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河长制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情况
镇所有河流已全面实行河长制。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条,分别,2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有2条,分别为。沟渠目前已全部纳入我镇实施“河长制”工作的江河管理、整治体系。
二、建立机制完善制度
2020年4月按照县委部署,镇召开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定了《2020年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实行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及构建责任明确要求,分别建立了一河一档、一河一图、建立了河长制组织机构,镇级河长9人,村级河长7人、巡查员7人、保洁员15人,与保洁员签订了保洁合同,与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签订了责任状,并明确了我镇镇级河长、村级河长及巡护员、保洁员工作职责,安排了工作任务;保洁员每个村设2个,每人每年4200元,每月350元,一个季度一开。在镇河段设立9个河长制公示牌,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做到责任分解到位、责任主体到位、责任目标到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力推“镇河长制”常态化、长效化。
三、积极开展宣传,提高护河意识
镇分别对7个行政村、5个社区在河道辖区内河道悬挂标语倡导群众守护家园,爱护河道,对日常往河道乱倾倒垃圾、乱排污悬挂宣传牌20块,横幅7条,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制止。针对沿河居住的群众进行重点宣传,发放宣传张贴画1000张,使全镇群众守护家园、爱护河道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四、认真开展巡河护河及“清四乱”工作
为了更好地开展河长制工作,今年春天镇全面开展排查整治河道内和河堤周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要求各村认真自己管辖范围内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排查。在各单位排查过程中,青龙河、珠子河、八宝河、村和联合村黄泥河,都存在大量过冬垃圾,镇级总河长高度重视,安排镇级河长及村级河长针对有问题河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相关人员开会进行全面部署,同时安排人员及设备进入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上半年我镇进行河道整治清理河道垃圾共投入金5.5万余元并跟踪落实问题整改,不断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全镇各河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按照“水清、河通、无杂物”的标准,组织各村河道保洁员动用机械和人力打捞漂浮物、清理倒树、笼网、淤积物,对淤泥严重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
1.特别是村由于收购废品,长期占用河道,河道内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遍地都是,造成河道狭窄,污染环境非常严重。还有河道边居民为了自家方便在河道边乱建包米仓子、堆放杂物等突出问题,县级河长、镇级河长多次到现场巡河研究解决办法,经过与当事人多次沟通,最终妥善解决了此处垃圾问题。
2.在镇级河长制与村级河长共同努力下,将青龙河岸一处长20余米、宽5米价值10万余元的违建凉亭无偿拆除,为我镇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镇政府高度重视,下决心对7各行政村江河多年来乱建、乱堆、乱建、乱采,四乱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整治,攒的垃圾,出动铲车1台、钩机4,清除河道内多年积赞的垃圾大约200多立方米,侵占河道包米篓子被拆除,彻底地改善了村多年来脏、乱、差的想象。
4.由于河道都修建了河堤,下河通道少,给保洁员清理河道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解决保洁员工作困难,镇领导高度重视,经党委研究为各村发放了下河梯子,保洁员每人发放水汊、手套等,共投入资金一万多元。
五、2020年工作安排
1.针对镇镇河长制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查漏补缺;认真开展巡河护河工排查清理、清运垃圾工作。
2014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决策部署,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清三河”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经过努力,我县水环境特别是几条群众反响强烈的黑臭河明显好转,河道水质显著改善。县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溪出境断面自2014年的8月份以来已连续37个月保持在Ⅱ类水水平以上;2014-2016年我县连续三年获得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等级;2015年我县已成功创建省“清三河”达标县;首创的河道“病历卡”及手绘水情图从去年底开始连续被省“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成果展、中国水利博物馆、省档案馆展出,并上了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
一、构建工作体系,协同推进责任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河长队伍。2014年1月,我县制定出台了《县“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组织领导体系。位县级领导以身作则,主动担任跨乡镇、水情复杂、治理难度大的河道河长,乡镇领导和村支部书记担任辖区内的河道(段)长,全县条(段)总长987公里的河道实现“河长”全覆盖。为充分发挥河长职责,在河长队伍建设方面,我县实行动态管理方式。根据水环境治理要求与任务,适时调整和充实河长组织体系。我县已先后两次进行调整,提升了、等5条河道河长等级,河长改由县领导担任,乡镇级河长也在领导干部流动到位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更新调整。设置双总河长,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全县总河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本辖区总河长,对本区域内的河长制工作负总责。目前,我县共设置双总河长名,县、乡、村三级河长名,其中,县级河长名、乡镇(街道)级河长名、村级河长名。健全县、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并延伸至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全面落实“一沟一长、一渠一长、一池塘一长”。
