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作评价意见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运用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努力构建学习之家,以提升素质推动和谐
企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工作中,大队工会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主题活动的要求,先后确立了“读书年”和“培训年”,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
一是丰富内容,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思想素质。大队工会大力提倡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采取网上学习、知识讲座、读书讨论、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学习,坚持不懈地对员工进行,这对队伍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依托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技术水平。多年来,大队工会本着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工作思路,从强化员工标准化操作能力出发,采取分工种集中培训、师带徒单独教练、交接班互考互问、班组技艺对抗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开展“岗位过程描述”活动,提高员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员工熟练掌握装置的操作流程。并在主要生产岗位开展了“优秀岗位技术员工”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大家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实效,围绕难题攻关保证轻烃上产。大队工会注重将学习力向生产力转化,围绕分公司“轻烃上产110万,天然气集输40亿”的目标,引导员工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去学习、带着目标去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技术水平,围绕制约上产的“瓶颈”问题勇于攻关。
二、贴近实际,拓宽沟通渠道,努力构建民主之家,以维护稳定保证和谐
几年来,大队工会为推进民主化进程,促进大队发展,以建家活动为载体,发挥工会各项职能,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突出厂务公开重点,提高公开质量。按照分公司“四化”管理工作要求,及时修定完善了厂务公开制度,根据实际确定了涉及生产经营的21个公开项目,利用公示栏、网络平台、会议、文件等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公开,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大项业务的开支等情况,坚持每季度由工会、财务、纪检联合组织对各站队进行检查,每半年公开一次。对工资收入、误餐费使用、物料发放等内容,坚持每月公布一次,使员工对大队和基层站队的财务收支状况,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和监督。同时,各基层站队公示栏都按照要求增加了内容,新安装了“班组信息栏”,使站务和班务公开内容更加详实规范。
二是畅通沟通交流渠道,让员工广开言路。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大队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倾听员工呼声,密切干群关系的实施意见》。主要采取了热线沟通、座谈会、调查走访的形式,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等敏感问题,员工不便署名或面对面交流的情况,工会在大队网络平台上开辟了“领导信箱”栏目,实现了多渠道、多角度的沟通和交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每名班子成员每季度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不少于两次。同时,大队工会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征集各站队对大队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对征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给予基层站队满意的答复。
三是强化建设职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队工会组织注重发挥工会特色文化的驱动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极大改善了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为落实员工的合法权益,大队工会还积极协调站队解决员工的带薪休假问题。目前,前线站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检修期,都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保证员工带薪休假,对不能休假的员工,也给予了相应的串休。
三、锤炼队伍,培育团队精神,努力构建文化之家,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人的思想和行为。多年来,大队工会以加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员工队伍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是塑造浓厚文化氛围,靠文化凝聚队伍。大队工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根植于基层,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培育形成了“精细管理,赢在执行”、“每天迈出新一步”、“永远‘密封’每一个点”、“员工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行动”等切合基层实际,具有应用价值的企业文化理念。各站队采用多种方式使理念深入人心,以理念指导员工行为。大队工会积极参与指导,先后对基层站队的厂区、办公楼、会议室、食堂、图书室等场所进行文化氛围营造。还根据基层站队偏远,装置24小时运行的实际,积极倡导在工作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完成工作的快乐文化。引导员工科学饮食,主动健身,提倡健康理念。建立生日档案,举办生日宴,营建餐桌文化,提升了生活品味。
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大队工会先后成立了文艺、摄影、写作、安全管理监督、技术课题研究等十个文体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春节团拜会、文艺汇演、球类等各种比赛活动贯穿全年,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总结,满足不同层面员工的需求。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颂歌会、“高举旗帜、继承传统、志向百年”采风活动、“忆铁人、话发展、促上产”座谈会、“群心飞扬秀绳技”、“收获金秋,给力团队”员工阳光健身等,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多年来,各协会之间密切配合,先后制作出《精彩瞬间》、《先锋》、《班组建设领跑者》、《印象》等多本年册,受到了员工的欢迎。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临床介入;放射防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404-02
放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常遭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随着 近年来放射技术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日益受到重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便是放射卫生监测的重要指标,在评价防护效果以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防护方便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解大理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对其进行分析以优化放射防护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对大理州2011年至2012年54家医疗机构共285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仪检测,对其工作性质和个人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以大理州2011年至2012年54家医疗机构共285名放射工作人员以一般临床资料,对其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分析,资料包括放射介入、放射治疗、核医学以及放射影像诊断等不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
