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金融营销宣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营销宣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营销宣传制度

第1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金融供给;金融需求;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18―04

一、天津市银行业金融供求状况

(一)天津市银行业金融供给状况

1.金融供给主体规模

从全国范围来看,与北京、上海、重庆等直辖市比较,天津市银行金融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小于这三个城市,全市银行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不及北京市的五分之一。可见天津市银行业金融供给主体规模还不够大,这与天津市的经济地位不大相称,银行系统需要进一步发展。

从银行金融机构的内部构成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是主体,2006年末天津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数、从业人员数和资产总额占全市银行金融机构的比率分别为49.3%、60.8%和49.2%。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数达到141个,从业人员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28%,达到近4000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也得到了稳步发展,资产额逐年增加。另外,外资银行的进入和不断扩张,也是对天津市金融供给主体的有力补充。

2.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情况

银行金融机构向企业、政府和居民等经济单位提供贷款,是银行满足各经济单位资金需求,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贷款的额度和结构,反应出银行对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2007年第二季度末,天津市各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合计为6014.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405.89亿元,中长期贷款3165.34亿元;企业贷款5132,07亿元,个人贷款684.15亿元。

3.银行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情况

从中间业务量来看,2006年末全市商业银行所办理的中间业务量总计金额达115364,39亿元,支付结算业务金额占到近90%的比重,而银行卡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所占比重较小,这说明天津市银行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还是以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为主,服务水平较低。从中间业务收入来看,2006年末全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计15.02亿元,银行卡业务收入约2.63亿元,占全部中间业务收入的20%,而占业务总量近90%的支付结算收入仅7430亿元,占中间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到一半。

4.银行卡业务相关设备

银行卡业务的兴起,极大地方便了各经济群体,同时也使银行机构缩短了业务流程,从而节约了成本。近年来,天津市银行系统与银行卡业务密切相关的配套设备发展迅速。2006年末,自动取款机(ATM)达到2346台,比2005年增加了500余台;POS机达到36624台,特约商户达到24397家。

(二)天津市银行业金融需求状况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相对应的居民和企业对银行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企业和居民也要求银行提供存贷业务之外的如担保、融资顾问和理财等其他金融业务。

1.存款需求。天津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必然引起存款需求扩大。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投资渠道狭窄的客观条件下,居民增长的收入自然就变成了银行的存款。当前,居民存款需求也受到一些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首先,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市持续走牛,社会资金不断地涌向资本市场;其次,我国正处在新一轮的加息周期,人们预期利率会不断增加,导致定期存款需求不足;最后,房地产业如日中天,尤其是近年来天津的房价飘升,人们预期房价继续上涨,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虽然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存款需求很难相应地增长。

2.贷款需求。在国家大力支持天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贷款需求旺盛。2006年,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政策上给予了天津极大的扶持,社会各界看好天津未来的发展,天津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会有新一轮的经济热潮,从而产生大量的贷款需求。另外,个人贷款需求不断增长。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人们就逐渐进入高消费阶段,或是超前消费阶段。2006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961元,超过5000美元,已经逐渐进入超前消费阶段。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住房、私家车、旅游等个人消费贷款需求的增长将会清晰地显现出来。

3.其他金融需求。就目前来看,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存款需求和贷款需求,企业和居民在满足基本存、贷款需求的同时,还有其他金融需求。就居民来说,正在形成中的一个数量颇具规模的中高收入群体是银行的重要客户,他们要求银行提供专业的理财指导,对银行人员的服务要求也较高。许多银行为迎合客户的需求,正逐渐地改造营业网点,设置贵宾区和个人综合理财中心。就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银行充当融资顾问、提供担保,甚至帮助企业理财。

二、天津市银行业营销状况的现实考察及特征分析

基于对天津市金融供求状况的分析,从银行业营销状况的现实考察出发,发现天津市银行业营销呈现出金融产品单一化、趋同化,营销渠道主要还是传统的营业网点,推出的金融产品缺乏应该包含的服务等特征。

(一)金融产品单一化、趋同化

目前,天津市银行业营销最典型的特征是金融产品单一,依靠存贷差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2006年末,全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125.51亿元,而中间业务收入仅为15.0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占利息收入的比率为12%,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比率分别为14.3%和10.8%(见表1)。在中间业务中,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量占了相当的比重,约80%,而咨询类和担保承诺等其他业务所占比重较低。由于银行金融产品单一化,这就很难满足各类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就市场上推出的一些金融产品,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模仿复制,这就造成了金融产品的趋同化。

(二)营销渠道以传统的金融网点为主,局限性较大

合适的分销渠道是银行金融产品顺利销售的重要保证,而天津市银行金融机构产品销售最主要的分销渠道仍然是传统的金融网点。2006年天津市银行金融机构各分支行机构数达2418个,与上海市银行金融机构数目相当,但是上海市银行从业人员超过天津市2万多人,总资产4倍于天津,足见天津市银行营销对传统金融网点的依赖。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使得银行依靠传统的金融网点开展业务销售金融产

品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银行把传统的金融网点作为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其局限性日渐显现。

(三)营销方式以金融产品为中心、以开展业务为导向

银行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有其特殊性,它是以开展银行业务为依托的产品销售,银行业务本身是包含着服务的,因此,金融产品就应该包含有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的服务。目前,天津市银行业主要还是以金融产品为中心,以开展各类业务为导向的营销方式,必然忽略了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天津市银行业营销策略选择

基于天津市银行业营销状况的现实考察及特征分析,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有效的营销管理机制,是银行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天津市的银行金融机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并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以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金融产品差异化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经济群体,就企业而言,有所属行业,规模和所有制等之分;就个体而言,也出现了收入层次不一的群体。这些经济群体对银行的金融需求是有差别的,而当前银行提供无差异的金融产品,势必满足不了不同经济群体的需求。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适时推出满足其需求的差异化金融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地位。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细分客户群体,就个人来说,可以从存款数额、收入水平、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细分。其次,产品的开发可以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新产品与经营环境相适合。最后,鉴于我国正处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银行应开发适应市场化利率的差异化产品。

(二)营销渠道多元化策略

传统的金融网点作为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的主要渠道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银行要采取营销渠道多元化策略,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以扩大产品销售额。营销渠道多元化策略应从两个方面实施,其一,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开发电子银行。把银行卡作为产品的载体,开发银行卡的复合功能,提高银行卡的发卡量和持有率,以及实际使用率。提高ATM机等自主设备数量,积极发展特约商户,提高POS机使用数量。另外,开发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使客户能够利用这些更加方便快捷的手段,享受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其二,实行客户经理制度,这是通过客户经理积极开拓市场,主动接近客户,与客户面对面的沟通,进而打动客户,从而促成与银行建立交易关系及长期合作关系约有效途径。银行只有充分发挥银行卡、电子银行和客户经理的作用,才能够摆脱传统金融网点的束缚,从而拓宽营销渠道。

(三)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策略

按照现行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分工,后台负责开发金融产品,前台负责销售,这就造成了前后台的信息脱节,前台在销售产品时从客户获得的信息很难顺畅地传递到后台。由于银行采取的是业务导向的营销方式,前台负责销售人员所开展的业务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客户的多种需求,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产生客户的多种需求与银行销售产品单一的矛盾。银行要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把客户需求和产品的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改变前台单一的业务功能,使服务功能综合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例如把传统的金融网点改造成兼有多种服务功能的“金融超市”。

四、增强天津市银行业营销效果的对策建议

为了增强天津市银行业的营销效果,天津市银行机构应该从转变银行营销理念人手,树立全行营销观念,重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入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并加强广告和宣传,全力打造优质品牌。

(一)转变营销理念,树立全行营销观念

现代银行营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而非简单的产品销售。只有转变营销理念,树立全行营销观念,适应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要求,才能提升银行营销水平。所谓全行营销,是指银行动员各部门力量,使全行员工树立营销服务意识,形成合力,从而实现最优营销效果。树立全行营销观念,首先要强化员工市场营销意识,突破简单的银行只是通过开展金融业务而销售产品的传统思维。银行营销不仅仅是广告与促销,它需要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发现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其次要积极推行银行内部营销。具体来讲,第一,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来满足员工的需求,把员工当成消费者,保证员工对银行的忠诚;第二,通过制定银行工作准则、服务标准,以及一系列的对内销售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树立正确营销服务理念,让员工熟悉本行提供金融产品服务的特点,达到全行都为营销第一线服务的目的。实行全行营销的最佳效果,是员工主动将银行营销作为一种责任来执行,并由此产生荣誉感。

(二)重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是提高银行金融服务质量和增强银行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客户要求银行提供全面综合化服务,这样势必要求银行员工熟练各种业务和提升综合素质。首先,要不断向员工灌输提升综合素质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的意识;其次,加强关于营销调研、营销策划、销售、广告和顾客服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培训,并实行合理的培训考评制度,用制度的力量增强培训效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鼓励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并为员工创造学习条件。总之,银行要从制度建设和文化营造上,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一支能够把握市场风向,适合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队伍。

(三)深入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

做好银行营销,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潜在客户指的是那些还未开发,从表面上看与银行没有直接联系的客户。不断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一方面能弥补原有客户资源流失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增加新的客户资源,拓宽原有市场份额。做足市场调研工作是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的前提,在充分掌握市场客户资源的基础上,发现潜在客户,才能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的咨询服务是发掘和培养潜在客户的关键,当潜在客户向银行咨询相关业务时,银行员工娴熟的业务能力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很可能将其变成银行新的客户,反之,则可能损失了一个潜在客户。大学生群体是银行未来巨大的潜在客户,针对这一群体推出信用卡业务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刷卡消费意识,使其成为银行新的客户。另外,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也是培养银行潜在客户的有力手段。

