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保护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旨在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控制或消除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山建设、生产等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任务主要包括:
(1)布设监测孔,购置监测设备,建立完善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开展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含水层水位、水质、水量监测;采取树立警示标志等措施建立地面塌陷、地裂缝预警体系,避免人员伤亡。
(2)按轻重缓急和塌陷区稳定程度分期开展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消除矿区地质灾害威胁。
(3)制定和实施减缓地下水渗漏的措施;
(4)结合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采取绿化等措施,恢复受破坏的景观。在大范围积水区域,集中设计景观设施,改善矿区小环境,营造休闲景观带;
(5)制定土地恢复方案,采取土地平整、覆土等措施恢复矿区耕地。
2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根据煤矿实际,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主要有矿山地质环境预防保护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3大类。其中预防保护措施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保护措施、含水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治理恢复工程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土地资源恢复工程和地貌景观恢复工程;监测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塌陷监测、地裂缝监测、含水层监测、地形地貌景观监测、土地资源监测等。
2.1矿山地质环境预防保护措施
2.1.1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保护措施
(1)应预留保护煤柱,或采用充填法开采,及时回填采空区,避免或减少采空塌陷和地裂缝的发生;
(2)矸石堆放要有序、合理堆放,设计稳定的边坡角,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排水工程。
2.1.2含水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
(1)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有毒有害废水、固废淋溶液污染地下水;
(2)揭穿含水层的井巷工程,应采取止水措施,防止地下水串层污染;
(3)采取注浆隔水、灌浆堵漏、防渗墙等工程措施,最大限度阻止地下水进入矿井,减少矿井排水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2.1.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
(1)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减少破坏耕地;
(2)合理堆放矸石,加大矸石综合利用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3)边开采边治理,及时恢复植被;
(4)采取围栏、警示牌、避让、加固等措施,保护文物古迹。
2.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2.2.1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技术措施
(1)地面塌陷治理工程技术措施:一是挖深垫浅法:对于塌陷较深地段,采用“挖深垫浅”方法对地面塌陷实施治理,治理方法是:将地表0.5m左右的表土取走,堆在四周,把沉陷较深地块(积水区)规划成取土坑,先行抽排积水,然后实施深挖,挖出的土充填在浅部塌陷区。确定取土坑位置后,将表层土下深挖出的土垫在沉陷较浅的地块内,然后将熟土覆于其上。取土坑深度视需土量而定,一般4~6m。深挖后的取土坑可进行渔业养殖,浅部充填区域则进行复垦,还田于民。二是疏水排导法:对于地面倾角小于2度,雨季易发生季节性积水地段,可通过开挖配套支渠,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工程系统,使塌陷区内雨季积水迅速排泄。此类方法工程量小、见效快,可大大节省成本。三是平整法:对于地势较高,潜水位埋深相对较大,地面无积涝现象,而地表凹凸不平地段,动用机械设备将地面平整后恢复耕种。
(2)地裂缝治理工程技术措施:根据地面塌陷破坏程度,适用不同的裂缝处理方案。对于轻度破坏,裂缝宽度<20cm,延伸长度<5m,对这种类型采用填堵法,即将裂缝挖开,填土夯实。裂缝回填夯实后,要求容重达到1.4t/m3以上;对于破坏程度严重,裂缝宽度>20cm,延伸长度>5m的,这类裂缝变形严重并极易造成水土流失,考虑采用反滤层的原理去填堵裂缝孔洞。即首先用粗砾料填堵孔隙,其次用次粗砾、再次用砂、细砂、土填堵。当塌陷稳定,用反泥层填堵后,可防止水土流失,使生态逐渐恢复。
2.2.2土地资源恢复工程土地资源恢复工程应结合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治理,治理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完成后,因拟恢复为耕地的地段包括填方区、土地平整区和地裂缝充填区,各部位土体松紧不一,必须实施土地深挖翻耕,以达到保墒的要求,设计翻耕深度为0.4~0.5m。
2.2.3地貌景观恢复工程鉴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因素主要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对地形地貌景观的恢复将结合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开展综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以修补和恢复矿区地形,其中的挖方工程(鱼塘)、道路工程、排水沟工程完成后,在塘堰四周、道路两旁、排水沟外侧实施绿化,可以进一步美化地貌景观。
2.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包括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
2.3.1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地质环境监测是以保护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环境问题成因、数量、范围和强度、后果进行监测,是准确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
2.3.2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监测
(1)监测内容:地面塌陷主要监测地表下沉量、水平移动量;地裂缝主要监测地裂缝宽度、深度、走向与长度、两侧相对位移等方面的变化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工程设施与土地破坏情况开展监测,其内容主要包括村庄民房、道路、河堤、土地的变形破坏情况等。
(2)监测方法:地面塌陷监测采取专业监测与简易监测相结合方式开展。首先在矿区及周边设立水准基点网,利用全站仪、GPS等仪器及钢卷尺、木桩、贴纸等简易方法,对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相关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频率每月监测1次,并做好记录,对测量结果及时整理,分析前后变化及发展趋势。
2.3.3主要含水层监测
(1)监测内容:主要监测矿区各含水层的地下水位、疏干排水量及地下水水质变化。
(2)监测方法:水位监测利用现有的水井或新施工专门监测井,要求测量稳定静水位。水量监测是对矿井排水量逐日监测。水质监测是通过采取水样,对其化学成份进行监测,重点对矿井排水的污染物进行检测。
2.3.4地形地貌景观与土地资源监测
