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工作标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职工思想认识不足,质量意识薄弱,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不到位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环境的特殊性,煤矿职工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安全质量意识薄弱,同时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首先大部分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存在厌倦抵触情绪,盲目追求产量与进尺的指标要求。在现场跟职工交谈了解中,职工认为只有开采出煤炭或打出巷道他们才有钱可赚,只要能安全地、经济地把煤炭开采出来就可以了,至于工作面有点生活垃圾、坑木堆放乱一点、采面缺几根柱那都是无关紧要的,最主要的是要把煤采出来,煤采完了,再整齐的采面也就报废了,打得再好的巷道也就没用了。其次质量标准化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问题,在大检查之前搞突击,“松一天紧一天”的管理状态,平常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没有常态化的落实,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滑坡严重,埋下更多事故隐患。最后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培训及规程措施的贯彻没有到位,工人对工作面标准没有掌握了解,在现场的工作中也就没法真正的做到干标准活,干安全活。
1.2采掘工作面现场存在的问题
本人作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负责人,通过每周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检查,对工人在现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共性问题进行结语如下:
1.1.1采煤
(1)使用柱径偏小等不合格支柱、空顶作业、栅栏不合格、无设置警牌、局部通风机管理不到位等。
(2)采面顺槽习惯性支护不到位冒顶,断面超宽。
(3)采煤工作面发现有乱丢煤现象。
(4)管线吊挂、排柱距控制、支护成行成排、柱帽、迎山角、风筒吊挂等不符合要求的。
(5)工作面电缆吊挂电缆悬挂高度偏低,且分布均匀,电缆垂地。
(6)巷道杂物、浮矸、浮煤、淤泥多,装车口处水沟无畅通、杂物矸石积水等文明生产差。
1.1.2掘进
(1)水沟深宽欠挖、轨距枕距、未按中腰线铺轨、坡度变化明显、轨道安全间隙不足、轨接头不合格、轨接头未套两块枕木,轨道没有顺弯,出现接头拐急弯
(2)断面未达设计标准偏小不合格。
(3)电缆、风水管、风筒吊挂眼未按规程规定进行施工,风水管没有分开吊挂,用塑料管代替风水铁管,电缆吊挂超过一定垂度,且盘圈。
(4)使用不合格旧轨道。
(5)电缆、风水管、风筒吊挂眼未按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6)管路漏风漏水现象
(7)掘进工作面工钢架支护不合格,棚梁接口不严实、合缝亮牙,高宽不符合规程要求,棚前倾后仰、错牙、吊唇、后穷、迈步、高低等,棚之间没有撑木,背帮少于三块板,控顶少于四块。
2如何加强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
(1)抓好采掘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结合矿井采掘工作面现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及文件,健全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考核方案、管理办法、安全措施、奖罚办法等细化各项分工,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形成了从领导到一线职工层层负责的标准化责任体系。
(2)细化工作,精细管理,抓好日常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的常态管理。通过制定井下工程验收管理的规定,制定采掘工作面验收的标准,做到所干工程有标准所依,并且对工程进行严格验收,严把关口,杜绝不合格品出现。通过每周采掘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开具问题整改通知单,并回头看,确保出现的问题能够落实解决掉。通过质量与管理人员工资绩效挂钩考核的措施,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深入一线现场,加强监督。
(3)加强采掘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工作,营造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宣传教育氛围。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职工的综合素质偏低,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的薄弱,在现场操作过程中没干标准活。通过每月开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宣讲,矿井总工程师以授课形式,培训一些采掘工作面的标准要求,让每位职工都能掌握相关标准,懂得如何干,才能在现场把活干好。通过安全部门每月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安全例会、班前安全教育、现场抽考培训,导师带徒、三违帮教、事故案例教育等形式,营造质量标准化建设氛围。通过持续不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宣传,逐步规范职工的质量标准意识与行为,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意识。
3结语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现代企业;植入;管理体系
国家政府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要加强对危险行业尤其是化工、石油等行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随后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一些化工石油行业的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规定和意见,这都充分表明了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标准管理现状的担忧。在国家如此大力支持和倡导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时,大多数企业也都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的号召,也对公司内部植入安全标准化管理做了很多努力工作,但是实施后发现普遍还存在不理想的地方。政府也针对这种情况先后在各个省市地区开展了化工产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这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我国市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仍然是杯水车薪。文章对安全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的植入和推行进行探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标准化概念
所谓的安全标准化,就是在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一套科学安全生产责任机制,通过对企业生产管理程序内容制定相关操作要求和处理规定,按照我国政府和安全生产部门制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法律体系,建立一套对生产管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预防控制和预警机制,从而使得企业生产活动的各项要素都处于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状态,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安全化的目的。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积极发展,对于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就更要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企业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公司生产管理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对一些安全生产危险性较高,事故发生率也较高的行业领域。第二,企业加强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迎合国家政府对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号召,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我约束和管理的核心机制。第三,落实好安全标准化管理符合国家对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制度的必要手段,也是防范企业源头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重要方法。第四,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能够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能够帮助企业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和地位,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发展中处于战略高度。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全面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工程的早日完工,有助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现代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和安全生产机关一直都在关注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进程和发展状况,通过对国内市场重要大型企业,如中石油宁夏分公司,重庆三峡油漆公司、电力公司等等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情况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建设状况的不同,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状况也参差不齐,有些地方完成质量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地方因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费时、费力,同时也与公司内部安全管理系统出现不和谐现象,使得很多公司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检查和审核都是做面子工程,走个流程,普遍降低了审查力度和标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质量。此外,我国很多私营企业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普遍缺乏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对于企业深入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透彻,也就导致大部分公司内部没有投入资金在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和设备的建设工程上,这也对企业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造成了妨碍。另外也有部分公司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理解狭隘,认为这项工程应当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分负责,缺乏一定的配合,也影响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效用的发挥。
