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大学生科研计划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科研计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科研计划书

第1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10个川大学生组建的一个创业团队,在本月举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并赢来2200万元的风险投资。23日,四川大学科技园孵化部经理王黎明透露,川大学生参赛的“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已被一家名为天元科技投资的公司看上,将在近期签约投资2200万元。

组队参赛本科生带领硕士博士

四川大学03级本科生刘宗锦是这个10人创业团队的领头人。当她今年3月准备参加“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她会带领一只主要由硕士、博士组成的团队去参加全国大赛,并最终获得大赛金奖。

学习医药企业管理的刘宗锦最初只是对川大举办的“2006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感兴趣。“我是学企业管理的,参加这项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刘宗锦在川大蓝色星空BBS上发帖,希望能找到人和她一起组队参加此项比赛。

让刘宗锦没有想到的是跟帖的人很踊跃。财务管理06级硕士生严林娟等不同专业的9个川大学生迅速和刘宗锦集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年轻人的创业团队,并取名为“UP团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除了一名博士因毕业退出,一名技术人才在最后加入,这个团队其他的人员一直没有变更过,直到最后夺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寻找项目

他们找遍网站科研

刘宗锦成功组建了这个创业团队后,首先要做的是寻找项目。而为了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团队成员几乎浏览了所有的科技网站,并一次次前往成都各大科研院所寻找项目。最后,在一名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去了川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科技园孵化部经理王黎明的推荐下,选择了一个已进入“中试”的项目———“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川大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宋戈扬的专利项目,川大科技园已经对此项目进行中度试验,并且有实验基地。刘宗锦等人拿到这个项目后,这些来自医药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卫生检验等专业的学生们开始做起第一份创业计划书

获奖感受

团队团结精神最重要

经过两个月精心准备后,UP创业团队的《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书》首先获得了川大“2006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一等奖。接下来,又被川大选送到参加全省的创业计划竞赛,UP创业团队又获得了银奖。最后,在10月18日刚闭幕的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UP创业团队再次获得金奖。

谈起得奖后的感受,刘宗锦表示,作为一个创业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

在参赛过程中,队长刘宗锦被认为是非常善于利用资源。因为“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是一个环保项目,她就和队员一起找到一名联合国地球奖的获得者为该项目写说明,还请到了川大校长谢和平为他们的创业计划写了一封信。

创业培训

沿海大学比内地更重视

UP团队凭借《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计划书》一举夺得全国大学生创业金奖,并吸引到2200万元的风险投资,这出乎了川大校团委书记赵京东的意料。他说,内地大学对创业计划大赛了解比较晚,特别是四川的高校,以前很少参加这类比赛。“这次我们去山东大学参加总决赛,印象最深的就是沿海大学对学生创业非常重视,像东南大学包了两辆车,全程接送。”赵京东说,甚至有的大学每次参加全国性创业比赛,都是学校科技处处长都亲自到场进行“督战”。

赵京东表示,川大学生这次夺得金奖,并吸引到2200万风险投资,这对川大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大学生们的努力是能转化成财富的,而且是用科技、用大脑把无形的东西转化成巨额的财富。”

第2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关键词]创业学 实践教学 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信号越来越强烈,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工作重点。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不仅着重创业精神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发现、分析、寻找机会的能力培养。在我国高校创业学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学生难以接触到真正的创业实践活动和成功的创业家、企业家。因此,引入实践课程并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创业教育的模式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创业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师认识程度不够,缺乏实践背景

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拥有兼具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的高校还十分缺乏[1]。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另一类则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这两类师资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理论灌输为主,实践演练较少,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多为纸上谈兵。

(二)缺乏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教材涵盖了创业过程的大部分理论内容,但大多都是泊来品,创业课堂上传递出的更多的是如IBM、惠普等大企业成功案例,而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国内小企业,创业课程应从创业精神的内涵入手,对创业领域涉及的环境分析、创新构思与创业项目形成、创业计划、新创企业之管理、以及新创企业的成长问题进行分别讲述,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模式、程序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企业创办的基本要求,并能够初步撰写创业计划和模拟创业,为学生将来开办和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2]。同时,讲授的课程缺乏实践设计和实验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参与环节,没有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针对创业重点环节如机会的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进行课程实践内容的来设计,不能吸引学生进一步参与到实践过程中。

(三)教学实践的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创业学实践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创业小组实战等,现大部分集中在案例教学,其他的实践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基地少,学生对企业流程业务的了解仅停留在书本和案例分析里。而学校开发的实践基地,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提供的实习机会相当有限,不能接受全部学生,实习的内容单一,甚至没有基地来开展实践环节的工作。各地政府虽然有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基金项目,但也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对实际操作创业活动的要求,没有对创业教育方面的科研、师资培育、实践基地和所需资金等进行相应的配套,致使创业学研究性教学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难以满足。