(1)监测内容: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高程、地形坡度的变化以及较大地裂缝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因此地形地貌的监测内容与地面塌陷地裂缝监测相同,不再单独设置方案。但对地貌景观的监测,须增加植树绿化效果的监测,监测内容为树种的面积、成活率、生长情况等。土地资源的监测,主要依据《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及《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进行,监测内容为土地复垦质量。
(2)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监测方法为现场监测。对植被面积、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现场登记;对土地复垦质量依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进行。
2.3.5矿山地质环境巡查与预警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结合监测工作,组织监测人员对开采区、采空区开展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区,及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员误入造成伤害。对即将塌陷地块,及时组织搬迁避让。对已产生地面裂缝地段,及时实施地裂缝填埋工程。
3结语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点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1.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需要重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在公路项目建设阶段,要尽可能的保护土地资源,并结合施工地区的发展情况,合理搭配资源采购与资源就地采集的关系,避免因为公路施工建设而过度破坏当地土地资源,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在公路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资源,所有工地废弃物要经处理后排放,并与水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为工业废料而导致水资源污染。
1.2常见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1.2.1积极推广公众参与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而言,公众参与是实现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求公众参与,通过监督本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始终处于社会监管状态下。例如,施工单位可以邀请周围居民监督本次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若发现本次工程中存在严重破坏环境的情况,要及时的与施工方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保证整体环境质量。②发挥公众的主管能动性,尽可能的优化施工地环境。例如,针对已经出现破坏的现象,施工单位可以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取一批植被,并通过施工方与周围居民的共同努力,恢复施工地区植被,降低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2.2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重视应用新技术也是强化环境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3S技术,通过3S技术中的GIS技术,建立了基于施工场地的环境模拟结构图。在该结构图中,可以清晰显示工程项目开展之前的环境信息,并与当前环境结构资料图进行比对,技术人员就可以很快的发现哪些地区遭到破坏、哪些地区的破坏现象严重等,为开展针对性的环境治理奠定基础。1.2.3建立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该体系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等诸多内容。例如,在施工原材料管理过程中,施工方要重视原材料管理,严格规划原材料储存位置,避免因为原材料随意摆放而破坏原有地表结构,事先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各级管理人员为骨干的环境保护体系。在该体系,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条例,实现对本次工程环境管理的指导;而各级管理人员负责传递项目经理所制定的条例,并与一线员工进行协调。在该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实现了对整个项目的环境保护控制,有助于总揽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环境管理条例快速实施。本文认为,公路工程项目在开展环境管理中,可以借助日本的成功经验,对环境保护思想进行优化。日本对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若工程在施工中破坏了原有植被,则需要施工地区周围补偿1.1~1.2倍的植被(指施工结束后)。这种处理方法能显著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借鉴与学习。
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实例分析
2.1工程案例简介
该工程项目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区,周围山地众多,地表岩质松散,整体施工条件十分恶劣。该项目规划里程为188.3km,岩土穿越国道3次,河流6次,工设有隧道31处、桥梁121座,还包括服务区、停车区等诸多附属设施。
2.2主体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设计期的环境保护对策:①拟建的公路在线路选择上,坚持“少占地、少拆迁”的原则,尽量绕开居民集中区、耕地集中区等,并且避开了当地一处重要的天然保护林,最终确定了整个公路施工线路。②在道路平、纵剖面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顺应道路地形,避免因为施工而过度开挖地层。③在道路绿化选择中,重要隔离带均设置了高度为1.2~1.5m的常绿灌木树种,这些树种不仅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也有效控制了夜间行车眩晕现象的发生。④在公路边坡衬砌施工中,施工单位考虑项目后期的绿化要求,在边坡上预留了大量的绿化种植带面积,不仅减少了总项目支出,还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保证了绿化处理效果。(2)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①由于该项目所经过的区域多为山地地区,因此存在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此该项目在施工前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教育,明确国家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政策法规,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由于该项目某路段是国家重要野生动物的迁徙地区,该项目管理人员在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尊重野生动物的迁徙规律,在相应路段设置了严禁鸣笛的警示牌,全面保护地区的野生动物。②施工前,对全面工作人员开展生态教育,并根据当地植被信息,向施工人员发放有关动植物保护的图片,保证施工人员能正确辨认国家保护植物,并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在发现国家保护植物后,要立即向上反映,保证能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③针对工程区域内有肥力的土壤,在施工前按照旱田滩涂剥离25cm,林地剥离20cm的要求进行剥离,并运送到附近的取土场、弃渣场集中堆放,以备工程后期取土场及其他临时工程用地土地整治覆土之用。④重视对施工废弃物的利用,对工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处理:规格较小的统一利用,将其制作成临时表土堆,并在编织袋的约束下形成临时挡墙,避免水土流失;对于规模较大的垃圾统一处理,及时拉出施工场地并交予相应部门处理。⑤在施工期间,对于土石料场开采、路基坑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采取临时性排水、护坡措施,并对施工地区。
