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辅导员考核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辅导员考核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辅导员考核细则

第1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考核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06-01

根据教育部2006年5月通过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在教育部的号召下,各地各高校都纷纷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考核细则及实施办法,把它作为促进辅导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一、辅导员工作考核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考核是对辅导员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奖优惩劣,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作,具体表现为:第一是对辅导员成长的促进,使辅导员在考核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素质和能力;第二是对辅导员工作的促进,通过考核,使辅导员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改进,提高工作水平;第三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促进,通过考核,使辅导员队伍逐步迈进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

二、辅导员工作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过审视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现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考核指标设定不科学,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能众多,既要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在制定考核指标时,有的高校倾向于采用定性考核,普遍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有的高校又倾向于定量考核,将考核指标细化,如学生申请入党申请情况、学生日常行为违纪情况、学生考试平均学分绩点、学生获得各类奖励的比率、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学生考研比率等等。然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各有利弊,辅导员的“德”、“能”易于定性,难于定量,“勤”、“绩”易于定量,又难于定性,而将指标细化虽易于定量,却很难量化各项指标,做到整理评价。

2、考核时间偏重于短期

众多高校将辅导员的考核时间都放在期末或年末较短的一段时间里,部分辅导员为了在短时间里取得良好的考核结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具体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不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3、考核标准“一刀切”

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的考核过程中,无视辅导员工作之间的差异,将分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人数的辅导员放在同一起跑线,用同一标准去衡量。然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和应受的压力也各不相同。如对辅导员的就业工作考核中,只关心就业率的多少,而没有关心就业率背后,辅导员所负责的毕业人数的多少,显然有失公正,易挫伤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4、考核结果缺乏反馈

在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过程中,缺失计划、辅导、反馈等环节,使得辅导员在考核中处于被动状态,考核结果上交人事处,考核工作也就完成了,结果完全没有反馈给辅导员。如果辅导员没有接到对其工作考核的意见反馈,特别是辅导员考核为什么被评为某个等级、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工作需要改进等方面没有反馈,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就无法改进,问题仍然存在,绩效仍然不高,发展仍然没有目标,专业化和职业化更无从谈起。

三、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由于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各有利弊,在考核中,需综合二者的优点,使其优势互补,但又要有所侧重,当以定性考核为主,即确定辅导员的工作是否符合辅导员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确定一些量化指标,如所带班级有无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学生到课率、课程考试不及格率、学生违纪率、学生党员比例、英语四级通过率、与多少位学生谈心、召开过多少次班会、撰写多少篇论文等具体的工作任务,使辅导员的工作考核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2、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

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应当以年度考核为主,平时考核为辅。平时考核主要考核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临时工作及基础性工作,并做好与工作考核内容有关的记录,以此作为年度考核评价的依据。年度评价主要是在学期末、年末,通过对照考评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评价。

3、考核差别化原则。考核在等级之间应有鲜明的差别界限,不能“一刀切”。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考核标准。

4、重视对辅导员考核的反馈

无论是学期末还是学年末考核,辅导员考核结果出来后,并不意味着考核工作的结束,考核是辅导员有效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考核的结果应该及时持续地反馈给辅导员本人,明确其考核结果,并使被考核的辅导员能明了学校对自己的期望,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达到改正缺点、提高优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责任感,提升自我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迪明 马英.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的反思及改进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08,08

第2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2018年,我院学生科在学工处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其他科室的配合和全体学管人员、学生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协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制度,抓内部建设

学生科是学校学生管理教育的主要职能科室,只有不断加强科室建设,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完成好各项工作。我科室不断完善岗位职责和科室值班制度,进一步深化年级辅导员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班主任考核细则,做到人人岗位职责明确,事事有章可循,关键的时间段,重点部位,时时有人值班,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服务学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我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增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加大年级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学院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任用上下功夫,由专业老师自己报名,学院党委考核,筛选一些责任心强,有能力的人负充实学生管理队伍。学院经常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会议,对班级管理和年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然后根据《班主任考核细则》和《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制度》,对班级考核和年级常规工作量化考核相结合,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使我院学生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学院要求班主任、辅导员每学年撰写学管工作论文,在今年的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辅导员张丹老师的论文被评为一等奖。

三.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抓德育教育是学生科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上以及怎样做人方面狠下功夫,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狠抓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日常活动中做到不穿奇装异服;不涂脂抹粉,画眼描眉;不讲脏话,粗话;不乱扔杂物;不乱倒饭菜;保持校园整洁;不损坏公物,节约水电;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切实抓好寝室环境卫生,美化环境育人

校园的卫生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文化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而且有助于大家的身心健康。因此,切实抓好寝室环境卫生工作也是学生科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院实行每周一次寝室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寝室卫生、违章用电和各种安全隐患,每月评比一次文明寝室,颁发流动红旗,并且长期坚持开展此项工作;对情况较差的寝室,及时通知整改,对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实施严抓,严管;检查评比的结果及时公布,并将评比结果与班级考核捆绑在一起,奖优罚劣,大大提高学生讲卫生和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

