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翻译美学研究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第1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尤利西斯》汉译本中的“译者注”研究:一个阐释学的视角

从目的论角度论庞德现代主义诗歌翻译

“活出历史”还是“亲历历史”——基于目的论视角的分析

女性主义文体学视角下的馈赠话语——以20世纪之交的美国礼仪读本为研究对象

汉英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中的表达——TEM8(2010)汉译英试卷评析

从模因视角看汉语流行语

“第一浪潮”俄国侨民学者、作家的普希金研究

艺术的历险和宿命——《海浪》写作技巧解析

《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述介宗教翻译思想探究——《法句经序》与《圣经之序·再序》比较

翻译学呼唤“回归美学

论翻译文学的独立地位

建国“十七年”间国内鲁迅文学作品英译研究

《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年出版

左边界省略、宾语空缺与连动结构的论元结构

成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回指与汉语中的反身代词“自己”

英汉微观对比研究30年(1977—2007)综述

虚无主义的两副面孔——《尤利西斯》中的现代反抗策略

叛逆与容忍——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郝思嘉与吉妮人物之比较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学平台设计

改革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幅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的地图——评谢天振教授主编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翻译学的学科构建与文化转向》评析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外英语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亚非作家会议的民族主义主题

民族意识的陷阱——法农的后殖民理论及其在奈保尔作品中的体现

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研究

西方女性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理论

英汉对比与翻译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将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汉诗英译中的变通——以《孔雀东南飞》的英译为例

诗歌比较与翻译研究——以罗伯特·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与三首汉诗为例

“头/Head”的隐喻研究

调查性报道的文体功能与特点初探

语法资源对认知表征的建立:英汉对比研究

论修改及教师反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下的大学英语对话式教学

也谈三岛由纪夫

唯美主义和西方现代文学——试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为例

向心理论在汉语中的参数化——语篇下指中心排序的实证研究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评选通知

认知语境发展观与话语交际的语用思考

典籍英译的认知心理框架解读

从原型理论的视角重读“传统译论范畴”

诗词英译与中西文化交流

五四时期关于专用名词的音译标音法的讨论

包天笑在清末民初的翻译及其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中国翻译之最与第一

论语篇衔接的本质、定位及范围——与张德禄先生商榷

驳《索绪尔语言理论新探》的谬误

广告中的评价意义初探

教材编写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宗旨

传统效度理论的缺陷与发展

第2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论连锁转喻的语境取义

英语无灵主语句研究综述

语料库视角下的口语语法研究:现状与问题

科研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及语篇功能的实证研究

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

语言经济学视野中的网络英语

汉英新闻语篇言据性类型学研究

人体词“牙/齿”和“tooth”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

中英文政治演说的情态对比研究

英汉双及物构式语义理据与理想化认知模式研究

《白虎》:身份转型的伦理思考

当汤姆偷窥微笑的美杜莎——多丽斯·莱辛《屋顶丽人》的福柯权力理论解读

《不合时宜》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贝克特作品中的“失语症”评析

第五届国际形式语言学研讨会论文征集

文化的批评还是宗教思想的表白——霍桑作品中的宗教思想

人生是条双向流淌的河——解读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

从阿卡迪亚到启示录——小说《路》的生态主义解读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刊《英汉对比与翻译》征稿启事

“译经意识”与文化资本流通——以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译本为例

口译潜能中的EQ因素研究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地区形象宣传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为例

归化还是异化: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译策略探究

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语篇意识与翻译策略

国外课堂语用教学研究三十年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写作动机和需求调查

基于统计分析的我国外语类普通高校学科体系类型划分

近15年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综述

评价理论在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词汇化通感与修辞性通感——英汉语通感对比研究

英汉下指的认知机制研究

自主对话中话语标记语“and”的英汉对比研究

从中心语移位理论和汉语施事述题化看俄汉OVS词序变体

第11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将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行

二语习得中英汉关系从句习得的对比研究

戴运财 朱庆 叶志雄

评价意义的语篇建构功能

英语“进行体”的评价功能

诗歌通感与概念隐喻理论、合成空间理论之研究

虚假语用预设及其认知解读

隐喻及习语的语言哲学探微

塞尔指称理论的几个问题

论范畴的不确定性——范畴本质的后现代研究之二

“冷战”影响下的西方文学及其宗教意识

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

柿本人麻吕的“天皇即神思想”与古代中国的神仙思想

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双双获奖

)论冯乃超早期诗歌对魏尔伦诗歌音乐性的接受

论卞之琳诗歌中中国传统诗歌同西方象征主义的交融

波德莱尔诗歌中的女人意象

从地狱到天堂:神的孩子在跳舞——兰波对波德莱尔诗歌观的发展

翻译比喻中伦理关系透视

文学作品复译的原型观

传统译论中的翻译策略术语研究——重九译、重译、九译、直译和音译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中的元话语“又”及其英译对比研究

教师反馈的有效性及性别差异研究

吴建设 闫嵘 栗小兰 杨欣然 陈静

(105)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副词与形容词搭配的使用特点

高校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评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模糊回指及其语用功能

事件语义学理论与汉英句式的语义表征——从“王冕死了父亲”说起

认知语义激活与语言留白美学论——从汽车尾部十大经典警示语谈起

基于概念转喻的意义构建

语篇语法隐喻具体体现形式的整合

“自联想—预测”思维模式与语境假设构建

专名意向性理论及其对专名翻译的启示

从人际功能角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言语特色

电话会话开头特点之探析

英汉多项前置修饰语次序的心理认知过程

英汉中动结构的认知分析

汉英词素化音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变化对比

《榆树下的欲望》的精神生态探析

“面向大众”与“象牙塔”之间的取舍——斯·茨威格创作论及其相关评价

尼·科利亚达的戏剧世界

隐喻翻译局限的认知解释——以“熊猫”为例

人际意义跨文化建构:比较与翻译

成语翻译新论:互文性视角

小句动词翻译方法论

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2009年年会召开

创造力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能力的相关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

语言距离对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语音迁移的影响

高专英语教学中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

第3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埃利特的笔触能在几个学术领域之间穿梭自如,一方面彰显着北美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底气与深厚实力,另一方面暗含着对他著作翻译的难度。果不其然,当我偶然从书店买到他的著作的中译本并带着美好憧憬阅读时,发现中译本的错误俯首可拾,更要命的是埃利特思想的核心概念、关键概念都没翻出来,还乱翻各个领域的常用概念。下面我罗列在《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以下简称中译本,译者齐雪、赖达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中乱译、错译的一些重要概念与常用概念,供大家讨论。

一、有关埃利特著作中关键概念的翻译

(一)艺术哲学部分的核心概念

1 MUSIC,Music,music/总体音乐、个项音乐、音乐作品

在这本著作中埃利特最具创意的不是对音乐概念的重建,而是把music这个词化为三种视觉形式MUSIC,Music,music,从而恰如其分地把他重建的音乐概念所具有的三个层面内涵表达清楚。所以,这三种不同视觉形式的音乐概念必须对应并明确地翻译出来,这样才有利于第三章以后译文的简洁与准确。中译本却用长而嗦的句子去描述、解释这三个概念,把埃利特最具创意的表达消解。这种核心概念不翻译出来,无论对译者自己第三章以后的翻译还是对读者的阅读都会带来麻烦。

