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第1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中国的网络经济,从很低的起点上起步,虽然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不断扩大,但既不稳定,又不平衡,而且,较大的“数字鸿沟”在短期内仍无法逾越。

    一般认为,因特网普及曲线经过前期启动、高速增长和平稳扩张3个阶段。目前美国已经逐渐进入平稳扩张阶段,而其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相对滞后。与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络经济只能说依然处于前期启动阶段,整体发育迟滞、少数网络企业平面推进的特征十分明显。

    伴随美国网络市场的增幅回落和结构性调整,中国也不能例外,比如一些网络公司已经倒闭,一些仍在苦苦挣扎,或压缩规模,或寻求重组。这也充分反映出“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矛盾。但这并不预示网络经济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并不能抹杀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优势,并不能否定网络经济已经对企业运行提出的严峻挑战,而是意味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正在打破虚幻的神话,回归务实的理性,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恢复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本来面目。

    事实上,尽管一哄而起的网络“激情”所导致的一轮“泡沫”已经破灭,网络经济并不会因此停滞不前,相反,其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地突出出来;同时,人们也日益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不能离开实体经济,而且一定要扎根于实体经济。只有当网络经济创造的生产力可以使传统经济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发展矛盾才有可能得以消除,尽管这需要经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网络经济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之上,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网络经济绝不是网站经济,也并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在网络经济中唱主角的,恰恰是应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信息资源而进行研发、制造、销售和管理活动的各类实体企业,自然也包括一切传统产业中的各类企业,它们才是推动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我们应当借此难得的市场回归理性的调整机会,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调整战略决策和步伐。

    中国企业在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无论是对网络经济的认识,还是对网络手段的运用都远远不够,更谈不上利用网络经济提高竞争力、确立竞争优势。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实践上远远落后,理论上更是严重滞后,甚至出现误导。

    对网络经济的影响认识不够许多企业并没有理解网络经济的真正意义,没有意识到网络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挑战和机遇,至今还认为自己与信息化没有多大关系。这是非常有害的认识误区。

    企业尚未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主体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普遍滞后,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把信息化作为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未能把网络经济提供的市场机会和管理运营创新作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都不高,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客户关系和上下游产业链条等未能按照网络经济提供的手段加以处理和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程序都尚未按照信息化的要

    求优化重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成长方式、经营模式、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等都还沿着用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那一套,很多企业内部联网都没有建立,远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及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的需要和要求。企业信息化滞后是构成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小环境”建设严重不足,电子商务应用的“大环境”当然也无从谈起。

    与网络经济的结合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由于认识的局限和理解的偏差,以及网络知识普及不足,国内众多企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或对网络的运用,仅仅停留在建立一个类似自我宣传的企业网站这样粗浅的层面上,把参与网络经济看成是一种赶时尚,以为建立起企业网站就代表了企业运行中运用网络技术的全部。众多企业网站只满足于自我宣传,而且大多面孔古板、内容雷同。有资料表明,国内500家上网企业的网站中,85%的网站所的信息有6个月没有更新或添加新内容,90%的网站只有总经理的照片和企业产品的介绍。这种自我宣传性质的网站,充其量不过是网络版的企业宣传手册而已。

    少数企业发展网络经济的动机不正在市场不成熟情况下少数企业非理性的一哄而起,严重地败坏了网络经济的名声,极大地干扰了我们对网络经济的正确估价和判断,阻碍了中国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不可否认,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还缺少相应的社会基础,网络经济发展的技术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都不尽如人意。作为支撑网络经济发展核心的电子商务,其发展环境至少包括3个方面:一是普及的因特网;二是以银行电子化为标志的国民信用体系基本建立;三是大多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完成。目前,中国上网人数仍然较少,上网成本相对可支配收入仍然较高,网上交易的意愿薄弱,难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规模;缺乏支付制度、配送条件等方面的支持;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及银行电子支付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缺少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这些不利的宏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改造,影响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动性和实施效果。

    进一步融入网络经济大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市场也将变成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思维来考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习以全球经济的观点考虑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中国政府强调的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正在制订一系列相关政策。

