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继续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观念和技能等进行在职培训的统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世界各国开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师的职后培训受到了真正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为在职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素养而安排的继续学习活动,它与教师职前培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新时期,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着挑战与机遇,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时代紧迫感,基于此,高职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探索新的理念,选择更有效的措施与路径,才能推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高职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师先天化不足。由于职前教育缺失使教师专业化先天不足,高职教师专业化本身应该具备多重性,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了职业性与教育性,这种多重性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体系的多重性和实践经验的多重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的绝大多数高职教师专业化并不具备多重性,具备较强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缺乏行业的实践经验;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知识不系统,没有扎实的教育经验,这说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处于畸形状态,这样的师资力量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由此可见,为了弥补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先天不足,亟需对其进行职后继续教育。2.教师专业化后天乏力。2.1教师能力素质不高,过于看重教师学历。职后教育误区首先表现在于过于重视教师学历,轻视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刚刚起步,并没有完全打破以往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模式,所以对人才的定位仍然主要依据他们的学历、学位,这大大限制了高职教师的发展。为了稳定工作,他们只会不断强化理论知识,而对一些社会实践经验他们不愿意去花时间学习,这样就会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平衡发展,致使高职教师专业化多重性的缺失,不利于对社会型人才的培养。2.2对普通教师的发展不够重视。过于重视高级教师及干部的培养,而忽视普通教师的发展,也是职后继续教育的一个误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机会,许多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对象几乎全部集中于高级教师与干部,这样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但是普通教师才是高职教育的主力军,高级教师与干部只占极少数,这种职后继续教育的方式,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没有保障。2.3忽视教师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盲目的职后继续教育,忽视教师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这是另一大教育误区,继续教育不应该是盲目的,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应根据教师的不同阶段所设置,要体现出实用性、针对性和盲目性。例如让学识渊博的教师参加基础知识培训,他们会感觉平淡乏味;而让刚工作的教师参加学术知识座谈会,他们会毫无作为,这些不合理的方式会极大的影响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三、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1.更新继续教育理念,顺应时展。更新继续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要让高职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这是其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任职期间,要不断学习,敢于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为了尽量弥补高职教师职前教育的不足,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立法,也显得十分重要,它对高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促进了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广大高职教师的学习,我们可以将高职教师继续教育与网络课堂结合,例如将MOOC引入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等,这也符合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式。2.转变继续教育方式,注重普通教师的发展。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状况,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由政府或学校投入大量财力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仔细想一下,为什么这种继续教育模式效果不好,根本原因在于完全忽视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遵循教师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尊重教师成长过程的专业自主性和差异性。将继续教育的主动权交给教师,让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提升素质素质,以自主学习型组织取代培训班将会更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普通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力军,普通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向普通教师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让他们充实自我,完善自我。3.改进继续教育管理方式,重视教师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目前,继续教育组织和管理存在局限性,考核评价并没有正真落实,在培训过程中经常出现假学、逃学等现象,这是教育经费的一大损失,而且继续教育证书不被社会和高校承认,这样就更加阻碍了继续教育的进程。为此,只有改进继续教育管理方式,制定合理的、公平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提高继续教育成果的社会认同度,这样继续教育才能得到教师的亲睐,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对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教师成长阶段的个性需求,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让他们对继续教育感兴趣而不是带有厌恶的情绪,让他们主动的去研讨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
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的必要性
健康是人类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医院也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应用于临床,广大护士已成为病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现代观,应用护理程序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病人健康问题。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2],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虽然现在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它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
健康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大趋势:一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二是护士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三是护士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四是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然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就普通意义讲,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的终,预防保健和社会医疗服务是现代护理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而进行健康教育是实现这一职能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手段。
在继续教育中重视护士的健康意识培养
临床护理工作者,具有较系统,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知识及工作经验,对她们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有较好的基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理论教育中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只有比较多地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方法及知识体系,才能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面对社会群体实施健康教育时得心应手。我们通过继续教育这一途经,坚持将健康教育的知识贯穿于其中。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在护理人员中强调健康教育的观念,介绍健康谱和疾病谱的变化特点,特别是对患者的教育在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有关健康教育学习班,及时吸取其他医院的有关经验和累积资料,有利于护理人员掌握教育知识。
在护理技术操作训练中培养健康教育技能。据临床工作调查反映,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落实健康教育不好,认为健康教育是软指标。经了解其主要原因是护士不知道怎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没有养成习惯,因此,长期以来,健康教育在临床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利用学生的岗前培训和护士岗位练兵教学,大力推广“角色置换法”,让学生或护士互为患者和护士,亲身感觉不同角色特点[3]。将在每项护理操作中应解释的和介绍的内容进行规范,即心理指导,操作前指导,操作中的配合指导,操作后指导。要求护士在练习每项操作前、中、后将本项操作的有关事宜介绍给患者,“患者”也同样随意提出问题,这样不仅练习了操作,而且又获得了健康教育技能的训练,护士在病房为患者做处置时,养成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习惯,有效地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于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之中。
参考文献
1 陆骏,陈美红.用电话回访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7-68
