没有腐败的政府。

3.公共管理创新明确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治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建设城市化的组织职能,其自身角色的合理定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构建城市化的进程。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就必须使政府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二、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

区域治理主体的缺位、区域公共政策的冲突和区域行政壁垒的存在等障碍因素,制约了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阻滞了区域公共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区域治理主体的缺位是组织问题

大凡区域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一般都设有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直接领导的区域治理机构。重大的决策还要经过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批准,并通过颁布各种法令、法规予以实施。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规划,城市往往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在城市规模、城镇布局、职能定位、产业分工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协调,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互不相容、重复建设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公共政策的冲突是政策问题

传统行政区经济环境下,各地政府制定政策通常都是只考虑自己行政区内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内部政策。区域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的促使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差距扩大、协调区际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区域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区域为作用对象;它的出发点是区域差异,它的必要性在于市场机制在资源空间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在解决国民收入的地区间再分配方面往往失效。

(三)区域行政壁垒的存在是直接问题

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当前在我国各个地区之间没有关税,执行的是统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从国家的角度讲,各个地区之间是没有贸易障碍的。但是,由于受行政区划影响,不同行政区之间仍然存在市场分割现象。最大障碍就是隐藏于行政区背后的区域行政壁垒及其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

三、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公共管理的创新

(一)通过观念创新确立区域公共治理理念

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求政府的治理理念必须跳出行政区划的刚性圈子,关注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摈弃传统的“内向型行政”。在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政府的理念和行政价值必须摆脱对传统的路径依赖。每个地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个体来说确实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然而从区域发展的大局来分析,区域的发展容易受到多头行政力量的制约,区域发展极易走向碎片化,陷入“囚徒困境”,不可能实现联动共赢。政府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坚持区域公共治理。通过合作协调,发挥比较优势,使区域间的公共问题高效率解决,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行政壁垒。

(二)形成统一的区域公共管理政策环境

对城市化一体化而言,创新区域公共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抓住重点,建立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对区域相关政策、规划实施进行协调、监督。二是呼应热点,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制。适应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需要,加快建立区域城乡统筹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体制。三是攻克难点,建立无障碍的市场流转体制。全面清理阻碍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推进要素市场、商品市场的制度对接、统一互联,着力构建市场共同体。进一步培育区域产权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产权流转、资源配置和高效监管的新体制。

第2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 区域经济 相互作用 区域空间结构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协调发展的交通对策有利于区域内外共存与和谐发展,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两者互动关系进行多层次的定性、定量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正向作用

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量的扩张作用。通常意义上区域经济量的扩张是指地区内的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IN(国民收入)的增长。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量的扩张作用有几种方法:一、运用生产函数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分析工厂产出的生产函数,发展经济中将它借鉴过来,表示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产出的函数,其基本形式是:Yj=AjKαjLβj。其中K表示资金投入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A表示技术因子,也称经济技术管理水平,是外生变量;Y表示产出,通常指GDP。二、运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Aschauer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将基础设施投资的下降与随后生产率的下降进行经济计量研究,得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他计算的基础设施产出弹性为0.39。研究成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在0.28~0.58之间。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仿真。丁以中通过构造交通―经济模型对交通与经济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他的模型有三个子模型组成,交通运输子模型、经济子模型和交通与其他行业子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仿真,从而得出模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质的改善。区域经济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质量的提高、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廉洁高效政府是区域经济腾飞的软环境,而交通运输系统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有助于改善企业生产条件,降低企业成本,放大地区经济吸引力,增加地区经济发展潜能,改善企业与周边地区关系,加速地区间、地区与外国之间的交流,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活力。

申金升等人结合交通经济带概念构造了地区经济潜能模型。交通经济带STED有三个子系统组成,即交通运输系统St、区域经济系统Sc和Sr资源环境系统。它充分考虑了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首先定义了可达性ATEB,然后通过两个参数来描述地域的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经济潜能的影响程度,一是系统的外向型指标σ,它是交通经济带以外销售产值占经济带总产值的比例,然后定义交通运输系统Sc对资源系统的影响强度δ,这个参数可以用资源开发预计新增产出的比值来描述。紧接着用logit模型计算新建交通项目承担的交通流量比率,最后得到经济潜能的表达式:

其中PTEB为经济潜能,XTEB为地区总产出,e-atit为描述可达性指标的函数,地区的经济潜能体现了区域经济质量上的改进。

交通运输新系统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区域经济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进出口结构等等。

第一,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内空间结构的作用经历了从简单的定性到定量分析的过程。

区位理论。经济学家韦伯认为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和生产集聚力是工业区位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交通运输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理学说:对于中心地区提供的服务和货物的需求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由于交通费用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出现对于中心市场需求为零的区域。克里斯泰勒用这种简单的理论抽象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布局的影响。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中于区域内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增长极再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其中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增长极的扩散。

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中轴线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发展中作用的结果,点轴开发理论中的轴是沿着交通干线形成的,交通线连接着区域的增长极。

交通经济带理论。它更加明确了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交通经济带是一种经济活动沿着交通基础设施束集聚分布的现象,在交通经济带的理论中,交通直接导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

第二,交通运输系统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梯度转移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交通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按照梯度由高向低发展,产业结构的布局也会呈现出按照梯度变化的趋势。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向经济水平较低地区转移,这样一级一级的向下转移,形成产业结构在区域内各个梯度地区不同,创新活动首先从高梯度地区发源,随着时间推移,按顺序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在梯度转移过程中起很大作用,加速了各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这在长三角地区十分的明显。

区域经济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反向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环保、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同时它也反作用于交通运输系统:首先是资金供给,区域经济为交通设施建设提高资金支持;其次是技术供给,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影响的制约,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新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交通技术;第三是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不断促使运输业调整其内部结构,现阶段,我国正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就要求有安全、快速、便捷的系统来适应;第四是制度供给,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为交通设施建设提供了很多融资方法,比如BOT模式、转让经营权模式和国际投资证券方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概念性目标: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的“累计效应”和“辐射效应”,构建城市布局合理、市场高度开放、制度建设完善、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增强整个区域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内货物、人员、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自由流动。而上述要素的流动又需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因此,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势必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反过来,综合运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优化,有利于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城市群空间区域结构合理发展。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综合运输体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区域经济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要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和命脉。区域综合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依托及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潜力充分发挥的基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客货运输量结构、空间结构、质量要求都会发生变化,综合运输体系急需优化、整合,以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趋势。

