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人文科学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文科学理论

第1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 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方式

先生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他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是培养和谐的人――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现今,我国高校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上,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薄弱,往往由学校划定专门的机构或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其实,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单凭某一门课、某一个机构或某个老师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观上师生都很重视,客观上这些课程有相对较多的课时量,因此,把专业课的课堂作为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其优势毋庸置疑。

1.在理工科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给理工科的自然科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本身,还在于让学生了解这种结晶当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说,离开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而离开科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的同样也只能算是一种并不丰满的人文素质[1]。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的紧密联系告诉我们,在理工科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

笔者从2005年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将专业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

2.1就地取材,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内涵。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学科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住的。在讲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时,笔者谈到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谈到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并针对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谈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一些是知名的,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知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身上往往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而更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也同样值得我们敬仰。从专业学科中挖掘出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素质教育尤为深刻具体。

2.2博览群书,找学科间的交叉点。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的知识面十分广博。教师如果仅仅只是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就可能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适当涉足其他学科领域会对教学甚至科研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人文学科和本学科的交叉点,教师适当引申,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例如:在广泛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周易》中蕴涵二进制思想,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该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来很自然地将其引用到《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数制与编码”章节的教学中,使课堂增色不少,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申,和学生谈起《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

2.3关注时事,找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地会给我们一些人文方面的启示。因此,教师应关注时事,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例如:在《电子测量与仪器》的课程教学中,谈到“深空探测技术”,笔者很自然地引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这些举世瞩目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象征,这无疑会增加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谈到“传感技术”时,举例引出“汶川”地震中使用的“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设备,然后给学生谈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谈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

2.4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地,因为学生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其认识上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试验教学中,笔者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挫败感教育、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4.1加强学生挫败感教育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在实践中经历挫败,在挫败后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利用实验本身对学生进行挫败历练外,笔者有时会在实验准备阶段随机地给一些组的实验设备配上若干接触不良的导线或信号线,让学生在反复的测试、调试中经历挫折和失败后再体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磨砺学生的心性,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

2.4.2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在社会中,人不可避免要与他人接触,在工作中,更是需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取分组实验,一是实验的需要,二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处理好和他人合作的关系。

2.4.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结语

将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教师要注重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见缝插针。在这整个过程中,理工科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关键。

第2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所谓一个“中心”,即“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基础学科”。汪老师认为,在教育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系统工程中,尽管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作用不可或缺,但语文学科居于前沿,是领头学科,在优化人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过程中,没有别的哪一个学科能像语文学科这样全面深刻地经常性地发挥作用,因为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调和发达”,从而养成“灵肉一致的人”。因此,“人”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点与归宿点,当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所谓三个“支点”,即“情意熏陶、思维训练和语文实践”,它们既是“人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施“人课”教学观的基本途径。

“情意熏陶”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向学生进行情感、道德、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特定方法。汪老师认为,无论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中语教学效率,还是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完美个性的跨世纪建设性人才,情意熏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都要列为基本目标之一。在汪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极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和人格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他总是让学生主动地“披文入情”,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美得体的言语佳境中感悟。比如,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汪老师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课文提示反复诵读全诗,感受诗句的清新流丽及其节奏明快、音调铿锵的韵律美;再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两个疑点予以启发,将学生导入末二句构建的佳境,明确帆影远融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壮阔景象乃诗人所见,并由此想象出诗人在送走孟浩然之后长久伫立江边,极目凝望的痴迷形象,这样,诗人在孟浩然去后的惆怅情怀,诗人对孟浩然的浓烈深厚的友情,学生们就可感可触了,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对“情意熏陶”来说,“思维训练”是个“热门”课题。汪老师反对那种受应试教育思想和“狭隘工具论”役使的思维训练。汪老师认为,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语教学培育人才的功能。思维训练不能跟在高考语文试题后面转圈,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汪老师还认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关系,忽视甚至取消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抑制学生大脑的联想、想象机制,给学生认识领域造成严重的智能障碍,限制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对于阅读和写作中常常出现的“越轨”现象,汪老师洞察秋毫,认为这是一种“病态思维”,是思维品质的异化,因而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根据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法则,承认差异,因势利导,纠正讹误,导上“正轨”。在其力作《导读三要》中,汪老师提出了关于导读技术应用的三条法则: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要导上正轨,这是完成导读任务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导入佳境,这是导读的精微所在,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优质课文范例作用的基本途径;根据语文学习和“育人”的目的,要导出智能,这是导读法区别于“填鸭式”乃至“讲读法”的本质体现。

汪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进行语文教育、发展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活动和主要任务,但语文教学不是“专管”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坚持培养语文整体素质和发展语文能力统一的原则。比如,汪老师引导学生辨析“白皑皑”与“白茫茫”这一对同义词,不仅有关于词形、词义静态语知的温习,而且超出一般动态的语用范畴,让学生进入“修辞以适应题旨和情境”的高层艺术空间中领略感悟。在作文教学中,汪老师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反映”和“表达”的观念,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口说笔写都力戒虚夸编造,无病,越是不起眼的地方越要提醒学生不可疏忽大意。比如《跛鸽》(《中学生作文指导》1995年第11期)原稿中有段话是这样的:

一天我正在屋里做功课,屋外突然传来一阵猫叫,不时还发出森然的“呜———呜——”声。“不好!莫非……”我冲出屋子。小鸽子正在树底下;不远处,一只大黄猫伏在那里,胡须银针似的根根翘起,粗粗的尾巴不停地摆来摆去,猛地,它向前一扑。“这下小鸽子完了!”……

这个场景描写,单从字面上看,语句通顺、叙事清楚,但用“反映”和“表达”的观点来审视,就觉得不够味儿,没有营造出小鸽子生命受到威胁时的紧张气氛,不能反映出与之相应的“我”的关切惊惧的心理状态。于是汪老师给习作者“说戏”,启发他们入境体验,考虑如何调整词句,经过反复商讨和斟酌,习作者删去了“莫非……”“银”“不停地”,将“粗粗”改为“又长又粗”,将“摆来摆去”改为“左右摆动”,将后面两句改为“随即猛地向前一扑———完了!”经过这样的语文实践,学生不仅能悟出遣词造句的某些规律,而且能提高对事物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热情,养成作人的良好习惯。

汪老师“将语文课教成‘人课’”的语文教学观,是一个科学的命题。首先它合乎现代教育的总体要求,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它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其三,它丰富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人课”教学观不仅在语文教学实践上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教育理论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3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首先数学儿童化。从儿童的角度去看数学、学数学,这一点新教材体现特别充分。

其次数学生活化。以往教材过分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接受兴趣,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吸引力。新教材就克服了这点不足,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练习。我们应该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

第三数学活动化。教材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单元内容的安排和以往教材的不同,是以活动单元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数学知识技能为主线呈现。