五.加强学生干部、党员的管理和培养

学生干部和党员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学生干部和党员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院常年坚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挂靠寝室工作,每个寝室都有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学院每年都会从低年级学生中选拔一批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学生加入到学生会的队伍之中,为了让他们在学生管理中发挥作用,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通过讲座,交流,座谈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通过考核和老学生干部的经验介绍,提高他们工作水平,通过督促,检查,评比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目前这批学生骨干在学生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部队伍也较稳定,学生自主管理工作走上规范之路。

六.抓好常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1.积极配合学工处开展“宿舍文化艺术节”活动,在今年的宿舍文化艺术节中,我院各项活动成绩突出,以绝对优势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2.积极主动地配合财务处收缴学费,年学杂费在学生科和全体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合下,收缴率达到99%以上,圆满地完成任务。

3.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顺利完成了全院学生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贫困助学金的数据统计和申报工作,完成省教育厅关于发放学生零时生活补贴的发放工作,以及全体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发放工作。

4.按照学校规定圆满完成了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和优秀干部、三好学生等评先评优工作。

5.顺利完成新生的入学和军训工作,军训获得“优秀连”的荣誉称号。

6.完成学校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七.积极配合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

积极支持配合校团委工作,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院社会实践队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江西省先进社会实践队”荣誉称号;在井冈山大学第五届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总分第一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我院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学院有1件作品获全国二等奖,2件作品获省级奖项,学院也获得“挑战杯”优秀组织奖。我院所取得的成绩较以往有了大的突破,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有力促进了学生全面进步。

八.存在的不足之处

今年虽然努力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一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1.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有待创新;

2.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3.学生的学风建设有待提高,考研和专升本和先进院系相比有一定差距;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和提高。

总之,总结过去工作中经验教训,是为了明年更好地工作,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我们力争明年的学生管理更上一层楼。

第3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43号),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按照学校关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学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环资学院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坚持狠抓优良教学学风,全面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如下:

一、辅导员配备与聘任

环资学院现有本科生2388人,研究生274人;按照1:200师生比配备辅导员,目前辅导员共计12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其中,专职辅导员10人(含彭熙——在读博士,未聘岗位,但从2018年开始暂代休产假辅导员王娇工作),兼职辅导员2人(含2018年学校公招分配的新近人员——王岩,暂代休产假辅导员尹春燕工作,实际上是7月正式到岗,现提前上岗工作);向香源——新聘三类兼职辅导员,本院研二1+3学生,接手转岗辅导员王琳琬工作);12名辅导员中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11人,研究生辅导员1人(其中事业编制1人,人事7人,合同制4人;具有副高职称1人,讲师职称3人,其余助教及以下;聘辅导员专业技术岗6级(副高级)1人,专业技术岗9级(中级)2人)。

目前辅导员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随着李春林(大四辅导员,借调到学校党校办兼职2年)将在6月份带完毕业生后调入党校办,王婧怡带完一届后现带大一拟调入图书馆,如果同意2人调离,就面临着下半年还得补充1-2名辅导员接任工作(彭熙下半年博士毕业回教研室的话,就缺2人),如果没有补充得再聘任1-2名三类兼职辅导员。

二、辅导员工作条件、待遇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中心工作来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学院近年来积极改善辅导员工作条件与待遇。

第一,改善美化辅导员工作环境。2013年、2017年学院对于辅导员办公室进行了2次美化,充实辅导员办公设施,确保每位辅导员具有较好的办公环境,例如我院辅导员队伍组建了“学生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坊”,学院保障了团队每位成员的办公设备;今年学院正在筹建学生成长工作坊(含关工委工作办公室)与学生事务中心,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减轻辅导员部分事务性工作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与便利条件。

第二,实行弹性坐班制。学办以值班制为主,辅导员轮流值班,一方面确保每一天白天和晚上均有值班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也让辅导员老师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时间开展班级活动、走访学生寝室等,以及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教学或科研。

第三,保障考核奖励与福利。学院建立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全面考核评价辅导员工作情况,主要对照其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同时还有考核评分(评分中学生评价30%+辅导员互评30%+考核小组(含班主任)评价40%),并按考核情况评优推优;学院对于辅导员超额带学生人数,承担党支部书记、年级负责人、参与学科建设与教学等工作均按照聘岗方案核算超工作量,对辅导员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获奖等核算绩点进行奖励;学院还通过改进学院年终评奖评优机制确保每年辅导员至少有1人获得“年度考核优秀”(2016年、2017年均有2名辅导员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在前几年度一个“年度考核优秀”都没有);学院工会也对专职辅导员的正常福利待遇予以保障,同时对三类兼职辅导员,没有得到学校福利的部分,学院工会尽力进行补齐。

第四,强化辅导员学历深造与业务培训。学院积极鼓励与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学历深造,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各类业务培训、考取业务类相关证书。近3年来,学办辅导员深造博士学位2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5人、SYB讲师证3人,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证1人;学院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不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活动,分享培训体会或读书心得,实现交流思想、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目前,学院辅导员队伍再配合班主任队伍,能够较好引领学生思想,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学业、科技活动,能开展党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开展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危机事件处置等工作要求。

