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考核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记者要多引导、多呼吁有利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正能量。对于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国企改革,意识形态比实操层面更重要。
――李保民
国资改革领域专家、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巡视员李保民博士近日就国企改革问题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李保民长期从事体制改革和国资监管研究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党委书记、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采访过程中,李保民提醒记者多引导、多呼吁有利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正能量。对于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的国企改革,“意识形态比实操层面更重要。”59岁的李保民直言不讳。
改革方案为何推迟
《中国经济周刊》:国企改革方案是社会热议话题,一再传出将要出台的消息却迟迟未,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何时有望与大家见面?
李保民:《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一个由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牵头,多个部委参与制定的“1+N”的一揽子方案。关于改革方案的公布,时间必须服从内容。我认为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初始时期的一种转型攻坚时期,从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体制、投资体制都要围绕基本经济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这个时期对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要符合实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经得起实践推敲,审慎而稳妥地推进。如果各方认识达成一致,文件的出台就会很快。
舆论关注改革方案的时间表,说明大家对改革的愿望比较强烈和急迫,但我认为改革过程中的操作性的规范程序、建设性的前瞻思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引导(的问题)可能比出台时间本身更重要。
《中国经济周刊》:新的顶层设计需要明确哪些新的问题?方案决策进程中哪些关键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化统一?
李保民:一是新的要素。今天的生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包含马克思说的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传统三要素,还包括技术、专利等新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这些要素如何评估、考量,并作价入股,体现了方案设计者的智慧。生产要素的充分优化配置,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重大问题的清晰界定。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在搞混合所有制时除了“招、拍、挂”之外,还有哪些漏洞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防范,特别是技术、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怎么避免各界关注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资产流失和资产流动之间,在职工入股和私有化之间,需要有清晰的界定。不能再炒作概念、上纲上线,而是每个具体的案例依托改革方案都能找到解决之道。
改革一定是不易的,让所有人都接受的方案是不可能的。能把握住大的方向,并让大多数人接受的方案就是一个好方案,当然方案还要在发展落地中自我完善。
寻找盘活存量资产的商业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全国有13个省市明确今年将着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总理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是否是改革的破题关键所在?
李保民: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的试点是一种有益的深入探索,可以进一步强化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根据长期的研究探索,目前营运和监管国有资产的主体主要有五类公司形态:第一类是主要做增量的资本投资公司,此类企业根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来考核。第二类是主要做存量的资本运营公司,也叫资本经营公司,比如诚通控股和国开投,这类企业在扭亏增赢和并购重组过程中,重新整合包装现有资产,再去市场运作,效果非常好。第三类是控股公司,此类公司作为参股后的股权持有人,利润也很可观,像北京控股,天津泰达等就是这样。第四类是集团公司打造成实际上资本运营公司,比如宝钢、中航工业等具备各类资本运营职能、拥有若干金融牌照的实体,这也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必然带动的产融结合。第五类是有一定特殊使命的综合性公司,诸如中信,直接归属国务院管理,有点像新加坡的淡马锡。
当前国有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在“钱少人多机制不活”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无论是改组若干家资本运营公司,还是重组若干家资本投资公司,更多都是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出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从而找到一条解决国有企业“钱少钱从哪里来?人多人到何处去?机制不活怎么转?”等问题的道路。
改到深处是产权
《中国经济周刊》:推进产权多元化的现实路径在哪儿?
李保民:改到深处是产权,产权多元化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保障制度,这是企业抵御风险比较好的方式,这在金融危机中已经得到验证。纵观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股权多元化的。我认为下一步推进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按照基本经济要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投资体制改革是利好消息,由于没有明确投资目录的细则,即哪些行业能进、哪些行业不能进,因此虽然新、旧“36条”都明确提出法无禁止皆可为,但现实中仍然存在阻碍,所以壮大非公经济的潜力依然巨大。
第二,引进外资外商,更要通过引进资本来引进机制。大家现在对产权的认识越来越清,但人权的力量没有认识清楚。当资本力量越来越大时,就需要健康合理的机制保障合理人权,约束不合理人权。引进外资外商时必须要注意到,引进资本不仅仅是引进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引进体制和机制,到底怎么做。
第三,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战投的作用毋庸置疑,并且国有企业目前具备引进社保基金、保险、理财、证券、外汇储备等各类战略投资者的条件。
第四,职工个人投资入股。混合所有制经济让职工入股,形成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共同体,这是最大的亮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一些行业已经试行过职工持股,今后的职工持股过程也要注意连股连利又连心,特别是要一企一策,避免一刀切。
第五,是经营管理者可以持股,而且可以较大比例持股。我们鼓励大家全员持股,但是反对平均持股。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开展股票期权,央企则要破解高层经营管理者和行政官员间的交叉任免问题。
第六,生产要素作价入股。三中全会强调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造福人民,这些生产要素如何作价入股,国家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拿出具体办法来。
第七,发展和完善职工持股会。可以通过交给工会代管、单独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交给中介机构托管、采用“顶名制”方式持股等四种方式实现。
第八,是国有产权之间交叉持股。这个操作难度相对较小,像央企和央企之间,央企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有示范。比如中航工业的第二大股东就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国有资产的大面积流失不可能了”
《中国经济周刊》: 怎么看待被广泛关注并夹杂“私有化”非议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
李保民:从企业角度讲,随着资本力量越来越大,职工个人投资入股是一种非常好且意义深远的利益联系形态,就是常讲的“连股连利连心”。但这种持股在每个企业情况不同,要区别对待。有些企业搞平均持股,有些企业就是高管持股,以德国的一些公司为例,把员工划分为八个等级,前四个等级可以持股,明确要留住这些人才,后四个等级不允许持股,让非稀缺人员流得动。
这里有个意识形态的问题。职工一持股,马上就有人炒作为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贴上这种意识形态的标签,容易使当事人担心政治风险而不愿推进改革,产生了改革阻力。我认为以现在中国的国资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各类监管条例的制定,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等,大面积的国有资产流失不可能出现。从另一个角度看,国有资产放在那儿不用、不发挥效益难道就不是一种流失?现在的员工持股更多是技术、专利、投资等量化入股,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评判,不能说个人一持股就是私有化。
理论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解放思想又是理论创新的前提。这绝非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让思想解放、让观念转变,客观地认识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失地新的现象和途径,有的放矢的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一味地被旧的思想困扰着混合经济的发展。这种意识形态的障碍不解决的话,国有企业改革就难以深入进行下去。
《中国经济周刊》:有些民营企业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门槛多、垄断行业准入受限、法律对产权保护不完善,导致他们担心混改后的预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摘要:新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而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课老师更是要引导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激发其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的精神,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下笔者就以自己在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中,初步探讨一下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意识培养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和不断发展和的黄金时期,因此学校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导作用,不仅要在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中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教导学生,更要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1、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职业性质的内容要求。