坚持以"十" 精神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师德教育、学科培训、岗位培训、名师研修、国际交流及提升师能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面向全体教师,整合利用教师教育培训资源,在改革创新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全面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和拓宽教师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教师队伍,为更好地推动推动XX教育实现更加优质、更具内涵、更为协调、更有品位、更大影响,办人民满意的"更好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形式
1.全面完成国、省、市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各项规定指标,积极做好省、市培训的送培和派送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出国培训工作,落实各项培训任务。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县级培训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工作,同时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好校本培训,组织安排好"外教进校园"活动。
2.县级培训由局组织人事科组织协调,中等专业学校继教处、实验幼儿园具体承办,行政业务科室、教研室靠前指挥并参与实施,将采取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网络培训为支撑,以集中面授培训为重点,以骨干和专项培训为抓手,以专题讲座、学科专业知识辅导、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互动、研讨、观摩、网上交流、考核等为主要形式,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教师需求为切入点,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三、培训内容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月活动,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之中,坚持教育先行。通过读书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宣讲形势政策、通报典型案例、重温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感言交流、征文评比、点述点评、公开承诺、自查自纠、专项整治等活动,引导教师定期进行师德总结、撰写自育笔记,建立教师师德电子档案,实施考评监督机制,切实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性、连贯性和针对性,培养造就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
2.有效开展教师学科培训。围绕我县教育抓内涵反展,抓质量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研究各学科教师培训系统化、系列化实施的方案,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在培训项目设立、培训人员安排等问题上向农村教师倾斜,利用暑期继续教育集中培训和国、省网络学科培训来加强各学科技能的培训,确保全县教师全员参与其中。每月花一至两天时间对所教学科教材进行阶段性梳理,通过名师对教材的分析辅导、课堂教学研讨,进一步理解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重、难点,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升教师学科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根据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培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对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分类培训的办法,放大培训效应,聘请高校教师开展业务辅导,提高培训层次,并以此培训班为阵地,更大力度的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达标、"荷韵杯"赛课、省"蓝天杯"会课、省微课大赛等活动,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目标。组织安排好"外教进校园"活动,指导、促进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为师生更深切感受国际文化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大引资培训力度,英语教师通过观摩外教的课堂教学、参加与外教的沙龙研讨,每月一次外教集中培训等形式,丰富英语文化知识,增强口语、会话、交流能力,提高全县外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持续做好岗位技能培训。顺应我县教育发展需求,持续推进非教学岗位专项技能培训。办好与高校联办的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财务人员专业人才培训班;做好网络管理、网上结对平台、录播教室、视频会议系统、电视节目制作等现代化多媒体和软件应用的培训;组织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基建(维修)审计、责任督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社区教育、职成教新闻报道、实验技能、科技创新、七巧科技、航模制作等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员、保育员、通讯员、实验员、科技辅导员等特殊岗位专业人员素质,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人力支持。组织实施心理咨询师、新教师、班主任、教科研人员专项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锻炼,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
4.大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围绕"十二五"规划中教师的学历目标任务和2017年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级监测评估要求,重点加大研究生学历的提升幅度,继续通过年度目标责任分解推进研究生学历提升,各单位要将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的任务分解到人,加强宣传动员,完善制度措施,强化激励机制,并跟踪督查到位;县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好原有函授班基础上,与高校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班,尽力为教师学历提升提供便利和有效服务,保证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既方便、又真正有所收获;现局对全县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工作进行检查管理和督促指导,严格执行好学历提升奖励制度。
5.抓实抓好学校校本培训。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教师业务状况,和当前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一体化机制,制定校本培训计划,确定内容、形式、人员和时间安排,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辅导活动。要围绕县、校师能建设"三项展示活动"方案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年度目标计划,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活动平台,有侧重的加强师德培训、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竞赛;要以骨干教师培训、参加省市培训的教师学习心得交流、结对单位和骨干教师的人才支援、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一体化集体备课研究与实践、名师工作室优秀论文汇编,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努力发挥已有网络资源在教师继续教育,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各校要精心挑选适合本校的网络教育课,将其纳入自己的校本培训计划,一并上报。确保每名教师在"XX学习在线"实名注册学习,每学年完成3个以上、不低于8个学分的网络视频课程学习,并按8个课时计入校本培训总学时。负责"XX学习在线"后台管理的中等专业学校继教处要积极主动与基层学校联系,做好教师注册入学的指导、管理、考核工作。各职能科室要发挥好学科基地的作用,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对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6.全力拓展骨干教师培训。持恒办好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的效益,举办教学展示、读书交流,组织骨干教师送教到镇,承担培训任务,帮带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更好的引导、促进骨干教师自我提升,推动骨干队伍、教师队伍建设。
7.全面落实幼师培训考核。为深入贯彻精神,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水平,针对我县目前幼儿园师资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幼教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起点很低的现状,继续加大对幼教师资培训力度。以县实验幼儿园为培训基地,以集中培训、分散指导、园本培训、教学观摩、教育论坛为主要形式,组织开展幼儿教师的师德培训、普通话达标培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教师资格两学辅导、专项技能培训等,提升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幼儿园保教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培训(考核)工作,今年对全县幼儿教师进行键盘弹唱的培训考核。
8.高度重视网络培训。网络培训是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全员培训的保障,是为教师提供终身学习资源和空间的主要途径。本年度培训工作安排中,认真落实好国家级、省市级教师网络培训,遴选有能力、有热情、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好的人员担任网络培训班班主任、辅导教师和管理员,重点指导网络学习的方法,帮助教师学会对专题式、单元式培训资源进行积累和梳理,多掌握综合性和通识类知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四、培训要求
1.根据有关安排,做好培训前准备工作,带好自备材料;
2.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需提前提交书面请假手续(加盖单位公章);
3.及时复习消化所学知识,并加强自学;
4.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五、培训考核
县级各类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核。
1.考核形式:书面知识闭卷考试,过程检查记载。