2 Praxis,praxia!/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的 Prams的英语解释是reflective pmctace,它与practice有区别:外延变小,内涵变深刻。所以,埃利特论证的是反思性实践取向的音乐教育,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的音乐教育有区别。中译本把Praxis与pracllce的译法不分,导致埃利特著作中对Praxis内涵的大量描述变得白费口舌无意义。

(二)课程部分的关键概念

1 Orientation/取向

取向是课程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课程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实施与评价的展开都需要考察与解决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论证,它是课程编制的逻辑起点,没有价值引领的课程编制像是开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是盲目没有支撑的。在美国的教育话语体系中经常是课程与教育两概念不分,所以无论考察一种音乐教育还是考察一种音乐课程首先要论证的是这种教育或课程的引领价值。埃利特音乐教育哲学的前半部分旨在价值论证,音乐即反思性实践就是他的论证结果,而音乐即反思性实践的价值取向又成为他音乐教育哲学后半部分课程建构的出发点。在埃利特课程建构的四步骤中,步骤一即讨论以反思性实践为价值取向的音乐课程的七要素,在这里反思性实践音乐价值作为课程建构出发点的立场是毫不含糊的。

中译本把这一概念有时译成“导引”,有时译成“引导”,有时又译成“定向”,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总之,这样的翻法无论翻成什么都伤害着埃利特著作的学术性。

2 Commonplaces/共同要素

由于美国教育界或课程界喜欢不分课程与教育概念,所以埃利特所说的课程共同要素也可理解为教育的共同要素。世界教育史上提出教育要素的第一人是卢梭,他的三种教育即是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施瓦布提出课程的四大要素:学习者、教师、教材和环境。埃利特扩展了施瓦布的课程四要素,提出课程七要素的框架。

在课程或教育话语中,只要提到教育共同要素或课程共同要素,人们就知道这是在讨论什么问题,思路很快就会被带到当前的问题域中。中译本把Commonplaces译成基本论题,完全偏离了课程话语。

3 Practicum/实习场

应该说,实习场是学习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生态学方法取代信息加工方法的产物。生态学方法的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是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情境学习理论。以森杰(Sere)与莱夫(Laye)为代表的这一支情境学习理论把创建实习场作为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随着实习场在学校情境中的应用,实习场很快成为课程的一种组织形态,类属经验课程。埃利特敏锐地捕捉到实习场这种课程组织形态与他的反思性实践音乐价值的契合度,以创建音乐实习场为核心的反思性音乐课程本身突显着音乐人埃利特对教育、课程的深刻理解。他的课程编制即音乐实习场创建即音乐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中译本把Practicum还是翻译成实践。至此,中译本无视埃利特著作中praxis,practace,practicum这三个关键概念所具有的充满学术品质的内涵差异,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译成实践。

二、艺术领域外常用且重要的概念

1 How/心流

这是奇克岑特米哈伊心理学的标志性概念,看到“心流”一词就知道要谈奇克岑特米哈伊了。中译本有时把它译成“流畅”、有时译成“洋溢”、有时译成“涌动”、有时译成“沉浸”,奇克岑特米哈伊的意味尽失不说,还极不严肃。

2 Metaknowledge or metacognition/元知识或元认知(反省知识或反省认知)

这是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应用很广的一个概念,中译本译成超级知识或超级认知,意义南辕北辙。

3 Memes/模因

这已经是比较广泛地被接受与认可的译法,中译本用自己的语言来译显得哆嗉不规范。

4 Ideology/意识形态

埃利特在表达音乐的文化、社会等非审美功能时才用这个词,意思非常明确是意识形态,而书中有时翻成意识、有时翻成意识形态,把一个意义极度明确的词翻得模棱不清,很容易混淆读者思路。更重要的是在埃利特的著作中这个词就是明确的意识形态,译成意识是错译。

三、美学或艺术哲学中常用且重要的概念

1 Dewey,Art as Experience/杜威,《艺术即经验)

就像莫扎特、贝多芬的名字译法已经非常固定一样,在哲学、教育、美学领域,说杜威的名字如雷贯耳应该是不过分吧。中译本把他的名字译成德威,显然译者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他的美学名著是《艺术即经验》,中译本译成《作为体验的艺术》。As翻成即或作为不是关键,关键是把杜威的教育与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经验”翻成“体验”。把经验翻成体验是一种想当然,就好像把书名Music Matters:A New Philosopbv of Music Education译成《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样是想当然。先说书名,Music Matters就是指音乐问题,在翻译时没有必要把书中的内容强加进去。再说经验与体验,杜威思想的核心概念“经验”其内涵要大大超越“体验”所能达到的,所以用体验概念去替代杜威的经验概念消解了杜威经验概念所具有的张力特征。

2 Affect/情感

这是审美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第八章埃利特专门用一节来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旨在论证音乐活动的重要性不只在审美理论所主张的情感激发,而在于超越情感激发的魅力人格所具有的心流。中译本中把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的这一节译成“音乐与效果的关系”,让人莫名其妙没法阅读。

3 Representation/再现或再现性

埃利特使用这词时基本上是与表现或表现性成双入对地使用,这是美学或艺术哲学常用到不能再常用的术语,但中译本有时译成“具象”,有时译成“表现”。译成“表现”不知是轻率还是对艺术史的一窍不通,让人无语;译成“具象”至少说明译者想把它与表现作出区分,只是再现也包括对情感的再现,所以它的外延是超出具象范围的。

4 Disinterested/非利害、无利害

这是美学中太常用的词了,但中译本译成“冷漠”,让人哭笑不得。

四、固定译法的“新译”

如果对一本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与重要概念的译法都可以不当一回事的话,那么对书中一般词语的固定译法不予理睬是顺理成章的事。在中译本中不按固定译法翻译的现象很多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 Pattern,指(音乐元素)模型,如节奏模型、旋律模型,简称节奏型、旋律型,中译本把此词译成模式,一个小词用一个大词来翻译。

2 synta ctic parameters,nom'yntactac parameters,指音乐元素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元素,中译本译成语法参数、非语法参数,这种无法理解的中国话即便有人使用也应该回避而不是模仿。

3 Tanner and Tanner,是指课程论研究领域著名的坦纳夫妇,坦纳的译法已比较固定。Schwab,施瓦布,也是一位著名的课程论专家,与上面的坦纳夫妇一样,他的名字的译法也已比较固定。

4 James Mursell,Bennett Reimer,詹姆斯,穆塞尔,贝内特,雷默,他们俩位都有译著在中国,而且译得不错,所以他们俩人的姓与名还是遵守一下原译比较好。

5 Review,综述、回顾、评论。中译本译成反思,这个词译成反思的可能性很小。

6 Community,共同体。Community内含共同地理性与共同文化性两层含义,当强调共同地理性时往往译成社区,当强调共同文化性时译成共同体。中译本把这个常用概念没有翻出来,含糊带过。

第4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应用翻译;系统研究;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39-02

