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招商人员奖励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要积极营造招商氛围。县先后印发了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5个文件。大张旗鼓地宣传全民招商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优惠政策、奖励办法等,为了激发全民招商热情。这些文件政策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很强。要充分利用标语、专栏、网站、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使全民招商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成立招商小分队,分赴发达地区、南方沿海城市,采取各种形式,大力推介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促使更多的客商关注、投资。
三要突出重点实施招商。的投资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要坚持基础设施类项目和产业类项目并举的方针,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了矿产建材、绿色食品、水电开发、生态旅游和茶、畜、果、油、药等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中。一方面多进行产业类项目的引进,促进全县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做精,另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地做好城市建设、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的资金引进,把发展的硬环境建设的更加优越便捷,促进产业类项目更快落地。要以和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本省为重点区域,大力宣传推介,提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招商成效。要把好引进项目准入门槛,禁止投资过小、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项目准入,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绿色环保、投资较大的项目,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要注意利用一切关系。大力开展各种招商活动。要充分利用“西洽会”农高会”和县上组织的各种活动,实施全民招商。抓住一切机会。全力做好节庆招商;要“走出走、请进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叩门招商;要利用亲情、乡情、友情、同学、战友等关系,抓好情感招商;要通过县内企业的业务和工作联系,实行以商招商。同时,还要扎实做好网络招商、会议招商等,加强与友好县区的交流协作,努力扩大招商成果。特别是各招商小分队要主动出击,加强与当地创业成功人士、故乡籍人士的联系和沟通,与各种商会、协会加强对接,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尽早打开工作局面,为在当地顺利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
五要提高招商引资能力。招商是第一选择。实施全民招商战略。使他努力掌握市场、法律、管理、礼仪等多方面知识,发展是第一要务。就需要加强对全县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知识的培训学习。深入研究产业转移趋势和资本流动规律,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干部群众要对的县情概况、经济基础、发展趋势等了如指掌,解掌握客商爱好、心理需求,研究宣传推介的方式方法,用诚信、热情打动客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要提高招商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普通话、计算机、驾驶等技能,学会客商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和礼仪,以过硬的工作能力提高招商工作效果。
六要精心包装招商项目。项目是关键、前提。县计划实施115个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没有项目就无法招商。今年。这其中有相当多的项目迫切需要通过招商引资来筹措建设资金。与此同时,还要按照“资源消耗低、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带动强”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和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精心做好钒铁等矿产精深加工、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项目、重要市政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特色农业培育等项目的筛选、论证、包装、储备等工作,形成大项目,实施大招商,促进大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镇党代会、人代会精神,全力策应市“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强力推进招商选资,突出重大项目招引,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确保完成市交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现就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工作主线,以开放创新为动力,突出重大项目的招引和实施,动员和组织全镇上下全面聚焦大项目,全神关注大项目,全力突破大项目,着力引进实施一批能够引领主导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新兴产业规模扩张的基地型、旗舰型、龙头型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通过“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的扎实开展,当年签约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4个,5亿元以上1个,力争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开工项目(含上年接转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力争5亿元以上项目1个;竣工投产项目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全镇招商引资当年到位资金7亿元,协议利用外资2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
2.正乡级领导干部和专业招商人员每人年内提供有价值信息3条;副乡级领导干部每人年内提供有价值信息2条;镇机关干部,单位部门、村、社区负责人,园区工作人员每人年内提供有价值1信息1条。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全体镇机关干部(含园区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提升对“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动员,明确责任措施,努力把“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的目标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推进到位、氛围营造到位。工业园区要重点围绕亿元以上项目抓招商,力争在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上取得突破。宣传科、政府网站等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及时宣传“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动态,在全镇上下营造重大项目招引和实施的浓烈氛围。