二、创业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由于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特征,其教学方式和内容均有别于一般的基础理论课程,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衡量也有所不同,开展创业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促进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创业学的课程教学不应偏离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一)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师资是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创业学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创业教育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对以上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高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同时选派教师到外校进行研修交流,并就各高校创业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期开拓工作视野、提高工作水平、带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相关法律人士等各类专家担任创业学的兼职导师,打造成一批“双师型”的教师。

(二)尝试并推广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业学实践教学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几种方法的基础上,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胆地尝试和推广新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方法的长处。

1.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准确地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3]。在创业教育中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可增进学生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成功案例、失败案例的分析、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将经验和教训上升到理性层面,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仿真化教学:仿真化教学,以企业实务为主,就是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可以实地演练企业人员的组成、制定产品市场营销计划等,并通过观看有针对性的电教片、电影,让学生既能体会到不同角色的业务内容,也可体会到创办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感性认识。

3.建立教师的教学小组和学生的学习小组:某些课程的教学不是由单个教师讲授,而是由教学小组共同承担,有些课程则聘请企业家为主讲教师,这些企业家都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形成“课堂教学、名家讲座、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体系,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掌握并融会贯通各种知识的能力。

4.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公司、企业或项目单位为了达到招商融资和其它发展目标,在经过前期对项目科学地调研、分析、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格式和内容的具体要求而编辑整理的一个向读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项目目前状况、未来发展潜力的书面材料。以商业计划书为主强化训练是提高创业教育授课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4]。由教师指定项目,学生抽签后以小组或个人形式根据项目的性质把握创业思路,明确经营理念、与顾客沟通解决商业模式、运营思路的核心问题,来完成一份商业计划书计划书,对企业经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思考。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

在美国和英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中,一个学生光有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意愿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去经历创业的过程。高校应该经常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和创业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现身讲座,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事实上,创业大赛可以成为锻炼创业能力的良好平台,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竞赛活动,并与创业教育课程相衔接,以创业的知识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创新思路。

(四)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校内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创业学生在资金和服务上牵线搭桥,为创业团队的建设和开展创业活动构建载体,大力扶持高校的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1)校内试办企业。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

(2)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可以选择条件较好的社区、联手建立有一定基础的劳动技术服务中心,以方便为学生提供试业机会。

(3)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单一的校园环境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能手,学校可跟当地工厂、商场、酒家、公司等挂钩,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那里见习、劳动,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让学生从中了解、学习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社会知识,获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宝贵经验,提高其创业的组织运筹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振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刍议[J].宁波大学学报,2010,(5).

[2]刘达玉,钟世荣,马艳华.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3]徐庆军.论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第3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业;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1-02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这更加明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地位。随着申报数量的递增,对该项工作的开展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商学院在培养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新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政策背景

国家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的有关安排和描述,既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需要,还为高校继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前身称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这一活动的实施原则有三条: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

为了鼓励大学生科研和创业教育,北京市教委是从2008年就开始举办北京市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活动。当年,北京教委下发了京教高[2008]6号文件,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根据这一文件要求,北京市教委每年资助1300个左右的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当时制定的资助金额,原则上理工类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文科、艺术、经管类项目每项资助0.5万元。随着活动的深入实施,资助金额有所变化。从2011年起,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改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对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金额大幅度提高。由于该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而倍受重视,大学生的申报数目呈现明显的逐年递增趋势。这同时也为活动的深入开展与科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值得深入探讨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分析

根据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的近期实践,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短板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应对挫折或失败的教育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科研或创业成功案例宣传较多,仿佛创业与成功之间划上了等号。比如通过创业成功的“80后”人才比比皆是,2011年《创业邦》杂志正式推出了2011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其中有大家熟悉的途牛网创立者于敦德、金顶黄金投资集团的创始人陶行逸等。但殊不知,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有0.3%。[1]也就是说,大学生科研与创业失败才是常事,而相比于成功案例宣传,对于挫折教育或者风险教育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失败原因的剖析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教育,更是明显缺乏。

(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亟需分类管理

大学生参加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其需求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学院根据实践将其分为三个类别:一类是志在就业,即这类大学生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比如某同学针对白酒制定营销方案,意图进入白酒行业;第二类是志在深造,即这类专业人才打算在毕业后出国或考研,比如某同学已经发表EI论文,为未来深造做准备;但是还有一类却常常被忽视,这一类是志在真正创业,即这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自己做老板。这些大学生并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已经真实投身于创业实践,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显然,不同的大学生需求,其对应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应当进行分类管理。而当前的管理模式多重视对发表成果的考核,而对实际已经取得成果的第三类大学生如何进行考核,还有待于完善和丰富。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机制

大学生的科研和创业需求不同,其出发点就不一样,将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为此,对于志在就业、志在深造和志在创业的不同大学生,对于其成果的考核评价方式应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分类评价体系,缺乏可实施的分类评估指标,也缺乏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当前存在的这种以同类指标考核不同类成果的做法,将导致以下不良后果,即:大学生对考核结果难以认同;教师难以把握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方向,而学校也无法得到来自于一线科研创业者的系统资料,难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计划,使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失去了深入持久的发展动力。[2]

