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

第1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小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面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会碰到许多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如情绪处理、心理冲突、是非辨别、沟通择友、信仰目标、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问题。他们非常需要成年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沟通中得到帮助,特别是到了小学六年级和步入初中阶段的青春期学生。

关键词:

小学;青春期;人生观;心理辅导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内容变得越来越广泛,学习内容的增大使不少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扰和危机,出现了学习障碍的现象。这些困扰的解除,可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心理辅导去解决。辅导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性的遗漏补缺,更加需要运用心理手法去提高他们自我观念、自信心、情感、兴趣、动力、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更能帮助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

1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花园中盛开的花骨朵。老师作为辛勤的园丁。不仅起到教育意义这一作用,更需要为他们在步入青春期的道路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和带头作用。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标的最简单的表述可依据江耀强1999年提出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八自”目标:自觉、自知、自爱、自持、自尊、自强、自制和自信。作为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设计点,笔者为之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1)学会认知:正确制定出未来中学习的计划性、学习中的楷模典范、拥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枝巧、正确的对待民族与外来文化的认知度。(2)学会做人:设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和遵守公民道德、自觉遵守人身行为规范、学会正确的社交技巧。并拥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劳动意识。拥有一个正确的荣辱观。并且能够正确的了解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权益以及自身多需要履行的义务。(3)学会生存:安全知识、自我保护(包括不沾)、劳动技能、升学指导。怎样面对校园恶势力以及外界恶势力的困扰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我保护。

2实例详解、案例简介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小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些学习或者心理上的问题。以下笔者根据某校某某学生的真实案例结合理论来进行详细分析与指导建议。吴某,小学六年级女生吴某。最近心烦气躁,总是感觉内心空虚害怕一个人独处。这个学期的月考没发挥好,成绩由年级前5名退到了五十多名,知道成绩时忍不住大哭了起来。班主任批评吴某,吴某觉得在班里面子;妈妈看到成绩斥责吴某,吴某觉得痛心。于是,她每天加班加点,中午也不休息。距离下一次月考时间越来越近,她就越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心里总想着考试的事,担心自己又会发挥不好,很焦虑。晚上睡觉前一想起要考试了,头脑中就会不自觉的浮现出妈妈斥责的情景,觉得呼吸急促,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干脆睡不着。白天上课、做作业时也常走神,非常担心自己下一次考试又考不过,如此恶性循环。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只有真实的了解孩子的困惑和压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出真正存在的误区、只有正确的面对这些误区才能够找到解决孩子心理困扰的最佳措施。根据以上真实的案例我把改学生所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解剖成了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澄清问题、挖掘原因。教师应该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阐释、问题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当事人如何处理问题、当下发生了什么是当事人觉得困扰而在意的。(2)协商目标,辅导教师协助当事人描绘对于问题解决的美好愿景和目标。从对当事人所偏好的未来细节进行探讨,聚焦当事人的多个问题,协商出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他制定下一个小目标。(3)挖掘资源,寻找例外阶段。寻求例外是整个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辅导教师必须积极探讨当事人过去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各种优势资源。讲学生的优点放大,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力量。强调学生已经切实做过的事情。列举出学生获得的成功与荣誉,给学生规划出下一阶段性的具体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并且有计划的去进行和实施。(4)教师和学生相互反馈。提供反馈前,一般休息五分钟,给咨访双方都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反馈时首先一般教师需要对当事人进行整体的肯定和赞许,特别是针对与目标达成有关的优势力量。然后当事人也对此次谈话对自己的内心辅导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一次总结反馈。两者相互达成共识。

4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不同的小学生、不同的问题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共同性。我们可以先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再把不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我把该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上理论指导的共同性相结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案。(1)化解青春期女孩的心里误区。小学6年级是步入青春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女孩子在生理上会逐渐发育,所以会感觉内心焦躁不安,害怕孤独,害怕寂寞,不愿意一个人独处。这都是所有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在生活上的关心更需要老师去进行学习上和生活中正确的引导。(2)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优化辅导。吴某这一次的考试失误。不仅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也受到了母亲的斥责。使吴某承受了双重打击。考试失误内心已经非常自责,加上老师的批评让自己觉得在班里没面子,这个时候非常希望得到父母家人的鼓励和肯定,结果母亲看到成绩也严厉的斥责吴某。此时在吴某的心里就犹如雪上加霜、更是痛苦不已。老师和家长的双重不理解是导致学生压力大的根本原因。此时老师应针对学生的成绩下滑对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3)自身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吴某每天加班加点学习,中午也不休息。不合理的学习和作息时间往往适得其反。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或者失眠干脆睡不着。甚至白天在学校里上课、做作业时也常常走神。结果学习也没学好,休息也没休息好。更是得不偿失。需要调节好自身的心态。正确的去面对考试,考试只是检验你是否用心学习的一种方法。并不能因为考试成绩去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4)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排解精神压力。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导致其过度的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知道成绩时吴某大哭了起来。紧张、心烦,有时还会出现头晕。经常半夜被噩梦惊醒,白天上课时也常走神。青春期的孩子因为年纪小,自我认知能力不足,无法自己给自己寻找排解压力的出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开导。例如,带孩子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是孩子心中最好的礼物。

5结语

面对青春期的小学生,教师应该做到积极的心理辅导,家长更应该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方面更加关心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适当的缓解孩子在学习上的难题和压力。只有这两方面相互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误区。更应该做到具体问题集体分析。把理论知识和孩子的自身情况进行相结合,从而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去适应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正确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晓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J].学周刊,2016(7):215.

[2]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55.

[3]孙益光.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79):188.