2.3施工效果总结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巧家县的农业与林业产业的经济效应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发展不稳定,农业土地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导致水土资源大量流失,针对这种情况,云南省巧家县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水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
1、林业生态建设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资源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土地资源,而人类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土资源,为防止水土的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应当积极建设林业生态环境[1]。水土流失就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容易形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为了遏制土地沙漠化,必须大力开展林业绿化工作,这样还可以对水土污染起到净化作用,清理水土。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大肆发展,水土污染案例增加,树木可净化水资源的有毒物质,吸附固体颗粒,对净化水源具有积极影响,不仅美化了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控制土壤侵蚀,而且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正在枯竭,积极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是人类唯一的途径。
2、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联系
在理论上来说,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建设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持水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要从根源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就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实行保持水土的措施与方案。水土保持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提和依据,而水土保持又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有力补充。这说明水土保持事业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要积极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这样可以预防风沙等自然灾害,对耕地等土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覆盖率,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对土地资源减少侵蚀,增加空气蒸发量,使得林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保持水土的完整性。如果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就会导致水土的巨大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平稳性也会有影响,在城市进行发展时,要好好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序发展,并且设立相关的水土保护措施与管理要求。
3、加水土保持的措施
3.1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云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如何科学合理地去利用丘陵是摆在巧家县面前最大的难题,根据国家土地改造法相关规定,可以对丘陵地带进行植树造林,这样能有效预防土地沙漠化,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的经济使用能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土壤和水资源的生态作用,促进林业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要将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目前,在进行水土保持的同时,还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生态环境进行实质性的破坏,巧家县当地农民对树木的乱砍乱伐,也会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而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造林绿化,这样可以合理有效地预防水土大面积的流失,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2加强森林保护体系工程建设
针对云南巧家县的水土流失情况,政府应联系当地实际,制定水土保持的措施,对森林保护体系工程进行建设,要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水土流失的土地资源进行资源重建与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2]。要对当前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并加强联系,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源性的解决,结合巧家县当地的绿化种植林,形成一道土地防风化的天然屏障,还可以实行退耕还林,对没有庄稼种植的土地进行回收,建立天然绿化林,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无用土地的沙化,增加了土地使用经济性,而且当地政府还可以沿着农田的坡沟,种植绿化林,建设林业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相统一,实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3.3优化土地的经济结构
水土保持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提与依据,而水土保持能给予林业生态建设的有力补充。根据云南巧家县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中,占比例最重的要数林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两大块,对林业与农业间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样实现土地的可持续使用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政府在这方面要为当地农民提供保证,做农民坚实的后盾,指导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的农作物,提高农民的农业素养,并且要及时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应。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政府要积极扶持创新产业的发展,开拓各项产业均平稳发展的形势,加快当地经济与素质全面发展的进程。让农民不再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落后处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护水土,防止水土的巨大流失。
3.4推进当地人民素质与法制教育