我们怎样处理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才于课堂呢?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为主组成了一个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是一个人为因素参与的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复合系统。系统论有三条最基本原理:(1)反馈原理;(2)有序原理;(3)整体原理。由这三条原理可以得出:没有反馈不能实现控制;没有开放,不能走向有序;没有结构,不能形成整体。因此在课堂教学时,要利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反馈来调整知识点的教学深度,来控制整体教学的进度。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本人总结了一个教学流程循环图,让问题落实与问题探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但绝不等同单纯的问题解决教学)。布置问题——帮助分析——指出途径——肯定解法——过渡下一个讨论。师问;生想办法;示惑;再想解法。整理解答过程数学教学是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依据教师的信息和学生的信息反馈。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这里所说学生参与知识发现过程,不是指学生像科学家发现数学真理那样,参与发现发展的全过程,也不单纯等同于发现法教学,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是怎样形成的,真正让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彻底改变那种传统的、封闭的、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

各环节的注意点

1.问题的设置.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知识能力水平,提出问题要恰到好处,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就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

2.方法的启迪.帮助学生思考有两种方法,在学生的思路出现受阻时,其一是在学生述说思路受阻时,让其余学生去感悟解题方法,让有所了解的同学大胆地说出来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其二是在学生茫然无措,根本找不出思路方法时,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要主动地去听学生的解说,特别要弄清楚他的思维受阻点,重新组织新的问题进行点拨,加以引导以便帮助他去重新获得新的解题方法。

3.过渡的节奏.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特别要注意两个重要停顿时间,我们记为“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第二等待时”是指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时间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又不至于打断他的思路。处理好“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诚然延长“第一等待时”的时间,可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但“第二等待时”的时长则需灵活多变,要长短不一,象对于“判断性”和“描述性”的问题,第二等待时肯定要短,如果是“论证性”的问题,在第二等待时过去后,我们则注重期待,多总结结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对因一些非智力因素而形成正确结论的表扬的第二等待时则是相当短促的,当即进行热烈的,甚至夸张的表扬,让学生熟记此情此景,同时,假如知识点再现,尽可能地让曾获表扬的同学重温旧梦,特别是易错知识点的强调,相当于“警钟长鸣”。这样灵活处理“第二等待时”段的表扬,肯定能达到既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维慎密性的目的。

第4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伦理学 课程教学改革 人文关怀 大学生

《伦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源远流长,内容贴实,原理深沉,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高校伦理学教学成绩喜人,但也普遍存在忽视以学生为本位和主体的教学基本问题。对大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重视,是《伦理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内容以及获得的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一、教学理念改革:树立人道主义

《伦理学》课程改革其根本出发点在于人文关怀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提升。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正如康德所指出:“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以人为目的”是人道主义的教学核心理念,在《伦理学》课程改革中,应具体转化为“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目的是使大学生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因素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也是《伦理学》课程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

首先,强调突破传统课程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分歧。要求在个体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之上,以两者的平衡和整合为课程实践寻求稳定的价值基础,把个体的发展作为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其次,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完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展现为:其一,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以“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为根本,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其二,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代之以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人性化的人文关怀教学新理念,关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思想形成。雅斯贝尔斯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精神成长”的基础就在于人道关怀,发展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最后,明确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唤醒、发挥和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意识,使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符合学生的主体性

柏拉图说过:“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传统师者本位教学,以说教的方法,填鸭式灌输和生搬硬套的理论讲授为主,导致课程缺乏实效性。要改变这种现实状况,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中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第一,在教育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课堂安排尽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摒弃“满堂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传授、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例如,备课时多设计布置学生自学任务、课堂讨论、拟订讨论形式、播放历史记录片等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第二,在课堂教学方法中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开展“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强调操作、考察、调查等“多重感官学习”,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另外,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的现代教学手段,将学生带进形象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第三,合理安排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走出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到社会中进行社会考察,体查国情,了解民意,思考世界,使其理性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优化注重教材“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这是社会关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教材组稿、选取和整合中都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以“新颖性、时代性、人文性”为主线,编写既符合大学生知识和身心发展需要又紧密贴近社会人才要求的科学教材资料。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切合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和及时更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关系改革: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高低情绪。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生人文关怀的实现的教学关系改革之根本。

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教师有爱心才能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动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学生也才能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与指导——“亲其师、信其道”。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让自己步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师生关系,《伦理学》教学就会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工作中应具备严谨的教学作风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喜爱。

其次,要求学生自觉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品质。“国将兴,必尊师而重教。”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更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主动的学习氛围。

总之,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教学,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赋予教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才能使《伦理学》真正成为“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教学是关注人的教学”的充满人文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程。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0.

第5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一个基层科研单位想要获得新的突破,必须有一个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载体,才能积极推进科研事业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把博士后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一是积极开展联合培养。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水涵院博士后工作站与中科院寒旱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曾先后通过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进站4名。研究院以博士后培养为切入点,注重与联合培养单位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以委托课题研究、专家咨询、项目论证等,为研究院的科研管理和业务拓展提供专家支持。二是广泛扩展生源。在中国博士后网、兰州大学等多个网站博士后招生信息,在甘肃农业大学博士通讯录、祁连山水涵院网站、张掖林业局网站、张掖市绿洲论坛等媒体介绍博士后工作站,使水涵院博士后工作站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三是邀请指导专家负责博士后的进站考核工作。组成专家指导考核小组,本着“择优录用、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能力测评、研究课题计划书论证等,确定录用人员,进站博士后须做开题报告,专家对其选题论证后方可正式入站。四是规范管理,抓好博士后日常服务工作。从健全组织机构着手,制定工作站发展计划和措施,建立与中科院寒旱所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制度,完善管理细则和办法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站办公室职责、专家指导小组职责,博士后进出站及研究成果管理办法,工作逐步走向正规。此外,为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多次派员参加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组织的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管理能力。五是研究费用保障、专项津贴补助落实。对于引进的博士后,研究院给予同行内具有博士学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全国博管会的《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要求,为每名博士后配套每年2万元的日常科研经费,专项用于博士后的调研、、会议交流。

2.完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完善“造血机制”、形成“内生热量”,就不可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博士后培养方面,一是选准项目。研究院从发展战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课题研究方向,并邀请指导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在项目的选择、确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和技术先进性,保证研究成果能够产生比较明确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二是建立博士后例会,开展博士后沙龙活动。为了及时掌握博士后的课题研究和业务工作进展情况,组织召开例会,汇报研究进展、交流业务信息、共同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注重提高博士后群体的业务能力和知识体系。举办博士后沙龙,做阶段性研究成果演示,同时邀请院外专家做专题讲座、同行业的博士后进行成果交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政策讲解。三是鼓励博士后参与各类高层次的学术论坛和研讨活动。组织博士后积极参加高层次论坛。比如绿洲论坛和“生态经济与张掖转型跨越”等各类高级研修班,提高学术水平。四是加强日常考核和激励约束。确定博士后在站研究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点,按季提交书面汇报材料并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奖励挂钩,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给予差别化的年终绩效奖励;定期考核不合格予以警告或退站处理;违反行内考勤制度按文件有关规定处理;博士后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组考核通过给予适当奖励;申报各类课题成功获批给予一定比例配套经费资助;参加生态科研部门课题研究受到好评给予适当奖励。

