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1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在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外,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两个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均衡发展、不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据此,研究从理论基础、内涵、测度对国内外相关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简单梳理。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学者从不同研究内容和视角,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解各有侧重。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发展过程论。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可云(200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过程中不断追求区域间的相对平衡和动态协调的过程。二是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三是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考虑的,既不同于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和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补,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中心理论、倒U型假说、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等。

1.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基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会驱动要素合理流转和配置,实现区域间要素价格的趋同,达到区域平衡发展,区际非均衡状态的发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长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竞争的条件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妨碍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佩鲁(1950)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边缘理论”和“联系效应理论”,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联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弗农(1966)提出“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论”。

3.区域经济阶段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和费雪(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即自给自足、乡村工业崛起、农业结构转换、工业化、服务业输出五个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地区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所有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要经历传统社会、为起飞准备条件、起飞、趋于成熟、大规模消费、追求生活质量等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主导产业。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演变

改革开放前,传统生产力布局理论以及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的思想支配着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因此,使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主要是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到了20世纪80年代,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形成了区域重点发展论。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夏禹龙、冯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论。后来,由于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缓解东西差距,学者们又陆续提出T字型发展理论、二型布局理论等所谓的“区域发展中性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界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又进入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曾坤生(2000)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楷.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变动效益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8

[2]张其仔,郭朝先,白玫.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第2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生产力布局;廊坊市

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生产力布局具有地域性、全局性、长远性和继承性等特点,生产力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发展,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影响国家或地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生产力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

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是在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两者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理念。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它强调的是区域间、部门间或产业间及其内部的均衡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忽略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主张的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由于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局限性,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的提出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揭示了不同阶段投资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合理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但一旦某些区域基于初始优势而超前发展后,这些区域就会借助既得优势,通过累积因果过程而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强化和加剧了与其他区域间的不平衡,最终造成发达区域越来越发达,而落后区域越来越落后的局面,进而导致一系列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

非均衡发展策略虽然带来了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地方政府参与区域竞争,各地区在减免税费、供应廉价土地和低价格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如遍地开花的开发区,以及惨重的环境代价等。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生产力布局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但由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条件等的不一致,必须重新审视和理解这种均衡与协调,这里的协调应该是一种经济导向而不是地理导向的均衡,而这里的均衡更多地强调的是协调而非均等。因此,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是在充分认识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劳动地域分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地域统筹,促进区域社会福利水平的均等,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协调与均衡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与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状态。其目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即追求三者综合效益最大化。其中,自然生态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手段,社会进步是结果。区域协调发展意味着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在空间上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的最优空间配置,意味着资源投入在一定的空间内将获得最大收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的经济潜力和优势,以空间优势换取区域竞争力;同时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和谐有序,整体效益最大化。在生产力布局中,可以让那些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需求旺盛的地区承担更高强度的社会经济职能,对这样的地区进行高强度的开发;而对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地区,则使其主要承担生态维护功能,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差别化的区域开局原则,即 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条件,使其在布局中担负不同的功能,允许具有较好发展条件的区域进行高强度的开发,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对需要强化生态保护的区域则采取有限制的发展策略,限制保护区域的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发展的安全,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护区域的公共设施配套程度和生活福利水平,促进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平。

四、廊坊市生产力布局分析

廊坊位于京津冀要塞位置,周边500公里半径内有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11座,常驻人口2亿多。依托周边(以京津为主)交通资源,拓展自身交通优势,形成了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发展经济的独特区位优势。但从廊坊的经济发展来看,区位、人力成本、市场等优势资源等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竞争优势。廊坊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现状主要表现在:

根据廊坊产业空间布局状况、京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廊坊交通干线规划情况,在加快发展廊坊、燕郊等开发区(园区)的同时,廊坊市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开发胜芳、扬芬港、淑阳、牛驼等10个新的园区,加快构筑“两带一轴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两带”,即环北京产业带和环天津产业带。“一轴”,即沿廊沧高速公路特色产业轴。“一中心”,即作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市区。通过“两带一轴一中心”格局的构建,增强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提高对项目投资的吸附能力,强化对产业聚集的支撑能力,进而从整体上加快我市与京津产业融合的步伐,加快我市县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整合步伐,在空间上实现全市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在这一空间布局的指导下,廊坊中心区和北部、中部、南部经济区等四个区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这些构成了寻求适合廊坊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空间布局的主要依据。其中,廊坊市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功能完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北部地区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该区赖地利之便与首都经济联系密切;畜牧养殖及加工、家具制造等特色产业明显,专业化市场发育较为成熟;但大型工业企业和拳头产品相对缺乏,产品加工深度不足;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中部地区毗邻京津,交通比较发达,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但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农业基础较好,但受困于水资源缺乏,致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受到很大局限;与北部和南部地区相比,乡镇企业较少。南部地区靠近天津市,区位、交通条件比较优越,但生产条件差,水资源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较为发达,但规模小、档次偏低;专业化市场特色明显。从总体发展格局来看,廊坊各区域之间还应在“全市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进一步实现生产要素向重点地带集中,从而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互补的区域格局。