(四)加强广告和宣传,全力打造优质品牌

第2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品牌;营销;商业银行

同零售业一样,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以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了新的竞争。优秀的商业银行通常会用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营销活动打造出高品质的品牌,从而使客户对其品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购买欲望。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金融品牌产品,在品牌营销上加强了品牌的塑造。并在产品品牌的推广及品牌领域方面掀起了较为强劲的营销攻势,如工商银行的“汇款直通车”、“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通汇宝”,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外汇宝”,建设银行的“乐当家”、“聚宝盆”等产品品牌。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意义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一个深度品牌应该具备属性、利益、价值、用户、文化和个性,才能在当今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实力。借用这个界定,金融品牌就是为金融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其目的是用来辨认金融机构各自的产品或服务。金融品牌有两个内涵:一是指这个金融企业的整体形象;二是指金融产品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会大大提高金融品牌的附加价值和金融机构的商誉。

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不仅仅因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会在客户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防御能力,也因为完善的金融品牌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个性化的需要,可以维护银行信誉,提升客户忠诚度,更因为品牌已经成为银行和客户双方沟通和深入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商业银行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需要,因此,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促进商业银行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是保持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产业相比,目前我国银行业总的来看是金融品牌较少,品牌质量不高,品牌意识弱,更没有国际著名的品牌。许多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研发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在发掘品牌价值、宣传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等方面还严重缺乏经验,而公众对金融品牌的消费意识也非常弱,大部分老百姓存款或消费其他金融产品仍是强调就近、方便,到哪家银行都行,缺乏对金融品牌的追求。

1.银行产品定位雷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银行复制的过程。金融产品也是一样,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特点。对消费者而言,金融机构只有来源的区别和大小的区别,没有好坏的明显区别。这就使得消费者往往只看重服务网点的方便性,忽略了金融品牌的差异。

2.品牌技术含量低

银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形成品牌比较困难,银行品牌的形成,无论是在技术上、人才上、还是在法律上、市场实践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银行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银行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通过其产品给客户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冲击来形成其品牌效果。一家银行要形成独有的金融品牌,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掌握客户心理,又要在严格的行业监管约束下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行复杂的风险控制,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品牌的技术含量低,模仿、抄袭、复制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3.缺乏品牌创新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创新法律环境比较好,商业银行有充分的自由根据市场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而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监管比较严,银行高管人员行政化色彩依然存在,银行缺少创新金融品牌的动力和压力,长期下去,银行形成了懈怠的心理,品牌创新受到阻碍。

4.品牌竞争观念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还缺乏形成银行品牌的市场竞争环境,资银行品牌竞争观念还比较淡漠,各家银行大多还是靠网点的扩张和降低融资条件来吸引客户,真正靠服务靠品牌来竞争的还不多见,因此,各行还没有真正形成育品牌的压力;另一方面,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较弱,从而增加了银行实施品牌营销的困难。

5.缺乏统一的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投入很少,缺少品牌报效应,创造一个品牌所需的投入和能带来的回报都不是很清楚,在国外,有成熟的考核模型,中国现在还没有此外,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的意识也不强,相关法律也还短缺,产品仿制、侵权现象严重,品牌营销缺少必要法律环境。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设想

就品牌而言,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建立,然后通过长期不懈的投入、日积月累,在有效顾客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市场形象,提供给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带来金融品牌的美誉度,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提高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表现为品牌市场占有份额、新产品开发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服务质量推广沟通能力和文化感召力等。要创建具备这些能力的金融品牌,商业银行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科学的产品设计和多年的市场运作的沉淀,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1.明确品牌定位,培养客户品牌忠诚

就像明确市场定位一样,商业银行要在客户心目中留下别具一格的银行形象,使自己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最佳的银行,提供最适合目标市场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也要明确品牌定位。定位的目的在于帮助客户了解竞争银行与竞争产品之间的真正差异,以便于客户清晰地辨认出他们最适宜的、能为其提供最大利益的金融服务品牌定位要有明确的诉求点,重要的品牌识别及其具有启发性的联想物是所有有效品牌创建的基础。例如“小红伞”是花旗银行的品牌标识。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地探讨和加强品牌识别,以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为诉求点使品牌的功能更有效、更显著,形成客户的品牌忠诚。

金融品牌的品牌忠诚主要体现在客户对该业务的高度信任和排他心理,让客户觉得只有这一品牌的金融产品让人放心、让人舒心、让人省心,这样就会树立金融机构的核心产品形象,为银行赢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银行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比较弱,商业银行要加强宣传,通过品牌营销,培养客户的品牌消费习惯,培养客户对自己品牌的忠诚,这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战略目标。

2.增强品牌经营意识,建立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经营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商业银行要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扭转过去金融业的“官商”作风,扭转金融企业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和粗放的经营思想。在经营理念上要坚持市场营销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适时研发推出市场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银行要善于经营金融品牌,强化品牌管理,实施品牌延伸,利用品牌发展品牌,不断对品牌产品进行开发和改进,以低廉的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巩固品牌的地位,并借助强势品牌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大大降低营销宣传成本,以取得理想的品牌战略效益。要善于从战略角度谋划,运筹好品牌的经营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严格完整的品牌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职责,实行品牌组织化、系统化经营管理,一方面对原有服务产品进行创新,重新组合,以求更加适销对路。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发潜在市场,通过对客户的购买历史、人口特征、生活变化、消费需求的掌握不断改进产品或推出新的产品。

可借鉴花旗银行的经验,造就一批有拓展银行品牌市场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一个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即由某人或某个小组负责某品牌,让其他品牌管理小组迅速而自愿地接受并执行他人业已得到的实践经验。按照实际市场情况,设置客户品牌经理,进行品牌经理管理,给予品牌经理充分的认可和重视,品牌经理可以对决策层有影响力,每种产品类别都由一个品牌经理负责,负责该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这样就把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银行的无形资产,全方位为客户服务,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3.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实施完善的CIS策略

商业银行要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完善的企业形象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带来客户的满意和忠诚。我国商业银行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兴办希望小学、建设敬老院、承诺并参与解决社区面临的重大问题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够赢得公众的尊敬,强化品牌忠诚,并加强银行员工内部的交流,提高职员士气,赢得员工对银行营销和其他计划的支持。可借鉴花旗银行标准化模式的经验,实行统一的管理,不仅推行金融产品标准化,分行风格也实行统一化,卓越的企业形象能够极大地推进银行的发展,反过来又为银行形象注入新的生机和价值。

此外,可聘请知名的咨询机构进行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宣传,通过有效实施CIS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内,通过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福利分配等,做到制度严格化、服务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对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充分利用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广告、标准包装及标准服务等视觉标识,并通过印制精美的宣传资料、建立丰富多彩的网页、在各种媒体上不同形式的广告等,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知名度,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企业品牌。

4.加强品牌创新,增加品牌的科技和文化含量

好品牌需要创新。创立品牌产品的关键是它与其他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和科技的含量,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市场开拓、业务创新与技术进步上下工夫。银行监管当局应从根本上改变监管理念,给商业银行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商业银行也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电子化建设,努力把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处理上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品牌创新上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市场营销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对品牌进行改造,成立新产品开发专门机构,制定工作规则和操作规程,明确新产品开发的部门职责,加强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组织管理等等,使品牌保持活力和新鲜感,使自己尽力成为强势品牌。

要增加金融产品的“含金量”,还要重视金融品牌的文化含量,在金融产品设计、款式、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增加文化投入,努力把金融文化注入到新产品的开发、营销等环节之中。这样才能将无形的文化价值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为企业竞争的资本,使金融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5.实施品牌价值管理,科学制定品牌竞争策略

品牌价值是品牌独享的营销优势。从营销角度来看,品牌价值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竞争优势地位。银行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估算出具体的财务价值,从而为银行的并购、融资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财务活动提供量化的指标;银行也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竞争地位,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定量依据基础上制订品牌竞争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CMO品牌价值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研究分析工具(如动态市场细分技术、品牌定位发展技术、竞争顾客关系分析技术)为银行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通过这些科学的定量依据来制订各类有效而有竞争力的品牌营销策略。图1揭示了品牌价值管理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

品牌建设投入资源是银行为创建品牌投入的各类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服务、分销等,银行根据特定的战略和策略分配组合这些资源,同时还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营销这个品牌,包括对品牌各类营销策略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经过了这一过程,客户就会在品牌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包括银行产品、广告宣传、银行网点、服务人员等)对品牌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在心目中形成各类品牌价值因素(例如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个性、品牌差异化、品牌形象及更换品牌的成本等等)。这些品牌价值因素就构成了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它决定了客户对品牌今后会产生的行为,比如减少购买或增加购买,更换品牌或不更换,开始尝试新品牌等等。

第3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品牌;营销;商业银行

同零售业一样,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以品牌营销为卖点,展开了新的竞争。优秀的商业银行通常会用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营销活动打造出高品质的品牌,从而使客户对其品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购买欲望。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金融品牌产品,在品牌营销上加强了品牌的塑造。并在产品品牌的推广及品牌领域方面掀起了较为强劲的营销攻势,如工商银行的“汇款直通车”、“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通汇宝”,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外汇宝”,建设银行的“乐当家”、“聚宝盆”等产品品牌。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意义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一个深度品牌应该具备属性、利益、价值、用户、文化和个性,才能在当今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实力。借用这个界定,金融品牌就是为金融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其目的是用来辨认金融机构各自的产品或服务。金融品牌有两个内涵:一是指这个金融企业的整体形象;二是指金融产品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会大大提高金融品牌的附加价值和金融机构的商誉。