第2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视力,低;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478.2 R 7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56-02

近年来,我国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重庆市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状况,探讨中小学生近视发病规律,为今后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重庆市2002-2005年学生监测体检资料中的中小学生视力部分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布点检查的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02年调查学生210 879人,2003年为185 064人,2004年为179 792人,2005年为210 588人。学生的城乡区分采用调查当年城乡学生的划分标准归类处理。

1.2 方法 在调查前统一对体检监测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体检过程中随机抽样复查,进行过程监督。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按照《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实施方案和细则》的方法和要求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2002-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率比较 从表1来看,重庆市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增高(X2趋=26 215.0,P

2.2 不同年龄段学生视力不良率比较 从各个年龄段看,低年龄段视力不良率较低,而高年龄段视力不良率较高,2002-2005年4 a间7~9岁平均视力不良率为35.9%,10~12岁为39.1%,13~15岁为59.0%,16~18岁为79.2%。13~15岁比10~12岁增加了19.9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 653.0,P

2.3 男女生视力不良率比较 见表2。每个年龄段视力不良率都是女生高于男生,4 a间7~9岁组女生高于男生5.9~7.7个百分点,10~12岁组女生高于男生6.8~9.4个百分点,13~15岁组女生高于男生9.7~11.6个百分点,16~18岁组女生高于男生6.0~8.6个百分点。男、女生差值最高值出现在13~15岁组,为9.7~11.6个百分点;最低值出现在7~9岁组,为5.9~7.7个百分点。4 a间男生视力不良率为54.1%,女生视力不良率为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 298.0,P

2.4 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率比较 从表3可见,各年龄段及各年度均为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相差最低值为7.8个百分点,相差最高值为22.9个百分点,最高值年龄段出现在13~15岁。4 a间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4.4%,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 267.0,P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可能与农村和城市环境的差异有关:农村学生望远的机会多而望近的机会相对较少,如学校校址视野开阔,周围建筑物少,特别是高层建筑少、遮挡物少,学生课外活动时视野好,可以充分望远,眼睛可以得到远和近的充分调节;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活动场所广阔,课外活动较多,看电视计算机等视近的时间相对较少[2];城市学生户外活动场所少,往往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教室和家庭里听课、做作业、玩计算机、看电视,视近时间较多,眼睛的调节幅度不够充分,城市的夜晚相对吵闹和明亮,眼睛的明暗调节度相对受限,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眼睛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分析结果还显示,重庆市女生视力不良率在各个年龄段都明显高于男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有关报道[1]一致。男女生性别差异最高值出现在13~15岁段,与女生进入青春期年龄大致相当,女生这段时期眼睛的高近视率是否与青春期有关,有待研究;女生较早进入青春期,月经期间损失铁等营养物质,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视力正常发育,使视力差于男生,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有专家认为,体育活动可使降低的视力提高30%[3],可能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有利于眼睛肌肉调节能力的发展,以及户外活动可使眼睛视远机会增多,可以缓解视力疲劳有关。男生较女生活泼好动,体育运动及户外活动均多于女生,可能也是导致男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女生的原因之一。另外,女生学习较为刻苦,用眼较多,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4]。

在低年龄段的7~9岁组,视力不良率由2002年的25.76%上升到2005年的44.58%,低年龄组视力不良率逐年增高,表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已经向低年龄段发展。提示预防近视要从学前教育抓起。学前教育多数时间是在家庭,要求家庭教育也要重视近视的预防。有研究表明,引起近视的原因与生活方式有关,如果儿童在室内,或者待在计算机和电视机屏幕前的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引起近视[5]。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儿童近距离视物的时间比过去要多得多,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和计算机等,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直接导致学生在视力尚未发育正常之前就发展为近视,使学生过早戴上了近视眼镜,严重影响了身心发育。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5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81-286.

[2] 王智勇,刘启贵,董毅,等.纸张底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对主观感觉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497-498.

[3] 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5.

[4] 吕若然.200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656.

第3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2007年10月课题组对学校高年级队员进行了青春期异往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采用座谈法、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年级700名队员进行了调查。由于在座谈、个别访谈中发现女队员该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将问卷对象锁定在高年级女队员。

针对课题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深入课堂,指导队员异往技巧与方法。我们先后设计了三节研究课《男女队员交往》一课侧重交往方法的指导;《预防艾滋病》一课渗透性意识教育,培养队员自我保护意识;《优点大集合》一课则引导队员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异性同学,培养队员尊重、关心他人。

我们还开设了女孩大课堂、男孩大课堂。把全年级女孩、男孩分别组织起来,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异往能力。《笑迎花季》《心理变奏曲》《青春期交往的困惑》《什么是男生魅力》《男子汉的尊严》。通过大课堂让女队员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让男生懂得男女交往要做到彬彬有礼、诚恳热情,语言得当,举止文雅。该课题实施五年多来,队员、课题组老师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专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队员们明确了在异往中要保持正常心态,与异性同学做到正常交往,不再躲躲闪闪。如:小组合作学习,男女队员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气氛和谐、融洽;做值日、扫除,女队员能够主动和男生合作,把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校园篮球联赛,女队员积极为男生队做啦啦队,送水、送毛巾,呐喊助威。

通过研究实践,队员们掌握了与异往的方法和原则,知道了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与陌生异往。86%以上的高年级女队员知道了与异性同学相处时要有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交往时落落大方。85%以上的女队员懂得了与异性同学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要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与异性同学建立友好、合作的融洽关系。88%的女队员知道了与陌生异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衣着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言行举止有分寸,不过分拘束,也不过分随便。不应开的玩笑不开、不应做的举动不做。知道男女有别。100%的女队员知道了面对非礼自己的异性不要怕,要用智慧制止他或者报警。由此可见,队员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与异性同学、异性成人相处,而且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也增强了。

二、教师的变化

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中,“青春期的异往”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课题组组建之初部分老师甚至认为,小学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让小学生一起来讨论的问题。课题组成员之间还为此发生过一些争论。