在廊坊的生产力布局中要想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必须对所属区域有一个清晰把握,即通过科学的分析确定哪些地区应该以开发为主,而哪些地区要以保护为主,从而确定不同地域的承载功能。最终形成全市一盘棋、各区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各地所承担的不同发展功能形成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针对廊坊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与矛盾,如区域经济差距的客观存在、地区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的不同略等,需要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采取产业、财政、货币等政策适时进行引导与调整。一方面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调动各区的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要打破行政分割,健全市场经济机制,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全市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字:广东 区域协调 对策

2002年,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11年1月23日广东省委书记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汕尾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十二五”重点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广东省根据区位分布以及经济的发展程度划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经济区域,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市。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4市。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3市。粤北山区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市。广东四大区域的划分与其他省份相比具有其特殊性,而且相同区域的不同城市之间在政府颁布的部分措施上又具有某些相同性,因此通过对广东四大区域的研究来分析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GDP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2000年珠三角占全省GDP的75.2%,而其他三个区域不到四分之一。2006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珠三角占全省GDP的将近80%。2009年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分别占全省GDP的79.4%、6.7%、7.2%和6.7%。分析表明,2000—2006年之间珠三角地区GDP占全省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与此同时东翼、西翼以及山区的比例逐年下降, 2006年到2010年,广东省各区域之间GDP占全省的比例几乎保持不变。

二、广东经济区域发展新特点

(一)培育粤东西北增长极

2012年2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了粤东西北三个区域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要使粤东西北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粤北山区的资源优势以及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培育多个增长极,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2012年广东“三个规划纲要”提出各区域的空间布局,其中粤东地区要构建“点圈一体、块带结合”的空间发展布局;粤西地区要构建“三核、四轴、两屏”的国土开发格局和“三区、四带”的产业空间布局;粤北地区要构建“五极、七轴、三片”的空间结构和“融南联北、承东拓西、区内协调”的区域布局。

(二)实施转型升级

广东省各区域积极实现企业升级转型,部分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初步显现出成就。作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佛山市建筑陶瓷基地已经建成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等为代表的全球最大的陶瓷专业市场群落。据统计,2011年佛山建筑陶瓷出口总额达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例超五成。同时潮州陶瓷产业在转型升级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断摸索新的升级路径,走出了一条低能耗、低污染、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新路。据统计,2011年潮州市陶瓷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9.5%,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生陶瓷的年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0%、40%和50%。阳江厨具用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品牌的培育,打造区域国际品牌。

(三)海洋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开始注重海洋经济的发展,打造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广东省利用其临海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海洋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9年,广东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075.86 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2009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44∶50,呈现高级化的结构特征。粤东粤西地区毗邻南海,拥有优良的港口和海岸线,其发展海洋经济可以加强与相邻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四)产业转移园建设初见成效

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能够缩小珠三角与粤北以及东西两翼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5年3月,广东政府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拉开了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各个地区纷纷开始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各个城市的产业转移工业园蓬勃发展,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主要承接珠三角、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积极探索发展道路,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采取“一区两园”的发展模式,近几年蓬勃发展,目前,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60个,计划总投资28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52个,超10亿元大项目8个。清远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先后兴建了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清远华侨工业园、清远民族工业园、清远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产业转移园,为取得连续7年全省经济增速第一做出了贡献。

三、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一)增强政府调控作用,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由于区域经济差异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虽然有着一定的内在运行规律,但是仍然可以对其进行人为干预,使之符合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因素,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战略,从而确定适当的财政转移支付、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实施。

(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增加值

粤北以及东西两翼地区多数产业集中在服装、玩具、农副产品、纺织等等,这些产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低,产品档次低,粤北以及东西两翼在今后应该着力培育高科技企业,延伸企业的产业链条,培育品牌,把主导产业做强、做精、做大。