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不仅仅因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会在客户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防御能力,也因为完善的金融品牌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个性化的需要,可以维护银行信誉,提升客户忠诚度,更因为品牌已经成为银行和客户双方沟通和深入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商业银行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需要,因此,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促进商业银行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是保持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产业相比,目前我国银行业总的来看是金融品牌较少,品牌质量不高,品牌意识弱,更没有国际著名的品牌。许多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研发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在发掘品牌价值、宣传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等方面还严重缺乏经验,而公众对金融品牌的消费意识也非常弱,大部分老百姓存款或消费其他金融产品仍是强调就近、方便,到哪家银行都行,缺乏对金融品牌的追求。

1.银行产品定位雷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银行复制的过程。金融产品也是一样,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特点。对消费者而言,金融机构只有来源的区别和大小的区别,没有好坏的明显区别。这就使得消费者往往只看重服务网点的方便性,忽略了金融品牌的差异。

2.品牌技术含量低

银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形成品牌比较困难,银行品牌的形成,无论是在技术上、人才上、还是在法律上、市场实践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银行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银行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通过其产品给客户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冲击来形成其品牌效果。一家银行要形成独有的金融品牌,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掌握客户心理,又要在严格的行业监管约束下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行复杂的风险控制,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品牌的技术含量低,模仿、抄袭、复制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3.缺乏品牌创新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创新法律环境比较好,商业银行有充分的自由根据市场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而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监管比较严,银行高管人员行政化色彩依然存在,银行缺少创新金融品牌的动力和压力,长期下去,银行形成了懈怠的心理,品牌创新受到阻碍。

4.品牌竞争观念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还缺乏形成银行品牌的市场竞争环境,资银行品牌竞争观念还比较淡漠,各家银行大多还是靠网点的扩张和降低融资条件来吸引客户,真正靠服务靠品牌来竞争的还不多见,因此,各行还没有真正形成育品牌的压力;另一方面,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较弱,从而增加了银行实施品牌营销的困难。

5.缺乏统一的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投入很少,缺少品牌报效应,创造一个品牌所需的投入和能带来的回报都不是很清楚,在国外,有成熟的考核模型,中国现在还没有此外,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的意识也不强,相关法律也还短缺,产品仿制、侵权现象严重,品牌营销缺少必要法律环境。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设想

就品牌而言,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建立,然后通过长期不懈的投入、日积月累,在有效顾客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市场形象,提供给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带来金融品牌的美誉度,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提高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表现为品牌市场占有份额、新产品开发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服务质量推广沟通能力和文化感召力等。要创建具备这些能力的金融品牌,商业银行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科学的产品设计和多年的市场运作的沉淀,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1.明确品牌定位,培养客户品牌忠诚

就像明确市场定位一样,商业银行要在客户心目中留下别具一格的银行形象,使自己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最佳的银行,提供最适合目标市场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也要明确品牌定位。定位的目的在于帮助客户了解竞争银行与竞争产品之间的真正差异,以便于客户清晰地辨认出他们最适宜的、能为其提供最大利益的金融服务品牌定位要有明确的诉求点,重要的品牌识别及其具有启发性的联想物是所有有效品牌创建的基础。例如“小红伞”是花旗银行的品牌标识。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地探讨和加强品牌识别,以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为诉求点使品牌的功能更有效、更显著,形成客户的品牌忠诚。

金融品牌的品牌忠诚主要体现在客户对该业务的高度信任和排他心理,让客户觉得只有这一品牌的金融产品让人放心、让人舒心、让人省心,这样就会树立金融机构的核心产品形象,为银行赢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银行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比较弱,商业银行要加强宣传,通过品牌营销,培养客户的品牌消费习惯,培养客户对自己品牌的忠诚,这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战略目标。

2.增强品牌经营意识,建立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经营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商业银行要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扭转过去金融业的“官商”作风,扭转金融企业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和粗放的经营思想。在经营理念上要坚持市场营销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适时研发推出市场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银行要善于经营金融品牌,强化品牌管理,实施品牌延伸,利用品牌

发展品牌,不断对品牌产品进行开发和改进,以低廉的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巩固品牌的地位,并借助强势品牌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大大降低营销宣传成本,以取得理想的品牌战略效益。要善于从战略角度谋划,运筹好品牌的经营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严格完整的品牌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职责,实行品牌组织化、系统化经营管理,一方面对原有服务产品进行创新,重新组合,以求更加适销对路。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发潜在市场,通过对客户的购买历史、人口特征、生活变化、消费需求的掌握不断改进产品或推出新的产品。

可借鉴花旗银行的经验,造就一批有拓展银行品牌市场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一个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即由某人或某个小组负责某品牌,让其他品牌管理小组迅速而自愿地接受并执行他人业已得到的实践经验。按照实际市场情况,设置客户品牌经理,进行品牌经理管理,给予品牌经理充分的认可和重视,品牌经理可以对决策层有影响力,每种产品类别都由一个品牌经理负责,负责该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这样就把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银行的无形资产,全方位为客户服务,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3.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实施完善的CIS策略

商业银行要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完善的企业形象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带来客户的满意和忠诚。我国商业银行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兴办希望小学、建设敬老院、承诺并参与解决社区面临的重大问题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够赢得公众的尊敬,强化品牌忠诚,并加强银行员工内部的交流,提高职员士气,赢得员工对银行营销和其他计划的支持。可借鉴花旗银行标准化模式的经验,实行统一的管理,不仅推行金融产品标准化,分行风格也实行统一化,卓越的企业形象能够极大地推进银行的发展,反过来又为银行形象注入新的生机和价值。

此外,可聘请知名的咨询机构进行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宣传,通过有效实施CIS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内,通过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福利分配等,做到制度严格化、服务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对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充分利用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广告、标准包装及标准服务等视觉标识,并通过印制精美的宣传资料、建立丰富多彩的网页、在各种媒体上不同形式的广告等,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知名度,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企业品牌。

4.加强品牌创新,增加品牌的科技和文化含量

好品牌需要创新。创立品牌产品的关键是它与其他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和科技的含量,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市场开拓、业务创新与技术进步上下工夫。银行监管当局应从根本上改变监管理念,给商业银行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商业银行也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电子化建设,努力把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处理上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品牌创新上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市场营销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对品牌进行改造,成立新产品开发专门机构,制定工作规则和操作规程,明确新产品开发的部门职责,加强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组织管理等等,使品牌保持活力和新鲜感,使自己尽力成为强势品牌。

要增加金融产品的“含金量”,还要重视金融品牌的文化含量,在金融产品设计、款式、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增加文化投入,努力把金融文化注入到新产品的开发、营销等环节之中。这样才能将无形的文化价值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为企业竞争的资本,使金融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5.实施品牌价值管理,科学制定品牌竞争策略

品牌价值是品牌独享的营销优势。从营销角度来看,品牌价值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竞争优势地位。银行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估算出具体的财务价值,从而为银行的并购、融资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财务活动提供量化的指标;银行也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竞争地位,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定量依据基础上制订品牌竞争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CMO品牌价值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研究分析工具(如动态市场细分技术、品牌定位发展技术、竞争顾客关系分析技术)为银行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通过这些科学的定量依据来制订各类有效而有竞争力的品牌营销策略。图1揭示了品牌价值管理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

品牌建设投入资源是银行为创建品牌投入的各类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服务、分销等,银行根据特定的战略和策略分配组合这些资源,同时还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营销这个品牌,包括对品牌各类营销策略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经过了这一过程,客户就会在品牌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包括银行产品、广告宣传、银行网点、服务人员等)对品牌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在心目中形成各类品牌价值因素(例如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个性、品牌差异化、品牌形象及更换品牌的成本等等)。这些品牌价值因素就构成了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它决定了客户对品牌今后会产生的行为,比如减少购买或增加购买,更换品牌或不更换,开始尝试新品牌等等。

第4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金融品牌产品,在品牌营销上加强了品牌的塑造。

并在产品品牌的推广及品牌领域方面掀起了较为强劲的营销攻势,如工商银行的“汇款直通车”、“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通汇宝”,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外汇宝”,建设银行的“乐当家”、“聚宝盆”等产品品牌。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意义

品牌是制造商或经销商加在商品上的标志,一个深度品牌应该具备属性、利益、价值、用户、文化和个性,才能在当今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实力。借用这个界定,金融品牌就是为金融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其目的是用来辨认金融机构各自的产品或服务。金融品牌有两个内涵:一是指这个金融企业的整体形象;二是指金融产品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会大大提高金融品牌的附加价值和金融机构的商誉。

商业银行的品牌建设势在必行,不仅仅因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会在客户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忠诚度,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防御能力,也因为完善的金融品牌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个性化的需要,可以维护银行信誉,提升客户忠诚度,更因为品牌已经成为银行和客户双方沟通和深入交往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商业银行顺应客户需求变化的需要,因此,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促进商业银行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是保持商业银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产业相比,目前我国银行业总的来看是金融品牌较少,品牌质量不高,品牌意识弱,更没有国际著名的品牌。许多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研发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等在发掘品牌价值、宣传品牌形象、积累品牌资产等方面还严重缺乏经验,而公众对金融品牌的消费意识也非常弱,大部分老百姓存款或消费其他金融产品仍是强调就近、方便,到哪家银行都行,缺乏对金融品牌的追求。

