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村官优秀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实践研究报告范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如火如荼。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师生互动、充满探究和研究的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方向。
但在作业设计上,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和智慧微乎其微。对于作业设计,教师常常随意为之,不进行什么设计,只拿一些现成的习题敷衍了事;即使进行设计,也直指应试的大门。设计出来的作业,大都机械重复,毫无趣味,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令学生望“业”生畏,甚至有“作业恐惧症”,苦不勘言。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厌语文。这一切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业问题正成为新课改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新课改的一个瓶颈。再不对语文作业进行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事倍功半。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价值
(1)课题界定:
趣味性: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感情共鸣,富有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事实,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语文作业趣味性:本课题研究的“语文作业趣味性”是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改变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丰富作业的内容使学生感兴趣,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能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愿意接受或主动作业的群体效应。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理论价值
首先,就心理学而言,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语文教学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小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它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兴趣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当一个人对学习有兴趣时,就会觉得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心情愉快,充满热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会产生厌学心里。
第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有趣性。
本课题对于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以及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有助于在不断改进教学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发挥语文作业在使学生获得母语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提高作业质量,激发学生乐于倾诉、善于写作具有极强的实际意义。
三、课题研究意义:
在《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指出:“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指向言语表达与存在。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人‘活’着——所谓的生活着,而且是使人成为言语的人、精神人,让人变得充实、美丽。”《关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的实践研究》正是给孩子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环境。
语文作业趣味性作业的研究,不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实现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让作业成为学生言语生命成长的愉快经历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研究内容:
1、改变作业形式
改变单一的、重复的、机械的抄写作业或“拿来”的练习,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的作业设计。
2、丰富作业内容
课内外结合,重视实践,在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并乐于表达。
3、尝试多种评价
改变原有的教师评价,尝试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班组长评价等等方式激励学生享受作业乐趣。
4、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倡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去感受鲜活的语文信息,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
5、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在实践中获的满足、愉悦与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通过对语文趣味性作业设计的研究,使语文作业更加趣味化、创新化。探索出适合于学生情趣的趣味性语文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完成了语文作业,以求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的效果;学生在本课题的实践中可以提高自己对做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自己学习语文效率,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勤于阅读、乐于写作的精神。
五、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XX.11—08.12)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对一些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解和把握,同时对核心概念作初步界定;进行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及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XX.1—09.11)理论学习并进行教学实践、资料整理、反馈改进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3、总结阶段(XX.12—XX.1)案例搜集、研究资料、课题总结、撰写论文在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为第二轮课题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准备。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操作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等,在实践总结的过程中,使用归纳总结法,使研究过程更具有时效性和精确性。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专科毕业,35岁,小学高级教师。曾参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科学教育主体化、开放式行动研究》研究,该课题已经与XX年7月结题。参与了是此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XX年6月被评为县“教研先进个人”。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有多篇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
2、参考的主要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
(2)、李吉林《情境教学法》;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八、研究成果:
1、通过研究,提高了对语文作业设计的认识,提升了对趣味性语文作业设计的能力。
2、整理、编排出一套《学生语文趣味性作业优秀选集》
3、撰写相关论文:拓宽阅读空间,培养阅读情趣浅谈。
4、撰写《关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趣味性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村官发展研究报告范文改革开放的实践报告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通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设计,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练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经验,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关键词】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合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心。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2011年全社会就业人数将达到历史最高纪录2400万,社会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约为900万个,就业率为40%。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很多大一新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就业问题。2011年5月院就业创业教育课题组曾面向郑州大学体育学院700多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60份。其中大一277份,大二128份,大三255份,涉及的专业有英语、旅游管理、公共管理、音乐表演、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新闻、运动训练。其中这660人中对就业前景看法总体并不乐观,只有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很好,80%的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识到它对思政课造成的压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我国高校公共必修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板块,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入创业就业教育思想,而不是仅仅把就业创业教育单独交给就业指导课老师。
一、在宏观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培养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调查问卷问及就业目的,只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工作是为社会做贡献,高达88%的学生选择工作是为了家庭和个人,大学生关注自身无可厚作为,但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必须对社会有一定担当,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面对大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就业的国情教育、就业的思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国情和社情介绍,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了解和把握就业政策,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让学生懂得读书的目的主观为谋生,客观是对社会做贡献。引导学生摈弃个人主义至上的人生观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鼓励一部分有志青年到基层、到艰苦行业为祖国作贡献。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中对思想道德教育也有诉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二、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渗入就业创业教育