(三)配套产业的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粤北地区是山区地带,粤东粤西是丘陵地带,这三大区域交通不便,内部路网等级结构不协调。发展与生产企业发展所必须的研发、金融、物流、会展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强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发展总部经济

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应强调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合作分工,进行企业价值链的空间分解,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共赢。广州、深圳凭借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总部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腾讯、比亚迪等一批行业龙头以深圳为总部基地,向全国乃至海外辐射发展。珠三角总部经济应该与粤北以及东西两翼地区合作发展,培育主导产业,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实现各区域总部经济的合作。

(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

区域合作可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同时,区域合作为要素流动、有效分工提供了保障,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专业化的深化,保障经济运行效率与效益。2008年粤北山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为54.9∶19.8∶25.3。大量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说明山区劳动力潜在的供给能力较强。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土地面积是珠三角的3.3倍,人口是珠三角的2.3倍,而用地价格只有珠三角地区的1/3—2/3;劳动力价格仅为珠三角的2/3;电价也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成本优势明显,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加强珠三角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与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①刘薇,黄小彪.从战略高度推动广州海洋经济发展 拓展广州城市发展新空间[J]. 港口经济,2011(4):45—47

②王列. 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发展[N].江门日报,2012(1)

③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④潘素昆. 新加坡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 亚太经济,2010(4):67—71

第4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产业集聚已越来越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伴随着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由此引致的区域分工也在不断形成和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一个变化是以地区专业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的发生与扩展。近年来,东部产业的不断转移扩散以及随后在西部地区的再集聚,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问题。产业集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空间经济现象,其结果是不同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均衡,由此也直接影响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一种观点是认为产业集聚促进了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产业集聚是导致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还有一种观点则是在承认上述正面及负面作用的同时,分析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实现区域经济间的协调发展。

从理论基础看,主要是基于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通过放松模型中的不同假定,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较多文献。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此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上述研究的框架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一框架下分析了产业集聚、扩散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关系。集聚与扩散实质可以看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其交互作用造成了产业空间分布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使区域间分工发生着变化。基于这一考虑,本文的研究采用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也就是探讨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影响。从斯密开始,就已经认识到了分工的重要作用。斯密分析的主要是企业内分工,随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从企业间分工、产业分工一直到区域分工都逐渐受到重视。

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的关系问题,目前的文献也开始有所涉及:垂直分工与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从中国省级区域看,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地区专业化)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缺乏对两者之间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在此,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是通过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基本模型,阐释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分工间的关系,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与扩散对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影响,最后是相关结论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二、结论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无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国家及地区层面,产业的空间集聚及扩散都是伴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事实,而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注。本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为基础,将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分工的形成及演变联系起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条件。在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在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变得越来越迫切。如果把分工、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的趋同;二是地区之间实现分工,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收入水平的趋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地区之间实现分工。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自然条件和经济以及社会条件的空间分异决定了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不同,这也就造成了区域间分工的差异,而产业集聚与扩散的交互作用则是推动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的重要动因。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产业的空间分布逐渐向东部地区集聚。近些年来,东部地区的相关产业又开始向西部地区扩散并形成再集聚。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如果上述扩散与再集聚过程能够顺利实现,就会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也就是以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基础,以产业集聚与扩散为推动力促进区域分工的形成与演变。

第5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27-02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内涵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的重要性在于机制能自动发挥作用,即只要一启动机制,事物就会向着机制所规定的方向前进(杨莉莉、杨宏起,200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则是指协调目标、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协调工具以及协调程序等要素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及其运动原理与工作方式。其运动原理就是:区域协调主体运用协调工具,按照一定的协调程序,作用于协调客体,最终实现预定的区域协调目标这样一个过程(楼洪豪,2008)。实际上,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包括区际间的协调问题,而且也包括区域内部的协调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引入防灾减灾因素后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问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主体分析

郝寿义等(2008)认为,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经济区域)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即为区域经济主体。现代空间经济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型经济,各类参与者在其中活动并发生相互关系。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或自然人的集合)和各种法律实体。

1.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协调主体的一种类型,这里的“政府”是指具有经济职能的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机构,在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关系中获得主体资格。它体现了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设置原则上讲,它应遵循职权法定、权限适当、权责对称等原则。由于转型期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处于一种“政府主导”的制度约束之中,政府必然是最重要的一类区域经济的协调主体(贺代贵、蒋悟真,2007)。

2.市场主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市场,而市场的运行离不开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任何区域来说,企业、居民显然应该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发挥相应的功能。

