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协调发展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协调发展意义

第1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

第2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关键词: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相当大发展差距,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过大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而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且没有得到抑制。[1]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回波效益。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ar Myrdal)曾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作过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回波效应”概念,所谓回波效应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会受到发达地区的不利影响而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具体来说,就是人才、资金、技术纷纷从落后地区被吸收到经济发展中心,从而使发达地区的经济更加发达,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将越来越不发达,这就产生了一个下降的循环累积过程。[2]所以,东部地区就像磁铁一般,将中西部稀缺的人才、资金、技术吸引到了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进而影响中西部社会的稳定。

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各省市之间自由流通,才能发挥各自的经济互补性,充分利用各地的比较利益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但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使得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利益诉求产生较大差异,进而产生冲突。由于地方与地方之间利益冲突的日益恶化,造成严重的市场封锁和贸易壁垒等问题,并且随着地方政府权力和利益趋向的增强有不断蔓延和扩展的趋势,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妨碍了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封锁和区际贸易壁垒使得各地各自为阵,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利益优势,降低了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削弱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中整体竞争力。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如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给我国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假如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势必会加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矛盾,甚至有危害国家统一的危险。经济矛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迫使各方用战争的手段来加以解决,美国的内战就是典型的例证。美国进步主义史学家认为,美国历史上充满着因经济利益引起的“持续不断的冲突”,内战就是最令人信服的例证。[3]因此,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很好的解决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多种路径选择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

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固然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其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路径。对于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分清问题的主次以及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且从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划分来看,长江流域下、中、上游地区所涵盖的地域范围正好对应于中国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而且恰好横穿我国的东中西部;另外,长江流域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3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6.07%,人口为5.8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2.44%,2010年GDP占到了全国的40.94%;[4]可见,长江流域显然就是我国东中西部发展格局的浓缩版。因此,通过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来解决我国东中西部差距过大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解决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解决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问题。

这一路径的选择具有其它选择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首先,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其水运能力要远高于黄河等东西向的河流。三峡工程的全面完成,使得这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其次,从地理上来看,长江流域地处中国的中部腹地,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又是中国南北经济的过渡地带,兼有南北经济的两大特点,与其他区域天然地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它的发展状况将对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将使我国拥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塘增长极以外的又一增长极,而且有利于形成横贯东西的经济增长轴使我国这一经济巨龙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脊梁。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发挥长江流域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使经济增长向我国更为广阔的腹地扩散,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实现国民经济长远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极集中于沿海的不利局面。

四、结语

长江流域地区地理上横贯东中西部,经济上存在发展差距,因此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将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杨先明,梁双陆.东西部能力结构差异与西部的能力建设[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70-78。

[2]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357-360.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问题是,政府政策为什么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化”,生出与政策目标相背的结果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政府政策的运作机制来分析。政府对宏观、微观经济活动的调控,是从调控政策的制定开始,经政策的贯彻实施,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的。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作保障。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环节来分析政策被异化的原因。

一、从政策的制定环节看政策异化

一个正确合理的政策是保证政策执行效果的基本前提。但是,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政策,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经政策制定者的理性思维才能形成。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有缺陷,政策的制定者也非完全有理性的。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所制定的政策会与现实需要发生偏差,结果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政策目标的异化现象。

一是现代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现代经济中,经济当事人往往存在信息障碍。例如,厂商一般只会对和自己的产品直接相关的产品的价格较熟悉,对和自己产品关系不密切的产品和要素价格则并不了解;工人也只知道自己的劳动价格而不能确切知道其他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此,厂商、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会对相对价格的判断出现错误,从而采取错误行动。而所有厂商和工人的行为汇集后就成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要收集的信息。可见,厂商和工人在不完全信息指导下的行动,将导致政府所获的信息不完全和不真实。

二是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和偏好。在传统的经济分析中,常常仅将政府看作是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忽略了政府自身利益的存在;也常假定政府不需要任何激励便会自觉的形成完全的公众利益动机。这种假定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府制定者的行为符合“经纪人”的假设,他们也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按个人面临的诱因行事。他们可能有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只是决定政策制定者目标的许多诱因之一,当其它诱因更加强有力时,反映公众利益的愿望可能被压倒。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既有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集团利益动机的作用,正是这种利益动机的多元化,导致缺乏激励和约束的政策制定过程,会产生偏离反映客观经济趋势和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政策目标,使政策与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相背离。