1.银行产品定位雷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银行复制的过程。金融产品也是一样,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特点。对消费者而言,金融机构只有来源的区别和大小的区别,没有好坏的明显区别。这就使得消费者往往只看重服务网点的方便性,忽略了金融品牌的差异。

2.品牌技术含量低

银行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银行形成品牌比较困难,银行品牌的形成,无论是在技术上、人才上、还是在法律上、市场实践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银行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银行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通过其产品给客户以视觉和感观上的冲击来形成其品牌效果。一家银行要形成独有的金融品牌,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查,掌握客户心理,又要在严格的行业监管约束下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行复杂的风险控制,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品牌的技术含量低,模仿、抄袭、复制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3.缺乏品牌创新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创新法律环境比较好,商业银行有充分的自由根据市场需要创新产品和服务,而我国对商业银行的创新监管比较严,银行高管人员行政化色彩依然存在,银行缺少创新金融品牌的动力和压力,长期下去,银行形成了懈怠的心理,品牌创新受到阻碍。

4.品牌竞争观念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还缺乏形成银行品牌的市场竞争环境,资银行品牌竞争观念还比较淡漠,各家银行大多还是靠网点的扩张和降低融资条件来吸引客户,真正靠服务靠品牌来竞争的还不多见,因此,各行还没有真正形成育品牌的压力;另一方面,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较弱,从而增加了银行实施品牌营销的困难。

5.缺乏统一的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投入很少,缺少品牌报效应,创造一个品牌所需的投入和能带来的回报都不是很清楚,在国外,有成熟的考核模型,中国现在还没有此外,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的意识也不强,相关法律也还短缺,产品仿制、侵权现象严重,品牌营销缺少必要法律环境。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设想

就品牌而言,品牌知名度可以通过广告迅速建立,然后通过长期不懈的投入、日积月累,在有效顾客群体中建立自己的市场形象,提供给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才能带来金融品牌的美誉度,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提高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表现为品牌市场占有份额、新产品开发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服务质量推广沟通能力和文化感召力等。要创建具备这些能力的金融品牌,商业银行要学习借鉴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科学的产品设计和多年的市场运作的沉淀,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1.明确品牌定位,培养客户品牌忠诚

就像明确市场定位一样,商业银行要在客户心目中留下别具一格的银行形象,使自己成为某一细分市场中最佳的银行,提供最适合目标市场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也要明确品牌定位。定位的目的在于帮助客户了解竞争银行与竞争产品之间的真正差异,以便于客户清晰地辨认出他们最适宜的、能为其提供最大利益的金融服务品牌定位要有明确的诉求点,重要的品牌识别及其具有启发性的联想物是所有有效品牌创建的基础。例如“小红伞”是花旗银行的品牌标识。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地探讨和加强品牌识别,以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为诉求点使品牌的功能更有效、更显著,形成客户的品牌忠诚。

金融品牌的品牌忠诚主要体现在客户对该业务的高度信任和排他心理,让客户觉得只有这一品牌的金融产品让人放心、让人舒心、让人省心,这样就会树立金融机构的核心产品形象,为银行赢得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银行客户的金融意识还比较差,对银行品牌的识别能力、使用银行品牌产品的意识都还比较弱,商业银行要加强宣传,通过品牌营销,培养客户的品牌消费习惯,培养客户对自己品牌的忠诚,这也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战略目标。

2.增强品牌经营意识,建立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经营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商业银行要正确认识品牌的内涵,扭转过去金融业的“官商”作风,扭转金融企业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和粗放的经营思想。在经营理念上要坚持市场营销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适时研发推出市场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银行要善于经营金融品牌,强化品牌管理,实施品牌延伸,利用品牌发展品牌,不断对品牌产品进行开发和改进,以低廉的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巩固品牌的地位,并借助强势品牌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大大降低营销宣传成本,以取得理想的品牌战略效益。要善于从战略角度谋划,运筹好品牌的经营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严格完整的品牌经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职责,实行品牌组织化、系统化经营管理,一方面对原有服务产品进行创新,重新组合,以求更加适销对路。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发潜在市场,通过对客户的购买历史、人口特征、生活变化、消费需求的掌握不断改进产品或推出新的产品。

可借鉴花旗银行的经验,造就一批有拓展银行品牌市场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一个高效的品牌管理体系,即由某人或某个小组负责某品牌,让其他品牌管理小组迅速而自愿地接受并执行他人业已得到的实践经验。按照实际市场情况,设置客户品牌经理,进行品牌经理管理,给予品牌经理充分的认可和重视,品牌经理可以对决策层有影响力,每种产品类别都由一个品牌经理负责,负责该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这样就把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银行的无形资产,全方位为客户服务,为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3.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实施完善的CIS策略

商业银行要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完善的企业形象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带来客户的满意和忠诚。我国商业银行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如兴办希望小学、建设敬老院、承诺并参与解决社区面临的重大问题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够赢得公众的尊敬,强化品牌忠诚,并加强银行员工内部的交流,提高职员士气,赢得员工对银行营销和其他计划的支持。可借鉴花旗银行标准化模式的经验,实行统一的管理,不仅推行金融产品标准化,分行风格也实行统一化,卓越的企业形象能够极大地推进银行的发展,反过来又为银行形象注入新的生机和价值。

此外,可聘请知名的咨询机构进行企业形象的策划和宣传,通过有效实施CIS战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内,通过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福利分配等,做到制度严格化、服务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对外,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充分利用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广告、标准包装及标准服务等视觉标识,并通过印制精美的宣传资料、建立丰富多彩的网页、在各种媒体上不同形式的广告等,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知名度,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企业品牌。

4.加强品牌创新,增加品牌的科技和文化含量

好品牌需要创新。创立品牌产品的关键是它与其他产品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和科技的含量,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市场开拓、业务创新与技术进步上下工夫。银行监管当局应从根本上改变监管理念,给商业银行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商业银行也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电子化建设,努力把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处理上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品牌创新上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市场营销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对品牌进行改造,成立新产品开发专门机构,制定工作规则和操作规程,明确新产品开发的部门职责,加强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组织管理等等,使品牌保持活力和新鲜感,使自己尽力成为强势品牌。

要增加金融产品的“含金量”,还要重视金融品牌的文化含量,在金融产品设计、款式、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增加文化投入,努力把金融文化注入到新产品的开发、营销等环节之中。这样才能将无形的文化价值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为企业竞争的资本,使金融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5.实施品牌价值管理,科学制定品牌竞争策略

品牌价值是品牌独享的营销优势。从营销角度来看,品牌价值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竞争优势地位。银行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估算出具体的财务价值,从而为银行的并购、融资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财务活动提供量化的指标;银行也可以通过品牌价值管理,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竞争地位,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定量依据基础上制订品牌竞争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CMO品牌价值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研究分析工具(如动态市场细分技术、品牌定位发展技术、竞争顾客关系分析技术)为银行分析品牌营销工作各环节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通过这些科学的定量依据来制订各类有效而有竞争力的品牌营销策略。图1揭示了品牌价值管理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

品牌建设投入资源是银行为创建品牌投入的各类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力、服务、分销等,银行根据特定的战略和策略分配组合这些资源,同时还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营销这个品牌,包括对品牌各类营销策略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经过了这一过程,客户就会在品牌接触点(这些接触点包括银行产品、广告宣传、银行网点、服务人员等)对品牌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感受,在心目中形成各类品牌价值因素(例如品牌知名度、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个性、品牌差异化、品牌形象及更换品牌的成本等等)。这些品牌价值因素就构成了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它决定了客户对品牌今后会产生的行为,比如减少购买或增加购买,更换品牌或不更换,开始尝试新品牌等等。

第5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1.主攻中低端年轻客户。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将目标客户群定位于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中低端消费者。据调查,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天津已经拥有将近8万客户,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客户占85%以上。客户群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年轻客户,如企业普通员工,个体工商户和在校学生等。据捷信针对目标消费者特征的进行一项调查显示,捷信的主力消费人群为年龄在20~29岁、工作年限1~5年(其中1~3年占比35%,3~5年占比27%)、月收入1000~5000元(其中1000~3000元占比75%)的中低稳定收入人群。

2.“速食”信贷产品。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为中低收入的消费者提供针对耐用消费品的店内分期付款业务和现金贷款(即一般耐用品贷款)。这种“速食”信贷产品简单快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授信额度小,期限短。据调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贷款额度为3000元,最高达2万元。贷款期限一般控制在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贷款期限为11个月。二是无需抵押和担保。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消费信贷产品无抵押、无担保,大大降低了获得货款的门槛。三是申请方便快捷。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获知结果平均等候时间为30分钟,申请通过率达超过80%。

3.信贷业务拓展迅速。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以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为主营业务,信贷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累计货款数量近10万笔,日贷款单均量160笔。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0%,比上年末高出近40个百分点,呈高速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其中,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货款比年初增长27%。针对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于2011年6月份推出现金交叉贷款,业务开展状况良好。