12仪器及方法试验仪器采用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IjF(Mg,Cu,P)粉末状热释光元件。探测器分散性小于10%,每个剂量计中含有两个探测器。
以《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为标准,采取热释光剂量法对资料进行监测。被检测工作人员按照要求将个人剂量计佩戴于左胸,三个月一个周期,连续四个周期进行监测。检测结果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评价。为扣除天然辐射影响,每期发放本底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个人剂量计的发放、运输以及保存回收都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对参加试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及时纠正错误。
13统计学处理统计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得计量资料均以(χ±s)表示,组间差异均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均采用x2检验,且以P005表示为无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结果数据均录入于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
2结果
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285人,未发现异常数据,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频数小于5mSv,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各岗位年计量值与工作岗位有明显关系,不同工种中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水平最高,其次为核医学放,射治疗和放射影像诊断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水平相对较低,各项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根据本次试验的监测结果,2011年至2012年大理州54家医疗机构共285名放射工作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年平均剂量当量都处于较低水平,人均年剂量频数小于5mSv,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可见大理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未产生明显的危害。但是,针对部分工作岗位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相对较高的现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仍应注意放射工作人员尤其是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宣传,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增强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负责[3]。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各岗位年计量值与工作岗位有明显关系,不同工种中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水平最高,其次为核医学,放射治疗和放射影像诊断相对最低。为有所改观,临床介入以及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应受到重视,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及放射防护培训时非常必要的,工作人员应当极度熟练的进行操作,尽量缩短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时应合理使用各种防护用具,并轮流操作,从而使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最小化。为了更好的保证大理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妊娠安全,我们应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相关标准规范的了解,进一步的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建立完善的个人剂量档案数据库,以实现放射防护工作最优化的管理目标[4]。
综上所述,大理州医疗机构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工作环境符合要求,但仍应注意放射工作人员尤其是临床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对工作人员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姚元虎,章龙珍,徐凯20022011年间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8(32):410-411
[2]王维业,王相明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与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231-232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
[DOI]10.13939/ki.zgsc.2016.51.095
学业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现在已有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观念,引起了各国高校的效仿。我国的学业导师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仅局限于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00年起我国一些高校也已开始逐步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1]。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借鉴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组织专业教师与相关领域专家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因材施教,通过“导人、导学、导心”的全方位辅导来提高本科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创业水平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制度[2]。尽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高校的引入对于拓宽高校人才培养渠道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其在运行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存在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导师导学工作评价机制的缺失。如何客观、公正、全面地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开展评价,对于促进提高学业导师综合素质,完善导师导学工作机制十分必要[3]。本文针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
1 开展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的必要性
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全面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其具体目标体现在个性化的自主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思想障碍的破除、激励机制的创立等方面[4]。上述目标要求学业导师在工作中以学生为根本、以育人为目的、以创新为关键,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格健全的综合性人才。而对学业导师导学工作的评价是激励导师工作积极性、实现具体工作目标的有效手段。导师导学工作评价不仅要从导师本身的工作态度、履行职责的情况、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出发,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在导学过程中所受到的人格影响及产生的效果,以期通过评价手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开展本科生导师导学工作评价,回顾和总结以往的工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指明方向,不但可以促进导学活动的改进和创新,而且还可以帮助导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深化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任务要求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导师的工作进取心和事业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导师工作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5]。
