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人文科学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重要性

第1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第2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库恩:科学革命的阐释

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那就是:自然科学是否存在有方法论的理想模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传统的看法认为:自然科学家说明自然现象;而社会学家则是理解社会现象,一个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一个是关于价值的判断,两者之间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19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以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为代表,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没有原则上的区分,自然科学在进步和发展中建立的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理想模式完全适用于人文科学,另一派与此相反,狄尔泰、泰勒等人认为,在阐科学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全不同:“自然需要说明(explaination),人则必须理解(unelerstanding)”〔2〕库恩从科学史角度反对实证主义的教条,同时又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区分不以为然。在库恩看来,自然科学同样需要阐释,也与文化相关。1988年库恩与泰勒为此展开一场大辩论。泰勒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文科学的对象本质上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的对象则不必,也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解释。如果说自然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释的,那么人文科学则是双重的解释:不仅提供解释,而且是解释的解释。库恩基于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或进步的动态模式,对库恩的区分方式表示置疑。他认为,“自然科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立在现代实践者从他们的前人那里继承来的概念基础上的。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包括在文化中,是现代实践者通过训练模仿得来的,而这只有通过阐释学的技巧,由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去理解其思想模式后,才能影响社会的其它成员。”〔3〕在此,库恩已意识到我们所接触的世界被前理解所表述过的世界;我们关于自然知识,是对先天知识以及它所倒置的成功或失败的一种反应。如电池、共鸣器或电子振荡器以及化学反应等,都属于人类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范围,处于历史中并具有与历史不能分割的意义。在他的《从必要的张力》一书序言中,库恩使用了“释义学”这个词,是为了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作释义学的理解。库恩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自然科学的释义学特征。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实在论问题。实在论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在某些领域里信念的真假,依赖于对象在该领域里的真实特性即它们所拥有的特性,而不管人们的信念、实践或标准是什么。泰勒就自然科学对象这一意义来说是实在论者,库恩则在自然科学方面对实在论发起猛攻。在库恩看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人们对自然会作出不同的科学说明。他引用泰勒《阐释与人的科学》一文中同样的“天空”例子说:“虽然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天空与日本的天空相比较”,但是可以肯定,“我们的天空与古腊的天空是不同的。”〔4〕而且,我们和希腊人对天空的分类也不同,因为我们的天体分类学与希腊人的天体分类学截然不同。库恩立论的科学革命,他坚持相互竞争的科学的实践和标准的不可通的约性,并且否认我们能够立于科学历史而达到对世界真正认识。这在人文科学领域如此,在自然界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在上述两个问题中,“库恩和我(指罗斯)站在一边”〔5〕始终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在最后一个问题上两人则出现了分歧。这个问题即: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来说,是否在认识论上存在有区别的解释活动?泰勒坚持一种强的观念,在那里,诠释是人文科学独有的;自然科学独立于文化,因而是非诠释的。库恩反对泰勒的区分方式,但仍然承认两者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特别是在实践中,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或使人迷惑的本文(text)时,历史学家和人种学家必须经常进行诠释,而物理学家或经济学家则根本不必这样做。罗斯反对库恩的这一区分,把科学的解释范围界定为实践的解释,在这一背景下,任何把科学同其他文化领域区别开来的普通的方法论或合理性的标准,都是不存在的。罗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库恩的这种区分同罗蒂曾经在阐释学与通常的演说之间所作的区分是相似的〔6〕。

罗斯与库恩的分歧是从他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开始的。首先在他对库恩的“两种理解”中,罗斯比库恩本人“更乐于把他的科学陈述观点远远地作为一种实践,”并声称这样做是“为了加剧两个库恩的明显区分。”他说“我的目的不是诠释,而为了发展科学的解释,而这在库恩那是经常不被注意的”。〔8〕因此与库恩不同,罗斯把范式看作实践活动的共同领域而不是信仰的共同领域。其次,语言与世界实在的关系,在库恩那里没有得到有意义的说明。罗斯强调语言和社会实在的不可分离性,认为语言的区分及其使用方式,深深地同我们社会实践情境联系在一起。同时这种实践情境,离开了合适的语言来源就不可能存在。在此基础上,罗斯提出了他对科学知识的批判分析。

罗斯:科学批判理论

如果说现代阐释学最初是人文科学阵营内部,以理解作为人文科学独特方法开始去反对实证主义科学认识论的“称王称霸”,那么罗斯与库恩出发点相同,都是从自然科学出发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进行分析的。一方面与库恩一致,罗斯看到泰勒为建立人类科学唯一性所作的论证恰恰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陈述,从而证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并没有阐释学方法论的区分。另一方面不同于库恩,罗斯否认阐释学或阐释学的解释区别于其它质疑形成。他认为库恩对此所作的区分“是不成立的”。〔9〕

罗斯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作为实践活动领域的科学的关注。第二,我们不能把科学的认识论范围和科学的政治范围截然区分开来。正是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实践,在政治范围内,也必须理解为贯穿科学本身和对我们其它的实践和团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进而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理解的种种权力关系。

在罗斯看来,“在人文科学中存在有一种与其自身的实践背景的合法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物理学或生物学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10〕。在他的《知识与权力》一书中罗斯谈到,科学家经常联系实践的敏感性、精确性、有效性以及技术技能从事科学研究。他声明,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否完善地描述自然特征或者自然是否由我们“创造”,而在于我们通过实践在一定的场境中与自然交往是恰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斯在实践方面比库恩走得更远。罗斯把库恩科学革命的思想发展为激进的库恩—库恩。不同于库恩:把科学团体当作信仰者的共同体,“对于库恩来说他们是实践伙伴的共同体”。(11)前者认为共同体不能容忍基本的异议,后者认为科学共同体充满了不一致。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是由共同的问题和技巧以及由对相同成果的说明规定的,而不是独立地由共同舆论决定的。异例不是理论之间的冲突,而是实践的困难。而危机的到来,则标明科学家们不再有共同的活动领域。区别于库恩,库恩并不是强加给科学历史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和危机并不是历史的过程,而是实践科学的方式。那种通常认为在某一范围内科学革命核心概念和理论变化是同一的观点,对于库恩未必是事实。新的设备、技术或现象,能够在某一确定的研究中发生同样的基础性变化。