《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四期发表了韩子满博士的文章《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韩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应用翻译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新界定了应用翻译的定义,讨论了当前应用翻译研究中表现出的三个特点以及应用翻译研究应该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随着翻译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实践的范围日渐扩大,几乎无所不包。与此同时,翻译理论也相应发展强大起来,译界对蓬勃发展的翻译理论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翻译实践的丰富性昭示着翻译理论的多样性”。

一、应用翻译(研究):定义与概念

目前,从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各方对应用翻译的认识大同小异,但称谓不尽相同,如“漫谈汉英实用翻译”、“实用性文章的翻译(上)”、“实用文本翻译三论”、“应用文翻译的功能主义标准”、“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英语应用文体翻译的美学思考”、“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侧记”、“国内实用文体翻译研究综述”、“翻译教学中实用翻译对策浅议”、“应用翻译功能论”。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都认为,所谓的应用翻译,其实就是“实用翻译”,是应用性文体翻译的简称。

二、应用翻译:理论抑或技巧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领域对相关专业的翻译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翻译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也就是说,现代的翻译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翻译领域,翻译实践日趋多元化。换言之,也就是各类应用翻译逐渐成为翻译实践中的主流,因为“据有关方面统计,如今,译者中单纯从事文学翻译的只占4%,绝大部分译者面对的是实用类翻译”。简言之,应用翻译的实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而且社会对应用翻译实践的依赖程度已在逐年增大,这从近年来教育部增设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学位的举动可见一斑。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弄清楚了应用翻译所包括的范围。但是,我们说加强应用翻译研究,是不是仅仅强调翻译研究中实践层面的技巧研究,或是说,应用翻译研究就是翻译技巧和方法的研究呢?请看一则实例:

原文: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似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武陵源风景》

译文1: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 They are like whips or pillars propping up the sky;or huge walls,solid and sound;or immense eggs piled on an unsteady boarder;or miniature rocky or curios...Fantastic but actual,dreamy but real!They are not artistic works,but more exquisite than artistic works.One can not help marveling at the acme of perfection of Nature's creation.

译文2:3000 crags rise in various shapes-pillars,columns,walls,shaky egg stacks and potted landscapes...――conjuring up fantastic and unforgettable images.

以上实例是关于景点介绍的宣传性材料。原文文笔优美,大量使用四字格,唤起了国人欲对景点参观的向往之情,达到了旅游宣传的预期目的。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原文基本上遵从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在进行语际转换时,译者应该洞察英汉语言间的个中细微差异,翻译方能为读者接受。译文1明显带有中式英语的倾向,用词汉化,语言嗦,处处流露出汉语僵化的逻辑思维,有悖于英语读者对语言的美感诉求;译文2则是译者经过精心处理而得出,译文简练而意义信息明确,丝毫不觉得只言片语之累赘。

三、理论建构:应用翻译研究的必经之路

劳陇先生说,翻译学的任务是研究解决翻译的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和how(怎么办)的基本问题,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来。无独有偶,霍姆斯(Holmes,J.)在其纲领性论文《翻译学的名与实》中指出,翻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可分为三大类:描写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翻译研究。理论翻译学和描写翻译研究属纯翻译研究性质,理论翻译学包括普通翻译学、部分翻译学;描写翻译研究包括产品指向研究、过程指向研究和功能指向研究。

1.建立相应的应用翻译理论体系是时代的召唤。随着中国加入WTO,各个领域的交流会更加频繁,社会对各类翻译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它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翻译实践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类应用翻译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面前,翻译工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应用翻译技能。

2.建立相应的应用翻译理论体系是应用翻译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总的来说,我国的翻译研究是向前大发展了,但是理论研究仍然相对落后,在所有研究翻译的文章中,翻译技巧、翻译方法、翻译经验和总结占了绝大部分,属于理论研究的文章仅占了较小的比例。作为翻译研究中一支新生生力军,应用翻译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特殊的理由和价值,也可以说是“唯一性”(uniqueness),而又正是它的这种独一无二性,使之区别于一般的翻译。应用翻译的独特性在于,它的本质特性、翻译标准、产品评估(翻译批评)和其他翻译不尽相同。

总之,在积极实践和探索应用翻译这一宏大工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进行更多的理性思考,寻求更多、更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应用翻译研究才能进一步体现出其多元性、开放性和跨学科性,最终形成一个新型的、综合性的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明.翻译研究与进化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4).

[2]林本椿.漫谈汉英实用翻译[J].福建外语,1997,(1).

[3]郭建中.实用性文章的翻译(上)[J].上海科技翻译,2001,(3).

第5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圣主苏勒德祭词”解读

宗喀巴大师为蒙古人的述论

蒙古族新生儿洗礼习俗研究

论喀尔喀右翼扎萨克图汗素班第与清朝的关系

蒙元时期几款圣旨的书写年代考

纳·赛西亚拉图系列散文《童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古代蒙古人常用的祭祀品及其文化内函

关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思考

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与生态观的内在关联

论蒙古人与草原及五蓄的三重关系

论巴·布林贝赫诗歌的抒情模式

从民间文学研究到民间文化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科尔沁地区当代乡土小说的话语节奏探讨

蒙古族民间故事中的燕子和喜鹊的拟人化形象分析

从蒙古文行书书法作品看美学风格的演变

科尔沁民歌的审美模式探讨

从岔曲腔词的借用关系看清代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传统蒙古包的建筑结构、材料与装饰特征研究

匈奴青铜艺术动物形象分析及其对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影响

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名词语义网络研究

建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民间文学数据库的紧迫性

蒙古语肃北土语单音节词的重音初探

现代蒙古语句法标注体系的依存语法研究潮尔艺术大师琶杰

蒙古族作家、学者、文化功臣额尔敦陶克套

论阿旺图丹的戏剧理论

利用汉文文献史料探究阿尔寨石窟

墨日根葛根《金珠》利用的汉文文献来源

黑城出土的十四世纪蒙古文文书研究

蒙古族历史上的《青册》一书考

浅论鲜卑部的统一与分化原因

论蒙古文《格斯尔传》中佛陀与帝释天的关系

青海《格斯尔传》的传承与演化概况

论蒙古族民歌的圆形思维特征

陶格涛胡之歌被称为陶老爷之歌的缘由

20世纪卫拉特文学的奠基者额·根杰

论现代蒙古族文学启蒙思想

女诗人现象研究

论古代蒙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论游牧民族的文字经验

蒙古语名词的情感色彩内涵研究

蒙古语双根词与复合根词的差异

言语义型与语言环境的关联

满语的内折法构成的词语分析

蒙古语与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辨别法

蒙古语信息处理资料库管理系统方案

从跨文化角度谈蒙汉翻译中的若干问题

论《 》一词的演变

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的象征意义

试论成吉思汗助力观

阿拉善民歌搜集研究综述

草原文化理论建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探讨

游牧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世纪蒙古族文学史学研究——以蒙古国文学史为中心

蒙古族古代汉语文论特征

叙事民歌的叙述程式母题

布和德力格尔小说语言的文学语言学分析

从赛春阿《信十二》谈其文学观

叙情散文与散文诗的区别

“新民歌”的性质特征初谈

《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从事实到电影

清朝阿拉善和硕特旗财政状况

清朝阿拉善和硕特旗牧场保护措施

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依法解决喀尔喀内乱

清朝喀尔沁左旗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历史·文化

第6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饮食文化;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91-03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从1830年迄今为止近2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无数翻译家对其进行节译或全译。《红楼梦》有将近20多种文字的译本,近60多种译本,其中全译本有12种[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最能反映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而《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中的饮食词汇就是代表中的代表。本文从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出发,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借鉴译者们的翻译手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一、文献综述