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运行模式

(一)营销模式消费金融公司的营销模式有两种方式,直接营销模式和间接营销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直接营销模式是指消费金融公司自己寻找客户,直接与客户进行交易,潜在的风险因素由消费金融公司自己承担。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接营销模式是指由经销商负责调查和识别客户的风险,办理相关贷款手续,并承担贷款催收的责任等。经销商作为中间服务者收取的中介费,贷款潜在的违约风险由消费金融公司和经销商经过协商分担。而间接营销模式相对直接营销模式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网点来支撑,便于拓展业务,不足之处是信贷中间环节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中介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的是以经销商为主体的间接营销模式,其母公司已经将这种营销模式在欧盟地区广泛运用并取得极大成功。不同于银行有固定的营业网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零售商(如电器商场、超市等)合作,将其销售点直接设在零售商网点。客户在店面买手机或电视等产品时即可享受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公司和客户之间没有任何现金交易,而是把钱直接给零售商。截至2012年6月底,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天津已经拥有近300余家合作商家,店内分期付款网点超过500家。公司合作商户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行业。捷信的这种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合作零售商提升销售业绩。在俄罗斯,捷信对合作的零售商销售量提升高达40%,在其本土捷克,对其合作的零售商比如乐购,销售的提升作用也高达35%。但这种提升作用在中国还相对较小,比如天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对零售商销售的提升只有1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仍是新生事物,消费者对其接纳度不高。

(二)业务运营模式凭借母公司PPF集团在国际消费金融领域的先进经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务运营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业务运营程序标准化。基于消费金融公司客户数量大,单笔授信额度小等特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对贷款申请、审批各个环节标准化,将合同审批流程分成很细致的步骤,每个步骤突出控制点。同时,针对客户群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随单一客户变化。二是信贷业务审批集中化。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将数量庞大、复杂多样的信贷业务打包成业务群,运用先进的IT系统在后台服务中心对贷款合同进行集中批量处理。类似流水线的业务模式使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审批信贷审批效率极高,凸显其便捷性。据调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贷款审批时间为30分钟,信贷审批通过率超过80%。三是审批流程高度自动化。传统银行信贷业务主要依靠人力,而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整个业务运作依靠IT系统自动完成,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也节省了运营成本。

(三)风险控制模式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以小额消费贷款为主,业务数量多,面临的风险大,因此其信贷风险的控制成本较高,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通常将业务的风险管理贯穿到贷款的整个生命周期。事前风险防控的重点在于了解客户信用状况,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一是利用后台数据模型对客户逾期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二是建立专业化评分卡系统,制定了相当精细信用考核标准。事中风险指标监控机制也是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部分。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运用IT系统对所有网点的业务操作流程实施实时控制。系统对核心业务自动生成报告,从而实现对异常风控指标的实时监测。贷款发放后,风险防控主要体现在催收机制上,捷信消费金融公司采取内部还款提醒和外部催收两种策略双管齐下。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设立专门催收部门运用分层机制对客户进行还款提醒。逾期90日内,发送催收函。90日后,公司员工上门催收,或将部分不良贷款交予专业催收机构,按收回账款规模支付佣金。

三、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阻碍因素

(一)自有资本金支撑,资金结构单一据调查,捷信公司放贷资金完全依靠自有资本金,而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运营成本、风险控制成本高,单纯依靠自有资本冲销所有风险将阻碍其长期发展。目前,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处于试点阶段,对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有严格的法律限制,捷信公司目前信贷业务规模过小,这条融资渠道基本行不通。发行金融债券也由于其严格的审批条件而无法灵活使用。因此,多融资渠道开拓资金来源是捷信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公众认知度低,本地化进程亟待加强据调查,捷信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发展困境:一是消费者对消费信贷产品认知度低。捷信公司消费信贷产品投入市场较晚,对消费者而言尚属新兴金融产品,需要提高居民对消费信贷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而且我国消费者“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和传统的储蓄习惯制约着消费信贷业务规模的增长。二是零售商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认可度低。在俄罗斯,捷信公司提供的“POS”贷的消费信贷模式能使当地零售商的销售额增加40%。而天津很多零售商都质疑捷信公司信贷产品对销售额的推动作用,本地化进程和适应能力亟待加强。

(三)耐用消费品的行业周期性限制贷款规模增长目前,捷信公司业务领域聚焦于手机、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行业。鉴于个人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周期性特征,给捷信公司的消费贷款增长造成了固定的季节性、趋势性因素影响,限制了整体贷款规模增长。例如,家电行业,家电经销商每逢年节的促销活动,使得节日期间销量大增,但其他时期就较为冷清;电动自行车销售受季节影响明显,每年秋末开始就进入销售淡季,一直持续到春末。这种行业周期性发展对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的连锁效应,增加了捷信公司业务增量的不稳定性,业务领域锁定限制了公司的整体性发展。

(四)与我国征信体系对接程度不高捷信公司目标客户集中在中低端消费者,这些客户往往没有信用记录,增加了不确定性,不利于控制信贷风险评估成本。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新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于2007年12月正式独立运行,主要与商业银行对接,与新兴金融业态联网程度低。据调查,捷信公司刚与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对其熟悉程度不高,因此通过个人征信系统采集客户资信情况,仅作为辅助手段形式。

四、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战略

(一)优化资金结构,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应该采取措施向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一方面,积极与境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洽谈,增加金融机构对公司消费金融业务营运模式和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的了解,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另一方面,与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合作,通过政府的介入,促使银行放宽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限制。同时,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可以考虑向境外母公司借款。PPF集团可以使用境外人民币对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注资,避免了汇兑风险。

(二)创新现有产品和服务,拓宽业务范围一是根据耐用消费品的行业走向不断创新现有产品和服务方式,可考虑在耐用消费品销售淡季推出促销产品,促进耐用消费品贷款增长。二是不断扩大公司消费金融服务可以覆盖的商业领域,拓宽合作商家的数量。横向区间从地板、空调、家具等耐用消费品至床上用品、眼镜、电子产品、服装等快速消费品,再纵向延伸到卫生保健、家居装修等服务领域,纵向拉动消费贷款增长。三是开发和完善公司的产品线,从单一产品逐步到较复杂的产品、从耐用消费品分期贷款到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从一个账户一笔分期消费贷款到一个账户多笔不同贷款,延长客户对信贷产品的使用周期。另外,目前中国市场住房和汽车贷业务仍是主流,但这两大类还未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业务范围,业务拓展尚存较大发展空间。

(三)加速本地化进程,引导和改善民生金融消费观一是制定阶段性的宣传计划,逐步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宣传。一方面,可以选择公交或地铁投放品牌、产品宣传广告,电视广告,借助网络平台宣传产品信息等,提高公司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了解消费金融这种全新的消费模式,引导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其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在商户处驻点模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同时,不断探索无驻点代表的经营模式,利用商户现有平台,依赖商户人员代为宣传推广信贷产品。二是加强银行、企业集团合作渠道建设。如与中国移动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中国移动庞大的营业网点及营销渠道,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消费信贷产品。通过手机短信、客服热线、直邮等信息提示服务,满足客户的信息咨询需求。三是加强与政府合作。通过政府对零售商、供应商给予相关指导性政策,使更多的商家了解消费金融行业,这将大大减少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对合作商家营销阻力,扩大消费贷款可以触及的商家范围。

第6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产品 广告宣传

1 加入WTO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用产品广告的重要性

1.1 转变经营理念的必然要求

加入WTO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群雄割据”;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外国金融机构势必会争夺这块“肥肉”。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国有商业银行要想在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要加强金融创新的力度外,还必须将银行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银行要面向市场推销自己的产品,而产品广告又是促销的一个重要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向市场人的角度转换,就不能忽视产品广告的运用。

1.2 巩固竞争优势的现实需要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在“固步自封”的领域内大展拳脚。要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保证其竞争地位,就必须走出去,让人们充分地了解、熟悉其银行产品,进而接受它,而广告无疑是最佳选择。加入WTO后,境内外资银行数目会增多,经营范围会扩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他们全方位的业务竞争难以避免,国有商业银行更须在运用产品广告介绍新产品、新服务,创造过硬品牌上下功夫。

1.3 推动零售业务扩展的有效途径

金融零售业(个人客户业务)在金融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一般而言,金融“批发”业务,多依赖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活动,而零售市场则需要通过媒介大作广告来争夺客户。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及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居民储蓄动机有了很大的变化,居民个人对银行产品和需求也开始涉足贷款领域,消费信贷、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面对日益扩大的金融零售业务的客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调整其原有的促销手段,运用广告更好地促销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1.4 制约中小银行竞争的有力措施

四大商业银行增大产品广告等营销费用,会迫使中小银行也投入巨额广告费。广告有助于提升银行的总体形象和促进新产品的推广。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在自己的市场受到冲击时可以借助于广告提升自己的形象,诉说自己强劲的实力和市场领导地位,介绍新推出的金融产品。这样,一方面使客户相信本行,难以找出换银行的理由;另一方面,迫使竞争对手也在广告上作出投入,增加成本,削弱其竞争力。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观念比较超前的股份商业银行开始觉醒,认识到依靠产品广告宣传创新金融产品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产品广告的重要性,在银行业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尤为不足。四大银行仍较多采用传统方法促销产品。推广金融产品采取在街头闹市区发放宣传资料或找横幅标语,设咨询点接受客户垂询等传统方式。

2 加入WTO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广告投入不足的表现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少家喻户晓的产品品牌