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统一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三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基础”设有专门章节来论述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一现实难题,“基础”第六章共三节,专门列出一节来讲大学生择业与创业问题,学生通过这一节会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就业难问题由来,并从大一开始就思考自己的就业创业问题。这一章节还专门论述了大学生从业应有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因势利导,让大学生在校时就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原理”课程在讲到主要矛盾时也可以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案例。
【关键词】创业生态 大学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06-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这对做好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就业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检验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当代高校要不断完善就业创业体制,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生创业促动学生就业,全面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地方大学,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连续九年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校在强化就业率的同时,着力提升就业层次,提出“创新推动创业,创业提升就业”理念,围绕“学校引领,学院推动,内外协同,全员参与”方针,着力构建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平台、创业文化链式发展模式,不断完善领导、政策、投入、管理、运行、驱动、信息、监督树形结构,形成了依托学科、立足地方、循序渐进、联动共赢的创业教育特色,涌现出一批学生创业典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第一、注重创业意识培养,迈好构建创业生态链的第一步
鼓励大学生创业,首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业意识。事实上,能不能创业与个人所学专业、学历高低等没有必然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积极的自主意识和强烈的创业心态。在大学里,一些优秀学生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具备了好的创业条件,但是缺乏创业的欲望和激情,读好书和找个好工作就成为他们的大学追求,因此,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要以培养创业意识为起步,建立包括创业训练、创业演练、创业孵化的创业链式发展模式。
学校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建立了涵盖创业成功校友、社会人士,创业培训导师在内的高素质、多元化、专兼结合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我们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讲座和创业培训,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开设了创业必修课――“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公共选修课――《企业家精神培养》、创业基础课――工商管理相关课程、创业实训课――“创办你的企业”(SYB)立体化、多层次的创业教学体系。此外,“赢在起跑线计划”、“菁英人才学校”作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大大丰富了创业教学体系。学校还重点打造了“三创讲堂”、“创业论坛”等品牌讲座,通过积极开展挑战杯、创新杯、科技创业大赛、本科生科技论坛、研究生科技论坛等创新创业竞赛,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第二、注重创业能力提升,鼓励多元化创业实践
创业意识之外,大学生本身的能力素质也在制约他们自主创业的成功与否。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接受的是书本知识、了解的是成功案例,但创业基本技能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创业热情,因此,需要改变学生守旧思维,吸引他们参与创业实践。同时,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创业实践,支持具有创新技术的博士生,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协同营销、财务的学生组团创业,对于一般本科生特别是文科生,要鼓励从服务业、科技含量较低的产业入手,参加创业练兵演习。学校在主校区成立“创业梦工场”大学生预创业实践孵化园,每学期面向全校大学生公开招募创业项目入园,以“创业课程教学、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实训和创业综合服务”等一体化的创业孵化平台为主要形式,竭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政策、场地和资金扶持,致力于培养一批批自主创业先行者。除此之外,学生们自主成立了精英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以不同形式的创业社团为平台,秉承创新创业精神,立足校园,放眼社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创新创业的热潮。
2011年,我校化工学院博士生创业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唯一特等奖,获得100万元奖金和100万元创业基金,其创业项目成功在常熟国家科技园产业化;学校郭浩同学作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带动2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年利润达120多万元;学生窦可玉创办了“蹭饭网”,金杰创办了南京壹点绿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刘勇创办了南京好吉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朱洁钧创办了南京讯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颜凌志创办了南京凌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谷雨创办了南京傲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成功创业的典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校园中创新创业的氛围日趋渐浓。
第三,注重政产学研结合优势,让创业星火呈现燎原之势
1.1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各方面主体因各种原因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国家的主导方针存在一定的偏差或缺失,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不理想,实际操作呈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从本质上将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区分,对社会缺乏创业教育宣传,不能把正确的创业观传输给学生,结果导致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也致使社会对创业教育不重视、不配合,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另外,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只认为可以通过创业赚钱,而没有将创业视为一种切实的谋生手段,所以就会忽视积累和培养创业知识、能力、技巧、方法、环境等。从国家层面看,十以来,各级政府都越来越关心创新创业,也对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媒体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大,进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创业教育经费、场地等制约。但因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还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高校虽然对创业教育意识较深,但不够全面,无论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都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创业实际活动与生活缺少紧密联系,继而导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欠合理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至今仍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构建出统一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因为:首先,从专业建设整体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仍没有与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有机融合。因高校领导和教师创业教育认识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中已增加了创业相关课程,但还没有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合,表现出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隔离的现状,进而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钩。其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仍没有实现学科化、体系化。尽管大部分高校在国家大环境下都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市场调查”、“小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进而有机衔接力度不够。再次,各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校际差异较大,所使用教材没有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只是将一些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进行简单堆砌,片面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3创业教育手段欠科学
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业课程即可,且这些课程基本由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及就业指导工作但没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授课,故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很少有能切实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创业实践课程。换个角度讲,只有通过创业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流程等。由此可知,创业教育要关注创业实践的落实,才能判断创业成功与否。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的现状看,各高校都采取措施,想方设法举行如开办虚拟公司、建立科技园区、创设创业实训基地等在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整体而言,这一类型的创业行为还非常少,且某些活动举办表面上似乎很红火,实际上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因资金、政策、场地等原因,处境相对较为尴尬,活动缺乏长期延续的机制,导致高校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真正创业意义上的指导,还有待可行方案的细化和落实。
1.4创业教育文化缺失