其次,综合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和引导。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区域内货物、人员、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的自由流动。而上述要素的流动又需要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支撑。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优化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为客货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网格;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升级过程中,交通运输系统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一、区域性立法与执法联动的可行性

区域性联动执法与行政管理的可行性执法尺度与标准相比较成文法而言,更新的周期快,需要不断与现实情况接轨。若能很好地利用其特点,反倒可以作为解决各地法律适用冲突的工具。可以将区域性执法尺度联动视为“小立法”,通过“小立法”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方利益,缩小尺度差异,弥补立法本身存在的差异和冲突。区域行政管理要求各地区行政机关联动地进行管理。以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为例,我国目前城市环境管理主要措施是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因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的特殊性,各级地方政府仅保证在本辖区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对本地区环境造成影响是不够的。有些环境污染是由相邻区域各地方的数个行为共同造成的,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动地进行行政管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模式可以引入区域行政管理,通过定期举行“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明确各方目标和任务的做法也是可行的。区域性合作立法的可行性通过区域性联动立法,明确各方利益、协商确定统一内容和标准,不但解决了法律冲突,同时也节省了立法资源。如果说立法联动是积极主动地预防适用法律的冲突,那么各地在对相同或相类似问题各自已有立法后,解决法律冲突,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方法。对于后者而言,遇到具体问题各方相持不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各自利益的博弈。此时,各方所依据并坚守的是各自现有的法律、法规,而不会过多考虑他方利益。但是,多方若能在立法初期就充分交换意见、平衡利益,最终制定的法律相较于各自分别立法势必更易为各方接受,出现法律适用冲突的可能也会小得多。地区间开展合作立法并非全新的设想,某些地区早已有类似的尝试。东北辽吉黑三省政府就曾于2006年7月达成了立法协作框架协议,共同确定了开展立法协作的领域。省级政府立法协作、制定适用于某一区域的行政法规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尝试,但尚有不少法律问题需要解决,应通过修改《立法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使区域立法合作法制化,并明确立法的主体、可协作的权限和范围,解决法律渊源和位阶问题,理顺立法审查监督机制等。如此,区域性合作立法引入海洋经济地方法规和管理规章的制定将更具可操作性。

二、对海洋经济立法与执法联动的具体构想

区域协调委员会还可以在纵向上建立省级、市级、区级协调委员会,从而真正将区域性联动从口号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遇到区域性海洋经济活动中需要协调的具体事项时,应由协调委员会协同各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就个案或个案背后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协调,促进达成区域共识,化解矛盾,保证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举办跨地区研讨会就专门问题举行的研讨会是各方充分交换意见、明确各方利益的平台。各省目前已有通过举办研讨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2007年,宁波市就曾召开“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样的模式同样可以应用到联动立法、执法中去,在研讨会上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和分析,各方代表在会上充分阐明自身需求,明确各方利益,并最终通过磋商确定统一立法理念和执法标准。由此从源头上解决法律冲突。当其他地区对相关事项已有立法,而本地区准备制定法律弥补立法空白时,也可以通过举行研讨会邀请已有相关实践的地方立法、执法机关,吸取经验,了解其他地区法律制定后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自己立法时避免出现相同的漏洞;而其他地区也可以利用此次研讨会的契机,修改和完善现有立法,这样从客观上也通过立法联动实现了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协调和统一。设立合作基金区域性联动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合作基金的方式进行。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共同开发等方面。合作基金的设立是对于海洋污染治理费用分担的一种尝试,治理海洋污染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有时仅通过某地区单方面的努力很难完全解决问题,其结果将是污染得不到彻底根治,最终仍会引起更大范围的损害。区域合作基金既可以是常设的,也可以是根据个案专项设立。基金的收缴对象应采用“以政府为主、相关责任企业参与”的模式。通过协商,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自身情况、不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的严峻性、上下游经济活动的整体性等因素来确定各方主体的应缴数额。此外,设立专门的基金监督机构也必不可少。设置由各方主体共同组成的基金监督机构,监督基金的日常管理、防止基金的不当使用,维护基金设立的初衷,为区域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在共同开发问题上,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可能会出现有些地区有资源可供开发却无财力与技术支持,而其他地区有财力、技术而缺乏可供开发的资源。合作基金设立后,正可以起到统筹兼顾,互相取长补短的效果,以达到区域经济总体向着更快、更好方向发展的目标。五、结语面对海洋经济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区域性立法与执法联动以其自身具有的优势,在解决地方法规与管理规章冲突、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中具有积极意义。海洋经济法治化中的区域性联动在当前条件下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应当引起学术界和我国关联地区政府的足够重视,尽快在实践中建立和运行起来。

作者:胡轶木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第4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共建园区;区域协调发展;行政托管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38-04

一、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发展基本情况

1.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是振兴苏北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发展南北梯级差异明显是江苏的一个基本省情。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20世纪90年代起,江苏省就建立了“五方挂钩”的帮扶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进入新世纪,又建立起财政、产业、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制度。这两项制度,都是为了加快苏北发展、引导南北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005年,江苏省出台了《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对苏北地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由以扶持输血为主转向激活内生造血机制为主。

2006年7月,苏北发展协调小组提出,要鼓励苏南开发区与苏北开发区紧密挂钩,更大力度地推进产业转移。同年9月,江苏省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决定让苏南十个县(市、区)在苏北跨区域挂钩建设十个开发区,并出台了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

由此,江苏开始探索南北共建园区创新实践,鼓励苏南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苏北,对转移到苏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产业项目,适当降低建设用地门槛(一般比苏南地区降低10%)。同时,对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共建开发区选址必须位于国家公告的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范围内,不得擅自扩区或易位建设,此外,还要求加强对共建园区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共建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土地投资强度等。

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是振兴苏北的一项重大决策,南北合作共建开发区的思路是,在苏北十个现有省级开发区内,单独划出一块土地,由苏南苏北的开发区合作共建。这块共建土地由南北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开发公司来管理,实际运作中由苏南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招商等工作,共建土地的收益按照双方的股本构成分配。此举旨在推动苏北地区学习借鉴苏南开发区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利用苏南在招商引资、资本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苏南地区也可较好地缓解困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共建园区的管理体制以苏南为主,苏北侧重提供良好外部环境。苏南在十年内不从开发区拿走一分钱,所有利润用于滚动发展。2009年4月底,苏南苏北共建开发园区已由最初的10家达到了20家。2010年江苏进一步深化南北合作,再次新批南北共建园区7个,至此全省共建园区增至了27个,苏南开发区共派出173名各级各类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共建园区工作,各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5.7亿元。