三、班主任队伍建设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西南科大党委发[2017]19号)文件精神与要求,学院制定《环境与资源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试行)》(未正式发文,因考核部分还在征求意见),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选聘与考核,并为2017级24个班级均配备班主任,其它年级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各班主任均已在所带班级开展工作,关于班主任工作落实和考核评价方面我们还需要探索。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发展建议与意见

【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够。我院目前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4年以上的只有4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因待遇问题、职称晋升、发展前景、工作压力等实际问题离岗和转岗,使队伍流动性、流失性较大(有辞职调离的,有调到其他部门岗位的)。尤其是职能部门对于辅导员需求不断,导致辅导员身兼多岗,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辅导员专一本职工作,也不利于队伍的相对稳定发展。

2、 辅导员工作事务过于繁杂。辅导员工作任务主要来自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只要是和学生沾边的事情都有可能分配给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结到辅导员工作中不到位,导致辅导员大量时间疲于处理政出多门的事务性工作,甚至是重复性的工作,从而真正的教育引导做得还是不够,深入寝室和深入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够。

3、辅导员专业素养与能力还需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且队伍过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发展不均衡,要承担思政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安全法纪教育、助学服务、招生就业等一系列责任重大工作,需要辅导员自身主动提升自我,要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努力提升职称等级,同时也需要学校相关制度机制进行保障。

【建议与意见】

1、减少行政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抽调、借调,尤其是对于连续工作未超过4年的辅导员,确保辅导员专一工作与各学院队伍的相对稳定。

2、进一步推进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校园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系统化、高效化,从而减轻辅导员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如奖助勤贷补等事务性,线上线下重复做工作)。

3、拓宽类似清华大学辅导员专项的培训项目,使辅导员队伍能获得更加专业和规范的业务学习,增加跨校际的一线辅导员相互交流学习活动,培育辅导员国际交流学习项目,选拔推荐优秀专职辅导员参与“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做好2017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6〕33号);另外,根据教育部令规定“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能落到实处。

4、进一步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尤其是近两年新近辅导员的合同制聘用管理问题,让辅导员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另外,希望将已经启动的辅导员职称单列、职务职级岗位晋升等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五、学风建设举措

第4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具体做法

第一,搭建“两支”教育队伍交流平台。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两支”教育队伍交流平台建设,由分管领导牵头具体负责,并提供必要的交流保障条件,使之制度化、长效化。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教管一体化合作平台”例会制度。建立思育工作者QQ群随时进行信息沟通,通过飞信等方式通报学生有关情况,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建立网络平台,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讨论、答疑。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指导非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提升理论水平。采取“结对交流”形式,在社科教师和非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之间采取配对子方式,一对多全覆盖,配对后,辅导员成了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指导教师,思政课教师则成为班级的思想理论教育顾问。结对交流实现课内、课外教育更加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更加紧密结合,形成最佳合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效形式。

第三,具备条件的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双向兼岗。具备条件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双向兼岗,即具有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可承担一定量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同时思政课教师也可兼任辅导员工作。根据专业背景,安排专职辅导员每人1-2个班,每周不超过8课时的思政课教学任务。规定所有思政课教师必须担任一个班辅导员,深入学生中去,近距离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准确掌握和了解学生第一手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并将发生在学生身边真实有趣、生动鲜活的事例运用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第四,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学习成绩评分的构成。对思政课成绩的评价由过去单一的卷面知识分改为卷面知识分和学生行为分相结合,权重各占50%,学生行为分确定的依据是学院政法教学部会同学生处制定了考评制度,具体记录在辅导员填写的《学生行为档案》里,思政课一学期上完,先根据卷面成绩及课堂表现打出理论知识分,学生行为分主要看以后行为表现,学生行为分可每学年评定一次,到学生毕业时汇总确定。

深度融合中的困境

第一,工作负担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承担自己本来的教学任务,还要指导非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提升理论水平,成为其所带班级(一般一名专职辅导员要带4个班)的思想理论教育顾问。对于一名专业教师这就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而且这额外的工作目前还没有相应配套的激励措施。非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要随堂听课,比较系统地听完一年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后要求辅导员提交总结和心得体会,还要对其进行考核。这促使辅导员不仅要带好自己的班级,还要抽空去学习提高,接受考核,工作压力明显增大。

第二,非思政专业背景辅导员积极性不高 。具有社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可承担一定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其可以申请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技术职务,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出路,非思政专业背景辅导员,特别是与所在学校所设专业不吻合的难以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方向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具体操作中积极性大打折扣。

第三,学生行为分准确评定有一定难度。学生行为分确定的依据是学院政法教学部会同学生处制定了考评制度,平时进行写实性记录,每学年结束评定一次。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好掌握,学生行为分评定的准确率较高。但作为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至少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有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长达一年,这段时间学生的表现仅凭实习单位的一纸实习鉴定,难以对学生行为分准确评定。虽然辅导员也通过飞信、QQ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表现的信息收集,但毕竟缺乏第一手资料。