二、从政策的传导机制看政策异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必须通过税收、国债、投资、信贷、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传导作用,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发生改变。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策要发挥作用所需的这些传导机制是不完善的。

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发育不完善。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微观市场经济主体的缺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造就了我国经济中所特有的微观经济主体的二元格局:一方面,作为改革后形成的新生力量,非国有企业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做出灵敏反映,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虽然也历经了不断深入的改革并在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它仍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由于到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很重,因此,它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主体的整体情况,它对市场反应的迟钝也导致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失灵。

二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深入导致税收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使地方政府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问题。例如,尽管分税制改革力图通过分权、分税和建立转移支付体系等方式,明确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权、责、利关系,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还不得不照顾到一些地方的既得利益。另外,这些年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还赋予了地方政府在预算外收费、建立政府专项基金等方面的权限。因此,地方政府为保护自身“隶属税”的财政收入,扩大财源,必然利用一切手段保护隶属自己的企业,也必然动用一切财力支持这些企业去追逐市场上的热点项目。

三是我国投融资领域改革的滞后使银行信贷机制僵化。

我国金融领域进行的改革,使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银行内部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还不彻底,严重影响了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传导中介的作用正常发挥。同时,由于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对投资活动不正常的干预,使我国的投资领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退出壁垒,致使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不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退出竞争,而高效率的企业却在过度的竞争中被逐出市场。其结果是,被保护的低效率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均有较高的信贷需求,对他们银行却不敢贷;另一方面,高效率的企业因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下降而对投资需求不足,对他们银行是想贷却贷不出。这样,银行的信贷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调节作用失灵。

四是价格、利率等信号的失真使它们对微观经济主体产生误导。尽管二十几年的改革已使我国市场上多数商品的价格基本上是按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价格的非市场决定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存在地方保护价格;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还被政府所控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垄断价格,等等。诸如此类的非市场定价,使得市场上的价格信号不能真实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导致价格杠杆的效率低下。

第4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影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并且相关研究表明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协调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明确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推动二者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简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联性

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发展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在发展方向上受经济发展导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教育规模与质量起到决定作用。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良的教学资源,在根本上决定了教育体制的水平与层次。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教育水平的良性发展;第二,高等教育推动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责任与使命,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的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点,拉动了区域内部消费水平。

二、推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共同提升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高度一致性,既二者之间的发展水平呈正比关系,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其高等教育水平也呈现落后状态,这样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相应的制约,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可通过科普宣传等活动转变当地人对教育的态度,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观念上的支持,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满足当地对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并且在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层级水平,增加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培养力度,增强高等院校人才输出的质量与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除此之外,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开设特色教育模式,将地区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彰显地方教育优势。

(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发展的实际中,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如果前者盲目扩大规模,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的发展态势,造成地区人才外流现象日趋严重化,形成前者优于后者的状态,这样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因此必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例如在高等院校规模扩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现有水平和前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民办院校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高校内部实施人才预留制度,并为优秀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避免其外流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现象。

(三)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导向作用

除了上述情况外,由于高等教育布局或人员招生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出现相应的不协调现象,导致地方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这一想象,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使其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例如在发展中制定合理的协调方案,利用经济发展的优势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支持人才培养战略。同时对高等教育结构及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本土经济发展方向为依托,保证为地方企业输送优质对口人才。除此之外,也可与其他地区高校进行合作,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与发展空间,从而提升本地区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推动高等教育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荣,李凤,刘文娟,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J].当代经济,2016(12):81-82.

[2]刘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四川陕西两省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1):1-4.

第5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由于商业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与其发展相关的产业如五金、冶金、建材以及机械设备等都会快速发展,同时与之相关的服务行业也会被带动起来。从区域整体规划来看,若商业地产业发展起来,则物业管理、交通道路规划以及园林景观设计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发展起来。此外商业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但促进相关部门发展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因而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二、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1.商业地产周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商业地产周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循环效应直接受到商业地产投资的影响,例如在进行商业地产投资过程中,若投资周期过长,就会导致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与其相关的产业就无法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如果资金回收慢就会大大降低投资的规模,进而导致商业地产投资成本增加,这样下来就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周期。此外,商业地产投资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商业地产投资受阻,可能会限制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整个经济社会出现大萧条。