得益于南北共建园区的不断深化,江苏苏北地区2010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产业转移项目达到2 175个,项目总投资1 755.1亿元,苏北实际引资97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0.7%和25%。这些转移项目规模大、领域宽,产业层次也明显提升,除了机电、纺织、化工外,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项目相继落户苏北。

2.实现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的“双赢”。2010年,苏北经济发展快速企稳回升,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领先江苏全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化南北共建园区建设,把推进共建园区建设作为深化南北挂钩合作的抓手和突破口:全年苏南开发区不仅派出众多素质突出的各级各类干部及管理人员到共建园区工作,而且在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本中,苏南方面达到18.9亿元,占注册资本总额的73.5%。

在27个共建园区中,苏州、无锡两市与苏北共建园区分别为9个和6个,占了苏南与苏北合作共建园区个数的60%。苏州市共建的9个园区去年投入基础设施18.88亿元,注册项目83个,开工在建46个,建成投产项目109个,进区项目投资146.63亿元,累计320亿元。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一期项目全部布满,二期2.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去年新开工项目13个,其中亿元以上11个,完成投资9.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

南北共建园区,实现了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的“双赢”。例如,入围“2010中国民营企业一百强”的亚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日前投资20亿元,与连云港市政府签约新材料产业投资项目。亚邦总部位于江苏常州,主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代表介绍说,园区位于灌南县堆沟港镇境内,南依“苏北黄浦江”――灌河入海口,北依新沂河,东临黄海,堆沟港是连云港的卫星港,有苏北最好的避风渔港和万吨泊位的运输码头,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环境容量大,人口密度低,发展空间广,一切条件都非常适合亚邦这样的化工企业发展。

3.徐州―无锡共建园区硕果累累。徐州有无锡高新区新沂工业园、锡山经济开发区丰县工业园、江阴经济开发区睢宁工业园、无锡蠡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贾汪工业园、无锡―邳州工业园以及宜(兴)沛(县)工业园6家共建园区。徐州市共建园区进区项目单体投资规模大,且产业结构层次和技术含量较高。截至目前,前3家共建园区引进注册项目44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开工在建项目27个,已建成项目14个,进区项目总投资37亿元。

无锡―徐州南北合作共建的蓝图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一批项目建成已投产或即将投产,又有一批新的项目奠基,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推进。无锡―新沂工业园先后引进38个项目,涉及总投资48亿元,注册资本12亿元,2008年先后有12家企业开工建设,22家投产达效,聚集效应日益显现。锡山―丰县工业园立足把园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集聚的载体和高效服务的平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目前开工建设项目26个,徐州丰城盐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园区。今年将重点把盐化工、纺织服装、电动车辆、机械铸造等企业转移到丰县。

没有苏北的振兴,就没有全省的率先!南北挂钩共建园区,让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了一个拉动力,带来产业的梯度转移,使苏南的先进经验传到苏北,带动苏北地区的发展理念、思维习惯、招商思路、服务方式等发生根本改变,加快了苏北振兴的步伐。园区共建的“江苏经验”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两次派人实地调研,广东、浙江等兄弟省先后有五拨人马前来取经学习,明确表示要将“原产”于江苏的这种新机制移植或放大到更广领域。

二、南北共建开发区存在问题分析

南北共建开发区历经五年的运作发展,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共建模式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财政支持苏北的转移支付及专项资金累计达到1 430亿元。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多达9 854个,总投资6 086亿元。苏南开发区采取选派团队、挂钩结对等办法,帮助苏北建设了27个开发园区。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选派了大批干部到苏北工作,为苏北带去了新的理念、思路和资源。目前苏北5市党政正职中有9名来自苏南和省级机关。2010年,苏北5市GDP均超千亿元,财政收入均超200亿元。已有6个苏北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但是,作为经济社会领域的新形态、新探索,南北共建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有的共建园区启动缓慢,注册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有的园区缺乏总体规划,“大路货”项目多。

作为共性问题,用人机制也普遍不够完善,共建园区主要管理岗位大多由苏南“输出”,因属组织派遣,加之缺乏相应的提拔任用机制,“输出”很容易成为短期行为,两三年派遣时间一到便走人,有临时观念、短期行为者不在少数。此外,共建园区定义范围过窄,扶持政策仅适用于赴苏北结对的苏南开发区。

2.操作层面的的冷热不均。从操作层面看,无论是已试点园区,还是正筹划兴建园区,大都存在“南冷北热”现象,未能真正形成两极联动机制,苏南一些县市积极性不高,认为苏政发[2006]119号规定共建工业园“由苏南地区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苏南县市投入大,受益少;“省财政对每个试点开发区以奖代补1 000万元”,苏北县市受益多等,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共建苏北开发区进程。

3.共建园区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机制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的南北合作还不是对等的合作。动力机制方面:一是共建园区的动力更多的来自政府;二是还没有充分利用市场的优化配置资源作用推动共建园区;三是还不是完全建立在双方互利、共赢基础上的良性互动。

保障机制方面:一是还没有一套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共建园区发展的持续、规范进行;二是相关政策改革尚不到位;三是政绩考核标准,没有把推动共建园区作为干部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

开放机制方面: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封闭、保守,只取不予,将使共建园区成为一句空话。开放首先是无形的观念问题,但是开放也是有形的,需要具体的机制体现,可以表现在切实的措施、手段上。

长效机制方面:在可持续方面,一是对市场资源的“逆向”配置缺乏必要的扶持、激励措施,如人才到苏北,没有相应的鼓励办法,更多的是靠号召,靠道德力量的驱动,没有有效的市场性吸引手段和实际利益;二是产业梯度转移中,对环境保护因素考虑不够,随着产业的转移,也将环境污染随之转移,使新的发展地同时面临着缺乏可持续的困境;三是各共建园区中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发挥还不够充分,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长期协作、协调关系尚未牢固确立。

4.开发区共建合作方的选择范围仍有局限。其一,共建园区现在还是一一对应,带有拉郎配性质,没有根据南北各市产业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应挂钩;其二,南北共建还只限于本省之内,没有向外省市拓展;其三,没有建立省内外大型企业自建或共建园区,实现产业链的链接和延伸。