二是严格落实河长职责。出台《县县级河长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县级河长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在河道显要位置竖立县、乡、村级“河长公示牌”块,公开各级河长名单、河长职责、治理目标及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河长“管、治、保”职责履行到位。制定出台《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2017-2020年)》,河长职责进一步拓展,除了履行巡河、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责外,还需承担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方面主要任务。全面建立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河长制办公室,与县治水办合署办公,明确河长制成员单位及职责,统筹协调全县河长制工作。各乡镇(街道)均设立乡级河长制办公室或落实人员负责河长制工作,全县形成完整的组织运行体系。以县级河长为重点,严格落实河长包河治水责任。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河道年度工作计划,每条河道做到河长职责、治理目标、工作举措“三明确”。细化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完善河道“病历卡”和“河道手绘水情图”,对河道水情时时跟踪,实行动态化管理。
三是坚持全程徒步巡河。以县级河长为重点,严格落实河长包河治水责任。各县级河长带领相关乡镇(街道)、牵头单位人员全程徒步巡河,深入一线排查河道问题,对河道情况、污染现状及河道两岸500米范围内的农业养殖、企业排污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手绘河道水情图,把脉河道“病情”。创新建立河道“病历卡”,开出治水良方,对河道“病情”时时跟踪,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巡河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三年来,各级河长巡河累计行程万余公里,发现河道问题余个,并积极落实整改,有力推进了水环境改善。
四是建立健全河道警长。成立“河道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位公安局领导、所队负责人和辖区民警,对全县河道进行分级认领,担任县、乡、村级“河道警长”。以“预防稳控”为支撑点,做好项目开工风险评估,及时排除涉水纠纷和阻碍施工隐患,依法从重从快,铁腕整治偷排漏排工业污水等涉水犯罪行为,为河长开展工作提供坚实执法保障。
二、坚持水岸同治,全力推进岸上污染源治理
一是开展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围绕“6月底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目标,深入一线,对小微水体开展拉网式排查。制定《县全境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应对措施和保障来源。召开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大会,逐一交办“五张清单”,并向27个单位授旗,确保扛旗出征、战则必胜。制定剿灭劣Ⅴ类水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紧扣“截、治、清、修”四个环节,开展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生态配水与修复“六大工程”,统筹推进水体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县需整治的个小微水体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顺利通过市级现场验收。
二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县共有个行政村,除去城中村,共有个建制村。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总结出了一套山区村庄、历史文化村落生活污水治理的方法模式,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等难题,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2014-2016年,完成个建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从县直机关单位抽调10余名干部组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组,负责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项目规划、考核监督等工作;选派名机关干部到项目村担任农村治水第一书记,全程负责群众发动、项目实施等工作。制定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目前建成的治污设施已移交第三方运行,总体效果良好。
三是开展工业污水治理。全市首推工业企业清单化管理,根据企业排污总量大小、环境管理级别、环境安全危害程度、环境管理自律行为等对全县家排污重点企业实行分类严格监管,按“轻重有别、分类监管”原则,每一家企业的监管等级、巡查频次、监督人员做到“三到位”,消除监管盲区,确保防范工作主动有力。严格执行产业负面清单,以治污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生态循环化改造力度。三年多来,我县累计关停淘汰企业家,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家,先后完成不锈钢企业酸洗场地整治家、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企业整治家,“两场一池”规范化改造家,10万吨以上企业水平衡测试家,有效提升了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四是铁腕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按照农牧结合、生态循环要求,引导养殖“上山入园”,安排财政资金余万元,关停拆除河道两岸500米范围内对水环境构成威胁的生猪养殖场家,完成非禁养区内的家规模养殖场整治提升。今年,全力推进散养生猪专项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县需整治的个散养点已全部完成。推进农药化肥统防统治工作,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万亩,实现化肥减量吨、农药减量吨。抓住“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试点县”的有利契机,加快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废弃农药包装物有偿回收项目。投资万元,建设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畜禽粪便,年回收利用达万吨。
五是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全面提升我县截污纳管水平为目标,我县加大城市污水收集提升力度,先后启动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体化工程、县城污水整治提升、南城污水收集系统工程、江滨污水主干管等一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下污水管网建设部分,三年多来,我县累计投资近亿元,超过了历年管网建设投资的总和。今年,新增城市污水管网公里,建设雨水管网公里,清淤排水管网公里,有力地推进了县城的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工作。
三、突出规范管理,提升水环境保护能力
一是坚持全民治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户外广告的宣传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五水共治”,动员全社会参与治水工作。全县共成立支水环境保护志愿者小分队,志愿者总人数达到余人,参与志愿者活动共计余人次。今年,开展“全民清洁日·剿灭劣Ⅴ类”活动,余名干部群众参与,日清河道、沟渠公里,垃圾余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全民治水良好氛围。
圩长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西部岭脚,北流经诸暨(长66.1公里)、萧山汇入钱塘江,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3452平方公里。历史上,浦阳江曾经由萧山临浦、麻溪经绍兴钱清,至三江口入海。