    可以预料,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政府法规与政策的逐步明朗化、宽带骨干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电信资费的降低、各界对企业上网的多头推动、电子政府的发展、数字社区的建设、数字城市规划的展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因素,都将成为中国网络经济的推动力量,从而加快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网络化的进程。

    对中国企业而言,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提高认识,发展网络经济是我们适应和顺应国际潮流,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不断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性选择。网络经济在全球的展开也只是7~8年的事情,目前传统企业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结合仍有孕育着更加全面的重大突破,即使是那些走在最前列的大型跨国公司也面临需要不断予以整合、创新的挑战。而尽管中国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如今我们的起步并不算迟,起点并不算低。应当说,与现实的其他竞争要素相比,中国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企业在与网络经济结合方面基本上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是说,中国企业在融入网络经济大潮中有着更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

第2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第3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当今世界正在步入新一轮科技革命拓展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新动力和新模式不断壮大,“新经济”浮出水面。

所谓“新经济”,其本质是由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新的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活动,这些活动表现为人类生产方式进步和经济结构变迁、新经济模式对旧经济模式的替代。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业结构分化、经济增长动能亟待转换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新经济既是积极应对新产业革命挑战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要求。

为了更理性地看待“新经济”、理解新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及其政策着力点,本刊“高端访谈”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

对“新经济”的基本认识

《新经济导刊》:“新经济”这个词本身并不新,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美国一直在提“新经济”。当时对“新经济”理解不同,甚至一种美好的观点认为新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驱动下呈现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等特征的经济。但到2000年下半年以后,以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主导的“新经济”泡沫最终破灭,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黄群慧: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互联网这种技术和制造业结合在一起。离开制造业,仅仅停留在科技发明和金融追逐而衍生出来的经济大多都会成为泡沫。如果说在上世纪末美国提“新经济”还为时过早,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信息技术成本大幅度降低、信息技术已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广泛地应用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现在提“新经济”则是水到渠成。

现在新经济已不再是主要指美国的经济现象,而是指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驱动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其技术革命基础虽然还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但还包括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制造技术,以及以纳米、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基因组、干细胞、合成生物等生物技术。新经济既表现为基于这些新技术产生的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还表现为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新经济导刊》:具体而言,新经济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特征?

黄群慧:新经济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第一,以信息技术突破应用为主导形成的物理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相互渗透的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构成了支持新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驱动下,整个工业系统将逐步发生内涵丰富、多层次巨大变革。现在看来,这种变革表现为四个层:一是以高效能运算、超级宽带、激光粘结、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通用技术层面;二是在通用技术基础之上的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机器人、3D打印等为代表的制造技术层面;三是以柔性制造系统和可重构的生产系统为代表的各种集成技术系统层面;四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层面,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正是德国工业4.0的目标和要求。与德国工业4.0相对应,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一个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的工业生产体系。

第二,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日益增强,逐步成为独立的生产投入,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人类的社会活动与信息(数据)的产生、采集、传输、分析和利用直接相关,但以前这些信息或数据独立性和流动性弱。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现在信息(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独立流动性日益增强,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新生产要素。信息(数据)不仅逐步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独立投入产出要素,而且还可以借助信息物理系统(CPS)等大幅度提升边际效率贡献。正是信息(数据)作为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方面拉动了信息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APP等这些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带来的大量投资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供给要素的信息(数据)流动性和可获得性的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引发大规模社会分工协作方式变化,协作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方式变了,于是出现了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等等,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第4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1.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重藏轻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变度,档案工作者只有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开发信息资源,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转变服务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服务。