2.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引导作用

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商业地产投资不但促进区域经济迅速发展而且极大的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在商业地产业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呈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商业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商业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商业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带给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地产业。由于商业地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大于国内经济增长率,因而许多企业看到了商业地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进入到商业地产投资领域,最终导致了泡沫循环商业地产环境,出现房价一再上涨的局面。若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小于商业地产投资的分配量,就会因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而由大量的膨胀投资导致商业地产出现泡沫化。

2.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变化带给国民经济的影响

若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其他产业部门的运作和彼此之间所建立的平衡都会随之受到影响。比如一些服务性产业如商场、酒店等,对住宅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商业地产投资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而促进固定资产的增长。因而若商业地产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影响。而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投资逐渐扩大,引起投资发生乘数效应,进而不断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商业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1.区域经济与商业地产业协调为融资带来方便

先前要想发展商业地产业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而现在政府鼓励利用民间融资的方式进行商业地产投资,以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把人们手中富余的资金用于商业地产,不但可以加大商业地产业发展而且确保商业地产在没有资金压力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建设。商业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的效果往往与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要想利用民间融资来进行商业地产投资要求非常严格,往往需要政府部门的一系列行政审批才能进行。对商业地产企业来说,若资金运转效率降低,就会带来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如果资金无法按时到位就会直接导致投资失败,因而为了降低民间融资的阻碍,需要政府与民间投资者共同协调与合作,若民间融资取得法律许可并获得政府保护,那么就会充分发挥民间投资对商业地产投资的作用。

2.合理的商业地产投资能够有效改善区域住房供需结构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短期内发展迅速的商业地产投资在宏观政策的作用下得到了有效抑制,进而拖动商业地产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而且住房保障体系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完善,当前商业地产投资趋于理性化,房价增长也放缓,进而改变了住房的供需结构。为了让商业地产企业提供给人们高质量、性价比高的住房,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各项措施以及规范,同时要求商业地产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进而确保各项住房政策切实落实。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商业地产投资趋向于更加环保的方向

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一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对周围自然资源造成很大的损害。这种牺牲自然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在未来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而在商业地产开发过中要树立超前的环保意识,在规划布局时,应该尽量避开农业农地与生态林地,避免商业地产建设占用带来生态的破坏,同时要加大对废弃土地的开发,确保后期的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占用的城市空间就会加大,如果人们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而商业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小区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活废弃物处理问题以及环境绿化问题,应该给小区居民留下充足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做好小区的绿化工作。同时商业地产开发企业还要增强与政府的合作,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第6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14-05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的地区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下降,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却一直在上升。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化格局表现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病灶”。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指出,不平等及其加剧的趋势成为对发展限制及其障碍的复合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造成了全国经济系统的效率损失,阻碍了区域之间的形成相互促进的经济关系,同时,也损害了区域公平。科学、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引导和推动各区域走协调发展之路。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术界就开始探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家更是在“九五”计划中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并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中得到继续贯彻和强化。近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遇到了不少困扰。一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认识欠深入,因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动因缺乏研究,导致所制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三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尚缺乏系统的探究,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方式和政策工具的选择。鉴于此,本文拟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这三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国家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有所贡献。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辨析

何谓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开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点。我们发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文献虽多,但直接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或内涵的文献却很少。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

第二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不同区域基于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不同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开发模式,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在政府的调控下,保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下的发展状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

第四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

上述定义分别从区际联系、公平和效率的均衡等视角进行了概念界定,虽各有合理的因素,但仍缺乏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提炼。分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将其归结为一种“状态”,仅是某个时点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静态刻画。将其理解为一种“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区域的空间差异性特征,而且本质上也是对事物的特定时态的描述。若将其视为一种“战略”,则脱离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产物”的客观存在性。相较之下,区域协调发展宜理解为区域之间经济关系演进的一种“过程”。其产生于区域经济关系演进的过程中,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逐步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什么?这正是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虽然上述定义从区域关系的相互联系、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区域差距的逐渐缩小、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等方面进行了刻画,但在具体表述上仍然有细微差异。仅对区域差距缩小的认识而言,有学者强调发展的前提和发展的结果两个方面,认为应将“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多数学者强调结果意义上的差距缩小,认为应“将各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其中部分学者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区域经济逐渐收敛的要求。诸如上述表达上的微妙差别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导致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特征不明确,进而造成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认识的不深入。