古代浦阳江诸暨段河道曲窄,源短流急,曾有著名的“七十二湖”分布沿江两岸,以利蓄泄。宋明两代,人多地少,沿湖竞相围湖争地,到明万历初期诸暨的水利形势迅速变坏。
一是蓄水滞洪能力变小。其时围垦湖畈达117个,导致湖面减小,蓄泄能力减弱,引发洪旱涝灾害频仍,洪涝尤重于干旱。二是下游排水不畅。明代初期的浦阳江改道,“筑麻溪,开碛堰,导浦阳江水入浙江(钱塘江)”,扰乱了浦阳江的出口水道。三是水利管理难度增大。与水争地,清障困难;堤防保护范围加大,堤线延长,保护标准要求提高;防汛难以统一调度,官民责任不明,水事矛盾增加。
正是在这种水利环境下,刘光复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冬任诸暨知县,先后历时八年。刘光复深入实地考察,对诸暨浦阳江的水患有了较全面认识:上流溪河来水量大,中游诸暨河流断面偏小,下游又排洪不畅,每至梅雨季节或台风暴雨时,极易成灾。经常出现沿江湖民“居无庐,野无餐”,“老幼悲号彻昼夜”的悲惨情景。他深感治水责任重大,在广泛听取民间有识之士建议的基础上,决意把治水当作为政第一要务,“意欲竭三冬之精神,图百年之长计”。
圩长制的主要内容
刘光复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怀、捍、摒”系统治水措施(“怀”即蓄水,“捍”为筑堤防,“摒”是畅其流)。更重要的创新之举是实施圩长制管理水利,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内容:
实施目的。实行圩长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责任、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加强日常管理、协调水事矛盾。刘光复认识到,“事无专责,终属推误”。因此,治理水患,防汛抗洪,除了要采取工程措施外,更需要落实人的责任,采用“均编圩长夫甲,分信地以便修筑捍救”。
主要职责。1.防汛准备。每年初夏“令圩长夫甲各计埂之多寡,预备竹簟几片,松杉竹木几株,惟寄附埂人家。旧袋几十百只,锄箕索篾人人毕具。辽远者谅立稻蓬几所,以避风雨,驻足埂边。多坑荡水深者,即备门板船只待用”。2.组织抗洪抢险。一旦出现洪涝险情“圩长执锣,夫甲执梆,夜各高揭灯笼一盏巡视。遇有警急即鸣锣击梆,声柝相闻,齐力救卫,钉桩护泥,囊沙截水。人力胜天,亦未有不济者”。3.日常巡查。如对捕鱼、堆木场等危害河道行洪的行为,以及堤埂破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4.收取管护费用和物资。防汛物资的数量、价值由圩长评估确定,不得虚报。
产生及管理。1.编制范围。“田几十亩编夫一名,一夫该埂若干丈,几夫立一甲长,几甲立一圩长。大湖加总圩长几名,小湖或止圩长一二名,听彼自便。”2.人选要求。圩长要选择踏实能干并为群众普遍认可者充当。“必择住湖、田多、忠实者为长,夫甲以次审编。”3.日常管理。(1)给圩长以一定待遇和优惠。因为各湖圩长夫甲,有催集之烦、奔走之苦,所以根据他们的耕地多少,“稍免夫役,亦不为过”。当然,待遇优惠必须详尽公开。(2)明确任用年限。圩长大略三年一换。(3)确定更换交接要求。“圩长交替时,须取湖中诸事甘结明白,不致前后推挨”。4.监督处罚。(1)对圩长实施公示制。在各湖畈的显要处刻石明示。(2)对圩长实行官民两级监督。在日常巡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圩长含糊不报,一并治罪。(3)对抗洪救灾不力者进行严厉处罚。5.纪律要求。(1)要到现场办事。凡湖中水利事须圩长亲行踏勘,“相地势,察舆情,权轻重,而酌其宜。毋为甘言所乘,毋为浮议所夺,方能底绩”。(2)不得扰民。“临湖须轻舆寡从,自备赀粮,预度该餐之所。先使一人备饭给食。从役庶无留行告困,断不可扰费闾里。”(3)把握有度。“湖民多怠玩,明功罪,信赏罚,方克济事。慎毋以私意行喜怒。”要以事实为依据,奖惩公正,使人信服。
官吏相应责任。为形成官民河长体系,刘光复对县一级的官吏都明确分工负责:刘光复是诸暨总河长,对清障及重要水事必到现场:“每年断要亲行巡视,执法毋挠。”对之下官员的责任,将全县湖田分作三部分,“县上一带委典史,县下东江委县丞,西江委主簿,立为永规,令各专其事,农隙督筑,水至督救。印官春秋时巡视其功次,分别申报上司”。
提倡和谐治水。刘光复要求圩长通过水利凝聚人心,提倡和谐治水,移风易俗:“暨俗尚气,多雄长不相下。有争论湖中事情者,固须分别可否,以帖服人心。尤宜掩瑕宽过,毋重伤民和。”
刘光复《疏通水利条陈》及圩长制也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当时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分守宁绍台道按察司副使兼左参议在批示中说:“湖田事宜,规画堤防,备极周悉,真地方百世之利。求民瘼如该县者有几哉?”
圩长制的成效与影响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刘光复在全县全面推行圩长制。统一制发了防护水利牌,明确全县各圩长姓名和管理要求,钉于各湖埂段。牌文规定湖民圩长在防洪时要备足抢险器材,遇有洪水,昼夜巡逻,如有怠惰而致冲塌者,要呈究坐罪。这样,各湖筑埂、抢险,都有专人负责和制度规定。他还改变了原来按户负担的办法,实行按田授埂,使田多者不占便宜,业主与佃户均摊埂工。同时严禁锄削埂脚,不许在埂脚下开挖私塘,种植蔬菜、桑桕、果木等。
圩长制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群众拥护和肯定,在诸暨各湖畈区得到全面、顺利实施。以白塔湖为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设立的圩长管理制度,36亩田编为一夫,210名夫编为一总,立大小圩长分管埂务。全湖共五总,五总中有一名总圩长,全湖有关水利决策,由五总大小圩长商议定案。水利工作有条不紊,洪涝灾害、水事纠纷也减少。这一编夫定埂制度沿传300余载,并逐步修正完善。
刘光复严格执行圩长制,奖惩分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仲夏,他在白塔湖现场检查时发现堤埂险情及圩长责任不到位之事,于是“拘旧圩长督责勉励,明示功罪状,始大惧”。数日后,这圩长便全力组织将缺漏填堵完成。惩治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刘光复治水,洪涝旱灾明显减少,成绩卓著,带来仓实人和。在治水成功后,刘光复又进行实践总结,纂辑《经野规略》,以供后人借鉴。
清代至民国,诸暨防汛组织机构基本沿袭明制,由圩长管理。各埂段圩长自行组织岁修与筹集器材,洪涝发生时圩长率田户巡视防救。1945年以后,各乡镇、湖畈,按防洪区域,陆续成立水利公会(1948年改称水利协会)。防护方式亦逐步改为“全埂为公,救则出全湖之民以救之,筑则派全湖之钱以筑之”,是为刘光复圩长制的传承和进一步完善。
时至今日,水利协会仍是诸暨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基层组织,充满着生机活力,水利示范效应显著,为人们交口赞誉。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host1”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中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服务中心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农业服务中心工作开展顺利,能够按时完成相关任务,现将一年以来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农”工作
(一)农机、农能安全工作。抓好农机具使用培训和监管工作、沼气安全排查工作,加强了农机、农能安全使用工作,到目前我镇无农机、农能安全事故发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今年我中心每个月对辖区内几个大的村社及家庭农场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抽查,检测合格率达到98%。
(三)全面做好农业惠农惠民补贴发放工作。2020年耕地地力补贴发放农户数7363户,补贴面积19581.77亩,补贴金额2535251.82元,补贴已全部发放到农户一卡通上。稻谷补贴发放农户数3038户,补贴面积5647.22亩,补贴金额322286.85元,补贴已全部发放到农户一卡通上。