当前,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但整个社会对创业普遍持怀疑、否定等偏见态度。学生家长层面,普遍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体面的公司从事体面的工作,不希望、也不鼓励子女进行开小店、摆地摊等创业行为,这种误解和低认同度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负面作用显著,很多学生由此就对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兴趣下降,从而使得国家和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大打折扣。整个社会环境层面,虽然国家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但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较欠缺,且在创业政策层面也没有真正落实,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等,这些情况对当今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我国创业历程较短,很多关于创业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还不完善,政府的宣传和鼓励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与培训脱节,社会对创业曲解,创业氛围薄弱,各种社会媒体也没有系统的有效宣传,进而创业教育发展受到了各种阻碍和限制,进入发展的瓶颈阶段。
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课题组成员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一文,论文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创业教育系统框架图,如图1。
2.2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课题组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后,在渤海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省内外近千名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11个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维度中,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制度环境、禀赋等5个维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度较大。由此可知,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此敦促我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前期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基础。
2.2.1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必要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将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习,可以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创业类通识课程体系平台
通识课程即是各专业的平台课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通识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各章节要有机融合有关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这类课程虽然分散,但涉及面广泛,这样可以引导大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进而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和素质有基础性引导作用。首先,针对公共选修课,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公共选修课中我们建议增设了创业教育模块,且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创业类基础课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创业经营需要,增设一些创业类特色课程,如《苏南模式与苏商精神》、《商业音乐管理》等创业类选修课程。同时,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改革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和技巧,建议采取“集体备课”、“一课多师”、“专题讲授”等,也可以围绕某一特定创业主题推出每周一次的企业家系列讲座,授课形式为2/3时间由创业指导师讲授,1/3时间为创业指导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其次,针对公共必修课。我们要求必须融入创业教育元素。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章节适当增加当代苏商、沪商及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的故事,进而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创业教育实现契合和对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相关章节授课过程中增加民营经济发展史、非公经济发展历程等的介绍,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创业的利益,从而有信心进行创业。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与企业家、大学生村官、农民工等社会人士开展对话交谈,并要求学生考察后能运用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述,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考察心得体会。
(2)创新和优化专业类创业课程体系平台
不同的专业,因特点各异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基于各个专业大类的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征,不同程度地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创业教育,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精神。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针对创业群体,面向全校开设创业教育专业任选课,并要求教师讲解专业内容时结合实际的创业案例,不断地渗透创业内容;注重从应用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增减,尤其是加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专用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企业、理解创业,并能够强化创业氛围,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加强“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者成立实体经营公司,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懂管理、善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等三大课程模块。创业理论模块、实务模块、实践模块课时占总课时的65%以上。
2.2.2构建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的策略
若要不断地提升创业教育的水平,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有高水平的授课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进行创业教学设计。创业课程的授课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创业项目导向制。通过大力宣讲,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进行创业项目的调研、考察、论证及实际落实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体现了其专业价值。如将《创业市场营销》课的教学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由班级学生组建不同的团队,指导教师布置不同的创业任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围绕创业目标分别进行营销方案设计、产品定位等,在体验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创业项目中的营销任务。
(2)穿插角色扮演法。首先建立一个模拟公司,授课中对参与教学的试点班学生进行模拟公司各职能划分,这样团队成员就能够各司其职,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在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托校内外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及企业现场等各种实训基地,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重点学习其创业营销战略。
2.2.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策略
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聘请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管理精英等来到校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这些人因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其课堂讲解势必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另一方面,校内创业师资,我们建议推荐那些具有企业工程技术经验、企业工作经历较长的技术技能型教师担任,这样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也能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专业教师支持创业教育并不是内源性的,故需要高校各部门支持,建议学校建立一些激励机制,鼓励擅长创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创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考核形式重过程,课程考核贯穿全过程。以创业营销课程为例,学生带着了解营销案例的目的到营销做得特别好的相关企业实习,然后每人上交一份营销的创业案例,采用答辩形式考查学生创业实战能力。最后的毕业考核,将根据课程考核结果、企业调查实习报告、创业工作室实践、创业比赛参与情况及最后的创业计划书等,通过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最后的成绩等级。
2.2.4优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措施
大学生就业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常见的问题分析
1.就业形式有所好转但依然严峻
近几年,我国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高校毕业生将拥有更广阔的求知空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有所好转,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就目前全国的就业形势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还将长期存在。再加上失业下岗人数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向城市的转移,这些都在压缩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空间,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受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高校毕业生对待遇要求过高、专业不对口、缺乏经验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2.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严重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高校教育必须根据社会需要来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教育要植根于现实,必须依据时代和社会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但在现实中很多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没能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规划引导,“闭门造车”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闭门造车”的高校教育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它置社会需要于不顾,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办学。在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下,社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不出;处于市场饱和状态的人才却从高校源源不断地走出来,这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冷、热不均现象。此外,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划分过细,其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很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对一专多广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模式大同小异,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是非常缺乏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依靠国家安排分配基本都能落实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向市场“双向选择”转变,但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随时展进行改进,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