2 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主体单一化
近年来,虽然部分高校在现行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但在制度机制设计上并没有厘清多元评价主体的相互关系以及权责关系,在操作层面上由于实施难度较大、信息处理难等原因也没有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目标。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的评价主要是由学院管理部门结合导师日常工作考核和学生对导师的测评展开的,学业导师自身、其他学业导师以及专家的评价意见则考虑得较少,评价主体不够全面。同时,由于参加测评的学生通常缺乏理性思维,导师所在学院评价指标的不同,使得W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结果显得不够客观、准确。
2.2 评价内容不全面
当前,多数高校针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的评价内容较为片面,通常以导师指导次数、学生考试成绩、、考研情况等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不能有效地对导师的导学实际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导师导学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学业导师的推选没有明确的标准,通常由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有的甚至采用教师主动申请的方式遴选学业导师,而管理部门对于导师的综合素质、导学能力缺乏客观的考量;其次,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往往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现有的结果性评价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业导师的导学能力和导学行为水平,却不能反映导师在导学过程中的指导情况。
2.3 评价指标不科学
目前,针对学业导师的评价指标较多地以反映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建立依据,而忽视了对导师导学过程、学生非学业素质的评价[6]。另外,在学业导师导学具体实践中,由于高校对学业导师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常常存在与辅导员的职能定位混淆的情况,管理部门在指标设置上也缺乏针对性、合理性。
2.4 考核评价方法简单
目前多数高校针对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采用的方法存在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结果评价多、过程评价少,随机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不紧密、评价周期过长等问题。如对学业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等评价方面由于受所采用评价方法的限制,此类评价显得过于笼统,主要靠经验和印象进行判断,无法达到量化评价效果。
3 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如下相应的对策建议。
3.1 评价主体设定注重多元化
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全员参与的评价活动,主要应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导师互评、专家评价几个环节。通过以上环节可以帮助导师对照评价标准,找出自己过去工作的得失,发现自己的工作现状与工作目标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明确职责、改进工作。另外,评价得出的结论,一方面,通过采取相应的奖惩、引导、调节等措施得到体现,能够形成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发展的外在推动力;另一方面,评价活动对导师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倾向发生的影响,可以形成作用更为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地发展。
3.2 评价内容设定注重系统化
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导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内容必须全面、具体,不能仅以导师指导次数、学生考试成绩、、考研情况等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导师导学工作评价不仅要评价导师的导,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要评价导师导学的结果,也要评价导师导学活动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导师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认知因素,还要评价其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因此,导师导学工作评价的内容还应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导师履职尽责的情况、导师对学生认知因影响、导师导学方式以及导学工作效果等方面。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注重合理化
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指标是指用来反映和概括学业导师导学绩效水平的概念和具体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导师制工作的制度化、考核的科学化、激励的有效化,对形成良好的导师工作运行机制有着重要影响。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学工作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强化全面教育的导向性原则、符合学业导师工作特点的系统性原则、遵循学业导师工作和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的客观性原则、反映评价对象共同属性且体现普遍性基本要求的可比性原则、体现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时代性原则、体现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原则。在设置评价指标时,由于不同专业类型的本科生的导学目标、导学方式具有差异性,因此还应针对不同专业类型、学科特点的学生进行分类评价,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3.4 评价方法选取注重多样化
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导学工作评价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由于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指导工作具有多元性,指导内容复杂且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使评价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其评价方法应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总结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不同的导师和学生,还必须对具体工作和工作效果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既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特长,又互相弥补取长补短,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潘雅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1):153-157.
[2]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5):30-32.
[3]周青,汪杰峰,胡佳.本科生导师制评价模式创新――基于宁波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4):111-116.
[4]晋素灵,韩映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满意度评价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2):25-28.
关键词:钻机项目 后评价 特点 建议
1、钻机项目后评价的概述
1.1定义
钻机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竣工投产,并经过一段时间生产运行的钻机投资项目,就该项目的前期论证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以及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和项目目标、效益、影响及持续性进行的综合分析和评价。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1.2方法