(四)认真抓好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完成11个村、93个村民小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五)清产核资及村级建制调整三资移交工作。今年完成11个村、93个村民小组2018、2019年清产核资工作;完成12个村(社区)村级建制调整三资移交工作。
(六)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全镇原金花村、邹岗村整村推进厕所革命:原前锋村共改厕91户,原金花村共改厕289户,只改地上58户、只改地下161户,地上地下都改79户;邹岗村共改厕456户,只改地上9户、只改地下340户,地上地下都改107户。原金花村、邹岗村已完成“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工作,确保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厕所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七)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申报工作。完成前锋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邹岗村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山镇县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申报工作。
(八)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共审批34户宅基地原基改建,涉及104人,原基改建面积4325㎡,复耕复垦面积2640.52㎡。
二、畜牧工作
(一)动物防疫工作:以春秋两季防疫为重点,抓好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完成了春秋季防疫防控工作,全年生猪免疫47755头、免疫牛口蹄疫82头、羊口蹄疫病 6174头、小反刍4532头、禽流感免疫19.6万羽,今年的“两病”监测已全面完成,共检测1597头,(其中布病已检测羊1569只,牛结核检测28头)。全年春秋两季共免疫犬4072只,免疫密度达95%以上。春秋季疫情高发期辖区未发现动物传染性病源。
(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是认真摸排我镇辖区范围中生猪规模场、散户的生产情况,共摸排出规模养殖场、散户476次,生猪69400头,全年无害化处理生猪20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厂区环境清洁、消毒灭源工作,并向辖区内养殖场、散养户发放《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非洲猪瘟防控科普知识》和《洪雅县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技术要点》。三是畅通上报渠道。镇农服中心每天下午五点前摸排汇总,上报给县动物疾病防控中心。
(三)畜牧中心其他工作。产地检疫:全年共开检疫票1400余张,检疫畜禽98185(头、羽,其中检疫生猪21444头);全镇出栏生猪:截止12月份共出栏6万多头,母猪存栏2518头;瘦肉精检测200余头。
三、统计工作
(一)完成第十次人口普查工作:通过对全镇建筑进行标绘、对建筑物内人员情况进行摸底、短表和长表数据录入、数据质量抽查及对行业、职业进行编码,目前人口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完成名录库维护工作:因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导致辖区内单位的信息变动,今年名录库共剔除单位32个,新增单位13个,修改单位信息175条,完成系统内所有提示信息的核对和修改。
(三)完成乡村振兴平台的数据录入工作,更新平台上镇级、村级各项统计信息,补充完善2020年我镇农业新型主体、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数据148条,申报前锋村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四)完成县统计局、县农业农村局定期报表填报工作及县级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
四、河长制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加强组建我镇河长组织体系,建立起完善的组织体系,通过公示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因工作调整等原因及时更换镇级河长1名,村级河长2名;全镇镇级河长9人,村级河长14人。加强巡河管理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三次,村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河一次,我镇全年巡河巡湖1056次。
(二)常态化实施"清河行动”。全镇完成了清河长度394.3公里、沟道底泥清淤51.3吨、清除水生植物漂浮物白色垃圾154.5吨,共出动1808人次,结合“清四乱”专项行动,建立“清四乱”台账。
(三)更新河长制公示牌。因村级建制调整,更换河长制公示牌5个。
五、防汛工作
(一)汛前早检查。镇防指充分抓住汛前有利时机,组织各点位行政责任人、点位责任人带队,对全镇各山洪、地质灾害点;水库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防汛准备工作落实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二)预案早修订。6月份,我镇由于合乡并镇、村级建制调整,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4份,制定了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360份,将防御图和明白卡发放至受山洪威胁的各农户手中,切实提高各项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物资早准备。汛前,我镇清查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我镇共落实了沙袋200个、救生衣18件、救生圈11个、救生绳15根等防汛物资储备。
(四)队伍早整训。汛前,镇防指组建了60人的应急小分队,并于7月进行了四次防汛实战演练,为我镇抗洪抢险救灾储备了更多的专业人员。
(五)及时预警。我镇依托微信群、电话等,建立了由县到镇、镇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共预警25次,在8月17日-8月18日,我县暴雨橙色预警,我镇降雨量120.3mm,累计转移24户,73人。
六、水务工作
(一)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问题台账,完成30个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
清退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保护龙门滩水库水源地水资源环境,提升水库上游水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按照《德化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德政〔2019〕16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1.以保护水资源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为宗旨,结合畜禽养殖土地承载能力,落实禁养区禁养政策,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包括畜禽屠宰点)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50%的清退任务、9月底前完成80%的清退任务、10月底前全面完成清退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切实保护水资源环境。