与国际上那些航空母舰们的大银行、大财团相比,我们的银行显得较为弱小,尤其在公众了解程度上远不及国外银行。国外银行在创品牌过程中十分注重产品广告的作用。美国的花旗银行在实施金融名牌上狠下功夫,依靠精心设计的广告在全球推动花旗银行的同一品牌。产品广告宣传可达到反复刺激客户,从而获得客户认可,增加新产品消费的效果。这方面国内银行也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1998年,建行上海分行以“建行贷款乐得借,平常百姓乐得家”为主题,将“乐得家”这一银行品牌的广告做得满街随处可见,可谓人人皆知,家喻户晓。正是这种广泛的被了解,使得2000年5月底,在“乐得家”这一总商标下,该行已累计为33.48万户的购房者发放了总金额为312.74万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雄居同行之首。

2.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存在听不懂的局面

如今,银行为了抢占营销制高点,在金融产品包装上可谓煞费苦心,“金钥匙”、“乐得家”、“圆梦宝”等金融产品品牌相继步入老百姓的视野。奇怪的是,多数公众能说出产品名称,却无法说清产品的内容。可见,银行新产品的宣传只停留在介绍产品名称的阶段,产品所包含的服务内容却未向公众广泛介绍。银行促销缺少通过产品广告宣传让客户了解产品内容,引导客户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创新产品的环节。“柜员机”竟被人误认为银行卖起了“桂圆鸡”,此类笑话的产生与银行产品广告宣传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2.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未被有效使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把商品价值的实现,称之为“惊险的跳跃”。在当今,产品广告已成为实现这种“跳跃”的桥梁,银行金融产品要想“跳跃”,当然也离不开这座桥。银行创新的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高,顾客选用这类产品的前提是了解其使用方法。如果缺乏必要的使用介绍和宣传,顾客不知道如何消费,新产品就不可能被有效使用。据调查,现阶段中老年人使用ATM柜员机、食用卡等新金融产品相对较少,原因不是他们不乐意使用,而是他们不知如何使用。这说明,目前四大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没有同步地推出产品广告向人们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使得这些创新的产品没有被有效使用。

3 加入WTO后产品广告未得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充分使用的原因

3.1 银行营销理念比较脆弱是其不注重产品广告的根本原因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业余经营中明确提出并开展了市场营销工作,但其营销在相当程度上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政府为导向;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银行为中心;不是以效益为目标,而是以任务为目标,未能真正以市场营销的理论作指导,更谈不上主动运用营销理论中的产品广告作促销手段。

3.2 资金借贷市场供求的不平衡是其忽略产品广告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国的融资渠道都十分有限。在资金借贷市场中,四大银行面对“买方市场”,客户需要银行为他们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银行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在银行主动掌握自己的经营与产品的供应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产品。历史的沿袭,使四大银行忽略了产品广告的使用。

3.3 四大银行所处的垄断地位是其遗忘产品广告的原因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是目前国内银行业中的第一集团,他们几乎在所有的业务上都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而四大银行内并不存在一个公认的市场领导者。他们的战略是在协同竞争的基础上实施市场领导者战略。这种四大银行内部、外部都不存在构成威胁的竞争对手的局面,使得他们现阶段即使不用产品广告宣传也能维持经营。

3.4 银行营销组织的零乱是其不便使用产品广告的原因

从银行的市场营销组织看,国有大银行的集团优势和整体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银行内部未及时按市场营销工作的本质要求对机构进行重组和整合,营销格局呈多中心散射。上下级行之间营销组织相互脱节,上级行政部署的营销策略,规划的营销项目,经过层层“精简”后大大打折,纵向营销时常断挡。行际间各自为阵,营销售信息不畅、方式不统一、进度不同步、经验不共享。零乱的营销组织不利于四大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自己统一的产品广告宣传。

4 加入WTO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用产品广告的具体措施

4.1 制定产品广告的目标

银行应将确定产品广告的目标作为制定产品广告计划的第一步。广告目标是特定时期内对特定的广告所要完成的特定的沟通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沟通程度。对广告目标的选择应以当前市场营销情况的透彻分析为基础,不应草率从事。例如,若创新产品种类已处于成熟期而银行又是市场的领导者,但产品的使用率却较低,则银行广告的适当目标应是刺激这一产品的使用。反之,若是推出本行的创新产品,则银行广告的适当目标应是宣传其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同时要注意,广告的目标是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4.2 选择产品广告的媒体

广告目标确定后,银行就应根据目标选择符合要求的媒体。其标准是花费的广告费用最少而效果最好。广告媒体是银行进行产品广告宣传的物质手段,是广告信息的载体。广告媒体主要有印刷媒体、电子媒体,需要考虑下述因素:银行对信息传播的要求,即要求的频率、效果及到达目标听众、观众和读者的时间要求。例如:银行要求一天出现几次广告,只能选用广播和电视。不同类型的银行产品有着不同的促销特点和不同的客户群。例如:发行债券时,考虑到客户的分散性、阅读信息的反复性、有关规定的严格性,宜采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广告的对象下各种现象的或潜在的顾客,他们对媒体的选择有各自的标准。广告对象与媒体对象越接近一致,广告的针对性就越强,如在金融类、经济类刊物上银行产品的广告。

4.3 预算产品广告的费用

产品广告费用包括媒体价格和广告设计制作费用。同一媒体会因的时间、地点不同而有不同的费用。国有商业银行在选择产品广告媒体时,应依据自身财力尽可能选择效果好的媒体。在选择时既要考虑绝对价格,又要考虑相对价格。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广告费用支出约占总收入的1.24%。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该数据为参考,根据本行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制定出合理的产品广告预算。

4.4 反馈产品广告的效果

广告宣传后,银行要及时测定宣传的效果,依据效果调整产品或广告的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目标市场中顾客的需求。广告效果按其表现的形式划分,有经营效果和传播效果两种。

广告效果比率=业务量增加额/广告费用增加额

广告费用收效率=S2-S1/P×100%

第7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信用社贷款营销开展方式

引言

贷款利息是农村信用社收入的主要来源,信贷资金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开展贷款营销,发挥信贷资源优势,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当前农村信用社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

1建立一个正确的营销思想

1.1实行营销宣传和贷款发放“并举”,要把主动支农意识通过必要的营销渠道宣传出去。

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下乡座谈等多种形式,对信用社为什么要搞“贷款营销”进行广泛宣传,使服务对象感到,信用社发放贷款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趋动,只图一己之利,而是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三农”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要把具体营销措施对外公布,使客户能把“贷款营销”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达到透明化、制度化,从而愿意接受信用社的信贷服务,为贷款营销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2做到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并重”从经济学的观点讲,把鸡蛋分散放在多个篮子里比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保险得多。营销贷款必须以安全、效益为前提,坚持发放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并重原则。

从事信贷营销的人员必须纠正发放小额农贷风险大、利润低的观点,大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即:追求规模效益不在于单笔贷款的本金和效益如何,而是要看整体规模和效益,看贷款余额和户数是否保持着合理的比例。

1.3实现信用社和客户“双赢”营销贷款既要确保信用社增效,又要确保客户发展,二者不可偏废。否则,信用社不敢放款,客户不愿贷款,贷款营销就会走入“死胡同”。

作为信用社来讲,要做到诚信经营的表率,以诚信为首要条件。要树立“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营销观念,即:放贷款不是农村信用社的权利,而是农村信用社谋生的一种手段,实现发放贷款由“权利观”向“义务观”的转变。

2建立一支合格的营销队伍

部分地区信用社资产质量不高,信贷市场份额萎缩,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信贷员队伍素质较低,制约了信贷营销工作的开展。从实践来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信贷营销队伍迫在眉睫。

2.1狠抓作风建设,严肃信贷工作纪律信贷营销人员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贷款才能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工作态度上,既要有责任感,更要有自豪感,善于规避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在营销方式上,力戒“养尊处优”,等客上门,而要主动出击,进村入户,重视与客户的联系,真正密切社农、社企关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客户喜爱的情感银行,建立互动、互惠、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2.2实行岗位考核,增强信贷队伍活力通过岗位竞聘、信贷从业资格考试等方式,使信贷营销队伍保持合理流动,防止队伍老化,优化队伍结构。适当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满足农信社信贷客户群体日益广泛、中高端客户逐渐增加的需要。

2.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贷队伍素质加强信贷队伍品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信用社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员工职业道德观念和守法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按制度办事、按规程办事、形成管理靠制度、操作靠规范的良好氛围,保证信贷营销工作安全、健康发展。

在防范道德风险的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营销培训和业务培训,及时补充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鼓励信贷营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教育,以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增强信贷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

3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

3.1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对于贷款营销来说,亦是如此,思想陈旧,必将举步维艰;勇于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农信社的服务对象在信贷需求上各有不同,因而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方式也应多种多样。

3.2丰富信贷服务内涵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支农服务活动,使贷款营销情感化,让客户从内心里认同信用社,建立融洽的社群关系。

3.3扩大信贷服务外延对小额农贷,立足千家万户,做好扩面、增量、延伸工作,延展其服务功能:一是延伸贷款对象。使从事或服务

一、

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城镇个体工商户等都能受益于小额农贷。二是扩大授信额度。小额农贷最高限额不能一成不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适当扩大;对种、养、加等特色大户,要大力推行联保贷款,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延长使用期限。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年使用。

3.4改革信贷服务作风信贷人员要深入基层,开拓视野,把辖内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企业都纳入视线,努力发现、培育和选择优质的贷款项目。并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来赢得客户、拓展市场,在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快”,做一流服务、争一流速度、创一流业绩,践行服务承诺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构建快速通道,实现服务提速。

4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营销机制

围绕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内部管理,在机制、权限、网络上初步形成灵活的营销机制。