有许多水土资源的流失都是因为当地人民的乱砍乱伐所造成的,因此巧家县的水务局可以与司法局进行合作,对当地人民进行素质与法制教育,让他们明确保持水土的利处,水土流失的弊端,以防止有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出现[3]。对于水土流失问题,国家已经特别重视,并且将保持水土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政府要对巧家县地域进行重新划分,对乱砍乱伐的现象较严重的地区,要进行重点的严抓严打,除了要有严格的执行力之外,还要让全部干部与民众对水土保持法进行学习,我们要加大对保护水土资源的宣传力度,例如:贴海报,广播,手机信息等宣传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从根源上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
结语: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保持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云南巧家县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云南水土流失现象,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大力宣传“保持水土,人人有责”,让民众都参与到这项环境建设活动中来,治理水土的流失情况,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李永宁等.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24)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宏观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39-1
所谓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规划土地布局,进而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不仅能够增加土地的质量,而且能够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说,土地整理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重要措施,势必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
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追求良好的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土地整理活动是指通过生态措施,或者工程措施,改变土地资源的状态,进而对其涉及的区域中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生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的生态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土地整理的开始阶段,主要的整理工作是集中未利用土地和废弃土地,进行配套设施的安置,进而促进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土地整理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就逐渐开始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了,最终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可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整理工作必须要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进而实现土地资源整理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1 未利用土地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灾害,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的规模越来越小。要想保证耕地面积,开发未利用土地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本来就相对脆弱的地区,以及一些已经存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地区,都必须要慎重处理。未利用土地主要有林草地开垦、河滩湿地开垦、荒山坡地开垦,以及围海造田等几种类型。一旦出现了不合理开发的现象,势必会导致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周围环境发生水质富营养化、水文环境恶化,以及洪涝等问题。
2.2 土地复垦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
土地复垦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复垦与工程复垦两个方面。土地复垦的目标是使得土地的利用价值发挥出来。诸如在煤矿区进行的土地复垦工作,常见的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有堆置耕层土壤、改良土壤,以及修建排水网、复垦区等。生物复垦的主要措施包括恢复沃土、肥化土壤,以及建造农林等。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土地复垦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诸如进行矿山废弃物的复垦工作时,很有可能导致耕地的二次污染;施工破坏土地复垦很有可能导致土地的地力下降;灾害地进行复垦很有可能导致抗灾能力减弱等问题。
2.3 综合开发利用耕地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
综合开发利用耕地是指重新规划基本农田的使用,实现综合性治理,进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可耕种面积率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综合开发利用耕地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归并零星土地、规划道路渠林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可能导致水资源、气候因素等发生异常变化;第三,改良土壤、使用农膜、施用化肥,以及喷施农药等措施容易污染耕地和地下水等。
3 土地整理的宏观管理对策
3.1 加大废弃地复垦的力度
首先,要整体规划居民点,复垦利用废弃的建设用地,其不仅能够使得耕地的面积得到增加,而且又能够有效地治理环境。其次,我国在进行资源开采工作时毁坏了大量的耕地面积,耕地复垦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是有效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实现占补平衡,而且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应该在满足耕地面积与旱涝保收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生态永恒发展,促进各种生物的持续繁衍。我们必须要将生态、景观视为整体进行考虑,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科学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科学指导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强化环境保护策略。由于开发建设工程必定会消耗一定的资源,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
3.3 客观评价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当前的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价时,要保证土地开发活动在一定的区域内,要同时对周边环境和土地整理区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区内的环境要素比较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进行评价工作时,要全面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中国农地整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农业,2003,(10).