2.流域范围内的非禁养区,散养户生猪养殖数量不超过5头,家禽养殖数量不超过300羽、羊不超过15头,并采取圈养、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等生态养殖方式,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沼气池、三化池等环保设施配备建设,实现周边水环境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畜禽屠宰点做到污水不直排、废弃物不乱扔。
(二)基本原则
1.属地管理原则。龙门滩水库上游涉及的龙浔镇、浔中镇、盖德镇、三班镇、龙门滩镇、赤水镇、国宝乡七个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全面负责辖区内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清退、非禁养区的生态养殖及畜禽屠宰点的规范化工作。
2.环保养殖原则。畜禽养殖实行无污染、无害化的环保养殖,发展“种养结合”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以种定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3.权属责任原则。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畜禽养殖场(户)是污染治理主体,承担治理责任,要切实做好污染治理。
二、职责分工
1.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畜禽养殖场(户)清退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时间节点、推进措施等,并推动清退工作序时推进。清退方案应以正式文件形式,于3月31日前报备至县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河长办。
2.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对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场(户)(包括畜禽屠宰点)清理清退防疫等技术指导;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清退工作。
3.德化生态环境局。对龙门滩水库上游乡镇交界断面及重点入河排污口水质断面进行监测;负责督促已办理环保相关手续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清退工作。
4.县水利局。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对河道保护管理范围内乱建畜禽养殖场的现象予以查处。
5.县河长办。联合相关单位对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清退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县城市管理局。对城镇规划区内违法搭建养殖场所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清退工作,集中统一拆除违建养殖场(户)。
7.县自然资源局。对违法占地(林地除外)搭建养殖场所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清退工作,集中统一拆除违法占地(林地除外)建设养殖场(户)。
8.县林业局。对违法占用林地搭建养殖场所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清退工作,集中统一拆除违法占用林地建设养殖场(户)。
三、工作安排
(一)开展调查摸底(2021年3月底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进村入户,迅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摸清辖区内养殖种类、数量、养殖规模等情况,并建档造册。龙浔镇、浔中镇人民政府要加强排查,禁止社区养殖畜禽,若有养殖的要及时清退。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将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户)清退名单(附件2)于3月31日前上报县农业农村局汇总后报县河长办。
(二)有序开展畜禽清退(2021年4月-10月)。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保质保量完成清退任务。农业农村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部门各司其职,联合开展执法行动,配合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开展清退工作。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每月25日前将清退进展情况(附件3、4)报送至农业农村局汇总后报县河长办。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及部门要注意收集畜禽养殖场(户)(包括畜禽屠宰点)清退工作有关资料,建立“一场(户)一档”,于10月25日前报送年度工作总结至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河长办。
(三)开展督查工作(2021年4月1日起)。每月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政府督查室、河长办对畜禽养殖清退工作开展督查。德化生态环境局每月对龙门滩水库上游乡镇交界断面及重点入河排污口水质断面进行监测并通报,若出现劣Ⅴ类水质,有关乡镇人民政府需在15天内完成整改,第一次经整改不合格的,由流域河长约谈镇流域河长,第二次整改不合格的,由县总河长约谈乡镇总河长。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畜禽养殖清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靠前指挥,全力做好本辖区畜禽养殖清退工作的组织管理,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配合推动,确保按时完成清退任务。
(二)扎实推进,确保进度。要树立风险意识,主动、提前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应对措施,明确应急预案,高效推进清退,且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畜禽养殖场(户)清退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最大力度争取养殖户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养殖场(户)主动退出。
(四)强化监督,严防反弹。按照《德化县农业局 德化县环境保护局 德化县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德化县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德农〔2018〕145号)要求,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常态化推进关闭拆除、改造提升、资源化利用和监管执法的长效管理机制,严防复养反弹。
附件:1.德化县龙门滩水库上游涉及村庄汇总表
2.镇(乡)畜禽养殖场(户)清退名单汇总表
3.镇(乡)每月畜禽养殖清退进度情况表
4.镇(乡)畜禽养殖场(户)清退情况图表
附件1
德化县龙门滩水库上游涉及村庄汇总表
乡镇
村
龙浔镇
英山村、丁溪村、丁墘村、大坂村、高阳村、宝美村
浔中镇
浔中村、乐陶村、后所村、凤洋村、龙翰村、石鼓村、仙境村、祖厝村、石山村、土坂村、世科村
盖德镇
盖德村、下寮村、有济村、下坑村、福阳村、大墘村、上地村、吾华村、三福村、上坑村、林地村、仙岭村、凤山村、山坪村
三班镇
三班村、泗滨村、东山洋村、奎斗村、桥内村、儒坑村、龙阙村、蔡径村、锦山村、岭头村
龙门滩镇
硕儒村、苏洋村
国宝乡
国宝村、佛岭村、厚德村、格头村、上洋村
赤水镇
戴云村、东里村、苏坂村、猛虎村、湖岭村、岭边村、福全村
附件2
镇(乡)畜禽养殖场(户)清退名单汇总表
序号
村别
养殖场(户)名称
养殖种类
存栏
附件3
镇(乡)每月畜禽养殖清退进度情况表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序号
村别