3.大学生择业观念比较狭隘
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目标时,更加注重现实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就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对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的过分看重,片面的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功利性较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缺乏正确的观念,不能把就业看作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来对待,对就业的期望值一直很高。从就业目标上看高校毕业生对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外企过于偏爱,而这些企业单位的人员需求是非常有限的,这样就出现了“众人挤独木桥”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难度。众多高校毕业生对“吃皇粮”、“铁饭碗”、“高机遇、高待遇”的择业观念还是不能忘怀。
4.用人单位缺乏诚意
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可供用人单位挑选的人才大大增加。这就导致一些用人单位故意提高用人标准,过于追求高学历,有些专科生就可以做的工作一定要让本科生来做,本科生应该做的工作却要硕士生来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人才培养的认识,希望招聘一个人才,就能马上发挥他的作用,尽快尽多的为企业创造财富价值。在选用人才时,过分看重是否有工作经验,他们觉得应届毕业生只知道书本上的死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很差,不愿意履行社会义务接受应届的高校毕业生。
5.就业指导不完善
尽管随着高校毕业问题的日益凸显,各高校基本都按照国家要求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咨询指导中心,但在实际中缺乏专业性的高素质就业指导方面的教师,就业指导课程和教材都很缺乏。有些高校把就业指导看作行政工作来落实,认为可有可无,定位不准;有些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信息服务,不去主动开拓就业市场,学生就业的渠道比较窄;高校缺乏系统完整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规划,学生也许有专业能力,但缺乏获取职业信息的“市场能力”,难以适应现实工作与职业转换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系统不完善导致高校在残酷的竞争就业环境下严重缺乏灵活性,就业市场越来越少,高校毕业生在职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二、应对策略分析
1.拓宽就业渠道
面对高校目前比较严重的就业难的社会热点问题,政府要积极采取行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税收减免、无息贷款等方式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来努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市场监管,对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单位给予税收优惠,给用人单位一些高校毕业生用人计划规定;对到西部和边远艰苦地区基层岗位就业并达到要求服务年限的毕业生,可由国家代其偿还学费或助学贷款,并在今后进行深造或参加公务员考试中实行一定优惠进行定向考录,加大“村官”和定向事业编、公务员考录计划;扩大向高校征收高素质人才的征兵计划;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录取和双学位制度的规模等。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高校毕业生是高校培养出的“产品”,这些高素质“产品”最终还是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要使高校毕业生适销对路,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加快高校教育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大力推进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各高校要以社会人才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来设置专业和课程,按照社会需要制订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确定专业设置,依据岗位要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高校部分专业可以与社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方式,加大学生的双学位证书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环节实施中,要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适应市场的竞争,为实现就业早做准备。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关,引导学生树立只要是通过合法劳动获取劳动报酬和收入就是就业的观念,引导学生改变职业分高低贵贱的观念。有些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高素质脑力劳动者,把体力劳动和服务业看作是低贱的职业,与自己的学历能力不符合,他们认为只有进大企业、进政府部门、端铁饭碗才能算是就业,这就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在大城市、高收入、大企业的门槛挤独木桥的现象,使得这些单位门庭若市,使得竞争严重加剧,造成就业很难的假象。其实从全国范围来讲,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边缘地区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缺口的,高校毕业生只要肯放下架子,改变就业偏见,这些地方供学生尽情施展才能的空间也是很广阔的。
4.用人单位要改变盲目的用人观
用人企业单位要改变用人观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也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用人单位要根据单位实际需求来设置岗位、降低人才求职门槛,只有树立合理科学的选人用人观,才能做到人尽其用。高能低就不仅会是对人才的浪费,而且会使企业承担人才流失的高风险,留不住人才,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用人单位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做好人才的规划,用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招聘单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要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忽略长期效益,高校毕业生虽没大有工作经验,但他们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用人单位切不可为了节省眼前的一点培训费用,而将非常具有潜力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拒之于门外。此外,用人单位要转变过去陈旧的用人理念,建立优秀人才的储备库。破除性别和专业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层层把关把优秀的高素质人才选,让他们作为企业壮大的人力资源后盾,最终实现单位与高素质人才的“双赢”。
5.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针对目前有些高校的就业咨询和指导体系不能跟上时展的现状,各高校监督和领导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高校就业咨询中心的作用,努力建立一个集教育、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系统,提高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首先,各高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大学公共必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成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大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教全面的了解;借助专家讲座、开展座谈会、案例演示、模拟招聘现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目前职业市场的招聘要求和招聘程序,教给学生一些求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应聘。其次,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努力收集来自市场的各方面信息,及时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全面的招聘信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开辟专业的信息提供版块,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对各种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对市场需求的未来走势进行研判,帮助应届毕业生及时了解市场就业环境,制定出合理的职业定位。最后,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和健康择业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能够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和心态,正确应对面试失败的挫折,做好求职中面试、复试等各环节的心理准备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与用人企业建立广泛的人才需求联系,鼓励和吸引招聘企业单位到学校来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建立一批比较稳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基地,降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提高就业率。及时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招聘信息,鼓励学生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三、结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这些问题,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市场供大于求,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脱离实际等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在认识到这些问题后,只要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己不断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相信这些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此外,我们也要意识到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由来已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要坚定信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极大改善。
参考文献:
[1]郭威宁.大学生灵活就业前景广阔[J].现代交际,2010,(12).
