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甲型流感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甲肝;传染病;流行病学;HAV疫苗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5-01
1前言
甲型肝炎病毒(HAV)简称“甲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HAV主要是经胆汁随从患者的粪便排出,然后通过污染环境、水源、食物或者通过接吻、唾沫接触等由口传入,即由粪――口途经进行传播[1]。该病发病率高,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增加甲肝病患150万;美国的疾病控制中心也保守估计,每年甲肝的发病人数大约在8~9万,其中死亡率大约为0.5%[2]。甲肝病发时症状严重、病程较长、难治愈、发病人群集中且传染范围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2008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本县中小学罹患甲肝学生185例,现简要分析校园甲肝流行病学特点,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185例本县中小学甲肝病患为观察对象。男性116例,占62.7%,女性112例,37.3%;年龄7~19岁,其中15岁以下107例。主要分析调查甲肝疫情资料、人口数资料以及正常人群血清抗体调查资料等。
2.2方法:使用总体统计法与年代统计法对病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3讨论
3.1校园甲肝流行的特点
3.1.1流行季节特点:经查证,我县中小学历年的甲肝流行集中时间段,发病高峰为9~12月份。从1994~2007年的甲肝月别的资料来看,注射甲肝疫苗的前13年与用后的7年,二者的流行高峰季节出现了明显改变,秋冬两季的发病高峰显著减弱,春、夏两季基本处于相同或者以春峰为主的状态。
3.1.2地区分布特点: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发病率相当。据统计,在1995年之前,本县农村学校甲肝的发病率为63.8%,城市学校为36.2%,农村学校的比重明显高于城镇学校。最近10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尤其是农村卫生间、自来水的推广普以及,降低了粪便的环境污染和水的污染,农村地区感染甲肝的病例有所减少;而目前,城镇中,学生食用街头烧烤与海鲜等食物机会增多,不卫生的饮食会增加患甲肝的风险,因此,现阶段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甲肝发病率无显著差异[3]。
3.1.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病率的比较:根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发达国家甲肝的发病率逐年下降,而且发达国家甲肝的高发人群集中在成人,而发展中国家的甲肝发病率相对较高,高发人群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4]。本组研究中,15岁以下的学生甲肝患者有107例,这个结果与流行病学的调查相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学生是甲肝疾病比较集中的人群之一,而成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大部分的成人都通过注射甲肝疫苗或者免疫。
3.1.4通过血液或者传播:研究证明,甲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母婴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目前也有研究证明血液可导致HAV传播;另一种甲肝传播的新媒介是,通过静脉注射的吸毒者也证实会患上甲肝,这种方式逐渐成为HAV传播的新特点。
3.2甲肝的预防措施
3.2.1注射甲肝疫苗获得免疫。目前,最常用的甲肝预防手段是注射甲肝疫苗,这也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5]。目前甲肝疫苗已经成为我国儿童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2008年5月起,该疫苗被列入扩大免疫疫苗之一,部分省市已经提供免费甲肝疫苗接种。扩大甲肝免疫的覆盖面,非常有利于降低甲肝的病发率。
3.2.2改善公共卫生状况。发达国家的甲肝病发率之所以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共卫生环境得以极大改善。在发展中国家,也要对环境、食物以及水源等各方面进行改良整顿,促进个人卫生状况好转,可以有效地阻断粪――口传播的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HAV的感染率。
3.2.3改变个人生活习惯和不良的饮食习惯:目前,仍有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生活环境较差,采用传统的粪坑厕所,环境及部分水源受到污染,这种状态需要尽快做出改善,例如地方政府进行“改水”、“改厕”工程,对农村的环境卫生和饮水卫生状况进行大整顿,改良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此外,居民预防甲肝的意识差,儿童注射甲肝疫苗的普及率不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地方防病健康宣传做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受家庭经济收入的限制,无法接种疫苗。对于此种情况,各级卫生部门首先要重视,加强预防甲肝的知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传单以及走访等形式教化群众,告知其甲肝危害,增强其危机感,并辅导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石在昌,韩悦,马环,等.近年辽宁省沿海地区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1,17(3):228
[2]石有昌,韩悦.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1,3:268
[3]李路明.加强生活饮用水的预防性卫生监督[J].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2,18(9):1078
一.在发现本场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后我院立即行动,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做好防控工作.