2.对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挑战:当前,我们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通量化和网络化,难以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也难以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和供社会共享。因此,变革档案管理手段,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是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3.对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密集型的社会结构将被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结构所取代。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运用档案来传播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档案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要树立新的管理思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长期传统环境下工作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难以将现代化管理引入到档案工作中。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经让档案工作者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等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和工具之一。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档案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才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开放的视角,积极寻求档案工作的生长点,在较高层面上来筹划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其次,要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手段。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计算机,编程或买一份软件,输入微机三部曲。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档案的整理、著录标引、数据输入和为它们服务的分类法、词表等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档案原件是信息资源,是资源就有一个开发过程,计算机管理档案不能只停留在目录检索那种初步的不充分的信息开发阶段,而应更深入地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变被动等待检索利用为主动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这就提高了开发档案的档次。同时,社会的需求与承认也会大大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变得愈来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封闭的现行管理方式为向外的“开放型”管理方式,使档案服务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直接面向经济,面向公众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要积极拓展档案馆藏的新资源。档案资源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是档案资源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档案部门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任务来抓。现行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多以纸质、音像、声像材料为主要载体,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非常少,势必影响到数字档案馆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提供利用,造成信息停滞和利用需求的阻断。因此,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2.要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1)建立“需求—开发—利用”的科学开发机制: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增加传统的编研力度,建立特色数据库,开展定向专题信息服务。其次,信息资源开发应充分分析并满足用户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反映出档案信息由保管向利用的一种高层次转化,这将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必须要处理好“需求”、“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管理重点。当前,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大量开展数字化工作存在风险,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另外,尽早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尽早接轨,为机关单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又能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合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是充分发挥信息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必须。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并无多少经验可循,理论指导又一向滞后于实践,这就使得很多档案部门在信息资源开发时难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出现信息资源开发的“孤岛”现象。

3.要为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

继续教育是全体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要求的手段。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而继续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培训、现场研讨等方式,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内容专一、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成为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能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必须制度化、全员化。所有在职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并要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列入考绩、评审的范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

继续教育必须多元化、规范化。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各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开展档案信息化继续教育的机构,统一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材料及实验环境,制定规范统一的分级、分类考评体系,建立“学考结合”的专业考核制度。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建立多元化的档案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养体系等措施是适应时展新要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第5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培养目标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32-01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以及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业务丰富多变,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和结构的要求也有了变化。现有的中职专业教育目标在定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难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中职培养目标的显著特征

1.1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都将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设置课程是中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但是如果将其作为中职的培养目标恐怕很难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按照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容易造成在教育中只重技能训练,忽略素质的培养。这种试图将中职学生训练成一出校门就能直接从事某种职业的急功近利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保持中职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使中职毕业生不仅就业有技术,更要发展有后劲,不断适应与时惧进的规则变化的长远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专业教育的产品已经或将要发生很大的转型,某些专业毕业生,经过训练后掌握的熟练技术很可能未出校门就已落后淘汰了。知识经济要求职业人员具备数字环境下职业所要求的素质,需要对新技术非常敏感,自学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强,具有全球观念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掌握单一技术的专门人才。要想通过中职三年的训练,达到从事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性专门人才这样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1.2 以专门人才为落脚点

片面强调人才的专门性和职业性是中职教育目标的显著特征。从实践看,过于强调学科的专门教育,不适应知识信息社会对人才通用型应用型的要求。中职教育应该适当强调综合性、人文性等通才教育的特征和要求。“专才教育”不利于学生工作选择且工作适应性欠佳。由于强调专业学习,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环境及工作不断演变的现实中,专才教育狭义得使学生难以满足市场对工作者的要求。从数字化的进程来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变化很大。在各行业中传统的业务大部分已由或将由计算机所代替,专业人员更多的工作是从事非传统的业务和非经常性的业务。毕业生不再是“专门人才”而是“通用人才”。他们不仅要胜任传统的由专业人员担负的工作,还需要承担原先不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工作。因此,这就需要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开阔的知识面,对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将新技术及时应用到自己工作中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从事专门工作的基本素质,他们应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分析能力强的综合性初级人才。