钻机项目后评价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评价.包括“前后”对比法,即项目投产后的实际结果与立项决策时的目标及指标进行对比,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横向”对比法,即与国内外同类项目进行比较,通过对投资水平、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对比,评价项目的实际竞争力;“有无”对比法,即实施项目的结果及其带来的影响与没有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
2、钻机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钻机项目后评价分简化和详细后评价,简化后评价主要是针对项目前期决策、建设实施、生产运营、投资与财务效益进行评价;详细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前期工作评价;前期工作评价主要是对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至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评价。通过与项目实施后情况的对比,评价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
②项目实施及运行管理评价:主要是对项目从设备采购、投运和管理各环节主要工作的评价。
③投资与财务效益评价:对项目投资执行情况和财务效益的评价。投资执行情况评价,主要是将项目实际完成投资与项目前期立项时确定的投资进行对比,并对投资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财务效益评价,主要是将后评价时点前实际和后评价时点后预测的财务效益指标与立项时预测的财务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并对发生变化
④影响与持续性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对环境、社会和所属单位本身的影响与持续性评价。影响评价,主要评价钻机项目投产后对环境、社会和所属单位本身的实际影响,以及对未来影响进行预测。持续性评价,主要通过对影响项目持续性发展因素进行分析和找出关键因素,
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竞争力和项目可重复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⑤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后评价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评价项目的实际效果、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性,给出项目后评价的总陬评价结论,提炼出可供今后类似项目借鉴的经验,对项目全过程出现的失误加以归纳和总结,提炼出可供今后类似项目引以为戒的教训,以防范类似问题发生,从项目各阶段评价中,归纳出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影响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及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
3、钻机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3.1钻机项目后评价内容比较简单,缺少建设实施阶段。
3.2在市场评价及收入、成本计算等方面与一般项目差别较大。
3.3钻机项目市场变化及预测难度较大。
3.4项目的成败与市场开拓、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密切相关。
4、钻机项目后评价遵循的原则
4.1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独立”的原则,依据国家、上级有关后评价工作的相关规定、规范开展后评价工作,既要总结经验,又要总结教训。
4.2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项目实际效果人手,并根据项目特点有所侧重,抓住影响项
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展开分析评价,总结出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4.3后评价工作所依据的基础资料要翔实,应以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有关书面材料和项目后评价时点前实际运行数据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参数为依据。
4.4企业自评价侧重翔实反映项目各阶段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及生产运行和项目投产至后评价时点前财务效益等方面的总结评价。
4.5咨询单位独立后评价侧重对项目决策、目标实现程度,经济效益、影响和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对策建议。
4.6承担项目自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要对后评价报告内容负责。
5、钻机项目后评价俄据的基础资料
5.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前评估报告、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相关批复文件;
5.2项目既算调整报告及有关批准文件、各类合同、监理报告、项目招投标及项目管理总结报告;
5.3钻机运行和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
5.4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包括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等。
6、钻机项目后评价工作程序
明确任务,成立项目组和专家组,制定调查方案,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分析研究,编写报告,报告验收。
7、缩制钻机项目后评价报告建议
7.1各级领导重视项目后评价工作是保证
项目后评价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又十分复杂敏感的工作,要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需要调动和发挥好两个积极性。一是领导的积极性、只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发挥好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及时协调解决。使得此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7.2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基础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是保证项目后评价顺利进行的基础。根据项目后评价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以达到工作思路清晰,实施方向明确,评价目标具体,并充分调动后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合理利用时间,对项目后评价的进度进行追踪管理,保证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评价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要根据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及相关情况进行制定。既有对班级学生的考核,又有对班主任管理大课间活动情况的评价,还有对体育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从我校情况看,班级考核主要有队伍集合、参加人数、学生态度、练习次数、动作质量、安全因素和骨干作用等项目,班主任评价主要从是否按时到场、能否参与学生活动、组织指挥工作、班级活动中有无不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评价体育教师主要看能否提前或准时在岗、指挥是否有力、安全预设工作、场地器材安排是否提前、合理等。制定方案时,先提出初稿,后分别征求意见,听取学生、班主任、体育老师等人的建议与想法;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再次进行修订,这样,评价的方案就更加合理、科学。
二要建设合理的评价队伍。有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由谁进行操作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校在评价队伍建设上,一是采取了专职与兼职、固定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分类选择、确定评价人员。班级考核,由学生体育骨干检查员、专职检查老师、体育教师与值周教师进行考核,除两名专职检查老师外,学生骨干检查员、体育教师与值周教师每周一轮换。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考核,由团委会(少先队)、教导处和值周领导进行评价。这样,评价队伍的人员构成比较合理,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的客观性。二是对参与考核的人员,学校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培训、指导、反馈,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尤其是第一周和学期中的现场考核培训更让大家熟悉了操作流程与给分细则,从而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的公正性。