三、南北共建开发区创新对策选择

1.进一步完善南北共建模式。江苏省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政策措施》以及建设发展情况考核评价办法,主要在几大方面进行了补充和改进,尤其是首次建立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新建园区要“合格”,注册资金、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建设项目“四到位”是必备条件;土地投资强度指标;评价指标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供热率或清洁能源利用率所占权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业务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不相上下;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外加附加分。这些规定是目标是实现“既要园区建设快,还要项目质量高”。此外,用人机制上也明文规定“对苏南派驻共建园区工作满二年以上人员,享受派出地区省定扶贫工作待遇”。

出台共建园区考核评价办法,以制度化推动共建园区的长期化、规范化发展,此举突破共建的“南北”限制,向全社会打开了吸纳各种生产力要素大门,可以有效防止产业兴衰、人员变动等对共建带来的影响,也将把南北共建园区这一模式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更加有效地推进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拓展共建园区的空间,提升共建园区的水平。共建园区的模式既可以是与省内外发达地区政府或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也可争取省内外大型企业自建或共建园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还带有帮贫、助困、输血性质的一对一共建园区模式,在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前提下,尽快提升共建园区的水平。可以采取诸如南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CSSD)三方共建占地55平方公里的“苏通科技产业园”的 模式。同时,把扶持与苏北结对的苏南开发区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普惠至所有属于共建范畴的开发区,而不是仅适用于赴苏北结对的苏南开发区。

3.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其一,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享、合作共赢机制。“园区共建”的初期,苏南的扶持,财政的补贴都是必要的。但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机制,才能确保实现南北各得其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二,政策激励及时跟进。建议江苏省结合新近出台的扩内需保增长“十项举措”,设立专项资金,对共建开发区苏南县市给予一定奖励。或制定相应标准,对共建园区基础投入、项目转移达到一定额度苏南县市给予奖励,调动共建积极性。彻底改变共建中“南冷北热”的现象。其三,完善共建园区的用人机制,使每年1 000万省财政支持真正起到激励和促进园区建设的政策功效,让苏南“十年内不拿走一分钱,所有利润用于滚动发展”的承诺落实到操作层面。

4.实行“行政托管”创新体制。由于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加上项目、资金、政策的支撑,共建园区一般都成为当地发展的引擎和示范区,发展的速度和层次都要高于周边行政区域。同时,目前共建园区合作范围(区域)仍然偏小,辐射、带动的影响力仍然偏弱,为了更充分发挥共建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共建园区周边以及整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域的新型工业化进程,适当扩大共建园区合作范围(区域)十分必要。这也符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共建园区建设政策措施的通知》的精神。

实行“行政托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创新性的体制、路径选择。

所谓“行政托管”,是由发展较慢地区作为委托方,把隶属的某一行政区域委托给受托方(发展较快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全权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托管区域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的“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受托方的资源集聚能力、产业带动能力以及要素辐射能力,加快区域发展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行政托管”的根本特点在于,被托管区域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行政空间的层级结构不变,现行行政版图不变,名义上的行政“所有权”不变,改变的只是被托管区域行政“经营权”,由受托方以新的理念和机制对被委托区域进行运作管理。“行政托管”实现的这种行政“所有权”和行政“经营权”的分离,目的是要产生在原有行政区划框架内无法产生的行政效率、市场效能、经济效益。

“行政托管”重新配置的虽然只是行政资源的,而没有直接配置其他市场资源要素,但是通过特定行政区域的行政管理关系的调整,间接地重新配置了其他市场资源要素,在一个全新平台上聚合要素,激活要素。行政资源要素在这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到市场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当中,发挥了其他要素无法起到的作用,可谓“四两拨千斤”的点睛之笔。

实行“行政托管”的积极意义在于:其一,“行政托管”实质上是一种变通的行政区划调整,属于体制内的量化变革,不从质上改变、打乱现有行政区划的格局、结构,实行的权限在本级政府,难度相对较小;其二,托管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自愿,互利互惠,避免出现大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既有同级行政区之间的冲突也有具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行政区之间的冲突,而利益的冲突正是阻碍“最优化”行政区划格局形成的症结所在;其三,对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以城带乡、以区(开发区)带乡式的“行政托管”,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现代化进程。其四,为经济发展较快区域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要素,解决了这些地区土地紧缺同时周边土地闲置现象并存的矛盾。既不违背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市场规律,也是政府搞好土地经营、实现土地价值合理化的有效手段。其五,体现了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动态平衡的基本要求。行政区划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行政区划演变的阶段性,行政区划必须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作相应的适时、适度调整,以保持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动态均衡。行政区划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使行政区与经济区边界极不吻合,造成行政管理的困难,并影响经济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发展;第二,使区域新功能定位的确立缺乏相应的基于空间地域单元的行政支持;第三,使城市化的推进因行政区划的藩篱制约而受阻停滞。

实行“行政托管”需要的基本条件有:(1)托管委托方和受托方发展差距表较大,客观上存在实行“行政托管”的必要性;(2)由于要把施政空间的“治权”让渡给别人,因此需要托管委托方拥有战略眼光,前瞻意识和开阔胸襟;(3)需要上级行政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跨行政区的“行政托管”行为,没有上级行政管理者的批准难以实施;(4)托管委托方和受托方要签订“行政托管”的有关协议,明确“行政托管”的责任、目标,靠法律和制度保障“行政托管”的顺利实施;(5)对受托方而言,实行“行政托管”核心是解决了“财富之母”土地要素的增量配置问题,但又不限于此,“行政托管”同时又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求受托方不仅具有发展经济的能力,还必须具备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能力,承担起对受托区域实行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的责任;(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经济社会得到更快发展,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为最终目的。

“行政托管”已有先例:徐州市2005年8月进行的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属铜山县的大黄山镇、大庙镇划归鼓楼区行政管辖,两镇的人、财、物整建制交由徐州经济开发区管理。“交由管理”即为托管。此次区划调整使徐州经济开发区的面积由原来的25.6平方公里扩大到152.8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3.9万增加到近20万。此举开启了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大幕,2010年徐州经济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徐州的“交由管理”是一种有实无名的“行政托管。”

安徽省黄山市则鲜明亮出“行政托管”的旗帜。2009年1月起,将黄山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一社区两行政村交由黄山经济开发区进行托管,黄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统一领导和管理托管村(社区)的党务、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工作,此举被视为“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的一件盛事,更是加快改革步伐、打造活力开发区的一件好事,大大促进了黄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步伐。

About Jiangsu North-South Build Development Zone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DU Yu