二.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根据农场党委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我院领导迅速召开全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会议.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及村卫生室疫情联络员.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重症病例发现和转诊、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场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布置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的相关工作.
三.设立发热门诊,强化预检分诊制度。
认真贯彻《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设立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预检分诊工作实行首诊负责制,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担任预检分诊工作。医生在接诊病人过程中,除询问病史、症状和进行相关检查外,还特别注意询问与疾病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防止甲型H1N1流感流感病例的漏诊、误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按要求做好
个人防护及必要的消毒隔离。
四.加强人员培训
进行全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使临床一线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及救治原则,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医生传染病商情报告意识,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诊断治疗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切实增强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防控意识。
五.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在卫生院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在农场、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粘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通过宣传增强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消除广大人民群众对甲型H1N1流感的恐惧感,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抓好落实、控制疫情
1.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农场医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报告。场卫生院或防保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对于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立即向场政府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病例救治:对于高危的病人,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做好重症病例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的准备工作。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我院、防保科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自10月20日**小学的**被确定为临床病例后,我院抽调专人到**小学,中学早晚两次进行体温监测,对出现的疑似症状坚持先隔离再确认的原则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由专家组进行诊断治疗。
4.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我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积极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5.我院、防保科指导本场内中小学、托幼机构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对其他集体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6.我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六.积极发挥本院的专业能力,协助相关部门搞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工作。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做好医疗救治应急工作所需设施、药品器械、防护用具等物资的储备工作。在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发病的单位。共发放连花清瘟胶囊517盒,消毒液20箱、隔离衣11套、体温计100支,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以上药品的使用进行了有效的追踪和指导。
七.控制医院感染,加强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的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和发热病人的监测,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门诊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市大、中、小学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 防治相关知识、行为的现状,为大、中、小学不同学校有针对性地制定甲流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四川德阳市随机抽取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 大中小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亲朋好友谈及、网站、报刊杂志等。大中小学生对甲流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知晓率最高,都在90%左右;其他感染途径知晓率较低。小学生对甲流感染途径、甲流预防方式、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等的知晓率大部分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中学生低于大学生。结论 大中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防治甲流知识,但掌握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加强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甲流防治和健康教育。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大学;中学;小学
自2009年8月14日德阳市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确诊病例以来,甲流疫情得到了全社会和疾病控制的高度重视。根据疫情分析结果,人群分布主要以学生为主。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学生抵抗力相对较低,而人群接触密切,是甲流暴发流行的高危场所。了解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校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情况和预防行为现状,有利于为不同学校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甲流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因此德阳市疾控对全市部分大中小学生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德阳市随机抽取3所大学、5所中学、5所小学。大学1-3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年级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小学4-6年级各随机整群抽取2个班为调查对象。
自我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甲流知识获取的途径、甲流防治相关知识(甲流感染途径、预防措施、处理措施等)的知晓情况、态度(对感染甲流的担心等)和卫生行为(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患病就医行为等)。
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人员统一实施。以班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学生自我填写。调查表由专人负责验收。采用EpiData3.0 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对所有原始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复核。运用SPSS11. 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4356份,收回435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为4352份,有效应答率为99.9%。其中大学生821人,中学生2076人,小学生1455人。