三要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虽然评价方案比较清楚,可操作性强,但每项评价因素的得分方法必须具体明了,好操作。所以,我们分类制订了量化评价表(见附表1、2、3、4等),并且对给分情况作了具体要求。比如表1中的课间操进场给分要求这样规定:
时间限定:从“大课间活动即将开始,请同学们迅速集合”的提示语起到广播操的音乐声响;
给分要素:快(1分)、静(1分)、齐(1分);
给分要求:做到快、静、齐的得满分;有不符合要求的按人数(班级学生的1/2、1/3、1/4、1/8、1/10)分别扣分(0.5、0.4、0.3、0.2、0.1分)。
再如,健身跑安全因素的给分要求为:
给分要素:着装便于运动(1分)、正确摆臂(1分)、运动纪律(1分);
给分要求:从学生有无穿皮鞋、跑时学生有无手插口袋、跑时学生间有无碰撞或打闹现象等方面扣分。符合要求的可得满分,否则将按出现违反要求的人数1-2人、3-4人、5人以上分项扣除0.5分、0.7分、0.9分。
摘要:本文对提高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探析。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然而当前教师的管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教师的角色正在转换,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教师的知识权威被削弱,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指导者,从主流文化的代表人成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从教书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其次,教师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已经转变。教师历来被视为“蜡烛”、“春蚕”、“人梯”和“铺石路”。教师这种只谈奉献、只比牺牲但忽略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形象,在当今讲求人性、个性化盛行的社会里,已经从可敬演变成为可悲和可叹了。
再次,教师所处的环境频繁变动。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学校撤并重组,教师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不少早已在工作上形成默契的同事分道扬镰;教师聘用制度的改革打破了教师职务终身制,使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合同式的劳动关系;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竟争、择优聘用、广揽人才的举措,令教师压力陡增。教师感到日益缺乏事业上的安全感。
最后,教师的切身利益并未从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得以真正的落实。教师付出的劳动与所得的报酬、社会的认可往往不成正比。这极大地刺激了教师,使他们对工作产生了不满。调查表明,很多教师对工作总体上倾向于不满意,除了对同事关系和社会认可感到满意之外,对领导管理、工作成就、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工作压力、教育社会环境、学生素质都感到不满意。
在一系列的改革变化之中,不少教师甚至领导普遍存在着心理不适。有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有心理问题,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工作太累”,37.42%的教师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还有一些教师表现出焦虑、倦怠和玩世不恭,不但降低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严重阻碍了教育改革。长此下去,最终受损的还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改革的成效。
因此关注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育改革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是当今学校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人文管理的具体体现。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检验学校教师管理措施实效的重要手段。
如何摒弃陈旧的管理观念和手段,并应变化制定出既适合时展需要又能提高教师满意度的教师管理策略,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这对于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引领变革实施的学校高层领导而言,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教师工作满意度可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教师的工作环境舒适、有完善的工作设备;学校内部每一位组织成员都有“全员服务”的意识,主动为他人提供教育、教学上的帮助,如分享信息,助人为乐;教师具有高涨的工作热忱,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教师有充分的进修培训的途径,为教师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熟悉行业要求、感知行业发展趋势提供条件;教师之间组成各种类型的学习性组织,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成员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对教师实行全面、公正的绩效评估,评估的结果及时、准确、详细地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以此为根据改正不足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领导的决策能够充分咨询教师的意见,尤其是设置专业课程、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等方面;学校管理者适当授权使教师工作具有自主性,同时增强了教师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学校组织内部沟通令人满意,教师可随时获取准确的信息,以便于顺利开展工作;学校有融洽的组织氛围,具有沟通渠道畅通、交流坦诚、意见中肯的特点;学校的组织文化追求互助、进取的精神;学校各成员有着共同的意愿,各自在岗位上各展所长。
一、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认同感
当前不少的改革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来,那么消除教师的不安和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信息分享。教育改革战略是通报信息,使人们确信变革的必要性,激发当前的责任感,理性或自信变革战略是使人们确信变革对他们个人有利。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教师集会,对教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重组、学校内部组织再造、学校战略管理的政策宣传和学习辅导,而非简单地下达任务,对教师晓之以理是其理解执行的基础,提高教师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增强教师的组织归属感。
二、建立组织共同愿景,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者激励雇员能力的大小。战略实施活动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组织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以及将雇员报酬与组织绩效挂钩。
注重加强目标质量的描述,减少任务执行的具体规定,有利于学校领导在基层教师当中收集意见。这等于学校管理者把握方向盘的同时授权教育任务第一线的教师,使他们各展所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部门)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使他们从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
三、建立有效组织机构,体现现代顾客导向
传统的学校组织机构中,基层教师和学生是最低层。这样的组织机构强调教师、学生服从,按部就班地执行上级的指令,压抑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他们的需求。现代的学校组织机构是对传统组织机构的颠覆,在机构顶部是学生,其次重要的是基层教师,然后是中层管理者,底层是最高管理者。弗雷德的“顾客导向”理论认为:每个层次的人既是上一个层次的供应商,也是下一个层次的顾客。教师通过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获取知识、增强技能来体现教育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师的内部顾客,教师是学生的供应商。学生的个性不同,需求不同,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辅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赖于中层管理者的指导、学校提供完善的教育教学必需的设备和场所,使其教育教学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适应行业的发展。所以,教师是中层管理者的内部顾客,中层管理者是基层教师的供应商。如此类推。“顾客导向”的组织机构令教师觉得不再无助,而是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在支持自己的工作。管理者的服务角色必须有所增强,管理者支持帮助教师显得责无旁贷。
