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成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说,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为六亲。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2.五毒俱全中的“五毒”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
3.五大三粗中的“五大”和“三粗”
五大三粗是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腿粗,腰粗,脖子粗。
4.四平八稳中的“四平”和“八稳”
四:东西南北;八: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平:四方太平;八稳:八面稳定。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和“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一系列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6.十恶不赦中的“十恶”
十恶: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7.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和“六将”
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8.六根清净中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9.五花八门中的“五花”和“八门”
五花:金――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土牛花――比喻一些挑夫。
八门:一门巾――算命占卦;二门皮――卖草药的;三门彩――变戏法的;四门挂――江湖卖艺;五门平――读书评弹;六门团――街头卖唱;七门调――搭蓬扎纸;八门聊――高台唱戏。
八门简称:巾、皮、彩、挂、平、团、调、聊
1、释义: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2、出处:《的序言一》,没有一省一县一区一乡的完整的规划,只是零敲碎打地在那里做;
3、结构:联合式;
4、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5、近义词:零打碎敲;
关键词: “三”成语 分类 文化意蕴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文字向其他民族传播,再进行沟通与交流。文化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数字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文化的所有功能。成语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中的一种结构最凝练、意义最深远、表达最确切的语言。数字成语在成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成语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表面简单的数字进入到成语中,它的意义不再像表层意义那样简单。“三”最初只是作为一个数字出现,本没有特殊的文化含义,一旦进入到成语中,就不再是数学概念,而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一、成语中数字“三”的分类
(一)按词义分类
数字进入到文化领域后,最初表示的是实际数目,单纯描绘事物的数量。后来逐渐衍变为只对事物数量多少的程度描述,不再具有数字的客观实在性,这就是成语中数字的意义被虚化的现象,使数字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抽象意义。
1.实指。“三”最初表示的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如“三姑六婆”中的“三姑”指尼姑、道姑和卦姑,是三种不同职业的妇女;“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三种植物;“约法三章”是刘邦初入咸阳时与众位父老约定遵守的三条法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2.虚指。“三”在成语中有时并不表示实际精确的含义。
一是可以表示多数。是数量多、时间长、日子久的意思,如三人成虎、狡兔三窟、垂涎三尺、一日三秋、日上三竿等。
二是可以表示少数。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三”的含义逐渐恢复成少数的意思,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意义,或者表不确定,如三寸金莲、三户亡秦、三言两语、三杯两盏等。
三是没有实际含义,在成语中起到凑足整个成语音节的作用,如“不三不四”。易经中,每个卦都分六个爻,代表着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三爻与四爻恰好处在六爻的中间位置,易经认为中间的位置象征着光明正道。如果去掉其中的数字,那么该成语仍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词组,如“欺三瞒四”变成“欺瞒”,“推三阻四”变成“推阻”,“拉三扯四”变为“拉扯”。虽然仍是一个词组,也可以表达完整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大不相同了。以“欺三瞒四”为例,去掉数字后为“欺瞒”,是欺骗瞒哄的意思,但是“欺三瞒四”,指人不实在,多次欺骗,表达效果更加强烈。
(二)按类别分类
1.人物类。此类成语多描述人物的学识修养、话语言辞、为人处世和意志品质,如安世三箧、读书三余、火冒三丈、三心二意、退避三舍、两面三刀、三省吾身等。
2.文化类。此类成语多描述经典书籍、艺术作品和宗教思想,如三坟五典、入木三分、绕梁三日、九经三史、三叠阳关、六韬三略、五荤三厌等。