2.2 甲流知识获取途径:99.0%的学生听说过甲型H1N1流感(大学生中有98.8%,中学生99.2%,小学生98.9%)。
从表1可见,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途径以电视为主(80.8%) ,其次是亲朋好友谈及(18.2% ),第三为网站(14.6%)。从大中小学生前三位听说途径的比较来看,第一位途径均为电视,电视获取途径的率为大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86.8%、83.8%、76.3%),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小学生(分别为24.3%、16.2%);中学生第三位途径为网站(20.4%),小学生第三位途径为报刊杂志(10.1%)。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前三位途径的率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途径均为电视等大众宣传媒体,这说明大众宣传媒体在甲流宣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2.3 甲流相关知识知晓率:从甲流感染途径的知晓率来看,大中小学生均为病人咳嗽、打喷嚏后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知晓率最高,都在90%左右;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环境和物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知晓率偏低,均在75%以下。这三种途径的知晓率小学生均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从甲流预防措施来看,大中学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小学生稍低,在86%左右(P
从正确的洗手时间知晓率看,中学生最低(61.7%),小学生最高(83.4%),大学生介于二者之间(75.6%)。对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正确处理方式,93.0%的学生知道应立刻带好口罩去医院看病,中学生知晓率(91.9%)稍低于大学生(94.2%)和小学生(94.1%)(P
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及时治疗的知晓率较高,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知晓率分别为92.6%,88.8%,85.8%,P中学生>小学生,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2.4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关于是否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流,中小学生分别有52.4%和57.0%的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而大学生比较担心的只有19.2%;小学生中还有20.7%的很担心自己会感染。大中小学生担心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2.5 甲流防治相关卫生行为调查结果:就洗手行为来看,大中学生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和便后的洗手率较高,均在90%以上,小学生偏低,便后洗手率只有79.1%。触摸过公共对象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的洗手率不高,大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大中小学生分别为74.8%、74.0%、70.5%,P
就咳嗽或打喷嚏时的行为来看,用纸巾或手绢掩盖、用手捂住,然后洗手、避开人群咳嗽打喷嚏的行为大学生均多于中小学生(P
会不会因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而减少去人多的场所活动,76.5%的大学生选择会减少,小学生72.6%,中学生只有61.1%;选择不会的大学生有19.0%,中学生30.4%,小学生21.9%;不知道的大学生有4.5%,中学生8.4%,小学生5.5%。大中小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X2=87.257, P
3 讨论
甲型H1N1 流感是一种新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2]。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中,身体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抗病能力较弱,各类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容易在校园内发生和传播。一旦疫情爆发,将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校园防控甲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最重要。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获取甲流知识的前三位途径的率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途径均为电视、亲朋好友谈及、网站、报刊杂志等。辽宁省丹东市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3],大学生有关甲流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主要来源, 依次为电视、网络、广播、同学之间传闻、报纸、杂志、讲座及宣传单。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晁斌等人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4],甲流知识的知晓途径以电视为主,其次是报纸、互联网。这说明大众宣传媒体和人际交流在甲流宣传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要充分加以正面利用。
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甲流的主要传播途径,防治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对甲流的防控是很有利的。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中小学生对病人咳嗽、打喷嚏后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感染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知晓稍差,应加强甲流感染途径的全面宣传。从甲流预防措施来看,大中学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的知晓率较高,但文明咳嗽的知晓率较低。大部分学生知道感染甲流后应及时治疗,但多休息和大量喝水、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必要出行应戴口罩这几种处理方式的知晓率较低。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的洗手率,大中小学生均不到10%。这些结果表明,大中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防治甲流知识,但掌握不够全面,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教育。任永献等对邯郸市小学生调查也发现[5],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高,但在其传播途径上有一定误解。辽宁省丹东市对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3],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但仍需要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这些知识的宣传。丹东市大学生咳嗽打喷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的行为形成率也较低,应加强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从大中小学生比较来看,小学生对多种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低于大学生和中学生,关于甲流预防方式的知晓率也低于大中学生,感染甲流后的正确处理方式,小学生知晓率也偏低;而中学生的多项甲流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虽高于小学生,但低于大学生。这说明应加强中小学生的甲流健康教育,尤其是小学生。大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学习和思维特点有所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样,应当注意选择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次调查还发现,有超过50%的中小学生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流,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担心。所以在甲流宣传时,要让学生懂得甲流可防、可控、可治,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减少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任永献等对邯郸市小学生调查也发现[5],甲型H1N1流感的到来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48.45%的同学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上甲型H1N1流感,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对甲型H1N1 流感预后情况不了解,存在恐惧心理,这表明我们在甲型H1N1 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还不全面。
参考文献
[1] WHO.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EB /OL . 2009 - 04 - 24 . .