2.建强招商队伍,明确主攻方向。全镇上下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在继续抓好委托招商、敲门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努力提高重大项目招引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突出驻点招商。着眼于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要选拔、招聘专业人才调整充实到现有招商队伍,强化业务培训,实现由分工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对专业招商人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脱产驻点招商,确保招商人员有为有位,对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提拔重用。要突出产业招商。立足现有冶金铸造、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产业四大特色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突出名企招引。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头、“央”字号、上市公司以及总部经济,全面排查信息,深挖人脉资源,逐一登门了解投资意向,组织专题招商推介会,力争名企巨头招引实现新突破。突出以商引商。充分挖掘现有企业、在外能人的人脉资源,努力发挥昆山、上海、深圳招商办事处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启动股改、开放股权、引进合作伙伴,主动与工业巨头、行业龙头、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嫁接改造,着力开发一批重大项目源。
3.建立健全机制,全力推进项目。一是建立项目预审制。主动邀请市相关部门参加,重点对亿元以上项目可行性、能评、环评、安评、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项目相关因素进行会审,通过预审的项目,在项目要素上给予倾斜和保障。二是建立项目办理手续一体制。优化项目审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构建项目审批全程绿色通道,做到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是建立产业布局集中制。按照“资源节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鼓励3000万元以下项目进标准厂房,3000万元以上项目由工业园区按照项目需求,提出落户主导建议。
4.实行考核奖励,激发招商动力。实行重大项目考核加分制度,考核对象完成有价值项目信息任务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加2分,超额完成加0.5分;每签约一个3000万元以下租赁标准厂房项目加2分,每签约一个3000万元-1亿元项目加3分,每签约一个1亿元-3亿元项目加4分,每签约一个3亿元-5亿元项目加5分,每签约一个5亿元-10亿元项目加10分,每签约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加15分,加分上不封顶。
5.完善功能配套,提升承载能力。计划投入3600万元,按照“错位竞争、特色发展”要求,切实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园区区域环评认定,启动园区污水管网工程规划建设;继续通过多种途径上争工业用地450亩;申报省级电子产业孵化中心基地,加快招引集聚一批电子产业上下游企业,促进电子产业园做出特色。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领导小组,杭爱兵同志任组长,夏爱东同志任常务副组长,蒋兆兰、张文彪、王建华、吴桂强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副乡级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重大项目推进实施的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会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和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强化“一切服务招商引资、一切服从招商引资、一切有利于招商引资”的意识,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完善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优化经济环境,加快引进各类市场主体,激活全民创业热情,逐步壮大经济总量,全力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发挥部门的联动作用,形成大招商的氛围。
坚持立足产业基础、壮大优势产业的原则。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性投资主体,进一步提升产业实力,增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竞争力。
坚持节能环保、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禁止引进污染和落后生产能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原则。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原则。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全力保障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权益,积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招商引资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一)先进制造业项目。引进发展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制造、新型建材、轻工制品等产业,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二)高技术产业项目。引进发展新型电子、机电元器件、通讯产品、生物医药和新能源及循环经济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三)农业产业化项目。引进有实力企业从事茶叶、楠竹、水产品、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推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品牌化经营。
(四)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发展电子商务、星级酒店、大型超市、金融服务、物流、专业品牌店、专业市场等投资主体,加快改造传统商贸服务业,壮大现代服务业。
(五)旅游产业项目。抓好旅游产业策划、旅游产品开发和集散展示中心建设,做优做精农家乐等旅游品牌。
(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城市“一河两岸”改造、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新港港区及城乡交通运输、供水供气、园林绿化、景观景点、商住地产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三、加快园区平台建设。根据当前的交通区位格局、产业基础和园区发展现状,着力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理顺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工业园(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滚动开发、错位发展”原则,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机制,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投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园区工业、商业用地,支持园区自主开发,自我发展。完善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在乡镇园区落户项目原则上可享受与经济开发区同等的税费、财政补贴、手续代办服务等优惠政策。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园土地出让价格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分类确定。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特色,建设特色工业园。鼓励不适合建设工业园的乡镇发展“飞地”经济,对引进企业到园区落户的,实行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变,税收进行分成。