2.考核内容:①学科知识(70分),包括教材理解与把握、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和相关学科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②出勤率(15分);③遵章守纪情况(15分)。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校;计算机教育;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社会和计算机领域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故社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推广已经日渐成熟,它要求高校对于计算机的教育不仅仅是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要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这些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还要求学校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如启动一定的教育资金对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软件及基础设施进行进一步更新。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很重要,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展开算机的优化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虽然或多或少有利用到信息技术,但是更多的是将“黑板和粉笔”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授课方式依然是“满堂灌”,没有遵循现如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中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于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枯燥的教学,当然也不能称之为教学。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在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实施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忽略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忽略了对于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设计。
综合这几点来看,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已成为当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当今社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已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指标。在这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实行全面素质教育,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优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从理论上看,对于高校计算机的教育的优化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理论,有利于把高校计算机学生培养成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丰厚的创新意识的毕业生,这也成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一个敲门砖,增加了他们的成功就业的几率。二是从现实意义来看,通过高校计算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他们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对于高校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很重要[1]。
2 高校计算机教育所存在的问题(The problems of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现如今,无论是高中还是小学,都已进行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而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已经不再是零基础的教授,在高校计算课程设置中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这对我们的计算机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所用课本及课程教学体系还较为陈旧,缺乏相应的
专业特色
我们所实施的教育课程对于现阶段我国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高校对于所选课程的定位不够仔细准确,对于开设课程的课程效率要求不高,教师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此外,学生的学习目标重点不够明确,学生除了学习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办公软件,对于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够,能力更是有待提高。这样长此下去,会造成学生的课程体系有所脱节,从而造成理论与实际不能充分的结合。
2.2 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相对单一
对于高校的教学模式之前已谈过,虽然已将“黑板和粉笔”换成投影,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利用电脑进行进一步的演示,总体上看教师只是把单一的黑板教学转移到了PPT上,最终的实质却没有任何的改变,这违背了当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使得学生的主动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被间接地忽视,最终影响了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效果。
2.3 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
就目前而言,虽然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了上机操作的课程,但是在进行上机操作时更多的是利用电脑进行聊天、打游戏等等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不仅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使得学生的基础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打字能力及软件编辑能力等等。
2.4 对学生的评价还存有一定的错误
高校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考核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依然采用试卷以及上机结合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评价却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另外还有部分学校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但是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还是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故对于现阶段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育评价水平不能够真的体现出高校计算机的教育水平,不能完全展现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方针及目标,更不能够让学生获取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得他们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此外在高校中,学生所受的教育程度或者是计算机的基础水平有所差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完善的个性教学,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的合理。国家教育部还实行了计算机等级考试来衡量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使得很多高校把等级考试作为学生顺利毕业的硬性指标,然而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还面对等级考试,这样就很容易忽略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及思维的进一步提高。
3 可持续发展下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优化(Optim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在可持续发展下实施对高校计算机教育进行优化,其实质就是对高校的计算机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原则,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力,这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学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3.1 理论课教学实践
理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曾有人说:知识是人类生活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从古代到现代,每一项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生活经验,而他们均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上才进一步被创造出来的。
创新意识的形成,不仅仅是知识的重新组合,还是个人思想能力的提高。可以说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由于知识得到了丰富,进而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的设想,这种新的设想越累越多,创新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大。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理论知识应得到同样的重视。
3.2 实验课的教学实践
计算机的教学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下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更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比如一些网页的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使用等。学生通过不断地上机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对书本知识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故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对于计算机教学的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高校计算机教学优化的催化剂,是学生增强新能力的关键因素[2]。
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出版社将这个教材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在实验部分侧重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的应用等。在理论教学中,大多数以系统进行讲授,但是对于实验内容很多老师都不足以重视,大部分是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使得所谓的实验课缺乏一定的教学设计,最终导致实验课形同虚设。
教育者是学校教学的主体,它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而他们所教授的实验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与转化的心脏,故在实验教学中应认真思考该如何展开有意义的实验教学,其中包括实验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的创新思想的形成[3]。
4 结论(Conclusion)
综合以上论述来看,实施创新性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优化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贯彻创新性科学教育,首先对于可持续发展下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科学的创新的计算机教育是当下进行高校计算机教育优化的关键,之后又从创新性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已经彰显无遗,使得高校教学不得不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通过对比教学效果,足以证明创新的教学模式是基于可持续发展下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优化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盛明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
师范大学,2011.
[2]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11(1):1-19.