目前,对《红楼梦》英译本很多,比较著名的全译本有《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英国汉学家David Hawkes(大卫・霍克斯)翻译的前八十回,其女婿John Minford(约翰・闵福德)翻译的后四十回;《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翻译[1]。

国内《红楼梦》英译本研究主要集中在:(1)人名的翻译。陈、曾莉[2]从文化差异角度分析译本人物姓名翻译上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2)颜色词的翻译。汪小祥[3]针对汉英颜色词的情感意义和社会文化涵义的异同,提出采用归化、异化、异化加注、拼音加注等多种翻译方法。(3)服饰词、配饰词的翻译。朱学帆[4]通过分析两个英译本中服饰词的翻译,说明不同的翻译策略能达到不同的翻译目的。(4)宗教文化的翻译。梁书恒[5]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讨两个全译本的翻译,揭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5)民俗词的翻译。王红英[6]提出,任何翻译策略及翻译手法都会造成文化流失现象,译者只能在不完美中寻求完美,以搭建文化传播的桥梁。(6)委婉语、习语、典故、俗语的翻译,如刘金保的《〈红楼梦〉中死亡委婉语翻译研究》[7]。

二、“归化”和“异化”理论

劳伦斯・韦努蒂是美国著名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倡导者。在语言的发展进化中,德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和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归化”、“异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语言翻译界引起很大。从总体上看,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他认为“归化”翻译始于17世纪时期的英国,而“异化”翻译形成于德国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他将“归化”和“异化”这两个概念对立起来,使之分别代表一正一反两种翻译态度。

当今世界中,英美文化由于其国家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方面雄厚的实力而成为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在翻译策略上,为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韦努蒂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n English can be a form of resistance against ethnocentrism and racism, cultural narcissism and imperialism, in the interests of democratic geopolitical relations.”也就是说,“异化”的翻译模式就是打破原文中的语言构成方式,打散原文中的语言规则,用不顺畅、不常见的表达形式来揭示语言中需要填充的部分,并将这部分内容进行“混乱”处理,确保需要覆盖的段落能够被变相地“保护”起来。所以,“异化”翻译模式也被称为是“暴力翻译文化”,是翻译者软化英语“暴力”翻译的重要手段,保护被翻译的对象不受外部语言的入侵,防止破坏原文语言的构筑氛围[8]。

劳伦斯・韦努蒂逐步吸收了多方位的构成主义,并在哲学的范畴上不断开拓,将需要翻译的语言、文学归纳成为一种全面的理论文化,通过“归化”“异化”的多项处理手法,强调译文内在的引申含义,使被翻译的作品中也能够保有和原文一样深刻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三、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版本比较

下面就借助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与大卫・霍克斯及其女婿约翰・闵福德的英译本(以下简称霍译)中的饮食词汇翻译进行比较。

(一)关于“茶”的翻译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招待吃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9]

杨译:“I don’t drink Liuan tea,” said the old lady.”

“I know you don’t,” replied Miaoyu smiling. “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10]

霍译:“I don’t drink Lu-an tea,” said Grandmother Jia.

“I know you don’t,” said Adainantina with a smile. “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11]

杨译采用了中规中矩的普通话,而霍译采用了大别山区的安徽方言,是典型的异化翻译,突出了浓厚的中国本土语言特色。在诸多红学研究家中,很多探究者都认为“老君”的意思是“寿星”的又一别称。顾名思义,“老君眉”指得就是高额头寿星脸上弯弯的眉毛。杨译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象,为归化翻译,霍译采用了异化归化相融的方法,更为通俗易懂。在茶名的翻译上两者也是各有春秋,如“枫露茶”,杨宪益译为“maple-dew tea”,“普洱茶”译为“puer tea”,“女儿茶”为“nuer tea”,“龙井茶”为“Longjing tea”,这种直接采用汉语拼音的翻译方法在认识论上属于异化,在方法论上属于音译,几近零翻译。而霍克斯全部采用了音译法,将“枫露茶”译为“Fung Loo”,用了粤语。在“茶”的翻译中,杨宪益重在使英文读者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更好地理解原文,但对于他们来说都无法从话语表征样式上看出这些茶的信息,这种处理方式带着归化的色彩与笔法,丧失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而霍克斯旨在将东方元素传递给英文读者,渲染神秘色彩,体现了典型的异化论翻译方法。

(二)关于“酒”的翻译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林黛玉正在酝酿作诗,想喝一点酒,斟了半盏,看看却是黄酒,于是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宝玉连忙回答:“有烧酒。”便令人把“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9]。

杨译:“By now she had poured half a cup and could see it was yellow wine. … ‘What I really want is mouthful of hot spirits.’”[10]

霍译:“… But it proved to be yellow rice-wine, whereas what she wanted was spirits.… ‘What I really need is some very hot samshoo.’”[11]

Wine本指葡萄酒,后经演变指酒的总称,霍译较杨译加了解释,更容易被英文读者所接受。“烧酒”就是白酒,即蒸馏酒,英文中有表示白酒的词spirit,杨译从翻译方法论来说是意译,从认识论层面来说是归化翻译。霍译所使用的“samshoo”充满异域风情。samshoo又作samshu,是取汉语“三烧”的音,表示“烧酒”。中国元代曾将“烧酎”称呼“烧酒”,“酎,三重醇酒也”[12],意为酒经过三次蒸馏发酵而得,如今日语中的“烧酒”也写作“烧酎”。霍译采取的是归化与异化相融的翻译法。在“酒”的翻译中,杨宪益常用直译的方法,如将“惠泉酒”译为“Hui Fountain wine”,“西洋葡萄酒”译为“western port”,“绍兴酒”译为“Shaoxing wine”,在认识论上属于异化翻译。霍克斯多采用“XX+ wine”的形式,如将“惠泉酒”译为“rice wine”,“西洋葡萄酒”被翻译成为“West Ocean grape wine”,“绍兴酒”则被译为“Shaoxing wine”。由此可见,两位译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杨宪益较多地使用异化翻译,以贴近与英文读者的距离,而霍克斯较多地使用归化翻译,在英文读者与译文之间营造陌生感。

(三)关于“点心”的翻译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题”中,袭人端过两个盒子,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鸡头和红菱两样鲜果,另一个碟子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9]。

杨译:“The first she opened contained fresh caltrops and euryale seeds, the second, powered chestnut cake sweetened with osmanthus.”[10]

霍译:“Aroma… put foxnuts and caltrops in one and a saucerful of chestnut fudge (made of chestnut puree steam-cooked with cassia-flavored sugar) in the other.”[11]