2 中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

中职教育目标的制订必须与当前以及将来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市场需求情况相适应,即中职教育目标既要体现即时性的特点,又要兼顾前瞻性的发展趋势。制定中职教育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客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及其对职业工作的影响。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孰轻孰重很难把握,并且各人的认识不同,造成了教育目标定位的摇摆。如在美国,长期以来认为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教科书中包含未来会计师所具备的所有知识,并因此不断的增加课时。其结果导致会计教材越来越厚,课时越来越长,门数越来越多,却仍然难以跟上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学生毕业后遇到的新的知识与问题仍然不会解决。美国会计师协会(AAA)中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调查后得出如下结论: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会计教育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也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的会计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其获得会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能力,即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AECC在1990年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将会计教育的目标论述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1989年,会计公司在他们出版的白皮书中指出:“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全面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一个人一生在执业上的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在如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教育应更加注重未来职业人员能力的培养,由知识灌输型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约翰.W.加德纳(John W.Gardner)指出:“我们从传授已经过时的东西,转向那些长期影响人们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东西,越来越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对许多学科来讲,意味着更加注重基本原理,而不是注重眼前的‘实际’用途。”于玉林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实行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市场经济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开放式思维,善于捕捉管理世界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想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教育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专业培养目标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从传统式向创新式转变,教学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育内容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实现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职教育的要求。综上所述,为适应现代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中职教育目标应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必要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具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德才兼备的应用性的初级人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中职教育的根本,造就技能型应用性实用人才,是中职区别于大学教育的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 杨周南.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朱建国.会计教育[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第6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摘要: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新技术能否形成新动能,新动能能否带动新经济,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文章从信息技术发展态势的角度判断新经济的前景和风险,指出信息技术是未来15―20年发展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是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对于培育经济新动能,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技术积累薄弱,国家应增加智能工控领域的科技投入,大力培养工控领域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机物智能;技术积累;工业控制

近几年来,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在全球十大平台经济体中,中国占据了三席(阿里、腾讯、百度)。2016年,中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将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1.1 信息技术将继续唱主角

根据麦肯锡公司2013年的技术预测,到2025年可能形成5万亿―10万亿美元经济效益的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产业,生物领域只有下一代基因组产业有可能做到1万亿美元规模,先进材料不到0.5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不到0.3 万亿美元。其实,不只是麦肯锡公司做这样的判断,我们和许多科技人员、经济学家都有同样的看法:信息技术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而基因生物和纳米等技术还在孕育之中,未来仍然是信息技术唱主角。

为什么信息技术有这么大的威力,这要从经济和信息的本源来认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塞萨尔依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指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即物理秩序的增长。信息技术在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增加一个Cyberspace使得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成为可控的世界。

1.2 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判断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至少需要考虑两个维度,一是技术的深度,另一个是技术的广度。从广度上看,历史上蒸汽机、内燃机、交流电等重大基础发明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改进和扩散之后才开始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信息技术也不应例外。万维网等信息技术已经有20 多年以上的技术扩散和储备,21 世纪上半叶应该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重大技术应用的S曲线往往有相继的两条,第二条S曲线的生命周期更长,对经济的驱动力更强。今后10―20年,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可能不是新发明的重大技术,而是信息技术融入各个产业的新产品、按需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新业态、产业链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信息时代而言,信息技术普及渗透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现在的信息技术应用只相当于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时代。

1.3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

新经济本质上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数字经济)过渡,目前采用的GDP统计不能正确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倡导的共享、用户体验带来的消费者盈余、免费的开源软件、用户到用户的交易等都不统计在GDP中。国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已在探讨更适合数字经济的统计方法。国内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L型,未来十几年将保持6%左右的平稳增长。这是沿用工业经济的思维,因为即使是保持6%甚至更低的GDP 增长度,数字经济的实际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2 重点发展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

推动新经济的新技术很多,我们认为最有引领性的新技术是人机物融合的智能技术,简称人机物智能,也称为人机物三元计算。

人机物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信息变换优化物理世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得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人机物智能可以理解为万物互联网之上的无缝智能计算技术,需要发展新的核心技术与生态系统。

发展人机物智能需要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现有技术,突破新的科技挑战,实现使用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下面列举个科技要点。