[2] 卫生部办公厅.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M]. 3 版. 北京:卫生部办公厅,2009.
[3] 晁斌,孙立梅,崔利伟等. 广州市幼儿园及小学学生家长甲型H1N1流感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华南预防医学,2010,36(1):39-41
[4] 任永献,张海秀,石永星等. 邯郸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认知状况调查.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4):289-291
一、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厅《关于成立江西省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赣教字〔2009〕8号)等文件精神,迅速行动起来认真抓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成立了××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校医院,甘筱青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开展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校医院也成立了以院长贾宗林为组长的医疗应急工作小组,制定并启动了《××学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公布24小时应急电话。校领导多次召开党委和行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分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相关责任人;校医院认真执行校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的相关决议,落实各项措施。针对外教、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校长助理杨耀防教授在尚未成立校领导小组之前就召集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交流处和校医院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精神,要求将防控知识和手段宣传给外教、留学生,动员他们近期不要出入境。由于宣传到位,防控措施得力,确保了校园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积极应对,措施完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求我校师生员工注重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的防护意识。校医院甲型h1n1流感医疗防控医疗应急小组发放宣传单(册)3000余份;在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相关宣传单100余张;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板报、校园网开展甲型h1n1流感专题知识的宣传;还利用教职工来校医院体检的时候进行现场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从而消除了广大师生的恐慌心理,做到内紧外松,使大家既保持高度的警惕,而又无过度应急反应。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我校未雨绸缪,行动迅速,由校医院组织开展了2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应急小分队的防控能力。全院30余医务人员都得到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另外还培训义务卫生宣传员(学生)23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医务人员100%掌握防控知识,学校每个班级学生都知道甲型h1n1流感有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确保学校的防控措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依法管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用科学方法防控甲型h1n1流感。同时,建立疫情监测网络,由学生管理干部和义务卫生宣传员两条途径共同承担学生班级的疫情监测,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人群中发生与传播。
4、加强后勤物资供应保障力度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校医院及时安排专项资金,采购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设施和药品,购买医用防护隔离服4件;n95防护口罩100余个;84消毒液4桶;另外还加大了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性中成药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
三、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要求
存在不足:
1.部分人员认识不足,由于我省、我校目前还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个别人还存在麻痹思想。
2.校医院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防控应急能力,培训尚需进一步加强,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下一步工作要求: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展,及时调整工作布署,制定相应办法,进一步加强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实施,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2.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继续做好相关的物资储备。
3.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鉴于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也发现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抓紧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科学、有效地实行卫生防范措施,全力制止疫情在我国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期就甲型H1N1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甲型H1N1型流感等读者关心的问题,以浅显易懂的知识问答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广大读者介绍甲型H1N1型流感方面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以飨读者。
流感防治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流感病毒的分型
根据病毒粒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特性及基因特性,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结构及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N9)。
三、流感的传播途径
人际间传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四、流感的潜伏期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五、流感的临床症状
畏寒、发烧、体温迅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酸痛、无力;厌食、恶心;咳嗽、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症状以胃肠道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型流感多见于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和小儿患者。
六、流感的易感人群
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其中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经常接触流感患者的医护人员和儿童。
七、流感的治疗
治疗流感目前尚没有特效药物。抗病毒的西药及一些中草药对流感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作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八、流感的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打喷嚏或咳嗽是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三)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四)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九、口罩的作用与选择
人戴上口罩犹如给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使空气中夹杂着的大量灰尘、细菌、病毒和各种有害的气体等不能进入人体。
一般推荐戴12~16层口罩为宜。如果戴过厚的口罩,会感觉很憋闷,特别是长时间戴,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反而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