养殖场(户)名称
养殖种类及存栏
清退措施
完成情况
清栏
拆除
主要领导: 分管领导: 填报人:
附件4
镇(乡)畜禽养殖场(户)清退情况图表
村别
养殖场(户)名称
清
退
前
照
片
清
退
后
照
片
县直有关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水利局、城市管理局、河长办,德化生态环境局。
抄送:市农业农村局,县委办公室。
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监委。
关键词:菏泽;防洪抗汛;机构设置;人员管理
菏泽地处黄河下游,在七八月份会受到副热带暖湿气流的影响,出现降雨集中、强度大、范围广等情况,加之坡地和河道汇流速度慢,导致洪水历时长,河道洪水峰低量大,另外降雨走向一般是自西向东,顺水流方向,形成洪峰迭加,加重了这一地区的洪涝灾害。所以防洪抗汛是水利和农业部门以及政府重视的一项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的安排管理也是相关部门细心考虑的重点之一,笔者试图对菏泽地区的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1.菏泽主干河流防洪抗汛工作中的机构设置
1.1合理设置防洪抗汛的指挥部门
菏泽市防汛指挥部:指挥协调流域内防汛抗洪工作,调度指令
指挥部门是一个机构的灵魂和中心,一个优秀的指挥部门总是能够进行详细的情况分析后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决策,防洪抗汛的指挥部门也是如此。防洪抗汛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这项工作是有关部门应尽的职责,也是当地政府的工作要求的一个方面。因此在防汛指挥部门的设置上要十分重视。菏泽地区防洪指挥部门的设置大致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指挥部门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到,防汛部门
是由市防汛总指、市指挥成员、县防汛指挥和河
县防指:执行市防指防汛抗洪调度指令指挥辖区内防汛抗洪工作,调度指令
道管理处四个部门组成,市防汛指挥总部是菏泽
市防汛命令的者,处于调度人员和进行指挥
指挥部成员单位;执行市防指防汛抗洪调度指令
决策的工作心市指挥部成员其作用就是执行市总
河管理处: 执行市防指防汛抗洪调度指令
防指的命令到现场进行实地的指挥,操作具体的研究方案。县防指的作用就是执行市防总的调度命令,对辖区的汛情进行汇报并努力做好防洪具体操作和监管。最后河道管理处也是防洪的重要部门,处于抗洪抢险的第一线,更是情报搜集的信息站。从整个门的布局来看,设置合理,且各个部门职能分工清晰,协调合作有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
1.2.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达系统
信息是决策指挥的依据,掌握丰富的信息才能够保证决
策的相对正确,否则只会产生片面的判断或者贻误了最佳的抗洪时机。而便捷的信息传达系统是保证信息正确有效传递的重要平台,因此要注重信息传递系统的建立,时常保证信息的搜集与传达的畅通性。菏泽地区的河流信息传达系统由四级组成,第一级是堤防、闸坝管理所和有关乡镇水利站,这两类机构是防汛工作的排头兵,是河流情况的直接观测者,其工作的内容就进行河道河水的检测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搜集和整理交由上级。第二级是河道工程管理单位和有关乡镇防指,这是信息搜集系统中的第一级管理部门,其任务就是分析所得数据,做好数据的上报,准确传达上级的指令。第三级是各县区防指和各县水务局,其工作就是认真检查辖区内上报数据,做好分析和总结,对异常情况进行查询和实地考察,另外还负责对县区内的防洪部门信息传递系统的建设,例如,设立观测站,堤坝管理所等。第四级是菏泽市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部既是信息的所得者,还是决策的制定者和者,最终防汛抗洪的总体布局和方案等重大事项都是有防总来进行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有效的工作对防汛抗洪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应当得到相应的重视。
2.菏泽主干河流防洪抗汛工作中的人员配置
2.1.实行“河长制”
2012年7月18日,菏泽市市政府实行了“河长制”,其范围包括全市主要的3条河流以及45条重要的支流,各县的重点河段或出境河流由县区长担任“河长”,各县区辖区内重要支流上由一名副县级领导担任“河长”,实行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县级的领导直接参与到防洪防汛的工作中来,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长制”具体至少体现了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副县长等重要的县级领导进行河道的领导管理,为防汛防洪以及河道的治理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的到及时的决策,从而能够避免因决策的拖延而导致重大的损失。有了副县长的坐镇,也为下级机关的工的开展提供了信息询问的窗口,从而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传达的快捷性。第二,副县长的亲自领导对河道相关项目的监督意义重大,在防洪防汛的工作中有助于理清责任,使县以下的各级防汛部门对防汛工作引起重视。最终更好的将市防总交予的任务落实到位。
2.2.抗汛队伍的组建及各部任务
抗汛防洪的队伍是保证抗洪任务完成的最重要的组织,这些队伍在执行防汛抗洪任务中都是在第一线,因此组建强大的防汛抗洪队伍是抵御洪灾的关键。菏泽市的防洪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常备队”。这支队伍是由河道的管理人员和有丰富防洪抢险经验的民兵组成,在整个辖区内属于市、县两级防汛指挥部管理和调度。其任务为:平时维护防洪设施,参加新的防洪设施的建设;在汛期来临时,帮助搞好巡查检测,加强联络,如遇险情最大限度的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并组织村民进行自救;平时加强相关防洪抢险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做好防洪演练。第二部分为防汛抢险队。其成员由河道两岸和防洪设施周边的青壮年组成,抢险队和专业抢险队是抗洪抢险的突击队伍。专业的防汛队更是防汛抢险的主力军。其主要作用是,在汛期是帮助专业的技术抢险队进行抢险救灾,平时做好先关的培训和演练,既有相关的知识,又有相关专业技能。第三部分是防汛的后备队。其组成人员与突击队相同,起作用是在出现较大险情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时,全力支援一线的救灾,帮助运送抢险救援物资、疏通管道等。第四部分是人民和武警部队。武警部队是抗洪抢险的中坚力量,在汛期时,他们承担者物资的运输,被困人员的营救,以及获救人员的安置等工作。这四个部分的人员进行协调合作,形成军民联防的模式可以有效的进行抗洪抢险任务,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
3.结束语
菏泽地区最为鲁西南的重要地区,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区域,因此做好防洪抗汛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好水源的优质性。在抗汛防洪的行动中形成良好的管理局面,机构设置合理,人员安排得当,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搜集和决策的传达。在遇到险情时能够快速的决断并进行人员的召集,确保了抗洪抢险的快速有力进行。通过菏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使得这一地区的防洪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谋得一方福祉。
参考文献:
[1]戴春子,苏枫. 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5:47-48.
[2]罗少彤. 中小河流防洪规划中的若干技术问题[J]. 广东水利水电,2009,09:40-42.