[3] 孔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D].安徽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继续教育;国际教育;输出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继续教育中国际化教育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化教育的引进和输出比比皆是。民航行业,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特色鲜明的行业,作为民航行业高等职业院校,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开展了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和研究。现就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与读者交流探讨。
一、继续教育发展状况
(一)国外继续教育发展状况
继续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美国的以法律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多元化为格局的培养模式,法国的严格的办学审查管理制度下多元化继续教育办学体系,还是日本实行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注重人才培养、着力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式均是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参照。
(二)国内继续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继续教育”概念,目前,国内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着重点是开发人才的潜在能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院校要完成继续教育综合服务,需要建立包括组织体系、资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综合服务体系。其中组织体系对继续教育规划与实施计划进行整体规划与组织实施;资源体系对继续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础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与系统建设;管理体系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进行全面规范与监督执行。因而,继续教育组织体系、资源体系和管理体系构成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综合服务体系。
二、继续教育国际化内涵及实施意义
(一)继续教育国际化内涵
继续教育国际化通常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继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即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继续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二)实施继续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意义
1.促进国内继续教育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外资和国际教育资源在我国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巨大作用,继续教育国际化的空间逐步扩大有利于拓宽我国继续教育市场。近年来,英、美、法等发达国家的继续教育都在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输出教育资源,这不仅推动了我国继续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为希望接受发达国家优质继续教育者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建设。
2.有利于提高我国继续教育现代化水平
我国继续教育机构在引进国际优秀教育资源、不断外派学者出国学习的同时,也在走出国门,在海外积极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项目与专业,与此同时引进国外学者来华学习。通过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国际化,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紧密结合。
3.有助于推动我国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
多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继续教育机构向国外派遣了数以万计的继续教育学者,他们学习回国后,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教育内容、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质量评估方法和考试模式等。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高校的管理者和骨干,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依据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来进行现代化改革,直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实施继续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策略
我国开展继续教育应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促进继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力
提高继续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实施品牌化战略是推进国际化的战略选择。继续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更是一种新的办学理念,要通过具体的项目、课程和专业化管理模式运作体现国际化。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不断增强开放合作意识,牢固树立国际化品牌的发展理念,在观念上、行动上、体制上解决影响和束缚继续教育对外开放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继续教育品牌化、国际化水平。
(二)实施特色化战略,增强民族性、区域性与国际性融合
特色化办学是我国继续教育立足之本。在继续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应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找准自身的定位,突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强调特色办学,把特色化发展作为国际化办学的一个优势,将特色化发展作为自身战略目标来规划和实施。
(三)实施开放战略,寻求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空间
开放战略就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注重国际化品牌的引进,更要注重本土化特色的输出,二者相得益彰。丰富继续教育国际化内涵,提高继续教育国际化水平,一是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开放国内继续教育市场;二是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输出性,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强调继续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在教育理念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惯例与标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着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具有国际思维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地域优势,突显行业特色,深化港澳台合作交流,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3年成功申办了国务院台办重点对台交流项目——“台湾青年学生观摩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岭南文化体验之旅”,接待了由中华科技大学、嘉阳高级中学等学校师生组成的代表团。该交流项目以台湾青年学生观摩全国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技能大赛为载体,结合民航教育特色与岭南文化,组织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促进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与认识,增进两岸青年学生的感情和友谊,促进交流与合作。学院与我国港澳各地区的交流合作,有利于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有利于走向国际市场,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
(四)实施资源融合战略,在继续教育领域开拓中外合作办学
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就继续教育资源整合来说,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有进有退、有取有舍,获得整体的最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与普惠联合技术的下属子公司,华普航空发动机培训中心开展合作,面向新加坡理工学院大一学生开展飞机内场维护课程的培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作为国际间继续教育的合作项目,将进一步开拓双方合作领域。
四、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国际化输出的形式
(一)创新国际合作模式,推动继续教育高层化
国际间继续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是继续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开展跨国合作办学,既有利于促进继续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又有利于创造和整合教育资源,提升继续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中外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基于行业标准的国内外通航培训基地。学校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共建中国贝尔机型培训中心,2016年实现合作培训657人天。通过该项目建设,学校与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协同服务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协同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协同建设国际化双师队伍、协同共筑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二)拓宽合作交流形式,拓展国际化渠道
通过交流学生、交流教师、交流信息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领域国际化合作,促进继续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上实现国际化融合。中国民航定期派管理人员赴香港怡中航空服务公司进行为期12周的机场地面服务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现场跟班。通过学习交流,既丰富了专业知识,又提升了管理理念。对怡中公司的精细化管理、严谨的工作作风、超前的技术理念使参训人员受益颇丰。
(三)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国际竟争
在推进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里程中,坚持发挥我国的行业优势和外方的资源优势,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继续教育领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通过我国某些行业优势提升我国继续教育国际竞争优势,推广我国继续教育品牌项目与特色学科。缅甸的民航运输业在亚洲地区属于落后水平,仰光机场是其国内最大的民用机场,在过去3年间国际航线客运量增长了近1倍。目前,有更多的航空公司表示将开通缅甸航线运营,因此缅甸民航运输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亟需大量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广爱空中乘务职业技能训练中心”获得缅甸国家民航局和缅甸国际航空公司的认可证书,成为空中乘务员培训中心。从2011年开始至2014年12月,该训练中心为缅甸国际航空公司现役乘务员做年度初训和复训共162人次、飞行员复训有28人次。通过为缅甸民航业提供培训服务,充分利用东盟国家市场和资源,重点加大力度“走出去”,实现职业教育服务输出,扩大中国民航的影响力,培育和拓展国际培训市场。