4.1完善管理机制推行客户经理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管理意识和忧患意识,同时实施效益结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以效益为核心、激励机制为动力的结构工资制度。

4.2调整审贷权限联社根据信贷管理的工作情况,调整贷款审批咨询权限,实施灵活的差别利率机制,增强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为更好地做好信贷营销创造良好的环境。

4.3构建营销网络注重开拓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强化信息共享,实现上下联动,统一部署、步伐一致,加强横向沟通,互供信息、互动运作,形成合纵连横的网状营销网络。

5建立一种鼓励的营销激励机制

5.1实行“等级”营销制人员可根据岗位、能力等因素担任不同层级的客户经理。同时,对客户经理从业务素质的高低、所放贷款本息收回率、综合业务拓展等方面,对其进行等级评定,按级别授予不同的贷款权限,核定不同的经济待遇,鼓励多劳多得。

5.2实行“能上能下”的营销制在合规操作、风险有防的情况下,一方面充分挖掘潜在的信贷资源,扩大资金运用渠道,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完成贷款营销任务的客户经理予以更换,把懂业务、熟悉农情和企情的员工适时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来。

第8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品牌营销;商业银行;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4日

自2006年底全面开放国内银行业至今,国内商业银行走上了一条快速扩张的道路。但是,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国内商业银行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外资银行的不断扩张,本土银行的竞争加剧,花样繁多的金融产品给予了广大金融产品消费者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客户需求个性区分愈来愈明显,服务方式细分愈来愈多样化,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反过来促进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尤其是营销方式的变革,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因此,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构建卓越的品牌质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品牌营销策略是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品牌是现代银行的一项“虚拟资产”。品牌被称作21世纪最有前途的商业模式。品牌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关产品的综合信息,又传递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并指向明确的目标顾客,使消费者很容易从众多产品中识别出来。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同质性的日益显著、价格手段运用空间的逐步缩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塑造企业品牌的个性特征,努力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而拥有知名的企业品牌已成为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共同特点。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可以进一步维持客户与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增加客户体验已经成为品牌竞争力的最终体现。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需要品牌建设。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20年的商业银行改革和开放过程中,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趋于同质化,价格手段运用的空间逐步缩小,商业银行必须在明确自身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依据目标消费群的情感需求加强塑造商业银行品牌的个性特征,努力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且当今的金融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相互间已在客户资源方面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每个商业银行都面临客户流失的双重危机,品牌是最有力、最持久的营销竞争法宝。如美国泽西联合银行在塑造品牌个性特征时突出了“快速”概念,努力将自身打造为“办事快速的银行”,在同业的业务竞争脱颖而出,品牌形象和业务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国外银行的品牌营销战略特点。首先,传导的核心价值明确。具备较高的客户认知度和较强的情感渗透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客户的选择,使客户与金融品牌形成长久、稳固的关系。如花旗银行的“客户至上、用心服务”的品牌形象、汇丰银行的“环球金融,地方智慧”,享誉全球;其次,具备显著的品牌一致性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金融品牌在产品、服务、标识、理念和管理等方面均在客户、员工、股东的心目中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形象。基于“70/30原则”,即品牌的70%严格保持一致,其余30%根据不同市场客户的欣赏品位、需求特征和文化差异,给予各自的定位;最后,具备长远发展、兼顾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金融品牌普遍推崇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客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等价值观。

二、我国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现状

(一)企业文化正在形成,内涵挖掘仍显不足。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战略转型的全面推进,其在品牌营销管理过程中逐步注入文化元素,逐渐赋予品牌内涵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比如,农业银行提出的“伴你成长”品牌战略,不仅塑造了农业银行人性化的形象,而且彰显了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赢得顾客的好感。但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体现的文化内涵还不够充分,特色不够明显,急于将其引入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去,制定大批客户经理或市场营销的规章制度,强制员工去执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同时,在品牌营销管理中,各家银行基本上更多地注重对外营销,而忽略内部营销。在基层单位,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这就造成了企业文化难以形成。比如,据《2008年金融品牌调查研究》中消费者银行金融形象感知显示,四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是沉重的,农业银行是落伍的,工商银行是传统的,只有建设银行是有亲切感的。

(二)管理基础逐步形成,运行机制缺乏有效性。近几年,商业银行陆续谋划各自的品牌营销战略,并从制定统一的企业形象规范为开端,在全行范围内大力推行CI识别系统,强化统一法人的品牌意识。特别是在营业网点装修改造、营销公关活动、广告过程中,更加重视品牌识别要素的规范运用。中国工商银行还对全行各类业务品牌进行了整合,确定了总体品牌架构,在“统一视图”下统筹推进全行品牌建设。但是,品牌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品牌部门的工作,其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品牌形象构成的复杂性,品牌形象的塑造仅靠少数几个部门努力是不够的。由于商业银行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企业内部分权管理,品牌部门还未具备掌控品牌的话语权,银行企业亟待建立集中控制的品牌系统。银行在品牌管理上还处于懵懂期,缺乏经验,上层领导对品牌构架并不清晰,管理分散,统一的品牌形象难以建立。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不足,客户忠诚度较低。四大国有银行在走商业化道路之前,经营上各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工行经营信贷零售业务,中行经营外汇业务,农行力在支农建设,建行经营房地产信贷业务。但随着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道路,银行业务逐渐综合化,各家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性质相差不多,在品牌形象宣传方面,往往相互“借鉴”,导致消费者对各品牌形象的差异感知不足,选择金融服务时具有非常大的随机性和易变性。根据《2008年金融品牌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客户忠诚度仅为21%,远低于美国(60%)、法国(57%)、德国(54%)等发达国家。有关数据表明,接近一半(43%)的用户在选择银行时对品牌漠不关心,仅因为习惯而继续使用。这也说明,中国本土商业银行的品牌没有发挥其牢牢吸引忠诚客户的价值。

(四)营销渠道趋于多样,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借助消费者终端针对银行的不同接触点,加强了服务信息传递,增强了品牌宣传营销功效。除分支机构层面通常采用传统的品牌营销方式外,几家银行总部也逐渐尝试运用新闻事件、体育活动、网络营销等新兴品牌营销方式。同时,各行还十分重视利用营业网点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营销。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尚处于成长阶段,一些新型金融工具不能及时准确地送到客户手里,特色的金融服务项目也尚未被大家真正认识,因此对品牌营销渠道的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一是在营业网点、自助服务区等内部渠道的使用和管理上,普遍存在多头使用、多头管理,上下级之间在广告宣传的时机和方式选择上缺少协调统一的问题,信息传播不能形成合力;二是从公共关系上看,缺乏对各类营销渠道接触点接受度的研究,对特定客户群体营销渠道的选择不够,针对性不强,难以使顾客对本行产品形成长期偏好;三是商业银行现在虽然有了较强烈的广告促销意识,但没有把其他促销手段有效组合起来运用,银行促销应该不仅要求反映银行产品与服务本身,而且应该展现使用该金融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带来的实际利益,通过促销手段的适当组合与运用,赢得客户信任,树立银行的良好形象。

三、提升商业银行品牌形象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品牌意识,建立自身品牌价值。首先,作为现代化的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品牌作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使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次,要充分注重品牌价值。价值内涵是保持金融产品和服务差异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商业银行树立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的基础。应该把企业文化,即自身市场的定位和对客户的服务理念作为品牌价值的灵魂和精髓,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最后,要增强品牌的产权保护意识。防止商标被冒用或者与其他银行的产品相混淆,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品牌形象受损以及无形资产流失。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独立的品牌形象。比如,建设银行根据名校文化、企业精神、城市人文,将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关爱自然、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融入信用卡业务,使信用卡充满了各色文化价值要素,既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保证了客户对企业的亲切感。

(二)注重市场细分,满足不同客户差异性需求。品牌识别的本质就是差异化,只有差异才能使自身的品牌脱颖而出。不同的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般客户重视的是方便、简捷、安全;高端客户则希望能给他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据《2008年金融品牌调查研究》显示,有68%的人倾向于选择有魅力的品牌,还有58%的人表示愿意选择有亲切感的品牌。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时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及时捕捉客户所在的行业、地区不同、职业和消费偏好不同,划分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实施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品牌定位的差异化。比如,花旗银行在开拓欧洲零售业务市场时,针对普通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各种低成本的电子服务;为收入稳定的中端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尊贵的金融服务,并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

(三)建立有效的自上而下的品牌营销管理体系。确定品牌的内涵价值后,对品牌的营销管理就成了管理的重点。一个有效的运作机制可以使得品牌的价值发挥最大化,从而达到传播企业文化的目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符号。首先,银行的总行和分行之间,应该形成合理的分工,在制度上确定相应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明,互相推卸任务的现象,从而使上下之间形成合力,共同推荐品牌战略的实施。比如,总行专职管理品牌的机构,主要负责品牌战略方面的规划和管理,品牌建设总预算的安排和分配;分行建立专门负责品牌的建设维护部门,按照总行制定的营销计划,依据自身市场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其次,通过制定一系列企业内部规则,在银行内部形成通畅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加强各部门的联系,比如内部报(期)刊、广播、网站、宣传栏等品牌媒体,形成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共享品牌运作信息资源,传输品牌营销管理文化。