罗斯用“实践理性”代替了长期以来统治科学的“理论理性”,进一步阐明了科学知识与政治和权力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科学实践以及自然世界通过实践呈现的方式,是语言与实践构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践属于副科学称为“统治”的领域:“统治并不是仅仅指政治结构或国家的管理……统治就是去构造其他人行为的可能范围”。(12)一个行为领域,是由材料背景,技术能力和在该背景中的共同理解这两者组成的。罗斯认为,科学实践在它有助于以两种方式构造我们的行为领域这一意义上是政治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材料背景和技术能力;也有助于规定(及被规定)表明行为的概念和实践。他说:“我们同自然世界的联系……在广泛的意义上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政治观点”。(13)罗斯是从两个方面阐明科学解释的政治特征的。一方面科学革命改变了旧的自然秩序的理想,揭示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同时也是改变了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自然世界已不再是中立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另一方面,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也包含了政治观点。因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及其评估包含了客观的理性,这种理想反过来又与我们作为行为者的自我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客观性是揭示对象的一个主观的特性”。罗斯强调,无论如何,客观地理解自然的恰当观点是什么,并不能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彼此联系这些政治问题中分离出来。

对于怎样理解权力和知识,最近大多数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解释是:权力和知识是人类关注的不同领域;但两者仍以某种重要的方式相互作用。罗斯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他那里,权力关系,知识的产生和评估“不代表不同的领域”,而是以某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关注同一领域”。(14)在《知识与权力》中,罗斯对权力和知识作了重新的考察,他把权力从狭窄的社会相互运行,展为包括实践及事物过程变化的更丰富的内涵。同样地,科学知识也是能动的,知识不是一种拥有或可交换的东西,而是由不同的相互竞争的共同体思考获得的一个过程。因此,“一个陈述,技能或模式并不孤立地被看作是知识,在对它的认识过程中依赖于其它许多的实践和能力关系,特别地依赖于再生产的改变的和扩展的关系”。(15)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实践领域,罗斯称之为“场境”(fielel)。它包括了一个比信念网络更多的内容:技能和技术,可供操作和使用的仪器及物质系统,可用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及职员等)、团体结构及相关的其它社会实践或政治关注,等等。

对于权力与知识、科学的关系,罗斯察觉到至少有两个重要的观点是传统哲学未提及的。第一,正是要求对象领域精确或更易于了解后努力,使权力与知识趋于一致。第二,社会运动或变革可能同时在认识论和政治上产生影响。罗斯总结说:“权力和知识既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又不是同一个东西”。(16)两者代表我们认识世界和彼此交往的不同方式。没有对权力与知识的相互关注,就不可能达到对科学知识正确的批判性的认识。

几点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库恩与罗斯对科学的阐释,科学的合理性及其发展,科学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很多共同一致的看法,同时也有分歧。

(1)库恩与罗斯批判地分析了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从方法论与本体论方面打破了科学理性的一统天下。不同在于,库恩是从科学革命的角度展开这种批判的。库恩不满意于当时逻辑实证主义撇开科学史孤立研究科学著作时,能够让历史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斯也反对实证主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超越根限的地位”。(17)但他是从科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科学实践(包括技术设备,物质条件等)的角度进行批判的分析。

(2)罗斯与库恩都关注于自然科学领域,关注自然科学的阐释特征,责怪泰勒等人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阐释学区分,认为自然科学也同样需要阐释。尽管如此,库恩还是承认在认识论上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他说:“虽然自然科学可能要求一个称作阐释学基础的东西,但它们本身并不是阐释学的事业。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则经常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18)它彻底需要阐释学的阐释。这是因为人文科学缺乏范式,没有自然科学式的常规解疑研究。罗斯反对库恩上述区分,认为它“预设了科学理论的一种构想(19)”

(3)罗斯与库恩都反对自然科学的实在论,强调科学本质上不是一项一成不变的事业,反对科学行为定下不变的,不可违反的规则和规范方法论。但是对于范式及科学革命等,两人仍存在着分歧。作为科学哲学中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创造性地在科学哲学中引进了心理学与社会学,为突破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

〔1〕〔7〕〔8〕〔10〕Rouse,Joseph.KnowledgeandPower:Towardapoliticalphilosophyofscience,filstpublished1987bylornelluniversityPxi,chap2,P27,P177,P32,P187,P40,P181.

〔1〕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5卷P144

〔3〕〔4〕kahn,Tomass,TheNaturalandthehumanseience,intheInterpvetiveTurn.ed.byDavidR.Hileyandothers,cornell1991,P22,p19,P23

〔5〕〔6〕〔9〕Rouse,Joseph.InterpretationinHumanandNotualScience;intheInterpretiveturn,ed,byDavidR.Hileyandothers,cornell1991,P44,P45注〔3〕P43

Foucault.Michel.ThesubjectandPower;InDreyfusandRabinow1983,P221.