3.各种非盈利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参与的个体众多,除包括消费者、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外,还包括各类非营利组织(NPOs)。如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NGO)。一般来说,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反馈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联系起中介作用的主体(贺代贵、蒋悟真,2007)。如工商业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工会、资产评估机构、交易中介机构等等。从特征上看,具有中介性、公共性、民间性。各种非盈利组织是政府与普通市场主体的连接者,是区域经济协调主体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4.区域协调组织。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能否做到协调发展有赖于区域协调组织功能的发挥。这一区域协调组织可以由各级政府现有的部门来承担,也可以由NGO等组织来承担,也可通过设立相应的专门区域协调机构来实现这一功能。

三、防灾减灾条件约束下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分析

1.政府。毋庸置疑,在中国目前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各级政府依然表现为“强势政府”。作为强势政府,则必然是区域经济协调中最重要的协调主体。中央政策和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自身的力量和意志,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灾害的发生对政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的破坏性影响。灾害有自然引发的灾害和人为引发的灾害之分。人为引发的灾害对政府的危害会更大,这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而这继而又会影响到政府及官员的政绩。

2.企业。政府的协调行为最终必然指向具体的市场主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一个主要方面其行为及运行绩效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依赖于本土特殊资源的企业,有时几乎是毁灭性的。

3.居民。灾害的发生,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对于身处灾害区的当地居民来说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还可能必须背井离乡,承受巨大的心理、社会成本与压力。此时,则需要借助于外力,如人、财、物、技术以及由政府或其他组织采取组织移民等方式来抵御灾害造成的伤害。

4.非赢利组织。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非赢利组织也必将会受到政府协调行为的影响。作为第三方的非赢利组织,虽未遭受直接利益损失,但其独立、公正、非赢利特性、科技实力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如充分发挥其在环境承受力的评估、监督等方面的能力。

政府协调行为的绩效大小,最终需要通过具体的非赢利组织和市场主体的生存及发展环境的改变来体现。理想的协调关系应该是政府及时地从非赢利组织和市场主体获得反馈,纠正或修正自身错误或不合适的协调行为。因此,应当充分发挥非赢利组织和企业、居民参与政府协调行为的规划和变动的积极性,使其能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监督权,以实现协调行为的最佳效果。

四、基于防灾减灾的区域经济内部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根据前面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理解,一个完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该包括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协调程序等要素(孙海燕,2007)。

图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遵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促使防灾减灾的良性循环(鲍文,2008)

图2防灾减灾良性循环

1.明确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长期以来,中国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衡量和地方政府及官员政绩的考核,主要是看经济指标,其中又以经济指标中的“速度指标”为核心。这种考核办法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和急功近利行为,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客观上又诱发了灾害的频发,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与完善衡量地方经济发展与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科学方法与标准,应该通过立法、监督等手段对各级政府的权力进行适度限制,引导地方政府及官员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改变目前仅以GDP作为各级政府及官员考核指标的考核机制。

2.促进信息透明化,实施有效监督。信息透明化程度低,是目前制约政府政务公开的主要因素之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使公共信息、公共决策透明化。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居民、新闻媒体的监督渠道并不十分畅通;行业协会的半官方性质等均显示出中国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要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要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其次,信息的透明(包括政府决策信息、资源承受力评价等公共信息);再次,要积极引导、扶持,努力提高企业、居民、尤其是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非赢利组织的监督意识与监督能力。

3.适度开发。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代表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引发的深层次启示之一是政府、企业对各地的开发应适度,一定考虑到当地资源环境的承受力。要建立适度约束机制,对资源环境进行评级,明确其是否适合开发,并确定其适度开发的强度。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开发预警机制,限制不适当的开发活动的进行,规范资源开发行为。

参考文献:

[1]贺代贵,蒋悟真.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主体及制度探讨[J].经济前沿,2007,(1):24-27.

[2]孙海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J].经济地理,2007,(3):362-365.

[3]杨莉莉,杨宏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8,(3):7-10.

[4]楼洪豪.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协调机制研究[J].求实,2008,(5):40-44.