第四,深度融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机制进行的探索主要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牵头负责的,并把此项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据此申报了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但在探索中也遇到诸如配套激励措施缺失、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如何进一步协调、人手不足,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创新,涉及面广、任务重,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障此项创新能顺利开展下去,应做好顶层设计,把此项工作列入院党委的重要工作日程,搭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平台,制定相关配套制度,理顺各种关系,力促深度融合机制不断完善。

对策建议

第一,从体制上搭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平台。

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将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深度融合平台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从学校层面确立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融合的规划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及考评奖惩等制度,建立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相互融合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应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逐步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

搭建交流平台。1.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平台。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相互兼职是双方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利用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或课下活动的方式,增进情感沟通,为双方相互融合打下良好基础。2.搭建工作会议平台。定期不定期召开以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主要参加者的例会,相互通报当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参加者可以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之道。3.搭建科研合作平台。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可以组成研究团队,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申报,以科研促进实际工作的开展,将实际工作当中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

第二,严把辅导员入口关,优先选拔思政教育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第三,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思政课考核的时间跨度应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即从学生入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到毕业离校的最后一天。其次,思政课应拓展考核范围。实行知行合一的思政课综合考核方法,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和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把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与考核;把学生在校期间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考核范畴;将学生获奖和违纪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把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最后,提高考核的有效性。1.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校特点,共同制定一个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并经院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以学校文件形式下发。2.全面掌握学生在校三年的表现情况。多渠道收集学生信息,做好相关记录。实行数字化校园的学校,可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记录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未实行数字化校园的学校平时应做好写实性记录工作。3. 思政理论课的考核必须具有针对性,结合其专业实践(实习)活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考核。很多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有的是“三阶段递进”模式、有的是“校企互融、四段交替” 模式、有的是推行“工程化、多学段”模式、有的是“引企入校融合”模式等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时间、地点、要求不一样,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也应体现差异性。

第四,探索思政课教学的多种模式。

其一, “1+1>2”学生管理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模式。思政课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如兼职担任一定的辅导员工作,在实践中了解学生的所闻所想,拉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将这些信息、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效果。同样,辅导员的工作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外,要走进教学课堂,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它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效果。只有将二者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用,才能使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第5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需求;对策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实施者,承担着大学生“三观”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与维稳、奖惩评优与助贷、班级建设与管理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诸多工作。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学生工作是否深入有效,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一支符合学生需求的、具备相应能力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问卷设计

什么样的辅导员才是学生认可和接纳的?学生对于辅导员有怎样的要求和希望?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向学生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8份。问卷的发放涵盖大一到大四、文科类和理科类、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

问卷的呈现形式包括单选、多选、排序。问卷内容中,学生对辅导员希望和要求包括性别、关系定位、工作内容、能力要求、沟通方式、不能忍受的缺点等,涉及辅导员自然属性、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工作定位、综合素质等方面。

二、从问卷调查看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现状和学生对辅导员的需求和希望

1.关于辅导员的自然属性与开展工作的相关度。有78%的学生认为辅导员与自己同性还是异性的问题并不是他们对辅导员认可与否的影响因素,有68%的同学认为辅导员在工作中的“方法和态度”是影响自己和辅导员关系的重要因素。可见,辅导员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因素并不是决定学生对于辅导员是否接纳和认可的因素,辅导员在工作中所运用的方法和表现出来的语言、动作、行为等主观方面的表现才是学生最关注的。

2.关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式。在被问到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内容时,除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基本职能外,71%的低年级学生将“生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放在首位,73%的高年级学生将“对学生实施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放在首位。在高年级学生中,63%的同学希望辅导员能够“给予学生专业学习的建议和指导”。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外,独立学院的学生还希望得到来自于辅导员的关于专业学习的建议和指导。这与独立学院多聘用兼职教师的客观实际吻合。兼职教师一般课后即离开学校,使得学生与兼职教师交流、沟通不够,未能得到及时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问题上,有38%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既能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也能对自己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有3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应“既能做好生活服务工作,也能开展专业学习指导和综合能力培养”,选择这一选项的低年级学生为43%,而高年级学生仅为18%。可见高年级学生普遍更为关注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低年级学生更希望学会如何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扰。

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上,有33%的学生最希望与辅导员通过“面对面的促膝谈心”的方式沟通,有29%的学生最希望辅导员“通过QQ、EMAIL、MSN等网络方式”与其进行沟通。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辅导员利用网络通讯方式与自己交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与辅导员面对面的交流。

3.关于辅导员的定位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希望与辅导员之间是“朋友”关系,有18%的学生的希望与辅导员之间是“师生”关系。学生希望与辅导员之间形成朋友的关系,辅导员能够采用“朋友式”的适当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

在问卷中涉及的辅导员能力与素质方面,分别有50%和73%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将“责任感和爱心”放在他们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三项素质之中。61%的高年级学生认为“管理、组织、协调、特长等综合能力”是辅导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另外,分别有33%和53%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将“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列入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前三位。