(四)开展各具特色的品牌营销渠道。通过有组织的、有效率的品牌营销,可以及时跟客户沟通,使客户充分了解银行的服务内容、渠道和产品,进而有效维护客户和提高客户忠诚度。为了提高品牌营销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第一,集中性营销。银行通过大规模的全球品牌推广活动,宣传企业品牌、宣扬品牌价值,并集中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整体品牌的建设中;第二,专业性营销。银行进行品牌推广的团队专业性强、经验丰富,能提供高水平的品牌形象设计等综合营销服务;第三,针对性营销。银行针对目标客户群专门设计营销活动;第四,传承性营销。银行一系列的市场宣传虽然主题各异,但均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始终在向客户传递、强化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和文化;第五,整合性营销。银行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综合运用广告、调查问卷、测试、直销等多种形式进行营销活动,以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重视品牌忠诚度的建立和维护。首先,建立统一、规范、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同时必须重视品牌与产品之间的统一性、连贯性和连续性,这对银行品牌的创建至关重要。例如,从1998年起,汇丰银行使用“HSBC”作用唯一全球通用品牌,赋予HSBC以“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品牌形象;其次,商业银行品牌和客户之间要有非常好的亲和力,还要注重为所有的客户提供统一的品牌优质服务,消除不同网点之间的明显差异;最后,打造品牌营销管理团队,组织开展营销活动多种途径,建立、维系、巩固、强化品牌与客户的关系,拉近品牌和客户之间的距离。比如,每月免费为客户提供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和投资分析报告、投资收益报告;将银行发生的并购、筹资等重大事项及时通知客户,并详细解释这些重大事项可能对服务内容、对客户享有的价值等产生的影响;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投资者教育等。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神秘访客、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既吸引了客户,又对品牌维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巴曙松.商业银行品牌公信力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王铁军.商业银行品牌战略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第9篇:金融营销宣传制度范文

关键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农村特色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一家定位于服务“三农”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这些年来一直明确市场定位,把发展普惠金融提升到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层面,逐步形成与其他商业银行错位发展的布局。[1]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信用卡作为商业银行中的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推广信用卡营销上的比拼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竞争方式之一。并且中国金融业市场在经济发展良好的中小型城市已经逐渐进入半饱和时期,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对于农村地区的一些惠民政策的实行,当今的农村金融环境正在不断的改善,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2]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农村地区将成为中国各大银行竞争开拓的新兴市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在农村市场上推广信用卡的营销政策,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是来自在市场品牌影响力和拥有成熟的营销队伍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的国企四大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来自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中拥有的群众基础、良好口碑等因素形成的较高市场份额。[3]因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推广信用卡的实行要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的竞争力分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使得在农村推广信用卡的营销方案得以奏效,要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的竞争力加以分析,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竞争力的有力因素

有以下两点1.品牌优势:相对于中国的四大行来说,邮政储蓄在农村市场中的品牌优势更强。首先是传统的邮政业务使得邮政储蓄在农村市场中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使得农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时优先考虑邮政储蓄银行。[4]其次,邮政储蓄银行长期树立的绿色邮政的形象,使得农村市场的客户认为储蓄邮政银行更具有亲和力、可信度更高,从而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和认可度。2.营运优势: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的运营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邮政业务的基础之上。通过该项业务,不仅实现了对农村地区网点的全覆盖,而且相较于单独兴建营业场所的经营模式来说可以降低成本。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有以下几点1.推广模式创新不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市场中信用卡的推广模式还是停留在比较基本的终端营销模式,将信用卡的推广按照任务式分配给推广人员,造成了盲目增加推广数量,不注重推广质量,不但为后期信用卡被盗刷、欺诈等风险的爆发埋下隐患,而且会造成信用卡资源的浪费。[5]2.农村市场中信用卡产品的接受程度低:农村市场中的客户对于信用卡的认识程度不高:一方面是农村市场的客户对各种风险的承受力较低,而信用卡本身存在一定的被盗刷、欺诈风险;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总体较低,对于信用卡的使用率不高。3.信用卡队伍建设不能满足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在信用卡队伍的建设上远远落后于中国四大行,首先是信用卡服务缺乏专业人才,使得在农村市场中的信用卡营销队伍整体学历不高,一些推广技巧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其次是信用卡风险控制人才的缺失,信用卡风险控制对于人才的要求程度较高,而大多数信用卡的推广人员并不具备风险控制能力。

二、营销策略

(一)设计具有农村特色的信用卡服务

为提高农村金融环境和实现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推广信用卡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根据农村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实行。

1.在信用卡功能上:邮政储蓄银行在针对农村市场信用卡功能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农村地区客户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农村居民对于信用卡的使用情况通常是以小额贷款为主,并且有特定的时期。[6]由于农村市场信用卡的消费能力较弱,可以将信用卡与农村医疗、保险等结合起来,形成一卡多用功能,增加农村市场中客户对于信用卡的使用率。

2.在信用卡使用上:在信用卡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因为农村经济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可以依据相关农产品的收获季节来制定不同的透支时间,为客户解决农村经济季节性的问题,这会增加客户对使用信用卡的吸引力;其次是还款利率上可以适当的降低,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扶贫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较高的还款利率是限制信用卡在农村市场中推广的重要因素;最后是在信用担保规范中,可以创新农村信用担保抵押机制,扩大抵押品的范围,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3.在信用卡的办理和管理上:首先,营销人员对客户进行信用卡业务办理时要注意办理流程不能复杂、时间不能过长。[7]繁杂的办理流程和较长的办理时间会引起客户对信用卡办理的抗拒,因此要尽量的缩减办理流程和时间,并且可以通过积分换礼品策略、取现免手续费、调整免息周期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农村市场客户办理信用卡;其次,农村市场中客户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金融安全防范知识了解较少,因此银行在信用卡的管理中有一定义务对信用卡的风险进行控制,邮政储蓄银行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来保障农村市场中的信用卡安全,比如:取消信用卡签名即可消费制度,因为客户对于信用卡的保护可能因为缺乏保护意识或是缺少保护的设备而造成信用卡缺失和被盗窃,而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签名即可消费制度对信用卡进行盗刷,造成客户的资金损失,因此取消信用卡签名即可消费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客户避免资金损失。

(二)在农村加强信用卡的宣传力度

对于信用卡了解程度的不足是限制农村地区信用卡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宣传成为了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推广信用卡营销策略中的重要方面。1.加大广告的投放力度:首先是礼品广告,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在一些赠品上印刷广告,比如在购物袋、杯子、扇子等物品上印上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的一些情况发送给客户,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更为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并且广告的费用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比较低廉,这些礼品又具有实用性,是一种比较好的宣传方式;其次是通过传统的媒体广告,比如报纸、杂志、期刊等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信用卡进行报道;最后是多媒体性广告,现今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在中国的普及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农村地区也能够享受到电子信息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因此借助电子化产品和网络平台进行广告的投放成为了现今比较流行的宣传方式。邮政储蓄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在电视上、互联网上、通信设备上进行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种方式的宣传,来提高邮政储蓄银行的信用卡认知度。2.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首先,专门组织人员在农村地区开展邮政储蓄银行的信用卡宣讲会,以赠送礼品、红包等吸引客户来参加,在活动现场介绍邮政储蓄银行的信用卡的具体情况,并且在现场直接设立信用卡开办业务点,进行业务开办;其次,结合农村地区熟人社会的特性,招聘当地农村的一些人员成为邮政储蓄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推广员,进行一对一推广服务,增加推广的成功率;最后邮政储蓄银行可以选择赞助农村地区在农闲时期开展的娱乐活动,比如庙会、传统节日庆祝会等,作为赞助商身份开展信用卡的推广活动,一方面是支持了农村地区的娱乐活动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增加客户好感度,从而提高宣传的效率。

(三)推动营销方案的优化保障措施

邮政储蓄银行要在农村地区能够有效推行信用卡的营销方案,需要一些措施来进行保障。

1.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营销方案实行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个营销策略的施行效果,因此要加强人力资源的保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行:第一是完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的营销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第二是通过优化绩效考核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考核中要包含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并且绩效的认定不能只是片面的根据销售数量,还要结合睡眠卡和无法偿还款项的坏账卡的解决情况。在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产品发生坏账的数量不断上升,使得银行资产的不良率持续升高,因此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2.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第一,通过在信用卡业务成交前,要对于客户的一些资产信用进行严格审核,评估客户信用卡的坏账发生率,从而在源头进行风险的管控;第二,对客户实行差异化管控,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质量水平的风险决策支持。并且利用风险防控工具,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信用卡信誉和资产状况的追踪,一旦有坏账出现的征兆,要对客户进行提醒;第三,在风险发生时,要及时的加强清收保全不良资产的力度,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在农村推广信用卡营销策略的总结与未来前景分析

通过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推广信用卡营销策略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首先,要实行信用卡营销策略,需要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其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信用卡推广要结合农村市场中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最后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推广信用卡能够产生双赢的结果,不仅有利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的成果之一,现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凭借着分布点广、贴近百姓、全国通存通兑等的优势,成为了我国第五大银行,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未来随着政府给予农村地区的优惠政策扩大,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环境将会不断的得到提升,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将得到扩大,金融电子化和支付信息化将得到推广,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将得到深化。

参考文献:

[1]覃世利,彭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市场竞争战略研究[J]财政论坛,2016.(07)116-117

[2]罗志安,戴国礼.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讨——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为例[J]青海金融,2016(07)50-52

[3]倪亚飞.关于推广有农村特色信用卡的建议[J]海南金融,2009(06)84-86

[4]薛江,杜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J]经济工作,2010(09)92-93

[5]袁闽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开展交叉销售探讨,2012[J]财政论坛,(01)5-6

[6]王晓军.发展对公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J]维普专栏,2008(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