(1)人机物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将传统的局限于信息空间的计算机科学拓展到人机物三元世界,包括人机物可计算性理论,人机物智能系统的模块化体系结构,用户体验的复杂度刻画、无缝智能的科学表征,易用的自然交互界面等。

(2)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已经成型,桌面互联网由x86+Windows+ Linux生B主导,移动互联网由ARM+Android+i OS生态主导。物端计算系统尚未出现主导的生态,更未定型,发展出支持亿级设备的物端计算生态系统,是一大挑战。

(3)节能高效的智能计算平台。与今天的系统相比,人机物智能需要提升计算能力上千倍,同时能耗不增加。学习自然界,通过自适应和可重构等新技术整合专用部件与通用部件,是构造节能高效智能计算平台的可行路线。一个例子是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研制的寒武纪深度学习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相比实现了性能功耗比的千倍提升。

(4)信任互联网。由于人机物智能更加直接地涉及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网络信息安全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研究发展出这样一种智能万物互联网:它鼓励开放和分享,同时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又能接受政府依法监管。满足5个条件的和谐人机物环境称为信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是构建信任互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5)身份联邦。智能万物互联网会产生许多需要命名的实体,涵盖人(如用户)、机(信息空间中的设备、数据与服务)、物(物理世界中的各个物体)。如何让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是一个新挑战。现在是强制用户身份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

3 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

新技术不会自动转化为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般要经过4 个环节:(1)通过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看新经济知识;(2)通过发明将知识转化为满足应用需求的新技术;(3)通过技术创新将技术变成新产品和服务,开始投入市场;(4)在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从科学知识到技术,从技术到a品,从产品到市场,每一步都要经过“死亡之谷”。越过死亡之谷没有捷径,只能靠自主创新的能力。人们常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其实真正买不到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支撑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创新驱动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贯彻这一战略时往往不提要重视技术积累,其实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不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知识的增长要靠创新实践不断沉淀的技术积累。中国高铁的成功被誉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榜样,但我们不应忘记,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直在从事铁路机车研制,通过“中华之星”等科研项目的锤炼,南车、北车集团已有坚实的技术储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些发展快,有些发展慢,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同行业的技术积累有差别。铁路机车制造的技术积累较扎实,但工业控制领域(包括高铁、航空的运行控制)的技术积累十分薄弱。据工信部2014年统计,我国22个行业900套大型工业控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厂商提品,特别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外商占据了94%以上的份额。由于工控领域国内企业仿制国外产品都难以做到,国外企业不需要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其产品销售,国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数长期维持在此领域中国专利总量的10%左右(通信和计算机领域国外企业的专利占到43%)。在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形势下,在实现智能万物互联网的进程中,加大工控领域的研发投入,夯实工控领域的技术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夯实技术积累要从教育抓起,我国工控领域的人才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几乎没有一个大学开设过与PLC技术有关的课程,装备制造业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未列入许多省市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

积累技术跨越死亡之谷同时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路径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开放标准、开放软件和硬件源码的社区,努力发起并主导数个核心技术与平台生态的开源社区。我们要争取未来几年内培育出2000名社区核心志愿者,即得到全球同行认可与信任、对社区标准文档和软件硬件源码具有写权限的工程师。我国有近千万名软件工程师,应该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鼓励他们为全球社区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迂回和直接两种方式中哪一种能得到更大的成果,这个问题对于理解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区别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只有理解直接性为什么具有商务与政务绩效,才能从根子上搞懂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问题的背景

经济和社会组织的直接化为什么会带来绩效,针对的是迂回性带来绩效这样一个工业化的命题。

直接性与迂回性,说的是都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迂回性是指对两端之间中间形态的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迂回性是现代性经济学中资本理论与组织理论得以存在的基础,涉及工业化的根基。直接性是指对产销两端关系的拉近,是网络化协同的产物。直接性是后现代经济学(或者说信息化经济学)中经济和组织理论的基础,涉及信息化的根基。