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注重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调动和发挥好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注重产业细分,精心研究市场,经常性组织小型多样招商活动,集中力量突破大项目、大企业。加强与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政府、工业园区间的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与发达地区缔结友好城市,推进协作招商。加强与各地商会、行业协会、投资咨询等机构的合作,聘请一批经济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老板为招商顾问,开展委托招商和招商。加强招商网络平台建设,发挥网络媒体的招商作用。加强与籍在外务工经商人士的沟通联系,引导他们“回归”创业。
五、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税收优惠和奖励政策。根据项目投资类型,分类制定投资奖励办法,视项目投资总额、投资强度、建设进度、税收贡献等因素,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奖励。现有企业新上扩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规定标准的,视新引进项目享受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资金、贴息资金、技改资金、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方面要给予支持。对落户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切实减轻转移企业的税外负担。国家及省法律法规规章涉及的企业投资行政性收费项目,市政府无权减免的一律按下限标准征收。重大项目服务性收费实行“一事一议”。完善用地政策。开设土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报批项目用地及配套设施用地,报批流程从简从快。完善地价政策,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尽可能给予政策优惠或补助。鼓励企业通过建高层厂房、提高建设系数等办法,节约集约用地。对集约节约用地的企业,政府可给予奖励。
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加快完善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能。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健全运行机制,所有审批事项做到应进必进,实行“一站式服务”、“一费制管理”。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不适应发展要求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前置条件。建立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投诉问责制,规范审批流程。探索在经济开发区试行初审认可项目建设制。对我市重点鼓励的投资项目,可由经济开发区牵头初审,对符合开发区现行总规和详规并获得规划“一书两证”的项目,企业可进行前期项目建设,并按法定程序向相关部门报批,相关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实行并联审批。要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资者投诉协调处理机制,及时受理投资者的投诉,加强对客商投诉案件的清查和处理。建立政务环境评价评议机制和问责机制,对破坏投资环境的行为予以严惩。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严禁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严禁吃、拿、卡、要;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严禁对企业随意停水、停电、停气、停电话和查封账号、财产;除涉及交通安全或刑事案件外,严禁扣押企业车辆和货物;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指定施工队伍、指定产品、指定中介服务机构。要不断优化企业服务环境。成立市金融办公室,统筹协调金融部门关系,加强融资服务。优先支持园区水电建设和落户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用电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保障人才和用工需求。
七、健全招商引资机制
(一)建立招商引资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和常务副主任,下设委员会办公室,与市招商局合署办公。建立重大项目督办制度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有关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责任,建立重点项目跟踪联系机制,对联系项目全程跟踪,贴身服务。
(二)完善项目推介机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实际,编制重点投资产业目录,筛选、包装、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带动关联性较强的项目。每年储备、包装一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加强对重点企业信息和客商资料搜集整理和记录,建立客商库,保持经常性沟通联络,定期推介项目投资信息。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招商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树立改革、开放、发展的良好形象,提升对外吸引力和美誉度。
(三)建立招商引资奖惩机制。按照“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分级负责、奖罚分明、狠抓落实”的原则,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明确市级领导、各乡镇办和市直相关单位的招商引资目标,实施量化考核和奖惩兑现。对在招商引资中绩效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进不力、损害投资环境的干部要予以问责;对敢于创造性地为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勇于承担风险的领导和干部,要给予保护。
2月6日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是我市近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进一步表明了市委、市政府聚力抓招商、谋求新跨越的态度和决心。项目是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招商是项目建设的第一要务。招商引资是我们突破常速、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出路,工业园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跨越发展,早日迈进全省城市强区,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工业园区发展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根据会议安排,我将2012年全区招商引资暨工业园区发展工作予以安排。
