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余稍为修葺范文

余稍为修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余稍为修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余稍为修葺范文

一、从题目切入

题目中的“志”表明了此文是记叙事物、抒感的文章。文章记叙的“物”是“项脊轩”,抒发的是与“项脊轩”有关的“情”,那么我们从题目切入,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块:一是项脊轩的形,二是项脊轩的情。

根据项脊轩的形,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项脊轩是一所什么样的房屋,有何特点?”这个问题让学生关注项脊轩的环境和特点。第一段中明确交代了项脊轩是“百年老屋”,而且是“尘泥渗漉”,学生很容易总结出项脊轩是一所狭小、破漏、阴暗潮湿的老房子;紧接着,学生能够注意“余稍为修葺”之后有了很大变化,它变成了一所不漏雨水、明亮、书声琅琅、鸟语花香的雅居。通过对比,学生了解到项脊轩的特点以及修葺前后的变化,并在诵读和总结中,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文章的重点是项脊轩的情,围绕这个重点,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与“项脊轩”相关的亲人有哪些?这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轻松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深情回忆了母亲、祖母和妻子,这三位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紧接着追问学生:文章是如何刻画这三位亲人的?作者对这些亲人的情感又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回忆母亲是通过侧面描写,老妪的转述“儿寒乎?欲食乎?”看似简洁,却最能体现母爱的深情呼唤,所以老妪没说完,作者已经泣不成声;对祖母(大母)从正面描写,祖母“持一象笏”到孙儿书房,肯定地说“他日汝当用之!”对孙儿的殷切期望和满满的自豪表露无遗,而“以手阖门”时的小心翼翼,生怕室外的喧嚣打扰到孙儿的刻苦;文章最后两节是后来补写的,篇幅不长,对亡妻的思念却很浓,回忆妻子“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以及归宁“述诸小妹”的音容笑貌,并在妻亡之年亲手植枇杷树,最令人感伤的是“今已亭亭如盖矣”,树繁盛而人已不在,不由得让人想起苏轼《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诗句。

文中还写了和“项脊轩”相关的哪些事?诸父分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的杂乱,表现出大家庭的破败衰落、分崩离析,更有甚者,项脊轩还遭遇四次火灾,所幸的是“有神护”而得以保存下来。

文章分析到这里,再让学生思考,有关项脊轩的情是喜多还是悲多?学生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整篇文章除了在轩中的读书生活颇有欣喜之外,大家庭的分裂,三位亲人的相继弃世等都是大悲。我们从题目切入,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语言、体悟文中的细节、感受至真至诚的深情,进而感受到项脊轩的悲情美。

二、从文眼切入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整篇的文章的关键句,即文眼,我们以此切入课文,让学生直接把握文章的重点。文章写了哪些可喜的事和可悲的事?这个问题就可以串起整篇文章。项脊轩修葺后的诗意幽雅与之前的破旧、漏雨、阴暗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能有一个这样静谧、有花有鸟的居所,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更令人欣慰的是还有爱妻的陪伴,时而问古事,时而学写字,这样的温馨场面是我们能够从文中体会到的少有的令作者可喜的事。

可悲的事占据了文章的大部分:诸父分家,让一个原本破落的大家庭更是分裂凌乱;母亲的早逝,让一个在功名科举上屡遭打击的年轻人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失去了精神和灵魂的依托;祖母的期待让作者深感辜负家族的厚望;就连唯一能陪伴自己的妻子也离开人世,把无尽的荒凉和孤独留给作者,而作者唯一能做的只是亲手种植一棵枇杷树来悼念亡妻;四次遭遇火灾,深化了文章的悲情以及作者对项脊轩的深情。

带着学生仔细品读文章的语言,把握其中的细节描写,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概括出可喜的事:①享清幽环境,②得神灵庇护,③有妻子相伴;可悲的事:①诸父分家,②亲人离世,③四遭火灾。在对这些事情的分析中,既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现象,又可以快速把握作者的情感。在对日常琐事的描写中流露出真切情感,又是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借鉴的。

第2篇:余稍为修葺范文

一、诚心还愚拙吗?