(四)引入认证制度,加强国际化教育的质量控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一些国家发起并开始构筑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该体系现有6个协议,其内容涉及到工程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标准、机构的认证,以及学历、工程师资格认证等诸多方面。中国于2016年6月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工程教育及其质量保障迈出了重大步伐。但目前,在继续教育机构认证制度和课程标准制度方面,我国尚未按国际规则建立相关的认证制度,影响了继续教育总体质量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上的份额也因此受到影响。因此,我国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质量现状的国际化继续教育认证制度,加强沟通与交流,监控质量保证认证进程,推动我国继续教育国际化质量控制。民用航空运输业属于特种行业,各个部门、尤其是涉及安全的岗位都有严格的国际通用标准和国内标准。中国民航局规定,从事飞机维修的人员必须参加培训并获得CCAR-66部规定的基础执照和有关机型执照,提供培训的机构必须按照CCAR-147部的规定进行认证,在教学场地、实训设备、双师型师资等方面满足要求,开展培训依据的行业标准主要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统一颁发的CCAR-66R1的考试大纲和CCAR-147的职业教育培训大纲。
(五)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共享范围
当今,互联网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快捷、便利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访问世界各地开放的学习资源,得到所需要的资讯,网络扩大了世界范围内知识共享的范围和程度。目前,“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及慕课、超慕课等将成为学习潮流,“移动互联网+开放教育”也将引领教育新常态。以北京大学牵头的全国103所普通高校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建设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及体系,推动了数百所普通高校建立联盟、数千名优秀教师参与、数万门课程开放、数亿人受益的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习资源开放应用,逐步建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服务的模式及机制。
(六)借鉴国际范式,构建我国的继续教育体系
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主流,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学历教育与岗位资格培训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格局尚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国外继续教育同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教育部近年实施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目的就是建立一批示范基地,研究并实践高校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远程开放办学与服务模式,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学校面向行业或区域分层分类开展继续教育,构建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国际化发展没有固定模式,尤其是具有行业特色的继续教育的国际化输出,更是具有广阔前景,但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目前,教育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得到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得以深化、共建丝路合作机制得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阶段。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其中,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境外办学稳妥推进。截至2016年,我国高校已在境外举办了4个机构和98个办学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借此发展机遇,国内继续教育机构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注重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与我国特色教育“走出去”相结合,创新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国际化输出形式,增强国际竞争力,建设中外合作共赢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吴万敏.终身教育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变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吴万敏.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论要[J].教育探索,2012(8).
一、继续扎实地做好非英语专业青年教师地英语口语培训工作。根据太教人(2005)9号文件《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考试的通知》要求,今年上半年,将开展初中青年教师地英语口语培训及测试工作。针对全市初中的特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在全市的校长会议及教导主任会议上,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求各学校要将教育局太教人(2005)9号文件《关于开展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考试的通知》全文再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原创:对培训的意义及目的要求要讲清讲透。
2.周密布置,确保培训及测试对象全员参与。继续教育办公室在05年底,就已经下发了调查摸底表,新学期一开学,将及时地下发正式培训、测试报名表,要做到学校花名册、调查摸底表与正式报名表三表基本吻合,确保每一个培训及测试对象都能参与。
3.合理安排培训点,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管。针对本学期在各初中全面推开,点多量大的特点,我们继续教育办公室将本着方便教师,注重培训质量的原则而合理地安排相应的培训教学点。每个培训点上,继续教育办公室将安排专人加强对培训的管理,做好培训出勤的点名工作及培训监督。对各学校的培训情况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及时通报。
4.严密组织测试,确保比较高的通过率。认真做好测试的组织管理,让每一个参与培训的教师都能参加测试。严格把好测试关,坚持测试的标准。
二、做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测试前期准备工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通过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实施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促进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的具体工作是:首先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明确目的意义。其次是做好培训对象的调查摸底,核对各个不同层次培训的人数。三是合理安排培训的顺序,与目前进行的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错开时间。四是选定相应的培训教材。五是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学校培训与本中心培训的内容安排,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培训资源。六是组织建立一支集全市最高水平的教育技术培训骨干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先期培训,为全面推开面上的培训打好基础。
三、继续做好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工作。
1.认真做好目前正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结束阶段的培训工作,确保这些培训班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的各类短期教师培训班有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训班、中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中学物理、语文青年教师培训班。五个培训班在学期初要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结束阶段的相关工作。
2.切实做好见习期教师的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对见习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机检查力度,争取对所有见习教师都能进行听课检查,把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试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确保见习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求。
3.抓好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结业组织工作。中小学青年教师高级研修班是教育局培育名师工程的重点项目,继续教育办公室要与教研、教科室的相关部门一起全力抓好该班的结束阶段工作。要组织开展与导师的研讨、重大活动观摩、论文集的出版、培训工作总结等活动。
4.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及已经制订的相关培训规划,继续在本学期中开设新的短期教师培训班。主要是开设小学语文骨干青年教师培训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班、中小学艺术青年教师培训班。具体培训班的计划及开班时间将另行下发通知。
5.在暑假中,组织开展英语引智培训,今年暑假,将分别举办小学、中学英语教师引智培训,由外籍教师承担培训工作,使我市的英语教师更能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方法上及口语的表达上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
四、认真抓好校本培训的建设及指导工作。各学校的校本培训要坚持有序、有针对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学校必须认真制订好学期校本培训的计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书面笔记记录。从06年开始,各学校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到本校讲座,要在活动前报继续教育办公室备案,原创:由继续教育办公室派人参与并记录,依此可以作为该学校教师专业培训的课时数。新学期开学的初期,各学校要认真检查教师的寒假学习笔记,组织开展寒假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
五、加强干部培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管理者队伍。05年上半年,正是各学校领导班子的换届时期,继续教育办公室要配合教育局党委做好相关的干部培训工作。一是继续办好目前正在举办的校长任期常规培训班,组织校长进行任期工作总结。二是继续办好教科室主任(负责人)培训班及幼儿园业务主任培训班的培训及结业工作,强化培训效果。三是根据班子换届的要求,在局党委的安排下,组织后备干部培训班,为校长换届培训新人。四是做好挂职干部的培训及考察工作。五是举办新一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培训。
六、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及师资潜力,做好社会培训及教师学历培训工作。
1.继续做好公务员的普通话、英语三百句及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力争培训量比上年有较大的提高。
2.继续与市财政局合作,开展06年会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要组织好培训师资,制订严格的培训计划,加强的培训点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浅析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结合教学单位的技术及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摸索规范化装备参谋培训的新方法,从而使继续教育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正规化,使装备参谋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单位、服务于部队。
关键词:规范化;教学;继续教育
一、以规范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方针改革