三、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新机制的思路与建议

(一)基于“宽容失败”文化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从事科研与创业行动计划,本身是充满风险的过程,失败在所难免。马克思特别提到科学研究要“不畏艰险”这几个字。要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大学生科研创业的起点低,甚至为零,并且受到政策支持的力度、社会的认同程度、大学生的经济承担能力、技术力量、心理成熟程度以及对信息与风险的把握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创业要结出丰硕的成果相当不易。为此,要在大学生中倡导宽容失败的文化,把科研创业失败看作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屡败屡战者要更能赢得大家的尊重而非嘲笑,在整个高校环境营造支持再次科研或重新创业的氛围。要引导大学生在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中,力戒浮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绝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否则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二)基于不同需求建立分类培养平台

如前所述,大学生科研或创业行动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源于理论方法不正确,一是源于实践经验不足。为此,学校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需求、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是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理论方法平台。要借鉴国内外科研与创业的经验,不断改进现有的课程体系,增设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密切相关的课程,提供便捷的选修课渠道,加强科研创业有关的通识教育。此外,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研究方法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创业专题讲座,让大学生在培训中弥补理论方法上的各种不足。

二要搭建支持大学生搞科研和创业行动计划的实践平台。要突破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理论灌输模式,突破专业设置的局限,重视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建立模拟实验室或中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平台,并积极组织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和创业实践,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介绍科研智慧和创业历程,交流创业和科研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创业实践活动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会寻找和把握机会,并最终拿出一套切合市场实际的、富有创意的科研或创业设计方案。

(三)基于分类管理对不同成果分类考核

在考评制度方面,评价的方式要因成果而异,实行分类考核。要力求使考核变得更为客观、合理和科学,从而营造和谐的科研与创业型人才成长环境。目前的考核方式重视以考核公开为导向,我们认为实际上只代表了一种主流,还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以下两种对成果形式的考核,即一是通过对调查报告与解决方案进行考核;二是通过对创业行动计划书进行考核。

在考核中要加强与成功实践者的沟通。比如可以开设创业课堂,利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让学生和企业家聚集一堂,听创业者演讲,参与一些活动和讨论,获得与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以设立创业导师的席位,吸引企业家带着资金来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采取“借鸡下蛋、筑巢引凤”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创业教育基地,实行学校、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3]

要组建有实践经验人员参加的专业队伍作为评价专家团队。可以与高校科研创业教育中心、大学生科研创业基地、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让其工作人员进入评价专家团队,或者聘任已经毕业的成功校友,或者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其他专家,由这些行业专家、成功创业企业家、知名教授、专职培训师和专职指导教师、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优势来保证科研和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4,5]

四、结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新机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基于“三分思路”,即分类需求、分类培养、分类考核,从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作为源头来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需求,在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平台上进行分类培养,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此外,还要组建“内外互补”、“专兼结合”、“五位一体”的科研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挥其联合优势来进行分类评价与指导,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成事、成大事的科研人才与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正宏.创业教育要“数字”说话吗[N].光明日报,2011-04-18.

[2]刘清香,高丽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国际借鉴[J].大学(学术版),2011,(6);86-91.

[3]刘芸.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其机制创新[J].教育探索,2008,(12):135-136.

第4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1.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一是大学生自主意识强,有创业激情。大学生对自身未来迷茫的同时也充满着希望,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世界上成功创业的优秀事例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二是大学生有创新精神。大学生基本上以90后为主,他们信息量大,接受新知识快,富有质疑精神,接受过创新教育或培训,愿意通过创业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通过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在复杂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增长从书本中所不能获得的经验与才干。三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和氛围良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到各个高校都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也为大学生创业积极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四是大学生有技术优势。通过课堂或书本的学习,大学生接触到了不少理论知识,有着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所以创办高科技企业成了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2.工科大学生创业的不足

一是大学生缺乏艰苦创业意识。创业过程不同于在校学习,也不同于普通就业,大学生需要面对政府部门、社会、客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创业者对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准备不足,缺少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不能及时调整继而不能坚持。二是创业能力制约创业成效。对于创业者来说,只有具备卓尔不凡的创业能力,才能开创永续持久的宏伟事业。这样的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等。虽然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通过锻炼已初步具备了以上能力,但由于缺少现实社会的锤炼,当面临实际问题时,仍然显得能力不足。三是创业资金影响并制约创业。除了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外,目前影响并制约大学生创业的最大瓶颈就在于资金匮乏。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创业兴趣浓厚,但由于没有启动资金,无法开展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了创业,但在其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持续支持而导致抗风险能力不强,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现实。四是工科大学生创业知识明显短板。大学生创业是对其学校学习、社会实践等途径储备知识的考验。工科大学生在具有创业的独特技术优势的同时,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短板。大学生普遍缺乏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对于这些创业所需的必备知识,大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并精妙应用。(本文来自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简介详见.)