在谈到最不能忍受的辅导员工作中的缺点或不足时,相较于“创造性、灵活性”、“学识和能力”以及“责任感和主动性”,70%以上的学生最不能容忍辅导员“办事不公”、“方法陈旧”、“态度恶劣”。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第6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12-02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加之各种思潮的涌入,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上还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不够成熟、易冲动的特点,打着各种幌子煽动学生闹事,企图破坏社会稳定。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法制纪律和安全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承担大量日常管理事务,跟大学生接触最直接、最频繁,更容易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更善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利用这种优势,主动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勤奋努力、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风气,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效抵制各种有害文化、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辅导员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还明显滞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辅导员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与学生有关的一切事务都需要辅导员的组织和参与。按照教育部对专职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配备标准要求,许多高校都还达不到这个比例,有的学校按照1:400的比例配备,有的甚至比例更低。辅导员数量不足,但是工作任务繁重,使得辅导员每日陷入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严重影响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优势的有效发挥。

2.辅导员年龄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

高校辅导员绝大多数从应届硕士毕业生中选拔,年龄较轻,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威信不高,遇到问题不容易说服学生,较难提供有效指导的困难,严重挫伤辅导员自信心,使之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多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很少,很多辅导员根本没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培训,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辅导员专业学习和工作交流不足,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工作技巧,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确实开展了许多辅导员培训,但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主要问题是培训大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依旧停留在讲座、报告等传统方法上,缺少交流和创新的环节。而且由于名额或经费有限,有机会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始终是少数。长此以往,导致辅导员知识结构单薄,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对工作中所遇到问题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4.辅导员待遇不高、发展空间不足,缺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辅导员所承担的重大责任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完全不亚于专业教师,但在工资待遇、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与专业教师却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继出台多个文件,把高校辅导员定位为具有教师与管理干部双重身份,这使得辅导员既可以参加职称晋升,也可以竞聘行政职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高校辅导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事务性工作中,无暇进行科研,很难达到职称评定的科研要求。而且学校行政职位少,竞争激烈,竞聘难度大。不少辅导员对自身发展感到担忧,对现状产生不满,不能安心开展工作,也导致辅导员队伍人才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许多辅导员在工作几年之后,选择离开辅导员队伍,转岗到其他岗位,这不仅无法保证辅导员的数量,而且严重影响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的途径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就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切实增强实效性。

1.增加辅导员数量,明确岗位职责,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辅导员,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尽可能地把辅导员从繁杂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强方向性和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2.完善专业和年龄结构,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各高校在选聘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高等人才选聘到队伍中来。还应当进一步强调对其专业背景的要求,尽可能聘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应聘者。对于已聘用的其他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应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为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优化队伍结构,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待遇,明确发展路径,减少人才流失,形成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辅导员队伍,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

3.加强培训和科研,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能支持

作为工作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和专项培训,为辅导员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各高校还要加大对辅导员的科研投入,组织辅导员积极申报课题,分析、解决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强化学习、交流和科研,有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完善辅导员考核体系,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制定规范的考核细则,探索一套合理的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十分必要。在考核中,要坚持将工作业绩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还可以采取新形式、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考核方式,如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知识问答等方式,以赛代考,将考核切实落到实处。

视辅导员考核结果的不同,应当给予不同对待。对于考评为优秀的辅导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岗位聘用、干部选拔、培养进修等方面予以优先推荐。还要树立先进典型,发挥优秀辅导员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增强辅导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对于不够优秀或不称职的辅导员,要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帮助其成长,使其努力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家靠拢。

5.提高辅导员待遇,完善发展路径,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生活保障

要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解决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一部分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提升他们的学位层次和理论水平。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提高了,职称也就上去了,有了发展事业的平台,辅导员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工作队伍中来,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还应把辅导员作为高校后备干部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来源,根据辅导员的能力和表现大胆进行提拔,建立从专职辅导员中选拔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提高待遇,完善发展路径,能够全面提升辅导员对其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6.鼓励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渠道

辅导员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阵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效引导,是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工作中还要定期开展相关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总结经验,努力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10.

[2]董慧彬.浅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专业工作发展的路径[J].教育科学,2012,(10).

第7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研究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13-02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新词,它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是指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它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辅导员针对学生的管理需求,贯彻理念、明确责任、重视过程、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成为研究生辅导员共同的心声,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辅导员开展研究生精细化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班级及党支部建设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取决于导师人数配置,目前高校大多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导师人数差异导致各专业研究生人数、质量相差很大,学校弱势学科的研究生寥寥无几,而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济济一堂,出类拔萃。班级和党支部建设是辅导员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生源高校不同导致入党材料规范不一,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被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证明材料不齐全导致其积极分子身份存在争议。

2.研究生参与课外学术活动及文体活动方面。高校的课外学术活动主要以学科竞赛、学术讲座为主。学科竞赛需学生投入大量精力且获奖结果未知性较大,学生参与度普遍不高。以笔者所带研究生为例,学生在研一时参与度不足10%,主要以挑战杯、数模、英语竞赛为主。学校每年都会请大量的专家来学校做学术讲座,学生处为保证出席人数,得向各学院摊派参会人数。各学院举办的讲座也是需各班级摊派。研究生参与文体活动积极性不高导致对学生生活习惯及性格影响较大,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等。