一、2011年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2011年全区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5个,完成合同引资88.7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77%),到位资金42.22亿元(占市级计划任务的141%),省级项目到位资金24.75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10%),利用外资1061.6万美元,占计划任务的212%,市对区考核指标均大幅超额完成任务,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1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县区。其中,引进的重大项目有众喜金陵河水泥生产线产权转让项目、青岛啤酒15万吨纯生啤酒项目、长乐钢铁35万吨热轧钢生产项目、江苏兴力城南商业综合开发项目、巴黎之春住宅小区项目、西秦酒厂综合开发项目、会展宾馆项目、延长中立20万吨甲醇汽油调制项目等。这些项目的签约落户,对提升我区城市功能,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扎实推进,科技工业园区实现突破发展。园区是招商引资项目的聚集区,是区委、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融合的重要平台,是我区发展的希望所在。经过五年多开发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科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承载功能显著增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产业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规模效应已经显现,产业聚集已经形成。目前已开发建设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投入资金2.7亿元,配套路网建设8公里,污水处理厂、市东供电分局园区110KV变电站及10KV送出工程、给排水工程、天然气供汽工程等相继建成投用。引进项目50多个,入园企业达到59户,合同引资40多亿元。中集置业投资公司创业基地项目、瑞熙钛业公司航空级钛合金加工项目、西安森奥生物公司基因工程药物提纯加工项目等13个投资9.3亿元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天香食品、秦益滤清器、模棱机制造、华泰交通设备半挂车等一批产业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东大街派出所、人武部、职教中心、消防队等城市公用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妇幼保健院、荣军医院、自强中专等项目正在建设,园区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2011年实现经营收入11.6亿元,工业产值10.3亿元,财税收入4623万元,安置劳动力3100人。园区对区域经济贡献开始逐步显现,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合同签约轻项目落地,签约后工作跟进不力,项目迟迟落不了地、投不了产,有的项目长期停滞;二是重年底考核轻平时落实,有的遇到上级检查和年底考核时才予以关注,不是把工夫下在平时脚踏实地的策划、包装、推介和落实上;三是重领导印象轻投资客商,在招商和项目洽谈活动中,不是盯着客商谈,而是围着领导转;四是重数字轻实效,缺少“以一当十”、“以一引十”的旗舰型、带动型大项目;五是重小我轻大局,一些部门和干部把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言行利益化、正常政策神秘化、分内工作特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上级决策协调的事项对自己有利的就落实,不合意的推诿扯皮,还有一些地方和一些人强买强卖、强吃恶要、强揽工程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冷的是客商的心,损害的是形象,贻误的是发展大局。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总体来说:一是开发建设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各园区的开发建设缺乏整体、长远规划,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畅,园区功能发挥有限;三是园区整体的基础设施配套还比较滞后,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较多;四是凤翔长青工业园、金河工业园、姜谭工业园等全市其他县区工业园区发展势头猛进,对我区的工业园区发展压力进一步增大。五是区委、区政府对园区建设工作期望很大、要求很高,列为全区2012年必须抓好的“九件大事”之一。园区开发建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项工作到了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这次园区开发建设动员会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心聚力,上下联动,推动工业园区率先发展,为加快“六区建设”做出新贡献。
三、2012年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发展工作的目标、思路。
(一)招商引资工作
2012年我区招商引资目标为:合同引资70亿元,到位资金38亿元(含省际到位资金30亿元),利用外资500万美元。按照“促两极,壮中间、拉框架、扩总量”的思路,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引进为抓手,以“提速赶超、转型跨越”为目标,围绕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商贸物流、新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体系。以科技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要承载地,同时兼顾城区和南环路发展大型商贸、城市建设及文化产业,城北及北坡发展城市景观、商贸住宅和休闲产业,城西发展商贸物流业和机电产品交易等产业为导向。通过开展资源大调查、项目大搜集活动,广泛动员全区各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联合论证,深度挖掘我区优势,包装一批前景好、内容实、带动大的项目。
(二)工业园区发展
1、科技工业园区
全年完成合同引资11亿元,到位资金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企业经营收入突破13亿元,财税贡献超过5000万元。围绕招大引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在项目选择上重点瞄准大项目,为大项目签约、落地、发展备足空间,对中小项目要紧盯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做到有所引,有所不引,防止园区成为新的“棚户区”。二是在项目落地方式上实现转变。实行大项目独立选址、独立建厂,小项目进驻创业基地。园区管委会要抓紧与青岛啤酒、徐建集团等大项目洽谈,全年引进投资过2亿元的项目2-3户。围绕创业基地项目,筛选一批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发展前景好的中小项目入驻,全年引进中小项目不少于6个。为工业园区争取无偿扶持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项目承载的最佳平台。将西太路继续向东延伸2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进厂西路、南环路东延道路等2条支线路绿化任务,年内完成2条南北走向支线道路建设任务;启动实施创业基地项目,努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园区管委会要督促中集置业公司尽快完善创业基地项目规划,4月底前完成一期标准化厂房设计评审及开工前各项手续办理工作,5月份动工建设,年内确保完成3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工程,完成投资1亿元。搞好东扩准备工作,备足园区发展空间。园区管委会要提早做好毛退渠以东片区规划,尽快确定东扩四址范围,5月底完成规划初稿,7月份完成规划评审,9月底完成东区控制性规划编制。东关街道要提前做好土地储备宣传动员工作,完善征用方案,5月底前完成毛退渠以东1400亩土地储备及西太路东延道路用地征用工作,力争年内启动东区开发。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园区管理,不断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在引导企业自觉接受监督管理的同时,强化服务,为企业生产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园区管委会、国土分局、财政局、工信局、发改局、金融机构等单位要从各自业务出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积极做好项目土地手续申报,协助企业申报流动资金贴息、技改等项目和资金。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入园企业检查考核工作。对管理规范、效益突出、合同履约好、讲诚信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对消极应付管理、效益低、诚信度低的企业和项目进行通报,督促限期整改。要十分珍惜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创造的发展环境,不能只顾享受政府创造的基础设施和有关保障服务,不讲贡献,不出效益。