戴口罩的要求:戴口罩后应能罩住口、鼻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积。
十、正确的洗手方法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手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将手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十一、流感疫苗的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的接种对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全病毒灭活疫苗。
十二、什么是猪流感
猪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从猪身上分离到四种主要的亚型:H1N1、H1N2、H3N2和H3N1。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传播,但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季,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
十三、猪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别人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H3N2。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十四、最近在北美地区流行的流感病毒甲型H1N1特征
最近在北美地区流行的一种新型流感病毒,现称这种流感病毒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新型流感病毒集中体现了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特征。
十五、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间传播。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源。
十六、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45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但也应关注老人和儿童。
人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
十八、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和表现
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烧、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十九、是否有预防甲型H1N1疫苗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但科学家正在研制,相信不久将会面世,造福于民众。
二十、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1~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二十一、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
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若病例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明仍具有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7天。
二十二、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外界存活的时间
一般在外界空气中存活2个小时左右。
二十三、如何灭活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醚、氯防、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醚和甲醛均也敏感,10g/L高猛酸钾、750ml/L乙醇、1ml/L碘酊5分钟,1ml/L盐酸3分钟和1ml/L甲醛30分钟,均可灭活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2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二十四、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预后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但如果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病死率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死亡率在6%左右。
二十五、居民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在目前没有预防甲型H1NI流感疫苗的情况下,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健康教育。
(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二)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三)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四)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
(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六)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七)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二十六、居民如何应对目前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并不可怕。对普通的居民而言就是:预防为主,相信政府,相信科学,完全没有必要恐慌。
二十七、特殊人员和场所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一)出国人员:中国公民前往发生甲型H1N1流感地区商务和旅行时,应了解当地疫情进展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如有任何不适,尤其是发热或在出国前10天内曾经与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紧密接触的人员,不应外出旅游。
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二)外出回国人员:从发生甲型H1N1流感地区回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从发生甲型H1N1流感地区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部门联系。
(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在末出现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之前:
1 保持车厢/船舱清洁。不在车厢/船舱内饮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如果呕吐使用垃圾袋;不吸烟。
2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应及早就医。
3 撇带口罩。成大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是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的人员;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病人的人员。
(四)参与公众活动须注意的事项
活动前: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烧及/或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应前往活动,应尽早去医院诊治;双手保持清洁,接触公用设施后要洗手;随身携带纸巾或手帕。
活动期间: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保持手的清洁,在接触眼睛、口或鼻前、进食前及如厕后及时洗手;不吸烟。
活动后:回家应彻底洗手,应洗澡及洗头,清除身体上的污垢及细菌。
二十八、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
二十九、我国目前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原则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
三十、我国目前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
(一)密切跟踪境外疫情发展情况,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做好疫情研判和对我国的风险评估工作。
(二)建立卫生部、质检总局、农业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应对甲型流感联防联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三)严格做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来自疫区入境人员的医学排查和处置,加强对来自疫区交通运输工具的检疫查验和消毒处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防境外疫情传入我国。
(四)根据境外疫情发展情况,及时旅行为深感前提示。