3.研究生的综合测评及奖学金分配方面。研究生综合测评细则不够完善。研究生的奖学金往往与综合测评排名挂钩,综合测评中争议最大的是德、智、体的加分部分,虽然学校有统一的研究生手册规定,但往往有一些加分个例不在条款规定之内,处于尴尬的地位。基础奖学金分配方面,学校方面只会按照学术型和专业型人数的比例给各学院分总人数,而在学院层面,根据班级的建立标准不同,综合测评的排名有的建立在班级,有的建立在专业方向,需再次细分名额,辅导员需制定符合本学院的奖学金发放规定。

4.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方面。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特有。就像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小偷的存在一样,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一直触动着导师和辅导员的脑神经。目前,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群体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论文抄袭、成果剽窃和一稿多投,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对学生、学校造成恶劣影响。

二、辅导员开展研究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几点准备

1.严格要求自己。辅导员是一个良心活,即使现有的考核体系不能完全体现你的工作内容,管理理念也不能简单地定位在学生不出重大事故,而应定位在影响一批人、培养一代人的目标上,至少让你的学生干部在私底下能以你为榜样。事事以身作则,你在学生群体中才能有一定的威信。

2.充分收集整理学生信息。学生的基本信息有很多,但作为管理者,你只需抓住几项重点信息即可,其他录到表格中,需获取时随时可查。通过各种渠道,熟悉所带研究生的学生组成,综合考虑学生类型、特长、本科所在学校、政治面貌、导师所在实验室团队,这些信息对于分班、班干部培养、党支部建设、社团骨干选拔、文体活动组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充分做好管理计划。管理计划要目标清晰、针对性强,主要针对辅导员日常重点工作做好每月的工作计划,包括主题班会思想教育、党团工作干部培养、学生德育文明养成、学生谈话家校联系、宿舍管理文明养成、社团指导科技文化、学生档案班务档案等。工作日志按周记录,周计划完成好,有思考、有建议。

三、辅导员开展研究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按照学生类型及导师所在实验室团队分班。研二阶段,专业型硕士需进工作站学习,单独成立班级和支部可避免重组的麻烦。目前的学术型研究生在研一之后主要是在实验室以做科研为主,不同实验室的同学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若分在一个班,在德育互评打分环节会因为彼此的不熟悉而出现矛盾。这个分班方式的优势在于班级人数少,同学相互之间较为熟悉,有利于班级团结,方便管理;劣势在于做综合测评和分奖学金的时候需做多次后再整合。

2.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建立飞信群、年级和班级公邮。辅导员只参与飞信群和年级公邮的管理。QQ和微信不足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只有飞信能在瞬间将信息传达到每一位同学的手机中,而QQ和微信只有在学生使用该软件时才能接收到。年级公邮用来所有文件形式的通知,同时作为学生信息反馈渠道。注意做好年级公邮的密保措施,保证在密码被篡改的情况下能顺利取回或修改新密码。

3.建立分工明确的干部体系。共设党支书、团支书(兼心理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班长、生活委员、文体委员七名干部。每个课目设课代表,由学习委员统一负责,统一管理课堂秩序、作业收发等工作;每个宿舍设宿舍长,班级生活委员负责,制定宿舍内部管理条例,统一管理宿舍卫生、按时归寝等事宜。选送优秀的学生进入学院研究生会工作,为学院服务的同时,负责联络组织各班开展联谊活动,丰富班级活动。制定干部考核体系,详细规定各干部职责分工及考核细则、考核时间。

4.建立研究生参与学术道德教育活动相关规定。思想道德教育成效取决于很多方面,学院层面能做的也就是请相关的专家来做讲座,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以及签订诚信协议书等。除相关的学术不端惩罚规定外,还应制定研究生参与学术道德教育学习活动的规定,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的参与频率,以多受教育为指导方针,尽最大努力避免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5.加强与研究生导师、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的联系。研究生导师在很多层面上掌握着每个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的联系,定期开展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的座谈会可促进研究生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每个学院有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在专业硕士进站、分配奖学金等敏感问题上一定要征求学院领导的同意,保证决策有效。在一些不确定的事件上,一定要跟研究生院等学校相关部门沟通,确保责任清晰。总之,研究生辅导员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措施新方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毛剑.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第8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 会计管理 会计基础