杨译淡化了点心的制作方式和馅料样式,但用动词“sweetened”来翻译名词“糖”,采用了描述性的翻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属于归化翻译。霍译用“fudge”代替“糕”,cassia指的是英文读者常用作香料的“肉桂”,与汉语中的桂花有所出入。puree指的是“泥状的酱”,在西方食物的制作方法中常将配料做成泥状的酱。在“点心”的翻译中,杨宪益主要采用淡化点心的制作方式,翻译方法论层面上多直译,且简化翻译,在认识论多属于异化翻译法。而霍译本不仅译出了原材料,还增添了许多英文读者所熟悉的点心词,将其转化为在味道和气味上更能让英文读者感到熟悉的口味,较多地采用了归化翻译。

《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饮食词汇翻译上都带有归化和异化的色彩,但在细微处却极为不同。杨译本多直译,讲究的是文章直线式翻译方式,从翻译策略上来看可称为一种保守型的翻译方法,以便在不影响解读的情况下,加深文本的信息内涵,从而强化翻译之后的思想特性,最大程度地维持读者阅读时的流畅感。而霍译本多意译,从翻译策略来看可称为张扬型的归化翻译,目的在于让原词在译后带有思想性和回味感,提高英文读者的阅读兴趣,并让读者时刻保持联想和思考。总的说来,译者们在归化的大语境下适量采用异化策略,让译本在文化传递和翻译美学方面完美地结合起来。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但仍不失翻译名著。

参考文献:

〔1〕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

〔2〕陈,曾莉.英译版《红楼梦》中姓名翻译的文化缺失[J].文学教育,2015,(08).

〔3〕汪小祥.论《红楼梦》颜色词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10,(03).

〔4〕朱学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配饰翻译的对比与鉴赏[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5〕梁书恒.《〈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与翻译[J].考试周刊,2014,(96).

〔6〕王红英.论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节庆民俗词汇的文化传译[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7〕刘金保.《红楼梦》中死亡委婉语翻译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8〕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9〕(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湖南:岳麓书社,2001.

〔10〕Written by Cao Xueqin and Gao E,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Beijing,2010.

第7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 桥;文化意象;蓝桥;廊桥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商学院2010年度校级课题“宗教与幽默关系的动态研究”项目的资助(项目编号:10Y74002)。 电影是一门不同于其他体裁的艺术作品,它通过动态的信息传播作用于人的感官进而产生共鸣的效果。而电影片名作为一种隐形的广告形式,既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忠实于影片内容,又要富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使之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引起观众的观赏欲。因此,很多中外电影在命名上可说是煞费苦心,希望凭借电影片名吸引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学者专家从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中外电影片名的文化意向,以目的语观众熟知的文化意象重新构筑原影片的文化意象,来架起观众和影片沟通的桥梁。

意象(image)是个美学、心理学概念。在美学的范畴里,它是指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艺术再现,映现主体对客体的情感移入;认知心理学则认为,它是主体头脑中的一幅“似像”的图像,是一种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的活动是主体的头脑中有一幅与世界实存的情景相似的心理图像,而这种图像渗入了主体的意识(文化的、社会的等)情感。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肖旎,2011)而文化意象,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就会心照不宣,达到思想沟通的效果。文化意象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有动物意象,如狐狸,给人以奸诈、狡猾、多疑的意向联想,因此在英语中有Dont trust him.Hes a sly old fox;植物意象,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中国文化中是“圣洁”的代名词;数字意象,如美国电影Seven,中文译名为《七宗罪》,原因就是剧中犯罪分子根据天主教里面的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七种罪责,每日行凶一次。而“桥”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中外影片的命名中也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象。

一、 桥是近乎永恒的见证

桥作为一种建筑物体,它的生命意义较之其他自然界的存在更加丰富。由于它连接本不可能沟通的两端,使人们对于它有了更多的遐想。因为它沟通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两岸,缩短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连接起来。因此,英语中会有“bridge two countries” 这样的说法。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桥作为浪漫爱情的文化意象多次出现。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许仙和白娘子的“断桥定情”,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桥见证了世间美丽的爱情,寄托了封建礼教下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情感,显示出了无尽的浪漫。而在陆游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碧,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之一)中,桥的文化意象是悲伤爱情,是伤心之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至今朝”(刘禹锡《柳枝词》)中的桥是与心上人的离别之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雍陶《题情尽桥》)。在这首诗中,“离恨”是虚的,不可见,诗人却将不可见的“离恨”化为实物,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然后将这种情愫放在特定的地点桥上,使人想起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恻的场面。白居易的“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继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古风》第十八首),则以“相继流”的桥下水和“非旧人”的桥上人表露出别离后的无尽相思之情。杜甫的“尘埃不见咸阳桥”,也是使用了桥的这种爱人间依依离别的意向,道尽了别离的无奈。由此可见,桥在这些作品中,已非僵硬冰冷的建筑物体,而是被赋予了生命,有血有肉,寓意着或悲或喜的浪漫爱情。

二、桥在电影片名《魂断蓝桥》中的文化意象

《魂断蓝桥》译自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部电影出品于19世纪40年代,据说当时在美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却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原因除了演员精湛的演技和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外,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

“蓝桥”在汉语中是“坚贞爱情”的代名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源自《庄子・盗趾》中“尾生抱柱”的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是说古代有一个青年名叫尾生(实名韦郎保),与一女子相爱,情深意切,私订终身。一日,两人相约在某桥下相会。后来,潮水上涨,而那女子因为父母发现未能及时赶到。尾生却始终坚守诺言,桥下死守,抱着桥柱不放,最后被江水淹没而死。据《西安府志》记载,这座桥在陕西蓝田县的兰峪水上,称为“蓝桥”。(刘宝河,刘贵宝)后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为守信的代词。

一种说法是源自《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中“蓝桥求浆”的故事。说的是唐代落第秀才裴航,一日游于汉江之上,得遇美妇樊夫人,遂赠诗示爱,樊夫人婉拒,并随赠诗一首:“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之后裴航路过蓝桥驿,遇一织麻老妇,口渴求饮,老妇让女儿云英捧一罐浆给他饮,甘如玉液。航见云英“露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顿生爱慕,当即求婚。老妇却告诉裴航:“昨有神仙,遗灵丹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当得后天而老。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杵臼,吾当与之也。”后裴航为抱得美人归,远赴京城,抛却名利,赔付全部身家,包括代步之马,终于求得月宫玉兔用的玉杵臼,并亲自捣药百日,之后裴航娶了云英。婚后夫妻双双入住玉峰仙洞,成仙而去。

不管哪个说法是真的,自此蓝桥便有了自己的生命意义,不仅仅是故事发生的一个特殊地点,也是作为一种浪漫、坚贞爱情的文化意向而存在。电影片名《魂断蓝桥》的中文译名,不仅鲜明地告诉大家这部电影的悲剧结局,同时也告诉了观众这部电影的爱情主题,不仅反映了电影本身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中国观众对桥的浪漫爱情文化意象的遐想,所以,这个译名既巧又妙,使中国观众避免了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不同而引起的困惑,同时可以心领神会,与内心的文化意象产生共鸣。