第6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 城市群 中部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在揭示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规划未来科学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湖北这样一个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中部省份来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肩负着促进中部快速崛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保持湖北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湖北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于湖北省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湖北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去年以来,以武汉为中心、周边城市共同组成的大武汉城市圈申请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不仅大大加速了武汉城市圈内区域一体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湖北加快经济建设、实现早日崛起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武汉城市圈占全省总面积的31.1%,圈内人口占湖北总人数的51.6%,城市圈2007年实现的GDP超过了全省的60%,其中仅武汉一地GDP就达到了3142亿元,约占湖北的35%,而到2008年,武汉的GDP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一年之内GDP增长1000亿,成绩喜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可以想象,随着城市圈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地区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形势严峻。

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极大地制约了湖北区域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区际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到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目标,因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0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将宜昌和襄樊确定为我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发展策略:宜昌和襄樊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周边城镇相对密集、人口与产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优化和整合资源,做好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内城镇合理分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省域西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武汉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带动全省城镇整体发展。宜昌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立改变了湖北以往“一特五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经济发展格局,从战略布局上极大缓解了湖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随着武汉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圈内资源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愈加明显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宜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让他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职责,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以防止广大鄂中、鄂西南、鄂西北等城市在鄂东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迅速边缘化,事实上,某些城市经济虽有些发展,但边缘化趋势也已经凸显。

二、对于解决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政策建议

城市群战略是现代社会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对于现阶段,湖北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城市群组合一般具有三个基本条件:即地理空间形态紧密、交通发达、经济联系密切,我们认为,湖北可以依此建立另两个城市群,即以宜昌为中心、兼顾荆州、荆门和恩施的荆宜荆都市圈和以襄樊为中心、兼顾随州、十堰和神农架襄随城市圈,这样的城市圈构想不仅涵盖了省内所有的二级城市,防止了鄂西部分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将有效的整合省内各种资源,消除地区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地区的优势产业重组和结构升级,最终形成三个城市圈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荆宜荆城市圈:在地理位置上,除恩施以外,其余三地同处长江、汉江流域,域内形态多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交通方面有汉宜高速、长荆铁路、荆沙铁路和正在修建的沪蓉高速和汉宜铁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域内交通网,未来几年中,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圈内各城市均可覆盖在一小时交通网络内,恩施到宜昌也只需两小时,符合城市群引力半径,同时,各地之间的产业互补性也非常明显,宜昌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为特色,荆门以石油化工、医药为特色,荆州以机电、纺织、水产品加工业为特色,恩施则以烟草、旅游为特色,这些产业完全可以重新调配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另外,由于地理位置比较接近,这几个城市之间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而在观念上、文化上和风俗上的趋同性也可以让各城市之间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就目前而言,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可以从阻力最小且各地均能获利的旅游业下手,积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湖北省今年提出要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打造这一片旅游产业,四地可以此为契机,把三峡――三国文化统一规划,打包推出,鄂西南各市均能从中获利,如果多方共同努力,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个有巨大影响的的旅游目的地,使鄂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随着圈内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将使四地之间的合作充满着巨大的潜力。

2.襄随城市圈:对于襄樊、随州、十堰和神龙架而言,建立襄随城市圈,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四地同处鄂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相邻,除神龙架以外,襄樊距十堰和随州的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虽然与宜昌等圈内城市间距相比偏远,但四地之间的交通非常发达,域内有襄渝铁路、汉丹铁路、襄荆高速、襄十高速、孝襄高速,以及正在规划的十宜铁路 ,这些立体交通网将四地串联在一起,方便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在产业结构上,除了神龙架重点打造旅游而以外,其他三市均有一个相似点,即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在省委省政府2005年制定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汽车生产基地,支持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地之间可重点打造汽车工业,实行资源的优势重组、产业分工和结构升级,对于三地而言,发展汽车工业,共同打造鄂西北的新车城,前景广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襄随城市圈属鄂西北地区,与河南陕西两省邻近,特别是十堰、襄樊和随州分别与河南的南阳、驻马店和信阳毗邻,区位地理优势让这种省际贸易和边际贸易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各地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分兵作战、力量过于分散的弱点,真正走向一条互利双赢之路。

另外,倡导建立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也是基于宜昌和襄樊虽是省域副中心,但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鄂中、鄂西地区缺乏辐射能力的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笔者认为,城市的首位度优势能够有效的整合圈内资源,协调相互关系,避免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与辐射能力,只有建成城市圈,形成城市圈中的首位城市,宜昌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地位才能真正确立,才能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持湖北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湖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北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紧迫需要,我们相信,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必将对缓解湖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最终实现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 转型 举措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068-03

城镇化事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抓住机遇,顺应新形势,走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发展的转型

(一)地位与作用的转变

城镇化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从最初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结果,转向作为促进结构转型、创造扩大需求、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二)动力基础逐步多元化