与普通中学相比,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的对象和具体目标上有所不同,反映在体育教学上也应有所区别。长期以来,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职校特色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融入教育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对本来就文化知识占劣势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将来走进社会谋生并无好处。
2、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组织形式化,缺少专业结合的特点。
目前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到教学组织的作用,一般就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这些内容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学习,没有根据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体育教学缺乏职业特色。加之体育课时间有限,连最起码的身心锻炼都难以达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
3、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资源匮乏
当下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条件相对比较劣势,由于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学资源有限,包括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所有硬件设施的匮乏,长期下来,就导致学生感觉上体育课没有意思,经常出现逃课、迟到、早退的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更是无从说起。
二、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培养体育意识的方法和改革对策
1、教师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实际选编教材内容
在理论课方面,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并注重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体育知识的内容主要是科学健身、体育保健、运动损伤等;体育欣赏的教学部分首先是了解一个项目的起源、发展,然后学习这个项目的竞赛规则,最后是如何欣赏比赛等。让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了解体育也是可以成为一门生存职业的学科。
在实践课方面,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形成阶段,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体育就是为健康而奋斗,就是为使我们的学生在身体和精神上都得到增强而奋斗”。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既累又苦,任课教师要利用每次课的身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累,并教会学生怎样克服累的问题,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于吃苦的精神。必要时也可刻意安排学生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身体活动,培养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为不久的将来走向社会安身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根据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就业,二是升入高级职业院校继续深造。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拥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的专项身体素质。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制定。
3、教学方试和手段的改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的教学模式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去学习。例如,可以把有相同体育器材爱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喜欢篮球的就分在篮球组,喜欢足球的就分在足球组,喜欢乒乓球的就分在乒乓球组,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思维活跃,乐于协作。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习小组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习的实际需要。如可以采用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分组,学生自由组合分组等分组形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分组形式,可以较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事实表明,有很多学校的个人爱好组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其专业领域的不小成绩和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确保在最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4、职业技术学校因该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体育资源和体育环境的地方能培养好学生的体育意识,所以,相关部门因该重视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资源设备,加大对体育场地和环境的投入,建立一些应有的体育站,让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体育活动,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上体育课的那一个把小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校的体育意识。
5、体育成绩评价多元化
体育成绩考核项目主要包括基本技术、身体素质、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及平时表现等。考核标准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进行制定,例如在进行羽毛球发球的考试时,考试标准可以分为高标准和低标准,技术能力较差的学生按低标准考核,技术好的学生按高标准考核。这样可以让那些平时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从来都不及格的同学也有机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同一项目学生还可以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进行多次考核,即学生如果对本次考核成绩不满意,可以通过练习后再次参加考核。给学生不断提高的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考核中将学生组织体育教学的能力也作为其中一项内容。制定出考核要求和评分细则。这个项目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对每位同学的考核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并及时反馈其优点及不足,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提高。
6、宣传确立终身体育的精神
体育教师应教导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精神,并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做好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建东.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
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的分析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偏向于理论知识层面的考核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偏向于理论知识层面,而对于学生品德、行为层面的考核却忽视了,学生虽然懂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却在行为上缺乏该具有的修养,导致知行不一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也影响了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应有的自主能力的发展,还丧失了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合适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选择起到明确的引导作用。2.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教与学成果的功效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不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不能从考核结果中判断准确出学生的理论水平,更不能反映出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状况;而且,考核的整体成绩也不能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在学生考试分数的分析与反馈不能反映现实教学的情况,也不能作为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应该能较好的评判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效果。3.考核方式在激励功能方面大打折扣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往往是一场闭卷笔试,没有把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纳入考核范围,考核成绩的区分度也不高,这就使得传统考核方式在激励功能方面大打折扣,使一些学生自律放松,课堂纪律松懈,出现逃课、消极散漫的不良现象,在知识学习上不愿意深入探究、简单机械记忆来应付考试。传统考试考核方式没有有效激发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4.考核方式偏离教育目标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由于卷面考核的局限性和考分的简单量化性,没有反映出学生的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没有反映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在事实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这就等同于降低了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考核,就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政治信仰、文化信念、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综上所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效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表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理念已经滞后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要求,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中改进或创新考核方式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二、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设计