很多老师遇到问题,只是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却很少与队员开诚布公地去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而老师们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之一是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不少偏见和误解。

通过三年多的研究,老师们的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成功的教育应该兼顾智力提升和社交性发展,而不是将二者对立起来。我们意识到,异往的动机多种多样。两个男女同学单独在一起,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如何与异往虽然不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它应该在教育范围之内。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与异往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考验。我们如果能够主动地指导和帮助孩子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通过三年的专项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们研究意识增强了。他们能够自觉地把工作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带到课题组中,共同分析,深入研究。在一个个问题的研究探讨中,老师们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研究意识、团队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老师们最大的变化是能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主动开展深入的访谈、座谈,并把出现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三、反思

反思整个课题研究历程,觉得非常辛苦,但却很有意义。由于是第一次独立搞课题,感觉最初的方案设计不够科学周密,研究过程不够严谨有序,研究方法也欠规范,但是由于课题组老师们研究热情很高,对于自己的任务非常负责、非常投入,同时学校又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所以虽然我们的研究有些稚嫩,步履有些蹒跚,但是却坚定地走完了全程。

第4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 少先队 少先队活动课 活动课程

少先队活动课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少先队活动,它应该是一种覆盖面非常广泛的课程体系,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整合地方课程、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包括班会课、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社团展示、校本课程,等等;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一个体系,我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态型少先队活动课(如平时的十分钟队会教育、晨会教育等),实践型少先队活动课(入基地、入社区、如家庭),主题型少先队活动课,社团展示型少先队活动课(校本课程的结合和延伸,这个可以是跨中队、跨年级、跨学校的活动),评价型少先队活动课(争章以及各校的特色评价可以渗透到每次的活动课中);课程的地点是多样的(室内室外、社区、实践基地、哪怕是在等候校车、中餐吃饭的时候);课程的时间的多样性(课间十分钟,我们现在的小队自主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课间开展,还有课堂四十分,还有随着主题和突发事件而机动的时间);参与者的多样性(辅导员、家长、校外辅导员、各行业人员等)。

一、队课必须规范程序,要有队味,增强组织凝聚力。

队课或者队活动有其必须遵守的九大程序(课件出示),尤其是观摩课,才能使得队员找回那份荣耀和责任,才能有一种少先队组织的归属感,队会课的程序也就是在队员心中起到一个起到一种组织荣誉感和归属感的作用,让队员心有所属,才能让队员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准则,所以我认为队活动的基本程序是队课的一个重点,也是辅导员必备的技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辅导员在安排队会课时,根据队会课各个阶段程序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出一个整体方案,也就是备好课,不能随意而发。充分的准备会使队会课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会让队员们在积极寻找资料、安排内容、设计形式、排练演出、整体磨合等准备的过程中接受少先队礼仪教育,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自主的,而不是辅导员反复排演的过程,这样的话,活动队员就是被动的,他们是累的,不愿意的,也是达不到预期目标的。

二、队会课必须主题鲜明,贴近学生,小题大做,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队会课的主题确定是关键点,为此要确定与策划好队会课的主题。主题的策划,具有导向性作用,它将确立队会课的发展方向,并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如何进行主题的确立与策划呢?要把握好三个原则:预见性和针对性及生成性相结合。召开主题队会课,就是为了解决队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队会课主题的确定,就必须结合队员实际,从队员中收集,再回到队员中,寻找队员中普遍(或集中)存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问题,现实状况,体现出教育的预见性与针对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队员的年龄阶段及身心特点,思想发展的脉络,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针对队员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例如有些反映小学生勤洗手问题的、反映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反映小学生自我保护问题的等队会课,我们今天的四堂课都有很明确的主题,而且是队员容易接受和身边很朴实的主题,干家务、诚信、汉子大赛、青春期交往等都是从队员身边、周围的故事说起,贴近队员,有血有肉,队员的参与热情高、成效大,从而达到教育队员朝着“养成良好习惯、感恩诚信、有效交往及爱美丽中华”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在队员参与中必须体现生成性,现场生成的才是课的最大亮点,也是队员最感兴趣的话题,更是一堂课对主题的挖掘和延伸,所以,辅导员老师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不要怕出现这些没预设的情境,让队员的思想碰撞,美丽的浪花总是经历撞击礁石后才产生的,我们需要美丽的错误,这个才是真实的队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当前队员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能通过队会课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对策,达到预期效果。

三、队会课内容必须具体,体现教育的分层性,因人而异,由浅入深。

队会课和一般的文化学科教育有所不同,队会课是培养队员自主能力、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等品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就必须将其主题具体化,变为实实在在具有内涵的内容,让队员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还是说到了一个必须是贴近队员生活和实际,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务必真实、典型,符合队员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识水平,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我们这四堂课,干简单家务,了解家庭中的生活常识是低段队员必须掌握的话题,高段围绕诚信和青春期交往和当下热门汉子大赛,突出了青少年的品质教育和青春期交往教育,突出了一个即将踏入中学的队员心理。

第5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34-02

【关键词】 性教育;方案评价;学生保健服务

犯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违背他人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或者进行猥亵的行为。目前对犯的范围界定开始扩展。除传统的性犯罪之外,犯还包括了性骚扰等行为[1]。我国目前法律法规对于儿童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王大伟[2]认为,儿童犯是指对儿童进行性剥削或与儿童进行,从而导致儿童的健康或幸福受伤害或受损害危险。