[3]季万才. 河流防洪工程影响评价因子分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同志们:
刚才,X同志传达学习了省、市、县领导有关汛期防汛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X同志就今年全县气象形势做了分析预测,X同志总结了2019年抗旱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我代表县抗旱防汛指挥部与各乡镇(站)签订了责任书,请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今年全县抗旱防汛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抗旱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9年,我县总体偏旱,没有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未遭受大的洪涝灾害损失,但旱情较为严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缓解了群众用水困难的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保障了我县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今年,我县的抗旱防汛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从抗旱防汛形势看:据气象部门分析预测,今年我县气候形势比较复杂,其中5、6月全县各地降水量偏多1-3成左右;7月中旬到8月中旬降水量略偏少,部分地方有伏旱;9月降水偏多,总体抗旱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从抗旱防汛工作看:X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各乡镇(站)防洪设施薄弱,防洪治理任务依然繁重。还存在抗旱防汛项目运行维护措施不到位,投入机制不健全,防汛抢险队、抗旱服务队和抗旱防汛物资仓库“两队一库”建设比较薄弱等问题。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务必要对今年的抗旱防汛工作保持高度警惕,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宁可有备无汛,不可有汛无备,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常备不懈,切实保护我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狠抓重点,细化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抗旱防汛各项工作
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抓住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切实把抗旱防汛各项工作抓早、抓实、抓细,确保实现“抗旱保供水、防汛保安全”的目标任务。
一要认真做好抗旱各项工作。各乡镇(站)要围绕群众饮水安全及农业生产,积极主动防旱抗旱,提早做好各项准备。一是做好旱情的科学预测和研判,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雨情、水情、墒情进行科学的监测预报分析,增强抗旱成效;二是及时检修抗旱机具,维修抗旱设施,缓解水源紧张、提水困难等问题;三是进一步充实完善县级抗旱服务队伍。以县级抗旱服务队为龙头,鼓励引导乡、村、组自建抗旱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县级抗旱服务队的骨干作用,提高服务效能;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水利项目,加大农村饮水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建设投入,进一步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二要加强洪涝灾害防御。山洪灾害是我县防汛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一是各乡镇(站)要严格按照县防指的要求,针对暴洪易发区,认真检查分析沟道和群众居住状况,尽快组织群众清淤疏浚,确保行洪安全;二是要充分利用微信、电视、广播、短信等新旧媒体和铜锣、手摇报警器等传统手段,及时预警信息,有序开展强降雨和暴雨洪水预警防范工作;三是县水务水电局要严格落实水电站水库防洪责任,进一步加强水电站水库防洪调度管理,严禁超汛限水位蓄水。同时,各水电站要不断完善水库防洪预案,落实预警抢险措施。
三要加大河道清障执法力度。县水务水电局要加强河道检查频次和综合执法,严厉打击滥采乱挖河沙和工程建设挤占河道泄洪通道的行为,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时抓好专项整治。特别是对重点滑坡、泥石流、洪水易发区域,尽快做好清淤清障工作,确保河道洪道行洪安全。
四要加强防汛基础建设。一是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储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防汛抢险物资。要探索实行县级抗旱服务队、防汛抢险队和物资储备仓库“两队一库”共建共管发展模式,建立民政部门与水电部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充分保障抗旱防汛需求;二是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防汛任务,把防汛责任落到实处,组建防汛抢险队伍;三是扎实推进抗旱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局要积极落实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地方财政配套运行管护费,确保项目建成后,长期稳定运行。
五要明确责任,加强应急演练。一是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X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有关要求,明确责任,及时有效地做好山洪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要逐一明确监测预警、转移撤离、群众安置各环节的责任人,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能够预警并妥善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二是县防汛办要协调各乡镇(站)尽快组织开展一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对防汛工作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切实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提高防汛人员管控和实战技能,确保预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靠实责任,强化统筹,确保抗旱防汛工作取得实效
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举措,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运转高效的抗旱防汛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站)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X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完善以行政首长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划分重点区域和重要工程,逐级分解任务、靠实责任,不断提高防汛决策指挥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二要强化部门联动。县抗旱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坚持抗旱防汛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合力做好各项工作。人武部、武警中队要发挥抗洪抢险主力军的作用;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民政部门要摸清困难群众生活情况,做好应急救济工作;水利、气象、国土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和雨水情况变化,加强分析会商,及时准确预警预报,为抗旱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发改(经信)、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在建重大项目、企业尾矿库的防洪安全监管,保障项目及公共设施防洪安全;交通部门要对危险路段及时加固,保障行车和交通安全;住建部门要组织做好城镇雨水管网清理维护,落实内涝防御措施;水利及电力部门要狠抓水电站安全管理,科学调度运行,保障电站及下游防洪安全;农牧、供销等部门要立足职责,做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供应和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电信、移动等通讯部门要做好防汛抗洪期间移动设备的安全运行,协调调度移动设施,确保移动通讯畅通。
三要强化监督检查。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把监督检查作为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汛前、汛中、汛后全过程,采取部门自查、行业检查、综合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重点检查水库、水电站、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在建工程、中小学校舍、涉河旅游景点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四要强化纪律约束。各乡镇(站)、各有关部门要严肃抗旱防汛工作纪律,对上级抗旱防汛指挥部下达的抗旱防汛调度指令,必须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各乡镇(站)和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单位和行业,都要建立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汛情、险情、灾情和防汛指挥调度命令畅通无阻。要建立健全抗旱防汛督查制度,切实加强抗旱防汛考核评估和责任追究,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等造成严重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遵化市抓住列入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的契机,着眼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探索系统化推进、市场化运作、源头化分捡、资源化利用的“四化”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净化、绿化、硬化、亮化、文化“五位一体”的农村新面貌。