二、对工科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策略

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创业打基础的创业教育,必将使创业这一行动更有目的性和有效性,进而增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很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以帮助他们了解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

1.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工科类高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之分,大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课程本身又分为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类课程,应尽可能地让大学生多接触、多模拟、多尝试、多实践这些课程,让他们分阶段地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自主创业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储备。

2.培训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为整合创新、创业资源,畅通创新、创业渠道,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高新区于2007年联合启动“海内外领军人才‘三创’载体”建设计划,筛选创新创业背景俱佳的领军人才和技术已趋成熟、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提供政府、园区、学校和金融机构的合力支持,构筑创新、创业和创优的载体。目前,入选的领军人才都具有非常雄厚的创新、创业背景。这批人才的加盟有力地完善了大学生创业教育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

3.强化创业模拟实践活动

目前基本上各高校都有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模拟实践平台。对于工科大学生而言,当他们掌握了一项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时,就需要整合一批对创业模拟实践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各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去模仿成立虚拟公司,对公司的成立和运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最好的实践教育。过去的两年里,南京工业大学化工专业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创业模拟实践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学生涉足新能源领域的炅纳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获得特等奖百万奖金,同时还获得了由常熟大学科技园提供的100万元创业基金。《南京思齐膜技术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参加了江苏省终审决赛,并获得了特等奖,2010年下半年该作品获得了全国铜奖。在第二届“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中,该院大学生申报的空气净化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优秀创意奖并获得项目资助。通过创业实践教育,该院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对创业感兴趣、肯吃苦、善学习的创业型大学生。

4.引导工科大学生重视技术和产品的实际应用性

工科大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产品开发时,应该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前景。目前高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纵向科研项目)绝大多数在科研项目结束后就束之高阁,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瞄准市场需求的实际应用性,所以,工科大学生创业时选好“种子”就异常重要。同时,并不是只要有好种子它都会发芽,还得找准适合种子发芽生长的好土壤,这就要求工科大学生除了会研发外,还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需要有前瞻性的市场头脑和经济意识。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也要求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时,应把学习和可能的应用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5.构建工科类专业“三段对接式”创业教育体系

第5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活动内容:

为了更好的普及科技教育,展示工大科技成果和各学院在科研方面的风采,在第二届校园科技节开幕之际,特举办科普游园嘉年华活动,以此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激发广大同学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热情

活动宗旨:在展示我校各学院在科学技术开发和研制方面的成果,以各学院的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为主要展示物,突出展示我校在工业发展、日常生活等实践领域的科技产品成果,以及在科研理论方面的优秀成绩。

活动时间:10月31日

活动形式:

1活动以科技展台为主要载体,以图片结合实物为主要方式,展现各学院的各科研成功项目;

2同时邀请IT产业或一些科技宣传单位参加本次活动;

3由活动赞助方提品展示.

活动要求:

1各学院预备本学院科技成果展示物的图片和实物,设计展台,制作展板

2各学院展出物的具体资料须以文字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在活动前一周交与校科协4各学院负责各自展台的布置,以及展台展板和实物的治理和搬运工作

5各学院结合校科协整体宣传方案同时做好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

6各学院选送一个文艺节目参与活动当天的学院风采大赛

活动场地设置(附图)

活动宣传及赞助:

1由电台负责活动介绍(包括活动介绍、赞助商必要宣传)以及所有科技展示物的总体介绍,并随时播报活动进展

2由团委宣传部负责各方面的采访、图片收集、新闻报道工作

3科协外事部联系各主体媒介(各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杂志)一同参加本次活动,扩大活动影响面

4活动赞助商在指定地点设置产品展台,由其自己负责布置和治理工作

可开发资源:

1.活动冠名:活动可以以企业名为主题。例如:第**届“****”杯沈阳工业大学科技节开幕式

2.有关奖项冠名。(组织奖、竞赛奖等)

3.为商家提供展台

4.由商家提供给予的奖品。

5.在比赛和会场发放商家宣传资料。

6.浮球、条幅、海报等宣传

项目说明:

项目预算:3千元

预算明细:场地费用相关礼品奖品费用

布置场地费用相关杂费宣传品制作费用

资源项目二:科技辩论赛

活动内容:

科技辩论赛作为沈阳工业大学最具影响的传统赛事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从比赛的诞生之日起就成为是我校规模最高影响力最大辩论赛。比赛共20余场

,观众场场爆满,比赛气氛激烈而紧张,总观众人数近万人。

参赛对象:

沈阳工业大学各学院(校本部)组队参加。

参赛程序:

各学院接到通知后,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学习辩论赛规则和细则(见《沈阳工业大学科技辨论赛方案》)。

各学院要及时成立辩论赛队伍,设领队一名,参加领队会议,将进行抽签分

奖项设置:

本次辩论赛设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三等奖两名。每场设最佳辩手奖一个。最佳台风一个。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个。

可开发资源:

1.活动冠名:活动可以以企业名为主题。例如:第**届“****”杯工大校科技辩论赛。

2.有关奖项冠名。(优秀组织奖、最佳辩手等)

3.由商家提供给予各代表队的奖品。

4.在每场(约20场)发放商家宣传资料。

成功案例:“恩波考研”杯工业大学校级辩论赛

项目说明:

1.项目预算:3千元

第6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德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特色

创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开拓精神,以适应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并使其将创业作为未来职业的一种选择,转变就业观念。德国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模拟公司”,主要面向职业学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主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这是德国创业教育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创业教育尚未形成。

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在科隆大学、斯图加特大学零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并展开相关研究工作。80年代多特蒙德大学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开始为创业教育打下理论基础。90年代,由于经济衰退,德国大多数公共机构减员增效,大企业纷纷裁员,导致就业机会不足,大学毕业生传统就业市场萎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德国提出了考验。自此,创业教育开始受到德国政府和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

进入2l世纪,德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创业教育课程形成完备体系,涵盖了创立、融资和管理等,主要包括撰写商业计划书、创办企业、社会创业、企业营销等十几门课程,由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进行理论教学,并辅以丰富的实践课程。此外,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也由25所增至上百所,设立创业教育学教授职位的高校也从原先仅有的12所扩大到几乎所有大学,创业教育在德国高校普及开来。

教学队伍强大 创业教学所属部门不是就业指导处而是科研机构。将创业教育作为科研机构,有利于对创业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同时,提供专兼职协同教学的师资队伍:服务型,为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咨询、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找准创业目标;专家型,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指导,为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理论指导;引导型,利用课程进行教学的同时,对创业理念进行渗透和灌输,从而更好地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

创业意识培养定期在社会机构或高校举办创业成功人士演讲。各高校普遍树立了校友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并且将创业成功校友的地理分布情况在德国地图上进行了标注,以直观的形式鼓励、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教授在授课中注重灌输创业意识,以个人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历感染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积极的创业意识和理性端正的创业态度。另外,学校定期聚集学生在一起进行团队辅导,一旦发现适合创业的学生就给予特殊化、专门化的指导。同时邀请技术方面的人才考察创业项目,发掘其中哪些适合研究,哪些适合在研发基础上进行推广,从中发掘创业人才。

创业咨询服务 对有意愿进行创业的学生,指导他们制作商业计划书,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创业方向,并评估创业需要的条件;同时把就业市场需求和创业目标联系起来,为创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和事实依据。

创业技能培训 对创业过程中的员工管理、专利申请、税务状况、创业后面临的后续问题等进行专门化的培训,相关的培训课程持续时间有一周,实现了对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全方位培养。

创业条件保障 高校成立的创业中心,提供免费房间给创业者使用,实验室也无偿提供一定空间的场地,供创业大学生在场地中作创业计划和开展创业准备活动。一年后创业者将自主开展创业工作。创业中心实际上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一年的孵化器或者流动站。当创业者以团队形式进行创业活动时,联邦政府将为其拨付一定资助经费,从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有力支持。

对我国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当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活跃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开始积极倡导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不断在政策上给予支持。2013年10月2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勇于创业,对于丰富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渠道,增加社会的就业岗位,充分调动社会的资源创造财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对于创业的教育更是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应当积极借鉴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创业教育经验,吸收其发展过程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从而实现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快速可持续发展。

实际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由于受限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传统就业意识以及固有教育模式的制约,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创业意识的培养不足。创业教育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导致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认识出现偏差,并缺乏创业的思想和意志准备。二是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深入理论研究。大多数高校目前仍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等。这种教育模式是难以深入持久的,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三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规范统一的现成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任务,而大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也缺乏创业教育的训练,只能纸上谈兵,难以受到学生的欢迎。

针对以上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观念、体制和环境的不足,结合德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深刻启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我国的创业教育。

倡导树立积极端正的创业意识 德国创业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创业成功的校友事迹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同时注重对创业学生个体的关注,为学生做好创业前的思想和意志准备,培养他们敏锐的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创业意识的培养入手,纠正许多大学生将创业作为就业不利时的退路这种被动观念,树立积极端正的创业意识。

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德国已经将创业教育作为一类科研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从而以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导创业教育的开展,真正实现了教、学、研协调互助的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丰硕成果。中国高校应该摒除将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工作补充的狭隘形式,积极开展对于创业教育的深入理论研究,并以理论指导创业实践的开展,推动创业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

第7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现在的创业计划书有三大问题。

1、抄书党:把商业计划书写成了营销知识,管理知识的科普文章,很多创业计划书,连产品定价和成本都没有分析,却直接可以预估出未来五年的高速发展财务报表。

2、搬书党:写的不是商业计划书,是在导师材料上复制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而不是论证商业的可行性。

3、党:对市场机会的分析停留在自己的想象里,完全没有做市场调研,连搜索一下同行的工作都没有做,直接开始思考假如我做了一个产品,如何去改变世界。

项目计划书为何能锻炼人?因为你要真正有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这需要一个人懂很多方面的知识。

我建议大家不妨参考我下面的提问和建议,启发一下自己的写作思路。

项目计划书首先要谈你发现了什么市场?