犯的表现形式多样,有语言的、视觉的、身体的、环境的,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的是会给儿童少年造成难以消除的心理伤害,影响青少年未来的正常生活、恋爱和婚姻。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受到犯案例较多。犯者往往是成年人,会以各种方式对儿童进行犯,很多儿童不具备识别犯的能力,受到了犯而不知,还有很多儿童特别是农村女孩受到犯后不敢说,以至于多次遭受犯者的侵害。目前,未成年人遭遇犯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安全问题之一。加强对儿童少年进行性自我保护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1 国内外学校教育中性自我保护教育情况

由于各国的社会情况不同,对学校性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确立也有所不同。有些国家提出,应进行纯洁教育,使学生懂得节制,控制性冲动,把置于理性作用之下,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于被骗被害[3]。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性教育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根据性教育的发展不断修订。《美国性知识和性教育委员会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中拟定的9个主要目的,其中第7条为,提供充分的性知识,使个人不至于滥用,并且能藉此来保护自己,并能帮助他人不至于受害。根据上述目的,学校在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低龄儿童设置的课程中,有学会爱护身体各部分并认识它的名称,懂得个人都有隐私和隐私权,并能尊重别人的隐私权等内容[4]。瑞典性教育中的自我保护教育从幼儿开始,在小学低年级授课的主要内容为,教授与他人的关系,告知儿童不能听信陌生人的欺骗和糖果引诱,不上他人的车等;在小学高年级则告诫儿童,大多数成年人对学生并没有恶意,但仍有少数心怀不轨,不要与陌生人为伴等[4]。

1976年,英国家庭计划协会提出性教育议案,认为性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家长、年轻人和儿童的身心健康;1987年的条例根据社会的新情况,对性教育的宗旨作了新的界定:客观真实的讲解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性的态度和不良有正确的认识,使学生懂得的法律规范;在性生理与行为方面,应使学生懂得自我克制、自尊自爱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性混乱对个人造成的危害。根据以上的目的,条例提出一些关于性自我保护的内容,其中在性法律教育方面要求必须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法律规范[3]。

我国目前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在小学开展性健康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教育部没有关于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各省市也缺乏区域性通用教材,基层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尺度和方向往往很难把握。在小学存在着诸多制约性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因素,如小学领导对性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学校迫于升学压力,不能保证性健康教育的课时;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滞后于学生现实需要,并缺乏系统性;小学师资队伍中缺乏有专业素养的性健康教育教师等。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较早开始开展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研究,其中关于性自我保护的目标为:保护好自己的生殖器官;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做伤害他人的事,尊重他人的隐私;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成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员和生力军。关于性自我保护的教学内容:生殖器官的名称、卫生常识和保护;什么是犯;保护自己的方法;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性病的预防;性的法律知识[4]。2008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纲要中概括地提出了关于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内容。目前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的知识匮乏,不能正确认识隐私部位,一些小学生在性自我保护的技能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很多小学生性权利意识淡薄,缺乏性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的性自我保护教育欠缺,学生缺乏良好的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学校对学生进行性自我保护的教育尤为重要。

2 讨论

2.1 依据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展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 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颁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自我保护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对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内容要求:初步了解儿童青少年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了解什么是害,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纲要》安排了性自我保护教育内容,这是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突破。但笔者认为,在性自我保护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应将意识教育纳入其中,即加强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意识和性权利意识教育。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学生掌握性自我保护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性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性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性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性自我保护的技能。另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细化《纲要》关于性自我保护的内容叙述比较概括。

2.2 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目标与内容 确立小学生性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特别要注意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将小学6个年级化为3个学段,每个学段儿童年龄差距较小,认知能力基本相同,按学段来确立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对更具科学性。(1)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社会,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初步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树立性权利意识;初步掌握单独与人交往时性的自我保护技能。根据这一目标确立的教育内容为:认识人体的隐私部位,自己的隐私部位不容他人侵犯,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方法,尊重他人隐私,敢于向不适的身体接触说不,学习基本的求助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交往中度的把握,如在父母不在情况下,与邻居家大孩子、与父母的同事和邻居家的大人单独相处时,要注意的礼貌、举止、方法和环境。(2)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社会活动圈子逐渐扩大,有一定单独活动的能力和空间,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了解犯的主体特点,初步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方法;提高防范犯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人际交往的防范意识。相应的教育内容为:犯者的特点,防范犯保护自己的方法以及遇到犯时的应对与求助的方法和途径;单独与陌生人交往方法包括对待问路人、学校周边推销食品的人、独自在家时找父母的人等,与善意帮助自己的陌生人相处的方法和尺度,进一步提高预防犯意识和性权利意识。(3)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独立能力明显增强,社会活动圈子进一步扩大,孩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这一学段的自我保护教育目标:了解犯常识,提高预防犯意识,掌握防范犯保护自己的方法;掌握发生犯时的应对技能;提高学生对与性有关的不良行为和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警惕黄色信息影响的意识;初步了解艾滋病常识;培养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懂得关爱和尊重艾滋病患者。相应的教育内容为:犯的行为特点,预防犯要注意的问题,犯中的恰当反抗、求助与救助的方法和途径以及灵活的自卫方式;识别漫画、书刊、网络等媒体不良的性信息,拒绝不良的性信息影响的方法。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关爱和尊重艾滋病人。

总之,儿童在社会结构中是弱势群体。进入小学的儿童刚开始渐渐离开父母视线进入社会,但生活经验不足、胆小,缺乏性权利意识,性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或自我保护能力弱,学校通过对学生分层次地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性态度,让小学生具备性权利和性自我保护意识,教给小学生性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鉴别坏人及性自我保护的技能,对于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避免犯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1] 林慧莲.青春期的心理与性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07.

[2] 王大伟.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万兴.青春期健康教育完全手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45-978.