3.时间类。此类成语多描述季节、次数,如三年五载、半夜三更、日上三竿、几次三番、三番五次、日高三丈等。
二、嵌有数字“三”的成语的文化意蕴
(一)伦理纲常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和规范社会秩序的桥梁纽带。此类中最典型的成语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根据“天人感应”理论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沉积,“三纲五常”逐渐成为一种人人都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三纲五常”的实质就是在以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基础上,以伦理道德加以规范和调节封建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确定人与人之间的尊卑、长幼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只能依附男子,事事处处迎合男子而生存。所以“三从四德”是对女性的要求与规范,更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二)君臣制度
封建社会,皇帝是一国之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就要懂得为君之道,学会如何用人。
君主要有“奉三无私”的精神,“三无私”包括“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帝王作为一国之君,更要心系百姓,像天地日月那样无私奉献,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利,造成祸国殃民的结果。
君之下是臣,“三公九卿”这个成语最能代表古代的官僚制度。“三公”是指古代最高的三个官职,位于一人之下,数万人之上。与“三公九卿”意思相似的成语有“三槐九棘”、“三九之位”、“三台五马”。臣子中地位尊贵的称为“三朝元老”、“四世三公”。如果出身卑微,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努力读书,如果“连中三元”,也会位极人臣。
(三)宗教思想
宗教对我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成语反映宗教文化。带有数字“三”的成语也有很多是表示宗教思想的,如皈依三宝、三生有幸、此中三昧、五荤三厌等。
“皈依三宝”在道教和佛教中有着不同的解释。道教中的“三宝”指的是“道宝、经宝、师宝”,皈依三宝是信仰道教的人士进入道教的第一步;佛教中的“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徒皈依三宝后,就成为真正的佛家弟子,从此不再信仰其他宗教。
“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是佛教中的语言,具体指的是前生、今生和来生;“此中三昧”中的“三昧”是佛教中的重要词语,是要人去除心中各种世俗之事,使心神归于平静,毫无杂念;“五荤三厌”中“五荤”是佛教禁忌的五种辛辣的蔬菜,“三厌”是道教的饮食忌讳。
(四)学识修养
成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也可以告知学习方法、途径等。要成为正人君子,需“三省吾身”;要抓住一切时间读书,储备知识,利用好冬季、夜晚和阴雨时节这些空闲时间,这就是“读书三余”;学习知识能联想,由此及彼,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读书认真,百读不厌,就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毅力;要有王羲之“入木三分”的耐力,最终才会成为“南阳三葛”一般有学问、有涵养的人物。
(五)房屋建筑
有一些成语涉及居住场所和娱乐设施。“三宫六院”最初是以故宫的建筑得名的,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后来泛指皇帝与后宫嫔妃生活居住的地方,再引申为皇帝后宫选妃的制度;“三径之资”原是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开辟的三条小路,后来人们用“三径”代称住宅庭院,“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三瓦两舍”,“瓦”和“舍”是宋元时期民间人士说书、卖艺等娱乐活动的场所。
(六)婚嫁习俗
关于婚嫁习俗的成语有很多,如接三换九、三茶六礼、三日新妇、三媒六证、三日入厨、三亲六故、三星在户、三星在天等。这些成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古时婚嫁习俗:
一是婚姻的合法性。古代婚姻不仅要有父母双亲的支持与同意,还要有“三媒六证”作为证明。
二是婚礼的流程。从订婚直至结婚的全过程,要经过“三茶六礼”。只有完成了“三茶六礼”才被认为是明媒正娶的,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
三是古人的吉凶观念。婚礼一定要选择良辰吉日完成,“三星在户”就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时间。
四是古时的风俗习惯。为表示结婚之后已成为人妇,能操持家务,处理家庭琐事,所以女子要“三日入厨”;在夫家忙完之后,还要回娘家一次,九天后男女双方还要互送礼物,互相拜访一次,此为“接三换九”;双方结婚组成家庭之后,亲属朋友随之增多,更有了“三亲六眷”或“三亲六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透过嵌有数字“三”的成语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依赖于文化,只有从文化角度解析,才能真正理解数字背后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挖掘古人借用数字表达的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汤景鑫,刘雪芹.试论数字成语的文化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05):95-99.