在戴尔模式中,直接性表现为直接商业模式,在经营策略上,表现为与分销相对的直销。但直接性不等于直销,神州数码分销系统中客户关系和知识管理的应用,也是与顾客直接联系的加强;扁平化组织减少了组织中的迂回层次,也是一种直接性;体验经济和行为经济学强调直觉重要性,也是一种直接性;通过电子政务,对公民进行快速响应,也是一种直接性。

强调直接经济,不是否定分工专业化。信息直接经济建立在分工专业化发达的基础之上。而且,直接经济和迂回经济的混合经济将长期存在。即一方面通过信息化不断拉近产销关系, 降低产销摩擦成本;一方面又为新的分工专业化产生创造条件,延长价值链。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价值评估中找到直接性产生绩效的逻辑。现有财务报表制度,只有对迂回性价值的分析框架,没有对直接性价值的分析框架;主流经济学更没有为此提供不同于庞巴维克式迂回经济的新解释。

直接性是生命性的同义语

许多对直接经济不理解的人,思想都卡壳在以为直接经济取消分工这样一种误解上,这是因为不能从根子上理解提出直接性问题的初衷。

实际上把工业经济理解为迂回经济,把信息经济理解为直接经济,在命题方向上,可以直接等同于把工业化理解为机械化,把信息化理解为生命化。直接性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因此直接经济在“道”的层面上,等于在说社会正从启蒙主义以来与生命现象对立的经济与社会的机械化运动,向网络启蒙以来复归生态的经济与社会的生命化运动转变。这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大潮流所在。实际上在第一次现代化运动中的社会有机体论,已经针对工业化早期的内在矛盾,预先指出了同样的方向。

信息化的理论先驱黑格尔,在大逻辑中,分析机械性和生命性的不同,在于生命是直接性的。他指出“客体在其关系中也彼此仅仅作为独立者来对待,并且在任何连结中彼此都仍然是外在的。这一点构成了机械性的特征”。而“直接的理念就是生命”,“既然它最初需要在其直接性中去观察,那么就必须在这种规定性中(它在其中就是生命)去把握并认识它”。

以工业化分工中自然存在着协作来否认信息化的协作有什么新意是一种诡辩,在于模糊无机联系与有机联系之间质的区别。按这种逻辑,机械化与生命化就没有区别了。这是一种信息技术革命、生命技术革命与经济社会变革无关论。

从效能观点看直接性与迂回性的绩效区别

对信息化特质缺乏认识,还与价值方法论有关。“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效率”的观点,普遍存在于信息化的懂行者与不懂行者之间。我建议改进我们的管理和财务评价方法,更多从效能观点进行绩效评估。

工业化与信息化,具有不同的两种效能状态。工业化的效能曲线体现机械化世界的特征;信息化的效能曲线体现生命化世界的特征。前者体现为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后者体现为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

用这个原理分析组织形态,可以发现,社会有机体(即信息化组织)与生命有机体的组织特点是一致的,都是组织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增;而社会机械体(即企业和政府官僚制)与自然机械体(如热力学系统)的组织特点是一致的,都是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画一张曲线分析图就会发现,单就效率来说,信息化技术应用并非时时处处都高于工业化技术应用。

财务分析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改进,以适应分析信息化无形资产的需要,这就是,将成本-收益的效率分析,改进为成本-收益的效能分析,即对效率的变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参照系可以选择业务范围、业务复杂度等。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直接性生产之所以具有商务与政务上的绩效,并不绝对地取决于其效率曲线,而取决于其效能曲线的切线斜率相反于迂回性生产,因此,越过(相对于效能参照系的)一定临界点后,生产的复杂度(包括个性化要求)越高,直接性的绩效越明显。这个条件不具备,信息化的效益就不明显。

《精神现象学》对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绩效分析”

黑格尔在1805年非常准确地把握了信息化绩效的实质。他与中国治理问题专家李维安教授的观点惊人相同,都认为信息化条件下,企业活力的关键在于生存力、发展力特别是“再生力”。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认为,有机物的本质在于其目的性。信息化组织的本质在于它是“以人为本”―围绕生产目的―组织的。机械化组织(工业化科层制)最大的弱点,就是它经常为了手段而忘记目的。信息化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制度和体制上帮助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显然是一种结果导向的绩效观。黑格尔在这里已经非常精明地预见到,组织一旦生命化、有机化、直接化,最实质的结果,一定是更符合组织本来的目的。这是总的战略。黑格尔在战术上将有机化分解为感受性、激动性和再生性三个方面。这实际上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三个最终努力方向。