第6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法对7岁、9岁、12岁、14岁、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血红蛋白测试,并将测试结果

与2005年比较。结果:与2005年相比,2010年儿童青少年平均血红蛋白(Hb)含量除7岁女城组略高于2005

年水平外,其余各组整体出现下降。2010年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率城市高于农村,贫血率整体较2005年上升,其

中乡村的贫血率反而下降。结论:与2005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较差,其中城市下降尤

为明显,应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均衡膳食结构,鼓励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贫血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29-05

儿童青少年贫血大部分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贫

血将严重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2010年第

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全面展开,为了解黑

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现状及近5年的变化趋势,

特对其中的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血红蛋白是

诊断贫血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

指标之一。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建造和

修补组织的负担较大,更容易发生因蛋白质和铁摄入

不足引起贫血。本文主要对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

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分析,并将测试结果与

2005年进行比较,以了解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

状况发展和贫血发病率的变化情况,为今后贫血防治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黑龙江省

血红蛋白测试结果。测试对象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绥化市、阿城市、富锦县6个调研片的汉

族中小学生,按照全国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采用整群

分层抽样方法抽取7岁、9岁、12岁、14岁、17岁5

个年龄段学生组成监测样本,见表1。

1.2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采用WHO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血红

蛋白测定仪器为721分光光度计。

1.3 贫血判断标准

女生7~17岁Hb

14~17岁Hb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应用SPSS11.5数据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

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双侧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含量

2.1.1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

城乡测定结果2005年和2010年不同年龄组的城乡男

女血红蛋白值见表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

和2010年血红蛋白男女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均具高度显

著性。

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色素蛋白,

其功能主要是携带氧和运输氧。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

长发育期,其同化作用高于异化作用,需要更多的氧

来参与机体的构建。农村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卫生问题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发现血红蛋白存在显

著的城乡差异,城市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总体好于

乡村,这与城市人群文化素质高,更注重膳食营养及

结构有关,也与城市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方便

有密切关系。

2.1.2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

含量比较分析与2005年相比,2010年平均Hb除7岁

女城组外,其余各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整体出现下降。

与2005年相比,城市男性在9岁、12岁、17岁年龄

组有显著性差异,乡村男性在7岁、9岁、12岁、14

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女性在9岁、12岁、14岁、

17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乡村女性在各年龄组均显

著性差异,见表3。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不管是城

市还是乡村,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水平均均出现下降,

说明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身体机能状态出现下滑。

导致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分析黑龙江省

2010年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首先是由于饮食结构不当而导致的营养

不良。当今社会的营养物质供应已经非常的丰富,人

们有更多的选择去吃什么和怎么吃。儿童青少年群体

由于其未成年性,其营养常识相对贫乏,同时也受到

快餐文化的熏陶,对于食物的选择主要通过色、香、味、

口感去考虑,于是偏食、挑食甚至厌食的孩子越来越

多。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则较为肤浅。因此,在膳食

结构中,快餐及方便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餐

桌上,其中的防腐剂、添加剂和脂肪成分越来越多,

而对于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铁和蛋白质及一些维生

素(如叶酸,维生素c)则相对缺乏。虽然表现出的

是膳食营养结构问题,但深究其原因还是社会问题:

独生子女的饮食问题和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问题。儿

童青少年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对铁和蛋白质的需求

量增加,再加上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生成,

导致血红蛋白水平整体下滑。再次是失血性因素,这

主要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女性群体在这个时期出现

了月经初潮,之后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加

上处于生长发育期,就比较容易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低

下的情况。同时大多数女性在此年龄段有了审美观念,

为了保持身材,不惜余力的节食,会使情况更加严重。

第三是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可以提高心肺耐力,

改善身体的造血机能。进入21世纪,人们的休闲方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玩手机、玩IPAD、看电视和上网

成为了很多人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地铁里、公车上、

饭桌前,教室里等等场所,随处可见。而儿童青少年

上学的时候乖乖坐在教室里学文化,课余时间又被各

种各样的补习班和特长班占据了时间,好不容易有了

歇息时间,想玩没有同伴,父母又忙。于是不是去挥

汗如雨,而是选择与电子产品打交道,不能通过体力

活动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

2.2 2005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贫血状况

2.2.1 贫血检出率表4可见,2005年贫血检出率乡村

是城市的6倍,男性贫血率高于女性,其中乡村男性

贫血率最高。2010年贫血检出率总体上是城市高于农

村,性别差异不大,其中城市女性贫血率最高。

与2005年相比,2010年乡村、男乡、女乡的贫血

率出现下降,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除男贫血率不具

显著性外,其余各组具高度显著性。城市的贫血率高

于乡村,城乡的贫血状况出现反转,由2005年的乡村

高于城市变为城市高于乡村,且城乡差距在缩小。可

能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城乡饮食的营养差

距渐渐缩小,而且随着乡村人口各方面素质和生活水

平的大幅度提高,对饮食的营养认识也大大提高。城

市的贫血率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生活

节奏的加快,部分儿童青少年的饮食更趋向于快餐化,

营养得不到全方面的保证。另一方面,城市的学生学

习压力远远大于乡村的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休

息得不到充分的保证的同时,锻炼的时间也相对较少,

不能通过锻炼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导致城市男女贫

血率大幅度上升。从性别上看,2005年男子的贫血发

病率高于女性,而2010年女性的贫血率略高于男性,

造成这种现状的可能原因是14岁年龄组女生的贫血率

较高,可能与青春期身处于旺盛生长阶段,以及偏食、

月经期失血有关。

2.2.2 不同年龄组城乡男女贫血率2005年和2010年

不同年龄组男女城乡的贫血率见表5。从实验结果来

2005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除17岁男乡贫血率超过

20%以外,其余均低于10%。2010年12岁女城、14

岁男女城和男女乡、17岁男乡的贫血率均超过10%。

14岁年龄组高发贫血的原因可能是与青春期生长发育

骤增有关,也可能与男子此年龄组的贫血标准高有关。

2010年14岁、17岁男性和12岁、14岁女性是高贫血

发病率阶段。有研究表明:贫血学生营养摄入不足,

膳食结构不合理,改善营养是预防贫血促进生长发育

的关键。

与2005年相比,男城的贫血率各年龄均出现升高,

以12岁和14岁年龄段增长幅度为明显,由2.14%上

升至14.58%,差异具高度显著性;14岁男乡贫血率出

现上升,其余年龄下降,且男乡的下降较为明显,差

异具高度显著性;17岁女城贫血率下降,其余年龄均

升高,其中9岁、12岁和14岁差异具高度显著性;14

岁和17岁女乡贫血率升高,其中14岁差异具高度显

著性,其余年龄均是下降趋势,其中7岁女乡贫血率

下降明显,差异具高度显著性。从以上比较可以得出:

经过五年的时间,黑龙江省的儿童青少年的贫血情况

不同年龄段变化特点不同。乡村除14岁外,男女各年

龄段贫血率均下降,17岁乡村男性发病率虽然下降,

但仍是贫血高发群体。城市贫血率上升;城市各年龄

段贫血率均有升高趋势,其中12岁、14岁男城和9岁、

12岁、14岁女城贫血率骤增。可以看出,贫血率的年

龄特点与青春期有关,所以青春期和青春期启动前是

今后贫血预防的重点。应在此年龄段加大监督力度,

注意营养的摄入,特别重视含铁和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2.2.3 贫血程度根据血红蛋白的多少贫血可分为轻度贫

血:90~119g/L(90~129g/L,男14~17岁),中

度贫血:60~89g/L,重度贫血:30~59g/L。2005

年和2010年贫血程度比较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与2005年相比,2010年没有重

度贫血的出现,中度贫血率下降,主要是轻度的贫血,

贫血程度有所减轻。贫血患者可表现出乏力、易倦、

免疫力低下、头晕眼花、面无血色、暗淡无光、舌头

指甲发白、心悸、头发干枯易脱等症状,儿童可出现

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较严重后果。但是轻度贫

血的症状较轻微,中度贫血在体力劳动后会有心慌气

短的感觉,而重度贫血已无法正常完成日常体力活动。

因此,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

的关键期,对于贫血在早期应积极进行防治。贫血程

度的降低,表明整体上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营养水平

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3 结论

(1)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血红蛋白含量

城市高于农村,与2005年相比血红蛋白整体水平下降。

(2)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率城市高

于农村,与2005年相比,贫血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乡村的贫血率出现下降,而城市的贫血率出现上升,

其中青春期的贫血率上升明显。

(3)与2005年相比,2010年黑龙江省儿童青少

年贫血程度有所减轻,主要为轻度贫血。

总之,12~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检出率较高,是

贫血高发年龄段,此年龄段是黑龙江省贫血防治工作

的重点。血红蛋白下降和贫血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一是家长和孩子对健康饮食知识的缺乏,造成

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贫血;二是女生的高贫血率,与

青春期女生本身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再加月经期失血

有关;而14~17岁男生的高贫血率则可能因为机体生

长旺盛蛋白质和铁的供应不足造成的,也可能与贫血

筛查标准高有关。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的未成年性,在

缺铁性贫血的防治问题上,要重“防”,铁剂的治疗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作为成年人

群体的家长和学校担负了―定的责任,搞好家庭的“小

餐桌”和学校的“大餐桌”,支持和鼓励他们进行适

当的体育锻炼,才能真正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

况和机能状态。

参考文献:

[1]崔晶,栗娜,栗学军,等.长春市中小学学

生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6,

27(3):294-295.

[2]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

健康调研工作手册[M].北京:教育部体育卫生

与艺术教育司,2010:86-91.

[3]曾宪民,盛晓梅.黑河市2213名中小学生血红

蛋白检测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6):654.

[4]岳峰,桂云,宋婵娟.合肥市儿童青少年贫血

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4(5):

347-348,361.

[5]汪正园,张鑫毅,孙建琴,等.上海市闵行区民

工小学学生贫血与生长发育状况调查[J].中国儿

童保健杂志,2011(19):318-320.

[6]施爱珍,刘弘,邹淑蓉,等.上海市中小学生

第7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请笑纳!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1学校健康教育是利用学校教育,使儿童少年获得卫生知识,转变卫生态度,产生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我校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建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责任到室、到人,分工明确

二、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教育

确保每周0.5课时健康教育课,开课率为100%,做到有课本、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等第。这是传授健康知识的基础阵地,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育,做到在欢快的、激进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理念。

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选择一些常用的、有难度的卫生知识,进一步强化传授,或根据季节性的变化,有目的地进行季节病的预防宣传,如流感、肝炎、性病等。

三、加强健康教育课管理

①教材和教具:教材做到

1、体现“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八项内容;

2、教育内容(文字、插图)无概念错误;

3、课文深度和文字质量符合教学规律;

配备好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及其它类型的健康教育用具。

②教学计划:每个年级都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③教案: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8项主要内容;教案书写力求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主要内容。

④师资培训:保证授课教师平均每人每学年接受120小时以上的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培训班、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

⑤授课质量:要求授课教师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等5项。

4、硬件实施到位:采光照明与黑板、课桌椅、饮水与洗漱设施、厕所设施、教学用房等均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添置、改善。

5、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

知识教育是基础,让学生建立健康的卫生行为是关键,平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时常督促学生行使卫生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早晚刷牙、饭口漱口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卫生行为以及一些健康行为实际操作项目如:身高的测量、体重的测量、脉搏的测量、体温的测量、做眼保健操的正确姿势、正确的读写坐姿等,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及技能。