(Xuzhou Municipal Party School,Research Departrment,Xuzhou 221009,China)

第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正在步入加快转型的新阶段,迫切需要银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中长期投融资的主力银行,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使命,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金融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开行将紧密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按照“项目自身的战略必要性、整体业务的财务可平衡性和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三大原则,坚持“两基一支”、社会民生、国际合作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支持国家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项目和薄弱环节、瓶颈领域,助推发展方式转变和实体经济发展。国开行将坚持以党建统领全行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好的作风促进自身改革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积极推动棚户区改造。棚户区家庭的“安居梦”,是最现实的中国梦之一。国开行将发挥棚改主力银行的作用,把棚改作为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深化银政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引领和带动社会资金,大力支持国家今后5年1000万户棚户区改造目标的实现。

―重点支持“两基一支”领域。坚持“四化同步”原则,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加大对铁路、公路、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支持,促进铁路等重点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夯实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继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继续加大对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灾后重建的支持力度,支持、新疆等地跨越式发展,助力全国实现同步奔小康,共圆中国梦。

―融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重点战略客户合作,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支持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绿色信贷工程”,推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建设富强中国、美丽中国。

―大力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围绕“三农”、小微企业、农林水利、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领域,探索以金融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民生梦”,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稳步推进国际合作业务。坚持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构建双边和多边金融合作机制,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支持合作国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让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连相同。

第6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演产业转移;必要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6-0069-04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恰当的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的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都有益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国内市场日趋融合,上世纪末以来的经济危机使得无论是国家之间还是国内地区之间,都出现了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研究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意义及发生的可能性就显得重要而关键。

一、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1. 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1)东西部在经济总量上差距明显。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分别为50%、30%和20%;2005年分别为60%、24%和16%;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2009年,东部地区GDP为209,736亿元,是西部66,825亿元的3.1倍。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整理计算。

(2)东西部在地方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上的差距不容忽视。表2反映了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效益对比,2009年西部地方财政收入为6,056亿元,仅为东部20,378亿元的29.8%;人均财力西部为1,689元,仅为东部4,075元的41.4%。西部地方财政收入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2002年至2009年东、西部地区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详见表3。可见,中、西部地区在地方政府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

(3)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低,民生问题比东部更严重。从社会发展水平看,由于经济长期落后,西部不论是用于社会事业的公共财政支出,还是人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都大大低于东部地区,表4反映了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由此而带来的民生问题不容忽视。

2. 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1)新一轮产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地区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我国东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部分产业开始面临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工资上涨和市场趋近饱和等问题,伴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从出现“技术荒”向“民工荒”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产业转移,东部地区能够缩短产业链条以腾出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以其开放优势、窗口效应来吸收外部的先进管理、先进技术,集中财力和技术开拓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从而提高我国加工工业在高档产品生产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2)新一轮产业转移也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机遇。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承接转移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也并不意味着在承接产业中完全拒绝淘汰型产业的转移,或者过度推动和扶持配套型或延伸型产业转移的落地,而是一个调整结构、产能置换、产业提升的过程,某些淘汰型转移的产业和技术设备相对于发达地区是落后的,但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是先进甚至急需的;产能型转移有助于激活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潜力,提高资源、能源等禀赋的开发和应用水平;扩张型或配套型产业的承接填补了产业结构中的空白,推动产业规模效应实现,助推了中西部地区由传统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经济体系的快速转变。

二、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分析

1.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逐渐成熟

(1)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0年~2008年,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水运方面,长江上游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西江航运干线已达到三级及以上航道标准,主要港口和库区水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观;民航方面,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79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4%。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西部闭塞的状况,不仅使人员出行更为便捷,更为中、西部地区企业原材料的输入和产成品的输出提供了保障。

(2)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配套水平明显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快速推进。据工信部2011年9月9日在京《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称,1月至7月,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18.1%和17.3%,而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增速分别只有7.4%、9.1%、11.8%、12.9%;从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域来看,2000年~2008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4.4个百分点。

(3)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特点。中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十二省区市石油总储量占全国储量的32.7%,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2%,煤炭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0.6%。

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还有突出的要素成本优势。首先,通过表5、表6可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较低;其次,中、西部地区不仅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工业用地价格相对低廉;最后,中、西部地区工业用水、工业用电价格相比东部沿海地区较低。加工制造业西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工业的整体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新的国内环境迫使东部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

(1)不断开展的大工程、大项目促使产业由东向西转移。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数据,2000年~2011年这11年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65项,投资总规模3.1万亿元。2006年1月商务部还适时提出了“万商西进”工程,旨在促进国际产业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转移,以加快中西部崛起步伐。除了国家项目外,发达地区也在用各种方式帮助、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成长,如北京市发改委决定,从2011年起,将有2,900亿元200余项工程助力西部发展。

不断开展的大工程、大项目不仅拉动了中、西部地区得就业,更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商机,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企业选择在中部地区投资建厂,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驻西部开设分公司,产业转移也由此展开。

(2)中、西部地区成长中的城市群吸引东部产业进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浪潮中,以重庆、成都、西安等特大城市为中心的一个个城市群正在发育成长,对东部产业转移有很强的吸引力。此外,以兰州为中心的甘肃走廊城市群、南宁城市群、昆明城市群也在快速成长,与越南毗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目前正在致力于成为南宁—东盟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这些由产业转移催生的中、西部地区的“七小龙”、“八小虎”城市群,作为第二、第三梯队将引领中国经济成长。

3. 产业转移政策日臻完善

(1)中央不断出台的政策为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保驾护航。2010年8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8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旨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9月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10月,“十二五”规划建议出炉,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11月初,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划》提出,要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

(2)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本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本区域的产业转移,例如2010年底,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涉及园区管理、合作模式、招商引资、环保、用地等28项政策措施,助推产业转移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江苏政府颁布了《加快苏北发展政策文件汇编》、《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

三、结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且发生的可能性极大。然而,我们在迎接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新一轮“圈地运动”埋下隐患

(1)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中、西部一些地区在发展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依然存在跑马圈地的行为,甚至有许多贫困市县在申请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出现了效益低下、土地大量闲置的现象。

(2)没有发挥聚集效应。由于开发区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也不完整,难以发挥积聚效应,目前,西部各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而园区之间的政策又相差无几,导致园区之间在招商引资上恶性竞争,互相压低土地价格,增加优惠政策,使进入园区的企业专业种类庞杂,园区内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而园区没有有效的产业链条,反过来又增加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使园区难以吸引优秀的企业,形成恶性循环。