四、强化领导服务意识,增强组织凝聚力
领导的职责不仅是决策和指导,还要为下级完成任务创造有利条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平等合作的同事关。强化领导者服务意识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其中一种方式是推行现场管理。通常,落实政策、推动员工执行任务主要依赖督导人员(supervisor)。督导人员是管理层的第一线,亦是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桥梁,他们责任之一是平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令员工偷快地完成指标。督导技巧相当重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督导人员自我的发展,例如领导、沟通、时间管理和策划等;帮助员工,例如激励,指导、辅导和授权等;组织技巧,例如建立团队、解决疑难和纪律等。
“督导人员”可以把他所碰到的个案及其解决方法、理论基础、相关经验等放在校园网“社区论坛”的平台上,与每一位教师分享,以起示范作用,也可引起教师对事件的讨论,进行教育教学的深人研讨,从而避免错误重蹈覆辙,激励团队进取。
优秀的督导人员要在问题发生之前及时介人、解围,甚至必要时接手处理意外事件。记录并激励员工每次成功的服务和一点一滴的进步。
五、引入工作满意度调查,施行新型绩效评估
在目前绩效考核中,领导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出考核,通常是具有批评性的,另一方面,员工希望尽量听取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正面评语,以确定自己的个人形象或获得更多的奖励。在审核员工工作表现时,务求资料的全面和真实;而员工为了取得最大利益,会极力隐蔽自己的弱点和强调自己的优点。因此,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两者之间会因各自的利益关系,导致彼此间的不信任及摩擦。
以上矛盾可归纳为个人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无法达成一致。为此,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把工作重点由原来只注重考核的结果转变为既注重考核结果,更注重考核过程,同时在考核过程中注重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之间的差距缩小,最终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用。
同理,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引人工作满意度调查,是力求教师和评估者—学校管理者的目标达成一致:对彼此的工作满意。
在顾客导向的绩效评估中,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的人都参与评价,这种绩效评估方法被称为全方位评估法(360“评估法)。它的优势在于员工的同事、顾客、下属提供的多种反馈,在评估过程中给每个人更多的参与感,并因此得到对员工绩效的更准确、更全面的评估结果川。学校的绩效考核中,也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六、建立持续反馈机制,排除管理沟通陈碍营造和谐组织氛围
学校对教师书面的工作评价包括现场管理记录、教师出勤登记、学生学习表现档案和教师工作能力评价表等。书面工作评价可以每半年进行一次,在工作评价中要诚恳地对教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教师拿到自己的工作评价时,对自身的情况会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并且会感觉到学校管理者在时时刻刻的关心着自己的成长。
从学校的管理流程上讲,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收集员工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整理、归类,然后直接反映给最高层或公司管理部门,这也是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一种监督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第三方”,可以由校园网的社区论坛来充当。
让每个员工做最擅长的事情,是管理的高境界。了解教师,不但要观察教师的工作行为,还要注意多与教师进行平等互助式的沟通,特别是管理沟通,认真听取员工对学校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建议,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并让教师自己对自己进行工作评价,以便师与上级对工作的认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学校财务、资金调用、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安排、活动注意事项、项目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还有人事制度、有关福利发放原则、奖金实施方案、假条例、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和细则等分布于校园网上或校园公告栏上,甚至印发至人手一份,以便教师查阅。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工作效率,避免因回应不同教师不同时间相同的问题而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减少了教师百忙中抽空咨询却屡屡因负责人外出而吃闭门羹的麻烦。再者,目前很多学校的中层干部会议,由校长下达任务,中层干部领悟会议精神;中层干部召开部门会议,再向基层传达的形式,造成诸多不便。首先,会议多,内容重复,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与会人厌恶浮躁,对任务的关注亦随之降低,对存在问题欠缺周密的思考。第二,当基层提出意见或疑问时,中层干部非决策者,未能及时做出决定或回应,领导的威信有所降低。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沟通障碍。
这次会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旨在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系统设计和整体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督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这也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精神的系列“组合拳”。
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归因
中小学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是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会上,王登峰着重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不足,学校体育工作外在激励力度不够。从内生动力来讲,学生体质状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跟学生的成长评价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学校的外在激励来讲,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跟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关系不大。另外,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还存在现实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困扰。如果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中受到意外伤害,学校就会承担无限责任,很多学校因此不太愿意或不敢组织学生参与剧烈运动,甚至连正常的体育课,如果有一点点的危险性,都不敢组织。
其次,体育课教学效果和学校体育办学条件都存在不小差距。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除了在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在体育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会”一定的运动项目和技能,不断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另外,很多学校无论师资还是场地、器材,都存在不小差距。
第三,思想观念落后。整个社会舆论尚未形成对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关注与支持。在很多家长心目中,考试成绩最重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就会影响其文化课成绩”。另外,在学生如何学习、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认识。