(五)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在我国境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要及时公布。
(六)加强猪的流感疫情监测,严格活猪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管。对近期有活猪及其产品进口地区、活猪交易市场等地,集中开展猪流感疫情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
(七)增强防护防疫用品、有效抗病毒药品和临床救治器具等储备,以应急需。加强甲型H1N1流感传播模式和疫苗、快速诊断、临床治疗方法等防治技术研究,提升科学防治能力和水平。
(八)做好甲型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三十一、依法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的管理
2009年4月30目,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将甲型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三十二、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流行的阶段划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流感大流行警告公分6个级别:
1级:病毒在动物间传染,但没有传出人类感染病例。
2级:已知一种动物流感病毒在人类造成感染,因此被视为潜在大流行威胁。
3级:有动物流感病毒或动物与人类流感重组病毒造成零星或小规模的人类传染,但这种人与人之间传染还不足以造成社会感染。
4级:动物流感病毒或动物与人类流感重组病毒造成的人与人之间传染,足以造成社会传染。大流行风险骤升。本级重点在于控制病毒蔓延。
5级:人与人之间传染在同一地区蔓延到至少两国。强烈显示即将发生大流行。
6级:大流行级。人与人之间病毒传染,在同一地区至少在两国传播,并扩散到同一区的另一个国家。
(二)我国流感大流行预警公分4个级别:
Ⅳ级:(蓝色预警):在人类标本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
Ⅲ级:(黄色预警):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间传播。
Ⅱ级:(橙色预警):新亚型流感病毒发生人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一、建立工作机制
(一)市、各区(市、县)旅游局建立健全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方案,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机构,确定联络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值班制度,保持值班电话(手机)24小时有人值守,确保信息畅通,能及时应急处置。
(二)旅游企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总经理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
二、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情况
(一)旅游管理部门
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向所辖区域内旅游行业通报预防信息,向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提出预防要求,开展防控宣传教育。
(二)旅行社
1、各旅行社要认真落实出、入境旅游团队台帐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按要求填报,做到每日上报及时、全面、准确,填报的内容要增加团队行程计划表,其中包括组织接待社、团号、游客人数及名单、国籍、出入境时间和口岸及航班号、负责人和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密切关注来至四川、北京和上海等三地游客。
2、旅行社要加强对员工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教育,带团的导游、领队和一线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当前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熟练掌握该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注意个人的健康防护。同时要做好发生疫情的各项应对准备,发现游客有流感样症状时,要立即协助其就医,一旦确认为疑似病例,要迅速向当地卫生、防疫和旅游等部门报告。
3、在认真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卫生防疫与保护。旅游团队行程中发现客人疑似症状或疫情,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联系医院或疾控中心,同时必须服从、配合当地预防指挥部的指挥和管理,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有关工作。
4、对旅游团队相关接待单位要实行严格选择制度。对接待旅游者的饭店、餐馆、景区(点)、娱乐场所、旅游车船公司等,事先要进行调查,看这些单位是否按要求开展了防控工作及各项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尽量不地接疫情发生地团队和不组团到疫情发生地旅游。
(三)宾馆饭店
1、饭店的对客区域及后台操作区域,要按照有关疾病防控机构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有关预防措施和要求,搞好各项卫生防疫。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级政府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项规定,对食品的采购、运输、加工、储存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2、饭店要加强对员工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教育,要求他们在认真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注意个人的健康防护。
3、饭店要将预防疾病和防止可能出现的疫情扩散作为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清扫客房时,必须打开全部门、窗通风15分钟以上,保证饭店中央空调系统安全送气,确保向客房输送新风,如有必要,需对整个供气设备和送气管路使用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4、饭店可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将来自疫情发生地的客人安排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入住,并对该区域加大通风、消毒和其他防疫追踪的力度。
(四)旅游景区(点)、旅游定点单位、旅游客运公司
1、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要求,搞好清洁卫生并加强卫生管理,重点做好对旅游景区(点)的旅游餐馆食品的监管,旅游车辆驾驶员做好旅游车辆的消毒工作。
2、加强对员工的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三、疫情预警及采取的措施
根据国家、省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工作领导机构的预警信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向各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通过旅游网站向市民旅游预警提示,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国家、省旅游部门部署随时调整或终止各项旅游活动。
1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它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它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
2 它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传播最快。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3 什么人更容易感染?
和普通流感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主要攻击群体是25岁~45岁的青壮年。另外,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护。
4 能吃猪肉和猪肉制品吗?
现在监测到的病毒是禽流感、人流感和猪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混合体,所有的患者都没有和生猪的接触史,而且在生猪当中也没有分离出这种新型的变异病毒。A(H1N1)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所以煮熟了的猪肉可以放心吃,不会感染的。
5 甲型流感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目前,重灾区墨西哥、美国,死亡人数还在刷新,日本、中国内地也陆续爆出来病例,还不好预估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只有加强防控。世卫组织警告称,甲型H1N1流感将会进一步传播。
6 目前有没有疫苗?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疫苗,专门用于人的,还在研制中,世卫组织预估7月中旬可能会问世,主要是病毒很难“留种”。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对甲型H1N1没什么作用。另外据专家估算,在最佳条件下,如果制药厂商开足马力批量生产,一年将能制出近50亿支病毒疫苗。
7 戴口罩有用吗?