6、营造宣传舆论氛围。

学校利用一些特定的宣传日,大力宣传发动,有“爱牙日”、“防艾日”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一些如“爱眼知识问答”,通过班队课、家长会等宣传契机,进行健康传播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本学期我们始终贯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把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长抓不懈,领导重视,教师认真执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全校师生逐步树立起了健康理念。

一、具体工作

(一)认真落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以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全局观念,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我们一直以来十分注重抓好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在内的综合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整体素质来抓。为此,学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调整和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使之逐步进入科学化的轨道。

(三)完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以校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监督评价小组,总结去年的工作经验,今学期对健康教育监督评价体制进一步完善,丰富了评价内容,健全了评价标准。整个健康教育评价本着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评价、有奖有罚,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立足根本,营造氛围,学校健康教育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坚持将健康教育列入了整个教学计划,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及常见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作用。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校针对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选择教材,以及将学习方法指导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二、反思与展望

(一)我校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科研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带教育的良性发展的模式。

(二)在健康教育的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和塑造,这一点有违健康教育的宗旨。我们在塑造学生共性的同时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塑造。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健康人格不但要求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三)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还离健全、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很多时间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了身体力行对学生有着更有效的教育意义。

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3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一、完成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已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在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上有关部门的要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宣传日、等进行宣传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 利用广播、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根据计划的内容认真执行,重点进行五、六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针对年龄的特点单独出了板报,在11月1日举行进行了以青春期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开设青春热线、青春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学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发展。

2、上好健康教育课

多年来,我校把健康教育课当成健康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课一直按照上级的标准开足、开满课时,做到每两周上一节课有专职的教师上课,教师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并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学,把上课、宣传、活动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学生有笔记,有教材,有年终考核成绩,使健康教育能从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面向学生进行教育。

3、积极进行吸烟危害身体和“碘缺乏病”的防治

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吸烟不但影响身体发育,而且影响智力的发育,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针对一些在校吸烟的教师和家长进行教育,杜绝在学生面前吸烟,给了学生一个清新,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中向学生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特别是缺碘对青少年的危害,缺碘不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而且可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让学生学会防止碘的流失,有效地保护自己。

4、认真做好学生的体质监测及体质监测后的统计工作

每年的体质监测工作在上半年完成,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我们做好了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了体质监测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配合医生做好体质近侧,完成了监测任务。下半年做好了检测后的统计工作,上报有关报表,整理了有关资料。在近侧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患病问题,及时统计出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防止有关学生的病情因此延误,使监测工作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5、积极进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预防龋齿,沙眼,视力不良当作了重点来抓。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使学生做操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稳中有降。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口腔,早发现龋齿早治疗,是控制龋齿发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体质监测来看龋齿的患病率下降十多个百分点。

在预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学生用流水洗脸,不用脏手揉眼睛,发现沙眼患者要积极的治疗,特别要发现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疗,这让有效地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今年沙眼的患病率与去年相比明显下降。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4一年来,我校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1、卫生教学,传授知识。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了“五个有”:即有教材、教师、教案、教时、评价。教导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的上课和备课情况,百分之百的老师都是按计划备课上课,起到了预设的效果。

(2)为学生提供了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在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建立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老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培养了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3)提高了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控烟知识教育。在办公室、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设置了明显的控烟、劝阻吸烟的标志、标识。加强教职工及家属行为规范管理,教职工不得在校园公共场所、学生面前吸烟。大力营造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目前,在校园里已经看不到吸烟的人员,就是家长来学校,看见禁烟标记,也主动配合,不抽烟了,应该说: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5)食品卫生。学校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严把食品进货关和加工操作关。为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卫生环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全体师生懂得了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了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

(3)学生个人卫生基本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了的生活方式。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配合卫生院印发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的教育力度,组织了厕所消毒。

(5)开展了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

3、卫生服务,健康监测。

(1)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了对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指导,要求改善饮食及不良饮食习惯,纠正偏食,增加动物性食物,提高个人卫生水平,注意用眼卫生。

(2)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

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提高了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3)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

积极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

当然,跟我们的目标相比,我们觉得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加强,我们将继续努力,创新我们的工作,为宜陵镇的卫生事业服务,更为我校师生健康服务。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5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中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卫生知识,提高自己的防病能力,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每周进行两次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次是每星期二的健康教育课,由各班主任根据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进行讲授,这项工作由教导处和卫生老师共同把关,另一次是每星期一的卫生广播。主要是区里的一些重要精神,学校的一些事项布置以及常见病知识的宣传等。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都做到有备课、有教案、有检查记录。事实证明开展一定规模的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说,既增长了知识,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防病工作

防近工作是学校的重头戏,目前学生中的患近率仍较高, 如何降低学生患近率?每年开展两次防近宣传周,各班进行黑板报评比,读写姿势评比、眼保健操评比等,取得了较好成绩。希望尽自己的力量来降低学生的患近率,使它们的眼睛更明亮。

三、创建工作

第8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生计

职业生涯教育即生计教育。“生计”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生计定义来自于舒伯(1976)的论点:生计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计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至退休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

一、概述

职业生涯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基础教育对学生职业意识和理想的形成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很晚,小学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还是认为小学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近年来,在网站和报纸杂志上不乏各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报告,但大都以具体案例为主,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对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研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在小学教育中加入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元素,发展了各种生涯教育模式。

二、对象和方法

对象:本调查对象为在校的3~5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及校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6份。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21人,五年级60人。

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问卷为《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状况调查问卷》访谈法:对部分学生及教师,校长进行访谈,了解实施情况。

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

三、杭州市小学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

小学生听说过职业生涯教育的很少,只有21.4%的人曾经听人提起过“生涯教育”。很多孩子对“职业”的概念也不明确,据我们统计,只有三成的被调查者能准确回答出家长的职业,很多学生把“开汽车”,“开超市”,“谈生意”,“卖钢材”等作为一种职业来认知。