发现目标市场有两种思维,一种是发现市场的空白点(这种要论证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别人能发现和占据这个市场,一般而言不会只有你一个人看到空白点);一种是取代现有的市场(一种是提供更有竞争力价格替代,要说明你还是有钱赚,一种是性能升级替代,要说明性能升级刚需强烈,一种是提供更优质服务替代,要说明优质服务能帮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你要用合理的数据证明你的市场存在,而且还得告诉别人目前的市场规模还足够容纳一家创业公司发展,如果这个市场还在高速增长就更好了。如果你对市场进行过调研,有真实消费群体数据,项目肯定会加分。市场调研可以做实地走访,用户问卷,或者到网络采集有公信力的行业数据,甚至直接去网上搜集同行的报价和销售额,在电商时代,做到这些并不困难。

找到目标市场你还需要细化,细化到你想做什么类型的市场?是大众消费市场还是企业消费市场?这两种市场运作规律完全不同。

大众消费市场的产品又分一次性消费品,重复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你的是哪种?

一次性消费品要解决如何快速占领渠道的问题,重复消费品要解决服务体验和品牌打造的问题,耐用消费品要解决产品品质和品牌打造的问题。

企业消费市场又分标准化产品、项目、需要经过公开招标才能选购的服务或产品。

标准化产品要商业化需要了解所在行业产品有无进入资质门槛,比如建筑涂料,是不是要获得行业检测认可才能进入销售?不能简单假设我有个成果,我拿去卖如何如何赚钱,得先回答有无市场进入门槛这个问题。

项目和公开招标才能采购的服务和产品大学生很难进入,需要解释你为何有资源能进入这个市场。这个可以在创业计划里说引入战略投资人,他们帮你进入甚至解决资质问题。

发现一个市场存在不等于你有进入市场的机会,你有进入市场的机会,那么就要进一步解释你如何击败你的市场对手?

打败对手不一定是价格,也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服务,也可以是关键资质,也可以是形成一套综合竞争能力阻挡对手。

对手越不容易复制的项目,商业生命力越强,这种不能复制的能力才叫核心竞争力。

不能只有一个技术性能领先的产品,就企图衍生出商业模式,如果你的产品被对手复制了呢?——知识产权可以保护,但很难保护。你有无持续的产品研发规划和能力?这才是商业模式能否成立的重点。

项目计划书然后要谈你准备通过怎样的商业模式赚钱?

有了产品,要谈你的商业模式。简单说商业模式就是如何收钱。

收钱在很多行业里,主要是这样几种模式:1、直销;2、分销;3、加盟;4、电商。

直销模式里面常见的无非是

1)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预付定金,完成交货

3)先付多少比例,再付多少比例

4)免费先做,做完给钱

5)一次付够,分期享受

直销模式的促销包括广告(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展会员、邮寄目录、买一送一、价格打折、限时抢购等等

分销模式无非是

1)渠道先免费进货,按销售分成

2)渠道按内部价吃货,赚多赚少渠道自己兜底

分销要解决渠道地区划分,避免窜货的问题。还要解决渠道激励的问题。

一般厂家对渠道的支持是三种

1)提供广告和服务支持(初创企业谈不上品牌支持)

2)对完成销售额高的渠道提供返点奖励

3)对其所在的区域提供独家授权

如果你是大众消费市场,一般而言你必须找到合作的渠道,比如线下找超市,商,专卖店,设计公司,比如线上各种电商。那么你就要解释为什么你能找到这些渠道,而且你符合这些渠道的合作政策,需要细致的解释,而不是简单说一句,我准备投放百度。事实上不是什么产品都能投放百度的。

加盟项目一般大学生玩不转,但是有的APP希望吸引商家入驻,其实就是一种加盟模式。

电商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入驻平台还是自建平台,前者启动成本低,后者需要自己有核心技术或者资源才能启动。

电商项目多了一个免费模式,这是最糟糕的一个模式,因为绝大部分项目都坚持不到收费的那一天。

如果你要用免费模式,无非是四种

1、A产品免费,B产品收费

2、初级产品免费,高级产品收费

3、产品免费,但是有人愿意出钱养你们服务

4、核心产品免费,但是植入第三方广告

不能一开始不设计收费模式,变成人多后自然有收费。这是妄念。

电商促销包括大促活动、团购、秒杀、电子优惠券、视频、网红等等新玩法,可以在传统模式外写出一些新花样。

如果是项目类产品,商业模式就更复杂,一般都是要争取成为行业领先客户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如何成为合作伙伴?