三、加强现代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植入的有效措施
强化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效果,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落实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认识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领导和管理员工对于国家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法律规定和指导意见进行学习和研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对于安全标准化管理概念和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企业了解政府部门和安全生产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态度和意见。然后企业也要加强对市场上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比较成功和顺利的公司企业实例进行学习,通过对一些安全标准化管理实施不良的企业进行对比,从而让企业员工切实了解安全标准化管理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对企业员工自身安全带来的保障。经过种种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标准化观念。
(二)制定企业安全工作管理机制,落实岗位内容和职责
提高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意识后,可以针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安全工作管理机制,每个小组都要设立负责人,并在企业内部实施安全责任机制,结合政府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安全标准化管理岗位和内容,使得企业各项生产安全工作都能够层层递进,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日常管理工作。这种层次分明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明晰的岗位内容和职责,有利于日常各种程序工作效率的加快,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管理机制的有序性,也方便企业领导追究个人安全事故责任。
(三)建立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规定和操作要求等制度
企业在明确岗位机制和职责的基础上,也要规定其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可以把企业中的安全工作目标分层细化到各个生产管理部门和小组,然后对每项工作内容再进行对应细化,并设置相应的考核审查机制和操作规章制度要求,要求每位员工都能明确掌握与自身岗位相关的各项操作规范和要求,要让员工自觉按照规定处理日常事务,设立一定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绩效机制,实施定时抽查考核和优劣淘汰制,全面强化企业内部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全面落实。
(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引进
企业同时也要学会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不断改革、学习和创新的时代。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也要如此,不断加强对先进公司和成功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植入,不断根据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和发展规模状况来调整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确保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职能的百分百发挥,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和企业发展壮大能够共同发展,和谐进步。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管理员工进行定时培训,更新其安全标准化管理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促进企业全体员工积极自我学习和上进,使得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安全标准化管理建设工程的积极推进和实施。
结束语
从我国企业长期发展以来,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安全事故发生,这对企业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政府部门积极倡导现代市场企业体系加快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植入过程,提高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的规范性和健康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的原则来开展的,这是降低社会企业不安全因素,提高企业市场安全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社会民众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这对于营造我国市场安全性、标准性和规范性的竞争氛围也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作者单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讯分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1标准化的概念
对于标准化,不同的国家和部门结合自身特点,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对于标准化的定义也就不一样。1972年,桑德斯在《标准化目的与原理》中这样定义标准化:“标准化是一个为了所有相关方利益,特别是为促使最优经济局面形成,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件和安全要求,在所有相关方的协调合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我国国家标准GB/T3591-83对于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虽然现在对标准化的定义有许多理解,但是基本都大同小异,核心就是在某一个领域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最佳的效果,实现这种效果的手段就是利用对经验的总结,制定出合理的、最有效的大家共同来遵守的规定。
从不同的对标准化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化的三个特点:
(1)统一性标准化的成果就是制定出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在从事生产经营或者管理等活动的时候需要遵守的共同规范。
(2)最优性
我们制定出标准并且实施,是为了通过标准这种手段使得我们的活动更加的简洁、协调,并希望以此来使我们的活动效果达到一个最优的状态。
(3)反复性
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所制定的标准可能渐渐的无法满足新的要求;或者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会发现标准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继续的改进,这也是实现最优化的要求。标准化就是一项对标准制定,实施,改进,再实施的无限反复的过程。
2安全标准化理论基础
2.1安全标准化的概念
安全标准化就是将企业的安全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企业安全的要求用标准化的形式加以实现,将企业的安全目标和安全工作内容,以及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要求、目标和操作方式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达到预防或减少事故,以及消除或控制事故后果的目的。安全标准化也是整个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标准化”的内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活动中,自觉遵循国家和地区、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并将这些内容具体化、细致化,依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和标准来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和办法,并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体成员中切实得到贯彻实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并持续改进,使企业的安全水平能够不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人、机、管理始终处于健康和谐并保持在最好的安全状态下运行,进而保证和促进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速的发展。从安全标准化的概念上,我们可以得知,安全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协调好各生产环节之间和各个岗位之间的安全工作,符合各项规定,能够达到一个安全管理的标准。