部门协同,凝心聚力,共同做好园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跨越发展,单靠一个单位、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区级各职能部门以往支持工业园区发展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群策群力,实现工业园区发展的新跨越。具体来将,2012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区水利局负责,督促、支持区自来水公司6月底前将供水管网东延至西太路尽头,并做好供水管网东延至太公庙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区住建局负责9月底前完成园区主干道范围内路灯点亮和西太路路灯装设工作;区住建局牵头,环保分局、镇配合,在宝丰村附近选址,以服务20万人口、日处理5万吨污水标准规划,6月底前拿出污水厂建设方案;区环保分局负责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建设国家各项扶持政策、配套资金;区住建局牵头,科技园区管委会配合,积极与市上联系、衔接,完成园区市政设施移交管理;三是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完成科技工业园区二期东片五一东路等支线路建设及配套设施,保证一条、力争两条;四是区林业局负责,从绿色项目资金中配套100万元,与2011年市政府下达的用于科技工业园区绿化的100万元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西太路2公里绿化工程;五是市东供电分局负责,完成2公里电网东延;六是东关街道办负责,5月底前完成毛退渠以东1400亩土地收储任务及西太路东延道路用地征用工作;七是区财政局负责,按预算列支支持科技工业园区各项费用,在核实园区2011年上缴规费总量的基础上,合理调配资金,分批返还科技园区上年上缴的各类规费,并保证当年上缴规费即交即返,用于园区滚动发展;八是区招商局负责,为科技园区引进5户以上企业;九是区发改局负责,从基础设施方面支持园区发展项目1个;十是区工信局负责,积极协调落实省、市、区相关部门支持企业发展、技术改造、政策性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希望各单位按照区政府文件要求,抓紧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部门支持园区发展的工作合力持续加强。
2、工业园区
随着省上对100个重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逐步完善,工业园有被摘牌的危险。今年工业园要以育才集团为龙头,围绕打造中国西部玻璃产业基地,积极从体制机制上研究探索发挥民营经济主导作用的新路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7月底前完成育才熔铸锻造扩建,10月底之前完成110KV变电站建设,9月底前完成中燃分公司异地重建项目。年内2-3户有一定规模企业落户工业园。
3、县功工业园区
要结合关中百镇项目建设,围绕金陵河水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工业。要高起点、高标准起步,4月底前完成县功工业园规划编制,开工建设县功滨河大道,拉大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完成县功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焚烧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8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5月底前完成1400亩土地储备,创造项目落地条件。县功镇要切实做好长乐公司迁建等重大项目环境保障工作,确保10月底前基本建成长乐钢铁年产35万吨钢材项目主体工程。年内引进2-3户有一定规模企业落户园区发展。
4、工业园区
区工信局牵头,区住建局、发改局、镇配合,在城市规划区以东至镇范围内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虢蔡路为主轴,以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以打造具有较大影响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定位,对工业园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编制。同时要积极争取、全力支持集铁路集装箱、保税物流、出口加工、外贸企业、生产生活服务为一体的陆港新城建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一五九处、六寨粮库铁路专用线为平台,重点规划建设石化工业园、钢材物流工业园,同时引进轨道交通的重大项目落地。镇要继续做好延长中立项目建设的环境保障工作,确保10月底前20万吨甲醇汽油项目建成投产。
四、保障措施
(一)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优化投资环境,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落实“三项制度”,强化“一个保障”。即:坚决落实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依法保障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注重听取投资商对投资环境以及有关问题的反映和建议,及时受理各类投诉案件,对投诉问题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究。对每一件影响项目引进和落实的问题,我们要切实予以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对影响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一经查实,按照相关党纪、政纪进行处理,让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单位付出应有的代价。
(二)突出重点,增强招商引资工作针对性。
一是围绕招大引强,重点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特别是要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重点瞄准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50强及“国”字头企业,对接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围绕构筑四大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招商,以招引符合我区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引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和新能源化工,着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长、资源转化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的大项目和与区域特色经济相匹配的商贸物流旅游业等三产项目。
二是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引进各类龙头企业项目的同时,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基地做大做优,推进农业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建设。
三是围绕加快发展服务业,根据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规定,在提升商贸流通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招商引资,积极发展金融、信息、会展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等强势服务业;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市政公用等社会产业的发展。