[2]唐静.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9).
1.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通讯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上网查阅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手段,学生可以看到图片和动画,使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较之以前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而难懂难理解的内容也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课后,学生可以拷贝课件,便于课后复习,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不用做笔记或只做少量的笔记,可以专心听课及思考问题,不但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也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率。另外除了课堂,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电脑和网络,从校园网上的精品课堂或网上图书馆接受大量信息,提供了学生更多自学的机会;学生在课下自学时遇到问题还可以进行在线答疑,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2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及创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3]。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这些都离不开人才;未来哪个国家的自主创新人才多、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业多,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越快,这使各国都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争夺和培养力度。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能否跟上并超越发达国家,具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高科技实力,关系着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前途和十二亿人口的命运。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是关键因素。国家的科技水平依赖高科技人才和知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则依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普通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的素质和高层次人才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基于未来国家发展的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和,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编制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提出,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加大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其中设计了12项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人才工程[4]。这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各类高校来说,正是大力发展的最好时期。特别是对于有创新性成果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将其转化为社会效益的研发机构(包括大学)来说正是如此。
1.3国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
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将专业知识与资金投入结合起来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中,知识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未来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单研发需要高水平人才,知识的使用者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我国大部分人口是农村或乡镇户口,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教育,而随着高校普通本科招生数量的增多(这是加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总人口中比例的必要方式),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国家出台各项惠农政策,如家电下乡政策,既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同时通过电视的普及使农村人口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扩大了农村人口的知识面;九年义务教育、助学贷款政策、助学金等减轻了农民压力,使困难家庭的学生顺利进入大学并完成学业。此外,国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各岗位就业,如大学生当村官、农村代课教师或到基层医疗机构任职等。此政策一举两得,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又为农村输入了大量人才,增添了新的活力。这是用好人才的关键举措。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未来基层工作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大学的招生规模也将越来越大,这对各高校和技术院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学生信息接收源越来越多
虽然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多,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家庭经济普遍转好,许多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网吧也比比皆是,现代的大学生除了接受课堂知识,还会在网络上接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大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如多增加教学案例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课利用声音、表情和手势的变化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用动画使工艺流程图“动起来”;使用彩色图片使要讲解的各类动植物、微生物、食品等一目了然。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下用大量的时间学习新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课件,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另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不良信息的泛滥,如各种广告充斥网络,各类思想纷纷借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宣传,一些不良风气通过网络传播泛滥起来。没有了升学压力,一些大学生抵挡不住各种诱惑开始颓废起来,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沉迷于赌博,或沉浸在网络小说中不能自拔。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动态,及时将这些学生拉离迷茫的状态,将正确向上的理念灌输给他们,让他们树立成为21世纪国家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这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了解国际时事和各国的发展策略,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并将这些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白21世纪各国陆续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转型期时人才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2.2高层次人才和研究机构地区分配不平衡
一是我国高水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建在大城市,二是各高校培养出的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大部分都留在大城市发展或出国留学甚至学成后留在国外发展,这使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本来就不平衡的现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更不平衡。国家和地区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给人才合适的发展环境,如应有的研究条件,家属的合理安置,较好的生活水平等。高校的发展也是如此,为了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高校任教,必须提高工资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研究条件、安置家属工作和学习等;同时选拔优秀教师送出去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任教和科研水平。为缩小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在教育上的不平衡现状,国家教育政策应向不发达地区倾斜。除了要继续向农村或偏远地区输送大学毕业生外,还要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各高校在贫困偏远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教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培养当地的知识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让贫困地区的人口享受到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好处,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科技知识和加强对下一代的教育。要实施这一政策,高校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自我奉献的精神,还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是种锻炼同时也是挑战。