2.2安全标准化的基本要素
安全标准化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目标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立;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检查;应急事件管理;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安全管理工作绩效测量与评价。
3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
3.1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说明
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从解放以后就开始了,期间经历一些波折;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竞争体制的完善和加强,企业为了自身的良好发展逐步开始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标准化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一些法律法规的颁布,明确了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行政部门的设立,初步的建立起来了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也加强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一些危险性很高的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这些行动渐渐的规范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改善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从而使得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和好转。但是,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还是十分严峻的,像煤矿、道路交通运输、建筑等高危行业或者领域的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依然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另外,这些领域中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依旧比较薄弱,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各个部分地方政府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所以造成安全责任不落实,为了节省成本,必要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监管工作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法和安全统一规定的技术要求。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提高建筑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同时建筑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是考察一个建筑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3.2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安全标准化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问题:
(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彻底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大多是针对建筑施工过程这个阶段的安全标准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标准的规范化。但是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全过程的体系,所以应该站在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构建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从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到施工完成后的运行都应该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完善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标准化体系。
(2)标准化在建筑安全管理上未完全应用
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标准化法》、《标准化实施条例》等等的一些指导性法律法规,而关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将标准化办法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建筑全标准化条例。对于建筑项目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方案等问题,还没有进行规范与约束,也没有对其进行论证;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还没有全面完成,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3)新变化带来的建筑安全新要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工艺,这些都给建筑安全标准化带来了新要求,现在已有的部分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己经远远地不能满足要求。比如说大跨度的钢结构的运用、高层建筑新的模板工艺、大体量混凝土的饶灌等等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是相对的安全技术却相对落后。因此,从现状来看,建筑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仍然有众多的需要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有大量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安全标准的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曹琦.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J].建筑安全,1997,12
[2]王兆林.论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J].建筑安全,1999.14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管理方式
1.安全管理
1.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综采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是保障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根本原则。由于综采工作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职工的安全意识要求要高,时刻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三违”事故的发生,加强“三不伤害”意识的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职工的安全,才能保证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才能保证采面的安全生产。
1.2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安全生产质量
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班前安排工作、井下作业现场,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的讲解、灌输,对那些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不认真,违章作业的个别违章者,必须执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三违”事故的发生,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另外,对那些在安全工作中作出贡献的要予以奖励,以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人才队伍管理
2.1建立人力测评机制
运用测评的方法分析职工的潜质、能力和行为表现,并把测评结果与任用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人才的培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人才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测评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的测评办法,采用理论和实践双测评方法。
2.严格的监督,确保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采取职工代表与干部相互监督的方法。
3.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测评工作顺利长期地进行下去,职工素质测评可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评活动存人个人档案,并作为工资分配、工作调剂的必要依据。
2.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和留住人才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非正式规则的约束实现对职工的柔性管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技术阶梯上得到升迁,要善用适合的人员,做到人尽其用。
2.3优化培训制度
从职工培训入手,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方法。健全完善培训制度,实行全员轮岗培训,每位职工做到“一专多能”。选送优秀员工到大中专院校培训,其它人员全部到矿职工学校参加业余学习。工作面投产后,坚持不懈地连续进行分阶段技术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员的素质,为队伍管理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3、生产技术管理