[2] 王秀茹,韩兴.张国超等.关于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意义是不以破坏未来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强调合理利用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因此,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分和不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了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对环境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一旦开始实施,那么就必须落实到区域内部进行操作,全球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
目前,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是指,在综合考虑环境资产和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生产力。一方面从整合科学、土地的合理保护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进行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可预见未来人类发展的生存需求,建立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则是高效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基本数据的综合或集成。实现高效产出、保障高度有序和维护生态稳定平衡,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系统的结果功能突出、稳定,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适度开发、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杜绝资源浪费、逐步完成土地资源内部的质量优化和结构优化,这些是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的主要意义。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结构和构建原则
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出发,构建了准则层、指标层、分目标层和目标层四个层的评价体系。可理解为,评价目标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行安全性、多元效益性、生产性、社会可接受性、保护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评价,严格遵循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面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相互独立型的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无法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评价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是由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开放式系统。因此,在分析指标的过程中,应围绕评价准则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互协调制约因子,加强其对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对比性,从而衡量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层,应该由各自目标指向的影响因素组成,以生产为目的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由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来组成生产性的分目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控制对土地本身的危害、影响和某些制约因素,要既合理又安全的利用土地资源。要严格遵循土地保护性准则,例如:植被对土壤的保护程度,系统内部的保护程度,工业生产的污染对周围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控制,土地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控制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保护性准则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不利影响的控制,是对资源环境损坏的控制。在土地资源系统生产过程中,会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一般指,增长的持续性和产值的高低,间接的经济效益一般指,由土地资源利用所带动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效益。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一个城市或乡镇的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要反映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等总量指标,更要结合他们的结构关系,而且还要符合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目标的内涵,结合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科学的反映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层次性的指标需要具有实践意义,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全面性的基础下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由于理论分析在实践中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所选指标一定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为基础,指标含义要清晰。
只有表述特征的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评价性指标,这样才能全面的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个评价过程中,要以成熟可靠和科学的方法为理论基础,要客观实际的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描述和分析,因为各类指标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上都具有明确的意义,须以客观事实的存在为基础,所以数据必须具备准确性和科学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必须能够反映出政策的关注点,所以在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时,要综合分析各影响要素,紧密结合特征和可持续性相关的各类要素,要分析动态趋势和静态水平。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采用多目标的方法进行评价,最终给出合理有效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
总结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涉及的因素很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在分析过程中为避免对不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或者重复分析,在选取指标时,应采用有效方法来提高评价的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谭少华.我国水资源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47-50.
[2]王振宇,王治民,孟维彦.水资源承载力问题与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J].地下水,2002,12(4):246-247.
[3]贾绍风,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38-545.
[4]高桂枝,刘俊良,田智勇.城市水资源利用与城市化的关系[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32-35.
关键词:农业;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70
引言
受到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农业耕作技术长期没有根据环境条件予以创新,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肇东土壤效能低的问题,需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当地的土壤予以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界定
中国虽然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的耕作而不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会导致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业发展中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在农田耕作的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调整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地耕作价值。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考虑到农业耕作中的各种干扰因素 [1]。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都要对其在农业耕作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实施综合性管理办法,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业耕作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性耕种技术,降低农业耕种中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缩短耕种周期,使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改善当地的土壤状况。由于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了保护性耕种技术,黑龙江省的空气质量得以改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黑龙江省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2.1 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种植上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的生长形势良好,农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肇东为了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引进了农作物保护性耕种技术,在玉米的选种和培育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注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民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民已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会有低温效应产生,表现为农作物的前期发育速度比较缓慢。黑龙江省肇东的年平均气温比较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就会因秸秆分解少而玉米发育迟缓的现象。当农作物进入到中期的生长阶段和后期的生长阶段时,氮、磷、钾肥等都在秸秆分解并溶解到土壤中,农作物就可以吸收充足的营养,此时,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就会加快。黑龙江肇东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前期的生长速度迟缓是物质积累的过程,有利于增加玉米的产量。为了避免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就需要在选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注重选择品质优良、抵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向农民传授新的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2 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布局得以优化