理想的城镇化模式必然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就业岗位增加为前提,与农业发展相适应。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引起的产业和人口集聚,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各区域立足自身资源条件探索差异化的城镇化模式,充实丰富了城镇化的动力基础,工业化不再是城镇化发展的唯一驱动力。近年来中西部地区还普遍出现了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县城集中的趋势,带动了县城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县域经济的繁荣,这是在内生性消费需求动力下的城镇化扩张和发展,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以工业化产生供给的驱动模式。内生性、文化性和基于各地差异性的要素,必定是带动城镇化的新兴动力,也是最持久的动力来源。

(三)质量转向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受此影响,自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周期中,一些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积极性很高,问题表现在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以“圈地”形式造成农民“被城镇化”,目前这种片面追求速度忽略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思路已逐步开始转变,各地不再以单一的人口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按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要求与内涵,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等指标,综合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在保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城镇化速度。

(四)突出城市群

城镇化道路究竟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镇)更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仍存在争议。不同规模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不尽相同,产生的复合效应也有所区别。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城市群(圈)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既是顺应了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实际上也是否定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对立性,调和了不同观点的争议。因为城市群(圈)本身是由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体系构成,以城市群(圈)为主体形态,要求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在城市群的框架规划下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分工有协作,在推进一体化融合过程中实现城镇化的最大效益。因此,“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必然要依托城市群(圈)为地域组织形式,提高空间组织效益。

(五)生态文明成为共识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适应其资源潜力和社区需要。随着对全球气候的关注和发展低碳经济形成共识,城镇化演进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型产业代替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许多老城市日益朝清洁型、生态型和适宜居住型方向转化。生态环境优美几乎是所有国际性大都市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城市社区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城镇化进程,即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来共同构建新型城市,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六)空间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

“十一五”规划针对我国区域空间开发秩序失衡、国土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理念,即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十二五”规划仍然延续主体功能区划的理念,更为具体地按三种类型区域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即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可见,随着主体功能区规划付诸实施,必然改变以往各区域不顾资源条件和实际可能,盲目追求工业化、城镇化的现象,根据各区域在更大范围内承担的职能来选择发展方向。推进城镇化过程需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适度集聚产业和人口,形成差异有序的城镇化格局。

二、欠发达地区的应对举措

城镇化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依托,其进程和质量直接决定了该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协调、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匹配,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自觉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在转型与提升中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

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发挥好规划的指导、引领和调控作用。推进城镇化必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空间指导和调控功能,做深做细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等规划,形成总体规划、重点规划、专业规划等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有序的统一的科学规划体系。编制片区和跨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城镇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按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市、县城和重点建制镇等层次,科学规划城镇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

(二)培育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

以城市圈(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通过城市圈(群)的内部协作与整合,放大集聚产业与人口的规模效应。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发育滞后,面临做大城镇规模与培育城镇专业化职能的双重任务,这就更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安排和必要的行政调控,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城市圈(群)的融合步伐与一体化进程,放大城市圈(群)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社会共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三)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驱动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要素集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趋势日益明显,欠发达地区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需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战略,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集群、人口集中、发展集约、服务集成,推动城镇化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鉴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与区情,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创新的主要战略,逐步提高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的比重,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生产业的壮大,以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支撑,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创新技术向新兴产业集聚,加大运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着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走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四)壮大县城及村镇多极节点

县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载体和城镇化的重要阵地,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水平质量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整体偏弱,且就地城镇化带动能力不明显。因此,顺应发展规律与形势,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使之成为聚集产业的“结”、吸引农民的“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应当加大县域突破的力度,按照赋权、放开、搞活的思路,给予县域中心城市发展最大可能的支持,促进二三产业向县域中心城市集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扩容提质,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8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政治经济;问题研究

1.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政治特征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统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关于国家的经济结构合理问题应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国内国外因素等。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由此形成区域经济结构中重化产业的较高比重,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水平还跟不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承载力与支撑力的经济政治综合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经济发展方式由从前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以外,其内涵还包括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应当综合分析如何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以及转变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式下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以及政府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达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的有效措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应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积极运用各种规划计划、金融、财税政策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调控,更大程度地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进一步扩大区域的消费需求。应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促进区域消费的政策和有力措施,积极培育和构建区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推动区域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各项投资规模,同时注重规模的合理化,不断优化各项投资结构。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优化区域投资结构,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我国“三农”的投资力度,积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向公共事业等民生事业倾斜,不断促进区域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抓好政府体制改革,逐渐使得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应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应建立健全全面的政府评价体系和绩效体系。当前,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仅唯GDP是从,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除了看GDP之外,还要考察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社会失业率、人均收人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成果、医疗卫生状况以及诚信程度。总之,要在现今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统筹协调,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加快区域经济政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政府应进一步统筹和推进我国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手段加大对“三农”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各项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和巩固“三农”的基础。