规范化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在装备参谋继续教育中,从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职业的发展为本,对知识、态度、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体现了对装备参谋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使参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有利于其适应基层部队的实际需求,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贯彻落实“三维目标”的规范化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规范化教学较为完整的目标体系。装备参谋经过半年的全脱产学习,主要包括基层常用装备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掌握,熟悉常见装备故障与各种维修保养设备的使用方法,内化装备参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理论扎实、水平一流的规范化高级装备参谋。
二、以规范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方针改革
如果培训对象对所学知识或领域一无所知,则应先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其了解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后,在设定相应的任务情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进一步巩固与拓展理论知识,同时获取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员来自于不同的基层部队,对装备使用与管理理论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由于地区条件的差异,对进修要求也各不相同。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要求,需要带教教员综合平衡,妥善安排。依据基础不同,将参谋学员分为熟练者、初学者和参观者。先培养熟练者,在其操作过程中为初学者讲解要点,同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三、坚持规范化教学,着眼于教学方法创新
(一)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法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对抽象的理论辅之以形象的动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美容医疗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只有客观认识美容医疗课程多媒体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美容医疗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发挥多媒体的特色,也要结合课程的特色,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难于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因此在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可以根据各个章节的特点,制作恰当的多媒体课件,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过分追求影像的多样,以免引起学生只注意画面,忽视了内容,导致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一言堂式教学。无论教材如何、内容如何,都是始终如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彻底的调动,教学质量总是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媒体以外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总结,可以分专题采取启发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对每一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总结。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求同学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例如在讲解美容医疗仪器时,首先要求同学对前面学过的每个仪器的作用熟记于心,然后提出针对不同皮肤疾病各仪器设备的应用范围与特点,帮助同学复习前一阶段关于皮肤疾病中学到的内容,然后让同学自己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可灵活掌握,即可采取集中的方式,也可以随时进行。
(三)讨论式教学方法
每章授课结束后,实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式多向交流。目前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但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如果每学期开展1~2次的课堂大讨论或数次的小讨论,就可以弥补这种局限性。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次数有限.学生为参加课堂讨论而展开的思维活动不可能与平时的听课活动挂起钩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每章授课结束后留出一定的时间。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重要而难懂的内容讲授以后,在复杂关系时,可以利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使学生按照座位就近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即使不同意见,也允许充分发表,在基本达成意见后,派出代表发表本小组的意见。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课堂的主人。
(四)考核式教学方法
由于部分课程概念抽象,词义深奥难懂,导致有些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平时既听不懂又不想听,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考前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为了扭转这一不怠局面,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适当增加点压力是必要的。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每学期安排几次一般难度的书面作业、一次或二次小论文式的书面写作,安排一次辩论式的大型课堂讨论和次数不等的测验,使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同时通过这些活动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 苏博, 刘鉴汶. 高等医学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2] 潘憋元.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 2003(6): 1~5.
[3] 李凝. 当代教师角色的转变趋势[J]. 教育科学, 2001(5): 51~52.
[4] 石中英. 当代知识的状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8(6): 52~57.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教育;继续教育;信息时代
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成人教育研究会2013年成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项目编号:CJY一7)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应用普及为标志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其在教育产业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促使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也在朝着普遍化、简捷化以及内容丰富化和教育终身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将教育信息化纳入重点实践和考察范围;要求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步伐,构建完善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体系。这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利用我国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同时立足于继续教育自身的需求,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在线学习、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
一、继续教育的概述
(一)继续教育的含义
对于继续教育的含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侧重点,也就存在不同的定义。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对于继续教育做出了界定,1988年在我国人事部的主持之下,将继续教育定义为“继续工程教育”,意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简称为继续教育。其教育对象是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包含了管理人员、医学类人员、教学类人员、工程类人员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围的各类专业人员。其教育内容是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补缺型提高,重点是革新技术和理论,以及其他层次基础教育。
立足于现阶段的情况,继续教育的含义为,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从事管理、生产、研发以及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更新,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初步接触继续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多年了,但是就现阶段的数据来看,我国9亿劳动人口之中,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素质始终是我国的一个薄弱环节。这说明我国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继续教育思想认识。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是我国对待教育比较重视学历教育,而轻视培训教育;看重全日制教育,轻视非全日制教育。高校并没有将继续教育摆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在这样的认识程度之下,继续教育的目标一直无法实现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第二,缺乏有效管理。由于继续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所以继续教育在高校之中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虽然高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但是由于得不到校方的支持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直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更没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可言了。
第三,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形成系统的保障,而地方和校方也没有完善的法规和约束机制。最终继续教育的发展因缺乏法律保障而受到限制。
第四,缺乏与社会、市场的联动作用。继续教育的发展应当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定,而现在的高校在继续教育的问题,很少进行市场调研,对社会和市场的把握仅凭主观判断和经验。这样也导致了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推进一直受到阻碍。