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因而,必须始终紧密结合实践层面对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认识来剖析其内涵特征。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等有关政府文献中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表述,同时吸收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文将区域协调发展定义为,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定义将区域协调发展界定为一种“过程”。具体而言,这一概念包含了一个前提,四个特征与一个目标。

一个前提即区际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性。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概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从区际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并贯穿始终。其一,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就是描述两个区域系统之间的关系,区际联系是这一概念存在的基石。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在市场能量极大扩展的今天,每一个区域都被纳入到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格局中,区际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紧密。其三,根据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际联系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区域相互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从而形成互动关系。因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四个特征分别是:第一,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具体体现为: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与交往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第二,区域分工更加

合理。各区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均立足自身经济优势和比较利益,实现区域发展与要素禀赋最佳匹配,并在区域联系网络中居于合理的节点。第三,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收敛。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差距呈现逐渐缩小并稳定于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呈现均等化的态势。第四,整体经济效率的持续增长。就“过程”而言,即区域整体的高效增长贯穿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一个目标即区域公平与效率的统筹兼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之间应是一种既相互区别、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区域协调发展从根本而言就是协调区际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个特征即体现了区际公平的要求,而其他特征则体现了发展效率的要求。讲求效率的增长是实现区际公平的保障,体现公平的发展更能激发效率的提升。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旨在建立一种确保公平与效率正向反馈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即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采取了“冷处理”的态度。在笔者力所能及的文献检阅中,尚未发现有针对性的论述,似乎这一问题不言自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亦是理所当然。对这一问题的忽视不仅导致了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认识的偏差,更导致对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偏差。一般而言,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单纯国家层面的需求,二是某一区域单方面的需求,三是区域双方的共同需求,四是国家与区域两个层面的共同需求。每一种来源的动力特征和结果效应是不同的。结合我国实际,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在动力与来自国家层面的外在推力的综合影响。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区域经济是某一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区域都面临资源稀缺性的客观制约。有形资源如土地、矿产等,是附着在一定区域空间上的,缺乏可流动性或者流动性很差;而无形资源如人力资本、地方文化禀赋等,在有确界的区域空间格局中亦表现出贫富不均的空间特征。因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或是由于在区域内无法获得特定资源的供给,或是由于在区域内的供给成本过高,难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经济活动的逐利性意味着它不甘受制于区域空间界限的桎梏,而要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克服稀缺性,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扩散性与区域边界的收敛性的自然对立,不仅印证了区域经济联系的客观必然性,也揭示了区域利益冲突的客观必然性,更预示着化解区域矛盾的可能性。从区域经济的相互联系来看,任何一个区域都处在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的区域网络中。网络式的区域联系一方面保障了特定区域先天优势的发挥和凸显,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缺乏先天优势的区域发现和培育比较优势,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区域网络联系实现要素流动、商品交换、技术溢出等效应,满足各区域多样化的需求;二是通过合理产业分工提高区域网络的竞争力,以彼此交织的原料供应、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环节保障区域整体经济效率。因而,在稀缺与逐利的冲突下,在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中通过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等方式有利于实现区域利益的共同增进。从区域经济活动主体而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其理性的主动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考察,又是另一番情形。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具有双重特征:他们一方面是“经济参与人”,即像任何经济主体一样关注经济利益;但另一方面,这些官员同时也是“政治参与人”,他们关注政治晋升与政治收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动机,获得幅度更大、速度更快的经济增长不仅可以为区域截留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能够由此带来更好的政治收益。因此地方政府表现出强烈的增长竞争冲动。虽然在短期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为了在增长竞赛中脱颖而出不惜以邻为壑,但从长远而言,只有置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才更有保障。因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从长远计必然会步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再者,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中央政府的地方官员考核选拔机制无形中成为了地方政府行为的“指挥棒”。地方政府既要“对上负责”,即执行中央政策和直接上级政府的指示,又要“对下负责”,即承担着维护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等任务。虽然两种选择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对等(一般情况下“对上负责”的净收益更显著),但是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阶段,二者是彼此切合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迎合中央政府政策导向的“对上负责”,也是确保辖区经济社会稳定的“对下负责”。从这一意义而言,区域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