要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的平衡发展。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不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好差别性区域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促进公共事业的不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区域经济政治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抉择。

[1]陈启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2]马 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08

[3]周叔莲,刘戒骄.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理论视点,2007.12

第9篇: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保税港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2)03-0067-0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功能单一的保税区无法满足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2005年,保税港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动区域发展的试验基地。作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重要创新,保税港区将成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沟通桥梁和纽带。对中国保税港区进行SWOT分析,有利于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弥补不足,应对挑战,制定出适合中国保税港区发展的策略,促进保税港区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保税港区概述

自2005年6月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等14家保税港区。国内首个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以来,港口区域短时期内就进入比较成熟的运作阶段,国际航线逐渐汇聚,集装箱吞吐规模不断扩大,保税港区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保税港区的热潮,一些原有的依托港口的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也纷纷申请向保税港区转型靠拢。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和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2007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填补了西南保税港区的空白。2006年设立的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也按照保税港区政策执行,形成了全国保税港区“4+1”的格局。至此,保税港区已成功起步并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8年,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了8家保税港区,我国保税港区进入了快速扩张和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国务院又批复设立了烟台保税港区和福州保税港区。至此,保税港区的全国布局逐渐成型。中国保税港区的区位结构布局如图-1所示。

14个保税港区中仅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内陆沿江保税港区,其他均属于沿海保税港区。各保税港区的面积从3.71平方公里到10平方公里不等,其中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规划面积为7平方公里以上的保税港区有11个,占总数的78.6%。保税港区整合了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具体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目前,部分保税港区已经完全进入了封关运作阶段,封关之后运作逐渐成熟,集装箱吞吐规模逐渐扩大,国际航线不断汇聚。以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为例,2007-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00万标准箱、1010.77万标准箱、1309.86万标准箱,平均每年增长17%。2007年和2011年,洋山保税港区靠泊船舶分别为566艘次、1130艘次,其中完成干线集装箱船舶装卸分别为168艘次和365艘次。

二、我国保税港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19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对象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方法。其中,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Ns(挑战)。对保税港区所面临的环境状况采用SWOT分析,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为制定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保税港区的优势分析

1.政策叠加优势。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监管区域,叠加了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免证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宽松的外汇政策等。

2.功能整合优势。保税港区具有口岸、加工、物流三大功能,整合了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有效克服和弥补了功能相对分割独立所出现的无序、缺位和管理运作难度大等问题。

3.显著的区位优势。保税港区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大多数位于沿海或是沿河地区。依托发达的城市经济和通过完善的交通设施与广阔的经济腹地相连,具有建设港口的优越条件。

(二)保税港区的劣势分析

1.偏离国际主航线,国际中转处于劣势:我国保税港区并不处在美洲航线和欧亚航线的主航道上,国际中转的区位优势明显不如邻近的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的自由港。

2.保税港区的法律定位仍不明确。保税港区的监管涉及海关、外汇、检验检疫、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各监管部门对于保税港区定位和地位的认知存在不小的分歧,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性不够,迫切需要在国家立法层面给予统一定位。

3.发展起步较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保税港区虽然都具有口岸、加工和物流三大功能,但从保税港区的实际运作来看,物流功能发展较快,出口加工和税收等政策的持续调整,导致出口加工和贸易等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三)保税港区的机遇分析

1.传统海关监管模式有待突破转型。传统海关监管区存在功能区分割独立、监管手续过于繁琐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导致其监管成本增加和急需转型升级。保税港区正是在传统海关监管区基础上的创新。

2.政府的大力支持。保税港区的设立和发展不仅是海关监管制度的重要创新,得到了检验检疫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保税港区的建设,出台了各项保障措施,为保税港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四)保税港区的挑战分析

1.来自周边发展较完善的自由贸易港的竞争。我国保税港区主要处于大陆的终端港口,属于加工型港口。但目前中转型与加工型的港口往往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型自由港。邻近的香港和新加坡港等都是著名的自由港城,与我国保税港区存在较大竞争。

