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

第1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经济形势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反映国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如居民最终消费占GDP中的比重、劳务支出指标等。这些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作为国民消费支出核算的原始数据,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另外,消费核算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居民消费中的构成比例,如食品以及通信类的支出份额。有了这种信息,就可以更好的倡导居民进行适当的消费支出,从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的详实科学,能够促进我国的税务改革,了解当下消费热点,树立居民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居民的储蓄与投资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在国民经济中,投资储蓄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等指标,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前的各种货币供给与需求状况,了解我国的居民储蓄在国内储蓄中的地位,以及储蓄对投资的贡献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直观的了解政府投资与居民投资的比例关系,更科学的实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际上,储蓄、投资、税收是联系很密切的三个环节,对储蓄与投资信息的严格审读,有助于税务部门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除此之外,储蓄的变化状况还可以反映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住房制度和医疗制度的改革成果。比如,在1991-1999年短短的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40%、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增长超过120%。

预期心理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工人就业状况糟糕、医疗制度以及住房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居民对未来隐忧加剧而让银行储蓄增加。对此,相关的部门对我国的各个体制进行了适度的改革,让居民放心消费。虽然,我国的社保制度不够完善,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毕竟居民的消费心理需求有了适当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统计部门与政府部门有很好的参考依据,各个职能部门也据此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居民储蓄与投资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信息可以让收入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国民经济的循环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生产只是一个阶段,对于最终成果的消费才是目的。不过,成果的消费并不是生产者一个人“享有”,而是要经过“分配与交换”的多个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国民经济的核算就是要对消费品在“分配与交换”的各个环节进行统计与核算,这其中也包括对最终产品的使用情况。国民经济的核算可以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高效与科学,提升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收入分配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要清晰合理,收入的分配要分层展开,有次序的进行。为了让收入的分配更加的科学合理,核算的信息应该包含更多的机构部门,应用SNA在核算整个收入分配时,就应该按照“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两个阶段进行。在收入分配增长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让宏观收入分配的结构更好的得到调整,初次分配可以让收入结构得到很好的转移,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结构状况。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与对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核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的经济待遇与政治待遇,也就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对内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例如,联合国根据连续六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的会费;世界银行业根据相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待遇。所以,国民经济核算还深层次的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间接影响到了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

国民经济核算对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很大。也有相应的投入产出方法,用于国民经济的核算。投入产出方法又称为投入产出分析,以一定的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为基础,结合比例系数与结构分析,从数量上研究经济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相关的经济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原因和影响。投入产出的方法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有一个漫长的历史。1950年,投入产出分析第一次被建议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1968年,SNA就吸纳了投入产出分析法。1993年,SNA就把投入产出纳入到了整个核算体系。实际上,我国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了。1974年,我国就编制出了第一张实物性的投入产出表,涵盖了61种产品。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更是编制出了大型的“1987年投入产出表”。2004年,“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更是让投入产出的核算方法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投入产出表考虑了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投入来源”与“使用去向”,是一种棋盘式的平衡表。它可以很好的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投入”与“产出”,同时能够很准确的表明“投入的来源”与“产出的去向”。另外,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很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投入产出表也能够很好的把握。投入产出表的样式多样,分类齐全,结构清晰明了。如“实物性”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就充分考虑了计量单位的特点,便于审核统计工作。另外,也有根据地域划分的投入产出表,如“全国投入产出表”与“地方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数据结构表”,可以直观地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中。“对称性投入产出表”用于预测和制定计划。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国民经济核算对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贡献价值

宏观经济效益能够很好的反映各个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很多人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一味追求GDP的量与速度,却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为,在宏观经济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的衡量社会总产出。一定的情况下,GDP的数字越大,就代表这个国家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增加值就越大。目前,在国民经济的核算中,很多的人意识到了不能一味的以财富数字的增长来衡量GDP。如果牺牲了环境与浪费掉了大量的资源,虽然换取了经济财富的增长,GDP指数的上升。但是,GDP并不体现资源的掠夺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实际上,这种GDP的数字是一个虚假的数字,过度的夸大了“财富”,却忽视了对成本的折算。鉴于此,一味的追求财富GDP的增长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办法,要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因素,减去相应的成本。很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这样一个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一个“绿色GDP”概念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也是人们在权衡了环保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以及利弊后的一个结果。

二、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分析及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基础

在宏观的经济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统计数据以及模型,而国民经济核算就可以为这种数理统计以及模型的搭建提供范本和奠定基础。作为基本框架,国民经济核算确定了很多宏观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指标设置以及基本分类。这样的功能让经济统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的提高了宏观经济分析的效率,增强了其应用功能。

三、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国民经济计划涉及到很多的宏观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现象,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经济联系。为了更好的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计划与规划的指标数量也必须满足这种经济联系。国民经济核算的手段非常科学,也正反应了这种内在的经济关系。因而,国民经济核算是一种科学的制定与检验国民经济的方法。

四、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第2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确认基础

目前,会计理论界对四大基本假设的认识很不一致,各种论点常常自相抵牾。会计基本假设所存在的缺陷,也为会计核算工作引出了许多麻烦,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降低会计信息的披露成本,关于四大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是每个会计人员都应该做的事。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会计假设的基本概念上探究其局限性,并对基本假设给会计确认基础带来的影响作一定分析,希望能为四大假设的完善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一、对国际公认的四个基本假设的考察

(一)关于会计主体假设的考察

在哲学认识论中,主体是表示人与外部世界活动关系的概念,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指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会联系存在的社会人。相比较而言,会计上所说的主体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由会计学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双重性质所决定的。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明确其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会计主体假设是指假设会计所核算的是一个特定的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尽管现代企业归投资者所有,但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包括该企业投资者或债权人的经济活动,或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一般地,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是会计主体。简单来说,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是为企业核算划定一个空间范围,以便于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外界相区别、与所有者自身的经济收支相区别。界限清楚,既便于核算,又避免纠葛。此假设的原意是正确的,其界定的经济核算范围也是切实可行的,问题在于“会计主体”概念的指向含义令人费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于是,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假设违背了管理学的原理,背离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主体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给实际工作造成了混乱。这也是颇具争议的一点。

(二)关于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的考察

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采用非清算基础,例如资产按成本计价就是基于持续经营这一假设或前提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一项竞争原则,每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失效的风险,都可能变得无力偿债而被迫宣告破产进行法律上的改组。一旦会计人员有证据证明企业将要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或假设便不再成立,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采用清算基础。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进行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补充。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应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明确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正是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但是,由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不确定性,将可能使会计分期假设也失去意义。

(三)关于货币计量假设的考察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为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进行核算时,是以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来综合计量为前提的。但是货币计量假设并不表示货币是会计核算中的唯一计量单位,在有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货币计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数字化浪潮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浪潮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计算机和互联网、互动媒体和电子商业等,这些将决定今后世界的发展方向。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革命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货币反应的价值信息,已不是管理者和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而诸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虚拟企业创建速度等表现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指标,更能代表一个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同时,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产生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务模型,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的计量、对高级专门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价值的计量、对高科技企业潜在的高额风险回报的计量等方面,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2)物价变动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货币计量的基础是假定用于经济事项的货币稳定不变,但并非绝对不变,只是其波动的幅度不足以影响用它来计量会计事项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物价变动均会造成币值的不稳定,使相同的货币量在不同的时间代表不同的购买力,丧失了会计信息应有的可比性和综合性。

二、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影响

众所周知,会计确认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大基础。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论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就是说,一切要素(特别是收入和费用)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力已经形成或义务已经发生为标准。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凡是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无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鸡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无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个基本假设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经营成果,而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几乎完全取代了收付实现制。但是,权责发生制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时也有其局限性:一个在损益表上看起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因为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难。这是由于权责发生制把应计的收入和费用都反映在了损益表上,而其在资产负债表上则部分反映为现金收支、部分反映为债权债务。而这些局限性和缺陷正是由于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作为前提所带来的,会计确认基础受到了动摇,将为整个会计工作的进行造成极大阻碍。

三、结语

第3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后面的内容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应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1学习会计已近一学期,在这半年的学习中,不仅对会计有了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并且学到实用的技巧去处理相关方面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有关财务会计的知识,对会计的基础知识进行初步接触。主要围绕着分为五大部分,财务会计的方法和原则,会计报表,会计等式和账户,复式记账,以及账户调整和报表编制。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对会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改正了过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改变了对会计的态度。

财务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会计准则为依据,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带企业发生的能够用货币确认、计量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财务会计的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其次,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再则,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正是由于其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把会计学好,学透成为从事财经方面学习的人的不可逃避的任务。

有人会说会计是枯燥的,但是在我看来,会计是门数字的艺术,而这种感觉在编制三表时尤为强烈。从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用丁字形账户反映出来后,如果没有出差错的话,那最后那份平衡的报表则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一个个数字在笔下演绎一场美妙绝伦的舞蹈,她们流畅地完成每个动作,扮好了自己在队伍中的角色,各司其职,给观众呈现的则是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艺术。从中可以获得无法言喻的成就感和欢畅感,就像经过努力完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看着自己一点点把原始数据梳理清,整理好,再分别记录成册,最后完成编制,如同看着手中的艺术品如何一点点塑形,烘制,定型,着色,抛光,最后摆在柜台上以供欣赏。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会计并没有那么枯燥无聊,不会梦到所有的数字都变活来追杀,尽管有时会被繁多的数字弄得头昏脑胀,但是只要真正热爱这门学科,去真诚地发现其中蕴含的美,那么这门课带来的不仅仅是学识的扩大,还有成长的喜悦。

会计的学习特别需要细心和专注,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核算过程中出点小差错

就会影响整个操作过程的进展和完美,所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次在做资产负债表时,因为丁字型账户中有笔活动只有借方项目没有相应的贷方项目,结果在最后填写报表时没法配平,又不得不回到丁字型账户中去检查每个项目的变动和调整,而且还是检查好几次才查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事后算了一笔账,这个查漏就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但除去浪费时间不说,还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度,赔了夫人又折兵,不划算。所以学习会计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还要考虑全面防止对一些问题的忽略。如果坚持下去,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减少出差错的次数,养成一个严谨的好习惯。这样才会在学习工作上表现出色,受人赏识,才能够被人信任去做重要的项目。

尽管现在对会计还只是浅尝,但是会计也对日常生活有帮助。我学会如何把自己日常生活开支账户做的更好,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每个月的开支详情,还懂得该如何规划下个月的开支以使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我觉得这有利于我以后的理财,有利于我形成较好的花费习惯,也是一笔不错的收获。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把会计只是学以致用的,而不是让其束之高阁,而且会计的真谛正是用其科学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社会经济的运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2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也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在体例结构上每章均有学习目标与知识目标,设计了相关链接、思考与实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出社会实践的方向,旨在提高其动手能力。本书配有学习卡,可从网站上获得更多教学资源;为便于学生随时检查自身的学习情况,配有习题集(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配有教学参考书及电子教案。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对口升高职的考试用书,还可作为在职人员培训用书。

目前初中毕业生主要流向高中,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而财会专业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枯燥抽象、实践性要求严格、规范的课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技能?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在这里谈几点体会。

因材施教、激发兴趣。所谓因人施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的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活。

凡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讲,而是使学生的情绪、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把授课的过程变成学生思考、记忆的过程。有的教师抱怨学生学过的知识背不下来,脑子笨,应用、考试时用不上;其实,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正是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疏忽的问题。

职高财会专业的学生,未曾参加过生产经营活动,既缺乏理性知识,又缺乏感性知识,因此,在授课时就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问题通俗化。也就是用学生最容易理解、最熟悉的方法说明问题,用学生最能接受的、最贴切的实例来解释问题。如解释流动资产,用人的血液来比喻非常形象,易于让学生接受。有些知识本身比较抽象,而并不深奥,如凭证、账簿。通过实际参观,增强感性认识,明白究竟。有的既抽象、深奥,又比较复杂,这时就要运用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理解中接受。如讲资金平衡原理时,运用两块面积相等的图形代表资产和权益,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化,用图形割补演示增减变化的过程及结果,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如果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接受的、兴奋的状态,对老师讲不到的知识他们也能想到,这样便能给学生以渔的本领而非授之以鱼。

从学生大量作业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做账务处理时,常常把会计科目用错,主要原因是对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及会计制度规定记得不清。学生遗忘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老师讲的知识不少,但学生掌握的东西不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简单、松懈、抓得不扎实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对概念、财经纪律、制度规定强行死记,对原理、方法在弄懂的基础上进行复述,逐一过关的方式。如果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犹如盲人摸象。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抓实干,把功夫下到位,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学,提高职高学生的技能。

要使学生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形成立体、多方位、动态的体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样,学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

要使学生掌握真本领,具备真才实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课堂练习、单元练习、分步模拟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让学生有活学活用的机会,通过练习,形成技能。再一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身临其境,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经济建设人才。许多学生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是老师代替我们吃梨子,然后告一诉我们梨子是甜的,让我们死一记住梨子是甜的:现在我论文下载们自己吃了梨子,就立即知道梨子的甜味,对梨子的味道有时比老师品的还仔细,梨子是啥味,我们永远忘不了。”

总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自食其力,既能实际操作,又有理论知识的合格型经济人才,始终是我们专业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3在将近一年的学习中,使我对会计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是适应社会的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活动。

在还没有接触基础会计学这么学科之前,我们很多人对它都只是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有密切的来联系。当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对基础会计学系统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我们知道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建立和实施会计制度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真实完整会计信息,规范有序的会计环境和有效的会计制度对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基础会计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从态度上应该重视它,要认真学好它,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强调它的重要性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基础会计毕竟只是基础会计,它的内容是基础的,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把它定位在这样一个高度:对基础会计中的知识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要太多太深的拓展,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只要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我从理论上对会计有了基本的认识,使自己了解了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一步细致划分,产生了会计科目,了解了会计分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和产物,进行会计核算从根本上说是为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额,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必须对日常的经济业务和是事项。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了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一种粗线条的大的类别划分,因此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了会计科目。而会计科目中的数字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还需要核算核算程序,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归类入科,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然后对会计凭证逐条登记到会计账簿,再由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最终生成决策有用的信息,也完成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