一、会计管理

1.三转变:以培养综合型、多面手的内勤主管为抓手,努力提升会计主管的综合素质,一是思路要转变。“多学”――向优秀的会计主管学习,向规章制度学习;“多问”――对于一知半解或不了解的业务知识,多向其他会计主管或会计部门咨询,纠正平常不规范的做法;“多思考”――对会计业务的规范、会计技能的提高要多思考,多提出新颖见解,为会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出谋献策。二是管理要转变。“自我要求”――会计主管要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做好其他柜员行为标准的标杆,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他人管理”――会计主管要加强对柜员的管理,加强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业务,提高柜员合规性意识,抓好本单位员工的团结,以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提升柜面服务水平。三是作风要转变。会计主管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会计工作中好的做法要多发扬、多传输,杜绝保守、不思进取的思想,对以前年度会计工作回头看,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打分,主动开展岗位述职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四创新:一是创新会计辅导模式。明确专职和兼职会计辅导员,实行划区分片辅导,坚持“各司其职、绩效挂钩”的考核原则,按月、按季、按年兑现挂钩绩效,根据“业务计划与辅导成效”的对比结果,实行综合考核、专项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通过“三级倒抓”机制求成效,即财务会计部负责抓好会计辅导员,会计辅导员负责抓好会计主管,会计主管主抓好柜员;二是创新等级员工考核。对会计主管、综合柜员分设六个等级,综合柜员通过“5项指标”考核等级水平,即上岗证、考试成绩、工作业绩、柜面服务与客户投诉、违规积分考核。会计主管通过“4项指标”考核等级水平,即上岗证、考试成绩、尽职考核(业务量、事后监督考核、审计稽核考核、违规积分考核)、违规查处。通过综合测评,按季评定工资系数,作为兑现薪酬的依据;三是创新服务效能考评。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项措施,即限时服务测试和调阅监控视频,按照限时服务标准,突击检测柜面业务经办速度,对业务不合格的员工,采用简报方式通报全辖,三次业务测试不合格的,一律实行见习岗工资,限期达标上岗。通过调阅视频监控,检查柜面人员是否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服务态度是否端正,引导柜员树立用心服务的理念,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柜面服务质量;四是创新岗位履职考评。通过开发会计规范化标准平台,细分会计主管每日工作任务,通过对业务报文数据的抓取分析,对重点业务进行实时再审核、再登记、再监督,从而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量化、规范并监督会计主管岗位履职情况,从而达到防范风险、规范管理的目的。

3.五规范:一是会计规章制度规范化。对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制定合理严密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规范每个会计人员的行为,确保会计核算质量;二是会计监督检查规范化。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强化会计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频率,做到有检查、有整改、有通报、有奖惩;三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化。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项重要业务来抓,提高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使每个会计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面的、综合的、精湛的职业技能;四是会计信息分析规范化。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运用会计信息、数据资料,分析财务运营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明确、可靠的依据;五是会计人才队伍规范化。积极推行上岗考试制度,根据会计人员岗位制定工作质量考核奖惩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在会计管理工作中既能从事会计业务,又能开展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推动会计工作发展。

二、会计考核

1.制度考核:考核会计主管执行制度情况,严格按照总行出台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予以考核,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会计主管,不仅要予以经济处罚,还要通报全辖以示警惕。对屡查屡犯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第一次按处罚规定及员工行为规范标准进行处罚;同一问题在同一单位第二次违反的双倍处罚;第三次同一问题在同一单位再出现的在第二次处罚基础上翻倍处罚;第四次再发现对责任人实行下岗一个月处理。

2.千分制考核:考核会计主管所在支行(部)的履职尽责情况,采取工资和奖金分开考核方式。一是工资考核,会计主管每月拿出固定工资参与挂钩考核,财务会计部从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核算质量、会计主管在支行参与经营决策中的职能作用和尽职情况、劳动纪律、优质服务、环境卫生、业务量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得分,将会计主管的贡献与报酬相结合,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模式;二是奖金考核,包括综合奖和效益奖,月度考核得分列入年终奖金考核范围,存款奖金考核,要与会计核算质量、业务量结合,两项各占一部分权重,不与基层支行产生利益冲突。

三、会计活动

第9篇:辅导员考核细则范文

关键词:宿舍文化建设;高职学生;行为引导;机制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行为特点

对高职院校在校生行为特点的研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约束、行为引导工作研究基础,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当前高职院校在校生主要是“90后”和“00后”的学生,在这些学生身上有很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点。

(一)道德水平偏低,理想信念有待提高

“90后”和“00后”的学生出生时,社会发展到新的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外先进理念与“杂质”不断涌入,对这代学生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受到很大冲击。主要表现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受自身兴趣爱好影响,很少会从社会、国家的利益出发。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缺少规划,没有对自己进行长期、短期的规划等等。

(二)法律知识欠缺,网络失范行为严重

网络现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娱乐方式,网络内容对学生思想、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高职学生上网的目的已不仅限于聊天、听音乐、看电影,更多的是游戏。游戏内容中暴力、等不良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刻。有的学生深陷网络游戏、网恋不能自拔,甚至出现旷课、逃课、夜不归寝、性格暴躁等不良行为,有的学生还因迷恋网络游戏情节,而出现极端的伤人事件。

(三)爱情观扭曲,心理不健康

在大学校园中,恋爱是常见的现象。而恋爱双方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吸引、相互欣赏基础上。但在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恋爱的动机正确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为了排遣寂寞、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对于未来,两个人基本没有考虑过,这证明二人在一起时,只是考虑个人的感受,没有考虑到对方和恋爱的结果,忽视应对对方承受的责任和义务。这更加充分说明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学生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对于恋爱行为比较盲目。

二、宿舍文化建设对高职学生行为引导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学生行为引导工作需要不断开发创新出新的内容来应对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的同时不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新内容、新途径、新功能,有助于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关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对策。