由于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机械化和采场的复杂化,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来操作。这样,就必须强化技术管理工作,结合工作面实际,制定出严密的作业规程,使采煤工艺达到安全化、效益化、标准化。另外,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技术问题,如设备损坏,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懂设备的技术人才来处理,再如,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夹有岩墙、断层,都需要一个懂采煤的技术人才来制定措施并指导处理。由此可知,生产技术指导着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4、质量标准化管理
质量标准化是综采工作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综采工作面管理的一面旗帜。综采工作面管理的好与坏,首先从质量标准化中体现出来。如何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环境
综采工作面给人的第一感官必须环境好。这就保证从调动物料的车场子开始,到工作面上、下巷道、到工作面都必须保证无浮货、杂物、积水,物料码放整齐,牌板齐全,吊挂整齐。工作面保证“三直、两平、三净、两畅通”,工作面液压支架升平无落差。
[摘要]如何提高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避免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提升项目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精益化水平,是工程项目管理亟须解决的问题。电网工程建设“二十四节气表”安全管理是以公司综合计划为依据,遵循均衡有序的原则,充分考虑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外部环境、建设规模、施工难度、停电安排等因素,安排项目开工、投产时间和各阶段时间节点,保证合理工期,切实提升基建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二十四节气表”;标准化管理数据模型及相关数据库;配套软件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6-0039-02
1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内容,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分别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为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安全管理的五种关系: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质量的兼容、安全与速度互保、安全与效益的兼顾,安全管理的六项原则: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坚持安全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2在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21对基建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存在“表面、表层、表演”现象。部分施工单位在吸取事故教训等问题上存在侥幸,未能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引以为鉴。对基建安全工作产生了盲目乐观倾向和麻痹思想,基建安全管理工作有所松懈。二是对工作要求落实重视不够。存在对安全工作规定、标准和要求不认真执行的现象,发生的每次安全事故,几乎都与制度标准执行不到位有关。
22基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一是安全管理力量配置不足,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不重视,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责任心不强、素质不满足要求,又未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善,工作中顾此失彼、疏忽大意,特别是线路工程点多、面广,没有将管理要求落实到所有作业点和作业过程。二是作业监护存在空白地带,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作业安全监护是作业安全的重要保证。三是安全防护遗漏和缺失。
23基建安全风险未实现全面受控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对电网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工作的标准高、要求严,各类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管理文件多,同时山东省内电网建设工程数量巨大、工期各异,工程项目部人员相对不足,各专业人员相对缺少,往往一人兼多个工程专责,加之每个人工作能力的不同,对各工作节点理解不同,往往造成工作上顾此失彼,有时会出现工作不能及时到位的现象,造成个别工作开展的不够理想。
3在电网工程建设中“二十四节气表”的主要内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指导农事活动。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表,就能知道什么节气该干什么农活,该种什么,该收什么。
“二十四节气表”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名称、具体内容、工作安排、任务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工作责任人和分管领导七大方面的内容。“二十四节气表”汇总了工程项目安全、质量、档案、造价等全部专业的重点工作任务,由工程项目重点工作月历和周历组成,分别以月、周为单位,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每个月的重点工作和每一周的具体工作,将整个建设工期的各项工作均衡地安排到每个月和每一周中,并明确了工作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分类清晰,时节对应,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使每个“节气”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安排一目了然。
“二十四节气表”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高度精益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4基于“二十四节气表”的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
电网工程建设“二十四节气表”计划管理是以《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和《业主项目部标准化手册》为依据,遵循均衡有序的原则,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41安全策划管理
开工前,根据省级公司及建设管理单位年度基建安全工作策划方案要求,结合本工程建设的实际特点,编制《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经建设管理单位批准后执行,填写项目管理策划文件(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管控记录表。建立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管理台账。审批监理项目部编制的安全监理工作方案和强制性条文实施监理方案,填写项目管理策划文件审查(安全监理工作方案)管控记录表。审批施工项目部编制的《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填写项目管理策划文件审查(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管控记录表;审查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报建设管理单位批准,填写项目管理策划文件审查(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管控记录表。组织召开第一次安委会会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经安委会主任签发后,分发至各参建单位。
42安全风险管理
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纲要》和《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时,明确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工程开工前,负责组织项目设计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项目作业风险交底及风险点的初勘工作。负责对三级以上风险作业的控制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对四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电网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进行签字确认。每月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中审批施工、监理项目部填报的重大风险项目信息,并汇总上报到建设管理单位。
4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分阶段审批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文明施工装备设施报审计划,对进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设施进行审查验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监理的安全管理作用,通过专项整治、隐患曝光、奖励处罚等手段,促进参建单位做好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填写安全文明施工奖励记录和安全文明施工处罚记录,作为对工程各参建单位考核评价的依据。项目竣工时,检查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督促及时修整、恢复,组织收集、归档施工过程安全及环境方面等资料。定期总结分析,及时提出改进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的建议。
44安全检查管理