会计作为一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实习是检验学校里的教学成果的最好试金石。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的参加实习过,但我明白学校中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样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所以,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假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假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通过学习了基础会计学过后,我了解到作为一名专业的会计人员是需要一定的道德素质的。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可能接触到大量的共有财产,所以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首先自己要做到安分守己,其次对于他人的威胁,诱惑,和指使要做到坚决不从。

学习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要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么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么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对于会计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因为学习一些原理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应该趁自己还年轻,努力的多学习些知识!这样才可以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4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有了点儿零星感触,认为会计科目的内容其实是最难学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最难把握的。但是,个人认为知识的学习就好似建筑楼房,也需要打建‘地基’,方可建起高楼大厦。基础如果不够牢固,那么盖得越高,倒塌的危险性就越大。直至最终,导致一头雾水,无法准确掌握。所以我认为,基础学习非常重要。

第一章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所以建议大家只要大概了解即可的。但是有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因为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基础,所以个人认为必须牢记而且要深入理解。会计主体是假设中的重要要素,主体一旦确定,中心对象、服务对象也就随之确定了,一切会计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体而展开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可未必等同于法律主体的。通常,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的,但会计主体可未必是法律主体的。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二者绝对不可以混淆的。

会计主体确定后,顺理成章生存下去自然要产生经营活动的,而且这个经营活动一定会是可持续的。一旦一个企业无法正常持续经营主营业务,那么这个会计主体一定是出现了问题,生存也就受到了威胁。不过,如果直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是不可以进行持续经营的,很明显是个错误,会误导经济决策行为。所以,假设持续经营是不要的。

然而,有了会计分期才会使不同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础,从而才会出现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不难看出,合理进行会计分期也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学习会计科目上也应成为我们注意的一个重点。

最后,上述一切行为都要通过报表,用相应货币去进行计量,展现给使用者一组有价值的数据。所以,合理选择货币去体现所想说明的一切,才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误导,故而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刻理解和经典习题辅助强化,牢固掌握,把基础知识打造的更为坚实。这样,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可以保证大方向上不会严重偏失,对问题的理解上才会更加准确。有了这一切,你的知识结构才会更加牢固,才会打建得更加高大。

此外,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要以不变去应万变。不过,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体会到基础学习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学习心得感悟5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一学期的时间又过去了。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后来为了考取会计资格证书,对会计学这门课进行了算是比较系统的学习。但经过32个学时的系统学习,对于《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会计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会计学要求我们在学习基础理论时,注重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具体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一般经济业务;掌握企业经济业务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要求学生能正确编制企业共同业务的基本会计分录,学会必要的计算及编制会计报表。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主要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由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学习上更应联系实际,方便与掌握应用。

在课程学习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在做好笔记的同时能够及时思考相关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快速理解老师所给出的例子。如过能对老师上课中已经提及,但又未充分说明的东西能刨根问底,就更好了。这里需要特别讲到的是老师所发的课本。虽然上课的时候不用,但在课下,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更能全面,深刻的理解老师上课所讲到的内容。另外由于课本提供了不少例子和练习,方便我们做基础训练。

在学习内容上,我认为首先应弄清楚各个基本概念,不要在一知半解的时候就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或者练习。这样一是容易由于基本概念不清的产生问题而让进一步的学习进行缓慢,二是避免因基础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困惑。对于基本概念良好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区别会计学当中许多分类问题。在实际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很多时候问的“为什么”都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的不熟悉。其次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实际的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准备的题目,我们需要靠自身的能力独自完成,同时尽量在练习的时候少看或者不看讲义。如此,我认为才能起到练习的基本作用,并发现自己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以便今后改正。课下,我们一是可以选择老师出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二是可以选择课本练习进行更多样化,更复杂的练习,遇到不懂的时候在下次课中询问老师。同时尽量避免去问同学。因为问同学所得到的答案一是不见得正确,二是表述上很不精确。对于会计学这么一门精确的工具性学科,不精确往往就意味着错误。

在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

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第4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适应这个社会,去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理疲惫期。旅游作为当代人度过心理疲惫期的最好选择,旅游景区的服务及其设施如何就成为人们选择是否前往的一个要点。从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的角度出发,面对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伴随“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为了实现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升级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使效益不断增长的良策。

一、“互联网+”与智慧景区基本概念

(一)“互联网+”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充分融合,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及它的灵活性、创新性、交互性推动实体经济进行不断地创新与生产,实现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智慧景区

智慧景区是互联网与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能通过信息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无论是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还是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旅游者行为、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景区建设要素分析

(一)景区智能化系统

1.游客通讯网络及定位系统。由于个人移动终端在国内的大范围普及,游客对景区无线宽带网的需求增强。因此在保证其它通讯网络能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无线信号以达到无线宽带网与游客的移动终端高度联系的目的是各景区必须落实发展的一步。

网络在景区内大范围覆盖的同时促进了手机地图的使用。通过对景区内部地图的收录与细化,只要游客在景区范围内使用APP,就能够清晰明确地标出游客所在的具置。目前,国内的游客定位系统发展范围较狭窄,比如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的游客定位系统只能标识在固定建筑物周围的具体的位置,而在雪场或者雪道上就无法对具置作出定位,也无法提供所在雪道的具体名称和信息。与之相比,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的研究和实践开展得比国内早,美国的Steamboat滑雪场于2005年推出RFID定位装置反馈系统MountainWatch,此系统专为游客服务,具有实时监测游客位置、反馈游客消费情况、推荐最优滑雪路线的功能,以科技化服务保证游客的便捷与安全。

2.智能导游服务系统。智能导游相对于普通的电子自助讲解导游来说,它的服务可选择性更多,也更有个性。比如在2009年,英、德两家公司就以“增强现实”技术为基础,开发了一款智能导游软件。此软件凭借手机里的全球定位功能和摄像、图片识别功能,对游客所在的位置及面前的事物进行摄影定位,并从游客的视角将所在景点的具体信息通过手机显示出来,比如古迹曾经的繁荣样貌或断壁残垣的虚拟重构等。除此之外,该软件还有路线规划功能,人性化的服务表现在充分考虑游客对不同路线的需求,为游客量身定做专属旅行方案,比如帮助游客远离大众线路,独辟蹊径等。

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不少景区将智能导游落实到旅游活动中。从2015年7月起,三河古镇景区适时启用了电子语音导览系统,游客来三河古镇只需花10元就可“聘请”一名电子导游,走到哪“导游”到哪儿。因此,在2016年旅游旺季出现时,没有出现“导游荒”。

(二)旅游资源保护系统

1.数字保护系统。旅游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家所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文物资源的保护。2016年在上海举办的“敦煌:生灵的歌”展览让游客感受到了古文化的震撼,以及发起对文物保护与创新的思考。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敦煌莫高窟就像人从幼年到青年再到壮年,最后到老年,就会离去。这个壁画肯定也是要走色,不过就是速度问题,我们过去做了大量工作使它延年益寿,而无法阻挡他慢慢的退化。”因此,对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始终是摆在旅游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图像数字化和档案数字化是实现文物保护的主要方法。而且数字化有着检索快捷方便、容易实时同步备份、维护安全简单、存储空间小等优点。在“互联网+”被提出后,敦煌莫高窟景区就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手段,最终以数字技术实现了文物保护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将整个洞窟的大小、形状、颜色都实现高保真,有效避免了中国文明的失色。

2.3D技术保护系统。文化遗产的珍贵性不仅在于其历史性,还在于难保存性。通过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将它的具体信息、图像保存下来,但文物实体该如何保存又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改进的技术难题。如果目前做不到将文物本体资源永久保存,那么使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将其最高程度地表现出来,让人们依然能够进行游览的同时,文物本体资源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整。

在国内,结合了三维扫描技术的3D打印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博物馆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和用于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个别材质的文物,比如瓷器,还可以直接利用打印品来进行文物补全。

虽然3D打印出来的文物,永远都不会是拥有历史与精神的文物本体,但是3D打印却可以作为文物价值的技术支撑,对于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是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的。

三、智慧景区建设现状

2015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在全国打造1万家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乡村。目前,国内的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如何,在此以扬州瘦西湖智慧景区的发展建设现状为例进行研究。

《互联网周刊》了2015年智慧旅游景区的Top100,扬州瘦西湖以品牌内涵与影响力得分95.67分、自身网络的建设得分94.78分、传统行业地位得分97.38分,综合得分97.09分位列榜首。作为榜单第一的扬州瘦西湖,以下将对其建设内容分为以下三点进行研究。

(一)灵活营销

蜀冈-瘦西湖景区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宣传渠道和影响力优势,借助各类媒体及微信、微博等手段,开展了高密度的立体宣传营销。比如:针对清明小长假雨天的不利情况,景区连续策划一系列高品质的微博、微信,微杂志作品《清明到扬州来看雨》将连绵阴雨天气演绎出别样雅致的意境,不时被拿来与故宫、三亚等旅游胜地做比较,大大实现了利用微营销达到品牌塑造的目的。

(二)便捷购票

当旅游行为发生时,游客最为关心的不外乎是买票。瘦西湖的高兼容轧机已经实现了一个二维码对应三家OTA(携程、同程、驴妈妈)的一对三模式。游客可通过OTA购买电子票或者在自动售票机自助购票,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摇一摇“智能购票”。对于传统的团队游,团队通道依旧得到专门开设;而散客可以持金融IC卡直接刷卡进园,便利性得到提高。

(三)智能导航

进入景区后,游客在园区内可享受全覆盖且免费的WiFi网络,可以通过手机虚拟导游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也可以通过摇一摇的方式进入景区微信服务区,了解景区周边的停车情况、餐饮以及购物场所,并使用导航功能快速地前往各个景点。

四、智慧景区建设对策

目前,国内的景区数量相当庞大,但不是所有景区都有转变为智慧景区的基础。通过对瘦西湖这个发展较为成熟的智慧景区的研究,为目前急需转型升级的景区提供以下两点建设对策。

(一)景区总体智慧化

智慧景区的智慧化不会局限在某一段时期内,也不会单纯地只表现在管理、营销和服务上,而是会由内到外、由小到大、不间断地去改善景区的方方面面,使景区最大程度上与时代科技接轨。转型升级可以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匀速改造,也可以是短期的投入大成本的快速改造。

在保证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且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创新的基础上,管理是景区经营的关键,作为首要的转型目标,一定要不断地研究与融合时下新兴科学技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对景区进行管理,使其利用率达到最优,从而实现管理的迅速、便捷、灵活与准确。营销方面,以多渠道、多层次营销为主。多渠道营销在于充分利用各大热门媒体,比如微博、微信、途牛APP、去哪儿APP等,结合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营销;多层次营销则以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因素,将游客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实行针对性地宣传。服务方面,分为基础设施服务和无形服务,通过对游客需求的调查与研究,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提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给予游客最舒适的体验效果;而无形服务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上,注重服务质量。

(二)多方合作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若是“闭关锁国”,就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多方合作的重点在于发展成熟且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景区可以结合周边的小景点,以大景区为中心,小景点为辐射,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旅游面。在这个旅游面里,又可以形成多条旅游线路,而景区凭借着相对较高的知名度和居于连接的中心点的优势,可以实现稳定,甚至快速的发展。同时,旅游面的形成还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比如餐饮业、酒店业等等,其次,通过打造旅游面的线上服务、电商平台,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游客的信息采集、购物等需求。多方合作的意义在于,以旅游面的整体吸引力来提高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五、结语

第5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旅游本质;旅游边界;旅游统计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16-13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07

引言

逻辑学常识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和诸般概念,一般都有各自特定的所指和边界,这是万千事物不同名称由来的依据,也是人们辨识各种事物的前提。作为人类行为活动的一种方式,旅游虽然被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十分复杂的现象”,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十分困难”[1-3],但扪心自问,“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应该不至于比“文化”“存在”等概念更为复杂吧?旅游到底是指哪一类行为活动,进行了什么活动的人属于旅游者,这是普通人的常识认知所能确定的。对此,中外旅游学者也从理论和逻辑上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探讨,对旅游这一基本概念的认知接近达成共识[4-9]。然而,这种共识目前还不够稳固,许多人已经习惯了按照世界旅游组织(UNWTO)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宽口径“旅游”定义去理解旅游,并以此技术性定义质疑更为严谨的学理性、概念性定义[10]。面对国内学者有关旅游的核心是“愉悦体验”还是“非惯常环境体验”的两种观点,人们感到旅游本质的核心仍未确定 [11]。尽管许多学者指出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性旅游定义会误导我们,建构旅游理论必须探索更严谨的概念性定义[3, 7, 12],但由于该机构的官方色彩及国际组织背景,人们容易将其给出的旅游定义视为权威观点而接受(至少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放弃探索更具学理性的观点。大量旅游学教科书为了兼顾两类存在矛盾的旅游概念而勉强自圆其说,逻辑上不能自洽的理论解释使本来明白旅游为何物的学生在学习旅游学课程后反而无法与常人对话。世界旅游组织所给出的技术性定义,就像一座巨大无形的山体,把旅游界的人笼罩其中,使大家身在此山不识山,无法在“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认知上形成符合常识并能够逻辑自洽的认知,以至于在国家官方旅游抽样调查问卷中不得不转换陈述方式才能被社会接受。因此,有必要辨析旅游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边界到底在哪里,即使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模糊的,也依然存在。这不仅出于学理需要,也是法理需要,更是产业需要。