(二)为大学生行为引导工作提供新的手段

在大学校园内,年级与班级已经不能将学生进行区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是依靠寝室而相互影响,因此,在对于高职学生行为引导要从寝室入手,将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到寝室,通过寝室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学校通过以寝室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针对行为规范的辩论赛、宿舍文化节,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高雅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进而对学生行为引导产生约束效应,使大学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

三、宿舍文化建设对高职学生行为引导机制的建立的引导

(一)完善的组织机构,加强宿舍管理工作领导

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组织及制度建设由分管校长牵头,由舍务科、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组成宿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舍务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对于宿舍日常管理学生实施学校、教学系二级管理制度。舍务科对全校住宿情况进行总体把握、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物业人员对于宿舍管理的工作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及常见灾害的应急处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定时召开宿舍管理工作会议,通报各教学系宿舍管理情况,在宿舍工作的关键时期组织安排宿舍工作内容及重点工作;每周召开舍务学生干部工作会议,总结一周的学生检查情况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各教学系具体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进寝室检查与学生谈心,及时发现学生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二)健全的制度规范,提升宿舍管理工作效率

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教社政〔2004〕6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抚顺师专学生公寓安全守则》和《抚顺师专学生公寓违纪处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对相关制度不断修改。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宿舍管理相关人员的工作流程,提升宿舍管理工作效率。一是宿舍楼内公示管理人员名单,使住宿学生知晓本楼管理人员,方便宿舍的管理。二是每天清晨由宿舍管理人员对每个宿舍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各系。晚间校舍务干部与各系舍务干部穿插抽查住宿学生晚间归寝情况及在寝室内违规现象进行检查,发现有违纪情况及时与教学系沟通;检查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比依据之一。三是物业人员的管理。每天定时清扫与不定时保洁,保证宿舍环境干净、清洁;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做到有情况及时报案、报警;掌握常见突况的应急处理。

(三)丰富的宿舍文化活动,大学生行为引导工作取得成效

1.以“文明寝室”总结评比,提高宿舍环境卫生建设。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制定《抚顺师专学生公寓日常检查评比细则》及《抚顺师专“文明寝室”评比细则》。通过对学生宿舍进行日检查、周总结、月评比的方式产生校“文明寝室”。检查的内容不仅仅是每天上午和周三下午卫生检查,还包括晚间归寝情况和学生违纪情况的汇总。学校将“文明寝室”的数量纳入对辅导员(班主任)年度考核中,对于获得“文明寝室”称号的住宿学生学校给予表彰。2013年度,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41间,涉及学生384余人;2014年,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49间,涉及学生431余人;2015年,我校评选出“文明寝室”57间,涉及学生497余人。

2.宿舍文化节活动,为学生素质提高搭建平台。宿舍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育的手段应创新、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这样教育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为加强我校大学生宿舍管理,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已经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活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娱乐中加强宿舍管理,寓教于乐。活动不仅由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寝室铭、寝室歌”的征集活动,还包括增进寝室凝聚力、增进同学间友谊的团队游戏。在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指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宿舍管理的认识。宿舍文化节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活动受到学生的好评。

3.“三个一”活动的开展,使辅导员工作更具针对性。为坚决落实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我校选派的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即与学生同住学生公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思想、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落实学校班主任管理的各项规定,班主任必须每周定期到学生宿舍走访学生。辅导员“三个一”活动是我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又一新举措,内容包括:辅导员每周走访一次学生宿舍;定期与一名住宿生谈话;定期为学生解决一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教学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总结。在活动中,辅导员走访寝室267间,平均每个每周走访寝室5间;辅导员与学生谈话824人次,平均每人每周3人次;辅导员为学生解决困难715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将各教学系在谈话中发现的集中问题,邀请专家与辅导员开展专题研讨会,探讨类似问题的解决处理方法。

4.新生“内务整理”培训,帮助新生开启新的生活。大学新生活首先从宿舍开展,为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生活和学校,在学生入学初,学校便针对新生开展“内务整理”培训活动。培训的内容:首先,选取高年级学生干部首先将针对我校内务要求及评比标准对新生进行培训,培训后,学校将组织舍务学生干部对新生寝室内务整理进行评比。其次,指引学生对校园内生活场所进行引领,帮助学生熟悉校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再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火灾、漏电等灾害的应急处理和伤病等突况的应急处理。

(四)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宿舍管理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学校对宿舍管理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对宿舍管理工作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高标准、严要求,落实目标责任,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通过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把集中考评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把考评工作量与考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促进宿舍管理工作扎实推进。结合实际,形成了《抚顺师专公寓管理职责》《公寓守卫人员岗位职责》《公寓值班人员岗位职责》,逐渐消除了个别宿舍管理人员存在的“形式主义”、“与己无关”及“消极应付”等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不断提升了宿舍管理人员的大局观念、服务意识,营造了“学先进、比服务、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同时,不断完善宿舍管理工作的物质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肖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运用现状及其开发的措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祝种谷.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德育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8):150-1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