3.院地合作,实现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在中科院寒旱所和水涵院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祁连山中段典型季节性积雪流域、水源涵养区大野口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流域产水能力与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关系、亚高山灌丛特征与生态水文过程的关系等,发表SCI期刊论文2篇,SCSD期间论文8篇,取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认定成果2项。与此同时,在单位内部产生了“鲶鱼效应”,促进了人才素质的提升。博士后人才引进,使研究院科研人员的学习氛围开始活跃,形成了“博士后向科技人员学业务经验,科技人员向博士后学前沿知识”的良性机制。一批业务骨干主动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和业务视野。在博士后工作站的配合下,研究院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正在快速推进,在地方科研院所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部分地方科研院所到我院了解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情况,明确申报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想法。此外,在站博士后积极建言献策,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宜居宜游”绿洲论坛会议为契机,广泛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索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交流也提高了自身学术水平,开阔了眼界。

4.继往开来,持续做好博士后工作

第6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组织中领导者和员工的心理因素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配置心理因素领导员工

一、心理因素的内涵

心理是运动、变化着的过程,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情绪等,被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事物发展变化须具备两个条件:内因和外因。而内因被认为是第一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

本文中的心理因素是指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考虑影响人力资源配置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心理为出发点,分析领导的用人心理和员工的工作心理,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做到科学性、合理性。

二、领导的用人心理

领导用人心理是指领导者对其下属赋予一定的职责和任务时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的总和。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是指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首次印象对知觉者以后评价、判断知觉对象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与人初次接触时,在心理上将会产生对该人带有情感色彩的感性认识,从而影响到以后对该人的认识与评价。因为首因效应是人们通过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主要是人的外部特征,包括人的仪表、容貌、举止言谈、动作行为、性别年龄以及一时一事的行为表现等,而人的这些外部特征反映的并不一定是他的本质特征。如果领导者仅凭第一印象选才用人往往失之偏颇。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就是指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近期印象对知觉者判断、评价知觉对象所起到的影响作用。领导者注意人们工作的近期表现是对的,但有时却会导致“一俊遮百丑”、“近过掩前功”的错觉。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比较而言,前者一般是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发生作用,而后者一般则在较熟悉的人们中产生影响。

(三)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即光环效应。指某个人的突出特征会像耀眼的光环一样,给周围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们很难看到他其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

(四)月光效应

月光效应也称“借光效应”。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但却可以借助于太阳而发出皎洁迷人的光辉,使人产生众首仰望的效应。同理,某员工本来工作一般,但由于他与某位领导曾经同窗或爱好相同且交往甚密,则很可能立即得到重用。

(五)完美效应

完美效应是指对人才要求过高,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完人。领导者若以完美的眼光选拔人才,容易造成人才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的情况。这种现象表现为领导者大声疾呼要重视人才、引进人才,但就是对自己单位的人才视而不见,导致“外引而内乱”。

(六)教条效应

教条效应是指注重以“本本”选人,唯学历、资历是重。领导者选才用人注重学历是对的,但又不能唯学历论,因为学历和能力并不等同。资历是一个人工作的记录,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历史。但资历和能力也完全是两码事。资历深的人一般经验丰富,但能力不一定很强;而资历浅的人尽管经验较少,但也有能力超群的佼佼者。

(七)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也称“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很难改变固定印象。这种印象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三、员工工作心理

(一)员工心理动机对工作的影响

员工心理动机的主动性表现为工作主动积极。往往由于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处地位、承担责任、对事物认识程度、周围环境条件、爱好、特长等,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主动。接受任务愉快,能对任务的要求、目标做深入了解、探讨,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出主意,克服因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努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员工心理动机的主动性是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并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员工心理动机的附和性表现为随大流,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奖罚不明现象、激励约束措施不明确现象的影响下,导致员工个体的附和性,缺乏主动完成任务的热情,等、靠、要的意识比较严重。产生附和性心理动机的员工,一般是出于对得起工资和领导者的角度出发,能够在督促中完成本职工作,但情绪化较严重,顺心情、效益好就热情高,反之就差。

员工心理动机的被动性表现为工作被动、缺乏积极性。被动性的产生,有可能是员工与领导者之间产生了误解,或对工作兴趣不高,也有个别人不思进取,只图安逸、不劳而获。对工作不配合、不负责任。虽在员工中占的比例较小,但造成的影响却较大。这种心理动机的人有时出现对生产经营活动抵制,或潜意识抵制。

(二)员工情绪对工作的影响

员工情绪,是指员工个体在从事某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员工的积极情绪,是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良好条件。员工在切身利益得到保证,或在某一激动人心场合,就容易产生冲动的热情,做出平日难以完成的事情。虽然这种心理情绪缺乏目的性、创造性,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产生的快、消失的也快。但通过正确的引导,这种积极性会表现为持久的热情。

员工的消极情绪,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是一种不利因素。员工个体在劳动时精力不集中,不执行操作规程,忽视自身责任,有时可能无意识地造成劳动工具、设备的损坏,严重时也可能发生机械事故、人身伤亡。

(三)员工心理压力对工作的影响

员工心理压力是指员工个体在群体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约束性心理。员工的心理压力,对生产经营活动可能起到促进作用或消极作用,更多的时候,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

压力有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与岗位规范等约束是造成员工心理压力的有形性原因。这种压力能保证制度、规范的正确执行,时间长久这种压力就会变成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这种行为包含许多积极的意识,会使大多数职工把它变成牢固的思想观念,使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领导者的影响力,员工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环境形成的氛围,是对职工心理的无形压力。员工个体往往因领导者的关心,周围人的帮助,产生无形压力,由此产生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较为朴素,有时也很狭隘。由于传统观念,职工的报恩思想普遍较重,有意识要把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好,这样就会自觉地工作。但一旦工作目标完成,这种压力就很快减小,同时极容易产生请功的心理。这就产生了对某个人负责、而不是对集体负责的态度。因此,对无形压力产生的情绪要及时分析,正确引导,使之向有利于生产经营的方向发展。

企业员工的心理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据美国压力协会调查,员工90%的健康问题与精神压力有关。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冠心病、精神疾病及癌症等。研究还表明压力与精疲力竭、情绪沮丧和工作表现之间有直接关系。

过度的压力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惊人。人们发现,压力和健康、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压力与绩效(能力)之间存在倒U曲线的关系。开始,绩效随着压力提高。当压力到达某个临界值时,压力(压力)增加将导致绩效降低,如果压力继续增大,实际能力和预期绩效的差距会更大,这时人们忽视了休息的需要,趋向于逐步增加的负面精神和情感混乱,这些混乱可以使他们的绩效出错。压力再继续增加到某一点时,个体的健康会出现崩溃,绩效也极低。此时就是因为过劳而导致的精疲力尽。

参考文献:

第7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科学不等于科学主义

如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信念,只要时间足够长,科学就可以解释一切,包括传统上属于宗教和人文领域的那些永恒的人类奥秘。这其实就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对此,布赖恩感到有必要明确加以反对。因为科学主义“不啻为一种宗教”。

与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观点相反,布赖恩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这个理念是布赖恩出于理性的思考、和对科学特点、内容、科学与其他事物和学科的联系所得出的,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他著的《科学是魔法吗》一书中。其实,与布赖恩观点相似的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家和学者。他们反对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首先是从科学本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的。那么,科学是什么呢?