1 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

1.1 国际机构对旅游统计原则的解释

要了解统计范畴的旅游到底是什么,应回归到制定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的官方文件的表述中。《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是目前最新版本的国际旅游统计文件[13],它由世界旅游组织拟定,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核颁布1。该文件这样阐述进行国际旅游统计的目的以及统计的范畴:(1)旅游(tourism)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员向其惯常居住地以外的地方移动,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鉴于旅游会对经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到访地的当地人口和游客本身产生一系列影响,有必要对旅游的发展、管理和监测进行全盘考虑。为了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和地方旅游政策,制定营销战略,需要获得更多更可靠的统计资料以对旅游进行各种分析。为了给各国编制旅游统计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即一个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定义、概念、分类和指标体系,编制了《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该体系将有助于与旅游卫星账户国民账户、国际收支和劳工统计等的概念框架建立联系。(2)从经济视角看,国际旅游统计聚焦于visitor(本义为“访客”,中文文件将其译为“游客”,下同――笔者)活动及按货币和非货币指标对游客进行的计量。因此,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即为度假、休闲和娱乐、商务、健康、教育或其他目的旅行的人。该范围要比传统概念的旅游者更广,后者只包括休闲旅行。(3)旅游指游客(visitor)的活动(tourism refers to the activity of visitors)。游客(visitor),指出于任何主要目的(出于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目的,而非在被访问国家或地点受聘于某个居民实体),在持续时间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出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某个主要目的地的旅行者。游客(visitor)的这些出行符合旅游性出行(tourism trip)的标准。(4)旅游是旅行的一部分,游客(visitor)是旅行者的一部分(Tourism is therefore a subset of travel and visitors are a subset of travelers.)。(5)旅游性出行的类型包括:①个人目的:度假、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教育和培训、保健医疗、宗教朝觐、购物、过境(停留)、其他;②商务和职业。

上述要义让我们明白,统计视角的旅游是这样的:

(1)旅游统计是对移动人口及其消费的经济统计。

(2)旅游统计的对象人群其实是访客(visitor)。“访客”的外延大于“旅游者”,相当于不以就业为目的的所有旅行者。

(3)旅游统计的范畴大于旅游本身,包括了因个人和工作事务目的的各种出行活动。即:统计范畴中的旅游=到访≈旅行,旅游业≈旅行业。

1.2 官方机构旅游概念界定的演变与问题

表1列示了国际国内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概念界定及其历史演变情况。

细看表1,还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第一,旅游统计的对象逐步扩大。从最初的只计过夜访客,到后来包括不过夜访客;从最初的不包含留学生,到包含教育培训乃至购物者;从只计保健(health)目的者,到包含医疗(medical care)目的者。对象扩大虽然有因可循(例如出国购物逐渐成为享受性活动因而具有愉悦性),但有些对象的扩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群或国家,例如,把保健性疗养扩展到就医看病,对于发达国家也许适用,对于中国则不适用。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看病,2013 年北京市三甲医院外来就诊的患者达3036万人次,这是国家卫计委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14]。这相当于说北京市2013年接待国内其他省市来京旅游者(游客)总数1.56亿人次中,有约1/5的人数是就医人群,这在事实与逻辑层面都说不过去。

第二,先界定“旅游者”后界定“旅游”,不符合常规认知逻辑。国际组织于1937年开始界定“国际旅游者”,一直到1991年才在其旅游者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什么是“旅游”,并且旅游的定义是被确定为“游客(visitor,访客)”的人员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从现象和概念产生规律看,应该先有“旅游”这种行为活动,然后才有被称为“旅游者”或“游客”的一类特殊人群,就像先有“运动”,其后才有“运动员”概念。因此,符合常规的概念界定顺序应该是先界定前者(例如运动、旅游),再界定后者(运动员、旅游者)。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界定属于逆向倒推,在没有阐述何为旅游的情况下,先设定哪些人群是访客(visitor),然后让“访客的活动”等于“旅游活动”,让“访客=旅游者”,一方面有先天逻辑缺陷,另一方面也有偷换概念之嫌(访客的内涵与外延范围明显不同于旅游者)。

第三,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在界定与使用中存在自相矛盾现象;中文翻译错误加剧概念混乱。从表1的国际机构文件规定可以看到,他们对travel,visit,tourism三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边界的认知基本上是清晰的,也大致符合常识判断,即tourism(旅游)?travel(旅行),旅游者(tourist)?visitor(游客)?traveler(旅行者)。然而,在具体使用这些概念时并没有完全遵循这种逻辑关系,而且表现出要打破这种边界关系的趋势,要让范畴更小的“tourism(旅游)”去统筹范畴更大的“travel(旅行)”。UNWTO的英文原名中的“T”,从1963年的“travel”改为1991年的“tourism”,两次大会讨论的问题是“旅游”统计,但会议名称却是“旅行和旅游会议”(见表1第1列)。也就是说,国际机构虽然在文本内部说明了旅行与旅游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旅游只是旅行的一部分,访客只是旅行者的一部分,但实际的旅游统计范畴却明显超越了常识认知中的“旅游”边界而接近于广义的“旅行”1,而文件的名称却依然是“旅游”,这犹如用一件小小的衣衫包裹一个大大的身躯,衣不蔽体,难免显出捉襟见肘之态。旅游概念的混淆之根从此埋下,旅游、访问和旅行本来清晰的外延边界就此被人为打乱。

汉语翻译理解的错误,进一步加剧了这两大概念的混淆,大量英文教科书和文件将“travel”理解成“旅游”,把“business travel、religious travel”译成“商务旅游、宗教旅游”;把“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即WTTC)译成“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或“世界旅游理事会”;甚至在国际组织提供的官方文件汉译文本《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错误和不严谨的翻译,开篇第一章就将travel译为“旅游”,将traveller译为“旅游者”,对visitor与tourist的含义与汉译不加区分,与《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相对严谨的翻译形成反差。三大旅游基本概念的汉语错译如此普遍,应该不仅有翻译原因,也有国际组织自身对概念界定及使用不严谨之因。

对“visitor”一词的汉语翻译问题有必要特别提出讨论。该词的准确含义是“访客,参观者”,比常识认知中的“游客”概念的外延更大2。现行所有旅游统计数据中的“游客”,其实是指visitor(访客),范围大于“旅游者”(tourist),二者差别并不仅在于UNWTO提出的过夜与否。我国的官方统计文件和有关书刊一直如此称呼但少有标注原文者,只有王洪斌和高苏的《旅游学概论》明确指出我国将visitor译为“游客”是一种误译[15]。如果说“visitor(访客)”的边界范围大于“tourist(旅游者)”在中英文中是合乎常识的话,说汉语“游客”的边界范围大于“旅游者”,显然不符合常识。对于国人而言,“旅游者”与“游客”的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前者更显严肃,后者更为简洁,二者完全可以互换使用。现实文本中人们一般也不加区分,我们所有的旅游学教科书以及《旅游法》,都将“旅游者”(而非“访客”)作为独立一章设置,它们所界定的旅游者,显然就是指常识意义上的游客,而非UNWTO意义上的“访客”(visitor)。因此,visitor概念在汉语官方文件中被译为“游客”并每年依此口径旅游数据,造成行业内外很大误解,人们自然会将这些“游客”(访客)全部看作是旅游者,而不知其实是指到访者。故此,有必要将统计文件中的visitor所对应的“游客”改回更准确的对应词“访客”,以免加剧概念混淆。

当然,visitor概念的使用和错译只是造成了一部分混乱,旅游界最根本、最原始的概念混乱,当属国际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对“tourism”(旅游)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人为干预而造成的混乱,这种混乱,迄今影响着社会各界及旅游界自身对旅游范畴的准确认知。

2 如何看待统计范畴的“旅游”概念

2.1 理性认知世界旅游组织界定的“旅游”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所谓特有属性,是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其中,某类事物的决定性的特有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也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互制约,概念的内涵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概念的外延也跟着确定了,反之亦然[16]。

2.1.1 从旅行角度看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1991年从统计角度对“旅游”的界定是:旅游(tourism)指人们由于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而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对国际访客(international visitor)的界定是: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取经济效益的人。这两种定义,一种指旅游活动,一种指旅游者,表述的方式略有不同,但用以刻画两个概念属性特征的要素是一样的:空间、时间、目的。定义的方式也是经典的“种差+属”方式,其中的“属”是旅行(者),“种差”是旅游(者)。接下来需要问的是:旅游和旅行两者之间,决定它们差别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空间”上移动到非惯常环境?回答:二者无差别,近距离移动一般不会被称为旅行;是“时间”上停留的暂时性,即在非惯常环境暂时停留,最终会返回出发点?二者基本一致,只有移民是单向旅行,其余皆须返回,至于停留时间是否以一年为限,是技术口径问题,与本质无关;那么是出行“目的”不同?是的!常识告诉我们,旅行是出于各种目的的远行和异地停留,而旅游是出远门去“玩”。国际组织也意识到这一点,《2008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开章明义第一条就提出,“旅游(tourism)……通常以娱乐为动机”。那么,关键就在于在概念界定中如何描述旅游与旅行在“目的”上的区别。我们遗憾地看到,世界旅游组织对于旅游与旅行在“出行目的”差异上的界定,是“是否为了在当地赚钱”。这显然不同于其所认可的常识认知,也没有反映出旅游与其他旅行在目的上的本质差异。Cohen说,旅游与其他旅行活动在目的上的差异,在于后者是事务性,前者却是非事务性的,只以旅游本身为目的[4]。国际组织指出,之所以把旅游的统计范畴扩大到传统的娱乐性目的出行之外,主要是为了衡量移动者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而这种经济贡献的对比需要与劳工部门、居民经济统计部门相协调,因此,“目的”这一本质性属性就变得次要了,过夜成了更重要的指标[17]。各种本质不同的出行目的(而非出游目的),都被包含在“旅游”这个范畴中。也就是说,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经济统计需要而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并没有找准旅游的本质特征(至少有违于常识认知),并且有意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泛化,因此其外延的边界扩大和不清晰也是必然的结果。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的解决路径:(1)世界旅游组织及各国声明其所统计和界定的旅游,是“泛旅游”,或者更名为“旅行”统计,让名实相符;(2)理论界清晰区分统计性定义与概念性定义,寻找符合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界定方式,避免统计性定义带来概念认知与理论混乱,做出知识贡献而非唯权是从。

作为学者,前者只是建议,后者才是责任。我们需要找到旅游和旅游者的真正内涵和外延边界,并寻找到更为准确的概念来描述和解释旅游界的现象。此前,已有学者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分类标准。Cohen在1974年就提出了关于旅游和旅游者分类的精到观点,认为旅游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完全旅游”和“部分旅游”(partial tourism,顺带旅游)两种,后者即指各种事务旅行中伴随或嵌入了旅游活动的行为[4];谢彦君(2011)提出“嵌入型旅游”概念,同此含义[3]73。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两组用于区别旅游本质属性成份纯度的层级概念,一组是“元旅游、准旅游、泛旅游、伪旅游”(曹诗图,2006,2014)[34-35],另一组是“纯旅游、准旅游、类旅游、泛旅游”(袁美昌,2011)[18],二者对第一层面概念――“纯旅游”(“元旅游”)的认知几乎完全一致(同“完全旅游”之义),认为都是利用闲暇时间在异地从事非功利的、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体验活动,差别只在于用词不同。但对于准旅游、泛旅游、非旅游(伪旅游)概念的理解上,二者存在一些差异。曹诗图认为“准旅游”是消遣、审美等愉悦体验特征不很明显但仍具有某种旅游内涵(如舒展身心、增长知识、身心需求的满足等)的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如康体旅游、科考旅游、修学旅游、宗教旅游、黑色旅游等;“泛旅游”则是以某种功利性目的为主,旅行中附带进行了某种旅游活动(如所谓的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寻医旅游),而纯粹的事务/商务出行活动则属于“伪旅游”。袁美昌则认为“准旅游”特指探险、考察、禅修、磨砺等具有预先事效而与旅游有相似体验目标的活动,并且不带有紧迫性;而那些纯粹的必须完成的事务性旅行,则属于“类旅游”(“非旅游”),如同类人猿,虽类似人,但不是人[18]。他把“泛旅游”看成是“旅游+类旅游”,且“旅游=纯旅游+准旅游”。有意思的是,谢彦君也曾使用“准旅游”概念,他认为各种非休闲、非娱乐、非审美目的的旅行(如帝王巡行、商贸旅行、探险旅行)活动,“充其量只能称作‘准旅游’”[3] 88。这些描述不同层次旅游含义的概念群的出现,远比只用一个单一的“旅游”概念来解释多元旅游现象更为有效,值得重视,并且各有其独特贡献。至于细节理解和用词的差异则完全可以在寻求共识的前提下再行探讨商定。

进一步,从目的区分角度看,如何看待国际机构给出的各种“旅游性出行”与纯旅游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区分我们旅游界经常提到的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此前,曹诗图、袁美昌也曾描绘出其各自理解的旅游概念圈层结构图,本文用图1来呈现笔者所理解的“旅游”概念的层次结构,以及“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关系。图1中的大圆代表各种目的的旅行(大旅行),也是“旅行”一词的本义;小圆代表“纯旅游”,包括外出休闲、娱乐、度假目的的旅游(无论是参团还是自助方式),是“旅游”的本义;围绕着小圆的各种梯形,是各种其他目的的出行方式,它们可能与小圆(旅游)相交(即:办事顺带旅游);也可能不相交(纯办事);有些可能相交较多,有些相交较少;因此,把相交部分用虚线表示。与小圆(纯旅游)有相交的,可以称为“准旅游”,无相交的,则是“伪(非)旅游”。大圆之中的非梯形空白部分,表示统计中未计入的其他旅行,如移民、通勤、就业、难民迁徙等移动行为,他们也是“非旅游”。目前,官方旅游统计的范畴,是小圆+全部梯形,并把所有虚线按照实线看待(把“可能”看作“肯定”),亦即:旅游=纯旅游+准旅游+(部分)非旅游=泛旅游1,几乎等同于大圆所代表的全部旅行范畴。

这种统计口径所造成的逻辑问题在于:第一,我们所统计的“旅游”,口径其实已经远远超出旅游的边界,相当于广义的旅行,但仍然被冠以“旅游”之名。第二,把各种“可能嵌入旅游活动”的旅行行为(梯形的虚线部分)假设为“全部嵌入旅游活动”看待,导致人们把“商务旅行、探亲旅行……”等活动称为“商务旅游、探亲旅游……”。第三,认为各种梯形所代表的“旅游”,与小圆所代表的“旅游”是不同类型的,因而导致“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公务旅游,医疗旅游”等“伪概念”出现。之所以说这些是伪概念,原因在于世界上并不存在“商务性的旅游”,也不存在以商务、会议为活动对象的旅游活动(奥运会、演唱会等具有吸引物属性的会议除外),而是存在穿插安排了游览活动的商务或会议活动,或者参加商务、会议的人利用外出之机自行安排一些旅游活动的现象,所谓“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所体现的其实是“商务+旅游”“会议+旅游”,两类事物是相加关系(联合词组)。而“工业旅游”“探险旅游”的构词方式是偏正关系,表达的是“以工业活动为对象的旅游”“探险性活动为内容的旅游”。只有偏正结构才能表达一种限定性关系。因此,不少旅游教科书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商务旅游、公差旅游、宗教旅游、探亲旅游、探险旅游并列放在一起,称其为按“旅游内容类别”划分的旅游类型,显然存在逻辑混乱。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按“出行”目的的差异,只能区分出旅行的类别;只有按“出游”目的的差异,才能区分出旅游的类别。