四是围绕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区别情况,引进企业,融通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区外企业,通过合资、合作、BT、BOT等形式,投资我区的公路、旧城区改造及城市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将园区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主战场。突出科技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项目主承载地作用,围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做好做好科技工业园区的东扩的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项目管理运作模式。
一是加强经济管理部门和项目承载地联动,通过区招商局介绍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域具体负责项目落地实施,逐步形成招商信息和成果共享、职责与权限明确、利益与责任对等,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确保项目能够引得进、落得下、长得大。
二是落实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将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研究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在引进和实施当中遇到的急事、难事和大事,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分解落实各责任单位具体工作任务,确保项目能引得进、落得下、长得大。
三是创新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招商机构内部管理,做到企业服务无盲点。对于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区上将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联系包抓领导、一个专职服务小组。零距离跟踪,一抓到底。
四是严格监督检查机制。区招商局要会同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和区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年督查工作的重点,采取重点督办、分段督办、定期督办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严督实查,跟踪问效。并坚持招商引资月考核、季通报、半年小结、年终评比,及时反映各招商引资成员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督促相关单位第一时间解决存在问题,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对其年终岗责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根据市上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激励性。同时,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年终岗责考核“一票否决制”,充分激发各成员单位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提高工作质量。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扩大对外影响力。认真组织参加西洽会、西交会等国家、省、市安排的各类经贸洽谈活动,精心筹备,全力推介宣传,广交朋友,力争促成一批大项目在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中签约。加强与中国产业转移促进会、投资管理公司、商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尝试推行委托招商,不断扩大地区影响力,提高招商成功率。
转变招商工作方式。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引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精细组织好小型招商推介会,提高招商项目的“对接率”和“成功率”。实现从粗放招商转变为精细招商、从盲目招商转变为目标招商、从政策招商转变为环境招商,提高招商成功率。
利用好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国家、省市近期出台的鼓励性政策及关天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等政策,通过开展资源调查、项目搜集,深度挖掘我区资源优势,包装一批前景好、内容实、带动大的项目,做好项目对接,为大项目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全区招商引资单位的招商人员,邀请专家学者、业务资深人士为招商人员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产业发展趋势,提高招商人员理论素质,开阔招商视野。
(五)排除一切干扰,确保已签约项目按期建成达效。
面对基本县情和实现县域经济率先突破的大环境,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县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统一思想认识,紧紧围绕服务劳务经济发展战略、服务就业创业这一工作大局,把创业就业作为实现“保增长、促增收”目标和县域经济率先突破的总抓手,放在全县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定位。采取抓政策体系、抓组织体系、抓示范、抓培训、抓机制的“五抓”措施强力推进,2008年以来,初步建立了“政策全方位、服务一条龙、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化”的“四轮驱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齐心创大业”的生动局面和创业、就业良性互动,协调持续发展的格局。被确定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劳务输出示范县。
2008年以来,特别是九、十月份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那么,究竟如何做好就业创业这篇大文章?*县积极探索并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收到了明显成效。工作归结到一点,是“高点定位、思路明晰、体系完备、服务到位、多管齐下”,实现抓创业带就业,以就业增活力、保增长、维稳定,这一做法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一)深入调研,抢占主动
1、调查先行,掌握县情。将就业创业列入全县率先突破的重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2008年8月开展了全县劳动力资源和劳务经济情况普查,建立完善了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信息库。金融危机爆发后,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快速反应,召开县委常委专题会,研究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又迅速安排部署全县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摸底,建立农民工返乡情况动态监测和周报告制度,全面准确掌握返乡人员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创业意向、培训和服务需求等信息。在进一步分析农民工就业基本县情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及时制定了《劳务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这些都为全县开展农民工就业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理清了思路,确立了目标、工作重点和明确了工作方向,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捷足先登,牢牢掌握了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主动权。
2、内外并举,抓转移推就业。一方面开拓县外就业市场。春节前派出劳务市场考察组,到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地方,既巩固老关系、老市场,尽量减少裁减*农民工,减少农民工失业返乡,又开拓新市场,努力寻求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与全国大中城市用工企业和职业机构的劳务协作,拿回40余份新定单,提供用工岗位5000余个,大力推进农民工县外输出转移。另一方面开辟县内就业渠道。抓住县内十天高速公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机遇,搞好供应劳动力和生产、生活材料等“双供”工作,同时对县内重点企业、各类用人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根据用工需求,推进供需见面,高效对接,促进就地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初步统计,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县内重点企业转移就业1000余人。