著名科学家威尔逊在《契合论》对科学下的定义是人们比较认同的:科学是有组织的、系统的行业……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显著特征在于,首先,科学知识具有可重复性……其次,经济性:科学家试图将信息抽象为简单而优美的优雅形式……第三,可测量性……第四,启发性:最好的科学可以启发进一步的发现……第五,契合性:在对不同现象所作的诸多解释中,只有那些可以相互关联且被证明彼此一致的解释可以存在下去。

另外,科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即还原论,把自然分割成它的自然组分。

正因为科学有上述种种特点,因此科学存在局限性。正由于科学有局限,因此它不是万能的。

科学的局限性和分类

科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还原论),二是不得不用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去测量或研究另一部分。然而,世间所有事物并非都能还原。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所说,要把一个人还原为许多个别的基本粒子,就必须杀死他。因此,在描述中也许丢掉了某些东西。这是还原论的局限之一,当然,还原论还有很多局限,比如还原论只是为某些领域所特有。

其次,科学研究是用物理世界的一部分去测量或研究另一部分,其局限就显露无疑。例如,在测量某种事物时必须使干扰尽可能地小,但有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另一方面,科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因为,通过使用理性、洞察力和想像力,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对于理解“自然世界”是可能设想的最好方法。但任何把科学看成纯理性的、不受限制的、无限强大的看法都是一种神话。为了科学,也为了社会,这种神话必须受到批判。

于是,在科学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布赖恩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两种真理观。除了可检验的科学真理、可论证的数学真理、宗教的启示真理以及人文学科的劝诱性真理,还存在着另一种真理,即魔法的真理(magicaltruth)。世界中的那些无形的人类力量就属于魔法的力量。因为它们是非机械的,不能为科学所描述。它们是个性、气质、仪式、形式、气氛的力量,是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对心灵所产生的效应。

其实,布赖恩把真理分类的同时也对科学进行了分类,即今天普遍认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科学。自然科学当然是最符合科学的定义,而社会科学则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而人文科学,如文学、宗教和艺术等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内容有较大的区别,但它们也能揭示真理。

原因就在于,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对自然事物的一种特殊抽象,它不可能包含任何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东西。然而,自然界中充斥着大量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事件,它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从更高层次看待科学

为了更好理解科学,需要引进元科学的概念。

如果你仅仅站在同一科学的层次上,而不上升到一门更高的科学,那么就不可能在这一平面或层次上做出什么完美的发现,也不可能发现任何科学更为深远的部分。因此需要站在元科学的高度来看待和解释科学。

什么是元科学?简单地讲,任何科学理论、学说都由元理论和一般理论两个层次构成。一般理论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理解、推论以及所形成的观点的集合;元理论则是关于一般理论的理论。元科学就是关于科学的理论或关于科学的科学。

根据元理论的构思,将所研究的理论本身称为对象理论(或具体学科);将作为研究工具所使用的理论叫做元理论(如方法论)。元理论与具体学科的交叉产生了元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相应的元科学研究和理论。因此,另一位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约翰・齐曼把元科学理解为广义的“科学的科学”。而诸如科学学、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经济学等均属元科学学科。

提出元科学的概念是为了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更好地理解科学。但是,用科学学、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来解释科学却不容易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所认同,因为元科学只可能来自于价值和感受的世界,由此我们会进入一个由三M组成的世界,即神秘主义(mysticism)、魔法(magic)和形而上学(metaphysics)。姑且不论前两种M,仅仅是形而上学也令坚持科学实践是纯理性的科学家的愤怒了。

形而上学是指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它来自希腊语,也称为物理学之上,有时也称形而上学为“第一哲学”。解释科学或验证科学如果用形而上学这种不可实证的作法来进行,显然不入科学家的法眼,并斥之为幼稚。

的确,科学家提出的任何科学理论都需要实践检验,或在实验中证实,但是,那些未必能得到实践检验或无法检验的科学理论和观点呢?以及在前一段时间检验过但随时间推移和新的实践的检验后又被的理论呢?甚至人类所提出的解释某种事物的科学理论只是人类的想像,是否是自然和事物本来的面貌呢?这时,是否需要元科学的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中世纪的时候,人们对知识和悟性的神秘体验就称为实证智慧,今天,人们也还在运用这样的智慧。

比如,科学家所提出的理论有些得到实证,但有些却难以实证。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一个活动靶是难以打中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运动是相对于什么在运动?我们所熟悉的运动都是相对于某种静止不动的东西而言的,但所有的运动都是这样的吗?是否可能存在着绝对的运动?抑或所有的运动、所有的变化都必然是相对的?这就必须要用科学哲学或形而上学来解释。

一个更经典的例子是,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由此也涉及到

科学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和多重性。而在今天的很多科学文献中,真理的多重性被忽略了。比如,目前有科学理论认为,宇宙是在100亿年以前以某种方式诞生的。这暗示需要一个造物主、上帝或第一推动者。那么,这是科学的理性答案吗?

如果不是,真实的答案又是什么?一方面,我们需要科学的不断探索,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元科学以及人类的经验和感悟等来解释科学和理解科学。这就是需要站在元科学高度看待科学的原因。

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

人们相信科学是认为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满足和达到人的一切愿望。但是,人类的愿望并非是一个人的,而是有无数人的愿望,姑且不论用科学手段来达到部分人的愿望是否合理,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两面性也让人感到,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其有过忏悔了,认为不该研制原子弹。

进一步从别的角度看,如果科学可以改变一切和达到人们的愿望,那么是否应当让科学来这么做?

作为一个正常人,工作、劳动的动机是指望回报,这种回报除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外,还有作为生物进化而贮存于神经机制中的精神满足感。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获得回报的基因控制机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个D2基因。如果切断猕猴大脑中D2基因,会使猴子忘记对奖赏的需求,也就能让猴子没有抱怨、没有需求也不要奖励,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状态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表现出不满。同样,也可以用这种基因改造的方式让人不计酬劳地忘我地工作。

这样的观点甚至获得了一些伦理学家的支持。比如,牛津大学伦理学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库就认为,人们有“道德上的义务”从基因上改进后代。进行这项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也表示,找到改造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为期不远,这项技术将首先作为试管授精的附加技术出现。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不计回报永远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会出现。而原本并不完美的人是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来达到完美的。

看来,科学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现希望之光。

问题的实质在于,原本用于治疗疾病的方式现在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这一界线会为人类带来什么?