再看人们生活用语中对“旅行”一词的运用。除了上述广义“旅行”含义之外,我们有时也用“旅行”一词来指代旅游,甚至只指旅游中的某种方式(例如自助游)。例如,当下时尚口号“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的“旅行”含义显然指“旅游”,也就是图1中的纯旅游,这是中义“旅行”。此外还有一些时尚短文称,旅行与旅游的差别,就在于你收获的不同,“旅游花钱图享受,旅行注重体验和感悟;旅游者注重看景点,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大川”。阅读者明白,这里所说的“旅行”,其实也是指旅游,只不过作者想强调它不是那种肤浅的走马观花式旅游,而是更具独立性、选择性的高品位旅游(背包客、骑行者当归属于此类),此乃狭义“旅行”概念。我们能清晰判断的是,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为二者出行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前往异地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因此,都属于“纯旅游”范畴,只不过更倾向于指自出游方式。之所以出现偏爱使用“旅行”一词指代旅游行为的现象,原因在于语言的所指具有时代色彩。早期,汉语和英语的“旅(行)(travel)”都有寄人篱下、艰苦之义,“游览”(tour)则是享受性的、令人愉悦的[19]。在旅游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后,各种疲劳式、雷同式旅游方式(尤其是团队游)遭到人们鄙视,认为不如略带艰辛、较为小众的“旅行”来得潇洒、高端,虽然付出更多,但收获也更大[4],因此,“旅行者”“旅行家”“旅行指南”等名称一直流行至今。

综上,“旅行”一词在汉语使用中至少存在这样三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旅行,指各种目的和方式的出行,是该词的本义;中义的旅行,接近于旅游之义;而狭义的旅行,用于指不参团的自助游。三者分别对应着图1的大圆、小圆以及小圆的下半部分。与此相伴,狭义的旅游,是我们常识认知的旅游(愉悦目的的旅行),也是该词的本义,我们称其为“纯旅游”;而中义的旅游,是指那些嵌入了旅游活动的其他旅行活动(称为“准旅游”,或“事务旅行+旅游”),或具有愉悦体验色彩的旅行活动;而广义的旅游,则包含上述两种,可称为“泛旅游”,是“纯事务旅行”。而现实统计中的旅游,比这里所说的“泛旅游”边界还大。

由于汉语是单字成义的语言,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汉语“旅游”一词的含义构成。旅,指在外地做客(各种目的),离家在外的人,含义不止于行在路上,也有停留于目的地之义;游,水中浮行、从容行走、游览等之意1,旅游之意,既“旅”且“游”,用现代汉语解释,“旅游”是指融入了游览活动的旅行,表达的是两种行为结合的结果。这种结合,不是并行相加的关系,而是重叠相交的关系,用数学方式表达:旅游=旅∩游,≠旅∪游。用通俗的话语解释:为了游览而去远处(非惯常环境)逗留的行为是旅游,否则只是一般性(事务性)旅行。这就是从旅行的视角看旅游的结果。

2.1.2 从休闲角度看旅游

如果把上面的话用倒转的方式表达,即:去远处游览是旅游,在近处(惯常环境)游览是休闲消遣。这种表达方式也符合常识,合乎逻辑,它其实是换了一个视角,即从“休闲”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而此前我们讨论的都是从“旅行”的视角看什么是旅游。所谓休闲活动,广义是指人们在生理、生活和工作需要之外的自由时间所自愿从事的令人愉悦的活动,不限空间距离;而狭义的休闲活动,一般指在日常生活半径范围内所从事的消遣活动,尤其指户内休闲和惯常环境的休闲娱乐[7, 20]。从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统计性旅游和旅游者定义中,可以看出它不但限定了旅游和旅行的关系,同时限定了旅游和休闲的关系,将旅游与休闲区分开来的标准是“惯常环境”,落实到可操作性技术指标上,主要是出行距离。鉴于人们一般会将“外国”视为非惯常环境,因此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的衡量指标统一以“过夜”为标准。但是,对于国内旅游者的指标,尤其是一日游的具体衡量指标,世界旅游组织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而是让各国自行确定。大多数国家根据访客(visitor)的停留时间和出行距离设定,少数国家根据是否过夜来划分。部分国家设定的国内旅游者的技术性标准如下:美国、加拿大:到距离社区50英里(约80 km,单程)之外访问的人。法国:在外停留24小时以上,4个月以内的人,出行目的包括消遣、保健、出差、游学。英国:出行在外过夜一次的人。中国:出行10 km之外,6小时以上的人[15, 21, 32-33]。可以看出,我国制定的距离标准显然过于保守,甚至比许多国土面积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设定的标准还低,难以与日常户外休闲活动的边界区分开来。在高铁和汽车普及的时代,我们应该考虑重新设定国内旅游“惯常环境”的指标,或者以过夜为标准,或者提高距离标准(比如单程30 km或50 km)。

如果用休闲的标准来审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可以发现它也是超出“休闲”范围的。我们知道,任何休闲活动都是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然而,世界旅游组织把许多非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活动,如商务、差旅、看病等工作和生活事务活动也纳入到旅游统计范畴中,仅把休闲/娱乐/度假作为8种旅游类型中的一种。部分文献解读这种扭曲常识做法的一种观点是:只要是外出办事的人,从他踏上旅途的一刻起,就比按点到岗上班的人在时间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12, 15, 21]。也就是说,不管你差旅工作有多么紧张繁忙,无暇娱乐游览,只要你出了家门和单位旅行在外,就等于是旅游,是休闲,所以把所有差旅活动全部统计在“旅游”范畴之内是合理的。这种把非休闲活动也纳入旅游统计的做法,同样违背常识认知,违背逻辑。

3 宽口径泛旅游统计的利与弊

3.1 合理性与有利性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对旅游做出宽口径的泛旅游统计,有其一定的逻辑和客观原因,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这一超出常规口径的泛旅游定义所取得的最显著成效是:(1)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外来移动者对本地经济贡献的关注。(2)设定了一个能让各国参照的技术性标准,有利于统一衡量各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外汇贸易状况。(3)可以突显“旅游业”的规模效果,吸引更多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并使各类冠有“旅游”头衔的组织受益[22]。

设定宽口径旅游统计边界,可以理解的合理之处在于:(1)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只要是非移民、非就业性质的外来到访者在本国停留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即可以算作本国的出口贸易。(2)从各国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所有从其他地方来到本地的流动人员(打工者、通勤者除外),他们对当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以看作是外来旅行者的贡献,因为目前并没有其他部门将外来移动者所产生的经济贡献纳入自己的部门统计范畴内,无论这些人是旅游还是经商、出差、探亲、上访。(3)上述这些人,有一半以上出于共同的目的,即旅游――愉悦性目的的出行和消费(图2、表2),这是最大的群体,因此,将这种新型旅行方式统一纳入“旅游”的范畴之下统计,有一定基础。不过有一点难以理解:为什么要以“旅游”之名,冠“旅行”统计之实?何不直接命名为旅行统计或旅行业?笔者揣度认为,只有旅游者是一群具有相似目标和需求的移动者,而广义旅行者的出行目的千差万别,游玩、工作、探亲(含奔丧)、探险、过境、救灾……,到达目的地后的去向与需求完全不同,因而无法将广义旅行作为一种具有共同需求的产业看待。不过,从经济统计角度看,“是否在当地赚钱为目的”其实是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类型旅行者的标准的。因此,将现行旅游统计改称为“旅行业”统计,将旅游业作为其下的一种类型,其实更合乎逻辑,也更符合实际,还不会造成概念混乱。

3.2 带来的扭曲与阻碍

当下口径的“旅游”统计标准已经被使用多年,虽然多数人不明就里,但也声名广播。加上私营机构WTTC通过更大口径的旅游业统计方式宣称“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产业”,许多不严谨的机构和教科书几乎对其信以为真[24-26]。国际国内旅游机构每年公布的访客(游客)及其消费数据,不时提示着人们,每年有多少亿人次外出“旅游”,这些“游客”每年给全球带来多少千亿美元的收入。旅游圈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些被称为“游客”的人,实际上包括了出差、探亲顺便游玩的,也包括公务结束立即返回的,还包括去外地进货的、上访的、奔丧的、看病的、寻找丢失的孩子的……,将这些行为者统统纳入“游客”范畴统计,其负面效应不亚于其正面效应。

3.2.1 扭曲旅游概念,违背常识认知,未被社会接受

世界旅游组织出于统计需要设定的广义旅游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各国旅游统计层面实施多年,但是否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社会共识?答案并不那么乐观。

在表1的最底端两栏我们发现,同样是中国国家旅游旅游局的关于“游客”的界定,两种表述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所界定的游客概念(visitor):“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并且在其他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然而,在直接面向大众进行问卷抽样调研时,由于担心这种概念无法被民众理解接受,因此《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2013)对“国内游客”的界定方式做出了调整:“指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国内其他地方从事参观、游览、度假等旅游活动(包括外出探亲、疗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商务、科技、文化、教育、宗教活动过程中的旅游活动),出行距离超过10 km,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一年的我国大陆居民。”1这一陈述方式很少被人注意到,然而却是最合理、最准确、也最符合常识认知的游客(旅游者)定义(排除距离与时间条件)。

我们还关注到一个事实,2012年《旅游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将源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搬到法律条文中(“本法所称旅游,是指自然人为休闲、娱乐、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行为”),结果引发最大争议,最后在正式公布时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改后的文本虽然没有对旅游的概念做明确界定,但所指的范围明显收缩到常识认知中的游览休闲度假这种纯旅游活动中。这种范围,并不排斥人们在其他事务活动过程中顺带参与的旅游活动,与《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中界定的旅游者的内涵和外延保持了一致。它并不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窄化了旅游业的范围,无法与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口径接轨,也不仅是因为某些活动有“公款旅游”之嫌而被取消[27],而恰恰是对世界旅游组织过于宽泛的旅游界定方式的“拨乱反正”。况且,作为《旅游法》,实际上也只能规范纯旅游活动,不可能将所有参加会议、探亲、医疗、购物、宗教等各种移动者的活动和权责都加以规范,否则就应该叫《旅行法》或《人员移动法》。

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完全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标准去收集数据,而是做出了合理的调整,比如,日本国土交通省旅游政策审议会在1995年6月2日的《关于今后旅游政策的基本方向》中,将旅游定义为:“旅游就是在业余时间,离开日常生活圈外出进行的以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等为目的的各种活动。”游客,则是“以旅游为目的出行的人”。这一定义的边界,明显比世界旅游组织的更窄、更准,也更符合逻辑规则。它规定了旅游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活动,而目的仅限于体验交流、学习和游玩,不包含各种事务性旅行。

进一步探寻,世界旅游组织的界定方式应该能深入根植到旅游界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心中,并能正确指导他们的决策和判断吧?答案仍然不那么乐观。一些严谨的学者已经指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者,过于宽泛,至少对于社会学研究来说”[4];“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经常被使用但也经常混淆和误导我们,专家们对其也抱以怀疑态度……旅游学界所讨论的旅游活动,基本只限于度假和休闲的旅游者”[22] 27-35。许多官员、学者和不明就里的投资者乐于接受官方的旅游统计数据,经常用全年旅游统计数据判断旅游业规模,以为这些游客人数、出游率、花费是真正的纯旅游数据,依此引导政府或企业投资旅游项目,结果显然会产生偏差,因为如图2和表2显示,真正的旅游者数量,只占50%~60%。

综上可以看出: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和旅游者概念,虽然推广、使用了数十年,但由于设定的概念边界过于宽泛而与常识认知相悖,迄今没有在现实生活获得一致认可,没有在各国行业统计和学术研究中被普遍接受,也难以直接依此数据指导旅游业的实践发展,如果不对其数据进行剥离的话。

3.2.2 对旅游基础理论形成障碍和冲击

如前所述,概念的外延边界主要由概念内涵确定,我们出于统计需要把旅游的边界扩大到非旅游范畴,必然难以找到真旅游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从经济统计角度设定宽口径旅游概念有情可原,然而从旅游学理论建构而言,这种宽口径统计的技术性定义则只构成了危害和障碍。部分学者对此有深刻认识,也提出了更为严谨的关于旅游或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3, 7-8],然而遗憾的是,“‘旅游者’和‘旅游’的确切定义是存在的,但其中没有一种被旅游学界的专家们广泛认同并运用在所有课本中”[22] 27。

确实,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会混淆和误导我们,然而由于其半官方和国际性机构的权威性,人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因此其定义会在许多教科书中被提到或使用。然而最大的麻烦在于,根据正常的旅游认知形成的旅游理论,无法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界定的旅游现象;而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宽泛定义,又无法形成旅游理论。许多教科书为了既能形成一定理论,又能解释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概念,只能委曲求全,割裂既有理论,客观上降低了旅游理论的解释力。最明显的例子是,旅游活动产生必须具备两大客观条件:个人可支配收入(钱)、个人可控制的自由时间(闲)。这一理论确实能解释常识认知中的所有旅游活动,包括嵌入型旅游活动。正如罗贝尔・郎卡尔所言:“自有人类便已出现的旅行,只是在旅游这一现象中才同自由支配时间和闲暇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28]然而,要解释世界旅游组织所提出的商务、差旅活动,这两大条件都会失灵。因为公务性活动不需要个人支付经费,也不需要依赖闲暇时间,甚至出行的目的地都无法自行选择。因此,有关教科书在阐述这两大条件时,只能声明它们不适用于“差旅性旅游者”[15],或者说这种条件只针对消遣性旅游活动[21]。好不容易形成的具有解释力的一个旅游理论,遇到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定义,就只能如此破裂、消解。