3、畅通信息渠道,强化组织服务。一是搭建就业交流服务平台。随时搜集、整理就业岗位信息,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今年春节期间,举办了春季大型劳务现场招聘洽谈活动,启动了以“就业送岗位、创业送服务、求技送培训”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招聘洽谈会共邀请省内外40家用工企业和劳务中介机构、3家技能培训机构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700余个,*个乡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领5000余名求职人员参加招聘会,共2600余名求职人员与企业和用工单位签约登记,成功输出和转移就业;二是市场运作,中介推动。依托相关劳务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等渠道,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杠杆,把全县职业中介机构、技能培训就业安置机构、乡村干部、劳务带头人、劳务经纪人等各个层面的人发动起来,让他们带动劳动力有组织地输出,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组织输出新格局;三是强化输出组织服务。输出前,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慰问宣传,每年春节期间到火车站、汽车站开展务工创业信息、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宣传咨询和引导服务,深入乡镇现场招聘,劳务招工信息,开展转移输出前引导性培训、务工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发放《外出务工指南》、《维权手册》、《外出务工创业引导性培训教材》,给务工人员送信息,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中输出。输出中,抓好农民工的维权保障,选聘100名农民工维权代表,灵活开展维权服务;以*同乡会这种形式,把县外农民工组织起来,自我维权。输出后,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抓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问题,留守儿童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二)制定特色鲜明的配套政策体系,扶持就业
1、推进思想解放,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支持、倾斜是促进成功创业,推进就业的有力保障。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解放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就业创业政策文件,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具有鲜明*特色的就业创业配套保障政策体系。在鼓励全民创业方面:出台了《*县鼓励全民创业办法(试行)》、《*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一方面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千方百计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扩大转移就业,一方面不遗余力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城乡群众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在技能培训方面: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决定》和《*县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县技能培训资源整合实施办法》、《*县劳动力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加强技能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质量管理;在劳务经济方面:下发了《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制定了《*县劳务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在鼓励返乡创业方面: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针对农民工提前返乡问题,及时制定了《*县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暂行办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从创业培训、推选项目、开业指导到提供贷款扶持、落实税费减免、后续服务等环节上实全方位支持,扶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创业就业政策体系。
2、落实优惠政策,扶持成功创业。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帮助解决难题。编印《*县全民创业、返乡创业文件汇编》5000册,广泛宣传优惠政策,及时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创业信息咨询、开业指导和市场开拓指导服务,解决创业资金、用地、用水用电、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扶持、引导各类人员自主创业。二是开展项目援助,提供对接服务。县上建立了创业项目库,印制了创业项目册3000余册,引导创业人员选准项目,不拘形式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通过搭建推介平台,促成项目落户、创业人员和创业项目双向对接。今年元月9日,组织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专场推介会,推介各类创业项目205个,81人找到了合适的创业项目,签订项目意向书39份,意向投资1200余万元,目前已有25个项目投入建设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落实税费优惠和创业融资支持。去年以来,工商、地税部门为200多户返乡创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费40余万元。将返乡农民工纳入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范围,为245人办理小额贷款578万元,贴息47万元,其中今年发放小额贷款*0万元,扶持52人自主创业。县信用联社等商业银行发放自主创业贷款1.3亿余元,支持207名农民工实现了自主创业。四是实施创业培训,促其成功创业。今年3月10日,开办了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结业50人,已有30人正式开业,带动了100多人就业。
3、以创业为龙头,全民创业带就业。县上抓住创业这个龙头,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培训、扶持一条龙服务,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对全县自主创业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鼓励、引导群众自主创业;支持能人创办企业;积极推进家庭创业;扶持、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转变为创业者,提供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全民创业的深入推进,实现了一人创业带动一批人就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乘法效应”的转变,全县上下形成了创业、就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去年以来,一批批创业者成功创业,吸引了更多返乡农民工加入创业群体,并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生力军。2008年,全县实现能人创办企业87个,家庭创业2487户,农民工返乡创业212人。通过全民创业,全县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7088人,全县新增城镇安置就业1020人。今年一季度,通过资金、创业培训等政策的扶持,支持207名农民工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了500多人就业。