当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时,人类的敬畏就不可避免地从过去的宗教、权力或政治转移到了科学,科学在逐渐取代“上帝”的角色。说得简单一些,科学家可能成为人人敬畏的“上帝”,因为他们有权决定每个并不完美的人进行基因改造,而并不理会这些人的自由意志。当然,进行基因改造时,有些人并没有意志,如胚胎,或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新生儿、幼儿。

其实,对今天并不完美的正常人进行基因改造并非是“上帝”的意旨。自然的造化把人造就成并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为了留给今天的科学家来改造或有意把“上帝”的权力移交给科学(家),而是大自然懂得不必这么做,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

大自然的造化还在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因为只有有选择和有自由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由于存在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道路,人生才充满了希望和趣味。

剩下的问题是,即使基因改造可行,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比如,努力工作和获得报酬与奖励是一个镍币的两面。如果去除了奖励和适当休息(休息也是回报之一种),人就完全会成为不知疲倦的机器,最终死于高强度的工作,正如没有痛觉神经的人,必然失去痛觉的保护而会更快地死亡。

第8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1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的双重性

精神产品的问世,它的最终效用是通过与读者、消费者见面而发挥出来的。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精神产品迈向市场与广大消费者拥抱时,它们还必须经过如下一个过程:即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Ⅱ)根据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或称精神生产者Ⅰ)所提供的原始精神产品的质量的优劣,然后权衡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态势,最后决定是否进行精神加工生产。在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信息量的增多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原始精神产品是难以直接与广大消费者见面的,它往往需要经过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并通过物化生产过程(如排版、印刷),才得以走向市场,来到消费者中间。如一部好小说,如果作者完成后只锁在柜子里,不拿到出版社出版发行,或者不采取别的办法印刷上市,那么读者也许永远不知晓它;倘若仅凭作者手工抄写并散发到社会上去,那么一是影响有限,二是得不偿失,三是政策所不允许。

既然原始精神产品从问世到与消费者见面,需经精神生产者Ⅱ的选择及物化生产过程,那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怎样的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范畴,即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而广大消费者及政府管理部门又怎样看待和评价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这又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可见,原始精神产品从产出到投向市场,是要经历一个双重价值判断过程的,即精神生产者Ⅱ和广大消费者都要对原始精神产品进行评判,只是他们的视角和关注点有所区别。

首先,精神生产者Ⅱ选择原始产品进行加工、制作,其视角主要是从经济价值出发的,即他们要反复权衡、考虑购买原始精神产品的产权后,经过扩大再生产,他们能否从中获取利润。在这里,原始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和升华人格等功能,并不是精神生产者Ⅱ主要考虑的对象(不是不考虑,而是考虑的度有限),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第一件原始精神产品经加工制作后能否在市场畅销,能否赢利。当然,不可否认,在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精神生产者Ⅱ有时也不考虑是否赢利,他们往往唯一专注专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即精神产品的启迪、教育、引导和净化灵魂的功能。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不具普遍性。在依赖市场安身立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精神生产者Ⅱ如果无视经济效益,他们又靠什么维持正常的生产及其生活呢?在此,笔者无意完全把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全对立,它们有一致性,亦有矛盾冲突性。任何一个精神生产者Ⅱ在刚刚开始进行精神产品的制作时,首先考虑的还是其经济价值,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既无法生产,更无法来补偿、赞助高、精、尖精神产品的出版及发行。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很多出版部门都是先通过出版一定的通俗读物,积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扶持、赞助高、精、尖精神品的出版发行。这是精神生产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此勿需过多的非议和指责。

既然精神生产者Ⅱ对原始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我们称之为前判断)主要是从其经济价值出发,而这种价值评判又影响和决定了精神产品的制作及出版发行,那么我们又如何评判经加工制作而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呢?(我们暂把此判断称作为后判断)后判断又是怎样影响着精神生产的发展呢?对此我们将在下文探讨。

2 精神产品价值判断中的后判断

如何鉴定流向市场的精神产品质量的好坏,这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操作问题。正确评价一种精神产品,找出其评价标准,这对于精神产品市场的管理,增强广大消费者的识别力,使之更好地从中获取精神享受,意义重大。

精神产品是个大概念,其内涵丰富,外延宽广。若对精神产品进行粗略地划分,我们大致可把它划分为文艺作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以及科技作品和科技成果。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价值判断就可以细化为对文艺作品、科学理论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下面就此一一论述。

2.1 对文艺作品的价值判断

文艺作品是精神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对文艺作品的评价也是历来争论最激烈的,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它们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比重。注重文艺作品经济效益的同志认为,文艺作品若不具备经济价值,精神生产便无法进入商品生产,文艺作品就不能成为商品,就会阻碍现代精神生产的繁荣。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按照市场的需求来生产、制作文艺品,市场需求什么,就创作什么。正是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我国文艺市场曾出现大量通俗文艺作品,其中不乏质量低劣、情趣低下的作品。而强调文艺作品社会效益的人则认为文艺的主要使命是营造精神大厦和文化生活空间,使每个人回归自己的精神故里,为人们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灵安抚,最终促使国民精神境界与人格双重升华。持此种观点的人士认为文艺创作应向严肃文艺靠岸,决不能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制作精神,污染社会空间,毒害人们灵魂。

应该承认,持上述两种不同观点的人在对文艺品的价值判断时,触及到了文艺作品的两个根本价值范畴——经济价值和社会育人价值。现在我们要审视和讨论的是这两种价值范畴是否根本对应?它们之间是否有统一性与协和性?换言之,即能否在文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在评判文艺品时,不厚此薄彼,不因主观偏见和个人执拗,不因评价标准的极端对立,或怠慢、贬低甚至诋毁文艺精品,或跪拜于文艺糟粕面前。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我们看来,任何文艺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是各自所占的份量不同而已。就通俗文艺作品而言,由于它较好地满足了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时广大消费者消遣、娱乐、身心放松和解除劳顿的需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在市场上较畅销,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那它们是否亦拥有社会效益呢?是的,因为它们满足了群众娱乐的需要,在娱乐中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慰藉和享受,情绪得到了渲泄,寂聊得到了打发,痛楚得到了安抚,人们由此获得了精神上的安宁与祥和。现代“亚文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通过被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这一途径,在发挥其娱乐功能时进而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而实现其社会效益。如果“亚文艺”群众不喜欢,不消费,不品味,其教育作用如何实现?有相当部分的同志在审视当前文艺市场上“亚文艺”的繁荣甚至是泛滥的现象时,对此提出了严肃的批判,并认为“亚文艺”的充斥挤垮了严肃文艺,误导了国民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我们认为这种批评有失偏颇,为什么?剖析此问题应从追溯大众的需求开始,因为需要是决定文艺市场兴衰的根本因素。人们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后,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和忧伤烦恼的递增,人们对文艺的追求由沉思、启迪、心的净化转向消遣、娱乐和解除劳顿,而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又只能是“亚文艺”。为此,当文艺市场曾一度出现“亚文艺”的繁荣,严肃文艺滑坡的现象后,我们没必要表现出过度的惊慌和不安,因为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在消遣、娱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会感到文化的饥渴和精神上的空虚及失落,他们开始寻求深层的精神慰藉,寻求终极关切与价值。而能完成这一使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并超越人类生活空间的只有严肃文艺。在此时,俗文化的招数将尽,不再使人感到新鲜有趣,倒是一些雅致的、具有浓厚审美趣味的文艺品更易调人胃口。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文艺市场上通俗文艺开始落潮,“福尔摩斯”以及港台武打、言情小说走上折价书柜,而严肃文艺开始升温,并开始出现赢利这一现象了。