无论是来自区域经济活动主体的主动选择,还是来自地方政府既“被动”又“主动”的选择,二者在区域层面上交织形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规划者,中央政府一方面表现出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也具备了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实力。就意愿而言,在历经多年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引下,我国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显著的区域发展差距从经济、政治诸方面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压力。首先,由于长期发展重心的东南偏向,一方面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沿海发达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逐渐扩大,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导致全国整体经济发展效率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产业发展、消费水平与层次、基础条件等的空间地域差异扩展,我国需求结构与产业关联濒临断裂的边缘,国民经济面临过高的持续增长风险。其次,对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一方面激化了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矛盾,有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另一方面导致处于发展两极的区域产生了离心的趋向,不利于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因此,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已由改革前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成果转换为进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和压力。从能力看,快速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51321.78亿元,增长将近4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4.05%,在1994―2007年期间,中国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18.60%。因此,在兼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愿和能力的条件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获得了源自中央政府的稳定的推力。

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也受到国际国内先发区域示范效应的积极影响。就国际经验而言,最典型的莫过于欧盟的成功经验。通过多样化的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欧盟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在我

国,发达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在历经多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为了参与更大范围的外部竞争,主动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秩序。这些区域的范例和积极探索提供了一种引力,指明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景与收益,也为其他区域投身实践提供了客观指导。

综上,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不仅有来自中央政府的稳定推力,也有来自国际国内其他区域成功经验的引力,这两股力量共同拧成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外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强化的。外部动力需要通过内生动力传导,并可以转化为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只有在外部动力的良好运行保障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有助于回答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

(一)市场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推动区域市场开放,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引导要素跨区域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和产业跨区域转移,从而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之间的分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市场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是区际经济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内生出的一种共同发展需求。市场机制作用下的要素流动、企业扩张和产业转移,既可能扩大区域差异,也可能缩小发展差距。因而,从作用效应来看,单一的市场机制不能确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是,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发展的能量,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一方面应该把市场机制放在基础性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和其他机制相互联系,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协调失灵”。

(二)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机制是通过“最佳(空间)组织”形成“最佳(空间)结构”并促进区域“最佳(经济)发展”,即运用空间规划、空间开发、空间管制等多种空间组织方式,对全国的区域空间进行全局谋划,对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空间联系网络建设等进行战略指引,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最优配合,提高空间经济配置效率。

发挥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发展需要以空间结构为依托。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不仅能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运转,而且还能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另一方面,区域空间结构又随着区域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通过最佳的空间配置使个体要素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整体经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三)合作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是指相关区域按照自愿参与,平等协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在物资供应、设备利用、技术支持、资金融通、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合作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是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激发相关区域的潜在经济活力,获得分散条件下难以企及的综合优势和经济效益。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援助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援助机制就是采取区域互助、国家扶持、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欠发达区域进行持续性的帮助,改善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同时,使这些区域与发达区域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在全国空间经济系统占据合适的位置,摆脱“贫困恶性循环”,在总体上形成全国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援助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有大量的欠发达区域,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条件差、基础弱;总体发展水平低;处于经济空间的边缘,难以接受发达区域的经济辐射;贫困和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是困扰经济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和参与合作的“对等”能力,单靠市场机制、合作机制等难以解决这些区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的援助,改善其发展条件,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为欠发达区域注入发展的原动力,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五)治理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机制,即通过多个区域主体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稳定的内生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运转。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通过不间断的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各机制之间相互融合;二是通过设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区域协调发展治理机构,奠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化运行平台。

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治理机制具有特殊的作用。其特殊性体现在,治理机制并不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保障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发挥作用而间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由以上五个机制构成的机制体系框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从目标的角度分析,该框架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效率的增进,如对市场机制主导地位的突出;同时也强调了区际公平的改善,如对欠发达区域的扶持机制等;有助于形成经济效率与区际公平兼顾的良性正反馈。从动力的角度而言,上述框架一方面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效应,另一方面凸显了外在动力的综合影响,有助于由内而外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从主体的角度而言,该框架纳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多个主体,如市场机制以微观主体企业的活动为主,但是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联动克服市场失灵,保障市场机制的顺利运转。通过各主体在不同机制问的相互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整体的协调功能。

五、结语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产生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应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就是各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向收敛,整体经济效率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的