基于如上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考核方式表现出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并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设计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方案考核评价方案由知识评价和日常行为评价两个系统组成,其中日常行为评价系统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班委会评价系统和思想政治课老师评价两个子系统。(一)知识评价知识评价占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业成绩的50%。该成绩由学生期终考试成绩乘以50%得出。试题要求:1.试题总分为100分。2.试题突出时代性。3.试题覆盖面较大。4.试题分为基础性、应用性两大部分。(二)日常行为评价日常行为评价占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业成绩的50%(其中班主任老师、班委会评价占20%,任课老师占30%)。1.辅导员老师与班委会成员(辅导员为指导、班委会成员为主体),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追踪,根据考评细则,酌情量化评分,以100分为标准,只扣不加,(对班级、系、学院做出贡献者可由班主任酌情加分,分别以0.5分、1分、2分为标准)。如果学生没有违反考评细则中的规定,按满分100分计算,有上述规定的贡献者,可以超过100分;如果学生有违反考评细则中的行为,按考评细则的规定从100分中扣除,学生最终成绩按百分折算。上述行为量化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由班委会与班主任老师共同认真完成,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将学生日常行为得分加盖院系章后以电子表格形式汇集于该辅导员老师处(第二次要在期末考试前完成),由任课老师按两次成绩的平均成绩乘以20%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并把该成绩存入德育档案中。2.思想政治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矫正的场所,任课老师应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违反课堂纪律行为的学生,要与其谈心,并对其错误行为进行矫正。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填写上课记录,期末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量化计分,以100分为标准,最后乘以30%计入期末考核成绩。
三、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5(C)-0018-01
前言: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支之一:中医,如何在市场中不断发扬光大,是一个摆在所有中医院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构建中医院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创新传统医学,是摆在所有中医院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为社会文化体系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方式,医院文化是一种由团队精神和文化积累出的,医院在经营期间及其职工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期间所表现出的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所积累沉淀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也是一个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医院文化,一方面,它具有医疗行业的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文化的通性:医院的内生增长性,职工的内部凝聚力、人才的激励奖罚机制等;以及医院的形象所塑造的市场竞争力,如医院的市场形象、外部信誉,亲和力等。
中医学,源远流长,曾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相较于西医,中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崇尚自然,献身精神等方面。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中医学的传承者,中医院更应该大力建设中医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建新时代的中医院。
一、中医院构建医院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一)构建核心价值观:由于历史发展等诸多原因,中医院建院时间普遍较短,大多数是在解放后成立的,由于时间不长,且从建院初始往往就形成中西医并存的状态,建国初期,我国医疗水平比较低,因此吸收西医方面较多的先进技术,技术的引进导致意识形态多样化,有些中医院因此失去了自身特色,在患者看来,并不比其他医院更有特色,而要构建中医院特色文化,则首先需要对中医院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整合,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向心力,进而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发扬光大中医学。(二)提升医院集体凝聚力一个集体是否优秀,是否团结向上,首先就表现在这个集体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当员工在一个彼此拥有同样价值观的团队中进行工作,共同的价值观将会使其形成共同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构建拥有共同文化的员工团队将大大提高组织人员的向心力,反过来,人员的向心力提高了,则对于新成员的溶入又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样不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什么困难,医护人员都能心往一处使,力向一处用。(三)提高执行效率一个单位的政策制度制定再好,财务细则规定再细,如果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则一切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集体没有良好的向心力,则任何制度与任何命令,都将大打折扣,因为人员的心态积极与否,决定了这个集体的执行效率高下,是否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制度控制,物质分配合理外,员工的心理情绪也需要进行调节。因此,构建中医院文化,创造共同的精神、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才能将医院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真正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医院制度的执行力,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四)提升竞争力俗话说的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下,整个社会生产力迅速增长,市场呈现出服务供应迅速增长的趋势,于是酒深也怕巷子深了。如今人们在进行服务消费的时候,较以往更加注重品牌效应,所以,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硬件的竞争,各类的软实力也成为人们选择的重要指标,树立医院的形象与社会声誉,创建中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之道。
二、构建中医院文化体系的实施和操作方法
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群众口碑,是当代中医院责无旁贷的责任。建设中医文化,需要中医院通过良好的服务、过硬的技术来实现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建立良性循环,扩大中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仅仅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够的,通过成立院领导挂帅的工作检查小组,将文化建设任务分配到科室,定期检查文化建设工作进度,并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计划,将中医院建设成为中医文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土壤。(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医院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医院就在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专门负责制定计划、确定考核方案、检查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医院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二)长远规划,持续发展。中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些文化方面的元素或者艺术手段展现中医院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同时在服务理念上展现传统中医文化:杏林春暖、大医精诚等,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使人们在需要就医时会倾向于在中医院接受治疗,从而扩大中医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三)加强考核,注重实效。。医院需要将文化建设列为各科室年度考核目标之一,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阶段性评估,其考核科目包括:理念认同度、工作执行效率和文化表象建设进度等,切实把这项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体现医院价值观念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作者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18.
[2]唐汉钧.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外科卷[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6.56.
[3]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96-1049.
业务发展情况及主要成绩:
1、各项主要经营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截止至11月20日,业务收入完成6145.60万元(不含“泉灵通”),完成年计划103.11%;固话净增4540部,完成计划98.7%;“泉灵通”净增11462部,完成计划的230.2%;宽带业务发展2328 户,完成计划的133%;其中:泉灵通业务发展数占晋江局发展总数的1/5,宽带业务发展总数占晋江局发展总数的1/3。
2、依照省级“青年文明号”标准,结合亮丽工程竞赛细则,立足机制创新,推行营业计件量化考核,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为服务宗旨,切实落实“首问负责制”,分局保持省级“青年文明号”和省文明办的“文明窗口示范点”荣誉称号。
3、今年分局还取得以下主要荣誉和奖励:“亮丽新电信”辩论赛第一名、IP竞赛一等奖(第三季度)、“宽带极速之旅”发展二等奖,首季开门红小交换机拆机并网专项奖、首季开门红竞赛“三等奖”,营业练功团体第三名等。
4、全面完成市局考核的各项通信质量指标和安全生产指标,实现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通信案件发生。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谈过去一年分局的工作:
一、与时俱进,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立足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和日常工作实际,引导、帮助员工认清形势,扭转观念,特别强化员工市场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教育。分局负责人针对员工意识形态的“热、难点”问题,通过个别谈心、集中讨论等形式,及时做好疏导、沟通,把思想统一到分局各项业务发展,应对竞争和改善服务的工作“重心”上来。
二、科学管理,推进分局工作有序开展。
1、按市局有关绩效考核的文件精神,制订并不断完善分局效益考核办法,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的差异,及时调整绩效考核分值的欢迎光临好人网比例,加大如:欠费催缴、移动商务IP、IP信息收集、泉灵通、宽带等重点工作的分值比重,使今年分局绩效分不断上升,到第三季度,列各分局的第六位。
2、XXX分局是晋江局率先实行营业计件量化考核的分局,针对这项改革,我们及时建立了营业计件量化考核二次分配管理办法,从营业工作量、岗位规章制度、服务质量、业务管理、经营效益等七个方面细化了考核办法,改革实行三个月以来,对营业员和客户都产生了积极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为其他分局推行这项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
3、加强营业、客户服务部、公话超市的业务管理和考核,重点做好日常业务处理中各种原始资料、报表和营收资金的把关。尽可能为代办服务商创造有利条件,在业务宣传、业务指导、资源共享等方面支撑到位。在今年客户服务部等级管理竞赛中,晋江局三个一等奖的客户服务部有两个在XXX。
4、下半年,经过积极准备,以培训和自学相结合方式,提高“三代”宽带专业素质,分局“三代”人员从社会电脑商接手了宽带业务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大大压缩了宽带修障历时,晋江局的宽带“大头”XXX分局在今年发展XX多用户,特别是“宽带极速之旅”取得二等奖,“三代”迅速到位的安装调测功不可没。营业的每月营业员考评和最优评价制度,保证了营业整体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维持较高水平,在全省组织的营业岗位考试中,晋江局前十名,有4个在XXX,近期泉州组织的营业考试中,第一名也是XXX分局的营业员。
三、深入市场,掌控市场经营主动权。
今年的电信经营工作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电信资费大调整、南北电信拆分、网通宽带、联通公话、移动商务IP、移动公话、各大运营商的IP卡……冲击波一浪高过浪,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XXX,分局的经营工作从以往心无旁鹜以业务大力发展为重心转向了须攻防兼具的多元化作战态势。今年分局经营的几项重点工作:
1、继续不遗余力地发展固网电话,重点挖掘东环片区写字楼、新兴公司、住宅区用户及旧城改造搬迁户,加快拆机并网,今年共拆除小交换机25家,累计新增电话556部,与联通、移动公话针锋相对,主动出击,选点定位,覆盖式发展公话业务,共发展公话超市25家,公话办点近60家,公话发展数在原基础上翻了一番。
2、主要依托客户服务部和其他条件成熟的社会代办点,针对打工族、学生和服务行业人员,大力发展“泉灵通”。通过“泉灵通”业务的发展形成并巩固了相对完善的分局社会营销网络。
3、结合市公司和晋江市局对宽带业务报刊、电视及其他形式的宣传,分局采用现场演示、电话促销、小区集中受理等渠道,重点明确地发展学校、住宅小区和工薪阶层的宽带用户。共2页,当前第1页1
4、为积极应对竞争,取得竞争主动,保证科学的经营决策,分局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健全和完善了分局200多家中小企业档案,利用“帐务清单查询系统”,实时统计出单机话务量超过800元的用户资料,先以电话联系形式,逐个了解包括企业所有电话号码、公司规模和人数及老板或负责人在内的信息,再根据已收集的中小企业资料,有针对性地上门走访,在做好服务工作,解决客户通信问题,引导客户通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公司情况,根据走访结果,不断完善客户资料。
5、做好话务量分析,特别是异常话费和话务量波动分析,根据话务量波动情况,组织客户经理、“三代”代员,有针对性地上门走访,了解话费波动原因,在做好客户话务量流失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客户整体通信情况,利用“中国电信”业务组合的多元化优势,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制订个性化营销预案,与客户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排挤竞争对手,巩固和发展电信业务。
6、发动分局全体员工,包括“三代”人员,深入市场,收集市场信息,特别是竞争对手的业务动态和通信设施建设信息,尽最大努力以多种形式遏制联通、移动公话、移动商务IP、网通IP等的“漫延”,在第三季度的IP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用心服务,提升客户价值。
1、多种形式,转变员工服务意识和理念。让“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宗旨深入人心,从而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比如::对服务工作受表扬的员工不单给予绩效加分、通报表彰,还奖励增加工休日,优先考虑选优评先等;对服务工作做得不够的员工,不仅给予经济处罚,还给予批评、教育,要求进行换位思考,写书面心得体会,让其深刻认识服务不周的种种弊端。在晋江市局组织的以服务为主题的“
亮丽工程”辩论赛中,分局与办公室、鸿运公司一起获团体第一名。
2、转机建制,率先实行营业计件量化和全业务受理。通过这一体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的机制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营业岗位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和亲情化,全面提高了营业服务质量。
3、制度化、规范化,再加落实执行了“首问负责制”,遏止了服务“擦边球”。公开公布各岗位的服务承诺标准,坚持一线岗位的班前十分钟制度、值欢迎光临好人网班长制度、每月最优服务评价制度及服务奖罚制度的落实,强化“首问负责制”记录要求,明确第一位接待客户员工的职责,加强投诉时限管理,形成了解决客户问题和投诉处理的绿色通道,认真对待和解决社会和客户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切实把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五、其他工作:
1、按“泉灵通”号码局号和“三代”分片区域划分话费催缴、责任到人,做好欠费催收工作。
2、规范卡市,建立电话卡直销网络,签订代售协议100 多份。
3、积极组织人员签订“泉灵通”基站协议,优化网络,并对基础资料认真整理、核对;做好交接箱线路资料的整理、线路图纸的电脑录入、核对工作,把管线资源管理纳入科学、动态化管理轨道。
4、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康杯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谁出问题谁负责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做好新入局“三代”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5、组织分局员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6、认真完成市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深知明年乃至今后的若干年,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艰巨,XXX分局在新的征程,将迎难而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晋江电信的美好明天再立新功。
1.1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精神动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特别是由于青年学生对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理解肤浅,因而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2]。高校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了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文化辨别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
1.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校园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与职业教育脱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3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3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3.1贯穿一条主线,弘扬中国精神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把握两个结合,彰显民族特色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3.3形成三种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3.4建立四种机制,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3.5搭建五个平台,丰富交流形式一是搭建融合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建立民族文化融合基地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融合互动提供了强大的融合交流平台。民族文化融合基地可以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或民族风采展,向师生展示各民族风采及历史文化[6];同时可以在举办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比赛的内容之一,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校园民族文化的特色,为各民族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本民族职业技能特色的平台,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互动中体验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此外,民族文化融合基地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活动、爱心助学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二是搭建实地考察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高职院校所在省市及邻近省份的人文景观和革命胜地,可以分批组织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师生去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感受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既释放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和疲惫,远离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享受了一份心灵的澄明与宁静;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更多的收获是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三是搭建课堂渗透平台。
2020年,XX区按照“全面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民共享、全域宣传”工作思路,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揽,突出核心价值观引领,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上健康发展,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