再分析为什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如何无法形成旅游理论。根据其定义,只要不是为了在当地就业的外来旅行者,逗留时间在24小时以上、一年以内的,都属于旅游者。那么,请问这些旅游者有共同的出行目的吗?前面分析过,没有。游览的、度假的、看望父母的、奔丧的、出差的、采购的、上访的、寻找被拐卖儿童的、看病的……各种目的千差万别,前往的地方也各不相同。试问,这种情况下,能产生我们现在已有的基本旅游概念――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旅游线路、旅游体验吗?显然不能。海南三亚、云南丽江肯定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但它们不见得是著名的差旅之地,也不会是著名的探亲、奔丧之地。反之,出差之地不必有旅游吸引物,探亲访友者更无特定的目的地。如果硬要采用世界旅游组织从统计角度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定义,旅游学理论恐将一无所获,连现有的这几个基本概念都无法形成。原因在于UNWTO所给出的旅游和旅游者这两个元概念,本身就是在违反逻辑、违反常识的基础上强行嫁接形成的。

国内外学术界多年来感慨旅游学研究理论基础薄弱,也都知道理论薄弱的最明显标志在于对“旅游”这一元概念的本质和边界认知上尚未能形成共识[3, 7, 12],而共识形成的最大障碍,除了学科视角等原因之外,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方式横亘其中有很大关系,对此已有诸多辨析,可惜能清晰认知的人并不多[3, 7, 9, 29]。

4 形成具有逻辑共识的旅游概念

4.1 为什么要寻求旅游概念的本质一致性

也许有人会说,根据不同需要和视角界定同一个概念是正常的,没有必要也无法使用一个概念去涵盖所有视角的认知,学术界也有人提出过类似观点[30]。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首先,这些概念如果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则它们的本质内涵(特有属性)应该是一致的,不会产生内在冲突,否则就是一词多义(或称“一词多概念”),而且这一词的“多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次,旅游(toursim)一词在简化使用中有多种含义:行为活动、现象、产业、学科,我们不希望用一个语词涵盖所有含义,那样容易带来混乱;也不需要像Leiper那样将旅游理解为一个活动系统,内中包括旅游者、客源地、目的地、通达路径、旅游业诸多元素[12],而只界定其最原初、最简单的含义(语词的本义)――行为活动,而旅游者、旅游现象、旅游业等等,都是在旅游活动这一本义上衍生的合成概念。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在研究旅游时,侧重点肯定不同,但大家所关注的旅游现象却是同一种现象,所认定的旅游者,也应该是同一个群体,这是最起码的共识,否则旅游学术界的同行将无法对话。统计性定义、法律性定义、学理性定义等等,其表述方式和角度会有不同,但只要界定的对象(旅游、旅游者)是一致的,则对这些对象的所指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将难以实施。从概念定义的方式和功能角度看,人们已经反复证明,概念性定义是反映事物本质的定义,它负责描述出某一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某类事物都具有而别的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技术性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设计的,它一般需要在概念性定义的基础上做某些细微具体限定或调整,但无法代替概念性定义[3, 7, 17]。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所制定的旅游者和旅游定义,显然属于统计视角的技术性定义(他们自身也强调这一点),我们不应该以技术性定义去倒推或质疑概念性定义。

另外一点需要强调:寻找概念的本质,只能回归到该词所代表的最基本含义,即不可再分解的基本单元,若不追寻到这一最基本单元,就无法获知旅游的本质。早期关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例如知名的“艾斯特” (AIEST)定义,以及我国知名学者申葆嘉对旅游性质和产生阶段的判断,都只将旅游当作一种宏观层面的“现象”看待,而没有还原到“行为活动”这一现象的微观层面――亦即最基本的单元看待。因此,前者得出了“旅游是旅行和逗留所引发的现象和关系总和”的结论,后者得出了“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的结论[31]。这两种观点如果用来界定旅游活动,则未触及旅游本质,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还存在逻辑问题,因此近些年受到挑战而无法成为符合真理的共识。世界旅游组织给出的旅游定义,其实明显透露出“艾斯特”定义的痕迹。

4.2 如何确立具有共识的旅游概念及其边界

面对世界旅游组织定义带来的困扰,应该怎么办?让他们尊重常识认知更换统计口径或者改变统计名称?恐怕一时难以实现。继续推广使用这种迥异于常识认知的旅游概念,让人们最终接受一个新的广义旅游概念?目前尚看不到希望。鉴于这种不严谨概念主要对理论学术界和行业管理界产生影响,因此,学术界应该做的,是找到一个能符合常识认知、客观事实和逻辑规则的旅游概念,确定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边界,在本质一致的基础上,接受并推广其他衍生的概念和技术性界定方式,从而更准确地解释和指导行业实践。

那么,“旅游”和“旅游者”概念是否可以被更准确合理地界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争论及对前人观点的辨析,学术界已基本找到旅游的本质与边界所在,前文已有阐述,这里再进行一个简要概括。常识认知告诉我们,旅游是“出去玩”,用学术性的话语表达,旅游是利用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在非惯常环境进行的一种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体验活动。空间环境、时间状况、出行目的,是三个体现旅游概念内涵特征的主要因素。它的外延边界,需要通过与其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范畴来区分确定,这两个最邻近的范畴,就是“旅行”和“休闲”。当我们把旅游看成是一种旅行活动时,出行目的显然是旅游与其他旅行差别最大的一个要素,因为其他各项旅行活动的目的难以归类,至多可概括为“事务旅行”(为了完成各种不同的事务),只有旅游这种旅行活动可以统一概括为“愉悦目的的旅行”,不附带任何事务性、功利性目标,只谋求旅行自身带来的愉悦享受[3-4]。当我们把旅游看成一种休闲活动时,空间范围(非惯常环境)就成了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核心区别。因此,国内学者谢彦君提倡的旅游本质在于“愉悦目的”[3],张凌云提出的旅游本质在于“非惯常环境”体验[5],看似差异很大,不在一个逻辑轨道上,其实只是从旅行与休闲两个不同角度侧重观察的结果,殊途同归,并不存在根本冲突。此外,闲暇这个要素包含在二者之内。休闲活动不言自明,是在闲暇(可自由利用时间)内进行的;而各种旅行活动之中,只有旅游活动是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进行的,因此,闲暇也是纯旅游与准旅游、非旅游的重要区分标志,这特别适用于分析事务出行者顺带游玩或临时出现空闲时间而用于游玩的准旅游者。总体而言,旅游与休闲的边界比较容易划清,旅游与旅行的边界则更为复杂,难以划清。图1主要揭示了旅游与旅行的关系,而旅游与休闲、旅行三者的关系,作者在另文已有描述[7]。

有人担心将旅游的边界限定得更为准确,会限制了旅游的伸展空间,或缩小了旅游的地盘。这两个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一个产业的地位,如果仅仅靠一部分多算出来的统计数字赢得地位,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旅游业的地位恰恰是由那部分真正以休闲/娱乐/度假为目的“纯旅游”需求确立的,而不是其他[7]。从图2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纯旅游数据都一直占据50%以上的份额,而其他事务性出行中顺带产生的旅游活动也完全可以计入到旅游业统计中,只是没有必要将全部事务性旅行活动都纳入旅游统计。当今各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之所以难以取得圈外部门和人士的完全认可,恰恰在于所统计的对象边界宽而不准,是包含了一般访客在内的大口径旅行数字,而不符合事实的数字其实难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至于有些人担心的统计便利性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只要将抽样调研时段从出行活动开始改为出行活动结束即可[7]。

至于旅游学科地位,同样也由实际的旅游需求决定,完全不会因为准确的定义而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相反,从学术角度而言,如果缺乏严谨的概念,建立不了自身的概念体系和基础理论,才会无立足之地,不但被其他学科小觑,而且遭政府和企业非议。因此,理性看待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厘清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边界,寻找到符合事实、逻辑与学理的旅游概念定义,让统计性、法律性、学术性的旅游概念,以及不同学科视角的旅游概念界定在最本质的层面上保持一致,才有可能达成行业共识、学界共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Theobald W. Tourism: meaning, scope and metrics[A]//Zhang Guangrui , et al. trans. Global Tourism: the Next Decade (the 2nd Edition)[C].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01: 7. [威廉・瑟厄波德. 旅游的含义、范畴和度量[A]// 张广瑞, 等译. 全球旅游新论[C].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 Goeldner C R, Ritchie B.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the 10th Edition)[M]. Li Tianyuan, Xu Hong, tran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查尔斯・R・格德纳, 布伦特・里奇. 旅游学(第10版)[M]. 李天元, 徐虹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1.]

[3] Xie Yanjun. Tourism Studies(the 3r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1: 52-98.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第3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1: 52-98.]

[4] Cohen E. Who is tourist?Analysis of concept[A]// Wu Ning, Ma Chongling, trans. Contemporary Tourism: Diversity and Change[C].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7: 21-45. [科恩. 谁是旅游者?概念的辨析[A]//巫宁, 马聪玲等译. 旅游社会学纵论[C].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21-45.]

[5] Zhang Lingyun. A study on consumers’ behavior and phenomenon under unusual environment [J]. Tourism Tribune, 2008, 23(10): 12-15. [张凌云.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 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 23(10): 12-15.]

[6] Wang Yuhai.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ourism”: Discussion with Xie Yanjun and Zhang Lingyun[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2): 12-17. 王玉海. “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J]. 旅游学刊, 2010, 25(12): 12-17.]

[7] Xu Jufeng. On the consensu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discipline[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0): 21-30. [徐菊凤. 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J]. 旅游学刊, 2011, 26(10): 21-30.]

[8] Cao Shitu. A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 discussion with professor Wang Yuhai. etc[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1): 116-120. [曹诗图.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16-120.]

[9] Bao Jigang, Wang Ning, Ma Bo, et al. Free Thinking about Tourism Study: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 [M].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167-168. [保继刚, 王宁, 马波, 等. 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M].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167-168.]

[10] Wu Bihu. What is tourism: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Tourism Scholars[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1-124. [吴必虎. 旅游是什么――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1-124.]

[11] Song Ziqian. Rethink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ourism disciplin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theory[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12): 103-109. [宋子千. 学科理论视野下旅游学科建设反思[J]. 旅游学刊, 2012, 27(12): 103-109.]

[12] Leiper N.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 6(4): 390-407.

[13]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2008.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08[R]. : 12-33l[联合国统计委员会. 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 2008年旅游附属账户: 建议的方法框架[R]http: //unstats. un. org/unsd/tradeserv/tourism/manual. html: 12-33.]

[14] Beijing into a "National center of medicine": Daily 700, 000 other provinces patients to Beijing[EB/OL] chinanews. com, 2014/05-19. [北京成“全国看病中心”: 日均70万外地患者赴京[EB/OL]. 中国新闻网, 2014-5-19, chinanews. com, 2014/05-19.]

[15] Wang Hongbin, Gao Su.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2nd Edition)[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0.: 76. [王洪滨, 高苏. 旅游学概论(第2版)[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76.]

[16] Jin Yvelin. Formal Logics[M]. Beijing: People Press, 1979: 22-25.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22-25.]

[17] Burkart A J , Medlik S. Touris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 2nd Edition)[M]. Zhang Jian et al, trans.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1990: 35-38. [A. J. 伯卡特, S. 梅特利克. 西方旅游业[M]. 张践等, 译.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 36-38.]

[18] Yuan Meichang. General Theory of Tourism[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1: 55-56. [袁美昌. 旅游通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 56-66.]

[19] Shi Tiantian, BaoJigang. Tran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 to “tour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üyou”[J]. Tourism Tribune, 2014 , 29(7): 106-114. [史甜甜, 保继刚. “Tourism”对应概念的多元变化及其与“旅游”的对应关系[J]. 旅游学刊, 2014, 29(7): 106-114.]

[20] Carr N. The tourism-leisure behavioural continuu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4): 972-986.

[21] Li Tianyuan. Introduction of Tourism(the 6th Edition)[M].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 2009: 89. [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89.]

[22] Leiper N. Tourism Management(the 3rd Edition)[M]. Xie Chang, Weng Ji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7-43. [尼尔・利珀. 旅游管理(第三版)[M]. 谢昌, 翁瑾等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7-43.]

[23]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Tourism Market Trends, 2003 Edition: World Overview & Tourism Topics[R]. 2004: 53.

[24] Shi Shouxiang. Some questions to be clarifi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Special Issu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2007, (S1): 146-149. [师守祥. 《旅游学概论》教材中有待澄清的几个问题[J].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 2007, (S1): 146-149.]

[25] Ge Yujing.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thod of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7): 11-18. [葛宇菁.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与方法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7): 11-18.]

[26] Smith S L J, Wilton David. TSA and WTTC // WEFA methodology: different satellites or different planet?[J]. Tourism Economics, 1977, 3(3): 249- 263.

[27] Wang Xingbin. Why tourism law not mention about business tourism[A]//Wang Xingbin. Reflection of Tourism[C]. 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13: 76-77. [王兴斌. 旅游法为何不提事务旅游[A]// 王兴斌. 旅坛忧思录[C]. 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3: 76-77.]

[28] Robert Carle. Tourism and Travel Sociology[M]. Chen Lichu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7: 8. [罗贝尔・郎卡尔. 旅游和旅行社会学[M]. 陈立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8.]

[29] Xu Jufeng. The starting point of consensus―Review of the Dialogue on Tourism Studies [J]. Tourism Tribune, 2014, 28(2): 125-127. [徐菊凤. 共识的起点――评《旅游学纵横: 学界五人对话录》[J]. 旅游学刊, 2014, 28(2): 125-127.]

[30] Smith S L J. Defining tourism: A Supply-side view[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 15: 197-190.

[31] Shen Baojia. Tourism i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 economy[J]. Tourism Tribune, 2008, 28(3): 19-24. [申葆嘉. 论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J]. 旅游学刊, 2008, 23(8): 19-24.]

[32] CNTA. The yearbook of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2001[M]. Beijing: 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 2001: 134. [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2001[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134.]

[33] CNTA, CNSA. Tourism Statistical Programme[S]. Beijing: 2013: 49. [国家旅游局, 国家统计局: 旅游统计调查制度[S]. 北京: 2013: 49.]