第3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10-01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使得人文精神成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这也引发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人文精神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探究。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把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并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使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强调学生要有自我思考、感受和发现的能力,还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高中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忽略了人文教育,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水平,特别是人文教育水平与时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今天普遍都不重视人文精神的语境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必然缺失。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本文试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以初探。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对美术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那么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和文化传统。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在高中阶段,美术课就承担着重要的人文教育责任。

(二)美术教学重技能训练,轻人文教育

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盯着文化高考升学学科上,忽视艺术、体育学科的作用,美术课的课时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教学条件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对美术教学考核只看高考美术考试上线多少人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特别是高考美术培训,只注重专业性,削弱了人文性,教学成了机械性的工作,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也缺少了应有的乐趣,教学内容完全迎合考试的要求。通过对素描、色彩、速写等几门课程的考核,就以他们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成为知识的附属物,训练技能的机器,他们无瑕关注社会现、体验社会的广博和温暖。

(三)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人文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教师应具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文型的教师。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上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改进。信息化时代的中学生拥有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要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教育者更不应墨守陈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探索。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实施教学工作,教学方法单一,往往用大量简单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没有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人文精神,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体验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风光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美术语言,通过节奏与韵律、均衡与和谐、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带着饱满的热情去表现和创作作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载体、精神生活的再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作品中的形与色,光与影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审美视野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通过欣赏自然美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等文化形态,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了解与尊重。

(四)融合其它学科,提升人文素养

第4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所谓人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情、意、人格都是期中的内涵。而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尊严、个性、美、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础性质,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如果美术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是人文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的直观符号。情感是美术课的重要性致,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而且有益于学生的情感的不断升华。所以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许多学生喜欢上美术课。作为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激情去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正确评价、赏识学生,激发他们对真、善、美得追求。

在上《线描静物》一课时,我认为基础课程的教学用不着太多“投入”,只要把知识点讲到了,有范画,摆好静物就可以了。我还片面得认为,我画的好,学生就会画得好,课堂上能画出漂亮的画,就是课上的好。可是课上完以后,觉的很沉闷,挺窒息,我自己都困卷,我想学生一定也是这样,他们只是机械的完成作业,老师没有激情感情,学生没有热情,课堂必定缺少活力。

所以,教师要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营造适合学生探索、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其实给课堂教学多少的热情暴露出了个人的教学思想,那种以为有一种特棒的范画,就能“镇住”课堂的想法,是无视生命群体的一中表现。在生命面前人人敬畏,更何况是些“朝阳般”的儿童和少年。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课堂失去生机和活力。

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作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在美术教育中无论从技能还是陶冶和交流,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用人文关怀的思维去评价学生,正是体现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化的追求。

美术教学的评价是既要看到美术学科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比如,在教学中,我不仅仅是以优秀、良好来给学生一个分数,首先我要看这个学生的潜质如何?在完成这个作业时,是否全身心投入?态度怎样?进步多少。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翻开作业,反思这一学期的作业进步与否,收获多少,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然后我在根据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和他共同探讨交流,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在交流中明白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发掘人问内涵。

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要强调一定的文化情境,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存留于作品表面展示给我们的视觉影像。如果我们不能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像《最后的晚餐》、《伊凡雷帝杀子》这一类作品。

我们把美术课程定为人文课程,这种规定性实际上也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理解美术,而且更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人文精神浸然,逐渐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人类价值的不同取向,人类对自身尊严的维护以及对美好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和素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会有一个好的乐学的心态和心境,才会感受到没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

第5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它通过科学实验、数学及系统演化等方法去寻求自然规律,这些方法决定了自然科学的可还原性特征。这种可验证性决定了自然科学在同一问题上只能有唯一答案,这就是自然科学持之以恒追求的真理。

但这个真理性科学建立在未经科学证实的假设基础上,当前自然科学对这些自然规律为什么存在及其为什么这样存在难以回答,对这些问题的搁置显现了自然科学的无力感与学科缺陷。

自然科学编辑的首要职责和任务是甄别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的前提、方法、程序、结果等的创新性。“首创性、理论性和实验性这三项准则,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首创性体现论文的信息价值,理论性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实验性则体现论文的可靠性。以这三项准则为基础,建立科技编辑的审稿思维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审稿水平,确保审稿质量。”

其次就是判断这些科学成果的合理性,选择那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成果刊发,使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成为人类共享的成果。那么,哪些自然科学的成果有利于国计民生?哪些成果能增进人类的福祉?这就涉及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的价值追求。

如果说针对同一问题,自然科学的答案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话,那么社会科学针对同一问题的答案则是多元的。社会科学广泛地牵涉“应然”、“愿望”等诸多心理动机问题,心理动机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实践者的思想动机。由于能动的人具有自组织、自创造和自发展的能力,个别人物的随机性、模糊经常成为导火索,发展成为改变时代和历史的大事件,研究者很难从偶然因素中推断事件的必然性,这给社会科学进行客观的判断带来了挑战。

同时,社会科学研究者对社会事件(事务)的认知和评价也要受自身主观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因经济利益形成的微妙关系而导致的“主题先行”等情感(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阶级情感)因素的介入,致使其难以站在中立、客观、理性的立场上观察和研究问题,所研究的社会科学及结论也容易沦为其所偏向的民族情感与阶级利益的片面科学或结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还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复制性,因此许多社会科学的结论在较小空间或较短时间内难以得到验证,也增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难度。

社会科学编辑首先需要具有与自然科学编辑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中“是”的实然问题(亦即“客观是什么”问题)同样的判断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只有从自然科学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统一的科学……”

其次,社会科学编辑应关注社会生活及科学所涉及的社会“应然”的走向问题(亦即社会“应该是什么”问题)。由于社会科学无法进行实证和重复检验,所以社会科学的“应然性”判断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实践方向“最大值”的选择问题。何谓“应然”?如何判定“应然”?何谓人类实践方向的“最大值”?当美国国会每年人权报告评价中国的人权,当伦敦《金融时报》评论中国养老制度是劫贫济富,而我国针锋相对地回击时,社会科学及其学术期刊编辑们该如何判断和选择呢?这就把人类科学进一步深化到人文科学领域。

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人”理解的深浅及其做“人”的实践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各种制度设计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社会科学很多分歧问题的合理解释与最终解决。