一、常态长效,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一)网格包保不懈怠。继续按照《XX区2020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组织干部职工每周五到包保社区网格开展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公共秩序整治,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不文明行为劝导,参与帮助包保社区网格解决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点位达标不反弹。继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点位标准(2020年版)》,对全区所有测评点位进行常态化包保,定期对包保点位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立即着手整改,建立点位包保常态长效机制,保证所有点位都有人问有人管,确保点位随时处于达标状态。
(三)志愿服务不打烊。由主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继续组织干部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及社会志愿者到城区主要干道、主要交通路口,配合各路段路口执勤交警,针对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横穿马路翻越栏杆,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乱穿马路、随意乱停等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
(四)宣传发动不停歇。区深文办督查组定期向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继续在“文明同行·曝光台”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以文字+短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进行曝光;区属各媒体平台持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类别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力度不减,深文热度不降,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晓率。
同时,将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作为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四全五化六心”工作法,坚持构建全员参与体系、全域文明矩阵、全民创建网络、全时宣传格局,打造优良秩序;创新网格化、标准化、精细化、法制化、智慧化管理,打造优美环境;优化交通环境,打造宜居环境,守护舌尖安全,挖掘XX元素,净化市场秩序,注重旅客体验,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认真总结,及时梳理,2020年“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资料汇编及工作亮点材料汇编已完成编制并如期报送。
二、稳扎稳打,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规范“文明村镇”创建,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XX区2020年“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8+N”创建标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环境卫生整治为着力点,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截止2020年10月,共创建省级文明镇3个(其中板桥镇已申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市级文明镇3个,区级文明镇2个,文明镇创建占比100%,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1个,区级文明村44个,文明村创建占比达88%,预计2020年底,文明村镇创建比例达100%。
三、久久为功,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
根据市文明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对照省、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明确区级文明单位体系内容和标准,积极发动辖区内区级文明单位复查及各行各业单位申报,将辖区内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纳入区级文明单位创建。通过上报材料,初步筛选、考察走访、组织讨论、征求意见等环节复核评选出区级文明单位,把工作做实做细。截至目前,XX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省文明单位5个、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个,创建市级文明单位14个、区级文明单位30个。下一步按照工作部署,预计2020年11月完成复查考评工作,并将在年底进行表彰。
四、绵绵用力,认真做好文明家庭评选
(一)开展标准化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文明家庭出发,形成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氛围。创新推出“五有”“6+N”标准化创建品牌,结合实际,印发《XX区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工作方案》,发动全区家庭积极参与评选,2020年申报省级文明家庭 户,获评1户。截至目前我区现有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4户,市级文明家庭2户,区级文明家庭397户,镇(街)级文明家庭1500户。
(二)开展示范化创建。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培育良好家风等为目标。积极认真打造XX区大连路街道成都路社区和XX区板桥镇板桥村两个文明家庭示范点,目前已完成验收相关工作,并且稳步推进开展活动。
(三)开展成效化创建。一是榜样引领有示范,通过鼓励文明家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更多家庭积极参与创建,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形成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新风尚,推动优良家风家教家训走进了每一个家庭,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社会和谐;二是凝聚群众有突破。架起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建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式开展工作和活动,逐步形成了一种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居民对文明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村(社区)综合满意率提升5各百分点,进一步凝聚起干事创业,文明进步的良好风貌;三是文明程度有提升。在创建过程中,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群众文明程度为目标,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载体,使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进展,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主动贡献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更加凝聚积极向上,文明进步和谐氛围。
五、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文明校园创建,我区各级文明校园共58所,其中全国文明校园1所(XX区第十三小学)、省级文明校园1所(xx航天中学)、市级文明校园15所、区级文明校园41所。
(一)强化领导。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体制机制上实行“五个纳入”,纳入全区“十三五”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全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印发转发《xx区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贵州省中小学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评估细则》等文件,确保目标任务、责任主体、项目经费、考核督促落到实处。
(二)强化统筹。指导各学校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两个体系(贵州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贵州省中小学文明校园测评细则),制定文明校园八标准(组织机构、校园文化、德育体系、德育阵地、教师队伍、特色课程、活动文化、文明礼仪)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质。
(三)强化教育。始终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创建活动全过程,通过设置永久性公益广告、经典朗诵作品征集、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使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彬彬有礼xx人。
(四)强化宣传。在聚焦XX、903频道等区属媒体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学校开展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全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和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目标、措施等,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和选树先进典型,开展区级先进评比,择优往市级,省级、国家级报送,2020年共计表彰了区级“三好学生”1040名,优秀学生干部220名,先进班集体200个,获评省级新时代好少年1名,对广大师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五)强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走访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督查,全面掌握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在全区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同时目标管理考核中扣除贯彻落实不力的单位一定分值,并取消往上级报送文明校园的资格,督促学校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六、科学谋划,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一)制定实施方案。以中央、省、市有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制定《XX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展示阵地打造工作。
(二)整合阵地资源。认真学习借鉴赤水、清镇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市)的经验做法,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资源,按照“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内容、有工作资料)打造文明实践场所阵地,在50个社区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
(三)开展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全区组织开展义务宣讲、环境保护、健康医疗等群众喜乐闻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场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建设“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