工程项目安委会每季度组织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业主项目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监理、施工项目部安全检查。各类检查事先编制检查提纲或检查表,明确检点,检查表可参考《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通用标准》中的“电网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标准表”。针对各类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通病、安全隐患和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问题,下发“安全检查问题整改通知单”,要求责任单位整改并填写“安全检查问题整改反馈单”,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同时业主项目部填写工程安全检查管控记录表;对重大问题提交建设管理单位或项目安委会研究解决;对因故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责任单位应采取临时措施,并制订整改措施计划报业主项目部批准,分阶段实施。参加工程月度例会,针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和专题分析,督促责任单位制定针对性措施,保证现场安全受控。按照要求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安全检查管理有关内容。
5基于电网工程建设“二十四节气表”安全管理的实现
51实行工程项目安全工作标准化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个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要求,从安全策划、安全风险、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检查、总结评价阶段等方面全方位实行标准化管理,明确各工作时间节点,理顺各项工作流程,按要求填写各阶段管控记录表,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化水平。
52引入工程项目“二十四节气表”安全管理概念依托基于工程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数据模型的“二十四节气表”工作月历(周历)信息系统,编制业主项目部及各有关单位安全“二十四节气表”工作月历(周历),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数量质量工期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加强过程管控与考核,把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
53开展标准化管理
结合安全“二十四节气表”的研究与实践,使标准化工作手册的各项工作内容通过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数据模型的“二十四节气表”工作月历(周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整合、处理,形成了更清晰、更准确、更规范的工作计划表,并通过提醒功能督促专业人员实施工作计划,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专业人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工程安全全过程管理,切实提升电网建设工程安全标准化、精益化管理水平。
6结论
该创新成果应用和推广后,在工程质量达标投产率100%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通过率从之前的70%提高到100%,其中牟平500千伏变电站达到了一次成优,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项目管理流动红旗和中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获得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总之,通过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数据模型的“二十四节气表”建立起来的安全管理体制,对全面完成生产建设任务,实现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益基于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数据模型的“二十四节气表”项目管理[R].2013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5]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安全管理标准化策划 实施
前言: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该企业能否获得社会认同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安全产生正效益,事故导致负效益”越来越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然而,由于建筑的分散性,建筑项目的多样性、施工作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导致不同建筑单位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的水平都会有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可使企业少走弯路,较快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的预期目标。
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针对企业的现状(含人员状况、设备设施状况、作业环境状况、生产经营与销售状况),制定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标准或程序,然后组织贯彻实施和检查考核。换句话说,企业要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制订一套系统的安全管理标准;第二,解决标准的执行问题;第三,定期对标准进行评审、修订;第四,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其实就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由被动化转换为自动化,也是管理者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换,标准化也就是现代化企业自动化的依据。下面我将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的进行几个要点进行论述:
一、建立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标准。
标准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使安全管理系统最优化、行为自动化。因此保障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就应确定以下几个标准:
1、 要确定技术标准,规范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如果每个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参数都能得到保证,作业人员把生产系统控制在安全受控状态,安全生产就能得到保障。
2、要确定管理标准。公司应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增强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确定安全控制程序,落实安全控制程序的执行及检查反馈。
3、要建立全系统安全。它包括安全生产环境;安全生产机具、设施质量;安全生产材料、半成品、配件等控制质量;生产人员安全作业质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
(1)加强环境、机、设备的安全管理,让生产系统中人、机、环境三者的安全品质达到优化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就有了保障。
(2)是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故抓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培训,就是增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自觉性。不允许管理者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应付差事的态度,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中对员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的要求进行认真传输,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抽查考核,让每个员工能够了解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的内容、了解什么是不安全行为以及什么是安全行为、促使每个员工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让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社会、家庭、个人的意义。树立“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3)对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的隐患做好排查工作,为人创造一个安全,幸福的生产及生活环境,在对下属各部或车间的安全检查工作时要做到身形立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要进行跟踪和帮助。而不是一张整改通知单下了,不完成就处罚,而是认真地抽时间下现场去帮助现场安全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及掌握,
(4)明确安全工作检查的处罚制度。我们应把对安全工作责任的处罚做到层层相扣、相互相接,首先把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标准制定好,让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知道自己应该对现场作一些什么安全管理工作,对下面的不安全行为应负有什么责任,以及下面出现安全违章时他们将会受到什么连带处罚;也让员工知道自己违章将会连带身边人一起受责,让干部知道员工一旦违章自己也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这样便会使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监督,形成“事事确认,人人把关”的良好局面,确保了安全生产,促使了安全管理者对安全检查的主动性,并认真地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实现安全管理网络管理,把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第一位,使公司上下形成一个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安全文化氛围。
二、要进行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全体员工静态安全能力及动态安全能力两个保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员工静态安全能力保障