2.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有发言权。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的转型期,这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的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上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及应试技巧的训练,不太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这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快捷性和选择性的需要[3]。其次,传统的教育以读、写、背、考为基础,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以理解、深化、实践和创新为基础。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大学招生不能唯高考成绩是问,一考定终生,而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强面试在招生中的比重,有创新型思维的学生可以降低分数或免试录取,另外考生对所考专业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信息化是前提,计算机语言是世界通用语言,要加强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第三,本科生教育过程中除了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将理论和实践最大程度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将现在的四年本科教育改为五年,头两年基础课学习,第三年专业基础课教育,第四年专业课教育,第五年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实践合格才能毕业,这样的高校毕业生不用经过公司培训即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第四,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其基本研究技能和创新型思维的训练,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第五,要建立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创造力。这对高校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校教师要掌握计算机语言并提高其在授课中的灵活运用程度,尤其是制作课件的水平,如制作动画等;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在授课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三,给学生介绍目前本专业或本行业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开发的现状;其四,学校要搭建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即创建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包括生产加工的工厂(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益)、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装备良好的实验室(研发新成果)等,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班主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素质教育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为信息革命的快速推进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面对各类转变,作为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怎样担负起班主任的职责,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班级管理和专业引导,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学有所成、毕业后成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些都是大学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班主任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鞭策和鼓励,将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班主任应该怎样引导和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成为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大学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怎样促进大学计算机学科的专业教育。
1.大学阶段的班级管理现状
当前,大学的班级管理普遍比较松散,很多班主任多以兼职身份管理班级,或者一位辅导员需要管理数以百计的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往往力不从心。学生处于迷茫期或者专业教育阶段时若不能给予其良好的专业引导和个人发展建议,未能让学生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则不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成为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例如,低年级学生一般很难快速地从中学阶段的监督式学习转变为大学阶段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模式,此时学生们迫切希望获得大学阶段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而高年级学生则对重点培养哪些实践动手能力和大学后的毕业去向比较迷茫,不知道该为毕业后准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徘徊于出国、考研、找工作和如何培养专业技能的犹豫中,这些困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严重影响;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班主任,应该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专业核心课程、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如何学好专业基础课、如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大学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下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成为大学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社会有用人才。
2.班主任在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从高中阶段的监督学习过渡到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卓有成效地完成大学阶段专业学习并成为优秀学生的关键。在学习方法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最适合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在大学低年级的班会上,班主任应该经常强调大学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探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懂得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强调利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讲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课程间的依赖关系及相关性、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积极在班内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学习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及时做好专业引导,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向他们提供合理的大学学业规划建议,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课堂专业教育外的重要补充。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既需要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在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与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环境,以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要求他们以应用型项目开发为指导,培养其程序开发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掌握较强实践开发经验的应用型毕业生。
3.班主任在班级内营造专业教育育人环境的一些方法
1)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
大学阶段开设的课程较多,因专业方向不同,课程选择及课程的重要程度各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课程选择上有较多的自由,但学生们倾向于只重视与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如程序设计、算法设计等课程,而轻视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离散数学、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这些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对这些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发展;同时,培养计算机专业宽口径、通用型人才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学生通常向高年级学长打听各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并决定是否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或者仅从课程名称上看该课程是否与专业相关来决定学习该课程的努力程度,从而造成学生对这些专业基础课掌握不够。由此,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反复强调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并结合一些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这些专业基础课程并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
2)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职业形成期,学生在此阶段的兴趣爱好将决定其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因此,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向学生介绍毕业后去向选择,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兴趣和个人能力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把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班主任应该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当好向导,例如,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应该介绍大学毕业后有哪些毕业去向,如去国外读研、在国内读研、考录各级公务员、直接就业、参加乡村支教计划、参军、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简单介绍每种成才途径需提前做哪些准备;在大学高年级时,学生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在此阶段,可以给学生做更具体的引导,如报考国内研究生的学生应该准备哪些专业课,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是怎样的,研究生的考试方式以及报考学校选择,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注意事项等,如果学生打算出国读研,应该具备怎样的英语能力,参加哪些英语资格考试,怎样选择学校,怎样申请国家公派资助留学,怎样和国外导师联系,怎样申请各机构和学校提供的奖学金等。班主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提供的引导将惠及学生一生,也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因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充实、多彩。