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人的基因所决定的,“是一个人”就决定了其享有天赋的人权。人权的抽象体现就是他享有独立自主的天赋人格,尽管人格此时是抽象的,但由于“人既是高贵的东西同时又是完全低微的东西。他包含着无限的东西和完全有限的东西的统一、一定界限和完全无界限的统一”。它决定了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决定了每一个有人格的人必须始终恪守“人”性的边界并努力向着普遍本质的人回归,这也是人类道德追求的动力,约束内在的任性和,追求普遍性的人。“人格”的内涵使每个人成为人变成人的一种权利、动力乃至道德命令。

第6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1.1师资队伍

科学教育对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实施科学教育,需要有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和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中也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他们建议联邦政府在培训、招聘和入职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以在下一个10年招聘、培训10万名优秀科学教师,并创建科学精通教师团队(STEMMasterTeachersCorps),给予位居全国前5%的科学教师以更多的工资补贴、额外的项目资助,让他们不断反思、研究、改进教学策略。2011年,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theStateoftheUnion)中提出改进数学和科学教学,在下一个10年招聘10万名新科学教师[1]。据文献[6]报道,我国科学教育状况在华东和西南地区相对较好。文中提到肖文军曾经对河南省170多所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状况做过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科学教师是“老、弱、病、残”,96.5%的科学教师没有本科学历,多数是兼职教师,偏远地区则基本是兼职教师。文献[6]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62所高校有资格开设本科学历的科学教育专业,但是仅有44所学校正常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其余18所学校因为生源不足或就业前景暗淡而选择放弃。至于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科学教师更是屈指可数。而文献[7-8]的数据表明:美国有约90所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36所大学招收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5所大学招收科学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专职科学教师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江苏而言,科学教育师资的身份认定是制约一些教师不愿意成为专职科学教师的重要原因。《江苏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通知》(苏职称〔2013〕4号)所附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第6章第31条指出“中小学教师专业资格评审的学科为:语文、数学、外语……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9]。其中没有列出“科学”学科。

1.2教学理念和方法

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老师对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10],他认为,中美两国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不同,美国更注重综合教学,而中国则比较注重分科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注重归纳推理,强调学生主动学习[11],中国则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和书本知识,注重演绎推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1.3周课时数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重点培养小学教师,因此本文着重就中美两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文献[12]表明:我国大多数小学的科学课为每周2课时(少数3课时),和语文、数学、英语3门主课相比,属于“副科”。反观美国,2005年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课成为美国小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美国小学共设有8门课程,分别是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健康卫生、艺术、音乐、体育)。各州情况有所不同,每周5课时到9课时不等。由于教师的素质高,科学课程也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2“五结合全科学教育”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展小学科学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并将科学列入中小学教师专业资格评审的学科当中,把科学教师置于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同等的地位。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将小学科学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培养体系。目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已开始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科学方向)的师范生。培养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有特色,而且还要在教育模式上有特色,为此,笔者提出“五结合全科学教育”模式。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一个中心思想,即“五行”必须达到某种平衡,事物才能顺利发展。某一要素过强或过弱都会让整体出现不平衡现象,事物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与此相似,科学教育中也应该贯彻“和谐、协调、平衡”的原则,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和谐、协调地发展。人文科学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在自然科学课中把所有的人文科学知识都融合进去,必须抓住重点和关键。笔者以为,对于科学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哲学和美学。“哲学是批判之学问,方法之源泉,理想之动力,道德之标杆。”而“美学则是和谐之学问,直觉之源泉,灵感之摇篮,统一之动力”。美学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开展工作),物与物之间的和谐(自然规律就是物体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一种表现),人与物之间的和谐(目前特别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是人与物和谐的表现)。美学艺术强调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所以美学思维能提高人的直觉思维能力。此外,欣赏美好事物或艺术也有助于获得灵感,有利于创新。美学的终极目标是统一,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是美的最高境界。而统一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上非常重要。当然,科学教育的主体是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和各种科学实践能力(如观察、实验和制作等能力)。此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是解决问题、进行人际交流必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上面的分析,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五结合全科学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有5个方面、3个层次,包括在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外语、计算机和数学知识),科学教师必须重点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相应的实践能力(观察、实验、制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人文科学知识(主要是哲学和美学知识以及批判精神与美学鉴赏能力等)。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把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强调批判精神。

3实施“五结合全科学教育”的具体措施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因素之一。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探讨过这一问题了,笔者只是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3.1点面结合,融合人文知识

所谓点,即在各门自然科学学科中渗透人文科学知识,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在数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在物理学科中渗透自然美、秩序美、和谐美的美学思想和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在生物教学和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等。所谓面,即在《现代科技概论》中介绍最新的科技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3.2内外结合,增强实践能力

每位教师都知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条件有限,很难兼顾到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并举,很难长期坚持自主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了弥补课时的不足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欠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每周安排4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搞一些小制作,效果很好。“课内打基础,课外强能力,校内增知识,校外扩视野”可以较好地解决由于课时不足所带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的实验员或科技辅导员,这样效果会更好),也能较好地贯彻“教学做”合一或“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3.3书网结合,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时代,书本知识仅仅是知识海洋中的一小滴,网络上的知识和信息远比书本丰富得多。但是,物极必反,太多的信息扑面而来,有时候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无所适从。因此如何甄别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做好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教会学生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比如在写毕业论文时,参考文献太多,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学情确定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或课题,然后,寻找、遴选相关文献。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选题、研究情况作具体的指导。

3.4案例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笔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典型案例胜过100遍空洞的说教”。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教学法”非常管用,笔者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13-14]。如植树问题,即6棵树种7排,7棵树种6排,如何种?再如功率问题,即P=FV中,P一定,F与V成反比是否正确?再如,学生很喜欢玩的吹气球实验(连通气球)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大多数人认为,两个大小不同气球连通后,只有“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才是唯一正确的结论,网上还有人提出了用“肥皂泡模型”(即把气球和肥皂泡类比)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笔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发现,两个大小不同的气球连通时会出现3种现象: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大的和小的直径都不变;大的变小,小的变大。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上网查阅资料,学生明白了这是由于构成气球膜的橡胶具有特殊的应力-应变特性所致(开始时应力变化很快,后来变化较慢,再后来又变快)。通过典型案例,学生从身边的小问题中知道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精神、勇气、胆略以及创新能力。