解释:意为把本来没有却硬说有,借以形容凭空捏造。
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
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
2、两面三刀。它出自李行道的《灰阑记》,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3、三长两短。它出自范文若的《鸳鸯棒·恚剔》,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4、四分五裂。它出自刘向的《战国策·魏策一》,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2、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3、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
4、滚瓜烂熟: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形容非常熟练。
6、瓜熟蒂落: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芝兰玉树:本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
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琼枝玉树: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随着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化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系统已经大规模向集成电路进军,所以,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也就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能、高水平的完成课堂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就显得很必要,为此,我们的教师就要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做新的探索和改革,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一、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的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是研究数字电子技术的重中之重。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的教师既要保证有数字电子技术验证性的实验在其中,又要保证有适量的综合性、设计性的数字电子技术试验,二者不可荒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等并依据教学大纲制定适合学生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内容。
(一)验证性实验。
什么是验证性实验呢?验证性实验就是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进行训练的一种比较基础性的实验操作。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的实验理论、实验仪器等基本知识的同时巩固、深化常用集成元件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实验项目进行更新,例如,我们可以在验证性实验中开设“基本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以促进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和常用电路逻辑功能、方法的掌握,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和之前的验证性实验相顺接的是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通过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工程观念的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工程、制作工程、管理工程的能力。例如我们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自主设计“乘法器”、“抢答器”等活动,既适应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又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可谓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最终的实验结果,因此,对于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环节不容忽视。传统的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环节都是由老师在上面进行讲解,同学在下面听着、然后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常常处于游离状态,而且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开发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产生很强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和环节做一些变革,具体如下:
(一)对实验进行预习。
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把接下来即将要讲的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等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这次的实验有初步的认知,粗略的了解,可以帮助实验教学的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在实验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之前学生对本次的实验已经有了认真预习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讲解时就不需要强调之前那些已经提过的东西,直接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验任务和注意事项,从而节省了时间,也就相应的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此时的教师需要做的是,进行实验全场的巡视和监控,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结束后,对实验进行评定。
实验操作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整个实验的终结,学生还得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电路调试结果等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的结果和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这个过程同样不能小觑,它对刺激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和严谨对科学的积极心态。
三、进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改革的作用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的教学,帮助了学生深厚对基础电路知识的学习,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分层次、多元化、深角度的实验改革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干能力、操作能力也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推广工程 中小型图书馆
1引言
在当今信息科技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建设公共服务的时候可以融入现达的科学技术、传播手段,同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改革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效率,完善服务体系,这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数字图书馆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存在,它给传统的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改传统图书馆服务范围小、服务水平差、服务手段少等缺点,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图书馆成为新一代不受围墙、边界阻拦的分享知识与信息的场所。最近几年,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已经略显成效,其建设与服务系统也已经形成。但是,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均衡的发展、不健全的信息共享制度以及水平较弱的服务能力等。针对中小型图书馆进行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要求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数字资源,同时要完善服务体系,这也是“十二五”规划要求的一项文化工程。
2 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现状