产生不仅受到来自区域层面的内力的驱动,也受到来自中央政府层面的外力推动,是多个层面、多个主体、多种经济关系、多目标共同合力交织的必然结果。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治理机制组成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框架正是从系统的角度,利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推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07AJL009)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引进人才项目(2008JSYJ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夏明等,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07):72―80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02):3―10

[3]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4]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张可云,论区域和谐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J],改革,2007,(08):5―9

[6]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8]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3,(02):229―230

[9]陈秀山,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01):26―28

[10]李闽荣,公平与效率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J]福建论坛,2005,(07):63―69

[11]孙翠兰,区域经济与新时期空间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06):33―40

[13]张杰,国家的意愿、能力与区域发展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1,(03):69―74

第7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因子分析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

[3]余建英,何旭宏. 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8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涉及鄂尔多斯、乌海、阿拉善三个盟市的五个旗县区,经济区域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75万人。近年来,该地区承接呼包银经济带发展推动和呼包鄂经济圈辐射带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75亿元,占全自治区的6.27%;实现工业增加值346.86亿元,占全区的7.7%;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87.9亿元,占全区的6.38%。

区域内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棋盘井、蒙西工业园区,乌海市的海南、鸟达、海勃湾工业园区和阿拉善盟左旗的乌斯太6个工业园区,驻园企业400多家,实现利税近100亿元,产业工人18万人,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支柱产业体系,主要产品产能有:煤炭4000万吨、焦炭1460万吨、PVC160万吨、烧碱156万吨、甲醇50万吨、煤焦油71万吨。分别占全区的6.2%、73%、80%、87%、25%、71%,区域焦炭、煤焦油、粗苯、甲醇、PVC、电石、烯烃等初级化工产品约5000万吨,已成为内蒙古有重要影响力的初级化工产业集聚区。

乌海市是区域内唯一一座城市功能齐全的地级市,城镇化率达94%,区域行政面积175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0余万人。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日臻完善,供水、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和危废处理等能力完备,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等公共设施完善。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3.85亿元、工业增加值197.27亿元,初步形成能源、化工、特色冶金、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棋盘井园区建成区22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20余公里。驻园企业75家,累计完成投资近300亿元。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 39亿元,初步形成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主导产业,原煤产能已达1 363万吨,洗煤632万吨,铁合金76万吨,化肥119万吨,水泥243万吨。蒙西园区建成区12平方公里,人口8800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10公里。驻园企业30家,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初步形成高新材料、建材、化工、冶金、电力五大主导产业,水泥产能200万吨。熟料1 60万吨,高岭土6万吨,焦化166万吨。生铁35万吨。

乌斯太园区建成区7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距乌海市中心城区10公里。驻园企业48户,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1.41亿元,初步形成以制钠、PVC为主的盐化工,以焦炉煤气制甲醇为的煤化工和以燃料为主的精细化工三条产业链,金属钠产能4.5万吨,高纯钠500吨,焦炭306万吨,PVC50万吨,甲醇20万吨。纵观“小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人们会发现这里的:产业结构基本趋同,环境治理标准不一,金融体系亟待完善,共建共享能力较弱,政策制约因素突出等多种弊病。

当前,区域经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产业基础等多个方面均具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以乌海、乌斯太、棋盘井和蒙西为主体的沿黄“小三角”经济区域是连接蒙、宁、陕、甘的重要节点,交通便利,资源富集,产业优势突出,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内蒙古重要的重化工产业聚集区和先行区,极具发展潜力,在全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快“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优效益的发展和培育新形势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小三角”地区因缺乏统筹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园区布局、产业集聚等诸多突出问题。若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内产业同构、无序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促进区域内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小三角”地区是内蒙古西部重要的煤炭、石灰石、岩盐等特色资源富集区,黄河流经境内近100公里,国家重点铁路、公路网络较为完善,具有发展大型化工基地的成本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在内蒙古西部范围内实现资源平衡匹配、产业均衡配套,利于集中优势打造以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为主的国家战略性生态能源基地。

当前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神府等经济带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迅猛,内蒙古西部的传统产业已处于被吸附、整合和替代的境地。只有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才能提升内蒙古西部的整体竞争力,进而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

“十一五”期间,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统筹发展,成为带动内蒙古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内蒙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尤其是“小三角”地区,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好。具备打造国家重要的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基地的条件。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小三角”地区将成为自治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经济增长极。