苏教版必修五课本对《陈情表》中 “矜悯愚诚”作如下注释:“怜悯我愚拙的诚心”(见课本47页注释第7)。配套的《教参》将此句翻译为:“体恤我愚拙之至的诚心”(见教参第76页)。应该说课本和教参对该句的理解是一致的:都将“愚”解释为“愚拙”。笔者以为,此处的“愚”切不可理解为“愚拙”。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均有:“愚”除了“愚蠢、愚昧、愚拙”的义项外,还有一个意思“称与自身有关的事物,自称谦辞”。如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陈情表》中的“愚”,正是这种谦称的意思。故“矜悯愚诚”应直接译为:怜悯我的诚心。把它理解成愚拙,难道诚心还有愚拙和聪慧之分?

二、是挡住阳光吗?

《教参》对《项脊轩志》第一段的“以当南日”的翻译是: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显然,这里将“当”理解成“挡住、抵挡”。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首先,在这段中,文章明确交代项脊轩是“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于是,“余稍为修葺”以达到“日影反照,室始洞然”的目的。其次,在坐南朝北的房子前造堵白墙承接南来的阳光,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常见做法。由此可见,此墙的功能不是“挡住”日光,而是“反射”日光。应将它理解成“对着、迎着”比较合适。笔者也是这么教的。在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中有:“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此处的“当”,就是“迎着、对着”之意。因为此句在课本上并未注释,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

三、书是借来的吗?

《教参》把《项脊轩志》第一段的“借书满架”翻译为:“借来的图书插满书架”,此句课本上亦没有注释,我把《教参》的这个解释抛给学生去讨论。大部分学生觉得这样翻译有悖情理:其一,归有光勤奋好读,说他跟人家借书来看是有可能的。但借而不还,看过或没看过便长年累月地堆在书架上,这就实在不好理解。其二,中国古代图书馆(更确切地说是藏书阁)多为皇家所办,且不对公众开放,因此这些书不会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归有光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曾经做过官,有文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为证。在封建社会里,此类人家有可能也有实力藏有相当数量的书,自家的图书堆满书架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可以认为,“借书”的“借”不能当“借来”解释。按《辞海》注,“借”亦通“藉”,其中读为“籍”(jí)的“藉”就是“狼藉”。《辞海》注为:“错乱不整貌。”“按狼籍与狼藉同”,并转引古注云:“故凡物之纵横散乱者谓之狼藉”。因此,这里的“借书”应解为“纵横交错的书”。

四、敲打船桨离开的吗?

《渔父》一文“鼓而去”,课本和《教参》都将“鼓”注解为“敲打着船桨”。笔者以为,如此解释不尽合理。船桨是用来划的,若是敲打船桨,船又如何能离去?《说文解字》:“鼓,从,支像手击之也。”查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字典》,“鼓”共有八个义项:①〈名〉鼓,一种打击乐器。《庄暴见孟子》:“百姓闻王钟~之音,管之音。”②〈名〉鼓乐声。《石钟山记》:“噌如钟~不绝。”③〈名〉战鼓。《赤壁之战》:“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大进。”④〈动〉击鼓进军。《曹刿论战》:“战于长勺。公将~之。”⑤〈动〉弹奏、敲击(乐器)。《庄暴见孟子》:“何以能~乐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瑟。”⑥〈动〉挥动;振动。《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刀之屠。”《石钟山记》:“微风~浪,水石相搏。”⑦〈动〉隆起;凸出。《中山狼传》:“遂~吻奋爪以向先生。”⑧〈量〉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更”的代称,一鼓即一更。可以看出,鼓本义是名词,后引申为敲打,再引申为挥动、振动、挥舞。所以,“鼓”解释为“挥动船桨”比较合适。这既与文句“鼓而去,乃歌曰”相应,也更易于让读者理解悠然自得、超然世外的隐者渔父形象。

近代中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在其《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这三者中,“信”是前提和基础,所以他又提出“求其信,已大难矣。”照此标准,笔者以为上述几例注释及译文在“信”方面还不够到位。姑妄言之,以就教于方家。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