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高校社科文献中心、国家科普文献中心等。在2005年“数字图书馆国家工程”开始启动,其目标是在世界上创建前所未有的大型基地,并且是保存中文数字信息,服务不止全国甚至还包括全球的数字信息。从开始启动到现在五年的时间,数字图书馆目前已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不但具有丰富的内容、先进的技术,还有广泛的覆盖面、快速的传播,它具有550TB的数字资源量,其服务不但覆盖互联网,而且移动通信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等都在其范围内。我国的大量中小型图书馆已经着手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建设了。2010年底,国家图书馆调研了省级中小型图书馆,数据资料表明,在省(市)级所有中小型图书馆中,已立项着手建设当地数字图书馆的有12家,而正规划建设新馆的有13家。所有这些中小型图书馆都建起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多样的形式以及丰富的内容,都得到了本地读者的好评。当然在各个中小型数字图书馆的推广表现地如此趋好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比如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没有统筹的规划、地区标准差异造成行业整合障碍、缺乏合作以及专业人才等。
3 中小型图书馆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途径
建设数字图书馆最终的目标是提供个性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给读者,而其中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便是数字资源。因此整合资源与创新服务是建设数字图书馆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数字资源建立有效的登记机制,可以大大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使数字资源得到更深层次的加工和长期有效地组织保存。运用新技术可以创新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既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又不乏专业性与特色化,满足众多读者的需求。
3.1为数字资源建立有效的登记机制
目前数字资源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唯一标识符来标识,它就像是数字资源的身份证一样,按照统一的要求和程序在特定范围内标识数字资源,这也是现代因特网互操作实现的基础,这就完全消除了传统标识方式不能实现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弊端,使数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与管理。
3.2为数字资源完善组织体系
目前,中小型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管理越来越严格,为满足新的要求,传统独立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新的资源整合揭示所代替。通过将创建、组织以及揭示环节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规范、准确、高效的数字资源搜索平台,统一检索以及资源揭示元数据,满足了用户对搜索相关信息的需要。
3.3为数字资源建立保存机制
随着数字资源不断的增加,传统的资源保存体系已经不能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有效保存,因此图书馆界必须迫切建立一套新的保存机制。通过对资源的获取、归档存储,然后管理、使用、最后保存等环节,定制出相应的规则与移植数据的策略,使数字资源得到长期保存。同时建立相应的联合保存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的存储能力,实现云存储。
3.4为服务创建新媒体平台
为适应科技发展、满足当今年轻一代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创新中小型图书馆服务势在必行。将图书馆服务与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各种新媒体终端联系起来,为数字图书馆创建新的移动网络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小型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领域创建了平台,这不但扩大了图书馆信息的覆盖范围,实现了资源共享,而且通过这种交互式手段使用户得到了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服务。
4数字化时代下如何完善中小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4.1建设虚拟网络平台
通过借助移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以及卫星网等渠道,安全快捷传输数字资源,建设覆盖全国的虚拟网络平台,使得跨库检索以及无缝链接成为可能,同时实现数字资源与服务在全国各地区的共建、共享以及共存。
4.2建设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
要想实现中小型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的服务, 就必须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全国中小型图书馆间构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应用唯一标识符来完善数字资源登记制度;对文献资源进行分布式部署,同时策划特色项目,加快构建丰富合理地数字资源库,增加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健全知识组织体系,深入挖掘和揭示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对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资源进行准确有效的分布、反馈,提升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数字资源保存机制,使数字资源得到长期保存。
4.3构建个性化、专业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大众,同时这也是对数字图书馆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的标准。数字图书馆在中小型图书馆中的推广工程,是建立在拥有海量资源库群的前提下,进行组织、整理、挖掘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元数据。并且建立统一管理体系,使用户通过认证身份后即可享受数字资源服务。此外 还通过与先进的新媒体结合,为用户包括一些特殊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4对数字图书馆进行专业的人才培训
为数字图书馆培养专业的人才,不仅满足了建设数字图书馆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推广工程的快速健康持久发展。对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交流与研讨会,有序分批次进行相关的理论、业务、应用以及科技与服务培训,提升数字图书馆人才的专业化、科技化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推动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
4.5为特殊群体建立新的服务机制
目前我国有八千多万残疾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作为我们祖国的公民,他们有权利享受图书馆现代化的服务,因此图书馆界要为这类特殊群体建立一套特殊的服务机制,满足他们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语音以及视频加载文字的服务,建立无障碍的服务体系。而对少年儿童,可以在服务体系中适当的加入卡通动漫的元素,建立一个充满乐趣与儿童色彩的网上绿色服务平台。
5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小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与服务理念,并同时重点介绍了应当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如何创新服务水平。文章对提升中小型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完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我们图书馆业界应该全面落实好这些内容,实现中小型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做大做好。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121
[2]马冬冬, 等. 构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合理化虚拟参考咨询模型[J] . 图书馆杂志, 2007( 2) : 40
[3]鹿贺,王孟媛.文化共享工程与基层数字图书馆建设.山东图书馆学刊—2010年图书馆的定位与发展专辑,120~121
[4] 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启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2、22
[5] 刘桂林.新形势下图书馆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3(10)
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