综上所述可知,文艺市场上“亚文艺”和严肃文艺的繁荣,都各有其态势,是随着大众需求起伏的。因而对文艺作品的评判,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亚文艺”的经济效益而否定其社会效益,也不能肯定严肃文艺的社会效益而否定其经济效益。换言之,即不能把经济、社会价值相对立,它们之间是有和谐性的。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如果其形式、用词晦涩难懂,大众不喜欢,不购买,不消费,就无经济效益可言;不研读,不品味,那怕它是济世兴邦之作,其社会效益也无法发挥出来。在这里,文艺作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是双重沦落。相反,一部文艺作品,若读者、观众越多,大家乐于购买和消费,并玩味、咀嚼,然后相互切磋、传播、传染和熏陶,共同提升精神境界,此时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和谐统一的。在这里,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中介和桥梁。

当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其本质而言,二者并不能等同。有时经济效益上去了,社会效益却较差。有时经济效益不太好,社会效益却很好,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相脱节的倾向。要使这两个评价范畴相统一,就应尽量找准这两者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呢?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对于通俗文艺品而言,在注重它的消遣性、娱乐性时,要揉进和加强它的教育性和启迪性。换言之,任何一部通俗文艺作品,要内蕴一定的人生哲理,要让消费者在哈哈大笑中,在嬉闹娱乐中,在打发时间时,使他的精神、心灵得到抚慰,境界得到提升,心里变得亮堂,进而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健全其人格。就严肃文艺而言,在注重、强调其审美、教育作用时,在要求它再现时代精神,注重人生哲理及价值时,还须内含一定的娱乐性,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形式简练,用词浅显,品味宜人。否则,即便它再有时代精神,再内含哲理并对人进行终极关切,没有人去读,也没有人理解、欣赏,终归还是要湮没于历史的故纸堆里。

在此有必要重申,作为“亚文艺”,如果其格调低下,品味不正,甚至充斥,扩展人性劣,实施价值误引,那就是精神,是应严厉禁止和杜绝的。因为它们会和催化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物欲、、表现欲、支配欲和占有欲等低级趣味,导致广大文化消费者思想懒惰,意志颓废,贪图舒适,理解和分析批判能力钝化,艺术修养及欣赏水平下降。这些反作用远比那些形式晦涩、玄奥难懂但又确含哲理的严肃文艺大得多,因为严肃文艺即便无人问津,发挥不出其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至少它不会起破坏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呼吁并要求所有的

文艺工作者要充满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担“经国之大业”,看“不朽之盛事”,焕发激情,努力创造更多的优秀作品,为群众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给他们营造一个绚丽多彩的精神文化空间。

2.2 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判断

精神产品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它与文艺作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读者面和消费者不一样,文艺作品的读者面总是要比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读者面广阔得多,文艺作品的几万甚至是几百万的大发行量,与人文科学理论作品的几千份的发行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正为此,科学理论作品的价值评判与文艺作品尤其是“亚文艺”的价值判断就应有区别。如何判定前者的质量及价值问题呢?在笔者看来,尽管其中答案较多,但最根本的是作为一部好作品,它应为健全人格服务,应建构一个具有内在感召力且催人奋进向上的目标,并促成人类追求精神信仰,努力解除人类信仰与精神和灵魂深处的困惑、孤寂和悲凉,再对人们实施多方面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类真正觉得这世界是美丽与可爱的,并感觉到人生与生活的乐趣、丰润与鲜美,从而更热烈地拥抱生活,使整个世界充满暖融与生机,充满人道与爱。

除上述外,我们认为真正好的理论作品,应是“救人于永远”,饱含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探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切。何谓终极关切?它是对人类、对社会、对文化的终极命运的关切,是对那些永恒、永远的精神家园、人类理想和社会前途的关切;它是探求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人活着应该怎样为这个世界添置财富;它是关注人的发展方向,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进化”的最高目标;它是研究人类到底有哪些劣根,有哪些丑陋的人性并如何加以剔除、根治,使人类的善端进一步发扬光大;它就是探求人类应如何团结、奋斗、进取和创造,应怎样在减少内耗、争斗、私欲的基础上凝聚伟大的合力,共建一个文明的世界。这种终极关切,不虚无,不飘渺,也不狂躁,而是深思熟虑以后孜孜以求,在人世行事的同时又能超凡脱俗。

无疑,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作品若触及上述的任何一个方面并作研究,其研究成果可用来为人类谋福利,并对人和社会发展富有双重的指导及推动作用,那么就可算是好作品。相反,如果其不能触及人的本质,对人和社会进步缺乏价值指向,不能论证并阐述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及该如何发展,不能深入剖析指出这个世界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弊端并指明解决、根治的方法和措施,这样的作品就算不上好作品。更有甚者,如果一部作品在理论上没有创新,其主要观点和见解是“剽窃”和重抄,并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方法,那么它就是劣品。这种作品,原则上是不能付梓发行和上市的。如果精神生产者仅仅满足于生产、制作如此产品,那就是对人类、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是渎职,是应受到批评、抨击和谴责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作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否指导和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上。因此,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它的社会效益及社会功能,至于其经济效益,则不必过多苛求。为此,我们期盼并呼吁社会各个部门,尤其是文化出版部门能多赞助并出版发行一批人文科学理论精品,真正为人类谋福。

2.3 关于科技作品及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

科技作品是精神产品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客观物质世界,是整个自然界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在我们看来,任何一部科技作品,如果它能拓宽、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其作品就算是好作品。如果某作品在反复实验、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能得出某些有关确切数据,或触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宇宙的奥秘;或在理论和方法上有所创新,能给予人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那么它就是精品,出版部门要尽量发行此作品。与之相反,如果某科技作品只是抄袭、剽窃和沿用前人成果,毫无创意,不能在某个方面或就某项专题进行深入分析或反复实验,不能拓广和深化人们对自然界某方面的认识,没能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增长知识与智慧,那么它就算不上好作品。对此,出版发行部门要严格把关,禁止此类作品流通上市。

与科技作品并蒂相连的是科技成果,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内涵及内容,因而对这两者的价值判断,其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在这里,需要单独讨论的是有关基础学科的科研成果及应用学科的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往往青睐、偏爱应用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它们最能和物质生产挂钩,最能显现经济效益并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价值判断上,人们常易拨高提升其价值。应该承认,这种现象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良的一面。前者体现了大家在认识到科技成果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日益注重应用学科的研究及相关的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以此增加发展生产力的后劲;后者则表现为有相当部分人士不能正确认识到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从而本着实用、速效求财富的观点,对应用学科的研究趋之若鹜,而对相对枯燥而又不大容易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则不闻不问,在选择课题时都尽量躲避,从而造成基础学科研究乏力,学科建设危机,人才断层,成果稀缺等现象。

导致如上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此价值判断的误导。我们认为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问世,它们并不能立即开发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它们往往需要经时间或空间的分隔后,方能卸去表面的外壳,展示其活力与价值。因此,我们对基础学科科技成果的价值判断,不能要求它们都完全和物质生产紧密相联,因为其中一些深奥的认识及美丽的设想在现实的条件下并不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尚需长时间的探索和条件的完善。因而对其成果来说,只要能帮助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认清宇宙物质世界的发展态势,把握自然发展规律,其成果就是好成果,就值得推崇和肯定。而对应用学科的科技成果来说,它们理应为发展物质生产力服务,并为经济的腾飞插上强有力的翅膀。若达不到这一点,则其成果就不能算作是好成果,就不值得推广、借鉴和利用,更不能为此向社会索要物质补偿。