(三)整合资源,良性互动
我们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斩断贫困链条,摆脱体能型输出困局,跨入技能型、品牌化输出之路,实现稳定就业的根本,花大力气做好“培训”文章,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买单、县创业办牵头抓总、农民受惠”的转移就业培训之路,实现“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一个不少,存量劳动力一个不闲”。
1、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投入。整合县内技能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归并和捆绑“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和就业培训等项目资金,建立培训资金专户,对全县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一个不少地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年龄45岁以下、工资收入在800元以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存量劳动力进行回炉免费培训,并对培训合格人员每天给予5元的生活补助,培训结束后全部进行免费职业技能鉴定,实行带“证”输出。
2、利用社会资源,体现双赢。充分利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实行乡镇负责组织生源、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就业、财政全额补贴的运行机制,重点做好认定培训基地、组织发动受训农民工、培训考核发证、集中规模输送等环节,形成“组织、培训、考证、就业”一条龙的培训工作体系。在解决“谁来抓培训”的问题上,建立了以县职教中心主体,充分整合职业技术学校等社会资源为补充的的培训网络;在解决“如何抓培训”的问题上,我们着重在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对培训组织实施、培训专业设置、培训办班管理、培训资金使用等各方面出台了相应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提高培训效果;在解决“培训后怎么办”的问题上,我们重点开展了“订单培训”和“定向输出”,逐步打造“*焊工”、“电子青工”等培训品牌和劳务品牌。对一时不能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建立培训资源信息库,动态管理,积极为培训学员联系各种就业岗位,确保受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并对有创业意向、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返乡人员进行专门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力促成功创业。去年10—12月,短短3个多月,全县就开展农村劳动力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电气焊、电动缝纫、风味小吃等专业技能培训2300余人,开展创业培训132人。今年一季度,已开展电焊工、钢筋工、家政服务、电脑操作、特色小吃等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劳动力457人,创业培训50人。
(四)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1、培养和选树典型。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优势,重视做好培养、宣传创业致富典型,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在创业帮扶的同时,全县组织开展了“创业先进”评选活动,2008年底评选了首批25名创业先进个人和劳务经济带头人,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予以重奖。今年,县上有5名创业人员被评选为陕西省第一届“创业之星”,于4月22日参加了经验交流表彰大会。
2、抓点示范。2009年,我们重点抓好5个返乡创业示范乡镇、20个创业示范企业、200个创业示范户建设,扎实推进返乡创业示范县建设;抓好5个劳务输出示范乡镇、50个劳务输出示范村建设,改善劳务结构,提高劳务质量,增加劳务收入;培育、壮大了一批返乡创业示范企业,发展了一批有鲜明特色的创业示范户,打造了一批各有特点的劳务输出专业强村、劳务能人大户、劳务经纪人,以典型示范,促进了返乡创业示范县、劳务输出示范县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一批创业基地、示范户,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就业。池河镇返乡创业能人徐德安投资2200万元创办的陕西壬兴实业桑葚果醋饮品有限公司和陈小平投资300万元创办的*县新合成建材有限公司,分别吸纳农村劳动力100多人就业。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能人创办企业21户,家庭创业1103户,扶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207人,通过创业,新增就业岗位4000余个,县内就地转移就业达7713人,县外劳务输出3.8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5万人。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和重视,省政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领导先后来我县调研创业就业工作,省、市数十家新闻媒体用大量篇幅纷纷报道了我县创业就业工作经验、成果。
(五)健全体系,构建工作机制,实现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抓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关键是立足长远,健全服务体系,构建一套扎实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一个长久的事业来持续推进,实现城乡就业工作持续发展。
1、建立工作服务体系,拉长服务链条。在县人劳局下设*县城乡创业就业服务局,内设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技能培训中心和维权援助中心,专门提供创业、就业的全方位组织服务工作。在各乡镇设立创业就业服务站,确定2—3名专职工作人员,为自主创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全程服务。确定各村文书为创业就业信息联络统计人员,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每人500元工资补贴。“县有局乡有站,村村都有信息员”的创业就业组织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2、完善市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扩张就业服务功能。投资200万元的县级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建设已进入网络设备招标采购阶段,人力资源电子信息库、创业就业信息网络化传递和管理,在线一点通即将于5月底建成,乡镇人力资源无形市场建设即将启动;发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3个,每个乡镇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1个;发展年培训能力500人以上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个,联合县职教中心主阵地,在人口大镇设培训教学点3个,县内主要企业作为实训实习基地;在县外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市组建劳务基地和*同乡会4个;发展劳务经纪人100名,农民工维权代表100名,形成了以信息员、经纪人、维权代表为点,以村组为线,以乡镇为面,全县一个有机整体的高效信息网络体系,所有创业就业信息将能当天进村入户,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