《魂断蓝桥》这个译名跟其英文原名Waterloo Bridge又是相得益彰。Waterloo Bridge顾名思义是桥的名字,位于今英国泰晤士河上。历史上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曾在此桥上进行了其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努力,结果却以失败告终,也由此标志着拿破仑辉煌政治生涯的结束,落魄流亡生活的开始。因此,Waterloo Bridge在英语文化中就具有“失败,失意”的文化意象。

在片中,桥是故事中一见钟情、纯朴而炙热的浪漫爱情的发生地,男女主角战后意外重逢也是在这座桥上,在片尾,女主角由于内疚,也由于深沉的爱,不堪忍受自己对爱人的背叛,悄然回到这座两人相遇相知相恋的桥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座桥见证了这对恋人的生、离、死、别,也见证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因此,影片充分利用了Waterloo Bridge 的文化内涵,从命名上就明确地告诉观众这是一出拿破仑式的爱情悲剧。而与中国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会因为《魂断蓝桥》的影片名,在脑海中产生的桥的文化意象的联想,从而对影片中的恋人不能像裴航与云英一样的美满结局而唏嘘不已。由此,影片和观众大脑中的文化意象相融合,达到统一,从而产生共鸣。

三、桥在电影片名《廊桥遗梦》中的文化意象

无独有偶,另一部以桥命名的美国爱情伦理电影也在中国观众中产生了共鸣。就是根据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这部电影根据字面翻译为《麦迪逊县的桥》。如果仅仅从英文名字看,多数人会以为这是一部介绍这座桥的纪录片。但是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影片的内容其实是讲述因为这座桥并在这座桥上发生的一段不能为之却又欲罢不能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样的电影名不会影响其在美国的票房,因为以“物本”为主体的美国观众把客观世界作为自身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的对象,强调客观作用,强调“物”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的认识往往是客观的、理性的,他们通常是自己去体会,去判断,而不会由于电影名字而不去观看。

而对于以“重整体,综合,意合”为主要思维模式的中国观众,以“人本”为主体,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时以人为中心,注重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其主观性很强,所以很多人会看着电影名进入影院。从某种程度上讲,《麦迪逊县的桥》这样的译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使他们心甘情愿欣赏这部电影。事实上让多数中国观众趋之若鹜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中文译名《廊桥遗梦》。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由于廊桥特殊的结构,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美丽的爱情故事。电影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中正是这种结构的廊桥。

《廊桥遗梦》的译名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桥似乎是各种建筑中最能引漫联想的建筑,人们会根据这个译名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可以遮风避雨的古桥上,一对恋人倾心相爱,自可发生很多美妙的故事。当然,“遗梦”的字眼会让我们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梦,是不能实现的。因此,但从名字上,就已经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理和悲苦情绪,使他们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四、结 语

桥是中外共有的建筑形式,由于它的建筑特点,人们赋予它特定的文化意象,并借助它来反映内心对浪漫爱情的向往,桥在中国文化意象中成了近乎永恒的见证。虽然英美文化中桥的爱情意向没有那么明显,但是桥确也具有“连接心灵的纽带”的文化意象。

[参考文献]

[1] 吴楚材,等.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4] 袁野.意向图示研究中的问题及最新成就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08).

[5] 么孝颖.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归化原则[J].电影文学,2009(18).

[6] 肖旎.文化语境视角下翻译中的意象转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7] 吴源.英文电影名翻译中的双文化现象[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04).

第8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辨主义形式主义绝对表现主义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所著的《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是对音乐教育进行哲学和美学(特别是音乐美学)的思考。雷默认为,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是对音乐艺术的研究,对音乐区别于其他人文艺术学科的特殊性的内在本质的研究,正如他在全书的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摆出了其基本立场: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那么,这个性质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他认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该是艺术的审美作用。”①因此,“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就成为雷默的音乐教育观的核心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音乐教育的哲学》的著作里。

雷默在书中首先摆出了对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的三种美学观点:思辨主义、形式主义和绝对表现主义,并对前两者中的极端部分进行了批判。

思辨主义属于他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是那些体现着某种外在于音乐的客观实在,即标志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某些东西。它包括人类的感情、思想以及各种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②

形式主义与思辨主义相反,属于自律论倾向的美学,它认为:“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自身的音响现象,它不是外来的,也不是独立存在于音响之外的包括人类感情在内的任何东西。”③

以上就是西方音乐美学在音乐本体问题上根本对立的两种观点,它们影响着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的发展,同时对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音乐教育中的思辨主义(所指论)认为,音乐的价值都是非艺术、非音乐的。音乐作品的意义不是人文艺术所独有的;它们不是仅仅通过音乐,也可以通过其他许多途径获得。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中传播出的“信息”使人达到非艺术的目的,其中有两种着眼点:(1)通过音乐获得非音乐的意义内容;(2)把音乐作为工具达到音乐之外的目的,诸如“纪律的形成,社会交往技能的促进,学校的非音乐学科成绩的提高,批判思维能力的增强”④等等。

思辨主义的音乐教育在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中是很有市场的,音乐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品德的有力手段,在小学,音乐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音乐课成为课业繁重的莘莘学子们的调剂品等,这些都使音乐教育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功利性。在实际的普通音乐课教学中,试图用概念化的语言“翻译”音乐的内容,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音乐的表现意义上,而这种意义并不一定是音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客观的思想感情内容,却更多地是音乐教师感受音乐时产生的种种主观想象。不论是前面提到的“非本体”价值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为智育、德育、体育等方面服务,还是在实际的普通音乐课中出现的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超出音乐表现的范围、把主观想象强加于作品的情况,都使得音乐教育在音乐自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音乐教育中形式主义的观点(形式论)则与思辨主义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抛弃任何与音乐形式无关的其他因素,否定超艺术、超音乐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强调音乐“形式关系的内在感染力,以及它们所提供的无可比拟的体验。”⑤

在形式主义看来,大多数人天生就不具备欣赏纯音乐的能力,他们只能通过非音乐的想象对音乐作出反应;他们认为音乐就是艺术精英的事,为少数人提供一种特殊的心智的愉悦。形式主义“把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注意的是信息的积累和技巧的培养。”⑥因此,“以音乐名作为典范的音乐教学内容;以音乐天才为培养对象的音乐教育主旨;以是否能够鉴赏音乐典范之作为评价内容和音乐教育副产品;以是否支持与通俗或流行音乐相对的古典或严肃音乐为文化发展水平。”⑦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形式主义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雷默克服了思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局限性,并吸收两者的积极因素,提出了可以成为音乐教育哲学的第三种美学理论——绝对表现主义(绝对的表情论)。其实在雷默之前,伦纳德·迈耶在其著作《音乐的情绪和意义》中就三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点在音乐意义的阐释方面进行了综述和评价,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采纳并深化了迈耶的绝对表现主义(绝对的表情论)。

绝对表现主义是自律的,因为它对于音乐意义的阐释和形式主义一样都限于音乐自身的内部,认为音乐内部的意义无需与音乐外部世界的现象相联系,但它并没有割裂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因素,而是承认“只有在符号(形式)融入作品的艺术性时才起作用”。⑧