七、狠抓落实,不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少年宫24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6所,贵州省彩票公益金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7所、市级财政支持的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所,市、区财政支持的社区少年宫1所,实现全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受益学生30000余人。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已成为我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抓场地落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空间(墙壁、长廊、橱窗),作为少年宫活动、作品的展示阵地。全区共落实乡村少年宫专用多功能室300余间,落实室内活动面积6000多平方米,落实室外活动场地40000余平方米,所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篮球场、用于科普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实验操作室、用于少年儿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多媒体室、电脑教室 、用于文艺训练、展演的文化艺术活动室等场地。
(二)抓设备落实。指导各项目实施学校在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修缮的基础上,通过上级资金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对教学仪器、科普设施进行更新配套,添置书画用品、音乐器材、体育运动器材等相关活动器材,少年宫的各项配套设施能基本满足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需要。
(三)抓人员落实。在动员学校积极发展现有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实现一专多能和师资共享的同时,鼓励各项目实施学校积极聘请校外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活动的文体骨干、先进人物、民间艺人等担任志愿辅导员,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1至2名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指导。目前,全区共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担任“乡村少年宫”辅导员,并吸纳“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和民间艺人15人,聘请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协会的会员23人,并面向社会招募各个活动中所需要的志愿者30人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少年宫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抓活动落实。充分运用“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一育人载体,在全区不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2020年9月,XX区承办“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举行“送一盏月亮给祖国”主题作品征集展,收到来自全区中小学作品150余幅,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乡村少年宫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周六和寒暑假,开设“兴趣爱好班”、“四点半学校”、“特色活动课”等趣味性活动项目。航天小学本着“沐浴活动阳光、享受活动阳光、和谐健康成长”的办宫理念,开展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社会服务五大类活动,共设活动项目24个,十三小学在正常开展书法、美术、音乐等项目的基础上,到裁缝店收集废旧布新开设布贴画活动项目等,XX二小少年宫注重寓教于乐,在美乐思维空间中开设科学类项目共计7个,包括声、光、电科学体验室、STEAM、机器人作坊,航模、校园电视台节目采编。
同时,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按照“一宫一档”的要求,及时对各项活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每项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详细记录,形成了详细完备的档案资料。
八、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本年度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常态长效化管理有差距。虽然已经部署了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但在动态管理方面仍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农贸市场问题容易反弹,长效机制尚未健全。
(二)议事协调机制健全有差距。虽然XX区文明委早已建立相关机制,但仍有制度规定尚未完全落地。例如,尚未将文明创建情况真正与各单位奖金绩效挂钩,精神文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未完全做到同步。
一、素质教育提出的实际依据
1.现实国情的需要。我国国情之一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经济比较落后。面对世界经济大潮的升起,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必须适应于现实国情,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切实有效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2.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国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尤其如此。美国、日本及其它一些国家在竞争中采取的关键对策,就是加强教育、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教育落后,国民素质低,意味着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没有立足之处。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把握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扎扎实实抓好基础教育,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3.改革开放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由产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面向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些都对我们的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大量涌人,冲击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这也要求我们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当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有三:首先是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没有改变。上级领导多次强调要改革应试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以学生应试分数作为学生升学的最终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成长因素。而衡量老师也仍旧以老师的教学成绩在全市的排列顺序作为考核评价的标准。在这样的指挥棒教师能不狠抓学生的“成绩”吗?
其次是领导所具有的推动素质教育的素质是个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已有多次提速,从而逐步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而领导正如火车的机车。如果火车的机车性能不行,即使有再好的铁轨也无法使火车提速。现在许多领导他们关心的是所带领的学校有多少学生能考上重点,而不是关心所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他们把素质教育不是当着一项必抓的工作而是当着一种装点的时尚。
最后是教帅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是使素质教育得以推行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一支懂得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还处在在摸索阶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和辅导,在教学中出现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经常发生。有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只有三分热情,受到一些挫折就止步不前等。从而影响素质教育的推广。
三、素质教育对策
在启动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的同时,要建设好保障体系,保证在学校中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教师系统
l、优化教师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才能胜任素质教育:①有实施素质教育的觉悟;②热爱全体学生;③一专多能,知识较为广博;④要掌握“两门”(“教育学”“心理学”);⑤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书写能力,会使用电脑;⑥师德高尚,为人师表,有全局观念,能与同事和谐相处;⑦身心健康,能坚持工作。为胜任课堂教学,教师还需具备三种能力:①驾驭课堂的能力;②教学设计能力;③解决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
2、加强学习培训,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掌握心理科学,掌握教育科学,统一办学思想,为素质教育的运行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3、实施提高教师素质的规划。学校要制定培养学科带头人的规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计划,规划教师学历达标、学者型教师目标、学科带头人目标,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目标、青年教师成才目标。要加强教师的思想和业务建设,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做好岗位培训。
(二)健全管理系统 。
l、管理目标。管理要体现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校长为保障素质教育在学校顺利进行而制定的各项决策、具体要求要通过各职能部门坚决贯彻执行。
2、管理工作基本要求。“勤业敬业、服务教学”。管理就是服务,要减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外的负担,要为师生创造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3、对教师的教育管理要坚持方向性、激励性、教育性。通过灌输、疏导、渗透,投入感情,充分调动老师内在的积极因素,使老师产生内驱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坚持学校的开放性,增加透明度,把难点、热点、重点公开,让教师与学校风雨同舟。
4、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绩。要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三化”(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有序运行,不断进步。
(三)建立评价激励系统
l、素质教育是政府行为,督导室制定的《学校素质教育评估方案》对学校、对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起着规范与导向的作用。用评估细则来对照检查,认真倾听督导室的意见,纠正有违素质教育的做法。