第6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人才的基本必备条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在教育部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方面提供了多项服务。作为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知识诉需求,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教育内容,对于现代高校的教学来说,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尊重先进技术的作用,将“微课程”教学方法应用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际设置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有利于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改革和发展。

1.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在大学里教授计算机课程愈加规范化。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高校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教学课程中的内容解决相关的问题。高校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分配并不是非常合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伴随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对于信息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根据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可以注意到作为一科理论性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兼备的课程,如何使教学实践发挥出最好能力,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丰富,是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道路。

2.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课程知识大纲和知识体系的设计不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该课程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综合性、概括性的介绍,要配合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硬件的结构与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和多媒体等应用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后续研究创造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有意识地学习各自学科中计算机科学的一些概念、技术和方法。

2.2课程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能够满足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没有充满意义的教学过程设计与照顾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的实践过程,是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的。个性化的教学应该利用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地运用不完全相同的教学指导方法。为了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达到充分实现课程大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培训的目标,伴随信息化教学指导方法的增多,高校不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如数字化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符号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这间接地导致了教育工作者数字化教学技能的差异化现状。教学指导过程与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概念,这不是提高学生实际行动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的概念,同时也不能够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为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制造灵活多变的学习环境与创建学习组织,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瓶颈,以适应学生的个人学习需要。

2.3课程教学评价系统不能够保证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校,评价和评价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学期末的统一考试,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课程的掌握程度通常是根据考试结果来评价的。但是,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只能够查看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对课程中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不能反映在成绩上,综合成绩相近的学生在不同内容上的应用水平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然而传统的教学体系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很容易出现平时不下功夫、学期末临时抱佛脚的问题。

2.4课程教学环境与学生的需求和信息素养不相适应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各类大学都非常重视建设数字校园或智能校园,大部分课程都在这一背景下完成了自身网络课程和网络工具的开发,然而却存在很多问题,如通用性不平等等信息能力强,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网络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效益。尽快完善的课程教学支撑平台,使师生能够有效地在线或离线交流,只有这样,网络平台才能对课程教学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3.高校计算机基础课中“微课程”模式的构建

3.1学习内容方面

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微视频是管理课程、知识阅读、实践练习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细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清晰地展现学生的知识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网络平台“微课程”可以提供详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研究,有效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2学习任务和问题方面

对于基础课中的关键知识点,我们要设计相应的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此外,在设计问题和任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起到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指导学生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给每个重要的知识点设计学习任务和提出问题,任务设计上应该紧密地联系相关知识点,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着实用性和综合性设计原则采取措施,任务设计不仅要确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来满足较高水平的学生,这样以来,可以整体地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

3.3学习活动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微课程”的教学方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教师可以在基础课上制作出具有关键知识点和典型练习的微视频,并对每一步进行准确的讲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按照微视频中的步骤和过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问题相关的情境,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举一反三,然后解决问题。老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接受其他学生的评价,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4综合评价方面

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多层次、简单多样的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锻炼相关知识点,捕捉相关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习反思总结等合作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内化,以报告或任务的形式呈现课堂外的学习和思考。教师根据个人叙述、学习报告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学生课程的最终评价结果,在考试系统中进行自我评价和联合小组评价,完成考试。

4.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关于“微课程”的应用

第7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她经济”商业模式

引言

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细分,女性消费成为了新的消费趋势,女性在市场上占有绝对的地位。于是商家为吸引女性消费,需要改变营销策略,实施精准营销(李玲,2015)。追根溯源,企业改变营销策略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创新2.0下“互联网+”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动力,也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在女性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探讨“互联网”+“她经济”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中关于社群、平台、跨界的变化,为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以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提出建议。

一、基本概念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从技术与产业角度的“互联网+”的实质,是使传统产业转变得更加信息化、数据化。“互联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与传统产业的结合,通过更新业务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重构商业模式等措施来完成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李玲,2015)。依托“互联网+”,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和业态,也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李璐莹,2018)。“互联网+”是一种创新性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互联网+”的融合、开放、合作与共享,其具有六个相得益彰的典型特征即跨界协作、创新推动、重建结构、满足需求、开放连接、连接所有(李伟,2018)。“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促进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中,推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新资源开发(马化腾,2015)

(二)“她经济”的概念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曾指出:“新的经济增长,不是来自中国、印度或者互联网,它将由女性驱动。”突出了女性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经济学人》将由女性推动的经济发展的现象定义为“女性经济”即“她经济”(宁家骏,2015)。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即可以享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同时也可满足心理需求。“女性经济”则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产生的,女性消费使消费项目更具有侧重点并日益多样化,如女性产品设计注重感性元素(蔡晨微等,2010),“她经济”下的消费特点可促进企业营销方向和商业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女钱”时代来临,女性收入在逐渐增加,财务也越来越独立。据对亚洲女性的调查中显示:在财务独立方面,67%的女性拥有个人的银行账户;在收入方面,8%的亚洲家庭是以男性为唯一的经济来源。随着“女权力量”崛起,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的增加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女性的力量逐步增强,社会角色多样化和特殊化,购买的商品种类逐渐增多,尤其在对化妆品、服饰、食品百货、母婴用品、家居用品购买决定比例均超过50%;对电子产品、旅游及休闲决定比例也接近半数,如图1所示。“女神消费”兴起,现代女性的爱美之心使得女性乐于购买服饰、化妆品等产品,据统计女性网购商品中服饰占到89%,化妆品占83%。女性因身份角色特殊,因此购买母婴及儿童用品的比例达到了87%。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1957年贝尔曼(Bellman)提出了“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在无边界的互联网下,将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起来,两者通过创建共同的社群平台,达到生产者产生利润、消费者满足需求的模式(李文明等,2015)。“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女性旺盛的消费力使不能追随潮流的商业模式逐渐被淘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脱离时代潮流的思想、生产、宣传方式已不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故学者认为互联网引发了商业模式创新(罗珉等,2015)。商业模式创新是依托“互联网+”的产物,以技术、经济可行性为主要前提,强调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整合利用多方的优秀资源,在符合制度的情况下创造新的模式和经济价值,使生产者与消费者达到双赢的局面。目前发展中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网络技术,将引导企业探求生存的跨界等变革,积极参与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大潮中,以免被数据化时代淘汰(周建芳等,2015)。

二、“互联网+她经济”的商业模式

社群中的“她经济”。互联网社群中的社交关系错综复杂,在广阔的互联网空间内,具有相似兴趣、价值认同的人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群体。“她经济”的繁荣,也使得女性基于共同点形成群组。现代女性所拥有的多重身份,导致她们面临时间紧张、自主支配时间少等困难,这会促使女性在做决策时会注重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并乐于在社群中分享。女性个性化需求旺盛,传统的大批量同质生产已然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可以促进新设计的创新(完世伟等,2014)。“互联网+”背景下,社群具备互动便利的基础,社群运营商可通过与女性社群的沟通以及个人行为的分析,了解其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对她们进行“一对一”的精准设计和推广。平台中的“她经济”。平台是由一系列固定的、互补元素组成的(丁诗瑶等,2014)。开发者将其中的要素作为用户与开发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互联网是一种摆脱了时空的限制的“无边界”平台,它加强了提供者与需求者的信息交流,让信息需求者寻找信息的成本会大大降低,最终实现双方价值交换(黄锦宗等,2006)。依靠“社群流量”快速发展,开发者和运营商可以合规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女性用户的个性喜好信息,准确的满足市场需求,女性用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开发者反馈个人体验和建议,以便开发者改进。跨界中的“她经济”。跨界是为了发挥协同效应,通过打破传统模式,寻求合作伙伴间不同资源的互补、修正、联合和协调,由此产生的新模式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围绕“互联网+”应用的新科技在各行业中的渗透发展,行业间的界限不再分明,跨界协作变得更为便利(罗珉等,2015)。跨界过程中满足了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新价值,“互联网+”下的跨界协作推动企业生产者发现目标社群,达到用户与企业的价值协同(徐双,2017)。“互联网”+“她经济”的跨界合作下,两者相辅相成,既扩大了互联网的渗透范围,又为“她经济”整合了线上、线下的资源,形成的女性社群和沟通平台是促进“她经济”满足女性消费者需求的积极因素。

三、“互联网+”背景下“她经济”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一)改善女性用户体验

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一直是互联网消费的主力,源于女性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她们更可能给互联网消费市场提供强大的内生驱动力。建立完善的“她数据”库。我国网民数据呈离散状态,以至于无法有效的实现精准营销,我们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她数据”库,针对女性群体特征,结合已有的数据库,提供专门化需求,为精准营销建立基础。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根据女性顾客的浏览记录与购买行为数据,分析出女性的消费特点和个体差异,分类加入“她数据”,可以为女性顾客提供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及优惠信息。用户主导的生产模式。“她经济”,联想到的是女性日益高涨的消费欲望和强大的购买力,然而女性既是产品消费者,又是产品创造者(赵振,2015)。企业需要将用户加入价值创造过程,引导用户参与进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才能实现生产价值、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建立以用户为主导的生产模式,让女性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去,最终成功实施智慧制造模式。用户体验式营销。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营销策略非常有必要。企业根据消费者对购物偏好与购物需求等进行划分市场,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口碑效应”。百雀羚作为中国女性化妆品传统品牌代表,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以用户为主导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更改了产品的外观、定位属性、品牌代言、用户体验等,并拓宽了产品的女性受众年龄。同时利用“万万没想到”这个神秘的用户服务部门,贴心的实现部分用户的特别愿望,做到了成功的情感营销。用户满意的售后模式。在实现让顾客满意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其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达到既让顾客体验到专业服务,又使企业实现收益的目标。例如,戴尔的高效服务模式——“专业支持一线通”服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专家技术人员电话服务、远程诊断后现场服务、硬软件服务及自动检测服务等的技术支持。针对用户尤其是那些“电脑盲”的女性用户,这种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模式让戴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

(二)优化女性网络平台口碑传播

女性客户听信广告营销产生购买意愿只是部分的表象,更多的女性希望能在社群或者平台上获得更多交流。因此,优化口碑传播质量,让女性顾客能在网络上了解更多满意度高的用户反馈。获得忠实的女性顾客群体的关键因素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正向的口碑传播,达到良好的口碑效应和顾客链式反应。企业应因势利导,将女性顾客视为营销伙伴,让目标客户参与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将女性列为营销伙伴,这一概念象征着企业营销模式发生了创新性的转变,企业开始“与”女性共同营销(张少君,2017)。

(三)行业跨界合作

随着市场的碰撞竞争和行业之间的频繁合作,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产生,企业将与自身毫不相干的企业相互融合、渗透,从而创造了更高效的整体,通过差别更大的跨界合作吸引消费者,用新颖、独特征服消费者。例如,阿玛尼与三星合作推出的联名限量款手机,满足消费者身份心理和求异心理需求,形成了有价值的企业链条。企业间应用开放式、发散式的思维进行跨界合作,在诚信的基础上敢于创造新的合作模式,打破行业界限,强强联合,互赢互惠。

第8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在哲学上,马赫的主要思想是要素一元论和思维经济原理。对此,学术界却颇多争议。本文只拟简略地论述一下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以期引起同行们的讨论。

1)思维经济原理的提出

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是在1868年发表的“液体的形态”的讲演和其后出版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1872年)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在讲演中把液体的表面原理和裁缝最大限度节省布料的吝啬而明智的商业原理作了对照,并进而指出:“请告诉我,这是为什么?难道科学要为这样一个原理感到羞愧吗?科学……作为一个极大值或极小值问题,……其本身不是比商业更商业吗?用尽可能少的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思维去获取尽可能多的永恒真理,这难道不是科学的任务吗?”

在1872年出版的书中,为了更一般地讨论科学定律的意义,马赫系统地阐述了科学中的思维经济原理。他认为,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科学家被激励简化他们的智力成果,达到定律在结构上的经济。这个原理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节约原理或“奥卡姆剃刀”,也类似于牛顿的科学思维法则。但是,在马赫看来,思维经济应该被看作是我们文明的特殊形式的一条基本原则。马赫呼吁:“在科学中……我们要关心方便和节约思维。”

后来,马赫在1882年的“论物理研究的经济本性” 和《力学史评》(亦译《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的一个专门章节 中,重申并再次强调了思维经济原理及其与数学推理、因果性、目的论、进化论和心理现象的关系。这一原理在马赫的其他论著中也无处不在,以致C.S.皮尔斯这样写道:“恩斯特马赫博士具有哲学家能够具有的最大毛病之一,那就是至死都要骑着他的马,他关于科学中的经济原理就是这样做的。”([1])

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既不是凭空臆想的产物,也不是灵机一动的结果。它的提出既得益于对前人和同代人思想的深思,也渊源于马赫本人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经验的总结。

1861年至1867年间,当马赫在格拉茨大学任教时,他结识了该校的经济学教授赫尔曼(E.Hermann),他们过从甚密。在赫尔曼的影响下,马赫认识到科学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经济的思维活动,科学也有一个经济问题或节约问题。正当马赫想用赫尔曼经济理论的中心概念(经济概念)解决科学理论的动力学问题,即哪些要素决定假设和理论的变化和进步问题之时,赫尔曼本人则在努力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考察经济原理所引起的一些经济问题。这两位科学家都相信,人和自然的分离只能人为地达到:就像雾在阳光下消散一样,在人和迷信与虚妄信念创造的其余一切之间划的那可怜的界线也必定在科学的光芒下消失;我们知道只有一个自然,而人作为由众多个体合作进行创造的存在物,在其中占据一个微不足道的地位。人类劳力,我们的建筑物、机器等的节省都同植物的生命器官、动物的感官和心智器官之起作用和创造的经济相仿。