以“基本制度”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三个《办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制度。分别规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价、地方体育工作报告等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过程和条件等。文件总体上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线,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各地学校体育政策支持为保障,其目标是建立一套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着力点有三:一是聚合一个目标,即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二是健全一个机制,即通过监测评价学生、学校和地方的行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并与学业考核、素质评价、招生考试、质量监测、教育督导等教育评价框架相衔接;三是形成一个格局,即要通过三个办法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套、系统设计,综合形成“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学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各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强调各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逐步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并着力建立“六项制度”:一是实行全体学生测试制度,二是完善上报数据审查制度,三是建立数据抽查复核制度,四是建立体质健康研判制度,五是实行监测结果公示制度,六是建立测试结果应用制度。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把学校体育的综合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规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该《办法》要求,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一是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二是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三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四是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五是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旨在推动各地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责任、政策和任务,年度报告要求重点反映各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教育部还制作了《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表》,印发各地填报。报表内容将采取动态调整,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政策要点、工作重点、工作特色。
关键词:供电企业;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评价体系架构
包括对营业厅服务、抄表收费服务、业扩报装服务、95598热线服务、故障报修服务、供电质量等等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及方式
(一)营业厅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1.日常视频监管。在分公司设专人,每日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分别对各营业厅的服务环境、工作人员仪容仪表、服务行为、服务主动性等进行检查和监管。
要求每日对管辖内各营业厅检查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备查。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限期整改,严重问题立即上报主管经理。
2.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服务管理人员对管辖内的二级营业厅和市区内的三级营业厅每周至少现场检查一次,对管辖内的其它营业厅每月至少现场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备查。
每季度由营销管理室组织相关人员对二级营业厅和30%的三级营业厅(每年度要保证对全部营业厅)服务进行问卷调查,每厅发放的问卷不少于20份,问卷发放对象应随机选择,不得刻意抽取。同时,客服中心对各营业厅进行现场检查,根据《大石桥供电分公司供电营业厅标准化评比细则》对各营业厅服务环境、服务质量进行检查和打分,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对现场检查、调查问卷反馈的问题,考核组于2个工作日内通知相关班组整改,严重问题立即通知并上报至营销副经理。
3.满意度评价器测评。在一、二级营业厅试行“满意度评价器”,由办理业务客户当场对供电服务工作进行打分。考核组每月整理、分析各营业厅评价结果。
(二)抄表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1.现场问卷调查。客服中心负责每季度组织人员对抄表服务问题较多的抄表区域的抄表员开展问卷调查工作,每季度开展次数不得少于15次,每次发放问卷不少于20张,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后反馈给分公司。
2.社区监督员反馈。分公司负责在每个抄表区域聘请社区监督员(可以从重点抄表区域和抄表服务问题较多的抄表区域开始试行),发放抄表服务监督联系卡(卡上印有分公司营销副经理和营销管理室主任的电话),请其对抄表服务进行监督,并将监督员详细信息报于客服中心。
(三)业扩报装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分公司设专人对新装、增容业务在部分环节(业务受理、现场勘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装表接电)结束后的两个工作日内进行阶段性回访,并形成记录备查。
(四)95598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随机抽取95598语音进行服务评价。考核小组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95598语音服务讲评会。会上随机抽取各座席员的语音,与会人员对语音的内容进行服务评价、打分,评价情况上报营销管理室。针对语音讲评会上发现的问题,相关人员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五)故障报修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对故障报修服务采取95598电话回访、录音电话二次回访措施,了解客户对故障报修服务满意度。
服务专工每月汇总故障报修回访情况,形成《95598故障报修再次回访工作月汇总表》,于次月3日前上报至营销管理室客户服务专工。服务专工每月不定期抽查客服中心故障报修再次回访的记录和录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投诉处理服务评价内容及方式
投诉件处理完结之后,分公司营销管理室主任要在客户投诉之后的5个工作日内及时回访客户,除客户要求不回访外,其余回访率应在100%;分公司营销副经理在第二个月对客户进行第二次回访,征求客户对投诉处理全过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我们在供电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评价要求
1.分公司制定供电服务调查、评价方案,组织开展各项供电服务工作自查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定期开展供电服务培训和考核,快速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满意度。
2.考核小组每月汇总当月视频监管、现场检查和通过95598热线等方式发现的分公司营业厅、抄表、业扩报装等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客户服务工作监管报告。
3.每季度次月5日前,考核小组汇总当季客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调查问卷情况,形成当季分公司客户服务工作评价报告,上报营销部客户服务专工。
4.营销管理室根据客服中心监管报告、客户服务工作评价报告等,按营业厅服务、抄表服务、业扩报装服务、故障抢修服务四个单项和投诉处理服务,对供电服务工作进行总体评价、排名,在季度营销工作分析会上进行通报并上网公告。
四、实施效果
供电服务评价体系的创建,使供电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客户对供电营业厅、抄表、业扩报装、95598座席和故障报修等相关人员的供电服务行为的满意度,掌握供电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供电服务行为。同时,有利于供电企业制定更为合理、贴合实际的供电服务提升规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措施,迅速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基于客户服务评价体系的一系列服务措施,2014年,在省公司组织的第三方客户满意度评价中,营口公司满意度指数CSI上升至79.12,全省排名提升至第二位。大石桥供电分公司满意度指数CSI上升至79.58,高于营口公司水平,为营口公司供电服务工作取得的可喜进步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户对供电服务在可靠、规范和便捷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服务人员将秉承“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一切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需要,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油气管道 建设项目 后评价