2、过去几年,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了一些对教师、对学生评价激励的规章,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这些经实践证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激励条例要继续实行下去。
对学生的评价:
①分数是评三好生的条件但不是唯一、也不是首要的条件。
②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某些方面做得很好的学生,应受到奖励,例如“文明示范生”、“学雷锋积极分子”、“好儿女”、“劳动积极分子”、”文艺积极分子”、”体育积极分子”等。
③“好儿女”的评选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相参照的综合评价法。
对教师的评价: ,
①政教处制定的“班主任完成任务奖”,从德育研究、家访转差、抓规范、防事故等进行考评,根据量化考核评出先进班主任。
②教务处根据素质教育对文化基础知识的要求,制定了对中考及格率、优秀率的不同等级的奖励标准。
③学校制定了鼓励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后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标准,激励老师在“五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出成绩,做奉献。
3、改革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
(1)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搞一锤定音,经过再学习、再补考允许订正原来的成绩,给予二次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教师素质能力高低和工作态度优劣的评价,不以考试的均分和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淡化升学率,重视按时毕业率和优秀率。对教师的工作实行全面考核和评价,在学校管理、职业道德、教研教改、课堂教学、开设选修课和指导课外活动以及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做出成绩的老师应受到奖励和表彰,对学校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师授予“杰出贡献奖”。
(3)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家长要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优劣的观念。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一、开拓创新,做好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已经成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同时机械设备的数量和技术含量大量增加,这给机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正确选用机械自身的运转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从只注重设备的技术管理,实物形态管理向意识形态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换,以经济效益、工作效益为中心,为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服务。本着客观上管理好、微观上搞活的原则,形成了集使用、保养、维修、经营管理为一体的新体制。
(一)设备的购进
近几年来,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设备的购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备的购进过程中,我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设备购进前进行必要的技术性、经济性论证,充分了解设备的机械性能、可靠性、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工程适用范围,结合市场状况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考察购置设备的必要性,预测成本回收的时间,以及它带来的经济效益;掌握同种设备的不同报价,货比三家,使投资合理。二是设备购进时充分考虑了生产状况和设备发展。如我局XX年购置稳定土厂拌设备时,按当时工程需要购买每小时产量300吨容积式称量的厂拌设备即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我考虑到将来等级公路施工对厂拌设备产量和质量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建议购置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电脑计量WCQ500路基料拌合站,从而满足了日后高等级公路对物料称量、物料级配和产量的要求。目前,我局机械设备资产总值已达到4000余万元,是10年前的30多倍,且配套成龙,性能先进,已全面具备了承接高等级公路施工的能力。几年来,我参与主持了本单位所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考察、选型、购置、安装和调试工作,且一次试机成功率达100%。
(二)设备的使用
机械设备的正确合理使用是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是完成机械化施工任务的保证,而且是减少机械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机械运行和保养费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使用管理中,我坚持了人机固定的原则,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一机多人的大型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要求机械操作手对机械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操作机械时做到四不准:不准超温、不准超压、不准超速、不准超负荷。同时,对施工现场机械进行动态监控、维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管理人员的指挥,正确操作,按规定使用,尊重科学,充分发挥机械效能,保证作业质量,做好施工配合,对于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要求机械现场管理人员“四到场”,即机械管理到场,机械检查到场,机械工作协调到场,机械故障处理到场,使机械管理横到边、纵到底。同时,实行了机械监理制度,机械监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监督操作、修理人员正确使用、保养、维修机械设备。从而保证了机械的正确、合理使用,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做好设备技术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设备的经济管理,坚持以设备经济效益管理为中心,以综合效益率为最高目标。机械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所拥有的设备资产值,制定年上缴金额。机械队实行单机单车核算制度,以成本、工作量、机械技术状况、盈余额为主要考核指标,与工资分配直接挂钩,实行按劳取酬的结构工资制。单机单车的经济核算方式,克服了以小单位整体经济核算出现的各机械收支不平衡、责任不到门、业绩不到人的诸多弊端,使每台机械的收入和支出明细化,并以此衡量经济效益,考核驾驶操作人员的工作业绩。通过单机单车核算的落实,充分发挥了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调动了驾驶操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了操作人员一专多能、精益求精。
按照“对内为主、对外为辅,先内后外、内外有别”的原则,建立了内部租赁制度和外部租赁制度,积极开拓内外两个市场,在确保内部施工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对外出租设备,走出了一条“以租养机、靠机创利”的新路子。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我查寻了相关规定,制定了《内部台班费用定额》、《外部租赁台班费用定额》、《租金核算管理细则》、《租赁合同管理细则》等,绘制了设备租赁动态分布图、租赁经济分布图等。对租赁期较长的给予一定优惠,并随行就市及时调整租赁价格,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近几年来,我局设备利用率均保持在65%以上,设备有效利用率90%以上,对外租赁累计收入400余万元。
(三)设备的保养,维修与改造
做好保养、维修工作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关键。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的“定期保养、强制维修”制度存在很大缺点,重点是不重视日常保养和维修的经济效果,于是,积极探索新的保修模式,逐步建立了“状态监测、强制保养、视情修理”的新模式。强化了班前、班中、班后的日常保养工作,实行了日常保养状况奖惩制度,设备维修人员实行计件工资制和维修质量负责制。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视情维修。并积极探索新的维修方法,如:一台XX年购置的T-230推土机采用康明斯NT-855发动机缸套,每半年就要因穴蚀而更换,我主张采用零件换位法,在缸套运行一段时间后转动90°重新安装,有效地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新的保修模式后,我局每年的维修费减少了15%-45%,故障发生率减少了65%,大大提高了机械完好率,延长了机械使用寿命。其间,我共主持或指导了设备的大修20余台次,其中较大型技术改造4次。一是1995年对西安产沥青混合料拌和机的除尘部分和燃烧部分进行了改造,在旋风除尘的基础上制造加装了水除尘系统,变烧柴油为烧重油,既节约了燃料消耗费用,又解决了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若按利用率60%计算,一年可节约资金5-6万元。二是1996年对市公路局淘共3页,当前第1页1
汰近10年的德州产14/16吨压路机进行了修复改造,变操纵杆式转向为方向盘式转向,变机械式转向操纵为全液压式转向操纵,节约资金1.8万余元,至今使用良好,得到了市公路局及原生产厂家的较高评价。三是1997年参与了对Parker-M356沥青拌和机计量系统的改造试验。从信号放大器后的电路中直接引出电信号,然后通过比例电路进入PLC(可编程控制器)。这样,可以方便地使用硬件来调节数模比例。该系统改造后能对每一锅料的各种集料、沥青和粉料配合情况作分类贮存。当有废料出现时,能自动报警。防止废料进入成品仓,保证了出料质量。该系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四是1998年对山东建筑机械厂生产的WCQ200稳定土厂拌设备进行了改造,加大了搅拌锅电机,改造了供料系统,加大了骨料供应量,使设备产量由200t/h增大到300t/h,同时把粉料计量改为螺旋称称量方式,并且直接进入拌锅,使计量更加精确,从而使该设备在等级公路中允许使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机务统计工作
机务统计工作是从机械设备采购至报废为止,贯穿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记录。在工作中认真收集了各种原始资料,做好了设备的建帐立卡工作,设备的交接、使用、保养维修记录,大、中修记录、折旧费记录、轮胎更换、机械运转记录等齐全完整,统计台帐使我们掌握了机械设备的一切管理与使用情况,为考核机械设备技术性能和效益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进而提高机械设备的投资效益。
(五)做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机械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