3)做好课程间关系和专业核心课程的介绍。
大学阶段的课程比较多,但专业核心课程却是学好本专业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大学低年级时向学生们介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及核心课程问的逻辑关系,介绍学好这些课程的学习方法,列出在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计算机专业不仅需要注重理论教学,也需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算法不仅要理解其思想,也要编写程序实现各算法。同时,班主任要向学生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要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精这些课程,应该扎实训练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寻找力所能及的项目并设计开发等。
4)介绍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
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与高中阶段完全不同,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强调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搜索网站高效查找资料的能力。目前,众多高校都大大增加了培养计划中选修课的比重,且一般不为这些选修课统一征订教材,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学生要学好相关课程,高效利用网上的参考资料和视频教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资源易得的环境下,如何高效搜寻网络上的学习资料,怎样有效利用众高校提供的网上精品课程、国外著名高校提供的公开课视频讲座、网易公开课视频讲座和百度文库等各类资料将成为学生学好选修课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应该在班内集中学习搜索网站的使用方法、讨论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在班内搭建便捷的学习资料共享平台,比如利用QQ群、微博、博客来实时信息,用百度云等大容量网盘提供学习资料共享平台,利用QQ邮件群发功能组建讨论组、提交作业和共享资料,按兴趣组建学习互助团队,相互推荐优质学习资料、共享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成立互帮互助学习小组等。
5)让班委会成为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能力的试验田。
班委会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管理团队,良好的班委组织是一个团结向上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很多管理工作都是通过班委成员来组织和实施的,因此,担任班委成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该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其组织能力,让班内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加入班委,组织并参与班级事务的组织与管理,锻炼其领导、组织、协作、沟通和交际能力,笔者的办法是依次给每位学生安排组织和管理班级活动的任务,例如,班内举办的各类活动可由全体学生轮流组织和担任主持,每周一次的班会晚讲评也可在班主任到场的情况下由学生轮流主持,由此可让全班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语言组织和陈述表达能力。
6)作好任选课的引导。
当代大学教育要求宽口径的教育模式,因此在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推荐学生较系统地选修另外某一专业的核心课程,或者利用主辅修培养模式为学生辅修双学位提供建议,让他们根据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兴趣辅修第二专业,并给出辅修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表,力争让主辅修专业问有可交叉的领域,例如,利用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去解决辅修专业中的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能较系统地了解另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具有更宽广的专业背景。
7)以项目为导向的应用能力培养。
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重视的环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以,还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另外,企业也迫切希望招聘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熟练员工而非新手,而这些应用能力及专业技能需要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获得。因此,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以项目开发为引导,在完成项目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广泛寻找感兴趣的项目并作好需求分析,详细设计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并认真开发项目直至完美,由此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参与项目的机会,推荐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实训,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介绍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组和科研项目等。
8)跟踪科技潮流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快速更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在快速变化,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紧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瞄准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潮流,以此作为切入点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较好的策略是跟踪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的岗位招聘要求,查阅该类企业的校园招聘网站或者招聘海报,如微软校园招聘、谷歌校园招聘、IBM校园招聘、百度校园招聘、腾讯校园招聘、网易校园招聘等,关注其招聘的众多岗位方向和各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以学生感兴趣的岗位及其技能要求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努力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此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这些企业所要求的岗位技能也代表了当前较流行的新技术,也是众信息技术企业要求新员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以此作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产生学习新技术的压力与动力,使之感受到只有掌握了这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一主两翼;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05-03
全科教师培养问题备受重视,广大师范院校对全科教师培养的概念内涵一直不断研讨,却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教育部也出台了不少有关“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政策,2012年教育部、中央编办等五部门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这表明国家层面对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高度重视及中国乡村学校对小学全科教师的迫切需要。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未来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即“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018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
我们也注意到,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指向“乡村教师”,早期提出全科教师的概念,是由于乡村小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学点分散,规模较小,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许多教师不得不跨年级、跨学科教学,这就让多学科教学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目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全国视角看,真正在乡村办学点开展多科甚至全科教学的小学教师不到小学教师总人数的30%。《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小学专任教师626.91万人,普通小学16.01万所,小学教学点9.65万个,估算乡村教师200万人左右。那么带来一个问题,不同师范院校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定位不同,从城乡定位看可以是中心城市小学教师、县级城市小学教师、乡镇小学教师、办学点小学教师,各个类别对全科教师的要求完全不同。县城以上的小学教师一般要求专业学科明确,乡镇中心校一类小学教师要求“主要学科明确、多科胜任”,而办学点需要全科胜任的教师。这就给“小学教育”人才培养带来了困惑。
在这样的前提下,成都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展了15年的探索。
一、成都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
成都大学小学教师培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清朝举人陆绎之创办的早期师范学校“淑行女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培养了成都市主要的城市小学的教学与管理骨干;新世纪以后主要培养大成都及全省范围的城市小学、城镇小学教师。全科教师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符合小学一线教学岗位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卓越全科小学教师,要求培养的新教师能够“胜任主科教学基础上的多科教学”。对多学科和相近学科的学习和教学基本规律的掌握是小学全科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体现全科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是在一定宽度的学科知识域上形成教育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江净帆教授提出“小学全科教师不是知识总量的简单相加,不是文理知识的简单交叉,而是要形成一种多学科的跨界诠释与重构能力”,也正是这样的思路。