一、项目后评价概述
项目后评价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实施的评价,是项目投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经营成果及其影响,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指标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原则上应在项目投入运营后1-2年内,对已完工项目实施全面系统的评价。详细后评价需对评价内容实施详细、具体的分析和评价,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管理、生产经营、投资方向、产业调整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项目后评价应遵循独立、科学、公正、公开原则。项目详细后评价应依照项目投资额度,委托有相应等级资质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承担。原则上,参加过本项目预可研咨询、可研咨询、初步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工程建设等单位均不得承担本项目后评价工作。
二、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相关内容分析
截止2015年8月,中国陆上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2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约2.3万公里,成品油管道约2.1万公里,天然气管道约7.6万公里。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油气能源特别是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油气储运设施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通常情况下,油气管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涉及范围较广,整个过程周期较长,且项目内容较为复杂。通过合理的项目后评价能够给予项目建设有力支持,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实施评价。建设实施评价主要包括设计图纸评价、采购工作评价、招投标评价及施工评价等。通过上述一系列评价工作,能够将工程具体实施情况系统地反映出来。二是生产运行评价。生产与运行评价主要包括准备工作评价、试产、投产评价及实际运行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工作,能够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或缺陷,以便及时修复,以此来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三是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是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的重点环节。将其与可研值进行比较,可有效反映出项目建设财务效益,并能够反映出项目实际运营状态及投资资金使用情况。
三、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框架分析
以油气管道建设项目X工程为例。A地区已经建立S管线,但随着A地区经济快速发展,S管线输气能力已经无满足实际需求。因此,A地区积极筹划X工程,建立新的管线,对油气管线规模进行扩充,以满足当地油气供应需求,实现供求平衡。X项目输气管线全长15.6km,新建线路切断阀室2座、场站2座,并配有相应的自控工程、给排水工程、保护工程等。X项目沿线地貌主要为山丘、平坝,所通过的中小型河流数量较多,沿线交通便捷。
结合X项目实际情况,对后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其主体框架如下:(一)建设实施评价
根据X工程整体建设情况来看,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验收,所有环节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规定。具体施工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X工程所有建设内容均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质量达到相关标准,与甲方要求相符。设计图纸方面由某石油设计单位负责,图纸完成后经审查核验,整体设计均符合相关规范,设计进度也能够达到甲方要求。在后续设计当中,对部分工艺、设备等进行了细节调整,但并未出现重大变更。招投标工作方面,物资采购及设备订货情况均按照标准制度实施,工作进度基本上能满足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对所有设备、材料等进行了细致核验,包括合格证等资料,并进行了材料性能试验,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达标。总体上来看,X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及材料供应能够及时到位,整体完成情况较好。施工方面,将后评价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质量评价上。各施工单位以GB/T9002-ISO9002 质量体系为导向,构建了专门的质量保证体系。X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贯彻了“专检、互检、自检”原则。同时,以责任制度为导向,将相关责任落实于人。监理单位派出了驻地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监督,通过事前、事中控制,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经严格质量审核评定,工程质量合格率为99.8%,优良率为66.6%,确定为合格工程。竣工方面,所有竣工验收文件基本齐全,相关资料及时分类管理,并按照相关规定立卷归档。
(二)生产运行评价
为保证项目正常投产,项目管理层设立了专项投产管理小组,对X工程投产及试运行全权负责。相关准备工作充分完成,投产方案合理,能够满足投产需求,并经过甲方审核、批准。人员培训方面,作业区专门组织了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对上岗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规范操作流程及安全生产知识,了解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培训完成后,进行了专项考核,考核达标后才允许凭证上岗。在试运考核过程中,整个线路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X工程的主要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关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投运工作基本顺利。X项目自投产以来,各项工艺技术均达到标准要求,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输送量均达到预期,输气量方面,设计输气量为100*104m3/d,实际输气量为75.6*104m3/d,符合率为75.6%,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但在部分细节上还有待完善,如管道水工保护、管线能耗等方面依然具备改善空间。
(三)经济效益评价
本次后评价报告财务效益评价的方法采用总投入总产出的方法。后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参数是模型需要的控制、判断行数据,如基建期、计算期、折旧年限、基准收益率;法律、规范等规定的率、利率、标准等。基础数据是反映项目特征的数据,如工程造价、投资、融资、生产成本、项目收入等。确定基础数据,带入模型计算报表,计算指标进行项目费用效益分析,得到评价指标。
X项目投资总额控制达到预期要求,总投资额在可研估算范围内。经过后评价(实际+预测)测算,数据表明,X项目年均营业收入为2250万元、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1550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600万元、年平均净利润为450万元、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5%。说明项目超过了预期的经济目标,在经济上是成功的。影响该项目财务效益变化的可控因素不多,其中投资建设及费用控制是相对可控的主要因素。影响该项目财务效益变化的不可控因素较多,其中管输量、管输价是重要因素。
五、结束语
项目后评价是对投资项目可研、初设的总结及改进,通过对经验教训与对策建议的分析评价,得出启示和对策建议,对策建议应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张小兵,周彬,李建.油气管道建设项目后评价及案例分析[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S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