(二)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意识是指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人。对小学生而言,就是要培养自我概念意识以及觉察能力。总体说来,学生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自我觉察意识。

(三)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是指与人交往,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人际关系技巧主要是指要正确认识个别和团体的差异,能欣赏别人的优缺点,能与他人合作。

(四)作决策

简单的说,做决策就是做决定。对小学生而言,作决策是指运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决定简单的事。总体说来,小学生的决策意识并不强,依赖性较强。

(五)工作意愿

排名前三的职业,三年级学生:科学家、医生、教师;四年级学生:医生、教师、科学家;五年级学生:律师、教师、演员。与前两个年级相比,工作意愿更为分散,出现了更多的职业,如:飞行员,软件设计师,服装搭配师等。

(六)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是指顺利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对小学生来说,操作技能就是进行简单任务完成的方案设计。当问及:暑假完成的事是否有过规划时,基本上的学生都有过规划,且都顺利完成,其中,五年级的的实施率和完成率最高,三年级的最低,只有五成能顺利完成。

(七)经济意识

在小学阶段,经济意识建立过程是指帮助学生熟悉经济系统和正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中的社会与经济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生活产生的意义。

(八)工作价值

工作价值意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劳动不分贵贱,工作的目的在于服务大众。在“你觉得厨师与飞行员相比哪个好”的问题中,88.1%的学生都认为两个都好,都对别人有帮助,没有明显的职业歧视倾向。

四、问题分析

(一)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上的滞后

小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从出生(下转第57页)(上接第58页)到14岁左右,这个时期经过游戏、玩耍、电视媒体、家人观察等方式,开始发展自我观念,渐渐了解自己和能力的重要,认识工作世界,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启发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强化对职业的认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

(二)职业生涯教育认识上的模糊

从调查中发现,当问及教师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时,同一学校的老师回答不统一,甚至有很多教师并不明白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不知道职业生涯教育的起源、发展和其特有的教育目标、特征及教育内容。

(三)职业生涯教育实践上的偏差

职业生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同其他各项教育工作有密切的联系。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施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各种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这类活动举办的次数很少,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举行的活动争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尚未引起重视,很多学生既无就业的意识和思想准备,又无就业的技能,对自己兴趣、能力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合理地流向和选择适合的专业和职业,即便是大学毕业生也因一直以来对职业世界以及自身素质的认识的缺乏,而局限于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了解,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教育上的这些缺陷和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加剧了劳动就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各小学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顺应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努力探索有效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程社明.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J].中外企业文化,2003,(2).

第9篇: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方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主体参与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43-02

主体参与教学的概念及原则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式教学应遵循以下规律:

1.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即要求学生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体现其“主人翁”的学习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为主体变为“主导”,使学生真正愿意、乐意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提升自身语文素质的教学目的。

2.“不拘一格”的教学组织模式

所谓“不拘一格”,是指教学目标“不拘一格”、学生参与层次“不拘一格”、考核评价标准“不拘一格”。如在考核形式上不只是期末考试、升学考试等形式,还可以适当地开展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学生参与度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交流是主体参与式教学的主要实现方式

互动式教学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参与程度,达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吸引学生各组积极参与。由于在各组之间存在竞争,学生的互动程度比传统教学模式要有效得多。

二 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性下降现象及原因

虽然“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呼喊了很多年,但真正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性仍然不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1.由于青春期的到来,使学生变得羞于开口

在中学教学中,尤其是初中高年级和高中阶段,适逢学生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童言无忌”,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任凭老师“摆布”。在课堂上,有了想法却不想甚至不敢表达出来,思想变得复杂,使得参与度下降。

2.语文教材内容的设置,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心理预期有所差距。中学生往往感兴趣的事情是流行歌曲、明星偶像,而像汪国真、席幕容的现代诗人他们大都没有兴趣关注,更何况写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古体诗歌和文言文。但传统文学教育又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怎样设计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思路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关键。

3.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不科学

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主要途径,因此提问技巧十分关键。但有时在问题设计上存在指向不明、问题情境预设性过强等问题,使学生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驾驭能力不强,使课堂秩序混乱,成为学生“主导”课堂。这是造成许多教师不敢采用大比例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

三 提高学生语文课堂主体参与性的方法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学生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其目的是克服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弊端。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是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保障。即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和指标、改革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升学考核模式等。

2.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拓展课堂内涵

如果说语文教材主要采用的是经典,那么语文辅导教材就应是体现时代特点的有益补充。语文课堂要依据经典,体现时代特色,充分利用好教材和教辅两个工具。所以,辅导教材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是教师展开互动教学,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能动性的“金钥匙”,也是拓展课堂教学内涵的“血库”。

3.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语文是集实践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理性和感性认识同时得到升华。

四 主体参与式课堂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笔者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了学生主体参与式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分为准备、学习、评价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分别体现了小组划分、任务分配、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评价与奖惩等环节。如下图所示:

中学语文主体参与式教学实施路径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小组划分与任务分配两个环节,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人数为6人,组员每月调整1次。在组员中,每组还特别安排了性格外向、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以调动组员的参与积极性。在任务分配中,实行轮换制,保证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

2.学习阶段

学习阶段包括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中学语文教师要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调整教学方案,细致观察和介入,对学习困难的小组成员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交流汇报中,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回答问题、辩论等。

3.评价阶段

在中学语文主体参与教学中,参与教学的不再是教师和某个学生,而是教师和一个小团体。那么,在进行成绩评价时,就应体现小组成员每个个体的贡献。评价成绩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真正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激励其进取心和荣誉感,从而达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五 小结

主体参与式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部分教师在参与式教学的认识上和教学的组织管理等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误区。因此,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还应该针对教师、学生、课堂内容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