是通过关系营销还是一开始就引入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人或公司成为公司股份拥有者,他们就是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帮你搞定进入行业的门槛。

工业品或者大项目行业进入市场才需要花比较多精力研究公共关系营销,展会营销(要具体了解展会的价格,转化率),学术讲座论坛著作交流营销等等,快速消费品不如多折腾一下广告和渠道导流做电子商务,现在可以叫“互联网+”。

项目计划书要像真实运营一样分析你的成本。

如果你的产品要生产,你就得解释你如何解决厂房、设备采购,雇佣生产人员,采购原材料,仓储物流的成本,这还不包括营销和渠道成本,也没有考虑售后服务成本。为了简化问题,可以采取生产外包,你自营渠道和服务的模式。如果是农业产品,也许还得考虑生鲜农产品冷链的成本。

如果你的产品要研发,你就得解释你的产品是如何延伸规划,形成系列化有竞争力产品线的问题。那么研发开支的投入,研发队伍的稳定性成本,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转换成本就是你在计划书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进入渠道有的需要进场费,有的需要得到渠道的信任,有的渠道需要厂商的促销支持,请问如何支持,怎样细化你的方案,一次促销成本多少,转化率大概是多少,需要有比较详细的数据分析才能让方案看起来靠谱。

即便是项目,也需要单独核算一个项目成本到底是多少,由哪些内容构成?在项目周期内是否是盈利的。

在分析清楚单品成本,或者单批次成本多少,或者单项目成本多少基础上,才能预测企业的发展规划,近期做哪些事情,拿下多大的市场,未来做哪些事情,拿下哪些市场,企业的规模和利润率是否可以合理的增长,成本可以控制?

财务分析计划书不一定非要严格做三年五年财务报表,但是你做的产品,定价多少,成本多少(包括人工,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营销推广,渠道分成,售后服务等细化核算,可以按项目核算,可以按经济产量核算,按产品核算会随着规模扩大成本下降),毛利润多少,扣税多少,然后得到企业的纯利润,这样就可以算出你的项目投资回报率。

如果有固定资产投入的,可以摊到五年内核算投资回报率。如果启动资金很低的项目,就更简单一点。

投资回报率高,那么就可以吸引投资者用股份或者风投的方式吸引加入,你们要提供对投资者的回报设计,比如上市,并购或者分红。

如果现金流周转很快,回报率也足够,并不一定需要投资人,只需要解释你们的项目发展规划即可。

项目团队主要是包装团队的能力,要互补,要能解决关键问题,要小而精干,不是人多就是好项目,人多是成本,消化起来很难。

对于实践类项目,要一开始就强调自己的经营数据增长(可以解释销售收入和入账收入有区别,这样可以做大销售额,比如有的项目是电商平台合作,销售额1000万,但分配后入账是可以不足1000万),纳税额增长,就业人口增长等等。然后再指出自己已经在一个高增长市场上站住了脚跟,能更大更快发展。

后记

第8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论文摘 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和特征,提出了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是: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利用亲产业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阔视野,有效开展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 英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947年,哈佛大学首次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类。课堂教学除了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外,还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讲座、公司考察、自由讨论、个别辅导等。课外活动则主要包括:(1)创业计划竞赛,指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投资的商业计划书。(2)“合作计划”项目,指高校与公司、非盈利机构、政府机关等合作,定期参加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3)大学里的“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和创业辅导等。(4)创业论坛,成功的创业家与学生座谈交流,使学生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经验、创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意识类、知识类、能力素质类、实务操作类,课程实施逐步深入,从入门到意识,再到技能,最后到热情。

英国政府明确提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激发创业、鼓励创新和奖励成功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为即将要创建企业的学生实施教育和培训。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了“高等教育创业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此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1)政府资助在学生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培养方面表现优异的高校。(2)为扶持青年创业,政府提出了多种计划和基金,针对青年特点提供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3)校外力量包括政府都十分关注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为学校提供项目、经费和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英国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创业职业”三个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业意识”旨在培育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形成尊重创业的社会文化。“创业通识”旨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习惯,学会以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创业职业”侧重于开办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成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助其成为未来的创业者或企业家[1]。

国外的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开发系列完备的创业课程。到2005年,在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企业融资、企业设立、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2)依靠坚实的学术研究成果。国外高校十分专注于创业研究和教学,甚至将该类教育作为学校的竞争优势来培养,不少学校将商科学生必修的“管理学”直接改为“创业管理学”。许多大学还开设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和研究会等。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创业学术期刊,巩固了在创业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3)重视学生的模拟体验教育。国外创业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案例分析、演讲、与有实务经验的创业家座谈、计算机模拟等,十分注重学生感性体验的获得[2]。

2.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从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看,有三种创业教育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厦门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立了创新创业园区,2010年获批教育部、科技部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厦门市创业孵化基地称号。对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1)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开展“就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研究”项目。获得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起的“首相倡议计划”资助。与日本佐世保高专合作的“通过日中交流培养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技术者”项目获得日本文部省资助等。