3 前判断、后判断的矛盾与统一

从前文论述可知,在精神产品价值判断过程中,由于主体不一,因而其评价的标准和关注的视角也就不一致。对精神产品加工者而言,他们总是以经济效益为先,在此基础上再兼顾社会效益;而对精神产品、消费者和文化管理部门而言,他们侧重的又主要是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即精神产品消费者及管理者总是期望并渴求出版、发行部门制作、生产出社会效益较好的文化产品,而精神产品的加工、制作者则偏重从经济效益出发来生产精神产品。在这里,不同的价值评判主体从各自的评价范畴出发,从而导致了精神产品需求与制作、供应之间矛盾的产生。在精神生产领域,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表现为:部分消费者渴求的文艺精品,由于需求量不大,因而制作部门不愿亏本生产,致使它们不能流向市场与大众见面,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启迪、教育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社会功能;与此相反,另一些社会效益平平或偏低的文化产品,如带有凶杀、描写的通俗文艺,但由于市场销售态势不错,却又能大量出版发行。出现这两种相悖情况,前者不难解释,后者却有些令人困惑。为什么会出现后种现象?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二,其一是文化管理部门措施不力,管理不善所致;其二是大众的精神文化境界尚不高,隐含于人性中的劣根与陋端尚未被根治和切除,导致了相当部分人对品味不高但富有感官刺激的精神产品趋之若鹜。以往人们在认识此问题时,大都指责文化管理部门管理不力,放任精神流入市场。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因此有失偏颇。

上述矛盾一旦产生并尖锐,就应设法予以解决,否则就会造成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稀缺,劣品到处充斥的现象,从而污染社会生活空间,败坏社会风气,导致民众精神追求低下,生活品味低劣,不能过上真正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如何缓解这一大矛盾呢?在我们看来,办法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通过文化、科技、教育、经济的社会系统建设,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质、精神境界和对精神文化消费的品味,使国人自觉地抵制精神劣品,崇尚雅品,扩展对文化精品的需求。若此,精神产品市场上精品的需求量就大为扩大,就愈能发挥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

第9篇:人文科学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指出,传统的科学知识观抹煞了科学的社会性,从根本上是错误的。通过科学争论、实验室研究和科学文本话语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为自身研究的合法性进行了重要论证,并试图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然而,科学知识社会学彻底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宣称“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结果导致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裂隙进一步加深。

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以下简称SSK)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英国诞生后发展势头一直很迅猛,目前在国外社会学研究领域占据主流的地位。但在国内,人们对SSK的认识却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国内对SSK的最早介绍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南开大学的刘甭浦教授在其主编的《科学社会学》一书中对SSK有初步评价。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第一本对SSK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一些主流的社会学和哲学杂志也开始密集地翻译SSK的论文,一些出版社则系统地引人了SSK的主要作品。尽管一直受到激烈的批评,但笔者认为SSK的研究也有其合理成分,如果对其作深人的反思,并从中得出有益的东西,则对我们的学术进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SSK产生的理论传统及历史背景

1.SSK的学术思想渊源。SSIC有多种学术思想渊源。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凯声称,他们是在库恩的哲学思想影响下,在批判了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之后,研究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社会内容的学派。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指出:这个学派是在“反实证主义”哲学(、现象主义、社会学中的人类学方法)兴起和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且,它与迪尔凯姆和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相联系。国内研究SSK的著名学者刘华杰则认为,SSK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图宾根学派的“教会编史学”、旧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家库恩后期的哲学及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反对。据此,可以这样认为,SSK既是对传统知识社会学的继承,也是对正统科学社会学的批判,更是在科学哲学尤其是库恩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2.SSK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仅仅从思想渊源上解释SSK的产生,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何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科学人文大战的最主要根源,还必须对SSK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予以特别的关注。在西方,自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以来,硬科学(自然科学)在其自身发展中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无法解决的困难如巨型化、实验周期延长等,其负面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对科学家的信心和信任有了持续的丧失。而另一方面,向来被自然科学压倒的人文科学认为科学实验室获得的太多资助与其产出是不成正比的,因此极力反对政府对自然科学的过多投资,认为人文科学应该享有和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以上这些情况诱发和助长了对科学本身的考察,为以反对科学权威为主要特征的SSK提供了最有利的发展契机。在过去,国内对SSK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普遍有所忽略,而这恰恰是全面理解SSK产生和发展的关键。

二、SSK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SSK诞生于英国,后来走向欧洲其他国家、美国等。其在欧洲的代表人物有布鲁尔(D.Bloor)、巴恩斯(B.Barnes、马尔凯(Michael.Markey)、柯林斯(H,M.Chins)、拉图尔(Bruno.I,atour)、谢廷娜(Ka-rinD.Knorr一Cetina)、埃奇(D.0.Edge)、惠特利(B.Whitley)等人,而在美国的知名学者为夏平(Shapin)、皮克林(Pickering)和平奇(Pinch)。SSK学者从科学争论、实验室方法、科学家的文本及话语研究这三个场点展开研究,得出了不少成果,其观点从产生到分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既有极端的也不乏温和的。下面是SSK学者的一些主要观点:

1否定自然界在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自18世纪启蒙理性主义诞生以来,科学知识一直被看做“自然之镜”,经验事实和逻辑规则决定了什么是科学知识,自然界作为科学争论的首要及最终仲裁人和确定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SSK学者认为,科学思想并不是由客观的经验观察来检验的,人们也并不是按照与事实证据一致的原则来对相互竞争的理论进行选择的,因而,以往人们将自然界的性质和作用完全地夸大了。拉图尔认为,一个被科学家作为事实而接受的陈述被视为是由自然界决定的,但这一点并不会使这个陈述变成真理。谢廷娜也说;“在实验室里我们找不到描述主义所看重的事实和现实,实验室所表现的是尽可能排斥自然而不是包含自然于其中。”在这一看法上走得更远的是柯林斯,他直接宣称:“在科学知识的构造中,自然界仅仅担当极小的或微不足道的角色,甚至根本就不起作用。”总的说来,SSK学者认为,自然界不能决定什么是真理性认识;科学不会是建立在经验证实原则上的高度客观化的事业,其客观性极弱;不是自然界决定科学知识的形成,而是科学家的社会行为决定了自然规律要如何界定;科学理论并不是对自然的真实反映,自然界在确定科学的本质和真理上没有任何发言权。