3.5实战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目前部分师范院校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五年级时有专门的“小学科学教育与研究”课程。除了教授学生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之外,笔者认为,还要让学生多看教学名师的上课实录,在平时,多进行一些备课、上课、说课的训练和比赛,鼓励学生直接到小学上公开课,并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样,可以迫使学生重视实际的教学能力,通过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除了上面所述的5种措施之外,还可以借鉴英国大学的导师制(少数优秀学生可以和教师合作进行科学研究)、清华大学的培训制(聘请校外一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担任实验或制作的辅导员)以及众多高校实施的校企合作(对于师范院校而言是和中小学合作)、顶岗实习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6综合评价,改革考核方式

第7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

Abstrac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stheessenc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Yet,inrecentyears,thiskindofeducationisgenerallyignoredbecauseofthediscrepancyinunderstanding.Thewaytosolvethisproblemistocorrecttheideasofeageringforquicksuccessandinstantbenefitineducation,andputthehumancharactereducationinarightposition.Inordertoenhancetheeffectofthiseducation,thecollegesshouldgraspsomeimportantpointsofitbyadoptingscientificeducationalapproache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humancharactereducation;humanspirit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的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品质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普遍被简化、淡化、虚化,被忽视。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除两课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有开这方面课程的,也只是几门选修课,不成体系。

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后果是造成校园人文精神生态恶化,人文精神贫乏。一些学生缺乏人文情感,缺乏人生理想,人文素质低下,人格境界低下,人格存在“残疾”,价值观、道德观混乱,不思进取,黑白不分、美丑不辨,缺乏社会良知、同情心、责任感、正义感,缺乏合作意识,对教师冷漠,对家人缺乏亲情,不懂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常识,缺乏表达能力,写一封求职信错字连篇。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给自身造成了致命伤。在21世纪高职院校如何来强化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是应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职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方面的,有价值取向方面的,也有条件限制方面的。

1.对办学宗旨的认识有偏差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安排、实践实习都以技能学习为主,一切课程安排的原则是看其是否实用,实用则开,不实用则舍。人文课程毫无疑问地被划在“实用”的范围之外了。学校首先要保证的是实用性的课程,即能使学生拿到饭碗的课程,人文科学内容的课程除了教育主管部门严令所开的“两课”外,其他人文课程似乎可有可无了。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教育的终极目的被放弃,学校完全成了职业训练场。

2.对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改革意见的理解执行是取头去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关于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措施指出:“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一些学校简单片面理解文件精神,不进行科学规划,对理论课大加砍削,人文课程首当其冲,成为被削减的主要对象,修改一次大纲,人文课程就减一次,一些文科专业也把课程分为实用型和非实用型,非实用型的课程统统砍去,有的学校的文科专业把向学生介绍怎样步入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知识的“社会学概论”课也砍去,几乎将人文课程清除殆尽。但教育部这一改革意见的后面讲到:“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些学校只管大砍人文课,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就不管了,培养人才只求单方面发展,不求全面发展。这种做法对办学是有害的。

3.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较差

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教师和各时尚专业的教师,学校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仅有少数的人文课程教师无力对全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在招生时是最后一个批次录取,高中是应试教育,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有限,高职院校录取的高职生文化知识更差一些,他们来到高职院校就读,对人文科学兴趣不大,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不利的原因之一。

二、强化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扭转急功近利的办学心态,摆正人文素质教育的位置

一些高职院校全力抓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抓技能教育,可短期见效,可提高就业率,可扩大学校名声,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费时费力,作用却不能立竿见影,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是潜在的,后续地起作用,长期才能见效,是软任务。抓技能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但把技能教育绝对化,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就不正确了,就属于急功近利的行为了。要正确认识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关系,技能是立世之基,而人文素质是立世之本。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来讲,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素质教育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有技能,更要有人文精神;不仅要对他们的现在负责,更要对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负责;成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能影响其一生。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是只有技能而无健全人格无人文精神追求的“工具人”,将来在岗位上不会干好,也不能很好做人,这样不仅是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民族对国家不负责,也有害于民族,有害于国家。同志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了人文精神,不打自垮。”②能不能成功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不可等闲视之。世界上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更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新加坡教育目标分为“德、智、体、群、美”五个方面,称为五育;美国MIT要求每年本科生必须完、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每门课9个学分,共计72学分,诸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也有类似规定[1]。日本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十分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至少从人文学科课程中选修20学分课程,占学生4年必修、选修总学分(136学分)的15%[2]。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有雄厚的优秀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受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崇,1998年巴黎诺贝尔奖宣言明确指出:“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向2500年前回首,去吸收孔子的文化。”鉴于此,我们更应该搞好人文素质教育。

2.抓好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几个主要方面

高职生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毕业后所进入的岗位与本科生有所不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根据上述情况,构建适合他们的教育体系,在培养他们怎样做人时,使其必须具备几方面人文素质,我们认为要牢牢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1)自强精神

目前社会中一些人对高职教育有歧视行为,高职生易产生自卑心理,要教育他们自强自立,有自强精神,要有自信心,有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奋发进取的心态,对工作和生活抱有乐观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有不懈的毅力,脚踏实地去实现人生目标,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人生。

(2)敬业精神

要使学生懂得要生存必须先敬业,要发展更要敬业。敬业要爱岗。高职毕业生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就要爱这份工作,立足平凡岗位,不能好高骛远,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刻苦钻研业务、精通业务,能解决岗位上的技术难题,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

(3)职业道德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育人,育人的重心是育德,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是良好的道德素质,高职生在校要有良好的学生品德,走上社会要有良好的公众道德,走上工作岗位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职业活动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工作有责任感,进取心、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有正确的职业信念、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