少年时代的马赫就听老师介绍了拉马克的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前)。马赫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他永远也无法使自己摆脱建立在获得性遗传基础上的潜在的进化认识论。后来,达尔文的进化论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念,加深了他的认识。马赫看到,如果按照达尔文学说对我们的启发,将整个心理生活——包括科学在内——看作生物现象,并把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物种进化的自然淘汰理论应用于这些现象,那么思维经济原理就会有一个广阔的基础和新的科学阐明。马赫指出,科学的生物学工作为充分进化的个人提供了一个尽可能理想的自我定向的方法。无论是在科学家之间还是在科学理论之间,都存在着生存竞争。只有那些坚持思维经济的科学家所创造出来的简单、方便、经济的理论,才能在斗争中幸存下去。另一方面,我们最初的知识是一种本能的、经济的产物,通过交流,才能把个别人的经验集中到一起而变成许多人的经验。知识的交流的必要和每个人(因为个人的生命有限)力求用最少的脑力花费来组织经验,迫使我们把知识组织成经济的形式。我们接受其他个人的经验,实际上是以往全部世代的经验.这个过程类似于把千万年积累的经验传递给生物,使得这些经验作为遗传禀性传达给后代的过程,仿佛是知识繁殖一样。马赫以因果性为例提出:“因果观念之所以拥有很大的权威,多半由于它们是本能地、不由自主地发展起来的,并且我们清楚地感觉到,个人对因果观念的形成是无所贡献的。的确可以说,我们对于因果性的意识并不是由个人获得的,而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完备起来的。所以原因和结果是思维的东西,具有一种经济的功能。”([4])

马赫关于思维经济的见解,也是从他的教学经验中,从他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发展出来的。早在1861年,当他开始以无公薪讲师的身份开课的时候就有了这种见解。他说,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节省经验,这样一个人的劳动就可以免去其他许多人的劳动。进而,人们力求简要地、概括地进行描述,也是为了节省教育和探索所需要的劳动。当时,他还以为自己是唯一懂得思维经济原理的人,后来他发觉这个原理永远是,也必然是所有思考科学研究过程的本性的研究工作者共同具有的。在科学研究中,马赫具有把复杂的、含混的关系归纳为简单概念的令人赞叹的才能,他从中发现这里表达出的经济观念(别处也称之为理性机巧)是知识进步史中的富有成果的手段。马赫认为,思维经济原理可以采用十分不同的形式来表述,例如,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工作中显示得非常清楚的那种简单性和美的基调,就具有经济的特征;牛顿的哲学思维规则本质上也是受经济观点影响的,尽管思维经济原理当时并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2 思维经济原理的涵义和精神实质

马赫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多次阐述了他的思维经济原理。这个原理的涵义是相当宽泛的,据布莱克默的分析 ,其涵义大体有以下诸方面。

1.思维的经济:人的生命和能力有限,只有通过巧妙的思维经济和谨慎的积累,经济地整理无数人的共同经验,个人才能获得名副其实的知识。

2.精力的经济:认识论的现象主义可使人们耗费最少的精力,也就是对现有的知识状况来说,它比任何其他方法都更经济。

3.功和时间的经济:科学家向自己提出的任务是,用尽可能少的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并且用尽可能少的思维,获得尽可能多的真理。

4.方法论的经济:用以获得知识的诸方法都是经济的。

5.作为数学简单性的经济:简单性的要求对于内行和新手当然是不同的问题。首先,用一个微分方程组的描述是充分的;其次,超出初等定律的一个逐渐的构造是需要的。

6.作为简化的经济:科学的经济程式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事实的表示总是要牺牲其完整性的,而且这种表示绝不比目前正当的要求吏精确。

7.作为抽象的经济:我们的成为思维事实的复制品总是抽象,这又是一种经济倾向。 8.作为不完善的经济的逻辑:经济的要求比逻辑的要求更多,可以说,逻辑只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规则。

9.本体论的经济:主要的事情是废除不必要的双重存在(“现象”和“实体”)。

10.自然界中没有经济:不能说物理过程中的经济,因为没有可能在真实的事件之间有所选择。

11. 语言的经济:语言,这个交流的工具,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的发明。

布莱克默的分析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马赫思维经济原理的涵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不过,他的分析似乎使人不得要领,无法把握思维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这显然难以洞见到该原理的深层意义。那么,思维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窥见一斑。

1.思维经济是科学的目的。马赫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用思维对事实的模写和预测来代替经验,科学的这种贯穿其整个生命的经济功能是一望即知的。在科学知识的形成、传授、交流中,都可以看出其经济倾向。例如,科学(语言数字、代数符号、化学符号、公式等)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手段,数学模型、假设的运用,也是为了简化对事实的摹写。在科学的细节中,经济性质更加明显。例如,在自然界中并没有折射定律,只有各种不同的折射情况,折射定律是我们为在精神上摹写这一事实而设计出来的简明规则。马赫指出,从经济的角度看来,高度发展的科学,即是那些可以把事实归结为少数性质相似的要素的科学。力学、物理学和数学就是这样的学科。在力学中,我们仅限于处理空间、时间和质量,预先建立的数学的经济功能对它很有帮助。物理学也有不少思维经济的例子:转动惯量可以使我们不必对各个质点分别考察,力函数可以使我们不必对力的各个分量一一进行研究,高斯折射光学可以使我们不必对折光系统中的每一个折射面单独探讨。至于数学,它可以被定义为计算的经济。数学以最概括、最经济的方式,用已知结果的旧有演算去代替新的演算。依靠数学,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完全解放,因为数学的力量就在于回避不必要的思想和奇迹般地减少思维操作。正是基于对科学经济功能的全面考察,马赫得出结论说:“可以把科学看成一个极小值问题,这就是花费尽可能少的思维,对事实做出尽可能完善的描述。”([4])

2.思维经济是方法论的原则。 马赫说过:“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种科学成果,如果没有方法,是不能在其主要之点达到的。而事实上,由于人的生命短促,人的记忆能力有限,任何一项名副其实的知识,如果没有最大限度的思维经济,都是不能得到的。”在马赫看来,思维经济之所以能作为一条方法论原则,也是由人的思维形式的本性决定的。我们在思维中摹写事实时,从来不是把事实全部摹写出来,而只是摹写其中对我们重要的那个方面;而且,我们总是从比较稳定和熟悉的复合开始,然后再用不常见的复合补充那些复合,加以校正。这种摹写过程永远是一些抽象,这里具有经济倾向。进而,在从众多的事实中归结出少数性质相似的要素(概念)和寻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定律)时,人们也总是自觉地或本能地体现出思维经济的要求。事实上,概念和定律所包含的内容总是少于事实本身,因为它们不是把整个事实重新产生出来,而只包含那些对我们是重要的东西,其余部分则有意识地、或根据需要加以省略。这种以最少的思维花费,从一给定领域中获得概观以及用某个单独思维过程来表示这一领域中所有事实的倾向,实际上是一种经济的倾向。马赫甚至强调,思维经济原则是区别科学认识方式和非科学认识方式的特征原则。首要的是,一个事实领域的历史、方法论猜想、研究和表示与其说是知识的纯偶然的增进,还不如说是科学地证明为合理的。因此,发现的方法和表示的系统方法都服从经济原则,即用定律取代事实是一重经济,在心智中把实验定律凝结成理论时又是一重经济。在这种意义上,马赫的作为方法论原则的思维经济, 既

是科学发现的逻辑,也是科学研究的心理学。

3.思维经济是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在马赫看来,我们对事实描述或摹写得越经济、越简单,那么就对事实的认识越深入、越完善,这样的描述或摹写在科学研究上起的作用也越大,它也具有较高的价值。最有助于思维经济的概念,即是能普遍适用于最广阔的研究领域,并且给最大量的经验做出补充的概念,也就是最科学的概念。马赫洞察到,一门科学的系统化形式,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从同一原理中推出来的,但是必定有一些演绎系统比其他的演绎系统更符合思维经济原理,符合得好的系统就是好系统。马赫指出,理论的经济性或简单性是相同的,但对内行说来认为简单的理论在外行看来也许就是复杂的,不过这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不是原则问题。

4.思维经济是反形而上学的武器。马赫多次强调:“科学的任务不是别的,仅是对事实作概要的陈述。现在逐渐提倡的这个崭新见解,必然会指导我们彻底地排除掉一切无聊的,无法用经验检验的假定,主要是在康德意义下的形而上学假定。”因为“它们是多余的,并且会破坏科学的经济性。” 马赫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既无法证实又无法驳倒的东西。科学是不关心这些东西的,科学必须停留在经验范围之内,又必须超出经验以外,经常地期待着证实,经常地期待着反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马赫提出了他的现象论的研究纲领,并建议抛弃那些无法感知的、形而上学的“实体”概念。也正是出于思维经济的考虑,马赫给质量和力下了操作性的定义,以消除牛顿定义的形而上学的朦胧。

3 思维经济原理的历史命运

在马赫提出思维经济原理前后,其他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也先后提出过或提出了类似的思思。例如,阿芬那留斯写了《哲学——按照费力最小的原则对世界的思维》(1876年),基尔霍夫在《力学》(1874年)提到“全面而又极简单的记述”,克利福德(Clifford)等人也谈到这个问题,表示赞同马赫的这一原理。

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马赫同属“批判学派” 的彭加勒和迪昂,对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更是推崇备至。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1908年)中写道:“著名的维也纳哲学家马赫曾经说过,科学的作用在于产生思维经济,正像机器产生劳力经济一样,这是十分正确的。”他像马赫一样地认为:“思维经济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的永恒趋势,同时也是美的源泉和实际利益的源泉。” 彭加勒主要是从简单性的角度理解思维经济原理的,并给它赋予了科学美的内容,这也是他对思维经济感兴趣的原因。迪昂在他的《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1906年)中,也表示赞同马赫关于“整个科学的目标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智力操作来代替经验”的观点。他这样写道:“构成理论的抽象和推广的双重工作带来了双倍的思维经济:当用一个定律代替许多事实时,这是经济;当用一小批假设代替一大堆定律时,这又是经济。”他指出:这就是物理学家为什么首先要把无数真实的或可能的事实浓缩到一个定律中,为什么要形成许多定律的极其浓缩的综合即理论的原因。”

不用说,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也遭到一些人的批评。胡塞尔在他的《逻辑研究》(1900年~1901年)第一卷中,批评思维经济是科学思想的堕落,是与粗俗的或盲目的思想的结合。对马赫主义及其思维经济原理进行毁灭性批判的,则是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午写成)。列宁指出,思维经济这个范畴是“荒谬的、主观主义的”。“只要把这样荒谬的概念搬入认识论,那么不用说,‘设想’只有我和我的感觉存在着,是最‘经济’不过的了。”他表示赞同赫尼格斯瓦尔德(R. Hönigswald)和冯特的观点,也认为思维经济“不是从经验中得出的,而是在一切经验之前就存在着的”,它”实质上是先验的”。他还提出了这样的论点:“人的思维在正确地反映客观真理的时候才是‘经济的’”,“思维的经济性只不过是用一个笨拙的极其可笑的名词来代替正确性”。

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也受到一些科学大家的批评。爱因斯坦认为这个以“可疑的商业上的名称”命名的原理“的确有点太浅薄”,马赫的简单性这一观念也“太主观”。不过,他也指出,“马赫的思维经济概念可能包含有部分真理”,并在逻辑简单性或逻辑经济的意义上接受了马赫的这一概念。他多次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要在“逻辑上比较经济”,并认为“相对论是要从逻辑经济上来改善世纪交替时所存在的物理学基础而产生的”。他在1953年写信给挚友索洛文,提到他关于总场理论的一个尝试“可能算是极完美的了(独立概念经济,假设经济),尽管他当时还“不知道其中是否含有物理真理”。 玻恩认为马赫的思维经济“是可以大加非难的”,他“不赞成”“必须把思维经济当作科学的唯一根据”。他指出:“我们若想使思维经济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完全停止思考。”不过,他也表示“不否认思维经济和结果的浓缩是很重要的”,并认为“拉普拉斯的普适公式是这一倾向的一个正当的理想”,“哈密顿原理乃是这一倾向的恰当的表述”。 对于胡塞尔的批评,马赫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胡塞尔完成他的著作前不作详尽答复,因为胡塞尔的研究并没有触动他的研究结果,他真诚地希望这些著作获得最大的成功。他只是作了以下几点说明。他说,作为—个自然科学家,他喜欢从一些特殊的确定的问题出发,让相同的东西从各个方面对自己起作用,然后从特殊情况上升到一般观点。他提出思维经济原理就是遵循这个习惯的,因为这种关于理论的理论,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区别心理问题(“盲目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思维)和逻辑问题的。不过,他也强调指出:即使所有科学部门的逻辑分析都是完善的,对它们的发展作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依然是必要的。如果把思维经济理论仅仅设想成一个目的论的。暂时的指导原则,那么这个见解并不排斥它可以建立在一个更加深刻的基础上,而它正是这样作的。何况,思维经济决不是那样,它是一个纯粹的逻辑理想,直到它的逻辑分析已达完善,它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马赫最后自信地说:“当我发现思维经济观念在我对它加以说明以前和以后都不断地受到重视时,我对个人成就的估价就必须低一些,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思想本身倒是更由此获得自己的价值;胡塞尔把它看成是科学思想的堕落,是与粗俗的或‘盲目的’思想的结合,而我认为它正是一种精炼。思维经济观念已脱离学者的研究,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生活之中,并对人类生活发生有力的反作用。”([4])

对于列宁的批判,马赫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1909年5月)之后两个月就了解到了。据西德学者的研究,事情是这样的:与马赫交往甚密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阿德勒(F.Adler)之妻是俄国人,她把列宁的书译成了德语,一部分是笔译的,另一部分是她口译给马赫听的。当时马赫的反应是:一方面,他很高兴,因为他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要不是阿德勒妻子介绍,他简直无法知道还有这么一件大事发生;另一方面,他认为这本书完全是党派争论的著作,与他感兴趣的问题相去甚远,因此他对此书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至于爱因斯坦和玻恩的批评,都是马赫去世以后的事了,马赫当然无从答辩。

撇开“思维经济”这个术语是否“笨拙”、是否“可疑”不谈(这不是实质问题),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境遇、立场、需要、经验和知识背景,对它的意义和意向做出自以为恰当的理解,并就它的优劣得失加以评论。但是,在我们看来,人们似乎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易于对思维经济原理发生误解和曲解。

1.思维经济原理是主观的、先验的吗?