2.降低关税和零关税的冲击。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平均水平逐年降低。特别是从2010年起,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绝大多数货物实行零关税,只有10%的货物可以收取保护性关税,而保税港区本身就享受保税、退税、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加入WTO和自贸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和弱化了保税港区的功能,保税业务将受到零关税或低关税冲击的影响。

三、我国保税港区的SWOT组合矩阵

构建保税港区的SWOT组合矩阵,如表-1所示。表-1横向为机会(O)、挑战(T),列向为优势(s)、劣势(w),表中矩阵部分为组合策略。

四、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

(一)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

保税港区的建立与运营必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我国现有保税港区业务模式、管理体制建设尚未完全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税港区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目前来看,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主要有国际航运中心、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等。每个保税港区可根据自身区位特点、腹地情况和政策优势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保税港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如表-2所示。

(二)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运中心战略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有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

我国自由港区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面的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我国港口集装箱国际中转比例普遍较小。但在港口位置、腹地依托方面,我国保税港区拥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保税港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作支撑,位于三大经济圈的保税港区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可以逐步向以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国际航运中心转型。而且,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等,接近国际航道,具有天然深水港,可以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向着以中转为主的国际贸易目标前进。其他保税港区可首先形成区域性航运中心,再逐步向国际航运中心目标接近。如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可首先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和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可依托北部湾优势,建成面向东盟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三)保税港区的自由贸易港战略

真正自由贸易港(又称自由港)是指设在国家与地区境内、海关管理关卡之外的,允许境外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港口区。对进出港区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自由港内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目前世界集装箱港口中转量排名第一的新加坡港、第二位的中国香港,均实施自由港政策,吸引大量集装箱前去中转,奠定了其世界集装箱中心枢纽的地位。

与香港、新加坡等自由港比较,我国现有的保税港区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自由度、开放度较低;管理制度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方面。我国的保税港区除在货物进出口及其区内加工、贸易上实现了同样的保税外,在其他功能上还有着较大的区别,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港。我国保税港区演变为自由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获得国家层面自由港改革探索政策,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上海市政府提出要借鉴国际自由港政策,拓展保税港区功能,不断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内涵,更好地发挥保税港区功能,为保税港区向自由港的过渡做好准备。

自由贸易港的建成需要我国保税港区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硬件条件与服务水平,加强与国际港口、物流企业的合作。在建设自由港的道路上,我国有些保税港区可利用自身条件,首先建成在一定区域实内现的自由贸易区,再向自由港的形式过渡。

(四)保税港区的离岸金融中心战略

离岸金融中心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没有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的离岸金融市场集中的地区。保税港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国际实践证明,离岸金融市场对于国内金融深化,促进外资利用,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有着巨大的作用。发展离岸金融功能也是保税港区向着自由港的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保税港区可以开展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良好运行都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支持。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能够给保税港区各项业务的交易结算带来方便。

(五)保税港区的毗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保税港区的“毗邻区域”指的是与保税港区相邻的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技术开发区、综合配套服务区等相邻区域等港口发展支撑地带。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毗邻区域的经济、物流、人才支持,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与港口的繁荣与否息息相关。

“协调”的含义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对于保税港区与其毗邻区域来说,保税港区毗邻区域协调发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税港区的发展与其毗邻区域的发展保持协调同步,二者发展程度相互一致,发展阶段处于相同的层次;二是保税港区的发展与毗邻区域发展相互配合,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港口的发展,港口的繁荣又为毗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毗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义。回顾国内外保税港区的发展历程,保税港区在获得自身高速增长的同时,承担着带动毗邻区域和腹地经济发展职能,其制度外溢效果明显。保税港区的发展,无论在区域、功能、产业方面,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毗邻区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在政策、规划、信息、运营、监管、人才等方面互动作用日趋显著,带动了以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保税港区要实现发展目标,必须有效地处理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的关系,建立起与毗邻区域间的互动机制,运用和完善政策条件,创新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打破行政体制的限制,促进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的沟通和融合,实现产业互动、功能互动、规划互动、信息互动、运营互动、监管互动,推动两者向互通共荣方向发展。

2.毗邻区域协调战略的实现途径。国内保税港区的发展经验表明,与毗邻区域互动,应主动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功能关系。保税港区不能完成的功能需要由毗邻区域协调解决。(2)产业关系。保税港区区内产业发展要对毗邻区域产业具有扩散和带动效应;毗邻区域产业发展也要尽可能链接保税港区内国际物流业。(3)区域关系。毗邻区域要做好保税港区扩区的规划和准备。(4)机制关系。建立保税港区与毗邻区域内协调管理与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