(4)诚信品质

要让学生懂得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诚信品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使学生懂得诚信品质在人的成长、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诚信,要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努力把诚信理论变为诚信行为。从现在到将来,在参加考试、申请补助、申报奖项、申请入党,在还贷、求职,在工作岗位上,在生活中都要守诚信,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养成信用至上的习惯,提升个人的品格。

(5)审美能力

这是较高层次的人文素质。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具有鉴赏美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有辨别美丑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能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追求美,求美去丑。用美来规范行为,指导人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具有美的人格和灵魂,追求美的生活方式。

(6)耐挫能力

在社会中高职生不是稀缺人才,而是普普通通的一线人才。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所受的挫折也许会更多一些。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让学生勇于面对现实,不惧失败,不怕挫折,有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向上的情绪,在面临困难时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通过挫折砥砺自己的意志、在挫折中奋进,百折不挠,成为事业和生活中的强者。

3.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增设哲学、历史、语言、艺术等人文课程,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重,这是强化深化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这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但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大多为3年),实习实训的时间占得较多,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又不能开得很多,需要对这些课程的安排进行科学规划,根据培养对象的需要进行科学设置,开设必须开的、管用的课程。课程分核心(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三个层次,内容上三者相互配合。选修课和系列讲座是核心课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比如“大学美育”是必修的核心课,围绕这个核心可开出“文学鉴赏”、“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选修课,在此基础上再开设“唐诗欣赏”、“宋词欣赏”、“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欣赏”、“中国名画欣赏”、“贝多芬音乐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欣赏”等系列讲座,在每一门人文核心课的基础上扩展辐射出“选修课”、“讲座课”。像这样组合就形成了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系列讲座课不受学时的限制,学生听课比较自由,不与其他课时冲突,学生无考试压力,会很轻松愉悦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4.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文化载体,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人文素质教育,讲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运用单一的灌输方式,效果往往不佳。另外,高职生的文化知识单薄,如教学中给他们讲一些深奥的人文科学理论,他们也难以接受,如给他们开设“中国古典伦理学名著选读”、“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课,他们接受起来很困难。需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文化载体,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这方面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他说好的小说可以改造人,使“怯者勇、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3]他讲好的小说对完善人格、改善道德的作用超过儒家经典,他这一观点对我们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很有启发,我们也可以用经典小说来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人格教育,用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一首优秀的小诗,其作用胜过一大篇的说教。好的文学作品是读者灵魂的净化剂,心灵的抚慰剂,通过文学作品来进行道德、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乐,学生乐于接受,会取得好的效果。

5.多方合力,共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的人文科学知识、理论的传授,更需要人文环境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部分教师所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努力,来共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4]。非人文学科教师应该在所教授的专业课中挖掘提炼人文因素,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宣传部门应利用有影响的校园媒体实施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办校报、办广播台、办思政网、办校刊来育人,通过校报、广播台的先进事迹的报道及评论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根据新的形势不断进行专题宣传,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奉献社会的意识,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责任感。通过校报的文艺副刊和广播台的文艺节目,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工处、团委、各系、部,学校的各社团组织学生举办艺术节、文化节,举行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摄影比赛、书法赛等大型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艺术修养,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提高文明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激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怀和行为。图书馆向学生开列优秀人文学科书目,向学生推荐,开展优秀人文学科书籍导读活动,开展人文知识“读书月”、“人文知识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在读书中获取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可以营造出健康的人文环境,浓化校园的人文氛围,增厚校园的人文底蕴。有利于高职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6.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条件

这项工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针对高职生文化知识基础差的情况,可安排一些课余时间进行适当补课。在讲授人文素质教育课时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他们能接受这门课,乐于接受这门课。对于人文学科的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要引进和培养这一学科的名师。加强人文学科的课程建设,改变这门课所处的边缘地位,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都建设成精品课,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世国.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大学生精神家园[J].思想教育研究,2005,(1):41.

[2]王利琨.浅论在高等院校加强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1):69-70.

第8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提出改善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的措施,如改进教学质量与选课制度,合理设置专业课,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等。

关键词:就业 环境科学 问卷调查

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drawn public’s attention.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college. For inst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elective system, to set up specialized courses reasonable, to enhance social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and so on.

Keyword: employ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1 前言

2007民生指数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环境科学专业也由原来的冷门专业变为热门专业。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服务和“非市场化”特点,决定了高校招生、人才培养的非市场机制不能完全与市场化的人员聘用机制接轨[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学历认证首批通过的学科,学科建设在全国属前列,但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不能不引起该专业教与学的双向反思,本文通过对2005级环境科学毕业生的调查,得出一点关于该专业教学的反思,供同类院校参考。

2 调查表概述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学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和国家学历认证首批通过的学科,学科建设在全国属前列,但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本校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而教与学多种因素有关,课程设置、教材选用、适当的实践教学是其中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如图1所示),调查的对象为昆明理工大学2005级环境科学毕业生,调查问卷的问题是从班级普查中得出,调查所列出的问题是该班备受关注的问题。调查人数为40人。针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这一因素,只有15%的同学认为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合理的,85%认为不合理。选课方面只有10%学生认为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课;有90%的学生认为该专业开设课程没有侧重于工程技术类;有65%的同学认为只注重“理工”课程而忽视“文理渗透”;有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交叉学科(如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社会学)。针对“课堂教学是否更应与实践相结合,更多让学生到厂矿等地实地学习”这一问题,有85%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也说明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就业的压力,有95%同学认为更应选取实用性教材,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