(3)潜在风险很多。由于园区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工业园区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还不能得到满足,使得工业园区的建设存在很多风险。例如,多数园区都存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大、回收周期长、土地补偿款和财政收入的增幅暂时赶不上银行利息增长,园区负债经营构成了园区建设的信贷风险。

2. 产业转移出现“粘性”

中国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但是,产业转移存在着“粘性”,产业转移“粘性”对产业梯度转移有一定的阻滞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的生命周期原因。从理论上讲, 产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 创新因素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需要有较高的研发投入和高素质的人才, 具备这些条件的区位是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科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 在我国, 主要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 这类产业的区位选择, 就具有向沿海地区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城市集聚的倾向, 而不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或转移。

(2)企业的运营成本原因。一般地说来,约束产业转移的企业运营成本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二是由投资因素决定的沉没成本( Sunk Cost)。前者主要是那些市场占有率高的成熟产业,这类产业区位选择具有市场指向,而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市场容量大,这些企业先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机会成本较高;后者主要是那些资本密集型的成熟产业,这类企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这些企业在沿海地区也很发达,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沉没成本较高。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不会忽视运营成本而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样,成熟产业的产业转移也存在着“区域粘性”。

(3)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因。在我国, 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一些行政决策,也会造成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比如,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出于社会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景气的考虑,往往对那些应该并也愿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企业给予种种行政挽留,又比如,发达省区也存在着省内发展的区域差距,地方政府出于缩小区域差距的战略考虑,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这样,在空间尺度较小的省内不存在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但在空间尺度较大的跨行政区范围,就会出现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特别是在强调省内区域间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发达地区也很普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上述行政行为具有其合理性和长期性,就会从多方面造成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3. 盲目承接产业转移,加剧区域间竞争

(1)土地价格竞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各地比拼政策,盲目争抢产业转移项目。最明显的是土地价格、税收优惠和项目补贴竞争等方面。土地价格竞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土地管理秩序混乱以及圈占囤积土地的现象出现,有的还非法挤占农村宅基地和耕地。一些地方的税收和补贴方面的优惠也违反了国家税收征管的相关规定,扰乱了地方财税秩序。

(2)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不顾项目水平,承接转移“来者不拒”的问题。承接转移时对产业项目的技术水平缺乏足够甄别,对是否假借产业转移之名圈占土地等难以判断,给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的转移提供了可乘之机。

(3)无序转移承接,产业同质化问题严重。有的地区承接转移时不顾本地主导产业方向、不在乎是否具备发展条件,在项目布局上也有不围绕主业、不注重发展产业集群的情况。

[1] 刘易斯. 二元经济学[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 卢根鑫. 国际产业转移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 顾朝林. 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长江三角地区及主要城市比较研究[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陈建军. 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 上海:中华书局,2002.

[5] Anwar Shah,春 丽,恒 甫. 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D].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周国富.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7] 石碧华. 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J]. 广东社会科学,2008

(2).

[8] 左 玥.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对策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9] 袁 灏. 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0] 徐炳胜. 上海产业转移效应研究[J]. 长三角,2009(1).

[11] 陈 青,李英策. 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影响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

[12] 潘 悦.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与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面临的挑战[J]. 当代亚太,2006(6).

[13] 陈建军,葛宝琴. 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第7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群 , 产业分工, 合作发展

Abstrac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e the core city Beijing and tianjin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binhai new area and the bohai economic ri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ity of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the two basic ideas and opinions construction.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divisio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群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解决行政区划分割造成的区域经济联系松散、产业分工不合理,、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中国城市群》(姚士谋,1992)一书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交通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在城市群的发展中,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群的发展,必须要通过促进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

一、京津冀城市群

在城市群内有两个核心城市,它们无论是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和吸引能力,还是在城市群中发挥的作用,都起着“双核心的作用”。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群都具有这种双核心的特征,如北京和天津、广州与香港、沈阳和大连、济南与青岛等。

京津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沧州等大中城市,共有城市30多座。京津冀城市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核心区,仅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见表1)

京津冀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特殊在于:一是典型的双核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京津城市群中京津两个核心城市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缺乏合作;二是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这表现在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以及政策协调等多方面,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分工不明确,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联系松散;三是该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活动集中在中心。京津两市经济发达,京津与河北省各市之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产业联合和梯级分工,环京津经济发展圈呈塌陷状态。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

京津冀联合的存在共同利益(包括整体性、互促性和共同性)、优势互补(包括市场的互补、生产要素的互补、旅游资源互补和环境容量互补)的基础(石亚碧,1995)。彭天宇等(1995)认为京津冀联合的可行性包括:京津冀共同发展“京九”优势;京津冀联合研究开发曹妃甸这个环渤海区中的深水码头;京津冀同建滨海自由港区。京津冀的合作上有四个突出问题:第一是观念问题;第二是定位问题;第三体制问题;第四是分工问题(余钟夫,2004)。樊奇洲(1999)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双核启动战略,其核心内容是:有两个不同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联合起来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组成京津冀核心经济圈。

(二)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胡建新(1999)提出了京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建成以京津为中心、城市经济职能互补、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环渤海地区经济核心区。李敏(2004)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现实基础: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供给充足;产业部门较齐全;拥有雄厚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障碍问题上,冀程(2004)认为京津冀区域城市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经济水平落差大。张翼(2005)认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首位城市聚集效应不明显;京津冀地区经济差异较大;京津冀市场发育尚不完备,区域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城市间缺乏协调分工;城市规划不合理。崔何瑞(2006)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确定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构建京津冀产业带;加速区域内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进一步加强生态规划,力促区域可持续发展。樊杰(2005)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存在三大难题:捆绑在一起的两个巨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一个严重缺水的区域。周立群(2006)认为京津冀开放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制不活,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低,要素市场不统一;区域内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产业布局缺乏协调;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冲突较严重;特大型城市与其周边农村的发展极不协调等。

三.京津城市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京津城市经济结构

1.北京的服务业发达,高端产业发展迅猛

北京是我国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2011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16000.4亿元)[ 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统计局]的比重达到75.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超过70%。北京的金融业尤为发达,规模和比重与国内金融中心上海不相上下(见表2)。北京的第三产业呈现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业快速发展、高端产业极具活力等特征

表2 北京与上海金融产业增加值比较(2011)

增加值(亿元) 占GDP比重(%)