第五,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继续教育事业一直得不到高校的重视,在资金拨付方面自然也是少之又少,然而脱离市场和社会的制定计划更限制了其经济效益的获取。这样也就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例如师资力量、基本设施和教材等。这样的条件很难满足我国对于高层次、大批量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应用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初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术文献中,然而在1993年9月,由于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提及而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中。20世纪末期,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构建而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科学教育观念,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促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的改革和发展,形成一种创新型的教育形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概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使教育融入到社会当中去,变得更具自主性和延续性;使得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国学习者共享。更实现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远程交流以及相互学习。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现代化的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信息化是时展过程中的创新型成果,是先进的生产模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信息技术为我过教育事业的革新提供一条“高速公路”。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行,我国继续教育事业也迎来突破瓶颈的机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存在巨大的价值。
信息化教育的应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可以将信息通过网络和电信号,轻而易举的传播到千里之外的任何地方。同时,网络巨大的承载力,可以上传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供学员下载。这里可以找到需要的图书、课程以及教学软件等供学员下载,免于奔波上学和错过课程等诸多不利因素,让继续教育的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利用时间。
传统继续教育以学院为中心,制定的教学课程往往缺乏具体的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得不到体现,课程安排往往无法为继续教育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然而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化继续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针对学员的能力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学员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医院自由的选择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甚至是指导老师。所以,信息化教育的应用革新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教育的应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虚拟化的学习背景下,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时间资源的配置,更促进了校方师资、场地和设施等教学资源的配置。校方可以将节约下来用以购买设施的资金投入到配套的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当中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实现的高效学习和高校资源配置,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三、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继续教育的初步成效
(一)有利于继续教育理念的革新
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快捷,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学习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及时。不仅仅是这些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革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开设课堂完全根据学员需求和自身发展所决定,不再由于以往场地的限制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包括师资在内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图书、实验室和课程等。这样也丰富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内涵。
(二)提高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继续教育的信息化作为一种创新型成果,在传统教育的优势之上,改进原有的不足,扩展出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可以轻松的通过网络课程软件的编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随练和课后检查等教学过程,提供了在有限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样加强了学生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让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学习和生活。加上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快捷的教育资源,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从多个方面提高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三)推进教育总体公平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某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影响了他们实现大学梦的可能。但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以让这一部分学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逐步缩小差距,从而尽量消弭了教育的不公平。由于信息化技术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给传统教育资源无法普及的边远地区,为全国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机会。信息化的应用,不但改变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教育限制,更缓解了我国教育资源和规模的不足的窘迫局面,推进了教育制度的总体公平。
(四)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
由于过去的继续教育缺乏对于社会和市场的调查,导致课程的安排脱离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了开班带来的收入,影响了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信息化应用于继续教育之后,校方可以根据学生选课的多寡来进行课程方面的调整,也可以采用打分系统来让学生对老师课程的优秀程度进行评定,提高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学校和社会、市场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
(五)为继续教育提供社会保障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仍然处于准备阶段,法律对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保障和约束均不是很到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通讯机能却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约束,让继续教育处于社会的视线之下,让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改进的建设思路
基于继续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的不同,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的时间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化的继续教育以满足学习者个体性差异为主,针对学习者的自身情况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时间和方式等条件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以学习者为重心的前提下,制定多种学习情景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求学热情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一)坚持人本理念
在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完整性的同时,以学习者为重心,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来设计课程。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程序,让学习者在课程中感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而不是孤立的学习环境。建立完善的课后反馈机制,使学习者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与此同时,这也方便教师对于学员学习情况的掌握,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策略。
(二)针对性课程教学
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了,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制定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学员的需求,让学员更好得到接受知识,也要尽力帮助继续教育学员解决在现实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员可以方便快捷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到自己所欲要资源。还有,需要积极跟进各专业的理论发展,重视资源的使用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效率。
(三)加强合作共享
加强时间范围内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知识的储备,丰富课程的多样性选择。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但不会导致自身的水平下降,更促进了彼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政府牵头或者高校联盟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与培训机构、软件公司的合作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展所长各取所需,共同提高。
(四)注重产权保护
信息化教育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其具有教育对象广、传播速度快和影响力强的特点。然而为了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尊重作者的劳动价值,于20世纪初创立了知识共享协议( Creative Commons,简称CC 协议),通过多种形式的授权行为来给予不同用户不同的使用许可,避免了以往的极端选项。希望高校继续教育积极CC协议的开发利用,调动更多优秀教师资源来开发优秀的继续教育资源。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加深,促进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均在不断提高。然而继续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平台,更作为一个管理职能影响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培养。所以,为了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信息化系统,需要重视各方面的工作。完善资源平台的搭建和共享,保护好知识产权,针对性的师资和资源,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高层次、高素质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姜立,陈士良,韩耀萱等.资源库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123-125.171
[3]刘奉越.国外对成人教育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17.