(2)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由企业家导师授课、以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已纳入教学计划。2009级以后的本科生都必须取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2个学分方能获得学位。联合厦门明翰电气、东林电子、建霖工业等企业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联合设计培养方案、选派师资、实施招生计划、参与培养过程、推动就业与创业等,实验班深受学生欢迎。成立福建省内高校首个“创新创业教研室”,跨系的教研室共有教师42名,师资涵盖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3)打造创业项目体验与孵化平台。园区现有2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体验。园区为其提供场地和3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金,并配备一对一的企业家导师定期进行指导。选择一些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2009、2010年分别提供了20万元和35万元的种子基金。

(4)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以学生为主导开展“梦想工场”、项目展会及淘宝市集等主题活动。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大学的学生互动交流创业经验,联合申报创业项目和参与创业计划竞赛。

总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从名牌大学试点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再到普通高职院校,从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全体学生,从创业知识的传授到创新素养的培养,从特定环境下的指导到日常教育各个环节。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应用型本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与产业关系亲近。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从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创业培训和支持系统,弥补高校教育力量和资金的不足。政府在工商注册、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要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担任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发挥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的作用。

(2)利用亲产业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创造性意识、精神、人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合理安排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了解行业的赢利模式,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建立企业导师制,让有创业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指导和培训。与企业合作,实际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管理创新、市场拓展等。

(3)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学生调查分析、归纳推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企业导师参与商业计划书的指导,使得创业计划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实际运行。选择优秀项目给予资金资助,让学生创业团队真正进行实际运作,获得创业体验。对于可以商业化的项目,联合企业、政府给予支持,形成学生创业的品牌。

(4)开阔视野,有效开展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参与国际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老师与国外高校多交流沟通,感受不同国家的创新创业文化,取长补短;与跨国公司合作,就企业关心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和品牌拓展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生科研计划书范文

依托大学科技园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今天市场经济对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恰好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并实现自身价值的好机会。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现代大学生的创业,已不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出去做生意,而是需要以自身的专业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活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背景,决定了大学生必须以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宽阔的视野和创新能力为依托。因此,应当积极鼓励在校生创新、毕业生创业,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鼓励学生中断学业,休学或辍学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具备示范性、开放性、民主性等特点。也就是说,教育者应以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带动受教育者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内容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特性;教育途径强调实践教学的作用;教育者除了学校的教师外,还应包括企业家、专业人士等;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项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有赖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大学科技园可以协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训练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人才,以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三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首先,在大学科技园内及周边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课外创新活动、可产业化项目研究, 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科研创新团队,进行科研实践和项目研发。协助大学生在大学科技园相关企业担任助理或技术人员,实现学生和企业互动,知识的相互转移,使学生能了解社会需求、迅速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其次,利用大学科技园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未来创业提供指导,如:请创业投资机构介绍创业投资情况和创业融资手段,请知名企业经营者介绍先进的创业理念和管理理论,组织专家就如何寻找可能的创业项目等问题对学生加以指导,邀请创业有成的校友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总结,请政府分管部门介绍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再次,在学生掌握一定创业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邀请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强化训练,和学生共同进行市场调研、案例剖析、商业计划的构思和推销、搭建管理体系等,使学生直接面临近似实战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建立协作关系网络。

依托大学科技园 衔接创新创业竞赛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我国各级政府、各地区推出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例如旨在通过竞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以培养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创新人才,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宗旨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各类电脑网络竞赛、物理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学术科技项目比赛;部分高校组织的以项目管理模式,强调学生自主选题的原则,突出创新设计理念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同时利用所学的知识投身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术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与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应当是上下游关系,然而由于这些比赛、项目涉及学校不同的部门,因此仍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苦于缺乏项目,而部分具有市场化前景的SRTP计划项目及科技比赛项目没有朝应用和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利用大学生科技园平台可以形成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和“挑战杯”大赛上下游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中寻找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在大学科技园平台加以扶持,使之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参赛团队相结合,形成跨系科优秀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创业大赛,使学生创新活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使同学们的科学技术、系统理论、管理才智得到有机结合,使青年学生从单纯的受教育者,逐渐成长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对于所产生的一些能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小项目,可以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以技术转让方式,直接转移给企业,使科技创新者或团队取得一定的收益,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研发。

现代社会已不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而是一个合作的社会,从一个设想到一项科研成果再到一份商业计划书,最后建立企业、开拓市场,这一系列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许多人来共同完成,一个创业者除了需要敏锐的头脑、坚实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因此,大学科技园可以首先通过优先支持科技项目比赛、SRTP计划团队及“挑战杯”计划参赛团队入园孵化,并辅之以专业化的辅导,以培养学生现代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以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

依托大学科技园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

现代组织理论把社会组织区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这两类组织的存在均对社会组织产生作用。正式组织是社会组织根据工作目标的需要而制定的职责结构与层级关系的总和,是通过建立角色职务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而形成的,如高等院校及其校内的行政机构等。而非正式组织是在兴趣、爱好、习惯、志向以及其他方面的一致性而形成的松散型群体,如大学生的各类协会、创新创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