北京 2055 12.8

上海 2240 11.7

来源:根据北京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上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改革开放后,北京开始产业转型,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0 年代开始,北京开始规划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形成了以CBD商务办公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西城区金融街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发展中心,生产者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城区集中、点状分布的政府办公区位特点形成;跨国公司总部和外商驻京机构增多,写字楼大量建设;办公业开始成为带动就业、拉动经济的重要行业。进入21 世纪后,服务业发展呈现类型多样、重点突出、布局清晰的特点,进入飞速发展的态势。

2.天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滨海新区的潜力巨大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现在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竞争力。天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工业结构初具雏形。全年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3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68.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3444.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4%。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887.34亿元,增长27.0%[ 天津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津市统计局]。

工业结构上,北京与天津的重点行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冶炼、化工业等。2004年,这五大行业占两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约为60%左右,反映了京津的工业格局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局面。根据资源条件和城市功能定位,北京制造业中的“三高一低”行业需要外迁,而天津因其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承载,迁入和现有工业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京津城市发展阶段

1.北京经济已经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

近年来北京经济呈现出后工业经济时代的突出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快、稳定性好、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二是服务业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直接体现城市经济和现代化发展水平。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接近70%,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已取代了传统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生产业发展强劲,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构成了北京市区生产者服务业的主体。三是效益明显提高、消耗稳定降低、公共服务水平提高。2006年,北京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8%,接近“最富裕”阶段。2007年北京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2009年突破10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2.天津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据200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天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54.38亿元,比2007年增加1303.98亿元。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2.5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21.07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2410.73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为1.9:60.1:38.0。工业是天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0%、GDP的60%、出口的80%以上。天津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劲头强势,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重化工业大发展阶段。

四、京津双中心城市发展与合作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城市功能定位,有利京津双方发展

京津同为直辖市,是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城市。从城市功能定位上,北京做为首都,其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方面,北京面对的是全国和全世界。借举办奥运会的机遇,北京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结构转型也进入新阶段。北京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驻扎了大量的国家级管理机关和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弗雷德曼(1986)提出了关于世界城市的7个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机构的集中地、商业(第三产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 、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 、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的标准。从目前的城市指标看,北京已成为东北亚乃至亚洲重要的世界城市。

随着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京津的定位会更加明确。北京会朝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发展。而天津则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为北方区域发展服务。从长远来看,天津做为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分解北京资源环境的压力,为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是对北京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这有利于北京将过于分散的城市功能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其国家首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的核心作用,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首都功能。

(二)产业分工合作,增强经济实力

北京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与天津发展强劲的现代制造业呈现明显的错位性和互补性,这正是京津合作发展的最佳利益结合点。北京应在加强对天津制造业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天津应加强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强化现代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优势,二者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增强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京津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呈现明显的产业分工。未来北京市最具活力的产业将是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及中介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而天津市最具活力的产业将是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石化产业、航空航天业、现代造船业、现代制药业和仓储物流业,从而出现明显的产业分工。

(三)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京津冀一体化

在我国三大经济核心区中,京津冀一体化程度最低。京津冀三地应构造一体化的新型分工格局,实现三地融合,错位竞争。构建新型的分工格局是推进一体化的关键。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共同打造面向京津冀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目前北京和天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关村—亦庄国家级开发区—廊坊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在高级服务业走廊方面,形成了“北京CBD(中关村科技园、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商务区)—通州文化创意和行政区—廊坊香河的会展旅游区—廊坊开发区会展中心区—天津主城区CBD —天津滨海地区的物流中心(海港+ 航空港)”走廊。在生态环境、水源地进行生态补偿,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区域发展道路。

五、推动京津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抓住机遇,京津共建滨海新区

受首都职能和资源环境的限制,北京的重化工业需要向周边迁移。滨海新区面积2270平方公里,产业功能区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北京应利用其地缘优势,利用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和土地资源等优势,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调整步伐。

(二)共建京津现代物流体系

京津冀城市群是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构成的“双核”城市群空间结构,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达到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北京是内陆城市,没有出海口,天津港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港。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世界级国际城市。从京津区域现状看,以海港、空港、铁路和道路建设为基础的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具体以天津港、首都国际机场和即将定址的首都第二国际机场三“点”为中心,围绕这三个物流中心布“线”,提升京津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北京科技研发优势与天津制造业优势结合共建高科技产业带

北京汇集了全国顶级的创新集群,有着全国最强大的高教院校和科研团队;滨海新区是北京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北京应加强与滨海新区在高端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京津技术市场的联合,共同打造区域创新产业链条,共同建设京津塘高技术产业带等。

(四)北京金融业优势与滨海新区金融创新优势结合,共建京津国际金融中心

京津冀是中国三大经济核心区。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集中了大量金融资产,还汇集了大量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总部。滨海新区是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6年中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北京、天津的金融业各有分工:北京是国际金融管理中心,天津是国际金融运营中心。但分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结语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是支撑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新时期下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级。北京和天津,应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适度集中,为京津冀城市群加快一体化进程起到核心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金成、袁朱等,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

2.姚世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2007)[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4.石亚碧,京津冀联合的基础与内容[J].经济论坛,1995.4

5.彭天宇、张庆彪,浅析京津冀经济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理论与现代化,1995.2

6.戴学珍、蒙吉军,京津冀空间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0.6

7.余钟夫、胡睿宪,浅谈京津冀区域的合作发展[J],前线,2004.6

8.冀程,京津冀一体化应从“短板”破题[J],中国信息报,2004.9

8.杨开忠,浅议京津冀区域发展[J].前线,2004.12

9.肖金成、李岚、、汪阳红、李忠等,《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研究》(内部报告),2007.4

10.樊杰,京津冀都市圈三大难题,http//bh.省略/misc/2005-08-01/content_4767828.htm

11.周立群,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http://省略.cn/cre/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3703

12.崔和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13.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02.57(1)

14.邢春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京津冀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R].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会议报告,2007.11

15.祝尔娟,京津关系与合作发展. 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会议报告,2007.11

第8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汉中经济特点针对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循环层次,研究了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循环链模式,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构建了可供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集群模式。