3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环境科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体系、教学质量观和学生的心理因素等。这不仅给学生就业带来很多影响,而且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高校建设也产生许多不利。问题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环境科学专业所学课程较全面,但深度较浅,涉及内容较泛,导致学而不精。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环境科学研究既要从一个统一的体系来纵观,又要从多层面系统中进行细致的探索。正如卡尔威特所说:做事情力图做到精益求精就是一种美德,学习知识也一样。学生要把握一个统一的整体观,同时又在具体的领域中细致的进行学习和研究,精益求精才能有所作为。

(2)该专业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课,因此很难在某个领域有所见解,更谈不上创新。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还是崇尚和实现创新的活跃群体,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2]。欧文认为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同样,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因才施教,培养具有个性的,有独立主见的人才,而不是具有共性的复制品。

(3)该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开设较少,如结构分析、城市规划学、工业设计、交通规划等。而且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培养方向,实际应用的能力不高,没有资质的认证和技能的培训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技术能过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样,科学研究只有体现其应用价值才有意义。而单纯的理论研究只能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难以提现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交叉学科开设较少,如环境美学、环境心理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融会贯通整个知识体系。卢梭曾经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本科教育确实应该是一种整体与均衡的完整教育,本科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要培养学生宽广的人生视野、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

(5)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不能将知识转用于实际生产并转化为社会财富,而只能将所学用于考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而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主要为“行政主导型”,而不是“社会中介主导型”,也没有构建一个实践教学体系[4]。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然而一些高校并没有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节,这样使大学生在4年学习中都没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扎实,而且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后的就业难问题成为客观必然。

4 解决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策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反应出的问题,如要改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设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目前在开设环境科学课程时,环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片面强调“理工”的课程,而忽视了“文理渗透”[5]。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不利于创造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如果只接受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欠缺。环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除了要懂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将环境科学知识与文化、人口、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知识[5]。未来的教育将以人文教育为社会价值取向,环境科学只有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并接受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使环境科学真正有益地服务于人类。除了使学生懂得环境科学、环境治理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外,更应使学生站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角度来认识环境问题,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不在于多,而应在于精,对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有益。

(2)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建立自主选课体系,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所学课程,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选择。环境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运用生产领域广,因此学生应有自主的课程设置机动权,有些课程是可以让学生自己选修的,而不是强行地要求每个学生必修全部的课程。应该自己制定一个培养计划,确定研究的方向。有的放矢才能确定具体的目标,才能根据社会形势规划未来的方向。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教学方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环境科学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应试方面不应该是绝对的,而教学应该形成一个“自主学习+讨论+授课式”的连续过程。另外还可以几个人合作一个小项目,这样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与社会参与环节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主要以授课式为主的,老师讲课,讲课之后布置作业,复习考试。学生在一个以考试为中心的氛围里无法在所学领域有所作为,更谈不上个人素质的提升。对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重在提高实际能力的运用,因此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如到厂矿、企业、科研机构实习或做兼职,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

(4)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平台。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它在生产、生活、技术科学、社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6]。大学生创新不仅是思维意识上的突破,而且还需要载体和支撑他的平台——社会的扶持与支撑。

(5)秉持发展的观点,积极跟踪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与学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断改革和深化教学体制。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不断地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很多新兴领域入雨后春笋般崛地而生,如二次能源的利用、新型节能环保工艺等,也将带来很多就业的机会,机遇与挑战共存是未来带给人类的宣言。

5 总结

环境科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的同时,就业率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分析之后发现,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学体制中的诸多不完善,如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因素。根据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如下措施: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设环境人文科学、社会学及交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建立自主选课体系,选择研究方向,确定所学课程。3)教学方式与实践能力相结合。4)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社会各界提供支持平台。5)积极跟踪环境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与学生合作共同研究,不断改革和深化教学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广训,高校“市场”调研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21.

[2] 王东方,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评价因子的导向性意义分析[J],2007:1-2.

[3] 段丁强,开展就业技能需求分析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逻辑起点[J],人才与教育,2007:158-159.

[4] 张建臣,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2006:1-2.

第9篇:人文科学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人文医学 人文素养 健康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43-02

Recommendations on reinforcing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QI MinWU Aiqu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impact of mentation and emotion on human health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the clinical medicine takes an all-around care of patients in their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etal condition. The medical education has been speeding its chang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biological model toward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etal model, which has become the dominating trend. With the vital status of humane attainments in modern medicine, plus our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w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the humane attainments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medical humanities; humane attainments; health; medical education

随着医学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入透彻。纵观人类医学发展史至人文医学的产生背景,无论医学发展阶段如何划分,在医学领域里无不闪烁着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人文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探讨医学渊源、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其它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育才与育人相结合可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同时,重视和加强人文医学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更新与完善。

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实践的影响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就是以何种方式去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又叫做“医学观”。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与当时的科技、文化、政治、哲学和生产力等方面相适应的医学模式,如古代的以经验医学为代表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近代的以实验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医学模式,再到现代以整体医学和人文医学为代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是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它强调单因果直线式思维,把疾病看作外来的独立实体,通过把人体采用解剖学分割,寻找每种疾病特定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而设法消除或缓解。随着这种医学模式的实践与发展,使近代医学形成了一套疾病的诊断治疗体系,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给现行的专科医学思维方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随着疾病谱多样化和病因病程复杂化的揭示,人们逐步认识到许多重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其发生与转归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动态演进与逆转过程,而原有的充斥着“局部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模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美国医生Engle于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及其生活环境,并通过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新的医学模式是一种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既包容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观点,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予以丰富,系统而辩证地去研究疾病和健康。伴随着医学模式的变更,人们对健康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健康的概念被丰富为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健康;从一个人的出生一直到死亡都保持健康状态的全程健康和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保持健康的全员健康。如果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规定为认识纲领并指导实践,我们就会走出生物医学圈界,把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伦关系等这些属于人文的内容融入在医学之中,则将医学性质层面晋升,正确地定位于“人文医学”,并使这一认识在医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得到落实。例如近年来推广的微创外科就是人文作用的很好典范,它倡导外科手术不要只是达到治病的目的,还要注意做到创口尽可能的小,手术安全美观,不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阴影,其中乳腺癌根治新术式的目标就是既要达到“根治”的效果,又要充分保留患者的女性美,从而得以风靡盛行。