第8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从2004年开始,IBM每隔两年一次《全球CEO调研报告》,至今已历经十个。2012年《IBM全球CEO调研报告》调研的规模最大,被访问的CEO人数从2004年的456人增加到今年的1709人,范围遍及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其中大中华区有102位CEO参与了本次调研。

三大制胜之道,把握互联机遇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应用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随着物联网、传感网络将物理系统与社会系统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互联经济开始渗透到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互联经济是指源于数字化、社会化媒体、移动化的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社会、组织以及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资深合伙人赵丽芳表示:“互联经济的兴起必将迅猛而深刻地改变商业世界的竞争态势乃至游戏规则,而对互联经济拥有清晰认知,把握互联经济特点,抓住互联经济机遇,则是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在这次调研中,全球CEO们普遍认为,互联经济形势下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经济价值将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客户关系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基于对全球和中国参与调研的CEO观点的分析总结,IBM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项主要建议:

? 以价值体系激励员工。互联经济时代,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等方式为员工协作、创造价值提供新的机会和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更为开放。而在严格的管理与组织开放之间取得平衡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调研发现,绩优企业的CEO更加倾向于组织的开放性,更愿意以鼓励协作的方式来管理组织,并通过价值体系来激励员工,而不仅仅是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需要企业建立共同的信念。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充分运用互联技术建立真正有价值的员工网络,并提供有效工具和途径鼓励员工进行协作创新,从而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企业未来战略的企业领导者和员工。

? 以个赢得客户。互联经济时代,客户与企业交互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了解客户、赢得客户、服务客户的模式相应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新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每一个客户当做独特的个体对待,而核心能力是在“大数据”时代获取并挖掘客户数据,形成业务洞察,并快速采取行动,从而推动企业创造价值。调研发现,绩优企业应用数据的能力比绩效不佳的企业高一倍左右。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于“大数据”能力的构建和增强,让数据成为企业洞察客户的关键资源。同时需要改造企业与客户交互的机制和渠道,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提供可订制化的贴身客户体验,以便对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

? 以伙伴关系促进创新。互联经济形势下,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地采用与外部合作伙伴协作创新的模式,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调研中IBM了解到,未来三到五年中,68%的绩优企业将为了创新而进行业务和技术整合,48%的绩优企业计划进入新的行业,37%的绩优企业预期获得新的收入来源,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业绩不佳的企业。通过合作来促进创新,需要企业从应用新的移动互联技术方面出发,改变与合作伙伴传统的协作方式。同时,在企业内部的每一层都需要培育和鼓励合作,打破协作界限,探索创新型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在跨行业领域的突破发展。

五大特征,体现中国企业发展的新诉求

本次CEO调研共面访了102位大中华区企业CEO,其中包括大陆企业CEO 67人。通过对比中国企业与全球企业的观点,能够总结出中国企业在未来发展诉求方面的五大特点:

? 在大多数领域,中国CEO与全球CEO的认识是同步的,个别领域甚至有赶超之势。例如,在通过大规模投资提升大数据洞察能力的意愿方面,中国CEO甚至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这也充分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方面的迫切性。

? 中国企业对于宏观经济保持高度关注,而对于技术因素的重视程度则不如国外企业。中国CEO们对于宏观经济的期待可以理解为目前中国经济尚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期,但是似乎对于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认识不足,与国外CEO将科技因素列为互联经济下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相比,有明显差距。

? 相对比国外同行,中国CEO们在变革组织结构、治理模式、外部协作、领导团队等方面有着更强的意愿。在未来三到五年中,计划对以上领域进行变革的中国企业,按比例比全球同行要高35%,体现出中国企业蒸蒸日上的特有活力。变革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因此中国企业总体上对未来仍呈现乐观的发展态势。