实践经验 多元化 继续教育体系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伟大进程中,高校必须依托学科和教育优势,着力构建能满足多样化求学需求的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以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一、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内涵
紧密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及教育优势。适应多元化的求学需求,创新教育制度。在多元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下,改变单一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手段、评价和质量标准。通过模块化教学,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培训,逐步实现各类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拓宽学习成才之路。建设内容非常丰富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大力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改变以往只有通过进入校园学习才能成才的单一途径,充分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引入双师型教师、建立校外实验实训资源、开展企业工程案例教学等,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
二、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特色
在长期开展继续教育办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质量、特色、技能”为核心,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融合职业教育理念,开展适合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的教育项目的办学指导思想。并根据学生类别和社会行业标准,设计质量考核办法,丰富教学质量内涵;建立培养“具有必要理论基础+特色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并且力争做到让每一个求学者在学校都能找到适合他的学习项目,满足终身学习需要。
三、建立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基础
1.完善的继续教育资源是办学的保障
学校集中了各种继续教育办学资源,将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教自考、各种非学历培训等资源统筹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将各种办学形式下的不同学生按照招生、培养、服务统一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成为建立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保障。
2.继续教育长期的办学经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电子科技大学1958年就开始从事继续教育工作,从开始的夜大学和无线电知识专业培训到现在满足各种需求的完善的办学体系,几十年来培养了近十万名各类、各层次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社会广泛的求学需求,为学校提供了充分的办学空间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所有的社会人员都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因此国家倡导大家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进行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多作贡献。
四、建立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关键
1.为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定制模块化培养方案
继续教育办学必须满足求学者多元化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重新修订所有的培养方案,为使每种教育形式有机的结合,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引入模块化方式。
针对学历教育,根据不同的专业划分公共基础知识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模块、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模块等。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将模块进行组合和调整,形成针对性更强的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
对于非学历职业培训,从需求分析入手进行培训方案设计,也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定制设计培训方案以及考核办法,确保培训效果满足被培训者需求。
2.构建适合多元化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公共平台
由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的方式和要求都存在差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成为一大难题。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并认真研究各种教育资源的办学特点,制定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管理公共平台,满足所有的教育类型的各种管理需求。
3.狠抓教学质量,确保求学者学有所获
无论哪种教育要有生命力,教学质量是根本。学校的各种办学始终坚持质量为先。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育类型设立不同的考核办法。针对学历教育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办法。例如高等职业教育等脱产学生,加大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为他们的就业打好基础;针对在职人员的网络教育和成教夜大、函授的学生,更多的是在建立其必要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加强案例和项目教学和考核,使其学习的知识更快更好地用到工作岗位上;针对非学历培训的学生加大专业知识点的考核,使学生随时有阶段性的提高。通过这些手段,使每一类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另外,将一些社会认可度高的公共考试和专业认证标准作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标准。例如,计算机能力和英语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的途径
1.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融合
(1)培养方案模块化
由于所有培养方案按照模块化设计,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和专业特点进行修订。过去的培养方案比较多的都是参照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设计,而继续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需加大实用性知识的引入。将职业培训的一些模块引入作为学历教育专业知识模块,这样使学生能更快地学到更适合他们的知识。例如:引入NIIT和微软认证体系中的一些模块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知识;引入思科认证体系中的一些模块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部分专业知识;引入摩托罗拉认证中的一些模块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部门专业知识等等。
(2)教学过程多样化
教学过程中尝试按照学生最容易掌握知识的方式进行改革,将职业培训中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引入学历教育,改变学历教育过去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例如,课堂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老师讲授之外,引入学生参与互动教学模式;一些专业课程按照职业培训的项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将校内课程设计和校外专业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因而能撰写出更贴近实际工作的毕业论文。
(3)教学效果注重实效
常规的学历教育都是以课程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而大纲大都是以普通本科教育为蓝本。针对各类继续教育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引入职业培训中不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关注关键知识点的特点,改革一些课程的教学,注重实效性,使学生能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点,并能很好的应用这些知识,改变学生因基础和知识面原因不能掌握关键的专业知识的局面。
2.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融合
(1)教学管理信息化
通过建立公共的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满足各种教育类型教学管理要求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现高效、准确。公共的教学管理平台能提供学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各种信息,同时学生也可以进入学习平台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完成学业。
(2)课堂教学多样化
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关键环节,关注课堂教学是做好教学的首要任务。首先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将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网络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制作成各种课件和辅导资源,学生可通过网络手段完成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自行安排学习的内容。学生可进入网络学习资源中心,下载或在线学习各种课件及辅导资源。
(3)互动交流手段完善
由于继续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种层次、各种需求均不同,因此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平台就非常重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学校和全国各地学习中心二级管理服务系统,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得到学校和学习中心双重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建立音视频实施交互系统,保证教师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交流互动;建立短信平台,定期教学相关信息;建立呼叫中心,电话上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各地的学习中心建立面授辅导、电话咨询、班级QQ群等方式实现学生教学互动和信息交流。
3.高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融合
(1)培养平台融合
电子科技大学具有良好的办学硬件平台,除了有完善教学设施外,还建立了针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实训实验中心,中心具备了包括电子电器、汽车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汽车电子等专业实训室,形成了满足各种需求的实验实训条件。学校还广泛与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和一些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将培养平台延伸到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各类学生。例如与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华迪职业培训基地等专业机构良好合作关系,与国腾集团、英特尔成都公司、乐山菲尼克斯公司、新空间装饰公司等企业共同培养学生。
(2)师资资源融合
学校虽然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是要满足各种学生的求学需求,仅仅靠学校的师资还是不够,因此我们一方面根据教育项目的要求,在专业培训机构、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直接给学生授课,另一方面,也将学校的一些教师安排到专业培训机构或企业学习,逐步建立学校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3)教学方式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