音乐中的情感问题也是音乐美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关键,雷默站在绝对表现主义的立场,既不认同思辨主义肆意夸大音乐作品的情感,也不接受形式主义割裂音乐与情感本身固有的联系,而是与朗格的观点一致,认为音乐中的情感不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所产生和发泄的一般实际情感,而是指更具普遍意义、更具概括性的情感。雷默认为如果把音乐看作作曲家个人的情感表现就贬低了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这种把音乐中的“自我表现”绝对化的观点,必然会抹杀音乐中丰富的特定社会——历史内涵,因为音乐总是对特定历史社会现实的反映,总是处于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中人的精神创造。

该书试图提供一种把音乐作为发展人性以及人类了解自身所必需的手段的哲学。雷默教授采纳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文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仅仅承认用概念化的理性认知形式是很局限的,“甚至会导致非人性化”。⑨作者站在表现主义的立场,深化了艺术和感觉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写和读(也就是语言)培育着推理,艺术培育着感觉。那么,音乐艺术是如何表现人类的情绪、情感、感觉等内心体验的东西呢?雷默教授在书中并没有回答,但是不难看出,隐含在其中的观点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即音乐作品的形式同人类情感或感觉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

“人类的所有体验都充满了主官感应……感觉对于人生,犹如空气对于人体……我们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了解……多半都是通过我们对它的感觉来的……人性条件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有感知力的有机体的本质。”⑩书中强调感觉是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必要因素,可是如此重要的东西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主观的东西,而艺术可以通过捕捉和展现其表现性,使人的感觉、情感等主观体验变得客观,从而可以接近。因此,艺术教育是必需的。音乐教育作为人文艺术学科,其价值同样深刻,区别只是音乐是通过声音这一独特手段为中介加以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感觉教育”。

由此可见,雷默倡导的是一种为音乐而音乐的自律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他坚持,音乐教育一方面要使音乐成为学校教育中具备其自身价值的学科,另一方面要强调音乐对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雷默的自律的音乐情感教育理论,尤其是他的音乐审美教育思想左右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音乐教育的观念,成为当时美国音乐教育思想的主流,但随着民族学、人类学、美学、社会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出现的新的认识,音乐审美教育的观点也受到冲击,并得到文化语境观点、实践论和功能论的补充。雷默毕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学家,有着豁达的心胸和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对音乐教育哲学的多种观点采取了兼容并蓄的多极思维,认为采纳多视角和多种观点的合理成分是建构一种音乐教育的普遍哲学必须给予充分思考的。这种兼容、平衡的认识以及态度,对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十分有益,并且很适用。相信音乐教育会在一种多维度的逻辑体系和价值观的构建中发展得越来越好。

注释:

①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中央音乐学院油印本,第56页。

②③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80页。

④雷默著,刘沛译《音乐教育的普遍哲学是否存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1998年,第42页。

第9篇:翻译美学研究综述范文

    例如,在关于柏拉图的艺术理论研究中,既有柏拉图本人的艺术观点,也有柏拉图之外、以及之后的思想家和研究者们在对柏拉图的研究中取得的各自艺术观点,而所有这些观点译介到国内之后,国内的研究者又在新的语境中重复上述的两个过程,这些都造成了在事实上很难区分其中的某些内容是属于国外研究还是属于国内研究。因此,有必要将国外以及上述国内学者的艺术理论研究中的两大部分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其中,对国内学者做出的理论贡献将予以特别指出,尤其是在马克思美学艺术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突破。换句话说,这里所谈的问题将主要按照一条着眼于国内,但是超地域的历史和时间线索,对以西方传统哲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进行适当的分类并做出相应的概括;这样的一种只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方式基本上是可靠的。当然,限于知识储备和研究水平以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在材料搜集的广度和全面性与评述前人成果的深度和精确性上都难免有一些缺陷,我所考虑到的解决办法是回避掉一些尽管在艺术理论史中曾经有过影响,但是对艺术理论发展的主流影响不大的理论家和观点,如马克思之后的西方现代反理性哲学和后现代哲学诸思想家们关于艺术的论述,或者仅仅指出这些思想家和观点而不做过多的论述。

艺术问题几乎涉及人文学科中的所有领域,因此,艺术研究的角度、方式和范围也就具有非常繁复的多样性,很难从一个甚至多个角度进行完整和有机的概括。但是,为了对前人的研究状况能有一个大致宏观的总体把握,还是非常有必要进行这个工作,但是要先说明两个前提。第一,从若干可以把握的角度,不要求每个角度对艺术研究中的所有问题都有所涉及,也不要求在这些不同的角度之间一定要认识到,尽管研究艺术问题存在多种多样的角度、方式,也在历史上产生了众多的思想家和研究学派,但是,艺术问题之成为一个思想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生态危机的现实背景下,作为和人有关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众说纷绘之中,无论如何也还是应该存在某些基本的共性因素在内,否则便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在哲学、美学、艺术理论的发展中,非常有必要从共性的角度对过去的研究做出一个尽可能的概括,这尤其是肯定国内学者百多年来所取得研究成就的理论条件。综上所述,我把国内外的艺术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以下的若干命题。

一、关于艺术理论家的专题研究。

    如果在论文和着作中检索有关“艺术”的词条,会发现其中最大的一类是关于艺术理论家的专题研究,诸如“XXX的艺术哲学”、“XXX论艺术”、“XXX研究”之类,也就是把中外思想史中的某个重要思想家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思想家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去简要的生平事迹之外,核心一般是叙述其艺术理论的来源,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在美学、艺术思想史中对后世的影响等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包括这样几类中外思想家:1.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本体论、认识论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克罗奇、卡西尔、朗格,以及像柯林伍德、英伽登、伽达默尔、贡布里希、阿恩海姆等以某个特定领域为研究中心的美学家;2.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柏格森等等;3.美国以及分析哲学家,如杜威,门罗,维特根斯坦、迪基、丹托、古德曼、沃尔海姆等等;4.对后现代思想家们的归类比较困难,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艺术感兴趣,或者可以把他们归纳到另外的分类方式中,但是,像萨特、福柯、桑塔格等是其中经常被关注到的;5.马克思及之后的美学、艺术哲学研究,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伊格尔顿、詹明信等等;6.20世纪以来国内的重要美学家,如李泽厚、朱光潜、宗白华、周来祥、邓以哲、蒋孔阳、刘纲纪、曾繁仁等等;此外,在我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还要包括董学文、王元骧、邓晓芒、周宪、张玉能、高建平、易英、沈语冰、刘悦笛、彭锋、陈炎、谭好哲、王祖哲等等,这一批活跃在当代的重要学者,虽然没有成为被研究的对象,但是和上一代中国美学家们一样,他们一方面在译介和阐释西方美学、艺术思想中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尤其在自己的研究中对源自西方的美学、艺术哲学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做出了重要的理论突破,是必须予以重视的。