一、系统化推进。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确定2021年为“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年”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示范县建设。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选拔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设立4个生活垃圾治理督导组和1个专项巡查组,全面负责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制定出台《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责任分工》《遵化市城乡环境卫生治理考核办法》《遵化市村庄容貌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提高治理标准,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治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台账管理。各乡镇对照全市总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形成具体责任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每月上报台账,及时分析研判工作推进情况,做到内容详实、数据准确。四是营造浓厚氛围。每季度组织一次美丽家园拉练观摩活动,逐乡镇、逐村拉练观摩,营造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全市行政村的特色亮点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复制推广,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二、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场化方向,探索建立“有完备设施设备、有成熟治理技术、有稳定保洁队伍、有完善监管制度、有长效资金保障”“五有”运作模式,并在全市64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彻底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一是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752万元,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统一收集运送农村垃圾,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二是实行专业公司运营。通过市场招标,挑选技术先进、力量充足、资质优秀的第三方服务主体,引入宏鑫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伟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全市东西两个片区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现配备生活垃圾压缩清运车34辆,道路清扫车12辆,安排保洁员1956人。全市农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300吨,全部运到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三是实行网上网下并行督导。在全市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监督“随手拍”活动,发动全市人民对全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及不文明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后,通过拍摄照片、视频,及时上传到手机APP“随手拍”板块,由后台工作人员及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处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实时监督垃圾整治成效。督导小组深入乡村明察暗访,每天发现的问题在农村垃圾治理群里曝光,要求涉事单位和保洁公司及时整改反馈,对问题严重的下发整改督办单,要求按时限整改到位。
2017年9月以来,我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全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垃圾治理情况
全域无垃圾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动用人工13900人次,大小型机械5400小时对我镇交通道路沿线、 河道沟渠、 坡道洼地、 村里庄外、 房前屋后、田野地头、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对城乡道路沿线临时性垃圾堆放点进行彻底清除,通过与农户签订“三包六禁”责任书的方式督促农户严格落实“三包六禁”责任制,彻底杜绝了居民在房前屋后、空地等区域随意倾倒垃圾现象,并花费1.3万元购置无人机一架协助辖区各村寻找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并及时进行整改。
二、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保洁员配备情况。我镇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村成立环卫队伍”两项措施,每年花费90余万元将重点难点区域(鄂家湾区域、河对坡区域、城东沟、七里沟区域、赵沟门区域、鲁家寨区域、211国道环城段)承包给第三方进行保洁及垃圾清运;按照市上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一名保洁员,每个行政村确定一辆垃圾清运车、一名垃圾清运人员的要求,我镇整合公益性岗位、护林员、村民小组组长等人员,择优选聘保洁员177名,并对保洁员实行“划片包干”、“日扫全保”网格化管理制度,现所有保洁人员全部正常到岗按要求开展保洁工作。
二是垃圾转运、处理方面。我镇建设垃圾收集点158个,购置垃圾中转箱12个,向农户发放移动式户用垃圾桶2588个,租用农用三轮车24个,购买大小垃圾清运车4辆,雇用司机两名、配套清运人员4名,依托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构建覆盖率达100%的垃圾清运网络,对我镇垃圾全部进行收集转运至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率现已达到100%。
三是农业垃圾有效利用方面。我镇现已建成废旧地膜回收网点26处,网点基本达到全覆盖,地膜回收率已到达90%,农村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均达到100%,经镇村干部先后多次排查,在我镇境内尚未发现工业垃圾。
四是城乡污水处理方面。经多次摸排,发现我镇共有入河排污口53处,并且全部集中在赵沟门河道沿线、河对坡河道沿线、城东沟河道沿线,我镇依托县城污水处理厂,衔接自来水公司在赵沟门河道沿线、河对坡河道沿线、城东沟河道沿线铺设排污管网,将上述区域排污管线全部接入排污管网,现已全面解决上述区域污水直排问题。
三、风貌美化情况
一是集中整治方面。我镇每年开展3次以上集中整治活动,通过积极开展由镇环境整治办牵头,食药所、土管所、交警中队等相关站所通力配合的城镇“六乱”治理(乱摆乱占、乱泼乱倒、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行乱穿、乱运乱撒)、乡村“七乱”治理(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棚圈乱搭、房屋乱建)等联合治理行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签订“三包六禁”责任书13508份,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1021份,明确摊位“红线”,严禁占道经营,对38处乱搭乱建依法进行拆除,不定时清理村农户门前“三堆”1608多处,镇环境整治办对乱倒垃圾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处罚,共参与处罚96次,现场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42次,处罚金8000元,彻底改善了全镇“脏、乱、差”的现象。
二是村庄美化方面。我镇共整合资金350余万元对十八里、五里屯、十五里沟、红星四村进行集中整治,砖砌围墙并安装护栏13.584公里,铺设隔离网3150米,栽植油松9455棵、刺柏4550棵,整修树畦11400米、挖鱼鳞坑584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2个,砌墙补墙1756平方米,修建护坡98.5平方米,喷绘宣传2746平方米,维修垃圾中转站48个,新建垃圾中转站18个,购买大型垃圾箱16个,并对辖区所有公路沿线树木进行刷白,所有路行树树畦进行高标准整修,县乡公路通村公路两边种植、栽植百日草等花卉,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河道治理方面。我镇全面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集中对辖区内所有河流,重点是环江河道进行彻底整治,筹资40余万元,动用人工1800人次,大小型机械759小时清理河道生活及建筑垃圾1501吨;责令各村按照村级河长相关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河道水系卫生保洁制度,切实改善水质、不断美化河道,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四、机制健全情况。
自2017年9月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先后60次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镇村干部会议、镇全域办工作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全域无垃圾工作。制定了《环城镇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及分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照工作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了《环城镇全域无垃圾集中整治月活动实施方案》、《环城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宣传方案》、《全县贫困摘帽退出攻坚冲刺环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吕春晖、政府镇长张浩洲任组长,武装部长袁晓东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村支书为成员的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确定1名科级干部、5名一般干部全面负责镇域范围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成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网络,建立了垃圾转运、无害化处理台账,形成了可行、有效、稳定的规范化管理机制。按照“边整治、边宣传、边引导”的工作思路,我镇通过微信公众信息平台、微信群、QQ群、刷写宣传标语、设立宣传牌、召开群众会,全方位、深层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激发了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累计召开群众动员会50多场(次)、建立微信宣传群25个,印制“全域无垃圾 全民要行动——致全镇广大群众的一封信”和《甘肃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传彩页,依托村民会议、宣传、驻村工作队入户等形式向农户发放宣传彩页共计2万余份,刷写宣传标语71条、设立宣传牌16面、宣传车辆巡回宣传75天(次)、报送各类信息90多篇。联合镇环保、安监、司法、综治等职能部门在“12.4”开展全域无垃圾大型宣传活动5场次。同时先后组织机关干部、村组党员干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8次,合力攻坚,全面推进,持续扩大活动影响力,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及群众共同参与全面打扫镇域范围内环境卫生,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