乌海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小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目前资源濒临枯竭,经济总量不大,发展前途堪忧,中心城市的地位仍需进一步稳固,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只有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集聚效应。

加快推进“小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在思想大解放中,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小三角”地区隶属关系复杂,跨越两市一盟,受行政区划体制束缚,三地各自为政。因此,充分认识“小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通过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优势产业的形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划经济”的弊端。实现三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1+1+1>3的功效。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布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进技术、产品、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整体的区域优势,这是“小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乌海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尽快实现区域支撑体系、市政功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和共赢,提供一流的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多层次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优化区域交通布局,大力推动城际交通同城化,建设三地直达快速通

道。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小三角”地区工业起步早、起点低,环境问题尤其是矿区环境污染一直是“小三角”地区致力解决但始终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制约着重大项目审批落地,治理环境污染迫在眉睫。因此在环境治理上实行统一的项目环评准入、环境监察监测、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保信用管理等制度,统一环境执法体系;统一规划建设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共同设立区域环保专项基金,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焦化、冶金和白灰等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效率,引进一批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等低碳项目,为产业升级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现阶段“小三角”区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多是资源型产业,尚处初级阶段,集群效应不明显。根据现有产能发展状况,煤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最具发展潜力,要以建设内蒙古或国家重要的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的目标来招商引资上项目,把大量的煤化工和氯碱化工项目摆布在“小三角”区域。壮大产业集群。通过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沟通和合作,研发新技术,延伸煤化工和氧碱化工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形成能左右煤化工和氮碱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提高市场话语权。同时,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传统产业嫁接改造,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煤炭产业和煤化工上做足文章。要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充裕的便利条件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适合的新兴产业,积极扶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逐步转变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资源型向非资源型转变。

鄂托克旗置身内蒙古西部“小三角”地区,根据立地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要主动融入西部经济圈,统筹规划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产业,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煤焦化和PVC产业基地。棋盘井园区则应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硅系产品为重点,打造以煤化工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蒙西园区重点发展三大产业:以PVC、PVA为主体的氯碱化工及烧碱、水泥循环经济产业链;以纯苯、甲醇、苯加氢为主体的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链;以亿阳蒙西和鑫诺物流为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9篇:区域协调发展意义范文

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跨越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融合,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

2011年10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背负了新的历史使命,迎接重大挑战。

中原经济区指的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这一区域总人口约1.5亿,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7,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

但长期以来,这一区域一直属于欠发达地区。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研究表明,以经济规模而言,中原经济区在国内六大经济区中排名第二,但人均排名却是倒数第一。

无论从历史沿革还是从现实状况,以及从未来这一地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所承担的重大责任来讲,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河南是全国传统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核心区,连续11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以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出了10%的粮食和25%的小麦。建立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第一要义。

二是率先进行“三化”协调发展探索,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支持河南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如果有所突破,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将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三是加快河南发展步伐,最终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河南经济社会尽管有了长足进步,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人均水平与全国存在较大差距。如人均财政支出在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居民收入、农民纯收入、人均教育卫生经费支出等民生指标都不高。办好河南的事情,对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是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这一区域具有区位、人口、农业、文化等综合优势,也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支持中原经济区对于加快培育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促进形成与长江中游经济带南北呼应、共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区域,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农”问题突出,是中原地区的共同特点,而这也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认为,城乡失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中国面临的难题,中原更为典型、更为集中,解决起来更为困难。一旦突破,将具有标本和示范意义。

就河南的现实而言,“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该如何破题?在河南省农业大县滑县,一个旨在破解人、地矛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试验正在进行中。滑县产业集聚区将下辖的18个行政村统一进行超大社区建设,4600多户农民入住新社区,仅此一项便节约土地2500余亩;1.7万亩耕地由原先分散在近1.8万人生产,集中到43个生产主体;同时,加强培训农民,引导向工业集聚区内就业。

据初步测算,按每平方公里1万人计算,河南到2020年实现50%的城镇化目标,需要增加450万亩建设用地。既要保粮食,又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矛盾怎么解决?滑县试验便是一种新探索,挖掘现有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提出,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合理配置。目前,全省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是248平方米。如果我们能把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降到200平方米,理论上就能节约出400多万亩土地。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土地置换、土地整治、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来提高用地效率,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三化”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