机械设备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寿命长短,同时影响工程的进度与质量,从而影响设备的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而提高机械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是管好用好设备的关键。在实践中,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从制度上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提高每一位操作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激发他们饱满的劳动热情。其次,加强了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在人员素质方面,进行了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操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爱岗意识。在业务培训方面,几年来,先后对机械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技术培训。一是深入施工现场,随时随地向操作人员传授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保养知识。针对操作人员对机械具有的相当的感性认识,我在培训过程中,不是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以实为实,以使用、保养的现场演示来加深操作人员的理解,从而使操作人员在保养好机械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施工作业。二是在施工淡季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机械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学习各种机械知识,包括机械构造、液压与液力传动、电气路等。通过学习使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等有了理性的认识,以便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深化,同时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发展。三是加强了对修理人员的培训,积极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修理人员到设备生产厂家和大型修理厂进行理论实践学习,以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适应机械设备技术更新的需要。近几年来,我不但自己参加了长沙交通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习,而且举办了8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类机械从业人员400余人次。
(六)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机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预防是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在安全管理方面,我按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机务安全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机械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三是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机械操作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义务和责任,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责任到人。四是制定安全目标考核制度,通过安全检查、评比和奖惩来提高机械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五是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力度,重点是公路施工和公路养护现场机械作业的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的检查和保养,杜绝设备带病运转,严防“三违”现象,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几年来,我局无一例机械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二、机械化施工组织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充分认识到,用工程机械施工,并不等于就实现了施工机械化,机械施工与机械化施工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不同概念。公路机械化施工是以机械为主组织生产,机械化程度是用机械完成的工程量与全部工程量的百分比值来体现,机械使用费已是工程成本中仅次于材料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没有先进的科学管理,机械越多,浪费也会越大,只有把机械管理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紧密结合,在“化”字上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京沪高速泰化段、104国道、220国道、105国道、环湖西路、龙麻路、曲菏高速公路、省道331线、省道250线、省道255线等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工程量4.3亿元,平均机械化施工程度达72.3%。在施工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机械化施工管理。共3页,当前第2页2
我认为,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效率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的连续作业能力,二是机械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械化施工的管理的内容如图:[图略]
在此,我以XX年220国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为例,对机械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实例总结。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将选定的机械设备进行了认真的检查保养,使之处于临战状态。在具体施工管理中,分四大块进行施工组织。(一)拌和。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及时调整,保证产品合格率。每天在生产稳定后,取样到试验室,进行集料筛分,水泥剂量和含水量试验,根据结果及时调整配比,以达规范要求。(二)拌和料运输。运输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车辆调度,确保卸料及时准确,避免贮料仓溢料或摊铺机等料现象。其次是保证车辆大厢干净,每次卸车后清除残留混合料,避免结块,卸入施工现场。(三)摊铺。摊铺关键在掌握合理的摊铺速度和振动频率,将摊铺速度控制在3.0m/min以内,振动频率为20HZ左右。振动频率与行驶速度的配合选择保证熨平板后不出现碎石破碎。其次是掌握好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在调整好两基准后
,就要求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熟练配合。为此,我们规范了操作配合程序,当运输车向料斗倒车时,距离摊铺机10cm左右,摊铺机长笛一声,表示开始卸料;倒车不正或出现其它问题时,摊铺机连续鸣笛示意;卸完料后,摊铺机长笛两声,运输车落下大厢后驶离。(四)压实。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我们选择了YZ18T振动压路机和20T的胶轮压路机各一台配合进行压实,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以2.5-3.5KM/h的速度,从两边向中间,从内侧向外侧进行两遍稳压;复压用振动压路机以适当的振幅和速度振压两遍;终压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四遍柔压,消除基层表面因振动产生的裂纹及纹迹,最后达到平整、密实。经实测,平整度小于8mm,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横坡在+0.3%以内,压实度均在97%以上,验收合格率为100%。充分体现机械施工的优越性,印证了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否科学,是决定工程进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三、关于对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探讨
随着公路养护作业量的日渐增大,近几年来,我对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现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体会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公路养护机械化势在必行。近几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县已拥有水泥、沥青硬化路面600多公里,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公路等级的提高,过去那种传统的公路养护形式、作业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而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减轻养路职工的劳动程度,推进养护工艺更新、提高养护技术和养护质量,加快病害处理速度,为全社会提供畅、洁、绿、美的行车环境,是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文明养路的有力措施。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养护。在我的建议下,局成立了专门的养护工程队,这样使养护机具集中使用,能承担中修以下的养护任务;同时它为养护体制改革,实行企业化管理,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了前期的准备,机械化养护有了切实可行的基础。
(二)推行公路养护机械化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机械的合理配置。多年来,养护部门一直存在着“没有机械要机械,有了机械用不起”的怪现象,这个问题就是配置机械的经济效益问题。我分管机务和养护工作后,对每一设备的购置都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和考察,适时为领导科学决策出谋划策。1999年我汇总制订了公路养护机械化设计方案,将养护机具类型、用途、购置数、规格型号、预计利用率、计划购进日期等都做了详细说明,得到领导的肯定,目前我局公路养护机械装备率已达80%,综合机械化养护程度达65%,基本实现了公路养护机械化。
四、加强股份制机械设备管理,服务于工程建设
随着单位工程施工队伍的不断状大和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设备的需求是日益增加,单位的有限资金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自1997年开始,我积极尝试采用社会融资的方式购置股份制机械设备,按照共同投资,共同收益,风险共担的原则,以自愿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购置设备,所购机械的产权归全体入股者所有,公路局作为股份制机械设备的代管者,对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对外租赁、成本核算、效益分配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成立了股份机械设备管理中心,对股份制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几年来的运作证实,股份制机械设备不仅壮大了我局的工程施工综合实力,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而且广大入股职工也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目前,局各类股份制机械设备资产总值已达1066万元。
总之,通过多年工作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真正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狠抓硬件落实,即搞好日常的现场管理和动态管理,努力提高机械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抓住成本控制这个牛鼻子,以提高利用率和完好率为手段,达到设备保值增值的目的。我决心以此次评聘为契机,通过自我剖析,查摆不足,虚心学习,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为使机械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公路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