关键词:汉中 县域循环经济 构建 产业集群 模式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现辖汉台区、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十一县区。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480万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汉中经济发展滞后, 在陕西省经济总量排名和所占分额明显偏低。近年来,汉中县域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而要想实现汉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逐步构建起汉中县域循环经济集群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 汉中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是汉中区域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理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组成的大系统内,包括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以及废弃物排放的整个过程,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逐步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县域循环经济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当地环境的承受能力,遵循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汉中县域的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越来越少,人口与资源的冲突性越来越大,再加上县域经济增长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就要求率先实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②是创新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途径。在我国传统工业化路线下,汉中县域的生态环境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综合竞争力相对落后,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合理,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特色经济不突出,环保投入不够等。原有的粗放发展道路已不适应汉中县域的发展需要。因此,汉中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转变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解决汉中资源环境问题,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县域经济和环境“双赢”,这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造汉中未来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

③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从整体来看,汉中各县级政府的资源配置能力有限,无法解决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不足,没有能力解决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汉中地区就必须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当前汉中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县域发展瓶颈的关键。

2 汉中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构建

①生态绿色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知识,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传统农业的有效手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汉中地区由于山区地貌的复杂性、气候的多样性以及水热资源的差异性,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差异性很大。汉中县域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条件优势,构造特色产品,发展与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特色产业,推动区域生产一体化。因此,汉中地区可以综合考虑当地发展实际,发展“两园两业”,即桑园、茶园、中药产业和畜牧业。同时,政府各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为当地居民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及时提供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逐步推进汉中农业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②循环型天然农产品加工业模式。汉中地区物产丰富,发展循环型农产品加工得天独厚。因此,汉中县域要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培育中药产业,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基地县,以科技为先导,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实现资源优势与现代科技的对接。在一些有栽培优势的区域,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发展特色种植业助农增收,并逐步建立起覆盖整个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③生态旅游文化业模式。汉中各县域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优势明显。因此,汉中县域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景点。同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还要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强化生态观念,提高当地人的环保意识,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整个生态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全过程。

3 小结

综上所述,结合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围绕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循环层次入手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可供汉中当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各种模式间互相关联,共同发展,全力推进汉中县域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振江.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2011-6.

[2]张巍.陕南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

4.

[3]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6).

[4]黄成明.利用外资与中国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09(04).

注:本文为汉中市科技局科研项目,项目名称:校地、校企合作研究专项――汉中县域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第9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范文

区域经济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千帆之势,与此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矛盾突出。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具有突出的作用。调整和规范政府行为,使之能有效促进经济区域发展,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国家干预;市场失灵;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7502

[HJ1.45mm]

1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尽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出现的共同现象,也是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长期持续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局稳定的。随着区域经济差距的产生,一些问题也需要面对和解决。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实。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东部沿海发展战略,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区域合作也存在障碍。在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的大背景下,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不断展开,区域合作的形式日益多样与丰富,但许多关键领域的一体化进程还未能够有效推进,使得区域合作缺乏稳定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区域合作的实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从2003年开始,国家采取一些的宏观调控措施试图放慢增长速度。因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容量受到约束,煤矿、电力、石油这些都使人们感到生产压力,由此,国务院再次强调,宏观调控不能是一刀切,要综合考虑到教育、卫生、城市环保和三农等问题,不能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加快西部地区发展需要以开发利用资源作为支撑,但过度依赖将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会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另外,西部地区的制度短缺,如资源开发的价格补偿制度不完善等,都需要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进一步调整其职能和定位。

另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频发,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企业规模小,技术结构低,分工协作性差,这些都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2国家干预的理由和适当性

2.1概述

国家干预是指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行政管理等手段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生活领域和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进行适度的干预,使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契合与适应,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2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和适当性

在商品竞争中,价格像一双看不见的手,主导着市场内经济活动,然而市场失灵,会出现市场无法有效的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资源分配也无法获得最佳效率,主要是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之后性引起的。

从原则上说,国家干预应当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市场规则的完善度,否则,国家干预就没有发挥之地。从目前来看,国家干预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合理解决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对国家干预信息反应最为灵敏,寻找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最佳路径,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自身的营利性等经营活动应当由企业根据市场的导向自我调节。其次,政府权力行为与经济行为的分别规制,这是是解决国家干预适度性的必然要求。

当然,在现代经济社会,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经济,都离不开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但一般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政府和企业发生直接联系就越少,国家干预的宏观性和间接性更多的表现为市场行为,反之亦然。

3 建立责任型高效廉价政府

3.1政府行为的局限:政府失灵

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种缺陷,政府干预弥补市场不足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毕竟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正好从两个极端界定了政府行为的范围和程度。市场失灵理论证明,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行为应当集中在弥补市场缺陷的领域,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等,在分配和宏观失灵等方面,政府失灵理论证明,即便是必要的干预,也要适可而止,否则,这种由政府本身的缺陷会造成一场无法回避的灾难。政府缺陷揭示后,推动了当今世界性政府改革,强调约束政府权力。

经济法强调适度干预原则,即:凡是市场能够有效运行的地方,就不需要干预,市场始终是资源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若干预的成本超出市场缺陷所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进行干预。因此,国家对市场干预必须以市场失灵的存在与干预的有效性为前提,谨慎有效的干预而不是随意干预。在实务中要准确界分政府干预的限度是十分困难的,一般来讲,政府行为应当遵循相对性原则,以消除经济主体基本权利的经济自由和经济行政法律上的限制之间的紧张关系。即:合适性,必要性,禁止过分性,更确切地说,政府做得太多,或是做得太少,都可能是失败的原因,政府与经济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最大的发挥作用,成为有限的且有效的政府。

3.2建立责任型高效廉价政府

政府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当政府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时其权利和职能范围时,政府的权利就能有效地提高,反之降低效能。建立责任型高效廉价政府,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政府模型。它要求政府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承担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四项基本职能,要求讲究成本—收益原则,高效履行法定职能,是针对中国转型过程的特殊情况提出的,从而促进合理公正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发育,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试图在避免自身失灵和非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矫正市场失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经济调节。

国家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节,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使经济能够协调健康发展。在解决每一区域问题时,可以先立法,然后明确职能机构,进行监督、组织、监控等一系列解决区域问题的系统,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天平,在有效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也保证了区域政策的连续性。

(2)市场监管。

要想完善市场管理体系,使之形成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把畅通联系渠道,作为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的基础,强化内外监督,作为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的保障。

(3)社会管理。

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提高政府对公共危机的能力。通过政府行为,抑制区域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是包场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政府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再分配形式,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城乡公共基础建设,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是无法避免的,想要烫平这种差距仅依靠市场机制,必然旷日持久。在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效的规范区域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不仅有利于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毛传新.区域开发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