2.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由社会建构的。正统的科学哲学家们向来认为,科学研究中存在发现和辩护两个过程,其中属于内部因素的辩护过程(归纳、逻辑推理等)起最重要的作用,科学从根本上是不受外部社会影响的。SSK学者则认为,恰恰相反,科学具有极强的与境偶然性和当地特质,社会性因素对知识具有更强的制约作用。马尔凯曾这样断言:“……至此,我已提出一个基本观点,即科学的内容就产生于科学外部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几乎在SSK学者的所有著作中,科学的社会建构性质都得到了充分的描述,他们尤为强调的是社会交往在科学知识形成中的作用。在《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一书中,拉图尔和伍尔格详细考察了科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是怎样交往的,科学论文又是怎样在这种交往中产生的。而谢廷娜则重点强调,科学知识不仅受科学研究人员内部交往的制约,还受外部社会交往的制约。例如,为了得到工业界和出版界人士的帮助,为了得到政府官员的支持,为了在大学里谋取一个职位,都可能使一位科学研究者改变自己研究项目的名称和程度,甚至改变自己科学论文中的关键内容。总之,SSK学者坚持认为,科学知识其实就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3.科学知识评价实际上是科学家的共同磋商及利益竞争。SSK学者认为,经验事实和逻辑程度并不能确定什么是科学知识,因为它往往无法判断什么是好的理论。一个科学成果得到确认其实是科学家磋商(negoianon)的结果,而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结论就不是对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只是被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科学家们认为是正确的主张而已。科学知识在商谈与决定的链条中得以构成,这是一个包含修辞手法、语言技巧、科学家威信以及其他符号资源在内的说服与被说服的过程,其中资源关系、利益的融合与分裂等具有重要作用。巴恩斯指出:“事实是被集体界定的,任何知识体系由于其制度特征,必然只包含集体认可的陈述。”他还坚决认为,在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知识的社会磋商应该是一个合法的、实质上是一个基本的、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讨的知识社会学的主题。

4.科学其实与其他文化一样,并不具有更多的真理性和更优越的地位。布鲁尔指出,人们以往是通过把科学当做某种圣物来对待而使其不受社会学审视的影响的,这其实是一种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的强纲领性核心原则—对称性原则主张应当用同种类型的原因来解释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在SSK学者看来,科学就是一种文化,也是处在一定社会建构过程之中的信念,它是相对的,没有名副其实的“普遍有效性”,不存在科学的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标准。进一步地,SSK学者还认为“学科间的界限是约定性的,要使这些界限具体化,要把它们视为内在于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可违背的界限,肯定是一种错误”,而“这些界限与保护和维持这些社会集团自身的认知权威、智力霸权、职业构成以及借助于这些界限能够控制的其他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直接相关”。总之,SSK从科学是一种文化出发,否定了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认为科学并不优于其他任何信念或知识体系,也并不比社会科学具有更多的真理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SSK对长期以来“科学思想和发现是由自然界决定的,而科学家研究自然规律的行为是受严格独特的科学规范和理性程序指导的,它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它以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的重要影响为基点,提出了一系列反对传统理性主义、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观的主张,就这一点而言,SSK有其创新和值得借鉴的一面。但SSK忽略了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作用,走到了极端的一面,因而受到了众多的非议。

三、对SSK的批评

SSK关于科学本性、科学与社会关系等观点,已经被西方一些主流思想教育课本和权威部门制定的科学家行为规范吸收进去。在这一点上,SSK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成功地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合法地位。但是,SSK并不因此而止步,它更多地试图把“理性”包含在“社会”之下,由此遭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这里主要讨论来自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及科学社会学的批评。

1.来自科学家方面的批评,最显著的莫过于索卡尔大战。在这次科学人文大战中,以美国物理学家索卡尔的诈文为导火线,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众多科学家对SSK及其他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其规模空前。索卡尔指出:SSK及后现代主义者近年来的一些主张明显是一种放纵的胡说。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让?布里克蒙特对SSK的许多主张感到困惑和震怒,他指出证据对理论的不确定并没能瓦解科学的客观性,相反使科学的成功变得更为卓著。生物学家威尔逊则认为,SSK要摆正位置,把社会决定奠基在被检验过的和认真思考过的客观知识基础上才是科学的一切。佛兰克林对两个经典案例(柯林斯的实验者回归和皮克林的建构夸克)进行分析并表明:科学家选择某些理论或概念(如皮尔逊的四元相关系数、物理学家偏爱史坦福大学的E122实验而不是华盛顿一牛津大学的实验),是有着可靠的科学、实验与数学等方面的认识根据的,而不是靠科学家偏好或意识形态(如优生学的意识形态)的驱动。

2.在科学哲学家的批评中,劳丹与布鲁尔关于科学信仰解释权之争最有影响。劳丹1981年在《社会科学哲学》杂志上撰文,认为SSK是一种伪科学,其主张是荒缪的,“当且仅当信念不能用它们的合理性来说明时,知识社会学才可以插手对信念的说明’,。⑨劳丹坚信迪昂一奎因论点(理论不确定观点)不妨碍科学合理性标准的存在,恰恰相反,它反映了经验在科学理论选择中的作用。对SSK主张的对称性原则,劳丹认为,对称性只是一种虚幻,因为不论是科学研究的个体抑或群体,他们所持有的理性信仰和非理性信仰具有完全不同的产生条件,因而不可能对称。而在社会学解释模式是否为科学信仰的科学的、惟一的、优先的解释模式这一问题上,劳丹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而不只是社会活动,社会学解释模式不会是惟一的和优先选择的模式。

3.科学史家的批评则在于,他们认为SSK的科学史案例分析存在不少历史常识性错误。科学史家平林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检验指出,在夏平与谢佛的“霍布斯一波义耳之争”案例研究中错误地表述了历史,歪曲表达了波义耳和霍布斯的实际工作。历史学家玛格丽特?C?雅各布指出,拉图尔对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的社会学分析在史料上存在着严重的错误和歪曲,其对英国历史的相对主义的诊释常常忽视了某些历史关键点,是通过谴责“现代性制度及其实践而获得的”。

4.在来自科学社会学方面的批评中,默顿学派指责SSK的做法是危险甚至是“发疯”和“邪恶”的,因为它摧毁了最牢固的人类知识大厦,会导致一种反科学。“利益模式”是SSK理论主张中最受科学社会学家批评的。朱克曼认为:“断言科学知识反映生产这些知识的群体的利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利益模式不能解释为什么社会利益明显不同的科学家会经常持有相同的理论立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科学家所采取的理论立场是与他们的阶级或职业利益相反的。”本?大卫则指出:“即使科学知识与其提出者的利益之间存在联系,这种联系也从未超出最初的创始阶段。例如在麦肯奇和马尔凯讨论的英国统计学案例中,精英主义、优生学与统计学方法之间的联系,在皮尔逊之后就消失了。”而在其他一些科学社会学家看来,利益模式的问题不在于将科学知识归结为利益磋商,而在于它不能表明这种磋商实际上是怎样进行的,以及为什么在这种磋商过程中论战一方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受到来自以上多方面的批评,SSK的强硬立场并没有改变。1991年,布鲁尔在其再版的《知识与社会意象》后记中宣称,现有的批判无法改变他对强纲领的坚定信心。布鲁尔的同盟者更是鼓励SSK研究者们不要恐慌,因为时间将会证明一切!而以科学家为首的另一战斗方则继续坚守科学理性,认为SSK应该首先遵循科学的价值服从于严格的社会分析原则,重新研究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学课题,而不是更贪婪地去攻击科学研究。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彼此的基本原则立场都没有放弃,两者之间的鸿沟仍在不断扩大。

四、问题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