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对耕作技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黑龙江肇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用相应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质量。比如,在黑龙江肇东的农作物种植地栽培新疆甜玉米杂交品种,考虑到玉米品种的生长要求,对土壤的排水性进行调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所增强,为玉米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具体的操作中,在新疆甜玉米播种的当日,要对田地的温度进行测量,田地温度_到18~19.2℃为宜。在耕种新疆甜玉米之前耕地中种植了小麦作物,就要清除病害根茎,以防止病菌传染,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当地的春季气候偏低,为了更好地控制田地温度,可以采用覆膜技术种植玉米,注重科学的田间施肥管理,可以确保玉米的生长质量良好。
2.3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防止病虫害
农作物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很容易引发病虫害,这就需要配合使用化学药品做好防治工作。要根据黑龙江肇东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具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方式,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播种农作物种子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拌药消毒处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耕种,对农作物的茎腐病和黑穗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有病虫害发生,就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病症喷洒药物,以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匮乏的省份,要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就要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对农业环境也实施了必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杰,姜玉英.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07):270-279.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国土资源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64-2
0 引言
科学技术在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带动了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了我国的测绘水平。各种新型测绘技术的创新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不断完善了我国现代的测绘体系,测绘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国测绘部门的发展,并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测绘工作的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时较为困难,因此,需要使用测绘技术才能全面描述目前我国土地的实际情况。我国目前实行的测绘新技术主要有三种技术手段,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这些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土地测绘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测绘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准确地对将要测量的地点进行精准地定位,并能够全面、详细地分析与计算该地区自由的结界点,其数据分析结果能够以数字图像的形式明确、清楚地显示在计算机上。但需要明确的是,完成上述过程,还需观察该地区的整体情况等。当完成测绘工作时,能够给行政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资料、信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同样需要这些资料与信息[1]。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国土资源测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也提高了测绘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 测绘流程概述
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可谓是极其重要的,其能够根据可靠的测绘结果提高国土信息的准确性。测绘的工作主要包括测量土地的详细面积、土地权属的具置、土地的境界等,测绘新技术能够保证在小范围内减小误差,提高精准的位置信息与详细情况,方便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测绘工作是一项较为系统且专业的工作,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测绘工作具有法律性,其不仅是一项测量工作,还是一种行政行为。第二,测绘工作的数据具有整体性。其测量出的数据可整理为一个整体的资料,包括详尽的内容,例如,专业的卡、图、表、册等,这些数据结果可以给相关部门提供周全的服务,方便其调取详细的数据信息。第三,测绘工作具有高度准确性,且其数据结果符合相关土地资源管理标准。第四,测绘结果具有时效性。在土地信息、要素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或改变测绘标准,从而确保测绘数据符合实际情况。测绘工作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3 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1 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原有的土地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测绘新技术,对土地数据变化的信息进行修改,主要应用的测绘新技术有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技术。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目前土地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分类,还可以了解土地之前的运用状况,并且可以对土地进行相应的分类与管理[2]。测绘新技术在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度,提高测绘工作的整体效率。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调查土地中的影像,并在获取影像后,能够对其进行正摄影像。对于已完成基础工作的情况,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汇总、处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最后再结合实际的土地情况,更新土地信息。
3.2 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规划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所应用到的数据较多,且数据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各种基本图形的制作,还涉及这些基本图形的提取。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完善当前土地规划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3]。在进行土地的规划工作之前,需要收集齐全的资料、信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首先可以使用遥感技术获取所需要的土地相关信息与数据,并在收集齐全之后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直观的图像,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当前的土地信息;其次,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统,建立土地利用空间,增加土地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使土地规划更具有空间感;再次,需要全面分析土地信息,此时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这样可以根据当前真实的土地情况进行土地的规划,并且能够实现长远、合理的规划工作;最后,土地信息系统还具有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功能能够根据测绘得到的信息数据建立相关的土地分布模型,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能够在保证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
3.3 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指的是对可以使用的土地进行测定,但需建立在土地出让、征用等的基础上,必须要根据当前土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土地现状的测绘工作,并且详细计算土地的面积,保证数据、信息的科学合理,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相关部门的审批工作顺利开展。勘测定界主要包括内页的归档与整理、外业的测量与调查这四个部分。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技术能够详细定位土地,并且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到流动站,从而进行数据对比[4]。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勘测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测绘新技术的操作较为简单,其次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最后还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准度。
3.4 在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与定期检测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农田的巡查工作落实较慢,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农田采取保护措施,从而降低了巡查的工作效率,这非常不利于国土资源的高效管理。测绘新技术在农田保护中的应用,不仅简化了农田的巡查环节,还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使农田监管制度更加科学与高效,农田监管保护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3.5 在完善土地执法制度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能够全方位地监控我国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还能够预防不法行为,对违法行为能够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处罚措施。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执法制度得以完善,保证了土地资源的平衡性[5]。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使得土地资源规划更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还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帮助我国政府部门更好地进行土地资源的监控与利用。
参 考 文 献
[1] 郭玉双.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113.
[2] 马爽.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6(18):121.