总体说来,上述的每一个思想家基本上可以代表在某一个时代或某一个地域内所取得的最高理论成就,因而对他们的研究具有长久的学术意义。但是这种研究方式的缺陷在于,和艺术理论中同样重要的一些艺术专题研究相比,思想家的个案研究有可能会陷人一定程度的个人局限中;比如说,在对某个特定艺术问题的历时性梳理中,把有理论贡献的每个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按照时间的序列放在一起,未必定就能形成一种既对应现实又顺应理论发展的逻辑链条。

二、关于美学史、艺术史研究。

    美学史是哲学和美学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者对美学发展历史的一种综合性研究。由于美学和艺术的密切关系,美学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艺术的观念史研究。在美学史研究中,研究者的特定观点和立场往往决定着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方式,所以,每一部成功的美学史在一定程度上也阐释了某种成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而反过来说就是,仅仅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思想家的个案研究排列下来,仅仅是完成了美学史研究的初步准备工作。近代艺术史学出现在16世纪,成熟于19世纪,在20世纪中逐渐普及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和传统美学的观念和理论研究相比,也被称为美术史的艺术史实际上更倾向于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考古性研究,只是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主义中波普、观念艺术的出现,艺术史才以和艺术批评相结合的方式与传统美学相汇合。需要指出,如果把这里的美学史、艺术史研究和上述思想家的个案研究交织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种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四维时空结构;在对众多思想家的个案研究进行深度挖掘,并且将多种不同的编史方式充分综合的基础上,艺术理论研究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就能得到相对充分的保证。

三、艺术理论研究中有一类关于“艺术”概念的专题研究。

    作为概念的“艺术”(art)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早期的艺术概念和今天的艺术概念具有非常大的区别,阐述“艺术”概念的这种历时性变迁,特别是对18世纪以来,现代“艺术”概念的出现对美学、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影响,对艺术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国内学术界出现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朱狄、高建平、陈池瑜、常宁生、陈旭光等人的相关文章。由于这大致上属于一种综述性研究,所以,“艺术”概念在从古至今衍变中的差异性方面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而对“艺术”概念的共性则揭示不足。

四、艺术的起源研究。

    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所熟知的艺术起源于模仿、游戏、巫术、表现、劳动等艺术的起源论;与此相关,另外还有卢卡奇等人持一种综合的分化起源观,即不是说艺术起源于什么,而是说艺术、科学和宗教等共同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这些生产活动随着发展而逐步分化为艺术、科学、早期宗教等。其次,是艺术的起源之成为一个研究问题始自于何时的问题,和艺术起源问题本身的具体内容相比,这个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不多,然而却是一个更相关于艺术本体研究的问题,也和艺术理论的发展程度有重要关系。就是说,只有当某个事物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现实规模的时候,才会有人关心这个事物的来源问题。人们开始关注艺术的起源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艺术已经成为一种人所能明确认识到了的现实存在,再一个就是人们已经开始考虑这种现实存在的本体是什么的问题。显然,不同的艺术本体论决定了艺术起源论中的某些差异。

五、艺术的定义研究。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的本体是什么,这些都是艺术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广义上构成了有关艺术的本体论问题。艺术的本体论问题和关于“什么是艺术”的艺术定义问题,是最基本艺术理论问题的两个不同研究角度,是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哲学、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其他的关于艺术的概念、艺术史、艺术的起源,艺术生产、艺术媒介、艺术体制、艺术价值,以及对美学、艺术思想家的研究来说,艺术本体论的问题都是一个未必出场,但时时在场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柏拉图要把艺术家逐出理想国,到康德明确提出了一种“与自然不同,与科学不同,与手艺不同”的美的艺术,艺术在概念上逐步祛除了和艺术的本质无关的诸多要素,将艺术的本体问题逐步呈现出来。之后,马克思以相反于黑格尔的方式发展了康德,尽管由于生活的时代所限’马克思并没有更多地致力于艺术研究,但他还是在《手稿》中为艺术的本体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把艺术提高到和政治、经济、科学相并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的思想高度。

    接下来,在整个20世纪,艺术的本体论问题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受到了更集中的关注,但是,和康德、马克思等对艺术本体自上而下的方式不同,20世纪的西方理论家们大多从自下而上的艺术作品角度来对待艺术本体论,如现象学、解释学和分析美学中的英伽登、伽达默尔和古德曼、沃尔海姆等人的艺术作品本体论研究。但是,在艺术作品本体论的研究中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在已经划定为艺术作品的范围内所做的艺术本体论研究,存在一个对研究前提缺乏基础批判的理论困境。与西方不同,自上而下的哲学式的艺术本体论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几代国内学者对美学、艺术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是艺术本体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理论事实。如果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将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及后起的后实践美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艺术研究做一对比,国内学者更侧重于艺术本体论中的发生学研究,而法兰克福学派更侧重于艺术本体论基础上的现实批判,是国内外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这两种研究趋向。如前所述的诸多国内艺术理论家,以马克思的《手稿》为中心,从劳动和审美的关系这一特定角度,进一步发展了起源于西方自上而下的艺术本体论研究。此外,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中的表现说,如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等也是艺术本体论的一种研究方式,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艺术表现本体论。

六、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研究。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农民进人城市的工厂,民间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后来成为大众商业文化前身的“Kitsch"文化出现了。“Kitsch”文化实际上是与“美的艺术”相对存在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化、艺术生产关系上的一次历史性革命。从生产的角度来研究艺术,一方面是把通常所说的精神性的东西物质化了,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对物质、精神二分法的积极否定,是艺术乃至哲学研究回归正途的一个方式。马克思最早在《手稿》及其之后的重要文献中提出了有关艺术的生产理论,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这一思想,包括前期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生产理论和后期霍克海默、阿多诺等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等等。近年来,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兴起,有些学者开始关注于艺术市场、艺术价值、艺术产业等有关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话题。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大都把“艺术生产”等同于“和艺术有关的商品生产”,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简单对应于艺术价值理论,而且往往和所谓的“精神生产”直接对立,这些都显示出立论基础的粗陋。当然,这些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初步研究,作为研究前提还是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七、艺术与媒介、技术的关系研究。

    现代美学和美的艺术理论出现前后,是艺术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时代,印刷术和出版业带动了文学的繁荣,之后的摄影为绘画的革命创造了契机,20世纪电影、电视的出现使艺术生产中的技术因素逐步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本雅明不仅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开创者,而且也成为之后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这大概是缘于当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艺术的观念、内容、生产、消费、社会作用和社会关系等诸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综合来看,艺术与媒体、技术的关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艺术生产中以媒介、技术本身为主题的侧重应用分析的理论研究。早期出现的问题比如摄影、电影是否属于艺术,最近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与艺术生产的关系等,国内外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山东师大的马立新近年来在这个领域颇有建树。再一个是和艺术的本体论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纵观自本雅明之后比较突出的一个倾向,是学术界过于侧重媒体、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关系研究,也就是艺术生产在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带来的意识形态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和视觉文化研究中大都存在这个倾向,并且在国内学术界尤甚。实际上,这就导致了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本身的忽视,艺术本体和艺术作品仅仅作为技术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媒介而存在;不过近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并纠正这个问题,这对从技术、媒介角度开展艺术的本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