2 人文素养在医学中的地位

通常医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医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职业。正因人的复杂之处在于其广泛的社会性;人的性格修养与人的健康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文素养对健全性格的培养与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等,这就使得人文与医学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1998年3月27日美国著名杂志《科学》刊登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为该学会成立150周年的纪念文章中就提出,我们需要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由于医学的对象是人本身,因此医学就更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与应用,充分认识人文素养医学中的地位。

2.1 人文素养对优化医患关系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的医患关系紧张愈演愈烈,直至目前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但就现在的临床工作来说,人文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是某个病的问题,而很少把病回归到患者身上,只做到了“治病”而不是“治人”。病人面对的是检查仪器,医生面对的是仪器提供的检测数据和影像,交流的缺乏即会导致医患关系疏远化,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再则患者在求诊时往往由于病痛的缘故而处于应激状态,而医生由于长期面对患者痛苦症状的感官刺激和身心的疲劳也处于高度应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尚若医患双方的自身修养比较好,多从对方角度着想,相互得以理解,便能适宜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弱化或避免冲突发生,达到真正的医患和谐,从而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我国古语“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乃仁术”等,就已经对医学提出“仁”与“术”两个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医患关系的紧张从另一个方面也折射出有些医生道德乃至人文精神缺乏,仁爱之心日渐淡漠,职业操守坚持不够,甚至出现假药、假医研结果的现象,而使之在医术和人文素养上出现矛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受发达国家与现代科技革命的负面影响,医学教育曾在一段时期较急迫追求医者的医术,而忽略对其人文素养如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等的培育有关。这也表明仅仅盯住病魔的医疗是呆板和残缺的,极力突出效益与金钱的医疗是误入歧途的。同时显示了人文素养在医患关系处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人文素养对治疗疾病和保持人的健康具有良好作用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人的心理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高发病仍在继续增多,其主要元凶大多是由于人的不合理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方式不适宜的改变而引起。在面对这些疾病的时候,如果单纯地从人的自然属性去作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与诊治,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着眼于疾病的本身,而是要全面系统地从心理、社会、生物等有关方面综合考虑,因为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会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健康。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这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因为人不是一个封闭的生物体,而是与社会、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心”、“身”两个方面对健康产生影响。同样,人也不是机器,人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对人应从生物,还有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做出准确合适的诊断和处理,如临床上出现的患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个体往往具有相似的性格特点和素养,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心身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其中74.5%的患者具有急躁、易怒、孤僻、刻板等性格特点,这表明人的心态和情绪对健康可产生显著的影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发病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对患者应采用心理和药物双重措施,除选用相应的药物外,如辅以音乐疗法、情绪调节、提醒其减少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应激等人文干预,引导其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等对治疗也会带来一定效果。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心病还需心药医”,即对由情绪问题引起的疾病,通过适当地应用人文知识疏导或提高其人文素养将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3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措施

由于医学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又越来越认识到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崇尚“大医精诚”、“德艺双馨”,而缺乏人文素养的医生医术再高也只能是“大匠”。因而发扬医学人文精神已是对现代医学工作者从医的一种职业道德要求,也是其立身从医的精神追求与现实规范。由此,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也是医学素质教育的重点。虽然部分医学院校对此方面的教学已着手进行,但学生问卷与调查反映对其选用教材与教学方法等某些方面尚确有不足,收效甚微,由此针对如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提点相应的改进措施共探索。

首先最基本的是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医学教育的学制比其他工科理科的学制长,在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同时,应该合理、优化的加入人文类课程。现在不少院校对人文课程的理解仍就是“政治课”、“艺术类课程”,缺少合适的教材,在授课方式上也仅仅是类似于高中政治课的延续,没有做到用“人文”的方式来讲授人文类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偏重于范畴、体系的解释,忽视实践性内容的教学。在现在这样一个关注娱乐的时代,学生的思维水平普遍还不够高,对于哲学、文化、文艺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往往不感兴趣,听不进去,这就造成了这些课程不受欢迎;同时学生群体当中也存在一些读书颇多、思维水平特别高的个体,对其仅讲述哲学、文艺、文化等方面简单的入门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也很难安心听课。因而,建议可以淡化一些比较枯燥纷繁的人文理论的讲述,增加艺术欣赏和人文作品鉴赏的内容,更加感性直观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加速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须要立足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

再就是尝试改进与更新医学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按解剖、生理、组胚等条块划分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学到的知识难以快速融会贯通。建议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的适当阶段引入PBL教学法,例如在讲授肝时,可以通过有关肝的病例引出与肝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借之一用,这样既可更好地维持知识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亦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由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身份的轻松转化。这是说,生命科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切勿放松生命科学的教学,而是让人文科学更好地交融和提升生命科学。

最后,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造就学校的人文氛围。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只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学校是文化传承的圣地,大学的教育教学要完成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过程,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可以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着无形的,又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接受校园环境所负载的信息能发生“文化心理层面”的改变。人文知识不同于专业知识,人文本来就是一个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交流之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往往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建设与开放医史馆和校史馆、增加人文类的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都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医学的目标是促进全人类的健康,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使医生的注意力过多的专注于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需要,导致医学的人文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医学必将导致医学目的的偏差和人文医学发展的滞后。我们应借助医学模式转换的契机,更多地从人文角度关注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多层面问题上思考,在医学教育中增加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文医渗透、文医融合,促使医学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宽阔正轨。

参考文献

[1] 陈晓阳,曹永福.论人文医学的兴起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1-2.

[2] 吴爱群,熊绍虎,蒋尔鹏等.在解剖学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培养的实践与建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0-21.

[3] 杨秉辉等.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石文山.现代健康理念刍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