? 中国企业特别关注全球化。在定义CEO的成功特性时,60%的中国CEO选择了“全球思维”,高于全球平均48%的水平。数位中国CEO都将全球化列为自己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风险。这表明中国企业正处在“走出去”的关键时期。

第9篇:数字经济的理解和认识范文

国内主流的经济学研究目前沿袭的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从范式到假设、数学模型都基本没有变化。而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可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针对他们所遇到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已经相当成熟,侧重于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强调实证研究;对比起来,中国学者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更倾向于引出政策性对策,更重视规范性研究。而且,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西方宏观经济学在建立模型时的很多假设与中国现实不相符,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直接使用造成的“水土不服”。不加区别地将这类研究结论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调节力度低的情况下,可能带来的不仅是混乱而更可能是对经济的严重扭曲,这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政府某些宏观经济政策,存在“一刀切”的简单化作法。比如去年第三季度对于中国经济中局部存在的由投资拉动的“热”的趋势,就采取了提高准备金率的措施。作为一剂猛药,立即导致贷款额下降,而实际上,很多行业仍然迫切需要贷款资金启动。如果仔细去看,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经济学界对于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结论似乎有简单化之嫌。要么言之凿凿地认为已经过热或有过热的明显趋势,要么铁板钉钉地咬定不过热。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复杂程度,是很难一以概之地以是否过热来做结论的。而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似乎也只是提供了这样一种认识问题的途径。作为一种理论范式是无可厚非的,但用来指导中国经济管理的实践就失于简单了。

国内理论界曾经讨论过中观经济学,如何界定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本文不打算探讨的问题。然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过于宏观,对于中观问题的研究不够,可能是我们无法有效地利用宏观经济学方法论解决实际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我们站在很高的高度,研究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时,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形成和传导机制,而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似乎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工具和帮助。

如果局限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方法论,就很难让我们把视角转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现象的构架过程中去。其实,即使是西方经济学,也是在某种经济构架之上进行讨论的,也就是开放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所有假设都源于此。而中国的情况却很不同,忽略这样的本质区别,不讲宏观经济学理论适用的条件,就套用其研究范式甚至结论,是无益于事的。尽管关于是否存在中国经济学还有很多争议,无庸讳言,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时,不可不顾其是建立在与中国目前不尽相同的社会制度基础上这样一个前提。至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以及现有的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还需要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的特点是以投资驱动为主,工业主导型,而且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以美国为例,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进行。另外,中国的制度演进的步伐较快,而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定型了。相比之下,在投资,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制度变迁等对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各方面,中国的情况都与西方差异很大,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西方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环境,而在中国存在着南北、东西、城乡等地理区域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经济环境有较大的动态性和发生畸变的不确定性。而我们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往往存在着不比较模型的使用条件,较多采用静态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的缺陷,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方法论方面的尴尬,使我们既不能直接引用宏观经济数据,套用现成的静态模型,又不能只是依赖以前几次经济过热的经验,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各家各派的观点也就无法统一,甚至无法建立共同的研究出发点。

但是有些专家还是通过数据和直觉预感到了事情的本质。比如在去年部分行业表现出投资过快,价格上涨幅度和发展速度较高,汽车,钢铁,建材,房地产,原油,粮棉等都很热,甚至出现了水和电力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仍然在下降,总的价格指数上升幅度不大。一些先行指标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在上升,引起学者担心消费价格指数会在一段时间后上升加快,引起通货膨胀。这些看法都来自现有宏观经济学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分析模型。信奉者认为现在的特征数据已足够,用现有模型分析,通货膨胀必将到来,只是有滞后性,所以不会马上显现,但要防微杜渐。反对者也使用同样的分析工具,但要乐观很多。正是由于他们观点虽然不同,但研究方法却大同小异,因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成为了数字的估计,不同处只是在程度上,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不同。这样很容易使宏观经济研究变成数字游戏,结果只能是看谁估计的更接近实际数字一些,而每年都有很多预测家为此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