[3] 翟艳青.浅谈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04):37-40.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在当前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体现了重要的价值,由于前期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划,造成土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导致空间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面对日益贫乏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进行合理的利用,以保证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利用。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主要就体现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上。1996年,在德国波恩举行了第九届国际土壤保护大会,该大会以“面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深化人民和机构的进一步合作”为主题,强调要推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防止土地退化,保持和提高土地质量,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第二,满足各类用地者对土地当前和长远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分配的公平,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特别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大量的农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这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类型发生转化。出现了许多城市新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必然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变化。
三、土地流转对持续利用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土地流转日渐增多, 流转规模日益扩大,一些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不断涌现。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渐活跃的同时,农用地流入方如果在农用地经营期间遇到流转期限过短、契约制度不完善、交易费用高、农用地投资风险较高等问题时,容易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从而造成农用地利用的不可持续性。因为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一切投入品的承载体,任何对农作物的投入都需要通过土地来转化,土地对投入品的转化不是即时的,往往当期不能全部收回,这部分没有收回的投入转化为土地肥力,可以提高以后若干期的土地生产率从而使土地增值。土地的这一经济特征导致土地经营者追求在经营期内尽可能多地收回投资并获得盈利,实现效用最大化,使得他们的投资行为更倾向于短期行为。
农用地流转中出现的流转后农用地不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已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学者俞海等认为,土地调整导致的地权不稳定容易造成土壤长期肥力的衰退。而谭慧玲认为土地流转的对象和期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流转期限上,短期流转、无偿流转的多,这使得大多数农民缺乏对承包经营的土地进行长期投资的激励,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郎佩娟也指出,一些土地受让方为了达到短期内实现土地增值的目的,对农用地进行掠夺式经营。但是,如何评价农用地流转后土地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
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
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出发,构建了准则层、指标层、分目标层和目标层四个层的评价体系。可理解为,评价目标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行安全性、多元效益性、生产性、社会可接受性、保护性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评价,严格遵循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面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区域性和相互独立型的原则。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无法采用一个或几个指标评价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是由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组成的复合开放式系统。因此,在分析指标的过程中,应围绕评价准则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互协调制约因子,加强其对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对比性,从而衡量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层,应该由各自目标指向的影响因素组成,以生产为目的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由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外部和内部条件来组成生产性的分目标。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控制对土地本身的危害、影响和某些制约因素,要合理安全的利用土地资源。要严格遵循土地保护性准则,例如:植被对土壤的保护程度,系统内部的保护程度,工业生产的污染对周围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控制,土地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控制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保护性准则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不利影响的控制,是对资源环境损坏的控制。在土地资源系统生产过程中,会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一般指,增长的持续性和产值的高低,间接的经济效益一般指,由土地资源利用所带动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效益。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一个城市或乡镇的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结合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科学的反映当地土地资源可利用的程度。由于理论分析在实践中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因此,所选指标一定要以现实统计数据为基础,指标含义要清晰。只有表述特征的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评价性指标,这样才能全面的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个评价过程中,要以成熟可靠和科学的方法为理论基础,要客观实际的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进行描述和分析,因为各类指标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上都具有明确的意义,须以客观事实的存在为基础,所以数据必须具备准确性和科学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必须能够反映出政策的关注点,所以在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时,要综合分析各影响要素,紧密结合特征和可持续性相关的各类要素,要分析动态趋势和静态水平。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采用多目标的方法进行评价,最终给出合理有效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
五、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1、建立立体的土地和土地利用观
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地和土地利用的认识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及土地只指陆地,不谈海洋。只知道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只字未提我国尚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这个数字相当于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3,相当于30个江苏省或8个台湾岛的陆地面积。
随着环境恶化和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的重大作用。国外一些城市近年来把基础设施转移到地下空间,如旧金山、巴黎的交通枢纽建在地下,芬兰、瑞典的音乐厅建在地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建在地下,许多国家在城市建设之初就规划好置煤气、通讯、供电、排污等地下管线于其中的“共同沟”,阿尔卑斯山、直布罗陀海峡、日本海的津轻海峡,美俄的白令海峡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巨大工程正在酝酿。
2、协调土地利用系统运行