此次甲型H1N1主要就是靠飞沫传播。所以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尤其在地铁、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但普通口罩也只是“拦截”,不能“消灭”。目前,专家正在研制专用的“防流口罩”。
8 需不需要吃什么药来预防?
一般不太建议吃药,多吃药不如勤洗手。而在还没有疫苗的情况下,确诊的被感染者主要吃达菲和瑞乐砂两种药。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75mg/d,疗程5天,儿童慎用。而若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9 坐公交车安全吗?
一般尽量避免搭乘封闭、拥挤的交通工具。实在要坐,最好将车窗打开,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密度,但最好还是少接触人群多的场合。
10 有点感冒发热,会不会是得了甲型H1N1流感?
其实不要太担心。专家指出,每年的这个季节咳嗽、感冒的患者都不少,别把季节性感冒当成甲型H1N1流感。当然最关键的是,有没有到过疫区,接触过疑似病人?如果没接触过,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有接触过,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主动说明情况。如果在家烧得特别厉害,自己吃药喝水都不管用,也要去看医生。
【关键词】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行为
2009 年的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来势汹涌,它的感染力非常强[1],现已全球蔓延,疫情非常严峻。我国甲流聚集性病例数上升较快,其中山东、湖北、河北、陕西、浙江等地的多所学校相继暴发甲流聚集性疫情[2]。防控甲流已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关于甲流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为开展适宜的宣传教育,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提供参考依据。
1.1 对象
河南省某高校480名在校本科生,男155名,女325名。
1.2 方法
随机抽取调查对象480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答卷方式于2009年12月26日前后2天内进行调查。其内容主要包括:填表人一般情况,甲流知识(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等)、态度及行为改变等。调查表经预试,并加以修正。调查表前加指导语,强调保密性和真实回答。问卷现场发放,独立答卷,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表48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75份,有效率达98.9%。
1.3 资料分析
所有资料均编码后建立数据库,用双录入法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for windows 15.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3.1 知识方面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甲流相关知识的掌握较全面,90%以上的调查对象知晓甲流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但对潜伏期、腹泻、呕吐症状、间接接触病人曾接触过的物品为甲流的传播途径之一的知晓率较低,说明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调查对象获得甲流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网络、报纸等,因此,加大各种媒体的宣传力度很有必要,但媒体应注意舆论导向,将科学可靠的信息传递给大众,而不要随意炒作,否则会助长社会恐慌的蔓延[3]。
3.2 态度方面在态度方面,大学生对待这次甲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65.3%的调查对象表示偶尔主动了解甲流相关知识和最近动态;仅有37.9%的学生表示对甲流比较关心或非常关心。大学生对疫情信息的清晰程度不够
2 结果 见下表
3 讨论
令人满意,48.4%的调查对象认为获得的疫情信息比较模糊或非常模糊。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教育[4]。
3.3 行为方面
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预防疾病的感染和传播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当被问及当你身边同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发生时,你会如何对待, 96.8%的学生回答劝其就医,62.1%回答立刻向学校或辅导员报告,60.0%回答担心被传染,注意防范。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8.9%表示每天量体温,66.4%回答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相关症状报告辅导员,94.8%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去校医院检查。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好,77.9%的调查对象不担心或比较担心自己会感染上,当被问及对所在学校出现甲流病例作何反应时,81.0%学生都回答很正常,表明他们在疫情发生期间情绪稳定。
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具体举措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组织全园教职员工专题培训,并通过家长专栏、宣传栏、幼儿园博客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教师、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达到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2.加强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工作
做好幼儿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让家长带领幼儿到医院确诊。并实行“一天两检”制度,必要时对个别班级再增加检查次数。
3.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坚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故事、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4.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1)幼儿餐具、杯子每天浸泡后消毒柜消毒。
(2)幼儿桌椅、大型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厕所等每天用84消毒。
(3)幼儿玩具除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外,增加一周一次的84消毒。
(4)活动室、寝室除每天紫外线消毒外,定期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