1、作业者的安全生理、心理、技术、文化,组织安全文化氛围的建设。也就是说员工的安全保障能力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技术、文化。它们都是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要求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管理员与作业人员工之间之间都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调整好每一个员工的良好心态,提高每个员工的业务技术和安全知识的了解,建立一个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保证管理者的安全生产知识、技术、管理能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真学习时代变迁的科学文化,随着科学知识的更新进一些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公司的安全生产得到同步发展。要求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地执行。
3、确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需要符合国家的规范和验收规程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并在现场得到作业人员很好地掌握和运用。
(二)员工的动态安全能力的保障
1、作业人员的主动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允许明知故犯的行为发生;
2、作业人员的被动不安全行为控制,指作业人员做的什么不安全行为是不可以发生的;
3、管理者的主动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允许看见不安全行为却视而不见的行为发生。安全生产中安全管理者的失职是生产系统中最大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因此狠抓落实、狠抓管理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要条件。
4、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运行,提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大比武,让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
5、安全管理手册、程序的运行,建议在安全教育培训中增加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让公司各级安全管理时能够有章可循。
(三)安全行为奖罚机制
明确安全行为奖惩;明确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奖惩条件,并公开奖惩执行程序和奖惩事实;安全行为质量的反馈有正负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鼓励符合安全目标的行为,推崇安全行为安全的人,另一方面就是禁止偏离安全目标的行为,惩罚行为不安全的人。
三、安全检查、审核、评审及持续改进
安全检查分为自查和抽样查两种方式,对项目自查的隐患进行抽查,对自查后而无整改和跟踪的项目处于重罚并追究管理责任;还有不定期性的检查,不定期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将予以重罚并追究层层管理责任;评审就是年终安全质量管理的考核、修订,对年终考核较好的单位给予重奖,对提出可行、优化的安全检查管理建议予以重奖。这样能增加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度,提高员工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1、检查各项目对对工具、设备、工艺流程、危险作业的辨识及控制、检查台帐记录,以及风险评价记录,风险控制策划及实施记录;
2、检查作业环境监测记录,主要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交叉作业的控制情况及记录;
3、检查应急预案的演练中的响应能力、设备设施状态、人员训练操作情况、演练后的认识记录等。
持续改进要做到改进到现场,改进到管理,改进到绩效。
四、结语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建立食品安全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覆盖了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其中,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作标准是为实现工作(活动)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每个职能和岗位的工作制定的标准。对企业而言,企业标准体系包括现有的标准和预计应发展的标准。
一、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基本任务
食品企业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以食品安全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由食品企业品管部门(或技术质量部门、企管办等)统一管理本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工作,对内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建立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改进,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处于受控和常态化。
二、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构成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包括食品安全技术标准、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和食品安全工作标准。在食品企业中食品安全工作标准与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存在相互交叉,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食品安全管理标准主要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框架,其主要体现在食品安全管理程序和流程标准上,是食品企业相关部门管理层次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是理顺各部门食品安全的内部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的桥梁,使食品安全管理程序和流程在各部门之间得到顺利实施。
1.食品安全技术标准
食品的基本要求:食品的安全卫生和必要的营养。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的最基本的要求,食品的安全性是以食品卫生为基础,食品安全性包括了卫生的基本含意,即“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是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下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建立食品安全技术标准是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核心。
2.食品安全管理标准
食品安全管理标准是食品企业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层次以及各个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食品质量及安全的管理上,提高社会食品安全信誉度,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食品安全工作标准
在目前食品安全事件日益突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食品安全工作标准是生产高质量和高安全性的食品、提高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实现各项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
三、 食品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工作重点
1. 改变观念,不断创新
目前有些食品企业,特别是中小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相对闭塞,企业管理者对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工作不够重视或未重视,企业内部没有完整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或者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更新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存在重大食品安全质量投诉或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势必影响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信誉度,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滑坡。为此食品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和强化食品安全意识,着力建立完善的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指导和推动各部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和操作。要周期性地对岗位员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对新上岗位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知识和文件规范的系统培训,提高新进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从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上保证食品安全。
2. 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要体现全面化、系统化、合理化的特点
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它是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具有全面化、系统化、合理化的特点。全面化是指食品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业务都应有符合食品安全管理要求、食品安全技术要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的程序和规定,也就是说,食品企业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以后,其食品安全标准应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企业的各项食品安全活动都有标可依、有章可循;系统化是指食品安全标准化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各自为政的,为此,食品企业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时,应经过制定计划、论证审批、监督实施、修订提高等一系列程序过程,充分吸收和创造性地运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及经验,必要时应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严格求证,保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先进性及合理性。