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同时,土地又属于高一层次生态经济系统内无机环境组分,是其他生态经济系统的载体。协调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就是要从整体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以及其所带来的后果,既要注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单项效益,更要重视三效益综合而形成的整体效应,从单值思考发展到多值的研究;从单纯的因果分析,发展到整体结构的研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不仅要重视单元的作用,而且更要重视整体效应的优化;不仅要测定直接效益和当前效益,同时也要预计间接效益和长远效益。协调土地利用系统功能不仅要研究系统内各组分及其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而且应研究系统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土地利用系统生产力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逐步达到人类与其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步发展和共同进化的最佳协调状况。
协调土地利用系统不仅以静态的客观的关系状态存在,而且以动态的、主体性的活动状态存在,在川流不息的实践长河中生动地展现其自然历史的风貌。土地利用活动中要注意防止波及和影响到邻近或较大范围的人地关系的协调;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人地关系的平衡和协调。应当谋求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而不可能是与其中某一要素之间的单一协调。如截流河水工程的建设要在立项前深人了解此项目建成后会产生哪些副作用,了解筑坝将会如何影响下游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水坝下游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地下水系统将会作出何种反映,远离水坝的沿海滩涂将会受到何种影响,等等。系统协调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作长远考虑,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正确地处理好眼前经济效益和长远生态效益的关系,要把实现人类千秋万代的美好生活,同保持地球有限的负担能力协调起来。
六、结束语
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复,对闲置的土地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保证土地资源能充分得到利用,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开采;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进程加快,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将会不断地加大,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我国将会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会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民生、社会等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现阶段煤矿建设和生产必不可少的内容。
1.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煤矿在开采中主要引发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下水资源、影响大气结构、破坏生态平衡、噪音污染、诱发相关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1.1破坏土地资源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90%以上属于井工开采,井工开采往往会造成地表塌陷,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地下采空区大得多的沉陷区域(如2013年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约220km2,大约是100个杭州西湖的大小)。露天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将直接造成土地破坏,矸石和剥离物排放压占土地。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固体废物、煤矸石在地表受降水、地表水淋滤溶液污染地下水,同时造成周围土壤结构恶化,植被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截至目前,我国煤矿开采占用和损坏土地约为1.7万km2,还不包括煤矿交通、工业广场等服务于煤矿设施等占用的土地。这些土地因煤炭开采造成塌陷和占用,造成自然地形地貌遭到破坏,并且土地复垦难度很大或者无法复垦。1.2破坏水资源在采煤过程中会严重破坏岩层原始应力,影响岩层结构,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区域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地表水渗漏、造成河水断流及大面积树干漏斗,进而破坏了水资源地表。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又要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渗入地收稿日期:2017-01-05作者简介:许建军(1987-),男,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现在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从事煤矿地质与项目前期工作。下或地表河流使得大量的洁净水被不同程度地污染。此外,煤矿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通过渗滤作用污染了土壤和水循环系统。1.3影响大气结构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及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和粉尘污染,不仅能改变当地大气成分和结构,也造成了能见度降低,以及有毒有害成分偏高等不良空气状况,对当地的气温、气流、降雨等气候条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酸雨、烟雾等气象灾害。1.4破坏生态平衡煤炭资源开采过程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煤矿开采中会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使当地的环境与生物群之间原有的循环被打破,加之有毒物质的集聚,使得当地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致使自然生态环境失衡。1.5噪声污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的加快,大量先进设备被用于煤炭生产中,煤矿地面及井下机械设备也将越来越多,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矿工和当地附件居民的健康,噪声污染虽然没有大气污染、水污染范围光,但是其危害性却是不容我们忽视的。1.6诱发地质环境灾害煤炭开采中,因采矿方法、爆破震动和地震、降水等因素作用下,往往会诱发许多地质环境灾害,将严重威胁煤矿井下设施、井下采矿工人安全和矿区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如矸石山堆积和煤矿开采活动诱发山体滑坡、山崩、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
2煤炭开采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优化矿井开采技术在煤矿设计和开采中,采用工程技术手段预防采矿塌陷,可以采用井下减塌技术,填充地下采空区,增加采空区的支撑,还可以采用条带采矿法和预留煤柱采矿法以减轻地面的塌陷程度。2.2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治理对在煤炭开采沉陷区,且未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采取监测、临时工程及示警等措施,以此来消除安全隐患问题;对于达到稳沉状态的沉陷区域,用削高填低、回填整平、采取防渗处理、植被重建、挖沟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对于地表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灌浆、填充等措施。2.3减少矿井废气与粉尘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只要向大气排放的废气是瓦斯,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通通风和抽放的方式,抽出煤层中的瓦斯并加以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矿开采中瓦斯的涌出。同时在煤矿开采中通过粉尘净化、通风除尘、泡沫除尘、声波雾化降低粉尘,来减少矿井废气和粉尘污染。2.4污水处理措施煤矿通过设立专门的排水系统,集中排放酸性水,并在地表拦蓄,使之蒸发、浓缩,而后处理,免除污染。其次可以采用新型水泵对采区分级脱水后的煤泥水进一步进化处理,循环用于采掘,做到煤泥水不上井或者处理后综合、循环利用。2.5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矸石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煤矸石同样是一种矿产资源,具有高发热量、建筑材料、提取硫黄等功能,把煤矸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综合开发利用。2.6噪声污染的处理措施在煤炭开采中合理的布置各种噪声设备,积极推广低音设备,并且保护个人防护,以此来减少噪声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煤矿的开采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恶化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实现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强,等.煤矿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有色金属,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