从前面的叙述不难看出,马赫思维经济原理的提出,既不是主观的臆想,也不是先验的虚构。它的提出是马赫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智力成果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科学史家,马赫对科学发展史作了缜密的考察,他从中洞见到科学的经济功能和科学理论的经济倾向,也看到科学家把思维经济或简单性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位科学哲学家,马赫了解人类的认识史和思想史,他从中觉察到,“当人类思维凭借共有限的能力企图反映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其自身只不过是这一世界的一小部分时,显然他是不可能穷尽这一认识的,鉴于此,人们不得不经济地思维。因此,各个时代的哲学都表达了同样的趋势,即通过少数基本的思想来把握实在的根本特征。”([4])思维经济原理正是揭示了人类认识的这一趋势。

不用说,思维经济原理包含有主观性(爱因斯坦只是嫌它包含的主观性太多了)。不过,这也是科学的主观性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所具有的科学信念的主观性的自然体现罢了。科学作为一种现存的和完成的东西,的确是客观的。但是,科学作为一种尚在制定中的东西,作为一种被迫求的目的,却同人类其他一切事业一样,是主观的,是受科学家的心理状态制约的。这样—来,把思维经济作为科学的目的,又有什么理由加以过多的非议呢?另一方面,科学信念是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之时,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果事先所具有的自以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它有时也以方法论的原则和评价理论的标准的面目出现。尽管科学信念——开始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也许有的科学信念根本就无法用实践检验,但是科学家还是坚 信它们,事实上它们也往往不会使科学家受骗。科学信念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着科学家研究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科学家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的动力之一。由此可见,科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和“先验”(相对于实验检验之后的“后验”而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作为科学方法论原则和评价理论标准的思维经济,应该享有它的合法地位。何况,马赫在提出思维经济是科学目的的同时,也强调“思想对事实的适应,是自然科学工作的目标”([7],p.99)。

至于人类思维具有经济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人类思维的本性或本能(当然后天学习无疑会加强这一倾向,并使之变为有意识的)。这乍看起来是先天的,实际上却是生物漫长进化和人类精神长期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已往经验在人的遗传基因上的积淀。这种对某一具体个人说来具有先天因素的倾向,对整个人类而言则依然是后天的。正如前面所述的,马赫当时就认识到这一点(现代科学也许会愈来愈多地证实这一事实)。而且,他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认为:“在精神上确实存在着—个统摄新经验的‘观念’,但是那个观念本身是从经验中发展出来的。”([4])马赫进而更明确地指出,人不仅得到自然的信息,而且也得到精神的信息,就此而言,人属于两个世界,我们和我们自然环境中的事物属与同类,我们正是通过我们自己认识它们的。这种获得概念工具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最初还是在没有反思和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的某个阶段上变得有意识了,那么我们便发现我们已有一幅相当完整的世界图景。但是,这种关于世界的概念当然不是先验的(我们的“本能知识”可能使人认为它是先验的),而这激起了巨大的信心。这个世界图景无非是经验财富,它像物质财富一样,也是把许多人的工作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从而得以节省和解放智力。([5])

这还未触及问题的要害。某些批评家指责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主观,先验,关键在于马赫认为自然界中没有经济或没有简单性。自然界是否简单或经济? 对于这个带有强烈“二律背反”色彩的本体论问题,人们自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念和答案。牛顿认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爱因斯坦指出,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性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或现象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或心理的经济和逻辑上的经济)保持平衡;他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批评马赫的思维经济“太主观”的,因为马赫的天平偏向了主观方面;不过,他也坦率地承认,他永远不会说他真正懂得了自然规律简单性所包含的意思。海森伯像爱因斯坦一样相信,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具有一种客观的特征,他甚至被自然界显示出的数学体系的简单性和美强烈地吸引住了。与此相反,玻思却认为,经济的不是自然界,而是科学。普利高津则强调指出,不仅人对自然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向着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发展的根本变化,而且科学的兴趣正从简单性向复杂性转变。

出现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因为自然界是否简单或经济这个本体论问题本身,本来就是一个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名副其实的形而上学问题。我们用什么来证明它呢?我们只能用科学,用科学定律和理论。即使我们所发现(恰当地讲,应是“发明”)的定律和理论是简单的,那也只是说明科学本身是简单的,无论如何不能说明自然界是简单的。还是彭加勒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比较谨慎,比较巧妙。他说:“自然界的简单性问题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自然界不一定是简单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相信它是简单的而去行动,只有这样科学才是可能的。

2.思维经济是要人们停止思维和随心所欲地设想吗?

这是对马赫思想的明显曲解。思维经济并没有要求科学家减少观察的数目和停止思维,也没有说科学家可以随心所欲地胡思乱想或凭空杜撰事实和理论。事实上,马赫本人就是一位勤奋的观察家和思想家。他从小就对远处的东西看来变小和磨房风车的转动感到惊奇;即使到了高龄,他还强烈地进发出对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毫不掩饰的喜悦心情,还以孩子般的好奇的眼睛窥视着世界,使自己从理解其相互联系中求得乐趣,而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像这样一位在众多学科领域辛勤耕耘,以批判机械自然观和力学先验论为己任,以追求科学统一理想为奋斗目标的严肃的科学家,怎么会让人们停止思维和随心所欲地设想呢?

马赫的思维经济是针对科学的最终结果(科学共同体智慧的结晶)和科学家追求的目的而言的,并不是针对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具体过程和个别科学家的发现(或发明)过程而言的。前科学的知识和不成熟的科学,一般说来并不是经济的、简单的,但是发达的科学则必然简单或经济。思维经济作为方法论的原则和评价理论的标准,引导或启发科学家选择较为实际的道路和较为方便的途径,以达到经济或简单的结果,但并不是说科学家就可以不费气力,不走弯路,顺手就能拈来科学之果。作为研究者的马赫当然深知,“科学研究只能通过曲折的道路达到向直观认识直接显示出来的东西”([7],p.106),他的方法论只是希望人们少走弯路而已。

因此,思维经济原理并不是要求科学家停止思维或随心所欲地设想,而只是引导科学家更积极、更有效地思维,从而达到经济、简单的结果。再者,思维经济也不是科学的唯一根据。事实上,除此而外,马赫还提出了其他一些方法论原理,如观念适应事实原理、观念彼此适应原理、思维连续性原理、补偿原理、思维恒久性原理、概念嬗变原理、充分区别原理以及思想实验方法等。所有这些原理都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构成了马赫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在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3.思维在正确地反映客观真理的时候才是经济的吗?

情况并非总是如此。真的不见得是经济的,正确性并不等价于经济性。就科学理论而言,正确性是对它的最根本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而经济性则是对它的更进一步、更高一级的要求,二者在层次上是不同的。事实上,马赫也是这样评价科学理论的:观念适应事实即是实验证实,观念彼此适应即是理论之间无逻辑矛盾,在此基础上才要求理论要简单、经济。况且,正确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正如我们前面已提及的,马赫已经洞察到:一门科学的系统化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尽管都正确,但必有一些更为经济。爱因斯坦则进一步揭示出:“对应于同—个经验材料的复合,可以有几种理论,它们彼此很不相同。但是从那些由理论得出的能够加以检验的推论来看,这些理论可以是非常一致的,以致在两种理论中间难以找出彼此不同的推论来。” ([12],p.115)例如,在达尔文关于物种由于生存竞争的选择而发展的理论中,以及在以后天性遗传假设为根据的发展理论中,就有这种情况。洛伦兹的电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两种理论在数学形式和观察预言上是等价的,它们都可以说是正确的,即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真理。但是前者用了11个特设假设,显得牵强、复杂,后者仅用了两条公理(基本假设经济),就构成了简单、优美的完整体系。正因为如此,电子论虽然是经典物理学的最后杰作,最终还是被人们遗忘了,仅有历史的价值。

正是面对科学理论的这种现实状况,马赫和爱因斯坦才分别把经济原理和逻辑简单性原则作为科学的目的、方法论的原则和评价科学理论的内部标准(相对于实验检验这一外部标准而言)。逻辑简单性原则可以说是思维经济的深化和集中化,因为它要求的只是科学理论的根基,即逻辑前提(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经济。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觉得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太浅薄”。其实,马赫不仅把有用的形式逻辑附属于他的现象论和经济学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后者也是他的逻辑理论,他只不过是没有像爱因斯坦那样认识得更为明确、更为深刻而已。

翻开科学史和哲学史,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奔腾着人类追求理论的简单性和思想的经济性的不可遏止的潮流。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奥卡姆的剃刀、牛顿的节约原理、马赫的思维经济、彭加勒的力戒特设假设和科学美、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原则、惠勒(J.A.Wheeler)的质朴性思想……,就是这股潮流上几朵有代表性的浪花。有人认为,马赫的哲学是没有意义的空话和胡说。有人认为,马赫哲学虽然在历史上曾起过某种启蒙作用,但在现代科学面前已失去了它的魅力,正在遁入古老幽深的典籍王国。有人认为,马赫哲学的某些方面,尤其是他的思维经济原理和统一科学的理想,至今依然是人类智力武库中的有用的武器。看来,要对马赫哲学做出比较公正、比较符合事实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批判地分析一切材料,科学地把握历史事实。不费气力地人云亦云是万万使不得的。

参考文献

E. N. Hiebert, “Ernst Mach”, C. C. Gillispie ed.,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 Vol.Ⅷ, New York, 1970~1977, p.604.

Otto Blüh, Ernst Mach: His Life as a Teacher and Thinker, S. Cohen and R. J. Seeger ed., Ernst Mach: Physicist and Philosopher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ordrecht Holland, 1970, p.15.

这是马赫1882年5月25日在维也纳奥地利帝国科学院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演,中译文(茆俊强译)见《自然科学哲学》,1987年第2期。

E.Mach, The Science of Mechanics, 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Account of Its Development, Translated by T. J. McCormack,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60, Chapter Ⅳ, SectionⅣ.中译文(孙小礼译)见《科学与哲学》1985年第6辑。

R. 哈勒尔:诗人的想像和经济:科学理论家马赫,周昌忠译,《科学与哲学》1984年第5辑。

John T. Blackmore,Ernst Mach:His Work, Life, and Influe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Chapter 12. 中译文(董光璧译)见《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5年第4期。

)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l版,第iii~v页。

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6期。

H. Poincaré, Science et Mèthode,Paris, Ernest Flammarion,1922, pp.23,28,16.

P. Duhem,The Aim and Structure of Physical The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pp. 55,327.

《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171~173页。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荚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版,第212,214,384,389,573页。

第9篇: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条码 标准体系

电子商务是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身的电子化、网络化的贸易形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其物流技术在我国目前还停滞在传统的物流阶段,使用物流条码技术标准体系是电子商务和物流供应链的必经之路。

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顾名思义,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作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形式,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以全新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全球性的配置资源, 不仅影响到了百姓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行为, 还影响到了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甚至影响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电子商务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身,物流虽然包含在电子商务中,但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只局限于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略了物流的电子化,大多数物流仍停留在传统的经销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传统物流的物流能力的滞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物流的重要性及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以物流条码为核心的物流电子化开始被重视和发展。

2.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条码技术是20世纪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码印刷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条码技术是物流自动跟踪的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过程中。条码具有制作简单、信息收集速度快、准确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和条码设备方便易用等优点。通过条码技术可以准确识别物品信息和快速跟踪物品,它是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被称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RFID通过非接触读取数据完成系统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从而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所需原始数据快速而准确采集的有效工具。RFID被视为一种安全存取技术和一个有生命力的多应用平台,起到安全获取由基于网络解决方案提供服务的媒介作用。仓储物流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基础数据的采集问题,基础数据的真实与完备是仓储物流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3.物流条码相关标准

信息化与标准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于2005年在“物流信息化先解决标准问题”一文中指出:“尽快参与物流基础标准制定”。

在电子商务和物流中使用的物流条码体系涉及面广,相关标准很多。在国际贸易中,物流条码标准体系已基本成熟.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日趋完善。我国也已经制定出了许多物流的相关标准,至今已了138项相关标准。目前,关于物流信息还需制定的标准项目有69项,在已经制定物流信息标准中需修订的标准项目有16项。

在实际的物流管理中,应用条码技术主要涉及的标准有:条码基础标准、码制标准、条码生成设备标准、条码识读设备标准、条码符号检验标准以及条码应用标准。目前,我国已经制订的物流国家标准已形成三个系列的物流条码标准体系:

⑴ GB/T12905―2000《条码术语》等条码基础标准;

⑵ GB/T15425―2002《EANUCC系统128条码》等条码码制标准;⑶ GB/T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等条码符号印制与检验标准。

2007年8月23日,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了GB/T 21049汉信码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码制标准。汉信码的研制成功是我国二维条码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将对提高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水平、拓宽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4.物流振兴规划

在我国制定的未来5年全国物流发展规划中,对物流发展有了目标明确的内容:一是积极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到“十五”末期社会化物流配送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二是修建若干条贯通全国并且可以开展国际配送业务的联运干线,构建全国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绿色通道;三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具有合理规模的现代商品物流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四是培育若干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争取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物流中心;五是确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项目,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

2009年4月2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针对物流振兴纲要规划,浙江省交通厅联合华东等11个省交通厅的运输管理局发起倡议,建立物流平台以实现物流标准化的承诺。

当今我国的通用商品条码已经普及,使商业管理实现了自动化,而物流条码体系的应用却刚刚起步。为了推动物流条码标准体系的应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在开展医药物流及医院使用二维码的物流条码系统的试验推广。应用物流条码技术是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商贸物流业发展首选的最佳途径。

5.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条码信息化管理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必须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散布在全国各个中转仓库、经销商、零售商以及各种运输环节之中的产品流动状况,并以此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因此,电子商务要通过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即: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在电子商务中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通过扫描对信息实现自动控制技术)、EDI 技术(电子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GIS技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配送的最佳模型)、GPS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物流配置国际化)。通过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做到:物流运作系统化、物流服务网络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经营全球化。

多功能化、系统化、一体化、可靠化、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是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趋势,应用物流条码标准体系是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的现代化统一管理,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牛东来:日本零售业物流启示录之九――技术篇①零售业物流条码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2(9)

[3]戴定一:物流信息化先解决标准问题[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8).

[4]张成海李素彩:我国物流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化,2004(2)

[5]袁伟华:条码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10

[6]李咏婵李安平:现代物品信息技术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