二、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成都大学依托四川省卓越小學教师培养计划(2016)、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2017年)、成都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教育类专业本硕桥梁课程研究(2017)及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课程与教学论(2020),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围绕“专业情意深厚、专业知识广博和专业能力全面”三大教育目标,基于“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师资队伍、丰富全程实践体系、搭建本硕课程桥梁”为总体思路,建立起“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一主两翼”强调全科教师背景下的一专多能(模型见图1),“一主”为“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一个主干学科的学习,以适应可能的学生硕士教育阶段基本素养要求或在未来工作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两翼”中的“左翼”是学生在主干学科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适应小学多学科教学的需要;“右翼”是学生技能训练、兴趣和特长发展,面向校本课开发和教师生活的闲适雅趣。实践表明“一主两翼”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提高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其就业,为学生适应工作和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新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学生毕业后就业、考研、未来生活与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认同和师德修养、扎实的教育知识和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自觉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全科型小学教师。
全科型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以教师专业情意为核心,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全科专业化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包括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备、讲、辅、评、研、写、管、唱、跳、画十项基本技能。
2.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一主两翼”既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是课程体系骨架:选择师德修养和小学一个学科教育素养课程修习为主干,选择小学其他开设学科的教育素养课程修习为一翼,选择发展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课程修习为另一翼,建构基于“一主两翼”的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模型见图2)。
(二)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1.通过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竞争力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于2011年立项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后,“以参与式教学为主线的小学新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课题获201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一主两翼’全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2018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小学教育专业”计划先后立项为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围绕精品课程和教学项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经过艰苦而持续的全方位改革,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重点打造教师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取得突出效果。“教师职业道德”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在“爱课程网”上线,受众达数万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建设成为四川省第二批应用性示范课程,“教育学”立项为首批四川省课程思政课程;“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分别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些成果促进了成都大学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和专业优秀系列教材的开发。
3.利用科研课题展开对专业重大问题的研究
成都大学近5年围绕城乡统筹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小学教育、全程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案例的研究与开发等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立项科研课题40余项(含国家级2项,省部级10项),出版著作和教材30部,近300篇,获得科研奖省级三等奖2项;市厅级奖项10项。这些成果被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使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更加突出,地方教育服务更加有声有色。
4.学科建设显露优势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学科已成为成都市重点学科;2017年获得教育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小学教育”方向2017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今在读的小学教育硕士研究生60位。一系列的立项与获奖展现出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三)丰富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1.在全程实践中培养综合素质
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在校内定期进行微课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书画艺术训练、行为观察、形体训练等教学实践;在课外推行“小先生”制度,锻炼提升师范生技能与领导能力。2014年,成都大学的“小学教育实验教学平台”获中央财政326万元资助,使学校实验室的条件领先于省内同专业;43所实践教学基地小学,为每学期分年级、专业和层次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泰国的海外实习形成了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机制。通过见习、助教、试做、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实现了全科教师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保证了实践内容的渐进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2.在因材施教中强化个人特长
倡导与指导学生主持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级创新实验計划项目研究。近5年,成都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0余项、省级20余项、校级100余项。不断开展创新科研,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并指导有专长的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性竞赛,近5年本专业学生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有51人次,包括儿童文学原创、英语竞赛、书画比赛、汉字书写、艺术表演、舞蹈比赛等。学生因此强化了特长,凸显了个人发展的优势。
(四)搭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平台
1.构建人才培养的多主体协同机制
成都大学全面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构建“大学—地方政府—小学”(即U—G—S)合作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立由教育管理专家、一线小学教师、大学教授组成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小学基地校是培养小学全科教师的实践共同体。多方合力为师范生成为全科教师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开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成都大学建立“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区县联盟”,建成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有力保障师范生在校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建立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小学全科教师教育体系,贯通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研修等环节,实现学校教育、职业体验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组建“省小学教育协同创新联盟”,集全省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培育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小学全科教师。
(五)考研升温,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成都大学经过6年的实践,小学教育专业考研比例由10%逐年上升到40%左右,考研成功率也达到5%—10%。以20毕业生189人为例,考上研究生14人、公招教师65人、大学生村官9人、其他新体制小学70人、成都各类培训学校30人。据麦可思测评报告,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主的师范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4.1%,就业竞争力排序全校第一,评价报告见表1。
通过合理设置差异化的全科教师培养目标和定位,较好地应对了不同学校、地域、层级的学校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针对性问题。多年实践获得了以下人才培养成果:
(1)确定“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
(2)兼顾“一主两翼”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与宽适应性;
(3)全程植入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综合化、全科化目标;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儿童因触犯法律被判处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让人值得深思。
(四)、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陈姓村民时我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镇江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教育情况。把学校与村委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定点帮扶,及时发现报告留守儿童们的情况与动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保证。
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 语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