3.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化全员参与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化队伍建设
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必须全员参与的基础工作。目前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食品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员工整体素质相对偏低,如果再加上关键岗位人员的流失,就会因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对食品企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严重时会使食品企业停产倒闭。这就要求食品企业的管理层具备较强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标准化意识和对社会食品安全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应深刻地认识到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仅靠安全标准化管理部门(品管部门、技术质量部门、企管办等)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食品企业管理层树立食品安全全员参与意识,各级员工都应支持和配合食品安全工作。这就需要食品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所有员工及新上岗员工的食品安全标准培训工作,以提高企业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员工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管理水平,使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管理工作深入到作业层次,体现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全员参与的体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
4.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化组织(如ISO等)制定的标准,如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等标准;国外的先进标准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及公司团体标准,如《食品卫生总则》、《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应用准则》、美国GMP《良好操作规范》法规等等。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是世界贸易中衡量食品安全和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是食品产品通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钥匙。食品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关键是要将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与企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食品企业管理者树立领导亲自参与和超前意识,科学谋划质量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并通过引入体系第三方认证,推动持续改进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切实促进食品安全技术进步和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提高食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述,一个食品企业基于企业标准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要强化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应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充分利用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程度及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食品企业才能持续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自身企业食品安全保证实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管理方式
1.安全管理
1.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综采工作面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是保障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根本原则。由于综采工作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职工的安全意识要求要高,时刻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三违”事故的发生,加强“三不伤害”意识的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职工的安全,才能保证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才能保证采面的安全生产。
1.2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安全生产质量
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班前安排工作、井下作业现场,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的讲解、灌输,对那些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不认真,违章作业的个别违章者,必须执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三违”事故的发生,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另外,对那些在安全工作中作出贡献的要予以奖励,以此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安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人才队伍管理
2.1建立人力测评机制
运用测评的方法分析职工的潜质、能力和行为表现,并把测评结果与任用结合起来,不仅能为人才的培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人才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测评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的测评办法,采用理论和实践双测评方法。
2.严格的监督,确保测评结果的可信度,采取职工代表与干部相互监督的方法。
3.配套的政策措施,确保测评工作顺利长期地进行下去,职工素质测评可每季度进行一次,测评活动存人个人档案,并作为工资分配、工作调剂的必要依据。
2.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激励和留住人才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非正式规则的约束实现对职工的柔性管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技术阶梯上得到升迁,要善用适合的人员,做到人尽其用。
2.3优化培训制度
从职工培训入手,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采取内培和外培相结合方法。健全完善培训制度,实行全员轮岗培训,每位职工做到“一专多能”。选送优秀员工到大中专院校培训,其它人员全部到矿职工学校参加业余学习。工作面投产后,坚持不懈地连续进行分阶段技术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员的素质,为队伍管理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3、生产技术管理
由于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机械化和采场的复杂化,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批高技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来操作。这样,就必须强化技术管理工作,结合工作面实际,制定出严密的作业规程,使采煤工艺达到安全化、效益化、标准化。另外,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技术问题,如设备损坏,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懂设备的技术人才来处理,再如,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夹有岩墙、断层,都需要一个懂采煤的技术人才来制定措施并指导处理。由此可知,生产技术指导着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4、质量标准化管理
质量标准化是综采工作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综采工作面管理的一面旗帜。综采工作面管理的好与坏,首先从质量标准化中体现出来。如何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环境
综采工作面给人的第一感官必须环境好。这就保证从调动物料的车场子开始,到工作面上、下巷道、到工作面都必须保证无浮货、杂物、积水,物料码放整齐,牌板齐全,吊挂整齐。工作面保证“三直、两平、三净、两畅通”,工作面液压支架升平无落差。
4.2支护
就目前艾友矿地质条件而言,综采工作面两顺支护采用单体支护。这就要求巷道支护单体成排上线,单体迎山角度要够,达到初撑力,绑好防倒带,单体手把方向一致。综采工作面支护采用支撑掩护式或掩护式支架支护。这就要求支架升实生平,接顶严密,无落差;架型要正,无倾倒现象;支架拉齐,成一排直线;液压管路吊挂整齐一致。
4.3装备
就综采工作面而言,要有一套完整的设备系统。从工作面巷道的供电电缆、绞车到运输巷的供电串车、转载机、破碎机再到工作面的运输机、采煤机、液压支架都必须保证完好状态,以保证综采工作面的正常回采。为保证设备完好状态,必须加强检修。
首先,对职工分批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其次,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实行包机制管理,带着问题检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开机率,降低事故。
总之,加强设备检修,既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达到了质量标准化,同时也提高了技术管理。特别在综采工作面的初采时期,或过岩墙、断层时期,更要加强设备检修工作,坚决杜绝野蛮使用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输油企业 管理现状 安全因素 分析 标准化 思考
管道运输作为一种有异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运输方法,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输油企业独特的定位决定了其带有计划特色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管理上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法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现象。输油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根本在于其不具有生产产品,依赖上游企业并服务上游企业,其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不能依靠传统企业靠增加产品产量而得到显著的提高,只能依靠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输油输气效率来体现企业的市场价值。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能源保障能力对对输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本文就分析输油企业管理现状,输油安全因素分析以及标准化管理作出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一、输油企业管理现状
输油企业是石油企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长期来计划经济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管理观念陈旧, 不能较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存在诸多管理弊端,企业内部环境是制约输油企业管理方式方法改进和创新的主要因素,输油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在投入方面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并且无独立的产品,这些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输油企业的管理方法更新同步速度要低于其他工业企业;由于国内能源需求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石油企业对于技术和基础设备的投入比较大,对于企业管理创新投入有所欠缺,造成了部分企业管理创新意识不够,管理意识难以迅速更新的问题。
二、输油处安全因素分析
早在1989年中央国务院就了《石油天然气保护条例》,2010年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明确了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管道保护职责,强化了管道企业在管道建设、巡护、检测、维修及安全监测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从立法的角度对管道保护,管道运行安全和公共安全提出了要求,足以看出油气输送的安全因素事关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等重大层面,明确输油处潜在安全因素,有利于上下一致完成输油处安全化生产的既定目标。
火灾因素
油气储运和输送过程的泄漏事故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由于油气输送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特点,在长距离输油管道中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之下,油气管道等相关设备的缺陷或腐蚀都有可能造成油气泄露的危险,特别是对于管道连接部位、阀门以及过断裂地层带的有关设施都有可能出现破裂泄漏甚至是错断的险情,遇明火即可能发生火灾甚至是高破坏性的爆炸事故。静电因素也是火灾或爆炸事故的源头,油品在管道中运输由于自身的大电阻率的特性容易与管道内壁摩擦集聚静电,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较强管线检修和保护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三、腐蚀因素
输油管道在湿硫化氢环境下易受到腐蚀并逐渐形成开裂, 常见的腐蚀开裂有应力腐蚀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氢致开裂 、应力诱导的氢致开裂等。输油管道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逐步受到环境中腐蚀介质的腐蚀作用,形成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微生物腐蚀、应力腐蚀和干扰腐蚀等腐蚀形式,加速管道壁厚的减薄速率,在应力集中段形成变形或开裂,最终随着腐蚀的进一步扩散导致管道穿孔,引发漏油,造成安全隐患。
四、人员安全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员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实际实施者承担了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和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威胁,只有人员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才可能确实保证生产力。油气储运输送过程中设备繁多,实际机械电力的各个方方面面,在日常作业过程中,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例如输油泵、加热炉可能存在与其配套设施的电气设备各保护措施不够、防护间距不达标、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力较弱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将各类设备按照用途归类,按照型号建档等,将每次检修、维修的具体项目归档,建立可查可追溯的设备管理系统,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工艺流程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要使管理工作标准化,即使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要求。
五、输油处基于安全因素的标准化管理
1.标准化管理必须立足安全生产
目前国内油气输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事故的发生对于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带头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勿陷入效益最大化的思想误区,因此建立基于安全因素的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管理工作可分为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管理三个层面,必须确立以安全生产最大化的标准化管理思想。若将标准化工作重点放在行政管理上,则必将导致生产和经营标准化管理的虚化,企业管理层企业党委要立足生产技术,以标准化的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基于安全因素的标准化管理机制,以期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着实规避生产过程潜在安全因素,为保障油气输送提供体制基础。
2.标准化管理必须突出重点
标准化管理的重点是重视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所谓重视并不是强调引进,而是引进与吸收的共同体,引进是企业牵头,引进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吸收是将标准细化、拆分并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将涉及安全生产和生产技术的标准与岗位结合,在实践中实施并检验实效,可以增强广大职工对于标准化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在实践中充分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及时反馈标准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建议以改进管理工作的细则,从安全角度出发明确生产设备操作的安全要求,拓宽在岗职工对于输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得标准化管理的概念由上至下逐步建立起来,以良好的姿态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况。
3.标准化管理必须建立量化指标
在输油过程中,管道摩阻、管道散热系数和加热出站油温等都是一系列衡量输油技术的量化指标,输油管理标准化也存在诸如此类的技术量化指标,即必须对标准化管理的效果进行一个以技术指标和量化指标为核心的检验标准,因此,应建立相应全面质量量化标准和工艺操作量化标准,对输油过程中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定,组织在岗职工学习以坚强对各种输油设备操作要领、运行指标及安全指标进行理论学习和现场模拟,以达到安全、平稳、高效的生产目标。
六、结语
输油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标准化机制。输油安全工作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国家能源命脉正常运转以及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管理工作中容不得半点疏忽和不慎,一旦造成事故将不可挽回的导致人员伤亡以及国家资源的严重损失。因此,基于安全因素的标准化管理在输油企业显得尤为迫切,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责任,结合先进科学技术综合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 张廷新等.标准化管理在输油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企业标准化,2003.3(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